知识课本 在新加坡实现幸福的指南
幸福之道
幸福之道 简介 幸福就是感觉良好、满足和喜悦。在过去的20年里, 科研发现了什么令我们感到快乐,研究显示, 幸福之道是可以教导和学习的。研究也显示, 接纳本指南所教的技巧,只需8周就能奏效。 这指南中汇集经科学证明可以帮助人获得快乐的 方法和技巧。本人并非这些方法及技巧的原创人, 本人只是把它们汇集成册与大家分享。本指南易懂、 易学、易行,并附上所引用思想的出处, 方便读者进一步学习。 本指南由THRIVE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计划呈献, 旨在改善民众的幸福感、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欲知更多心理健康问题信息, 欢迎上网thrive.org.sg。
石清顺医生 THRIVE计划总监 邱德拔医院
快乐 乐 —— 快 生命 命中 中最最重重 生 要要 的的 课课 题题 快乐可以通过增进幸福感的生活方式获得。 快乐发自内心而不是源于外在。研究显示, 以下的生活方式可以令我们快乐: (一)体会美好时刻,培养感恩之心; (二)从事有意义的行业或在工作中寻找意义; (三)与家人及朋友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四)为自己的信念参与社区及义务工作; (五)有稳固的经济基础; (六)花时间培养自己的嗜好,保持头脑活跃; (七)投入时间与精力保持身心健康。
问: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指南? 理由很简单,它会使你更幸福快乐。本指南根据科学 研究,让你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感。 当你开始运用指南中所教的方法,你会逐渐感到幸福。 快乐和乐观可以延年益寿,让你活得更充实。 分别在芬兰、英国和美国对逾10万人所做的研究显示, 快乐和乐观的人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较低, 也有较长的癌症存活期。
幸福与你
问 : 金 钱 让你感到快乐吗? 对靠微薄收入为生的人而言,赚取更多钱通常可以 增添快乐。
然而,研究显示,当一个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养活 自己和家人之后,更多的金钱不会令他更快乐。 研究也指出,对经济基础稳固的人而言,维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热衷于自己的嗜好和投入义务工作的均衡 生活比去花更多时间去赚更多钱更会令人满足和快乐。 如果一个人纯粹为了钱而从事自己不热爱的工作, 这只会带来更多的压力与烦恼,他更不会觉得更快乐。
问: 拥有更多、争取更多就会更快乐吗?
施比受令人更快乐。许多商家怂恿我们通过购物 获得快乐,让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商品会让我们更快乐。 事实上,购物的快感只能持续几小时到几天。您回想 上一次购物后有多快乐?你会发现它持续不了多久。 购物前你会有许多欲望,但是购物后的欢愉却一下子 就消失了。真正和持久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本指南推荐一些有助持久性快乐的思维方式, 帮你重新定立生活观,训练你从内心找到幸福。 真正的快乐来自爱人、被爱、为家庭及社会的奉献、 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固的 经济基础。
问: 结婚好还是单身好? 有稳定和融洽的伴侣关系的人比单身或丧偶的人 更快乐。虽然在一段关系中,被背叛是最让人难过 与沮丧,但是花时间和精力来经营伴侣、配偶、家人 及朋友的牢固关系对增加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指南中有建立良好关系的单元。
问: 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不快乐? 是真的吗?那怎么办? 一个人的性格约25%至50%是来自遗传的,而且 相当的稳定。科学家们长期追踪一组人,发现一个人 的脾性是蛮稳定的。例如:年轻时性格焦虑或悲观 的人,老了还是一样;年轻时开朗外向的人年岁渐长 以后,性格基本还是一样。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 因际遇及学习而改变,例如: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 阶段可能比其他时候仁慈和慷慨。然而,他们的性格 保持不变。有些人天生比别人更悲观;有些则是 生性乐观。无论先天个性如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 本指南的练习学到如何令自己更幸福快乐。
我比曾经的我衰老 但比以后的我年少 这不反常,也不稀奇 一变再变 我们还是老样子 变来变去,我们还是老样子 — 保罗西门《拳击手》
问: 快乐会随年龄改变吗?会男女有别吗?
涉及40多万人的研究表明,人在成年初期和50岁 以后最快乐。50岁以后,幸福感会随着年岁渐长 和心智的成熟而逐渐提升。人会越来越快乐直到 疾病发生。30多岁至40多岁的人士,要打拼事业, 又要照顾家庭, 相对的面对更多压力与不适。 50岁以后,人们更能接受自己,更懂得知足。
一般上,女性略微比男性快乐, 因为她们有更多来自朋友和家人的社会支持。 男性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较少知心的朋友。
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感觉不仅仅是喜悦与安宁。知足、感恩 和惊喜可以给你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养成每天寻找奇闻趣事或阅读励志文章的习惯。 脑子里有越多积极、快乐的感受,我们就越幸福。
问: 什么是专注心理学? 人们往往注意坏消息, 而忽略了好消息。 我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生在我们身上不好的事情, 而忽视了美好的事。据说,如果你得罪了某人, 你得做七至十件好事才可以弥补你对不起他的一件错事。
报章每天报导天灾人祸,很少报导好人好事。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训练我们的脑子,把焦点关注 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点点滴滴。这方法很简单,我们 要每天记住当天所发生的三件好事,它可以是很棒的 大事,像中马票,也可以是一件小事,像天气晴朗, 也可以是感恩自己还活着。通过训练脑子留意好事, 并意识到生活里的好事其实比坏事多,我们自然会 越活越开心。
问: 如何培养好心情? 要培养好心情不难。快乐、知足和惊喜的感觉可以 在互联网上找到。网站如www.dailygood.org报导 很多关于造福人群的好人好事。在Youtube.com也 有许多有趣的视频,你只需在搜索栏中输入 “funny videos”。
互联网上还有很多搞笑网站,你只需在互联网 浏览器的搜索引擎输入“joke of the day”。
常怀感恩的心是获得满足感的另一良方。 你每天只需花很短的时间回想当天发生的3件好事 就可以培养感恩心,也可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每个人士都曾受过他人的恩惠,不要忘记饮水思源。
当我们慷慨施赠时,也会培养我们的好心情。 秉持信念从事义务工作会为你带来快乐。 送一份小礼、用行动帮人、付出时间为人服务都会 带来好心情。无私、不望回报的佈施会带来很多 的快乐。
问: 什么是心流(Flow)? 当你在全神投入某种活动,你会从中体会无比的 乐趣和意义时。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这就是 所谓的心流。体验心流的最佳方法是投入一项 你真正喜欢的爱好中。例如:一个好的面包师 在制作令人赞叹的糕点时会全情投入。一个人的 心流体验越多,他越快乐。花时间在你爱好的活动, 你更可能进入心流状态,更加快乐。
问: 快乐会“传染”?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有同理心,让我们可以 感受到他人的感受。笑,不需要任何理由却可以 令人更快乐。多对别人笑,别人也会多对你笑, 每个人因而更快乐。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同快乐、 积极的人为伍。
同样的,情绪低落也会人传人,影响整组人的士气。 如果你想要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先学会改变自己 让别人也快乐起来。 “想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 甘地
价值观,意义和真诚性 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以真我来过生活的人是最满足 的人。他们的思想很少矛盾,不需伪装自己,让人 感觉踏实, 真诚和温馨。
问: 为什么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和以真我来生活那么重要? 伪装自己是一件很累的事。 了解本身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意义,让你活出真我。
如果你能找到活出自我的方法,以及一份能够让 你发挥所长的工作,你将更投入于工作。从事一份 能吸引你、你能胜任,又适合你的性格的工作是 重要的。和上司及同事和睦相处对你的整体幸福 指标大有帮助。没有人在临终前还希望继续工作, 所以要找一份适合自己,而不光是为了金钱而做 的工作。当你找到时间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 无论是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你会感到更快乐。 我们设计了一个单元帮你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你 策划在生活中体现价值观的活动。
问: 你需要做些什么让你得到最大的快乐?
格兰特研究追踪两组实验对象超过65年。第一组是 哈佛学院1939年至1944年的237个身心健康的的学生, 第二组是1940年至1945年在波士顿内城区长大的 332个弱势,但非不良青年。
研究追踪两组人68年,直到内城区组年龄达70岁, 哈佛组达80岁。研究人员每两年向这两组人发问 和健康与幸福相关的问题, 发现以下是和晚年幸福相关的因素: — 幸福的婚姻 — 无精神疾病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不抽烟、不酗酒 — 健康的体重 — 成熟的处事方式
问: 我能够改变什么令自己更快乐?
改变需要耐心和毅力。指南中的8周计划助你 迈出学习的第一步。按照指南练习并于8周后 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实践所学。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Flourish, Martin Seligman著, Authentic Happiness, Martin Seligman著, Happiness:A Guide To Developing Life’s Most Important Skill, Matthieu Ricard著, Aging Well,George Vaillant著
请 上网 w w w.t hri v e.org.s g 获 取 优 质 心 理 健 康 信 息
幸福之道
迈 向幸 福 8 周计 划
这部分教你如何充分利用指南中的知识和技巧。 依照指南练习并实践所教的知识, 你在8周后会变得更快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改变思维方式需要努力和毅力, 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实践。我们希望在8周后, 你能掌握技巧并改变思维方式, 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我们也希望你能致力于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并为信念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我们希望你因为拥有下列几点: • 正面的情绪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有意义的生命 • 全情投入的工作或休闲活动 • 良好的健康
设立目标加强 • 正面的情绪 • 正面的人际关系 • 有意义的生命 • 全情投入的工作或休闲活动 • 良好的健康
每日必做 • 记住当天所发生的3件好事 • 想一想你感激的人 • 观赏搞笑或励志视频,上网看笑话或阅读笑话书刊 • 奉行宗教信仰(如有)
第1周
第2周
阅读本指南。思考如何 在生活中应用指南的内容。
思考本指南内容。
做单元(一) 探索自身的价值观。
重温单元(一), 落实改变。 开始培养一种爱好。
联络朋友或家人。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从快步走开始。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第5周
第6周
做单元(三) 改变思维。
继续复习单元(三), 你需要时间充分理解 并落实所学到的技巧。
联络朋友或家人。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尝试安排同朋友 或家人一起进餐。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第3周
第4周
做单元(二) 摆脱负面情绪。
思考本指南内容。 练习单元(二)的技巧。
尝试安排同朋友 或家人一起进餐。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重温单元(一), 复习你写过的东西。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第7周
第8周
继续复习单元(三)
阅读并思考本指南内容。
做单元(四) 建立牢固的关系。
复习单元(一)至(四)。
联络朋友或家人。
尝试安排同朋友 或家人一起进餐。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每周运动数次, 每次30分钟。
幸福之道 单元(二)
摆脱 负面情绪
仇 恨 、羡慕和嫉妒是最具破坏性 的 一 些 情 绪 。 在 冲动而非理性的驱使 下 , 这 些 情 绪会导致我们作出灾难 性 的 决 定 。 例 如:一个妒忌哥哥成功的人 可 能 选 择 一份 薪水高、压力大却不适合自 己 的 工 作 。 工 作一年后,他辞职 了 , 并 对 离 开上一份他更能胜任的工 作 感 到 后 悔 。 在 这 个单元中,我们会教你如何处 理 负 面 情 绪 。 练习一段时日,你将变得不那 么 冲 动 , 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 绪 。
了解思维和情绪的特性 (一)自己是负面情绪的主人 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于其他人。例如: 詹姆斯因为被约翰骗钱而憎恨他,詹姆斯可能会觉得是约翰 引发他的憎恨心。如果负面情绪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 就得承认持续的负面情绪是自己造成的。例如:如果詹姆斯 在多年后还继续憎恨约翰,那是因为詹姆斯处理情绪的方法 导致负面情绪,而不再是约翰造成的。如果你一直对过去的事 耿耿于怀,那你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并认识到令你痛苦的 起因是你自己。因此,要摆脱负面情绪,一个人必须愿意 为自己的思维和情绪负责,然后改变处理的方式。 (二)你有选择的自由 维克托•弗兰克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 精神科医生。在集中营里,他看到即使在面临死亡的 集中营里,有些人还是选择慰问和帮助其他同囚。 他断定,每一个人,即使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依然有选择对 任何情况做出反应的自由。记住,你有选择,在任何情况下 如何反应是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原谅,因为继续怀恨, 痛苦的是你自己。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局势,我们就得努力改变自己” — 维克托•弗兰克尔《寻找生命的真谛》 (三)思维和情绪是短暂 思维引起情绪,最终导致行为。例如:你觉得某个手机很好 (思维),这激起你的欲望(情绪),最终你买下手机 (行为)。思维和情绪本身稍纵即逝,想想你上次生气,一 阵子就气消了。记住思维和情绪稍纵即逝,出现负面想法或 情绪时,告诉自己只要不去理会它,它就会消失。 因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思维和情绪最终都会消失。
(四)引发消极性的思维和情绪没有实质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引发消极性的思维和情绪毫无实质意义、 没有价值。它只会继续造成情绪上的困扰。 每当引发负面情绪的念头出现时,退一步告诉自己, 这些念头是毫无价值和徒劳无功的。 (五)负面情绪有“解药” 有些情绪是不相容的,就如水和油一般。一个人不能在同一 时间爱恨交织。 慈爱化解仇恨。 喜悦与自由化解贪婪、嫉妒和欲望。 忍让化解愤怒。 谦卑化解傲慢。 当某种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它是短暂,并无 价值的。你可以借由反向情绪(解药)化解它。 例如:如果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跑进你的脑子里,首先得承认 你有那个念头和情绪,然后告诉自己可以选择不理它或继续 停留在困扰中。如果你选择不理它,可以用两个技巧摆脱它。 第一个是告诉自己那个念头有多无聊同时告诉自己它稍纵 即逝,很快就会消失。第二个方法是想你喜欢的人或事, 这会抵消恨意。
掌握以下技巧: 掌控、选择、等待、思考 出现负面情绪时,反复练习以下方法,久而久之有助你摆脱 它们。如果负面情绪出现而你觉得自己可以控制想法,练习 以下方法。负面情绪可能会再度出现,你可以一再用以下方法。 假以时日,你会发现这些负面情绪不再轻易影响你的想法。
练习:
掌控 掌控思维和情绪。记住, 困扰你的不是他人的过错, 而是你自己的想法和控制力。
选择 你永远都有决定如何反应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 释放出来或是选择停留其中。
想想你生气的时候。 控制那种情绪, 不要责怪别人, 是你选择生气。
选择将自己从愤怒 中释放出来。
负面思维毫无价值,稍纵即逝。 你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积极地告诉自己:负面思维 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想想生气有什么用, 结论可能是它没什么用。 认识到生气是无谓的, 以有意义的活动, 例如一项爱好,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愤怒会随时间消失。
思考
想想喜欢的人或事, 你会怒气全消。
等待
用“解药”消除负面情绪: 恨的解药是爱,想想你喜欢的人或事。 贪婪、嫉妒和欲望的解药是喜悦和自由, 想想无欲、不卑不亢的人,如甘地。 愤怒的解药是忍耐,想想有人, 如你的父母、好友或师长对你的忍耐。 傲慢的解药是谦卑,想想谦卑的人, 如“特里萨修女”。
幸福之道 单元(三)
改变无益的 思维方式
人 每 天平均有25,000 至 5 0 , 000个念头在运转。 负 面 思 维是 人类正常的行为, 因 此 我们有必要有意识地 改变思 维 方 式,往好的方面想。
思维 、 行 为 和感受的关系 思维 感受 行为 思维带来感受,感受导致行为。 思维、感受和行为三种能力环环相扣,互相影响。
思维和行为 当我们有积极的想法,我们往往会更有信心完成任务,绽放更多的笑容, 到处都会散发阳光。另一方面,当你情绪低落时,你会提不起劲做事, 往往也比较孤立。 想法也会影响感受。例如:回想某个尴尬时刻。在回想了一阵子后, 你或许发现自己开始有尴尬的感觉,甚至有点尴尬起来, 尽管你现在明明没做任何尴尬的事。光想就能令你尴尬! 由此可见思维如何影响感受。
行 为 也会 影 响 思 维 有人向你讨钱买食物会令你联想到贫困和不公,观看伦理剧可能会令你 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正是如此,行为、思维和感受就是这样互相影响。 改变其中一个将影响另两个。每当系统发生变化时, 你可以预期会导致整个系统将出现“涟漪效应”。“真实世界”没变, 你的思维却能带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因此有必要认识思维的力量。
研究告诉我们,要马上转变自己的情绪是很难的。所以,学会如何 处理负面思维和改变思维模式是重要的。 由于念头会自然和惯性地产生,我们经常忘记它们仅是个人的诠释, 而不是事实的真相。 为了改变你的想法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控制情绪,你有必要学 会识别和挑战自己的思维习惯。愿意花越多时间学习,越快产生效果!
掌握以下技巧 以下的方法教你如何改变想法和思维方式。 首先认识到你掌控自己的想法,因此必须对自己的思维负责。 你也可以和亲人或家人一起按以下模式改善思维方式。 — — — — —
追踪思维!用一本思维记录簿或日记簿记录自己的消极的想法或念头 识别触发负面思维的特定状况 以真相和事实挑战负面思维 以正面思维取代负面思维 面对情况时,选择保持积极性
练习 想象一个不是你所期待的局面。 例如:你要独自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旅行。 让我们应用以下的步骤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一)想象自己即将面对的局面。 (二)当你在脑海里处理整件事时,让自己感受一下所产生的念头。 (三)识别脑海里浮现的念头。你可能想到自己会害怕,失落, 感到紧张和焦虑,甚至可能冒冷汗。 (四)接下来,问问自己这些感受有多少以事实是有根据的。 当你意识到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是毫无根据的, 并且只是飘浮而过的,你可以选择不理它, 同时开始以正面思维,如兴奋、期盼冒险来抵消负面思维。 (五)决定专注于此行可能带来的正面结果, 而不是根本不是真的负面结果。 (六)在改变自己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和你信任的亲人分享。
常见的消极思维模式 (一)非此即彼:你看待事物非黑即白,忽略了还有灰这抹微妙的色彩, “它完美或有缺陷”、“我可爱或不可爱”、“我成功或失败。” (二)以偏概全:少数(或甚至单一)不好的经验令你相信所有类似情况 都不会有好结果。你看到一个永久性的负面模式,虽然还是可能 有例外出现;“因为我做了几个糟糕的决定,我永远都会失败。” (三)贴标签 :以偏概全的一种形式,经常是“自我贬低”、 “我是输家”、“我是失败者”、“我不讨人喜欢”。 (四)否定正面:正面积极的事都被辩解否定,它们“不能算在内”。 你低估或完全否定自己的资源、处事能力、可能获得的帮助、 另一个机会等等。 (五)过早下结论:“ 读心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 你假定自己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六)放大(小题大做): 你把重点放在可能会损失什么并夸大发生的 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我可能被拒绝,糟透了”, 或“输掉就惨了”。 (七)情绪化推理: 根据情绪下定论,“我觉得是这样,准是这样”、 “感觉很可怕,所以它必定是可怕的”、“等到我想这么做的时候”。 (八)绝对思维:僵化的思维类型。(自己)苛求事情一定要这样, 尽管它不应该是这样。用过于简单化的词语思考, 如“应该、必须、得、一定”。 (九)心理过滤: 你会找出负面事例并钻牛角尖。把证实负面看法的 信息当证据,却把与信息不符的事实视为少有的例外而忽略它; “我没遇过好事”、“我永远是输家”、“没有人在乎我”。 (十)个人化: 错误地以为自己是造成事件或导致他人某种行为 和感受的起因;“因为长相或职业,我被拒绝”。 (十一)指责: 个人化的反面,发生不好的事情都是他人造成的, 忽视了自己也有责任。
改变思维方式 追踪维模
辨别负面思维模式
克服负面思维
以正面思维取代负面思维
做出保持积极性的选择 “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 佚名 请 上 网 w w w. th ri ve .o rg.sg 获取优质心理健康信息
幸福之道 单元(四)
营造 亲 爱 的关系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 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都渴望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来获得被爱的感觉。 不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情感添油箱”, 当这个“油箱”填满时,我们感到快乐、 被爱、安全与充实。 一旦“油箱”空了,我们会觉得孤独与失落、 对自己和所爱的人感到失望。 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的关键问题是: “到底什么令我们感到被爱?” 著名作家盖瑞•查普曼博士的著作 “爱的5种语言” 教导大家如何以5种爱的语言之一沟通。 肯定的言词 共享美好的时光 接受礼物 贴心服侍 肢体的接触
爱的5种语言 (一) 肯定的言词 — 以肯定的言词作为爱的语言的人会重视 他们所听到的肯定和鼓励的话。对他们来说,一句“我爱你”、 “你很特别”比送礼或为他们做事更能令他们快乐。另一方面, 没有口头鼓励或他们所爱的人没有赞美他们的成就时, 他们会感到失望。 (二) 共享 美 好 的 时 光 — 以精心时刻作为爱的语言的人 喜欢一心一意地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无论是一起上超市、 一起在银行排队或一起开长途车,都令他/她觉得受重视。 因此,漫不经心, 失约或没有专心聆听都可能伤害他们, 令他们感觉不被爱。 (三) 接受礼物 — 这不是鼓吹物质主义,而是因为接受礼物的人 特别珍惜送礼者的那份爱心。以接受礼物为爱的语言的人, 小礼物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关怀。他们特别重视特殊的日子、 生日、周年纪念日。忘记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非同小可。 他们也珍惜你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关心及在乎他们的示意动作。 (四) 贴心服侍 — 对以服务的行动为爱语的人而言, 哪怕只是一丁点的工作或帮助都意味着很多。帮忙做家务, 如扫地、抹地、丢垃圾、做饭都会立即得到他们加分。 任何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负担或责任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值得重视,哪怕只是小事一件。懒惰、说话不算话、 给他们制造更多工作都表示对方不关心他们,不在乎他们的感受。 (五) 肢体的接触 — 肢体的接触是最重要的爱的语言之一。 对以肢体接触示爱的人,拥抱、轻拍背部、碰触手臂或肩膀, 是表达在乎、关心和爱的行为。如果身体的接触是你所爱的人 的爱的语言,陪伴他们并通过肢体接触表示爱意是让他们感受 被爱的最佳方法。另一方面,忽略和滥用则会对以身体的接触作 为主要爱的语言的关系造成极大的伤害。
掌握以下技巧 (一)认识爱的语言 我们必须了解不同的爱的语言,因为它们对维系与加强关系 至关重要,无论对方是家人、爱人,甚至密友。
(二)找出你的爱的语言 你也可以浏览爱的5种语言网站 www.5lovelanguages.com/profile/,回答一个简单的问卷 找出你的主要的爱的语言。在确定自己的爱的语言后, 你会认识到自己如何领略被爱。
(三)重视和学习对方的爱的语言 查普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被那些使用和自己不同爱 的语言 的人所吸引。学习对方的爱的语言可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 关系破裂经常是因为沟通出问题,往往是由于大家使用不同的爱 的语言。了解对方的爱的语言有助你认识对方想要的被爱方式。
(四)使用对方的爱的语言 努力使用对方的爱的语言会使你更有效地与所爱的人沟通。 当你有意识地开始用对方的语言来表达爱意与关怀时, 他们会感受到被爱。你们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牢固, 你也会因此而感到更快乐。
掌握以下技巧 (一)认识爱的语言 我们必须了解不同的爱的语言,因为它们对维系与加强关系 至关重要,无论对方是家人、爱人,甚至密友。
(二)找出你的爱的语言 你也可以浏览爱的5种语言网站 www.5lovelanguages.com/profile/,回答一个简单的问卷 找出你的主要的爱的语言。在确定自己的爱的语言后, 你会认识到自己如何领略被爱。
(三)重视和学习对方的爱的语言 查普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被那些使用和自己不同爱 的语言 的人所吸引。学习对方的爱的语言可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 关系破裂经常是因为沟通出问题,往往是由于大家使用不同的爱 的语言。了解对方的爱的语言有助你认识对方想要的被爱方式。
(四)使用对方的爱的语言 努力使用对方的爱的语言会使你更有效地与所爱的人沟通。 当你有意识地开始用对方的语言来表达爱意与关怀时, 他们会感受到被爱。你们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牢固, 你也会因此而感到更快乐。
例如:
认识爱的5种语言
伊冯给尼古拉斯买了一套 全新的昂贵耳机,以为他会 喜欢。尼古拉斯却一直在想 为什么不送生日卡, 因为那会使他更感动。
找 出你的爱的语言
伊冯尝试营造关系, 她发现自己的爱的 语言是“接受礼物”。
揭开对方的爱的语言
伊冯发现尼古拉斯 的主要爱的语言 是肯定的言词。
使 用对方的爱的语言
伊冯尝试在未来一周 每天用手写便条给 尼古拉斯惊喜, 这让尼古拉斯 比收到耳机更加感动。
“我们往往低估了一个触摸,一个微笑,一句关言, 一双聆听的耳朵,一席由衷的赞美或一个关怀他人的 小小举动的力量,这些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 利奥•巴斯卡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