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
我的母亲吃饭时遇到困难。食物始 终留在她的嘴里,有时候她还会流 口水……
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做?
吞咽障碍会导致什么问题? 嘴里(口腔期)
当一个人无法完全合拢嘴唇,将食物 咬成小块,与唾液混合,或者把食物 送入食管,可能导致:
• 流口水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一个医学术语,表示无法 正常吞咽。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517100254-90e6782356f4d4fc7284c5408724cafa/v1/bf1bbe243b4e9e43d8410bfa02930840.jpeg)
为什么会发生吞咽障碍? 气管和食管共用一个开口(口腔)。 在正常吞咽过程中,口腔、牙齿和舌 头将食物分解成小块,与唾液混合, 然后将其送入食管。
当食物经过时,气管(会厌)的开口 会自动关闭,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 可能导致吞咽障碍。
哪类人容易发生吞咽困难?
乐龄人士或患有影响大脑、神经(例 如中风)、口腔或咽喉结构疾病的患 者。
• 窒息
• 食物留在嘴里
• 饮食不足
喉咙里(咽期)
气管无法自动关闭时,一些食物颗粒 会进入气管,可能导致:
• 窒息
• 气管有湿濡(“咯咯”)声
• 频繁清嗓
• 感觉食物卡到喉咙
• 营养不足
在肺部
食物颗粒通过气管进入肺部时可能导 致:
• 肺部感染(肺炎),因为它携带 细菌
• 呼吸困难,因为它阻挡了进入肺 部的空道
吞咽障碍的人该怎么办? 克服这种情况的方法取决于导致这种 症状的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还有 患者个人的意愿及喜好。
包括:
1. 根据言语治疗师的建议,通过一 系列补偿策略,全部通过口腔进 行喂养(经口喂养)。补偿策略 包括:
• 锻炼吞咽能力
• 学习新的吞咽技巧或进食姿
势,促进安全吞咽
• 调配食物性状,例如改变食 物和水的比例或稠度
2 经口和非经口(人工)喂养相结
3. 以享用为主要目的,进行少量的 愉悦喂食。患者的营养和水合作 用需求低时,可以考虑采用愉悦 喂养的方式。况且,过量摄入营 养既不能延长寿命,还会造成额 外痛苦。
4. 使用非经口方法(例如通过饲 管)进行完全人工补给营养。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517100254-90e6782356f4d4fc7284c5408724cafa/v1/747e49ef39c79ad12db0f7edf5972fff.jpeg)
管饲
管饲是将一根管子插入胃中,直接喂 入营养素和水。可以通过鼻腔,口腔 和喉咙,或者胃部上方的腹壁进行。
虽然这能确保将营养输送到胃部,但 当胃部填满时,由于气管可能无法完 全关闭,食物颗粒仍会进入肺部。尽 管在插入饲管的过程中已采取了所有 预防措施,但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当患者无法配合或非常虚弱时尤为如 此。
我们应该做什么?
您应在医生的指导和护士的协助下, 以及其他多学科团队成员(例如营养 师和言语治疗师)的建议下,与您的 家人一起做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决定。
在面对各种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营养 和水合作用的需求、饥饿感和口渴 感、相关疾病的风险、接受度和社会 福利等。
安全吞咽提示
• 让患者坐直
• 在患者不那么虚弱时喂食
• 每次小口喂食,并确保咀嚼良好
• 等到第一口食物完全吞咽后,
再喂下一口
• 准备合适硬度和稠度的食物和饮
料。如有必要,切碎或压碎非糖
浆质地的药片
• 除非有言语治疗师的建议,
否则不要使用吸管
• 请勿让患者分心
• 必要时,提醒患者进行吞咽 饭后
![](https://assets.isu.pub/document-structure/230517100254-90e6782356f4d4fc7284c5408724cafa/v1/e9a18384b32f49e6535620617759706a.jpeg)
• 保持坐直的姿势至少30分钟
• 清除没有吞咽的食物残渣
• 清除口腔、牙齿和舌头上的食物 残渣
•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Yishun Health is a network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health facilities in the north of Singapore, under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Admiralty Medical Centre • (65) 6807 8000 • www.admiraltymedicalcentre.com.sg
Khoo Teck Puat Hospital • (65) 6555 8000 • www.ktph.com.sg
Yishun Community Hospital • (65) 6807 8800 • www.yishuncommunityhospital.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