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島裡島趣 - 2022金門縣國際設計思考教育

Page 1

金門縣國際設計思考教育
金門小學生日常|影片
2022
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工作坊介紹 04 金門島裡島趣介紹 02 國際設計師工作坊 05 國內設計師工作坊 25 田野調查 45
59
1
由金門縣政府主辦,好金門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團隊策劃,從金門島嶼出發,串連台灣 至國外島嶼,與世界各國做連結,規劃「金門縣 2022 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學習方案。 發展「國際教育是在地化的延伸」概念,以島嶼為單位貫穿世界,發展國際教育在地 化課程,培養孩子設計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成為具備思考力、實踐力、創新力及國 際視野的新世代。 2022 年金門島裡島趣舉辦多場工作坊,分別為「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工作坊」,透過讓 國際設計師進入學校課堂內,深化在地認知、打開國際視野 ; 和「國內設計思考教育 工作坊」,邀請台灣三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帶來不一樣的創新觀點。另外舉辦田野 調查活動,將孩童帶至室外,透過親身的觀察與體驗,探索金門的島嶼風貌。
3
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工作坊 2022 年金門島裡島趣與一系列的島嶼採互動方式,結合 世界各地有趣的設計師,與金門學生「跨島交流」。8 月 15-23 日與來自捷克布拉格、美國維吉尼亞州、法國里昂 3 位國際設計師合作。運用設計思考方法認識認識島嶼,體 驗多元文化的互動與靈感激盪。讓孩童成為設計師,透過 親身的實際操作和環境感受,打開他們的感官雷達,激發 創新力,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4
2022 金門國際設計思考教育地圖 維吉尼亞洲 Virginia 美國|United States 跨國交流|國際設計師工作坊 美國 維吉尼亞洲 Ross Aftel 若斯 法國 里昂 Olivier Ferrieux 歐笠嵬 捷克 布拉格 Petr Danda 阿得 里昂 Lyon 法國|France 5
島嶼串連|國內設計師工作坊 金門之光|返鄉座談 臺灣 李奕芃 Yi-peng Lee 臺灣 常茵茵 Yin-yin Chang 臺灣 楊美恩 Mei-en Yang 臺灣 林昀廷 Studio Lim 臺灣 金鐘導演|唐振瑜 Chen-yu Tang 臺灣 金曲歌王|流氓阿德 Ardor Huang 臺灣 大象設計|王胤卓 Yin-zhuo Wang 布拉格 Prague 捷克|Czech Republic 金門 Kinmen 臺灣|Taiwan 6
來自 建築師|藝術家 國際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Prague Czech Republic 捷克 布拉格 布拉格 金門 捷克 臺灣 Petr Danda 阿得 01 7
Prague Czech Republic 捷克 布拉格 | Petr Danda 阿得 Petr 是一位捷克自由建築師和藝術家,他對建築的橫截面與表演藝術、公共空間和文化遺產感 興趣。 他的空間作品包括歷史聯排別墅的改建、台灣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的重新設計、台中地神廟設 計競賽的榮譽獎以及旨在在新環境中重新引入傳統材料的區域小規模建築。 住在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8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住在金門的好 01 02 第一階段為實地考察,老師帶領著大家進到金門大學裡 的「虎嘯堡壘」裡做探查,這也是這堂課要重新設計的 基地。在探查活動裡讓學員瞭解如何丈量建築、透過實 地考察瞭解空間如何重新運用。 回到教室後,第二階段為學員們開始以實地踏查的紀錄 結果,一起思考空間的好與壞,並讓學員嘗試發想如何 讓這個空間變的更加豐富有趣及其實用性。 實地考察 田野調查|認識環境|空間丈量 觀察紀錄|分析現況|創意碰撞 發想規劃 9
Prague Czech Republic 捷克 布拉格 | Petr Danda 阿得 住在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03 學生們開始思考如何重新設計公共空間;認識能使用在地面、建物上的各種材質。最後來到 最重要的成果展覽,每一組學生以「虎嘯堡壘」做為基地,結合學生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透過拼貼、插畫、色彩的運用創造出每一組不同的新堡壘樣貌 認識材質|創新設計|成品展示 彙整成果 10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住在金門的好 活動紀錄 11
Prague Czech Republic 捷克 布拉格 | Petr Danda 阿得 工作坊特色| 實地踏查練習|空間尺度丈量|學習觀察分析|導出創意成果 將學員們帶出教室,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實地訪查,有目標的學習認識環 境與空間測量的方式並記錄,回到教室後將觀察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透 過小組合作彙整資料、認識材料以及發揮創意完成了空間改造設計圖。 12
國際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里昂 金門 法國 臺灣 來自 藝術家|圖文作家 Lyon France 法國 里昂 Olivier Ferrieux 歐笠嵬 02 13
Lyon France 法國 里昂 | Olivier Ferrieux 歐笠嵬 一個來自法國卻深愛中文字的藝術家。他最早在台北漢口街擺攤畫巴掌大的小畫,並逐漸引起 台灣人的注意與欣賞,八年來經常受邀在國內外展出畫作、並參與插畫、設計講座、公共藝術 展演,並曾被《XFun》設計雜誌選為封面專題藝術家。 繪出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14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繪出金門的好 兩天的課程裡,歐笠嵬老師傳達給學員們一個最重要的 觀念即是「自由創作」。 自由創作 無拘束揮灑創意 15
Lyon France 法國 里昂 | Olivier Ferrieux 歐笠嵬 繪出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不論是天馬行空的水彩創作、黏土捏塑的歡樂趣味、戶 外寫生的多采多姿、肖像畫作的奇妙驚艷,在老師生動 活潑的引領之下,都讓大家快樂地徜徉在藝術的世界當 中,同時又獲益良多,激發自身豐富的創造力與學習力。 多元體驗 水彩|黏土|寫生|肖像 16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繪出金門的好 活動紀錄 17
Lyon France 法國 里昂 | Olivier Ferrieux 歐笠嵬 工作坊特色| 自由揮灑創意|多元媒材體驗|享受創作樂趣|激發獨特創意 老師充沛的藝術能量與活潑的教學,學員們體驗了自由且多元豐富的創作 學習。自由的彩繪、戶外的寫生、形塑黏土到肖像畫繪製,讓學員透過重 新認識環境與自我審視,完成了一場藝術療癒之旅。 18
國際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維吉尼亞 金門 美國 臺灣 03 來自 演奏家|音樂研究 Virginia United States 美國 維吉尼亞 Ross Aftel 若斯 19
Virginia United States 美國 維吉尼亞 | Ross Aftel 若斯 Ross Aftel 在 2020 年取得了音樂博士學位,並同時擁有音樂學,音樂理論,作曲、表演等四 個學位。曾經在塞爾維亞、德國、中國大陸、和美國各地演出。並在美國和塞爾維亞發表了關 於身心障礙、音樂教育中的文化政治、以及現代音樂中的中華美學的研究。 聆聽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20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聆聽金門的好 若斯老師在課程介紹了即興音樂、found objects 到以不同素材 來演奏音樂的方式,學員們從一開始對於上台表演的生澀,在 課程中培養了即興創作的能力最後也都在成果演奏會上勇於嘗 試和展現自己。 音樂創作 即興音樂|演奏物件|演奏體驗 21
Virginia United States 美國 維吉尼亞 | Ross Aftel 若斯 在 found objects 課程,若斯老師帶了他慣用的樂器「花盆」,教導學員在日常生活中什麼都 能當作演奏樂器,也介紹了 graphic score 以圖像的方式紀錄並傳遞自己創作的音樂。 最後則是讓大家整合兩天的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一場屬於工作坊學員的金門音樂會。 聆聽金門的好 國際設計思考工作坊 金門音樂會 日常物件|圖像紀錄|創作表演 22
國際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聆聽金門的好 活動紀錄 23
Virginia United States 美國 維吉尼亞 | Ross Aftel 若斯 工作坊特色| 即興音樂體驗|日常素材探索|創新演奏形式|啟發表現能力 透過這兩天的工作坊,學員們體驗了運用自己的肢體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元 素創作出即興音樂,也學習了圖像紀錄與傳遞音樂的方式,這一場豐富有 趣的金門音樂會,在學員們獨一無二的音樂創作交流中畫下完美句點。 24

Yi-peng Lee

國內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社會參與藝術家 李奕芃
01
臺灣 25
Taiwan
Taiwan 臺灣| Yi-peng Lee 李奕芃
紀錄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26
李奕芃社會參與藝術家,試著使用所有人共同擁有的經驗作為主題-時間。他認為,時間本身 是毫無意義且被動的存在,唯有有了被其改變的載體,時間才能被感受。同時期望透過最熟悉 的媒材-人,以緩慢、近乎儀式性的互動,顯影出時間流過刻下的證據。
國內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紀錄金門的好 老師帶領學生從基本的攝影教學到攝影器材「拍立得」的運用。 拍立得又稱為即時成像相機,是一種拍攝後相片能夠即時快速成像的照相機,在按下 快門後數秒內便能夠自動從機身內吐出照片,並在幾分鐘內完成顯影。它的原理是將 沖洗照片的暗房程序濃縮,藉由藥劑的輔助完成照片沖洗的遮光、顯影流程。 即時成像 拍立得體驗 金門縣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多功能教室 工作坊特色| 攝影體驗|構圖練習|肖像擺拍 27
Taiwan 臺灣| Yi-peng Lee 李奕芃 紀錄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接下來課程老師請學員使用拍立得自拍一張,再來請學 員在紙上畫上草稿圖,構思最後一張成品照片自己想擺 怎麼樣的姿勢?與輔助的拍照物件如何配合?怎麼樣才 能拍出有趣又生動的照片呢!? 草稿繪製|構思輔助元件 創意肖像攝影 28
國內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繪畫|編織藝術家 常茵茵 Yin-yin
Taiwan 臺灣 02 29
Chang

常茵茵是一個對萬物感受力強烈的人。能夠看見黑暗中的光明,因此,對於人的本質,能夠很 快地覺察其被隱蔽卻值得持續餵養與觀照的部分。同時也是一個擁有耐心力量的人,善於傾聽 他人,這是多年長時間專注於作畫所累積的無念當下力,在平凡中發現不凡。

Taiwan 臺灣| Yin-yin Chang 常茵茵
織出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30
國內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織出金門的好 「綴織」是由經線與緯線縱橫交織而成,運用緯線織線的變化與技巧創造多樣性;以 豐富色彩表現繪畫班的視覺效果,調整緯線的鬆緊度產生如粒狀的肌理。織物有趣的 運用涵蓋範圍廣闊,其中與異媒材的應用也是其特色之一,增加作品的趣味與故事性。 綴織體驗 經緯線運用|認識素材 金門大學綜合大樓一樓|國際系 106 教室 工作坊特色| 綴織工藝|取材自然|手作編製 31
Taiwan 臺灣| Yin-yin Chang 常茵茵 織出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這堂課學習了基礎的認識經緯到顏色配置,進而完成一 幅獨一無二的織畫,在創作過程中,也因為綴織這一上 一下的頻率,規律而緩慢的節奏還能舒緩壓力,暫時忘 卻煩惱得到片刻寧靜,沈浸在自己織線的小小世界裡。 老師帶領大家親手編織製作一件來自大自然,蘊含「祝 福」與象徵「豐收」的禮物 。這是一場開啟五感感官去 探索世界的一趟旅程,生活中,靈感無處不在,心觀、 覺察那些隱蔽之處,我們將會在平凡中發現不凡。 生活探索|手眼並用|身心舒緩 編織創作 32
國內設計師|學生工作坊 03 繪本|插畫藝術家 楊美恩 Mei-en Yang Taiwan 臺灣 33

楊美恩的夢想是通過繪本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她以個人第一本創作繪本「The Boat and Whale」倡導鯨魚環保議題入圍國際無字繪本大獎,且在2022年2月於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 展展出。

Taiwan 臺灣| Mei-en Yang 楊美恩
看見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WORKSHOP 34
國內設計師 學生工作坊|看見金門的好 老師透過作品介紹讓學生們感受到對於生活事物的細微 觀察, 課程上也讓學員們想想自己對金門的印象,所感 受的是怎麼樣的金門?學員在實作中透過剪下或撕下五 顏六色的色紙、報紙、廣告單製作拼貼畫。 金門印象 生活觀察|拼貼體驗 金門縣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第二會議室 工作坊特色| 生活觀察|畫面佈局|拼貼體驗 35
Taiwan 臺灣| Mei-en Yang 楊美恩 拼貼畫是很有趣又獨特的作畫方式,材料也容易取得! 學員們在課堂上也完成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作品。 拼貼畫是為使用黏合劑把實物貼在畫面上的一種特殊技 法的意思,並有其獨自的繪畫意義。 拼貼有時可能包括 雜誌和報紙的剪報,絲帶,油漆,彩色或手工紙片,其 他藝術品或文本的一部分,照片或其他物體,然後被粘 在一張紙或畫布上。 材質認識|主題發想|佈局巧思 拼貼畫創作 36
國內設計師|教師工作坊 01 37
Taiwan 臺灣| Yi-peng Lee 李奕芃 紀錄金門的好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教師工作坊 WORKSHOP 李奕芃老師在學生設計思考工作坊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也讓學員滿載而歸,因此再度邀請老 師為教師工作坊開設一門針對教師的影像創作體驗,一起將影像紀錄美好留在金門的校園中。 38
國內設計師 教師工作坊|紀錄金門的好 活動紀錄 39
Taiwan 臺灣| Yi-peng Lee 李奕芃 教師研習工作坊 金門縣金湖鎮金湖國民小學|美術教室(一) 講師以攝影師橫浪修的水果肖像照為發想,引導老師們如何拍攝出一張可以表現 自我的三張照片,這三張照片中間又要如何構成一定的故事性。 在成果發表階段,講師使用拍立得相機,不同於數位相機,一人只有一次機會, 拍攝前的準備工作相當重要,引導學員一步一步的完成照片。最後讓老師們將成 果照片放在一起,共同討論與分享心得。 40
國內設計師|教師工作坊 永續材料研究|創意商品設計師 林昀廷 Studio
Taiwan 臺灣 02 41
Lim
Taiwan 臺灣| Studio Lim 林昀廷
WORKSHOP
42
永續材料設計 國內設計思考工作坊 教師工作坊
STUDIO LIM 是一個材料創新導向的設計品牌,專注於家居家飾產品。產品承繼了百年的工藝 傳統融合現代製程。藉由實驗,我們將材料帶進一個新的旅程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產品。產品 富含著材料研究、科技製程以及傳統工藝,我們期望讓使用者有著美好的生活體驗。
國內設計師 教師工作坊|永續材料設計 活動紀錄 43
Taiwan 臺灣| Studio Lim 林昀廷 教師研習工作坊 金門縣金湖鎮金湖國民小學|美術教室(一) 作為材料創新導向的設計品牌,環境永續也是 STUDIO LIM 相信的價值,設計師 品牌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他們也不諱言永續的概念確實可能增加成本。 本次教師研習工作坊,設計師透過案例介紹讓老師們了解永續材料的製程之外, 也透過在地元素的應用,加入高粱束作為材料的開發體驗,讓金門的元素也成為 了創意商品成果的一部分。 44
Day 1 第一天 烈嶼 Day 2 第二天 北山海岸 Day 3 第三天 建功嶼 Day 4 第四天 慈湖 Day 5 第五天 成功海灘 第一天|烈嶼 第二天|北山海岸 第三天|建功嶼 第四天|慈湖 第五天|成功海灘 小金門潮間帶踏查 金門石蚵文化 鱟魚生態與保育活動 金門戰地與永續海洋 金門牽罟班文化 45
第一天 嘉年華冰菓室|⻄方老街|⻄方宮|湖井頭戰史館|上林海灘 Day 1 烈嶼 小金門潮間帶踏查 烈嶼潮間帶生物的分佈特色,在最乾燥的礁岩岸地方, 有玉黍螺、海蟑螂等生物;上(高)潮帶, 只有在潮位較高時被海水淹沒的沙岸及礁岩岸,其中有蟹類、石蓴、藤壺、螺類、石鼈、軟體動物、 藻類、笠貝等;中潮帶及下(低) 潮帶在一天有部分時間被海水淹沒或部分時間暴露空氣中,以及 水份最充實的地方, 多有海星、貝類、藻類、海參、蟹類、陽隧足、軟體動物、螺類、魚、蝦等。 46 田野調查
第二天 九宮碼頭|古寧頭戰史館|金門石蚵產業文化館|石蚵之家|北山蚵田 Day 2 北山海岸 金門石蚵文化 金門石蚵產業遍佈金門北海岸線,包含列嶼地區全盛時期傭有 250 萬條石蚵條,每個蚵田都有其海 契,具有世界遺產非自然地景物質文明的潛力點,目前金門近海仍有千餘民眾會至退潮後的海灘上 採集代代傳承的石蚵。古寧頭為金門最大的石蚵產地,古寧頭人以海為田,其石蚵產業已有 400 年 ( 明朝 ) 的歷史 ,先民用粒粒石蚵養活代代子孫,更是古寧頭漁村聚落的寫照。 47 田野調查
Day 3 鱟魚生態與保育活動 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外型像鋼盔,常常雌雄成對出現,又有 「鋼盔魚」、「夫妻魚」 之稱。 田野調查小隊至建功嶼潮間帶尋找鱟的蹤跡及認識鱟的棲地環境,藉由接近鱟的棲息地、尋 找鱟的蹤跡,加深對鱟的喜愛,並認識鱟的生態環境,了解生態保育對於鱟的重要性, 讓我們一起 來保護這珍貴的活化石。 第三天 九宮碼頭|金門縣植物園|水產試驗所|水產試驗所-鱟生態文化館|建功嶼 建功嶼 48 田野調查
第四天 慈湖沙灘|慈湖賞鳥堡壘解說站|湖下第一營區|北山古洋樓|雙鯉魚濕地中心 Day 4 慈湖 金門戰地與永續海洋 金門受季風及潮流影響,慈湖海岸邊際與沙灘滿佈來自福建沿海的海漂垃圾及海洋廢棄物,不僅影 響景觀,對環境也造成傷害;湖峰社區配合金管處和金寧鄉公所舉辦淨灘活動清理海漂垃圾,以行 動守護海洋心意,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全力落實綠色環保生活,並積極投入環境去汙保育,讓 金門家鄉更美麗,環境更永續發展 49 田野調查
Day 5 金門牽罟班文化 牽罟是古老傳統的漁法,新式漁法興起之後漸漸沒落。金門推出懷舊體驗提供民眾認識數百年前的 捕魚方式,藉以重溫先民的工作生活。 這種捕魚方式在金門叫做「牽網」,金門話與「牽望」諧音, 有「牽出一片希望」的意涵。漁民合力將舢舨抬下海,把漁網運到外海下放,在岸上的人展開與大 海拔河,漸漸的把網拉回岸邊,當漁網收起來之際,魚兒在網中跳躍,體驗了牽罟和豐收的樂趣。 第五天 九宮碼頭|成功海岸|陳景蘭洋樓|成功坑道 成功海灘 50 田野調查
小金門 閩式建築 小金門目前人口約 1.2 萬人 共 22 個自然村。 小金門人多僑居汶萊 補充| 大金門設籍人口約 12 萬, 實際居住人口約 6 萬。 多為 3 層樓以下 的建築,每間建築都必 須有防空洞,如今防空洞因易潮濕積水 多處封閉狀態。 九宮醫院位在九宮坑道旁,現為烈嶼 遊客中心。當年有許多人民都是在這 個石洞中出生的。 為佛道合一之宮廟,祭祀玄天上帝和釋迦佛祖。樑柱底下有石造 之柱珠,用以防潮防腐。 從 衍派 中可以看出這戶人家來自中國的哪裡,為何姓氏| 以西方社區為例,可以看到「濟陽衍派」(蔡)、「穎川衍派」(陳)、「西河衍派」(林)。 閩式建築的牆垣使用許多工法| 閩式聚落通常前有水後有山, 與人民自給自足的農業生活息息相關。 閩式建築的屋頂分為燕尾和馬背| 燕尾 |常見於有錢人家和當官的。 馬背 |常見於一般平民百姓 又分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土形。 金形 - 常見於民宅,圖形寓意錢財元寶 水形 - 常見於兩層樓的建築 土形 - 常見於廟宇 三斗子砌 人字砌/人丁砌 出磚入瓦 水形馬背 賞石疊砌 土形馬背 以瓦片與石灰構成,以前 的石灰是用牡蠣和蚵殼加 水混合而成的。 以瓦片與石灰構成,以前 的石灰是用牡蠣和蚵殼加 水混合而成的。 全金門現存約 1000 多座閩式建築。 廟宇和宗祠可以以屋頂上交趾陶的 面向,以及側牆的顏色來分辨。 「紅宮黑祖厝」 廟宇 |交趾陶面朝內,寓意保護境 內,側牆為紅色。 祖厝 |交趾陶面朝外,寓意子孫向 外發展,側牆為黑色。 如何分辨廟宇和宗祠 | 西方宮 烈嶼遊客中心 如何分辨陰陽廟 |陽廟樓高,陽光得以射入,為奇數窗,主 祀神明;陰廟樓低,陽光難以射入,為偶數窗,主祀非神明。 51 田野調查

相傳北山和南山聚落各像一條鯉魚,而關帝廟就位於兩 條鯉魚的中央,因此有了「 雙鯉迎珠 」或「 雙鯉合珠 」 的美稱。前人於退潮時沿著石板道路前往,於漲潮時則 需搭船前往。相傳這座關帝廟位於浮水蓮花穴上,張開 的蓮葉能撐起人們;八二三砲戰時唯有關帝廟毫髮無損。

民國 58 年,國軍在雙 鯉湖南邊開闢連接北山 與南山的道路,將原海 域開闢成鹽田,建北山 風獅爺

戰爭時期 物盡其用,種子用以釀造高粱酒,桿則用以製造掃把。 高粱品種

古寧頭 高粱
始建於乾隆年間,是古寧頭最早的廟宇,為北山、南山、 林厝三個聚落的共同信仰中心。在慈堤尚未興建前,關 帝廟位於海中央,是船隻入港的必經之地。
建於乾隆年間,為國家三級古蹟。在慈 堤尚未興建前,水尾塔位於海畔,是古 時由水路進入北山和南山聚落的地標。 水尾塔的四面各題有一個大字「佛、法、 僧、寶」,意即佛法僧之三寶,對外鎮 壓由海上來的各種陰風惡邪,對內鎮保 固財,海水留下,遇水則發,亦提醒弟 子們勿隨意揮霍辛苦賺來的財富。
金門高粱有許多品種,其中北掃種為最早引進的品種,
水尾塔 關帝廟 3 個自然村 1/10 個大金門 的佔地面積 7 座李氏家廟 北山、南山、林厝 李應許有七位子嗣 古地名「古龍頭」 名稱出自於「龍頭山」 後居民希望此地能安寧 而改名「古寧頭」 北山與南山之間的雙鯉 湖上原有一座橋連接二 者,後因為北山居民認 為此橋像一把劍,劍指 北山,因此將橋拆掉。
台種五號為產能較高的品種。
厭勝物 風獅爺 風雞 2 尊風獅爺 17 尊風雞 01 02 西方、后頭 相傳可除白蟻害 小金門 北山 北山風獅爺的左耳曾受傷 有兩個傳說 風獅爺和風雞通常位於屋頂上和村莊口 由於廟宇會吸收陽氣,因 此附近通常不會住人,西 方百年風獅爺鑲於民宅後 壁,以鎮廟沖 風獅爺的配件代表含義 | 風獅爺拿毛筆代表文官,拿刀劍 代表武官;尖牙用以避邪,大口 用以鎮風。居民在祭拜時會拜糖 果,以求風獅爺上天庭時能為其 多說好話;還願時則會為風獅爺 披上披風。 相傳風獅爺調戲婦女,因此使 農夫憤而破壞風獅爺。 風獅爺面朝古寧頭南方之西浦 頭,使當地產生異狀,北山居 民不改風獅爺之朝向,風獅爺 因此遭到西浦頭居民破壞。 52 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

金門 固若金湯 雄鎮海門

中華白海豚 數量稀少原因 漁業行為 海洋污染

主食為老鼠,可吃到 隻 / 年 1000

30% 夏候鳥 總計 306 種鳥類 53

大膽島 大膽擔大擔 島孤人不孤 歐亞水獺 現存約 200 隻 數量稀少原因 近親繁殖,基因存活率低 人為開發,棲地受到分割 受到流浪動物襲擊 多來自新幾內亞、印尼、斯里蘭卡 為夏候鳥(4 月 -10 月),來金門度過夏季 先飛至后壟,再分別飛至慈湖、后沙、古崗等地,回南方前飛至后壟集合 在慈湖三角堡、青年農莊製造其人工棲地 在較鬆的沙土裡築巢,死過幼鳥的洞就不會在入住 以昆蟲為食,天敵為老鼠和蛇,天敵來襲會成群集結攻擊 一夫一妻制,會於金門繁殖下一代,約 2000 隻飛來, 4000 隻飛走

金龜 多陸棲,夏天會下水 數量稀少原因 人為干擾 外來種威脅 10% 10% 留鳥 迷失的鳥

50% 冬候鳥

軍事戰役 生態物種 金門主要的五場戰役如下 民國 38 年 古寧頭戰役 民國 39 年 大二膽戰役 民國 43 年 九三砲戰 民國 47 年 八二三砲戰 民國 49 年 六一九砲戰 仍有國軍駐守的島嶼包含 小金門附近|獅嶼、猛虎嶼、復興嶼、大膽島、二膽島 大金門附近|后嶼、草嶼、北碇島 金門與廈門| 小金門和廈門島之間的 檳榔嶼 為界。 小金門和廈門島最短距離為
金門候鳥組成
6 公里 大金門與角嶼最短距離為 2.3 公里。 大金門 小金門 廈門 最短距離 6 公里 卓環國小、 柏村國小、 多良國小 等 松材線蟲 寄生松斑天牛體內, 透過其進入松樹。啃 食松樹,堵住其營養 輸送,導致松樹變黃 變紅,最終死亡 秋行軍蟲 以高粱、稻米為食
在金門哪幾所學校是 戰爭時期的指揮官所 成立的 | 金門蟲害| 金門緬甸蟒 由於金門不夠熱,不像 多蛇類會冬眠
精神標語| 栗喉蜂虎

中國鱟|分布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日本瀨戶內海 南方鱟|分布於東南亞 圓角鱟|分布於東南亞;尾巴呈圓形,有毒 美洲鱟|分布於北美中美大西洋沿岸;數量最多

於端午至中秋期間(水溫高)的初一十五滿潮夜晚(沙子 溫度低)時,到高潮線(粒徑較大)附近產卵 。

稚鱟於高潮線附近成長,隨年齡越往泥灘移動;亞成鱟進 入海中生活。 鱟的性別本就固定,但成年前分不出來。

若發生火災亦容易救火。

卵孵化 50 天前 每年約產下 15,000 顆卵
每次每點約產下 150-500 顆卵 每一次 脫殼時 鱟 鱟的生存風險時期
母鱟產卵, 公鱟體外受精
鱟的種類
金門位於九龍江口,河海交界處營養充足,適合鱟的生存。
陸生之蜘蛛擁有 共同祖先。身體 分為頭胸部、腹 部、劍尾 成體會一公一母在一起,因此俗稱「夫妻魚」、「鴛鴦魚」;另有「鋼盔魚」、「馬蹄蟹」等俗稱。 每次脫殼 成長 1.3-1.5 倍大 一生需脫殼 15-16 次 第 13-14 年為成體 一般壽命約 28 年 約出先於 4 億年前 規模偏小,約 600 公尺 成功坑道 石蚵文化 金門唯一軍民兩用的坑道。靠海的部分為軍用, 以花崗岩為主;靠陸的部分為民用,以土製為主。 砲指料羅灣,足以見其重要之戰略地位。 沿海的岩石上有插有碎玻璃的水泥堆, 以防止共軍從此登陸。 蓄水池位於坑道出入口,方便汲水搬運,
原本環島南路位於坑道與海岸之間,後因砲指道路,以 及碎石路曾致使國軍出事,因此才改到成今日之路線。 坑道內潮濕,使砲彈不亦意外爆炸。然而,潮濕也致使 引信不容易點燃,因而成為啞彈。 後因戰管時期蚵嘟石遭軍方徵 用而逐漸減少。且蚵民需有蚵 民證和灘民證,並經蚵管哨許 可方可進入海灘。 補充|北山蚵田的蚵養在蚵嘟石上,為石條養殖;臺灣的蚵養在海裡,多為插篊、平掛、棚垂。 補充| 四穴: 虎(料羅)
全盛期金門有 200 萬顆嘟石 石蚵盛產季節為 4-5 月份 隨潮汐受日曬和浸泡海中各 12 小時 將蚵嘟石橫放,以 15 度角排 列,透過海水漲退潮沖刷進 行洗石和曬石,增加日後蚵 苗的附著率。 將蚵嘟石以八字形相間疊 置,約 20 塊為一隴,以增加 表面積,讓蚵苗附著在蚵嘟 石上。 將蚵嘟石以 50
即收成。擎蚵後即倒石,開
01 倒石 石條養殖的四個步驟| 02 車石 農曆三至四月 03 豎石 農曆七至八月 04 擎蚵 農曆八月至隔年四月 54 田野調查
鱟有單眼兩隻和複眼兩隻, 外觀上看起來是三隻眼睛。 劍尾| 用以翻身、嚇敵。成份為基丁 質,斷了無法重新長回原貌。 為節肢動物,與
豹(新頭) 獅(下坑,即今日夏興) 象(陳坑,即今日成功)
公分為間距, 依照潮流水勢方向豎立,增 加蚵苗濾食空間。
始年復一年的石蚵養殖。
金門 VS 沖繩 Kinmen Okinawa 金門縣 人口 土地面積 氣候 閩南話音讀 Kim-mng-kuān 與廈門比鄰,位於廈門灣九龍江口 金門本島、烈嶼、大膽、二膽等 12 個島嶼組成 139,400 人 金門縣政府民政處經公布金門縣 108 年人口數統計表,金門縣總人口數即將突破 14 萬大關。 150.456 平方公里 金門縣政府有效管轄總面積 金門縣總面積為 178.95 平方公里,其中除大嶝、小嶝、角嶼目前歸中國大陸政權 管轄外,有效轄區包括金門島、烈嶼 ( 小金門島 )、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等 較大的有居民島和無居民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緯度雖與臺中市相當,屬於海水面上升所形成的大陸島,因海陸性質差異,一年 四季氣溫都比臺灣低,東北季風強烈經常出現超強陣風,使體感溫度更低。 行政區包含 3 鄉 3 鎮|縣治位於金城鎮
人口 土地面積 氣候 沖繩縣 日語 沖縄県 おきなわけん Okinawa-ken 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日本最西南側的縣 沖繩群島、先島群島、大東群島 1,443,802 人 2017 年 10 月 1 日前統計,沖繩縣的人口密度位居日本第九位,是日本三大都市 圈和福岡縣以外人口密度最高的縣,人口增長率也是日本前列。 2,281 平方公里 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 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 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 亞熱帶氣候 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160 個島嶼組成 行政區包含 11 市 11 鎮|縣廳位於那霸市 其中 49 個有人居住 2014 農業生產額達 甘蔗、牛肉、豬肉、蔬菜是沖繩縣 的主要農產品。 畜產品 種植農業 901 億日元 411 億日圓 490 億日圓
金門 Kinmen 金門守護神|風獅爺 金門工藝|金門陶瓷廠 金門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石獅將軍。 古代金門島植被豐富,但元朝以來,砍伐森林發展鹽業,加上明朝沿海海盜 侵擾,常遭倭寇縱火燒林,鄭成功在金門又砍伐林木造艦,使金門植被大量 破壞、風害更加劇烈。 當地居民設立了風獅爺來陣風止煞,尤其是迎東北季風的東半島密度最高。 風獅爺基本造型根據推測,應是鎮守廟宇門口的石獅演變而來,大多為石刻 材質,數量根據統計已超過百座,分散於大、小金門島嶼各處。另有一說為 農耕時代農民祈求豐收及心靈慰藉,讓風獅爺由鎮風煞之神,轉變成村落守 護神,有些風獅爺還披著信眾前來還願謝恩的紅色披風,是金門最特殊、也 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及鄉土景觀。 金門陶瓷廠,算是中華民國唯一的「官窯」,又稱仙洲窯。創建於 1962 年, 創廠當初的用意為開發金門地區蘊藏豐富的瓷土,促進地區工業發展及經濟 繁榮,增加青年就業機會,後來逐漸變成酒瓶容器和陶瓷藝品的總匯。 自 1978 年後陶瓷廠產量逐漸增長並達高峰期,為地方政府收入主要來源, 雖然在 1986 年曾一度跌入衰退期,但經隔年機器設備更新,新酒瓶不斷開 發後便漸挽回頹勢。 金門陶藝有一個特色,就是風獅爺,可惜的是早期未重視風獅爺的發展,還 好在發展觀光之下,風獅爺漸受重視,使金門成為「風獅爺的故鄉」。 早期金門特產主要賣給軍人,特產業也進一步開發觀光行銷策略:如彩繪陶 藝 DIY、買酒送貢糖、貢糖業與刀業製作開放化等等,都是為促進觀光所做 的措施。 防風 官窯 鎮煞 瓷土 57

沖繩名是由琉球語沖繩方言發音的「獅子」而來。

據記載尚貞王時代東風平郡富盛村屢遭火災,當地士族蔡應瑞提出設置面向 八瀨嶽的屋頂獅子像作防火的風水用途。琉球獅子原只設單體,但受到石獅

子影響,也有成對的出現,開閉口各一的造型則受到日本本土狛犬的影響。 由於琉球王國時代對住宅形式有嚴格限制,只有士族住宅屋頂可用瓦葺,平 民住宅屋頂只能用茅葺,因此獅子像初期只設立在寺社、城門、御嶽、上級 士族宅第、貴族的墓陵、村落的出入口等處,因此當時只有士族屋頂才可設 置風獅爺。

至琉球國滅亡併入日本、明治時代廢藩置縣後,一般平民住宅才可使用瓦 葺,民宅的屋頂才開始設置琉球獅子,是當地設置風獅爺的全盛時期。材質

基本上以石材、陶器、灰泥、漆器為主,近年也出現水泥、青銅製品。

沖繩工藝|琉球陶器 Yachimun

「Yachimun」在沖繩語裡是「陶器」。位於那霸市的「壺屋 Yachimun 通」 是將 Yachimun 文化、傳統傳承至今的地方。只有在沖繩才能看到紅瓦屋簷

的舊民房和石板路殘留在街道上,林立著可以購入陶器的商店,因為有很多 的觀光客和地方的陶器迷而很熱鬧。

「陶器」是用陶土、釉藥和塗料等大地的自然素材,濃縮展現在此生存人們

沖繩
沖繩守護神|沖繩獅子
Okinawa
的生活與文化。在日本各地製作著各式各樣的陶器,沖繩的陶器「Yachimun」 也是其中之一。由南國島國才有的風土、歷史及文化培育而成。 Yachimun 是指壺屋地區誕生並有歷史的「壺屋燒」和讀谷村燒製的東西等各 種種類。這次要來介紹其中有關 Yachimun 發明之「壺屋燒」的 Yachimun。 南島 防火 風土 風水 58
金門小學生日常 用 3 分 50 秒,讓世界認識金門 透過小學生的視角 讓世界看見這座獨特的文化之島 01地理位置與面積 Where is Kinmen ? 金門西側相隔約 10 公里與廈門相望,離東側的臺灣約 210 公里 Kinmen is 10 kilometers east from Xiamen, and it is located 210 kilometers west from Taiwan. 形狀 面積 像是一根狗骨頭 It looks like a dog bone. 約 151 平方公里 The total area of Kimen is 151 square kilometers. 59 金門小學生日常|影片拍攝
02 Special Kinmen Food 特產和美食 說到金門,你肯定不能錯過這些... Speaking of Kinmen, you definitely can not miss these... 廣東粥 Guandong Congee 蚵仔麵線 Oysters with Rice Noodle 金門牛肉麵 Kinmen Beef Noodle 貢糖 Peanut Candies 牛肉乾 Beef Jerky 燒餅 Clay Oven Rolls 60 金門小學生日常|影片拍攝
03 04 生態環境 在地建築特色 05 重要民俗活動 Ecosystems Buildings National Major Folk Heritage 金門四面環海,有豐富的生態 Kinmen is surrounded by the sea with rich ecosystems. 早期金門人曾遠赴南洋工作,事業有成後,便返回金門蓋起大房子 Early Kinmenese went to southeast Asia for work. After they achieved great success,they came back to Kinmen and built big houses. 「金門迎城隍活動」有 300 多年歷史,每年農曆 4 月 12 日全金門人都共襄盛舉 “The City God Reception Parade” with three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people in Kinmen celebrate on April 12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every year. 白沙灣 White-sand Bay 藍眼淚 Sea of Stars 歐亞水獺 Eurasian Otter 鸕鶿 Cormorant 洋樓 Western Style Buildings 閩南古厝 Historical Fujian Buildings 61 金門小學生日常|影片拍攝
06 07 特色腔調與方言 風土與歷史景點 Special Accent in Kinmen Terroir and Historic Sites 除了好吃好玩、景點以及豐富的生態,還可以拜訪許多軍事景點! Besides from the gourmet, attractions and the rich ecosystem, you can also explore many war sites! 金門真的是個值得旅遊的好地方,還有各式各樣的 美食和景點等你一探究竟! Kinmen is really a great place to explore. There are still a variety of food and places that worth visiting! 掃描右方 QR Code 查看完整版影片 Scan the QR Code to view the full video. Welcome to Kinmen 經濟作物|高粱 Sorghum 戰地遺址|北山播音牆 Beishan Broadcasting Tower 懷舊復古|陽翟大街 Yangzhai Street 鬼斧神工|翟山坑道 Zhaishan Tunnel 精神象徵|莒光樓 Juguang Tower 歡迎來到金門 62
2022 金門縣國際設計思考教育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政府教育處 策劃執行|好金門國際傳媒有限公司 主 編|黃育生 編輯人員|張以青、王語萱 美術設計|一冊設計有限公司 美術編輯|李侑儒、李曼 影片製作|宜勤廣告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金門縣政府 出版時間| 2022 年 12 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