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故事集
70週年紀念專刊
部長序 水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的重 要元素,如何趨吉避凶並與水共存、共生、共榮,為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 治水課題。 過去70年來,經濟部水利署戮力於水利基礎建設與管理的成果,已 然成為奠基社會、環境及經濟發展最強力的支柱。順應社會環境的變遷, 由早期以開發及工程治理為重的理念,轉變到目前以環境生態兼顧及管理 為要的思維,落實在流域的綜合治理、水庫自然人文生態的保護及循環永 續的政策等。 現階段經濟部恪遵總統及院長指示,加速推動「5加2產業創新方 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及全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帶動臺灣經濟。水 利建設維繫著國家經濟的命脈,是創造臺灣經濟的基礎,唯有推動具永續 發展思維的水利事業,臺灣的經濟才得以永續發展,居民才得以真正的安 居樂業。期望未來在經濟部水利署同仁齊心努力下,將可另創一個兼具永 續發展、安全,又能提供民眾優質生活環境的新局面、新契機。
經濟部部長
水利故事集 II
次長序 韶光荏苒,水利署一甲子誌慶的記憶猶新,轉瞬又已邁入七十周 年。七十載的水利風華,見證了這一片土地上自然環境的變遷,社會發展 的遞嬗,以及水利組織蛻變的軌跡;同時也記錄了每一項澤被後世的水利 建設,以及令後世景仰的先人風範。 靜思緬懷前人恩澤及念茲在茲的志業,一種休戚與共、承先啟後的 使命感油然而生。遠眺綿延的堤防,俯視壯闊的水庫,經常是令人讚嘆 的畫面。然而,唯有經歷過風雨洪澇,才能感受防洪建設與防汛應變的苦 心;也唯有經歷過枯旱澤竭,才能體會水資源建設與未雨綢繆的用心。 長期以來,水利人一直肩負著利民護民的重任,從奠定維生發展礎 石的水資源開發管理,布設安居樂業屏障的防洪治水、防救災,到晚近 型塑河美岸綠景致的水環境保育營造,每項政策與建設,無一不是動見觀 瞻,影響深遠,而這一切的背後,端賴水利人高瞻遠矚的擘劃與經緯萬端 的用心,始能竟其功。 傳統的觀點下,水利人內隱的是專業務實的工程師特質,外顯的是 使命必達的精神。而今在外界更多元的視角下,水利人呈現的除了原有那 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蘊外,更增添了因應外在挑戰的淬鍊而成長的動能—日 益頻繁的異常氣候,強化了水利人預謀因應的能力;日新月異的傳播科 技,砥礪了水利人危機應變的技能;日趨嚴謹的環保法規,周延了水利人 執行工程的思維;而日益堅定的民眾意識,加速了水利人推動公私協力的 進程。 回顧歷史上任一水利偉業的成就,都需要一個堅強合作的團隊,以 及在各個角落孜孜矻矻、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再一次感謝所有曾為臺灣 水利奉獻的先進們無私的付出,也期許仍在工作崗位上的同仁們,齊心打 序 言
拚,與時俱進,迎向未來挑戰,再為臺灣的水史增添燦爛輝煌的一章!
經濟部次長 III
署長序 從有形的水利事業∼到無限的智慧水治理 寶島多山,河溪所從,水湍悍,水利建設歷來皆奮鬥於地狹人稠、 坡陡流急、旱澇不均等嚴峻條件中,役使自然。 盛世修誌,藉此紀念專刊,得以一窺「百年重要水利建設及水利政 策演進」、「先人水利建設艱辛」及「水利建設故事」,實是無數水利賢 達們奉獻其畢生心力智慧、節勁情操,擘劃、開創全國水利建設,由完善 重要埤圳、以利集約農作,到產業用水籌謀、營造有利投資環境……,水 的脈動關乎民生經濟資源、關乎環境保安涵育、關乎國家整體發展,吾等 深以水利工作為榮! 《河渠書》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旴衡今日高風險時代, 水利業務尤須與時俱進,從可見的工程整治、水岸環境營造……,邁向無 所不在的水資源智慧安全管理。本署正致力於應用資通訊技術,提供水資 料知識庫、水環境大數據等綜整加值的公共服務;並推動跨域協調流域治 理、政府資訊共享利用,以擴大民眾參與,公私協力共創和諧治水關係, 透明行政措施促進公共建設效能提昇;也就水利前瞻政策進行溝通與諮 詢,建立水議題社群網站,促成節水型社會……等。 喜迎本署70週年,既感恩水利前輩們辛勞付出之崇功懋業,亦期勉 水利人創新思維,精益求精,多學習、常思考、勤實踐,期使本署成為行 政透明、專業效能的團隊,塑造優質水文化及水環境!
水利故事集 IV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編纂者序 暢談水利七十載 且云洪退旱又來 禹工朝夕念蒼生 功成埋名隱身還
甫接承辦重任,惶惶恐恐,終日未安,幸得眾人奧援,遂成本書。 自光復以降,水利雜聞,茶餘軼事,凡七十篇,盡收納之。 回想半載辛勤,其辛酸苦處難以言喻,杜甫詩云:「人生七十古來 稀」,匯聚七十寒暑精華,以才疏學淺、平庸之質,難盡全功,雖日以繼 夜,焚膏繼晷,力猶未逮,難免疏漏,尚望各界賢達見諒;復因篇數與時 間有限,遺珠之憾者尚待能人再續。 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興水利如此,歷來 前輩亦如是,撰文以紀念之。
序 言 V
目錄
部長序........................................................................................Ⅱ 次長序.......................................................................................Ⅲ 署長序......................................................................................Ⅳ 編纂者序....................................................................................Ⅴ 1 從拱壩變為土石壩......................................................................1 2 站在壩頂上的傳說......................................................................5 3 大臺北的活水源頭......................................................................8 4 對對佳偶處處良緣.....................................................................11 5 這座水庫有尖牙........................................................................14 6 石頭公搬家記............................................................................17 7 「
崁」的水庫族譜逸話..........................................................21
8 象鼻吸水又吸砂........................................................................24 9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27 10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31 11 桃園台地埤圳的水文化.............................................................35 12 水溫低2度的奇妙......................................................................38 13 林先生的「笱」傳奇.................................................................41 14 沃野千里話嘉南........................................................................45 15 孕育高雄平原的母親河.............................................................49
16 關渡隘口炸開之後....................................................................52 17 分進合擊治水患........................................................................55 18 治水甘苦誰人知........................................................................58 19 不讓居民淹水的分洪工程..........................................................61 20 披星戴月的大里溪整治工程......................................................66 21 木屐寮災後重建再生.................................................................70 22 身在公門好修行........................................................................73 23 仙姑廟奇緣...............................................................................77 24 亂葬崗變身多功能滯洪池..........................................................80 25 公民參與化疑慮........................................................................84 26 賀伯與吳鳳的巧遇....................................................................88 27 八掌溪憾事...............................................................................91 28 為水辛苦為水忙........................................................................94 29 濁度大戰十五時........................................................................97 30 石破天驚、岡柔並濟...............................................................100 31 無畏風雨真英雄......................................................................103 32 齊心協力化危機......................................................................107 33 自己家園自己救......................................................................110 34 堅守崗位、小兵立大功............................................................113
35 身赴險地即刻救援...................................................................117 36 化腐朽為神奇..........................................................................120 37 除惡務盡的砂石管理再進化....................................................124 38 全洪程觀測驚險萬分的前世今生.............................................129 39 那年的洪水預報......................................................................133 40 驚濤駭浪下的近海水文觀測....................................................136 41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140 42 原來有種測量叫地層下陷監測.................................................144 43 「使命必達」是我們的「態度」.............................................148 44 臺灣海埔地開發的辛酸血淚....................................................151 45 客雅溪的英雄金城先生...........................................................155 46 臺美水資源技術交流之壩工設計經驗......................................159 47 水庫之永續回春丹...................................................................164 48 臺日水利技術交流參訪之初始.................................................168 49 參加世界水論壇的甘苦...........................................................171 50 消失的農復會..........................................................................179 51 追憶機械工程隊......................................................................182 52 榮華壩工程的點點滴滴...........................................................187 53 猶記當年壩工設計隊...............................................................191
54 水利機關整合的契機...............................................................195 55 水利組織的調升......................................................................198 56 救水大作戰.............................................................................202 57 水利工作態度與蛻變...............................................................206 58 桃芝復建.多年感念...............................................................211 59 用心是再進步的基礎...............................................................214 60 校園節水達人..........................................................................217 61 當律師遇上工程師...................................................................220 62 洪水與猛獸.............................................................................224 63 中港溪畔漫談石爺廟...............................................................227 64 熱心公益的小辣椒...................................................................230 65 保育新生活.清流永相隨........................................................233 66 溫泉合法化.泡湯好心情........................................................236 67 公家貼心民眾安心...................................................................240 68 以臺灣的水,講臺灣的美........................................................243 69 十六世紀時期臺灣水利的歷史脈絡.........................................246 70 清朝到日治時期的臺灣水利發展.............................................250
湖山水庫及桶頭堰空拍照
從拱壩變為土石壩 石門水庫的建設,早在日治時期技師八田與一就有研究規劃,可惜 當時因工程及需求經費都非常浩大,且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爭爆發,因 此一直處於紙上談兵階段。直到戰後受到國民政府注意。於民國37年 (1948)臺灣省主席陳誠指示水利局進行初步研究,設立「石門水庫 設計測量隊」辦理壩址測量、鑽探及試驗,完成「石門水庫初步計畫報 告」。43年(1954)陸續成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及「石門水庫建 設籌備委員會」,石門水庫建設計畫開始全面啟動。 由於建設規模是前所未有,規劃時曾經請建造胡佛大壩的美國顧問 薩凡奇博士來臺指導。建議在石門峽谷興建一座混凝土拱型大壩,形成水 庫總容量逾3億立方公尺,可作灌溉、發電、防洪及公共給水多目標使用 的石門水庫。大壩本身最原始的規劃設計是混凝土拱壩,所謂的拱壩需要 利用拱的作用,在一個狹窄的峽谷與健全的岩壁間,建造一道大壩,利用 混凝土凝固成拱型的力量將水的橫壓力傳導於形成峽谷的兩岸岩壁上,當 時施工也就照著這個設計開始執行。 民國48年(1959)12月2日法國馬柏薩拱壩發生潰壩,此事震驚了全 世界!馬柏薩大壩的體積僅及石門水庫大壩的六分之一,可是潰決結果, 竟造成二百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受傷,及近萬人無家可歸,因為馬柏薩大 壩是混凝土拱壩,造成全世界工程人員的大震撼。當時接受世界銀行、亞
所有正在進行大壩工程的都停止施工。而石門水庫工程剛進行一年,也是 接受美援資助的,因此美國也要求石門大壩停工,重新研究。 當時去了解馬柏薩大壩為何潰堤,發現在大壩的基礎下面,相當深 的地方有條裂縫,在最初探勘調查的時候沒有調查到,裂縫裏面有些泥
1
從拱壩變為土石壩
洲銀行、美洲銀行或美援所資助的大壩工程,都被下令停工,幾乎世界上
1
巴。雖然在做實驗的時候,岩石的強度本身並沒有問題,但是在蓄水之 後,水慢慢地滲透到裡面去,這些泥巴泡水之後,就成為了潤滑劑,大壩 受到壓力後,這條裂縫就發生滑動造成大壩倒塌。檢討的結果,石門水 庫的基礎條件比馬柏薩大壩還要差。因為臺灣整個的地質比較年輕,所以 花崗岩很少。而石門地區的岩石屬於泥質頁岩,頁岩的層理是順著一個方 向,一層一層的排列,若是逆著層理的方向試驗,結果是符合標準,但若 順著層理的方向試驗,其結果就會強度不夠。因此美國設計公司重新建議 以土石壩的方式設計,經多方評估後,變更設計與拱壩再做加強的費用相 差無幾,但臺美雙方專家一致公認土石壩比較安全,最終經過大家很慎重 的討論,決定變更設計改為土石壩。規劃到一定程度還要變更基本設計, 這件事情在全世界是很少有的。雖然當時還沒有正式開工,但是原本為興 建拱壩所買的機具,因為設計的變更而無法使用。變更為土石壩之後,同 時還需要買進大批其他機具,例如因為要運輸土石需要額外的載重車輛, 這些都是額外的花費。
水利故事集 石門水庫大壩壩址原貌照片
2
石門水庫土石壩及溢洪道完工後實景
變更設計另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工期,需要立刻購買車輛,否則無 法施工,且需求的車輛不是大街上隨便都買得到,而是必須訂購的。當 時需要購買50輛25噸的重型後傾式卡車,需要招標採購,當廠商得標之 後,還需要時間去製造車輛,算起來從訂購到取得車輛大概需要兩年的時 間。而且依當時的規定,所有的外購案件,一定要委託中央信託局公開招 標,但是中央信託局的手續繁多,而且通常交貨速度也很慢。 當時這個問題在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開會討論,委員會像是一個小 內閣,因為是副總統陳誠兼任主任委員,委員包括各有關部會的首長, 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有七、八個部長在裡面。總工程師顧文魁在會議上報告 說:「如果還要叫中央信託局買的話,那麼這個工程,最樂觀的是延遲一
文魁說:「可以委託美國顧問公司(MK)來替我們辦,因為MK在美國 就是購買這些大型機具公司的大主顧,所以他們去買這些東西不需要公開 招標,也絕對不會吃虧,而且他們可以協調製造廠商優先生產,絕對可以
從拱壩變為土石壩
年,最有可能是延遲兩年」。陳誠就問道:「那麼你有什麼辦法呢?」顧
1
3
在一年之內就交貨」,若是在臺灣自行外購這些東西,一年之內可以決標 就已經很快了,所以陳誠就說:「這樣也可以。」但是當時的財政部長站 起來侃侃而言,認為這樣的作法違反政府法令,但陳誠就跟財政部長說: 「你坐下,你坐下,我們聽專家的。若要依法令,這個壩我們就不要做 了」。最後委員會通過,「報院核定」的時候就由陳誠自己批,因為他也 是兼任行政院長。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關鍵,機械設備在一年之內就運 到了,後續工程才能順利展開。 雖然幸運的是事件發生時因為尚未真正開始興建,所以費用增加部 分尚可接受,但此一曲折也是石門水庫在興建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同時也不斷地提醒我們,所有的建設工程,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事前都 需要很審慎縝密的規劃,還要參考各國過往的經驗,所有的一切才能順利 成功。
資料來源: 1.整理自黃世傑前董事長談石門水庫建設之內容。 2.照片為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提供。
水利故事集 4
站在壩頂上的傳說 位於大漢溪上的石門水庫,地處桃園市大溪區、龍潭區、復興區與 新竹縣關西鎮之間,因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因而取名為「石 門水庫」。石門水庫自民國45年(1956)7月動工興建,53年(1964)6 月完工,參與工作7,000多人,建設經費約新台幣32億元,水庫總長度為 16.5公里,滿水位面積達8平方公里,初期有效蓄水量約25,188萬立方公 尺,是一座多目標利用的水庫,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 功能。主要設施有大壩、溢洪道、 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後池堰、 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 物,自完工營運以來,對北部地區 農業生產、工業發展以及防止水旱 災害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 話說當年水庫的興建是以民國 52年(1963)5月開始蓄水為目標, 時任總工程司的顧文魁,針對各項 工程都以此作為進度管控之目標。
導水隧道施工情景
因溢洪道底下的截水灌漿及石門大圳的取水閘門(標高195公尺)兩件工 程尚未完成,如果開始蓄水,水位一上升,就沒辦法再施做,連美國顧問
是要用來蓄颱風的水量,如果工程延後還要再等一年才能蓄水,就沒有意 義。既然已經決定5月要蓄水,就該堅持將未完成的二件工程在汛期前完 成,於是要求同仁三天內完成趕工計畫,美方專家只好配合。在大家同心 協力下, 52年5月15日正式封堵導水隧道,水庫如期完工開始蓄水。
2
站在壩頂上的傳說
專家也認為會有風險,建議是否等汛期過後再做,但顧文魁認為,水庫就
5
不料當年9月11日卻碰上葛樂禮颱風夾帶破紀錄的雨量,當時的石門 水庫已容納二億多立方公尺的水量,沒想到一夜降雨,就把水庫蓄滿。當 時顧文魁很緊張,因為是他下達決議要如期蓄水,加上石門水庫大壩是土 石壩,若是超過滿水位水庫水位仍繼續上升,就可能造成潰壩,導致下游 地區大淹水,甚至波及大臺北地區。 石門水庫第一次洩洪,就六個閘門全開,看到溢洪道巨大的洩洪 量,直衝後池堰,加上閘門打開時間倉促,首當其衝的就是後池堰兩旁的 設施設備及員工,還好顧文魁的坐鎮指揮,及時下令所有員工緊急撤離工 地,雖然岸邊的混凝土廠、機具、庫房、餐廳、宿舍工寮全部被沖毀,唯 一慶幸的就是所有員工保住了性命,不過據說當時還有2位工人被困在後 池堰的橋墩一天一夜,另1名工人受困庫房屋頂,最後還是幸運獲救,只 是獲救後,兩眼發直,雙腿發軟。員工安全撤離工地後,顧文魁擔心水庫 的水位上升及大壩設施的安全,因此又不顧自身安全,偕同同仁,再到壩 頂勘察,當時他站在壩頂,面色凝重,心急如焚,看到大雨仍不停的下, 水位依然不斷往上升,還好,後來雨勢變小,且六個閘門仍繼續全開洩 洪,水位也就沒有再上升。是自助、人助、然後天助,不然站在壩頂的顧 文魁就要與水庫共存亡了。 那時候水庫洩洪量為9,600立方公尺/秒,進水量卻高達10,200立方公 尺/秒,水位ㄧ路飆升至標高249.09公尺,早已超過滿水位標高245公尺, 這樣的水位、洩洪量都創下石 門水庫歷史記錄!而「葛樂禮 颱風的侵襲,顧文魁站在壩頂 要與石門水庫共存亡」的傳聞 與精神,也就一直流傳到現 水利故事集
在。 身為一位水利工程人員, 除了對工程師專業技術負責 外,使命必達也是應有的態 葛樂禮颱風石門水庫洩洪實況
6
度,這就是大禹治水的 精神。已歷經50多年考 驗的石門水庫,土石壩 建造的石門大壩至今仍 不動如山,完好如初, 除了壩體心層加高施 作、增設兩條排洪隧道 外,更在最近10年加強 水庫的更新改善工程, 增加了分層取水工、改
洩洪道施工情景
造了電廠防淤隧道,以 及阿姆坪防淤隧道的興建,就是讓石門水庫永存像壩頂上傳說的水利工程 師的精神永傳下去! 資料來源: 1.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前副署長賴伯勳訪談內容。 2.照片為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提供。
站在壩頂上的傳說
2
7
大臺北的活水源頭 大臺北地區公共給水水源以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上游為主,因新 店溪水量受季節因素影響,過去每逢炎炎夏季,就得分區供水讓市民 生活非常不便。政府為徹底解決大臺北地區民生用水需求,於民國59 年(1970)便計畫於新店溪上游北勢溪規劃興建翡翠水庫。計畫提出 後,各界正反意見都有,反對興建的顧慮,主要為翡翠水庫距離臺北市 僅約30公里,萬一水庫安全有問題,則對下游政經文化中心的臺北市將 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因此從61年(1972年)完成初期規劃、63年 (1974)完成可行性規劃,到67年(1978)完成定案研究報告,決定最 佳壩址與壩型,並深入探討基礎安全、地震影響、洪水威脅、炸彈破壞等 大壩安全問題後,最後於68年(1979)1月經行政院院會通過核定實施。 同年5月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8月動工,歷時8 年興建,耗資新台幣114億餘元,於76年(1987)6月完工,成立專責單 位「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負責水庫的運轉與維護,提供大臺北地區穩 定的民生用水。 翡翠水庫大壩是一座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拱壩,厚度自底部25公 尺逐漸變薄為壩頂7公尺,壩高122.5公尺,壩長510公尺,總容量為4億 600萬立方公尺,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完成的大型拱壩結構的水庫,在 水利工程上堪稱是一項重大工程,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此外,為了壩 基安全,發明一種處理方法,就是在坑道內使用水刀、水鑽等機具以高壓 水利故事集
水柱方式沖洗岩層縫的泥土,將岩盤層縫泥土淘空清洗乾淨後,再以不會 收縮的砂漿或混凝土回填;由於使用後效果良好,此項創舉是世界土木工 程史上首見,也成為國內水庫工程值得驕傲的事! 龜山文史工作室陳漢順先生追憶起水庫興建前,細細追溯從前的回
8
早期青年男女在鷺鷥潭划船及徒步通過鏤空吊橋景象
憶,當年水庫興建前,翡翠谷、鷺鷥潭是臺北近郊青年男女戶外踏青的 第一首選,有青山綠水、參天古木,寬廣河谷可以划船、游泳、露營、烤 肉,而徒步走在台車道上前往,有時棧道、有時吊橋,鏤空的橋面,可以 直視溪底,就像現代版的天空步道,十分驚險與刺激,女孩子害怕就緊抓 男孩子的手,男孩子則趁機擔任護花使者,一幕又一幕的扮演月老的使 命,成就了許多幸福美滿的家庭。 當年居住在水庫淹沒區內的許多居民被迫搬離家園,包括他們賴以 維生的農作物、柑橘、房屋、商店、學校、吊橋,全部都在淹沒區內, 宛如一座水中小城市,他還開玩笑的稱說是1,000年後的「亞特蘭蒂斯」 (Atlantis),可以考古研究,有點像澎湖海底的城墎。 臺灣有很多世界第一,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痛處,水來的太 急、太多就是一例。年平均雨量約2,500毫米的臺灣,因山高水急,無法 有效留住雨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枯旱缺水的危機出現。在民國91 年(2002)的大乾旱季節,大臺北地區還需要隔天分區輪流供水,如果 當年沒有翡翠水庫,臺北不知會是怎麼樣的狀況,很難想像吧!
水情況,由坪林二格方向往潭腰或竹坑的民眾及當年興建水庫被迫搬離的 居民,紛紛前往觀看水位下降的荒涼景象,或是回憶自己的故鄉情景,而 陳漢順也是其中一個。當時他每個星期都會去,去記錄水庫久旱缺水的情
大臺北的活水源頭
民國91年大乾旱,翡翠水庫水位也逐漸下降,新聞報紙開始報導缺
3
9
景,也帶著家人一起去看。印象很深刻的是,看著水位退去所裸露的黃土 邊坡,經日曬龜裂,前一星期還軟綿綿無法踩踏,這星期就可在上面活蹦 亂跳,太陽的力量真是可怕!那時候曾發現殘存的商店牆壁上,仍貼著某 知名咖啡廣告海報。有一次還聽到一位婦人對著小孩說,媽媽以前就是在 這裡煮飯、在那裡廁所、睡覺是在這裡,如數家珍的敘說過往生活點滴, 而小孩卻用疑惑的眼神問說:「媽媽妳以前怎麼會住在水裡面呢!」年幼 天真的孩童無法理解此真實情景,也許再過幾年長大後就會懂吧!
民國91年枯旱時期翡翠水庫淹沒區房屋再現實景
陳漢順在翡翠水庫建壩初期的假日時光,經常會帶著家人上去看 看,眼看水庫從無到有的一步一步地建造起來,花費很多人力、物力,犧 牲許多人的美好家園,所換來的儲備水源的水庫,提供生活所需,除了感 謝他們的犧牲奉獻外,也要好好地珍惜得來不易的清澈水源,愛護我們的 活水源頭!
資料來源: 1.黃兆慧,「臺灣的水庫」,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翡翠水庫建庫25週年特刊」。
水利故事集 10
3.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翡翠水庫寫真」。 4.龜山文史工作室陳漢順先生訪談內容。
對對佳偶 處處良緣 水利工程的興建,都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而工務所多位處荒郊, 因工作任務需要而生活在一起,那一對對佳偶是如何促成呢? 民國70年代,剛好是工商發展快速的時候,水的需求量大,大型水 庫位址難尋興建困難度也高,故轉以中型水庫為主要興建對象。由於水庫 建設有急迫性,因此寶山水庫、仁義潭水庫、鳳山水庫、永和山水庫、鯉 魚潭水庫、南化水庫及牡丹水庫等都在那時候陸續興建完成的。 已退休的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賴伯勳回憶說,當時水利局局長洪炳 麟、副局長謝瑞麟、總工程司郭朝雄及副總工程司賴秋陽及黃金山等這幾 位關鍵人物,他們非常有遠見,認為中型水庫要做的話,就要自己設計自 己施工,才可以進一步提升技術,培養下一代壩工人才,洪炳麟非常支持 這樣的理念。 以鯉魚潭水庫為例,賴伯勳說,當年鯉魚潭水庫興建是由水庫工程 經驗豐富的賴秋陽擔任專案經理,水庫的規劃設計就找曾經在壩工設計隊 的人員來擔任,例如葉純松、許慶祥、蘇炳勳、蘇文陽等人。水庫在基本 設計前都會先進行可行性評估,特別是大壩的分析,那時候動態分析才剛 開始,為了大壩安全及學習動態分析新技術,葉純松還去亞洲理工學院專 研大壩的動態分析。也因為賴伯勳以前曾做過灌溉、仁義潭水庫及永和山 水庫的施工,上級就找他參與鯉魚潭水庫計畫。民國74年(1985)鯉魚
擔任隊長外,還有賴伯勳,以及許慶祥、蘇炳勳、蘇文陽、江明郎、高天 賜等人,大家就這樣集結在一起把基本設計完成。當時一個人負責一個重 要構造物,大壩是葉純松、溢洪道是賴伯勳、取水工是高天賜及許慶祥、 後池堰是蘇炳勳,還有陳清茂是導水隧道,也找一些年輕的工程人員,幫
4
對對佳偶處處良緣
潭水庫核定,接著開始辦理基本設計,成立工程調查設計隊,除了葉純松
11
忙繪製一些設計圖,包括蘇文陽、許宏達、陳世鎮、黃崚嶽、雷晃、高銘 德等,以及地質人員江煥洋、曾令杰,還有李松德等,剛好電腦繪圖軟體 才剛開始,於是又找了很多女孩子來協助使用電腦繪圖,有林麗玲、王雯 琪、黃宇瑾、黃惠玲、黃美娟等人,並且要求這些女孩子要學會使用電腦 及AutoCAD軟體操作,這樣對設計圖繪製的工作才會有效率。賴伯勳回 憶當年鯉魚潭水庫在基本設計階段的時候,促成了許宏達與黃美娟、黃崚 嶽與林麗玲、林樹煌與王雯琪等夫妻檔,甚至到施工階段又有劉松烈與陳 瑜卿、廖軒村與林育青兩對夫妻;他特別提到,其實更早之前,葉純松也 是在明德水庫興建時和她太太結識的,張振猷和夫人劉淑芬也是當時在興 建仁義潭水庫時認識的。 那時候水庫興建的工務所都是位於偏遠荒郊,聯外的道路大多是鄉 間小路或是暫時開墾出來 的,交通非常不方便,且 工作任務需要,也無法像 現在這樣每日可以上下班 回家,常常要等到工作告 一段落或是任務結束後, 才能回家。說工務所比較 好聽,其實就是工寮,雖 然有辦公室、宿舍、廁 所、盥洗室與餐廳,但都 是臨時搭建,是一處很簡 陋的場所,荒郊野外也無 處可去,還好當時長官非 水利故事集
常體恤大家,購置一些休 閒器材或是書報雜誌類的 給大家晚上打發時間用。 鯉魚潭水庫當時施工景象
12
因為大家都住在工務所
內,白天一起工作、吃飯,晚上就各自回房間睡覺,而下班後傍晚大家為 了打發時間,也只能在那邊打打桌球、看看書或聊聊天什麼的,男生女生 共同在工務所內生活久了,彼此熟悉後,就常常有的人球打著打著,人就 不見了!原本在聊天的,聊著聊著也不見人了!在看書的也一樣不見了! 一個走出去,沒多久另一個也跟著出去,當時比較保守,不敢明目張膽的 談戀愛。就這樣,愛的火苗點燃了,而且還在工務所內蔓延開來、越燒越 旺,一對對情侶就這樣陸續談出終身大事!那時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儘 快完成,有時候臨時交付工作下來,剛好給某對情侶其中一人,另一人還 會立刻起身說我來幫忙或是我來處理,就這樣促成了許多對的佳偶。鯉魚 潭水庫是經濟部水利署促成最多對佳偶的工程,次長楊偉甫夫婦當年也是 在榮華壩興建工程的時候結婚,已退休的水利署副署長田巧玲回憶笑著 說。 早年從事水利工作的前輩,能在那麼克難的工作環境中完成交付工 作任務,且能在有限的同仁中,聊天找到終身伴侶,誰說老天爺不疼惜這 些水利人啊!
資料來源: 1.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前副署長田巧玲口述資料及前副署長賴伯勳訪談內容。 2.照片為前水利局機械工程隊主任謝木堂提供。
對對佳偶處處良緣
4
13
這座水庫有尖牙 大家印象中或是常見到的水庫洩洪操作,不外乎是打開閘門,讓過 多的水就從閘門流出水庫,順著溢洪道轟隆隆的一路往下游奔流而去,如 石門水庫洩洪時的壯觀景象,有些民眾還會特別驅車前往觀賞。而鯉魚潭 水庫的洩洪設計卻有不同作法,它沒有閘門,卻有狀似尖牙般的鋸齒型堰 體,這個溢流堰採用鋸齒堰型設計還是國內首次的創舉,也是水利同仁自 行規劃、設計與施工,它就是鯉魚潭水庫的溢流堰。 鯉魚潭水庫區域涵蓋苗栗縣三義鄉、大湖鄉、卓蘭鎮等地區。壩址 在大安溪支流景山溪上,距山線縱貫鐵路橋上游約2公里處,距尖豐公路 約5公里。由於大安溪源短坡陡,豐枯水量不均,而枯水期間,經常發生 嚴重缺水及用水紛爭。又因民國70年代臺中縣市及苗栗縣等,工商業進 步,帶動地方繁榮,人口增加,致自來水、工業用水及農業用水,需水量
水利故事集 鯉魚潭鋸齒堰景象
14
急劇增加。有鑑於此,為解決上述地區供 水問題,水庫興建計畫於74年(1985) 3月間經奉行政院正式核定實施,分二期 實施,第一期為水庫工程,主要工程有大 壩、溢洪道、取出水工及後池堰等,第二 期為越域引水工程,主要工程則為士林
鋸齒堰寬度說明示意
壩、引水隧道、卓蘭電廠等。 鯉魚潭水庫位於景山溪下游,是一座離槽水庫,主要目標為供應苗 栗縣及大臺中地區的公共給水、工業用水,同時具有觀光、灌溉、防洪、 發電等多重用途,集水面積53.4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126百萬立方公 尺。目前鯉魚潭水庫每日可提供民生及工業用水70萬公噸,並與大甲溪 流域石岡壩聯合運用,穩定 供應苗栗縣及大臺中地區之 民生用水。 鯉魚潭水庫採用的洩 洪方式與常見的石門水庫洩 洪不同,它沒有洩洪閘門, 而是採用自然溢流方式,把
鋸齒堰的通氣作用示意圖
水庫無法容納儲存的水量,經由溢流堰排放到下游去。當時鯉魚潭水庫工 程在規劃設計時,因為受限於水庫原本地形的寬度,為在有限的寬度內能 排洩出水庫多餘的最大洪水量,以保護水庫的安全,於是設計出如鋸齒狀 般的堰體。鋸齒堰的形狀, 就像一把摺扇,當它展開就 可以增加溢流的長度,也就 這座水庫有尖牙
5
是在同樣的時間可以讓更多 的水溢流出去。此鋸齒狀的 溢流堰設計,是經濟部水利 署前副署長賴伯勳當年參與
溢洪道的通氣作用示意圖
15
鯉魚潭水庫工程所規劃設 計,當時他還為此奉派前 往美國墾務局接受短期訓 練,並於有限的時間完成 鋸齒堰的結構分析任務。 此外,為減輕溢流 時大量水體造成堰體的振 動,因此鋸齒堰的結構物 才有通氣的設計,這也就 是溢洪道為什麼會是出尖
鯉魚潭水庫溢洪道
牙的原因。換句話說,就是在鋸齒堰的分水墩,利用分水墩使溢洪的水在 鋸齒堰頂分開,水分開所產生的縫隙空氣由此進入,水和堰壁有空氣補充 作用,避免因溢流水的不穩定流況及可能產生的負壓,造成堰體的振動。 除此外溢洪道為保護陡坡於溢洪時,減少高速水流對溢洪道陡坡段產生的 負壓,因而有特殊的設計,也就是特別在渠道上佈置了通氣槽,其主要的 設計原理就是把空氣補充進入水體下,避免產生負壓,造成結構的破壞。 又長又大又陡峭的溢洪道也經常是參觀水庫設施矚目的焦點,想像 力豐富的小朋友會問工作人員,「叔叔∼叔叔∼那邊怎麼有那麼大的溜滑 梯?」,溢洪道就是水庫的溜滑梯,它是專屬於水的溜滑梯,當水庫的水 太多,水位高過溢洪道的鋸齒堰時,水就由溢洪道溜下來了,讓過多的水 流到水庫下游的河川溪流去,流向大海,回歸大自然。回想當初鯉魚潭水 庫建造時,若沒有鋸齒型的溢洪堰設計增加溢洪能力,或許鯉魚潭水庫的 樣貌就不一樣了,也許沒有像現在這麼有特色的設計造型與實用的價值。 水利真是既專業又實用,且富有想像空間的超級大玩具,要當一位水利人 水利故事集 16
還真是不簡單!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之鯉魚潭水庫網站資料,https://goo.gl/ GHfmIJ。
石頭公搬家記 雲林縣位於濁水溪下游南岸,因濁水溪水質混濁、流量豐枯懸殊, 以往每日用水需求量26萬立方公尺全部來自地下水,民國95年(2006) 4月林內淨水場啟用後,雖可由濁水溪集集攔河堰供應每日12萬立方公尺 用水量,惟受原水濁度影響處理能 力,無法穩定供水,不足部分仍需 使用地下水。另沿海養殖用水大部 分抽取地下水供應,造成大部份地 區地層下陷,沉陷中心已由沿海一 帶移至內陸地區。政府為減緩高鐵 周邊地層下陷之速率,已執行高鐵 沿線三公里封井計畫,受影響之水 源亦須由其他水源替代。
湖山水庫施工情景
經濟部水利署經多年規劃及方案比較後,計畫於斗六丘陵西麓闢建 湖山水庫,由清水溪引入豐水期餘水蓄存,以提供枯水期供水。完工後與 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可為雲林地區提供量穩質優之地表水源,除可作為 民生用水之替代水源以減抽地下水、緩和地層下陷及提升民生用水品質 外,剩餘水量亦可提供區域發展用水。 湖山水庫是水利署第一次深化執行生態保育措施,除專案成立「生 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監督生態保育工作外,也結合、尊重地方特色,化阻
為確保水庫施工時兼顧生態保育工作,湖山水庫由政府機關、學者 專家及民間團體各三分之一,組成生態保育措施執行委員會,負責水庫計 畫生態保育措施的相關監督、審議及諮詢等工作。行政院特有生物研究保
6
石頭公搬家記
力為助力的水庫工程。
17
育中心並同意以行政協助方式,辦理森林、溪流生態系調查研究規劃及部 分宣導工作;人文生態系部分,則商請雲林及南投縣政府協助辦理。執行 單位中區水資源局則另委託專業廠商負責執行現地的生態保育工作,如人 工濕地、生態圍籬、動物逃脫設施、人工巢箱、人工貯水箱、稀特有植物 網室假植及移植、兩棲爬蟲類移地野放、生態造林試驗、保護區造林、保 育宣導與解說,及相關設施保育成效之監測等,成果可謂非常豐碩,亦成 為國內其他重大建設取經的模範。
生態保育措施執行委員會組織
而湖山水庫興建過程中,也樂於傾聽地方聲音,以「石頭公搬遷」 為例。當湖山水庫蓄水後,位於淹沒區內且深受地方敬仰的「石頭公」將 被淹沒,為保存重達176公噸的「石頭公」,在當地居民、社區協會及玉 當山廟的協助下,由中區水資源局辦理遷移安座,將其搬遷至湖山水庫下 游,讓地方居民可以永遠景仰膜拜。為求遷移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能小心 水利故事集
落實,就辦了6次會議討論,包括勘查現場地形地貌、了解「石頭公」位 置,計算出石頭重量,選擇適合搬運機具GOLDHOFER自走式油壓拖板 車,庫區內各承包商共同研議協調最適合搬運的路線,當天人員調度,則 商請社區支援交通指揮等事宜。
18
搬移石頭公過程
經過民國102年(2013)5月24日前置作業及5月25日一整日小心翼翼 緩慢移動,越過填築中的湖山副壩。下午4點,巨大的油壓拖板車終於出 現在社區道路,里長特別廣播請當地居民即時參與、見證安座的時刻,當 「石頭公」順利的吊放在安座位置時,一夥人才鬆了一口氣,多人當場流 下男兒淚,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呢。 此外,湖山水庫大壩壩頂欄杆原設計採上下游封閉式的RC欄杆牆, 因為有阻礙視覺的延伸效果,使得湖光山色與斗六平原的美麗丰采無法盡 收眼底,經中區水資源局與在地人士共同討論,在確保大壩安全無虞的原 則下,欄杆型式改採鏤空設計,造型融入周圍的自然環境及在地人文、生 態元素;下游欄杆造型則採「山古」字設計,融合了水庫計畫範圍之竹 山、古坑、斗六及林內等四鄉鎮市意象,也代表庫區下游湖山、棋盤、梅 林及梅南等四村里,同時也有代表佛教萬字形象塑造祈福景觀,並有頭頂 著青天、腳踏實地的健康意涵;上游欄杆造型則採「中」字設計,代表水 利署與中區水資源局護衛水庫,塑造安全意象。同時將湖南壩下游封閉式
闢建歷史及當地的人文環境,沿著壩頂道路行走,彷彿訴說著湖山的過 往,讓回憶仍能留在後世子孫心中。在欄杆顏色方面也突破以往單調色 彩,融入在地豐富的農產特色,湖南壩位於咖啡聞名的古坑鄉,欄杆顏色
6
石頭公搬家記
的RC欄杆牆也改為建庫歷史長廊,讓參訪民眾藉由長廊能瞭解湖山水庫
19
湖山水庫壩頂頂道欄杆示意圖
採咖啡色;湖山副壩及主壩位於斗六市,在地盛產麻竹筍與文旦柑橘,欄 杆顏色則分採土黃色及橘色。 湖山水庫自計畫通過到完工,歷經了15年的漫漫長路,參與過的人 員達到了4位數,計畫過程中時有環保團體提供建言,也偶有意見不一致 所產生的衝突畫面,如今,這些甘苦點滴都將成為歷史,在現在這個全球 暖化氣候變遷,旱澇頻率增加的年代,湖山水庫必能發揮其蓄豐濟枯的功 能,成為穩定雲彰地區供水的重要水源。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及水源經營組提供素材內容。
水利故事集 20
「 崁」的水庫 族譜逸話 許多人都知道嘉義的蘭潭古稱「紅毛埤」,是300多年前荷蘭人開鑿 的埤塘,提供水師教戰演習及灌溉,到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提供嘉義地區 穩定可靠的水源,才將蘭潭修建為水庫。此外,日本政府又為提高嘉南平 原的糧食產量,並改善灌溉水量不足情況,指派技師八田與一調查並興建 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地球的另一端,全美國最高的大壩是位於美國科 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上的胡佛水壩(Hoover Dam),為南加州各 城市提供可靠的水源,它是世界知名的建築,亦被列為美國七大現代土木 工程奇蹟之一。但是大家知道這三者之間,有著什麼奇妙的關係嗎?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甘俊二說,早年在還沒有 水泥的時候,城牆、樓房是如何蓋出來的?都是用石灰摻了糯米與黑糖, 攪拌變黏稠後,拿來當石塊或磚頭間的黏著劑。荷治時期的臺南赤崁樓城 牆就是用這種方法蓋出來的,有時候比現在的水泥更堅固,迄今,荷蘭人 當時築的城牆仍屹立不搖。蘭潭以前所以被稱為「紅毛埤」,是因其由荷 蘭人構築,當時漢人都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埤塘就被稱為 「紅毛埤」,與臺北淡水的紅毛城相同。
時,至美國商請當時土石築壩專家賈斯丁(Joel D. Justin)來臺協助。當 年興建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是計畫負責人,但不是設計者,Justin才是 真正負責規劃設計的人。Justin來到臺灣後,勘查荷蘭人在臺灣做的一個 水庫──嘉義蘭潭(紅毛埤)。當時Justin看了有100年歷史的紅毛埤,
崁」的水庫族譜逸話
美國進修,去學習一套蓋水壩的技術。而八田與一準備要蓋烏山頭水庫
7
「
甘教授繼續說,八田與一從日本東京大學畢業後,日本政府派他去
21
蘭潭水庫主壩實景及低水位再現荷蘭人興築的紅毛埤進水口景象
就將紅毛埤小型水庫的設計概念,擴大成烏山頭水庫。兩個水庫的構造、 原理、做法都相似,簡單地說,把紅毛埤的尺度放大,就可變得像烏山 頭水庫了。此外,烏山頭水庫剛開始興建時,根本沒有水泥這種原料, 在烏山頭水庫興建的過程中,「水泥」這種新的建築原料才誕生,且開 始被廣泛應用。於是,Justin向八田與一建議在烏山頭水庫大壩中間的心 牆(core)採用這種新技術。原本荷蘭人的紅毛埤是用密度高的黏土建 成,共有三層,最細的放在中間當作阻水,外層在放大一點的石頭。當時 Justin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便建議以水泥建築心牆,但是,八田與一一心 想依照荷蘭人紅毛埤的概念構築,極力反對他的意見。Justin認為水泥材 料甚佳,以此法建築最好,八田卻一意孤行不肯採納,因此在烏山頭水庫 尚未完成時就回美國去了。這部分的文史記錄資料,甘教授說他已在日本 看過。此外,甘教授也說明,當時烏山頭水庫的心牆只用水泥做一半, 而不是完整的水泥阻水牆,其餘的部分還是用荷蘭人的老方法。在Justin 建議的當下,八田與一表示,他沒有信心以水泥做心牆。由此亦可見,日 本相對於美國還是比較保守。甘教授也從美國方面再查閱相關資料,發 現Justin返美之後, 參與了美國最大水 壩工程──科羅拉 多河上的胡佛水壩 水利故事集
(Hoover Dam)工 程。Justin未能在臺 灣烏山頭水庫採用 的水泥技術,幾乎
22
Joel D. Justin事蹟的史料
烏山頭水庫空拍實景
完全實踐在胡佛水壩上。 甘教授從歷史的脈絡,找到可循的軌跡。若將烏山頭水庫比擬為美 國胡佛水壩的哥哥,那它的阿公就是荷蘭人在嘉義蓋的紅毛埤。換句話 說,烏山頭水庫不是日本人設計的,應該說是美國人Justin設計的。甘教 授也感嘆,這些資料幾乎沒有人寫過、提過或談過,日本政府把它遮掩起 來,這些事只有看原始資料才會知道!這是甘教授近期發現的歷史紀錄, 當年日本人為了表彰八田與一的貢獻,並沒有特別說出來這段歷史,以致 後人多認為八田與一是烏山頭水庫的主要貢獻者。但是甘教授站在學者的 立場,認為此事理當說出來讓眾人知道。 然而,今天回過頭再來檢視這件事,40多年前,水利局曾經整修紅 毛埤,將紅毛埤整修加高,也打掉心牆,用水泥翻修,因此紅毛埤現在都 是用水泥築成。這樣好不好呢?經過好幾次地震,埤圳依然安全。所以今 天重新想想,透過歷史文獻的考察,水庫的技術演進就像族譜,而臺灣的
1.整理自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甘俊二訪談內容及素材。 2.紅毛埤進水口照片為王敬忠拍攝。 3.蘭潭水庫主壩及烏山頭水庫空拍照片翻拍自經濟部水利處「臺灣水之源:台澎金馬水 庫壩堰簡介」。
崁」的水庫族譜逸話
資料來源:
7
「
幾個主要重大建設,確實有這樣的族譜歷史能夠繼續闡揚。
23
象鼻吸水又吸砂 臺灣光復後,為改善及擴充嘉南平原耕地的灌溉水量,以及充分利 用曾文溪水資源,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用,政府遂參考日本技師八田與一 當年曾建議於曾文溪上游柳藤潭附近可建壩蓄水的文獻史料,於民國46 年(1957)便開始展開鑽探調查作業,唯當時因工程規模龐大且經費有 限,考量短期內無能力進行而暫緩。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造成臺 灣中南部嚴重水患,加深水庫興建的決心,於是由前省府水利局便著手進 行調查規劃,歷經六年調查與規劃研究後,54年(1965)提出可行性報 告,經省政府同意核定,於56年(1967)10月31日動工,62年(1973) 10月31正式完工。 曾文水庫大壩位於嘉義縣大埔鄉,壩型採不透水牆分區填築滾壓的 土石壩,壩高134公尺,壩長400公尺,壩身體積達900萬立方公尺,是臺 灣第二高壩(第一高壩為德基水庫),大壩體積也是全臺水庫之中最大 者。水庫滿水面積為17.14平方公里,為臺灣湖面面積最大的水庫。水庫 設計容量達7億4,840萬立方公尺,亦為全臺容量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溢 洪道閘門全開時最大排洪量可達每秒9,470立方公尺,是一座兼具農業用 水、公共用水、水力發電、觀光及蓄洪的多目標水庫。 民國98年(2009)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導致曾文、南化、烏山頭 等水庫集水區大量沖蝕及崩塌,水庫淤積趨勢漸增,進而影響南部地區供 水的穩定性。為改善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的淤積情況,加強水庫上游 水利故事集
集水區的保育及有效提升水源備援與常態供水能力,民國99年(2010) 5月12日公布實施「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 例」,經濟部就依特別條例第3條規定,研提「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 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並於100(2011)年5月24日奉行政院核定
24
等待安裝時機的象鼻鋼管情景
後實施相關改善工程計畫。 其中,推動工作之一「水庫更新改善及淤積處理」作業,主要為施 做防淤設施降低水庫淤積量及維持供水正常機能,讓水庫可持續利用。於 是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在當時南區水資源局長賴建信(現職經濟部水利 署署長)大力推動下,民國102年(2013)3月31日開工,施工迄今已逾 4年,預計106年(2017)底前完工,整條隧道長約1,266公尺,工程金額 達40億9,800萬,而防淤隧道工程完工後將可增加995立方公尺/秒的洩洪 能力,並增加年平均104萬立方公尺的排沙效益,換算下來,一年將省去 6.93億元的清淤成本。 在眾所期待下施工,壓力自然是不小,且防淤隧道工程在工法運用 上有許多創新,例如進水口採全球首創象鼻引水鋼管工法,設計外型相似 大象鼻子的引水鋼管延伸至水庫最底部,並利用水庫巨大的水壓力及連通 管原理,將颱洪期間流到水庫底部高濃度的泥砂吸入排砂隧道而排出水 庫,鋼管直徑11.6公尺,長度達61公尺,其製造、運送及現場安裝的難度 相當高。一向看天吃飯的水利工程,縱使統計過歷年水位的發生機率,卻 也只能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下規劃工程進度,粗略估計鋼管下水時機、安裝
適逢曾文水庫20年來罕見的高水位,為了搶在短短幾天的低水位趕工施 作,改變了原先的工法,所幸在高水位來臨前趕工完成,目前鋼管仍在等 待安裝時機。另外為了使鋼管拖曳及安裝過程更臻完善,也特地委託成功
8
象鼻吸水又吸砂
時機等作業時程,卻偏偏在原本預期低水位的時期,民國105年(2016)
25
大學進行模擬試驗,還聘請 了專家協助審查相關書圖資 料,確保象鼻引水鋼管順利 安裝及發揮既定功能。 又如出水口的消能 池,礙於曾文溪的消能腹地 不夠,需於山體內開挖超大
象鼻引水鋼管排砂示意圖
消能室,最大高差處甚至高達28公尺,因此如何安排開挖及襯砌順序始 能兼顧安全及工程進度亦是一大挑戰。為此設計出香菇頭工法,香菇頭先 行襯砌後再從上往下開挖,免去使用支撐架的風險,遵循著先撐後挖、分 段開挖、輔以計測的原則開挖,最後自下往上襯砌,步步為營,並在出水 口處設計中間柱增加大斷面坑室之穩定性。本工程雖艱鉅,但在工程人員 如履薄冰、竭盡心力努力下屢獲工程金 質獎及金安獎殊榮。 工程施作有許多魔鬼藏在細節裡, 皆須小心應對,工程設計或工法之創新 香菇頭工法示意圖(頂拱先行襯砌, 免去使用支撐架)
並不是主要的目的,如何兼顧水庫安全 及營運,安全完工才是水利人員的目
標;而工程的新材料、新技術及新工法是不斷地檢討及試驗所產出的,衍 生出的經驗及技術的提升,也是一種水利工程進步的象徵。期待完工後的 象鼻吸水又吸砂,改善曾文水庫泥砂淤積問題,讓水庫可以永續利用下 去!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提供素材資料及照片
水利故事集 26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中庄工務所壁上掛著一幅勵志語寫 道:「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毅力勇氣;不 求減輕責任,但求增加力量」。每天 同仁進到工務所看到此標語不覺精神 一振,迎向又是辛苦的一天。 中庄調整池是國內第一座備援 的人工蓄水池,總庫容506萬立方公 尺,算是一座平地水庫,是為因應石 門水庫颱洪期間水力排砂造成河道內 濁度增高無法供應淨水廠低濁度原水 導致板新及北桃園地區停水所建造,
北水局中庄工務所壁上勵志語
完成後可供應6到7天之供水。過去大漢溪在中庄堤防尾端分成主河道及 中庄河道,後來因為主河道刷深,往中庄河道流的溪水逐漸變少,中庄河 道遂成廢河道。中庄調整池就是即利用中庄廢河道的河階地形興築而成, 也因地勢較周邊為低,形成天然漥地,使得調整池範圍內沼澤濕地遍布且 地下水很高。民國102年(2013)年初動工到104年(2015)期間,施工 重點都在如何克服沼澤漥地的開挖及回填,由於挖出來的淤泥含水量極 高、無法直接供作土堤料源,施工團隊想了許多開挖回填對策方才逐步克
區內的淤泥難題陸續處理完畢後,卻又發現有「剩餘土方太多」和 「填築材料不足」兩個大難題。中庄廢河道周邊過去有3座大型砂石廠, 河道砂石層曾遭人為擾動,使得優質的料源卵礫石量大幅減少,取而代之 是利用價值低的土泥。為了突破這兩大難題,從水利署到北區水資源局,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
9
服。
27
中庄調整池內沼澤濕地實景
大家無不絞盡腦汁思考,到底該如何處理「剩餘土方太多」?而換個角度 想,土方也是一種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反倒能創造奇蹟。起心動念後, 就先與第十河川局研商,利用剩餘土方填平早期遭砂石場開挖所留下的中 庄周邊河段窪地,並選擇適當的高灘地辦理綠美化,於是誕生了「河道灘 地整理及綠美化」方案;另外,北區水資源局轄管的石門水庫1、2、3號 沉澱池,因配合地方民意閒置許久,民眾期待環境整理美化,加上桃園市 規劃石門水庫觀光亮點,有意利用2、3號沉澱池,遂再與桃園市政府合 作,利用中庄調整池多餘土方把2、3號沉澱池填平整理,又產生了「中 庄調整池土方清運及2、3號沉澱池環境整理」方案;此外,中庄攔河堰 下游400公尺左岸、月眉堤防尾端有一塊三角浮覆地,若能設置低水護 岸,利用中庄多餘土方背填,即能新生約6公頃的灘地,除供利用外,還 可以保護左岸高灘地,於是再與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水利規劃試驗所及 水利故事集
桃園市政府共同研議可行後,再有了「月眉堤坊下游保護工」方案。以上 的各方案,終於讓中庄調整池多餘土方有了去處,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另一個頭痛的難題「填築材料不足」,怎麼解決又是讓大家想破 頭,外購材料價格昂貴且不實際。原本思考調整池面積有90公頃,若能
28
在基地內自行開挖取料應該足夠,無奈向下一挖,可用材料仍是杯水車 薪。後因民國104年(2015)10月第十河川局於蘇迪勒颱風災後辦理覽勝 大橋河道整理,中庄調整池配合收容約1萬立方公尺的砂石作為料源,才 讓料源不足有了新的解決方向,而北區水資源局長期在石門水庫上游義興 攔砂壩辦理疏濬,有優質的砂石產出,且淤積量足,又適用調整池填築料 源,旋即由義興攔砂壩供料,作為「填築材料不足」最終處理方案。
調整池105年趕工階段區內土方清運情形
「剩餘土方太多」和「填築材料不足」兩大難題有了解決對策後, 無奈民國104年(2015)12月中旬北部冬雨綿綿,隔年1月到3月的春雨又 接著連綿不斷,甚至105年1月發生寒潮,雪線逼近平地,遭遇異於往常 的天候,對調整池工程進展影響甚鉅,所幸3月下旬起天氣轉晴,為了追 趕落後的進度,工區內大興土木施作,四件工程同步作業,各工程間的介
理,尤記得各工程陸續進場後,為了確保工作順利,北區水資源局部分 同仁甚至5點就起床,6點到工地,且全日輪值騎著野狼公務機車穿梭工 地,連假日也排班駐守緊盯進度,晚上則挑燈夜戰辦理行政作業。辛苦付 出總是有收穫,經過一整年的努力,中庄調整池工程整體進度終於追上;
9
無畏困難、迎向挑戰
面配合、進度控管、動線確認、跨機關間的協調,全賴工務所有限人力辦
29
調整池106年2月14日空拍圖實景
其餘工項也陸續完成,中庄調整池即將於106年(2017)中完成,算是走 到最後一哩路,施工期間遭遇的各項困難,回頭一看,反成了工程的特 點,同仁留下的汗水也讓未來和後輩同仁有故事可說。中庄工務所壁上掛 的一幅勵志語,其短短的文字給了第一線同仁鼓勵打氣,面對困難但求無 畏,蓄積力量迎向挑戰。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提供素材資料。
水利故事集 30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 新北市新店地區有一座超過250年的 引水古隧道,部分隧道本體迄今仍完好如 初,只是水源圳頭被颱風豪雨的落石坍塌 覆蓋,已看不到原貌了,它就是當年郭錫 瑠原本開圳(瑠公圳)所鑿的硿洞。 臺灣北部有一條名聞遐邇的瑠公圳, 相傳為郭錫瑠(後被尊稱為「瑠公」) 為開墾臺北東側所規劃興建。乾隆元年 (1736)他帶著家人從彰化北上,定居於 現在的臺北市松山中崙一帶,從事興雅庄 一帶土地的開墾工作。當時興雅庄附近的 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 區靠山邊一帶)儲水灌溉,但是因泥沙淤
石硿引水隧道實況照片
積,陂塘的水量逐年減少,無法灌溉大部 份的農田。眼看著大片土地,因缺水而無法闢為良田種植生產,覺得非常 可惜,於是他根據早年在彰化開墾經驗,認為只有開發水圳,才能讓這些 缺水的旱田變為有穩定水源的良田,便決心尋找新的水源,開發水圳,來 灌溉農田。沿著新店溪往上游探勘的郭錫瑠,發現青潭附近是河水匯集的
開鑿水圳,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便可流到臺北市,就可以解決灌溉的問 題。於是他變賣家產,於乾隆5年(1740)創「金順興」,並招集民眾在 新店溪上游青潭溪附近開鑿水圳(當時稱「金順興圳」),打算引水十數 公里至自己的墾地。
10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
地方,水源豐沛,河床又高,非常適合築堤取水利用,只要沿新店溪畔
31
開鑿工程最大困難為必須以人力鑿穿岩壁做導水隧道(石硿),又 因開鑿地點鄰近泰雅族原住民活動範圍,施工過程常因溝通不良而造成 衝突,致工程耗費數十年仍無法完成,後因一場洪水重創水圳開鑿工程, 以及籌不出修復資金,郭錫瑠憂思成疾而病逝;其子郭元棻接繼父志修 建至完成。這段水圳工程由郭家父子兩代,費時近30年,到乾隆34年 (1769)終於完成,灌溉農地面積可達一千兩百多甲。圳渠分為兩條, 一條自新店溪上游入口處經支流青潭溪,流至大坪林的圳路稱為「大坪林 圳」,又稱為「上埤大圳」,另一條由碧潭入口經景美至臺北的圳路則稱 為「下埤大圳」。後人為感念郭錫瑠父子興建水圳造福鄉民的功德,就把 下埤大圳稱為「瑠公圳」。圳水引自新店溪青潭湖水,為讓灌溉水向北跨 越景美溪,當年還在溪上架設以木樁和木板構製而成的水槽,使灌溉水順 利流入北方的開墾地,在臺北市大部分地區還是農田的時候,肩負著灌溉 現今臺北市基隆河以南範圍內絕大部份的水田地的重要功能,是北部第一 大水利工程,在大臺北的開發史上深具重要性。 目前的瑠公圳經整併後包含有霧里薛圳、原瑠公圳、大坪林圳三大 系統。其中的大坪林圳為乾隆37年(1772)由墾首蕭妙與五庄股東合夥 開鑿而成,灌溉新店地區農田,源頭為瑠公原本開圳所鑿的引水硿洞。瑠 公開鑿水圳後期,因資金耗盡無力開鑿,才由墾首蕭妙出面與新店大坪林
水利故事集 32
左圖為開天宮外觀景象;右圖為開天宮地下室岩石牆面情景
五庄的居民,以獅山邊大潭(今 碧潭)和瑠公交換水權,乾隆18 年(1753)由大坪林五庄的居民 繼續開鑿,乾隆25年(1760) 圳路穿過石硿,使得新店地區的 農業全面進入水田耕作的時代, 因此稱為大坪林圳,該圳後來併 入瑠公農田水利會,也稱為瑠公 圳;後因新店溪沿岸砂石採取, 河床水位下降,無法直接取水, 民國35年(1946)建大豐抽水 廠,改以抽水幫浦取水。而臺北 地區在都市快速發展下,肩負大 臺北地區農田灌溉、工業用水及 日常生活用水的瑠公圳,也隨之 功成身退,市區內所有的圳渠均 已變為建地,供公共建設或作私 人建築用地利用,目前已無法再 看到廣闊水圳流著清澈的水。
大正七年(1918)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圳路圖
石硿引水隧道,乾隆25年(1760)完工至今,已超過250年,它雖 位於開天宮正下方(地下室),且被開天宮建廟時的基樁慣穿,長度僅 存約30公尺,並未對外開放,但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於民國91年 (2002)8月6日公告為古蹟。石硿引水古隧道,目前已無取引水功能,
廟方才會協助開鎖打開門讓人進入參觀。 石硿引水古隧道在無現代工程技術及先進機具的援引,又無官方人 力、財力的奧援,全由私人出資雇工,在山崖岩石上以人工徒手開鑿出高 約2公尺、寬也約2公尺、長約100公尺的引水隧道,且岩壁上刻痕工整,
10
石硿引水古隧道之美
想要進入參觀是需要事先以團體名義向新北市新店區公所申請,經同意後
33
誠屬不易,走在一條250多年前從岩壁人工鑿出的歷史隧道內,觸摸充滿 古味氛圍的岩壁鑿痕,心中有股莫名的感動。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之「瑠公大 圳」及TIIWE研究員游進裕博士、工程師陳怡璇提供之照片。
水利故事集 34
桃園台地 埤圳的水文化 桃園台地上有2萬2千公頃耕地,早年缺乏穩定水源,農民利用百分 之一坡度的天然地形,鑿地築堤設置蓄水池塘,蓄積雨水,以利晴天引水 灌溉農田,維持稻作生長,但因都是自鑿自用且各自為政,池塘與池塘 間又缺乏連通水路,而無法調濟彼此間的虛盈,水量經常捉襟見肘無以為 續。又加上桃園台地四季雨量分佈不均勻,颱風豪雨池塘滿水溢流,久旱 不雨則乾涸見底,甚至被烈日曬到龜裂,灌溉用水枯竭,秧禾乾萎致死, 旱害屢見不鮮,可以兩期作而順利收穫的寥寥可數,產量經常不及一般農 田的一半,農村經濟萎靡不振,農民生活艱難,極度盼望能獲得穩定之水 源。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派土木局技師狩野三郎、八田與一等進行調 查、測量並完成了基本設計書,規劃在大嵙崁溪(現稱大漢溪)上游「石 門」地方築一進水口,開鑿渠道引水入於台地,則2萬2千公頃耕地可獲 得穩定之水源而成為兩期作之優良水田,對糧食增產,改善農民生活助益 甚大。地方人士為此也多方奔走極力爭取,惟因渠道工程需開鑿隧道、架 設水橋,穿越山嶺,橫渡溪谷,不僅規模浩大且所需經費亦甚為龐大,並 未立即付諸實施,直至民國5年(1916),因日本國內糧食生產不足,總
資 - 引為全臺14處官設埤圳計畫之一;由總督府主導興築開設桃園大圳工 程,期對增產糧食大有助益。當時計畫僅包括進水口一處、導水路20,467 公尺、幹線25,376公尺、支分線258,872公尺,以人工開鑿興築,於5年11 月開工,至11年4月導水路完工,13年支分線部分完工,同年5月26日通
桃園台地埤圳的水文化
督府因增產糧食之急迫需求,決定以官設埤圳方式 - 總督府2/3、民1/3合
11
35
水開始灌溉台地上的耕地。依據桃園大圳三號隧道出口之「供養塔」碑文 記載:「由是灌溉之利大開,平疇有藝,潤物孔多財用日足」,可見當時 地方農民對桃園大圳之殷切盼望! 工程包括桃園大圳幹線及支分線,由臺灣總督府土木局施工,日本 技師八田與一、狩野三郎主其事,臺日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於民國5年 (1916)開工,至13年(1924)5月26日完工通水,計歷時8年。大圳隧 道長15,707公尺,因地質軟弱且富含地下水,工程施工及後續維護非常困 難;細砂和水常常一起流出,於16年(1927)第三號隧道的一部份,發 生拱門的磚塊因土壓和水壓的關係而脫落,土砂把隧道埋沒,當時剛好為 斷水期,就趁此機會,將隧道詳加檢查,凡有崩裂之虞的地方,皆用鋼骨 水泥補充加強;利用每年5月的一個月及11月底起至隔年1月間約二個月 的斷水期間,趕工修築,從21年(1932)動工,到25年(1936)完成。 當時官設埤圳工程並未包括貯水、給水設施,為達成完整的灌溉系 統,於是運用民間人力及資源,於民國8年(1919)8月依「臺灣公共埤 圳規則」第四條相關規定,成立公共埤圳「桃園大圳組合」,負責籌款及 徵調人力,至17年(1928)完成蓄水池建設改善及各給水路的興建,共 開設貯水埤池231個,小給水路846,486公尺、河水堰132處等工程。 桃園大圳是官設埤圳的最後一個工程,之後水利事業組織變革,於 民國8年(1919)改稱公共埤圳,19年(1930)又改為水利組合,至26年 (1937)官設工程全部免費移交給水利組合,以利繼續維持。 早期埤塘只在台地範圍內引水的情況,持續了約200年,直到本世紀 初自大漢溪引水的桃園大圳完成之後(1928年),才有所改變。桃園台 地上先後經歷平埔族、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中國人對於埤塘的 「看顧」,小小不起眼的埤塘,竟也匯集了多元的文化。然而,在桃園大 水利故事集
圳、石門水庫及石門大圳興建後,為了要提高農業生產進行重劃,原有聯 繫埤塘及水庫之間的蜿蜒水路廢除,埤塘也因為大圳興建及土地開發需 求,逐漸失去原有貯水功能而遭填平廢除。根據臺灣堡圖(1904年版) 及歷年來臺灣地圖套疊分析,桃園台地埤塘消失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
36
左圖為桃園大圳新進水口工程排砂閘施工舊照情景;右圖為桃園大圳導水隧道整修後照片
是桃園大圳參與灌排,第二個則是石門水庫興建,此二者改變農田灌溉方 式,造成埤塘地位需求降低,多數已消失,民國52年(1963)石門水庫 完成時,桃園市內約有8,845口埤塘,但自從桃園大圳、石門大圳陸續開 鑿,石門水庫供給充分的灌溉水源後,多數的埤塘喪失了原始的灌溉功 能,因此逐漸消失或荒廢,慢慢改變為其他用途,依據84年(1995)的 統計,全市尚存在1,450口埤塘,至90年代,依「桃園石門地區埤塘之現 況分析與研究」計畫之調查,桃園大圳計285口、石門大圳計410口,合 計710口;剩餘埤塘岌岌可危。 近年隨著社會經濟轉變及區域工業化、都市化發展,水資源的缺乏 及廢污水污染問題與日俱增,加上全球氣候異常,缺水危機,仍是政府極 需面對的問題,水資源的利用開發己成政府要務,故埤塘之貯水利用與預 防污染問題,益顯重要,應進一步探討研究,擴大埤塘有效蓄水量與再利 用可行性,以利區域水資源之整體發展。
網站內容,https://goo.gl/5Iv0Wq。
桃園台地埤圳的水文化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農田水利發達誌_桃園大圳」及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入口網
11
37
水溫低2度的奇妙 臺中市豐原區舊稱「葫蘆墩」,當地流傳著一句話「水清、米白、 查某水」。其中「水清」是指由大甲溪引進的水清澈無比,「米白」指的 是連日本天皇都讚不絕口的葫蘆墩米,「查某水」是由於水質甘甜,豐原 的女兒得天獨厚,特別溫柔甜美。 葫蘆墩,小風雲。古早時,青滾滾。平埔番,佔大份。 唐山公,張達京,開大圳。大甲溪,引入門。 大頭目,真感恩。番仔某,送一墩。南北路,互開墾。 葫蘆墩,好額名,叫富春。 萬嬸婆,提錢銀。買糕餅,騙金孫。 葫蘆米,響日本;天皇君,硬註文。呷無著,摔公文。 ──林沈默 林沈默的這首詩為葫蘆墩米做了最佳的詮釋,可見葫蘆墩米品質之 好,名聲之盛,因其吃起來白、香、甜、Q、好吃而名聞遐邇。在日治 時期,「豐原米」是獻給日本天皇的御用米, 稱為『獻穀米』(即蓬萊米)。只要提到豐原 葫蘆墩米,老一輩的豐原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稱 讚,而葫蘆墩米是為何如此有名呢? 葫蘆墩米之遠近馳名,主要原因有二,一 水利故事集
來是因為土地肥沃,二來是因為有著大甲溪清 甜且溫度低2度的水源滋潤,在這背後還有一 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葫蘆墩圳。 葫蘆墩圳,是臺灣清領時期的重要水利工
38
包裝販售的葫蘆墩米外觀
包裝販售的葫蘆墩米外觀
程,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包 括上埤、下埤與下溪洲三個 獨立水圳,是豐原地區重要 的灌溉水源,臺灣中部最老 的灌溉水圳之一,為清代以 來臺中地區農業生產命脈, 也是臺中盆地河川的主要源 頭。 清康熙年間,漢人移民 至當時岸裡社(今神岡)墾
臺中葫蘆墩圳情景
荒,由於開墾需要水源,當地卻無足夠水資源,導致五穀不豐。雍正11年 (1733),始由張達京採「割地換水」方式與岸裡社第三代總土官潘敦 仔合資興建水利工程。 所謂「割地換水」意即「地權換水權」之意,張達京與潘敦氏立下 字據,洽請六館業戶共同訂立割地換水墾約,於此同時,張達京著手開 墾土地、興鑿水圳,並從其原籍廣東招募許多移民,從此漢人便在此落 腳。後來葫蘆墩社改由臺灣縣管轄,於康熙50年(1716),廣東省大埔 縣民張達京移民本地,學會了平埔族葫蘆墩社的語言,致力於社務,並 與當地頭目的女兒結婚,還處理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交易、墾耕承租事 宜。張達京說服了平埔族頭目「阿穆」(或譯音為 阿莫)把一部份已申請獲准的荒地,出租給漢人墾 耕,可坐收田租。雍正10年(1732)張達京申請的 開墾名號為「張振萬」。為開鑿的葫蘆墩圳上埤, 灌溉區達數個村落,他又招募大批漢人墾耕,雍正
業戶」,繼續開鑿「下埤」(下游水圳)。
2
清末時期,上埤、下埤及下溪洲圳主權悉歸阿 罩霧林烈堂等八人之所有;在日治時期的明治35年
葫蘆墩圳開設的創始者 張京達
度的奇妙
12年(1734)與六位股東聯合擴大經營,稱「六館
水溫低
12
39
(1902),此上埤、下埤、下溪洲圳三圳合併稱為葫蘆墩圳,成立公共 埤圳組合,同年並將葫蘆墩圳、八寶圳、王田圳等三埤圳主權歸屬公有, 成立組合,為國內水利自治團體之始端。大正12年(1923),日本人從 樸仔籬口(今石岡大橋)引入大甲溪溪水,成為南幹線,並合上埤、下 埤、下溪洲圳等三圳,開鑿隧道接通舊圳路。大正13年日人合併三個埤 圳組合,新設統一機構,名曰「豐原水利組合」,民國28年(1937), 改稱「豐榮水利組合」,並設置「豐榮水利之碑」,碑文記載葫蘆墩圳開 設始末,為當時水利工程開發的歷史見證。 大甲溪是臺灣西部主要河川中平均坡度很陡的河川之ㄧ,流速快, 源自雪山水溫較低。另外大甲溪流域的水力發電開發豐富,全線包括德基 電廠、青山電廠、谷關電廠、天輪電廠、馬鞍電廠、社寮電廠及后里電廠 等七座發電廠。當水進入發電的取水口,通過渦輪機至尾水管的距離,比 水於河道自然流動的蜿蜒的距離短很多,因此從上游到下游的時間縮短, 這樣的結果,使流到石岡的水溫度比正常流程的水溫低了2度。 一般水稻作生長需120天,但在臺中水稻生長可拉長為130天,因為 水溫低會抑制水稻晚上呼吸作用,所 以白天所做的光合作用會讓稻米很結 實,吃起來很好吃。最終成就了葫蘆 墩米的白、香、甜、Q聞名海內外。 近期小英總統到臺中豐原巡視,用餐 之際邊聽葫蘆墩米的故事,故事聽完 才驚覺米飯已全部吃下肚了,真是好 吃!
水利故事集 40
豐榮水利之碑的實景照片
林先生的「笱」傳奇 彰化八堡圳又稱施厝 圳,開鑿迄今已有三百年 的歷史,早期係導引濁水 溪水源灌溉彰化縣十三堡 其中的八堡(東螺東堡、 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 堡、燕霧上堡、燕霧下 堡、馬芝堡及線東堡), 因以為名;灌溉面積廣 達1.9萬餘公頃,甚為遼 闊。整個彰化地區萬餘公
八堡圳源頭石碑及紀念碑文實景照片
頃的肥沃富庶農田,均得自於這條活泉;灌溉範圍相當於今彰化市、員林 市、和美鎮、鹿港鎮、北斗鎮、田中鎮、溪湖鎮、花壇鄉、二水鄉、永靖 鄉、田尾鄉、埤頭鄉、溪州鄉、社頭鄉、秀水鄉、大村鄉、福興鄉、埔鹽 鄉等十八鄉市鎮,是清初時期彰化最大,也是全臺灣最大的水利系統,對 彰化平原開發的貢獻及影響深遠。 八堡圳為彰化縣施世榜籌款興建,自鼻仔頭(今彰化縣二水鄉)設 圳頭,挖掘渠道,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是臺灣古老的埤圳之一,
建,是引用濁水溪之水,水圳最初被稱為「濁水圳」,又因為這條水圳屬 於施家的產業,大家都稱為「施厝圳」。水圳灌溉的面積包括當時彰化平 原十三個堡中的八個,因此又稱「八堡圳」。 八堡圳開鑿初期,引水入圳屢遭失敗,用盡各種方法,卻無法將濁
13
林先生的「笱」傳奇
灌溉面積一萬二千餘甲地,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由於完成的水圳興
41
水溪水引入圳道。施世榜非常焦急,只好重賞千兩黃金,希望能找到解 決之人。相傳有一天,一位老翁前去指導,利用籐、紮木或竹條做成像笱 (一種捕魚的竹器)的圓椎型籠子,稱為「龍仔笱」,再內填石塊,堆疊 這些籠子,安置在河中成為水壩以引溪水入大圳,此項設施在旱季有導水 入圳的功用,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從此旱地變良 田,農民收入大增。施世榜為感謝他的功勞,要贈以千金,但這位臺灣最 早的水利工程師,拒絕受酬,也不願告知姓名,只自稱「林先生」而翩然 離去;後人感念其恩德,就在二水取水口附近建設「林先生廟」以感懷紀 念他,廟旁空地也 有二座竹編的「籠 仔笱」,讓參觀民 眾發思古之幽情, 暸解昔日先民引水 灌溉的不易,以及 280年前的引水工
左為位於道路旁的林先生廟牌樓;右為林先生廟全景外貌
法和器具,迄今仍 極具實用價值和符 合科學原理。廟雖 經過幾次翻修,迄 今仍在原地(彰化 農田水利會的「二
左為林先生廟的牌匾;右為林先生廟內供奉景象
水工作站」就在廟 旁),民國66年(1977)彰化水利會重修此廟,還立了紀念碑,除了讓 後世「飲水思源」外,也讓人學習「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 水利故事集
笱是一種捕魚的竹器,多以籐或竹編製成圓錐型或方型的籠子; 「籠仔笱」則是笱的擴大運用,像一支倒置的竹笱,上廣下窄,一座1.2 至3.3公尺不等,以石塊填入籠內,一座座相連,以圍堵的方式攔水導入 圳內;而近代則多改用鉛絲,但形狀二百多年來少有改變。彰化農田水利
42
會表示,「林先生」傳授的「籠仔笱」引水工 法,早年於濁水溪的防汛演習時,製作「籠仔 笱」築壩以保護堤防仍是重頭戲,一直到近期 因熟練工人漸漸凋零,以及重機械引進水利工 程施工,才不再使用。由於會做「籠仔笱」的 師傅多已凋零,如何將一座座重達數千斤的 笱,準確、安全的放在濁水溪流中適當的位 置,那可是一門功夫,下水的人除了要有負重 的體力,還要有很好的水性,因為水流常常很 大,必須閉氣在水中行走。隨著現在工程施工 都已機械與水泥化,「籠仔笱」已轉化而成為 緬懷先民奮鬥的器物。惟在目前講究生態工程 措施的年代,水泥河道的處理方式已有不同的
林先生廟旁的「籠仔笱」
評價,在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認知下,200多 年前先人智慧的古工法「籠仔笱」,或許可以不再只是純觀賞而已。 八堡圳是清代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被稱為孕育彰化鄉土的母親 河。其開鑿得力於清代鳳山拔貢后陞兵馬指揮施世榜與鄉紳黃仕卿,更有 傳奇人物林先生傳授以「水利圖說」及「土工法」,自鼻仔頭附近設圳頭 (二水鄉倡和村的檨仔寮)開渠道導引濁水溪水灌溉彰化平原迄今。現
八堡一圳與二圳取水口情景
林先生的「笱」傳奇
13
43
況整個系統包括先後開鑿的兩條水圳路,其一原名為施厝圳(也稱濁水 圳),現稱為八堡一圳;另一條為十五庄圳,現稱為八堡二圳。康熙60 年(1721),埔心鄉人黃仕卿先生倡議於八堡圳進水口下游攔水引取濁 水溪水流,以灌溉十五庄地區,造就一方美田阡陌。惟因營管不順利,時 常崩毀損壞,歷經幾多變遷,後由民眾集資搶修重建,並推舉代表人輪流 管理,至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合併於八堡圳。民國21年(1932) 修建共同進水口並設分水門, 89年(2000)配合集集共同引水計畫,辦 理八堡圳幹線系統改善工程,爰成今日面貌。
資料來源: 1.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入口網,https://goo.gl/5Iv0Wq。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建國百年網站,https://goo.gl/brW5X2。 3.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網頁,https://goo.gl/1gxrIF。 4.彰化縣二水鄉農會八堡圳農情館網頁,https://goo.gl/eXQtYm。 5.臺灣水圳文化網,https://goo.gl/dCVgef。 6.照片為TIIWE副研究員林宗岳提供。
水利故事集 44
沃野千里話嘉南 嘉南平原擁有廣大的平坦地形及溫暖的氣候,具備農業發展的條 件,惟此區域降雨量分配不平均、年平均溫度高、蒸發量大,在缺乏穩定 的灌溉水源情況下,早年的農業生產效率不佳,而在嘉南大圳興建後,才 有今日繁盛的樣貌。 明治末期,日本國內因稻米產量不敷所需的情況日趨嚴重,對殖民 地的稻米依賴越來越深,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受到很大的稻米增產 壓力,總督府土木局為增加臺灣島內稻米的產量,便積極尋找可種植水稻 的水田用地,大肆興建灌溉工程建設。為改善嘉南平原農業生產效率, 指派技師八田與一負責調查與規劃設計,以期增加糧食的生產。八田技 師踏勘結果發現官田溪流域上游有建造大型貯水池的潛能,於是推動「官
沃野千里話嘉南
14
嘉南大圳灌溉圳路 45
佃溪埤圳計畫」,對該區域進行排水設施建造的規劃設計,並於大正9年 (1920)獲總督府認可後動工興築,歷經10年完工通水;因灌溉範圍涵 蓋整個嘉南平原,故稱為嘉南大圳。 當時的嘉南大圳取用的水源有兩處,一為濁水溪,另一則是官田溪 蓄水庫。因為濁水溪含砂量高,為減少淤積,將進水口設施分成林內第 一、第二及中國子三個地點,再將分散的三條水流在半途匯集後引導於濁 幹線,同時於林內第一引水路半途設置發電所(即濁水水力發電所),再 將發的電輸送至烏山頭水壩工地,供作建壩所需電源。 嘉南大圳灌溉渠道,主要分為幹線、支線和分線三種,總長度約 1,410公里;其中幹線寬約2.4至18.2公尺,水深約1.2至3.6公尺,總長度 (含導水路)約100公里;支線主要有52條,總長度約428公里;分線則 為從支線再分出之較小型渠道,散布於整個灌溉區域,共有146條,長度 約729公里。此外水利實行組合開設的小給水路約有7,400公里。 嘉南大圳從興建背景、施工過程到設施本身,對當時不論是臺灣或 東亞來說,都是令人關注的焦點。完工後的嘉南大圳,擁有多項的時代背 景意義及特點。 明治末期(1900年代初期),接連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使得官設 埤圳工程多次變更,致各官設埤圳工程難以推展,進度延宕。至大正9年 (1920)9月,官田溪的埤圳工程始予籌建,本預定於大正15年(1926) 竣工通水,但受到大正12年(1923)的關東大地震、世界經濟不景氣、 及土地徵收困難等問題的影響,工程延宕近4年才完工;總工期長達10 年,總工程費高達5,413萬餘日圓,相較前後期興建的桃園大圳總工程經 費僅約1,248萬餘日圓,著實增加許多。 嘉南大圳計畫於昭和5年(1930)完成,那時期灌溉水圳的興築,桃 水利故事集
園大圳歷時8年,其餘的舊圳修復工程,多在1、2年內即完工,而嘉南大 圳前後歷經10年,為日治時期臺灣水利事業進行最久的工程。工程的延 宕,除受大環境影響外,工程施工的困難度高,也是原因之一,其中以烏 山嶺隧道及烏山頭水庫大壩兩項工程最為艱鉅。烏山嶺隧道工程在大正11
46
年(1922)6月開工,12月6日即發生爆炸事件,傷亡超過50人,導致工 程計畫一再變更,3,110公尺長的隧道工程,前後花了6年才完工。而烏山 頭水庫大壩的土堤堰長1,350公尺,壩堤體積有297萬立方公尺,屬於中型 規模的貯水池容量,因嘉南平原土壤質地黏重,八田技師採用「半水力填 築式工法(Semi-Hydraulic Fill Method)」來興建壩堤,工程歷時9年。 嘉南大圳完工後,灌溉面積高達13萬餘甲,是當時全臺灣最大的水 利灌溉設施,較之桃園大圳灌溉面積2.3萬餘甲,整個臺北州水利組合的 灌溉面積僅3.7萬餘甲,整個臺中州水利組合灌溉面積8.3萬餘甲,嘉南大 圳規模宏大,為全國之最。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嘉南平原的水利建設,只有嘉南大圳是唯一的水 利建設。早年在公共埤圳時期,嘉南平原雖獲總督府水利事業費的補助 金(166,625日圓),但工程內容都是舊圳路的修復,並沒有新的水利 設施興建。嘉南大圳完工以後,除了光復後由國民政府興建於民國54年 (1965)完工的白河水庫 及62年(1973)完工的 曾文水庫外,嘉南平原並 沒有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故稱說嘉南大圳是日治時 期嘉南平原唯一的水利建 設,一點也不為過。 嘉南大圳興建前,嘉 南平原水利設施雖然數量 多,但均受限於技術和資 金,對水源只能順應自然
日治時期嘉南大圳林內制水閘門
變原有地形地貌;水圳也只是用土溝的作法簡單構築,都是很容易就可以 恢復原狀。而嘉南大圳興建後,各項硬體設施多採混凝土構造,雖對當地 自然環境的衝擊較大,但可有穩定的水源供應,對耕作方式、聚落發展、
14
沃野千里話嘉南
環境條件做最低程度開發利用,例如以傳統的龍骨水車取水,並不會去改
47
人文環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這些截然不同的改變與運作,影響也是 深遠的,值得再進一步探討。
資料來源: 1.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入口網,https://goo.gl/1gLnFS。 2.臺灣水圳文化網,https://goo.gl/dCVgef。
水利故事集 48
嘉南大圳平面圖
孕育高雄平原的 母親河 翻開臺灣的水利開發史,清朝道光18年(1838),鳳山知縣曹謹建 築「曹公圳」,自下淡水溪(今稱高屏溪)引水灌溉鳳山、蔦松、高雄、 大察、林園的千甲農田,縱橫交錯的藍色水脈,滋潤著曾經是乾涸的土 地,造就了臺灣西南側的高雄平原,使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翻身脫 離飢荒的夢魘。曹公圳的開發在臺灣南部的的確確是一件大事。迄今仍有 二百多萬人口還直接或間接受到她的潤澤,這就是高雄平原的母親之河- 曹公圳。 原高雄縣內有旗山溪與荖濃溪,兩溪在大樹鄉(為今高雄市大樹 區)相會後,水量大增,直往西流,成為臺灣南部最大溪流;相對於北臺 灣的淡水河稱為上淡水河,昔日位於南臺灣的這條大河就稱為下淡水河。 旗山溪流自玉山的南側,荖濃溪源自中央山脈,二條溪切過高山,除了旗 山地區有小塊的平地之外,高雄東側大部份都是山區,鳳山平原是原高雄 縣最大的平原,鳳山的西端是大寮丘陵,高屏溪的滲出水不易宣洩出海, 在地面凹處形成的水澤,因此「鳳山」舊稱「埤頭」,在曹公圳未建造 前,農民即已引水埤灌溉零星的農田。 清道光16年(1836),一場發生在嘉南地區的大旱,間接催生了曹
了因前一年發生旱災所導致的嘉義、臺灣、鳳山三縣接壤區域一百多華里 鬧飢荒,宵小盜匪猖獗,引發嚴重的民食與治安問題,當時知府熊一本於 府城初次接見曹謹時,面囑他兩項任務︰「足食」、「弭盜」。曹知縣回 到鳳山縣城,面對乾旱的大片農田、嗷嗷待哺的百姓和敗壞的社會治安,
孕育高雄平原的母親河
公圳。道光17年(1837)農曆正月,鳳山縣知縣曹謹剛剛上任,就碰上
15
49
細思熊知府的囑託,經過2個多月的民情訪察後,有一天他來到下淡水溪 的九曲堂岸邊,看到河床潺潺流水,不禁嘆道︰「是造物者之所置,而以 待人經營者也,奈何前人置之而不理,毋乃暴殄天物欸!」於是召集巧匠 與地方仕紳,商議開圳,解決地方上自古以來的荒旱大患。 曹謹建造的渠道,前後二條,稱為「五里舊圳」與「五里新圳」, 當時共十里,現在量測起來有22.3公里。後人為了感謝曹謹對高雄開發的 貢獻,才稱其為「曹公圳」,該圳自九曲堂(亦作九曲塘)抽水站引入高 屏溪水,灌溉位於南臺灣高雄平原海拔20公尺以下的農地;水圳幹線順 著地形落差,分三條主幹分佈在高雄平原的北、中、南三區;北區屬曹公 新圳灌溉區、中區屬曹公舊圳灌溉區、南區屬大寮圳與林園圳灌溉區。其 受惠於曹公圳的農田,最高紀錄達1萬3千餘公頃。 沒有水,地區就難以發展。曹公圳不僅增進高雄、鳳山地區的農作 生產,也促進其人口的移入,對於南臺灣的開發貢獻很大。隨著科技發 展,如今的曹公圳靠九曲堂抽水機組,便輕易的將高屏溪水導入高雄平 原,與早期一年一次在堤外築壩的艱鉅工程,已不能同日而語。
水利故事集 曹公舊圳堤閘
50
水資源的利用造就了臺灣都市的發展,目前農田面積己大幅減少, 估計約還有6千餘公頃的灌溉面積。在曹公圳取水口岸靜坐,細觀高屏溪 潺潺流水順著水道,優雅的被導入高雄,創造幸福。如何讓曹公圳的水資 源活化與再利用,充分發揮水資源的效益,不再侷限於灌溉農田的水圳, 或是區域排洪的基本功能,一定還有許多可以研發與想像再利用的空間, 只要有心用心去做,曹公圳不只是高雄平原的母河,也可以孕育水圳文化 的母河,或是水利與生態教育的母河。
資料來源: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https://goo.gl/40tjKv。 2.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入口網,https://goo.gl/1gLnFS。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建國百年網站,https://goo.gl/brW5X2。 4.臺灣大學張文亮教授臉書短文。 5.臺灣水圳文化網,https://goo.gl/dCVgef。
孕育高雄平原的母親河
15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檔案之曹公圳平面圖
51
關渡隘口炸開之後 許多人知道,臺北盆地以前是個湖泊,但他們卻不曉得孕育臺北盆 地的淡水河過去50年來的故事。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在《關鍵評論網》 撰文道,他曾在不同時間,從觀 音山、大屯山、七星山頂等不同 角度鳥瞰淡水河,看著大漢溪匯 集新店溪、基隆河,終成淡水 河。根據清初郁永河所著《裨海 記遊》記載,臺北湖在康熙32年 (1694)發生大地震,震開了干 豆門(即現今的關渡)的隘口, 湖水退去後,遂形成現今的臺北
關渡隘口示意圖
盆地及淡水河。 干豆門隘口,據《五股鄉志》記載,清朝中葉後學者以「獅象捍 門」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獅」是指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 「象」是指基隆河出淡水河的關渡象鼻頭一帶。淡水河兩岸形成天然的隘 口,是臺北淡水河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左納塭子川、觀音坑溪,右納 基隆河後匯集入海。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人認為隘口是淡水河系出海的障 礙,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可加速臺北盆地的河水出海,臺北地區逢雨 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可謂風 水利故事集
水寶地,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 在大臺北防洪工程未完工前,淹水是臺北盆地最大的夢魘。中央政 府遷臺後,臺北盆地每逢汛期便水患頻傳,民國51年(1962)的歐伯、 愛美颱風,使整個大臺北地區皆受水患之苦。52年(1963)葛樂禮颱風
52
更造成臺北盆地大淹水,漲潮、海水倒灌,加上石門 水庫閘門全開的洩洪水量,使社子島在水裡泡了三天 三夜,造成224人死亡,損失超過14億元。葛樂禮颱風 過後,臺北盆地的水文系統因而大幅變動。 在「葛樂禮」水患發生時,尚有美軍協防臺灣, 美國陸軍工兵團的專家認為,關渡的隘口太窄造成退 水不易,是淹水的主要原因。民國53年(1964)美 國陸軍工兵團提議,炸開淡水河通水瓶頸──關渡隘 口。於是,政府將關渡隘口兩邊拓寬90公尺,拆除民 房59戶、慈航寺一所,並將對岸的獅子頭部挖除,河 旁的「鳥踏石」炸燬,至此「獅象守口」變成現在的 殘缺狀,並將拓寬關渡的土石運至現在知行路填方成
關渡隘口拓寬計畫平面圖
住宅區。 但萬萬沒想到,隘口炸開後淡水河的感潮河段變得更長、影響更 大,在颱風來襲時,潮差甚至可高達3公尺。淡水河關渡隘口尚未拓寬 前,因為河道較窄,尚能巧妙地使河水流出,流速增大,也使河水壓力高 於潮水壓力,因此受感潮影響輕微;而炸掉獅子頭,河道拓寬之後,漲潮 時海水壓力大過河水流出的壓力,潮水變直驅而入,影響的範圍變廣。 民國71年(1982),政府為解決臺 北橋處的排洪問題(此處河道寬度較窄, 影響洪水流通),因此決定在二重地區闢 建一條新的河道,即二重疏洪道,希望在 大洪水來襲時,部分洪水藉由疏洪道直接
以此解決大臺北盆地的水患問題。二重 疏洪道於71年(1982)開始實施,73年 (1984)完成,在此期間開闢了長達7.7 獅子頭隘口炸開紀念碑景象
公里的二重疏洪道,並興建低堤與排水工
16
關渡隘口炸開之後
排到關渡橋附近,降低臺北橋周邊水位,
53
二重疏洪道高速公路至出口段之現況示意圖
程,以保護三重、蘆洲、淡水河右岸及基隆河左岸。 民國73年(1984),政府徵收洲仔尾(五股洲後、竹華兩村和更寮 村)的部分土地為洩洪區,下令廢村,以開闢疏洪道。當時政府強制洲仔 尾居民搬遷,居民雖極力抗爭,但最後仍被遷至蘆洲灰磘重劃區,今蘆洲 忠義廟即是從洲仔尾遷建。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第二期實施時間為74年至 76年,實施目標為加高堤防高度,使之達到200年重現期的保護標準。防 洪計畫第三期則於79年(1990)開始,於85年(1996)完成,保護範圍 包括新莊、五股、三重、蘆洲、泰山等地區。 現在的二重疏洪道除了原本計畫的防洪用途外,也是新北市市民觀 光運動休閒的好去處,更是一片重要的濕地。沿途除了有許多運動的民眾 外,更有許多的水鳥,當地已經成為城市綠化的代表,兼具休閒及保育的 意義。
資料來源:
水利故事集 54
1.關渡隘口示意圖來自,https://goo.gl/T0YhHR。 2.關渡隘口拓寬計畫平面圖來自「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 3.獅子頭隘口炸開紀念碑照片來自,https://goo.gl/Dd6AhV。 4.二重疏洪道高速公路至出口段之現況示意圖來自「二重疏洪道溼地水質淨化園區規劃 及基本設計委託技術服務」整體規劃報告書。
分進合擊治水患 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中早期辦理基隆河的整治部分僅包括南湖大橋 以下臺北市轄區河段(如大直段之截彎取直整治工程);南湖大橋以上 河段為新北市(原臺北縣)、基隆市轄區,因當年未全面開發且居住人口 少,故未納入臺北防洪計畫辦理。南湖大橋以上河段後因颱風嚴重淹水才 開始治理,如初期計畫及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整體治理後,基隆河水患 已獲有效控制,當時經濟部水利署還立一創舉,把十個河川局通通召集 來,安排各河川局之負責工區,採分進合擊之方式分頭進行整治工作,使 基隆河整體治理工作提早完成。對於大臺北防洪的種種,前水利署長陳伸 賢記憶猶新,娓娓道來當年的整治情景……。 當年基隆河南湖大橋以上的河段尚未治理,逢颱風豪雨就發生嚴重 淹水情況,如民國89年(2000)象神颱風、90年納莉颱風,都在當地造 成嚴重災情,甚至有沿岸貨櫃被吹落河中,卡在橋墩造成阻塞溢淹的情 形。為有效解決基隆河水患問題,水利署遂著手進行基隆河上段整治工 作。整治的工作困難重重,汐止有處河段寬度不足,無法通過符合設計標 準的洪水量,但若是要拓寬河道,就必須拆除13棟大樓,茲事體大。設 計人員最後利用分洪設計,把基隆河80%的洪水量從員山子分洪道直接分 流走,如此可降低洪水水位,減少用地的需求要,免除拆屋,又可設計具 有生態工法的土堤緩坡,綠美化河堤環境。 施工初期,居民因出入受限、機具干擾等因素,不時抗議施工,但
場施工同仁。竣工後,工程通過多次颱風豪雨的考驗,成效有目共睹,為 此,汐止鎮鎮長頒發感謝狀給水利署,感謝水利署同仁的辛勞,解決他們 困擾已久的淹水問題。
17
分進合擊治水患
隨著工程的進行,地方民眾態度也逐漸轉變,甚至還送飲料、水果給現
55
基隆河的治理還有一段溫馨小故事,當時的第十河川局局長劉駿 明,早年喪偶,經當地里長好意介紹,結識現在的夫人,並由水利署前署 長陳伸賢證婚。還記得婚宴當日適逢納坦颱風來襲,劉駿明在婚宴結束後 便直奔災害應變中心指揮,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著實令人敬佩!後來,劉 駿明伉儷的小孩也由陳伸賢證婚,兩代佳偶都接受陳署長的祝福。 基隆河整治的生態工法也極具特色,前不久退休的前水利署簡任正 工程司林延郎說明,基隆河整治的一大特色,在於它是第一個系統性採用 生態工法治理的計畫,堤防不是全部用混凝土去做的,而是用蛇籠。用生 態工法做堤防也有其條件。南湖大橋以上河段,基隆河雖彎彎曲曲,但本 身河道坡度平緩,且在初期計畫已經疏濬,少有大的土石流下來,所以可 以用生態工法整治。蛇籠是用鐵網製成的籠子,裡面放卵石或礫石,又稱 石籠,石籠有較好的透水性,還 可於石縫中填入泥土與草籽,讓 蛇籠長出植栽,當蛇籠長滿草就 會把石頭固定住,又可為混凝土 的單調景觀增色,所以成為符合 生態觀點的堤防設計工法。 基隆河整治計畫另一令人 稱道之處,在於它是水利署第一 個以團隊分工完成的河川整治計
長安橋河段治理後景象
畫。由於基隆河整治的計畫時間 緊迫,水利署便將基隆河分段, 動員全省各河川局負責每一段的 整治工作,因此基隆河各段的治 水利故事集
理工程與採用的生態工法皆各有 特色。動員各河川局投入基隆河 整治工作的做法因頗有成效,後 來的大里溪第三期整治計畫也效
56
江北橋河段治理後景象
遠眺江北二號橋之河岸綠草如茵及河岸高樓林立的景象
法基隆河整治計畫分工合作的精神,讓各河川局投入大里溪的治理。團隊 合作是基隆河整治重要特點,原本因時間急迫而採用的作法,卻意外有良 好的效果,成為各河川局分工整治河川的先例。 基隆河整治前,汐止時常淹水,汐止因淹水而聞名,房價也隨之低 到谷底。但歷經耗資300多億元的整治之後,汐止的水患已不復見,成效 顯著。林延郎不禁開起玩笑:「現在汐止房價大漲,漲幅達到2、3倍, 水利署負責整治,卻沒有投資房地產,水利署淨做賠本生意,是不是應該 好好檢討?」這是茶餘飯後的玩笑,水利人員以專業的技術、敬業的態度 全心全力投入水患治理工作,地方百姓受益於整治的成效,而當年的水利 人員在治水完成後則是功成身退,不帶走一片雲彩!
參考資料: 2.照片來自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網頁」,https://goo.gl/L6JhSg。 3.遠眺江北二號橋之河岸照片為TIIWE副研究員林宗岳提供。
17
分進合擊治水患
1.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前署長陳伸賢及河川海岸組前簡任正工程司林延郎的訪談內容。
57
治水甘苦誰人知 —基隆河整體治理之甘苦
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於臺北市關渡地區匯入淡水河, 幹流長86.4公里,流域面積490.91平方公里,為淡水河三大支流之ㄧ。早 期為免除大臺北地區水患,雖曾辦理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但此計畫僅包 括南湖大橋以下臺北市轄區河段,南湖大橋以上河段為新北市(原臺北 縣)、基隆市轄區,因當時開發程度不高,並考量經費因素,該河段便未 納入臺北防洪計畫辦理。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所長陳春宏回憶當年的整治計畫提出的背 景,早期基隆河沿岸聚落較為零星,聚落一直到民國80幾年(1990) 才開始發展,而當聚落漸多,城鎮開發與水爭地的結果,就是基隆河河 道縮減。因此颱風或豪雨來襲時,常有河水暴漲導致淹水的情形。87年 (1998)瑞伯和芭比絲、89年象神、90年納莉等颱風,都造成基隆河中 游沿岸嚴重淹水,其中以汐止、五堵、七堵尤其嚴重。為此,行政院請水 利署提出治理計畫擬定解決方案,水利署就交由水利規劃試驗所執行。
水利故事集 基隆河象神颱風淹水範圍示意圖 58
89年(2000),水規所提出「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報告,由於經費高 達1,050億元,經行政院核示,優先檢討員山子分洪計畫、搭配洪災保險 等替代方案,重新評估整體的可行性,於是水規所又重新研擬替代方案。 陳春宏回憶,民國90年(2001)中秋節前夕,納莉颱風剛過,為了 找出分洪方案,當天晚上便與洪信彰(現職水利署河川海岸組副組長)及 吳益裕(現職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副局長)3人在辦公室趕著分析資料,楊 舒雲課長(今已退休)也一同貢獻心力。當時楊課長把會議桌全部排在一 起,鋪上連接起來地航拍圖,一個 人趴在會議桌上把
魚坑的分洪路
線 找 出 來 。 那 晚 忙 到 隔 日 清 晨 5點 多,資料整理好了,楊課長就讓他 們先回去休息,自己卻留下來處理 之後要到水利署報告的資料,只說 道隔天若需要支援,再打電話給他 們。當時的時代,公務風氣是上級
納莉颱風造成臺北地區淹水範圍圖
交辦使命必達,絲毫不敢怠慢。 員山子分洪與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兩者息息相關,它對基隆河沿岸 下游地區影響重大,因此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是搭配員山子分洪做整體的 檢討。除了員山仔分洪方案,過去也曾檢討幾個分洪方案,包括
魚坑、
四腳亭和八堵坑分洪等。在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推動過程中,由於幾次颱 風之後都淹大水,大家便格外重視分洪的問題。當時陳春宏與洪信彰、吳 益裕等人相互討論各種方案,或左岸截流或右岸截流,或野溪河道滯洪, 又或者透過分洪道排到外海去,另外又有洪災保險、一樓全部徵收等方 案。每次開會結束,大家就帶著各種方案回到辦公室繼續處理,這樣的忙
人,因為隔天要交報告,必須留在辦公室打拼,直到報告提交後才分身 探望剛出生的孩子。陳春宏說:「當年我們3人經常忙到晚上11、12點, 晚上7點左右,吳益裕的太太就會致電問何時要回家,信彰的太太9點會
18
治水甘苦誰人知
碌豈止朝九晚五!洪信彰也回憶,當年陳所長連公子出生時都無暇陪伴夫
59
問,我的太太應該是看開了,不曾過問。當時大家的孩子都還小,有這樣 努力過,有很多東西是那段時間累積得到的!」 洪信彰說,一直到民國91年(2002)4月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經行政 院奉核之後,原本想說可以稍微喘口氣,輕鬆一些。但行政院還是交辦事 項下來,交代
魚坑、四腳亭和八堵坑分洪、左右岸截流、河道滯洪、主
流設置滯洪區、支流坡地設置滯洪區等方案須詳細規劃研究,半年內須提 送。在這樣的指示下,他與陳所長又趕辦了6、7個計畫,另外,為使基 隆河整體治理工作能順利推動,甚多工程均等堤線局部變更後辦理,因此 工作一直在趕辦!那段時間幾乎沒有所謂假日,又當時沒有高鐵,都是他 們兩個人輪流開車,早上很早出發去開會,開完會之後又馬上趕回來做功 課,處理隔天或是後天要用的資料,為了完成上級交辦事項,幾乎每天都 在工作。 水利人員分工合作努力完成治水任務的辛勞可見一斑,水利事業成 果的豐收不但需要專業的水利技術,使命必達的敬業態度更是不可或缺。 眾多水利前輩除具備盡職的態度外,也都從做中學習成長,累積經驗,水 利後輩豈能不傳承這樣的懿行?
資料來源: 1.整理自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所長陳春宏及河川海岸組副組長洪信彰之訪談內 容。 2.圖片來自經濟部水利處淡水河流域防洪指揮中心「納莉颱風淡水河洪水報告」。
水利故事集 60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CIP 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 水利故事集 / 財團法人 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編著 臺北市 : 經濟部水利署, 2017.05 面 ; 公分 ISBN 978-986-05-2691-2 1.經濟部水利署 2.歷史 3.故事 443.6
106007483
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故事集 發 行 人:賴建信 副發行人:曹華平、鍾朝恭、王藝峰 總 編 輯:陳肇成 副總編輯:黃宏莆 編審委員:汪靜明、吳約西、田巧玲、賴伯勳、張炎銘、張廣智、簡昭群、林元鵬、莊曜成、王國樑、 姚嘉耀、李友平、余小菁、郭純伶、吳瑞濱、蘇瑞榮、周錫呈 編輯小組:陳燕鳳、李如晃、簡俊傑、吳依芸、黃學溫、許錫鑫、洪信彰、耿承孝、謝文元、陳姿芳、 黃富馴、蔡淑芳、陳建宇、林森興、賴欣圓、楊顓伊、顏詒星、王盈欽、劉秀鳳、陳健豐、 呂學修、孔祥嘉、姚紹雄、楊啟弘、林益生、陳春宏 執行編輯: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主意文創出版社 執行主編:林宗岳、柯偉明 助理編輯:林靜媺、林容安 出版:經濟部水利署 臺北辦公區—地址:臺北市信義路3段41之3號9至12樓 電話:02-37073000 傳真:02-37073166 臺中辦公區—地址: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2段501號 電話:04-22501250 傳真:04-22501628 免費服務專線:0800-001250 網址:http://www.wra.gov.tw 版次:中華民國106年5月第1版第1刷 定價:新台幣600元 展售門市: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中山路6號 (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GPN:1010600794 ISBN:978-986-05-2691-2 著作權利管理資訊:經濟部水利署保有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經濟部水利署 同意或書面授權。 聯絡資訊:經濟部水利署秘書室 電話:(04)22501479 印刷:主意文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