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的足跡 水利人的足跡
經濟部水利署
70週年紀念專刊
部長序 水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的重 要元素,如何趨吉避凶並與水共存、共生、共榮,為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 治水課題。 過去70年來,經濟部水利署戮力於水利基礎建設與管理的成果,已 然成為奠基社會、環境及經濟發展最強力的支柱。順應社會環境的變遷, 由早期以開發及工程治理為重的理念,轉變到目前以環境生態兼顧及管理 為要的思維,落實在流域的綜合治理、水庫自然人文生態的保護及循環永 續的政策等。 現階段經濟部恪遵總統及院長指示,加速推動「5加2產業創新方 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及全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帶動臺灣經濟。水 利建設維繫著國家經濟的命脈,是創造臺灣經濟的基礎,唯有推動具永續 發展思維的水利事業,臺灣的經濟才得以永續發展,居民才得以真正的安 居樂業。期望未來在經濟部水利署同仁齊心努力下,將可另創一個兼具永 續發展、安全,又能提供民眾優質生活環境的新局面、新契機。
經濟部部長
水利人的足跡 II
次長序 韶光荏苒,水利署一甲子誌慶的記憶猶新,轉瞬又已邁入七十周 年。七十載的水利風華,見證了這一片土地上自然環境的變遷,社會發展 的遞嬗,以及水利組織蛻變的軌跡;同時也記錄了每一項澤被後世的水利 建設,以及令後世景仰的先人風範。 靜思緬懷前人恩澤及念茲在茲的志業,一種休戚與共、承先啟後的 使命感油然而生。遠眺綿延的堤防,俯視壯闊的水庫,經常是令人讚嘆 的畫面。然而,唯有經歷過風雨洪澇,才能感受防洪建設與防汛應變的苦 心;也唯有經歷過枯旱澤竭,才能體會水資源建設與未雨綢繆的用心。 長期以來,水利人一直肩負著利民護民的重任,從奠定維生發展礎 石的水資源開發管理,布設安居樂業屏障的防洪治水、防救災,到晚近 型塑河美岸綠景致的水環境保育營造,每項政策與建設,無一不是動見觀 瞻,影響深遠,而這一切的背後,端賴水利人高瞻遠矚的擘劃與經緯萬端 的用心,始能竟其功。 傳統的觀點下,水利人內隱的是專業務實的工程師特質,外顯的是 使命必達的精神。而今在外界更多元的視角下,水利人呈現的除了原有那 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蘊外,更增添了因應外在挑戰的淬鍊而成長的動能—日 益頻繁的異常氣候,強化了水利人預謀因應的能力;日新月異的傳播科 技,砥礪了水利人危機應變的技能;日趨嚴謹的環保法規,周延了水利人 執行工程的思維;而日益堅定的民眾意識,加速了水利人推動公私協力的 進程。 回顧歷史上任一水利偉業的成就,都需要一個堅強合作的團隊,以 及在各個角落孜孜矻矻、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再一次感謝所有曾為臺灣 水利奉獻的先進們無私的付出,也期許仍在工作崗位上的同仁們,齊心打 拚,與時俱進,迎向未來挑戰,再為臺灣的水史增添燦爛輝煌的一章! 序言
經濟部次長
III
署長序 從有形的水利事業~到無限的智慧水治理 寶島多山,河溪所從,水湍悍,水利建設歷來皆奮鬥於地狹人稠、 坡陡流急、旱澇不均等嚴峻條件中,役使自然。 盛世修誌,藉此紀念專刊,得以一窺「百年重要水利建設及水利 政策演進」、「先人水利建設艱辛」及「水利建設故事」,實是無數水 利賢達們奉獻其畢生心力智慧、節勁情操,擘劃、開創全國水利建設, 由完善重要埤圳、以利集約農作,到產業用水籌謀、營造有利投資環 境……,水的脈動關乎民生經濟資源、關乎環境保安涵育、關乎國家整 體發展,吾等深以水利工作為榮! 《河渠書》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旴衡今日高風險時代, 水利業務尤須與時俱進,從可見的工程整治、水岸環境營造……,邁向 無所不在的水資源智慧安全管理。本署正致力於應用資通訊技術,提供 水資料知識庫、水環境大數據等綜整加值的公共服務;並推動跨域協調 流域治理、政府資訊共享利用,以擴大民眾參與,公私協力共創和諧治 水關係,透明行政措施促進公共建設效能提昇;也就水利前瞻政策進行 溝通與諮詢,建立水議題社群網站,促成節水型社會……等。 喜迎本署70週年,既感恩水利前輩們辛勞付出之崇功懋業,亦期勉 水利人創新思維,精益求精,多學習、常思考、勤實踐,期使本署成為 行政透明、專業效能的團隊,塑造優質水文化及水環境!
水利人的足跡 IV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編纂序 或許是血液裏流著一絲水利人的基因,我對水利界的人物抱持著一 份特殊情感。數年前因為主持水利署口述歷史計畫而結識了幾位長輩, 時時便念著要將他們一輩子與水奮戰的故事記錄下來,事實上也已經進 行了一些前置作業,卻因為其他的研究工作而將此事耽擱了。因此,當 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TIIWE)邀我主編這本水利署 委辦的人物志,儘管知道今年行事曆上待完成的事項已經不能再滿,我 仍全心投入了這項工作。當然,也不是沒有學術上的幾分考量。就我所 熟悉的環境史研究而言,研究者聯結經濟、科學、政治與生態,試圖勾 勒出人與水環境互動的圖像時,往往將人視為一個整體,忽略個人所扮 演的角色有時是影響歷史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近年TIIWE致力將受 到全世界關注的「水文化資產」理念推動於臺灣,希望找出先人治理、 運用水的智慧,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非工程手段,並尋求臺灣在世界水 文化脈絡中的特殊性。在此意義上,水利人的生平不僅本身就是無形文 化資產的一部分,亦有助於為那些治水、利水的思想、實作、技術、政 策或是制度提供更多歷史細節。 為此,本書以歷史學的標準考證了傳主生平。運用的資料包括較新 或較有代表性的史學研究成果、清代方志及文獻、日治及戰後官方檔案 中的履歷表、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傳主自傳或自身撰寫的文章、後人 為傳主撰寫的追思、悼念或介紹文、以及傳主故舊親友、部屬同事的口 述訪談。引用資料來源皆以註釋方式標記,以利讀者檢閱或按圖索驥。 若有傳主的研究或傳記專書,則列於文末的延伸閱讀清單中。同時,編 纂團隊在「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記憶」等資料庫及相關出版品中 盡力蒐集傳主或水利建設的老照片,亦有水利相關單位及傳主家屬熱心
入傳人物的選定,首先確立了在世者不入傳的基本原則。此外,
序言
提供照片,使本書展現了保存圖像史料的另一層意義。
V
雖然本書旨在介紹清代至今臺灣水利史上的重要人物,但為配合水利署 成立70週年紀念活動,近代人物仍占較大比重。繼之,在水利署、農 委會農田水利處、農田水利聯合會、台灣自來水公司、臺北自來水事業 處、台灣電力公司等相關單位之退休前輩或代表共同參與的3次編審會 議中,本團隊根據文獻資料先擬定初步名單,再依編審委員意見決定人 選。觀察編審委員間的對話其實極有意思,從中我也發現,委員們認為 不推薦誰會對不起誰,理由多半不是因為此人位高權重或名聲響亮,而 是因他們在性格上有著令人欽服或感念之處。在這樣的激盪之下,人物 傳的撰寫架構慢慢成形,猶如拍片,先是鏡頭拉遠,描繪傳主的水利貢 獻在當年時空背景下的重要性,最後一場鏡頭拉近,再刻劃人物特質。 就我的設想,這本書不應該是塑造英雄來歌功頌德,應該呈現的是水利 人物的群像:有人聰明絕頂,也有人勤勉認真;有人嚴謹自持,也有人 不拘小節;有人雄才大略,也有人默默耕耘;有擅於利用時勢的拓荒 者,企業家性格的經營者,也有一生鑽研學問的技術專家。這些不同性 格、思維、風範、態度的水利人,守在不同的水利崗位上,才成就了臺 灣水利建設的全貌。 在實際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撰寫期間中,本書完成了6位清代人物、 6位日治時期人物及34位戰後人物,共計46篇傳記。其貢獻跨及農田水 利、自來水、水庫建設管理、水力發電、防洪治水、海岸工程及海埔地 開發、水資源開發、災害處理等層面,涵蓋行政主管、工程界及學術界 人士。然而,就如每一本人物志都會面臨的難題,本書也有許多遺珠之 憾。有些是因推薦時間太晚而來不及作業,有些則因資料不足以成篇只 能割愛,諸如曾任曾文水庫工程局長而讓蔣中正相見恨晚的劉方燁、成 就遠東規模最大之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的高呈毅、帶動水庫管理革命的 林俊惠、化雨春風的臺灣海岸工程之父湯麟武、不遺餘力培植新秀出國 進修的衣復得、關心離島自來水及水污染生態的許整備、專精河川工程 水利人的足跡 VI
技術的蕭慶章、海埔新生地專家黃彩芳、研究並推展旱作灌溉的臺大農 工系教授張建勛等等。尚有許多因篇幅所限而未能提及的水利人才,只 能期許在本書拋磚引玉之後,還有繼續增補的機會。 本書得以如期完成,除了歸功於編纂團隊中陳儒玉小姐及TIIWE陳
怡璇、王嬿蘭、林靜媺小姐的盡心協助,還要特別感謝編審會議中的所 有委員、水利署主管業務同仁、以及臺大生工系名譽教授甘俊二老師, 不僅熱情提供許多資料或建議,甚至不厭其煩地幫忙逐字校對。依傳主 的生年為序,本書始於史冊記載的第一位圳主,終於成就水資源史千秋 功業的一位才子專家,這個巧合正好也說明,水利人物傳恰恰是一部 三百餘年臺灣水利史的縮影。那些以水利為志業的每一個故事,經過歷 史洪流的淘洗,都成為閃閃發亮的金沙。期望本書拾撿起的幾顆,能讓 水利人從中找到使命與認同,史學家從中得到論述靈感,大眾讀者也能 從中更理解水利建設的內涵。
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 民國106年4月10日
序言 VII
目 錄 Ⅱ
部長序
Ⅲ
次長序
Ⅳ
署長序
Ⅴ
編纂序
1
施
7
施世榜(1671-1743)
施厝圳(八堡圳)開圳者—臺灣水田化運動的先驅
13
張達京(1690-1773)
臺中盆地的開拓者—割地換水的「番駙馬」
19
吳
沙(1731-1798)
開蘭豪傑—拓墾後山的先鋒
25
曹
謹(1789-1849)
鳳山平原的水利鼻祖—興修曹公圳的一代循吏
31
郭錫瑠(1706-1765)
引灌臺北平原—瑠公大圳的倡議者
37
劉銘傳(1836-1896)
建設臺灣的首任巡撫—開發臺北城地下水源第一人
41
巴爾頓(1856-1899)
臺灣自來水之父—衛生工程的奠基者
47
濱野彌四郎(1869-1932)都市的醫生—投身全臺自來水建設的衛生工程師
53
松木幹一郎(1872-1939)催生日月潭發電所—臺灣電力拓荒者
59
八田與一(1886-1942)
臺灣人最懷念的日籍技師—嘉南平原水利之父
67
牧隆泰(1887-1982)
做百姓的盟友—農業工程學泰斗
75
磯田謙雄(1892-1974)
精於業而明於理—白冷圳的建造者
81
徐世大(1895-1974)
立言又立功—襄助多項水利建設的學者工程師
89
章錫綬(1896-1970)
一生盡瘁為水利—臺灣首任水利龍王
95
宋希尚(1896-1982)
承先啟後—著作等身的水利國士
琅(1621-1696)
出資開圳的靖海侯—史冊記載的首位圳主
101
沈百先(1896-1990)
從治水濟民到著書寫作—矢志不移的水利教育家
107
T.R. Smith(不詳)
從日式到美式—建立中美合作典範的美籍組長
115
劉如松(1901-不詳)
農復會「水利四仙」之一—盡心為國的水利使者
121
周
農復會「水利四仙」之二—輪灌制度的推手
129
朱江淮(1904-1995)
第一位臺籍電力專家—大甲溪水力發電的催生者
137
蔡崔源(1905-1989)
嘉南大圳的靈魂—腳踏實地的水利人
145
金
畢生研究,奉獻臺灣—輪灌制度與海埔新生地的擘劃者
151
顧文魁(1908-1990)
建設臺灣三大水庫—大壩工程之巨擘
159
王道隆(1909-1972)
充實基礎建設—引領臺灣走向繁榮的領航員
165
王忠漢(1912-1987)
開發水、電資源—風趣幽默的「閻羅王」
171
薛履坦(1912-1985)
開發地下水享譽國際—溫文儒雅的水利界導師
177
鄧先仁(1911-不詳)
農復會「水利四仙」之三—作育英才的水利老將
185
沈麟文(1912-不詳)
臺灣河川治理規劃的領頭羊—腳踏實地的總隊長
191
章元羲(1913-不詳)
農復會「水利四仙」之四—功在水利半世紀
199
孫運璿(1913-2006)
推動水力電力建設—臺灣經濟奇蹟的舵手
207
楊學涑(1915-2012)
戮力建設,公而忘私—八七水災重建有功者
213
馮鍾豫(1917-2012)
臺灣水利的領航員—水利大師與人師
219
吳瑯白(1919-2015)
盡心盡力,無愧於己—嘉惠後學的謙謙長者
225
周文德(1919-1981)
典型在夙昔—水文學的一代宗師
231
程
效法大禹心志—水庫建設尖兵
禮(1902-不詳)
城(1908-1963)
禹(1924-2013)
237
汪燮之(1924-不詳)
願將水庫留青史—身歷水利建設最前線
245
謝毅雄(1925-2006)
肩挑臺北自來水源開拓重任—翡翠水庫的催生者
251
陳文祥(1926-2016)
平凡中的不平凡—孜孜矻矻的水利公務員
257
陳廉泉(1928-2008)
普及全臺自來水供給—整合自來水事業的「水龍頭」
263
胡江東(1928-2005)
開發水源不遺餘力—自來水資源的守護者
269
陳耀楠(1930-2014)
只會做事,不會做官—規劃全臺自來水的幕後功臣
275
許文富(1931-2015)
引領臺灣農業現代化—農工中心的掌舵者
281
賴秋陽(1931-1991)
施工品質保證—力學篤行的壩工專家
289
洪炳麟(1932-2001)
基層做起,力學不倦—學用相長的「洪頭」
295
吳建民(1934-2003)
建立水利史千秋大業—工於建壩的才子
日治時期澎湖施琅廟的施琅像1
施琅 (1621-1696)
出資開圳的靖海侯 史冊記載的首位圳主
平臺將軍 施琅攻克鄭氏政權、為清廷平定臺灣的事蹟應該無人不曉。事實 上,他還是將軍圳的開發者,是史冊記載的第一位埤圳主。這條水圳於 日治時期和道爺圳合併為道將圳,灌溉了嘉義地區無數的農田。 生於明代天啟元年(1621)福建晉江的施琅,原先是明代總兵鄭 芝龍的左衝鋒,鄭芝龍死後,追隨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他個性倔強, 恃才傲物,得罪了鄭成功,鄭成功殺其父、弟以示懲處,這個事件後, 施琅遁逃,並在順治3年(1646)歸降清廷。10年後,他在福州打敗了 鄭成功,此後平步青雲,官拜總兵、水師提督,攻克金門、廈門之後, 又受封右都督、靖海將軍。在此期間,施琅累積了軍功,並於康熙7年 (1668)奏請攻臺,15年後攻克臺灣。 2 平臺後,清廷認為臺灣的鄭氏政權已經覆滅,臺灣海外孤懸,不如 將漢人遷回中大清內地,並無將臺灣納入版圖之意。但施琅力排眾議, 認為臺灣深具國防與經濟上的價值,康熙皇帝因此被說服,將臺灣收納 版圖。雖然後世對施琅的評價不一,但無論如何,臺灣確是在他的建議 下納入清朝版圖,開啟了200多年的土地拓墾史。
施侯租田園的水利開發─將軍圳 施琅平臺有功,清廷封他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並賜地永為世業, 水利人的足跡 2
施琅乃招募漳、泉移民開墾,收取租金。鄭氏政權的官佃田園(王田) 及文武官田,大多由施琅與其屬下朋分,這片土地相當廣大,在今天的 臺南、嘉義一帶,大約有3,000甲的土地都是其所屬。 3 除了招民開墾, 他也開始興築水利設施,但規模很小。直到康熙末年施厝圳之後,臺灣
道將圳一景 資料來源:農田水利會入口網,http://doie.coa.gov.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才有大型的水利建設。 荷蘭人曾引蘭潭水灌溉王田,康熙26年(1687),施琅在原來的 基礎上出資召庄民築埤,於諸羅縣水堀池(今嘉義縣水上鄉)興築大草 埤(新埤)儲存雨水,往下注入24甲圳,灌溉面積約64甲。範圍雖然不 大,但卻是清初史冊上有具體記載開鑿時間最早的水利灌溉設施。 4 後 來埤圳被洪水沖毀,地方士紳黃嚴卿等15人出資重修,他們感念施琅首 建水圳的恩澤,將之命名為「將軍圳」。 5 水圳重修後,由各庄民共同 管理,並選出管理人掌理圳務,諸如圳路修繕、配水、水租等,約定若
古水長流─道將圳的昔與今 今日的道將圳,其實是將軍圳與另一條道爺圳的合稱。康熙34年 (1695),游立天、陳日新等地方士紳出資興築水圳,因有道憲(清 代臺灣最高行政長官)出面實察,終克服困難而成道爺圳,灌溉面積更 甚於將軍圳。 6 日治時期,總督府公布公共埤圳管理規則,將清代的私 有埤圳公有化,並重新整理水圳系統。兩圳因灌區相近,於明治40年
施琅 出資開圳的靖海侯 ─ 史冊記載的首位圳主
入不敷出則可加重水租。
3
(1907)合併,並各取一字名為「道將圳」,當時總灌溉面積為2,938 甲,大約是30平方公里,灌溉區域分布於嘉義西堡、柴頭港堡(現在的 嘉義市、太保市、水上鄉)等區域。 日治中期,道將圳又有進一步整修與變革。大正12年(1923), 因蘭潭水庫引八掌溪水進入水庫內,致使道將圳無水可引,總督府遂 於水上鄉將赤蘭溪水引入八掌溪,再由八掌溪引水導入道將圳,讓道 將圳能再次灌溉農田。為了紀念此事,嘉義赤蘭溪的下游立了 道將圳 赤蘭溪導水路竣工紀念碑 ,並交由嘉義郡水利組合管理。昭和19年 (1944),又交付嘉南大圳水利組合管理。戰後,民國45年(1956) 改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 7
飲水必須思源 現在的道將圳主幹線流經嘉義市芳草里、芳安里、頂寮里、安寮 里、美源里、光路里、福民里、車店里、湖內里,再流經嘉義縣水上鄉 下寮村、粗溪村、大堀村至大崙村。自施琅等人興建水圳300多年來, 道將圳灌溉了昔日的諸羅農田,成為嘉義地區的活水源頭。人們享用灌 溉帶來的益處,卻因為時代與環境的更迭,漸漸遺忘水圳在臺灣史上曾 扮演的關鍵角色,工廠、家庭廢水污染道將圳道的新聞屢見不鮮。 8 或 許只有重溯水利先人的足跡,才能憶起拓墾者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所奠 下的今日基礎。 水利人的足跡 4
注釋: 1.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2.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合著,《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頁319-320;趙爾巽等著,《清史稿》 (臺北:中華書局,1977),卷260,頁9864。 3. 李文良,〈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族群、歷 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2011),頁27-56。 4.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頁54-83。 5. 〈 地 輿 . 陂 澤 〉 , 盧 德 嘉 編 纂 , 《 鳳 山 縣 采 訪 冊 》 , 漢 籍 電 子 文 獻 資 料 庫,http://hanji.sinica.edu.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6. 周鍾瑄、陳夢林編,〈規制志.水利〉,《諸羅縣志》,漢籍電子文獻資料 庫,http://hanji.sinica.edu.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道將圳一景 資料來源:農田水利會入口網,http://doie.coa.gov.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施琅 出資開圳的靖海侯 ─ 史冊記載的首位圳主 5
7. 賴順源撰,〈道將圳〉,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2017年2 月28日瀏覽。 8. 發現「道將圳」影片(2008年7月14日),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網站, http://ourisland.pts.org.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水利人的足跡 6
施世榜塑像1
施世榜 (1671-1743)
施厝圳(八堡圳)開圳者 臺灣水田化運動的先驅
康熙40年代的水田化運動與施世榜 若是穿越時空到三百多年前的彰化平原,一定會驚嘆當時的自然景 觀與今日如此不同。即便是19世紀初的人回到17世紀末,也很難不感到 驚訝。那些阡陌縱橫、倒映著田園景緻的綿延水田並不存在,在零星被 開發的地方,蔗作的旱園比水田多了數倍。原因是當時的糖價騰貴,種 蔗比種米的利潤高上許多。然而,進入18世紀的康熙40年代,臺灣接連 爆發幾次嚴重水旱災,米價越來越貴,稻米逐漸超越了糖,成為最值得 投資的商品。在此時代氛圍下,臺灣的水田化運動迅速開展,旱園被渠 道交錯、綠意流淌的水田地景取代。而這波水田化熱潮的先驅,正是在 彰化平原興建臺灣第一條大規模水圳的施世榜。
深具冒險性格及商業眼光的企業家 開圳當時正值壯年的施世榜,與父親施秉移居臺灣已十餘年。施秉 與施琅隸屬同宗,因參與康熙22年(1683)的征臺之役被授予軍功及 官職,雖然階級不高,卻奠定了施家日後發展事業的基礎。此後施秉往 來日本,從事販糖貿易,又在故鄉泉州安海舊鎮建屋出租,累積大量財 富,早已是擁有施家大厝的地方巨富。 2 康熙中葉,施氏與安海其他豪 族產生利益衝突,因而移居臺灣,落籍鳳山,從事獲利最豐的蔗糖業。 隨著米價高漲,施家產業很快就拓展到屏東平原,取得廣大土地並招募 水利人的足跡 8
佃農開墾。康熙48年施秉去世,39歲的長子施世榜繼承了大宗租穀收益 所累積的巨額資產,以及在此地興築灌溉埤圳的經驗。 3 他並未死守土 地狹小水源有限的東港溪流域,而選擇北上遼闊的彰化平原,作為打造 其農業王國的舞臺,並且投下巨資開鑿水圳。換言之,這條大圳是一個
深具冒險性格及商業眼光的家族大膽投資的成果。
林先生與開圳工法 開鑿水圳需要資本、人力及技術。施世榜出資募工,鑿山疏水,卻 在最關鍵的圳頭技術遭遇問題。道光、光緒年間的文人,為這段開鑿過 程寫下不少戲劇化的記述,大多是說,有一衣冠古樸的老叟,在大圳通 水罔效之時來見施世榜,授以圖說,施世榜依其指示施工,才終能通濁 水於田,自山而達於海。功成之後,這位不肯留下其名的老叟僅自稱林 先生,辭退施家的千金謝禮,飄然而去。儘管林先生的出現近乎神話, 那些見諸文字的工法卻頗為科學。 首先是圳頭的築造。圳頭是指從河川引水到圳道的構造物,因濁
則無法順利引水入圳。林先生建議施世榜「用籐紮木,聯絡成圍,上 廣而下狹……虛其中以實大小石塊,高下不 等,自數尺至十尺以上,視其水之淺深而 環立之,則水自入圳,源源而來」、「遇 旱溪淺,更用草蓆茅茨以圍密,殆倣古隄防 遺意也」,簡單地說,即是就地取材,以竹 籠裝石塊做成「籠仔笱﹝石笱﹞」,由善泗 者潛到水中安放,排列成堤壩堵塞支流,將 水流集中並導向圳道;水淺之處則倣照堤防 築法,加覆茅草,使其滴水不漏,便可阻斷 石笱 河水流往他處,藉以提高水位。其次,要把 溪水從深山導到鼻仔頭的取水口,再引入田
資料來源:河馬教授的網站, https://goo.gl/NdnHZa,2017年 3月2日瀏覽。
施世榜 施厝圳(八堡圳)開圳者 ─ 臺灣水田化運動的先驅
水溪上游沙洲遍布,交織如辮狀而河道深淺不一,如果沒有集中水源,
9
濁水溪下笱工程 資料來源:李俊德,《尋找老彰化-彰化老照片特輯(一)》 (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8),頁115。
地,必須克服起起伏伏不平的地形地勢。對此,林先生提議「於夜間以 繩貫燈,牟尼一串,照耀數十里,以觀地勢之高低,高者剷之使平,低 者架之以木,因其勢而利導」,亦即利用夜間將燈籠如念珠般的成串吊 起,以光影判斷高低,再人為改造地形,便能因勢利導。這些技術在同 時期的福建沿海地區亦可得見,若是林先生真有其人,或許便是來自福 建沿海的遺老。 4 而此一移植至彰化平原的築圳工法,也成為往後臺灣 其他水圳倣效的範示。 費時10年而於康熙58年(1719)完工的水圳,為施家亦為整個臺 灣帶來深遠影響。這條綿延數十里的水圳,在乾隆年間出現「保」的行 政區之前,是以「施厝圳」的名字流傳於世,爾後因圳水灌區橫跨彰 化平原八個保,才有八保(堡)圳之名。建圳之際,施世榜亦以長齡為 戶名,在沿圳土地申請開墾、召佃耕種並向官方報請陞科納稅。圳成之 後,土地地租加上水租,施世榜「年收租穀近四萬五千餘石」,計算起 來,他至少擁有5,000餘甲的土地,而圳主及地主的雙重身分,也讓他 的社會與經濟地位達到巔峰。
臺灣水田化運動的起點 水利人的足跡 10
另一方面,八堡圳將許多舊有埤塘串連成一大灌溉系統,灌溉規模 為清代最大,受惠的水田高達萬甲以上,彰化平原迅速由「稻僅一稔」 成為「歲可兩熟」的全臺米倉。康熙50年代,臺灣缺糧,稻米還被禁止
戊辰年(1988)農曆10月25日施世榜誕辰 紀念,由潯海施氏第二十五世施純銘等人 所獻,掛於鹿港天后宮西廂房左側。
出港,大圳開發以後的短短數年,臺灣 便有餘米,還能提供商販對岸。平原所 產之米,以牛車載運,不用涉過大溪就 能送至臨海鹿港,也使鹿港於乾隆49年(1784)正式開口設渡,飛帆雲 集而盛極一時。更重要的是,自康熙末年以來,築造較為困難的「圳」 之數量,迅速超越了簡易「埤塘」,臺灣各地也陸續出現大型水圳。八 堡圳為其他水利工程帶來的示範作用,使其被史家喻為「臺灣水田化運 動的起點」。 5
三百年老圳風華 只是,對施家來說,要維持大圳的經年運作,與守成家業同樣不 容易。施世榜於乾隆8年(1743)去世後,將地主及圳主權分割給諸
分擔經費。然而,施家子孫至孫輩 時家道已漸衰微,常因無法支出維 護費而延誤修圳,租館也多被他人 承買。日治時期,八堡圳在埤圳公 有化的過程中與施家脫離了關係, 十五庄圳等大小埤圳陸續被整併在 八堡圳名下,八堡圳也經歷圳頭改 築、水門新設排沙裝置等近代化的 工程。時至今日,八堡圳的原始風 日治時期的八堡圳水利組合給水計畫圖 (圖左為正北) 資料來源:臺灣水圳文化網,https://goo.gl/ ygMyKd,2017年3月4日瀏覽。
貌有了更大變化,圳路內面已為混 凝土覆蓋,1990年代的「集集共同 引水」計畫亦將八堡圳納入其中,
施世榜 施厝圳(八堡圳)開圳者 ─ 臺灣水田化運動的先驅
子、弟,分作12租館分別收租,圳務則由水尾4館輪流總理,12館共同
11
重新規劃興建了取水口與引水路,完全改變濁水溪兩岸300年來的灌溉 引水方式。 縱然這條鑲嵌於彰化平原的藍帶漸漸褪去往日風華,其層累的歷 史紋理已然刻劃於地景之中,而施世榜的功業也沒有被世人遺忘。二水 的林先生廟與鹿港天后宮西廂房供奉著施世榜的長生祿位,每年舉行祭 祀;此外,民國84年(1995)的全國文藝季活動中,八堡圳頭所在的二 水鄉遵循古禮舉辦了圳頭祭祀及通水禮, 6 此一祭典於民國92年後轉化 為當地每年例行的「跑水節」,施家與八堡圳的故事,亦在熱鬧的嘉年 華會中,年復一年地被人傳頌。
延伸閱讀: •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 獻館,2006)。
注釋: 1. 洪 英 聖 , 《 源 ─ 彰 化 八 堡 圳 傳 奇 史 料 圖 輯 》 ( 彰 化 : 彰 化 縣 文 化 局 , 1993),頁82。 2. 鄭夢星,〈安海九房施與臺灣八堡圳〉,《臺灣源流》13(1999.3),頁 41-45。 3.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 獻館,2006),頁6-42。 4. 顧雅文,〈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臺北:國 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頁43-58。
水利人的足跡 12
5.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 獻館,2006),頁67-89。 6. 〈 代 表 李 總 統 向 開 拓 八 堡 圳 先 人 致 敬 , 盼 大 家 飲 水 思 源 〉 , 《 中 國 時 報》,1995年5月8日,15版。
張達京畫像1
張達京 (1690-1773)
臺中盆地的開拓者 割地換水的「番駙馬」
來自客家的「番駙馬」 張達京是臺中盆地的客籍開拓先驅,康熙29年(1690)生於廣東 潮州府大埔縣。傳聞他身材高大,長耳垂肩,儀表魁偉。少年時曾在鄉 里間從商,21歲時隻身渡海來臺後,先落足彰化平原一帶,後至大甲溪 北(今臺中市后里鄉境)與岸裡舊社人交易,而留居於此。 2 在漢人移入發展之前,現今的臺中盆地是平埔族巴宰族 (Pazeh)的聚居地,其中又以岸裡社勢力最大。他們以勇猛善戰著 稱,清初便以武力協助官府平定數起地方亂事,在「以番制番」的政策 下,岸裡社受到重用,並得到官方賞賜的大批土地,成為中部最強盛的 族群。 3 張達京到此地後,與岸裡社人接觸頻繁,相處融洽。他的學習 能力很快,沒多久便通曉平埔族語,深諳當地的風俗民情。他懂一些醫 術,見當時疫癘流行,便以草藥救活許多人,頗受族人尊敬。巴宰族 的頭目阿穆將女兒嫁給他,他也因此被人稱為「番駙馬」,後來又陸 續娶了5位平埔女子。康熙末年,岸裡社率其他番社歸化清廷,清廷需 有人接洽並督導這些歸化番,故在雍正3年(1725)任命張達京為第一 任通事。通事的職務包括傳達官令、收繳番餉、分配差役、教導攏絡 等,是漢人平民、官方及原住民之間溝通的橋樑,職位雖低,卻容易藉 此特殊身分行越墾之實,因此張達京漸漸累積大量資產。加上雍正9年
水利人的足跡 14
六館業戶公立給墾字稿 資料來源:臺灣記憶網站,https://goo.gl/0efR2,2017年3月6日瀏覽。
(1731)大甲社起事,張達京聯合岸裡社番平亂,事後朝廷敘功,賜給 他七品京官。年約40的他已坐擁財富與官銜,直到乾隆26年(1761) 官府整肅漢人通事勢力,清查界外私墾,他才被遣送回籍。 4
割地換水,引灌臺中 張達京給岸裡社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教導他們農事,並將水圳帶入 當地。雍正元年(1723)以來,他召集潮洲鄉里的親人渡臺,成立「張 振萬」、「張承祖」墾號,並且公親變事主,多次以通事身分中介岸裡 社族人與以他自己為首的漢人業戶簽訂拓墾契約。這些契約上皆載明, 岸裡社人之地皆屬旱埔,播租五穀,卻因無灌溉之利而難以豐收,因而 委託張達京尋找願意出工本築圳的業戶,供應水源,他們願將西南側的 旱埔地永遠讓出,讓開圳者招佃開墾,「立戶陞科,永為己業」。契 約上也進一步約定,水圳開成後,將圳水分為10份,8份留給漢人灌溉
換得漢人每年幫忙繳納社課給清廷;而張達京則取得相當大的土地使用 權,範圍涵蓋今日臺中平原西北部神岡、大雅及北屯一帶。 然而,因為前此開成的水圳規模不大,水量不足以灌溉所有土地, 雍正10年(1732)間,張達京再次邀集陳周文、秦登監、廖朝孔、江佑 金、姚德心組成「六館業戶」,出資6,600兩,招募工人開築更大規模 的埤圳,自樸仔籬口引大甲溪溪水灌田。而岸裡社人也再度與漢人業戶 簽訂割地換水的契約,雙方約定將圳水分為14份,六館業戶每館各持2 份,另保留2份灌溉巴宰族的田地。這一次,岸裡社人擁有的東南側土 地,包括今日潭子、北屯區一帶,又盡歸漢人之手。 換言之,憑藉和巴宰族良好的關係,張達京幾次與代表族人的土官
張達京 臺中盆地的開拓者 ─ 割地換水的「番駙馬」
自己的土地,2份讓岸裡社人使用。如此,岸裡社人割地換得水利,並
15
潘敦仔議定,以開圳技術換得土地,自此漢人勢力也正式入主了臺中盆 地。而這條被稱為
霧
圳或葫蘆墩圳的水圳不斷擴張,到18世紀末灌
溉面積已達3,000餘甲,但岸裡諸社所擁有的土地則僅餘該圳所屬上游 地區(今豐原、潭子及神岡部分土地)。 5
圳水源源 張達京教導社民耕作,並與其他人合資開鑿水圳,為此處的平埔族 人生活帶來鉅變。原本岸裡社與其他居住於平原的熟番一樣,並沒有私 產的觀念,自開墾水田的技術引進部落後,因為需要長期在同一塊土地 上工作,造成了岸裡社的產權革命,而土地的私有化更讓他們不可避免 地捲入地權流失的浪潮之中。 6 然而,從土地開發的眼光來看,張達京的拓墾顯然極為成功,源 源圳水不斷使荒埔變為良田,稻米也因此豐收,臺中盆地的地貌有了澈 底改變。日治時期,包括猫霧捒圳在 內的三條埤圳被合併並指定為公共埤 圳,自此便以葫蘆墩圳為名。後來又 歷經幾次擴大改建,灌溉面積最高時 曾達1萬3,000餘甲,灌溉今臺中市豐 原、潭子、神岡、大雅等區。民國66
水利人的足跡 16
日治時期葫蘆墩圳轉角潭制排水門及堰堤 資料來源:典藏臺灣網站,https://goo. gl/96ZGwx,2017年3月6日瀏覽。
年(1977)石岡壩完工,為有效調配 供應大臺中區地區的公共給水與灌溉
用水,葫蘆墩圳與八寶圳又統一改由石岡壩引水。 7 這一切的發展,都 是以張達京的割地換水作為起點。今日神岡社口的古廟萬興宮還供祀著 張達京的長生祿位,以念其拓荒之功。
張達京 臺中盆地的開拓者 ─ 割地換水的「番駙馬」
日治時期合併葫蘆墩圳、八寶圳與王田圳而成立豐原水利組合,後改為豐榮水利組合。 此為當時設立的「豐榮水利之碑」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2017年2月28日瀏覽。
17
注釋: 1.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頁51。 2.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 43:3(1992.9),頁165-167。 3.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頁51。 4. 尹章義,〈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臺北文 獻》59:60(1982.8);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臺灣中部的歷史 淵源〉,《漢學研究》16:2(1998.12);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 族群轉換〉,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族群研究論文集》(臺北:中 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301-332。 5.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 43:3(1992.9),頁168-259。 6.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頁53-61。 7. 鄭昌奇,〈葫蘆墩圳〉,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2017年2 月28日瀏覽。
水利人的足跡 18
吳沙畫像1
吳沙 (1731-1798)
開蘭豪傑 拓墾後山的先鋒
位處「後山」的噶瑪蘭 蘭陽平原一帶,古稱「蛤仔難」或是「噶瑪蘭」(Kavalan), 噶瑪蘭是地名也是族名,意指的是「平原之人」。直到光緒元年 (1875),此處才正式易名為「宜蘭」。蘭陽平原沃野百里,但是在同 治13年(1874)的牡丹社事件以前,清廷採取劃界封山的政策,將原 住民居住的東部山區、蘭陽平原、埔里盆地視為「界外」或「後山」, 不設官治理,也不許漢人入墾。乾隆、嘉慶年間,西部平原大致開發完 畢,儘管官府禁止,「後山」新天地的利益仍吸引漢人前仆後繼冒險進 墾,其中第一位成功拓墾蘭陽平原的,就是吳沙。 2
「賊首」、「義首」到「墾首」 吳沙原來是福建漳浦人(今福建省漳浦縣),乾隆38年 (1774),43歲的他移居淡水廳三貂社(今新北市雙溪區)。此時的三 貂是通蘭要道,是大清帝國轄下的臺灣極北偏僻的邊陲之地,其實也是 天地會的三大基地之一。吳沙據地在此,與噶瑪蘭族人往來貿易,素有 江湖豪傑之氣的他有不少追隨者。乾隆51年底林爽文起事,漳泉械鬥演 變成攻城戕官的抗清事件,在各地天地會幫眾響應下,不到一個月就延 及全臺,清廷派了多名名將大吏,都無法完全鎮壓。此時的吳沙被官府 視為盤踞三貂的天地會「賊首」,位於易守難攻之處,是官方掃蕩後北 水利人的足跡 20
部碩果僅守的幫派老大,許多戰敗首領都去投奔他。 焦急的乾隆皇帝派遣他最倚重的福康安親征臺灣,很快攻陷了天地 會在中部的地盤,林爽文率眾逃往內山。清廷利用漳、泉等不同籍人的 猜忌與對立,改剿為撫,分化林爽文的部屬。而盤踞三貂的吳沙,正是
召撫的重點對象,以避免林爽文一幫人 逃往該處。擅於利用時勢的吳沙從「賊 首」搖身一變為協助官方的「義首」, 事件也在不久後終告平定。事後,吳沙 與召撫他的地方官員都被朝廷表揚封 賞,與官方交好的吳沙,想進入界外肥 沃平原拓墾營生的野心更加強烈。 3 在地方官的默許之下,嘉慶元年 (1794),已近古稀的吳沙終於率眾 進入蘭陽平原,「聚眾奪地,違例開
吳沙墓 資料來源:典藏臺灣網站,https://goo.gl/4dH0gU, 2017年3月31日瀏覽。
邊」。他募集資金,又招募漳州籍民千餘人,甚至還有數名通曉原住民 語之人, 4 號召力極為驚人。入墾免不了與噶瑪蘭族發生衝突,第一次 他失敗退回三貂。據說後來原住民得某種「痘症」怪病,吳沙施藥救活 了數百人,改善了和原住民的關係,也使得拓墾得以順利進行; 5 也有 說他以「和番捕賊、抵禦洋匪」為理由,強行占地開墾之實。較為特別 的是,界外後山的開發並無官方認可與保護,原住民的反抗又極為強 烈,吳沙將幫眾的嚴密組織化為拓墾組織―結首制,墾首吳沙下有大 結首,再下有小結首,都是富強有力之人,各自統御佃人、鄉勇,占地
的部分。此一階級秩序井然的武裝開墾集團,在一年間開墾了頭圍(今 頭城)、二圍,為了消弭私墾的違法罪名,翌年還向淡防同知補申請開 墾許可。無論如何,吳沙是第一位入墾蘭陽的漢人,在頭圍立足後,整
具備開圳技術的漢人,自然也在這塊多水的平原開圳引水。結首 制的拓墾是一塊一塊地建立據點,每佔領一塊土地,就一併進行水利興 修,形成宜蘭地區墾地與開圳並行的拓墾方式。水利興修與結首關係密
拓墾後山的先鋒 ─
個蘭陽平原很快就被聞風而至的後人開拓成美田。
吳沙 開蘭豪傑
後用竹木土壅圍起,先以大結為單位分地,再小結,再由眾人取得自己
21
切,無論是與圳戶立約或埤圳的起造,多由結首出面。初期開設的埤圳 不多,規模也小,常遭到洪水沖毀,但仍可視為宜蘭水利開發的起點。 6
拓墾與開圳並進的吳化 吳沙開墾到二圍,再1年後就過世了。他的兒子吳光裔能力不高, 因而姪子吳化成為新的領袖。他很有才幹,也能服人,漢人集眾越來越 多,原籍漳、泉、粵的移民雖然各自利益不同,但都奉吳氏家族為領 袖,納入旗下的開拓大隊,擴張為「九結首」,此時原來的零星拓墾據 點也成為帶狀的拓墾區。 7 吳家與「九結首」在墾地先後開闢了泰山口、金新安、金結安及金 復興等圳。金新安圳原是吳沙招募鄉勇開築的,之後吳光裔等人又合資 籌備工本整修埤圳; 8 金結安圳原本是吳化其下鄉勇開闢的金泰安圳, 被沖毀後,嘉慶13年(1808)又有結首江萬琴、陳尚奕等人重新修建, 改名為金結安圳。由於開圳與墾地並進,吳氏家族入墾10年間,開墾田 園達2,000多甲。 9
開蘭豪傑 自吳沙、吳化之後,拓墾移民持續增加,蘭陽溪北土地已被墾民佔 水利人的足跡 22
領殆盡,溪南也開始墾殖,加上福建泉州來的海盜王蔡牽不斷進犯東北 沿海一帶,嘉慶15年(1810),清廷終將噶瑪蘭納入版圖,嘉慶17年 正式設廳。設廳治之後,因為局勢較為穩定,地主投資開發埤圳的速度 與成效較以往高出許多。從設廳治到嘉慶末年,所開發的埤圳多達18
處,是蘭陽平原水利開發的高峰期,其中灌溉面積超過百甲以上的圳就 有11處, 10 而在有清一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程度為全臺之冠。在此 意義上,冒險犯難進入後山的吳沙被尊為開蘭豪傑,也的確為宜蘭拓墾 史寫下新的一頁。
吳沙 開蘭豪傑
民國50年(1961)的吳沙紀念館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s://goo.gl/nCHkpk,2017年3月31日瀏覽 (原出處: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拓墾後山的先鋒 ─ 23
注釋: 1.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s://goo.gl/J3q8mB,2017年3月20日瀏覽 (原出處: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2. 陳偉智,〈吳沙開蘭歷史的形成〉,《宜蘭文獻雜誌》20(1996. 3),頁 51-72。 3. 尹 章 義 , 〈 從 天 地 會 「 賊 首 」 到 「 義 首 」 到 開 蘭 「 墾 首 」 ─ 吳 沙 的 出 身以及「聚眾奪地、違例開邊」的藉口〉,《臺北文獻(直字)》181 (2012.9),頁95-157;尹章義,〈吳沙出身研究之補遺與訂正─以史學 方法論和歷史訊息傳播理論為基礎所做的反省〉,《臺北文獻(直字)》 186(2013.12),頁217-247。 4.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卷十人物志》(南投:臺灣文獻館,1993),頁 89。 5.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合著,《臺灣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 北:國家圖書館,2003),頁124。 6. 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市:宜蘭縣政府,1998),頁4650。 7. 盧世標纂修,《宜蘭縣志.卷八人物志》(宜蘭縣: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1970),頁3-4。 8. 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頁46-50。 9. 陳南旭,〈清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3),頁102-107。 10. 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頁58-80。
水利人的足跡 24
日治時期重修的曹公廟1
曹謹 (1789-1849)
鳳山平原的水利鼻祖 興修曹公圳的一代循吏
一代循吏 曹謹生於乾隆54年(1789)河南省河內縣(今沁陽市),字懷 樸,號定庵。自幼父親逝世,由母親撫養長大。嘉慶12年(1807)中舉 人,34歲那年,他被任用為知縣,歷任直隸、福建,因廉潔有才幹,而 於道光16年(1836)底受命來臺擔任鳳山縣知縣,平息地方盜賊亂事, 4年後又升任淡水廳同知。在他三十多年的任官生涯中,最輝煌的成績 是在臺灣的8年時光。今日高雄鳳山有曹公路、曹公小學,市政府年年 舉辦曹公文化節,甚至曹謹本人被奉為神明,一百多年來在曹公廟中領 受著人們的香火,都是為了感念他的貢獻。
曹謹、林樹梅與曹公圳的開鑿 曹謹所在的鳳山縣在今高屏一帶,土壤雖肥,但灌溉不興,零星埤 圳規模甚小,一遇旱災,百姓就難有收成,因而導致盜賊孳生,民生不 安。曹謹上任後巡視各地,發現下淡水溪(今高屏溪)雖水力充沛,卻 沒有被充分利用,慨嘆上天給的資源被徒然浪費;他也憐憫百姓面對久 旱的看天田只能祈雨的無奈,於是興起興修水利安定民心的念頭。 他與隨他一同赴臺的林樹梅商議此事,這位天資卓絕而遇事用心 的幕僚也力陳引水灌田的重要性,開圳大計於焉展開。 2 首先遇到的問 題是籌措經費,曹謹身先士卒捐出薪俸,各方富紳紛紛響應義捐,此 水利人的足跡 26
外他也與當地業佃共商,由灌區田地按受益面積分攤工費。道光18年 (1838)水圳動工興築,從下淡水溪畔的九曲塘(今大樹區九曲堂)築 堤設閘,利用地勢上引下流。此一大工程必然遭遇不少技術問題,現存 文獻中,只有《鯤島逸史》記述了獻策的地方隱士尤守己及匠師楊號兩
個人物。問題是該書為鳳山人士鄭坤五在昭和年間寫成的鄉土小說,小 說裏創造的人物並不盡然為真。話雖如此,的確有顧問為曹謹獻計,此 人便是前述的幕僚林樹梅。 3 即便他在曹謹身邊的時日不多,兩人仍以 書信往來商討水利之事。林樹梅提出種種建議,例如埤口涵閘處應重立 斗門,以防水大沖決;埤口用丁字形太直,應在涵外附築略微彎曲的短 壩等。他也不斷激勵曹謹,以他「勤民之仁、見事之明、任事之決而又 副以堅定之志力」,必能克服困難而使水利大興。 4 困難還不只於此。如興工途中曾因資金不夠而暫時停工,開圳經 過墓地,也曾因居民破壞風水的疑慮而受到阻撓。曹謹在公餘之暇常徒 步親往視察,指授方略,並與工人說笑,歡若家人, 5 如此親民之舉應 也排解了不少阻礙。兩年後,被稱為「五里圳」或「五鳳埤公圳」的水 圳竣工,圳道綿延,遍及小竹上里、小竹下里、大竹里、鳳山上里、鳳 山下里等5里,大約相當現今大樹、大寮、鳳山、前鎮、小港區一帶。 有近3,000甲的田地受到潤澤,收成普遍增加一倍。竣工之後,臺灣知 府熊一本前往勘驗,認為曹謹功勞很大,在百姓推舉下,將水圳命名為
而不輕言,可謂務為實事,先行後從者」。
6
見證高雄發展兩百年 曹公圳完工後只引灌了鳳山平原的一部分。道光19年(1839), 曹謹巡視時發現蓮池潭年久淤積,乃命人予以疏浚,使其灌溉功能更見 發揮。兩年後,鳳山又遭大旱,曹公圳灌區以外的地方飽受乾旱之苦。 有了前次的成功經驗,曹謹於道光22年再次集資,並命鄭蘭、鄭宣治開 鑿新圳,自九曲塘起,至下草潭為止,圳道遍及赤山里、觀音外里、半
曹謹 鳳山平原的水利鼻祖 ─ 興修曹公圳的一代循吏
「曹公圳」,並立碑撰寫〈曹公圳記〉,讚美他「未為而不輕諾,未成
27
日治時期的曹公圳圳頭 資料來源:應大偉,《一百年前的台灣寫真》(臺北:圓神,1995),頁155。
屏里、興隆外里、興隆內里,大致位於今大樹、鳥松、仁武、左營、三 民、鼓山區一帶。這條「五里新圳」在兩年後竣工,灌田2,000餘甲, 也就是後來的「曹公新圳」。完工之後,整個灌溉系統連結了90條大小 圳道,受惠土地也從鳳山延伸到左營一帶, 7 從此「無數稻花香滿岸, 好風吹過鳳山南」。 清代興建的曹公新舊大圳,兩百年來不斷發展、變化。日治時期埤 圳公共化後,大正9年(1920),「公共埤圳曹公圳組合」在新圳引水 口設置電動抽水機,增加曹公圳斷水期間前60日的給水量。大正10年 後,曹公圳系統併入高雄州水利組合,又有進一步擴建。但到戰後,高 雄及鳳山境內的區域發展主力由農業轉為工商業,人口的移動亦加速都 市化,使埤圳功能盡失,圳路也遭受嚴重污染。 8 直到近年,在民間與 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大圳才重新被整治,重生為當地重要的生態與 文化資產。走在轉型之路上的曹公圳,仍可謂為大高雄的發展奠定了重 要基礎。
水利人的足跡 28
誰興水利濟瀛東─後世對曹謹的追念 曹謹因為主持曹公圳的興築而揚名後世,其實他對臺灣還有許多 重要貢獻。他在鳳山增築城樓炮臺,並修建儲藏米穀的倉廒。此外,
曹公新圳尚在計畫階段,他就於道光 21年(1841)榮升淡水廳同知,奉命 北上。當時中英鴉片戰爭戰火波及臺 灣,他率兵擊沈英艦,抵禦英軍。也 曾增設鄉塾、刊印兒童的啟蒙課本, 又續建學海書院,提倡學風。 不過,他任內最為特別的成就, 還是對水利事業的關注。事實上,清 代官方在水利開發所發揮的功能極為 有限。由於開發水圳的風險很大,地
曹公新舊圳概圖 資料來源:郭吉清,〈城市古圳道探秘─北高雄 曹公新圳的前世與今生〉,《臺灣濕地雜誌》62 (2006.10),頁93。
方又無財力,官員主持開圳若結果不 佳,還要受罰或自行賠償,加上他們留任臺灣的時間普遍不長,因而 關心水利的官員極少,頂多捐錢撥糧協助,大部分還是聽任移民者自行 投資開鑿。 8 曹謹乃為一個特例,在鳳山縣主持水利有功。北上淡水廳 後,他還曾建議在中壢附近開鑿水圳,灌溉桃園臺地。這個美意最終因
中勸修水利用力最多之人。 10 道光29年(1849),曹謹過世。他名列《清史稿》的「循吏傳」 中,意味著被認可為奉職守法、清廉賢能的官員。淡水廳民追慕曹謹的 恩德,建了德政祠祭祀他;鳳山縣民同樣念其功德,在縣城鳳儀書院旁 建立曹公祠,每年都舉辦盛大的祭典。民國81年(1992),曹公祠升格 為曹公廟,並開始設立神像供人祭拜。今日若到曹公廟,抬頭便可見寫 著「功同禹王」匾額,道盡了後人對曹公的懷念。
曹謹 鳳山平原的水利鼻祖 ─ 興修曹公圳的一代循吏
墾民之間的族群意識太強而未能實踐,但已足證明他是清代臺灣地方官
29
延伸閱讀: • 陳怡霖,《臺灣第一循吏─ 曹謹研究》(高雄:打狗文史工作室, 2013)。 注釋: 1.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s://goo.gl/CzC1Ds,2017年3月31日瀏覽。 2. 陳 怡 霖 , 〈 從 「 曹 公 圳 碑 記 」 談 曹 公 圳 興 築 的 源 由 〉 , 《 南 臺 文 化 》 1 2 (2004.1),頁15-20。 3. 林文龍,〈林樹梅與曹公圳─從《鯤島逸史》談起〉,《國史館臺灣文獻 館電子報》109(2013.4),http://www.th.gov.tw/epaper。 4. 楊 艷 華 , 〈 曹 謹 臺 灣 事 蹟 補 論 ─ 以 《 歗 雲 詩 文 鈔 》 及 《 百 壽 詩 錄 》 為 據〉,《漳州師範學院學報》3(2013),頁7-12。 5. 〈曹謹傳〉,盧德嘉編纂,《鳳山縣採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臺灣文獻重刊73種,1961),頁258。 6. 蔡幸芳,〈曹謹與曹公圳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5),頁152-157。 7. 吳 密 察 監 修 , 《 臺 灣 史 小 事 典 》 ( 臺 北 : 遠 流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2000),頁66。 8. 許淑娟,〈話曹公圳興築與運作〉,《臺灣濕地雜誌》62(2006.10),頁 106-113。 9.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 36:2(1985.6),頁107-150。 10. 陳鴻圖,〈從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的水利變遷〉,《東華人文學報》5 (2003.7),頁183-208。
水利人的足跡 30
郭錫瑠畫像1
郭錫瑠 (1706-1765)
引灌臺北平原 瑠公大圳的倡議者
身兼多重身分與角色的郭錫瑠 康熙44年末(1706)出生於漳州府南靖縣的郭錫瑠,幼時隨父親 來臺,最初居住於彰化平原,在今日福興鄉一帶的鎮平、埔心等庄拓 墾。康熙58年施厝圳(八堡圳)通水竣工後不久,青壯年的他即繼承家 業,移居大加蚋堡興雅撫徠庄(今臺北市信義、大安區一帶)。 透過清代有限的土地契約文書,大致可以勾勒出郭錫瑠在移居地的 身分與形象:他是擁有一定財力的土地投資者,曾借銀給平埔族社以取 得番業的收租權;他也是地主,習慣將名下土地編號,招來佃農開墾, 並聘有管事協助徵收錢糧;他訂定了明確的罰則約束佃人,嚴格要求他 們不得「窩容匪類及結盟、拜把、賭博、私宰、拳棒兇毆」;他亦是地 方上具有名望及地位的「郭頭家」。 2
引灌大加蚋堡的夢想 由此便不難理解,這樣一位兼具投資精神、管理能力與社會聲望的 郭錫瑠,在施厝圳帶動的水田化運動熱潮之下,對水利事業懷抱著極大 的熱情。郭家田園所在的興雅庄原有柴頭埤可資灌溉,那是一池位於今 日臺北醫學大學東南側一帶近25公頃的埤塘。乾隆5年間(1740),他 眼見埤塘土石淤積漸生浮洲,水量日漸不足,終有一天不利於灌溉,因 而興起另覓水源開圳築埤的念頭。 水利人的足跡 32
郭錫瑠看中的是新店溪與青潭溪匯流之處,那裏地勢較高,水源容 易因勢利導,然而「地險番猛,樹林陰翳」。尤其是地近泰雅族部落, 圳頭經常遭到破壞,因而開圳工程直至乾隆17年(1752)都未能成功。 在此同時,大坪林庄(今文山區)也急需穩定的水源灌溉田園。墾首蕭
妙興等人找上郭錫瑠,希望說服他放棄獨立開圳的想法,由他們接手青 潭口圳頭,續築引水至大坪林五庄的圳道,條件是讓郭氏在「獅山邊大 潭」另立埤地,接引大坪林圳來自青潭溪的水。自此,郭家的水利事業 就與大坪林圳的開發史緊密相連。 4 由於蕭妙興等業主合股出資,歷經在石壁開鑿隧道引水的石腔圳 路等艱困工程,通往五庄的大坪林圳路終得以引水灌田。另一方面,郭 錫瑠則繼續追求引灌大加蚋堡的夢想。他很快發現青潭小溪的水源可能 不足以同時灌溉這兩個區域,因而嚐試在新店溪更上游的過橋庄附近引 水,以確保水源穩定。除了圳頭工程外,他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如何 導引圳水越過霧裡薛溪(景美溪),經過萬盛庄(今景美公館街一帶) 的土地再到達大加蚋堡。 為了解決土地問題,郭錫瑠找來萬盛庄民,以萬盛庄的灌溉權換 得他們提供圳路用地,以及共同出資開鑿圳路。然而,圳水過溪的技 術問題顯然更加棘手,他最初的設計 是在溪上架設平底的「木梘」,讓圳 水從橫越溪面的渡槽流至對岸,不料 完工後的木梘卻被河岸兩邊庄民當作 郭錫瑠 引灌臺北平原
橋樑使用,不久就因此毀壞。接著他 嘗試於溪底埋設去底水缸,連結以成 暗渠,卻又因山洪爆發被悉數破壞。 5
經此種種挫敗,郭錫瑠變賣自彰化田
出重建工程的資本。眼見數十年來的 辛苦與投資頓成泡影,他頹然懊喪, 抑鬱苦悶,不久就因病而於乾隆30年 (1765)與世長辭,享年61歲。 6
木梘 資料來源:惜遺,〈臺灣之水利問 題〉,《臺灣之水利問題》(臺北: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50),頁7。
瑠公大圳的倡議者 ─
業的2萬兩資金已花費殆盡,再也籌不
33
大正14年(1925)瑠公圳碧潭取水口側面 資料來源:李宗信,《瑠公大圳》,頁119。
克紹箕裘的郭錫瑠之子:郭元芬 幸而瑠公圳的開拓並未因郭錫瑠去世而中止,長子郭元芬克紹箕 裘,苦思如何繼續父親的未酬壯志。郭元芬面對的挑戰又更加嚴峻,首 先,此時大坪林圳已經開通,若從新店溪鑿圳北引,一定要經過大坪林 庄縱橫密布的水圳。乾隆32年(1767),郭元芬與蕭妙興等人訂立契 約,在不影響大坪林圳灌溉的保證下,對方同意以木梘讓新圳橫越大坪 林圳道。其次,他找來水利匠師陳菊司商議,決定捨棄在溪底埋設水缸 的辦法,改採最初渡槽的設計,但將平底木梘改為尖底的菜刀梘,以防 止行人行走,如此終於解決了圳路交叉及橫渡溪水的問題。同年,他再 度與萬盛庄的官佃33人簽訂合約,在青潭口下游另找取水口築圳引水, 資金由兩方共同負責,若有超支,則由郭家全權負擔。換句話說,直到 乾隆32年,圳頭才改到今碧潭現址。
水利人的足跡 34
大圳通水:臺北平原的生命之水 克服土地、技術、資金等種種挑戰的這條大圳終在乾隆40年代通 水。道光年間,因為與大坪林圳糾結難分的歷史,它被以青潭溪大圳、
郭錫瑠 引灌臺北平原 瑠公大圳的倡議者 ─
清代臺北平原三大水圳(瑠公圳、霧裡薛圳及大坪林圳),今合併稱為瑠公圳 資料來源: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頁182。
35
大坪林青潭大圳等名稱留存史冊,直到道光年間才出現瑠公圳之名,以 感念郭錫瑠父子的功業。依據同治9年(1870)完稿的《淡水廳志》記 載,此時瑠公圳的灌溉面積已達1,200餘甲,是為清代臺灣的三大水圳 之一。圳水潤澤了土地,提高生產力,也使依附在水圳周邊的聚落及人 口不斷發展,甚至成為市街,奠定了臺北日後發展為城市的基礎。歷經 都市化的劇烈變遷,瑠公圳雖然註定只能是地景上斷裂的歷史印記,卻 仍川流不息地存留於不同世代的臺北人心中。
延伸閱讀: • 李宗信,《瑠公大圳》(臺北:玉山社,2014)。 注釋: 1. 李宗信,《瑠公大圳》(臺北:玉山社,2014),頁19。 2. 李宗信,《瑠公大圳》,頁18-21。 3. 〈乾隆三十八年大坪林五庄仝立公訂水路車路合約〉,收於臨時臺灣土地 調察局,《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察局, 1901),頁144-147。 4. 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 瑠公圳之變遷〉,收錄於黃富三總編輯,《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 點》(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145-228。 5. 惜遺,〈臺灣之水利問題〉,收於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臺灣之水利問 題》(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50),頁10。 6.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藏,《郭錫瑠傳記(日譯版)》(未出版)。
水利人的足跡 36
劉銘傳畫像1
劉銘傳 (1836-1896)
建設臺灣的首任巡撫 開發臺北城地下水源第一人
開辦洋務的首任巡撫 劉銘傳是行伍出身。咸豐3年(1853),洪秀全率軍攻破南京,正式 建立「太平天國」,隔年,18歲的他加入李鴻章創建的淮軍,被推為團 練長官,開始他南征北戰的軍旅生涯。因為戰功,曾晉升為直隸總督。 同治13年(1874)發生於牡丹社的日本出兵事件,讓清廷對待這 個邊陲小島的態度大幅轉變,開始積極治理臺灣。光緒10年(1884), 基隆被捲入中法戰爭的戰場,清政府進一步體認臺灣地位之重要,翌年 即在臺灣建省。在中法戰爭受到重用並立下功勞的劉銘傳時值50歲,被 派任為臺灣首任巡撫,成為臺灣地位最高的統治者。或許因為未受傳統 科舉的思想灌輸,他思考靈活,頗能接受西學新知。來臺以後,雖然財 政及人才皆極匱乏,他仍接續建省前沈葆楨、丁日昌、岑毓英的經營,為 臺灣的自強新政開創新局,希望以臺灣「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至光緒17年(1891)為止的6年在任期間,他著手整軍經武,修築砲 臺、設火藥局、水雷局。亦嚐試將統治力量擴及到「番界」之外,加強 界外番地的管理,撫番、剿番也理番。為了開闢財源,他除在臺灣開辦 樟腦業及採礦業外,更實施清賦,希望清查出未繳稅的隱田,以增加稅 收。他也開辦新式學堂,培育通曉外語及實學的人才。在硬體的建設方 面,劉銘傳設立郵政總局,開辦新式郵政系統;架設臺廈、臺澎及島內 的電報線;興建臺北至宜蘭之道路;購置輪船,開闢通往上海、香港、 西貢、新加坡、呂宋等海上航線;還開通了基隆到臺北之間的鐵路。2
水利人的足跡 38
解決臺北城用水問題 劉銘傳的新政範圍多在北部,主要是因為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已經
日治初期的臺北城石坊街(今衡陽路東段)存留的水井 資料來源:凝眸歲月 臺北建城130週年攝影特展網頁,https://goo.gl/YqHJPw (原出處: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
北移。雖然當時省會設在橋孜圖(今臺中),但因財政問題而遲未完成 建設。因此而常駐臺北的劉銘傳,十分注重臺北城的建設,尤其是飲水 用水的問題。 他發現臺人常常生病,原因是缺乏乾淨用水,因此向清廷申請購買 機器,想要在臺北鑿深井取水。但苦於當地人無此技術,於是寫信給日 本好友名倉信敦,邀請他帶著數名工匠來臺協助。名倉也是奇人名士, 年輕時學習儒學兵法,多次隨德川幕府派遣的使者到西歐諸國及上海訪
銘傳。接到信後,名倉馬上召聘了木匠佐藤甚太郎等人,又找了通曉中 文的七里恭三郎擔任翻譯,一同坐船赴臺。劉銘傳非常高興,以賓客之 禮相待,第二天,工匠就率著苦力在石坊街與西門街間(今衡陽路)開 鑿水井。 3 開鑿工程歷經了種種困難,如當地人認為鑿井會觸怒土地之 神,破壞風水,還曾聯名向劉銘傳要求停止工程。 4 這幾口深井挖掘的 地下水因受壓而自行湧出,被居民稱為「自來水」,成為駐在臺北城的 官員之飲水來源。儘管劉銘傳的「自來水」並非後世認知的自來水,卻 是以近代科技取得飲用水的首次嘗試。 此外,他還曾命人在北門街(今博愛路)造了一座盆池,供官民 洗澡,並取「詠沂園」為名,歌詠洗浴帶來的美好樂趣。這口浴池被日 人評為「雖不雅潔,亦足以洗塵垢」,在日治初期臺北城尚無公共浴場 時,成為洗浴的最佳場所。 5
劉銘傳 建設臺灣的首任巡撫 ─ 開發臺北城地下水源第一人
視,他認為清帝國應與日本共同對抗歐洲列強,因而結識意氣相投的劉
39
進步而文明的頭腦 劉銘傳的新政受到頗多阻力,他的清賦政策引起當地土豪的反感, 一般官員也認為他的政策過於躁進,多方攻擊,財政收支不平衡更是他 推動新政最大的障礙。光緒17年(1891),他以體弱為由,離任回歸鄉 里。繼任的邵友濂在財政困窘下,不得不中止多項改革。 但劉銘傳的建設仍然留存了下來。日治時期的衛生工程技師濱野 彌四郎,曾在鐵道部附近撿到一個機器的碎片,得知是劉銘傳使用的蒸 汽壓路機,當時連日本國內都尚未引進;他也見到劉銘傳在西門街設置 的電燈,及淡水河畔留下的起重機。親眼目睹這些建設的遺跡,他不禁 讚嘆劉銘傳「頗有進步與文明的頭腦」。 6 劉銘傳的雄才大略與創新思 考,使其在臺新政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大清帝國境內的任何地方。
注釋: 1.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https://goo.gl/lOdiya,2017年3月31 日瀏覽。 2.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 1993),頁38-80。 3. 岡部三智雄,〈日本治臺前來臺日本人之研究(1874-1895)〉(臺北:臺 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頁97-108。 4. 〈劉銘傳の良友たりし名倉翁(二)〉,《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0月 13日,2版。
水利人的足跡 40
5. 佐倉孫三,〈詠沂園記〉,《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 10月 27日,漢文 版。 6. 〈回顧二十年,劉銘傳の施設〉,《臺灣日日新報》,1916年6月17日,2 版。
巴爾頓1
巴爾頓 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 ( 1856-1899)
臺灣自來水之父 衛生工程的奠基者
日本近代衛生工程的推手 巴爾頓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其父是著名的史學家。據說 他小時就聰明過人,特立獨行,曾向小學老師自稱上課已無法滿足他 的求知慾,驚服眾人。 2 於愛丁堡工業專門學校(Edinburgh collegiate School)畢業後,1873年他進入布朗兄弟事務所(Brown Brothers & Co. Ltd)歷練了5年,從事土木建築與河川港灣等工程建設,很快升主 任技師。這段期間,他曾到大學研習衛生工學,後與叔父另立公司,開 始參與倫敦水道設計工程,並成為倫敦衛生保護協會(London Sanitary Protection Association)的常駐技師。 3 1884年,在倫敦舉辦的 「萬國衛生博覽會」中,巴爾 頓結識了當時擔任日本內務省 衛生局事務官的永井久一郎。 永井在歐洲視察的重點即是衛 生工程,返日後向明治政府舉 薦巴爾頓,在此機緣下,他於 明治20年(1887)踏上日本 身著和服的巴爾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s://goo.gl/Nf68EG, 2017年3月31瀏覽。
國土,受聘為帝國大學(後改 稱東京帝國大學,即今東京大
學)衛生工學的教師,並兼任日本衛生局顧問技師。 此時的日本剛引進西方國家的近代「衛生」概念,保衛生命不再 水利人的足跡 42
只是個人之舉,而是國家之責。明治政府積極展開攸關健康的上下水道 等衛生工程建設,巴爾頓也得以一展長才。他提出了東京水道改良計 畫,以人口成長率預估給水人口及用水量,確立水道規模,並設計改良 水質的設施及送水方式。除了東京以外,大阪、福岡、神戶、仙臺等城
市的上下水道規劃都是依據他的建議與指導。 而在帝國大學的9年期間,他教過的許多學生陸續成為臺灣總督府 土木技師,諸如長尾半平、高橋辰次郎、新元鹿之助、德見常雄、山形 要助等人,都曾受過他的指導。其中與他關係最密切的,即是後來與他 一起赴臺籌劃衛生建設的濱野彌四郎。
在臺進行衛生工程調查 明治29年(1896)4月,巴爾頓在衛生局期間的長官後藤新平被臺 灣總督府聘為衛生顧問,他在視察臺灣後,深感建設衛生設施是開發的 前提,提倡普及上下水道的重要性。此時,巴爾頓與帝大的契約剛剛結 束,後藤的力薦促成巴爾頓來臺擔任顧問技師的契機。雖然在臺時間只 有短短3年,但他與助手濱野走遍全島,提出了為數驚人的衛生調查報 告書。 抵臺述職不過1個月,明治29年(1896)9月,巴爾頓就與濱野向
也包括了他們在基隆與臺中的調查成果,目的在改善都市的衛生問題。 臺北城的問題顯然最為嚴重,他們指出,從衛生工學的角度來看,臺北 簡直是最不健康的土地,比想像中還要髒亂而充滿臭味。當時主要的給 水方式是鑽井、淺井與飲用河水,但溝渠中的水停滯而堆滿污穢物,飲
污水滯留好發瘴氣,便容易造成瘧疾等傳染病。加上市區街道陰暗, 髒亂不堪,他們甚至主張應該將艋舺全數毀壞,重新再造。除了調查 之外,報告書也具體提出自來水供應及污水排放的初步設計,並估算 所需經費。如他們發現臺北盆地地勢平坦,無高低起伏,地下水量極
衛生工程的奠基者 ─
用水質並不乾淨。加上城內的排水不良,一遇洪水,淹水便排不出去,
巴爾頓 臺灣自來水之父
總督府提出「臺北市衛生工事調查報告」。雖然名為臺北市,但內文中
43
為豐富,因而建議初期階段先利用地下 水並立法防止濫抽,後續再考慮地表水 之供應。至於臺中,除了供水方式外, 比較特別的是巴爾頓提及了市街規劃的 概念,建議從衛生、商業及防災觀點規 劃,以當時歐美各國多採用的方形市街 取代早期規劃的圓狀,可說是日本統治 臺灣以來首次提出的都市規劃構想。在 基隆,他們則觀察到水質不佳、水量不
大正8年(1919)設置的巴爾頓銅 像,在戰時因金屬軍需而被徵用, 現已不存 資料來源: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提供
夠的問題。在隔年的調查中,暖暖被選為水源地。他們測量水量,認 為應保持水質並涵養水源,又為基隆的自來水管佈設及預算作出基本 估計。 5 其中,巴爾頓強力主張應用西方的新學說,使用鑄鐵管做為配 水管,此一創新之舉開日本、臺灣之先,為日後的衛生工程帶來莫大 影響。 6 同年底,踏勘的腳步拓展到嘉義、臺南、鳳山,甚至是離島澎 湖。他們筆下的臺南、安平等地相當乾淨,但還是有用水不夠的問題; 打狗(今高雄)可以築港,也適合設置療養院;而澎湖的井水含鹽不宜 飲用,應該建造貯水池蓄留雨水,或想辦法處理過濾水中的鹽分。 為了吸取更多西方的殖民地衛生治理經驗,明治31年(1898)12 月 , 巴 爾 頓 與 濱 野 遠 赴 海 外 3個 月 , 到 英 人 在 上 海 的 居 留 地 、 及 在 香 港、新加坡的殖民地參訪。他們留意的範圍很廣,包括上海的市街清掃 制度,新加坡的強制衛生法令、檢疫制度及明渠下水道排水方式,以及 香港的中國人家屋改造成果,都是他們認為能夠提供臺灣總督府參考的 水利人的足跡 44
資訊。 7 由此可見,來臺後的巴爾頓已不只關心自來水的乾淨水源或污 水處理問題,還將調查擴及到市街規劃、建築、污物處理等衛生工程的 種種層面。
未酬壯志奠定自來水建設方針 巴爾頓與濱野致力於探查各地的水源地,並規劃水源地到市街的 自來水系統。他在新店溪上游考察臺北水源地時發現適合地點,卻在 此次工作中感染了瘧疾。不久後又染上赤痢,病情時好時壞。明治32 年(1899)3月病況好轉,他還與濱野到梧棲及葫蘆墩等地繼續進行調 查。4月返回臺北後,原本打算休假先回日本,再返鄉愛丁堡,不料卻 在東京病情惡化,被送至帝大附屬醫院治療。當年8月,才值44歲壯齡 的他,竟因傳染病的併發症而逝世。 志在擘劃衛生大業的巴爾頓被傳染病帶離人世,幸而,他的壯志並 未隨之入土,而是為長期跟隨他的濱野彌四郎所繼承、實現。他為臺灣 的自來水設施奠定了基礎調查與規劃方針,所提的計畫也陸續成為日人 在臺衛生施設的藍圖。如他設計或變更設計的淡水水道與基隆水道,優 先於明治32年(1899)3月及明治36年(1903)3月竣工,除了市街供 水之外,主要目的皆為港口的軍艦補給用水。 8 而最重要的臺北市街自 來水道工程,也依據巴爾頓的建議在濱野手上完成。
新報》刊載了多幅追悼之文,這些報導更完整地刻劃出巴爾頓的樣貌: 他創新大膽,不怕採用新工法、新學說;他哲學、文學造詣皆深,文筆 燦然,連工程報告書的文字都超凡優美;他是攝影專家,技術達到世界 級水準,名列三大家之一;他豪邁率直,眾人相約賞月小酌時遍尋不著
的事蹟更不可勝數,有次出差調查,稍長的褲子沾到泥濘,旁人勸他把 褲管捲起,他二話不說就拿起刀子割短褲管;他常把白襯衫當紙,調查 所得的數字就直接寫在上面;面見臺北知事之時,知事贈他佩花,他當 場把新製的上衣剪一個洞,欣然將花插入。 9 如此天真爛漫而才學兼備
衛生工程的奠基者 ─
他,原來他呈大字型躺在草地上,早已睡得鼾聲大響;巴爾頓不拘小節
巴爾頓 臺灣自來水之父
巴爾頓被安葬於東京青山墓園。日治時期發行量最大的《臺灣日日
45
之人的英年早逝,令世人無限惋惜。大正8年(1919),濱野在離開臺 灣之際,請求總督在臺北水源地的唧筒(抽水工具)前設置巴爾頓的銅 像,以緬懷他的功蹟,濱野親自獻上了悼文:「盡一己之天職並加以實 現,這才是生命得以永續的原因」。
延伸閱讀: • 稻場紀久雄,《バルトン先生、明治の日本を駆ける─近代化に献身したス コットランド人の物語》(東京:平凡社,2016)。
注釋: 1. 淡水維基館網站,https://goo.gl/pX8SVD,2017年3月31日瀏覽。 2. 〈バルトンの逸事〉,《臺灣日日新報》,1909年10月24日,4版。 3. 〈故バルトン氏の畧歷〉,《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8月9日,2版。 4. 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代化 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第二章頁 12-19。 5. 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代化 影響之研究〉,第三章頁1-24。 6. 〈バルトンと本島〉,《臺灣日日新報》,1909年10月24日,5版。 7. 黃 俊 銘 , 〈 臺 湾 に お け る バ ル ト ン の 水 道 事 業 に つ い て 〉 , 《 土 木 史 研 究》10(1990.6),頁163-167。 8. 黃 俊 銘 , 〈 臺 灣 上 下 水 道 奠 基 者 巴 爾 頓 與 濱 野 彌 四 郎 〉 , 《 臺 灣 學 通 訊》49(2011.3),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7587&ctNode=2217
水利人的足跡 46
&mp=5。 9. 〈バルトンの逸事〉,《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8月9日,2版。
濱野彌四郎
濱野彌四郎 (1869-1932)
都市的醫生 投身全臺自來水建設的 衛生工程師
心懷抱負的帝大生 濱野彌四郎原名黑川彌四郎,生於明治2年(1869),為千葉縣平 民黑川久兵衛次子。初等中學畢業後,志於東京帝大的他赴東京苦讀 準備,順利考入預備學校。此時日本正值霍亂流行,其父親因罹病而 住進濟生堂濱野醫院治療,因此熟識了當時的院長濱野昇。明治26年 (1893)他順利進入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後來改為東京帝國大學工學 部)土木工學科,此時濱野昇正投身政界,欲培養後進,在此機緣下, 他於該年入籍濱野家,並改名濱野彌四郎。 土木工學科的教授多為跨足學界與實務界的知名教授,其中也包 括影響他至深的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明治29年
水利人的足跡 48
濱野彌四郎全家福,濱野為右一 資料來源: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 代化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第四章頁78。
(1896),巴爾頓被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後藤新平聘請來臺推動衛生工 程事業,27歲的濱野也作為助手一同赴臺。他遠赴臺灣,除了追隨恩師 及對後藤之尊敬外,或許也跟他義父曾在臺擔任軍醫與衛生委員的經驗 有關。 1 自此,這個傳染病肆虐而尚缺乏近代衛生觀念的蕞爾小島,成 了他發揮所長的生命舞臺,從該年8月至大正8年(1919)退休為止,濱 野為臺灣貢獻了23年的春青歲月。
衛生工程調查 濱野隨巴爾頓來臺後,陸續展開北部都市衛生狀況調查、臺中市 街規劃調查、南部都市的衛生狀況調查等,並赴上海、香港、新加坡等 地考察英國的殖民地衛生措施。他們的目的在解決都市的衛生問題,其
最重要的水量、水質資料、水源地的選定、水源至市街地的地形測量, 多在巴爾頓及濱野的手上完成。
投身自來水建設與市區計畫 明治32年(1899)4月後,衛生工程設計的事務正式由土木局負 責,污水處理事務亦制定成為法令規範。 同年巴爾頓英年早逝,濱野 仍留在臺灣,由衛生局技師轉為土木局技師,繼承巴爾頓未竟的遺志。 他的足跡遍布全臺,在他任內,陸續進行了彰化、臺北、高雄、嘉義、 臺南、臺中、屏東及士林、金包里、北投、斗六、大甲、花蓮港等大小 市街的自來水佈設工程,以及一部分原住民地區的簡易水道。 3 他同樣
濱野彌四郎 都市的醫生 ─ 投身全臺自來水建設的衛生工程師
中,最重要的是進行臺灣的給排水工程設計、規劃工作。臺灣水道事業
49
將自來水視為都市衛生的第一要務,考慮到小市街無法負擔設置一般水 道所需的沉澱池、濾過池、淨水儲留池、抽水唧筒等設備之鉅大經費, 因而他建議探查臺灣山脈,尋找一定高度的湧泉作為水源地,鋪設簡易 水道上引下流,並一再呼籲至少各支廳所在地不能沒有自來水建設。 4 除了遵循巴爾頓的理念,他也不斷學習新觀念,每年定期在全國上水協 議會與其他技師或學者交流。 其中,濱野設計並任主任技師的臺南水道於大正元年(1912) 開 工 , 原 預 計 4 年 完 工 , 因 一 次 大 戰 而 延 遲 , 最 終 竣 工 於 大 正 11 年 (1922)。此一水道改善了臺南市街的飲水衛生。在日治時期是全島規 模第三的水道,也是目前設施環境破壞最少,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水道。 濱野從英國引入14臺急速過濾設備,藉由硫酸礬土等藥物來增加過濾速 率,當時不僅在臺灣,連日本都十分少見。 5 水道落成後,下屬八田與 一等人申請在水源地的山上淨水場附近為他立了半身銅像,以資感念。 6 除了自來水之外,濱野也參與了臺北、新竹、嘉義、基隆、高雄、 臺南、臺中、花蓮港、屏東等市街的市區改正計畫,包括劃定城內道路 線、佈設污水系統及規劃公共設施的位置或街廓尺寸,將衛生觀念落實 於城市的建設中。
勤勉認真的都市醫生 大正8年(1919)4月,濱野以健康不佳為由辭去總督府的職務, 水利人的足跡 50
離開了臺灣。他在民間與官方的友人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送別會,約有 150人為他送行。 7 返日之後,在帝大學長的引介下,他又參與神戶市 的水道工程,並擔任神戶市都市計畫課課長一職,繼續發揮他的專長。 與濱野同在總督府土木局的同事,也是帝大學弟的堀見末子,曾經
這麼描寫濱野: 他是個平凡的人,但是臺灣所有的水道與市區計畫,幾乎都是 全部出自濱野先生之手。濱野先生欠缺學才,也沒有經理與行 政的手腕,但取而代之的是誠實與熱心,我對於這一點常常向 他表達敬意。 8 濱野或許不像他的老師巴爾頓般天才縱橫,才被堀見形容成欠缺學 才。但他勤勉認真,樸實溫厚,將所有的功績歸給恩師而不居功。獻身 臺灣的23年間,他陸續完成了16處上水道系統與16處城鄉規劃。論者稱 他為「都市的醫生」,可謂是他一生最好的寫照。
濱野彌四郎 都市的醫生 ─ 投身全臺自來水建設的衛生工程師
濱野彌四郎銅像(許文龍塑) 資料來源:臺灣公益電子報網站,https://goo.gl/rh0zGv, 2017年3月31日瀏覽。
51
延伸閱讀: • 稻場紀久雄,《都市の医師─浜野弥四郎の軌跡》(東京:水道產業新聞 社,1993)
注釋: 1. 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代化 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第二章頁 12-19、25。 2. 黃 俊 銘 , 〈 臺 湾 に お け る バ ル ト ン の 水 道 事 業 に つ い て 〉 , 《 土 木 史 研 究》10(1990.6),頁163-167。 3. 黃 俊 銘 , 〈 臺 灣 上 下 水 道 奠 基 者 巴 爾 頓 與 濱 野 彌 四 郎 〉 , 《 臺 灣 學 通 訊》49(2011.3),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7587&ctNode=2217 &mp=5。 4. 〈簡易水道の必要〉,《臺灣日日新報》,1916年8月15日,2版。 5. 簡明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對臺灣城鄉發展近代 化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第五章 頁31。 6. 〈濱野氏銅像,臺南水道水源地へ〉,《臺灣日日新報》,1922年3月17 日,7版。但銅像後來不知下落。民國94年臺南水道升格國定古蹟,奇美集 團董事長許文龍在原先基座上重塑了銅像。 7. 〈 濱 野 氏 送 別 會 , 近 來 稀 有 の 盛 況 〉 , 《 臺 灣 日 日 新 報 》 , 1 9 1 9 年 4 月 5 日,2版。 8. 堀見末子著,向山寬夫編,《堀見末子土木技師─ 臺湾土木の功勞者》 (東京:自刊,1990)。中譯文見林春江摘譯編述,〈台灣總督府崛見末 子技師及其同事─ 日治初期台灣工程建設先驅(下)〉,《臺灣風物》
水利人的足跡 52
49:1(1999.3),頁158。
松木幹一郎1
松木幹一郎 (1872-1939)
催生日月潭發電所 臺灣電力拓荒者
專精交通與電力的官員 松木幹一郎於明治5年(1872)生於日本四國的愛媛縣,明治29年 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英法科,並在文官高等考試中合格,從此進入官廳 服務。來臺之前,曾經任職廣島及橫濱郵政電信局長、鐵道院參事運輸 部庶務課長、東京市電氣局長、山下汽船會社總理事及副社長、東京市 政調查會專務理事等職,對交通、電力瞭解頗深。大正12年(1923), 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政府成立了救災機關「帝都復興院」,由曾任臺 灣民政長官、時任東京市長的後藤新平出任總裁,松木擔任副總裁,這 成為他日後來臺的遠因。 2
復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與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 昭和4年(1929),大藏省大臣井上準之助向臺灣總督石塚英藏推 薦他的同屆校友松木,擔任台灣電力會社社長,松木接下這個挑戰, 在翌年1月赴臺,成為第三任社長。電力會社的成立,與大正中期成形 的日月潭的電源開發計畫有關。大正6年(1917),總督府技師大越 大藏提出西部臺灣水力發電的具體企劃,後總督府將此案送交帝國議 會,提請以發行公債方式興工,但此時正逢日本內地大肆建設而財源 不足之時,原敬內閣的「非募債主義」否決了此案,取而代之的是由 大藏省提案設立半官半民的株式會社,由民間募集資金興建。大正8年 水利人的足跡 54
(1919),台灣電力會社成立,以多位日人、臺人資本家及官僚為股 東,由總督任命高木友枝為社長,日月潭工程也隨即開始。然而,受到 一次大戰後物價高漲的影響,預定的建設費不斷增加,只好先暫停未著 手的工程。此時,電力會社已投下2,000餘萬日圓購買材料、機械、興
建鐵道及部分設備。大正12年(1923),會社透過總督府向大藏省求 援,獲得日本興業銀行融資,繼續進行工程,不料數月後發生關東大震 災,大藏省以東京的復興資金為優先,又撤回了對日月潭發電所的資 金計畫。此後,是否再興此一水力發電工程,或是就此宣告停工,以 建設火力發電廠取代,成為日本政壇不同黨派間角力的議題。昭和2年 (1927),隨著支持復工的政友會上臺,美國專家來臺調查了該計畫, 並提出肯定意見,總督府的復工計畫案一時於帝國議會有條件通過,然 而,隨著昭和4年反對派的民政黨上臺,計畫又被凍結。此時來臺的松 木社長,赴任後的首要工作,除了改革會社營運外,就是立即著手日月 潭的現地調查。 松木率領員工進行了為期7個月的基礎與工程計畫調查,也赴東京 與專家商談工程再興的可能性。昭和5年(1930)8月,他向總督府提出 詳盡報告及重估的預算,總督府也將此份調查報告上呈日本拓務省。之 後他回到日本1個半月,面見、遊說大藏省、拓務省官員,又於9月提出 工程報告。期間歷經臺灣民眾黨向兩省大臣提出反對日月潭發電工程的 松木幹一郎 催生日月潭發電所 臺灣電力拓荒者 ─
勘察工程一景,松木幹一郎為左二 資料來源:北投埔林炳炎網站,http://pylin.kaishao.idv.tw,2017 年3月31日瀏覽。
55
意見,及民政黨內的反對聲浪,當時總督石塚英藏亦親自返日說明。10 月間,日月潭水電工程凍結命令終告解除,並由大藏省協助外債募集。 翌年,電力會社與美國摩根(Morgan)金融集團簽定由日本政府保證本 利支付的外債借款契約,解決了懸宕多年的資金問題。 3 可以說,在松 木這般富有手腕的人物之斡旋運作下,才終於有日月潭發電廠的誕生。
日月潭發電所工程 決定復工後,水力發電廠在修正部分計畫內容後重新動工,在經濟 恐慌、財政緊縮,政府土木工程紛紛暫緩的當時,日月潭工程鉅額的建 設費大大鼓舞在臺日人及臺人的營造業者,視其為復興土木業的契機。 然而,因為電力會社開放在日本的業者來臺競標,竟引起一場「在臺日 人組」業者對抗「日本內地組」業者的抗爭示威行動。松木在考量政治 與經濟因素後,將工程分為7區,各工區指定7-9家營造業者競標。他設 置業者資本額、納稅額等種種限制,依工程金額斟酌特殊技能、經驗、 信用、經歷,選擇最適切廠家,除非有特殊必要,1家業者只能承包1個 工區。此外,規定除熟練工外,儘量採用臺灣本地勞工,而臺人承包業 者若有適切者,則視工程難易輕重,在資格衡量上特加參酌標準。 4 如 此方針下,最後由在臺日人業者得標5組、日本內地業者得標2組,避免 了可能的激烈對抗。 在種種曲折困難下,停工多年的日月潭發電所(今大觀發電廠) 水利人的足跡 56
終於在昭和9年(1934)6月竣工,7月底開始商轉送電,成為當時亞洲 第一大水力發電工程。為了將電力分送至臺灣南北各地,會社於西部 建造了貫通南北350公里的輸電幹線。同時,松木宣布大幅調降電價, 以增強日本工業來臺之誘因。他設置「勸誘係(股)」,讓社員帶著燈
乘坐輕便軌道一景,松木幹一郎為右二 資料來源:北投埔林炳炎網站,http://pylin.kaishao.idv.tw,2017 年3月31日瀏覽。
泡到各地用戶家訪,推廣用電,亦開始在全臺各地演講宣傳,普及用電 知識,並指導煤礦、製冰等業者使用電力設備,以開拓電力市場,迅速 消化剩餘電力,成效極佳。因為電力需求激增,電力會社又於昭和10 年(1935)增設第二發電所(今鉅工發電廠)。 5 換言之,此一工程建 設,對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及日後的工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雄才大略的社長
設備增加,積極網羅經營、技術等各方面人才,改善員工待遇,為了提 高員工素質而成立從業員養成所,並增加臺籍員工名額以推廣用電,如 戰後成為台電協理的朱江淮與柯文德,都是在他任內晉用。為重整營 運,他撤去一些高成本的小型火力發電所,如高雄第一火力發電所、臺 北預備火力發電所及基隆火力發電所等。 他更積極開拓電源,成立電 氣試驗所,並推動霧社水力發電、大甲溪等發電的規劃。這些改革讓台
電力之父」。為紀念這位功勞卓著的社長,電力會社曾在日月潭第一發 電所出水口設置他的銅像,但戰時被拆除徵用為軍用金屬,民國99年 (2010)才又由台電退休工程師與奇美集團合作重塑。 7
臺灣電力拓荒者 ─
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為國際知名的電力企業,松木幹一郎也被稱為「臺灣
松木幹一郎 催生日月潭發電所
除了日月潭工程外,松木幹一郎任職社長後,為配合業務擴張及
57
昭和14年(1939),松木於社長任內積勞成疾而逝世。他在任的 10年之中,臺灣的用電量與發電量大增,奠下日後工業化的基礎。而在 他逝世那年,臺灣的工業產值開始超過農業產值,正標誌著他對工業化 的貢獻。
延伸閱讀: • 松木幹一郎傳記編纂會編,《松木幹一郎》(東京:三省堂, 1941)。 注釋: 1. 北投埔林炳炎網站,http://pylin.kaishao.idv.tw,2017年3月31日瀏覽。 2. 趙祐志,〈日治期時臺灣官營會社與政黨輪替─以臺灣電力為例〉,《重 高學報》8(2005. 6),頁107-118。 3. 清水美里,《帝國日本の「開発」と植民地臺湾:臺湾の嘉南大圳と日月潭 発電所》(東京:有志舍,2015),頁130-153。 4. 鄭金龍,〈臺灣電業百年淬鍊〉,《台電月刊》640( 2016.4),http:// tpcjournal.taipower.com.tw/article/index/id/371。 5. 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臺北:國立政治 大學歷史學系,2011)。 6. 朱 江 淮 口 述 , 朱 瑞 墉 整 理 , 《 朱 江 淮 回 憶 錄 : 臺 籍 第 一 位 電 氣 工 程 師 (下)》(臺北:朱江淮基金會,2003),425頁。 7. 林炳炎,〈台電大功臣松木幹一郎社長〉,《源雜誌》37(2002. 1-2), 頁71-74。
水利人的足跡 58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CIP 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 水利人的足跡 / 財團法人 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編著 臺北市 : 經濟部水利署, 2017.05 面 ; 公分 ISBN 978-986-05-2512-0 1.經濟部水利署 2.歷史 3.人物志 443.6
106007481
回顧七十 前瞻永續──水利人的足跡 發 行 人:賴建信 副發行人:曹華平、鍾朝恭、王藝峰 總 編 輯:陳肇成 副總編輯:黃宏莆 編審委員:謝瑞麟、林襟江、吳約西、田巧玲、李鐵民、賴伯勳、林連山、陳福田、蔡明華、羅健成、 簡進興、吳能鴻、謝敏怡、鄭友誠、張廣智、簡昭群、林元鵬、莊曜成、王國樑、姚嘉耀、 李友平、余小菁、郭純伶、吳瑞濱、蘇瑞榮、周錫呈 編輯小組:蘇聰益、簡俊傑、黃學溫、陳炳訓、李如晃、蘇柄源、梁志雄、蔡淑芳、葛武松、黃富馴、 陳展裕、陳姿芳、張成璞、許智揚、賴朝鵬、林錦全、林慧惠、廖淑婉、陳燕鳳 執行編輯: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主意文創出版社 執行主編:顧雅文 助理編輯:陳儒玉、陳怡璇、王嬿蘭、林靜媺 出版:經濟部水利署 臺北辦公區—地址:臺北市信義路3段41之3號9至12樓 電話:02-37073000 傳真:02-37073166 臺中辦公區—地址: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2段501號 電話:04-22501250 傳真:04-22501628 免費服務專線:0800-001250 網址:http://www.wra.gov.tw 版次:中華民國106年5月第1版第1刷 定價:新台幣600元 展售門市: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中山路6號 (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GPN:1010600704 ISBN:978-986-05-2512-0 著作權利管理資訊:經濟部水利署保有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經濟部水利署 同意或書面授權。 聯絡資訊:經濟部水利署綜合企劃組 電話:(02)37073056 印刷:主意文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