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gm2

Page 1

宣教季刊 2014.6-8 no.

2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中華差傳) 發行 Chinese Worldwide Gospel Mission

本期主題

普世宣教與本地宣教的挑戰

封面裡|溫永生院長訪談 主題文章|普世宣教與本地宣教的挑戰 主題文章|本地跨文化宣教的挑戰 中華差傳宣教偉人|穿上李愛銳的跑鞋 本會園地|高階神學教育的前瞻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


宣教/福音工作者採訪

溫永生院長訪談 採訪|編輯部

客神的宗旨是「培育全職工人、提供基層

您是怎樣蒙召全職事奉的?為什麼會投入客家 福音的工作?

訓練、進行宣教研究」。我們除了聖經、神學

我生長在屏東內埔的客家庄,是第五代的

及教牧實踐課程外,還加上客家宣教的專業課

基督徒。到台北讀大學時,參加台北客家教

程,例如語言、音樂、歷史文化、宣教策略

會,才聽聞數百萬的台灣客家人信主的只有

(如敬祖事工)等課程。

0.3%。有一次到了新竹的一間客家教會做禮

同時,我們看重同學們的靈命培養及個人

拜,親身體會教會的弱小,上帝就感動我:教

佈道操練,每週有一次的晨禱及全院禱告會

會要復興,必須要有人才。於是,開始尋求上

(下學期是禁食禱告),及必修「靈命的成長

帝是否呼召我全職事奉。不料,愈禱告,就愈

與進深」課程,每週須交靈修筆記,每學期須

有感動,愈尋求,感動就愈強烈。於是服完兵

向10個人傳講完整的福音。

役,工作一年後就進入神學院裝備。 客神未來有何展望?聽說您們正在推動建校的 客家宣教神學院是怎樣開始的?您曾開拓教

工作,進度如何? 客神願秉持普世宣教的胸懷培養神國人

會、牧養教會,是怎樣的情況會投入神學院的 服事?

才,不只是培養本地的客家人才,也希望為全

神學院第二年,上帝帶領我到桃園平鎮開

球客家福音所需要的人才盡一己之力。目前已

拓教會。畢業時結婚,兩夫婦繼續留下來開拓

有印尼的傳道人來客神進修,期許未來會有大

及牧養這間教會,直到如今。

陸及海外更多地區的同工來客神接受裝備。

2000年時,客家福音協會的長輩同工深感

同時,現已培育多位從事原住民福音戒酒

客家傳道人才外流的嚴重,於是踏出信心的一

的同工,建校完成後,盼能成立宣教中心,與

步,借用中華信義會竹東厚賜堂四、五樓,開

差會合作,培育海外宣教人才。另外,也計畫

辦「客家宣教神學院」。第一任院長是中華信

設立「基督教與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及「客家

義會宣教士羅威信牧師,羅牧師回美國述職,

聖樂科」。

客福委員會請我代理三年。後因羅牧師已留在

2009年12月在龍潭購得校地1528坪,地目

美國任該教派神學院院長,無法回台,所以,

變更即將完成,下半年將正式開工。客神的建

就改請我「義務兼任院長」至今,近13年的時

校經歷了100多年客家宣教史中,難得一見的

間,一面牧會,一面義務幫忙神學院的工作。

一系列神蹟,未開工建校奉獻已達8000萬(總 預算1億2000萬)!相信主會按時供應,完成

2

客家宣教神學院(簡稱客神)有何宗旨?有何

未來兩年最艱鉅的挑戰!請主內同道代禱支

特色?

持。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目錄| 宣教/福音工作者採訪

溫永生院長訪談

編輯部

2

曾政忠

4

林出泉

6

Mina Liu

9

洪成昌

11

魏外揚

14

葉裕波

17

主題文章

普世宣教與本地宣教的挑戰 普世宣教的異象與華人教會的參與 本地跨文化宣教的挑戰 曙光初露 中華差傳宣教偉人

穿上李愛銳的跑鞋 宣教神學

「去」在宣教神學中的意義與實踐

出版者:社團法人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 (中華差傳) Published by: Chinese Worldwide Gospel Mission

宣教教育 徐雅菁

19

江榮仁

21

彭書睿

23

24

25

莊大能

26

何毓芬

28

29

編輯部

30

宣教偉人名言

編輯部

31

編者小語

吳世芳/顧清如

31

擴大心胸與視野的宣教教育 關心宣教

改變世界的異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本會園地

宣教士來鴻—雙職宣教 烘焙班學習心得 高階神學教育的前瞻 彼此接納合一成宣教教會 風雨故人來

宣教書介

差傳人宣教季刊 第二期 2014年6-8月

封底

緬甸—福音的契機

台灣分會: 會址:桃園市330復興路110號15樓 台北辦事處:台北市103敦煌路80巷2號4樓 電話:02-2592-3412 傳真:02-2592-3419 E-mail: micitaipei@gmail.com Website: www. cwgm.org.tw 美國分會: 315 W. Glendon Way, Alhambra, CA 91803 Tel: (626) 703-4597 E-mail: cwgmusa@gmail.com 發行人:莊大能 編委會:黃淑靖、吳光照、胡業民、王瑞珍、丁遠屏 編輯顧問:呂紹昌、劉志信、溫永生 特約作者:查時傑、戴維揚、魏外揚、江榮仁、 江榮義、徐雅菁 主編:吳世芳 文編:顧清如 美編:主意工作室 承印:華宣出版有限公司 國際理事會: 李正一、胡安安、莊大能、王瑞珍、劉侃、陳鐳、 胡業民、曾勝豐、廖明發 郵政劃撥:1964301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 華南商業銀行(北投分行):178-20-0083777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 免費贈閱,歡迎自由奉獻 本刊文章,文責由作者負責。 歡迎轉載,以廣流傳,請先與本刊聯絡。 如需刪節,請將刪節稿寄本刊,以便轉作者審核。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3


主題文章

文|曾政忠

會的使命是宣教,神特特揀選了一幫人被

態,就是接受國外教會的幫助與指導,努力的

稱為「君尊的祭司」,就是要帶領人到神

把本地教會建造好,便覺得是忠心了!大功告

的跟前來敬拜,來尊榮神。彼前二章9節特別指

成了!對神揀選台灣的基督徒建立教會更深的

明,神揀選這群成為祂的祭司、成為祂的子民

心意—往普天下去傳揚的使命忽略了。

的,是要叫他們宣揚那召他們出黑暗入奇妙光

台灣的海外宣道事工,主要是由吳勇長老

明者的美德,讓世間人因看見這群人的奇妙生

推動的,後來成立了海外宣道協會。聽說吳勇

命和美好品行,知道他們是跟從耶穌的、是敬

長老在1960年代有一回到北歐的教會去訪問,

拜神的而歸榮耀給神!

有一次在一個三、四十人的教會講道。看見教 堂後面掛了幾張相片,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這個

台灣教會不應忽視宣教的使命

教會差派到海外去宣教的宣教師。當地牧者詢

主耶穌要升天之前也特特吩咐了大使命

問他:「你的教會有幾位宣教師?」叫他答不

「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太28:

出來。原來他建立的教會已有三、四百人,卻

19)、「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沒有差派一位海外宣教師。他的心著實被責備

(可16:15)。所以宣揚神的美德,傳揚福音,

也被激勵。吳長老回台之後,就在教會內積極

造就門徒就是教會中最重要的使命。若是教會

推動差派宣教師這件大事。無奈台灣的教會,

忽略了宣教的使命,就失去了神建造教會的目

一直沒有這樣的概念,最後他以一位六、七十

的與價值。

歲的老牧者,自己先被差派出去。

最近一波的台灣宣教,已有150年的歷史。 早期是以長老教會為主,由蘇格蘭長老教會與

4

顧本地教會也不能忘海外宣教

加拿大長老教會,分別差派的馬雅各、李庥、

有人會說,本地教會都還弱小,怎能參與

巴克禮和馬偕等分別在台灣南北建立教會。到

普世宣教呢?好像說,我都還沒長大怎麼有能

了1949年之後,有更多的差會,差派宣教師來

力做那又大又難的事呢?這樣的想法是不健康

台建立教會。許多教會常常以國外差會與宣教

的。因為神給我們的新生命是大有能力的。並

師馬首是瞻,甚至在初期的建堂經費上,多仰

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

賴國外教會的支持。造成了一個「接受」的心

大(弗1:19)。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所以,一個人信了主,或說一小群基督徒 組成了教會,他就領受到「往普天下去傳福音

時,順服聖靈的帶領而開始了海外宣教的事 工,成為保羅和巴拿巴的後盾。

給萬民聽」的使命。不是靠少少幾個人的力

我想神留下了這兩個最早的教會,就告訴

量,乃是靠復活生命的大能力,是聖靈的能力

我們神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傳出去」、「給出

與工作。「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

去」因我們是得到一個愛的生命。就是要把最

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

寶貴的福音,因為「白白的領受」也就「白白

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徒1:8)若我

的捨出」要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做主

們在一開始所想的是只要好好建立一個本地的

的見證人。

教會,而忘了普世宣教的使命,就是有一天教 會長大了,有三、五百人,也派不出一位宣教 師。一個向普世宣教的心與異象是必須有的, 不然這樣的教會是不健康的。不能滿足神的心 意的。若一、兩百年前的海外教會沒有領受宣 教的使命,就不可有近兩百年來的普世宣教的 浪潮。 早期威廉克理計畫到印度宣教時,英國本 地的教會大都不諒解也不支持他,但神的工作 並沒有被攔阻,之後才有一波波的宣教浪潮興 起。 正如,初代的教會,第一間教會是耶路撒

一個健康宣教的教會,就是一開始就清楚

冷教會,是個興旺的教會。常有一天上千人得

認真的教導門徒,神揀選他的目的是為了宣揚

救的奇蹟,只是他們天天相聚、相愛,甚至一

神的美德,並且要往普天下去傳揚福音,培育

起吃飯。直到苦難逼迫來臨,才叫他們分散,

門徒,建立健康並且有普世宣教負擔的教會。

他們便「隨走隨傳」福音傳開了。甚至在安提

不是等到把本地教會建大了,才開始關心、才

阿建立了一間大教會。

開始差派宣教師,而是一信主,就要教導,基 督徒的使命、教會的使命,是從「耶路撒冷」

一個健康宣教的教會的見證

直到「地極」做主福音的見證人。去傳揚祂的

安提阿教會最被稱道的是,他們的同工同

美德!去傳揚救人、救世的福音!去培育健康

心服事、禁食禱告時,聖靈就派遣巴拿巴和掃

宣教的門徒!去建造普世宣教使命的本地教

羅(保羅)出去做海外宣教。保羅在大馬色蒙

會!就是在建造本地教會時,同時參與普世教

主選召時,主就差派亞拿尼亞去為保羅施洗,

會的建造。

並宣告主揀選保羅「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 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徒9:15)指出了, 神揀選保羅的心意。教會也能夠在時候滿足

(作者為中華基層宣教訓練學會秘書長/前客家福音協會 主委)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5


主題文章

普世宣教的異象 與華人教會的參與 文|林出泉

宣教之父掀起近代宣教風潮 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1792年發表震撼人

心的演講—《基督徒對異教徒悔改的責任》。他成立英國

浸禮會宣道協會,鼓吹並支持海外宣教工作。那年五月,克理宣 講了一篇劃時代的信息:「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 子……。」(賽54:2) 資訊中的名言:「期待神作大事,為神作大 事」,成為開啟近代海外宣教的序幕。 William Carey

從威廉.克理向海外宣教的呼籲開始,短短二十年間,有十個歐 美各地的差會紛紛成立,差派大批宣教士到世界各地傳教,建立宣揚 福音的據點。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國「倫敦傳道會」,該會於1795年 派遣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來華傳教。十九世紀中葉後,愈來愈 多超宗派的宣教團體成立。戴德生(Hudson Taylor)在1865年成立 「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並親自來到中國。 美國在1810年成立「美國國外佈道理事會」,這是十九世紀 最大的差會。另有著名的「麥草堆禱告會」(Haystack Prayer Meeting),在1810年成立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Foreign Mission,開啟了學生的宣教運動。

Hudson Taylor

歐洲方面,第一個歐洲差會Basel Mission成立於1815年,這就 是日後的崇真會,海外宣教事工厥偉。

6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每一位基督徒/每一間教會

「差傳與宣教使命」一直是華福運動的主軸之

應積極回應大使命

一,華福前總幹事王永信牧師對於推動華人教

宣教是大使命,每一間教會都應該積極的

會參與普世宣教功不可沒。藉著過去四十年來

回應。OMF亞裔國際總主任馮浩鎏牧師曾說:

華福運動的推進與聯繫,普世華人教會開始走

「宣教歷史的主角其實是默默無聞的平信徒,

出「固步自封」「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華人

而非大有能力的基督徒精英;可以說,神往往

教會開始參與宣教差傳的事工,舉辦宣教差傳

使用教會的無名小卒來推動祂的宣教大業。」

年會,鼓舞信徒參與短宣的事奉。

誠哉斯言。宣教史上有許許多多精英份子一生 投入落後蠻荒地區宣教,會讓人誤以為宣教事

普世華人教會與普世差傳

業不是普羅大眾基督徒的職事,其實基督徒人

在過去三十多年,亞洲地區的教會,開始

人肩負傳福音的大使命,宣教也是蒙恩者對

投入差傳宣教行動。根據統計,1980年代後

神救贖恩典的回報,我們從宣教士領受神的救

期,印度派出了44,000宣教士,有接近500個

恩,也應當再傳揚出去。

差會,名列全球第二,僅在美國之後。韓國差

1960年代,吳勇長老去荷蘭領聚會,看見

派出4萬多位宣教士,是目前差派宣教士增長最

一個20餘人的小教會,竟然差派了數位海外宣

快的國家。華人群居的新加坡人口相對較少,

教士,聖靈感動他,回台就創辦了「中華海外

卻是華人差傳的重鎮。新加坡大約已差派了

宣道協會」,開始鼓吹台灣教會應關心海外宣

500位宣教士,在約400間教會中,有近半數是

教。

進行差派的教會。香港差派出去的宣教士已有 從1976年開始舉辦世界華人福音會議,

將近400位。東南亞華人群居的國家中馬來西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7


在傳統宣教事工發展的同時,台灣的教會

亞的華人教會已差派約100位宣教士。 台灣教會到底派出多少宣教士?一般認為 約有400位。

可以更多關注「網路宣教」。網路宣教專家達 納•羅伯特表示:「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

北美華人教會約1200間,普遍都有參與差

展,很多基督徒及牧者足不出戶就可透過網路

傳行動,短宣行動相當活躍,年輕人特別感興

開展搶救靈魂的工作。」網路宣教很有可能成

趣,他們也因著短宣看見第三世界的需要,以

為台灣新興宣教的強項,面對台灣本地的需要

後成為長宣的宣教士。北美使者機構每三年舉

以及對岸十幾億人口的需要,網路宣教是值得

行一次的宣教大會,相當成功,間接促成北美

台灣教會投入潛能豐富的人才及資源。

華人教會差傳事工的成長。北美不少華人教會 在組織上有差傳年會、差傳基金,但仍然停留

結語

在短宣及差錢為主。北美華人教會差出的宣教 士據估計約有150位。

筆者與在台作跨文化宣教的西國同工談話 時,西國同工普遍表示,他們感覺台灣教會對 差傳事工相當冷漠,對於跨文化宣教更是沒有

中國教會開始承擔普世宣教的責任 中國教會經過過去30年的建立、扎根,已 經開始體認中國教會在普世宣教上的責任,並

興趣。目前台灣對宣教事工較有進展的是召會 (聚會所),他們所派出的同文化與跨文化宣 教士,遠遠超過其他的教派及獨立教會。

開始差派跨文化的宣教士到海外。中國教會出

歡迎牧長們多參加短宣隊,親自去體驗一

外從事宣教的多數是年輕人,其中有很多出國

下主耶穌大使命的「去」字訣,自己有所領受

打工的人,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

後可以多鼓勵會眾參與宣教。教會參不參與海

的異象---普世宣教---而離開故土,其中以居留

外宣教,跟駐堂牧師大有關係,牧師鼓吹推

在非洲與東南亞國家為多。他們為了宣教在當

動,以身作則,教會就有可能動起來。 期望台灣教會的傳道人,自己先在海外宣

地也取得了合法的工作身份,藉著工作把福音 帶給當地人,可說是雙職的宣教士。

教事工上與各地華人教會更多互動,激起更多 合作跨文化宣教的火花,讓他們所帶領的教會

台灣教會目前可以考慮的宣教策略 成立類似研發部的宣教事工研究中心,同

跨入宣教行列,讓教會和信徒蒙受更大的福 氣。

時定時歸納資料做成禱告指引,也可參考香港 的「差傳事工聯會」架設類似的差傳網www. hkacm.org.hk,讓台灣眾教會看見台灣整體在宣 教差傳方面已作了哪些,有哪些方面有待加強。

8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作者為本會宣教士)


主題文章

本地跨文化宣教的挑戰 當我們為著靈魂禱告,祈求上帝的救恩臨到,轉化未得之民之地,我們的行動與態度是 什麼?當我們為著穆斯林這塊硬土流淚禱告的同時,一個又一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 穆斯林的人口數正逐漸倍增……我們的行動與態度是什麼?

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十19)

文.圖|Mina Liu

前台灣23萬的外籍看護工中,約有77%

會,日前越南語教會也開始拓植。除此之外,

是來自印尼的女性看護工作者,人口約

這裡仍有不少泰國籍與印尼籍的勞工與外籍配

有17萬7千人,她們幾乎與我們一牆之隔,可

偶,然而投入牧養的教會實在寥寥可數。

能住在同一條巷弄裡,或者就住在我們當中, 她們幫助我們照顧老邁或殘疾家人。然而,隨

牧羊人的缺乏

著外籍工作者的日益增多,台灣儼然發展出特

筆者於2013年10月開始透過分發印尼文報

殊的多元新文化,他們也成為本地的新住民之

紙、刊物與設立台語課程,與臨近社區的印尼

一。

看護建立關係,上帝也帶領同工與機構一同配 高雄以小港、楠梓等區為輸入外籍勞工大

搭服事,直至剛剛結束的「印尼看護下午茶福

宗的所在,筆者每每走在楠梓加工區附近的街

音聚會」約有60位社區居民和看護參與,透過

道上,彷彿就置身在東南亞國家。除了華語、

活動,社區居民與看護之間關係又更親近,並

台語教會之外,亦有不少菲律賓語或英語教

不斷經歷神的帶領與供應,藉著看護事工,上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9


帝也讓我們看見本地跨文化宣教 士的重要性與需求。 如何說呢?在看護事工中我 們無法忽略的另一個族群就是, 台灣的雇主與受照顧者,我們經 常聽聞看護與受照顧者(或雇主 家人)因為語言、文化的差異產 生的問題和磨擦;其次,我們也 在台語教學中看見看護事工並非 是單一族群的關懷工作,它本身 連結受照顧者與看護工的福音工 作,倘若在課程進行的同時,受

讓我們禱告的手化成行動的手,而我們是否也

照顧者也能感受到被重視、被關心,看護出席

能用真實的行動來款待這群在異鄉的遊子呢?

的穩定度便大大加增。 對於受照顧者這一層面的關懷,就會凸顯 出本地跨文化宣教士的重要性。本地跨文化宣 教士較容易與受照顧者建立友善的關係(同文

需要與代禱 • 資源的缺乏:該團隊不屬於任何教會與機 構,所以可利用的資源非常有限。

化),甚至關懷雇主的家庭,使看護與雇主之

• 同工(人力)的需求:關懷對象固定分為兩

間產生越加正向的互動關係,這是外籍宣教士

個族群,並且需要按照受照顧者的作息時間

較難觸及的部分。而本地跨文化宣教士也能夠

(公園聚集的時間)聚集,尋找有負擔並能

協助不同教會發展外籍勞工與看護事工,透過

配搭的人實在不容易。

與外籍宣教士的相互配搭,其福音工作的深度 必能更加顯著。

• 經費來源:在人脈見識與資源有限的情況 下,面對這群無法立即回收「好處」的族 群,在經費的奉獻上我們也經常捉襟見肘。

除非你能為無法回報你的人付出,否 則都不算善用生命。

• 尋求支持教會、機構或差會:目前團隊服事 的建立是以個人的方式,我們期待能有負擔

─活潑的生命

委身其事工的教會或機構、差會,使團隊不 論在奉獻經費的管理與收支更具有公信力,

過去常聽見一些長輩提及,孩子在海外留 學經常受到教會、主內兄姊的照顧與關心,對

對外也能更清楚說明團隊所屬單位、異象與 使命,更重要的是團隊能有屬靈的遮蓋。

這些曾被款待過的人仍感念在心,露出無限感

10

謝之情。我相信這些曾經款待留學生的人都是

備註:若您有意願參與或支持我們的事工,請不吝

出於愛,並非為了回報。如今神將許多未聽聞

洽詢我們的協助機構─高雄印尼之友,並請於禱

福音、甚至穆斯林的寄居者帶到我們身邊,神

告中記念。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主題文章

曙光初露 文.圖|洪成昌

「那個地方,連我們當地人都不會想去, 沒想到你們真的會去!」

村民大多沒工作,有許多人以打零工、捕 魚為生。當地村民一日平均收入大約為30-60元

緬甸榖種協會主席烏協木奈詫異地看著我

臺幣;在住家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

們這些從臺灣來的緬甸短宣隊。烏協木奈口裡

住在竹編屋裡面(一間4-6坪的竹編屋,造價僅

所說的「那個地方」,就是緬甸南部伊洛瓦

約臺幣1800元);村民的生活用水除了飲用水

底省(Irrawaddy)壁榜縣(Pyapon)的小村

之外,全部依靠河水,居家環境蚊蟲孳生,衛

落:瓊彩村(Kyonkyaik)。

生條件極其惡劣;在交通上,當地並無陸路的

「瓊彩」村,是由中華浸信會聯會總幹事

對外聯絡通道,只能靠水路與外界通連,村民

曾敬恩牧師所命名的。曾牧師於2008年緬甸遭

只能用竹竿簡單搭個「獨竿橋」來使用,這樣

納吉斯風災後,因而有機會在瓊彩村展開救災

的橋真是險象環生。

與福音工作,我則於2010年加入浸聯會國外宣

所以,改善交通與扶貧濟弱,成了我們對

教團隊,長期與曾牧師配搭緬甸的跨文化宣教

瓊彩村展開福音工作的第一步。面對以上的艱

事奉。

難,我們在信心裡倚靠神,並在愛裡,因地制 宜而規劃以下的因應策略:

主的愛沒有國界

*策略一:建立信任

緬甸,是今天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逐年逐次與村長及當地長老領袖培養友誼,

緬甸長期在軍政府的統治下,國窮民弱、民生

建立穩固的合作與信任關係。將許多建設村

凋敝,國家基礎建設則是遠遠落後亞洲已開發

裡 的 重 要 工 作 , 授 權 委 任 村 長 等 領 袖 去執

國家,許多地方缺水缺電;人民為了賺錢,只

行,以利他們建立政績,並樹立領導威信。

好放棄讀書受教育的機會,往往許多人小學、

*策略二:災後生產

中學沒畢業就投入職場工作了。而瓊彩村的景

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重創了瓊彩村,許多

況則是更差。

的竹編房舍完全坍壞,地上農作全數毀損,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1


因此,我們捐助了300公噸的稻種,讓村民 們可以恢復農作,以保生存無慮。 *策略三:基礎建設 在當地進行造橋(水泥橋)、鋪路、搭建碼 頭等基礎建設。截至2014年4月止,我們已 在瓊彩村及臨近村落搭建碼頭2座、鋪路1 條,總長2.5公里、造橋12座。 *策略四:中文教學 結合聖經故事與遊戲,來教導村民學習中文 會話。每次在當地開班都是爆滿,大人小孩 齊聚一堂學中文,熱鬧非凡。 *策略五:扶貧基金 提供村民低利小額貸款,讓有志創業的村民 能有一份資金展開他們的美好人生,而所收 的 利 息 , 再 歸入扶貧基金,讓基金持 續 壯 大,可再幫助有需要的人。截至2014年4月 止,已有8戶創業有成,開始回收資金了。 *策略六:農技教導 與臺灣農使團等單位合作,引進臺灣優秀農 作技術,幫助當地人提升農技,增加農作經 濟效益,目前已完成堆肥、香蕉、稻穀等農 業技術指導。 *策略七:社會救濟 對於年長、病弱、窮困……等低收入或無收 入戶,提供每月津貼補助,補助金額及補助 月數視個別狀況而調整,補助月數從4至36 個月兼而有之,目前已經幫助了12個家庭。 另外,在屋舍整建方面,計有翻修1件,重建 1件。 *策略八:急難救助 對於突發性災難或病困,給予立即性的實務 或財務協助,目前共計6人次。 *策略九:逐家探訪 根據個別的家庭狀況,逐家進行探訪,而且

12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在 探 訪 過 程 中 , 隨 機 以 簡 短 的 方 式 傳 遞福 音。 *策略十:學生中心 經 過 六 年 來 的 耕 耘 , 我 們 在 當 地 已 經 取得 許多領袖們的信任與支持,並在2014年有 了 重 大 的 突 破 , 神 引 導 我 們 與 伊 洛 瓦 底省 (Irrawaddy)的農業部長及省級大和尚取得 良好的溝通,所以,原則上我們已經可以學 生中心的名義來進行福音工作。購地與興建 學生中心,將會是2015年的重點項目。

結語 雖然本文寥寥幾字,數分鐘內即可閱覽而 過,但殊不知,這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是我們 扎扎實實經歷過的挑戰與困難;每一句話,都 是我們向著神而在愛心與信心上的激盪與掙 扎。因此,我能一路走來,還有著一顆順服且 奮鬥的心。感謝主,揀選我這個不配的罪人, 能有份於祂關愛靈魂、拯救靈魂的工作;同 時,也謝謝一路上幫助我們的每一位弟兄姊妹 們。

(作者為影視導演,帶職傳道人,目前擔任中華浸聯會國 外宣教部委員)

圖說: 1. 瓊彩村一景 2. 瓊彩村一景 3. 竹搭橋 4. 社會救濟,月補助津貼發放 5. 村民無論貧富,家家有佛壇 6. 中文教學 7. 鋪上水泥之路立碑留念 8. 扶貧基金,貸款養豬之村民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3


中華差傳宣教偉人

穿上李愛銳的跑鞋 文|魏外揚

14

年來幾乎每一部有關李愛銳的紀錄片,

應該最有資格代表濰縣集中營的青少年來講述

都會訪談幾位與李愛銳一起被拘禁於濰

他們共同的英雄和導師吧!麥凱夫的英文傳記

縣集中營的難友,當時他們都是十幾歲的青少

在2010年出版,我們得以更清楚明白李愛銳與

年,如今都垂垂老矣,也逐漸凋逝。他們每一

他的關係。

位都深受李愛銳影響,也都留下獨特的回憶。

當年集中營的青少年,多半是在華宣教士

例如喬伊斯(Joyce),她上過李愛銳單獨指

的孩子,他們在山東煙台的寄宿學校上學,突

導的化學課,一直珍藏著李愛銳為她親手編寫

然間被關進集中營,父母都不在身邊,因此李

的化學講義。又如戴紹曾,他總是提到李愛銳

愛銳的陪伴與榜樣對他們就變得非常重要。麥

為守主日而拒絕在奧運會參加自己最強項的比

凱夫也是宣教士的兒子,他的父親來自英國,

賽,卻為了幫助集中營的青少年度過無聊苦悶

中文名叫王懷仁(George Eddie Metcalf,

的時間,願意在主日為他們安排各種比賽。還

1879-1956),1906年由內地會差派來華,在

有一位愛跑步的麥凱夫(Steve Metcalf),他

雲南省東部的

得到李愛銳贈送的破舊跑鞋,又接下李愛銳饒

譯成他們的文字。他的母親來自澳洲,與丈夫

恕仇敵的棒子,戰後去日本宣教近四十年,他

一起在雲南山區服事直到1951年。他們的兩個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僳人中工作,曾將新約聖經翻


子女都傳承了宣教

我名叫麥凱

薪火,姐姐去泰國

夫,78年前出生

北部,弟弟也就是

在雲南昆明,我出

麥凱夫去日本,都

生時,我父親正在

是終身的跨文化宣

翻譯

教士。

正好翻譯到司提反

僳語聖經,

在集中營裡,

殉道的故事,於是

喜愛運動的麥凱

我的名字就叫司提

夫成為李愛銳的幫

反。

手,一起負責安排 娛樂、運動方面的

濰縣曾是我的 監牢,濰縣也曾是

集中營原址中樹立的李愛銳紀念碑

活動,因此與李愛

我的學校。濰縣

銳有許多接觸談話的機會。他也參加了李愛銳

集中營有許多偉大的老師,其中對我影響最大

帶領的查經班,他發現「愛銳叔叔」不僅是詳

的,莫過於李愛銳,他是著名的奧運選手。他

細查考聖經,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聖經。例

放棄一切,來到中國教育中國的年輕人。

如查考到登山寶訓中「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

李愛銳留給我兩件遺產,一是他那雙破舊

逼迫你們的禱告」,李愛銳就會鼓勵年輕人為

的跑鞋。我的鞋子已經破爛不堪,而那時正值

集中營的日本軍人禱告。他說:「當你仇恨,

寒冬。三週後,他因巨大的腦瘤病逝。另外,

你是以自我為中心;當你禱告,你是以神為中

我也從他手中接下最美好的一棒,就是饒恕的

心。禱告改變你的態度,你很難去恨那些你為

棒子。他教導我去愛仇敵,也就是日本人,並

他們禱告的人。」

且為他們禱告。近來中國正在準備主辦奧運

在李愛銳去世之前三個星期,他將一雙自 己穿舊的跑鞋送給麥凱夫,因為他發現麥凱夫

會,卻發生一些抵制日本的事情。我們都要學 習,愛的相反是自我中心以及漠不關心。

的鞋子已經完全破爛。也或許李愛銳預料到自

1948年時,在日本的美軍統帥呼籲宣教士

己即將離世,因此趁早將僅剩的一些東西分送

前往日本。他說,日本成為新生的民主國家,

出去。李愛銳在1945年2月21日病逝,麥凱夫

但是人民並不了解民治、民享的真諦。對我而

穿著接收的跑鞋去參加葬禮,他是抬棺的青少

言,這個呼籲彷彿來自天上,於是我辭去工

年之一,在大雪紛飛中將棺木垂到墓穴中。他

作,接受裝備,預備前往日本擔任教師,正如

在墓旁做了一個禱告,如果將來出於神的呼

當年李愛銳來中國那樣。

召,他願意去向日本人傳福音。

1952年,我乘船前往日本,船上載有300

2005年8月是濰縣集中營解放60週年,78

名年輕的英國士兵。一個主日,他們的長官希

歲的麥凱夫應邀回到濰縣(今濰坊市),在官

望我對他們講道。我告訴他們李愛銳的故事,

方典禮中發表紀念李愛銳的簡短演說。以下就

以及他如何教導我去愛我的仇敵。我對他們

是他的講詞:

說:「你們帶著槍砲去那裡,為聯合國維持和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5


麥凱夫致詞紀念李愛銳

麥凱夫接受訪談

10年前在倫敦一場促進和好的會議中,有

平而戰,也可能因此殉職,我卻是帶著李愛銳 的信息去日本,那才是真正的和平。」

16

一位在大使館教英文的日本老師來找我,他請

我待在日本將近40年,現已退休。直到

我告訴他有關戰爭的事情。我問他為何有此需

1989年,戰爭話題在日本屬於禁忌,無人談

要,他說有一次他帶領一隊研究生去北京,與

論。等到裕仁天皇去世,開始有人問我關於這

中國學生進行對談,有一個中國學生問到有關

場戰爭的事。日本民眾對戰爭無知,也就顯

戰爭的事,日本學生都不知道。另一個中國學

得漠不關心。他們只相信日本是原子彈的受害

生問到在中國的戰爭,日本學生也答不出來,

者,而不是戰爭的加害者。

只好轉請老師回答。沒想到老師,就是與我談

1963年,我居住的城市舉辦國際和平展,

話的這位老師,也無法回答。之後,中國學生

我應邀發表有關世界和平的演說。我當時在一

問到韓戰,日本學生可以侃侃而談;問到越

所學校教英文,想先向校內一位著名的老師請

戰,也答得頭頭是道;問到歐洲戰爭,也能精

教,於是我去拜訪他。當我按門鈴的時候,我

闢說明。最後中國學生非常不滿地說:「你們

聽見屋內有爭吵的聲音。我再度按鈴,仍然傳

對於別國的戰爭都很清楚,為何不知道你們在

來爭吵聲。我只好按得更急更猛,終於他的妻

中國發動的戰爭?你們讀的是這樣的歷史課本

子跑來開門。「噢!是你,老師。」她請我進

嗎?」有些日本學生坦承,他們甚至不知道日

到客廳,然後請她先生出來。接下來一個小

本在中國發動過戰爭。日本人想隱瞞戰爭的歷

時,我們都在談論世界和平。我邊談邊想,這

史,這是大錯特錯,漠視終會帶來大問題。

位重要的老師非常熱心於世界和平,但是他自

今年我出版一本日文傳記,已經贈送給這

己家中就沒有和諧與和平。最後,我很委婉地

裡的紀念館。很遺憾,這些問題仍然存在,如

向他表達我的想法,他安靜地聆聽,並說他會

果你有興趣,稍後可以找我談論。李愛銳教導

努力去改進。他告訴他的日本學生,偉大的奧

我們如何生活。感謝你們給我這個發言的機

運選手李愛銳知道並且實踐真正的和平。

會。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宣教神學

在宣教神學中 的意義與實踐 文|葉裕波

們的主在復活後和升天之前,40天持續

上下文的脈絡,這幾個動詞都應該是同樣含有

的向門徒顯現,其中目的不單是勉勵他

命令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主吩咐門徒的其他經

們,更是交付他們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那便

文中得到支持:

是傳福音叫萬民作主的門徒,要他們完成將福 音傳遍全世界的任務:「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

「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 音給萬民聽。」(可16:15)

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

(太24:14)故此,我們若要明白主的心意,必

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

須重新回到大使命的基礎上,思想其意義和效

見證。」(路24:47-48)

法初期教會的見證。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 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

一、大使命的囑咐

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在這個大使命中,其中第一個動詞便是

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

「去」,它在4個動詞中居首位,表示了這是首

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

要的動作,下列的3個動詞也是後續和不可分割

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的,但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去」在宣教神

在主耶穌這個命令中,包含有一連串的4

學中的意義與實踐。

個動詞:「去」、「使…作…門徒」、「施 洗」、「教訓」等,雖然只有「使…作…門 徒」是命令詞,其他三個都是分詞,但是根據

二、初期教會的見證 在初期教會的宣教工作中,明顯地可以看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7


見4個十分清楚的時期:

教會歷史上成立第一個差會:安提阿教會 差派工人出去收主的莊稼(徒13-15章)

教會的創立和傳福音工作的發展:耶路撒 冷教會產生了福音的大爆炸(徒1-7章)

安提阿教會禁食禱告,按手在保羅和巴拿 巴頭上,就打發他們外出宣教(徒13:2-3)。

在教會被建立的初期,其間充滿了內憂和 外患,前者有教會內錢財上的欺瞞事件(第5

使安提阿教會成了猶太地區以外的另一個傳福 音重要據點。

章)和管理上的混亂(第6章),後者包括官府 兩次的逼害(第4及5章),司提反的遇難殉道

第一個越洲傳道的宣教士:使徒保羅(徒

(第7章)及教會遭受大逼害,以至門徒分散在

16-28章)

猶太和耶路撒冷各處(8:1-3)。但無論如何, 教會仍在苦難中快速成長,最後以掃羅出現在

保羅努力地在亞洲傳播福音,但神的心意

司提反的遇害中作結束(7:60)。從此教會便

卻不限於此!當保羅的工作似乎兩次遇到困境

「被逼」離開耶路撒冷,分散到其他地方去

時(徒16:6-7),神卻開啟了一個更寬、更大

(8:1)。因著這緣故,反而使福音更被廣傳:

的門,到歐洲去宣教﹗(徒16:9-10)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8:4)也應 驗了徒1章8節的說話,概括了整卷書的記載。

三、總結:「去」在宣教神學中的意義 與實踐

跨文化的宣教開創和啟蒙時期:執事腓利 與使徒彼得向外邦人傳道(徒8-12章)

綜合以上宣教工作的特色,我們總結它的 意義和應用如下: 1.傳道心態:傳福音要主動迎合:如執事腓利

接下來出現二個特殊的個案,現身說法地 表明宣教工作中二個特色:「傳福音的主動 性」與「對福音對象的接納」。 1.腓利向一個埃提阿伯人傳道(徒8章) 經上刻意詳盡地描述腓利向這個埃提阿伯 的太監是如何的解釋福音,最後並為這個外邦 人就地施洗,完成了福音的使命。

從善如流,去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傳道。 2.服事對象:對受眾能認同接納:如使徒彼得 放下身段,去到外邦人哥尼流家中傳道。 3.神聖使命:對上主能接受差遣:如安提阿教 會差派工人,去到未得之民中宣教。 4.事工策略:對處境能靈活變通:如保羅順從 聖靈的引導,去到地極,作主的見證。

2.使徒彼得向哥尼流一家傳道(徒10章) 徒10:34記載彼得在哥尼流家中傳道,彼得 這次傳道的經驗中,打破了他從前不與外邦人 來往的習慣。

18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作者為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副院長,舊約副教授)


宣教教育

擴大心胸與視野的

華人的文化中,大概人們都同意,教育對人的影響很大。

而教育的政策方向,更影響著教育的範圍內容。教會其實

很重視教育的。 回想我大學時代開始,在教會成長的過程,歸納法查經、背 經、禱告會、詩班、寒暑假鄉村福音隊及福音營會,這些幾乎都 是「必修學分」。 二十年來,我們一方面看見台灣教會有很多更新改變和成 長,社區工作、有關婚姻家庭的教導、領袖訓練、醫治釋放特 會、禱告祭壇,甚至硬體建築大刀闊斧的邁向「豪」級之列。除 了感謝上帝,同時我們也需思考,這些可見的脈絡,如何影響下 一代對建造教會的認知?若放在全球福音運動的興衰曲線上,這 樣的脈絡,又會如何主導台灣教會整體發展的方向? 2008年我接觸到《把握時機》課程(KAIROS COURSE)。 透過這個課程,開始了解到全球宣教的脈動。 這個課程是1994年從菲律賓開始的,經過多年持續的推

宣教教育

展,菲律賓教會意識到他們的人民因著勞力輸出,被上帝派往全 世界,這些人正是可以將福音帶至地極的宣教士,只需教會在跨 文化門訓上好好裝備他們。亞洲地區,菲律賓本地就有超過二萬 個學員參加此一課程,離台灣不遠的對岸,也是以星火燎原之姿 遍地推進。四月底,我在一個聚會中和一位來自印尼的華人牧師 交談,他告訴我,印尼已超過五千人研習過《把握時機》課程。 如今,已經有68個國家數以萬計的教會使用這套教材,作為培 育大使命門徒的基礎課程。 台灣的宣教教育,似乎長期以來所宣講的觀念和所採取的行 動,是關注「耶路撒冷」本地本族的宣教,很多基督徒認為引領 自己的親族朋友信主就是終極的目標,然而主的命令是甚麼呢? 除了耶路撒冷,還有猶太全地、撒瑪利亞,並且直到地極。這些 年,台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已經進入另一種變化,有九十萬的新住 民主要是來自越南、印尼、泰國、中國。此外,我們的下一代, 也被預估,有可能會因現實所迫,大量成為境外工作者。我們的 教會,如何面對全球移動的處境呢?過去,傳統型態的教會是邀 請人來到固定的會堂參加各種聚會與活動,把人留下來,再進一 步牧養帶領訓練;然而今天,教會則是要更多的去到不同的網絡

文.圖|徐雅菁

群體當中,與他們一起吃喝分享進而栽培訓練,再去使更多人做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19


主的門徒。其實,從福音書中我們看見,這也是主耶穌所示範的 方式。當社會安定的時候,有固定的建築物來使用,很好,但當 社會、政治與經濟變得不穩定時,教會需要調整訓練策略,差遣 人去到各地。 全球已經有許多對宣教火熱的教會,採用《把握時機》的課 程來做為動員教會的工具,這個課程有甚麼特色?簡單歸納以下 幾點 : 幫助我們回到神的眼光與心意,以神為中心,整合基督徒的 生命價值體系。 課本架構清晰完整,匯集世界各地47位實務經驗豐富的宣 教士及聖經學者所撰寫的文章,從聖經、歷史、策略、文化,四 個層面來談宣教。 透過敬拜,焦點禱告,錄影帶,小組分享討論,跨文化活動 設計,及閱讀寫作業等多元方式,使學習者彼此互動,領受扎實 豐富的內容。 擴展學習者的視野與胸懷,從禱告做起,展開對「最少聽聞 福音群體」的關注,鼓勵教會牧者研擬,對普世宣教從耶路撒冷 直到地極的策略計畫,協助每個基督徒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起 來以行動回應大使命。 神正在呼喚:台灣教會,你在哪裡?當我們的財力物力人力 豐富有餘之際,現今就是裝備門徒,使之了解並回應普世宣教的 時機。我們有此心志與視野,神就會為我們開門。 讓我們正視神對萬族萬民作主門徒的心意。牧者們,以國度 的普世胸懷來打開會友的視野吧!以整全的宣教教育,來裝備門 徒接觸不同語言文化的社群,從本地本族的福音事工擴展至不同 語言的新住民群體,進而跨出台灣海峽,帶著神的愛與恩賜技能 進到世界各地宣教的禾場,進到最少聽聞福音的民族群體中。因 為,耶穌的心乃是願人都尊父神的名為聖,願萬國都得知神的救 恩。願我們一起努力﹗

(作者為台灣《把握時機》課程聯絡人)

20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KAIROS COURSE


關心宣教

文|江榮仁

僅此一生, 人生的價值在於生活的目標,

改變世界的行動,莫過於普世宣教

奉獻的對象。

1960年代,兩岸隔離的時候,每天早上,

沒有人是天生的偉大,

母親近三個小時的禱告,每次都提到為大陸的

而是參與偉大的事工。

人民幸福禱告,能持續古聖先賢敬天愛人的傳

你要找偉大的事工嗎?

統,使華人成為順天者昌的民族。也使我在小

你一定沒有辦法找到比這個更偉大的,

時候便流淚迫切為華人禱告。

這是古今中外最偉大的,

因著對耶穌的愛,對上帝救恩的了解,使

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的事工。

我們家庭從父母開始,出了好些傳道人、宣教 師,我們常活在能被上帝使用的喜樂和感恩之 中。

一、普世宣教是貫穿整本聖經的信息:若 不以宣教的角度讀經,談到宣教的經文好像就

改變世界的行動,莫過於普世宣教。許多

是那幾處;以宣教的眼光來讀就發現好多地方

人會說我現在忙得很,壓力這麼大,要宣教?

都在談宣教,聖經第一卷書的創世記第三章就

那是行有餘力方能宣教,其實,相反地,要能

提到:

夠看到世界宣教的挑戰之大,壓力之重,比較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

之下,使他看到他目前的挑戰,壓力算不了什

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

麼,他反而變得更有力量,更有勇氣。面對普

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只有主有能力傷撒

世宣教,最大的挑戰是挑戰自己,了解自己有

但的頭,而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撒但傷了他

沒有正確的觀念,是否把它放在該放的位子,

的腳跟,神的救恩是宣教的主題。一直到最後

有沒有勇氣、決心,付出行動。

一卷書啟示錄最後一章:「口渴的人也當來;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21


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只要

告長官,我的妻兒只有我一個人在照顧,國家

「願意的」,沒有任何的條件限制。

有全國的人民在照顧。」若大家都和他一樣的

二、普世宣教使自己的教會更強:大英帝

想法國家就完了,若我們只顧自己的家人,自

國時代的英國教會支持宣教不是帶來本土教會

己的教會,只顧國內宣教,福音要傳到地極就

的祝福嗎?近代的美國教會大力支持宣教的時

完全沒有可能。所幸當年的基督徒並非單顧國

候豈不是成為世界之福,美國之福嗎?吳勇長

內宣教,我們今天才有領受救恩的機會。現今

老看到北歐20幾人參加的小教會熱心世界宣

普世宣教的迫切性,甚至連歐美的神學家都呼

教,使他開始推動海外宣教,神怎能不記念?

籲東方人將福音帶給他們。

我們怎能不感謝那一個小教會?當牧師、長

在車站放眼那些熙來攘往的人群,想到我

執、信徒看見世界的需要,他們就把自己的潛

也不過是他們當中的一個,如此渺小微不足道

力發揮到更大的地步,以至於神無限的的恩典

的人竟能夠來參與上帝的使命,這是神何等的

沛然降臨自己的教會。

抬舉我們,可以與祂同工。

三、普世宣教使全球獲益:遠方的惡人可

我們是否因自己失去十萬元心痛萬分,對

以像惡鄰一樣的傷害我們,正像破壞自然會傷

人類失喪億萬靈魂卻無感;因一個人的死亡大

害這個世界一樣。因為沒有像歐美國家宣教的

哭,而幾十億人沉淪卻無動於衷。

緣故,同性戀平權運動就跑到我們家的門口。 但是宣教可以使陌生人變家人,使敵人變

結語

友人。環顧世界一周你會發現,不管是猶太

普世宣教不是進深課程,是基要課程;不

人、英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非洲人、阿拉

是成人教育,是學前教育。在英國家庭看到牛

伯人,只要是基督徒就都是我們的朋友,一見

奶罐,裡面放著銅板,我問做何用?回答說:

如故 ,有如兄妹之情,有主裡一家之美。

為了宣教,大人、小孩都把銅板放進去。這樣

四、普世宣教不是選擇題,是個命令。神

不但不是臭銅板,而是馨香的,這樣的心更是

的命令沒有一個不是為了人類的好處,人愛聽

又美又善。宣教教育從小做起,宣教奉獻從家

話的兒女,神更是愛那些聽命神話語的兒女,

庭開始。

勇敢遵行,何況最安全的地方是神要我們去的 地方。 看到藍莓過期,再可惜也要丟棄。人的生 命終結就像食物過期,再也不能使用了,而一

留心聖經中關於普世宣教的經文,激勵個 人、教會為宣教師禱告,定期為宣教事工奉 獻,接待宣教師,自己投身參加短宣、長宣, 總之把它放在我們的心中。

個沒有發揮功能的人就像早產兒,生命還來不

誰能找到比普世宣教更有價值的使命、祭

及綻放就凋零了。所以當趁著還有氣息投入宣

壇?那麼請拿起你的電腦、手機、行事曆,寫

教,死了就沒有機會,只剩下後悔的機會了。

下你能夠為它做什麼,然後禱告,開始行動。

我們是否聽到妻子說要給付植牙的費用, 比聽到每天十萬人下地獄更震撼你的心?有個 長官責備士兵為什麼偷跑回家,士兵說:「報

22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作者為光鹽愛心關懷協會負責人/浸信會光鹽教會牧師)


關心宣教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文|彭書睿(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秘書長)

時的國家,有著將近六千九百萬的人口,來自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

879不同的種族,講著830種不同的語言,有著

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

豐饒的物產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歷史,也是全

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張小嫻《荷

世界的聖經翻譯專家的終極挑戰。更因為,真

包裡的單人床》/1997)

正的距離感,是來自於心理的相對位置,不是 地理上的地圖上的位置。

你我下課下班後擠著公車回到家,晚餐

宣教的眼光,從不是計較誰是你的鄰舍,

時間到了,桌上沒有飯菜,心裡一陣

誰又是你的猶太全地,誰又是你的撒瑪利亞,

酸。同一時間,在地球的另外一端,紐約曼哈

哪裡是你的地極。而是一種愛的眼光,就算天

頓的下城區,一位白領上班族剛從華爾街地下

各一方,我仍然在乎你。

鐵車站快步走出來,閃過一位蹲坐在路旁的舉

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

著咖啡紙杯的遊民。台北與紐約,時差十二個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

小時。你的白天就是我的黑夜。地理位置上,

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

似乎這是全世界最遠的距離,我們在彼此世界

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

的盡頭。

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

然而,我們對紐約的印象是清晰的,上面 提到的文字對讀者是有意義的。不論是透過

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720)

「慾望城市」裡那位喃喃自語優柔寡斷的專欄

耶穌升天前,在門徒眼前多次顯現,但很

女作家凱莉布雷蕭,或是伍迪艾倫的愛情小

明顯的「還有人疑惑」。在宣布大使命的託付

品,或是曾經穿著驕傲的洋基條紋球衣的王建

之前,門徒還是需要很多的提醒和鼓勵,還有

民,我們好像覺得紐約一點都不遙遠,甚至與

聖靈的感動和各樣的試煉,才有真正宣教的契

台北街頭有點類似的氣息。就算台北到紐約的

機。本專欄內容希望深入淺出地與眾教會分享

直線距離,是走路開車永遠也到不了的12,529

廣大世界宣教的禾場,在教會以目標與數字導

公里。

向的迷陣之中,提醒宣教的責任與傳福音的使

「有誰知道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哪裡?」有

命仍然是信仰的核心。

一次我在一個學校的禮堂問眼前的一千多個學 生,沒有一個人吭氣。他們當然不會知道,因

(轉載自第499期《國度復興報》)

為,這是不會考的。這個跟我們時差只有兩小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23


本會園地

宣教士來鴻

雙 職 宣 教

親愛的「雙職宣教烘焙班」的代禱同工您們好: 許久未能與您聯絡,在此向您問候,願神的恩常與您同在! 現在我們每天都有等候神的時間,學習與神有個人的交通,並且 得著祂的開啟。原本有個剛來的孩子有些適應上的問題,因為過去的 背景有些不能接受,但漸漸的她也能在安靜中被神感動與開啟。而在 這個禮拜裡,孩子們在上完「內在生活─讚美」課程後,大聲的讚 美、禱告,聖靈的同在是那麼的自然,同時神也在我們中間做醫治釋 放的工作,顯明孩子們內心的問題 並且安慰醫治。神正一點一點的改變與釋放每個學員的生命。 每天15分鐘講道操練,學員們個個都有極大的進步,讓人感 動不下於許多有名的講章,因為都是他們用心、用情感、用生命 的分享。他們的講道在教會中也產生了極大的迴響。特別當別的 學員的認真與擺上,使得後面的學員每當要分享前,就禁食、禱 告、呼求,這也在他們的生命中有許多的提升。現在計畫也讓他 們將內在生活的教導,轉化為個人證道,讓信息的內容成為生命 的真實。 雖然在思想雙職宣教培訓班前面的道路,但神要我們先被祂 的靈澆灌,先被神得著,以致我們能真實的服事。雙職的培訓實在是很好的方式,第一讓這些培 訓的孩子能有真實的工作技藝,同時在工作與壓力中顯明出生命中真實的光景,若能抓住機會做 教導,將能快速使他們在生命上有長進。同時在經費上盡量能自給自足,藉著實做也能跟弟兄姊 妹建立更親近的關係。而晚間再加上各樣屬靈的、專業的、生活上的教導與學習,更能有較佳的 平衡靈命。 神現在也一步步的帶領我們開始做研發的工作,因為學員們在短短的三個月中,已經將我的 烘焙專業學光了,現在我真的是江郎才盡。他們早已經學會了我在烘焙學校學的,和丙級證照班 的項目。若是有人有這方面專業的食譜,或是能夠來到廣州授課,都是我們切切盼望的。願主親 自開路。

願神祝福您,並且為您開通達的道路! 大道 敬上

24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雙職 宣教

烘焙班學習心得

文.圖|張傑

謝神的恩典為我們預

愛和尊重,其實關心這些有需

備了這次學習的機會,

要的人就是愛神和關懷。我在

並且也預備了這麼好的老師

這其中也經歷了神醫治的大

來教導我們,在這一個多月的

能,當我們為這些遊民禱告

時間我們真是福杯滿溢,超過

的時候,神就醫治了他們,

了我們所求所想,無論在烘培

透過這次的事工我對福音的

上還是在生命上受益匪淺。

大能有了重新的認識。

觀念的突破

生活上的得著

受限於從小所受的教育,對於地域和種族

與其說我們是來這裡學烘培的,還不如說

的觀念根深柢固,這樣的觀念導致了我成長的

我們是來這裡學做人的。在這個班的學習給我

限制,很多時候下意識的就會拒絕一些靈命上

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是來學習做人的,做一個

和生活上的改變,不願意走出原先的框架。透

真真實實屬神的人。細節決定了生命的品質;

過老師不斷的教導使我對我自己的身份有了一

小事決定了將來的成功和影響力。想要成為一

個重新的認知,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大的改

個合神心意的人,我所要學習的太多了,無論

變。我不是地上的國民,所以生活的地域不是

是屬靈方面也好,

我活著的中心,而是要在每一個我生活過的地

生活方面也好、思

方活出神子民的特質,來見證神的榮耀。

想觀念和習慣上也 罷,我所欠缺的

經歷神的作為

太多了,感謝神

剛來的時候有幸參加了本地教會舉行的憐

讓我有這樣的學

憫事工,這次的事工給我一個很大的觸動。以

習機會,感恩有

前也傳過福音,但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接觸

這麼好的老師

過這些遊民。這個群體是在我以往的生活中被

來教導我們,

忽視的群體,當我進到他們中間的時候,我竟

我相信今後的

然說不出話了,不知道該如何的和他們分享福

得著和改變會

音,在這個時候神深深的責備我,他們需要的

比昨日更多!

不是知識,不是什麼神學理論,他們需要的是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25


本會園地

高階神學教育的前瞻

文|莊大能(國際總幹事)

因此神學院無法經營而停辦。

「高階神學教育」的推動,是中華差傳2014年最主

相對的看見中國教會大量的需

要的事工之一,因為各地教會的需要,及理監事、

要,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神學

同工們的共識與支持,正在全國各地順利且迅速的

院紛紛前往中國招生,而選擇

建立,不斷的接到各地教會的邀請前往開辦神學 班,也得到幾間神學院的支持與合作。

在中國開辦神學院分院或神學 班,更受到各地教會的歡迎, 而有27年中國培訓經驗的中華 差傳,正是海外神學院願意合

教會的迫切需要

求更不斷的提升。一般的講道

中國的大環境正在快速的

內容很難滿足信徒的需要,而

中華差傳除了有豐富的培

轉變,在交通與建設方面更是

教會的轉型,也使得過去缺少

訓經驗,也熟知各地教會的背

全面推動,城市中一片片的社

組織管理概念的教會顯得手足

景與需要,加上全職、特約的

區大樓建築如雨後春筍出現,

無措,因此,完整有系統的神

宣教士及正在招募中的神學教

連偏遠地區的農村小鎮,也開

學教育正是目前中國教會所急

師,大多數具備了完整的神學

始大量興建,因著高速公路、

迫需要的。

裝備及學歷,可以承擔各階神 學班教師的資格,這些條件剛

高鐵的普遍,縮短了全國的城 鄉距離,農村也急遽的城市 化。

26

作的對象。

合作辦神學院 無論是台灣或是美國,華

與此同時,還有教會的信

人神學院的招生都是一個難

徒已經由不識字沒文化的農民

題,除了少數幾間神學院還能

轉向知識份子,城市教會也因

夠招收到足夠的學生,大多數

應而生,對於傳道人素質的要

都面臨了招生困難,甚至還有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好可以補足海外神學院師資及 經費的需要。

招考學生資格 目前各地神學生可分為兩 類:


1. 家庭教會領袖 這些學生屬於教會的重要 同工,過去因為環境的因素, 大多數學歷不高,最多只具備 高中畢業學歷,但是聖經根基 深厚,牧會經驗豐富,且多數 為教會的第一把手,若是給予 完整的神學訓練,能夠幫助教 會的牧養更加順利。 Photo by mosc53

因此,多數海外甚至有知 名的神學院都為他們放寬標 準,只要具備十年牧會經驗者 就可以晉升ㄧ級,高中畢業生 得以就讀教牧碩士班。 為了考慮中國教會實際的

位。

政管理的概念與經驗。

需要,又要兼顧神學畢業生的

因此,為了配合這一類學

因此在課程編排方面,除

素質,中華差傳向神學院提出

生的需要,週末神學碩士班也

了一般神學院的系統神學、聖

建議,從教牧學士班開始,嚴

同時開辦,同樣的嚴格要求學

經課程、教會歷史等課程,應

格的要求學生的上課時數及課

生的上課時數及課程作業:每

該加重教會行政、領袖訓練及

程作業:每年教導10門課程

年教導10門課程,每門課程為

關懷輔導等實踐神學課程。

共需學習30門課,每門課程為

2學分。當學生完成30 門課60

3學分共計90學分,再折合事

學分可獲得基督教研究碩士學

奉一年為30學分,總共120學

位。

分,需要完成三十門必修課程 才能取得教牧學士學位,並且 得以進入教牧碩士班就讀。

身教重於言教 有鑑於少數接受過國外神 學教育的傳道人,常炫耀自己

重視課程編排

的學歷,或是講道教導太重視

過去的家庭教會,缺少教

知識性,中華差傳特別重視學

會組織及行政管理的概念,甚

生的生命塑造,要求每天早上

至認為在教會中談論行政管理

由老師帶領禱讀,並且書寫靈

在城市教會中,有很多信

就是不屬靈,認為教會增長是

修日記,學習靈命塑造課程,

徒具備有大專本科畢業的學

聖靈的工作,不應該以人為方

在師資的挑選更著重於能夠成

歷,並都熱心服事擔任很重要

式促成,因此教會中只強調

為學生生命的榜樣,期盼能夠

的職份,但是因為生活及環境

愛、包容,而不重視組織、計

為中國家庭教會,造就出一批

因素採取帶職事奉,他們也渴

劃、目標管理,更遑論評鑑、

忠心良善有見識的傳道人。

慕得到完整的神學訓練與學

懲戒,尤其是傳道人更缺少行

2. 帶職事奉工人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27


本會園地

彼此接納合一成宣教教會 雲林地區聯合宣教特會

28

林地區眾教會與中華華

命。他說,身為宣教士必須要

雙職宣教工作場所成據點

人福音普世差傳會(中

有主耶穌道成肉身的精神,擁

莊大道指出,雙職宣教是

華差傳),三月29日在斗六浸

有憐憫當地人的心,願意認同

一個將宣教、經濟和生活結合

信宣道會舉辦「國度與宣教」

當地人,與當地人一起生活,

在一起的生活方式,透過職業

聯合宣教特會和座談會,包括

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才能成為

訓練和聖經培訓,培養出具專

斗六、林頭、莿桐浸信宣道會

被神使用的器皿。「宣教是搶

業能力的宣教士。讓他們能在

以及林內長老教會、斗六福氣

救靈魂的爭戰,更是主耶穌要

經濟上自給自足,在生活中見

教會、台灣愛家基督教會六間

我們去完成的大使命!」他盼

證信仰,進而使工作場所成為

教會近200位弟兄姊妹參與。

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

宣教據點。如同耶穌和保羅一

中華差傳國際總幹事莊大

宣教的事工,中華差傳願意成

樣,不只懂得聖經真理,還能

能牧師引用使徒行傳十三章

為眾教會的宣教平台,幫助眾

擁有一技之長,發揮職場宣教

1-3節表示,過去在安提阿教

教會投入國度宣教的事工,實

的影響力。

會裡有許多不同背景、不同觀

踐廣傳福音的大使命。

在宣教座談會中,分別由

念的人,當他們在聖靈裡合

晚上的宣教特會,莊大道

台灣愛家基督教會洪正芳老

一、同心禱告的時候,挪去一

宣教士分享在中國推動的「雙

師、林內長老教會馮同強牧

切種族、階級和觀念的隔閡,

職宣教事工」。他提到,自己

師、莿桐浸信宣道會簡淑娟傳

神就把相同的異象和感動放在

原本在美國擔任電腦工程師,

道,與眾教會分享參與宣教的

他們裡面。這幾年,看見台灣

之後辭去工作在教會全職服

經驗,藉此挑旺弟兄姊妹對宣

眾教會有愈來愈多合一的見

事,兩年前去到中國投入雙職

教的熱情,也促進雲林地區眾

證,因著教會的合一,未來將

宣教的事工。在當地,他接觸

教會在宣教事工上的合一與連

帶動整個福音的大復興。他鼓

到一群中國聖經學校的年輕

結。會中,林內長老教會青年

勵雲林眾教會能夠彼此接納與

人,這些從農村出身的孩子,

帶領敬拜讚美,大家同心為著

合一,如同安提阿教會一樣,

雖然學歷不高,但是他們願意

眾教會在宣教上合一禱告,中

成為一個宣教的教會。

委身在聖經學校受裝備,生命

華差傳小詩班也在會中獻唱數

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些年輕人

首詩歌,傳遞宣教士在異鄉宣

盼年輕人參與宣教

畢業之後,尋找服事禾場並不

教的甘與苦,激勵弟兄姊妹一

莊大能牧師也指出,耶穌

容易,於是他透過「雙職宣

起為著宣教的使命走出去!

是一位最偉大的宣教士,祂道

教」的概念,在當地成立「烘

成了肉身來到世上,成為人的

培訓練班」,提供學生一個就

樣式,擁有一顆憐憫人的心,

業的機會,也為這些年輕人開

清楚自己奉差來到世上的使

出一條服事的出路。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轉載自《基督教論壇報》3586 期,記者何毓芬報導)


本會園地

風雨故人來 —《差傳人》發刊感恩茶會迴響

文|顧念

一些回應。資深出版人丁遠 屏社長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從點線面來規劃:1.讀者:宣 教士、神學生、宣教的教會; 2.內容:歷史、人物、議題、 宣教書介等;3.方向:差會的 宣教策略,帶出具體的行動, 找到代禱支持的伙伴。

出捷運站,天空還下著

多,但深知每位出席的牧長同

一位資深的宣教士回應,

雨,我撐起傘步行到聚

工都是關心宣教的同路人,他

早年宣教士沒有受過什麼訓練

會地點—濟南長老教會,這

們的到來是我們極大的支持與

就進到禾場,當遭遇困難的時

段路程顯得格外漫長,原本這

鼓舞。會中主編吳世芳牧師道

候常是透過宣教刊物的幫助,

一帶寬敞整潔的街道,被這些

出接下《差傳人》宣教季刊編

她十分肯定文字事奉對宣教士

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學運弄得

輯工作的經過,知道這是一份

的助益。另一位推動宣教教育

凌亂不堪,放眼望去都是一堆

不容易的工作,但因為是主的

的牧者發言,她深深期盼《差

堆的人群,五花八門的標語,

工作就不會推辭或後悔。他坦

傳人》能多報導台灣教會在普

媒體採訪車,以及夾雜其間做

率的表示,離開台灣已經20

世差傳事工的經驗分享,牧長

生意的小販,交織成一幅雜亂

幾年,擔當這樣的工作已像是

們可以透過文字平台作更多的

突兀的畫面。

老將黃忠了,因此主若許可,

交流連結。

我想:這就好像走一條宣

70歲以前還可效力到第八期,

近幾年在台灣積極推動普

教差傳的路,路經之處會有各

但同時需要積極徵召能編、能

世宣教課程的一位年輕同工也

樣可能的景況,或者是高山低

寫、能採訪的年輕後進來承接

呼籲,教會應該嚴肅思考,如

谷、困難險阻,甚至生命的威

工作,透過這個宣教文字的平

何激勵台灣新一代的年輕人,

脅,但為了神擺放在前頭的路

台,讓更多對宣教有負擔的

讓他們視宣教為一件很棒的

程,只有繼續勇往前行。面對

人,明白華人宣教的需要及培

事。她感慨地說,甚願這份刊

這樣的天候、聚會地點周遭的

訓工作的重要。

物就像一支號角,向這個世代 的年輕人吹響,鼓吹這一代的

環境,有多少人會出席呢?

一些回應 一些關心 關心宣教的同路人 即或與會的人數真的不

最後,數位關心宣教的同

年輕人起來回應大使命說:主 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工也對《差傳人》的發行做了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29


宣教書介 整理|編輯部 書名:心繫宣教

作者分享她透過發報、探訪、作頭髮、上

作者: 包偉克(Paul Borthwick)

市場、在小學發禮物、搭計程車傳福音的經

譯者:許尚武

驗,甚至在公共澡堂也能領人全家歸主。讓金

出版: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內容簡介 主再來的日子已近,宣教的使命日益迫 切,但光有熱心而沒有穩固的根基無法完成大 使命,教會牧者和信徒應了解宣教事奉的內容

吉福佈道的熱情感染你,點燃心中傳福音的 火! 書名:慎終追遠迎復興—轉化華人祭祖文化 作者:溫永生 出版:天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和參與的途徑,尤其每個人都當從「屬世的教 徒」成長為「普世的門徒」,奉獻生命主權給 神,有基督的世界觀,建立普世異象。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中華文化傳統禮俗及基督教義,

本書作者熱心推動宣教運動,提供十塊建

無論在理論與實務方面,皆有深入地探討,讓

造的基石給讀者參考,理論實務兼備,是教會

牧者與信徒們在推動敬祖與創新喪禮的事工

推動宣教聖工的好工具。

上,有更全面的省思,讀後必能有喜樂的盼 望,傳遞美善的福音,為復興之路開出一條康

書名:點燃傳福音的火—我不能一個人去天國

莊大道!

作者:金吉福(1952年韓國首爾出生,大邱範宇教 會執事,在800多 間教會分享傳福音

牧者推介

見證)

全備的經驗和全備的道理,帶來全備的屬

譯者:王桂珠

靈生命的建立。求主因這部著述,使更多華人

出版:道聲出版社

完全地帶到神面前。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內容簡介 一位家庭主婦帶領 兩千人信耶穌,她是怎麼做到的?

(梁家麟

願本書能助於清除客家歸主的絆腳石,讓 敬拜真神成為惟一的關注,使客家骨肉之親早 日歸入慈愛天父的羊圈。 (吳獻章

家庭主婦除了相夫教子、洗衣煮飯,還能 做甚麼? 韓國大邱範宇教會金吉福執事因為不忍心 撇下她認識的人和認識她的人,自己一個人去 天國,因此基於愛靈魂的熱情走出家庭,用各 種方法向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人傳福音。

30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

舊約教授)

在祭祖及喪禮儀式的處理上,作者試圖以 「取代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牢固的神學理 論,顯然地他成功了! (周功和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宣教偉人名言 《編者小語》

宣教事工是很浩瀚的大板塊,本刊物的職 任是界定在呈現宣教事工的見證和展望。期

整理|編輯部

Do not have your concert first, and then tune your

待藉此鼓舞更多教會參與宣教聖工,海外的

God and prayer, and get first of all into harmony with

或後方支援的,差派宣教士或物質、禱告支

instruments afterwards. Begin the day with the Word of

或本地的,異文化的或同文化的,前線宣教

Him.

援。

樂器沒有調音之前,不要舉行音樂會。以神的話語 與禱告作為一天的開始,與祂合一是首要之務。 Hudson Taylor Oh, that I could dedicate my all to God. This is all the return I can make Him.

啊!但願我能把一切奉獻給神;這是我能做的最大 回報。 David Brainerd When Christ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邀請他來捨命。 Dietrich Bonhoeffer In the dust of defeat as well as the laurels of victory there is a glory to be found if one has done his best.

當人竭盡所能就顯出一種榮美,無論是蒙著失敗的

因此,本刊的文章將會嚴格限定在有關 宣教的議題內,32頁的《差傳人》宣教季 刊,它所呈現出來的,只是關心和鼓舞宣教 聖工,沒有別的。 希望這份小刊物能送入關心宣教者的手 中,希望他們展開來讀,被裡面的文字和見 證所感動;希望能開拓關心宣教者更寬更深 的宣教視野,希望能激勵更多宣教人士和更 多物質資源投入宣教工場,無論是島外的或 是本地的。 謝謝愈來愈多的作者參與寫稿,謝謝查 時傑和戴維揚兩位前輩學者慨然加入特約作 者行列,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溫永生也加入 編輯顧問,期待溫院長給我們更多宣教文字 意見。 深深期盼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作者,加入 撰寫宣教文稿。 (主編 吳世芳)

塵土或戴著勝利的桂冠。 Eric Liddell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 he said: "I am not tired of my

work, neither am I tired of the world; yet, when Christ calls me home, I shall go with gladness...

臨終前他說:我既不倦怠我的工作,也不倦怠這個 世界,但基督若召我回天家,我會歡喜前往。 Adoniram Judson

似乎才剛剛為創刊號的發行辦完感恩茶 會,緊接著又在邀稿、整稿、編排的忙碌 中,第二期被催生了。 邀稿是整個編務的一大工程,需投入很 多的學習。跟誰邀?請作者寫什麼面向的主 題?在在都是學問。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無稿又豈能談得上編呢!邀稿過程中有 機會將觸角向外延伸擴張,從牧長到弟兄姊

Prayer is the greatest power God has put into our hands

妹,只要關心宣教的人都可以是受邀對象。

find it so, but the dynamic lies that way to advance the

面的作者,單憑電話中的交談邀約就成了,

for service — praying is harder than doing, at least I

其中也經歷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有素未謀

Kingdom.

盼也因此讓宣教人心中的負擔,得以訴諸文

禱告是神放在我們手中最大的服事權柄,至少我認 為禱告比做工艱難,但推動神國度的動力卻在於前 者。 Mary Slessor

字,做成更廣大的連結。 祈願每篇文稿背後作者執筆的感動,成 為上帝激動您回應大使命的呼召! (文編 顧清如) 聯合差傳 普世宣教

31


緬甸禾場

—福音的契機

元2010年10月,緬甸聯邦更換國號為「緬甸聯邦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

人口和民族 緬甸有約六千萬的國民,68%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 (9%)、克倫族(7%)、若開族(3.5%)、華人(4.5%)、孟族 (2%)、克欽族(1.5%)、克耶族(0.75%)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 (4.5%),此外還有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但是緬甸官方 目前並不承認緬甸華人(果敢華人除外)、印度人、孟加拉人和羅興亞 人(來自孟加拉國的一個混血族群)為法定少數民族。

代禱事項 •種族衝突:緬甸長期以來,中部及東部的許多城市發生了多起大規模 介於佛教徒與穆斯林的種族衝突事件,屢次造成數十至數百人死亡事 件,這兩種種族宗教暴力衝突,顯示出種族宗教問題已成為影響緬甸 和平發展的一個問題。 •經濟落後,建設凋敝:緬甸在軍政府長期主政下,民生及各項建設十 分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緬甸受佛教影響力極大,傳福音困難,尤其向緬人跨文化傳福音更為 困難。 •緬甸極缺乏中文老師,訪宣隊藉教中文傳福音是可以考慮的策略。 •緬甸一些華文聖經學院及神學院在經費及師資上極需海外教會支援。 •為緬甸外來的宣教士代禱,當地水質不佳,醫療設備缺乏。

中華郵政桃園雜字第00056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類〉交寄 中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中華差傳)台北市103敦煌路80巷2號4樓 電話:02-2592-3412 傳真:02-2592-3419

土地:國土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 首都:內比都(2005年以前為仰光) 人口:超過六千萬 族群:有135 種 宗教: 82% 佛教徒 9% 基督徒 5% 穆斯林 4% 其他 10% 不識字 33% 在貧窮線以下

雜 誌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Chinese Worldwide Gospel Mission

315 W. Glendon Way, Alhambra, CA 91803 Email: cwgmusa@gmail.com Tel: (626) 703-4597

32

差傳人季刊 第 2 期

台北郵局許可證 台 北 字 第 6334號 無法投遞時請退回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