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學習雜誌》進階版-線上閱讀-5

Page 1

6010900455 6010900455 第 期 2022年6月15日 定價:330 元 455 世界的救星~馬鈴薯 是老虎鬚,還是蝙蝠花? 111年度臺北市兒童閱讀優良媒材推薦

Top 新鮮事 2 今日3C,明日電子垃圾?

阿波是一支最新款的酷炫手機,自從被新主人買回家後,天天跟主人 如膠似漆,他認為,主人會一直愛著他、永遠視他為寶貝,不過,現 實好像不如阿波想的那麼美好……

*配合領域:國小綜合活動四上「環保好行動」、國小社會六下「文明與科技生活」

▲ Top補充包 11~14 綠能,能不能?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許多國家逐 步停止使用燃煤和石油,開始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成可 以循環利用的「綠色能源」。

小荻觀察筆記  15~16 雙重認證更安全

一大早,爸爸就在誇讚網路轉帳很方便,不 過,將個人資訊傳上網路真的安全嗎?銀行 要怎麼確認網路上的交易安全? *配合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

21 Top 主題館

職業360  17~20 說故事高手~劇場編導

黃致凱叔叔身兼劇團藝術總監、編劇和導演, 他熱情的分享劇場裡的大小事,希望大家活得 比演得更精采!

*配合領域:社會

世界的救星~馬鈴薯

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馬鈴薯,是世界四大主要糧食之一,當馬

鈴薯被傳到歐洲之後,好幾次拯救人類免於饑荒。

*配合領域:國中社會九上「世界地理(二)」、國中社會九下「近代世界的發展歷程」

▲ 社會任意門 31~34

番薯飄洋過海來臺灣

番薯被帶到臺灣種植,已經超過四百多

年,臺灣人以番薯當主食,撐過許多艱困 的日子。

IQ行不行  35~36

1.新手上路

2.數碼探險

3.好友郊遊趣

4.班長大選

Top保健室  41~44 公車裡的尷尬氣味

閱讀帶你進入浩瀚知識、多元文化 每月1、15日出刊

37 自然顯微鏡

是老虎鬚,還是蝙蝠花?

「箭根薯」這種植物很特別,花朵是自 然界少見的黑色,造型也十分特別,遠 看像蝙蝠又像躲在草叢中的老虎。

*配合領域: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五下「植物世界面面 觀」、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一下「地球上的生物」

小荻和小樂搭公車時,聞到一股怪異的味 道,原來是「狐臭」的味道。狐臭是一種 病嗎?還是只是洗澡沒洗乾淨? *配合領域:健康教育與體育

故事森林  45~52

討厭鬼不討厭(三)煥然一新

官印鬼發現討厭鬼小朋友,其實有點可憐, 他會怎麼幫助這位小朋友,擺脫被大家討 厭的印象呢?

*配合領域:語文

科學原理大發現  53~55

笛卡兒,談談研究科學的方法

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寫了一本書,闡 述:如何研究、探討一個問題,他的思想影

響了歐洲人的觀念,也促進西方科學研究。

訂戶專屬

讀本MP3下載

❶ 用電腦連線至康軒學習雜誌官網。

❷ 找到訂戶服務專區,輸入家長姓名 (帳號)及訂戶編號(密碼)。

❸ 將本期MP3音檔下載到電腦中。

❹ 存到USB或手機中,走到哪聽到哪。

❺ MP3音檔限出刊3個月內下載完成。

英文轉轉樂  56

蜜蜂說了什麼?

What do the bees say?

*配合領域:英語

DIY工作站  57~58 香噴噴~薑汁燒肉米漢堡

煎個香噴噴的米餅,再炒些燒肉,鋪上生菜, 組合起來就是好吃的米漢堡囉! *配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穿越時空的鼻妹日記  59~60

電動篇

芝麻開笑門  61

指甲彩繪

有聲書APP

❶ 使用手機或平板,免費下載安裝「康 軒學習雜誌有聲書」APP。

❷ 雜誌現訂戶於APP中綁定訂戶編號, 即可登入免費聆聽訂閱刊期的音檔。 (過刊贈期恕不提供)。

因疫情關係,本期音檔採線 上遠端錄音,敬請見諒!讓 康軒學習雜誌陪伴讀者度過 疫情,祝福大家平安~

讀本音檔線上聽

❶ 掃描本期音檔的QR Code。

❷ 網頁打開後,連結到本期音檔目錄。

❸ 點選想聽的曲目,精采內容帶著走! ❹ 線上聽網頁限出刊3年內有效。

進階版第455期 導讀音檔 2022/06/10開放 掃描聆聽

*配合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 封面設計/ 董真如 封面繪圖/ 蔡景文
第455期 2022.6.15
操作說明

我對馬鈴薯的想 法是這樣的……

懂得珍惜,擁有更多

性疾病、造成情緒障礙,甚至影響大腦發展呢!

馬鈴薯兄弟聽聞這樣的消息,忍不住喊冤:「那不 是馬鈴薯的錯,會害人的是高溫油炸和過量的鹽!」

接著,馬鈴薯兄弟又連忙解釋:「馬鈴薯是世界四大主食之一,我 們耐旱又耐寒,好種又會長,能餵飽超多人!」「焗烤馬鈴薯、馬鈴薯 烘蛋餅,或是炒馬鈴薯絲,不管怎麼料理都香甜又好吃!」「所以,馬 鈴薯不會害人,會救人,而且還是世界的救星呢!」

馬鈴薯兄弟在這期的Top主題館,還想跟大家分享更多有關馬鈴薯的 傳奇和故事,快翻開雜誌,認識這對兄弟和他們的家族吧!   想和大家交朋友的,還有手機阿波和他的電器朋友,他們熱烈討論 未來的命運,阿波以為:自己會被主人寵愛,直到永遠;但其他電器卻 不以為然:「主人喜歡新型的3C產品,很快你就會變電子垃圾!」「全 世界的電子垃圾,每年超過千萬公噸,你不會寂寞的~」「人類沒有好 好處理電子垃圾,隨地掩埋、焚燒,造成的可怕汙染,人類自己要承 受,但最可憐的還是地球……」阿波看著自己,沒有辦法想像這閃亮的 外型有一天會變暗,成為一個沒人要的垃圾,他希望人類能珍惜他、回 收他,更希望即使成為垃圾,身上的零件還能被再利用。   阿波的願望究竟能不能實現?讀一讀這期的Top新鮮事,一起學會珍

惜、不浪費!

發行人/李萬吉

學習事業部協理/陳文智 學習事業部行銷經理/盧盈楹 學習事業部編輯部經理/鄭雯娟 主  編/余苑綾 本期執行編輯/賴映伶.董真如

企畫編輯/許倩華.易彥廷.陳俞安.賴映伶 美術主編/熊育賢

美術編輯/田俊龍.董真如 攝  影/牟國器

行銷業務組/陳玫甄.林秀芬.葉佳慧.劉力銘. 林顯儒.林佳妮.張俊祥.李昱蓁.

邱新嵋

電銷客服組/繆金陵 葉曉琦.林欣怡.鍾虹甄

敬上

2 3 1 0 3 7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二段218巷11號 電  話:(02)2918-9393  傳真:(02)2918-9377 雜誌客戶服務電話/(02)8665-1740

郵政劃撥/19883212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版印刷/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網  址/http://www.top945.com.tw

Top童樂會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top945.fans E-mail/top945@knsh.com.tw

ISSN/1726-9369 零售價/330 元

中華郵政中壢誌字第1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編輯顧問(次序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澈士

何一先 臺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

李光福 兒童文學家

陳明德 健康與體育教學領域專家 楊燿隆 農委會特生中心保育教育館館長


炸薯條起鍋囉!金黃的模樣、酥脆的口感,教人忍不 住一口接著一口;不過,吃下炸薯條的同時,也可能吸收 了反式脂肪和過多的鈉,讓我們變胖,還可能誘發過敏
編者的話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系主任
一起愛護地球,康軒學習雜誌使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 出版
臺北總公司/
者/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進階版主編
1

企畫/陳俞安 版面設計/董真如  繪圖/吳姿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他已經是主人這 半年來,第三支 新手機了!

他以為他永遠 都會是主人的 最愛嗎?

太天真,他還 不知道將來也 會變成垃圾!

要告訴他真 相嗎……

阿波是一支最新款的酷炫手機,他有時髦的外型,

還有超厲害的照相功能;自從被新主人買回家後,天天跟主 人如膠似漆,主人上廁所看他、睡覺前也看他,就連每天一睜開眼 睛,也是先拿起阿波、痴痴的望著他。阿波非常開心,他認為主人 會一直愛著他,永遠視他為寶貝。

正當阿波沉醉在萬千寵愛,無法自拔的時候,家中其他的電器 朋友卻露出不以為然的笑容……

2

電子垃圾,每年超過千萬公噸

投影機爺爺率先開口:「先別高興得太早,總有一天你會變成 電子垃圾!」一聽到「垃圾」兩個字,阿波既驚訝又疑惑,他不敢 相信:深愛他的主人,有一天會拋棄他,讓他成為電子垃圾。

看著不知所措的阿波,投影機爺爺拍拍他,說:「別擔心,全 世界的電子垃圾越來越多,在未來,你絕對不孤單!」

電子垃圾是什麼?

簡單來說,電子垃圾就是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 電子設備,看一看家裡的電子產品,像是冷氣、冰箱、 電視、手機、平板電腦……只要將來被丟棄,就會變成 「電子垃圾」。

根據聯合國分類,電子垃圾目前可以分為六大類:

小型家電、大型家電、溫控設備、螢幕與顯示器、小型 電子通訊設備和燈具,幾乎所有廢棄電器,都是 電子垃圾的一員。 1740 萬公噸

大型家電

小型家電 電風扇、微波爐、 電動刮鬍刀等。
1310 萬公噸
洗衣機、音響設備、 烘衣機等。
3
你看~這些都 是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暴風式成長

隨著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推陳出 新,新型號手機一上市,人們便搶著 購買,直接「汰換」去年才買的手機; 電腦故障了,懶得找原因、也不想修 理,而是直接買新機……這些生活習 慣,製造了越來越多電子垃圾。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2020年全 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19年 全世界產生5360萬公噸的電子垃圾,

體積約等於350艘瑪麗皇后2號郵輪; 2021年電子垃圾量持續增加,至少

有5740萬公噸,大約跟1148萬隻 非洲象一樣重。

根據統計,智慧型手機平均每年賣出15 億支,這樣是不是代表15億支手機瞬間 成為電子垃圾呢?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 人必須線上工作、上課,也靠著電子 產品視訊、通話,人們更依賴電子產 品了,專家預測

到了2030年,

全球電子垃圾可

能高達7470萬 公噸。

溫控設備 冰箱、冷氣機、 暖氣機等。

1080 萬公噸

螢幕與顯示器 電腦螢幕、電視、筆記 型電腦、平板電腦等。

670

萬公噸

★此數據為2019年世界電子垃圾的總量。

小型電子通訊設備 手機、GPS、電話、 網路分享器等。

470

萬公噸

燈具 燈管、燈泡、LED等。

90 萬公噸

電子垃圾,變成毒素

聽著投影機爺爺的一番話,阿波才知道,世界上的電子垃圾一年比一

年多,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家庭垃圾,吹風機先生又告訴阿波另一個真相: 「雖然電子垃圾越來越多,但回收率卻很低,例如:2019年的回收率只有約 17.4%……」阿波不懂,電子垃圾的回收率不到20%,那大部分去哪兒了?

這時,電腦小姐緩緩道出一個故事,原來她曾經有個電器朋友,被丟棄之

後,飄洋過海到了非洲,從此下落不明……

阿博布羅西,號稱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場,世

非洲迦納的城鎮

界各地的電子垃圾很多被送到這裡,當地人利用焚燒的方式,取出電 子垃圾裡的金屬和零件,變賣並換取生活費。

飄洋過海,「送」給別國

電子垃圾逐年增長,但因為材

料複雜,通常需要較先進的技術才能安

全回收處理,在世界上並不普遍,所以回收

率低;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產生 約5000萬公噸的電子垃圾,其中卻只有約20%被 正式機構回收,其餘大多被焚化、掩埋,或是運送到 開發中國家。

可想而知,這些開發中國家並沒有先進的技術,能

夠安全的處理電子垃圾,而是用最「基本」的技術

手拆解、焚燒、酸洗等方法來處理,看似方便,卻危機重重。

5

無所不在的傷害

大量的電子垃圾被焚燒、丟棄,使得迦納阿博布羅西的河川 受到嚴重汙染,水質不再乾淨,環境也髒亂不堪。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調查,迦納阿博布羅西的土壤中含有鉛、 鉻、銻等重金屬,含量是正常土壤的上百倍,而且空氣中還 含有戴奧辛等有毒物質,嚴重影響當地人的健康。

電子產品的組成成分,大概可以分為:外殼的塑 膠、玻璃,以及內部的電子元件;其中,電子元件中

含有許多有毒化學成分和重金屬,例如:液晶顯示器 中的汞、手機裡的阻燃劑、半導體和電池裡的鎘…… 當這些電子產品變成電子垃圾後,如果沒有妥善處 理,裡頭的化學物質很有可能釋放到環境中,汙染土 壤、地下水或農作物。

鄰苯二甲酸酯 可能傷害內分泌 系統、導致畸 形,也有可能造 成乳腺癌。

而迦納人以焚燒的方式處理電子垃圾,過程中會

產生大量有毒的煙霧,造成空氣汙染,也會危害生物;

多氯聯苯 可能會引發痤瘡和紅疹 等皮膚疾病,或影響神 經、生殖和免疫系統, 也可能造成眼睛病變。

這些電子垃圾如果長期堆放,更會汙染

河川及土壤,甚至影響人體健康。

只能燒掉,沒有 別的辦法了……

戴奧辛 可能傷害肝臟、皮 膚,或導致軟組織腫 瘤及惡性淋巴腫瘤。

達志影像alamy
6

電子垃圾也能變黃金

聽著電腦小姐朋友的遭遇,阿波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人間蒸 發」,越想越害怕,還大哭了起來;這時,一旁的電視奶奶溫柔的 說:「別擔心,其實你有可能變成黃金唷!」

清除資料 4

將舊產品裡的資料 全部清除,恢復原 廠設定。

聰明再利用

測試功能 3

測試舊產品的功 能,評估是否能繼 續使用。

以較便宜的價 格重新販售, 延續舊產品的 生命。

電子垃圾年年增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 為「維修不易」,老的手機壞了,拿去修理才發 現零件早已停產;電腦壞了,卻因為維修困難、 維修費太貴,不如買臺新的,就這樣,人類產生 了越來越多電子垃圾。

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電子產品壞

了,應該要努力維修,像是許多國家就 有「維修咖啡館」,會舉辦免費的維修

活動;另外,也有工廠回收電子垃圾後, 維修輕微故障的產品,成為二手商品,

再以低價賣出,達到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維修咖啡館起源於 荷蘭,是一種自發

性的活動,由具有 維修技術的志工幫 民眾修理各種物品。

記錄「身分」 2

將電子垃圾回收、分 類,篩選出還能運作 或輕微故障的舊產 品,送往專門處理的 機構或工廠。

記錄舊產品的品牌、型 號、資訊等,幫它們建 立「身分證」。

回收、初步篩選 1
二手販賣
7
達志影像alamy
5 電子垃圾

拆解及分類 2

回收、運送 1

破碎 3

將電子垃圾運送到 回收場。

回收也有新價值

除了維修再利用之外,

電子垃圾還能成為更「珍貴」

的東西。電子產品的內部含 有各種金屬,像是黃金、銅

和銀等,非常寶貴,只要將 它們提煉出來,就能再次利 用;像是100萬支手機中,

就含有24公斤的「黃金」、 350公斤的「銀」、1.6萬公

斤的「銅」,甚至是14公斤

的貴金屬「鈀」,這些金屬

可以代替天然礦產,做成不 同物品。

玻璃

塑膠 金屬

拆解電子垃圾,按照材質 大致分類。玻璃和塑膠可 以直接回收,或是加工製 成其他東西。金屬可能會 夾雜在塑膠等其他零件裡, 需要另外處理。

將含有金屬的 零件粉碎。

磁性篩選 4

純化、提煉金屬 5

剩下的碎片中,可能仍含有金 屬,可以用焚燒的方式,分離 出不同熔點的金屬。

得到金屬礦 6

加工、再製作 7 金 銀 銅 就算變成垃圾, 也很珍貴。

再次加工,各種金屬 被提煉出來囉!

製成各式各樣的商品,提升價值。

將碎片送入帶有磁力的分選 機,吸出大部分的金屬。
8

問??

垃圾的情報。

問電子垃圾

為了減少電子垃圾,各國或企業有 沒有更棒的做法呢?

當然有囉!現在有些新手機, 販售時已經不附加耳機或電源轉 接器等,為的就是減少電子垃圾; 知名手機公司也研發機器人,來 拆解舊手機,拆下來的零件,可 以做成螺絲起子,或當做太陽能 板的材料。另外,像是瑞士的電 子垃圾回收制度也很完善,雖然

瑞士是世界上電子垃圾的製造大 國,但當地規劃了完整的回收制

度,例如:消費者有責任將老舊

或損壞的電子產品交給製造商回

垃圾的回收站,就連郵局也幫忙回收 呢!這種「全民運動」,讓瑞士的電 子垃圾回收率高達61%。

瑞士的電子垃圾回收後,會被送往當地最大 的電子垃圾回收場Immark AG,工廠利用「機

械乾式法」拆解電子垃圾,回收許多金屬, 對環境較不造成汙染。

得知電子垃圾原來也能被好好回收再利 用,阿波終於笑了,他還想知道更多有關電子
達志影像
9
要好好處理電子垃圾,或 是減少產生電子垃圾唷!

根據研究發現,有些消費者不願

意回收電子產品,是因為:不知道該 如何回收,或沒有便利的回收管道。

不過,現在已有許多國家開始努力推

我要回收這 臺電腦。

好的,一臺舊電腦可以 折抵120元的消費唷!

廣電子垃圾回收,讓回收變得更便 利、更吸引人,以臺灣來說,電子垃 圾的回收管道很多,像是清潔隊、回 收業者和各地環保局;另外,有些大 賣場、量販店和便利商店,也都有回 收電子垃圾的服務,而且,為了鼓勵 大家做好回收,部分店家還推出舊機 換新、折抵購物金的活動。

家裡如果有不再使 用的電器,就拿去 回收吧!

現在許多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變

短,維修並不容易,加上許多消費者傾

向「壞掉就買新的」,產生了越來越多

電子垃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盟有

了新的規定:製造商需要供應電子產品

的零件至少10年,這樣產品壞了,就

不用擔心零件停產、不能修理了!

根據統計,歐洲有77%的民眾,支持維修舊 的產品,而不是購買新的;而歐盟的新規定, 讓電子產品的維修更方便、更普及。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 「愛惜物品」,好好保護 我們,也別受到新產品的 「誘惑」喔!

電子產品壞掉了,除了換新 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電子垃圾越來越多,連主人的家裡也堆滿了舊電 器,人類應該如何處理家中的電子垃圾呢?
10

不丹是全世界唯一將 「森林保護」納入憲法 的國家,因為不丹人懂 得與大自然共存,也知 道唯有守護山川,水力 資源才會穩定,也才能 發展永續電力。

水力發電的動力,主要來自山上的河川與湖泊,當水 向下游流動時,水流的沖力會推動渦輪機的扇葉轉 動,轉動的能量再被發電機轉換成電力。

不丹與山川相依,以水力治國

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不丹,是

名符其實的綠色國度,國土約有四分

之三是森林;廣大的林地,每年吸收

的二氧化碳量,已經大幅超越了國內

的排放量,除此之外,不丹更是目前 全球唯一,可以完全以「水力」供電 給全國使用的國家。

不丹人說,「水力發電」是上天 賜給他們的禮物,因為

不丹擁有天然又豐富的雪山地形,春 夏交替時,冰川融化成充沛的河水, 高速流入陡峭的峽谷,推動發電機運 轉、產生電力;夏季時,大量降雨也 會使發電量大增,甚至超過國內所 需。

不過,近年來,不丹也受到氣候 變遷影響,氣溫升高使降雪期變短, 過去20年來,已有五分之一的冰川 消失,造成水資源短缺,同時影響不 丹的水力發電及綠能發展。

能 不 ?
11

隨著科技進步、生活便利,人類製造的垃圾也越來越多,為了保護

地球,各國研發更環保的垃圾處理方法,同時努力減少垃圾量;近年來, 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更多國家將「減緩全球暖化速度」視為當務之急, 減少使用燃煤和石油,降低排放二氧化碳,還利用陽光、風、河川、海 洋、地熱、動植物生質能等天然資源,發展成「綠色能源」。

丹麥風力,引領全球

位於北歐的丹麥,以頂尖的風力 發電技術享譽世界,也是實至名歸的 綠色國度,這很難讓人想像,丹麥過 去其實非常依賴石油;直到1970年

代中東發生戰爭,石油停止出口,面 臨無石油可用的巨大衝擊,丹麥才意 識到綠色能源的重要。

丹麥擁有寬闊平原,強勁的風時 常吹送,非常適合發展「風力發電」。 四十多年前,被稱為全球風機之父的 丹麥人「斯蒂達爾」,發明了第一個 商用風力發電機,不過當時能源產量

並不高,原因是:丹麥以農業為主,

風機轉動會干擾農業,而且陸地上可

以裝置風機的地方也不多,於是風機 從陸地逐步移向海洋,誕生了「離岸 風力發電」。

穩定的海風持續吹拂,丹麥的風 力發電量大幅成長,成為國家的能源 主力;不過也有人認為,風機運作時, 噪音很大,可能會干擾季節性遷徙的 鳥類或魚群,甚至破壞生物棲息地。

目前丹麥超過五成的用電來自風力發電,而 人民也大多使用自行車或電動車,政府更期 望在2050年,達到100%使用綠能的目標。

風力發電機像一座座巨大的電風扇,矗立在平原或海面上,機身高達60層 樓,發電的方式是:當風吹過扇葉,旋轉的葉片會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企畫/何家安 責任編輯/陳俞安 版面設計/董真如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12

臺灣綠能,潛力無窮

臺灣也正積極發展綠色能源,包括地熱能與生質能。

臺灣人愛泡的溫泉,便是來自「地熱」,根據專家估算,如果妥善運

用臺灣的地熱,將能產生相當於12座核能發電廠的電量;另一方面,臺 灣有許多養豬場,如果將全臺養豬的排泄汙水加以處理,便能產生沼氣生 質能。雖然各種綠色能源陸續被廣泛應用,但生產或使用能源時,仍會產 生不少碳排放,所以節電、珍惜資源,才能真正保護地球。

地底下的寶藏~地熱能

地球內部具有可達攝氏6000度的炙熱熔岩,是引發 火山爆發和地震的能量來源,而地熱發電,就是利用地球 深處的高溫來加熱地下水,就像燒開水一樣,水燒熱後會 轉變成蒸氣,推動渦輪機來發電。

臺灣首座24小時發電 的地熱發電廠 宜蘭 清水地熱電廠,於2021 年11月正式啟動,可以 提供當地10000戶的家 庭用電。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島上有四千多處溫泉, 具有發展地熱能的良好條件,不過因為地熱來自地球內 部,開發並不容易,要評估環境、土壤、地質等條件,而 且費用極高,所以目前臺灣的地熱能並不算普遍,但有二、

三十個地熱廠正在研擬中,像是臺北大屯山、南投廬山、 花蓮瑞穗等地,都是發展地熱能的「潛力股」。

地熱也有很高的觀光價值,可以規 劃成地熱公園或露天溫泉等,像是 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就能體驗利用 地熱煮溫泉蛋呢!

13
聯合報系

的發酵池,產生「沼氣」。

豬糞變能源~沼氣生質能

遠古時代的人類會燒木材、牛糞,來

取暖或煮東西,這種利用廢棄物當燃料, 轉換後產生的能源,被稱為「生質能」,

也是綠色能源家族重要的一員;據說生質 能對地球能源的貢獻,僅次於水力發電和 風力發電。

臺灣目前積極投入「豬糞」的生質能 開發,養豬戶會收集豬糞,並進行特殊處

理:豬糞在缺氧的環境下發酵,會產生「沼 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將這些沼氣導 入燃氣發電機,便能發電、提供電能。

根據統計,2020年全臺有七千多座養 豬場,飼養了將近550萬隻豬,如果能完 整回收所有豬隻的排泄物,不僅能製造電 力,也不會在養豬場周圍造成惡臭或汙染; 發電後留下的「沼液」及「沼渣」,還能

當成灌溉農田的肥料呢!

發酵產生的沼氣 會輸送到「紅泥 膠布儲氣袋」儲 存,以便後續的 發電作業。

除了豬糞,專家也期望未來能 利用廚餘、農業廢料或畜牧業糞 便,發展更多的沼氣生質能。

別小看我,我的 便便可是非常厲 害呢!

聯合報系
14
聯合報系

我忍不住問爸爸在忙什麼,他推了推眼鏡,說:「我在 轉帳,手機轉帳真方便,不用去銀行,按一按手機就完成

了!」

「但這樣安全嗎?我總覺得還是親自去銀行辦理比較安 心……」媽媽一臉擔憂的說。

也對!爸爸要從手機轉帳,就得在網路上輸入銀行帳

戶、身分證字號等個人資訊,這要是被壞人擷取,不就慘了?

爸爸笑了笑,說:「別擔心!現在網路銀行都很注重資 訊安全,一定會搭配身分認證,確認使用者的身分。」

「那沒有保障吧?雖然網路銀行都要求要設定密碼,但

是現在網路這麼發達,駭客也越來越厲害,破解密碼應該 不難吧……」媽媽不以為然的說。

作者/竹蜻蜓 責任編輯/易彥廷  繪圖/吳姿蓉 版面設計/董真如
一大早,爸爸一臉嚴 肅的坐在餐桌前。我湊 過去看,發現他一下用 網路銀行、一下打開簡 訊、一下又開電子郵件 信箱,看得我眼花撩亂。
15

爸爸喝了一口茶,繼續解釋:「沒錯,所以銀行不會只 用一組帳號密碼來確認使用者身分!你們聽過『雙重認證』

嗎?」

原來身分認證有三個要素,一是「所知之事」,也就是

使用者本人知道的事情,像是帳號和密碼;二是「所持之物」, 像是使用者的電腦、手機、識別證等物品;三是「所具之形」,

指的是使用者的生物特徵,例如指紋和視網膜辨識等。而所 謂的雙重認證,也叫做兩步驟或兩階段驗證,需要同時具備

上面的兩個要素,系統才會認定使用者是本人,藉此減少壞 人竊取重要資料的機會。

電子郵件,就是為了進行雙重認 證嗎?」我回想剛剛看到爸爸的

簡訊內容,立刻明白他的用意了。

「沒錯!我用帳號密碼登入網路銀行,申請轉帳後,還

必須填入銀行發的認證碼,才能成功轉帳。這就是常見的 『雙重認證』喔!」爸爸一邊稱讚我,一邊說。

芝芝真心話

小荻說爸爸的手機有指紋辨

識功能,用大拇指碰一下,就能 輕鬆解鎖;要是我們倉鼠國發明 專用手機,我要建議內鍵氣味辨 識系統,這樣,用屁股碰一下就

「所以爸爸剛才打開簡訊和
能輕鬆解鎖了!吱~ 16

企畫/許倩華 繪圖/陳志鴻 版面設計/林子茜 特別感謝/故事工廠協助採訪拍照並提供圖照

編 劇 場 導

舞臺上,演員生動的說臺詞、流暢的移動位 置,隨著情節發展,燈光變亮了、音樂也跟著流 動起來……一齣戲能順利演出,除了臺上的演員, 幕後還有一位能整合舞臺、燈光、音樂等元素的導 演,而黃致凱叔叔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他既能導 戲,還能編寫劇本;致凱叔叔希望自己的劇場,是 一個能不斷訴說人們的故事、感動人心的地方。

小時候扮戲,長大念戲劇系

致凱叔叔小學時有點頑皮,有一

次他上課和同學嬉鬧,被老師請上臺 表演,他扮演了故事中的老虎,凶猛

的又吼又叫,把同學都逗樂了,這次 的經驗,讓他覺得戲劇很好玩。高中 時,他參加童軍社,幫忙籌辦營火晚

會,學到規劃節目的技巧,這對他後 來的編劇和導演工作很有幫助。

吼~我是老虎, 我要吃人~

長大後,致凱叔叔進入臺大戲劇

系就讀,當時系上老師要他們讀各種 外國劇本,劇本裡描寫的生活背景, 致凱叔叔不太能理解,相較之下,他 的同學不僅外語能力好,也接觸很多 外國戲劇,學起來一派輕鬆,讓他感 到十分挫折;直到大三那一年,學校 請李國修老師開設導演課,教材是臺 灣故事的劇本,致凱叔叔才比較能理 解,因此重拾對戲劇的學習熱忱。

這個遊戲結束,換你

⇧小學時,扮演老虎的致凱叔叔,覺 得演戲很好玩。

⇧ 高中時,學習規劃節目,了解 掌控活動進行的節奏很重要。

量尺 對講機 道具 膠帶
們表演吉他了~
快逃啊~
17
好~

跟著李國修老師學習「戲如生活」

致凱叔叔從李國修老師身上學 到,戲劇應該跟生活的體悟有關,人

要好好扮演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角色; 當一齣戲要塑造類似角色時,就可以 借鏡真實角色的想法、行為,寫成劇 本或搬演出來,就會很有看頭。

致凱叔叔大三升大四時,得到李

國修老師的同意,到屏風表演班見習

一年,但他只能坐在排練場的角落, 觀察一整齣戲從發想到演出的過程。

隔年,他正式跟著李國修老師工作,

這一跟就是十一年。這段期間,致凱 叔叔從助理導演、副導演,做到導演;

27歲,正式執導的《瘋狂年代》一戲, 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受到觀眾喜愛。

⇧致凱叔叔在李國修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導演理 念和經營劇團的方法,老師也給予他很多機會, 做各種戲劇嘗試。

道具 〈圖片提供/黃致凱 攝影/胡福財〉

服裝道具箱
梯子
18
我是致凱叔叔,
我喜歡看故事、說故事,然後 把故事編成劇本,並指導劇組 把故事製作成一齣好看的舞臺 劇,歡迎跟我一起來劇場玩!

致凱叔叔進入劇場工作,一開始便幸運的參與了一些大 型演出,像《百合戀》成功上演了196場,他還寫了舞臺

劇少見的推理劇《王國密碼》,卻因為故事太複雜、花太 多心思在設計舞臺機關,結果票房不佳,賠了很多錢。後

來,致凱叔叔聽從李國修老師的建議,回歸小劇場,在沒 有華麗舞臺的襯托下,好好發揮創意,說些動人的故事, 因此創立了「故事工廠」劇團。

編劇用文字說故事

編寫劇本對致凱叔叔來說,就像 寫下一齣戲的演出說明書,必須發揮

想像力,規劃一個完整的藍圖;但他

認為編寫劇本,應該要想想自己關心

的事情,也可以找類似的傳說故事來

改編,從中找到不同的想法。

致凱叔叔在「故事工廠」劇團

剛創立時,寫

了一個《3個

諸葛亮》的劇

本,內容是中 國四大愛情故

事——《嫦娥

奔月》、《牛

《3個諸葛亮》 劇中,窮書生梁 山伯把路邊小吃 「說成」高級餐 廳,吸引富家千 金祝英台。

郎織女》、《梁祝》和《白蛇傳》, 但他改變了一些劇情設定。

整齣戲總長約一百分鐘,致凱叔 叔設計了許多有趣的對白,用大量的 語言來「談戀愛」;最後,在白蛇傳 片段,致凱叔叔去掉對白,讓演員戴 上面具,用肢體來表達愛意。飾演許 仙的演員,在劇中像川劇變臉一樣, 每脫掉一層面具,所扮演的角色就會 變老許多,引導觀眾從喧鬧的喜劇沉 靜下來,感受劇中人的無奈和悲哀。

〈圖片提供/故事工廠〉

⇧《3個諸葛亮》的劇末,讓許仙和白 娘子戴上面具,用肢體表演出凡人無 法和蛇精在一起的悲戚感。
19
〈圖片提供/故事工廠〉

導演安排舞臺畫面說故事

除了編劇,致凱叔叔也親

自擔任導演,指導演員演戲,並 與設計師討論燈光、音樂、服裝

和布景等元素,再進行最後的整 合,完成一齣精采的戲。

致凱叔叔與演員一起排戲

時,經常會出題目讓演員即興發

揮,嘗試不同效果,例如:在《3

個諸葛亮》劇中,三個演員得根

據劇情需求,立刻改變角色,像 是演出「跋山涉水」橋段時,演

嫦娥的人改演山;演后羿的人蓋 著金布蠕動,表現波光粼 粼 粼的河 水;另一個人則把「山」拔起來去 射「水」……將抽象的句子,轉化 成意想不到的爆笑場面,這就是導 演和演員一起工作,產出的火花。

你想成為劇場編導嗎?

⇧ 在劇中,祝英台不願 嫁給別人抑鬱而死, 梁山伯到她的墳前祭 奠,他們化為兩隻蝴 蝶並生活在一起。

〈圖片提供/故事工廠〉

〈圖片提供/故事工廠〉

⇧導戲時,致凱叔叔向演員詳細說明劇本內容,並叮嚀 演員認真看待每一次排練。

你想在劇場工作,成為一名編劇、導演或表演者嗎? 致凱叔叔教你一些小技巧。

1 當個好觀眾

多欣賞表演,不要急著批評,以免阻斷了自己的感受,試 著從不同角度思考,找出表演中有意思的地方。

2 玩吧!

把劇本當成說明書,找出裡面的遊戲規則,從劇本出發, 盡情的創作吧!

3 掌握觀眾的感覺

戲劇創作就是要激起觀眾的共鳴,多演、多玩,

慢慢會知道劇中哪些情節,觀眾會笑、會哭、會感動。

〈圖片提供/故事工廠〉
《3個諸葛亮》由三個 演員當說書人,當故事 中提到其他角色時,不 管是石頭、山、河,演 員都要輪流扮演。
盡情的玩吧!
20

企畫/許倩華 版面設計/田俊龍 繪圖/蔡景文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馬鈴薯兄弟發芽了!這個發現讓他們驚恐不已,因為馬鈴 薯一旦發芽,便會產生有毒物質,人們不會想吃,大廚也會把 他們丟掉……馬鈴薯兄弟越想越難過,他們原本一心盼望,能 跟其他馬鈴薯一樣,變身成美味的料理,風靡全世界。

你也發芽了!

我們馬鈴薯,發 芽就不能吃啦!

馬鈴薯是世界四大主食之一

馬鈴薯和稻米、小麥、玉米,被稱為 世界四大主要糧食,比起其他三種作物,

馬鈴薯的產量最多,因為馬鈴薯能適應貧 瘠的土地、嚴寒的氣候,而且所需的灌溉 水量非常少,種植分布從北緯65度的

俄羅斯,到南緯50度的阿根廷; 從平地到海拔4000多公尺的高

山,都可以看到馬鈴薯田。

就是西班牙人, 把我們馬鈴薯傳 入歐洲的。

西班牙馬鈴薯烘蛋餅

馬鈴薯塊和洋蔥一起炒香,再加入雞蛋 攪拌均勻,放入平底鍋煎成金黃色,就 是一道簡易美味又營養的烘蛋,據說這 道餐點在糧食缺乏的戰爭中,曾經餵飽 很多士兵,因此被廣泛流傳呢!

21

東西方吃法不同

現在,世界上馬鈴薯產量最多的 五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俄羅 斯、烏克蘭和美國。東歐地區將馬鈴 薯當成主食,人們習慣將馬鈴薯切成 塊,焗烤、壓成泥包餃子,或是燉煮

成湯品,調味和做法簡單,卻能吃得 飽足;而亞洲地區大多將馬鈴薯當成 食材,做成沙拉、咖哩、炒菜或炸物,

是美味的配菜。

白俄羅斯馬鈴薯巴布卡

白俄羅斯的傳統菜餚,做法是:把馬鈴薯 搗碎成泥,加入煎培根、洋蔥,放在預先 熱過的鑄鐵鍋或陶罐裡烘烤。

中國炒馬鈴薯絲

馬鈴薯切成細絲在水中抓洗幾次,瀝乾 水分,和辣椒、薑、蒜頭、芹菜、胡蘿 蔔等食材,大火快炒,再加點醋調味, 就能炒出一盤帶點酸味的炒馬鈴薯絲, 這是中國北方人常吃的家常菜。

白俄羅斯人,餐餐 離不開馬鈴薯。 中國人也種了很 多馬鈴薯喔!

22

薯條讓馬鈴薯紅遍全世界

薯條姐妹就是馬鈴薯料理界的超級大明星,她們被削成細細瘦 瘦的模樣,往油鍋裡一跳,劈哩啪啦的酥炸一番,撈起來就是外酥 內軟的金黃薯條,迷人又美味,沒有人抵擋得住她們的魅力,不過, 究竟是誰先打造出薯條姐妹這樣的大明星,法國和比利時的大廚, 至今仍爭得面紅耳赤。

薯條是法國炸物?比利時人不同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大兵在 歐洲吃到美味的薯條,驚為天人,又

聽到旁邊的人說法語,便把薯條當成

法國美食。法國人聲稱,1789年法

國大革命期間,巴黎的攤販已經在賣

類似薯條的點心。

不過,這個說法,比利時人可不

同意!他們提出,早在1750年代,

比利時莫茲河谷的小漁村,當地人因

冬季河流結冰撈不到魚吃,便把薯條

切成小魚的形狀並炸來吃。現在,比

利時布魯日的薯條博物館,還將這段

歷史寫在博物館的展示說明上,並告

訴大家,比利時薯條的經典做法呢!

比利時薯條的道地吃 法是:在薯條上面放 一大匙沾醬。

比利時的街頭,到處可見販售薯條的攤位。薯 條先經過攝氏150度油炸備用,約20分鐘後, 再放進鍋裡,進行攝氏180度二次油炸,口感 外酥內軟,非常美味。

比利時人熱愛薯 條,愛到成立了 薯條博物館呢!

23
達志影像alamy

跟著速食店紅遍全世界

薯條紅遍全世界,可能跟美國速

食餐廳的崛起有關喔!1921年,美 國一家名叫白城堡的餐廳,將漢堡肉

餅打幾個小孔,讓肉可以快點煎熟,

並規劃快速製作漢堡的流程,和乾淨 的用餐環境,使得餐廳大受歡迎。而

當時漢堡的配餐就選用了薯條,讓客

後來,另一家連鎖速食餐廳調配

出酥炸薯條配方,並研發出保留薯條 美味的技術:將大量馬鈴薯製成冷凍 薯條,運送到各分店再加工;這麼做, 讓薯條變成可以大量製作和傳播的美 食。而當速食餐廳從美國擴展到世界

各角落,薯條也跟著傳遍世界,成為 世界各地人人喜愛的美食。

每家餐廳各自發展出製作薯條的祕方,有 的會把馬鈴薯切成細長條,先燙過,再冷 凍起來,等待送到店裡炸成薯條。

我們跟著速食店 的貨運系統,遊 遍世界各地。

白城堡是美國歷史悠久的速食餐廳,店內著 名的方形漢堡,搭配的配餐是波浪狀薯條。

馬鈴薯切成細長條,方

便油炸時均勻受熱,口 感更加酥脆。

照著操作步驟,不 用廚藝好,也能炸 出美味的薯條。

★薯條經高溫油炸,可能會產生不利健康的物質,請勿過量食用。
24

馬鈴薯 被稱為魔鬼的蘋果

其實幾個世紀以前,歐洲人把馬鈴薯當成「魔鬼的蘋果」,有 人說,馬鈴薯只靠塊莖就能繁殖,太不可思議了;有人大膽吃下馬 鈴薯,卻中了鹼毒,因此謠傳吃了馬鈴薯的人會得痲瘋病。

不過,當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強制推行種植馬鈴薯之後,馬鈴 薯的名聲漸漸變好。馬鈴薯兄弟就曾聽奶奶說過:「我們雖然長相 奇特,但在哪裡都能種、都能長,還能餵飽很多人,連國王、皇后 都非常賞識我們。」

普魯士腓特烈大帝下令強制種植

吃馬鈴薯會發瘋的傳聞,讓馬鈴 薯無法在歐洲傳播開來。不過,普魯 士早在1650年代,偉大的候選帝弗

雷德里克˙威廉一世,便讓他的妻 子路易絲˙亨利埃特,在馬克勃蘭

登堡種植第一批馬鈴薯,當作觀賞植 物,後來了解馬鈴薯的食用方式,才

把馬鈴薯帶進宮裡種植並食用。

腓特烈大帝最著名的功 績,就是在普魯士推廣 馬鈴薯,使得人民在戰 亂中,仍有糧食可吃。

而馬鈴薯能在普魯士普遍種植, 要歸功於腓特烈大帝。1740年,奧 地利哈布斯王朝因沒有男生繼承王 位,引發周圍國家覬 覬 覦 覦,普魯士也 趁機攻占中歐的西里西亞,雙方爆發 戰爭,隨著戰爭的時間拉長,軍糧也 日漸不足。

對農業感興趣的腓特烈大帝,早

Wikipedia
25

就知道馬鈴薯比小麥容易種、產量也

多,便在1756年頒布命令 農民

必須在自家土地上大量種植馬鈴薯。

後來,戰爭陸續爆發,在冰天雪地、

幾乎要斷糧的時刻,普魯士人挖出馬

鈴薯,才得以填飽肚子、活下去。

法國軍藥劑師破除馬鈴薯瘋魔謠言

1756年一場持續七年的戰爭, 歐洲主要國家都參戰了,法國隨軍的 藥劑師安東尼˙帕門提耶,被普魯

士軍隊抓去當戰俘,吃了一堆馬鈴薯

麵粉沒了,快 帶走馬鈴薯當 作軍糧。

還好有馬鈴薯。

卻沒有發瘋,破除了吃「 馬鈴薯會 讓人發瘋 」 的謠言。戰後,帕門提 耶被放回法國,便開始研究,證明馬 鈴薯不但能吃,還含有豐富的營養。

1769~1770年,法國發生饑 荒,有人拿出帕門提耶的研究,建議 將馬鈴薯當成替代糧食,同時巴黎醫 學院也證實馬鈴薯可以食用,法國議 會因此解除馬鈴薯的種植禁令。

為了推廣種植馬鈴薯,帕門提 耶想盡各種辦法,像是製作以馬鈴薯 為原料的麵包,邀請名人試吃;或是 帶著漂亮的馬鈴薯花束,前往凡爾賽 宮,獻給法王路易十六和皇后瑪麗. 安東尼。後來,他還在塞納河畔的納 伊,實驗將馬鈴薯種在薩布隆平原貧 瘠的土地上,並故意在白天請警衛嚴 加看守,讓人以為馬鈴薯是珍稀作 物,引起民眾好奇。

帕門提耶將美麗的馬鈴薯花,獻給法王路易 十六和瑪麗皇后,配戴出席宴會。
Wikipedia 26

馬鈴薯改變愛爾蘭 史

16世紀馬鈴薯傳進歐洲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曾想跟貴族

推薦這個新奇的食物,可惜失敗了;但在1801年,英國與愛爾蘭成

立聯合王國後,愛爾蘭農民種了馬鈴薯,反而養活當地幾百萬人。

馬鈴薯爺爺向馬鈴薯兄弟吹噓這段輝煌的歷史,不過,來自愛爾

蘭的大廚卻感嘆的說:「我的愛爾蘭祖先靠馬鈴薯活下來,但那場 可怕的馬鈴薯晚疫病,也害得他們沒東西吃,只好移民北美洲……」

馬鈴薯兄弟不明白,小小的馬鈴薯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哇,好特別喔~

英國女王推薦馬鈴薯失敗

16世紀時,馬鈴薯被西班牙人

帶回歐洲,它是船上必備的糧食,據

說水手吃了可以防止罹患敗血病,馬

鈴薯還跟著船運,被帶到西班牙的加

那利群島,後來也傳進英國。

傳說1586年,英國航海冒險家

沃特爾˙羅利,將一批馬鈴薯獻給

這是美洲來的馬 鈴薯,聽說好種 又營養。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吩咐大 廚用馬鈴薯做料理,款待前來參加宴 會的貴客;大廚卻誤把馬鈴薯含有生 物鹼的莖葉,放進菜餚中,許多人吃 了紛紛生病,而馬鈴薯在英國出名的 機會,也就這樣泡湯了。

27

愛爾蘭窮人種馬鈴薯保命

1801~1922年,愛爾蘭隸屬大不列

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當時肥沃的土地都

種植了穀物,貢獻給英國有錢的大地主;

窮苦的愛爾蘭農民,只剩下一些貧瘠的土

地可以耕種,然而,只有像馬鈴薯這樣耐 旱又耐寒的作物,才種得活。後來,愛爾

蘭人便漸漸把馬鈴薯當成主食,甚至有人

說:「只要一頭乳牛和一塊種馬鈴薯的地, 就能養活一家子。」結果,馬鈴薯果真讓

愛爾蘭人口翻倍成長。

馬鈴薯晚疫病引發愛爾蘭大饑荒

不過,到了1840年代,一場悲劇發 生了,來自美洲的船,將晚疫病傳進歐洲,

愛爾蘭的馬鈴薯也感染了晚疫病,因而大 量枯萎、壞死,愛爾蘭人失去了重要作 物,引發大饑荒,餓死約上百萬人; 還有約兩百萬人為了活下去,攜家帶 眷跳上遠洋船,移民到北美洲,成為

建設北美洲的主要人力,而馬鈴薯再 一次改變了世界歷史。

我們去北美洲, 就有東西吃了。

再忍耐 一下。 媽媽,我 好餓喔~
再擠些牛奶,一家 人就能吃飽了。
28
很快就能收成 馬鈴薯了。

馬鈴薯積極拯救世界

聽了馬鈴薯祖先悲慘的故事,馬鈴薯兄弟互相 安慰:「沒得病,就還有機會。」話才剛說完,他

們聽見大廚大喊,說:「唉唷,這馬鈴薯發芽不能吃了,我帶去田 裡種了吧!」這讓馬鈴薯兄弟想起家鄉秘魯。

據說,在秘魯的馬鈴薯家族有五千多個品種,幾千年來農民都

非常用心照顧馬鈴薯,而他們的種植智慧,被科學家仔細研究,還 合作將馬鈴薯送上太空,也把一千多種馬鈴薯送進末日種子庫,為

農民最了解馬鈴薯

馬鈴薯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秘魯

和玻利維亞的安地斯山脈,大約西元

前8000年就有栽種的紀錄,光是在 秘魯,從貧瘠寒冷的高山到溼熱的平 地,就有四千多種馬鈴薯品種。幾千 年來,農民因應當地氣候、土壤、病 蟲害,調整種植馬鈴薯的經驗,累積 成代代相傳的珍貴智慧。

在秘魯庫斯科的印加聖谷,有

處占地約一千多公頃的馬鈴薯公園,

那裡保存了 秘魯人傳

統的生活樣貌,還有安地斯山脈各式 各樣的傳統作物,馬鈴薯也是其中之 一,後來,公園送了1500種馬鈴薯

品種,給北極圈挪威瓦爾巴群島的末 日種子庫,收藏馬鈴薯的基因。

馬鈴薯是秘魯人的主食, 當地人準備婚禮,會聚在 一起削馬鈴薯。

馬鈴薯公園是一望無際的 山谷,那裡代代相傳的農 業知識,能幫助馬鈴薯栽 培研究更進步。

人類儲存糧食基因。
29
我也想在那

秘魯的馬鈴薯大約在六月底收成,隨著氣候 暖化日益嚴重,農民不斷調整種植方法。

厲害的秘魯農民,懂得種植各種馬鈴薯:在 秘魯,看得到稀奇的藍、紅馬鈴薯呢!

秘魯成為未來糧食的希望

我來了!

秘魯身為馬鈴薯的故鄉,在1971年成立國際馬鈴薯 中心,從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地,收集了五千多 種馬鈴薯品種,並選定一些品種,邀請國際專家和農民合 作進行種植實驗,他們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的田地 試種,測試在哪個環境生長狀況較佳;還試著提前三週收 成,研究哪些品種在短時間內收成量較高……藉由各種方 法,篩選出好的品種,提供農民種植,以提升產量。一直 到今天,國際馬鈴薯中心仍持續研究栽培 馬鈴薯的知識和技術,因應越來越嚴重的 氣候變遷,努力為人類保存這個重要的 糧食。

我們會長出更

多馬鈴薯,來 拯救世界。
30

墨西哥為番薯的原產 地之一,路上常可見 到賣番薯的小販。

南美洲人會把豆子塞進 剖開的番薯裡面一起吃, 加點乳酪更美味。

距離現在約五千年前,番薯就出現在中南美 洲的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和委內瑞拉一帶;到了16 世紀,番薯跟著西班牙船隊,從中南美洲來到呂宋 島(現今菲律賓)和東南亞地區,之後又跟著中國 商人,傳入中國廣東、福建一帶。

至於番薯出現在臺灣的時機,可從陳第《東番 記》的記載中得知,17世紀初臺灣已有野生番薯, 推測可能是原住民從大洋洲帶來的,也可能是中國 沿海漁民,到臺灣做買賣時帶來的,而番薯容易種 植的特性,解救了臺灣歷史上好幾次糧食危機。

小小番薯救了鄭成功

傳說西元1661年,「國姓爺」

鄭成功帶著四百多艘船隻,打算從金

門出兵東渡臺灣,但途中遇到大風大

浪,被困在澎湖,只好在當地募集番

薯、大麥勉強填飽肚子。

鄭成功不敢讓軍隊繼續留在澎

湖,趕緊領軍從鹿耳門水道,登陸普

臺南安平古堡原本稱為「熱蘭遮城」,是荷蘭人 統治臺灣時設立的城堡,1662年,鄭成功軍隊 趕跑荷蘭人,將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城」。

企畫/吳姿賢 責任編輯/許倩華 版面設計/田俊龍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31

當年鄭成功軍隊登 陸的安平,早已淤 積成陸地,發展成 繁榮的港邊城市。

羅民遮城;荷蘭軍隊見苗頭不對,便 撤退到熱蘭遮城,還故意燒掉庫存稻

米,鄭家軍雖然及時阻止,卻仍面臨 缺糧難題。

就在此時,鄭成功靈機一動,他

想到蕃薯容易種植、收成又快,吃了 還很有飽足感,下令要所有士兵,在 任何可以開墾的山腳或平地,大量種 植番薯,直到產量能讓軍隊吃上三個 月。最後,鄭成功軍隊苦撐九個月打

敗了荷蘭人,而被當作臨時軍糧的番 薯,可說功不可沒。

番薯曾是熱門外銷品

鄭成功統治臺灣之後,開放許多

漢人來臺開墾,番薯再度成為開墾者

的救命作物,因為番薯生長過程不需 要太多水分,再貧瘠的土地,也種得

成;番薯就這樣跟著開墾者的足跡, 遍布全臺。

18世紀初,臺灣番薯產量已相

當大,價格比中國便宜很多,福建商 人從中國用船載鐵鍋、瓷器、布匹來 臺交易後,回程會將番薯等作物,運

回中國販賣,因此臺灣番薯可說很早 就開始「外銷」,甚至有人刻意偷渡

到臺灣買番薯,再「走私」回中國賺 錢。

而番薯還有一種特別的外銷方

式,就是做成「番薯籤」。一般來說, 番薯收成後若不特別處理,最多能存 放一、二個月,但如果刨絲、晒乾, 加工製作成番薯籤,存放期限可以長 達一年,而且番薯籤的體積小,方便 運輸買賣,一泡熱水就能吃,連中國 發生饑荒時,官員也會從臺灣買番薯 籤去解救災民。

番薯不只能挖塊根來吃,連番 薯葉都可以摘來食用或餵豬。

32

臺灣番薯其實是混血兒

1895年,日本政府統治臺灣之後,也發現臺灣的環境氣候非常 適合種植番薯,便從中國華南地區、日本、美國、婆羅洲等地,引 進164種番薯,委託嘉義農業試驗所選出10個優良的品種,推廣給 農民種植;1922年之後,又進行雜交育種,改良番薯品種,培育出 產量大、品質佳的臺灣番薯品種,以「台農」編號命名。

二戰開打,番薯再度成主要食物

番薯在臺灣,不僅是餵飽很多

人的雜糧作物,平常也被當成餵豬的 飼料;1922年開始,日本政府在臺

灣陸續改良出許多番薯品種,台農1

號~台農33號為產量多和澱粉含量

高的品種,主要當飼料和工業原料。

到了日治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開打,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發起 大東亞戰爭,臺灣稻米被優先送上戰 場,作為日軍的軍糧;臺灣本地的米

價因此飛漲,使一般人買不起米,而 番薯再度變成人們三餐果腹的重要食 物。

慢慢的,番薯市場越發興盛,像 高雄鳳山,曾經因為人口密集,對番 薯需求量特別高,在第二公有市場對 面的光遠路312巷,逐漸形成一條專 賣番薯的「番薯街」,最熱鬧時有十 多家商店,是全臺灣最大的番薯批發 市場之一。

食物短缺的年代,貧 苦人家為了節省糧 食,會把番薯加入白 米再煮成粥或飯,藉 此節省米的用量,現 在則成為臺灣清粥小 菜的主食。

33

臺灣番薯越種越精緻

西元2020年,臺灣番薯種植面

積已超過9700公頃,每年產量24 萬多公噸,主要產地是:雲林、彰化、

臺南和臺中等,多半供給國內食用,

後來外銷數量逐漸增加,出口量達約 700多公噸。

臺灣的農業專家改良出更多好吃

的番薯品種,不只口感有差異,連外 皮、果肉顏色都不同,最常吃到的品

種是「黃皮黃肉」的台農57號,口 感鬆Q又甘甜,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 產區採收;「紅皮紅肉」的台農66 號,口感細軟、水量多又甜,是最常 見的「紅番薯」;還有美麗可口的台 農73號,是知名的「紫玉番薯」, 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營養價值很

高,還帶有微微的山藥、芋頭香氣,

咬起來也比較有口感,跟其他番薯很 不一樣,適合做成煎餅、番薯泥等加 工食品。

黃皮黃肉的番薯,全臺都有,秋 季為盛產期,品質相當穩定,蒸 煮、烘烤都很好吃。

金山盛產紅番薯,夏季盛產時,常見路邊小販販 售烤番薯或一袋袋生番薯,供遊客選購。

紫玉番薯吃起來帶有淡淡的 芋頭香味,被稱為「芋仔番 薯」,經常被做成饅頭、麻 糬、芋圓等點心。

聯合報系 34

我要走路線______, 才能抵達終點。

新手上路

在汽車駕駛訓練班,新手駕駛阿

布必須將小紅車開到終點。請你觀察 教練提出的路線①~⑤,想一想,阿 布要走哪一條路線才能順利抵達?

教練建議路線

數碼探險

外星人來到數碼星球,這裡有一座數字金字塔,每個磚塊中的數字,等於 它下方兩個磚塊數字的總和。請依照規則,在空格中填入正確數字,幫助外星 人解開謎題,得到寶藏吧!

根據規則,每一格, 都是下方兩個數字的 總和。

例如:8=□+5

7 5 8

企畫/賴映伶 版面設計/翁秋燕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Shutterstock
終 點
14
35

好友郊遊趣

Top旅行社推出「馬祖三天兩夜」旅遊行。單人行程收費4970元,三人同 行則一人免費,莎莉和她的朋友們,都想參加這個行程,結算後每人平均3550 元,請問包含莎莉,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五年四班票選班長,老師將票數統計圖寫在黑板上,但是部分票數不小心被 弄髒了,目前只知道全班共有40人投票,且怡安和小雯的得票數,都是奇數, 請你試著推論,誰當選了班長?

12 10 6

班長大選
嘉彬 文傑 怡安 小雯 雨廷 得票數
36
恭喜最高票 同學當選!

企畫/何乙固 責任編輯/易彥廷 版面設計/TIM 繪圖/Suyu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蝙蝠花 ,還 是 是 ? 老虎鬚

想像一下,走在樹林裡,突然看到葉子上,停著一隻黑漆漆 的「動物」,身上有黑色的「翅膀」,還有長長的「鬍鬚」,風 一吹來輕輕搖擺,好像快要飛起來,卻又停著不動,真讓人摸不 著頭緒。仔細看才發現,這不是動物,而是植物開出的花,花朵 是少見的黑色,造型也十分特別,這種植物叫做「箭根薯」,又 被人們叫做老虎鬚、蝙蝠花,是不是很可愛呢?

箭根薯是一種分布在東南亞熱帶地區的植物,喜歡生長在樹林

中、水邊或山谷裡,花朵是接近黑色的深紫色,非常特別。箭 根薯的別名都和動物有關,除了較常見的老虎鬚、蝙蝠花,也 有人稱它黑貓、招財貓或黑蝴蝶等,有趣又傳神。

它跟我也很像, 怎麼不叫「蝴蝶 花」?
跟我張開翅膀長 得一樣耶! 喵~ 吼~
37

躲在陰暗處的箭根薯

箭根薯和山藥是親戚,都屬於

薯蕷 蕷 科植物。箭根薯原產於印度、 東南亞和中國南方,它們不喜歡晒太

陽,大多生長在樹林陰暗、潮溼的地 方,植株可以長到80公分高,葉子 從基部叢生,寬大又翠綠。

在臺灣不容易找到箭根薯,它以 前曾經被引進當成觀賞植物,但是因 為花朵不那麼鮮豔、喜氣,並不受歡

迎,現在只在植物園等地方,才有機 會看見它。

箭根薯的植株可以長得很高大,葉子寬大 翠綠,帶有光澤,葉脈紋路很明顯,每年 4~8月會長出長長的花梗並開花。

箭根薯特徵大搜查

在樹林的陰暗處,箭根薯的花朵看起來是黑色的,但是在明亮的陽光 下,它並不那麼黑,而是深紫色!除了顏色特別,箭根薯的花朵構造也很 複雜,從外到內分很多層,包括最外圍像花瓣又像翅膀的「總苞」,具有 保護的作用;還有像「鬍鬚」的小苞片,以及中央幾朵下垂的小花。

真花:每朵花有 6片小花瓣。

總苞:共有4片,上下兩 片比較小,是開花之前、 花苞最外圍的構造。

葉片:寬大翠綠, 葉脈紋路明顯。

小苞片

38

自然界中稀奇的「黑花」

在大自然中的植物,黑色的花朵很少見,而且幾乎都跟箭根薯

一樣,並不是純黑色,而是接近黑色的深紅褐色或深紫色花朵。從

光學的原理來看,黑色的物品會吸收陽光中所有顏色的光和能量,

因此在陽光下,黑色花朵特別容易快速升溫,甚至被燒傷,導致無

法繁衍後代,當然不容易存在大自然中了!

除了箭根薯,還有哪些植物的花朵也是黑色的?像是黑百合、

黑鳶尾和黑蜀葵,也都是奇異的「黑花」喔!

我們看到花是紅色的, 表示它會反射紅色的 光、吸收其他顏色的 光。而純黑色的物品不 會反射任何光,而是把 所有光都吸收掉。

長在高山上的黑百合

黑百合屬於百合科植物,喜歡涼

爽的生長環境,主要分布在日本北

部、加拿大和阿

拉斯加等地區。

通常生長在

高山的草地

上,植株嬌小,高10~50公分,在 夏天開花,花朵的顏色是接近黑色的 紫褐色,花苞和花朵都會朝下彎垂, 形狀有點像吊鐘!不過,黑百合的花 雖然可愛,但是開花時,花朵會散發 不好聞的氣味,吸引蒼蠅來授粉,這 點和其他種類的百合也很不一樣呢!

冬天時,黑百合露出

地面的部分會枯萎, 但是卻可以靠地底下 的鱗莖度過寒冬,等 待春天再度發芽。

在陽光下,能發現黑百合的花朵其實是紫褐 色,有人認為像巧克力的顏色,所以又稱為 「巧克力百合」,在高山草地上特別顯眼。

39

稀少珍貴的黑鳶尾

鳶尾花是園藝裡常見的花卉,花

色多變又美麗,其中還有珍貴又稀少 的黑鳶尾花喔!黑鳶尾花主要生長在 中東一帶,每年3~4月是開花的花 期,接近黑色的花朵以及優雅美麗的 花形,散發高貴的氣質,令人驚豔。

高大有個性的黑蜀葵

蜀葵是一種很高大的植物,可 以長到2.5公尺高,不但植株高大, 花朵也相當大,有紅、紫、白、黃等 各種顏色,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黑蜀葵 了!和其他黑色花朵一樣,黑蜀葵的 花其實是非常深的深紫色,開在高大 的植株上,看起來非常

有個性,受到許多 人的喜愛。

黑蜀葵的花朵在陽光 下看起來是深紫色, 它們喜歡溫暖、陽光 充足的生長環境。

但是,想種黑鳶尾花來欣賞,並

不是件簡單的事,它喜歡生長在排水 良好的土壤環境裡,對於溫度和光線 也很挑剔,還必須依賴溫室來控制溫 度和日照呢!

黑鳶尾花的花色看起來接近 黑色,其實是非常深的紫色。

大自然中,野生的黑鳶尾花不容易 見到,大多生長在中東一帶、海拔 700~900公尺的山坡上。

40

企畫/林季融 責任編輯/易彥廷 繪圖/吳子平 版面設計/董真如

公車裡的尷尬氣味

公車裡的尷尬氣味

:小樂……我快不能呼吸了!

:嗯~我也是……

:還有多久才到站啊?

:再忍一下,下一站就到了!

車上有人踩到

大便吧?

呼~終於得救了!

可以大口呼吸了!

那應該是人的汗 臭味,只是味道

比較……濃郁!

為什麼有些人身上 總是有汗臭味,是

不是沒有洗澡?

可能喔~不過 也有可能是有 「狐臭」……

41

哇~這裡有特價 商品耶。 止汗劑?擦了就 不會流汗嗎?

那不是Why 博士嗎?

哈囉,博士!

博士,止汗劑是 給怕流汗的人用 的產品嗎? 是,也不是喔!

什麼意思?

好耶!

真巧,你們也 來買東西呀~

一起去我家吧!我前一陣子精 心製作了皮膚解剖圖的AR動 畫,正好可以跟你們解釋!

我也要去!

你們看!這就是我 做的皮膚模型。

看起來很普通呀!

你們用平板對準這裡掃 描,然後仔細看~

喔~出來 了耶!

跟學校保健室 的差不多……

什麼?我要看! 42

咦?是這一坨坨像泡麵 的東西在釋放汗水嗎?

那是汗腺,皮 膚裡有大汗 腺、小汗腺。小汗 腺排出來的汗水, 被表皮細菌分解 後,會產生酸酸的 汗味,而大汗腺會 排出脂肪酸這類的 物質,被細菌分解 後就會產生更難聞 的「狐臭味」。

小汗腺

哇!原來汗水是這樣 從毛孔流出來的~

細菌分解汗液, 產生異味

有些人有狐臭味,有些 人卻沒有,是不是跟有 沒有洗乾淨有關呢?

腋下、乳頭、陰部和耳朵都有大汗腺分 布,但是否有狐臭還是跟個人體質有 關,有些人的大汗腺就是特別發達!

統計上來說,黑人 有狐臭的情況接近 100%,白人約60%, 亞洲人較少,只有約 10 %~20%。

大汗腺是不是只在腋 下?因為狐臭好像都是 從腋下散發出來的。

大汗腺分布區域

大汗腺 (頂漿腺)
耳朵 腋下 胯下 乳頭 小汗腺
大汗腺 (頂漿腺)
43

平板可以還 我了吧!

嘿嘿嘿~博士,用止汗劑

是不是就能抑制狐臭?

對呀!有狐臭的人真可憐,

要怎麼解決臭味的問題呢?

市售的止汗劑大多是利用鋁鹽等化學物質,讓 細胞膨脹來堵住汗腺開口,減少汗水排出,保 持腋下乾燥。通常要在睡前使用,因為作用時間需 要約6~8個小時。

止汗劑原理

1與汗水混合 2形成栓子 3堵住汗腺

有的人想永遠擺脫狐臭困擾,會做腋 下頂漿腺切除手術,將頂漿腺切除, 就可以解決八成的狐臭問題。

WHY博士的小叮嚀

● 狐臭和年齡有關係,通常在青春期特別強烈,中 年之後減輕;與遺傳也有相關,父母其中一方有

狐臭,子女有一半的機率也會有狐臭;此外,和 飲食內容、腋下毛髮量也有關係。

● 改善狐臭有妙方:

★刮除腋毛,穿著通風的衣物,避免細菌滋生。

★少碰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酒精飲料,減少脂肪 酸分泌。

★使用止汗劑與體香劑。

哇~還好有這種 手術能幫忙!

頸部出汗

背部出汗

▲腋下使用止汗劑後,汗水並不會消 失,而是會從其他部位流出,也就 是「代償性出汗」。

44

企畫/范芳榕 責任編輯/易彥廷 版面設計/田俊龍 繪圖/小比

科學原理大發現

笛 卡 兒

談談研究科學的方法

得趕快搶購 衛生紙囉!

這是假訊息喔!

開創理性主義,影響西方自然科學

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寫

了一本書,敘述了如何研究、探討一

個問題,他的思想影響了歐洲人的觀 念,也促進西方科學研究的開展。

理性主義也被稱作唯物論,在笛

卡兒之前,許多人都用「經驗主義」

來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我們出

別輕易相信任何自 己不清楚的事

這句話是我 說的唷!

生後,經過各種嘗試,會慢慢了解一 些規則,像是熱水會燙、不能摸;東 西會從高處落下來;太陽會從東邊升 起……然而笛卡兒卻認為人類的經驗 雖然多,但是光靠感官得到的經驗不 一定正確,就像插入水中的湯匙看起 來好像凹折了,但實際上湯匙卻沒有

不是還有嗎? 唉唷! 蛤?
你看! 假 訊 息 53

變,也就是說:眼睛會欺騙我們!因 此笛卡兒認為研究真理,不能只依靠 感官;1637年,他將「如何用理性 獲得可靠的知識」,發表在《談談正 確引導理性在各門科學上尋找真理的 方法》這本書中。由於名稱太長了, 所以簡稱《談談方法》。

笛卡兒的實驗筆記

獨立思考、保持懷疑

沒有明確認識的事物,或是沒經過切 身體會的問題,絕不能把它們當成真 相。如果一個人不存在,他就不會被 欺騙,若被欺騙,正表示他存在;一 個人抱著懷疑,是因為害怕被欺騙, 而他懷疑,他就存在,因此「我思, 故我在」。

衛生紙為什麼會缺貨? 這是真的嗎?

細分問題 研究複雜的問題 時,盡量分解成

許多個比較簡單 的小問題,一個 個分開解決。

衛生紙是進口的嗎? 還是臺灣工廠做的? 原料是什麼?

排列問題 將細分出來的 小問題由淺到 深、一一著手 解決。

笛卡兒運用自己的方法論,研究解剖學、生理學 知識、光學、氣象學、數學等領域,也發表論文。 他研究光學時,寫了《折射光學》這本書,敘述 了光的特性。

綜合問題

一一處理小問 題後,再綜合 起來,檢驗結 果。

直接搜尋「假 新聞查核」比 較快…… 原來是假 新聞啦!

54
Wikipedia

西元1596年,笛卡兒出生於法國,一歲時,母親因肺

結核過世,父親也移居他鄉,留下幼小的笛卡兒與外祖母相 依為命。笛卡兒從小體弱多病,雖然父親持續提供金錢,讓 他衣食無虞,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這個童年依舊孤獨, 因此養成了他 思的習慣。

30歲時,笛卡兒移居到荷蘭,在這段時期陸續發表了 許多重要的著作,包括《談談方法》、《哲學原理》、《第 一哲學 思集》等,漸漸成為當時深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

當時的瑞典女王

二十多歲的克莉絲汀娜,經常與法國大 使討論笛卡兒的哲學理論,博學多聞、充滿知性的女王十分 欣賞笛卡兒,於是聘請他來當老師,還特別派軍艦去迎接。 在1649年10月,笛卡兒抵達冰天雪地的斯德哥爾摩。

瑞典女王邀請笛卡兒每週兩次,在她思緒最敏捷的時間,也

就是清晨五點到王宮圖書館討論哲學。但是,體弱多病的笛 卡兒需要休息,他習慣睡到將近中午,而這樣的生活轉變, 竟讓他得到肺炎;1650年2月,病況急轉直下,一代哲學 大師就這樣匆匆病逝了!女王對於這樣的結果十分內疚,忍 痛將笛卡兒的靈柩運回巴黎,安葬在修道院中。

55
笛卡兒與他的女王學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