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Google Earth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https://www.forest.gov.tw/
︼ 健行筆記︻ https://hiking.biji.co/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
︼ 鳴仁堂︿沒有配套的﹁山林解禁﹂,只是另一波亂象的起點﹀︻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433/4691404 ︼ 鳴仁堂︿避難山屋,誰來避難?走向﹁服務型山屋﹂的改革之路﹀︻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433/4668959?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 報導者︿山林解禁,然後呢?缺乏生態監測,山椒魚棲地險變山屋﹀︻ https://www.twreporter.org/a/human-interference-on-wildlife-impact ︼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aiwan-hiking-mountain-climbing 報導者︿台灣山林走向世界?台灣高山國際觀光的想像﹀︻
9789573287421
9789866175893
︼ 微笑台灣︿啟動開放山林五大政策,﹁一站式管理﹂全面提升台灣登山環境﹀︻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2477 ︼ 聯合新聞網 森林護管員︻ https://udn.com/search/word/2/%E6%A3%AE%E6%9E%97%E8%AD%B7%E7%AE%A1%E5%93%A1 ︻ ︼ ArchDaily ArchDaily > Projects > Cabins & Lodges > Slovenia > University of Idaho Design-Build Program ︻ ArchDaily > Projects > Cabins & Lodges > Slovenia > Alpine Shelter Skuta / OFIS Architects + AKT II + Harvard GSD Students ︼ ArchDaily ︻ http://www.takao599museum.jp/about/?lang=tw ︼ Takao 599 Museum
中文參考書目 ︽苦雨之地︾吳明益,新經典文化,民 , : 9789869689274 108 ISBN : 9789865824631 105, ISBN ︽複眼人︾吳明益,新經典文化,民
: ISBN
︽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李偉文,九歌,民 , : 108 ISBN 9789864502660 ︽聆聽:一名山林解說員的驕傲與孤獨︾李圓恩,凱特文化,民 101, ISBN : ︽山神︾海德薇,鏡文學,民 , : 9789869886826 109 ISBN ︽山之間:寫給徒步者的情書︾山女孩 Kit ,遠流 ,民 108,
,民 Robert Macfarlane
︽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高俊宏,遠足文化,民 106, ISBN : 9789869547901 ︽聆聽:一名山林解說員的驕傲與孤獨︾李圓恩,民 101, ISBN : 9789866175893 : 9789869534246 108, ISBN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35
國家山屋的構造形式,並思考利於台灣山屋發展的構造方式。 避難求生設施-能高越嶺山徑上沿途有些路段為滑石鬆動的地段, 或是遇上突發狀況需要高繞低繞的地方,而沿途的山屋都是有距離,此 時會需要一些臨時性的避難求生設施,如救生艇的功能。 自然環境與人的行為關係 將能高越嶺西段分為四個基地點,從遊境設計來紀錄山林甚是使用 者經驗,並將山林的樣貌從過去到未來想像,來讓使用者一同思索山林 共生的方式,甚至可以讓無法進入山林的人一同參與。 據 點 中 的 空 間 需 求 分 為 兩 種, 一 為 上 述 計 畫 中 一 定 會 有 的 空 間 需 求, 二 為 基 地 分 析 後 會 加 以 延 伸 或 呼 應、 適 應 的。 基 地 現 場 調 查 將 於 十二月五日上山採集資訊,資訊需求計畫如下: 山徑將由影像、錄音、文字來記錄 登山口車量計算 基地各據點的腹地大小 據點上遺址的狀態 沿途人數的計算 各據點抵達的時間計算 山徑狀態-材質、寬幅、尺度、視野、各山頭山稜的所在位置 沿路特殊景觀-生態、紀念碑、遺址、高繞點、低繞點
34
在據點設施布展下,也將參考各山莊及生態館、高山博物館等營運 方式。 第一個據點為越嶺道登山口 屯 - 原登山口,計畫將此地作為能高山 紀錄館的起點,此據點不因能力、年紀、行動而設限,主要提供越嶺道 的面貌及山林教育的推廣,也於此提供森林護管員工作站,為森林護管 員留置舒適的休憩處。從交通節點及計畫中,首要面臨的是環境負載量 的問題,預期將在有限的基地上如何對應相映的使用者數量,又如何調 等機制。 節 ...... 第二據點為富士見駐在所遺址,利用駐在所遺址作為基地,首要面 臨的是基地上遺留的歷史痕跡處理,保留遺址會有的設計及建構形式, 而第二據點將展示山林中的環境生態,並提供基礎研究站及採集初步處 理工具,作為山林中第一線的採集所。 第三據點-雲海保線所,目前為登山的重要中繼休息站,原為尾上 駐在所,一九五零年台電進行東西高壓線路工程,現為台電保線所,於 二 零 一 六 年 不 再 送 電。 本 基 地 目 前 為 台 電 向 林 務 局 租 用, 將 來 不 續 租 後, 林 務 局 盼 雲 海 保 線 所 成 為 推 動 高 山 生 態 旅 遊 與 文 化 教 育 的 重 要 場 域。 預計將此做為越嶺脈絡的展示區,本建築為日治時期及後期增建的 建築,想利用建築遺留的痕跡也落在脈絡上,並將富含歷史的建築成為 高山生態與文化教育的資源。 第四據點-松原駐在所遺址,在海拔越高越深山的基地,第四據點 做為避難需求的使用,提供給緊急需求使用,例如臨時大雨躲避處,於 高山大雨一身易失溫,會需要避難山屋作為取暖更衣。山屋將參考其他
33
預期成果 利用建築計畫規劃出,關於山林教育的普及手法,建築除了在機能 上給予教育空間,空間本質又如何能給使用者一些反思或回饋? 空間不是只為人而留,時間也不單是為人而設,而是自然環境與之 共生,因此﹁將設計放進自然中﹂是必然,怎麼放?一個無時都是動態 流動的環境下,如何在不破壞自然的﹁連續﹂、﹁均值﹂中置入新的使 用者﹁人﹂,預期設計工作站時也會將周遭生態的原生者們一併考慮, 所以成果中的使用者會不僅限於人類,但也不干擾原生者原有的習性, 而是如何將建築適應進去,犧牲的又如何補償。 ﹁將自然放進設計中﹂是手法,怎麼做?感知的運用,從環境進入 建築如何做到讓五感沉沁,可能是空間裡的盪響,建築材料中散發出的 等,自然如何﹁介入﹂、﹁營造﹂,預期會 氣味,材質肌理的觸碰 ... 探討當地材料的應用,將這些自然給予的構材直接或間接的帶入人的五 感之中。 預計將能高越嶺西段分為四個基地點,從遊境設計來紀錄山林甚是 使用者經驗,並將山林的樣貌從過去到未來想像,來讓使用者一同思索 山 林 共 生 的 方 式, 甚 至 可 以 讓 無 法 進 入 山 林 的 人, 例 如 行 動 不 便 或 孩 童,也能了解台灣高山,。 將參考其他國家山屋的構造形式,並思考利於台灣山屋發展的構造 方式。
32
31
Moose Creek Warming Hut / University of Idaho Design-Build Program Architects: University of Idaho Design-Build Program Area: 800 ft Year: 2016 Photographs: Woods Wheatcroft Manufacturers: Portland Bolt and Manufacturing, Simpson Strong Tie, Idaho Forest Group, Miramac Metals, Redwood Plastics City/Country: Sandpoint/United States
30
地質黏合專用環氧樹脂
29
CABINS & LODGE‧ZGORNJE JEZERSKO, SLOVENIA Architects: AKT II, Harvard GSD Students, OFIS Architects Year: 2015 Photographs: Anze Cokl , Andrej Gregoric, Janez Martincic Manufacturers: Rieder Group, Guardian Glass
玻璃纖維混凝土
28
一座高山博物館 / 展覽 Designer: 格式設計展策展 Year: 2018 City/Country: Taipei/Taiwan 山展現了一種象徵性,如果要談台灣文化,「山」是絕不能缺少的一塊。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現代性,不是只待在都市裡,而是要去自然裡,聽最真誠的聲音。
/ 展示各種登山用的道具和物品 /「從身體創造的物件」,例如:繩子、水壺、冰爪、登山鞋 / 數位採集 - 攝影、文學哲思、聲音 / 體感坡 / 影片放映區和 VR 體驗區 / 不同視角的展示
27
相關文獻案例探討
TAKAO 599 MUSEUM Designer: 大黑大悟 (Daigo Daikoku) Year: 2015 City/Country: Tokyo/Japan
/ 公共展示 / 自然採集 / 餐飲禮品 / 導覽 / 播映牆 / 遊戲區 ( 山的體驗 )
26
餐飲禮品 山的脈絡歷史 山中四季播映 孩童體驗
TAKAO 599 MUSEUM
導覽 播映牆
展示
遊戲區(山的體驗) 文博會/一座高山博物館
展示各種登山用的道具和物品 「從身體創造的物件」,例如:繩子、水壺、冰爪、登山鞋 數位採集-攝影、文學哲思、聲音 體感坡
山展現了一種象徵性,如果要談台灣文化,「山」 是絕不能缺少的一塊。
展示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現代性,不是只待在都市裡,而 是要去自然裡,聽最真誠的聲音。
影片放映區和VR體驗區 不同視角的展示
鋼構 模組 預組,直升機吊掛
Harvard GSD Students
CABINS & LODGE‧ZGORNJE JEZERSKO, SLOVENIA
岩盤-地質黏合專用環氧樹脂
構造
玻璃纖維混凝土 木構
University of Idaho Design-Build Program
Moose Creek Warming Hut
砂土-獨立基礎
關於山上避難設施為山屋為主,但山屋建置也需要依靠穩固地盤,因此思考在無山 屋路段,是否可增設一些臨時救生避難設施。
Treetents
臨時
The 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遺址
DréWapenaar
類型學 基地歷史脈絡 基地紋理 材質呼應
25
照明方式
Rafael Moneo
案例與議題關係
自然採集
案例依據設計需求分為四類
水晶滴膠(環氧樹脂AB膠)保存展示
展示: 記錄館除了館藏紀錄外,亦需要多樣的展 示形式,或有趣的文案以供使用者思考。因
公共展示
此找了日本知名的高山博物館,以及曾經在
文博會展覽的台灣代表之一 一 _ 座高山博物 館。將兩個展覽的特點紀錄並參考。
構造:各據點及緊急避難設施都將探討到構造層
面 的 問 題, 包 含 構 材 選 擇 與 運 輸, 機 能 運
用 效 益。 兩 者 案 例 都 在 構 造 有 詳 細 說 明 及
使機能需求的對應。
臨時:關於山上避難設施為山屋為主,但山屋建
置 也 需 要 依 靠 穩 固 地 盤, 因 此 思 考 在 無 山
屋 路 段, 是 否 可 增 設 一 些 臨 時 救 生 避 難 設
施, 目 前 思 考 為 利 用 大 樹 做 為 依 據, 大 樹
多 年 屹 立 於 山 徑 上, 在 樹 根 穩 定 的 情 況 下
設置避難設施為基礎。
遺址:基地多數挑選遺址,在遺址的建構上會需
要有相應的設計手法操作。
標本
案例
E121 °19’18”
E121 °21’
E121 °22’12”
E121 °23’24”
E121 °21’
E121 °22’12”
E121 °23’24”
E121 °18’36” E121 °18’36”
E121 °19’18”
E121 °17’24” E121 °17’24”
E121 °16’12” E121 °16’12”
E121 °15’ E121 °15’
E121 °12’16” E121 °12’16”
E121 °13’48”
E121 °11’24” E121 °11’24”
E121 °13’48”
E121 °10’12” E121 °10’12” N24 °05’24”
天池山莊 天池山莊
N24 °03’
松原駐在所松 遺原 址駐在所遺址
N24 °04’12”
雲海保線所雲海保線所
N24 °04’12”
富士見駐在富 所士 遺見 址駐在所遺址
屯原登山口屯原登山口
N24 °05’24”
N24 °03’
N24 °01’48”
N24 °01’48”
N24 °00’36”
N24 °00’36”
N23 °59’24”
N23 °59’24”
3
2
3
天池山莊
2
天池山莊
雲海保線所
廬山層(1732)中新世 廬山層(1730)中新世 大禹嶺層(1080)中新世 廬山層(1732)中新世
松原駐在所遺址松原駐在所遺址
雲海保線所
屯原登山口
富士見駐在所遺富 址士見駐在所遺址
屯原登山口
1 廬山層(1730)中新世
4
5
4
5
1
黑岩山層(1550) 大禹嶺層(1080)中新世 白楊片岩(5040) 黑岩山層(1550) 複向斜軸 白楊片岩(5040) 推測斷層 複向斜軸 五甲斷層 推測斷層 五甲斷層
2
3
天池山莊
3
天池山莊
雲海保線所
2
松原駐在所遺址松原駐在所遺址
雲海保線所
屯原登山口
富士見駐在所遺富 址士見駐在所遺址
屯原登山口
1
4
5
4
5
1
24
自然生態 採 ( 集所 : ) 將能高的獨特植物、動物供登山者了 解環境生態,館藏物將隨著時間,每週每季每次自然災後而
台電保線所,於二零一六年不再送電。預計將此做為越嶺脈
尾上駐在所,一九五零年台電進行東西高壓線路工程,現為
N24°02'43" E121°13'32"
改變,藉以了解並紀錄自然山林的變化。
絡的展示區,本建築為日治時期及後期增建的建築,想利用
2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工作站:提供採集人、研究員研究的臨時工作站,內有基礎
建築遺留的痕跡也落在脈絡上,並將富含歷史的建築成為高
3雲海保線所 N24°02'48" E121°14'10" 越嶺脈絡:雲海保線所目前為登山的重要中繼休息站,原為
研究設施,例如清理與修整的工作台。
4松原駐在所遺址 N24°02'42" E121°15'18" 避難型山屋:僅供避難使用。
林教育與政策發展之處。
脈絡展示區:為常態展,提供越嶺道歷史脈絡展示。 ‧ 未 來 展 示 區 : 為 短 期 展, 提 供 使 用 者 反 思, 或 一 同 思 考 山 ‧
休息站 茶 ‧ (室 : ) 登山客行經休憩之處,並提供水源。 廁所:為能高越嶺西段至天池山莊途中唯一供廁所之處。 ‧
山生態與文化教育的資源。
以 ( 植物為主 。) 保 ) 存展示。
紀錄館:將依照基地分析在山道上切片置入館中。
膠 AB
展區:提供已製成的動植物標本展示 標本主以水晶滴膠 環 ( 氧樹脂 研 究 站 : 提 供 採 集 人、 研 究 員 研 究 的 臨 時 工 作 站, 內 ‧ 有基礎研究設施,例如清理與修整的工作台。 紀錄館:主要以環境生態為紀錄,並提供生態監測。 ‧ 展區:提供已製成的動植物標本展示 以 ‧ ( 植物為主 。) 標本主以水晶滴膠 環 膠 保 ( 氧樹脂 AB ) 存展示。 雨水蒐集槽:蒐集雨水以供臨時工作站所用。 ‧
5緊急避難求生設施
在越嶺道中,因地質關係非所有地區接合適作為避難形山屋
使用,因此將思考合適空間裝置以利緊急避難使用。
23
N24°03'02" E121°12'54"
基地據點選址與空間機能 1屯原登山口 山道途中的感官紀錄:可能利用尺度、材質、光線 ... 等環 境元素營造,將能高的空間切片集於登山口,提供登山前對 山道的感官呈現,或為難以上山的孩童或不便者了解能高越 嶺道西段。 路徑:山道上有碎石、乾草、木屑或是泥濘鋪成,尤其 遇到泥濘時,路幅就會明顯比先前更加寬,為了不 踩泥大家選擇從旁而走,殊不知從旁的生態影響也 就範圍越來越大。山道的寬幅也因為樹的高低而有 不同感受。 階梯:山道上的階梯落高落低,不是依循法規尺度, 而是依照自然鑿出的紋理,有石階相砌、有木頭相 疊,些有需要爬繩或一旁的樹輔助,而樹的表面大 概也被扶的亮滑,步伐偶而會被陡然的高差打亂節 奏感。 高山地景:高山草原位於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 帶,由於表土層薄,水分保持不易,年均溫十度以 下,樹木不易生長,因此遍布耐旱、耐寒的矮小植 物。能高主要是玉山箭竹,十一、十二月入秋,原 。 ...
本綠草如茵的草坡呈現枯黃枯寂迎接冬臨。 氣味、溫度、觸感:待尋中
山道任務介紹區:將四個據點於登山入口處介紹。 ‧
休憩區:提供上山前整理裝備,及下山喘息休憩處。 ‧ 山道遊境區:將依照基地分析在山道上切片置入館中,並 ‧
藉由上訴的感官敘述來操作,包含體感坡、山林四季、
也利用數位採集將影像、聲音、文學哲思袋入遊境展 示中。
儲藏區:儲藏額外館藏物以利展示多樣更換。 ‧ 廁 所 : 因 基 地 位 於 登 山 口, 並 且 期 許 觀 賞 人 口 不 僅 限 於 登 ‧
山 者, 包 括 孩 童 了 解 山 林 以 及 讓 行 動 不 便 者 亦 能 經 歷
山道遊境,因此將提供無障礙廁所。
森林護管員臨時工作站:供森林護管員休憩臨時過夜盥洗。 ‧
22
N24 °04’12”
1
N24 °03’
3
2
4
5
N24 °01’48”
N24 °00’36”
N23 °59’24”
19k
21k
15k
17k
19k
21k
奇萊登山口
17k
五甲崩山
15k
檜林保線所
能高山岔路 越嶺東段岔路 光被八表
5
南華山 天池山莊 天池
奇萊連峰岔路
奇萊南峰
松原駐在所遺址
4
雲海保線所
3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2
屯原登山口
1
3500m 3000m 2500m 2000m 1500m
1k
3k
7k
5k
7k
9k
11k
13k
9k
11k
13k
23k
25k
27k
23k
25k
27k
天池山莊
5k
松原駐在所遺址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2576m 屯原登山口
2338m
雲海保線所
2859m
2159m 2020m 1k
3k
2hr
2hr 6hr
21
2hr
E121 °23’24”
E121 °22’12”
E121 °21’
E121 °19’18”
E121 °18’36”
E121 °17’24”
E121 °16’12”
E121 °15’
E121 °13’48”
E121 °12’16”
E121 °11’24”
E121 °10’12” N24 °05’24”
基地位置 基地範圍:能高越嶺道西段 基地範圍最終選定在能高越嶺道,屬A級登山道,一般健 行路線,活動天數約需一至三天,是一條入門級登山道,是新 手的熱門山道。為一條脈絡深遠的古道位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 中央山脈。從十九世紀開始,人們就不斷地開闢道路,想通往 台 灣 東 部, 橫 跨 中 央 山 脈 的 道 路, 能 高 越 嶺 道 就 屬 其 一, 於 日 治 時 期 開 通, 從 西 端 霧 社 算 起 到 東 段 初 音, 道 路 全 程 共 計 七十六點八公里。 其中於日治時期即為最熱門的登山路線,當時佈有許多駐 在所。 基地範圍最終選定在能高越嶺道,屬A級登山道,一般健 行路線,活動天數約需一至三天,是一條入門級登山道,是新 手的熱門山道。為一條脈絡深遠的古道位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 中央山脈。從十九世紀開始,人們就不斷地開闢道路,想通往 台 灣 東 部, 橫 跨 中 央 山 脈 的 道 路, 能 高 越 嶺 道 就 屬 其 一, 於 日 治 時 期 開 通, 從 西 端 霧 社 算 起 到 東 段 初 音, 道 路 全 程 共 計 七十六點八公里。 其中於日治時期即為最熱門的登山路線,當時佈有許多駐 在所。
20
N24 °05’24”
N24 °04’12”
N24 °03’
N24 °01’48”
N24 °00’36”
N23 °59’24”
奇萊登山口
五甲崩山
檜林保線所
能高山岔路 越嶺東段岔路 光被八表
南華山 天池山莊 天池
奇萊連峰岔路
奇萊南峰
松原駐在所遺址
雲海保線所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屯原登山口
3500m E121 °23’24”
E121 °22’12”
E121 °21’
E121 °19’18”
E121 °18’36”
E121 °17’24”
E121 °16’12”
E121 °15’
E121 °13’48”
E121 °12’16”
E121 °45’
E121 °39’
E121 °33’
E121 °27’
E121 °21’
E121 °15’
E121 °09’
E121 °03’
E120 °57’
E120 °51’
E120 °45’
E120 °39’
E120 °33’
林 區 管 理 處 工 作 站 林 區 管 理 處 工 作 站
N24 °27’
N24 °21’
N24 °15’
N24 °09’
N24 °03’
N23 °57’
N23 °51’
N23 °45’
林區管理處工作站
19 E121 °11’24”
N22 °15’
南 投 林 區 管 理 處 埔 里 工 作 站 林區管理處工作站
E120 °27’
N22 °45’
南投林區管理處埔里工作站
E121 °10’12”
N25 °15’
N24 °45’
N24 °15’
N23 °45’
N23 °15’
N21 °45’
E124 °15’
E123 °45’
E123 °15’
E122 °45’
E122 °15’
E121 °45’
E121 °15’
E120 °45’
E120 °15’
E119 °45’
E119 °15’
E118 °45’
E118 °15’
E117 °45’
基地選擇脈絡及範圍 選擇基地起初是從森林護管員工作站 山道 山屋 來 尋 找, 但 基 於 議 題 的 山 林 紀 錄, 以 及 島 民 能 參 與 思 考山林保育政策等行為,決定著重在熱門山道,並且思 考建築於其中適當立足的空間,需為平坦基地或舊址修 建、重建,於是先往既有山屋、駐在所或其遺址尋找。 基地範圍最終選定在能高越嶺道,屬A級登山道, 一般健行路線,活動天數約需 一到三天,是一條入門 級登山道,是新手的熱門山道。為一條脈絡深遠的古道 位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中央山脈。從十九世紀開始,人 們就不斷地開闢道路,想通往台灣東部,橫跨中央山脈 的道路,能高越嶺道就屬其一,於日治時期開通,從西 端 霧 社 算 起 到 東 段 初 音, 道 路 全 程 共 計 七 十 六 點 八 公 里。 其中於日治時期即為最熱門的登山路線,當時佈有 許多駐在所。 能高越嶺道現今全長二十六點五公里,越嶺道里程 數計算是以西段南投屯原登山口 0 ( 公里 開 ) 始,至東 段登山口二十六點五公里處為步道終點,而光被八表碑 位於越嶺道十五點五公里處,是越嶺道經中央山脈的越 嶺點,也是越嶺道西段與東段的分界點。
18
松原駐在 所 遺 址
雲海保線 所
富士見駐 在 所 遺 址
屯原登山 口
/ 時 間 / 年 紀
/ 紀 錄
/ 紀 錄
山 林
人
...
/ 能 力
/ 紀 錄 / 階 段 性
松原駐在所遺址
雲海保線所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屯原登山口
天池山莊
雲海保線所
松原駐在所遺址
/ 時 間 / 年 紀 / 能 力 ... 人
/ 紀 錄 / 紀 錄
山 林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 紀 錄 / 階 段 性
屯原登山口
17
分散
構造 設計
避難、夜宿 環境紀錄、教育
設計策略 基地據點選擇起初思考在能高越嶺登山口-屯 原駐在所遺址,照這樣那紀錄館腹地要多大?為何 在登山口?因為希望對於年紀或能力有限者也是能 參與的。 但這樣人群都擠在登山口啊 ... 不小心提出了 一個環境負載量極高的載體,這有違山林維護的初 衷。 整座山都是館藏時,整條越嶺道都會是故事記 載點,那集中式的基地據點利用分散方式散落在古 道上,一來處理掉環境負載量極高的問題,二來將 基地打散至各據點,在山岳上就像階段式的要抵達 完成任務,記錄著山林,行徑者也為自己記錄著每 一階段的經驗歷程。 所 以 在 駐 在 所 遺 址 或 保 線 所 中, 共 有 四 個 據 點,將四個據點的機能分級,從環境紀錄與教育到 避難型山屋,海拔越低 離 ( 登山口越近 機 ) 能越偏 向紀錄館的體驗 設 ( 計 ,) 海 拔 越 高 越 ( 往山林 ) 機能越偏向注重山屋的實用性 構 ( 造 。)
集中
能高越嶺登山口 屯原駐在所遺址
16
設計提案 想讓更多人知道走入山林步道,開發過程耗盡了多少資源,損 失了多少原始森林與自然資源?普及山林教育促進保育思考,讓更 多島民也能參與及一同思考山林保育政策。 如果為山紀錄,以此作為人與山林的時間媒介,記錄下從過去 的脈絡到未來的想像,對於展示整座山就是紀錄館的館藏,館藏物 ......。
將隨著時間,每週每季每次自然災後而改變,我們將藉著館藏紀錄 來認知自然山林的變化,包括人類走入山林的變化
14
而保育為何重要?台灣的前車之鑑 梅花鹿復育 台灣梅花鹿復育花費了二十多年,我們學到了複育的技術與經 驗,但同時也了解到,當一個物種在自然中消失再來面對複育,除 了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外,結果往往也會不如預期。 台灣梅花鹿復育成功,卻也因為物種的複育地造成該地的生態 結構影響,嚴重上還進而造成生態系統瓦解。 所以生態在面臨威脅時,我們都該有所警惕。
當 1914 年最後一隻旅鴿從北美絕跡的時候,人類才 ﹁ ...... 意識到物種正因人類的行為而滅絕。而在台灣,我們永遠沒辦法知 道,最後一隻雲豹是在哪一片山林裡無疾而終。﹂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15
議題提問
在問題接續解決的過程產生的相互矛盾,因為山林管制所以入山不易,但盜伐者卻可輕易犯案;山林解禁卻開 始延伸出生態衝擊等問題。 問題中的平衡點可立足在哪?需求是甚麼? 想達到山林開放卻又將生態影響在可掌握的範圍中。 但建築如何達成?山林解禁,我們如何意識到資源損失、生態衝擊?
13
議題思考 台 灣 是 一 個 山 之 島 嶼, 在 三 點 六 萬 平 方 公 里 的 島 上, 分 布 超 過 二六八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為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山林並茂是台灣特色之一,而多數的山林為國有地,延續自戒嚴法 的國家安全法規定,登山必須申請入山證,以﹁國家安全﹂為由進行嚴 格的山林管制。長期實施山林管制,入山要申請要簽證,甚至有地方政 府擬出﹁登山活動管理自治﹂草案,強制登山者加保登山保險、聘雇領 隊、不得任意開路等,以防發生意外。但終究為管制防範封山好嗎?同 時台灣有許多歷史抗爭事件發生在山林之中,山與死亡的連結不經意的 深植於社會集體的潛意識裡,無意間山林與島民的連結漸行疏遠。 歷史記憶為山林灑上一層迷霧,而嚴加管制的手段,無疑是為人與 山林之間劃下界線,又有如要帶著簽證跨越﹁國界﹂。 在二零一九政府宣布山林解禁,在山林制度鬆綁下,台灣靡起山遊 野營的風潮,許多人開始往山林走去,同時山林教育卻尚未建構完善, 例如山屋所提供的廁所遍佈使用後的衛生紙,溪流野地發現人的排泄 物;山屋重建於舊址,但有些舊址已回歸生態,倒是凸顯出台灣的山 屋、步道、廁所等硬體設施是缺乏生態評估。
12
山海教育
5
的登山環境,各方應該準備充分。前四條是政府的行動計畫,而第五條
讓登山客認知到國賠並非能夠無限上綱,沒有理由要求所謂﹁零風險﹂
責任認知
於生活中。
於教育學習體制中,或是生活中接觸山海文化跟教育,讓山林素養深植
4
則是將權責的界線劃清,如果因為個人過於脫序以及危險的行為導致生 命安全受害,就是自身的責任。
11
4 5
10 設備、基地台。
整 (
山屋:今年年底完成座山屋設備提升;三年內 露營地:劃設五十九處露營區
步道:年底完成四十五條步道整修;三年內
新 ) 建三十五座
新 ) 建七十八條
整 (
強化硬體設備的穩定及完整度,包含整建及新建山屋、步道、牌示
服務升級
透明化並且一站式整合,透過數位化的策略來傳遞訊息。
啟用臺灣登山申請整合資訊網,將所有登山申請流程作業、登山資訊
資訊透明
申請進入核心生態保護區或山屋住宿的截止期限縮短為五天前。
國家公園取消登山能力經驗證明審查。
管轄之八十一條林道全部開放︵除車︶。
除了國防、生態保育、高度危險區域及原住民聖地外,農委會林務局
險作為理由去限制探險的行為。
開放不僅是﹁空間﹂層面也包含了﹁人﹂,不以空間及個人能力的危
開放山林
1 2
3
山林五大政策
2 1
3
9
議題時序整理 2017林務局提供全民守護山林管道 擴大參與遏阻盜伐 山林人煙稀少,山老鼠猖獗,原因: 1做壞事就是要挑人少的地方 2一兩個人還能殺人滅口,一二十個先跑再說 3被林務局噴漆,當機立斷放棄這個點,樹頭再找就有 4活樹和樹頭,一定先選樹頭,被抓到罰則相去甚遠 2019山林解禁,啟動開放山林五大政策: 1開放山林 2資訊透明 3便民服務 4教育普及 5明確責任 2020﹁山林開放後,我們與動物的距離?﹂,生態衝擊的威脅
8
圖為羅東運動公園
7
了?是樹林裡哪顆?忘了,但依舊記得為樹苗覆土的儀式感,是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小時候和爸爸在那裏一起種了棵樹,樹多大
小 路 在 哪, 都 還 記 得, 那 也 許 是 都 市 人 最 靠 近 自 然 的 方 式。 在
七歲前在羅東運動公園長大,那裏的每一寸地、每一池湖、
疑? 思 考 這 片 山 林 是 如 何 盎 然? 是 誰 發 現? 步 道 又 是 誰 踐 行 而
很多時刻可以伴隨著呼吸來思考,但起初多半時段是拿來自我懷
段,當然更別說到山頭或途中見到平時不見的山林景致。途中有
的時刻,總心想自己是誰?身處何在?也會有喃喃自我勉勵的片
山,過程心中的波折都是隨著山路起伏,會有不自覺翻自己白眼
創作動機
一種期許跟樹苗一起長大的欣喜與滿足。近十年前,會跟母親會
出?誰來維護?
"
記、詩人吟唱、文人撰閱等
紀錄著。 ......
也 可 以 選 擇 在 上 面 有 那 麼 些 故 事 存 在, 就 像 山 岳 溪 川 被 旅 人 旅
每條步道、山莊、山林、溪流、山岳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
前往溪頭,將自己從都市中被遺忘的來到山裡,天晴我們跟著山 友走小路,天雨我們著雨衣走在步道上,滂沱大雨淋得一身濕也 浪漫。 登山是一個開始,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各自的意義,有人是為 了尋找自己,也有人是為了挑戰自己,而我呢? 自身試圖用某種誘因,來達成那些期許做卻遲遲未做的事, 也就是用畢設來要求自己多嘗試。而為了更了解山林暑假前往登
"
我也想用某種自己擅長的方式記錄山與林。
6
台灣梅花鹿復育花費了二十多年,我們學到了複育的技術與 經驗,但同時也了解到,當一個物種在自然中消失再來面對 複育,除了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外,結果往往也會不如預期。 台灣梅花鹿復育成功,卻也因為物種的複育地造成該地的生 態結構影響,嚴重上還進而造成生態系統瓦解。所以生態在 面臨威脅時,我們都該有所警惕。
林
梅花鹿復育
問題中的平衡點可立足在哪?需求是甚麼 到山林開放卻又將生態影響在可掌握的範
但建築如何達成?山林解禁,我們如何意 源損失、生態衝擊?
如果為山紀錄,以此作為人與山林的時間媒介,記錄下從過去 絡到未來的想像,對於展示整座山就是紀錄館的館藏,館藏物 著時間,每週每季每次自然災後而改變,我們將藉著館藏紀錄 知自然山林的變化,包括人類走入山林的變化⋯⋯ 。
山道途中的感官紀錄:可能利用尺度、材質、光 線...等環境元素營造,將能高的空間切片集於登 山口,提供登山前對山道的感官重現,或為難以 上山的孩童或不便者了解能高越嶺道西段。 自然生態(採集所):將能高的獨特植物、動物供 登山者了解環境生態,館藏物將隨著時間,每週 每季每次自然災後而改變,藉以了解並紀錄自然 山林的變化。 越嶺脈絡:雲海保線所目前為登山的重要中繼休息 站,原為尾上駐在所,1950年台電進行東西高壓線路 工程,現為台電保線所,於2016年不再送電。預計將 此做為越嶺脈絡的展示區,本建築為日治時期及後期 增建的建築,想利用建築遺留的痕跡也落在脈絡上, 並將富含歷史的建築成為高山生態與文化教育的資 源。 避難型山屋:僅供避難使用。
屯原登山口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能高越嶺道西段 雲海保線所
松原駐在所遺址 緊急避難求生設施
5
基地
麼?想達 範圍中。
意識到資
過去的脈 藏物將隨 紀錄來認
地範圍
前車之鑑
架構與流程
林務局提供全民守護山林管道,擴大參與遏阻盜伐
2017
山林解禁
2019
生態衝擊的威脅
2020
議題時序
在問題接續解決的過程產生的相互矛盾,因為山 林管制所以入山不易,但盜伐者卻可輕易犯案; 山林解禁卻開始延伸出生態衝擊等問題。
議題提問
紀錄館 強調為山岳紀錄的重要,從山林歷史至開發後的 變化,並在過程中不斷檢討,促進參與者思考山 林政策。
類型定位
選擇基地起初是從森林護管員工作站<->山 道<->山屋來尋找,但基於議題的山林紀錄,以及 島民能參與思考山林保育政策等行為,決定著重在熱 門山道,並且思考建築於其中適當立足的空間,需為 平坦基地或舊址修建、重建,於是先往既有山屋、駐 在所或其遺址尋找。
架構與流程
基地
4
目錄 架構與流程 創作動機
4 6 8 12
議題/議題時序整理 議題思考
13
35
32
25
24
22
18
16
14
議題提問 設計/設計提案 設計策略 基地/基地選擇脈絡及範圍 基地據點選址與空間機能 案例/案例與議題關係 相關文獻案例探討 預期成果 參考文獻
2
前言 思索畢業設計過程中,操作方向默許著可以做些社會議題或社 會關懷的項目,像是育幼院、台灣野生動物救援中心、或是建 設留道路或棲地還給野生動物等類型操作。 過程中漸漸將關鍵字引導到自然環境、山、林等。 台灣人與山之間是有距離又陌生的,那關乎於台灣的歷史結構 與政治載體的關係。二零一九年台灣正式山林解禁,開放山林 五大政策,但山林開放後,我們將面臨的是態威脅,我們又與 動物的距離在哪?
3
THESIS DESIGN VOL 02 2020 Nov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