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ab481401

Page 1

第 一 章 交通運輸概論 ........................................................................... 1-1 第 二 章 公路運輸系統 ........................................................................... 2-1 第 三 章 鐵路運輸系統 ........................................................................... 3-1 第 四 章 鐵路營業實務 ........................................................................... 4-1 第 五 章 都市運輸系統 ........................................................................... 5-1 第 六 章 航空運輸系統 ........................................................................... 6-1 第 七 章 水道運輸系統 ........................................................................... 7-1 第 八 章 管道運輸系統 ........................................................................... 8-1 第 九 章 企業物流系統 ........................................................................... 9-1 第 十 章 運輸管制與補貼 ..................................................................... 10-1 第十一章 運輸政策與技術 ..................................................................... 11-1 第十二章 交通工程實務 ......................................................................... 12-1 附 錄 一 重要相關法令彙編................................................................. 13-1 一、發展大眾運輸條例(94.11.30) ................................... 13-2 二、公路法(節錄) (102.07.03) ....................................... 13-3 三、鐵路法(95.02.03)..................................................... 13-14 四、大眾捷運法(節錄) (102.06.05) ............................. 13-22 五、民用航空法(節錄) (101.01.04) ............................. 13-33 六、商港法(節錄) (100.12.28) ..................................... 13-40 七、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節錄) (98.01.23) ........... 13-43 八、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節錄) (101.12.28) . 13-48 附 錄 二 最新運輸學(含概要)試題詳解 ......................................... 14-1 102 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 ...................................... 14-2 102 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14-10 102 年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高員三級)考試試題 ............ 14-16 102 年交通事業鐵路人員(員級)考試試題 .................... 14-22 102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三等)考試試題 .... 14-28 102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四等)考試試題 .... 14-34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1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運輸(Transportation)的意義 交通(Traffic)的意義 通信(Communication)的意義 運輸系統之分類 運輸需求乃「衍生性」需求 旅次(Trip)在交通分析中隱含之意義 運輸(事業)的構成要素 運輸的一般功能及經濟功能 運輸的衝擊 運輸對環境所產生之衝突 運輸事業之特性 各種運輸方式之(固有)特徵 複合運輸系統(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的意義 複合運輸系統的種類 複合運輸系統的優缺點 複合運輸系統的關鍵成功因素(KSF) 陸橋運輸(Land Bridge)的意義與種類 運輸事業之組織型態 運輸業之未來展望 運輸與通信之交互影響 高速運輸時代來臨對臺灣地區空間結構之影響 高速鐵路通車後對臺鐵、國道客運及國內民航之影響


1-2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作者叮嚀 一、本章是「交通運輸概論」,首先介紹「運輸」與「交通」的定義及兩 者間之關聯性,接著說明運輸學理之基本概念(含構成要素、具備功 能及其衝擊、固有特徵、事業特性、組織型態等),以及結合數種運 輸方式之「複合運輸」及「陸橋運輸」等新觀念;最後,展望運輸發 展之未來(包括通訊技術影響、新一代空間革命、高鐵通車後國內運 輸市場結構變化等)。 二、在研讀完本章後,希望讀者已對於交通運輸理論建立了初步架構與基 本觀念。

1 何謂「運輸」、「交通」與「通信」?試述之。 試說明「運輸」與「交通」之關聯性。

【精選試題】

:「運輸」、「交通」與「通信」之定義,說明如下: 「運輸」(Transportation)係指使用運輸工具、透過通路,將人 或貨物從某一地移送至另一地,以克服空間阻隔,並創造時間及 空間效用之一種運送過程、經濟行為或活動。 「交通」(Traffic)則專指車輛或行人在一個地區或路線的運動 狀態(如交通流)及與此種運動有關的設施(如交通號誌、交通 標誌)。簡單而言,「交通」即探討人、車、路彼此間之關連。 「通信」(Communication)則是一種「訊息」(Message)的傳 送,與「運輸」運送人或貨物之方式類似,但「通信」傳送之「 訊息」可能是聲音、文字、電子訊號等型式,且不一定非利用運 輸工具不可,其包含郵政、電信兩大類。 有關「運輸」與「交通」之關聯性如下: 從「理論架構」分析:「運輸」涵蓋「交通」(詳如下圖)。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3

從「行政體系」分析:若從「交通部」之英文全名(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OTC)去推論,交通部係 掌理「運輸」(Transportation)與「通信」(Communication) 兩大主要業務,以及「觀光」與「氣象」兩大輔助業務,其組織 職掌如下圖。由此可知,在「行政體系」上,「交通」應涵蓋「 運輸」。

2 請問運輸系統依運輸方式如何分類?試以通路(或路線)、場站或運 具進一步分析之。

【精選試題】

:運輸系統依運輸方式分類,可以通路(或路線)、場站或運具進一步


1-4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分析如下圖:

公路運輸

火車列車 陸路運輸

鐵路運輸 火車站場 私人運具 大眾運具 都市運輸 副大眾運具 停

運 輸 系 統

航 航空運輸

航 航

器 線

站 船

河道運輸 水道運輸 海洋運輸

航路或航線 港

油 管道運輸

天然氣管 水

特殊流體輸送管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5

3 請說明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的意義,並解釋運輸需求是直接需求或間 接需求。

【地特四等】

:「直接需求」與「間接需求」之意義: 「直接需求」:係一般人因心志產生某種「意念」而有欲完成該 「行動目的」之需求,稱為「直接需求」,換言之,能直接滿足 人的需要之需求即為「直接需求」。如上班、上學、休憩、購物 、訪友等項均為現代人不可或缺之社經活動,而前述社經活動之 需求均能「直接」滿足人的需要,因此,均可稱為「直接需求」。 「間接需求」:係由「直接需求」衍生而來的,亦即由那些可「 直接」使用的產品需求中衍生而來的。如「麵包」能直接滿足人 們「食」的需求,因此,製造麵包之麵粉等原料,以及麵粉機及 烤箱等設備,即能「間接」滿足人們的需要,故對於這些原料或 設備之需求稱為「間接需求」。 「運輸需求」係屬「間接需求」,其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旅次產生者之「運輸需求」係為完成其他目的(如上班 、上學、購物、休憩等)所衍生,因此其「直接需求」應為上班 、上學、購物、休憩等社會經濟活動,而「運輸」之需求並非其 真正之「直接需求」,應歸屬為「間接需求」,又其為實現其他 社會經濟活動之目的所衍生,故亦可稱為「衍生需求」(或引伸 需求)。 另極少數旅次產生者(如老人或小孩等)可能因乘車免費或優待 而搭乘公車等運輸工具到處閒逛或觀光,惟其主要旅次目的仍為 「休憩」,而非以「運輸」為其「直接需求」;又「司機員」( 或駕駛員)搭乘其所駕駛之運輸工具,雖「運輸需求」看似其「 直接需求」,惟由於「司機員」搭車為其職責所在,且其除交接 換班外中途並未下車(況其趕赴上班地點仍須搭乘其他運具), 因此,在值班擔任駕駛期間之旅次,一般並不計入「運輸需求數 」內。


1-6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4 何謂旅次(Trip)?試說明不同旅次目的(Trip Purposes)之旅次在 交通分析中隱含之意義。

【普考】

:所謂「旅次」(Trip)係指一個五歲以上的人為了某種目的,在起 、迄點兩點間使用某種運輸工具的單一行程。因此,「旅次」之構 成要素包括目的、起迄點、運輸工具及路線等項。 當進行都市運輸規劃工作時,在資料蒐集及調查階段,常依據不同 之「旅次目的」(Trip Purposes)分成「家─工作旅次」、「家─ 學校旅次」、「家─購物旅次」、「家─其他旅次」(含休憩、訪 友、社交、商務等旅次)、「非家旅次」等五類旅次,茲將不同旅 次目的之旅次在交通分析中隱含之意義,分述如下: 「運輸需求」屬「衍生性需求」或「間接需求」:人們「直接需 求」為工作、上學、購物、休憩、訪友、社交、商務等目的之社 經活動,而「運輸需求」即為達成前述旅次目的所衍生之經濟行 為。因此,「運輸需求」除稱為「衍生性需求」(或引伸需求) 外,亦可歸屬「間接需求」。 旅次發生之頻率與「旅次目的」密切相關:旅運需求實乃一種引 伸需求,而旅次發生的頻率與在都會區內從事不同「旅次目的」 之各種社經活動有關,一般「工作或學校旅次」發生頻率較「購 物或訪友旅次」高出甚多。 通勤或通學等旅次目的需求具尖峰集中性:在不同旅次目的之旅 次種類中,就屬「家─工作旅次」(又稱通勤旅次)及「家─學 校旅次」(又稱通學旅次)不僅發生頻率較高且發生時段特別集 中,即造成所謂都市之尖峰與離峰時段。 「家旅次」一般占總調查旅次極高之比例:「家─工作旅次」、 「家─學校旅次」、「家─購物旅次」、「家─其他旅次」(含 休憩、訪友、社交、商務等旅次)等四類旅次,可統稱為「家旅 次」(Home-based Trip),一般占總調查旅次 80%以上之比例。 「旅次鏈」(Trip Chain)調查的重要性:現行很多家庭成員的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7

旅次,均由家中駕駛小汽車的成員順道載送至各自的目的地。例 如一大早爸爸先載小孩們至高中、國中小上學後,接著送媽媽至 上班(或買菜),最後爸爸開車至上班地點,此稱為「旅次鏈」 (Trip Chain),係包含一連串旅次(分屬不同旅次目的),其 中間各旅次之起迄點方向,與原先各成員獨自行動的起迄點方向 不同。

5 試述運輸(事業)的構成要素。

【精選試題】

:運輸工具(Mode / Vehicle):能用來運送人或貨物,如汽車、鐵 路列車、航空器、船舶等,良好的運輸工具應具備安全、準點、經 濟、便利、舒適等功能。 通路(Way):由起點至迄點所經的路徑,良好的通路應具備安全 、建造及維修成本低、不受天候或地形影響等條件,如鐵路、公路 、航路、管道。 場站(Terminal):運具從出發之起點至目的之迄點(亦可包括經 過之所有節點),良好的場站應具備旅客集散、貨物裝卸、運具維 修調度、服務人員休息等功能,如火車站、公車站、航空站、港埠。 動力(Power):運具移動行駛的力量,如人力、風力、獸力、電 力。良好的動力設備應具備構造簡單、操作方便、保養維修容易、 成本低、能源使用效率高等條件,如電動機、柴油內燃機、蒸氣機 、噴射引擎等。 通信(Communication):提供總公司、調度站、車輛等營運管理 人員之相互連絡,確保突發事故能迅速處理,運輸能持續與安全。 良好的通信設備應性能優良、迅速確實、操作簡便、保養維修容易 等條件。 經營管理人才及組織(Management & Organization):上述五項硬 體運輸要素外,人是最重要的另一個構成要素,使運輸更有效的發 揮功能。良好的管理組織應具備組織制度完整、團隊意識強烈、成 員和諧合作、指揮調度靈活、事權分工合理等條件。


1-8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6 試述運輸的一般功能。

【精選試題】

:運輸的一般功能,分述如下: 國家社會的團結與統一:從歷史上諸多例證,可發現道路興建完成 常促進國家統一及社會團結;而完善的運輸系統亦可使人民語言、 文化、觀念等隔閡得以消除。 國防力量之增強:機場、港埠、鐵公路等運輸建設,平日即是軍用 物資運送之主力,戰時更是重要之軍事堡壘;而國父所著《實業計 畫》亦著眼在以運輸建設厚實國防力量。 政治制度之演進:英國學者曾預言:「鐵路完工之日,即為封建制 度消滅之時」,若交通運輸發達,雖土地幅員再廣,仍猶若比鄰。 可見政治制度之演進,運輸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社會關係之促進:藉由交通運輸發達,可使得與親朋好友之關係更 加密切。如航空事業發展,達成「天涯若比鄰」之夢想;近期台灣 高鐵通車後,達成「一日生活圈」之目標。 文化之形成與發展:文化之發展與交通運輸息息相關,便利之交通 使得地區間之文化得以交流,促進文化事業之蓬勃發展,亦增加偏 遠部落原住民就學、受教育之機會。

7 試述運輸的經濟功能。

【精選試題】

:所謂運輸的經濟功能,係指運輸有助於生產、交換、消費、分配及經 濟發展等方面,茲分述如下: 生產方面: 降低生產成本。

促進區域分工。

擴充生產規模。

促進資源之開發與有效利用。

交換方面: 降低產品價格。

穩定物價水準。


第一章 交通運輸概論 1-9

擴大市場範圍。

促進國際貿易。

消費方面: 減輕消費負擔。

擴大消費範圍。

提高消費水準。

創造消費慾望。

分配方面: 土地價值增加。

人口分布變動。

企業利潤提高。

工廠與住宅區位之選擇與移動。

經濟發展方面: 土地使用改變。

土地利用強度提高。

促進都市發展。

發展區域經濟。

8 請分別舉例說明運輸對我國「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之貢 獻。

【鐵路升資考(佐升員)】

:「運輸」的一般功能包含促成國家社會之團結與統一、國防力量之 增強、政治制度之演進、社會關係之促進、文化之形成與發展;另 「運輸」的經濟功能則包括生產、交換、消費、分配及經濟發展等 方面之效益。 試舉「臺鐵」、「高鐵」及「公路」分別說明其對我國「經濟」、 「社會」與「文化」發展之貢獻如下: 「臺鐵」對我國「經濟」發展之貢獻: 臺鐵提供客貨運輸服務,對促進國家及地區經濟繁榮,有其顯 著之效益。 臺鐵大宗貨物(如水泥)運送業務,對整體經濟成長有其相當 貢獻。 臺鐵貨櫃複合運輸業務,對我國進出口國際貿易有其相當助益。 臺鐵配合開行觀光列車,對帶動觀光相關產業發展助益不少。 「高鐵」對我國「社會」發展之貢獻: 高鐵通車後大幅縮短臺灣南北部間之旅行時間,創造「一日生 活圈」。


1-10 運輸學精選申論題庫解析

高鐵通車後拉近臺灣南北部間之距離,使得與另一地親友往來 更加密切。 高鐵通車後可活絡社會經濟活動,增進與另一地貿易夥伴之密 切關係。 高鐵通車後可活絡觀光休憩活動,藉由出遊聯誼機會促進親友 關係。 「公路」對我國「文化」發展之貢獻: 公路之闢建使得傳統文化(如原住民文化)得以流傳。 公路之便利促成地區間之文化交流,提高民眾文化素養。 公路之便利增加學生求學之機會,使教育得以普及。 公路運送出版(印刷)品之優惠運費,間接促進文化事業之發 展。

9 請說明運輸可能造成那些衝擊?

【精選試題】

:運輸對經濟的衝擊: 改變市場型態。

改變土地價值。

影響民生物價。 運輸對環境的衝擊: 產生污染問題。 耗用自然資源(如耗損能源、油料等)。 運輸安全問題。 增加社會成本(如車輛擁塞、人員傷亡等)。 運輸對社會的衝擊: 影響都市發展。

影響生活型態。

造成社會的不公平。 運輸對歷史文化的衝擊: 破壞歷史古蹟。

舊文化的流失。

運輸對國防的衝擊: 科技快速進步。

運輸高機動性。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