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 1-1 第一部分 讀書計畫表
1-3
第二部分 準備要領暨落點分析
1-5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1-6
生物統計學 .......................................................... 2-1 第一部分 讀書計畫表
2-3
第二部分 準備要領暨落點分析
2-5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2-10
流行病學............................................................... 3-1 第一部分 讀書計畫表
3-3
第二部分 準備要領暨落點分析
3-5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3-11
附錄一 最新試題暨詳解 ................................ 4-1 附錄二 統計表 ................................................. 5-1
/第一部分 讀書計畫表 1-3
讀書計畫表 四十五天計畫表 倒數天數 考
第 45 天 第 44 天 第 43 天 第 42 天 第 41 天 第 40 天 第 39 天 第 38 天 第 37 天 第 36 天 第 35 天 第 34 天 第 33 天 第 32 天 第 31 天 第 30 天 第 29 天 第 28 天 第 27 天 第 26 天 第 25 天 第 24 天 第 23 天 第 22 天 第 21 天 第 20 天 第 19 天 第 18 天 第 17 天 第 16 天
試
主
題
內
容
細菌篇:概論原核胞器 細菌篇:生長生理生化代謝 細菌篇:培養方式及培養基 細菌篇:外毒素Ⅰ 細菌篇:外毒素Ⅱ 細菌篇:內毒素敗血症 細菌篇:消毒滅菌 細菌篇:抗生素Ⅰ 細菌篇:抗生素Ⅱ 細菌篇:抗藥性及機制 細菌篇:G()球菌 細菌篇:G()球菌 細菌篇:G()桿菌肺結核分枝桿菌 細菌篇:腸內菌 細菌篇:披衣菌、立克次體及螺旋體 細菌篇:厭氧菌 細菌篇:人畜共通細菌 黴菌篇:概論、雙型性黴菌、皮癬菌、酵母菌及黴菌 藥物 病毒篇:病毒概論及胞器 病毒篇:生長複製機制 病毒篇:抗病毒藥物 病毒篇:腫瘤病毒 病毒篇:肝炎病毒 病毒篇:疹病毒 病毒篇:HIV 病毒篇:呼吸道病毒 病毒篇: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毒篇:神經系統病毒,如狂犬病 病毒篇:出血性,例如病毒、登革病毒 病毒篇:腸病毒
預
定實
際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1-4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第 15 天 第 14 天 第 13 天 第 12 天 第 11 天 第 10 天 第9天 第8天 第7天 第6天 第5天 第4天 第3天 第2天 第1天
病毒篇:腸胃性病毒 免疫學篇:免疫細胞 免疫學篇:先天性免疫 免疫學篇:後天性免疫概論 免疫學篇:B 細胞及抗體 免疫學篇:T 細胞、抗原呈現及 HLA 免疫學篇:免疫整合機制 免疫學篇:免疫系統抗微生物 免疫學篇:微生物躲避免疫系統攻擊 免疫學篇:器官移植及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學篇:免疫缺陷疾病 微生物免疫學分子檢測 疫苗 整合微生物遭受免疫系統攻擊 整合微生物免疫躲避免疫系統
/第二部分 準備要領暨落點分析 1-5
準備要領暨落點分析 每年的衛生行政高考有分 7 月的三級高考或 12 月的地方特考都得考醫用微 生物免疫學,其內容分為細菌學、病毒學、黴菌學及免疫學;一般主要是出 5 題申論題,如果是一般問答題就會最多出到 10 題,但比較少。每年的大 致方向是: 細菌學約占 40 分,考細菌總論,例如毒素、抗生素、抗藥性以及臺灣常 見的或國際上流行的細菌各論,例如德國沙拉事件的大腸桿菌造成的溶血 性尿毒症候群;或者在印度流行的超級細菌抗藥性 NDM-1 腸內菌的大腸 桿菌等,所以考公務員真的得注意傳染病新聞事件。 病毒學也是根據出題老師的專長,如果是病毒老師出題就約占 40 分;如 果專長細菌或免疫學的老師或教授出題約占 30 分;考題方向就是抗病毒 藥物、疫苗、DNA 病毒概論、RNA 病毒藥物概論。新聞及全世界流行的 傳染病,例如會引起每年冬天感染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下痢的 Norovirus 、AIDS 的 HIV 病毒都是大熱門。臺灣的登革熱或腸病毒都需要注意。 免疫學約占 30 分,當然如果是免疫學老師出題,就可把微生物跟免疫學 結合在一起考,例如疫苗或免疫系統抗微生物或躲避攻擊的機制,一般學 生就是對免疫學非常害怕,但是有經老師的介紹就可瞭解它是你(妳)身 體的一部分而變成駕輕就熟。命題方向還是非常重視總論的新先天性免疫 與 TLR 的關係、後天性免疫的 T 細胞有那些及經過抗原呈現細胞活化, 或者直接考免疫疾病,就可把基礎及醫學臨床一次考到。 黴菌學約占 15 分,有時候整份考卷都沒有,考試還是以造成那些疾病為 大方向,例如皮癬菌、全身性的雙型性黴菌、伺機性感染的黴菌,例如念 珠菌或新型隱球菌;抗黴菌藥物也是大熱門。 記住如考各論時不會忽然問你該微生物的特性、造成那些疾病、如何去診斷 及治療或者是否有疫苗可預防;掌握住這些方向你就可以變成醫用微生物免 疫學的高手。
1-6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關 鍵 選 讀 單元一 細 菌 篇 一、細菌結構及功能 結
構成
Cell Wall 細胞壁
分功 能 、 重 要 性備
Peptidoglycan 聚糖
考
支持細胞膜,維持 以-1、4 糖鍵 細菌的形狀 連接 G 及 M 抗原決定簇 G():厚為 3D 抗細胞內高滲透壓 G():薄且為 2D
Teichoic Acid 台口酸或壁酸
分 為 Wall Teichoic 有很強的抗原性 為 G()特有結構 Acid 及 Membrane 與 Mg 2 + 結合維持 Teichoic Acid 離子平衡 調節依賴陽離子的 活性
Outer Membrane 外膜
由磷脂質雙層構成
保護菌體不受膽汁 G()特有之成分占 及水解酵素攻擊 Cell Wall 80% 其上之 Porins 可使 小分子水溶性物質 進出 阻止抗生素滲透
Lipoprotein 脂蛋白
Protein Lipid
穩定 Outer Membrane G()含量最多 Protein 固定於 Peptidoglycan
Lipoplysacchoride Lipid A (LPS) Polysaccharide Core Repeat Units
Endotoxin 內毒素 G()菌體溶解時釋 Repeat Units 即 OAg 放造成敗血症發燒休 Lipid A 為 Endotoxin 克 之主成分及毒性部位 Core Polysaccharide 具有屬特異性
Periplamic Space 位於內膜與外膜之間 破壞抗生素的性物 質集中於此 Cell Membrane 細胞膜
脂質雙層
氧化磷酸化、參與 細胞呼吸作用及能 量產生 生物合成 選擇性通透作用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1-7 細胞膜內陷形成 Ribosome 核糖體
Mesosome 70% RNA 30% 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Plasmid 質體
Protein 雙股環狀 DNA
Cytoplasmic Granule Capsule 莢膜
黏稠性物質 多醣類 Poly Peptide (B. Anthracis)
Flagella 鞭毛
Pilus Fimbriae 線毛
細菌為 70s
具 Pili 之 F Factor 藉接合生殖 具有抗藥性之 R Factor Conjugation 轉移遺傳 外毒素之基因 物質訊息 Metachromatic Granule 抗吞噬作用 S. Pneumonas 可 具抗原性 作為夾膜疫苗 抗補體、抗溶菌、 Salmonella 之 Vi Ag E. coli 之 K Ag 抗乾燥 運動器官 致病性
菌毛素 Pilin
Sex Pili 性毛
H Ag 與粘附有關 侵襲力、致病力 Conjugation 所需之構造
Glycocalyx
吸附作用
Spore 胞子今年最 多層厚膜結構 紅的肉毒桿菌
抵抗外界環境強
高壓蒸氣滅菌法是殺 死細胞芽孢最有效方法
二、抗生素 作用原理: 抑制細胞膜的作用;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抑制核酸的功能;抑制 蛋白質的合成;新陳代謝拮抗物質。 抑制細胞膜的作用:Polymyxins 與細菌細胞膜的 Phosphatidylethanoamine 結合而改變細胞膜的功能。 抑制細胞壁的作用: -lactam:Penicillin, Cephalosporin, Bacitracin, Risticetin, Novobiocin 皆會抑制細胞壁的合成。 Vancomycin:與細胞壁的 D-ala D-ala 結合。 -lactamase Inhibitor:Clavulanic Acid, Sulbactam, Tazobactam。 抑制核酸 DNA 或 RNA 合成: 抑制 DNA 的合成:Norfloxacin, Nalidixic Acid。
1-8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抑制 mRNA 的合成:治療肺結核的 Rifampin 作用於 RNA Polymerase 次單位。 抑制核酸代謝物質(新陳代謝拮抗物質): Sulfonamide(磺胺藥物)抑制 Dihydrofolate Synthase 合成並且與 PABA(P-aminobenzoicacid)進行競爭性抑制,進而抑制四氫葉酸。 Trimethoprim 則是抑制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還原。 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Aminoglycosides 抑制 30S 核醣體。 紅黴素 Erythromycin 抑制 50S 核醣體。 臨床上抗藥性常見菌種: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the so-called ESKAPE organisms(an acronym for Enterococcus faecium(VRE), S. aureus( VRSA ) , Klebsiella pneumonia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nterobacter species) 超級細菌: New Delhi Metallo-b-lactamase ( NDM-1 ) : 有 NDM-1 ( New Delhi Metallo--lactamase 1)基因之細菌主要在腸內菌(Enterobacteriaceae): 全球新發現攜帶有對 Carbapenem 抗藥的 NDM-1 抗藥性基因之腸道菌 所造成的感染症,常見的腸道菌以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和肺炎 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居多。NDM-1 腸道菌株最早是在 2008 年從 1 名在印度住過院的印裔瑞典人身上分離出。 臺灣對於 NDM-1 腸道菌感染症的監測不敢掉以輕心,2010 年 9 月 9 日 公告其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革蘭氏陰性細菌是近來大眾公認很重要的致病菌,而針對該等細菌感染 所致嚴重疾病的最後線藥物 Carbapenem,已出現許多具 Carbapenem 抗藥性的腸道菌。 ESBLs 之敘述: 是指 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s。 可以使用 Cefotaxime、Ceftazidime 等抗生素來篩選 ESBLs 的菌株。 測試越多種第三代頭孢素的抗生素,篩選 ESBLs 菌株的機率就越高。 使用 Cefpodoxime 較容易找到產生 ESBLs 的菌株。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1-9 三、影響吞噬作用的因子 微
生
a干 擾 型 態
物
b機
轉
A 群鏈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拒抗吞噬作用 M 蛋白 抑制調理吞噬作用 A 蛋白質阻礙 Fc 部分;可用於 製備 Coagglutination Test Reagent 炭疽桿菌 殺吞噬細胞 毒性複合物 拒抗殺菌作用 莢膜之多麩氨酸 多醣體莢膜 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 拒抗吞噬作用 肺炎鏈球菌 (抗體存在除外)
四、外毒素 微
生
物毒
素作
用生 體 內 之 重 要 性
氣壞疽梭狀桿菌 毒素
磷脂解(作用於細胞 細胞壞死、溶血、毒血 膜) 症 破傷風梭狀桿菌 毒素 抑制性神經原之阻斷作用 運動神經原反應過度、 肌肉痙攣、牙關鎖閉 白喉棒狀桿菌 毒素 抑制細胞之蛋白質合成 心臟損傷、神經麻痺 霍亂弧菌 毒素 活化腺嘌呤核酸環 作用於腸上皮細胞;水 (霍亂原) 與使細胞內 cAMP 濃 分與電解質流失至腸道 度升高 炭疽桿菌 毒素複合物 三因子形成一毒性複合 水腫與出血(原發病灶 物與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 );循環衰竭(全身性 疾病) 肉毒梭狀桿菌 毒素 阻斷乙醯膽鹼之釋放 神經毒性症狀、麻痺
五、細菌各論整理 醫學上重要的 Streptococcus 其 Catalase Test 皆為陰性: Lancefield Group
A 群鏈球菌
A
Spyogenes (低膿性)
B 群 S. Agalactiae (無乳)
B
S. Faecalis(糞便)
D
Hemolysis
鑑
定
特
徵
-hemolysis Bacitracin-sensitive() 溶血 (枯草菌素) 一株-溶血性鏈球菌,對 0.04 Unit Bacitracin 呈感受性, CAMP Test 陰性,PYR Test 陽性 -hemolysis Bacitracin-sensitive() CAMP Test() Hippurate Hydrelysed() -hemolysis 可在 Bile-esculine Agar
1-10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Enterococcus 腸球菌 S. Bovis(牛)→
D
Nonentcrococcus 非腸球菌 S. Pneumonia 肺炎鏈球菌 Viridansgroup (綠色鏈球菌) Colony→Green
-hemolysis 6.5% Nac1 上生長 -hemolysis -hemolysis Bile-esculine Agar -hemolysis 6.5% Nac1 上不生長 -hemolysis Bile Solubility Test() Optochin 所抑制() -hemolysis Bile Solubility Test() Optochin 不會抑制()
腸球菌感染引起:泌尿道感染;腦膜炎;菌血症及心內膜炎。 A 群鏈球菌致病性,被視為噬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 致
病
物
質特
性備
脂磷壁酸(LTA) 使細菌易粘附於口腔、咽 部上皮細胞 M Protein 抗吞噬作用 抵抗細胞內殺菌作用 與心肌共同抗原,可能 造成風濕熱 Streptokinase 侵襲、促進細菌在組織間 擴散 Streptolysin SLO 對氧不穩定 對 WBC 有破壞作用 風濕熱患者可測得 ASO SLS 對氧穩定 造成透明溶血環 Pyrogenic Exotoxin 紅疹毒素(SPE) 人類猩紅熱之主要毒性 物質 能刺激人類產生抗毒素
A Group Cell Wall 中之蛋白 組成
具抗原性
具抗原性;主要是 A Group 菌
不具抗原性 大多數 A Group 菌可產生此 毒素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鏈球菌:有很好的細菌性莢膜疫苗。 在 Plate 上培養有自溶作用,菌落周圍有草綠色溶血環。 利用其莢膜多糖抗原性可分 85 種血清型。 其莢膜有抗吞噬作用,為其致病因素;莢膜腫脹試驗()。 Optochin Test();膽鹽溶解試驗陽性。
考
/第三部分 關鍵選讀 1-11 主要引起人類大葉性肺炎,其次是支氣管肺炎。 產生 Pneuomolysin 抑制吞噬細胞活性,活化急性發炎反應。 六、食物中毒類型(食品與環境衛生也常考) 範
例致
病
性潛
金黃色葡萄球菌 肉毒梭狀桿菌 仙人掌桿菌
腸毒素自腸道吸收(作用於嘔吐中樞) 自腸道吸收之強力神經毒素 早效或遲效之嘔吐性毒素(炒飯為典 型例子) A 型氣壞疽梭狀桿菌 侷限繁殖,形成芽孢時產生腸毒素 腸炎弧菌 在腸道中繁殖(得自海鮮) 沙門氏菌屬細菌 侷限繁殖,不清楚之局部與全身性作 用,部分上皮損傷
伏
期
1~6 小時 5~36 小時 1~20 小時 10~20 小時 1~2 天 1~2 天
Bacillus Cereus 仙人掌桿菌: G()桿菌,有周毛菌能運動,無莢膜。 最適合生長溫度為 35°C,灰白色菌落,在 Blood Plate 呈溶血,在肉 湯中成長有菌膜形成。 Vp Test()、卵磷酯()、Gelatinel()。 對 Penicillin 及磺胺類藥物有抗性。 無法被-phage 所溶解。 常引起腹瀉型及嘔吐型之食物中毒。 Salmonella 是最常見的腸內致病菌,其感染可分為三大徵候: 傷寒熱(其他腸熱病) 腸 潛 伏 期 7~20 天
炎敗
8~48hrs
不一定
發
作 緩慢
急遽
急遽
發
熱 漸升至高峰
無特徵
急速上升
病
程 數星期
2~5 天
不一定
早期便秘,繼之帶血 胃腸症狀 噁心、嘔吐 腸瀉 血液培養 前 1~2 週陽性 陰性 糞便培養 第 2 週起陽性 病 原 菌
七、分枝桿菌
Salmonella Typhi 傷寒桿菌
發作起陽性
血
症
無 高燒期陽性 多是陰性
Salmonella Enteritidis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腸炎桿菌 沙門氏豬霍亂桿菌
1-12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分枝桿菌之特徵: 抗酸性桿菌,耐酸,染色呈紅色,痰檢體之 Kinyoun 染色結果,在 10 個油鏡視野下觀察到 1~9 隻抗酸菌,其結果報告 2 。 G()需氧菌。 生長緩慢。 結核分枝桿菌: 無莢膜、鞭毛、芽孢。 絕對好氧菌。 生長速度較慢,分裂一次需 18 小時。 培養基中可加入孔雀綠,以抑制其它 G()雜菌生長。 結核分枝桿菌培養較常用者為簡稱 L-J 培養基。 其病灶稱為結核,為一種慢性肉芽腫(乾酪性壞死)。 多重抗藥性: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是指結核病人的痰檢體經培養及藥物 敏感性試驗後發現至少同時對 Isoniazid(INH)及 Rifampin(RMP)二 種第一線藥物具有抗藥性的病人(藥物學必考);若更嚴重進一步對任何 Fluoroquinolone 藥物有抗藥性,且對於 3 種注射型的抗結核病二線藥物( Capreomycin, Kanamycin, Amikacin)中至少 1 種出現抗藥性者,就會成為 所謂超級抗藥性結核(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XDR-TB; 亦有翻譯為廣泛抗藥性結核菌)。 臨床上常用之結核桿菌藥敏試驗法: 絕對濃度法(Absolute Concentration Method)。 比例法(Proportion Method)。 抗藥性比法(Resistance Ratio Method)。 非結核桿菌群分枝桿菌: M. Kansasii:侵襲肺部。 M. Marinum:泳池肉芽腫。 M. Xenopi:嚴重糖尿病患者較易受感染。 八、腸內菌 Shigella: 桿菌性痢疾之症狀有:腹瀉、伴隨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