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篇/個體經濟學
1-1
緒論/1-3
第 一 章 需求、供給與價格/1-9 第 二 章 計數效用分析/1-45 第 三 章 序列效用分析法/1-54 第 四 章 價格變動與福利分析/1-80 第 五 章 勞動供給與跨期理論/1-100 第 六 章 顯示性偏好理論/1-115 第 七 章 風險性情況下之消費者行為/1-117 第 八 章 生產理論/1-123 第 九 章 成本理論/1-146 第 十 章 完全競爭/1-162 第十一章 獨占市場/1-179 第十二章 寡占市場/1-213 第十三章 獨占性競爭/1-232 第十四章 生產因素市場之需求與供給/1-238 第十五章 因素之分配理論/1-250 第十六章 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1-255 第十七章 市場失靈/1-267 第十八章 資訊不對稱理論/1-282
第貳篇/總體經濟學
2-1
第 一 章 國民所得/2-3 第 二 章 消費、儲蓄與投資/2-26 第 三 章 貨幣的供給與需求/2-42 第 四 章 古典學派/2-63 第 五 章 簡單凱因斯/2-69 第 六 章 修正凱因斯模型(IS-LM)/2-89 第 七 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完整凱因斯模型)/ 2-110 第 八 章 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2-139 第 九 章 物價膨脹與失業/2-152 第 十 章 國際貿易/2-167 第十一章 國際金融/2-180 第十二章 經濟循環與經濟成長/2-207
1-9
1
需求、供給與價格
一、需求理論 需求(demand):即其他情況不變下(other things being equal、hold all else constant 或 ceteris paribus),消費者對某一特定財貨,在各種可能不 同價格下,所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其他情況不變,乃指: 消費者之偏好不變。 消費者之未來預期價格不變。 消費者之所得不變。 其他相關財貨之價格不變。 消費人數不變。 :需求可以表或函數表示: 需求表(table): P 20 10
Q 1 2
函數(function): 需求函數:Q 3 0.1P 反需求函數(inverse demand):P 30 10Q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即其他情況不變下,消費者對某一特定財 貨,在某一特定價格下,所願意且能夠購買之數量。
1-10
需求與需求量之變動: 需求量變動(changes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需求線上點的移動 move(價格變動造成)。如:A→B。
需求變動(changes in demand):整條需求線的移動 shift(價格以外的 其他情況改變造成的)。如:D→D'。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即其他情況不變下,價格愈高需求量愈少; 反之,價格愈低需求量愈多,即價格與需求量成反向關係。 :違反需求法則之財貨:(需求線為正斜率) 炫耀財或韋伯倫(conspicuous goods、Veblen goods)。 季芬財(Giffen goods)。(第 4 章探討) 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其他情況不變下(ceteris paribus),財貨本身價格變動百分之一時,引起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需求量變動百分比 Ed 價格變動百分比
【需求、供給與價格】
1
1-11
Ed 1,具有彈性(elastic):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大於價格變動百分 比。 Ed 1,單一彈性(unit elastic):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等於價格變動 百分比。 Ed 1,不具彈性(inelastic):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小於價格變動百 分比。 :需求價格彈性的主要目的,在測定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 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愈大,表需求量對價格變動愈敏感( sensitive)。 注意:有的書上在求算價格彈性時並未在前面加負號,故求解出 來的彈性將為負值。 點彈性(point elasticity):
Q'−Q Q Ed P'− P P 如:P 20→P' 10
Q 1→Q' 2 2 −1 1 2 Ed 1 1 10 − 20 − 20 2
函數求法: dQ dQ P Q Ed ‧ dP dP Q p 如:Q 200 4P,當 Q 100,P 25 時 dQ 25 P Ed ‧ ( 4)‧ 1 dP 100 Q 如:Q P a,a 為常數,求需求彈性。 P Ed ( a)P a1‧ −a a P :微分的要訣:先次方挪下,再次方減 1。
1-12 如:Q 10 2P 3P2 4P3
1 P2
dQ 2 2 6P 12P2 2P 3 2 6P 12P2 3 dP P 圖形表示: dQ 1 1 連線斜率 P P Ed ‧ ‧ ‧連線斜率 dP dP 需求線斜率 Q Q 需求線斜率 dQ 9 A 如:圖 A 點的 E d 2 9 10 20
:Ed 與下列二者有關: 需求線斜率的大小。(點相同,曲線愈平,彈性愈大)
E dA(D) E dA(d) 連線斜率的大小。(同一曲線,點位置愈高,通常彈性愈大)
E dA E dB
【需求、供給與價格】 幾何求法: AB Ed OB OD OE
1
1-13
OC OC OB OB OC EA EB CD CD CD AD BO CA OB
弧彈性(arc elastic)或又稱中間點方式(midpoint formula): Q'−Q Q'+ Q Ed 2 P'−P P'+ P 2 如:P 20,Qd 1;P 10,Qd 2,則需求彈性為多少? 弧彈性:
2 −1 2 +1 2 Ed 1 10 − 20 10 + 20 2 :弧彈性的優點在於不管價格是從 20 降為 10 或者是從 10 上升 為 20,彈性值均相同。 點彈性的問題:價格從 20 降為 10 與從 10 上升為 20,彈性值 卻不相同。
A 點到 B 點: P 20→P 10 Q 1→Q 2
2 −1 1 Ed 1 2 10 − 20 1 − 20 2
2-3
1
國 民 所 得
一、國民所得 國民生產毛額(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即一經濟體系(指一國國 民),在一定期間內(通常指一年),所生產最後財貨與勞務,按市場價 格計算之價值總和。 GNP 強調本國國民的生產或勞務貢獻。 GNP 為一流量概念。 :流量(flow):某段時間內的變動量。 存量(stock):某個時點的累積量。 如: 流量
存量
GNP
外匯存底
GDP
貨幣供給量
國際收支
股票流通在外的數量
每日進食量
擁有的房屋數量
損益表的內容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折舊
擁有財富
消費
儲蓄總量
投資
政府的負債
政府支出
失業人口
出口 進口 本年度的儲蓄 本月份的工資 貿易餘額 政府預算餘額 不包括中間財貨。(尚有再進行加工者) 受市場價格影響。
2-4 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第二級產業:工業;第三級產業服務業。
1 假設北港輪胎公司賣給聰明汽車公司四個輪胎共 $12,000,後衛音響公司 賣給聰明汽車公司一臺 CD 音響價值 $20,000;聰明汽車公司將這些商品 裝在一輛車上,被陳老闆付了 $1,000,000 買走。請問 GNP 應計入多少? $1,000,000
$1,012,000
$1,020,000
以上皆非
$1,032,000 【臺大國企所】
: 只計最終賣出的金額。 國內生產毛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國境內,在一定期間 內,所生產各種最後財貨與勞務按市場價格計算之價值總和。 即 GNP GDP 本國要素在國外之所得外國要素在本國之所得 即 GNP GDP 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當不考慮國外要素所得淨額(net factor income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時,GNP 與 GDP 相同。
2 試簡單說明以下各項應包括在何國的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內?及應包括在何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內? 美國公司臺灣分公司所賺得的利潤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臺灣分公司僱用當地勞工所付的工資 菲律賓籍勞工在臺灣打工所賺的工資 臺塑公司付給在臺灣的美國花旗銀行之利息支出 臺灣長榮海運租用紐約港碼頭的租金 :
GNP
GDP
美國
臺灣
臺灣
臺灣
菲律賓
臺灣
美國
臺灣
【清大工工所】
1
【國民所得】
美國
2-5
美國
3 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生產毛額(GNP)成長很快,但國內生產毛額(GDP) 成長較慢,其差距今後會繼續擴大,此原因可能是: 外籍勞工大量湧入
國人前往大陸探親
股市狂飆地價飛揚
本國企業紛紛外移
以上皆非
【中正企研所】
: 本國企業在國外的所得計入 GNP,但不計入 GDP,故國民生產毛額 (GNP)成長很快,但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較慢。
4 過去幾年日本持有許多美國與歐洲的資產,每年為其帶來許多國外利息收 入,則我們可以預期: 日本的 GNP 應大於其 GDP
日本的 GDP 應大於其 GNP
日本的 GDP 應大於等於其 GNP
日本的 GDP 成長應超過 GNP 【臺大國企所】
: 國外要素所得淨額大,則 GNP GDP。 GDP 的計算方法: 支出面法(expenditure approach): GDP C I G X M GDP 消費毛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消費(consumption):C。 C 耐久性財貨非耐久性財貨勞務或服務 耐久性財貨(durables):如:汽車、冰箱。 非耐久性財貨(nondurables):如:飲食、衣著。
2-6 勞務或服務(services):如:服務類之支出。如醫療保健、娛樂 消遣及大眾運輸、教育等。 毛投資(gross investment):I(又稱國內資本形成毛額)。 I 建築物(廠房及住宅)投資機器設備投資存貨變動 I 固定資本形成存貨變動 建築物(廠房及住宅)投資機器設備投資:又稱固定資本形成。 本年度生產出來而未出售的商品(存貨變動)視為投資。 :存貨包括原料、半成品、製成品。 投資項目是各項支出中變化最大者(volatile)。 消費項目是各項支出中比重最大者(large component)。 注意:經濟學中所稱的投資與買賣股票、債券等金融投資不同。 政府商品及勞務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G。如:公共建設支出(資本性支出)、辦公用品及公務人員薪水支 出(經常性支出)。 不包括:公債利息支出及政府移轉性支出(transfer payments)。 如:撫卹金、救濟金、失業保險金、公務人員退休金等。(因對本 年度沒有生產或勞務貢獻,故不計入 GDP 或 GNP) 移轉性支付款似負的所得稅制。 民間消費、國內投資及政府購買的加總金額稱為國內需求( domestic demand)或國內吸納(domestic absorption)。 出口(export):X。 :注意:出口的原物料亦計入。 進口(import):M。 淨出口(net export)或貿易餘額(trade balance):X M 淨出口 0:稱貿易順差(trade surplus)、盈餘、出超。 淨出口 0:稱貿易逆差(trade deficit)、赤字、入超。 淨出口 0:稱貿易平衡(trade balance)。 :封閉(closed economy)或自給自足(autarky)意指不與其它 經濟體相互貿易者。封閉經濟不進行財貨勞務之國際貿易,也 不進行國際借貸。 附加價值法(value-added approach):將各生產過程中,所創增加的附
1
【國民所得】
2-7
加價值加總。 附加價值總產值中間投入成本 附加價值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淨額折舊 :注意:附加價值與利潤不同。 例題:由損益表計算附加價值。(假設資料) 損益表(1996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總產值 減:
(銷貨收入存貨增量) 中間投入成本(包括購貨、交通、保險費等) 工資、利息、租金 間接稅淨額 折舊費用
$50,000 $10,000 20,000 2,000 3,000
利潤
35,000 $15,000
:附加價值總產值中間投入成本(50,000 10,000) 工資租金利息利潤間接稅淨額折舊 20,000 15,000 2,000 3,000 40,000 所 得面 法 ( factor income approach) 、 要素支 出法 ( factor payment approach): GDP 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淨額折舊 藍領階級的所得稱為工資(wage),白領階級的所得則稱為薪資( salary);兩者合計,統稱勞動報酬(labor compensation),以後為 方便分析,都直接統稱工資。 利息租金利潤:合稱財產及企業所得或營業盈餘。 此處的工資、租金、利息、利潤都是指本國境內賺的。 所得處置法: GDP C S T R 所得去向不是消費,繳稅(繳稅 T,收回移轉支付 R),剩下來就是 儲蓄。或可表達為 GDP C S T。(此時 T 表淨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