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1
…………………90
…………… 122
……… 163
! "# $%& '() ………… 210 * +,-. /0…… 249 1 2
3……………… 286
contents 4 5
……………340
6 78 …………399 6 9: …………466 6 +,(; ………514 6 <=、 ? @)-AB…544 6 CDE ………562 6 FGHI…………593 6! JK……626
1
1
會計準則 與財務報表 第一節
會計準則
一 會計之意義與類別 會計之意義: 會計係對經濟資訊之認定、衡量、溝通之程序,以協助使用者做審慎之判 斷與決策。 會計之類別: 管理會計:研究如何提供有用資訊以幫助企業內部管理當局做決策者。 財務會計:財務會計之主要功能是提供資訊給外部使用者做決策,財務 會 計 必 須 有 一 套 健 全 之 一 般 公 認 會 計 原 則 ( General Acceptable Accounting Principles,簡稱 GAAP),由各企業共同遵守,以確保會 計報表能公正表達企業活動之結果,並使不同企業之財務報表可互相比 較。 二 會計準則之制定 我國會計準則: 民國 73 年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成立,該基金會下設有財務會計 委員會,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以前制定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現在則負責 翻譯國際會計準則。 美國會計準則: 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成立於 1973 年,採 Rule-based 方式訂定財 務會計準則公報(SFAS)。 國際會計準則: 1973 年成立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負責制定國際會計準則公 報(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AS)。IASC 於 2001 年改組為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改組後所制定之國際 會計準則改稱為 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ASB
2
於 2001 年成立於英國倫敦,國際會計準則主要係採 Principle-based 方式 訂定,不訂定細部之規定,強調使用會計專業判斷。 準則制訂機關比較如下: 準則制訂機關 成立時間 內 IASC
1973
涵
制定 IAS 公報(目前仍適用的共 24 號) ,IAS 公報的解釋為 SIC,採用原則性會計準則( Principle-based)。
2001
IASB
制定 IFRS 公報(共 16 號),IFRS 的解釋 為 IFRIC,採用原則性會計準則(Principlebased)。
FASB
1973
制定美國會計準則公報,採用規則性會計準 則(Rule-based)。
台灣財務會計委 民國 73 年 在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之下,以前制定台灣 員會
會計準則公報,目前翻譯國際會計準則,由 金管會宣布政策,民國 106 年(2017 年) 以後台灣採用逐號認可方式採用國際會計準 則。
三 國際會計準則公報 Framework: 公
報中
文英
文
Framework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IAS: 公
報中
文英
IAS 1
財務報表之表達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AS 2
存貨
Inventories
IAS 7
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s of Cash Flow
文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s in Accounting 變動及錯誤 Estimates and Errors IAS 10 報導期間後事項 Events after the Reporting Period IAS 12 所得稅 Income Taxes IAS 8
IAS 16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1
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7
營假設。 管理階層應評估報導期間結束日後至少十二個月(但不以 12 個月為限 )內能否繼續經營。 應計基礎會計: 除現金流量之資訊外,企業應按應計基礎會計編製其財務報表。 報導頻率: 企業應至少每年表達一次整套財務報表(包含比較資訊)。 企業基於實務之理由,偏好以(例如)52 週報導,準則並未排除這種 實務。 比較資訊: 除 IFRS 允許或規定外,企業應揭露所有當期財務報表報導金額之前期 比較資訊。如與瞭解當期之財務報表攸關,對於敘述性資訊,企業亦應 提供相關比較資訊。 企業揭露之比較資訊應至少表達兩期之財務狀況表、兩期之其他報表及 相關附註。如企業追溯適用一項會計政策或追溯重編財務報表之項目, 其應至少表達三期之財務狀況表、兩期之其他報表及相關附註。 五 財務狀況表應表達之資訊 至少應表達項目: 財務狀況表至少應包括表達下列金額之單行項目: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投資性不動產。 無形資產。 金融資產(不包括、及列示之金額)。 採用權益法之投資。 生物資產。 存貨。 應收帳款及其他應收款。 現金及約當現金。 依 IFRS 5「待出售非流動資產及停業單位」分類為待出售及包括於分 類為待出售處分群組之資產總額。 應付帳款及其他應付款。
8
負債準備。 金融負債(不包括及列示之金額)。 當期應付所得稅及應收所得稅退稅款。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 依 IFRS 5 包括於分類為待出售處分群組之負債。 表達於權益項下之非控制權益。 已發行股本及歸屬予母公司業主之準備。 其他表達規定: 企業之財務狀況表如按流動與非流動資產及流動與非流動負債之分類表 達,企業不應將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分類為流動資產(負債)。 準則未強制規定企業表達項目之順序或格式。 不同類別之資產採用不同之衡量基礎,意指該等資產之性質或功能係不 同,因而企業應以單行項目表達。 六 流動資產 企業應將下列資產分類為流動資產: 企業預期於其正常營業週期中變現,或意圖於其正常營業週期中出售或消 耗之資產。 企業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之資產。 企業預期於報導期間後十二個月內變現之資產。 現金或約當現金,但已被限制於報導期間後至少十二個月以上,用以交換 或清償負債者除外。 七 流動負債 企業應將下列負債分類為流動負債: 企業預期於其正常營業週期中清償之負債。 企業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之負債。 企業預期於報導期間後十二個月內到期清償之負債。 企業不能無條件遞延至報導期間後至少十二個月以上方才清償之負債。 其他: 應付帳款係企業正常營業週期之一部分,即使這些將於報導期間後超過 十二個月才到期清償,企業應將其分類為流動負債,企業之正常營業週 期如無法明確辨認,則視為十二個月。 有些流動負債之清償雖非歸屬正常營業週期之一部分,但係於報導期間
1
9
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後十二個月內到期清償,或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例如,一些分類為 持有供交易之金融負債、銀行透支、非流動金融負債中屬流動之部分、 應付股利、應付所得稅及其他應付款項。
1 臺北公司 X1 年 12 月 31 日的部分財務資料如下: 項 目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非流動
金 額 $2,250,000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投資─非流動
500,000
避險之金融資產─非流動
150,000
電腦軟體
145,000
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失之份額
150,000
庫藏股票
100,00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淨額)
2,500,000
投資性不動產
2,700,000
專利權
500,000
商 譽
130,000
停業單位資產處分利益
150,000
生物資產─非流動
27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60,000
其他非流動資產
48,000
待出售非流動資產
180,000
非控制權益
2,000,000
試作:編製臺北公司 X1 年 12 月 31 日資產負債表之非流動資產部分。 【檢察事務官】 臺北公司 資產負債表(部分) X1 年底 非流動資產: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非流動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投資─非流動
$7,250,000 500,000
10
避險之金融資產─非流動
150,00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淨額)
2,500,000
投資性不動產
2,700,000
專利權
500,000
電腦軟體
145,000
商 譽
130,000
生物資產─非流動
270,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60,000
其他非流動資產
48,000 $7,253,000
八 綜合損益起源與意義 綜合損益起源: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於 1997 年 6 月另外發布了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 130 號「報導綜合損益」(Reporting Comprehensive Income),於該公報 中,明確要求企業需報導企業之綜合損益。綜合損益的觀念已在國際中受 到重視,IAS 1 規定企業應於下列報表表達某一期間所認列之所有收益及 費損項目: 單一綜合損益表。(台灣金管會規定採用一張表) 兩張報表:列示損益組成部分之報表(單獨損益表),及自損益開始並 列示其他綜合損益組成部分之報表(綜合損益表)。 綜合損益意義: 綜合損益係指企業在某特定期間,因交易或其他非業主來源之事件或狀況 ,所造成之權益變動數。亦即,綜合損益包括業主投資(Investments by Owners)與分配給業主(Distributions to Owners)以外之所有權益變 動數。因此所有業主以外來源造成之權益變動數,均為綜合損益,綜合損 益觀念為全含所得(All-inclusive Income)觀念。 九 綜合損益表構成項目 當期損益: 企業應將一期間之所有收益及費損項目認列為損益。 當期其他綜合損益: 後續可能重分類到損益項目:
1
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23
、選擇題 甲公司稅率為 25%,X1 年 1 月 1 日決定要出售其印刷事業部,於 X1 年 7 月 1 日將該部門帳面價值 $1,260,000 的資產以 $900,000 售出,經 計算該部門於 X1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間之營業利益為 $150,000 ,試問甲公司於 X1 年度綜合損益表上應報導停業單位損益為何? 損失 $157,500
損失 $210,000
損失 $360,000
利益 $150,000
【高考】
($900,000 $1,260,000 $150,000)(1 25%)$157,500 下列何者不會出現在綜合損益表中?
前期損益調整 停業單位的損益 資產重估增值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債券投資未實現損益
【高考】
台船公司的營業是為客戶建造船隻,營業週期長於一年,下列何者於該 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屬於非流動資產? 建造中之存貨,預計 2 年後交貨 預計於 10 個月後向客戶收取之應收款項 二年後到期之定期存款(不得解約) 交易目的持有之金融資產
【稅務三等】
下列屬於其他綜合損益的有幾項?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 差額會計原則變動追溯適用影響數停業單位損益設備重估增值 本期損益 一項
二項
三項
四項 【稅務三等】
下列應列入其他綜合損益項目者有幾項?自用建築物重估增值變動 攤銷後成本衡量之債券投資公允價值增加退職後福利之精算損失透 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投資所產生的利益國外營運機構之外幣 兌換差額現金流量避險中,避險工具之利益或損失屬避險無效部分 二項
三項
四項
五項
24
【薦任升等】 下列有關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的敘述,何者錯誤?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可協助準則制定者制定及檢討財務報導準則,亦 可協助財務報表編製者處理尚未形成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主題之議題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可協助查核人員針對財務報表是否遵循國際財務 報導準則出具意見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並非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因此未對任何特定衡量 或揭露議題界定準則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若與特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相衝突,應優先適用 觀念架構有關品質特性之規定
【薦任升等】
當「觀念架構」與現有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發生衝突時,應如何處理較為 妥適? 以觀念架構為準
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為準
尋求 IASB 協助認定以何者為準
由各國準則制定機構自行認定 【高考】
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的財務會計觀念架構中,下列那一項屬於強 化性品質特性? 預測價值
免於錯誤
時效性
確認價值 【地方三等】
乙公司在 X3 年 1 月 1 日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權益項目中包含不動產、廠 房及設備中土地之重估增值利益 $14,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 值衡量金融資產(股票)未實現損失 $(2,000)。X3 年中乙公司土地進 行重估價,公允價值下跌 $17,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 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漲 $3,200,試問乙公司 X3 年 12 月 31 日的資產負 債表中其他權益項目中包含: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損失 $(3,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 價值衡量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 $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損失 $(3,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 價值衡量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1,20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損失 $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 衡量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 $0
1
會計準則與財務報表
25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損失 $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 衡量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1,200
【地方五等】
甲公司去年度的財務報表列示:銷貨淨額為 $2,500,000,銷貨成本為銷 貨淨額的 46%,營業費用為 $450,000,營業外利益為銷貨淨額的 1%, 利息費用為 $75,000,所得稅稅率為 17%,若無其他營業外費用或損失 ,則下列何者正確? 稅前淨利率為 32%,淨利率為 28.22% 毛利為 $1,350,000,稅前息前淨利為 $850,000 稅前息前淨利為 $900,000,稅前淨利為 $850,000 稅前息前淨利為 $925,000,營業淨利為 $900,000
【普考】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成本限制係財務資訊的品質特性之一 土地公告現值係屬於財務報表之衡量基礎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係屬於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一部分 財務資訊之強化性品質特性可幫助決定在兩種同等攸關且忠實表述的 方法中,應採用何者來描述某一經濟現象
【高考】
關於財務報表表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資產負債表之資產與負債須區分為流動與非流動 綜合損益表之本期淨利須區分為營業內與營業外 綜合損益表之本期淨利須區分為正常損益與非常損益 資產負債表之資產與負債得按遞增或遞減之流動性順序表達 【身心四等】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將於一年內到期的五年期的銀行借款仍歸屬於長期負債 企業宣告發放股票股利時,待分配股票股利非公司的負債 資產負債表報導企業在某特定日之資源配置情形與企業之資本結構, 能適切反映當時的市場價值 附註屬財務報表整體之一部分,用以揭露財務報表主體無法表達或說 明之事項,並改正報表主體之錯誤
【高考】
待分配股票股利為權益,非公司的負債。 綜合損益表之其他綜合損益節應列報本期其他綜合損益金額之各單行項
26
目,並分類且分組為後續不重分類至損益者及於符合特定條件時後續將 重分類至損益者。下列項目何者不屬於符合特定條件時後續將重分類至 損益者? 確定福利計畫之再衡量數 再衡量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券投資之利益及損失 本期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所產生之利益及損失 預期交易影響損益前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有效避險部分之避險工具利益 及損失
【會計師】
、非選擇題 、甲公司 X8 年底權益中包含保留盈餘 $1,500,000,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 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未實現利益 $200,000 及累積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 換算之兌換差額(借餘)$300,000。 X9 年相關交易及資訊如下:(不考慮所得稅) 1 月 1 日將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依公允價值出售 ,當日該項證券之公允價值與 X8 年底相同。 4 月 5 日宣告並發放現金股利 $300,000。 7 月 30 日以成本 $800,000 購入 A 公司股票作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 公允價值衡量股票投資,其年底之公允價值為 $850,000。 淨利 $900,000。 本期現金流量避險淨損失 $150,000(避險有效)。 因匯率回升,使年底累積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借餘降 低至 $120,000。 試作: 編製甲公司 X9 年度之綜合損益表(自本期損益開始)。 列示 X9 年底其他權益包含之項目及各項目之餘額。
【台大會研所】
甲公司
綜合損益表 X9 年度 本期損益
$700,000
本期其他綜合損益: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股 票投資未實現損益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