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政府的角色 .................................................. 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福利經濟學 ....................................................................... ★第三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
第二篇 公共支出理論 .............................................. ★第四章 外部性與公共財理論 ........................................................ ★第五章 公共選擇理論及公共支出膨脹理論 ................................ 第六章 公共投資的評估─成本效益分析(C.B.A.) ................
第三篇 公共收入理論 .............................................. 第七章 公營(用)事業的訂價法則 ...........................................
第四篇 租稅總論 ...................................................... 第八章 租稅概論 ........................................................................... ★第九章 租稅的轉嫁、歸宿與效果 ................................................
第五篇 租稅各論─重要租稅制度分類探討 .......... ★第十章 所得稅 ................................................................................ 第十一章 財產稅 ........................................................................... 第十二章 銷售稅及其他 ...............................................................
第六篇 財政調整理論 .............................................. 第十三章 預算論 ........................................................................... ★第十四章 公債論 ............................................................................
第七篇 財政政策理論 .............................................. 第十五章 財政政策與總體經濟 ...................................................
第八篇 福祉財政理論 .............................................. ★第十六章 社會福利制度 ................................................................
第九篇 地方財政理論 .............................................. ★第十七章 地方財政制度 ................................................................
11 1-3 1-19 1-44
21 2-3 2-70 2-132
31 3-3
41 4-3 4-47
51 5-3 5-35 5-50
61 6-3 6-32
71 7-3
81 8-3
91 9-3
附 錄 最新試題 ...................................................... 10 1 新式複選題體驗區 ...................................................... 11 1
〔第一篇〕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1-3
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在資源及技術水準固定前提下,經濟體系欲求整個資源做最佳的
使用,應依下列那二者的交點或切點之配置(俗稱社會平衡點) 始能達成? 羅倫茲曲線與社會生產可能曲線相切的一點 羅倫茲曲線與社會無異曲線相交的一點 社會生產可能曲線與社會無異曲線相切的一點 社會生產可能曲線與菲利浦曲線相交的一點
【身四】
:即均衡條件在此兩線切線斜率相等處(MRT MRS)。 在經濟成長、穩定、所得與財富重分配及資源的效率配置等四項
政策目標中,地方政府最主要著眼於: 經濟成長
經濟穩定
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
資源的效率配置 【身四】
:由於地方政府較了解當地居民偏好,因此較能達成因地制 宜的效率配置。 落後國家之租稅收入,以下列何者為多? 所得稅
財產稅
流通稅
消費稅 【普檢】
:落後國家(農業國家)以財產稅為中心;開發中國家( 農工國家)以消費稅為中心;已開發國家(工業國家) 以所得稅為中心。 此為農業國家(傳統社會)之中心租稅;若改為開發 中國家(即農工國家、變動中社會)則以消費稅為中心 租稅。 十八世紀法國重農主義學者所提倡的單一稅制是: 資本單一稅制
消費單一稅制
土地單一稅制
所得單一稅制
【普檢】
1-4 財政學測驗題庫 Q&A
:為法國 Girasdius(吉拉斯塔斯)提出;為英國 W. Petty (威廉柏第)提出;為德國 Lasselle(拉薩爾)提出。 一般認定定額稅(Lump Sum Taxes 或謂總額稅)最具效率,沒
有超額負擔,為何不為現代國家廣泛使用,因為定額稅: 不便民
不公平
僅適宜作為地方稅目而已
僅適宜作理論分析的標準而已 【普考】
:定額稅(總額稅)或人頭稅最具效率(因無替代效果) ,但形成強烈社會累退性,違反垂直公平。 定額稅或總額稅或人頭稅(Poll Tax)違反垂直公平、 量能公平帶來強烈累退性,因而取消。 財政學上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描述下列何者之關係? 稅率與價格
稅率與稅收
稅收與產量
稅收與價格 【高檢】
:Laffer Curve 表達稅收與稅率兩者間「並無必然」的關係。 下列何者主張土地單一稅?
揆內(F. Quesnay)
浩布士(Hobbes)
拉薩爾(Lasselle)
亨利喬治(H. George) 【退四】
:為法國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為國父稱許之美國學者, 其主張「稅去地主」。 財政討論的範圍日新月異,近來學者多以何種名稱取代「財政學
」以反映此種變遷? 財務行政學
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經濟學
公共政策
【初等】
:其以市場失靈觀點出發。 根據傳統財政聯邦主義的觀點,下列那一項財政功能適合地方政 府? 所得分配
資源配置
經濟穩定
以上皆是 【關四】
:因地方政府較能清楚當地居民的偏好,而提供因地制宜
〔第一篇〕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1-5
、效率配置之公共財。 下列何者不是馬斯葛雷夫(R. A. Musgrave)所提的政府財政三
大功能之一? 經濟穩定的功能
所得分配的功能
資源配置的功能
環境保護的功能 【關四】
:即穩定、公平、效率三大目標。 以下關於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的描述何者是正確的?
吉尼係數的值介於一與一百之間 若吉尼係數的值愈小則所得分配愈平均 若所得完全平均分配,則吉尼係數等於一 若所得分配完全不平均,則吉尼係數等於零
【高檢】
:吉尼係數介於零與一之間,其值愈小,意謂羅倫茲曲線愈 往對角線,所得分配愈平均。 羅倫茲曲線(Lorenz Curve)是:
觀察稅收是否會隨稅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一條曲線 觀察所得分配是否平均的一條曲線 觀察政府支出水準是否隨國民所得的增加而增加的一條曲線 觀察出口是否隨匯率的降低而增加的一條曲線
【高檢】
:測度不均度工具尚有 Gini 係數、貧窮線、大島指標及顧 志耐指標。 降低稅率反而可以提高稅收的說法是由誰所提出? P. Samuelson
A. Laffer
H. Simon
R. Coase
【初等】
:注意 Laffer Curve 立基於兩大假設: 實際稅率大於最適稅率。 課稅後,替代效果大於所得效果。
在同一條社會無異曲線上: 社會的每一位成員都可以獲得同等的效用 社會的每一位成員都有相同的效用函數 經濟體系是有效率的 社會整體所享有的效用是相同的
【初等】
1-6 財政學測驗題庫 Q&A
:社會無異曲線(SIC)上每一點皆表示社會整體福利水準 皆同,而在兩軸皆為喜好財下,離原點愈遠福利愈大,另 請注意線上每一點,皆滿足交換效率。 下列那一種指標並非測定個人或家庭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方法?
羅侖茲曲線 超額負擔 吉尼係數 最富有的 20%家庭每戶的平均所得與最窮的 20%家庭每戶的 平均所得之比
【初等】
:為測度課稅所帶來之社會福利損失,為 Marshall 提出。 因課稅產生替代效果所致。 有關財政的特性,下列何者錯誤?
大多採共同報償原則
主要以營利為目的
大多具有強制性質
大多不是由價格機能來運作 【身五】
:非以營利為目的,係追求最大社會福利為目的。 下列何者屬古典學派的財政思想?
採國家生產體說
主張政府規模愈小愈好
強調赤字預算的重要性
強調累進所得稅的重要性 【身五】
:採國家消費體;強調平衡預算政策(健全財政); 強調中立性租稅之重要性。 在日趨複雜的租稅結構與主要仰賴間接稅的租稅制度下,人們感
受公共財的成本負擔訊息較為薄弱,如此將使人們易產生: 貨幣幻覺
財政幻覺
訊息不對稱
道德危機 【身五】
:財政幻覺,人們較不會聯想每 1 元公共支出背後所帶來的 機會成本時,此時人們即易贊成公共支出的增加,導致公 共財超額提供。 土地單一稅(Single Tax on Rent Land)曾為下列那一個學派所 主張?
〔第一篇〕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1-7
英國重商主義
法國重農主義
德國社會主義
德國官房主義
【身五】
:主張消費單一稅;主張累進所得稅。 依據凱因斯(J. M. Keynes)的有效需求理論,當經濟不景氣、
失業率提高時,政府可以採取以下那種政策? 提高所得稅的邊際稅率,增加富人的租稅負擔 鼓勵儲蓄 減少政府支出 擴大公共投資
【初等】
:不景氣宜採赤字預算,增加支出或降低租稅,即擴張性財 政政策。 社會無異曲線(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所代表的內涵是:
一個社會對「效率」所抱持的態度 一個社會對「公平」所抱持的態度 社會中每一個人的效用都相等 社會中每一個人的效用總和最大
【初等】
:基本上,由於表達「公平」與否的社會福利函數(SWF)因 Arrow 所提出之「可能定理」已難建立,故吾人只好用社 會無異曲線(SIC)來近似替代。此外若改為其曲線之由 來,係學者 Scitovsky 提出,線上每一點皆滿足 MRS AXY
MRSSXY (交易效率)。 拉佛曲線(Laffer Curve)所描述的稅率與稅收的關係為稅收隨
著稅率提高: 逐漸增加 逐漸減少 剛開始逐漸增加,而後逐漸減少 剛開始逐漸減少,而後逐漸增加
【初等】
:L.C.表達稅收與稅率兩者間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高稅率未 必帶來高稅收)。 根據福利經濟學,下列何者不為政府干預經濟活動的理由? 提昇效率
促進公平
市場失靈
國家安全
1-8 財政學測驗題庫 Q&A
【普考一試】 :政府干預「經濟」活動之理由無外乎基於效率、公平、穩 定、成長之四大目標,亦因市場失靈之故,政府才有存在 必要。 所謂「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是選民覺得由政府提供的財
貨與勞務所得到的利益: 超過了其所支付的租稅
低於其所支付的租稅
與其所支付的租稅等量
與其所支付的租稅無關 【普考一試】
:換言之,選民沒想到每 1 元公共支出所帶來之機會成本。 下列何者主張功能財政? 亞當史密
凱因斯
華格納
賽伊 【普考一試】
:而功能財政學派創始人則為 Lerner(藍納)。 供給面經濟學的主要主張為:
增稅
減稅
增加政府支出
平衡預算
【普考一試】
:減稅要有效,須假設實際稅率大於最適稅率。 「因為,在符合古典學派的假設前提的社會中,顯然會存在著趨
於充分就業的自然傾向。古典理論很可能代表我們期望經濟制度 應該運行的方式。但是,把現實社會假設為這樣就等於把我們的 困難給假設掉了」。從這段文字中,可推知是出自: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 馬夏爾的《經濟學原理》 凱因斯的《一般理論》
【高考一試】
:因凱因斯以未充分就業為常態。 拉佛(Laffer)曲線的稅率和稅收成何種關係?
正向
反向
無關
在不同稅率水準下有不同關係 【初等】
〔第一篇〕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1-9
:Laffer 曲線表達稅收與稅率兩者並無直接(必然)關係( 但並非無關),而本題考選部答案選亦有爭議,因在不 同稅率下也可得到相同稅收的結論。 經濟上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指的是:
離婚率加死亡率
失業率加自殺率
通貨膨脹率加失業率
就業率加經濟成長率 【地方五】
:又謂社會不安指數,表達在菲立普曲線(Phillips Curve )上。 下列有關拉佛爾曲線(Laffer Curve)的敘述,何者錯誤?
描述稅率與稅收之間的關係 支持「降低稅率可增加稅收」的主張 其形狀決定於勞動供給彈性 減稅一定可以增加稅收
【普考】
:拉佛爾曲線有三大涵意: 高稅率不必然帶來高稅收,而減稅未必可增加稅收。 為獲致某種稅收,可能有兩種不同稅率同樣可達成。 實際稅率高於最適稅率,應力行減稅,使稅收不減反增。 為避免通貨膨脹導致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級距爬升效果,而將個人
免稅額與課稅級距按通貨膨脹率調整的措施稱為: 資本化(Capitalization)
名目化(Nominalization)
指數化(Indexation)
均等化(Equalization) 【初等】
:所得稅指數化係為消除通貨膨脹稅及避免級距爬升效果。 我國自民國九十年起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約為多少? 0.14
0.24
0.34
0.44 【高考】
:此為剪報資訊的考題類型,應付之道是多看財經新聞報紙 、期刊、多上網(像主計處網站、財政部國庫署網站); 而中國大約 0.5 左右。 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是:
1-10 財政學測驗題庫 Q&A
描述利率與儲蓄率間關係的一條曲線 描述赤字與國民所得間關係的一條曲線 描述出生率與國民所得間關係的一條曲線 描述稅率與稅收間關係的一條曲線
【地方五】
:Laffer 曲線表達稅收與稅率間並無「必然」的關係,稅收 是先增後減。 人頭稅是沒有扭曲效果的租稅,因為它:
不影響個人的選擇行為
不影響個人的所得
使供給等於需求
使邊際收益大於邊際報酬 【地方五】
:人頭稅(Poll Tax)無替代效果(如同單一稅率,只有所 得效果),不干擾經濟決策,符合租稅中立。 在民主政治的運作下,公債的發行較租稅的加徵易被贊成,這種
現象會使人民對公共支出之成本、效益的評估,產生下列何種效 果? 財富緊縮效果
財政幻覺效果
稅收容忍效果
貨幣幻覺效果 【地方五】
:會造成公共財超額提供。 若 A 國 每 一 個 家 庭 所 得 皆 相 同 , 則 該 國 之 吉 尼 係 數 ( Gini
Coefficient)為: 0
0.5
1
1/人口數 【地方五】
:為所得分配絕對平均;絕對不平均,Gini 係數介於零 與一之間。 當所得分配完全均等時,羅倫茲曲線(Lorenz Curve)為: 一條直線
拋物線
曲線
成 90 度角 【身五】
:絕對平均時,L.C.為對角直線;絕對不平均時,選。 拉佛曲線(Laffer Curve)是描述稅率逐漸提高後,稅收呈現下 列何種變化趨勢? 持續上升
先上升後下降
〔第一篇〕第一章 財政學的基本概念 1-11
持續下降
先下降後上升
【身五】
: Laffer 曲線說明,租稅課徵會有所謂之「反誘因效果」 ,稅收是先增後減。 有關吉尼係數的敘述,何者正確?
愈大,所得分配愈平均
愈小,所得分配愈平均
一定會大於一
一定會小於零
【身五】
:Gini 係數介於零與一之間,愈小表分配愈平均。 人民期望政府擴大公共服務,卻又常輕忽所產生的租稅負擔,此
現象稱為下列何者? 租稅規避
財政幻覺
租稅缺口
財政競合 【高考】
:即人民沒有想到政府每一元公共支出所帶來的機會成本。 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可用以測試一國所得分配的程度。
下列那一個吉尼係數代表所得分配最平均? 0.12
0.25
0.50
1.0 【普考】
:Gini 係數愈小,Lorenz 曲線愈靠近對角直線,所得分配 愈平均。 下列那一項不是政府財政的主要功能?
資源配置的功能
所得分配的功能
拓展外貿的功能
經濟穩定的功能 【高考】
:為 R. A. Musgrave 所提出。 政府向人民課稅,使社會上不同經濟能力者負擔不同的租稅,稱
之為: 水平公平
所得公平
垂直公平
效用公平 【普考】
:為 R. A. Musgrave 提出。 下列何種理論主張社會的目的凌駕個人目的,個人是社會的一份 子? 國家機械論(Mechanistic View) 自由主義論
1-12 財政學測驗題庫 Q&A
國家有機體論(Organic View) 社會民主主義論(Social Democrats)
【普考】
:為歷史學派、Keynes 學派所倡導;由此引申為「國 家生產體」說;另又謂「社會契約論」,引申為「國家 消費體」說,由古典學派、供給面學派所倡導。 政府向人民課稅,使社會上相同經濟能力者負擔相等的租稅,稱
之為: 水平公平
所得公平
垂直公平
效用公平 【地方四】
:另考不同經濟能力者,負擔不同稅負,即謂垂直公平。 蓋布列斯(J. K. Galbraith)認為宜適當地分配公共財與私人財,
以達到: 柏瑞圖最適境界(Pareto Optimality) 社會平衡(Social Balance) 計畫經濟 自由競爭市場
【地方四】
:即社會生產可能線與社會無異曲線相切處。 在傳統上,下列何者不是政府財政的主要功能之一? 所得分配之公平
資源配置之效率
總體經濟之穩定
企業經營利潤之極大化
【地方四】 :R. A. Musgrave 強調財政功能,即選項。 下列有關所得分配的敘述,何者正確?
實際所得分配之羅倫士(Lorenz)曲線呈對角直線時,表示所 得分配是絕對不公平的 吉尼係數等於時,表示所得分配是絕對公平的 吉尼係數等於 0 時,表示所得分配是絕對不公平的 所得分配愈是公平,總合消費支出會愈多
【地方五】
: Lorenz 愈往對角直線(即吉尼係數愈小),所得分配愈 公平。另吉尼係數介於零與一之間。 一般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