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1
‧九十八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九十八年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桃園縣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苗栗縣(臺中縣市、南投、彰化、雲林縣 )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代理)教師 甄試 ‧九十八年嘉義縣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臺南縣國小暨幼稚園(代理)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高雄縣國小暨幼稚園(代理)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澎湖縣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桃園縣國中教師甄試 ‧九十八年嘉義縣市(臺南、高雄市、屏東、臺東縣 )國中教師甄試
1-3 1-8 1-15
九十九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2-1
‧九十九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九十九年基隆市(新竹、宜蘭縣)國小暨附設幼稚 園教師甄試 ‧九十九年桃園縣國小暨附設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九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一般教師(具特 教專長)甄試 ‧九十九年新竹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語文領 域)
2-3
1-21 1-27 1-30 1-36 1-43 1-46 1-52 1-54 1-58
2-8 2-17 2-22 2-26
‧九十九年中區六縣市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2-32
‧九十九年臺南縣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代理)甄試 ‧九十九年臺南縣國小一般代理教師甄試 ‧九十九年高雄縣國小暨幼稚園教師(代理)甄試
2-39 2-52 2-57
‧九十九年屏東縣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甄試
2-64
‧九十九年澎湖縣國小暨附設幼稚園候用及代理教師 甄試 ‧九十九年金門縣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九十九年桃園縣國中新進教師甄試 ‧九十九年澎湖縣國中正式教師暨代理教師聯合甄試
2-72 2-78 2-85 2-89
一○○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3-1
‧一○○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一○○年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一○○年臺北市國小英語教師甄試
3-3 3-8 3-15
‧一○○年桃園縣國小暨附設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教師甄試 ‧一○○年新竹市北區民富國小教師甄試
3-18 3-26 3-35
‧一○○年中區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年臺南市幼稚園教師(含代理)甄試 ‧一○○年臺南市國小教師(含代理)甄試 ‧一○○年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一○○年高雄市國小教師甄試 ‧一○○年屏東縣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年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一○○年澎湖縣國小暨附設幼稚園代理教師甄試 ‧一○○年金門縣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年澎湖縣國中代理教師(含專長教師)甄試
一○一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3-40 3-46 3-59 3-67 3-71 3-82 3-88 3-90 3-95 3-102
4-1
‧一○一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4-3
‧一○一年新北市雙溪區柑林國小教師甄試 ‧一○一年臺北市國小教師甄試 ‧一○一年桃園縣國小暨附設幼兒園教師甄試
4-8 4-13 4-15
‧一○一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教師甄試
4-20
‧一○一年中區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一年嘉義市國小專任教師甄試 ‧一○一年臺南市幼兒園教師(含代理)甄試 ‧一○一年臺南市國小正式教師(含代理)甄試 ‧一○一年屏東縣國小附設幼兒園、特教班教師聯合 甄試 ‧一○一年屏東縣國小代理教師甄試 ‧一○一年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一○一年金門縣國小教師甄試 ‧一○一年桃園縣國中新進教師甄試
4-27 4-35 4-42 4-54
一○二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5-1
‧一○二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一○二年臺北市國小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基礎類科知 能─一般類科 ‧一○二年臺北市國小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專門類科知 能─普通科 ‧一○二年桃園縣(新竹、花蓮縣)國小暨附設幼兒 園教師甄試 ‧一○二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教師甄試(國小 一般科、特教科) ‧一○二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教師甄試(國小資 優數學) ‧一○二年中區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試 ‧一○二年嘉義市國小專任教師甄試
5-3
4-66 4-73 4-77 4-81 4-88
5-8 5-11 5-12 5-18 5-27 5-35 5-41
‧一○二年臺南市幼兒園教師(含代理)甄試
5-47
‧一○二年臺南市國小正式教師(含代理)甄試 ‧一○二年高雄市國小教師甄試 ‧一○二年屏東縣國小教師聯合甄試
5-59 5-70 5-75
‧一○二年金門縣國小教師甄試
5-83
‧一○二年桃園縣國中新進教師甄試
5-90
一○三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6-1
‧一○三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一○三年臺北市國小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基礎類科知 能─一般類科 ‧一○三年臺北市國小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專門類科知 能─普通科
6-3
6-12
‧一○三年桃園縣國小暨附設幼兒園教師甄試 ‧一○三年國立科工區實驗高中國小教師甄試 ‧一○三年中區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試 ‧一○三年臺南市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試 ‧一○三年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一○三年高雄市幼兒園教師甄試 ‧一○三年高雄市國小教師甄試 ‧一○三年屏東縣國小暨幼兒園(含代理)教師甄試 ‧一○三年金門縣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試 ‧一○三年桃園縣國中新進教師甄試 ‧一○三年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考試
6-13 6-20 6-30 6-42 6-55 6-58 6-65 6-73 6-80 6-90 6-95
6-9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3
98 年教師資格檢定考 一、選擇題 下列語詞「 」中兩個字意義不同的是那一個選項? 「賢賢」易色
「姍姍」來遲
「喋喋」不休
「泱泱」大國
「陷入泥淖」中的「淖」字正確的讀音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須」與「需」是兩個意義不盡相同的同音字,一般人在使用時
經常混淆。下列語詞「須」、「需」二字使用正確的是那一個選 項? 供「須」失調
不時之「需」
急「須」徵才
生活「需」知
有些單詞在後面加上一個後綴「子」字,詞性便會產生轉變,下
列單詞具有這種性質的是那一個選項? 猴
桌
呆
橘
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 袖。」下列那一個選項非本闋詞的作法? 先喜後悲
先總後分
一今一昔
一正一反
下列語句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含意最為接近的是那一
個選項? 不是猛龍不過江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下列題辭不適合作為贈送醫界的是那一個選項? 杏林春暖
杏壇之光
仁心仁術
華陀再世
揮霍「韶」光,令人「咋」舌。「 」中的字正確的讀音是下列 那一個選項?
1-4 國語文歷屆試題彙編
/
/
/ /
下列「 」中字詞之音、義,完全正確的是那一個選項? 克紹「箕」裘:,畚箕
「躬」逢其盛:,鞠躬
「揠」苗助長:,拔起
大快朵「頤」:,愉快
下列選項前後兩「 」中文字讀音相同的是那一組?
心廣體「胖」/臃腫肥「胖」 山東「單」縣/孤軍「單」行 「翟」宗泉先生/戰國人墨「翟」 「否」極泰來/陟罰臧「否」 下列選項皆有「桃李」一詞,那一選項之「桃李」為門生之意?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 野堂種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論大也(《史記‧ 李將軍列傳》) 年皆可十七八許,色豔「桃李」,質勝瓊瑤(《南史‧鄧郁傳 》) 洛陽佳麗本神仙,冰雪容顏「桃李」年(武元衡〈代佳人贈張 郎中〉) 下列成語都有一個「勞」字,而其意義未盡相同。其中與另外三
者不同的是那一個選項? 「勞」民傷財
徒「勞」無功
「勞」燕分飛
「勞」師動眾
馬致遠〈南呂‧四塊玉‧恬退〉:「綠鬢衰,□□改,羞把塵容
畫麟臺。故園風景依舊在,三頃田,五畝宅,歸去來。」依據文 意,上列詩句□□中最適合填入的是那一個選項? 華衣
朱顏
紅樓
丹心
下列「 」中的字,為形容詞用作名詞的是那一個選項? 豕「人」立而啼(《左傳》) 明日落「紅」應滿徑(張先〈天仙子〉)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范仲淹〈岳陽樓記〉)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5
「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韓愈〈原道〉)
下列文句,何者不是對偶句?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乾坤一轉丸,日月雙飛箭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問世外桃源眼前便是,尋仙宮妙境足下常來 依據對聯常識判斷,如果上聯是「春臨玉宇繁花豔」,則下聯應
該是那一個選項? 時雨催紅萬樹花
福到門庭喜氣盈
南天日暖鳥爭鳴
枝上黃鸝送好音
下列未使用譬喻修辭法的是那一個選項? 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你是我心中雲一朵,從來不曾為我停留 文化活動是灌溉城市心靈的一條長河 一天到晚想你的人,愛不停休 戴叔倫〈調笑令〉:「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
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請根據此闋 詞之表現手法,判斷以下詮釋何者最為貼切? 首句三疊「邊草」,帶有柔弱繾綣之情思 「雪晴」、「月明」之美景與「兵老」、「胡笳」之豪壯互相 呼應 「兵老」二字點出長久戍守邊疆之苦悶 整闋詞具有強烈之調侃意味 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
瓏望秋月。」最適合用來形容這首詩風格的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雄奇
直率
含蓄
風趣
岑參詩:「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 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蘇軾詩:「朝來 白浪打蒼崖,倒射軒窗作飛雨。龍驤萬斛不敢過,漁艇一葉從掀 舞。」這兩首詩都形容到的天候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1-6 國語文歷屆試題彙編
大雪
大雨
大浪
大風
史鐵生〈命若琴弦〉:「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
老一少,一前一後,兩頂發了黑的草帽起伏躦動,匆匆忙忙,像 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那兒來,也無所謂到 那兒去,每人帶一把三弦琴,說書為生。」閱讀上文後,推論作 者以河水為喻,所欲暗示的主旨為下列那一個選項? 河水的不安靜象徵生命之途的顛沛困頓 河水漂流象徵隨波逐流是瞎子的志向 以河水的不安靜對比行走莽蒼山路的平坦安適 以河水漂流對比瞎子旅途的行止明確 梁惠蘭〈辭土〉:「每一次出遊,藉由飛機的起降,帶領我辭別
一塊土地,卻又親近另一塊土地。也許我那些辭土遠走的親人故 友啊,也並沒有走遠,一次的輪迴,不過是一趟飛機的起降吧。 」文中「輪迴」一詞的意旨,指的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機輪滾動於跑道上
飛機不斷的起降
輾轉生死於六道中
人生無窮的變幻
常用賀聯中,最適合作為祝賀新婚的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鶯遷喬木,堂構增輝
弧帨雙輝,慶衍箕疇
花開並蒂,帶綰同心
竹苞松茂,長發其祥
以農曆而言,如果今年歲次是「丙戌」,那麼明年歲次是下列那
一個選項? 甲申
乙丑
丙卯
丁亥
某甲在寫給某乙的書信中,請安語用的是「敬請 金安」。就某
甲而言,某乙的身分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兄長
老師
父親
上司
王維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詩應是敘述
下列那一個節日? 清明
端午
七夕
重陽
李同學請老師推薦寒假課外讀物,他喜歡閱讀情節曲折、人物豪 邁的古典小說,那麼,老師宜推薦下列何書?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7
水滸傳
紅樓夢
儒林外史
老殘遊記
「由秀才而封王,主持半壁舊江山,為天下讀書人頓增顏色;驅
外夷以出境,自辟千秋新事業,願今日有志者再鼓雄風。」請問 此聯所稱頌的人物是誰? 文天祥
岳飛
鄭成功
史可法
下列成語的結構形式與「深謀遠慮」相同的是那一個選項? 扣盤捫燭
情投意合
木雕泥塑
蠶食鯨吞
作為虛字用的「且」字,其義甚廣,下列文句中「且」字的意思
為「即將」的是那一個選項?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 「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且」吾所為者極難耳 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
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 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詞中提醒林 氏應該立志奮起的是那兩句? 第一、二句
第三、四句
第五、六句 第七、八句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從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 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有關這 闋詞的風格,下列敘述最貼切的描述是那一個選項? 委婉纏綿,情韻無窮
清新俏皮,語言奇麗
雄邁豪放,悲歌慨
自然閒淡,幽靜深遠
司馬光〈訓儉示康〉:「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外人所譏諷
的是下列那一個選項? 鄙吝寒傖
不修邊幅
矯俗干名
節儉樸素
下列成語典故都跟歷史人物有關,其中敘述正確的是那一個選項? 韋編三絕─顏回
洛陽紙貴─左思
一飯千金─廉頗
精忠報國─韓信
1-8 國語文歷屆試題彙編
王鼎鈞〈驚生〉:「人海的浪有時比山還高,而□□是載著我的
一葦不沉的小舟。對我而言,沒有過去,就沒有面前。我面對著 一面巨大的鏡子,我的面前是背後的□□。我永遠不能走進鏡中 ,我也寧願置身鏡外,我是用□□作畫的人。」上述引文中,□ □依序應填入: 返照/回憶/文字
回憶/文字/返照
文字/返照/回憶
回憶/返照/文字
二、作文 題目:收集。 提示:詩人敻虹說:「我們把許多見過的,許多思議不到的,許多在想像 中是那麼鮮明特別的東西,收集起來,一直到長大,那就叫做『幸 福的記憶』。」以「收集」的角度來品味生活,可以讓生活累積它 的深刻與豐盈。請就個人的體驗,以「收集」為題,作文一篇。
98 年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師甄試 選擇題
「用」字在六書造字裡是屬於: 象形
指示
會意
形聲
楷書;行書;小篆;隸書。請問上述四種中國文字的演
變順序為何?
「烏龜慢慢的爬到樹上去。」請問「龜」字筆劃是多少? 十五劃
十六劃
十七劃
十八劃
請問下列何者屬於「述賓式」詞組? 含淚葬花
落英繽紛
孔武有力
激烈地爭論
《紅樓夢》第一○五回聞得赦老與政老同房各「爨」的,理應遵
旨查看賈赦的家資。「 」文字的讀音,那一個正確?
下列何者是離合詞?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9
結婚
結束
結合
結褵
下列何者非雙聲或疊韻? 琵琶
逍遙
彷彿
鸚鵡
下列那一個詞是由兩個語素所組合而成的合成詞? 琵琶
崎嶇
狗兒
忐忑
請問下列何者為「嫁女」之賀詞? 雛鳳清音
祥瑞弄瓦
永定鴛盟
宜室宜家
小花想寫一封信給師長,請問使用下列那一個「題稱語」最恰當? 台鑒
函丈
方丈
衿鑒
小華寫了一封信給母親,請問他在信封上的啟封詞應該寫什麼最
適合? 收啟
敬啟
福啟
台啟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盡心下》)其主旨為何? 常常行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 隔一段時間不去走,茅草就又會把它塞住了 人心有所蔽塞,經人指引而豁然明白 為學不可間斷
請問稱人父子用詞為下列何者? 賢喬梓
賢昆仲
賢昆玉
賢伉儷
下列那個注音符號是「舌尖塞音」?
陶潛〈歸去來辭〉的「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下列那
個詞是轉品? 扶老
矯首
流憩
遐觀
孔門四科十哲中,以「政事」見長的是: 閔子騫
季路
子夏
子貢
分號(;)通常用在那一種的分句中? 並列或對比句
並列或因果句
對比或層遞句
對比或條件句
1-10 國語文歷屆試題彙編
「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耳。」(《中庸》)請問
「慥慥」意思為: 愉悅貌
從容貌
反省貌
篤實貌
「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當中「慊」應解釋為: 謙虛
謙讓
滿足
歉疚
「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
矩;學者亦必以規矩。」這段說明為學應如何? 射箭和做木工一樣,都要講求方法和準則 求學之前,必須先學射箭和做木工 彀和規矩是學射箭和做木工的人主要的工具 射箭和做木工的方法相同
「一、七、八、不」下連去聲時,應該讀為: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其意為何? 君子為學,應該循序漸進
學貴有恆,不可見異思遷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聖道廣大而有本源
請問下列「 」內之讀音,何者與其它三者不同? 「這」樣東西不好
「這」是我的書
他就是「這」個脾氣
「這」樣的天氣太熱了
下列四句並有「數」字,那一選項的「數」字,當「技藝」解釋?
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請問「不『著』邊際」的「著」讀音與下列何者相同? 「著」涼
「著」手成春
「著」名
站「著」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不是「通同字」?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通「惑」 一「暴」十寒:通「曝」
九十八年度歷屆試題彙整 1-11
志於「彀」:通「夠」 掘井九「軔」:通「刃」 請問下列成語中的「不」何者與其它三者聲調不同? 不學無術
不可勝數
不脛而走
美不勝收
「為學要按部就班,□□□□,不可好高鶩遠,想要一步登天。
」□的成語可以是那一個? 一暴十寒
盈科後進
實至名歸
循循善誘
請問「辯」字的部首,與下列何者相同? 辜
丸
話
乃
下列文句,何者帶有期望語氣? 功成身退,君子行也
事端紛紜,唯君察之
區區小事,豈足道哉
此珍物也,安能棄之
請問下列十家學說源起敘述何者有誤? 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議官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請問下列法家派別與代表人物,何者有誤? 尚法派:商鞅
尚術派:申不害
尚勢派:管仲
集大成:韓非
「當病人患有絕症時,有些人認為應向病人□□實情,使其懷著
希望,具有戰勝絕症的鬥志。另一些人則認為,不應任意擺佈病 人,他們具有知道自己身體真實情況的□□。由於治療手段日益 複雜,意外醫療事故的威脅,讓醫生確信病人應該□□某些重大 決定。」以上這段文中有三組□□,依序應填入那個選項最適當? 瞞著、權力、參加
隱瞞、權利、參與
隱藏、義務、介入
藏著、權益、加入
請問下列宋明理學派別與代表人物,何者敘述完全正確? 北宋濂溪學派伊川先生程頤
北宋洛學派橫渠先生張載
南宋江西學派紫陽先生朱熹
明代姚江學派陽明先生王守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 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意謂:
1-12 國語文歷屆試題彙編
及時行樂
滄海桑田
青春易逝
生命無常
以下這篇文章,依照其內容大約可以分為三段,這三段的開頭依
序應該是下列何者?西元前十八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 巴比倫王國,曾經制定了一部《漢摩拉比法典》。這部法典最 有名的法律條文內容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主張以 暴制暴,提倡野蠻的復仇法。這部法典制定的原因在於:當時 的國王剛統一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由於統治的廣大領土內住著各 種不同民族,彼此的文化、風俗習慣差異很大,使得國家處於一 種動盪不安的狀態。而一旦犯罪的情況發生,勢必會引發種族衝 突及血腥的報復事件。國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於是採取:對 於犯罪者,以同等的犯罪行為來報復,以平息彼此紛爭。《漢 摩拉比法典》共有兩百八十二條條文,刻在玄武岩的石碑上。 為了讓法典發揮公正公開的效用,這個石碑放置於神殿裡,以便 讓所有的民眾都能閱讀到法典的內容。 →→
→→
→→ →→
下列文句中的「以」字,意義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那一個?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 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 ,不以康樂而加思(曹丕《典論‧論文》) 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曾鞏〈墨池記〉) 請問下列關於十三經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易經》以「十翼」為經,以「卦辭」、「爻辭」為傳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史書,也是散文之祖,漢以後成為帝王 卿相必讀之書 《詩經》為我國韻文之祖,為南方文學代表作,以四言為主 儀禮有大、小戴禮之分。大戴禮為「戴德」所傳,共八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