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HT231807

Page 1

1

土地法與土地相關稅法概要/1-1 申論指引˙1-2  ................................................. 1-2 1 土地登記與土地分類之關係 1-10 2 改良土地 1-12  ........................................................ 1-14 3 徵收、收買與撥用註銷租約之補償 與他項權利清理 1-20  ........................................................ 1-22 4 特定主體與客體處分之限制 1-32  ........................................................ 1-37  .................................. 1-43 5 地籍整理、地籍管理 與地籍清理之比較 1-47  .............................. 1-49 6 與民眾權利牽涉之測量種類 1-54  ...................................... 1-59 7 土地法與平均地權條例「空地」之比較 1-65 8 土地法與平均地權條例「荒地」之比較 1-68  ........................................... 1-70 9 優先購買權 1-77  ........................................................ 1-80  ........................................................ 1-85 10 土地重劃租賃權之處理 與他項權利之清理 1-89  .................................. 1-93


2

 ................................................... 1-94  ( )........................... 1-103  ................................................ 1-111  ( 增值 ) .................. 1-118  ............................................ 1-131 11 土地增值稅得申請不課徵 與土地增值稅免徵之比較 1-134 12 實施房地合一稅,抑制短期投機 1-139 13 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實現居住正義 1-145  ........................... 1-148  ................................................ 1-161  ................................................ 1-167  ................................................ 1-172  ............................... 1-175 14 撤銷徵收與廢止徵收 1-179 15 量的一併徵收與質的一併徵收 1-181

測驗聚焦˙1-184  ......................................................... 1-184  ..................................................... 1-203  ..................................................... 1-205  ..................................................... 1-216  ..................................................... 1-227  ............................................ 1-239  ..................................................... 1-262  ..................................................... 1-268  ..................................................... 1-276  ..................................................... 1-282  ..................................................... 1-298  ..................................................... 1-301


3

 ................................................ 1-304

不動產估價概要/2-1 申論指引˙2-2  .................................... 2-2 1 不動產估價原則關聯性 2-6  ............................................. 2-7 2 不動產估價之作業程序 2-11  ............................................................ 2-11  ............................................................ 2-19  ............................................................ 2-29  ........................................... 2-38  ................2-41  ........................................................ 2-45  ........................................................ 2-47

測驗聚焦˙2-52  ........................................................ 2-52  .................................. 2-54  .............................. 2-56  ............................................................ 2-59  ............................................................ 2-65  ............................................................ 2-74  ........................................... 2-81  ................2-85  ........................................................ 2-88  .....................2-92  ..........................................2-96


4

不動產經紀相關法規概要/3-1 申論指引˙3-2  ................................ 3-2 1 經紀業與經紀人員 3-16 2 不動產說明書 3-20  ............................................... 3-21 3 有關消費者保護組織 3-38 4 定型化契約條款與定型化契約 3-41  ...................................... 3-44 5 公寓大廈管理組織體系 3-59 6 設置公共基金 3-63  ................................................... 3-64 7 獨占事業與事業結合 3-73 8 聯合行為 3-75

測驗聚焦˙3-78  .............................. 3-78  ............................................... 3-92  ................................... 3-108  ................................................ 3-125

民法概要/4-1 申論指引˙4-2  .............................................................. 4-2


5

 ............................................................ 4-16  ............................................................ 4-31  ............................................................ 4-49  ............................................................ 4-58

測驗聚焦˙4-74  ............................................................ 4-74  ............................................................ 4-96  ......................................................... 4-125  ......................................................... 4-148  ......................................................... 4-165

國文(作文與測驗)/5-1 作文˙5-2  ............................................. 5-2  ............................................. 5-4  ............................................. 5-7  ............................................. 5-9  ........................................... 5-11  ........................................... 5-13

測驗˙5-15 非非非 非非非非 5-15

上上上上上非上上上上 5-16

蒹蒹非蒹  5-17

無無非無無無 5-17

漁漁漁非漁漁漁 5-18

將將將非無將 5-18

左傳‧‧ ‧‧‧‧非左‧‧ 5-19

大大大大 5-20

大 非學  5-21

公 公 公公非學 公公 5-22

牧上非 漁 5-23

晏公春秋‧‧上非晏‧ 5-24

孟公孟非孟孟 5-25

莊公孟非莊莊 5-26

莊公孟非莊莊 5-27

莊公孟非莊莊 5-28


6

天天非天天 5-29

非定非 5-30

說說非定非 5-31

外外說左上非定非 5-32

貴 非貴貴春秋 5-32

漁漁非漁  5-34

史 ‧‧公‧漁‧非‧‧‧ 5-35

史 ‧‧‧‧‧傳非‧‧‧ 5-35

史 ‧ 晏‧傳非‧‧‧ 5-36

史 ‧無‧‧傳非‧‧‧ 5-37

說苑‧‧ 非‧‧ 5-38

出出出非出出出 5-39

陳陳出非無陳 5-41

從從蒹非從從 5-42

蘭蘭蘭 非從蘭  5-43

將大進非定進 5-44

六六天非六六 5-46

賈賈天非六賈 5-48

問說非‧  5-49


1 ˙地權基本概念 2

1 我國土地法第二條對土地分類已定有明文,其內容為何?有何缺失?那些土 地應免予以編號登記?所持理由為何?試分述之。 土地依其使用,分為下列各類: 第一類:建築用地;如住宅、官署、機關、學校、工廠、倉庫、公園、 娛樂場、會所、祠廟、教堂、城堞、軍營、砲臺、船埠、碼頭、飛機基 地、墳場等屬之。 第二類:直接生產用地;如農地、林地、漁地、牧地、狩獵地、礦地、 鹽地、水源地、池塘等屬之。 第三類:交通水利用地;如道路、溝渠、水道、湖泊、港灣、海岸、堤 堰等屬之。 第四類:其他土地;如沙漠、雪山等屬之。 前項各類土地,得再分目。(土地法§2) 土地依其使用分為四類,得再分二十一種地目,其缺失說明如下: 依土地使用的不同加以分類,太流於形式性、不切實際,無法達到土地使 用分區管制目的(實務上以都市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為依據)。 土地種類眾多,土地使用情形甚為繁雜,未能詳細列舉,無法達到促進土 地有效利用及作為課稅憑依。 無法維護名勝古蹟及國土保安。 地目年久失實且田賦停徵已久,地目與田賦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實有檢 討必要。 土地法第二條第三類(交通水利用地)及第四類(其他土地)土地,應免予 編號登記。但因地籍管理必須編號登記(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者,不在 此限。(土地法§41) 免予編號登記理由:


第三類(交通水利用地)土地,或為公共交通用地,或為公共需用水源地 ,為顧及社會公益,防止私人獨占壟斷且取得受限(不得私有),故免予 編號登記。例如:道路、水道、湖泊、溝渠等屬之。 第四類(其他土地)土地,面積廣大且無經濟使用價值,故亦免予編號登 記。例如:沙漠、雪山屬之。

2 何謂土地改良物?政府徵收或照價收買私有土地如有土地改良物應如何補償 ?試依土地法及平均地權條例分述之。 意義: 本法所稱土地改良物,分為建築改良物及農作改良物二種。 附著於土地之建築物或工事,為建築改良物。 附著於土地之農作物及其他植物與水利土壤之改良,為農作改良物。(土 地法§5) 適用時機:政府機關因徵收或照價收買私有土地,因土地上有土地改良物, 應予以補償,茲說明如下: 徵收之補償標準: 土地改良物被徵收時,其應受之補償費,由該管直轄市或縣(市)地政 機關會同有關機關估定之。(土地法§241) 被徵收土地之農作改良物,如被徵收時與其孳息成熟時期相距在一年以 內者,其應受補償之價值,應按成熟時之孳息估定之;其被徵收時與其 孳息成熟時期相距超過一年者,應依其種植、培育費用,並參酌現值估 定之。(土地法§242) 建築改良物價值之估計,以同樣之改良物於估計時為重新建築需用費額 為準,但應減去因時間經歷所受損耗之數額。(土地法§162) 本條例實施地區內之土地,政府於依法徵收時,其地上建築改良物,應 參照重建價格補償。(平權條例§10) 徵收之土地,地上如有農作改良物,應予補償,農作改良物價額之估定 ,如其孳息成熟時間在收買後一年以內者,應按其成熟時之孳息估定之 ;其在一年以上者,應依其種植、培育費用,並參酌現值估定之。(平 權條例§33Ⅲ) 照價收買之補償標準: 照價收買之土地,地上如有農作改良物,應予補償。農作改良物價額之 估定,如其孳息成熟時間在收買後一年以內者,應按其成熟時之孳息估

3


定之;其在一年以上者,應依其種植、培育費用,並參酌現值估定之。 (平權條例§33) 照價收買之土地,地上建築改良物同屬土地所有權人所有者,應一併收 買。其補償價額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查估後,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 評定之。(平權條例§34)  補償標準解析表 

實施方式 土 地 補償 標準 改良物

4

收照

重新建築需用費額為準,但應 減去因時間經歷所受損耗之數 建 築 改 良 物 額(土地法§162) 重建價格補償(平權條例§10 ,土徵條例§31) 孳息成熟時間在徵收後一年以 內者按成熟時之孳息估定之 一年以上者依種植、培育費 農 作 改 良 物 用並參酌現值估定之(平權條 例§33,土徵條例§31,土地 法§242)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查估後, 提交地評會評定之(平權條例§ 34)

孳息成熟時間在收買後一年以 內者按成熟時之孳息估定之 一年以上者依種植、培育費 用並參酌現值估定之(平權條 例§33)

3 何謂土地債券?政府以何種方式取得土地所需補償地價(資金)得搭給土地 債券? 意義:本法所稱土地債券,為土地銀行依法所發行之債券(土地法§7), 即以土地證券化方式將固定土地價值變為流動資金,俾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 擔,供政府徵收或照價收買私人土地補償之用。可分為貨幣土地債券與實物 土地債券二種。 政府以徵收、照價收買或區段徵收取得土地所需補償地價(資金)得搭發土 地債券,茲說明如下: 限制私有土地面積,徵收超額土地時: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得限制個人 或團體所有土地面積之最高額,其不依規定於一定期間內將額外土地分劃 出賣者,得依本法徵收之。其補償地價得斟酌情形搭給土地債券。(土地 法§28、§29) 舉辦國防設備、交通事業、水利事業或實施國家經濟政策徵收土地時:徵 收土地應補償之地價及其他補償費,應於公告期滿後十五日內發給之。但


因實施國家經濟政策或舉辦第二○八條第一款(國防設備)、第二款(交 通事業)或第四款(水利事業)事業徵收土地,得呈准行政院以土地債券 搭發補償之。(土地法§233) 實施區段徵收或照價收買土地時:依本條例照價收買或區段徵收土地所需 之資金,得由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發行土地債券。(平權條例§5Ⅰ) 實施都市計畫時:中央、直轄市或縣(市)(局)政府為實施都市計畫或 土地徵收,得發行公債。(都計法§78Ⅰ)

4 土地法第十條:「中華民國領域內之土地,屬於中華民國人民全體,其經人 民依法取得所有權者,為私有土地。」之立法意旨為何? 意義:所稱「中華民國領域內之土地,屬於中華民國人民全體」,即表明土 地之上級所有權屬於國家或人民全體;所稱「其經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權者, 為私有土地。」即表明在法律許可範圍內,私人可保有土地之下級所有權。 立法意旨:我國在平均地權土地制度下表明土地之上級所有權屬於國家或人 民全體,由國家行使土地最高支配權,可徵稅、徵收或照價收買私有土地, 以杜絕土地私有弊端,並可使地租歸公、地利共享,另一方面,在法律許可 範圍內,允許私人保有土地下級所有權,以促進土地有效利用,發揮土地最 大潛能,實兼顧土地所有權之公益性與私益性。

5 試說明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之土地,其權利之歸屬。接連地所有權人優先 取得之要件為何?試分述之。 水流變遷增加之土地為國有,茲說明如下: 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之土地,係屬未經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權者,當然為 國有土地。(土地法§10Ⅰ) 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之土地,係屬河川新生地,港灣新生地或海埔新生 地,皆尚未完成登記,應屬國有之土地。(國產法§2、§19) 為實現平均地權地盡其利目標,避免利害關係人發生糾紛,規定其接連地之 所有權人,有優先依法取得所有權或使用受益之權,俾減少紛爭。其優先取 得之要件,說明如下: 須為湖澤及可通運之水道及岸地所增加新生地。 須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之新生地。

5


須接連地所有權人始能優先取得。 優先取得之地權為所有權或使用受益之權。 依法取得之地權須依法完成國有登記,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統籌處分(標 售),設定負擔或租賃予接連地所有權人。

6 私有土地,因天然變遷成為湖澤或可通運之水道時,其所有權視為消滅,試 問何謂視為消滅?需否辦理消滅登記?又私有土地所有權視為消滅後,回復 所有權之要件為何? 6

所謂「視為消滅」,係指原所有權人對因天然變遷成為湖澤或水道之土地, 已無實質性所有權可言,而非物質的絕對消滅,或許邇後又因天然變遷而回 復,故稱「視為消滅」。 私有土地所有權之視為消滅,應申請消滅登記,於回復其所有權時,應申請 回復所有權之登記。(土登規則§27 ) 回復所有權之要件: 須為私有土地,苟為公有土地,則無所謂回復原狀。 須為私有土地因天然變遷成為湖澤或可通運水道之回復原狀。 須經原所有權人證明為其原有之土地(須提出原所有權狀或登記簿謄本) ,苟非原所有權人,則無從回復。 回復請求權逾十五年不行使消滅(回復請求權時間以劃出河川境界線公告 時起算)參照行政院臺內地字 5854 號及臺內字第 542 號 函。 請求權人須以原所有權人為限,若原所有權人於土地流失後死亡者,日後 於該土地回復原狀時,其繼承人亦得請求回復所有權。

7 何謂地權?試依土地法規定說明地權取得及消滅原因為何?試分述之。 所謂「地權」係指以土地為標的物之土地權利,謂之地權,包括所有權與他 項權利,茲說明如下: 所有權:指所有人於法令限制之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 物,並排除他人干涉之權能(民法§765),稱之為完全物權,具有對世 效力。 他項權利:指土地所有權以外之土地權利,稱之他項權利,其種類可分為


1 ˙地 權 下列那些地權,係基於法律之規定,不問當事人意思,當然發生效力之 184

權力?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典權抵押權 







 法定地權 

法定抵押權。 法定地上權。

法定抵押權:係指基於法律之規定,不問當事人意思,當然發生效 力之抵押權稱之。此種抵押權不須登記即生效力,例如承攬之工作 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或為此等工作物之重大修繕者, 承攬人得就承攬關係報酬額,對於其工作所附之定作人之不動產, 請求定作人為抵押權之登記;或對於將來完成之定作人之不動產, 請求預為抵押權之登記(民法§513Ⅰ)。與普通抵押權因當事人 合意而設定,非經登記不生效力有異。 法定地上權:係指基於法律之規定,不問當事人意思,當然發生效 力之地上權稱之。此種地上權不須登記即生效力,例如民法第八七 六條因法院拍賣而生地上權即是。 下列那些地權得依民法第七六九條、第七七○條或第七七二條規定,因 時效完成申請登記?所有權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典權 抵押權 







 時效取得所有權。 時效取得地權 

時效取得地上權。 時效取得不動產役權。 時效取得農育權。

時效取得所有權:和平繼續占有之土地,依民法第七六九條或第


七七○條之規定,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者,應於土地總登記期限 內,經土地四鄰證明,聲請為土地所有權之登記。(土地法§54) 時效取得地上權:占有人以行使地上權意思,和平公然繼續占有 他人土地達二十年,或善意占有達十年,則可因時效完成,經法 院判決確定後,請求登記為地上權人,稱之為時效取得地上權。 時效取得不動產役權:占有人以行使不動產役權意思,和平公然 繼續占有他人土地達二十年,或善意占有達十年,則可因時效完 成,經法院判決確定後,請求登記為不動產役權人,稱之為時效 取得不動產役權。 時效取得農育權:占有人以行使農育權意思,和平公然繼續占有

185

他人土地達二十年或善意占有達十年,則可因時效完成,經法院 判決確定後,請求登記為農育權人,稱之為時效取得農育權。 因主張時效完成,申請時效取得所有權、地上權、農育權或不動產 役權者,應提出占有範圍位置圖,其位置圖應先向該管登記機關申 請土地複丈。(地測規則§204 ,土登規則§108Ⅱ) 下列那些地權的部分設定,應先向登記機關申請土地複丈,提出位置圖

?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典權抵押權耕作權 







 於一宗土地內就其特定部分申請設定地上權、不動產役權、典權或 農育權登記時,應提出位置圖。 其位置圖應先向該管登記機關申請土地複丈。(土登規則§108Ⅰ Ⅲ) 土地所有權以外設定他項權利之種類,主要依據之法律為何? 土地法

民法

國有財產法

中央法規標準法

 土地所有權以外設定他項權利之種類,依民法之規定。(土地法§11) 依土地法第十一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以外設定他項權利之種類,依民 法之規定。」惟下列何種權利例外? 地上權

農育權

不動產役權

耕作權

 耕作權:指公有荒地之承墾人自墾竣之日起,無償取得所領墾地之 耕作權,應即依法向該管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聲請為耕作權 之登記。但繼續耕作滿十年者,無償取得土地所有權。(土地法§


133Ⅰ) 準此觀之,依民法物權編計有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抵押 權、典權等五種。此外土地法創設耕作權。 某甲為公有荒地之承墾人,試問:其自墾竣之日起,依法可以無償取得

該墾地的何種權利? 優先購買權

農育權

耕作權

地上權

 指公有荒地之承墾人自墾竣之日起,無償取得所領墾地之耕作權,應 即依法向該管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聲請為耕作權之登記。但繼 186

續耕作滿十年者,無償取得土地所有權。(土地法§133Ⅰ) 實施平均地權,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之人,為我國基本國策,現

行土地政策之最高指導原則為: 憲法

土地法

平均地權條例

耕者有其田條例

 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 謀國計民生之均足。(憲法§142) 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之人 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憲法§143Ⅳ) 依土地法規定,私有土地之所有權消滅者,為下列何種土地? 國有土地

直轄市或縣(市)有土地

鄉(鎮、市)有土地

視為無主土地

 私有土地之所有權消滅者,為國有土地。(土地法§10Ⅱ) 私有土地所有權之拋棄,登記機關應於辦理塗銷登記後,隨即為國 有之登記。(土登規則§143Ⅲ) 中華民國領域內之土地,屬於中華民國人民全體,其經人民依法取得所 有權者,稱之為何種土地? 國有土地

直轄市有土地

縣(市)有土地

私有土地

 表明土地之上級所有權屬於國家或人民全體,由國家行使土地最高支 配權,可徵稅、徵收或照價收買私有土地,以杜絕土地私有弊端,並 可使地租歸公、地利共享;另一方面,在法律許可範圍內,允許私人 保有土地下級所有權,以促進土地有效利用,發揮土地最大潛能,實


兼顧土地所有權之公益性與私益性。 湖澤及可通運之水道及岸地,如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時,下列何者有

優先依法取得其所有權或使用受益之權? 其接連地之承租人

其接連地之典權人

其接連地之所有權人

其接連地之抵押權人

 為實現平均地權地盡其利之目標,避免利害關係人發生糾紛,規定其 接連地之所有權人,有優先依法取得所有權或使用受益之權,俾減少 紛爭。其優先取得之要件,說明如下: 須為湖澤及可通運之水道及岸地所增加新生地。

187

須因水流變遷而自然增加之新生地。 須接連地所有權人始能優先取得。 優先取得之地權為所有權或使用受益之權。 依法取得之地權須依法完成國有登記,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統籌處 分(標售),設定負擔或租賃予接連地所有權人。 請問土地債券係那一個單位依法所發行之債券? 土地銀行

臺灣銀行

中央銀行

 財政部

 意義:本法所稱土地債券,係為土地銀行依法所發行之債券。(土 地法§7) 即以土地證券化方式將固定土地價值變為流動資金,俾減輕地方政 府財政負擔,供政府徵收或照價收買私人土地補償之用。可分為貨 幣土地債券與實物土地債券二種。 試問:船埠、碼頭、飛機基地是屬於下列那一類土地? 建築用地

直接生產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 其他土地

 土地依其使用,分為下列各類: 第一類建築用地,如住宅、官署、機關、學校、工廠、倉庫、公 園、娛樂場、會所、祠廟、教堂、城堞、軍營、砲臺、船埠、碼 頭、飛機基地、墳場等屬之。 第二類直接生產用地,如農地、林地、漁地、牧地、狩獵地、礦 地、鹽地、水源地、池塘等屬之。 第三類交通水利用地,如道路、溝渠、水道、湖泊、港灣、海岸 、堤堰等屬之。 第四類其他土地,如沙漠、雪山等屬之。


前項各類土地,得再分目。(土地法§2) 試問:沙漠、雪山屬於何種用地? 建築用地

直接生產用地

 交通水利用地

其他土地

 爰用第題之解析。 試問:水源地、池塘是屬於下列那一類土地? 建築用地

直接生產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 其他土地

 爰用第題之解析。 188

試問:湖泊、港灣、海岸是屬於下列那一類土地? 建築用地

直接生產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 其他土地

 爰用第題之解析。 依土地法規定,海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不得私有;該所謂一定限度

,係由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會同下列那一機關劃定之?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直轄市或縣(市)水利主管機關 國防部 直轄市或縣(市)建設主管機關  土地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至第四款所謂一定限度,由該管直轄市或縣( 市)地政機關會同水利主管機關劃定之。(土地法施§5) 依土地法第十四條規定,不得為私有之土地,如已成為私有者,得如何 處理之? 依法放領之

依法撥用之

照價收買之

依法徵收之

 下列土地不得為私有: 海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 天然形成之湖澤而為公共需用者,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 可通運之水道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 城鎮區域內水道湖澤及其沿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 公共交通道路。 礦泉地。 瀑布地。 公共需用之水源地。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