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1 物物交換(Barter Exchange)的缺點 ...................
1
◎重點 2 貨幣的功能 ..............................................................
4
◎重點 3 貨幣的演進 ..............................................................
6
◎重點 4 貨幣本位制度 ..........................................................
9
◎重點 5 貨幣供給(Money Supply;MS) ......................... 16 ◎重點 6 貨幣存量、貨幣流量及貨幣流通速度 .................. 31 ◎重點 7 資金融通方式 .......................................................... 34 ◎重點 8 我國金融體系─金融機構 ...................................... 37 ◎重點 9 我國金融體系─貨幣市場 ...................................... 43 ◎重點 10 我國金融體系─資本市場 ...................................... 52 ◎重點 11 基 金 ...................................................................... 60 ◎重點 12 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憑證 .................................. 66 ◎重點 13 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他 .......................................... 71 ◎重點 14 資產組合與風險 ...................................................... 77 ◎重點 15 銀行的種類 .............................................................. 80 ◎重點 16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及業務 .............................. 84 ◎重點 17 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 .............................................. 90 ◎重點 18 資本與資本適足性 .................................................. 97 ◎重點 19 商業銀行的資產經營理論 ...................................... 105 ◎重點 20 商業銀行資金運用─準備金 .............................. 108 ◎重點 21 商業銀行資金運用─放款 .................................. 118 ◎重點 22 風險管理與缺口分析 .............................................. 123 ◎重點 23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 ...................................... 129
◎重點 24 金融預警與商業銀行財務狀況評估 ...................... 141 ◎重點 25 訊息不對稱問題 ...................................................... 148 ◎重點 26 古典學派之貨幣數量學說 (The Quantity of Money) ......................... 155 ◎重點 27 古典學派之可貸資金說 (The Loanable Funds Theory) ................. 162 ◎重點 28 凱因斯之流動性偏好理論 (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 172 ◎重點 29 包摩爾─杜賓的貨幣需求理論 .............................. 181 ◎重點 30 貨幣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 ...................................... 186 ◎重點 31 金融工具的收益性(Yield) ................................. 192 ◎重點 32 利率差異的原因─期限不同 .................................. 203 ◎重點 33 利率差異的原因─品質不同 .................................. 218 ◎重點 34 均衡所得的決定 ...................................................... 225 ◎重點 35 IS-LM 模型─基本概念 .......................................... 231 ◎重點 36 IS-LM 模型─政策效果 .......................................... 235 ◎重點 37 AD-AS 模型─基本概念......................................... 249 ◎重點 38 AD-AS 模型─變動分析......................................... 255 ◎重點 39 中央銀行的職能與業務原則 .................................. 264 ◎重點 40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及準備貨幣方程式 .......... 271 ◎重點 41 貨幣乘數與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能力 ...... 282 ◎重點 42 中央銀行控制貨幣數量的工具 .............................. 293
◎重點 43 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指標 及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 316 ◎重點 44 貨幣學派與凱因斯學派貨幣政策比較 .................. 324 ◎重點 45 物價膨脹(Inflation) ............................................ 330 ◎重點 46 菲力普曲線(Phillips Curve) ............................... 338 ◎重點 47 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 ................................. 344 ◎重點 48 外匯與外匯匯率的基本概念 .................................. 348 ◎重點 49 外匯匯率制度 .......................................................... 358 ◎重點 50 購買力平價說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366 ◎重點 51 利率平價說(Interest Rate Parity;IRP) ............. 375 ◎重點 52 外匯市場與遠期外匯 .............................................. 382 ◎重點 53 國際收支 .................................................................. 386 ◎重點 54 利用 IS-LM-BP 模型分析政策有效性 ................... 391 ◎重點 55 國際貨幣金融 .......................................................... 401 ◎附 錄 103 年最新試題 ........................................................ 405
重點 1 物物交換(Barter Exchange)的缺點 1
1
物物交換(Barter Exchange)的缺點
有 10 種財貨,其中一種為貨幣,其交換方式與沒有貨幣時比較可 減少 36 種。 有 10 種財貨,若其中一種為貨幣,則市場上有 9 種交換方式。
缺乏衡量及表示財貨勞務價值的共同單位。 交換時難於找到雙方慾望的巧合。 缺乏可用於債權債務契約的滿意單位。 缺乏保存一般購買力的方法。
n(n − 1) 種交換方式,但若其中一 2 種為貨幣,則實際交換方式將只有(n 1)種。
有 n 種財貨交換,則物物交換下將有
在物物交換社會,交易的達成必須買賣雙方提供的物品恰巧都能滿足對 方的需要,此稱為雙重慾望的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10 種商品相互交換,其交換比率有幾種? 9種 10 種 45 種
90 種 【初】 在以物易物的制度之下,如果經濟社會有 100 種物品,則存在它 們之間的交換比率將有幾種? 6,950 種 5,950 種 4,950 種 3,950 種 【農業金庫】
2 貨幣銀行學
100 × 99 4,950 2 在物物交換社會,交易的達成必須買賣雙方提供的物品恰巧都能 滿足對方的需要,此稱為: 格萊欣法則(Gresham’s Law) 賽伊法則(Say’s Law) 單一價格法則(Law of One Price) 雙重慾望的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初】 :格萊欣法則指「劣幣趨逐良幣」的現象(請詳見重點 4 之之)。 賽伊法則指「供給自創需求」的現象(請詳見重點 26 之引申考點)。 單一價格法則指經過匯率轉換後,所有國家的「單一 商品價格」是一致的(請詳見重點 50 之之)。 若有 6 種商品,在以物易物經濟(Barter Economy)裡,總共需 要有多少種報價? 6 30 720 15 【農業金庫】 若一經濟社會有 6 種財貨,則商品交換比例有幾種? 5種 6種 15 種 30 種【初】 若一經濟社會有 20 種財貨(不包括貨幣),若以貨幣作為計價 單位,則市場上有幾種價格? 19 20 190 380 【初】 若一個貨幣經濟社會中有 10 種商品,其中一種充當貨幣作為交 易媒介,則經濟體系中有幾種交換比率? 9種 10 種 45 種 90 種 【農業金庫】 若一個物物交換的經濟體系中有 10 種商品,則該體系中有幾種 交換比率? 9種 10 種 45 種 90 種 【農業金庫】 在以物易物的經濟中,如果該經濟體系中總共有 1,000 種物品, 則人們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會有多少種的交換比率? :交換種類
重點 1 物物交換(Barter Exchange)的缺點 3
999,000
499,500
1,000
999 【中小企銀六職等】 在經濟社會中,有 100 種不同的財貨,相對於以物易物的交易方 式,如果大家同意以其中一種財貨作為貨幣,則可以減少多少種 的交換比率? 99 種 100 種 4,851 種 4,950 種 【彰銀】 如果經濟社會裡有 N 種物品,如果人們是以物物交換的方式要 進行交易,則會有多少種的交換比率? N (N 1) (N 1) N (N 1) / 2 N (N 1) / 2【合庫】
4 貨幣銀行學
2
貨幣的功能
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貨幣功能將完全喪失,交易型態將會趨向物 物交換。 當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貨幣當價值儲藏的功能所受影響最大。
基本功能: 作為交換的媒介: 指貨幣能作為隨時支付的工具,例如用 100 萬元來買一部車。 作為價值的標準: 指貨幣能當計價的單位,例如一部車值 100 萬元。 引申功能: 作為價值儲藏的手段: 指貨幣能當儲蓄的工具,例如存款 100 萬元到銀行。 作為延期支付的標準: 指貨幣能解決債權與債務,例如拿 100 萬元還銀行欠款。
貨幣功能與凱因斯貨幣需求動機的相互關係: 貨幣需求動機 貨幣功能 價 值 交 換 價 值 延 期
標 媒 儲 支
準 介 藏 付
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重點 2 貨幣的功能 5
比較通貨、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與債券的貨幣功能: 通 價 交 價 延
值 換 值 期
標 媒 儲 支
準 介 藏 付
貨 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債
券
貨幣的功能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貨幣欲發揮其功能,必須具備有穩定的貨幣價值,所謂貨幣價值,簡言 之就是貨幣的購買力。因此,當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將因貨幣價值不 穩定,而使其功能完全喪失。
惡性物價膨脹下,交易型態會趨向: 物物交換 信用交換 間接交換
無實體交換 【初】 以下何種狀況下貨幣的價值儲存功能會大幅減損? 經濟衰退時 惡性通貨膨脹時 失業率高時 貨幣供給量減少時 【初】 當體系處於惡性通貨膨脹時期(Hyperinflation),何種貨幣功能 所受影響最大? 交易媒介 計價單位 價值儲藏 遞延支付 【初】 下列何者不是貨幣的功能? 交易的媒介 計價的單位 政府融通的工具 價值儲藏的工具 【農業金庫】
6 貨幣銀行學
3
貨幣的演進
商品貨幣的貨幣價值商品價值。 信用貨幣的貨幣價值商品價值。 金屬貨幣的演進是由賤金屬到貴金屬、由秤量貨幣到鑄幣。 紙幣的發展,始自英國的金匠券。 目前的紙幣都屬不兌換紙幣。 信用制度愈發達則存款貨幣占流通中的貨幣總額的比例愈高。 信用卡等塑膠貨幣不具貨幣作為價值標準的功能,或說不是法定的 貨幣,所以不計入貨幣供給中,當信用卡普遍使用,則貨幣供給不 變但貨幣需求會減少且貨幣流通速度(1 元被支付的次數)會增加。
商品貨幣階段: 商品貨幣係指既可充當貨幣,又可直接滿足人類慾望的商品,其優點 為貨幣的價值穩定,但隨著經濟逐漸發展、或因運輸困難、或因分割 不易、或因保藏不易、或因數量受限,所以商品貨幣漸不能適應當交 換媒介的要求。 金屬貨幣階段: 以一定重量成色的金屬為幣材,所鑄成的貨幣,其幣材是由賤金屬到 貴金屬,其貨幣流通是由秤量貨幣到鑄幣。 紙幣階段: 紙幣的發展,始自英國的金匠所發行的金匠券,而典型的紙幣則為 1694 年英格蘭銀行所發行的銀行券,能兌換成金屬貨幣的紙幣盛行 於第一次大戰前,目前的紙幣都屬不兌換紙幣。 存款貨幣階段: 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稱為存款貨幣,在信用制度發達及貨幣組織愈健 全的國家,存款貨幣占其流通中貨幣總額的比例愈高。 無現金社會(Cashless Society):
重點 3 貨幣的演進 7
塑膠貨幣(Plastic Money): 我國的塑膠貨幣直至 81 年 5 月正式全面開放信用卡市場後,才有 突破性的發展。目前流通的塑膠貨幣主要有信用卡、簽帳卡、轉帳 卡、預付卡、金融卡等。 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 隨著電子資金移轉系統(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EFTS) 如電子錢包、I-cash 的普及使用,所謂的電子貨幣時代應是指日可 待。
完美貨幣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普遍接受性。 易辨性─易於識別。 標準化─品質一致。 可分割性。 可保值─易於儲存、價值穩定。 可攜性─易於輸送。 貨幣的演進過程為: 商品貨幣 信用貨幣 塑膠貨幣 電子貨幣。
有關貨幣的演進過程,下列何者正確? 商品貨幣 信用貨幣 塑膠貨幣 信用貨幣 商品貨幣 塑膠貨幣 商品貨幣 塑膠貨幣 電子貨幣 商品貨幣 電子貨幣 塑膠貨幣
下列何者屬於小額消費性貸款? 轉帳卡 儲值卡 現金卡 有關「貨幣」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 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 【中小企銀】 簽帳卡 【中小企銀】
8 貨幣銀行學
不使用貨幣,而使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可以大幅地降低交 易成本 使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可以大幅地減少交易的價格數目 能夠做為貨幣使用的商品必須要能容易地標準化,使其價值容 易確定 一個商品就算不能被大眾廣泛的接受,也能有效被當作貨幣使用 【合庫】 人類在使用商品貨幣的時代,請問下列那一項最受青睞? 海狸皮 黃金 煙草 牛隻 【土銀】 E-money 時代,電子錢包及 I-cash 之普及使用,會對社會有何影 響? Ms 會增加 Md 會增加 流通速度會變小 幣值會升值 【初】 d :電子貨幣的普及使用,則貨幣需求( M )會減少(想持 有的貨幣會減少)、貨幣流通速度會變大(每 1 元貨幣持 有時間變少,支付次數變多)、貨幣數量( Ms )增加且 貨幣會因貨幣數量增加而貶值。 下列何者是屬於商品貨幣? 商業本票 支票 銀幣 悠遊卡 【彰銀】 下列何者是屬於商品貨幣? 紙鈔 悠遊卡 金幣 信用卡 【合庫】
重點 4 貨幣本位制度 9
4
貨幣本位制度
本位制度是一國管理貨幣數量與品質的全套法律與習慣。茲分類如 下: 銀本位 平行本位制 金銀兩本位 複本位制 金屬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束縛本位) 金幣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 金本位 貨幣本位制 金匯兌本位制 新金匯兌準備制 紙幣本位制 黃金準備本位制度 (自由本位) 純粹紙幣本位制度 金銀兩本位制: 平 行 本 位 制 金銀無法定比價 複 本 位 制 金銀有法定比價,產生劣幣趨逐良幣的葛萊欣法則 跛 行 本 位 制 金銀有法定比價,但只有金幣可自由鑄造
金本位制: 金 幣 本 位 制 流通金幣,英國最早實施 金 塊 本 位 制 流通可兌換金塊的銀行券,法國農人稱為富人本位制 流通對內不能互換金幣但對外可兌換其他金本位國匯 金匯兌本位制 票的銀行券,稱為虛金本位 新金匯兌本位制 流通以黃金與外幣(以美元為主)作準備金的紙幣
新臺幣發行的相關重點: 為抑制惡性通貨膨脹,民國 38 年採 1 元新臺幣兌換 4 萬元舊臺 幣的兌換比例發行新臺幣,當時採十足現金準備制,且搭配最高 限額 2 億元的發行制。 目前新臺幣發行是以金銀、外匯、合格票據及有價證券,折值採 十足準備制(不是十足現金準備制)並配合伸縮性發行制度。
10 貨幣銀行學
銀本位制: 指一國的本位貨幣,與一定數量的白銀有等價關係的本位制度。 金銀兩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金、銀兩種貨幣同作一國之本位貨幣,在兩者之間並無明確的法定 比價(兌換比率),而由金銀的市場價格來決定其互相兌換之比率。 複本位制: 它與平行本位制不同之點乃在金銀的比價由法律規定,因此,兩者 的兌換比率不受金銀市場變動的影響。 在複本位制下,市場上同時流通有固定法定比價的金幣與銀幣。 當金、銀的法定比價與市場比價不一致時,低估的良幣(指市場 比價高於法定比價之金屬所鑄造的本位幣)被當作商品,熔化出 售,高估的劣幣(指市場比價低於法定比價之金屬所鑄造的本位 幣)被申請鑄造,充斥於市場。此一劣幣趨逐良幣的現象為十六 世紀中葉英國葛萊欣首先發現,故稱之為「葛萊欣法則」( Gresham’s Law)。 當發生「葛萊欣法則」時,由於良幣被熔化成商品在市場出售, 造成鑄造良幣之金屬,其市場供給增加,市場價格下跌。另一方 面,劣幣被請求鑄造,造成鑄造劣幣之金屬,其市場供給減少, 市場價格上升。這種市場供需量的改變,乃使金、銀的市場比價 朝法定比價變動,直到二者相等為止,此稱之為複本位制下的抵 償作用法則(Compensation Action)。 跛行本位制: 金銀之間雖有法定的比價,然只有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銀幣則否, 故曰跛行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 指一國本位貨幣的價值,與一定數量的黃金有等價關係的本位制度。 其種類有四: 金幣本位制: 金幣為無限法償貨幣,可以自由鑄造、熔燬、輸出和輸入,與其他 形態之貨幣可以等價自由兌換。英國為最早實施金幣本位制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