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03

Page 1

!"

#

$

%

&

'( )*

+

,

+

./

+

012

+

34

+

56 789:

+

;<

-

=>?@ABC D E

FG HI JKLM

D E

NO PQ

711

NO RPQ

3 41 79 115 159 199 265 337 395 461 507 535 569 613 651 675 725 747

443


第一章 會計理論 3

 會計理論 一、定義 美國會計學會 1966:「會計是對經濟資訊的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以 協助資訊使用者作審慎的判斷與決策。」 美國 APB#4:「會計是一種服務性之活動,其功能在提供有關經濟個體之 數量化資訊予使用者──尤其是財務資訊,以便使用者藉此資訊在各種行動 方案中,做一明智的抉擇。」 二、財務會計之觀念架構(請參考下圖) 會計

內部使用者:成本會計、管理會計。 外部使用者:財務會計(狹義的會計)。

基本假設: 企業個體慣例: 意義:會計上把企業視為一個與業主分離的經濟個體,有能力擁有資源 、承擔義務。 說明:業主個人的資產、負債及交易應與企業本身明確劃分。 釋例:股東往來、關係人往來……等科目。 繼續經營慣例: 意義:會計上假定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繼續存在下去,不會解散。 說明:為成本分攤(折舊、折耗及攤銷)奠定了理論基礎,凡供營業使 用之固定資產,不得採用清算價值評價。 釋例:固定資產以成本減累計折舊來表達。 貨幣評價慣例: 意義:以貨幣作為交易之衡量單位,凡不能以貨幣衡量者,即不予入帳 ,並假設幣值不變或變動不大可以忽略。 說明:此慣例會使得許多有價值的資訊,由於無法加以數量化而不能提 供。另外,在通貨膨脹時,貨幣價值不變的假定是不切實際的。 釋例:員工士氣、人力資源、研發能力、行銷通路、企業形象及自行創


4 中級會計學

造之商譽……等,均無法列帳。 財務會計之觀念架構 財務報表之使用人 投資人 其他使用人 債權人 財務報表之目的 (會計資訊之用途) 提供對於廣泛使用人作成經濟決策有用 的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績效及現金 流量之資訊。 財務報表之品質特性 (會計資訊應具備之品質) 基本品質特性 強化品質特性 攸關性 可比性 忠實表述 可驗證性 時效性 可了解性 攸關與可靠資訊之限制 成本與效益之均衡

表達企業管理階層受託責任和經管責 任的履行情況。

財務報表之基本要素 (會計資訊之表達工具) 財務狀況 資產 負債 業主權益

經營績效 收入 費用 利益 損失

財務報表要素之認列準則 未來經濟利 可靠衡量 益流入或流 出之可能性 財務報表要素之衡量基礎 歷史成本 現時(重置)成本 變現價值 折現值

會計期間慣例: 意義:將企業之生命劃分成許多同等期間的段落,以便於計算損益。會 計期間通常以一年居多,通稱為會計年度。 說明:由於將連續不斷的企業生命劃分段落,遂產生應計基礎。 釋例:曆年制、自然營業年度。 :IASB 將基本假設簡化,僅存「繼續經營」一項。雖未提及其他三項,並 非表示反對存在,乃認為其應已為眾所皆知的共識,無須過度強調。 基本原則:


第一章 會計理論 5

歷史成本原則: 會計衡量以原始成本作為主要依據。 成本係指使資產(或存貨)達到可使用(或銷售)狀態及地點以前之一 切合理且必要之支出。 優點為客觀明確,可由第三者加以驗證。 缺點乃為物價與幣值之波動,使成本與市價相去甚遠,導致損益計算失 真。 例外處理: 具商業實質之資產交換:以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取得成本。 受贈資產:由於沒有支出,故改以公允價值作為成本。 資產重估:若資產已辦理重估,應以重估後之價值評價。 自建資產:若自建成本高於公允價值,應改用公允價值入帳。 收益實現原則: 大致上,銷貨收入於銷貨完成時實現;勞務收入於勞務提供完畢時實現 ,但有例外情形。 銷貨交易:

 

生產期間:建造合約採完工比例法。 生產完成時:金銀貴金屬、大宗農產品。 銷售時:一般皆在控制權移轉時認列銷貨收入。 退貨權利屆滿時:高退貨率之行業,例如:出版業、食品業……等。

   財訊雜誌社新出版「股市總覽」一書,批發價每本 $500,成本每本 $300,於 X1 年 4 月 1 日運送 10,000 本給全省各書局,付款期限為一個月,半數付現, 半數開立五個月期票。合約規定各書局應於每月底提供財訊雜誌社當月之銷售 資料,且半年內未售出之書可退回雜誌社,由於退貨金額無法可靠衡量,屆時 將另開即期支票換回期票。10 月 1 日退貨期限屆滿時,各書局共退回 1,000 本 書,已知銷售情況如下:4 月 30 曰 2,200 本,5 月 31 日 800 本,6 月 30 日 3,500 本,7 月 31 日 400 本,8 月 31 日 900 本,9 月 30 日 1,200 本,試作上述 有關之分錄。


6 中級會計學

:X1 年 4 月 1 日 應收帳款

5,000,000 5,0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存貨-應收待退

3,000,000 3,000,000

存 貨 X1 年 4 月 30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1,100,000 1,100,000

銷貨收入 銷貨成本

660,000 66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5 月 1 日 現 金

2,500,000

應收票據

2,500,000 5,000,000

應收帳款 X1 年 5 月 31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400,000 400,000

銷貨收入 銷貨成本

240,000 24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6 月 30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1,750,000 1,750,000

銷貨收入 銷貨成本

1,0500,000 1,05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7 月 31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200,000 200,000

銷貨收入 銷貨成本

120,000 12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8 月 31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銷貨收入

450,000 450,000


第一章 會計理論 7

270,000

銷貨成本

27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9 月 30 日 6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600,000

銷貨收入 360,000

銷貨成本

36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10 月 1 日 2,000,000

現 金

5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2,500,000

應收票據 300,000

存 貨

300,000

存貨-應收待退

:為避免虛增資產及負債,「應收票據」與「銷貨退回負債準備」應相互抵銷 後,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淨額表達。

   承前例,若合約規定各書局最多只能退回 30%,試重作分錄。 :X1 年 4 月 1 日 應收帳款

5,000,000

銷貨收入

3,5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1,500,000

銷貨成本 存貨-應收待退

2,100,000 900,000 3,000,000

存 貨 X1 年 5 月 1 日 現 金

2,500,000

應收票據

2,500,000 5,000,000

應收帳款 X1 年 8 月 31 日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銷貨收入

400,000 400,000


8 中級會計學

240,000

銷貨成本

24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9 月 30 日 6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600,000

銷貨收入 360,000

銷貨成本

360,000

存貨-應收待退 X1 年 10 月 1 日 2,000,000

現 金

500,000

銷貨退回負債準備

2,500,000

應收票據 300,000

存 貨

300,000

存貨-應收待退 勞務交易:

交易結果能可靠估計:下列條件完全滿足時,視為交易結果能可靠估 計,應按報導期間結束日交易之完成程度認列收入。(即「比例履行法 」) 收入金額能可靠衡量。 與交易有關之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 報導期間結束日之交易完成程度能可靠衡量。 已投入之成本及尚須投入之成本能可靠衡量。

  聯發公司為一研究機構,X1 年初簽訂一項研究計畫,合約價格為 $3,600,000 ,採「比例履行法」,其相關資料如下: X1 年

X2 年

X3 年

當年實際投入成本

$1,050,000

$1,330,000

$1,090,000

估計尚須投入成本

$2,450,000

$1,120,000

-

請款數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800,000 $1,300,000 完工比例係按「成本比例法」計算,試作所有分錄。

$1,500,000

收款數


第一章 會計理論 9

:

X1 年

X2 年

X3 年

投入成本: 專案研究計畫

1,050,000

現 金

1,330,000

1,050,000

1,090,000

1,330,000

1,090,000

請款: 應收帳款

1,000,000

勞務收入

1,200,000

1,000,000

1,400,000

1,200,000

1,400,000

收款: 現 金

1,800,000

應收帳款

1,300,000 800,000

1,500,000

1,300,000

1,500,000

認列費用及收入: 勞務費用

1,050,000

專案研究計畫 合約資產

1,330,000

1,050,000 #,#80,000

勞務收入

1,090,000

1,330,000

1,090,000

#,168,000 80,000

168,000

勞務收入

#,248,000

合約資產

248,000

交易結果無法可靠估計:投入之成本應於發生當期認列為費用,另就已 投入成本之可回收範圍內認列收入。(即「成本回收法」)

  承前例,若聯發公司無法可靠估計其總研究成本,亦無法評估委託人是否能支 付全部價款。但 X1 年底已投入成本預期均可回收,X2 年底已投入成本預期在 $2,200,000 額度內應可回收,另 X3 年收款數僅 $600,000,因勞務品質發生爭 議,致餘款無法回收,試作分錄。 :

X1 年

X2 年

X3 年

投入成本: 專案研究計畫 現 金

1,050,000 1,050,000

1,330,000 1,330,000

1,090,000 1,090,000

請款: 應收帳款 勞務收入

1,000,000 1,000,000

1,200,000 1,200,000

1,400,000 1,400,000


10 中級會計學 收款: 現 金

1,800,000

應收帳款

1,300,000

1,800,000

1,600,000

1,300,000

1,600,000

認列費用及收入: 勞務費用

1,050,000

專案研究計畫 合約資產

1,330,000

1,050,000

1,090,000

1,330,000

1,090,000

$,$50,000

勞務收入

50,000

勞務收入

$,$50,000

合約資產

$,900,000 50,000

應收帳款

900,000

若企業提供勞務之交易結果很可能發生虧損時,應立即認列該損失。但 如以後年度估計虧損減少時,應將其減少數沖回,作為隔年度之利益。 :連鎖加盟店特許權費收入之認列: 隨著經濟發展臻於成熟,企業為廣佈商品之通路,傾向採用開放加 盟之方式,以擴大連鎖銷售網路之規模,此係特許經營的一種,例 如:統一超商、永慶房屋。特許權授權公司有義務提供加盟店商品 、技術、員工訓練、店面裝璜、廣告促銷……等,同時亦可向加盟 店收取權利金,主要收入可分為: 原始特許權費。 常年特許權費。 常年特許權費是加盟者享受特許經營所支付的代價,授權公司須陸 續提供業務輔導等服務,故於賺得時方認列收入。 原始特許權費之認列法則: 若應收票據之收現可能性可合理預估,則「應收票據」得先予入 帳。 若解約退款期已過,則「現金」部分得認列為收入。 若已履行協助創業之義務且退款期已過,則「應收票據」部分得 認列為收入。 若特許權授權公司承諾以優惠價格出售加盟店商品或設備,則應將 部分原始特許權費遞延,待未來實際出售商品或設備時,再轉列為 出售所得之一部分。


第一章 會計理論 11

特許權授權合約可能規定授權公司得於未來期間依特定價格優先購 買加盟店。若簽約時授權公司可合理預期未來將行使購買權時,應 將全部原始特許權費遞延,俟行使購買權時加以沖銷,以減少購買 成本。 原始特許權費部分 收現,部分收票據

未賺得

收現部分 退款期已過 否

應履行義務 大部分完成

收現部分 退款期已過 否

票據收現 可能性可 合理預估

已賺得

票據收現 可能性可 合理預估

現 金 部分列 負 債

票據收現 可能性可 合理預估

是 票據收現 可能性可 合理預估 否

現金及票 現 金 現 金 部 分 現 金 現金及票 現 金 現金及票 據現值列 部分列 列 收 入 部分列 據現值列 部 分 列 據現值列 債 收 入 收 入 負 債 收 入 票據現值 負 債 負 列 負 債 

  老王向統一超商申請加盟,當即交付現金 $1,000,000 及三個月期票據 $3,000,000 乙紙,茲按上圖所列八種情況,列示分錄如下。 :

現 金

1,000,000

應收票據

3,000,000 4,000,000

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1,000,000

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12 中級會計學

應收票據

3,000,000 4,000,000

遞延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1,000,000

遞延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應收票據

3,000,000

特許權費收入

1,000,000

遞延特許權費收入

3,000,000

現 金

1,000,000 1,000,000

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應收票據

3,000,000 4,000,000

遞延特許權費收入 

現 金

1,000,000

遞延特許權費收入

1,000,000

銷售點之判定: 寄銷與承銷。 起運點交貨與目的地交貨。 成本收益配合原則: 意義:當收入認列時,為達成該筆收入所發生之一切成本及費用,亦應 一併認列。 配合方法: 因果關係直接歸屬:凡成本與收益能直接認定其關係者,當收益認列 時,產生該收益之成本亦應轉列為費用。例如:銷貨成本、銷貨佣金。 系統而合理的分攤:當成本與收益沒有直接可認定的因果關係,但具 有未來經濟效益時,則以系統而合理的方法,將成本分攤於各受益期 間。例如:提列折舊、折耗及攤銷。 立即認列費用:凡無直接因果關係可循,又無未來經濟效益可作為分 攤之依據,則應於發生期間立即轉為費用。例如:薪資費用、研究發 展費用。 :勞務交易的成本可分為原始直接成本及直接成本,前者是獲取勞務合 約所付出的代價,後者是提供勞務所產生的成本。當勞務收入採用特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