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技術與觀眾參與的「政治時事特映會」——YouTube政治時事網紅初探》王柏文 2022 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小論文(佳作)

Page 1

融合技術與觀眾參與的「政治時事特映會」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初探 摘要 以政治時事為創作主題的「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在多國都已成為人們 接受政治資訊的重要來源。本文從微名人、社群媒體能供性與情感公眾的角度 切入,初步理解對這種與過去新聞、政論節目與脫口秀不同的新興現象。對 「志祺七七」、「眼球中央」兩位不同類型網紅的分析指出,他們在情感公眾 中,透過影片召集了一場場「政治時事特映會」,讓使用者於會場中發表混合了 自身經驗、知識與情感的回饋,為知識社群貢獻,形成一個持續流動的「情感 資訊池」。如可搜尋性等 YouTube 突出的社交媒體能供性,除了能催生網紅不 同的內容策略,也進一步提供了情感資訊池強力的流動能量。另外,融入內容 的觀眾參與加上網紅的「再生產」,協助界定了政治娛樂內容的協助界定嚴肅/ 幽默詮釋界線;透過其他平台的微名人實踐,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更進一步 在特映會「會場外」,持續與觀眾協商網紅的整體核心價值。 關鍵詞:YouTube、微名人、能供性、社群參與、情感公眾、政治時事網紅

Abstract

The "YouTube Political Influencers" (YPIs) with the theme of political current affai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people to receive 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many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we start from the theoreitcal perspectives of microcelebrity,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 and affective publics to understands this emerging phenomen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news and political talk shows. An analysi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YPIs, "shasha77" and " EYECTV", pointed out that in affective publics, YPIs convened a series of "political special screenings" through videos, allowing users to express their own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affective feedback, contributing to the epistemic community and forming a continuous flow of "affective information pool". YouTube's prominent social media features, such as searchability, have not only given rise to different content strategies for YPIs, but also provided a strong flow for the affective information pool. In addition, the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tent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YPIs help define the boundary between serious/humorous 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entertainment content;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icro celebrities on other platforms, YPIs has further negotiated the core value of themselves with audiences outside of the special screening.

Keywords: Affordances, Affective Publics, Microcelebrity, Political Influencers, YouTube

2
"Special Screenings of Political Current Affairs" which Integrating Technology and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YouTube Political Influencers
3 近年,YouTube 上原生且以政治和時事為主題的創作者,即本文所謂的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逐漸成為部分民眾的重要資訊來源。根據臺灣傳播 調查資料庫 2021 年的調查,有 40.5% 的年輕人有時或經常收看 YouTube 的時 事評論影片。隨著這類影片逐漸受到歡迎,影片創作者們的聲量、影響力也逐 漸累積,並有能力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觀眾的政治或公共參與。2020 年台灣總統 大選期間,三位總統候選人均現身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的中,欲透過影片與 觀眾溝通。與此同時,歐美與世界各國的政治傳播研究,也開始關注包含 YouTube 在內的社群媒體政治網紅(Lewis, 2018; Bause, 2021;Д.в, 2021; Fischer, Kolo & Mothes, 2022)。我本身就是政治時事 YouTuber 的固定觀眾,在 這些頻道爆發成長的 2018 年開始持續關注「志祺七七」、「博恩夜夜秀」、「國際 大風吹」等節目,也常在頻道下方留言互動,或觀看其他網友對議題的討論。 這讓我開始好奇,這些比過去電視政治節目更能進行互動參與的新媒體,為政 治內容帶來了什麼變化?同樣是社交媒體,YouTube 與其他平台帶給我們的政 治內容有何不同?網紅又如何利用這些特性? 時至 2022 年,台灣此類網紅影片數量與觀眾持續成長,不少頻道亦已突破 百萬人的訂閱大關,但國內卻少有針對此現象的研究,故我欲對 YouTube 政治 時事網紅最鮮明的幾個部分進行初探研究。首先,網紅可以概念化為社交媒體 研究中的微名人(microcelebrity)去理解。這些微名人是根植於對社交媒體技 術邏輯的理解上,於是能供性(Affordances)視角將是分析的重點工具;其中 我尤其著重在能引發社群參與的能供性,因為 YouTube 的知識社群性質在政治 時事內容上可能更加明顯(Soriano & Gaw, 2021)。最後,Papacharissi(2015) 融合了社群媒體技術、情感與政治的著作能幫助我融合上述重點,討論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與其觀眾)在政治中的角色與意義。透過這些文獻的 視角,我進一步提出以下問題: 1. 觀眾參與對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的政治內容呈現,帶來了何種變化? 2.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在其它社交媒體的微名人實踐,如何與 YouTube 內容產生關聯? 3.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如何利用平台能供性,融入其內容經營策略中?
4 2019 年歐洲議會大選前,知名 YouTuber「Rezo」發布一部長達 55 分鐘、 名為「基民黨的毀滅」(Die Zerstörung der CDU)的影片,呼籲選舉時給基民盟 教訓。主流媒體認為這支「政治炸彈」讓許多年輕人「暫別電腦、打開自己的 臥房門,向父母緊急建議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攻略」(黃淑玲,2019 年 6 月 10 日)。這讓歐洲學者們開始重視政治網紅在政治傳播上的角色。在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 在 2020 年的調查也指出了 YouTube 政治網紅與其影片興起跡 象:平台上由非傳統媒體組織經營的「獨立新聞頻道」中有 57% 都是由 YouTuber 經營。這類網紅在學術上還未有具共識的命名,我在本文稱其為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指專門為了網路觀眾製作關於政治、時事主題內容 的 YouTube 帳號。在這個定義下,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可能是個人、也可能 有機構組織協助支持,但重點是其節目專為 YouTube 或至少專為網路觀眾製 作。相較之下,如由東森新聞將原先電視上的《關鍵時刻》政論節目上傳的這 類內容,則不在本文的範疇內。Fischer et al.( 2022)為這類 YouTube 上的政治 影響者(Political Influencers on YouTube)區分三種主要格式方向:(1) 新聞延 伸(Journalistic Extension)包含解說型影片、對既有新聞的彙整或類似傳統新 聞的報導等;(2) 娛樂包裝(Entertainment Packaging)指用愉快、悠閒的方式 提供政治資訊和娛樂的混合內容;(3) 黨派憤慨(Partisan Indignation)涵蓋態 度明確的政治評論和政治諷刺。在挑選研究案例時,我將應用這些分類。 在台灣,這類節目約從 2014 年開始出現,當年創作者「林辰 Buchi」製作 太陽花學運討論影片引起廣大迴響;2016 年「卡提諾狂新聞」以嘲諷政治的影 片迅速竄紅,受各大報網路媒體報導;2018 年「博恩夜夜秀」挑戰高爭議性時 事主題激起民眾與媒體討論,同年的「志祺七七」更開啟以「每日更新」頻率 推出政治時事影片的先河,至今已累績超過 1,500 支討論各式社會議題的影 片。我綜合 YouTube 分析工具 Noxinfluencer 的「新聞與政治」排行榜與研究者 自身篩選增補,列出國內現有 YouTubers 政治時事頻道於表一,可見許多頻道 的訂閱人數已在百萬上下。2021 年,有 25.9% 的台灣人有時或經常收看這類 影片;其中 18 35 歲的年輕人,觀看的比例則來到 40.5%(張卿卿、陶振超, 2021)。至此,YouTube 政治時事影片已成為台灣年輕人吸收政治時事資訊的重 要來源。面對這種新媒體內容,長期研究政治娛樂的 Becker(2020)就認為目 前緊迫的問題是在社群媒體時代,這類節目如何適應更廣泛的媒體使用模式,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有別過去的媒體使用情形。近年 YouTube 演算法更鼓勵長時 間的內容,生態發展也趨向讓創作者更專業化、制度化地生產影片與累積粉 絲,無論是媒體曝光時長、創作者與觀眾的關係都已不可同日而語。 表一:台灣 YouTubers 政治時事 Top 15 頻道整理(以訂閱人數降冪排列)1 網紅帳號 名稱 總觀看次數 訂閱人數 影片數量 STR Network(博恩夜夜秀)2 432,382,166 1,490,000 465

眼球中央電視台 224,556,545 1,140,000 763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329,319,228 1,010,000 2,088 cheap 191,062,538 1,010,000 1,420 卡提諾狂新聞 323,988,708 972,000 693

波特王 Potter King 145,922,681 922,000 501 觀點 401,975,784 732,000 7,789 台客劇場 TKstory 84,112,398 730,000 366 郝毅博 ( Ben Hedges) 94,075,836 703,000 364 呱吉 115,483,461 604,000 530 攝徒日記 Fun TV 204,325,147 542,000 906 老天鵝娛樂 181,544,791 477,000 1,101

寒國人 88,906,791 431,000 1,136 館長惡名昭彰 82,379,394 419,000 1,015

唐浩

5
世界的十字路口
39,311,383 344,000 369 註:(1) STR Networ 自「博恩夜夜秀」2020 年結束後,現已較少政治時事節目。 (2) 本表數據以 YouTube API 抓取,紀錄之數據為 2022 年 5 月 21 日時的頻道數據,可能包含其他非政治時事影片之 數據。 今日的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主要以名聲根植於社交媒體的「微名人」 為主,他們運用名人實踐策略鞏固粉絲,但與觀眾建立了比傳統名人更親密的 關係。微名人(microcelebrity)是一種策略與實踐,人們將自己視為一個可供 他人消費的公眾人物,利用戰略性的親密關係來吸引追隨者,並將其受眾視為 粉絲(Marwick, 2015),相較於傳統名人與觀眾距離更近、更像普通人。最 近,微名人在政治領域的活動開始受到更多重視。創造了「網絡微名人行動主 義」一詞的 Tufekci(2013)認為這些「具有政治動機的行為者,成功地利用社 交媒體能供性來展示他或她的政治和個人自我,以爭取對某一事業的關注」(p. 857)。由此可見,微名人對社群平台特性的掌握與影響力脫離不了關係。 Laaksonen, Pantti & Titley(2020)對芬蘭 YouTube 政治微名人的分析也認為, 他們通過利用與視覺、聲音、自我推薦、評論相關的社交媒體能供性,使內容 具有吸引力和價值,並建立明確的個人品牌和觀眾。因此,能供性的視角將能 協助更細緻地理解 YouTube 上的政治時事網紅。 能供性理論發展至今,提供了一種在環境和使用中解釋對象和工具的方 法。能供性(Affordances)的概念最早由 Gibson(2014)在生態心理學中發 展,指潛藏在物理環境中提供給動物的可能性(會約束或控制動物行為) 。 Norman(1990)之後把這概念發展到設計研究領域,提出「感知能供性」。這
6 種能供性指出使用者如何與設備互動。後續社會能供性、傳播能供性的發展, 強調能供性不只是靜態的、單純與個人感知或行動有關的,而是「存在於社會 互動中」,會隨著其他人的行為、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而動態變化(Graves, 2007)。本文同意這樣「行為提供行為」(behavior affords behavior)(Postigo, 2016, p. 127)的能供性觀點,因為 YouTube 這樣由演算法不斷驅動、更新的社 交媒體,能使個人的每個行動對平台和其他使用者造成動態變化。更具體來 說,本文採用 Majchrzak et al.(2013)對能供性的定義,將其視為施為者的意 圖和技術能力的相互性,這種相互性為一特定行動提供了可能性。 當談到社交媒體研究中的能供性,Bucher & Helmond(2018)綜觀過往文 獻指出,學者們通常在兩個不同層次將能供性做概念化:(1) 抽象的高層次 (an abstract high level),指科技設備、平台和媒介促成的動態和條件;(2) 更 具體功能導向的低層次。作為一個初探研究,本文認為對抽象高層次能供性的 討論應較能更宏觀地發現政治時事網紅在 YouTube 上的不同邏輯,以回應這個 剛興起的現象。在此層次上,Boyd(2010)很早就提出塑造社交網站的四個核 心能供性:持久性(Persistence),線上表達被自動記錄存檔;可複製性 (Replicability),資訊由數位資訊組成,即易複製傳播;可擴展性 (Scalability):網絡公眾中內容被看見的可能性很大;可搜尋性 (Searchability):可以透過搜尋來存取網絡公眾中的內容。Treem & Leonardi (2012)也進一步提出可見性(Visibility)、可編輯性(Editability)與關聯性 (Association)等見解。值得注意的是,YouTube 可能在「可搜尋性」上遠超 越其他社交平台,YouTube 現今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搜尋引擎,僅次於 Google (Ertemel & Ammoura, 2021),而 YouTube 作為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旗 下的社交媒體,與 Google 搜尋功能亦有極高的結合度。這些突出的能供性可能 引發政治時事網紅的不同實踐。 社交網站上的核心部分 使用者的生產和參與,對於 YouTube 政治時事 網紅亦相當重要,也引出更多能供性的討論。YouTube 的角色已逐漸從分享生 活影片的內容網站,轉為知識社群(epistemic community)的代管者,使用者 除了可以搜尋、複製、分享轉傳外,他們自身就可以是內容與知識的生展者。 這種發展與參與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DIY 文化與 DIY 政治(DIY Politics)的相互碰撞下,人們能與社群分享各種內容,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集 體智慧,讓 YouTube 成為不同政治時事資訊、不同人們之間的連結力量 (Bennett, 2012;Soriano & Gaw, 2021;Jenkins, Ito & Boyd, 2015)。針對線上 的知識社群,Majchrzak, Faraj, Kane & Azad( 2013)從能供性視角指出社交媒 體的多種能供性提供了契機,讓線上公共知識的共享,從集中、間歇過程轉為 分散式、連續的知識管理過程,轉變為與各種陌生網友持續的、流動的、充滿 不可預測性的公共知識對話。例如,後設發聲(Metavoicing)的能供性提供用 戶指在透過對他人的在場、個人資料、內容和活動做出反應,以參與正在進行 的線上知識對話,讓知識對話更富成效。YouTube 影片下方的留言區也能發現
7 上述可能性,人們可以對內容提出觀點或新資訊,其他網友也能繼續針對這些 內容「按讚」或指名回覆。 當社交媒體能供性與社群平台持續提供人們各種行動的可能,那其中的政 治活動與過去的傳統有什麼差別?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這樣的微名人在其中 扮演什麼角色?我認為 Papacharissi(2015 )的《情感公眾:情緒、技術和政 治》提供了適當的分析視角。該書主要描述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新媒體如何 邀請人們在時事中「感受自己的位置」,進而發展新聞故事和各種形式的公民動 員。這些技術構成了過去沒有的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活動混合的「第三空 間」,為想要思考和感受進入政治的人提供了機會。透過非正式、混合的公民參 與管道,人們尋找參與感,或是一種「被納入感」(the feeling of being counted)的情感特質, 社交媒體「放大和修正了敘事的傳統」,喚起人們的情 感反應,讓民眾對未知的情況進行意義建構。 她主要關注的平台是推特(Twitter),在其書中分析推特的平台特性如何在 阿拉伯之春的社會運動中,協助把這場運動定義為一場革命。例如,其「永遠 在線」的架構、不慣更新的連續資訊流,有助於建立一種即使沒有新的新聞, 但一切運動都持續運行的「氛圍」;而各種富含情感的貼文重複地轉推,形成一 種被稱為副歌(refrains)的情感表達節奏,加強了整個資訊流的氛圍,並逐漸 將運動框架為一場革命。這些平台技術支持的情感過程,將事實與觀點和情感 混合在一起,模擬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反應方式。這些日復一日的實踐 形成了「情感公眾」(affective publics)──被網路技術改造的公眾,是人、技 術和實踐的互動及從這種互動中發展出來的想像集體。 在這些分析中,有兩個視角更能協助對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的分析。首 先,在前述推特上阿拉伯之春「革命」框架協商的過程中,不同於傳統新聞潛 藏在「後台」的邏輯,Papacharissi 指出在推特上是在「前台」 即各種推文 的論述中生成框架的。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雖有後台的內容產製邏輯,但平 台提供的參與性讓留言區常出現各方回覆,提供更多訊息或觀點,且網紅的微 名人實踐也更常將後台帶到前台。在這個情況下,網紅與觀眾可能用不同的方 式協商對內容的理解。另外,她也描繪出推特政治時事新聞的群眾外包實踐 (crowd sourced practices)。這種實踐讓菁英與非菁英一同策畫、協商資訊流 (如那些故事比其他故事更優先),雖然主要新聞流還是由大型新聞機構主導, 但隨後的第二組菁英如知識分子、部落格作者等,會以更加個性化的論述策略 佔據新聞流中心地位。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可能也在特定時事的資訊流中, 扮演第二組菁英的角色,不過 YouTube 不同於推特的「水平互動」邏輯(鄭宇 君,2017),能讓用戶迅速分享擴散,而是更加鼓勵垂直互動的知識社群,因此 在政治時事資訊的群眾外包實踐也可能有所不同。
8 本文選擇「眼球中央電視台」(以下稱「眼球」)與「志祺七七 X 圖文不 符」(以下稱「志祺」)兩個不同類型的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以案例研究方 式探索上述問題。選擇這兩位網紅頻道的原因是,其為台灣目前唯二超過百萬 訂閱,且固定以政治時事內容為主的 YouTube 頻道(另外兩個表一中破百萬訂 閱頻道:館長成吉思汗、STR Network,目前內容主力分別為健身與單口喜 劇)。「志祺」是由簡訊設計公司創辦人張志祺與其公司團隊創立,內容偏向嚴 肅、新聞延伸。該頻道擁有其他政治時事頻難以觸及的特色 每日更新,主 力內容是長度十分鐘左右、探討時事與社會議題的影片;另外,六十秒內、風 格較輕鬆幽默的「shorts」影片是另一主力。頻道開播至今累積 2000 餘部影 片,總觀看數字超過 3.5 億。「眼球」則偏向娛樂包裝與黨派憤慨風格,模仿中 國中央電視台形式製作各種惡搞諷刺影片。不過,在俄烏戰爭期間該頻道派員 前往波蘭,製作相對嚴肅的「挺進烏克蘭前線」系列內容。頻道至今累積 700 餘部影片,總觀看數字達 2.3 億 我將在分析中詳細察看這兩個網紅在 2022 年 3 月 1 日至 2022 年 5 月 1 日 期間內發布的特定內容和觀眾的互動留言。主要檢視的資料為 YouTube 的影片 與留言,不過由於他們的整體微名人實踐是透過多種社交媒體來完成的,我也 將檢視他們的 Facebookm 與 Instagram 帳號(包含以頻道名稱建立的粉絲專業 和網紅個人的公開帳號)的相關內容以參照分析,其內容包含貼文、留言、 Facebook 上粉絲公開分享的貼文內容等。「志祺七七」與「眼球中央」之訂閱 人數超過百萬,資料量龐大,但本研究僅為初探性且由我一人進行,故在主要 YouTube 內容部分兩頻道各選 6 部相關影片。 資料收集時間為 2022 年 5 月 16 日,以 YouTube 提供之 API 抓取資料後篩 選,僅挑選聚焦俄烏戰爭和中國/台灣兩岸議題的影片。如此篩選的原因是, 此二主題是資料蒐集期間討論度高且融入國人生活討論的政治時事。兩岸、統 獨議題本就是台灣民眾平常高度關注的政治話題,俄烏戰爭則是 2022 年最受討 論的國際新聞之一,又鑒於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台灣之於中國的處境相似處, 台灣民眾與媒體對俄烏戰爭討論度高,更常將兩議題並陳討論。另外,這兩個 主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自年初持續至今的話題,相同主題上,可以蒐集各頻 道製作的不同形式影片。影片形式需儘量涵蓋一般影片、Shorts 短影音等不同 形式影片。表二與表三列出經挑選後的兩頻道影片列表,後續分析中影片稱呼
9 將以頻道簡稱與編號表示,如志祺七七頻道的第一部「俄烏戰爭爆發!普丁的 野心到底是什麼?解體三十年的蘇聯,要復活了嗎?」影片,將簡稱為「志祺 影片 1」。 表二:挑選後之「志祺七七」影片資訊 發布日期 影片編號與名稱 影片形式 觀看數 留言數 2022/2/15 1.俄烏戰爭爆發!普丁的野心到底是什麼?解體 三十年的蘇聯,要復活了嗎? 一般 1,213,791 2,652 2022/3/4 2.百萬難民出逃!戰爭一週後,烏克蘭狀況如 何?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有用嗎? 一般 286,217 977 2022/3/11 3 台灣是中國的嗎?普丁: 算是,也不算是 Shorts 570,189 1,310 2022/3/12 4 普丁還我 TikTok!!! Shorts 244,293 406 2022/3/28 5.俄烏開戰了,共軍也會攻台嗎?那些常見的 「攻台戰術」會成真嗎?《七七說書》EP 026 一般 261,432 3,426 2022/4/18 6 俄烏戰爭都是「北約」害的?不停被 cue 的 「北約」,到底是什麼?《生難字彙大辭海》EP 051 一般 170,470 977 表三:挑選後之「眼球中央」影片資訊 發布日期 影片編號與名稱 影片形式 觀看數 留言數 2022/2/25 1.【新聞聯播】華春瑩稱「俄非入侵、台灣非烏 克蘭」 陸網紅製五星旗保身也挨批 一般 410,349 1,891 2022/3/22 2.【挺進烏克蘭前線】烏克蘭一家相擁團聚!直 擊波蘭邊境感人畫面 Shorts 24,063 17 2022/3/23 3.【辱華記者會】俄烏戰爭掀排華浪潮 匪發言人 出面迎戰 feat. @百靈果 News 一般/ 首播 241,054 913 2022/3/30 4.【央視鬥風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否應該 制裁、抵制俄羅斯? 直播 51,471 123 2022/3/31 5.【刁民大攔轎】本台俄烏報導惹粉紅不滿 攝徒 「八炯」頻現身令災胞錯亂 一般 290,945 623 2022/4/15 6.【央視一分鐘】扯!上海缺糧吃草官方竟辦美 食大賽 台灣表妹再返淪陷區 一般 780,942 5,108
10 在第一步分析中,我檢視了每部影片喜歡數前 10 名的留言(通常會最先被 其他觀眾看到),並給予七種類型的編碼:(1) 情緒表達;(2) 諷刺; (3) 感謝; (4) 祝福;(5) 心得; (6) 自身經驗;(7) 資訊補充。「感謝」、「祝福」與「情緒 表達」在兩個頻道中都可常見得,可能由於本文收錄的影片聚焦俄烏戰爭與兩 岸議題,所以網友傾向對戰地人民給予祝福,或對有敵意的一方表達情緒。而 也有些留言類型在不同頻道特別突出:「眼球」的留言以「諷刺」、「情緒表達」 最多,而「志祺」的留言中雖也有這類留言,但特別突出的是前者少有的「自 身經驗」與「資訊補充」類型。詳細觀察這些留言後,引出了下方第一部分的 分析發現。 我發現兩個頻道的留言用不同的方式,幫助其他觀眾進一步理解節目內 容,或拓展與影片議題相關的知識。這些使用者們參與的痕跡經過其他觀眾的 認可與演算法的排序,融入整個中,當人們在觀看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時, 其實是在觀看網紅與觀眾共同創造的一組內容。 (一)觀眾留言 參與,將經驗、知識與情感融入影音內容 在「志祺」頻道的影片下方,會有許多網友留言補充和影片議題相關,但 影片中沒講到的其他資訊。例如在「志祺」討論俄烏戰爭的影片 1 與影片 6 的 回覆中出現的: 之前讀過 "Prisoners of Geography",第一章就在探討什麼俄羅斯那麼愛打 依 據作者 Tim Marshall 的說法,俄羅斯西面全是平原、毫無天險。在沒辦法固 守領土的情況下,俄羅斯人自古就只有以不斷向外擴張的方式,以空間換取 安全。(使用者「Jojo Hung そかべいけい」發布於志祺影片 1) 法國可以說是北約的一個奇葩 戴高樂時期退出了北約,但到了薩科齊時代 就重新加入北約 感覺法國的外交政策怎麼這麼像韓國 一方面和美國合 作,但另一方面卻想和美國保持距離(使用者「Jojo Hung」發布於志祺影片 6) 這些留言提供了影片沒提及,但他處可見的既有議題知識,也伴隨著留言 者自身的情緒表達。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留言與議題相關,但講述的是用戶自 身經驗,是他處難以看到的資訊。在強調俄烏戰爭的影片 2,或討論中共攻台 方式的影片 5 中都可見得:

p. 30)。 在上述留言中,更有趣的是「自身經驗」的留言類型。這些留言者分享第

一手的經驗,但在其他大眾新聞媒體中,這些「普通人」的聲音是更無法看到 的。這裡聚集的不只是看熱鬧、看新聞的人,還有與片中事件相關的行動者,

Majchrzak et

)所謂「後設發聲」的能供性,並主動邀請觀眾參與。在留言區見到

11 (……)我更關心的是俄羅斯的朋友 在這一周內我一直持續的使用社群與他 們密切聯絡 其實俄國境內有非常多年輕一代的人都是反對普丁的 現在面臨 經濟制裁,俄國國內的生活不知道會變得多艱辛(……)(使用者「林筑筠」 發布於志祺影片 2) D. 我覺得「知道戰爭發生時,以自己的角色應該做什麼」很重要,但相關的 教育與訓練卻完全忽略。我是一年義務兵,但認真說來除了安官、站哨、用 槍、擦槍外,完全對義務役應該有的「定點防衛」技能毫無概念。(……)也 許還不如教些工兵的技巧,不管造橋鋪路、搭防禦設施都能用到。(使用者 「LoiteringKevin」發布於志祺影片 5) 這些大量的「自身經驗」與「資訊補充」類型留言的出現,主要和「志 祺」節目主持人張志祺固定在影片結尾呼籲回覆有關。幾乎每一部該頻道的影 片,結尾都會提出一個簡單的提問並呼籲觀眾留言(見圖 )。不僅如此,影片 還提供 ABCD 幾個選項降低觀眾留言門檻。而實際上,如同用戶 「LoiteringKevin」的回覆,有打出這些選項的留言幾乎都不會只留下英文字 母,還會多打幾句自己的想法。每個留言者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與經驗提出補 充,Jenkins et al.(2015)討論集體智慧時指出這種多元化是知識社群的核心價 值所在,「貢獻越多元,社群能夠擁有對於問題的解決方案就越豐富」(
不需透過記者就能提供有價值的資訊。一方面,這顯示網紅感知到
al.(2013
他人的傳播行動,讓這種能為知識社群貢獻的可能性更展開給使用者。而能看 到這些留言,其他用戶的潛在參與 對留言按讚也發揮了作用,讓演算法將 熱門留言推到更明顯可見之處,這種動態機制也回應了 Postigo(2015)「行為 提供行為」的能供性觀點。另一方面,「自身經驗」的留言確認了 YouTube 上 也存在 Papacharissi(2015)所謂的群眾外包實踐。透過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 這類第二層知識分子的鼓勵留言,再加上演算法排序的支持,非菁英的觀眾獲 得了新聞敘事的權利,提供「更主觀但更符合情境的主題敘事」(p. 18)。也因 為這些留言融合了自身經驗,觀者可以直接對那些人的感受、觀點甚至是情緒 進行想像。至此,觀眾的參與融入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的觀看體驗中,各方 觀點、知識、情感與報導資訊揉合在一起,成為了融合情感與認知的資訊池。 圖 :「志祺」主持人於影片結尾提供選項呼籲留言
12 (二)觀眾參與 和網紅內容再生產,協助界定嚴肅/幽默詮釋 界線 與「志祺」不同,「眼球」頻道以政治諷刺內容為主,利用許多事實資料並 加入反串、諷刺的趣味點。對該頻道影片留言進行詞頻分析會發現,「哈哈」這 類娛樂反應詞在大部分影片中,都是排名都相當靠前。不過,「眼球」並非每則 影片都追求完全的娛樂化,在某些段落中,甚至看起來與一般嚴肅的新聞台無 異。過去在政治娛樂或「軟新聞」學術傳統中常討論一關鍵問題:閱聽人是否 會將嚴肅的政治問題只當成娛樂素材,忽視其對社會的重要性? 在報導俄烏戰爭的眼球影片 1(嚴肅內容相對較多)的分析中,可發現其 觀眾的確能區分哪些是娛樂、哪些是嚴肅 該部留言中娛樂反應詞的詞彙比 例較其他影片低了超過九倍 1。歐美的政治脫口秀經常夾雜事實與娛樂的內 容,也因此過去學界在怎樣的觀眾能辨認出嚴肅的知識上有不少爭論,結論通 常是這倚靠觀眾的教育程度(Hollander, 1995 ;Baum, 2003)。但在觀眾的回覆 內容都能被看見的 YouTube 上,事情可能有所變化: 我最欣賞眼球的一點就是遇到攸關人道的事,你們是完全不諷刺、完全沒在 開玩笑的。(使用者「Streamlined Engine」發布於眼球影片 1) 上述留言是 2022 年 2 月 25 日,「眼球」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發布的 影片中的網友留言。至本文撰寫時,該留言獲得 344 個喜歡,是該篇留言中喜 歡數排名第八位,在瀏覽該影片頁面時,此留言也至少會出現在前 15 個排序當 中(隨 YouTube 未公開的演算法而有些微變化)。就「Streamlined Engine」這個 使用者帳號在其他影片中出現的頻率(在另外兩部影片中也出現)與留言內容 1 本文稱「哈哈」、「哈哈哈」等為娛樂反應詞,其在眼球影片 3、4、5、6 留言中 平均比例為 2.37%;在眼球影片 1 留言中比例為 0.26%。眼球影片 2 留言中無這類詞彙。
13 來看,該帳號是「眼球」的忠實觀眾,故對內容和幽默手法也有較高的理解 度。這位資深觀眾的留言揭示出「眼球」在嚴肅與幽默的界線,而其他 344 位 不可見的使用者也利用「喜歡」功能給予認可,因此被演算法抬升的留言就能 指引新進觀眾「何時應該嚴肅看待」。 如果反過來,當有人對特定內容太過認真,也會有網友留言反饋。甚至 「眼球」頻道本身也會利用觀眾的留言,再生產一系列影片,對挑選「太認 真」的網民進行回應與諷刺(如圖二),另外也為其真正嚴肅的內容(如派員前 往烏克蘭邊境採訪)做說明。該影片下方也又會有網友繼續留言,形成溝通幽 默/嚴肅邊界的循環: 就綜藝頻道....小粉紅一點幽默都沒有 本來就是諷刺搞笑台....(使用者「灣 家啦」發布於眼球影片 5) 圖二:「眼球」主持人將網友留言再生產成新影片 「眼球」這些涉入程度較高的觀眾們,以社群的集體參與(community involvement)(Jenkins et al., 2015)協助界定了幽默與嚴肅界線的實踐,一方面 表達了個人情感,一方面為其他參與的成員做出貢獻。這樣的留言融合在影 音、留言的 YouTube 觀看體驗中,成為了內容的一部分。這些留言需要被突 出、被強化,才得以出現在可被觀眾見到的地方,YouTube 的喜歡與不喜歡按 鈕,以及排序熱門留言的演算法進一步強化了這個可能性,再加上網紅利用留 言再生產新內容,網紅、觀眾與技術的合作共同塑造出了一個符合「眼球」觀 眾的「詮釋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ies),降低新近觀眾的理解門檻。 (三)政治時事特映會與情感資訊池 在新媒體提供多種互動能供性的情況下,用戶不再只是單純地「看影 片」,而是更向被邀請參加一場「特映會」在欣賞過後可以在網紅以及平台能 供性的「邀請」下,公開提出自己的觀點、補充資訊或詮釋,除了影片內容 外,網紅與其他觀眾的話語都混合在一起被消費。Papacharissi 曾以 Twitter 上 的新聞分享實踐,指出融合情感與認知的「情感新聞」資訊流如何形成。而
14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 與其創作的影音,雖然流動速度並不如 Twitter 快,但每 一場「政治時事特映會」都已成為部分用戶吸收時事的來源,用戶在 YouTube 平台能供性與政治時事 YouTuber 召喚下的 留言參與,更將情感、觀點、詮釋 和報導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雖然傳散性不突出但持續流動的「情感資訊 池」。 用戶對 YouTuber 的觀點與詮釋方式,不只在 YouTube 的影片觀賞和參與 中進行。因為無論是網紅還是粉絲,都可能不只僅經營或使用一個媒體。 YouTube 政治網紅作為微名人,需要透過社交媒體對觀眾協調地、策略性地培 養受眾來達到名人地位,其中一種常見的實踐即是經營多種社交媒體帳號,讓 內容在不同管道中流動,但根據不同的媒體或受眾特性修改呈現的方式 (Khamis, Ang & Welling, 2017)。這些不同平台的不同展演策略,有機會在特 映會的「會場外」透漏更多線索。觀察「眼球」和「志祺」的不同平台,可見 此二頻道在 Facebook、 Instagram 都有區分官方帳號和主要主持人(「志祺」為 張志祺、「眼球」為陳子見)帳號,官方帳號主要分享 YouTube 上的影片內容 或頻道的自有商品、商業合作等資訊;網紅個人帳號則是更「後台」的生活片 段分享。鑒於微名人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真實與親密感,我在此更關心的是網 紅個人帳號。 首先,我注意到的「眼球」的陳子見在個人 Instagram 帳號(粉絲數 17.3 萬人)上一篇突兀的貼文,它能延續上一節對「眼球」頻道觀眾如何學習嚴肅 /幽默詮釋界線的討論:網紅個人在 Instagram 帳號的展演,也可能對 YouTube 頻道政治內容中嚴肅/幽默界線的學習帶來一定作用。該帳號的策略是呈現 「不太關心時事的另一個視網膜」,且「這裡只有垃圾話、廢、曬狗」。檢視帳 號中大部分貼文,確實主要以陳子見個人生活片段、外出旅遊或寵物為主題, 幾乎沒有「眼球」YouTube 頻道中的內容出現。不過,在 3 月 16 日的一則發文 中,出現 YouTube 頻道中俄烏戰爭的影片截圖,內文一反常態地以嚴肅口吻, 從大學時與新聞系朋友「跑過縣政府、縣議會、海邊的工業區、各種抗議場 合」談到當時頻道派員前往烏克蘭邊境的心境: ……回想起這一切,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這一切演變 成這番模樣。但我始終告訴自己,公司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一定要保有 彰顯頻道精神與價值的地方,很開心我們團隊從來沒有忘記,更確切地說, 是大家一直以來都銘記在心。只是現在比較有能力做了……(陳子見 Instagram 貼文,2022 年 3 月 16 日) 陳子見的 Instagram 雖然整體已經提供了許多「後台」的生活化展演,但當
15 這些實踐成為日常後,突兀的一篇嚴肅內容在此平台上就成為了一種「越界」 (見圖三),也因此我認為這篇貼文是 Marshall(2010)所謂越界的親密自我 (transgressive intimate self)的展現。Marshall 認為社交網路能供性讓名人暫時 的情緒、更接近自我核心的特質更可能被召喚出來,出現「越界」的親密自 我,這些內容通常充滿激情或痛苦,給民眾一種看到「真相」的感受 (Marwick & boyd, 2011)。這種兼具真實、真誠和越界的反差感,可能是其成 為資料抓取範圍內喜歡數排名第三(2 萬次喜歡)的因素之一。該文展示了其 內心動機與核心價值,直白地讓觀眾了解頻道在哪些層面上是「認真的」。 圖三:陳子見 Instagram 生活化貼文中(左)出現突兀的嚴肅貼文(右) 該篇貼文協助觀眾學習詮釋界線的另一個路徑是情境勾連(Context collusions)。該 Instagram 帳號原先輕鬆生活化內容中的突然出格,是 Marwick & boyd(2011)所謂的情境崩潰(Context Collapse)狀態。情境崩潰 描述在眾 多不同受眾佔據同一社交媒體空間時,一個根植於特定規範或情境的訊息,會 被來自不同情境的受眾接收的衝突狀態,Davis & Jurgenson(2014)又將其區 分為情境勾連和情境衝突(Context collisions)。我認為眼球這篇貼文更貼近情 境勾連,是一種有目的性、將各種背景與網絡連結在一起的作法。藉由嚴肅內 容造成的衝突感,推使受眾了解不同面向的「眼球」或進一步在 YouTube 發布 的內容中更注意其嚴肅價值的部分。事實上,在該篇 Instagram 貼文的下方,就 出現不少對頻道「認真程度」重新考量的留言(見圖四)。如使用者 「teresa.lin728」的公開留言就展現了他從一開始以為是開玩笑,到後來發現他 們是「認真的」的心境;使用者「goong1126」先前看 YouTube 以為都是演的, 在 Instagram 才有了確認的機會。這些回覆顯示該貼文帶來的情境崩潰,的確引 起網友在 YouTube 之外對微名人品牌價值的持續協商。 圖四:在貼文下方對於「眼球」認真程度持續協商的留言
16 YouTube 上的創作者常藉由媒體平台提供的能供性,讓內容更需有吸引力 價值(Burgess & Green, 2018),「志祺」與「眼球」等政治時事頻道也善於跟隨 平台技術調整內容。這些調整除了能讓內容更被觀眾看見,甚至使網紅的政治 時事內容風格產生變化。 (一)標題變更 :掌握 YouTube 的強勢能 供性 在本此檢視的影片中,志祺影片 1,即關注俄烏衝突的〈俄烏戰爭爆發! 普丁的野心到底是什麼?解體三十年的蘇聯,要復活了嗎?〉數據最為亮眼, 120 萬的觀看數在該頻道 2022 年至 5 月的所有影片中位居第一。最主要的原因 可歸於受全世界關注的俄烏戰爭帶來的流量。不過細看影片發布時間為 2022 年 2 月 15 日,內容也僅著重解釋普丁對烏克蘭的野心,而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的 日期發生在 2 月 24 日。「志祺」當然無法預知未來,也不太可能在事件未發生 前就聲稱「俄烏戰爭爆發」。顯然,這是經過修改後的標題。 利用全球資訊網的數位檔案館「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我得以 檢視過去特定時間點、特定網站的存檔副本。如圖五顯示,在網站時光機上, 該部影片在 2022 年 2 月 15 日當天的影片標題為〈俄國即將出兵烏克蘭?! 普丁的野心到底是什麼?解體三十年的蘇聯,要復活了嗎?〉。後兩個月的時 間,「網站時光機」並無紀錄,而到 5 月時,該影片就已經換成由「俄烏戰爭爆 發」開頭的標題了。我推測「志祺」團隊可能在衝突爆發當下就迅速編輯標 題,改成最可能被人們搜尋的關鍵字以追求曝光。 圖五:2022 年 2 月(左)與 5 月(右)時的「志祺」影片 1 標題
17 使用 Google Trends 搜尋趨勢工具探索兩種標題的關鍵字趨勢,可見在 2 月 15 日至 5 月這段期間,「俄 烏 戰爭」相比「俄 出兵 烏克蘭」的搜尋熱度已 來到不同等級,事件剛爆發時兩者甚至有超過百倍的搜尋熱度差距(見圖六)。 能夠有這樣的操作,先是創作者理解並利用 Treem & Leonardi(2012)所謂可 編輯性(Editability)與持久性(Persistence) 等能供性的結果,網紅能自由修 改已發布的內容,且這些內容會幾乎永久地持續在網路上存在。上述能供性在 其他如 Facebook 的平台並無太大差異,但這種修改標題的方式,能在此片帶來 如此巨大的影響,可能要歸於 YouTube 平台特別強盛的可搜索性 (Searchability)。除了身為世界第二大搜尋引擎,並且在 Google 搜尋結果的第 一頁前半部,幾乎總會特別有一區是 YouTube 影片的結果。「志祺」把握了在 此平台的能供性特點,即時修改影片標題,為內容帶來可觀的額外流量。 圖六:「俄 烏 戰爭」與「俄 出兵 烏克蘭」的 Google 搜尋趨勢 (二)平台技術與演算法更新,引出不同內容風格 政治時事網紅們除了可以利用上述能供性改善已發布影片的能見度,還可 能在內容生產之前,就考慮到平台最新的技術與演算法的更新,調整內容方 向。YouTube 在 2020 年 9 月推出,2021 年在台上線的「Shorts」短影音影片格 式與創作工具。Shorts 是一種 60 秒以內、專為手機觀看設計的直式影片格式, 在行動版的 YouTube App 上有 Shorts 專屬的版位,並且排序相當靠上容易看見 (見圖七)。Shorts 中的影片來源也並非是用戶已訂閱的頻道,而是會推薦各種 陌生頻道的影片給不同受眾。這樣的新技術對兩個頻道內容造成了變化 他 們有機會嘗試與頻道主要風格相異的內容。 圖七:Shorts 在手機上的版位(左)與「志祺」(中)、「眼球」(右)的 Shorts 影片內容
18 「志祺」是最明顯且有系統地跟隨 YouTube Shorts 的技術而開發新內容的 頻道,其創作了更「軟」、更具娛樂性的輕鬆短片。2021 年 5 月,「志祺」上傳 了第一部 Short 格式的短影片,不久後這種影片也跟著進入「日更」每天推出 新內容,時至今日,頻道已能做到每日推出「一長三短」的內容,並開始利用 Shorts 短片上方的空間安排廣告獲利。檢視「志祺」的短影片,可看到儘管是 俄烏戰爭相關議題,其內容相較一般長影片,都更加幽默諷刺。在影片 3〈台 灣是中國的嗎?普丁:算是,也不算是〉和影片 4〈普丁還我 TikTok!!!〉 中主持人都先報導極短的時事,再把荒謬之處點出,達到諷刺娛樂效果。Shorts 格式的出現,為「志祺」這樣原先以新聞延伸風格為主的政治網紅頻道,開闢 了嘗試娛樂包裝(Entertainment Packaging)內容的可能,提高「志祺」頻道獲 得更多粉絲的機會。在開始系統性製作 Shorts 的一年後,「志祺」頻道突破百萬 訂閱。這種隨平台新技術迅速調整的實踐,來自於平台演算法對根植於社交媒 體的微名人的巨大影響。只要平台政策與演算法一有變動,沒有敏感度的創作 者可能迅速造到淘汰,他們必須「掌握 YouTube 演算法,因為比起節目的內 容,演算法決定了 YouTuber 製作出來的影片會如何呈現在觀眾面前。」(地球 圖輯隊,2018 年 10 月)。「志祺」頻道的影片從初期訴求的「每天七分鐘」,到 現在每部片幾乎都高於十分鐘,也是因應 2018 年前後 YouTube 演算法開始青 睞更長的影片而做的改善。在張志祺 2022 年 Facebook 貼文中更能看出其團隊 對平台演算法的密切關注: ……演算法會對時事還有格式產生反應,因此我們要針對「時事」設定一種 影片格式和 SOP,讓我們有辦法隨時跟上,而格式則是類似像現在的 Shorts 或是之前的會員機制之類的,一推出的時候一定會有推播紅利,我們也一定
19 要跟上與嘗試……(張志祺 Facebook 貼文,2022 年 5 月 2 日) 「眼球」在 Shorts 推出後的嘗試,亦能見到風格的變化。在資料收集期 間,「眼球」的 Shorts 影片多為「挺進烏克蘭前線」系列(如眼球影片 2),由 頻道成員直接至波蘭與烏克蘭邊界採訪,相較頻道中其他影片,Shorts 系列反 而是更加「認真」不諷刺的新聞內容。雖然「眼球」後續並沒有持續推出 Shorts 影片,但從上述「志祺」與「眼球」兩頻道在 Shorts 格式出現後推出的 影片來看,這種製作成本較低技術,的確鼓勵了網紅往與自己原先風格相異的 方向嘗試,網紅在創作前就考慮到技術而調整了內容的走向。 透過對兩個 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的頻道進行分析,我指出 YouTube 網紅 在情感公眾中,透過影片召集了一場場「政治時事特映會」。人們能在會場中發 表混合了自身經驗、知識與情感的回饋,也能和網紅與其他觀眾互動,這些互 動都能融入原先的影音內容為知識社群貢獻,讓人在非正式的政治參與中「感 受自己的位置」。透過這些實踐,每個「特映會」都形成一個持續流動的「情感 資訊池」。「資訊池」一詞用於與 Twitter 或 Facebook 等偏向「水平互動」邏輯 平台所創造的資訊流做區分,因為 YouTube 用戶本身並沒有個人動態牆,分享 的功能也僅支援轉傳到其他平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池子。但是,與 YouTube 突出於所有其他社交平台的持久性、可搜尋性等能供性,提供了情感資訊池強 力的流動能量。YouTube 政治時事網紅本身也能透過其他平台的微名人實踐, 在特映會「會場外」持續協助觀眾理解、協商網紅的整體核心價值;而網紅對 平台能供性與技術革新的關注,還能催生不同的內容策略,在 YouTube 上,政 治時事影音的風格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變。 地球圖輯隊(2018 年 10 月 11 日)。〈演算法 累垮 YouTuber 的最後一根稻草〉,《地 球圖輯隊》,取自 https://dq.yam.com/post/10095。 鄭宇君(2017)。〈探討社交媒體事件之浮現邏輯:一個融合 STS 與傳播研究取徑之嘗 試〉,《中華傳播學刊》,32:129 164。 Bennett, W. L. (2012). The Personalization of Politics: Political Identity, Social Media, and Changing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44(1), 20 39. https://doi.org/10.1177/0002716212451428 Baum, M. A. (2003). Soft News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Evidence of Absence or Absence of

Evidenc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2), 173 190. https://doi.org/10.1080/10584600390211181

Bause, H. (2021). Politische Social Media Influencer als Meinungsführer? Publizistik, 66(2), 295 316. https://doi.org/10.1007/s11616 021 00666 z

Bucher, T., & Helmond, A. (2018). The Affordances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J. Burgess, A. Marwick, & T.Poell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Media (pp. 233 253). Sage Publications.

boyd, D. (2010).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networked publics: Affordances,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In A networked self (pp. 47 66). Routledge.

Ertemel, A. V., & Ammoura, A. (2021). Is YouTube a Search Engine or a Social Network? Analyzing Evaluative Inconsistencies. Business and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12(4), 871 881.

Fischer, T. S., Kolo, C., & Mothes, C. (2022). Political Influencers on YouTube: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10(1), 259 271. https://doi.org/10.17645/mac.v10i1.4767

Gibson, J. J. (2014).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Classic edition. Psychology press.

Graves, L. (2007). The Affordances of Blogging: A Case Study in Culture and Technological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31(4), 331 346. https://doi.org/10.1177/0196859907305446

Hollander, B. A. (1995). The New News and the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Perceived vs. Actual Political Knowledg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2(4), 786 798. https://doi.org/10.1177/107769909507200403

Jenkins, H., Ito, M., & Boyd, D (2017). 參與的勝利:

Khamis, S., Ang, L., & Welling, R. (2017). Self branding, ‘micro celebrity’ and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Celebrity Studies, 8(2), 191 208. https://doi.org/10.1080/19392397.2016.1218292

Laaksonen, S. M., Pantti, M., & Titley, G. (2020). Broadcasting the Movement and Branding Political Microcelebrities: Finnish Anti Immigration Video Practices on YouTub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0(2), 171 194. https://doi.org/10.1093/joc/jqz051

Lewis, R. (2020). “This Is What the News Won’t Show You”: YouTube Creators and the Reactionary Politics of Micro celebrity. Television & New Media, 21(2), 201 217. https://doi.org/10.1177/1527476419879919

Marwick, A. E. (2015). You May Know Me from YouTube: (Micro )Celebrity in Social Media. In A Companion to Celebrity (pp. 333 350). John Wiley & Sons, Ltd. https://doi.org/10.1002/9781118475089.ch18

Marwick, A. E., & boyd, danah. (2011). I tweet honestly, I tweet passionately: Twitter users,

20
網絡時代的參與文化(高芳芳譯; 1 版). 浙江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 2015)

context collapse, and the imagined audience. New Media & Society, 13(1), 114 133. https://doi.org/10.1177/1461444810365313

Marshall, P. D. (2010). The promo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Celebrity as marker of presentational media. Celebrity Studies, 1(1), 35 48. https://doi.org/10.1080/19392390903519057

Majchrzak, A., Faraj, S., Kane, G. C., & Azad, B. (2013). The Contradictory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 on Online Communal Knowledge Sharing.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1), 38 55. https://doi.org/10.1111/jcc4.12030

Norman, D. (2013).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Basic books.

Papacharissi, Z. (2015). Affective publics: Sentiment,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stigo, H. (2016). The socio technical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labor: Converting play into YouTube money. New Media & Society, 18(2), 332 349. https://doi.org/10.1177/1461444814541527 Raby, R., Caron, C., Théwissen LeBlanc, S., Prioletta, J., & Mitchell, C. (2018). Vlogging on YouTube: The online, political engagement of young Canadians advocating for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1(4), 495 512. https://doi.org/10.1080/13676261.2017.1394995

Soriano, C. R. R., & Gaw, F. (2021). Platforms, alternative influence, and networked political brokerage on YouTube. Convergence, 13548565211029768. https://doi.org/10.1177/13548565211029769

Treem, J. W., & Leonardi, P. M. (2013). Social Media Use in Organizations: Exploring the Affordances of Visibility, Editability, Persistence, and Association.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36(1), 143 189. https://doi.org/10.1080/23808985.2013.11679130

Tufekci, Z. (2013). “Not This One”: Social Movements, the Attention Economy, and Microcelebrity Networked Activism.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7(7), 848 870. https://doi.org/10.1177/0002764213479369

(2021).

21
Д.в, Р.
Специфика реакции молодежной аудитории на отражение социальных проблем в видеоблогах: Кейс видео «ВИЧ в России» на YouTube канале «Вдудь». Политика и Общество, 2, 53 67. https://doi.org/10.7256/2454 0684.2021.2.3624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