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文集5

Page 1

達賴喇嘛⽂文集 (又稱法海集)

第五冊

⽬目 錄 第⼀一 解脫之道 ⼀一、︑、前⾔言

………………………………………( )

⼆二、︑、解脫之道……………………………………( ) 三、︑、初中後善祈願⽂文……………………………( ) 四、︑、問答…………………………………………( )


第⼆二 親友書 ⼀一、︑、前⾔言………………………………………( ) ⼆二、︑、釋本⽂文………………………………………( )

第三部分 修⼼心⼋八頌 ⼀一、︑、概說………………………………………( ) ⼆二、︑、如何修⼼心…………………………………( ) 三、︑、修⼼心⼋八頌……………………………………( )

第四部分 修⾏行次第 前⾔言……………………………………( ) ⼆二、︑、修⾏行次第…………………………………( )

第⼀一部分 解脫之道 尊者達賴喇嘛講授 林耿如居⼠士潤稿 蔣揚仁欽⼝口譯 ⼀一 前⾔言 !2


在場的佛友,我們都是從父母傳下來的佛教信仰,皆是追 隨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聽聞導師的教法,來調伏自己內心 ;今天我以佛教徒的立場說法,主要的對象也是佛教徒;在場 中也有許多其它的宗教信仰者,希望你們仍以保持原有宗教信 仰為主,是比較穩定;當一個人要改變宗教信仰時,多少會面 臨一些困難問題,如果因由這種困難而造成內心的矛盾,也不 是很妥當;信仰宗教本是為了自己利益,結果反而造成內心的 不平衡,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並不是很好的,因此不要輕率 的改變自己的信仰;如果真正覺得佛教對自己比較有幫助,而 且內心很肯定,這時改變是比較穩定的。 法如同藥物,服藥的目的是為醫病,可以減輕病的痛苦, 甚至徹底消除病根。所以法是對治我們內心的痛苦,內心的痛 苦就是由煩惱而生;講者只是開了去除痛苦的藥方,聽者必須 依處方藥定時定量的服用,才能去除病痛。聽了法勿當世間知 識學習,也不是聽了就可以消除眾多業障,存著這種心態聽法 是錯誤的,聽了是要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對治內心的煩惱病苦。 如果不服藥只是誦藥方,病是不可能治癒。宗大師曾說,聽了 要真正實行,才能發揮 效力。這話非常重要。當然聽完法要全部實現,是有些困 難,而且各人的領受能力高低不同;但是依自己的能力,盡量 努力行持,多少都能得到利益,這是聽法的主要目的。 我講法的目的不是來賣法,也不是為名聞利養而來,我想 經由我的介紹,令你們達到安樂的目的,以這種意樂同你們討 論。以個人而言,對佛產生真正的信心,也很嚴格的修學教法 幾十多年,雖然學了那麼久,但我所懂得確實很少,不懂的教 理很多,更何況修行,層次很低,但是我仍努力盡量修學,稍 為獲得一點經驗,我有清淨的皈依心,種下深厚的善習氣,我 相信我能做到這一點,這是我的經驗來為大家介紹。諸位多數 已經聽過我介紹的佛法概要,今天我就省略了,直接進入主題。 !不管是講聽佛法,首先要有清淨的皈依心,就是皈依三寶 及發菩提心,雖然菩提心不能一下生起,但要不斷串習,刻意 令生起,要以這種心態聽聞,才與正法相應。我剛才念誦的偈 頌,是禮敬佛陀的禮贊文,在說法前憶念佛的功德;這偈頌是 龍樹菩薩禮敬釋迦世尊,在《中論》的最後一個偈頌:「瞿曇 大聖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這是以禮 贊佛陀的慈悲與智慧的功德。佛陀宣說深奧的緣起性空的智慧, 破除實執邪見;邪見是產生痛苦的根源,是對事物的顛倒認知, 要斷除這種邪見,必須生起正見;正見與邪見是正相違,要正 確的認知正見,才能脫離痛苦。佛陀具有這種智慧功德,宣說 !3


破除邪見的正理,並非為了炫耀自己,而是由於悲憫眾生輪回 受苦而說。佛的悲心是由多生累劫修來,完全受悲心所控制, 他為了令眾生得到究竟安樂,而宣說甚深空正見。因為佛陀悲 智功德圓滿,所以龍樹菩薩稽首禮贊。 !!

二 解脫之道 !

在《聖道三要》中,「敬禮至尊諸上師」。首先禮敬上師, 上師在三寶中屬於哪一寶?上師是屬於佛寶或僧寶之一;當然 上師有可能是聖者,也有可能是佛,也有可能是凡夫。在此把 上師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因為弟子對三寶要生極大信心,生起 皈依量之前,首先必須經由根本上師的介紹,才能對三寶生起 信心,才能了知教理;見理而生信,是經由上師才能生起。更 何況大小乘顯密的道諦功德,必須經由上師才能生起功德。藏 傳佛法從大小乘顯密教法,從律學阿奢黎和尚,以及大乘的菩 提心學處,都需要具有條件的上師教導;在密續四部,每部都 要依止有條件的上師,尤其是無上密有四灌頂,必須成熟四灌 頂的內涵,才能成佛。無上密說,在第四灌頂上師個人經驗為 弟子傳授時,一定是佛,非常清楚。所以我們真正從初入佛門 到證得佛果,道次第修學,必須依賴上師才能生起,因此首先 禮敬自己的上師,其次禮敬三寶。 ! 「至尊諸上師」,藏文可分為至、尊、諸上師來說明; 「至」是不求今世的安樂,欲求後世究竟安樂而努力精進。以 世間人而言,完全追求今世的安樂,為了今世名聞利養,努力 工作,犧牲一切全不顧惜,世間人完全迷惑在名聞利養上;可 是上師對今生並無希求心,覺得今生不值得追求,名利帶不走, 與世間人比,上師是無上的。「尊」的意思,上師不只對今生 沒有貪欲心,而且對後世生死也無有貪欲心,真正體會到三界 不值得他羨慕,沒有任何功德值得他貪著的,三界無有一樣是 圓滿的,於是產生極強烈的出離心,因此而努力精進,所以稱 為尊。至就是下士道,尊就是中士道。 !上師在藏文是無上的意思,稱為喇嘛。喇嘛是愛他甚於自 己,具有極大的愛他心,生起希求菩提的發心,因為完全為利 他努力精進,所以是無上,沒有人能勝於他;因為具有極大心 量,這是喇嘛真正內涵。藏文稱為喇嘛,梵文稱為咕魯。喇嘛 內涵有二:一以功德稱,二以恩德稱,二者以功德為主。藏人 社會中習俗,聽到喇嘛二字,好象是轉世的仁波切,一出世就 給他地位,其實不是,這是錯誤的觀念。喇嘛必須以個人的功 德或證量,真正有喇嘛定 !4


義的人,必須如實向我們宣說,無錯謬的成佛之道,因此而 禮敬,我們稱為喇嘛。在此宗大師認為上師有如是的功德,如 此的恩惠,因此而禮敬。 ! 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自未調伏,不能調 伏他人」。首先必須調伏自己內心,調伏並非只證得些微功德 以為自滿,必須生起對整個教法的認知,自己對三學,如實修 學獲得證量,生起道諦的功德;當自己內心調伏之後,也不可 以因此滿足,應為他人安樂,調伏他人內心,因此說者必須善 巧說法;為了能夠具足善巧說法,自己應該多學習多聽聞教理, 深入經藏,才能滿足聽者的要求。 ! 宗大師在著作《聖道三要》中宣說:出離心、菩提心、空 正見。我們今生有幸獲得了暇滿人身,如不利用修法,而貪著 今世,只追求世間樂,逃不出生死輪回的苦海。如果沒有生起 出離心,就不會有希求解脫的希求心,耽著貪著三界盛事,造 作輪回的順緣,永遠不能離開痛苦,得不到安樂,這就是生起 出離心的目的。 ! 真正出離心的定義,必須如實厭離三界的安樂,三界的一 切盛事,都是苦的性質,因此希求解脫;如果能夠自然任運生 起此心,就是出離心生起之量。當生起出離心時,應該思惟佛 陀初轉四諦法輪,思惟學習四諦的內涵,為何因苦集染污二諦 讓我們輪回?為何由滅道清淨二諦,使我們得到解脫?這些內 涵必須了知,積極努力學習。修學四聖諦時,可以讀《釋量論》 第二品及《中論》第二十四品,了知輪回及解脫次第。 !為了自己能生起出離心,必須了知解脫是否可行,解脫內 涵如何?假使對解脫真正的內涵不知道,沒有一些概念,出離 心也無從生起。因此首先對解脫要有定解,才能生起出離心。 如果對解脫生起決定信解,應該先了知滅諦是否真正能夠證得。 在解釋滅諦和解脫時,佛教的四部宗義論師,有部、經部、唯 識、中觀,都認為解脫必須從內心上所得的功德作解釋;四部 雖然一致的說法,但印度有些外道,認為解脫是到達某勝地之 後,就沒有痛苦。另一些外道則認為沒有前後世,續流會斷滅 等。雖然他們有這種錯誤的想法,但是我們佛教所說解脫是正 確的,不過四部見解的內涵,也有深淺的差別。 ! 真正要了知無誤的解脫,要透徹圓滿,必須認識空性的道 理,因此對空正見的修學,就極為重要了。認識空性的道理, 應該依龍樹菩薩的著作,因為他所詮釋空性內涵,是正確無謬, 而且非常圓滿的;但是龍樹菩薩所詮空性的理論,極為深奧, 可以依照提婆、佛護、月稱菩薩等,對龍樹菩薩著作所作的釋 論,來瞭解空性的正確內涵。 !5


! 當我們對空性有所瞭解時,才能真正了知產生煩惱的主因, 及最細微的煩惱是什麼?可以遠離嗎?以正確的知見斷除邪見 及顛倒執著,而這種認知可以經由學習不斷提升,甚至達到究 竟。首先經由四諦的認知,讓我們知道解脫是存在的,因此必 須多多修學大論典的內涵。解脫並非宗教捏造的理論,有真正 的事實讓我們追求,使我們的信心更加堅固。 ! 如何修出離心呢?先修斷除對今生的貪欲,最後間接斷除 對來世的貪欲。斷除這種貪欲,必須思惟暇滿人身難得,以及 念死無常的道理,了知今生名利是不值得追求,死了什麼也帶 不走,斷除對現世的貪欲;接著對因果的理念,善因感善果, 惡因感惡果,業果不爽,輪回痛苦的認知,反復思惟,死了所 以帶走的只有業力,間接斷除對後世生死的貪著,生起希求解 脫的心。 ! 輪回是不斷在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中,一直漂泊在瀑流旋渦 中旋轉,永無止息;如果在苦海中手足靈活,仍有掙扎脫離的 機會,可是手足被業繩緊緊的纏縛住,動彈不得,又何況被丟 進我執的鐵網中,更加無有機會脫離。 ! 我執分法我執及人我執,又分俱生我執及遍計我執;俱生 我(執)見,是緣五取蘊執為我,依法(五蘊)所生的法我執。 當我們緣一切法時,因為無明執著為真實,見到身體就執為真 實,因而生法我執;因為看我也是真實,我是依蘊體安立,依 法我執而生人我執、我見;在無明大黑暗的法我執生人我執, 因此陷入我執鐵網中,被我執所生的業繩系縛,丟入生老病死 四大強猛的暴流中漂浮,無法脫離。 ! 生死輪回是由煩惱及業,因此就必須認識煩惱的因,以及 煩惱的害處,這些道理一定要知道,那是痛苦的根源。學法修 法就是要認識正法,正法是指到達涅槃,遠離痛苦;痛苦既然 是由煩惱造成,所遠離的就是煩惱。如果不知煩惱行相,就不 知要遠離什麼?如果認識煩惱,而不認識煩惱帶來的痛苦,不 會想要遠離,那麼學法何用?無法達到離苦的目的,因此必須 認識煩惱帶來的過患。如果不想遠離煩惱,反而受煩惱控制, 就不可能生起出離心。 ! 我們對煩惱的認識,能夠知道這是貪心,這是瞋心,是由 於內心唯明唯知的體性,因此有所感受,樂受及苦受,以及不 樂不苦受;因為有苦樂的感受,對苦受生排斥,樂受生愛執, 自然而然瞋心貪心隨之生起。如果我們只感覺這是很自然的現 象,僅僅如此尚可,但主要問題是我們會刻意的生起貪心瞋心 ;因為貪心瞋心生起時,內心有極大的起伏不平,強烈的苦樂 感受。當我們有強烈的快樂感受時,會覺得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6


才是多彩多姿的生活,人生才不單調乏味;如果遇到痛苦的感 受時,內心起伏不平,怨天尤人,咆哮發洩,錯不在己,以為 是理所當然。我們會刻意生起貪心或瞋心,製造苦因,其實這 是錯誤的;因為真正產生痛苦的原因,就是由貪心及瞋心造成。 我們都不想要痛苦,卻緊緊抓住痛苦的因不放,手執火把不放, 終將被燒傷;那麼,怎能遠離痛苦呢?我們總以為痛苦完全由 外在造成,盡量遠離外緣所造成痛苦的因緣,令自己得到安樂,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外在造成痛苦的因緣,是永無止境的,只 在苦蘊在,永遠存在;我們要想得安樂,絕不可能把所有造成 痛苦的外緣去除,生起永恆的安樂。 !那麼應該如何呢?首先要了知痛苦是如何生起,當然也有 些外緣令我們生起痛苦,如果內心沒有生痛苦的主因,外緣再 多也無法令痛苦生起,因緣聚合才能生果。因此要滅除痛苦的 主因,是減少煩惱或斷除煩惱,如是外緣再多也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內心煩惱減少,痛苦也隨之減少。我們不想要痛苦,這 才是學法的目的,是想要離苦得樂,依自然的心態,加上真實 的理由,必須減少內在的煩惱,才是真正痛苦的主因,這樣才 能獲得安樂。 ! 人人都想離苦得樂,先要了知真正的痛苦是什麼?如同瀑 流般的苦苦、壞苦、行苦三苦的性質,一直跟隨著,形影不離 ;不想要的飢渴、寒熱、疾病等痛苦,這種痛苦感受,不只人 類,就是畜牲道的眾生,也盡量想法避免,遠離這種痛苦的心 態,是屬於苦苦,並不是出離心;因為這是所有眾生都不想要 的痛苦,這不是出離心所要思惟的痛苦。壞苦是世間人所積極 追求的樂受,這種快樂的感受,只是苦性暫時減低,誤以為是 樂,這不是樂的究竟性質,這種樂也不永恆的,一切無常壞滅, 樂消失了仍將變為苦性,我們稱為壞苦。如果要想遠離這種苦, 就要深入思惟,否則不會想遠離,因為這是世人夢寐以求的快 樂感受。壞苦不只是內道想要摒棄的,外道修無色禪定的修心 者,也想捨離這種樂受,因為世間快樂的感受會帶來煩惱;為 了遠離世間樂受,修四禪及無色界禪定,是處在非苦非樂的捨 受中,所以他們對壞苦產生出離心,但這並不是內道所要求的 出離心。我們所感受痛苦的出離心是行苦,這是由煩惱及業所 控制,不能自在;因為受煩惱業控制,只要煩惱存在,我們就 會不斷地輪回,生死流轉於苦海瀑流中,這種痛苦稱為行苦, 由這種苦產生出離心,是我們所要修學的出離心。因此必須先 認識煩惱的過患,當我們對煩惱認識越深,所生的出離心越堅 固。 ! 當我們認知煩惱所帶來的痛苦,而且瞭解煩惱是空正見可 以對治的,解脫是有可能,滅諦是可以證得。如果生起這種勝 !7


解時,反觀暇滿難得之身今已得,利用如此良好的機緣,精進 不懈努力修學。但是煩惱不是只依靠信心就可以斷除,必須以 智慧斷除,信慧二種配合,才能斷除煩惱。至於智慧方面,我 們已有良好順緣,有善知識的指導,在眾因緣和合中,如不努 力修學,豈不是白白浪費人身。這時真正體會到暇身難得,加 上念死無常的思惟,人必 定死,而且死無定期,死時除了善法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帶 走;這樣的思惟,更會珍惜今世難得暇身,因此將會善為利用 人身,努力地修學。經過這種有次第的思惟,有了體驗及感受, 就會認識這樣修學是最圓滿的。 ! 既然具有暇滿人身,是非常良好的工具,讓我們成辦殊勝 的果位,如此有利,假如無法做到,豈不是浪費目前所擁有的 機緣;雖然無法一下圓滿自利,得到圓滿果位,自己事業無法 完成,這已是自身的最大損失,如果再去造惡業損害他人,那 就太不應該了,如同把金莊嚴具,拿來藏納穢物。因此必須守 護十善業道,避免害己害人。十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 兩舌、離間、綺語、貪、瞋、邪見等,除了邪見不完全是貪著 外,其餘九種幾乎皆由貪著而引起。認為今生的安樂是最重要 的,是所追求的究竟目標,因此而造作不善業,其目的只為了 今世的快樂。當我們瞭解「暇滿難得壽不留」的意義時,自然 而然會對今世的安樂,不會看得那麼重要,慢慢的放下對世問 各種貪執,把目標放在來世的安樂或解脫,就不會造作十惡業。 ! 在我們恆常修心時,要對這些道理反復思惟,把煩惱的過 患,從內心深處真正厭離,用智慧深入體會,煩惱的根源是真 實的執著,而實際上諸法並不是如所見的真實;這種真實執著 所執的,是與實際情形完全顛倒。如果對空性智慧無倒了知, 以及反復思惟,煩惱是一定可以斷除的。因此對煩惱過患的認 知,以及空正見的思惟,二者雙運,我相信可以由內心深處生 起希求解脫之心。一旦得到解脫,就可以得到真正永恆的安樂。 因此,能夠真正任運生起希求解脫之心,這時才是生起出離心 之量。 ! 雖然有強烈的出離心,如無菩提心輔助,不論修任何善業, 也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因此必須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是具有二 種希求的發心,首先希求他利發心為主,再次希求菩提發心; 希求菩提的發心,須先認識什麼是菩提?以智慧觀察;希求他 利發心是悲,所緣一切有情,生起利他之心,以悲智雙運相輔 相成。前面已說明解脫是可能的,達到究竟解脫就是大菩提, 如何成辦大菩提呢?要瞭解心的光明性質,也就是如來藏,內 心的污垢是暫時的,不是與光明心同體,是可以斷除的。可以 !8


參考《究竟一乘寶性論》及《現觀莊嚴論》,希求大菩提的內 涵。 !生起希求他利發心,也名為清淨意樂,生起之前,必須生 起悲心,悲心是不忍他人輪回痛苦的悲憫心,這種心是要圓滿 一切眾生的利益。悲心要堅固,必須具有二種主因,一是愛他 心,二是應該了知他們所受的痛苦;就是認識他們痛苦的心, 及愛他人的慈心。愛他心可參考《入菩薩行論》的靜慮品,以 及龍樹菩薩所著的《寶鬘論》。 ! 修習禪定必須與空正見相應,如果不具空正見,不必說有 禪定,縱使長時間修出離心及菩提心,也無法斷除生死輪回的 根本。因此,應該努力通達緣起法;真正空性的內涵,是經由 緣起的道理現為空性,因為諸法是依因緣而現,所以無有自性, 究竟性質是畢竟空;諸法是同性異體,緣起性空,世俗所顯現 的法為緣起,勝義的性質是畢竟空。因此要通達空性的道理, 必須了知緣起法。《緣起贊》說:「由見說何法,智說成無上, 勝者見緣起」。由見緣起及說緣起的道理而成無上;因為了知 世俗的因果法則,一切善惡等緣起法,如幻而有,證得空性而 斷無明。無明實執的正對治,就是空正見,如《緣起贊》說: 「世所有衰損,其根為無明,見何能還滅,是故說緣起」。緣 起的智慧,雖然不是無明的正對治,但由緣起的智慧現起一切 法無真實的自性空,瞭解自性空,才能生起斷除有邊及無邊的 特殊能力。 ! 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說:「由說諸法依緣生,非謂分 別能觀察,是故以此緣起理,能破一切惡見網」。唯有依緣起 道理,才能斷除常邊斷邊的惡見。因為緣起是依他而有,不是 獨立自性有,所以斷了常邊;因為諸法依緣而生,斷除了斷邊。 《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 中道義」。所以緣起二字就是顯示中道義。如果法是因緣生, 就不是自性生,因為是依他緣而有,不是真實獨立自性有的; 如果是真實的性質,尋找之下,應該清楚可以獲得,可是無法 得到,但這樣,還不是空性的道理。《寶鬘論》中說:「士夫 非地水,非火風非空,非識非一切,異此無士夫」。在六界中 尋找士夫,找不到士夫之後,但也不是離六界有士夫之名言, 並未即說士夫無有真實,而接著說:「如是六界集,士夫無真 實,如是一一界,集故亦非真 」。這有極大用意,是因緣和合 而現,不是真實存在。當我們在六界中尋找士夫時,無法獲得, 並不能說是緣起內涵,無法去除斷邊,空性是離常斷二邊的中 道。所以在六界中尋找不到,而說離六界也無士夫,而說士夫 依六界和合取名安立,因此士夫無真實;說出緣起道理後,而 !9


說非真實,這有特殊意義。真正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究竟 內涵。 ! 宗大師詳細地解釋緣起性空的內涵。大師曾在尋找之下, 毫無所得,安住在空朗朗的感受以為是空性,後來他請問文殊 菩薩,他所獲得是屬於中觀應成派或自續派?因為他一直認為 是中觀見解,文殊菩薩回答都不是,說了四句很難懂的偈,囑 咐要研究月稱菩薩的論典,必須要祈請上師與本尊無二的修持, 淨罪積資;當你的因緣具足了,不久之後,我的話就像一把鑰 匙打開空證智慧之門,你就會瞭解空性。於是宗大師就在日嘎 地方,仔細研究提婆月 稱大論師的論典,同時淨罪積資,艱苦修行,於是見到《佛護 論》,瞭解空性的道理,著了《緣起贊》說:「噫!愚壞我慧, 於如此德聚,雖曾久皈依,未知德少分;然幸將近終,命相續 未沒,於尊略生信,想此亦善根」。 ! 當我們思惟觀察時,有許多觀察方式,觀察究竟性質,如 《入中論》說七相推求的道理,最主要是讓我們瞭解緣起,由 緣起安立空性,乃是正因之王,瞭解空性的正因。 !中觀自續派及應成派的名稱,當初在印度並不普遍,但是有 唯識及中觀論師,二者分得很清楚。自續及應成的名稱,傳入 西藏之後才分清楚;自續派以清辨論師為主,應成派則以佛護 及月稱,這些都是龍樹菩薩的弟子,都對龍樹菩薩的《中論》 作解釋;佛護著了《佛護論》,說無真實就是無自性,清辨論 師作《般若燈釋》,說無真實不是無自性的道理,有自性無有 真實而已,諸法必須要有自性,如無自性一切法無有安立基礎, 於是清辨論師反駁佛護論師無自性的見解;但是後來月稱菩薩 著了中觀論典,質問清辨論師所反駁佛護論師的理由不能成 立,他說佛護論師所說並無絲毫錯誤,於是說諸法如有自性, 與正理是相違害,無自性無任何違背,而且正確圓滿,把整個 道理闡揚的很清楚。由此可見,雖同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一者 說有自性,一說無自性,兩者見解不同,後來才分為中觀自續 派,以及中觀應成派二種名稱。 !世間法是輪回,無明未斷除,執著諸法真實有而流轉生死 ;遠離了無明實執,就是出世間;世間與出世間的分別,主要 是有沒有無明。要見緣起破除無明的道理,希望真正見到緣起 理,滅除了真實執著的所緣境,才能證入佛陀歡喜的解脫道。 !見到現分緣起,也見到空分,遠離了自性執,得無自性的 道理。但現分緣起與空分的無自性,二者不能融會貫通,反而 覺得兩者之間的距離遙遠,不能有同性異體的感覺,緣起是緣 起,性空是性空,那是仍然不了知佛說空性的道理,不能瞭解 !10


緣起現性空,性空現緣起,緣起性空是一法的兩面,是世俗與 勝義之別。 ! 當我們了知一法完全是依他而現時,不依他而真實獨立存 在,是絕不可能的,因為依他與不依他,二者是正相違。當我 們對事法了知是完全觀待或依他緣時,就不是真實獨立自性的, 這就是緣起現性空。諸法必須依他緣或觀待他而存在,因此無 有真實,無有自性;既然存在是依他緣或觀待,就是由性空而 現緣起。 !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是一體二面,無有任何相違。當我 們見到緣起的事法時,自然就聯想到不是獨立的,不是真實的, 生起了空性的見解,這時圓滿空正見的觀察。 !因為了知諸法是完全依他或觀待而有,不依他而獨立自性 存在的法是沒有的,這時自然斷除了自性有的有邊,由緣起可 以去除實執有邊。了知諸法是存在的,由世俗如幻而現,是相 依觀待,無有自性,因為自性空,可以斷除無邊。因此緣起不 但可以斷除無邊,也可以斷除有邊;性空不但斷除有邊,也可 以斷除無邊。這是中觀應成不共的勝法,如果瞭解這些道理, 就不會有邊執見了。依此通達空性道理,努力修持,趨向解脫 之道。 !

三 初中後善祈願⽂文 祈願文是宗喀巴大師造的,文中濃縮了諸菩薩所發的廣大 志願,菩薩所發的願是無量的,最 主要的內涵,以簡單的偈頌來闡揚,一切皆善,故名初中 後善祈願文。 ⾄至誠禮敬諸佛及佛⼦子眾! 為度無量苦眾⽣生,增上意樂廣發願, 無欺三寶威勢眾,令⼤大仙語成諦實。 ! 眾生無量如虛空無邊,為救度無量眾生,菩薩們增上意樂 (菩提心的意樂),發無量廣大誓願。導師釋迦牟尼佛具足悲 心,不欺誑任何一眾生,佛依眾生不同根器,說了義及不了義 法;這是依眾生根器,滿足眾生希願而說,所說的是無欺法寶。 如是修學由佛所說教理,如實修學為僧寶。這無欺三寶,以真 諦力量救度一切有情,如是威嚴利益一切有情。希望佛及佛子 們,為了利益廣大有情眾生,令佛陀教法,皆能成為諦實。! !11


2.祈願我於⼀一切⽣生,永不顛倒墮惡趣, 遠離無暇諸⽣生處,獲得具⾜足暇滿⾝身。 !思惟暇滿人身的內涵,前面已說過,我們應該真正隨喜。 獲得如此暇滿人身,不應該虛度,善為利用珍貴的暇滿人身。 ! 3.祈願既得⼈人⾝身寶,不貪有樂為解脫, ! 出離意樂求梵⾏行,直趣精進無懈弛。 ! 祈願後世獲得暇滿人身寶,不貪著世間有漏的安樂,要為 解脫努力精進修學;因為解脫最好的身是出家,成為僧眾,修 行順緣較多,逆緣較少。但並不是說解脫一定要出家身,不過 導師釋迦世尊,示現十二相(簡略稱八相成道)成道,放棄眷 屬,拋棄王位,剃度出家,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位, 導師是這樣示現。西藏的傳承上師說:是為了度化眾生,為未 來眾生修行,所以佛陀示現修梵行。追隨佛陀的弟子,如果以 梵行修行,他的逆緣會減少,順緣會增多,成就機會較大,如 果不要逆緣,出家較為適當,以出離心求梵行,精進無有懈怠 的修學。 ! 為何說出離意樂求梵行?梵行是指出家受別解脫戒,僧人 所獲別解脫戒,如沙彌戒比丘戒。有些人出家的原因,可能覺 得自己生活條件不好,為衣食而出家;如果這種意樂出家,所 得戒體並不是清淨的。當一位僧人要獲得清淨戒體,意樂必須 要有清淨的出離心求梵行,不是以衣食貪欲心求梵行。因為當 初印度及西藏有些人犯罪,跑到寺院躲避而出家,有這種情況 發生過。因此以畏罪心態出家,所得戒體也不是清淨的。在印 度有位很有名的律師功德光,在解釋戒經中說:出家僧眾戒, 名出離戒;如果以畏罪而出家受戒,名畏懼戒;以衣食貪欲而 出家受戒,名貪欲戒。所以真正能獲解脫,能促成解脫主因的 戒體,唯有出離戒,其餘二種戒是解脫的障礙。如果真正要出 家求梵行,必須自己要具有清淨意樂求梵行。 !我們所追求的法,就是涅槃,為涅槃而修學,所修內涵就是 戒定慧三學。以戒學而言,佛陀善巧解說,一為在家居士說, 一為出家僧眾說。在家居士戒分梵行居士戒,圓滿居士戒二種 ;以在家居士身份修梵行,不能造作不淨行,名梵行居士戒; 只守護五戒,不守梵行,名圓滿居士戒。如果不能切實守護五 戒,可授五戒中的部分,稱為少分戒;如果連一戒都不能守, 佛陀說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對出家僧眾傳沙彌、沙彌尼、比 丘、比丘尼、式釵摩那(正學女戒),這些戒屬盡形壽,捨壽 前必須守護。 !12


!當初藏王在桑耶寺內造八洲,有白衣洲及僧人洲;白衣洲 是供在家居士修行,穿白衣留頭髮不剪,留得很長,以持咒閉 關修行為主。出家眾剃發穿僧服,不可以留長髮;在家居士與 出家僧人,分得很清楚,各有各的規範,但是菩薩戒及三昧耶 戒,在家與出家所受是一樣的。出家別解脫戒與現在相同。由 於兩者的規範不同,但可了知非常清淨,而且很容易區分。可 是現在白衣不像白衣,出家又不像出家,有雙面人的感覺,以 奇裝異服怪誕裝飾來炫耀。有位大師說:「在家又不像在家, 出家又不像出家,這種人後世一定會遭殃」。 ! 出家人與在家人有所區分,這是一種戒律規範;至於隨便 改變穿著,奇裝異服只是外形裝飾而已,不能表示內心有很好 修行。真正修行要從內心改變,內心不改,只是衣服髮型,怪 誕異狀,如同演員演戲一樣,根本毫無益處,說句難聽的話, 只是佔了他人的位子,讓真正有心出家的人,沒有僧房讓他人 出家居住。如果內心無法生起真正出離心,不想修學,用不著 穿出家衣服,擋住他人出家。我看到一些人,有時穿白衣,有 時穿紅衣,有時穿黃衣,有時穿著很奇怪,連他自己也不知真 正該穿著什麼? ! 我講一個公案,這曾經說過多次,今天再重復一次。當初 阿底峽尊者,到達西藏俄日,有許多寺院住持,地位很高的喇 嘛,大臣等迎請尊者,列隊吹笙擊鼓迎請。這些喇嘛他們穿著 象徵貴族的衣服,因為他們是貴族,在政府中有地位,他們喜 歡穿著名為玻羅米尼的衣服,戴上帽子,後面還有一塊藍色的 布。當時出家人非常喜歡穿在家人花花綠綠的衣服,這豈不是 很荒唐嗎?阿底峽尊者見到這種情況,故意用僧服蒙在頭上, 掉頭就跑。說:「西藏的魔鬼來了」!弟子問尊者原由。因為 尊者對這些僧人所穿著與戒律完全相違,不應該穿著這種衣服, 這是正法衰敗的原因。於是這些大喇嘛覺得很羞愧,換了真正 戒律相符的僧服,重新列隊歡迎,尊者也很歡喜的接受,進入 寺院。 ! 釋迦世尊語重心長的告誡,三衣一鉢;但是我們卻喜歡穿 上在家人亮麗的衣服,這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第七世法王說 過:「出家人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並不是為衣食出家,倘若為 此出家,倒不如不出家。因此出家眾歡喜穿貴族衣服,是正法 毀滅的象徵。」這確實是末法時代啊!!4.祈願我於披剃時, 親眷資財無阻礙, ⼀一切順緣如所願,事事如意⼼心願成。

!13


!祈願我能夠披上三衣和剃度的時候,沒有任何親人眷屬以 及資財等障礙,這些障礙都能轉變成為我出家的順緣,希望如 願出家成為僧人時,事事如意心願成。 5.祈願出家盡形壽,謹守師前許誓願, 不論遮罪或性罪,⼀一切時中不染違。 ! 出家僧的沙彌戒及比丘戒,戒體是盡形壽,這種戒必須經 由和尚阿奢黎儀軌傳授取得,當受儀軌時,會在阿奢黎前許下 誓願,無論性罪或遮罪,絕不違犯。性罪與遮罪的差別,不論 在家眾或出家眾,誰造了都犯,名為性罪,如殺盜淫妄等,不 管誰造作都有罪業。佛陀為了遮擋某一種行為,以減少罪染, 針對這規定有所違犯,這種罪名為遮罪。如同酒戒,酒本性無 罪,因飲酒而喪失理智造業,佛陀遮止不許佛教徒飲酒。佛陀 對出家人規定過午不食,出家人已有[]諾,如有違反即犯。不 論遮罪或性罪,切實持守,任何時刻都不違犯。 6.祈願梵⾏行依⼤大乘,所有深廣諸正法, ! 為如⺟母眾艱苦⾏行,經俱胝劫恆修持。 ! 如果戒體非常清淨,應該修定學,定學是專注一境,專注 心名定學,必須先瞭解如何修法,如修定內涵,修定所緣境要 瞭解,否則無法成就。已具有清淨梵行,應該修大乘深廣教理, 為了救度如母有情,行難行能行,「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在, 願我恆安住,盡除眾生苦」的志願,恆常修持。 7.願滿教證諸功德,根寂調伏具悲憫, 不厭利他⼼心堅韌,並為善⼠士所攝持。 ! 當我們修學深廣教法,讓自己生起教證功德。 這同自己的上師有極大密切關係,上師具有的條件,如同「根 寂」是守護根門,內心「調伏寂靜」,就是三學;第二多聞具 有教證功德,第三具有悲憫心,不是為供養,勤勉利他不厭的 堅韌心。祈願有這樣的善知識所攝受。 8.猶如常啼依法上,不為⾝身財所動撼, 善為取悅勝善⼠士,縱剎那亦離不喜。 ! 猶如常啼菩薩依止法上菩薩,雖然經歷許多痛苦及遭到很 多逆緣,終能如願達到目的,最後得到不共三摩地功德。祈願 自己如同常啼菩薩一樣,得依止善知識,不為身財所動撼。希 望每時刻都能令上師欣悅,即使一剎那也不讓上師不歡喜。! 9.祈願空性寂滅理,不為顛倒分別染, 誠如對常啼教誨,亦請恆常⽰示導我。 !祈願自己早日生起空正見,不會受真實顛倒執著的障礙, 希望上師如同法上菩薩對常啼佛子的教誨,恆常的啓導我。 !14


!空性不但是深奧的,而且寂滅,是遠離戲論;佛陀說八萬 四千法門,其中唯有《般若經》最為殊勝的經典,並非因為經 說最殊勝,就認定為最殊勝。如果唯依另一經作為依據證明, 那麼在說善擇法輪時,也就是《解深密經》,說《般若經》並 非了義,因為不能依詞意安立。如果依這二部不同經典,一說 殊勝,一說不是殊勝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判別《般若經》最 為殊勝,這是無法直接辦到。而最正確的,唯有依理由及智慧 來判別。 ! 要瞭解佛說的究竟意趣,必須辨別佛經是了義或不了義, 但辨別不是依經說,這是了義,這是不了義。換句話說,當經 說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就不是佛說的究竟意趣,因此不可以 依由詞義來決定,這部經是了義或不了義;這部經的內涵如果 與實際符合,同無垢正理不相違,不能作其它解釋,是無遮法, 這就是了義經。 !佛教的宗義論師,各宗派見解不同,下部論師認為佛所說 的法,都是詞義可以安立的,都是了義經。唯識中觀二派,唯 識說佛說的法,完全可依詞面安立者為了義,需要另引伸解釋 者,稱為不了義。因為佛陀依眾生根器不同,善巧說適合眾生 根器的法,所以有時二部經的詞義,乍看之下似有矛盾,其實 並不相違。唯識宗義論師以佛經的詞義來分了義不了義,但是 中觀應成派的宗義論師,把了義與不了義經,說得更詳細,了 義是說空性的道理,是勝義諦,不了義是說世俗諦。因此所詮 內涵是勝義諦以空性為主,能詮的經典則稱為了義經,如所詮 內涵是世俗諦,能詮稱為不了義經。 ! 「祈願空性寂滅理」,藏文空性含有,深、寂、滅三字的 意義;「深」是說空性是深奧的,因為一切法本體就具有二種 性質,一是如所現般不需刻意尋找(無尋無伺)可得的,這一 法的世俗諦;一者覺得它的性質,不是如所現般,進一步探求 最究竟的性質,經由正理觀察,所獲得不是如所現的真實,說 這一法的最究竟性質,是這一法的勝義諦。如果要得這種性質, 必須經由長期正理觀察思惟才能獲得,要有許多道理才能瞭解, 因此說空性是深奧的。 ! 空性被形容為「寂」。一切事物(法)的現象,如所見般 有不同的形態,好壞,美醜,一多等等,各有不同的顯現,在 無尋無伺下,見聞覺知,各有不同的性質,但在理智觀察法的 究竟性質時,一切法無有真實,諸法的究竟性是一致的。以這 種智慧觀察不同形態的事物性質,所得的答案是無自性。以觀 察空性的智慧,不會顯現種種不同多姿多彩,所謂美麗醜陋的 !15


不同相,寂靜了這一切世俗幻相,這些幻化消失了,稱為寂, 平息的意思。 ! 「滅」是遠離戲論,滅戲論。戲論分三:一是世俗的戲論, 世俗的虛幻相是存在的,如所現般。二是所遮戲論,就是自性。 三是真實的執著。此處所要滅的戲論是第二自性。前面所說一 切究竟性質,是無真實。我們見到事物的性質,如所現般而已, 這些存在的現象,只是因緣和合所現,不是自性或自相存在, 如果認為是自性或自相存在,就是所遮的戲論。遠離了自性, 所以空性滅除了所遮戲論,空性有滅戲論的特性。 能詮深奧寂靜滅除戲論的空性經典,我們稱為了義經,《般 若經》所顯示的內涵,就是這裡所說的道理,也是空性的內涵。 「不為顛倒分別染」,污染有二:一是對《般若經》所顯示空 性的內涵,不想要學,反而認為隨便亂說,而生謗法。二是雖 然想學空性,但認為佛陀常為眾生說空性,到底空性道理是什 麼?雖然觀察思惟,但走入歧途,不是正確認識空性,而執那 是為空性內涵,這是另一種污染。祈願我能正確的了知空性道 理,不受以上的污染。 ! 當初印度有許多宣說宗義的論師,他們有不同的見解,大 致可分二派,內道及外道;內外道宗義的差別,是補特伽羅我, 有無實體的主張;內道主張補特伽羅我,不是獨立的實體,所 以說無我。但是外道卻說我是獨立的,常一自主的。如果我不 是常、一、自主的,就沒有任何作用,那麼是誰離苦得樂?沒 有安立的基礎,求離苦得樂,所做所為就毫無意義。如果是無 我就不合理,我是非常真實。他們所主張的我,在身心上找不 到,因此主張有個與身心無關的我存在,宗義師稱為常一自主 的我。不但外道如此見解,每個人也都有一個強烈的我執,當 說到無我時,就感到非常害怕,這些也是顛倒分別染。 ! 佛教的宗義論師,也分為四派,有部、經部認為外在色法, 或內部無形的意識,這內外一切法都必須有很堅固的獨立基礎, 一切法才能安立。因此,外在色法堅固的基礎,就是無方分極 微塵,形成色法的基礎,一切色法由無方分極微塵積聚而成。 內在由無剎那時分的意識,成立了和合體的意識。因為對一切 法實有執著的概念,所以說一切法必須要有堅固的基礎才能成 立。在四法印中的諸法無我,他們認為是無有常一自主的我, 我是由五蘊所安立的假名,但是五蘊是實有;外道所主張離身 心以外的我,是不存在的。只能對無我作此解釋,因此他們只 主張人無我而己,法是實有的,不[]認法無我;對能詮法無我 的《般若經》,認為不是佛說的,主張法無我的是墮入斷邊。 !16


但是空性是遍一切法,他們卻主張人空法不空,墮入斷邊,也 是分別染。 ! 上部的宗義論師對空性有希求,他們認為《般若經》是佛 親口說的,《般若經》是能詮空性的經典,但是經中詞面說色 等眼等皆無自性,這些法都無自性,本身就無作用,只有意識 緣取而有,豈不是太荒唐。他們認為《般若經》詞面一切無自 性,豈不是一切法都不存在了。他們有這種的疑惑,因此說《般 若經》的詞面主張不能安立,如果只有意識緣取而有,那只是 意識捏造就變成什麼,本身無有安立的基礎,這樣就會墮入斷 邊。於是他們根據《解深密經》,認為是最究竟的能詮空性經 典。因此,雖對《般若經》有極大的希求心,但對色等至一切 遍智一百零八法,都無自性認為不對。於是依《解深密經》說 三種無自性的道理。遍計執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生無自性性, 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 認為空性必須要有所空(所遮)的對象,遮處是有法;因 此必須有所遮、遮處、能遮的空性;遮處是依他起,也就是基 礎,所遮的是遍計執,能遮的空性名圓成實,是一切有為法最 究竟性質。所遮遍計執名二取(唯識主張心境同性。執取心外 有境,離心所現,不是與心同性),稱為二取空。遍計執可分 為二:一是名相遍計,一是非名相遍計;名相遍計是存在的, 非名相遍計就是所遮的二取,就是遍計執相無自性性。所以《般 若經》說諸法無自性的道理,不能涵蓋一切法,必須分三部分 說無自性的道理;遍計執是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的有為法依因 緣而生,本身無有自性,所以依他起生無自性性,圓成實是不 遍一切有為法,所以說勝義無自性性。他們雖然對空性有希求 心,卻誤解空性的道理,這也是分別污染之一。 中觀派說《般若經》從色等至一切遍智,一百零八法無自 性的道理,可以從詞面安立;他們非常相信無自性的道理,對 空性也有希求心。可是有些對空性的內涵,認為一切法尋伺, 是無法得到,在這時安住在不可得法上,不要起執著,空朗朗 的安住在這點上,就是修習空性,就是觀空,這是一部分的說 法。雖然他們說意識不可緣取而有,緣取就不算修空性。在尋 找之下找不到時,意識緣著這點,不起執著名為修空。空性不 是意識緣取而有,他們雖然依《般若經》詞面內涵,但是見解 是錯誤的。這也是分別的污染。 10.願諸違越能仁教,宣說常斷外道眾, 彼諸惡師及惡友,⼀一切時中不隨轉。 希願所有違越佛陀教誨的障礙都能消除,並願說常見斷見 的外道們,他們的惡師惡友,希望我在一切時中不會遇到,即 使遇到也不受他們影響。 !17


11.願揚增上意樂帆,承御精進之疾⾵風, 巧駕聞思修船舫,拯救有情出苦海。 ! 增上意樂即菩提心,努力精進修菩提心,拯救有情脫離輪 回苦海。 12.祈願多聞勝惠施,清淨戒律賢勝慧, 咸令相續轉增⻑⾧長,諸多驕慢悉遠離。 !具有菩提心的菩薩,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斷除了我慢;我 慢是菩提心的敵人,慢心是認為自己最重要,最了不起,比他 人高很多,比他人懂得很多,那才是真正的愚夫。具有菩提心 菩薩,會把自己地位,看成低於任何人,「諸多驕慢悉遠離。」 13.願以清淨明瞭智,如理抉擇經論義, !於不依他智⾝身旁,聆聽⾄至⾔言無饜⾜足。 !主要的內涵是讓我們證量未生令生起,已生起令增長;但 是證量與聞思修有密切關係,因此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 生慧就非常重要,直接讓我們生起證量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 必須依靠聽聞才能成辦,所以要多聽聞佛說的教理,要對聽聞 生起無厭足的心。 14.願以四理所聞義,晝夜如理作意已, 依于思惟所⽣生慧,悉斷疑惑罄無余。 !上面說明要多聞,本偈是要多思惟四理:第一是法性的道 理,外如有形體的色法,內如意識是無形的,是唯明唯知的光 明體性,這是法性如是。第二是作用的道理,如同四大,火有 火的作用,火是具有燒熱性;水有水的作用,水是具有濕性。 第三依賴的道理,個別的事法,各有作用,為了令作用增長, 必須依賴其它外緣,依賴某種因緣才可以使能力增長。第四成 立的道理,每一法都有相同的因緣,使其生或滅,個別因緣不 同,與果的相應不同;與果能相應增長,必須依某因,由依某 因而成立,如是因如是果,各不相同,因此由依賴而成立。 ! 如同意識本身是唯名唯知的體性,這是意識的法性;意識 的作用,就是能夠抉擇識境的能力。如慈心悲心,悲心是所緣 一切眾生,憐憫眾生,不願眾生痛苦。但是要令悲心增長,必 須有利益他人的慈心及了知痛苦的智慧。這種智慧與慈心,在 很強烈的時候,生起悲心的力量就越強烈,這是完全依賴因緣 使其力量或作用增長。依悲心生起不可思議的功德,累積不可 思議的資糧,生起強有力的心量,產生不可思議的能力,這是 悲心的作用。生起悲心的因緣以及違緣,經由這種智慧判斷, 這就是成立。 !18


! 我們所聽聞的內涵,都在四理之中,所以要晝夜作意思惟, 不是只聽了覺得如此而已;僅是如此,對佛所說的教法,信心 很容易動搖,因此不是聽了就滿足。佛說的教理如同一把鑰匙, 是打開我們智慧之門,讓我們對事實有很多判斷的空間,有更 廣闊的思惟抉擇。我們應該勤加思惟,他的法性、作用、依賴, 依賴之後成立的關係是如何?反復作意思惟,有一天產生了定 解,就是如此。那麼,縱有很多問題,再也不會難倒你了。有 了這種信心產生,就是思所生慧,這種勝解,是不可動搖的。 15.祈願甚深正法義,以思慧獲定解時, 摒棄俗纏起精進,依靜處如理修持。 ! 這是說明修所生慧。首先聽聞,聽聞之後,反復思惟,讓 我們生起定解,以定解的內涵不斷串習,令內心相應於定解的 善法,才能使內心獲得改變,調伏自己內心;真正的內心改善 或調伏,起了變化,這是修所生慧。 ! 為何先須聞思二者呢?因為從凡夫地到佛地,要走的路是 非常遙遠;當我們內心獲得證量時,下一步該如何走?要預防 哪些?獲得第二個證量時,會有什麼徵兆?要怎樣才能得到第 三證量,整個道次第先要瞭解,一直到佛地。到佛地有哪些功 德,怎麼瞭解成佛之道。我們不但要聽聞,瞭解次第之後,才 有信心走上去,這時聞思就非常重要。如同接受世間教育的學 生,為了要得博士學位,要從小學中學大學,再進入研究所, 這條路必須按步就般鋪好,不是一步登天,立刻可以獲得。一 切有為法必須依賴因緣而生,成佛也同樣依因緣而生;如何成 佛一步一步上進,階梯必須要瞭解。先賢曾說:一棵極苦的大 樹,不能由一滴甜水而變甜。同樣的,我們內心煩惱已經成熟, 不可能以一剎那善業的力量,使內心獲得改變。因此必須有長 久的計劃,瞭解未來應走的道路該如何走,最後,長時持續不 斷的熏習,使內心得到改變,這樣才能調伏。所以說以聞思修 改變內心。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修就是反復串習,串習修的 內涵,因為我們都不想痛苦,想要快樂,為何仍然痛苦,原因 何在?這是我們要追究的。我們由心造作一切,被心控制,心 又被煩惱控制,因此仍舊沈淪在苦海中。我們遇到一些因緣, 隨時都會引生煩惱,我們的心聽從煩惱使喚,因此造作與煩惱 相應的惡業,造作痛苦的加行。從今起經由修心改變,由善業 的串習力量,把原來心跟隨錯誤的理念──煩惱,改由善相應 的理念串習,改變我們的內心。 修有二種方式,一種以境來修,所緣能緣,修無常或空性。 第二種以自身修習,如悲心、菩提心,把心轉變為菩提心。無 !19


論哪一種都有止修或觀修二者,這些內涵及層次應該要瞭解, 這點很重要。內心改變,必須依賴止修或觀修,若要內心生起 定解,以觀修為主。 16.祈願如是聞思修,體悟勝者密意時, 不戀三有及現世,亦不⽣生欲⾃自樂⼼心。 不應該以今世為重,貪著世間俗務,謀求現世一切無常變 壞的樂,這是苦性,應該以後世為重,生起出離三界的希求, 獲得永恆的安樂。思惟他人比自己更重要,不為自利求解脫; 利他之心是能得永恆的安樂,不應只求個人的安樂。 17.願我所有諸財物,盡捨破除慳貪⼼心, 先財饒益諸有情,次攝以法令滿⾜足。 ! 本頌是佈施,先財施,把自己所有財物,盡捨饒益一切眾 生,破除慳吝心,再以法施攝受,令眾生滿足。 18.願受持微細學處,從今乃⾄至菩提前, 縱為命故不輕捨,恆持解脫珍寶幢。 ! 祈願護持清淨戒體,直至成佛前,即使最細微戒,命難也 絕不輕易捨棄。 19.願諸打罵⼰己過眾,當⾒見聞或憶我時, ! 盡離瞋恚修安忍,我願宣揚彼功德。 !當我受到他人傷害時,不要以此為由,而生起瞋恚心,才是 真正修安忍。! 20.願獲未得諸善法,已得輾轉廣增⻑⾧長, !悉斷修⾏行三懈怠,願能⽴立即起精進。 ! 精進的違緣就是懈怠,一是普遍的懈怠,懶惰成性,對善 行不生歡喜心。二是貪著世間瑣事,浪費很多時間,去做些毫 無意義事。三是灰心喪志,灰心怯弱失去自信心,無力推動善 行。真正的精進是勇於善法,對一切善法生起歡喜心,積極行 持,這是精進所生的力量,因為怯弱喪失意志力。前二者可以 思惟輪回的痛苦,放棄對現世的貪著,努力精進修學,思惟苦 諦可以對治。後者破除怯弱的心,思惟佛陀是說諦實語者,不 說虛妄語,蚊虻均可成佛,何況我是人,有抉擇取捨的能力。 佛陀本來也同我一樣是凡夫,經由努力精進成佛,為什麼我不 能?激勵自己生起精進力,提起自信心。 ! 其次如《寶鬘論》說:「苦受時雖短,難忍亦覺長」。如 果捨棄自利,完全為他人著想,生為他人生,死為他人死,就 不論時間多長久,「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在,願我恆安住, 為除眾生苦」。當你有這種堅毅心力,就不會畏怯時間的長久, 不再有怯弱的感受。這樣思惟可以避免第三種懈怠。 !20


21.願離有邊之觀擇,及離寂邊之悲潤, ! 斷引三有之禪定,修習⽌止觀雙運道。 ! 觀擇是毗鉢捨那,就是智慧;一是了知世俗的智慧,一是 瞭解勝義的智慧,勝義就是空性;如果不了知空性,是不可能 脫離輪回。「有」就是三界,有邊就是輪回之邊。雖然由空正 見的智慧,而使自己得到解脫,離開了輪回之苦,享受解脫的 安樂,不會為眾生行利他的廣大事業,墮於寂滅邊。願我能得 到,遠離寂滅邊的大悲心來滋潤。「斷引三有之禪定」。如外 道的禪定,從欲界、色界到無色界的禪定。外道的禪定是以世 間道粗靜相道伏煩惱,見下界是粗糙的,能生煩惱的,有煩惱 必定帶來痛苦,上界是寂靜的;依這種相應毗鉢捨那修心,從 色界到無色界,欲求靜相修禪定,得到上上界的禪定功德,最 後達到非想非非想天。雖然他們禪定功夫深厚,但是缺少空正 見,定力消失,仍墮入輪回受苦,不論如何修學,還是在生死 中。所以三有的禪定是輪回的禪定,希望我能遠離這種禪定, 我不需造作輪回因,我要修的是與空正見相應,止觀雙運道。 22.願斷畏懼甚深義,並離偏空及意取, ⼀一切倒⾒見皆拋棄,徹悟諸法⾃自性空。 如果瞭解性空之後,對緣起不能生起勝解,這是很危險的; 認為無自性時,一切都不存在;當說到諸法由意識緣取而有時, 就認為一切法只是意取而有,同因果無關,意識取什麼,就變 成什麼,那麼不存在的東西,意識錯誤認為有,難道就成為有 嗎?難道無自性就是這個道理?這是極大危險,會墮入斷邊。 因此性空與緣起,不了知是一體兩面,是一法的世俗與勝義的 差別,聽說無自性空,認為一切都不存在,容易墮入斷邊,這 時會生極大畏懼,因此瞭解性空時要特別注意,空是依緣起而 說。 ! 中觀應成派說,因為完全相依觀待而有,不觀待而自性有 的法,是不存在的,真正要遮擋是自性執,這是究竟的內涵, 因此,必須對緣起應深入的探討。這裡說二種倒見,偏空及意 取,偏空是說勝義是他空,世俗是自空;前說當了知性空無法 現緣起,墮入斷邊的空性見解。意取是變成意識想什麼,就變 成什麼,這是意取的倒見。唯識派來說,幾乎是意取的見解; 因為他們說一切煩惱,都是緣外境而生。因此唯識的論師,極 力主張遮擋對外境的貪著,所以說心外無境,以及二取空的理 論,他們破除外境之後,完全由意識而取,一切法的有與無, 全由意識所現,無法解釋為什麼境上是空的,空的道理,全由 意識掌控而有。唯識二取空的道理,算是意取的見解。偏空的 思想如下部論師說,補特伽羅並非常一自主的,雖是人無我的 !21


道理,但是對事物(法)無法作詳細解釋,空的道理無法說明, 在解釋諸法無我時,主要是破外道我並非獨立自主的;色聲香 味觸法,因為本身不是獨立自主的,是我所擁有。他們對空的 內涵,是建立在我或補特伽羅上,從法上無法解釋,因為對空 的道理是屬於偏空,局限在一部分。 ! 希望這些倒見都能夠拋棄,進入中觀應成所說的,一切法 是緣起互依、觀待意識緣取而有,這緣起性空的性質,是遍一 切法。許多善知識所說的緣起性空道理,把路鋪的很平坦,已 打開了大門,除非我們不想學,要學應該很容易,他們講了很 詳細,希望我們了知諸法自性空的道理。!23.願持淨戒離慚 愧,不造聖者呵責業, !破戒沙⾨門⾏行相眾,我願令守淨律儀。 ! 戒學。願持守清淨戒律,輕微染違犯也不造。 24.願諸棄正⼊入邪眾,隨惡師惡友轉者, ! 任誰我願能⽴立即,置彼於佛歡喜道。 ! 願攝受因惡師惡友而入歧途者,速入佛歡喜道。 25.願我辯寫獅⼦子吼,奪取狡辯狐眾已, ⽅方便調伏隨攝受,撐起正教珍寶幢。 ! 慧學。願我以辯、寫、說教理調伏攝受眾生,使正法久住。 26.願我⽣生於諸處所,嘗飲能仁⽢甘露味, !種⾊色圓滿財勢具,聰慧安樂壽圓滿。 27.曾於我⾝身及資具,⼼心懷傷害意樂者, ! 及諸惡⾔言詆毀⼈人,願如慈⺟母善待之。 28.祈願我修慈⼼心時,即發愛他勝⼰己⼼心, ! ⽣生清淨勝意樂已,賜予無上菩提果。 ! 以上是諸菩薩發願的內涵。! 29.祈願於此祈願⽂文,若⾒見若聞或憶念, ! 修持佛⼦子廣⼤大願,勇猛不退皆成辦。 30.願以清淨勝意樂,善修廣⼤大願勢⼒力, ! 圓滿⼼心願登彼岸,滿⾜足眾⽣生諸希願! 回向。

四 問答 !22


問:如果遇到惡友及惡知識,⾃自⼰己⼼心中迷惑,不知善惡, ⾛走⼊入歧途,該怎麼辦?內⼼心感到痛苦,應該如何? 答:當我們遇到一位認為是善知識時,不要立刻生起極大信 心,很虔誠心急於依止,應以平常心看得,先想從他那邊得到 介紹學習次第的經論,自己學習這些,對佛法的架構有所認知, 對教理多少有點體認,再瞭解善知識所擁有的條件是哪些。本 身有抉擇能力,再觀察你所認識的法友(善知識),是否具足 這些條件,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如果不具足,即以法友態度 待他。 !如果原先無知而依止了,遇到許多痛苦,我覺得繼續下 去,對你無益,就不要如前的親近,保持距離,讓時間自然而 然的,把你們之間的問題消失,我覺得較為妥當。 問:當然是因為我執很重,思惟諸⾏行無常時,會認為我會 死去,要以什麼⽅方法阻⽌止這種畏懼?這種畏懼造成修⾏行的障礙, 該如何去除? 答:一般畏懼有二種: 一,如果我死了,今生未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未造作利他 的業,如果我死亡了,後世到哪裡去?因未作善行而畏懼。我 死了沒有一點希望而畏懼,可經由前後世的認知,我只要精進 修行,後世可以成辦安樂,這種畏懼可以避免。今生未造作善 行,為了後世努力去做,這可以激勵精進心,造作有意義的事。 ! 二,如果只是想我會死,這種畏懼心態,人人都有。我們 修心不是為死而修,宗大師在廣論中說:思惟無常不是畏懼我 會死。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事,人生了必定會死,是要面對的問 題,是無可避免的,如果因為死而造成畏懼,這同常執有密切 關係。當我們認為不會死的心態很強烈時,忽然得知會死的訊 息,立刻生起畏懼,這時必須了知死亡是怎麼回事。因為每個 人都會死,並非只你一個人,因此應該盡量接受死的觀念,讓 自己知道我不是常法,常執是顛倒,我們可以反復思惟,我並 非真實,我是因緣聚合而有,因緣消失而滅,接受我並非實有。 畏懼死的主因,我是常,對我貪執很強烈。如果對前後世有極 大信心,死亡只是像換件新衣服,來世只是穿另一件新衣的感 受。 !! 問:在修⼼心時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應該如何防⽌止? !23


答:我們在學習是很容易見到他人的缺點,實際上每個人 都有正負二面,功德和過失,我們一定會看到,但是看到他人 缺點,也有義務善意的告訴他,讓他改正,但是要非常善巧, 並非見到就說,要在適當的時機婉轉地勸告。如果以嫉妒心刻 意找他人缺點,這是不可以的。光是看到他人缺點,並非壞事, 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毛病,但是勸人必須注意善巧。 !! 問:現證空性,平息了⼀一切世俗幻相,那麼佛在無漏根本 智如何度眾⽣生? 答:在佛地時已斷盡實執習氣,根本智與後得智,不再分 別復起,離根本智沒有異體的後得智,世俗幻相及究竟性質同 時見到,世俗分有漏及無漏,受無明及無明習污染,稱為有漏 世俗法,不受污染的稱無漏世俗法。當佛見到有漏世俗法時, 並非自己有而見到,而是他人有被佛見到,因為與眾生相關因 緣而見到;眾生所見到一切真實,是錯亂識而自主的見到真實 相,所以佛見到眾生執真實的相,佛陀並非如同眾生見到真實 而見到。如同我們解釋貪瞋心時,是因為自己的經驗為他人說。 但有些貪瞋是自己沒有,而見到他人生貪瞋的表情動作來說明, 並非自己的經驗。 問:煩惱⽣生起時,希望對⾃自⼰己及他⼈人都不要造成傷害,是 不是要發洩⽐比較好呢? 答:有些特殊情況,如果把瞋心擺在心中,倒不如把情緒 發洩較妥。但一般而言,煩惱是因為我們串習而形成;當我們 反復思惟貪或瞋時,力量會不斷增長,因為心是隨串習力量而 隨轉,因此應該反復思惟對治貪瞋,才能使貪瞋力量減少,而 不是一直發洩出來,這不是好辦法,那只是反復串習貪瞋,不 能使貪瞋減少,應該正面對治。但是當貪瞋力量非常強大時, 倒不如表現給人看,表示內外一致,不會有笑里藏刀的感覺, 也不是很好的,倒不如表現出來,或許有幫助,但目的不是使 瞋心增長,只是表現內心的感受,這樣是可以。這是特殊情況, 最好是對治,不使貪瞋得逞,這是最好方法。 問:忍辱的真正意義?出離⼼心及空正⾒見的關係? 答:忍辱的意義,不能因為他人對自己造成傷害,而自己 生起瞋恚心,當然指責是可以,心中不能生瞋。 我想這同眾生的根器有關,以下根者而言,生起出離心時, 不需要空正見,因為許多善知識講授輪回苦,解釋苦苦壞苦時, !24


說明業及煩惱讓我們輪回,雖未提空性道理,但已涉及行苦內 涵,以這樣生起出離心,並無空正見。以業和煩惱帶來不斷生 死輪回痛苦,生起出離心,這是下根者。上根者生起出離心與 空正見有密切關係;真正輪回的痛苦是行苦,行苦的因是業及 煩惱,業及煩惱的根源是無明;無明是顛倒實執,了知實際狀 況,無明所執著與實際不符合,一切現象因緣和合而有,如幻 而現。當你了知空性,覺察煩惱可斷除,解脫是有可能的。當 知抉擇解脫是可以達到,希求解脫之心就非常堅固,這是不可 思議的。由此而生堅固的出離心,這是上根者生出離心的次第。 以這種方式生起出離心,空正見就非常重要了;空正見瞭解越 透徹,解脫概念越深入,對輪回厭離心越強烈。 問:有格西學位,是否都是善知識? 答:不一定。善知識有具足善知識的條件,如果為了名聞 利養而說法,他就不具足條件。格西是指多聞教理的學者,他 聽聞了很多,因為學習十多年,他的見解與一般人不同。但光 是聽聞很多,並不表示內心已調伏,有「教」的證量,不一定 就有「證」的證量,並不一定是具有條件的善知識。現代格西 越來越多,產生了許多不良情形,因此必須提高他們的水準。

!25


第⼆二部分 親友書 ⿓龍樹菩薩 造 ⼀一 前⾔言 宗大師在《廣論祈願文》里曾經說:「願菩薩們的悲心和慈 心,能遍滿於一切佛法未弘揚的地方,使其發揚。願曾有佛法 興盛,而後衰退的地方,佛法能再次興盛。」如同廣論祈願文 的內涵,今天我講法主要的對像是漢人佛教徒。以佛教歷史來 說,佛法在第七世紀時,始從印度傳入西藏,在這之前的四百 年,佛法已經傳入內地了,所以我時常說,漢人佛教徒是我們 的學長,我們則是你們的學弟,確實也是如此。由佛教的歷史 來說,我們確實是晚了四百年;以前在內地,佛法曾經興盛過,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這種宗教信仰;這是一個寶,一直流傳到今 天,希望你們能好好的珍惜,父母親留給你們的寶,我相信你 們有機會好好的學習,保護這一顆珍寶。有宗教信仰的人漸漸 愈來愈多,尤其是對佛法教理的探討方面,有興趣的人也愈來 愈多,這是一件大好事,我們都有責任把已有的教法振興,不 要讓它再度衰退,應盡量的依由自己的經驗,慢慢地努力弘揚, 使教法長久住世。 !26


對西方人來講,人口有這麼多,其中必然有需要佛法度化 的眾生,也就是說在這麼多的根器裡面,一定有與佛法相應的 根器,所以這些西方人信佛,是有可能的,而且在我認識的西 方朋友中,有人對空性的道理有深入的研究,也有人對菩提心 生起真正的覺受,也有人對本尊瑜伽修持的很好,我真的感覺 他們做得很不錯,修持得很好,有時候我還開玩笑的說:「你 們居然比上師還厲害。」但是,因為他們是西方人的緣故,他 們原本的宗教信仰並不是佛教,應該要特別的小心。改變宗教 信仰,並不是那麼簡單和容易的事情。這話我每一次都會重復 地說明,假使你覺得非常相信佛法的教理,覺得你的根器完全 相應佛法,並且透過長時問的觀察,然後才下定決心,轉換成 佛教的信仰,這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輕易的說改變就變, 絕對不要這樣做。此外,縱使已經轉換成佛教信仰了,也絕對 不要輕視你原先所信仰的宗教,應該要尊重。 學佛的目的與責任,絕對不是強將佛法弘揚於他人,讓佛 教徒的人數增多,而是應用佛法的教理,對社會有所貢獻,幫 助社會大眾應用在生活上,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最近有少數人, 引用一些佛教經文或宗義的理論,自己湊成一個宗教或宗義, 成立一種宗教。如果他有能力,自己很清楚明白地說明,這是 我自已創造出來的,經論的內容增添,是我引用了基督教與佛 教的經文,如果這樣說明的話當然可以,但是他並沒有說明, 反而還假裝是佛教徒,卻引用很多外道的論文或經文,這樣變 成雙面人,非常不好。真正的佛教的教義,就必須要與龍樹菩 薩,還有印度的大論師們所寫的大論典的內涵,無有相違,不 能超越這個界限,但是他們卻已經不是佛教的理論了,他們與 大論典的密義已經相違;既然這樣,怎麼可以說是佛教徒?他 們的宗義怎麼可能是佛教的宗義呢?絕對不可能。這種蒙騙信 眾的事,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我常提到龍樹父子,應該已經有了印象。其實不只是我們, 身為佛教徒,都要認識龍樹父子。無論佛法是興盛或是衰退, 初開始信仰佛教的任何一個佛教徒,都應該經過教理的觀察, 然後再信,由見理生信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宗大師曾經說過 :「要對佛法生起信心,達到內心毫無疑惑,就必須透過智慧 觀察,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經過觀察,由見理所生的信心,才 是佛教徒所需要的信佛之心。」多聞多觀察之後,以我們所學 的內容,並不是只當成知識,而應把已學的實踐於生活上,才 算是聞思修三學並行;就是聞思之後,所獲得的內容要應用於 修學上,佛陀是如此的教導我們。因此聞思修三者並行是非常 重要的,就如同第一世法王曾經說:「我平常是如何修行呢? 就是盡量觀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對我有極大恩惠的恩人,尤其 !27


是對於不分教派的這些修行者,我特別的感激他們,以我個人 而言,我必須要做些什麼呢?因為我是比丘,要做的就是對治 內心的無明煩惱。」這是非常正確的。身為一位佛教徒,為了 要速離痛苦,就應該認識痛苦的因就是煩惱,我們要努力精進 學習。 有位大師曾說:「如同夢幻般的無常變化,多數是不吉祥 而痛苦的事情。」《入行論》也這樣說過:「一切痛苦來自愛 我執,一切的快樂由於於愛他心。」佛陀在多劫以來,因由苦 行,已經證明一點:「由愛他心而能成佛,由愛我執,而墮入 輪回。」所以你現在要跟隨愛我執,還是愛他心?我們從無始 以來到現在都是跟著愛我執,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只 想到自己,由愛我執而追求離苦得樂的方法,所以沒有辦法得 到真正的快樂,假設今天我們瞭解到愛我執的過患,放棄了愛 我執,把原本愛自己的心,轉移到他人的身上,成辦愛他心, 那麼從那一天起,就可以過著快樂的生活,我們的四周,就充 滿快樂了。經由愛他心不只可以令我們獲得解脫,和無上正等 正覺的佛果位,就連在輪回中,我們一切的安樂,也是由愛他 心而來。 相反的,我們因為愛我執,不但在輪回時帶來痛苦,而小 乘阿羅漢,也是因為愛我執,沒有辦法圓滿自他二利,這是由 愛我執所帶來的一切過患。佛陀原來也跟我們一樣受到愛我執 的使喚,成為愛我執的僕人、奴隸,一直在輪回當中;後來他 知道愛我執帶來的是痛苦,愛他心才能帶來快樂,於是他盡量 讓自己的心與愛他心相應,最後終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圓滿自他二利,這一切的功德都是來自愛他心。 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跟愛我執走呢?仔細想想,我們晝 夜六時所做的一切事,哪一點不是皈依了愛我執而做的?我們 口中雖然念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我們真正皈依是 愛我執,我們修的心要並不是菩提心,而是愛我執;由於依止 愛我執,皈依愛我執。 由此可見,痛苦源源不斷是由愛我執而來,我們總認為愛 他心是不需要的,如果愛他人,為他人著想,就好象跟平常人 所做的不一樣,變成是特例,會和他人隔閡,所以我們會輕視 愛他心的修持。但是我們有智慧,在二者比較當下,可以從經 驗上體會愛我執就像毒品一樣,因此,我們應該以菩提心的修 持對治愛我執;而我執是對真實執著,需要經由空正見對治。 愛我執和我執,彼此狼狽為奸一直在傷害著我們,因此以菩提 心對治愛我執,由空正見對治我執。 本論是龍樹菩薩給樂行王的一封信,講述倫理道德,如對 佛法不共教義不瞭解,直接讀本書,會覺得是在講倫理道德, !28


內心不會有特別感受,說不定還產生疑惑,覺得為何有如此的 約束,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

⼆二 釋本⽂文 1.堪導具德⼠士,聖⾳音我略宣, 能⽣生諸福德,真善宜諦聽。 具德士是指樂行王,因為他是賢善的國王,具有很大的福 德,是位善根具足堪受引導,接受佛陀教法的德士,可以導他 走上解脫之道。龍樹菩薩寫信給樂行王,可以直接利益國王, 也能使對佛法有信心,與龍樹菩薩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依由國王的幫助,對佛法生信心,有希求心的人也能得到解脫 之因。 聖音二字可從兩方面來解釋:第一,把佛陀的聲音形容為 聖音。第二,龍樹菩薩所宣說的法因,是依據導師釋迦牟尼佛 所說的,所以是值贊嘆的,因此說是聖音。 2.隨何⽊木雕像,智者宜恭敬; !我詩⾮非善巧,依法說勿輕。 龍樹菩薩是以一個平凡比丘的身份寫信給國王的,所以很 謙虛的說:我的詩文不是很善巧,所說的內容是依據佛陀的教 法,你雖然是國王,也不應該輕視這封信。 3.⼤大聖⾔言深妙,⺩王雖先已解; 粉壁⽉月輝映,愈增鮮明麗。 以聖者來說,小乘阿羅漢也可以稱為聖者,因為他們已經 從煩惱中獲得瞭解脫。但是大聖不只斷盡煩惱障,也斷除了所 知障,所以稱為大聖。雖然大聖的教法,大王您已經知道了; 粉壁由大理石所做的牆壁,如同月光照耀在大理石牆壁上,會 反映得非常亮麗。因此,大王您雖然已明白了佛陀聖教,我想 在此重新解說,是希望您能更清楚地瞭解到大聖的教言,能增 加勝解,豈不是更好,您何不聽聞呢? 4.佛法僧三寶,施戒以及天, !⼀一⼀一功德聚,佛說常隨念。 內外道的差異,是由皈依而區別。當我們內心完全皈依佛 法僧三寶,對三寶沒有何疑惑,信心具足,就是真正佛教徒。 如果有人對三寶信心衰退,懷疑是否值得皈依時,自然就不是 !29


佛教徒了。因此是不是佛教徒,並不是經過一位上師,經過皈 依的儀式,認定我們變成佛教徒,以後要開除時,再經過一種 什麼儀式,就不是佛教徒。是由完全相信三寶的功德,至心皈 依三寶,就是佛教徒;反之,信心不具足,就不是佛教徒。 皈依有很多種不同的層次,有一種是依歷史及父母家庭背 景;例如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里,長期受佛教的熏陶,雖然不 甚瞭解教理,但是因為時常聽父母講三寶,因此內心不會有任 何理由,很自然地相信三寶,這也是一種皈依。另一種由宗義 見理所生的信心的皈依,宗義的論中曾說過:依由我執,依由 我見,和除我見等,而分為內外道。因為外道都執有常一自主 的我,內道各派則主張無我。 雖然我們暫時沒有辦法經由教理的認識,斷除俱生的我執, 但是,對於性空緣起的學習與認識,可以慢慢地深入,而且覺 得不管怎麼觀察,都找不到有個常一自主的我;當更深的思惟 空性內涵,內心的感受也會不同。假使能運用觀擇所得,不但 對自己有幫助,對他人也有幫助;暫時的對治煩惱有幫助,對 未來永遠的斷除煩惱也有幫助。經過這個道理的認識,會覺得 緣起性空應該是真理,宣說緣起性空的無上導師,也能生起強 烈的皈依心,這種皈依的量是堅固的。 瞭解以上道理之後,實際依道次第修持,功德會慢慢增長, 內心的感受也會越來越強。因為內心的證量,以及內心對法的 感受越來越強,自然皈依的心就越來越堅固了。總而言之,同 樣是皈依,但是皈依的量,卻有強弱不同。 佛法僧的生起次第,以宗大師的教法,是佛陀先誕生,誕 生之後成道。所以是先有佛,成佛之後,佛轉法輪,因此有了 法寶;佛轉法輪讓弟子生起了道諦功德之後,法就存在了;由 道諦功德,進而得到滅諦功德,具有滅諦和道諦兩種功德法寶 的補特伽羅,就稱他為聖者,也就是僧的意思。所以以整個教 法的生起次第,佛在先法在後,然後僧寶。但以佛本身而言, 佛是由僧寶而來,僧寶又由法寶為基礎,所以首先必須有法寶, 再形成僧,僧慢慢地依由道諦的增長,達到最究竟的佛果位。 由個人的生起證道次第,是先有法後有僧,最後佛。 佛陀並不是生來就是佛,原來也像我們凡夫,但經由苦行, 不斷學習修持,才證得佛果位,成為佛陀的。我們皈依三寶, 是因為佛說法,所以我們皈依佛,因為僧寶是我們修行的榜樣, 因此我們皈依僧;但是最主要的是皈依法寶,因為只有在內心 相續上生起了法寶,才能讓自己得到救護,是將來要證得的法 寶。我們可以持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重要是由內心 生起皈依的量,不是光靠外在的持誦,也不是外在的儀式而已。 !30


皈依的量,是依所皈依的因,求皈依心的強弱,影響皈依的量。 皈依的因是什麼呢?就是畏懼和信心。畏懼煩惱以及煩惱 所帶來的痛苦,煩惱是痛苦的根源,因為煩惱所帶來的不自在, 是無自主的痛苦,由痛苦而產生的畏懼。信心是什麼?是相信 可以達到永恆的解脫,遠離煩惱所生的一切痛苦。實際上法寶, 可以斷除痛苦以及痛苦的因緣,這個法寶我們稱為滅道二諦功 德。具有最究竟滅諦和道諦功德的就是佛陀,佛陀為我們說法, 如實依法修行的就是僧寶,我們相信三寶,就是信心。畏懼和 信心越強烈,所生的皈依量也就越強大,這是依皈依因所生的 量。 當然以畏懼來說,有人可能是因為家庭、生意、身體上的 問題,而想皈依三寶,勉強說也是一種信心,但這是下劣的信 心。至於畏懼三惡道的痛苦而皈依三寶,雖然是好的;但最重 要的,就是前面所談的法,真正的法是涅槃;因此畏懼心,是 畏懼煩惱所帶來的痛苦,並且相信滅諦、道諦的功德是存在的 ;而這種功德,經過我們努力精進修行,是可以獲得的,因為 畏懼而產生對三寶的信心,才去依止三寶,這種皈依才叫真正 的皈依心。 當我們瞭解到這點,慢慢的覺得阿羅漢個人的解脫,雖已 斷除了煩惱,但他還沒有圓滿自利,無法幫助一切有情,不能 圓滿他利。經過這樣思惟,可以生起對自我解脫的排斥,並且 覺得自我解脫不圓滿,應該要為一切眾生,圓滿自他二利的事 業,成就無上菩提。於是畏懼所知障,相信有滅諦可以斷除所 知障,相信佛果位的滅諦是存在的,具有這種畏懼和信心,生 起了對大乘的不共皈依時,這才算是最殊勝的皈依。 要具足大乘不共皈依,只是畏懼和信心這兩種因緣仍然不 夠,還需要不忍他人痛苦的大悲心,以及《大乘莊嚴經論》所 說的:所緣的功德,就是緣一切眾生。生起大乘不共皈依的所 緣境,是一切有情眾生,目的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這菩提是 從自性空中所現起的。所以大乘不共皈依,不只要畏懼、信心、 還要有悲心、所緣的功德,以及不共目標的功德。具有這種功 德而產生的大乘不共皈依心,遠勝於一般的皈依。 總而言之,生起大乘不共皈依之心,最主要是皈依心:畏 懼煩惱障和所知障,悲憫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相信一切有情 眾生的痛苦和所知障都可以斷除的,而這種滅道的功德,必須 自己證得。依這個信心,而生起了大乘不共皈依之心。 此外還有四皈依、五皈依等。如同皈依上師、皈依佛、皈 依法、皈依僧。如皈依上師、皈依本尊、皈依佛、皈依苦薩、 皈依勇士、皈依空行、皈依護法。但無論什麼皈依,應以三皈 !31


依為主。如皈依本尊屬於皈依佛,因為本尊就是佛。在四皈依 中為何上師放在最前面呢?因為上師介紹我們認識了法及僧, 三皈依是由他介紹而知道的,對我們個人而言,最直接有恩的 就是上師,所以把上師放在最前面。但是以實際而言,上師可 能是佛,也可能是僧,絕對不可能超過三皈依之外。 我有個朋友,她是德國人,是位女士,雖不是佛教徒,但 非常喜歡佛教。有一次我們在不丹相遇,她非常驚訝的說,在 不丹看到一尊畫像,畫像最上面是上師,之後就是四部本尊, 之後是千佛像,千佛像裡面也有釋迦牟尼佛。她奇怪的怎麼佛 上面還會有比佛證量還高的佛。這不能怪她,因為她不知道真 實情況,但是我們必須瞭解。就像我們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像, 都是很有威儀、樸實慈祥。當我們見到本尊像,卻是憤怒相, 手中還持著劍弓之類的兵器。以佛而言,他不需要任何武器去 除滅敵人或障礙,他只要依慈愛三摩地就可以降服一切魔障了。 為什麼本尊要示現憤怒相?這雖然不是很重要,但還是要明白。 另有一點特別重要的,就是漢文裡面的活佛兩個字,這點 很嚴重。活佛是活生生的佛,這名稱實在太誇張了。梵文咕嚕 二字,在藏文是喇嘛的意思,無論是咕嚕也好,喇嘛也好,絕 對沒有活佛的意思。喇嘛的喇是上面的意思,嘛是無的意思, 合起來就是無上的意思,一般翻譯為上師,但嚴格地說,應該 翻為無上。以功德而言是無上,以對我們個人恩惠,無有比上 師對我們更有恩惠的人。所以喇嘛是無上的意思,而不是活生 生的佛。可能是因為漢人對自己的上師很尊敬,所以稱他為活 佛也不一定;但因為稱為活佛,所以英文也翻成Living Buddha, 就造成很多的麻煩。至於上師與佛法僧各別分開,是在無上密 中才有。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首先是依止善知識的教授;但 下士道的主旨,是要破除對今世的貪著,為何在這裡要講依止 善知識呢?因為本論最究竟的目標,是要引導我們進入金剛乘 無上密;假使跟密教沒有任何關係,不是為了趣入金剛乘而說, 只講顯教這部份,直接講三十七道品就可以了,不需要講依止 善知識。為了要讓我們趣入金剛乘,最究竟的目標是為了要讓 我們得到無上密的證量,所以要有上師瑜伽的基礎。 因為要有上師瑜伽的基礎,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 前面,先講依止善知識,再講中士道、上士道菩提心之後,再 講六度萬行的修持,在六度萬行的智慧度之後,又講奢摩他和 毗鉢捨那,最後就提到《密宗道次第廣論》,目的是引導我們 進入金剛乘。 !32


此外,上師和轉世者,不知為何翻成活佛,轉世活佛和上 師,這也有差別。所謂上師,真正具有學問和證量的人,我們 才稱為上師,上師有上師的定義,善知識有善知識的定義,就 像從《戒論》一直到金剛乘,每部論所要求的上師條件,雖然 不同,但是上師本身的定義就如同剛剛所說的,以學問而言是 無上的,以恩惠而言也是無上的,所以他內心一定要有證量。 但是轉世活佛,不知道這名詞怎麼來的,藏文叫土庫。總而言 之,只要有這個名字,人家就把他們捧得高高的,無論有學問 也好,沒有學問也好,他永遠都站在別人的前面,縱使他做錯 了事情,他的名字也不會被磨滅,我覺得沒有道理的。在西藏 社會里有一個不好的情況:如某一個轉世活佛,跟隨他的人越 多,人們認為這位轉世活佛的證量就越高,因此,這時就有更 多人擁戴他、供養他,認為他是上師,其實他只是轉世活佛, 還未具上師條件。反之,具有證量苦行的高僧、大成就者,如 果他自己手拿著包袱,很謙虛的從你身邊走過,能給他一個糌 粑就不錯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分辨清楚。 阿底峽尊者是位精通三藏的大成就者,無論顯密都精通, 當初迎請尊者到西藏來的時候,許多西藏大師們,都穿著得非 常華麗,騎在馬上列隊迎請尊者,當尊者看到這幕景象時,馬 上將法衣蒙著自己的頭說:「太恐怖了,西藏的魔鬼來了!」 弟子們問尊者為什麼這樣?尊者就說明不如法。於是那些西藏 大師,立刻下馬,換上七衣和九衣之後,再整齊的列隊迎請尊 者,尊者才接受他們的迎請。 這的確是一種教訓,這道理我們每天都在講,但實際上有 沒有做到,又是一個問題。此外安多有位喇嘛講話很直接,他 說:「現在西藏喇嘛(主要是指衛藏的喇嘛)名字很長,但他 的功德卻不像他的名字那樣長。」目前藏傳佛法在外地很興盛, 你們要特別小心;要小心觀察,這些道理要先瞭解,不要被騙 了。我常對西方人說:你們說什麼上師的轉世活佛等……這種 說法是錯誤的。因為藏傳佛法主要是依據印度大論師的著作而 流傳下來的,在印度所有的大論師中,主要以龍樹父子和無著 世親兄弟等,依南瞻六莊嚴(龍樹、提婆、無著、世稱、陳那、 法稱)大師們的著作,因此我們很有信心,很有把握的說:我 們絕對是有傳承的,而且傳承是來自印度的論師。那麼我們何 必要用到轉世活佛這字眼呢?我們的修學方法、傳教的方法, 都應該依照當時印度的方式,以及學習的方法才對。我們要生 起對三寶的皈依心,不是一般的皈依,而是皈依量要很堅固。 這裡佈施等六隨念,是對國王說的,但也暗示了,假使你 看到一個很貧窮的人,如果你有能力幫助他,就應該盡量幫助。 屍羅就是戒,要我們的行為善良,遵守自己承諾,不要損害別 !33


人等,這是屬於屍羅的教訓。六隨念,在此並不是指出世間的 天人,因為出世間的天人已經是聖者,應該包括在僧隨念裡面 了;在此的天人,我想可能是世間的天人,就是以世間的天人 為證人,策勵我們不要做壞事情。在《現觀莊嚴論》中談到二 邊加行的時候,曾經說天人隨念,是隨念度母、隨念觀世音菩 薩等。雖然同樣都是天隨念,我想應該是隨念世間的天人才對, 也就是將世間的神明、天人,像梵天、帝釋天王、大自在天等 當為證人,時常監督我們,避免我們做壞事。常六隨念。! 5.⼗十善諸業道,⾝身語意常淨; 應即遠離酒,樂⾏行清淨命。 這裡談到屍羅,屍羅是調伏我們的行為,佛所說的戒,基 本上的就是十善法戒,斷除十惡業的戒,包括身三語四意三共 十種戒。如同《寶鬘論》所說的必須要有十善業道,再加上六 種善行。所以這裡也說到,不只要行十善業道,更應遠離酒; 這裡直接翻譯成酒,但實際上藏文的意思是屬於似酒之類,就 是不應該食用任何讓自己迷幻的藥物。我們要以正命過活,不 應以邪命生活,就是以清淨的善行過生活,不應該以邪命賺錢 來過生活。不應該取得的東西,不以任何手段獲得。邪命又分 為五種邪命等。喝酒會失去理智,造作許多惡業,如醉酒就放 逸,無正念正知,不知應取應捨,因而造作許多的惡業,所以 佛陀曾說不只出家人不允許喝酒,以及不可食用讓自己迷幻的 藥物,就是在家人也不該做的。 6.知財本⾮非固,如法施僧眾, 貧貧及親友,他世成勝親。 我們應瞭解財物並不堅固,假使不用於佈施而只是讓自己 受用,當守財奴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勸誡國王應該要佈施。佈 施的對像是比丘或梵行者,或是貧窮飢餓的人,以及具有功德 的師長、法友或親友等。佈施應如法行施,功德不只對今世, 對後世也有助益。而今世的親友只有今世對自己有助,後世對 自已卻沒有幫助,所以勝親無法勝過佈施。 7.戒是德依處,如萬物依地, 莫令戒衰損,離下雜染污。 大王您雖已離開了戒的衰損及下劣,但是還要繼續努力。 衰損就是違犯戒律的意思,若違犯戒律,就叫下劣了,如此戒 體不只衰損,也變成下劣了。雜混和染污,如果我們是為了自 己的名譽,或為今世的安樂而守戒,就是雜混或染污。所以, 大王您應該要遠離一切戒的過患,並要瞭解戒是一切功德所依 處,一切功德的根源。如同動不動依於地,會動的有情,不會 動的房舍樹木草石,都是依於地而生存,所以說戒如大地,一 !34


切的功德都是依戒而獲得的。以戒定慧三學的次第,我們在守 戒的時候,以個人來講,我會想我是一個追隨佛陀的比丘,所 以不應該傷害生命,依由正念正知,避免造作惡業。在守戒的 時候,如果要使自己的業清淨,正念和正知非常重要,將來在 學定時,也是依正念正知而慢慢地提升,最後使我們內心細微 的散亂和昏沈掉舉遠離,我們才能獲得奢摩他或毗鉢捨那,所 以定的基礎,首先是要依粗分比較容易修行的,正念和正知的 串習,進而才能幫助更細微的正念正知增長,戒就是定 的基礎了。當我們獲得了奢摩他,定力堅固時,再觀修無 我慧。要得的奢摩他或毗鉢捨那,所以戒是一切德依處。 8.施戒忍進定,慧⾏行渡彼岸, !勤習令增⻑⾧長,渡有海成佛。 持戒、佈施等善行,在成佛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依佈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而讓我們到達彼岸。所 以想要成佛應當勤習六度萬行,使六度萬行的善行增長,幫助 我們渡過三界的苦海而成佛。 9.若供養⽗父⺟母,具德與師⻑⾧長, !現世得美譽,後能⽣生⼈人天。 我們所要佈施供養的對象應該是父母,或是具梵行者,或 是自己的師長。假使我們能如實的供養,今世不但可以得到美 譽,後世也可獲得天人果報,就是增上生的果。 10.殺盜淫及妄,耽酒⾮非時⻝⾷食, !歌伎喜⾼高床,⾹香彩皆斷除。 戒分許多種,有一種戒必須要經由傳戒的儀軌而得戒,如 在家居士五戒,就是經過傳戒的儀規而得戒體。現在講在家居 士所應要守的戒律:殺生,最主要的對像是指殺人;偷盜,未 經許可而竊取任何財物,以及借不還或侵佔;淫欲,邪淫的意 思;妄語是說非實語。殺、盜、淫、妄四者是根本。除此以外, 一、耽著於酒,二、非時食,三、歌舞娼伎香花彩鬘,四、喜 高床。這四者是屬於支分。前面四根本加上四支分,共八種戒, 在家居士都應斷除。 11.羅漢果隨順,⼋八齋⽀支能得, ⻑⾧長淨感天⾝身,善信當精勤。 在家居士依此八種律儀,可獲得羅漢果位。如果具足長淨 這八齋戒,就能感得欲界天身,就是喜愛的增上生,大王啊! 不只您應當要精勤地修學這八支戒,更應該間接地讓許多丈夫 和婦女善信,也一起修學八支戒。 12.慳諂誑與貪,懈慢淫欲瞋, ! 族⾊色多聞壯,驕矜視為敵。 !35


這裡講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常犯的十三種煩惱。一、慳,就 是吝嗇。二、諂,自己不好的地方怕別人知道,刻意覆蓋自己 的缺失或過錯。三、誑,雖然自己沒有這樣的功德或學問,卻 對別人炫耀說有。四、貪,最主要是貪著五欲的享受。五、懈 怠。六、偽慢,慢心是自己沒有這樣的學問和功德,但是卻一 直認為自己有,是說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沒有這種功德,因 此而生起的慢心。七、淫欲,後者的欲跟前面提到的不太一樣, 前者最主要是貪求享受,後者的欲是貪欲,貪有情或不淨行的 貪欲心。八、瞋,瞋恚心。九、慢心,由氏族,生於貴族之家 所生的驕慢心。十、容色,認為自己長得很漂亮或很莊嚴而生 慢心。十一、多聞,因為廣學多聞生的慢心:十二、壯,因為 身體強壯而生的慢心:十三、驕矜,由權力所生的慢心,大致 上有十三種煩惱。這十三種煩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顯現, 所以應該視這些煩惱為仇敵,努力對治。對治慢心最好的方法 是觀修菩提心,如果平常能觀修菩提心,慢心就很容易對治或 摧毀。 《大乘莊嚴經論》和《入菩薩行論》都曾經說過,在調心 時要特別的注意;當我們的內心一直想無常或念死無常,內心 會覺得很沮喪;如果覺得沮喪得都快要失去自信心時,這也不 好。我們不要慢心,但自信心是需要的,因此為了提升我們的 心力,就要思惟暇滿人身的可貴,想一些自己歡喜的事情。譬 如思惟我有智慧,假使我好好的修學緣起性空的道理,我是可 以瞭解的;假使我好好運用我的精進與智慧,煩惱是可以斷除 的。應該往這方面思惟,讓自己生起歡喜心。如果使內心起伏 過份高昂,又很容易生起慢心,這時候就應該要思惟無常、念 死無常,或者思惟:你不用那麼傲慢,因為你也是被業和煩惱 所控制的眾生。我們若能從某一個角度以道理思惟,內心自然 就能夠平息了。 13.精勤如⽢甘露,放逸⽣生死路, 汝為增善法,恆慎⽏毋放逸。 這裡所說的甘露不只是甘露而已,而是不會生死的甘露; 世尊說:不放逸且精進,就如同不會生死的甘露。這裡的生死, 是痛苦或輪回的意思,依精進我們可以解脫,遠離痛苦的生死, 煩惱的生死,所以精進如同甘露一樣。以一個佛弟子而言,應 該要這樣想:我是一個學佛的弟子,我是一位比丘,甚至於夢 中也要這樣想,要有精進力。假使我不精進而放逸,我永遠都 在生死輪回痛苦中。因此,平時應該要精進修行,不應該放逸。 14.先懈後勤修,如⽉月雲翳除, ! 如指鬘難陀,差摩賢聖等。 !36


假使我們原先放逸做了很多壞事,也不需要灰心,因為往 後若能勤修諸善行,就如同月亮除翳,翳是雲,被烏雲遮蓋的 意思;如同月亮沒有烏雲遮蓋時,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皎潔的月 光。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人叫指鬘,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 然後將他們的指頭串成串,掛在自己的脖子上,在當時他代表 了瞋心最強烈的人;難陀,是一個貪心很強的人;差摩(阿奢 世王),是一位國王,因為遇到惡友,所以殺了自己的父母。 這三個人雖然造了極大的惡行,但是後來因由精進勤修的緣 故,最後還是得到聖者的果位。賢聖是一種名稱。 15.能忍修苦⾏行,瞋⼼心皆不隨, 佛說能斷瞋,證得不還果。 再也沒有比忍辱更難修的苦行,瞋恚心的正對治是忍辱, 任何時刻我們都不應該放縱自己,隨順瞋恚心。如果我們時刻 都能修忍辱的苦行,內心不會產生任何瞋恚心,那麼,增長善 行最主要的障礙瞋恚心就消除了;逆緣一旦消除,善行的增長 就會非常的順利快速,就能順利證得不還果(聲聞三果),這 是佛陀親自說的。 16.若他捶打我,欺陵奪我財, !懷恨招諸怨,捨恨眠安穩。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雖然佛說受辱不還報,但是當他 人捶打我、辱罵我、欺負我的親友,掠奪我的資財時,我還是 受不了,我應該怎麼辦呢?如果懷恨在心,反而直接傷害自己, 假使不懷恨,睡覺的時候都會睡得很安穩,這是非常實際而正 確的。 我時常舉一個例子:當鄰居常來找你麻煩時,你要怎麼辦? 如果你生起懷恨心,整天想法要如何懲處他,由於心生恨意, 使你廢寢忘食,睡不著,吃不進,本是好吃的東西,也變了味, 吞咽不下。慢慢地,當好朋友來看你的時候,因為你的表情已 經受到鄰居的影響,心中很不愉快,所以跟好朋友也無法開懷 暢談,於是朋友就慢慢地疏遠你;說不定有一天,朋友在你非 常生氣時來訪,因為氣極而反問說:「你來幹嗎?給我滾開。」 因為你睡不著,吃不好,慢慢的因為內心不樂,身體受了影向, 很容易生病,內心產生痛苦,焦慮不安,恰好滿足了鄰居的心 願,因為他們最歡喜的就是你受折磨啊! 反過來說,如果鄰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雖然你可以 向法庭提出告訴,甚至還擊,但絕不可以瞋恚心相待;如果內 心能保持慈悲心,面對問題時心平氣和,事後還可以跟好友開 懷大笑,融洽的相處,好吃的味道不會消失,也能睡個安穩的 覺,那麼,壞鄰居也傷害不了你,這時是他寢食難安,而折磨 !37


的是他,你如果相應不理,除非他拿刀槍才能真正傷害到你, 否則他對你可能就沒有辦法了。這是實際的狀況。 所以瞋心真正傷害的是自己,並不是他人;當我們內心生 起強烈的瞋心時,拿棍子打人,因為非常的生氣,可能連眼睛 都看不清楚,說不定沒有打到你要打的對象,反而打錯人。如 果你沒有生這樣大的瞋心,內心很平靜的話,你打人一定會打 得很准,絕對不會打錯人(眾笑)。 第十三世法王時,有一所寺院的糾察師,他的責任是糾察 僧眾,時常視察僧眾的生活起居。在法王的居住內有一隻狗, 常常找糾察師的麻煩,一直咬他,他用法衣去趕它,它也不聽, 因為這只狗屬於法王所有,糾察師也不敢直接的打,後來他拿 一塊石頭綁在自己的法衣內,別人看不見,就這樣輕輕的敲打 這只狗,看起來像輕輕的打,其實是重重的打(眾笑)。瞋恚 心曾為自己直接帶來傷害,而不會直接帶給別人傷害的。 17.於⽔水⼟土⽯石畫,⼈人⼼心如是解, !煩惱如初勝,愛法應似後。 人的根性,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如在水中刻畫, 所畫的形狀馬上就消失不見了,形容他許下的承諾,就像水中 刻畫一樣,馬上就消失了;第二種如在砂土上刻畫,如果沒有 風吹,痕跡還會留著,但當風吹過之後,就隨著風吹不見了; 第三種如在石上刻畫,可以保存長久不壞,所以人心可作如是 解。對治煩惱要如初,水中刻畫,斷除不留痕跡;接受法義的 善心要似後者,銘刻於心永不忘記。 18.佛說三種語,⼊入意實虛妄, ! 猶如蜜花糞,棄後修 初⼆二。 佛說眾生的話,大致上可以分為:第一、入意語,第二、 真實語,第三、虛妄語。入意語就像蜂蜜,真實語就像花朵, 虛妄語則如同糞便。我們應該捨棄最後的虛妄語,而盡量的說 入意語和真實語。 19.今明後亦明,今暗後還暗, ! 今明後為暗,今暗⽽而後明。 今明後亦明。如果作善行,不只今世安樂,後世也會安樂, 這是依加行和意樂皆善的善行力量而感得的。今暗後還暗。如 果只造惡業,無論加行或意樂都是個純黑業,會使我們一直走 向黑暗。造作的意樂是善,加行是惡;或者意樂惡加行善,這 是種雜染業,那麼就是今明後還暗,或是今暗後明。我們的造 業大致上可分為這四種。如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應該累積今 明後亦明的善行,也就是純白業。 20.芒果熟似⽣生,或者⽣生似熟, !38


或⼆二俱⽣生熟,⼈人⼼心亦難識。 芒果有四種差別:熟似生。喻人的內心非常的善良,但是 外表不一定看得出來,看起來很嚴肅。這一類人可以稱為熟似 生,雖然內部已經熟了,外表看來好象沒有熟。生似熟。喻人 的內心非常惡毒,從外表看來似是非常的善良,內部並沒有熟, 但是外表看來像成熟。生似生。喻人的內心跟外表是同樣的惡 毒。熟似熟。喻人的內心和外表一樣的善良。這裡最主要是強 調我們應該內外一致,內外都應該要明,要正直才對。! 21.不應睹他妻,設觀隨年別, ! ⼰己⺟母姊⼥女想,若貪思不淨。 不應該以貪心來觀視別人的妻女,如果我們見到,就應該 依他人和自己的年齡作為比較,作如母女姐妹想。如果年紀比 自己大,把她視為母親,年紀比自己小,就視為女兒,同年紀 的視為姊妹。假使作了自己的母女姊妹想之後,還會生起貪心 時,就要修持不淨觀,觀想女子的身體,都是由不淨物所聚合 成的;這主要是針對男人。同樣地,女子也是如此,不應該以 貪心看他人的丈夫,假使見到的話,要做父子兄弟想,如再起 貪心,也要作不淨觀。 22.防掉如護聞,愛⼦子寶藏命, !蛇毒⼑刀怨⽕火,厭樂亦如是。 掉是緣悅意境的散亂,也可說是貪心相應;要防止這種貪 心,就如同保護已經學過的知識,不讓它忘記,亦如同保護愛 子,珍貴寶藏,保護自身性命一樣地保護這顆心,不讓心於悅 意境散亂,生起貪心。如果我們的心隨順著貪著,貪心如同毒 品、蛇毒、敵人的武器一樣傷害我們,如同猛火燒,將我們的 解脫之道路焚毀,應把貪心視為蛇毒刀怨火,厭離五欲樂。 23.欲樂⽣生衰損,猶如頻婆果, !鐵鎖緊系縛,⽣生死堅牢獄。 由欲樂的貪心,能帶來許多痛苦和過患,就如同頻婆果。 一種果實,看起來很漂亮,味道也不錯,但卻是一種毒物。貪 心就像這果實一樣,看來美麗動人,而且暫時享受,也會覺得 快樂,其實是傷害你的。貪心如同鐵鎖,會緊緊的將我們鎖住 在生死堅牢的世間。因為縱使有無明,如果沒有第八支和第九 支愛取,不會結生相續,感得後世的痛苦;因為有了愛和取, 就是有了貪心執著,所以才會流轉生死。貪心如同鐵鎖緊緊地 鎖住我們,墮落於生死堅固的牢獄中。 24.六根馳諸境,攝持莫放逸, 調伏眾敵中,智許為勇⼠士。 !39


勇士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能調伏根識對色聲香味觸貪著 的人。第二種,能在戰場上殺敵,調伏眾多敵人的人,我們稱 為勇士。以智者而言,調伏第一種敵人,調伏貪心才是真正的 勇士,所以智者許初為勇猛。貪心最主要是來自欲界的五欲塵 貪著,對欲樂的貪心。而且敵人來傷害,也是為貪著於他們自 己的色聲香味觸而造成。總之,貪心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害, 智者如能徹底消滅貪心的敵人,才算是真正的勇士,在戰場上 殺了很多敵人,並不算是真正的勇士。 25.九孔藏不諍,⾝身為薄⽪皮裹, !少⼥女卸妝彩,細析惡難⾔言。 現在以男眾的角度修不淨觀:觀想一位美麗的少女,除掉 彩妝服飾之後,所見的是九門常流不淨,身體是血、肉、膿、 腸等諸不淨物聚合,外包裹著一層薄皮,要了知女身所擁有的, 都是不乾淨的。同樣的,以女眾的角度觀看男眾的身軀也如是, 所擁有的不淨物。如能觀修,對於不淨淫行的貪欲就不現行。 26.癩者蟲所侵,近⽕火求安樂, 初樂後增苦,耽欲亦復然。 這種不淨淫行的貪欲,如同痳瘋病患的皮膚,受到病蟲的 侵擾,只有靠近火邊,就可以避開病蟲擾撓;但是人靠近火, 又會引發熱惱。貪心如同痳瘋病患在火邊,本是要止息痛苦, 結果是適得反。 無論是不淨行的貪心,或者是貪財、貪權利、貪名聲,任 何一種貪心,乍看之下,好象能促使我們追求的目標,當達到 目標的時候,會覺得很快樂,內心生起暫時的滿足;之後看到 更可愛的境物,又會想要奪取這個東西了。其實,真正的滿足 並不是從外在的物質所帶來的,而是應從內心培養的,假使沒 有刻意的讓自己從內心培養滿足,一味從外在追求,從以往的 經驗可以瞭解,我們是從來沒有滿足過的。《寶鬘論》形容貪 心如同抓癢,當下會覺得很快樂,當抓傷皮膚流血,就不會感 到快樂;抓癢雖樂,不如沒有癢才真正樂。 貪心的對治是不淨觀或無常觀等,這都只是暫時壓抑貪心 現起的方法。 27.能觀勝義理,修習如實事, 別無有餘法,具殊勝功德。 對治煩惱的根本,是能觀勝義理。勝義有兩種角度解釋, 第一種是瞭解諸法最究竟的性質,我們所見到的現象與實際是 不符合的,實際狀況是諸法無真實,無真實所指的勝義諦,為 了能夠斷除煩惱種子而觀察勝義諦。第二種勝義理的意思,以 貪心為例,為了滿足暫時的快樂,奪取他物。為了阻止所欲, 或使你得不到利益,生起瞋心,報復洩恨,以得到暫時的滿足。 !40


所以貪心和瞋心所求的就是暫時內心的滿足感,不會想到這樣 做的結果,對未來會造成什麼影響,對真實情況不瞭解。因此, 為瞭解真實情況,必需知道貪瞋雖然帶來暫時的滿足,但究竟 是痛苦的。 如同著手一般世間事業,我們會計劃得非常仔細,為什麼 不肯用心計畫我們的後世,甚至於今生所需的快樂因緣呢?所 以修習如理觀眾事,不應該貪著於暫時的滿足,應該了知什麼 事會帶來後世或者是究竟的痛苦,要瞭解到何謂所斷?何謂所 取?在大乘經里曾經說過:如對暫時究竟均有利益的事,一定 要做;如對暫時有益,究竟無益的事,絕對不要做;暫時雖無 多利益,但究竟有益,這事可以做。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應 該如實觀察之後,再依理行持。無論是貪心或瞋心,所執著的 都是與實際不符合,是一種顛倒執著,因顛倒執著而帶來痛苦, 不管是決定勝或增上生,都是如理行持善行而獲得的,所以瞭 解道理後行善行,才是真正所需要的快樂之因,此外別無他法, 能令我們獲得真正究竟的快樂。 28.具⾊色族多聞,無戒智何敬, ! 是故具此⼆二,無德亦禮供。 這裡應該是指捨戒,而不是壞戒,壞戒是先得戒體,而後 來衰壞,這裡應該不是這個意思。無論他的外表有多麼莊嚴, 族性有多麼高貴,及廣學多聞、德行高尚,但遠離了智慧與戒 行,就不是應該禮敬的對象。反之,如果具足了慧學和戒學, 縱使沒有其它的功德,我們也應該禮敬。說到多聞和具智兩者 之差別。多聞不一定代表有智慧,因為聽了很多,但是不一定 吸收很多;如果聽了很多,卻只是文字上的認識,沒有經過深 細的思惟,從內心產生勝解,就沒有所謂的智慧。雖然聽了很 多佛教的經典,可以引經據論說出一大堆的道理,用這些道理 來證明某些事情,但是自己的大腦沒有好好的深思、整理,從 內心深處產生決定勝解,就是無智。但是有智捨戒也不行,必 須具足慧學和戒學;慧學幫助戒學,戒學幫助慧學,具有智戒 二學的人,才是值得我們禮供的對象。 29.⺩王既了⼋八法,利衰及苦樂, ! 稱譏與毀譽,等⼼心離此境。 現在講世間八法,苦、樂、利、衰、稱、譏、毀、譽。當 我們獲得利益,或處於優勢的時候,會非常的歡喜,反之,則 會很痛苦;當我們內心生起痛苦的感受,就會覺得很悲哀;有 快樂的感受,則覺得很歡喜;當我們受到別人的稱贊,就覺得 很快樂,若沒有別人稱贊,就不快樂;同樣的,當別人贊美或 說我們優點的時候,就非常的高興。反之,當別人輕視我們的 時候,我們則非常痛苦。故不論外境好壞,心境都不要過分的 !41


高興與痛苦、高昂或低沈,起伏太大,應該要平等的去看待。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對好壞分不清楚,我們仍然要瞭解好是好、 壞是壞,對好壞分清楚,只足當遇到順境時,不會過分的高興, 逆境時也不要過分悲哀。假使內心沒有過分的起伏,一生就會 過得比較快樂。 西方人和西藏人的個性,有點不同。西方人可能是因為物 質生活條件比較好的緣故,他們遇到好處時,會非常的高興, 高興到要跳起來;而遇到痛苦時就會很悲哀、很沮喪。西藏人 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會。一般西藏人快樂 時,不會說很高興很快樂,痛苦的時候也不會很沮喪很痛苦。 假如我們能對外境平等視之,人生就不會那樣痛苦了。當我們 遇到好處過分的快樂,遇到逆境過分的沮喪悲哀,我們的人生 會比較痛苦,因為內心時常發生起伏,過分高昂或低沈的情況 時,自然而然的貪欲,企望與疑惑就比較容易產生。當企望與 疑惑產生的次數增多的同時,諂誑,就是騙人的方法,馬上就 跟著來;學會了騙人、諂誑,自然由它所帶來的痛苦也必定會 產生,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愈來愈痛苦了。假設我們內心的 起伏,不會過分的高昂或低沈,內心就像水平一樣地平穩,我 們就不會過分的去企望什麼,或疑惑什麼。當然企望是一定會 有的,就像我們有權利能離苦得樂,而且也企望能離苦得樂, 但是過分的企望,自然就會帶來不需要的疑惑,有了疑惑,為 了要保護自己,自然就會去學騙人的方法,諂誑他人了,這種 惡劣的行為,所帶來的一定是痛苦。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如果在還沒有說法之前,我抱著極 大的希望,希望大眾能歡喜,希望不會損失我的名聲,希望我 講得很好,當這樣去講法的時候,往往所獲得的回報,並不一 定像我所希望的那麼理想,反而愈來愈壞,倒不如在講法的時 候,內心以一個清淨的意樂去講,希望能對大眾有幫助就好, 我確實也是這種意樂來幫助你們。當然你們內心或許會有訊息 暗示我:「你要講好!不然損壞你的名聲!」我覺得這是小事, 我的重點是清淨意樂,只為幫助你們,這種意樂講法較安心。 有些教理精通,辯才無礙,但在大型辯論時,卻不一定辯得好, 最主要的是企望與疑惑,疑惑自己的辯才,企望辯得好,正因 為內心有這兩樣東西伸出頭看一看,本來會辯得很好,也不會 辯了。 30.沙⾨門婆羅⾨門,⽗父⺟母及妻⼦子, 莫為彼造罪,果報他不受。 31.若造眾罪時,⾮非即⼑刀劍割, !然待命終時,惡報始彰顯。 !42


不該為那些人而造作惡業,因為自己造罪業,必然由自己 承受惡果,他人不會分攤。任何人造罪業時,並不會如刀割, 立刻感到苦果。業的力量有強弱,今世感得很強烈的果報,有 可能是上半輩造的惡因,下半輩就感果報。一般業不一定馬上 感果。業分很多層次,有順生受,後世感果;也有順後受,後 幾世感果。但在臨終死亡時,因業力所現,惡業感惡趣,善業 感善趣,果報全部彰顯,由自己承擔了。 32.淨信戒與施,多聞慚愧慧, !七聖財佛說,應知余無義。 七種聖財,淨信,是以清淨意樂生信,或以虔誠心也可以 歸於淨信。戒律,最基本就是十善業道,還有別解脫戒,菩薩 戒,三昧耶戒。施供,供與上者,供資糧田,或供父母。施是 佈施,法施以清淨意樂為他人教授,傳授知識給他人。以自己 的力量,清淨的意樂對社會貢獻,也算是佈施。最實際的佈施, 是幫助貧窮可憐的人,無人照顧的病患,醫院做義工,養老院 幫助孤苦老人,這些功德無量。 有一次在日本醫院,見到很多生下殘障的病患,其中有一 小孩,因為大腦快速增長,頭蓋骨無法容納不斷膨脹的腦,所 以眼珠突出快要掉下來,最初我以為戴面具,頭很大又重,以 致身體無法負荷頭的重量,實在很可憐。在那醫院中很多義工, 我非常隨喜贊嘆他們功德,真是難得。他們說一星期來一次, 感覺沒有什麼。不管是一星期來一次,或是每天來,自願發心 當義工,我非常隨喜他們功德。 慚愧,慚是指由自己的原因,反省自己是比丘,是追隨佛 的弟子,所以防護三門造作惡業。愧是由於他人的原因,想起 自己所做對不起他人,因此不該作,由於他人而防護三門惡作。 慧,分為了知自相及共相慧,自相是何謂所取所斷,共相是四 諦及十六行相等。了知五明的世俗智慧,以及了知空性的勝義 智慧,都是屬於慧。 信、戒、施、多聞、慚、愧、慧,這七種財寶,是真正有 益於我們的。我們的願望都要離苦得樂,如果具足這七勝財功 德,就可以得到最究竟的安樂,可以滿足我們的願望,所以稱 為財。財又分內財及外財,雖然需要外財,但過分追求外財, 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益處,有時反而給自己增加痛苦,財富過 多可能樹立更多仇人,給自己更多的疑惑與焦慮。如一位噶瑪 巴仁波切,時常開玩笑地說:「在我足下皈依的,圍繞我的, 多數是小偷。」因為他非常有錢,所以說在他足下皈依,圍繞 他的信徒們多數是小偷。 美國有位知識分子,擁有一所有名的大學,一個大工廠, 他每年淨收入百萬美元,他卻因美金而痛苦,每天只擔心錢。 !43


有一天跑來見我,開始訴說他的難處,我也跟他一起抱怨。後 來我分析內心的苦樂感受,外在的苦樂感受,比較何者重要。 後來得知他心情已經好多了。由此可知,經過正理思惟,只要 能夠控制內心,可以使自己越來越快樂。外財使我們得到暫時 的滿足而已,但是過多的外財,只會帶給內心的痛苦,過分的 追求,使我們結下很多不必要的仇怨,惹人嫉妒。如果是乞丐, 我相信沒有人會嫉妒,因為有錢才有人想法詐騙。這是說笑, 我說多財的過患,並不是要你們都去當乞丐(眾笑),是勸你 們別過份追求錢財,不要視財如命。 上面所說七聖財,也稱為七無垢財,是別人無法奪取的, 是內心的莊嚴功德;內在莊嚴外表跟著莊嚴,所以佛說余財無 意義。 33.博奕樂喧雜,懶惰近惡友, ! 飲酒夜遊墮,劫善汝應棄。 博奕就是賭博。賭博時一直想嬴他人的財物,十惡業的貪 心就很強烈。雖不是直接搶奪,但很相似;因為他人不是心甘 情願給你,不是以佈施心,而是不得已,所以等於奪取他人財 物,這與盜相似。因為睹博雙方為錢財引起爭執,從吵架至打 架。所以賭博是不良行為,應該捨棄。 喧雜境,聲色場所,參加這種不是正式活動,容易引生貪 瞋。懶惰分多種,有放逸所生,或是沮喪引起的懶惰。惡友, 不是好的朋友,不是面目猙獰,是同你相處很好,邪知邪見以 身口意影響你,使你善行衰退,惡行漸增,這種惡友應該遠離, 不可親近。 飲酒,伶仁波切有次傳在家居士五戒,講解酒戒時,有位 弟子請求:「師父!不要傳這條戒給我,因為我需要喝酒!」 伶仁波切回答:「好!你不要喝太多,喝一點酒,算你最後一 條戒。」他就逃不了,必須減少酒量。當然,不只出家眾,在 家眾也應該避免飲酒。喝酒不但耗財,而且影響健康。 夜遊,就是遊蕩歡樂場所,出家人當然不可以,在家人也 要盡量避免。因為這種活動,遇到惡友的機會較多,自己行為 愈來愈惡劣。睡眠也有影響,睡不飽起不來,日夜顛倒。早睡 早起對身體有益,而且以修行者而言,時常說工作忙,沒有時 間修行,如能早睡早起,就可以撥出時間觀修。 飲酒夜遊造作眾多惡業,墮落惡趣。以今生來說,也會招 來非議,所以應該捨棄。尤其毒品之類,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只是一時麻醉生飄飄然的感受,以智慧辨別,暫時的感受,卻 帶來無盡的痛苦。所以吸毒的人應速捨棄,未曾吸毒的人,不 要接近毒品。 !44


煙酒,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死於煙酒的太多病例,如肺癌 肝癌等,是健康的殺手。我們應以智慧辨別,暫時的安樂和究 竟永恆的樂,應避免求暫時快意的危險。 34.知⾜足最勝財,佛陀如是說, ! 若能⾏行少欲,無財亦名富。 35.財厚增諸苦,少欲莫如是, ! 如⻯⿓龍有多⾸首,反遭其苦惱。 即使無有外財,而能知足常樂,就是最大財富。今天大家 所追求的,是錢財帶來內心的一時滿足,稱為快樂,我們以為 得了財就會滿足,事實並不是。因此為了令內心滿足而努力賺 錢,但是真正的滿足是知足,而不是錢財;誰擁有知足之寶, 誰就能得到無量滿足的快樂。即使是乞丐,生活條件很差,因 為知足,所以他是無財中的大富。 財厚是針對國王而說,因為財業豐厚,自然會對錢財處理 的憂慮,進而帶來許多痛苦;但是如果能少欲就不會有貪念, 知足就不會有痛苦。如龍頭越多,帶來的痛苦越多。 36.性怨如殺者,欺主如潑婦, ⽚片物必⾏行偷,棄此三賊婦。 這是對國王說,三種女眷應捨棄。稟性喜歡抱怨,就是時 常抱怨喋喋不休的女性,這種人好象殺者,每天抱怨,脾氣不 好,如同殺者。欺夫主,輕視夫主,指責僕人。片物必行偷, 就是看到東西就想竊取,佔為己有。這三種如賊婦應遠離。同 樣的,有些丈夫時常打妻子,如殺者。如上面三種的男性,亦 應棄捨。 37.隨順如姊妹,⼊入意如摯友, ! 助益如⺟母婢,此四當天⼈人。 男眾應找的對象,隨順於自己的個性,如同自己的姊妹。 入意是歡喜,如同摯友。對自己有極大幫助,如同母親。如婢, 會把自己當主人一樣照顧。如這四種的女性,應如天人一樣看 待。反之,女性要找對象也一樣。 38.受餐如服藥,知量去貪瞋, !⾮非為肥驕矜,但欲任持⾝身。 這個偈頌是飲食知量,應該將飲食視為藥物,服食的目的 是維持身體才能修法,飲食令身體安住,身體安住是為了住持 教法,故視為藥物。因此在受餐時不宜太多,也不要太少,應 該知量。內心不要計較美味或粗劣而起貪瞋;不為身體嬌美強 壯炫耀他人而食。

!45


佛陀對出家說過午不食,有特別用意,一是對身體健康有 益,一是晚餐不用食,避免了瑣碎事,可以利用時間精進修行。 漢人佛教徒大部分素食,我非常隨喜,而非佛教徒則吃大 魚大肉,不是很好的。總之,中道不要墮二邊就對了。 39.⼤大⺩王當勤習,度晝初後夜, 中夜莫空過,具⾜足正念眠。 大王您應該精勤修善業,雖是直接對國王,但也間接告訴 我們,在白晝及初後夜不該睡眠,中夜因為身體需要睡眠,恢 復疲勞。但此時亦不令空無果,在睡前要以緣善心正念睡,如 是在睡時這段時間中,也在修善法。總之,晝夜六時都緣善心 所。 以佛教徒來說,不應開設飼養動物場所,如養牛豬羊雞鴨 魚等,造成大量殺生。有關食肉問題,《中觀心論》說:「因 在此時,對眾生沒有傷害。」這是指三淨肉可食,如果為自己 吃而殺,非三淨肉不可食。寺院團體所需量很大,殺生過多, 最好不吃葷食。 40.慈悲喜正捨,應恆常修習, !雖未得上品,亦能獲梵世。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忍他人痛苦的憐憫心,就是悲心, 慈是希望他人獲得快樂的心,以及喜和捨。因為所緣無量,功 德無量,所以應該常修習。上品是涅槃,雖然未證得涅槃,也 能得到暫時的梵世安樂,得到如同梵天王的世間安樂。 41.欲⾏行喜苦樂,離此修四禪, ! ⼤大梵及光⾳音,遍淨廣果⽣生。 四禪的整個修行。欲行歡喜,苦與樂,其中還暗示四尋思。 遠離了欲界的貪心,也就是欲行時,可得初禪,所以在初禪時, 遠離欲行(離生喜樂地);在二禪時遠離尋伺(定生喜樂地) ;在三禪時遠離歡喜(離喜妙樂地);四禪時遠離苦與樂(捨 念清淨地)。這四支在四禪時,各別遠離了,所以離此修四禪。 修四禪會得到上界的安樂,大梵天、光音天、遍淨天、以及廣 果天;投生上界天,得上界天的快樂與果報。 42.深執無對治,具德福⽥田業, ! 恆修五為善,不修為⼤大惡。 深執,無論意樂、加行、不論善惡,非常強有力的執著。 無對治,如果是惡行要以善行對治,平常沒有善心的人,惡行 對治就善心,修善行的人就是對治惡行。具德,是功德的人如 師長。福田,就是尊敬的父母。恆,是長時間的造作。共有這 五種要努力修,成為大善,不修成為大惡。 !46


凡夫面對境時,因為煩惱起貪瞋,惡業很自然生;因此首 先應避免對境,生起惡劣及雜染意樂,如努力仍為惡劣意樂所 染,加行時不要惡劣,在結行時對已造惡業起後悔心,盡量不 讓自己造罪業。反之,行善時生強烈的意樂,加行努力去做, 結行時回向無上菩提,初中後皆善,如此則行小善也極圓滿。 43.少鹽置恆河,豈能令⽔水咸; ! 微惡遇⼤大善,應知亦如是。 我們如果把一把鹽放進少水中,能令清水成鹽水;如把同 樣的鹽,放進恆河中,不可能令恆河水變鹽。因此平常廣行善 行,即使犯了輕微惡業,不會受惡業的影響;而平常不行善, 即使這輕微惡業,也會受到惡業影響。 44.貪欲及瞋恚,昏睡掉悔疑, !如斯五蓋障,當知奪善財。 掉舉是與貪相應,引導內心貪悅意境,令心不能安住。悔 有善及惡,悔惡就是善,悔善就是惡,掉悔合一障。瞋心生起 是有人正傷害,已傷害,當傷害自己或親人,於是瞋恚對方, 也叫惡作。貪欲是十惡業的貪心,就是當有人已幫助,正幫助, 當幫助,自己或親友;或是他傷害了敵人,心生歡喜歡。昏睡 一蓋,但昏是提不起心力,指昏沈;睡可分善及惡,善心睡是 善,耽樂睡眠是惡。疑是疑惑,對進一步了知的,不能得決定 解。貪欲、瞋恚(惡作)、昏睡、掉悔、疑五蓋,如同盜賊, 能奪取內心善行,障礙行善法,我們應當瞭解。 45.五種殊勝法,信進念定慧, ! 應勤作修習,根⼒力感招頂。 五種殊勝法,信是對業果或四諦的信心;精進是不放逸行 ;念是正念;定是專注一境;慧是指有抉擇作用的智慧,稱為 五根或五力。以下提到三十七道品:四正念、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覺分。四正念就是身、受、心、法。四正勤是 未生善法速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未生惡法不令生,已生惡 法速令斷。四神足是欲勤心觀。五根在加行道的暖頂位,五力 是忍及世第一法。這裡的感招頂的頂,是指世第一法的頂,是 世間道最殊勝果位。 46.病⽼老死別離,此皆⾃自業為, 如是常尋思,對治勿驕恣。 為了對治驕恣我慢,病老死及愛別離,一切由自己的業力 所現,不要以為沒有病老死及愛別離的苦,而生起驕慢。身體 健康無病,易生驕慢心,年輕生活過得愉快,因為未死而生驕 慢心等。當內心生起驕恣時,應思由業力自在,不是自力能自 在,應常思惟對治驕恣心。 !47


47.若希天解脫,當勤修正⾒見; 邪⾒見雖⾏行善,具粗惡異熟。 這裡的希天是增上生,得暫時安樂,解脫是究竟的安樂。 我們目的是求安樂,安樂有二,暫時和究竟的安樂;暫時的安 樂是指後世的增上生,究竟的安樂是解脫的安樂。為了增上生, 必須守十善業,就要依正見守護,是深信因果的正見,名為世 間正見;為了成辦增上生,當勤修世間正見。 為了能得到解脫的安樂,宗大師說從生死系縛中解脫;生 死系縛由於煩惱,所以只要從煩惱中得到解脫,就能得到永恆 的安樂;要對治煩惱,必須勤修空正見,出世間的正見;因此 正見分為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 邪見也可分為世間邪見及出世間邪見。世間邪見認為業果 是捏造的,下部論師也說無佛性(一闡提)的眾生。強烈的邪 見,確實會損壞善根。以世間邪見行善,果報不會圓滿,是粗 劣的善異熟果。出世的邪見,是認為有真實的我,以我執行善, 所得只是輪回的果報,不能出離三界獲得解脫,是粗劣的善異 熟果。經說戒體損壞可以還出,正見壞滅,當然不會守戒。所 以邪見是很危險。 48.⼈人⾝身實無樂,無常我不淨, ! 忘念顛倒執,四⾒見成禍根。 講苦諦四行相,和四種顛倒執著,主要是針對個人。實際 上我是痛苦無樂,我是無常,我是不淨,無有真實的我。但由 顛倒執著為常樂我淨,造成了許多禍根。以外道來說,雖然我 是苦,他們卻執為樂;我是無常的,他們卻執為常我;雖然我 是無真實,他們卻執著真實自性我;身體雖是不淨,他們卻執 著為淨。不止外道四顛倒執,我們常依真實我的我見,認為昨 天的同今天的我是一個不變的常執,因此,就會想盡辦法佔有 更多東西,沒有漸愧心,身敗名裂,因為常見而造成許多不吉 祥。如果不正知,生四顛倒執著成為禍根,一切痛苦由此而來。 49.我⾮非是有⾊色,⾊色⾮非我⾒見我, ! 彼此不相在,應知余四空。 現在說出世間正見,也就是緣起性空。《四百論》說修行 次第:「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知此為智 者。」首先應斷的是惡業,其次斷除我見,後斷除我見留下的 習氣,是智者的作法。法就是涅槃法,修行主要的目標是解脫 ;但解脫之道不是容易走,必須依次第行持。我們一時無法斷 除煩惱,但至少先不要受煩惱影響,要避免煩惱所生的三門不 善,謹守十善業道,得暇滿人身的增上生,然後修習空正見, 由空正見對治煩惱的根本,就是無明,最後達到解脫。 !48


以大乘自續派以下的見解,斷除煩惱不需甚深空性,補特 伽羅我獨立實體空(粗分人無我,可得聲聞解脫果),但是斷 所知障要有甚深的空性(法無我)。以應成的見解,人無我及 法無我所執相同,所緣不同而已,並無差別。由方便品菩提心 攝持,配合甚深空性道理,斷除所知障,而成就一切遍智。整 個修行次第如《四百論》所說:首先防護煩惱帶來的不善行, 進一步以空正見對治煩惱,修六度萬行斷所知障,成就無上菩 提。 現在談我是自性空。我執是如何造成?認為我是主人,身 心如包袱,我背著包袱;我同身心是分開的,我控制身心,我 是享受者,身心被我所利用。《釋量論》說在俱生我執中,自 然而然對我感受或認識。我有位朋友常生病,一天對我說:「我 每一塊肉都是病肉。」不知從哪裡找到的形容詞。我相信如果 他遇一位健康的人,一定希望把身上的肉,和對方交換。當我 們見到一位身體莊嚴,如果雙方同意,一定會想交換。這種想 交換的我執,似乎我是不依身心安立而有的,我是獨立的。 如果我同身心分開,是真實存在的,當我們尋找我時,可 以發現我及身心,一定是真實的異性;如果是真實異性,就不 是互相依賴,因為是完全分開的,這時應該可以看到才對。因 此我與身心不是真實的一,也不是真實的異。如前說我與身如 果是真實異,就不是互依而有;如果我與身心是真實的一,那 麼,身心就是我。 俱生我執,就會很自然的認為我不只是見到,或是名字而 已,我必須是真實有。如果執著是真實存在,經由上述離一離 異正因破除。如龍樹菩薩在《中論》如來品所說:「非蘊不離 蘊,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蘊,何處有如來?」如來與五蘊不 是自性一,也不是離自性五蘊有如來,如來中非有自性的五蘊, 五蘊中非有自性的如來,如來非具有自性五蘊。五求不得我有 自性,這偈頌文開啓我們智慧之門,讓我們了知無我真理。 本頌我不是自性的有色蘊,色蘊不是我而見為我,我自性 不在色蘊中,色蘊也不在我中。破執色蘊為我四相,其餘受想 行識四蘊也如是自性空。破二十種薩伽耶見我執。 《般若經》說從色法至一切遍智,一切法自性空。也說一 切性相空,無生無滅。說二十空、十八空、十六空,內空、外 空、內外空,空空是以空性為有法而說性空的意思。《中論 說》說:「若有不空法,則應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 法。」破執空法有自性,說明空法也是空。又說:「大聖說空 法,是為離諸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了知一切自性 空後,而執自性空為真實有,這種邪見,諸佛也無藥可救了。 !49


依月稱菩薩《入中論》所說,七相尋求補特伽羅我的自性 不可得(前說五求加積聚及形狀),所以補特伽羅我空(人無 我)。如果對緣起性空有所體會,現起性空之相,是以自性空 的智慧,雖可獲得補特伽羅我空,但尋找空的本身又找不到, 稱為空空。 50.蘊⾮非時節⽣生,⾮非⾃自然本性, ! ⾮非⾃自在無因,乃痴愛業⽣生。 苦蘊不是「時」生,時是指常法,五蘊不是常法。「非自 然」是破外道,數論外道建立二十五諦,其中最主要的是共主 相,主張一切都是共主相所現,自然是指共主相,非自然是否 定五蘊共主相生。「非本性」,數論認為因的本性與果本性一 樣,因中有果論,都是共主相,非本性是否定外道見解。「非 自在」,五蘊不是大自在天所變,大自在天是常性,常性是不 生不滅,不可能以常因生無常果。「非無因」,五蘊不是無因 而生。 那麼,苦蘊依何而有呢?人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欲求心,而 身體本身就是痛苦性質,可是想要的是快樂,而得到的卻是痛 苦;因由無明,不了知而顛倒執著,感得苦蘊之身。由無明造 業,以愛取滋潤,無明、愛、業而生苦蘊,不是外道所說的各 種生。 《緣起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因緣 法是互依而生,因依緣變化而生果,因生果,果必定依於因, 有果才說是果的因,所以因依果而顯現,同類因果。無著在《大 乘阿毗達磨集論》說:由不動搖因而生。外道認為萬法由大自 在天內心動搖而生,就是大自在天起心動念而生萬物。無著菩 薩為破外道而說不動搖的因緣,是依賴因緣而生,而且是同類 因生同類果。 本頌先破外道的生是無因生,成立一切法由因而生,而且 是無常因生的無常果,《集論》說:「由能力有作用的因生」, 同類因生同類果,因果同類性質互依的性質,豆芽必須由豆種 子生。 51.戒禁取及疑,⾝身起顛倒⾒見, ! 應知此三結,能障無漏道。 見道所斷的三種煩惱:戒禁取見、疑、薩伽耶我見。薩伽 耶見是指由五蘊安立的假名我,執為自性有的。梵文直譯為五 蘊見。戒禁取見,把邪戒執為正戒而守護,就是非因計因。疑 結,是煩惱的疑惑,只是疑不一定是煩惱。由戒禁取見走上錯 誤的解脫道,由薩伽耶我見無法得到解脫之道,由煩惱疑惑, 就疑惑解脫道,這三種煩惱結,障礙瞭解脫道。 52.解脫必待⼰己,不由他伴成, !50


!當具聞戒定,精修四諦⽣生。 輪回是由內心無明造業,加上貪愛執取的滋潤而引生後有, 使我們沈溺生死苦海中。要遠離生死達到解脫,必須斷除無明、 愛、業的執取,完全靠自己,不能依賴他人。生死流轉是集諦 及苦諦,稱為染污諦;生死還滅是由道諦及滅諦,稱為清淨諦。 生死及解脫的取捨,是由四諦內容建立;我們要遠離生死輪回, 得到解脫,就要精勤修習四諦;修習不只聽聞而已,要有戒定 慧如實修學四聖諦的道理。所以佛說真正的怙主是自己,不是 他人代你成辦的,「自依止,不余依止」。這是佛法不共的特 徵,因為一切快樂與痛苦皆由自己。 我認識一位老太太,大約九十多歲,每次遇到我都說:「祈 求上師不要讓我墮地獄!」好象我有權利讓她不墮地獄;要是 我有權利控制,誰該墮地獄,誰不該墮地獄,那我一定讓幾個 人先下地獄(眾笑)。我們瞭解痛苦和快樂在於自己,內心會 充滿了強烈的責任感,自己好好做就會快樂。又《相續本母》 說如來藏,由這些的認知,會生起難以形容的感觸。 53.增上戒及⼼心,慧三恆修習, !百五⼗十諸戒,於此三中攝。 外道也有戒定慧三學,他們守戒也很嚴格,他們也同樣可 證得奢摩他和毗婆捨那止觀雙運,不過是相應的毗鉢捨那。以 智慧而言,也有所謂的勝義及世俗,但因為正見不同,意樂不 同,所求不同。佛教的戒定慧名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 學,比外道的戒定慧要殊勝得多。 有人說百是指二百,五十加三就是二百五十三條,就是比 丘諸學處,那為何要說百五十呢?這是問題。我覺得把比丘的 戒條二百五十三,比丘尼三百多條,統稱百餘學處,至於五十 餘,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五十七學處。《親友書》和《寶 鬘論》寫法大致相同,先說增上生,後談決定勝,同樣對國王 說。 54.佛親作宣說,威儀具正念, !共道善守護,失念諸法亡。 大王啊!佛親自說過威儀具正念。威儀有身所攝的威儀, 就是身語意三業所攝的威儀。另外是思察的意思,觀察所作所 為,是否以正念正知而行。共道善守護,失念諸法亡。《入行 論》中也說應該很專注,不以放逸心造作失念的惡行,失念一 切善法會衰敗。 55.壽命多乖違,如⾵風吹⽔水泡, ! 出⼊入息眠間,能醒實希奇。 我們壽命無常,無有定數,何時毀滅不可得知。壽命多乖 違,生存的因緣都可能變成死緣,如風吹水上泡一下破滅;出 !51


入息中一口氣不來就死去,睡眠也會死,所以能夠醒來實在非 常希奇! 56.卒歸灰焦爛,不淨不具義, !當觀⾝身必壞,即速⽽而分離。 我們一直珍惜的身體,最終都會變成灰燼,即使沒有火葬, 也會焦爛,終究是不淨的,身體所留下是令人作嘔,不具任何 意義。因此不應對身體起貪著,當思惟身體必然會壞滅,最終 會離開的。我們應該反復思惟,決定會死,而死無定期,死時 親友無助。 到目前為止,無人能夠斷定有無前後世,如果沒有後世, 那麼前面所說就毫無意義;但目前為止,尚無足夠理由可以證 明無有後世。雖然有人不承認有前後世,但也無法否定有後世, 科學家無法找到前後世的存在,但不表示已找到無前後世的理 由,這點要分別清楚。比較有無前後世,認為有前後世的理由 較多,因為確實有回憶前世的例,甚至看到未來要發生的事。 再以理由來說,心識有個續流,無有開始,以情器而言,也無 有始,雖有住劫及壞劫,有時間的差別,但沒有第一個開始的 情器世間,如果有第一個情器世間,那是從何而來,又是一個 問題了。總之比較之下,有前後世的理由較多。如果有後世, 必然很明顯的知道今世的親友與錢財,絕對無法在臨終時幫助 我們。 第七世法王說過:「無論日也好,夜也好,我們都在忙著 今世的衣食住行以及名利事,每天都在這個念頭上轉,所作的 是這些無意義的事;因為當你離開世間時,今世辛苦所得的一 切無法帶走,連身體也帶不走!」又說:「死無定期,無法了 知明天或後天!祈求菩薩憐憫這些可憐的眾生,慈悲的加持他 們!」雖然我們有百分之九十九把握,今晚不會死,但是仍少 了百分之一的肯定,就是毫無把握百分之百今晚決是不死。因 此思惟無常非常重要。對一位初學佛者,因為思惟無常可令心 趨於法,修法時減少貪瞋與不必要的疑惑,增進修法緣,順利 走上解脫道。 思惟無常並非令我們沮喪,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 說,無常的思惟,並非思惟「我要死了」,光是了知我要死了, 我會離開世間,畜生也知道。尤其是大象,死時同伴都非常傷 心,從畜生表情可以看出它們知道自己會死。所以絕對不是思 惟我要死,何況想是無法避免的痛苦有何用?豈非苦上加苦。 思惟無常是今生有難得機緣,可以利用人身來成辦究竟的安樂 的事,為了不浪費暫有的時間,珍惜這寶貴的時間,做些有益 事,廣行善法,才是思惟無常的目的。經過無常的思惟,可以 過更有意義的人生,死亡時也不會覺得怖畏,因為你有許多的 !52


善業可帶走,心中自然會有把握;思惟無常的力量,不會浪費 時光,死時絕無遺憾。 噶當派的上師曾說:「修行勝歡喜,中不懼,劣無悔。」 修行者在臨終時,勝者歡喜,中者不會因死亡而害怕,劣者也 不會後悔。就是當臨終時,能夠完全接受死亡的來臨,不會畏 懼我會死的事實。我認識一些朋友,平常的確在實踐法的內涵, 對法有所會意,所以在死亡時內心無任何畏懼,無有任何疑惑 與遺憾,他們已經決定自己要死,甚至在醫院,醫生不敢告訴 他已得癌症,但他卻有膽量同醫生說:「如是癌症,請告訴 我!」因為他未死之前已有準備,努力學習,過有意義人生, 所以死時用不著疑惑遺憾,他內心可以完全接受事實,一定會 很安祥地死。我們是佛教徒,[]認有輪回,了知生和死只是一 世一世的轉變,跟換衣服並無兩樣,又何必執我會死的事。有 人無法接受死亡事實,即使快死時,還不能接受事實,一聽癌 症就會發抖。如果這樣怕死,何必承認生命是生生世世,如果 承認又何必害怕。我們知道死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死必有生, 這是法則,並不是說接受死亡,所以會死;既然會死,事先接 受事實不是更好,反而死的安祥;假使不接受真實狀況,怨天 尤人,臨終時反而更淒慘。 57.⼤大地須彌海,七⽇日猛焰燒, !灰燼亦無余,況復危脆⾝身。 我們可以見到堅硬無比的,千百年的岩石都會壞滅,更何 況脆弱的身。這個世界生態破壞,終有一天會壞滅。現在的氣 候,大氣層已受損壞,有一天我們居住的地球也會壞滅。佛法 中也是依火、水、風滅等。地球形成,從虛空中先起風大,由 風現起了火大,火大起了水大,水大形成地大,由五大形成地 球。壞滅時從地大溶入於水大,水大溶入於火大,火大溶入於 風大,風大溶入於虛空,最後變成五大一個性質;生起與還滅, 也在五大中流轉。同樣我們意識也如是,死亡從粗分意識慢慢 溶入最細微的意識,密續中講的非常清楚;由細微的風托細微 意識投胎,生時由細微意識投胎變成粗分的意識。 地球已有五十億年歷史,在廣大的地球上,人類是非常渺 小,從長遠的眼光看,我們應該瞭解,在今日的社會中,人與 人的關係是互相依賴的,共同和諧相處,而不再分你的國家, 我的國家。當今星相家的邏輯,地球正在慢慢接近某一星球, 在未來的幾十億年後就會相撞,地球是會毀滅的。 58.無常亦無我,無怙無⾃自在, !如芭蕉無實,⺩王須厭⽣生死。 身體是無常變壞的,無有真實的我;無明痛苦的眾生,無 依無怙無有自在,一切世間如同芭蕉無實,大王您應了知生死 !53


痛苦,生起厭離心。思惟無常,體會生死流轉的痛苦,令我們 生起真正的厭離心。 59.傍⽣生⽣生⼈人⾝身,較⻱⿔龜趣⽊木孔, ! 更希有難得,⾏行法令有果。 因無明生煩惱造業,一直在生死中流轉,為了早日得到解 脫,必須有長久的增上生,一個暇滿難得的身,才是修法工具, 順利走上解脫道。暇滿人身難得,如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大海, 海上有根木塊有孔,海底有只盲龜,百年才將頭伸出海面一次, 剛好將頭鑽入木孔,這種機率是非常渺少難得。我們得暇滿人 身的機會亦如是。 人和畜生比較,數量是少之又少,不談微細生物,就以魚 類來說,不要以一條計算,以噸為單位,能知有多少,何況比 魚小的生物。所以雖然世界這麼多人,同畜生比較,人類確實 是少數;有人可能會認為不對,這世界人口有五十億,還在繼 續增長,怎麼說人少呢?暫旦勿論人類多寡,觀察自己的行為, 可否決定自己來生,能夠獲得如同今世的暇滿人身?得暇滿人 身必須以十善業為根本,六度為助伴,善願力結合。我們現在 的內心,行住坐臥,無一不隨煩惱轉;煩惱是自然而起,如水 往低處流;善心卻是那麼難生,如水往高處水流,必須借用其 它力量。明知煩惱過患,不讓煩惱生卻輕易生起,可見我們被 煩惱所控制。 今生幸遇正法,無論是遮罪或性罪,都應該努力守持。今 生能遇正法,是前世的福德,仔細的思惟,在無量數的前世中, 到底造了什麼業?如果在很久以前遇到正法,為何淪落到如此 地步。可見從無始來,我們多少世被煩惱所迷。今天難得遇此 正法,實在非常歡喜,應該努力奉行才對。如同先賢所說:「由 於前世的善知識,獲得今世暇滿人身;由今世自己的善知識, 希望不要讓自己墮入三惡道。」總之,無論如何都應觀察自己 的行為,就會瞭解暇滿人身難得易失。 60.眾寶飾⾦金器,⽤用作嘔吐具; !⽣生⼈人若造罪,極愚亦如是。 暇滿人身非常難得,利用此身可成大利,因此不應浪費。 如同金造的器皿以各種寶物裝飾,卻用來作為痰吐器具;難得 幸得的暇滿人身,如果用來造罪,豈不是太愚蠢了。 61.⽣生中遇善友,發⼼心起善願, !先世造福業,已具四寶輪。 具有四眾弟子,佛法興盛的地方,稱為中地。沒有四眾及 佛法的區域,稱為邊地,生在中地又遇善知識。以下分兩點說 明:第一點由以前所造善業,今生得暇滿人身,所以今世有機 !54


會發起善心。第二點因今生所發善心,有機會累積後世的暇滿 人身因緣,所以說善願。大王您已具足四寶輪,應該珍惜啊! 62.佛⾔言依善⼠士,能滿諸梵⾏行, !是故依善⼠士,眾多證寂滅。 佛說依止具有條件的善知識,就能圓滿梵行,過去許多獲 得涅槃的聖者,也是依佛及善知識所說而證涅槃。所以大王您 也要依止善知識,才能圓滿梵行,證得涅槃果。 63.邪⾒見三惡道,不聞佛教⾔言, !邊地懱戾⾞車,騃啞⻑⾧長壽天; 64.於任⼀一受⽣生,名⼋八無暇過; !離彼得閒暇,當勵斷⽣生死。 八無暇分屬於人及非人,各有四種無暇,合計為八。非人 的無暇包括三道的地獄、餓鬼、畜生,以及生長壽天;屬於人 的四種是:一、不聞佛教言,就是佛住世說正法,有聽聞正法 的機會卻沒有聽,是無暇之一。二、雖然不是在正法時,佛法 仍住世,卻生邊地未生中地。三、雖然生中地,卻愚痴!啞。 四、雖然五根具足,而且生在中地,也有機會聽聞正法,但因 惡友而起邪見。以上是非人四種及人四種無暇,合計稱八無暇。 有人可能認為輪回雖然痛苦,但不是每天都痛苦,有時也 有快樂的感受,不是完全痛苦。如有這種疑惑,我們應該思惟, 體會輪回的痛苦。如班禪喇嘛說,苦有三種苦苦壞苦行苦。對 苦苦生出離心畜生也有,因為它們也不要痛苦。壞苦是有漏的 快樂感受;有漏是由業及煩惱生的快樂感受,外道也會對這種 感受生出離心。如印度外道的一些苦行者,確實厭離五欲的感 受,一直修四禪至四無色定。 佛法不共的出離心,是對行苦生出離心。是現在痛苦及未 來痛苦所依,都被煩惱左右。煩惱的根源是無明,當內心生起 煩惱的剎那,內心就無法平靜。當我們被無明迷惑,痛苦就不 斷而來。當內心決定改變,經由對治,最後一定可以遠離無明, 得到解脫。這種欲求解脫的出離心,才是內道不共的出離心。 行苦是由業及煩惱控制,由煩惱造業而有生,生就是行苦 的開始;如果不了知煩惱的過患,自然不會對煩惱帶來痛苦生 厭離。所以對煩惱的認識非常重要,認識煩惱過患越深,越厭 棄煩惱帶來的痛苦。如果如實了知煩惱究竟的過患,自然想遠 離煩惱,如果煩惱無法離開,生出離心也無用。因為煩惱可斷, 所以就必須有出離心,出離心促使我們對治煩惱。 65.欲乏病老死,輪回眾苦源, !汝應生厭離,說過失應聽。 !55


痛苦最主要由煩惱生,所以要了知輪回的痛苦。欲樂缺乏的苦, 是想要的無法得到,不要的偏偏碰到。雖然有病老死等,但主 要體會生苦,死苦可以看到,老病苦可以體會到,生苦要了知 從業及煩惱所帶來,自然其它苦就生起。因為生是由業及煩惱 所生,業和煩惱本體就是苦因,所以由痛苦生,痛苦死,生的 剎那就是不吉祥的開始。因為有了不吉祥的開始,所以生和死 中間,就要承受許多不苦祥的痛苦,都是業和煩惱所生。 66.或⽗父轉為⼦子,或⺟母⽣生為妻, !怨仇轉為親,⽣生死全無定。 67.⼀一⼀一飲⺟母乳,量過四海⽔水, !今後異⽣生⾝身,多飲過於彼。 68.⾝身死諸⾻骨聚,超過須彌峰, !地丸如柏⼦子,數⺟母未能盡。 69.帝釋世應供,業故復墮地, !既滿轉輪⺩王,復⽣生為奴婢。 我們一直希望來生得暇滿人身,如得了暇滿人身,不是同 今世一樣痛苦,如未得暇滿人身,豈不更痛苦。因此應思惟輪 回苦,鼓勵自己努力精進。輪回苦有那些:一、無定過患。二、 無飽足過患。三、數數生死,無量過患。四、數數高下過患。 70.天⼥女乳腰柔,⻑⾧長受妙觸已, !後隨獄輪中,粗磨割裂觸。 71.⻑⾧長住須彌頂,安⾜足受安樂, !後游塘煨中,眾苦極難忍。 72.天⼥女隨逐樂,遊戲妙歡園, !後住劍葉林,截乎⾜足⽿耳鼻。 73.天趣如⾦金蓮,共游徐流池, !後墮獄當⼊入,灰⽔水無極河。 74.雖天界⼤大樂,及梵離欲樂, !後墮無間⽕火,受苦無間絕。 75.或為得⽇日⽉月,⾝身光照世間, !後往極⿊黑暗,伸⼿手莫能睹。 欲樂不決定過患,雖然投生天道,享受種種安樂,當業報 享盡時,終將墮地獄受苦。 當我們腳踏地,也會得到足下的安樂,但當業報享盡時, 又會感得地獄的苦報。 天界大樂就是梵天的安樂,遠離苦受和樂受,沒有壞苦, 長期安住在捨受狀態。 !56


輪回的一切樂受,都是有漏的。不論是有漏的安樂享受, 或是長時間在捨受中的安樂,因為無明未斷,只要遇到因緣, 最終還是痛苦的。所以三界輪回的一切安樂,不是最究竟的, 最真實的安樂。總之,再好的身體,或是天上,因為由煩惱所 生,當業報盡時,最終仍是痛苦的。 76.若了如是過,願取三福燈, !獨持趣⿊黑暗,⽇日⽉月難破光。 三福指的是身語意三門,也可以解釋為佈施、持戒、忍辱 三福。無論世間輪回的任何安樂,都是煩惱所生,最終令我們 沈海(溺)苦海。 77.等活⿊黑繩熱,合叫及無間, !斯等獄纏苦,恆燒作惡眾。 78.或如榨胡⿇麻,或搗粉如末, !如利斧斫⽊木,暴苦如鋸解。 79.猛⽕火恆煎灸,令飲烊銅汁, !熾熱之鐵釵,逼驅鋒劍刃。 80.鐵⽛牙猛狗啖,戕殺⾼高擎天, !禽⿃鳥啄⽖爪利,任彼⾃自在啄。 81.虻蠅及⿊黑蜂,諸蟲數⼗十千, !噬咬起爛瘡,極痛聲淒切。 82.熾熱猛⽕火中,恆燒令掀⼝口, !倒栽⼊入⿍鼎鑊,猶如丸漂浮。 83.若造眾罪業,命只喘息頃; !聞地獄極苦,無畏如⾦金剛。 三惡道的熱地獄苦。造惡業不一定是殺人、偷盜、邪淫, 如果以極強烈煩惱,即使惡口,本身就具有墮入地獄的力量, 最重要是煩惱的強烈,不一定是加行。生邪見也會墮地獄。生 命在喘息間,非常短暫,假使惡業未盡,死亡時立刻墮入地獄。 地獄雖然極[]痛苦,因為無明受煩惱自在而造業。 84.⾒見畫獄及聞,讀誦造形相, !如知⼰己難忍,況復親受⽣生。 85.⼀一切安樂中,愛盡為第⼀一, !⼀一切痛苦中,無間苦最猛。 見聞覺知地獄形相,就難以忍受,況復自己墮入地獄中。 愛盡即涅槃,涅槃是永恆安樂;最痛苦的是無間地獄。 86.⽇日以三百⽭矛,貫剌所⽣生苦, ! 於地獄微苦,⾮非喻知少分。! !57


87.諸苦及粗暴,雖然百俱祇, !不善未盡出,與命終不離。 88.是不善果因,⾝身語意惡⾏行, !應勤隨⼒力護,微塵亦莫染。 地獄痛苦非能比喻。過去惡業已造,可以依懺悔淨除,未 來不再造惡業。先賢說過,惡業有好處,如果懺悔能夠淨除, 今後不讓自己再造,最好終身不要造惡業。如果無法立此誓願, 也應盡量減少造惡業。 89.⽣生往傍⽣生趣,殺縛或鞭撻, !離寂滅善淨,暴殘相⻝⾷食啖。 現在說明畜生道的痛苦,大吃小,強欺弱,互相殘殺。人 類更是欺凌畜生殘害最厲害,如果人對人有點傷害,人就會立 刻抗議,但未曾想到畜生道有情可憐,沒有反抗能力,任由人 類損惱,應該為他們著想。 90.為珍珠⽑毛⾻骨,或由⽪皮⾁肉亡, !鞭鈎及棒捶,踐踏任他使。 這是說明畜生道的痛苦,多是由人類迫害。! 91.餓⻤⿁鬼欲極困,無間相續苦, ! 飢竭寒炎熱,劬勞怖苦侵。 92.⼝口細如針孔,肚⼤大等⼭山丘, !餓饞不淨物,尋求尚難獲。 93.裸形存⽪皮⾻骨,乾如多羅樹, !夜⼝口燃熾盛,⻝⾷食啖⼝口中燼。 94.卑類膿糞⾎血,不淨無從獲, !相毆捶擊搏,還餐頸熟膿。 95.夏夜⽉月熱感,嚴冬⽇日⾝身寒, !望樹果唯空,瞻川流乾涸。 96.無間受諸苦,萬千五百載, ! 惡⾏行堅業索,系縛命不絕。 97.如是餓⻤⿁鬼類,罹受如斯苦, !貪吝極慳吝,佛說此為因。 餓鬼道的痛苦,餓鬼的壽命,餓鬼因。! 98.⽣生天雖⼤大樂,死苦尤過彼, !諸智應善思,勿貪三有樂。 99.妙⾝身光澤退,厭座華鬘萎, 塵垢沾著⾐衣,液下涔出汗。 !58


這是指欲界的大樂。天人死時有五衰相現,所生的痛苦, 極重於前受的樂。五種衰相:本來勝妙之身,死前光澤退失, 原來的座位坐不安穩,身上的花鬘枯萎,衣服垢染,腋下出汗 等。 100.死歿五衰相,居天諸眾⽣生, ! 如地居凡⼈人,猝起死先兆。 101.從天趣墮落,善盡無余存, !傍⽣生餓⻤⿁鬼趣,地獄隨⼀一居。 人類快要死亡,也有前兆,如呼吸會喘,表示衰老了,身 體虛弱;天人死前,同樣也有先兆。當福報享盡,就墮三惡道。 102.⾮非天意苦重,性瞋天德故, !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見諦。 非天指阿修羅,瞋天的功德。因為有諂誑的障礙,即使有 智慧,也不能見真諦。 103.⽣生死苦當知,⼈人天⻤⿁鬼地獄, !旁⽣生皆⾮非妙,⽣生是苦害器。 104.如救頭燃⽕火,速即起滅除; ! 精進斷後有,無有餘勝此。 三界六道輪回,不論是哪一趣生,都是由煩惱所生的有漏 業,最終一定是痛苦;為了斷除這些痛苦,必須速即斷除痛苦 的因,無明煩惱,達到解脫。 105.戒慧靜慮證,寂靜涅槃位, ! 無⽼老死窮盡,離四⼤大⽇日⽉月。 瞭解輪回的總苦及別苦後,為了出離生死苦海,必須精進 修解脫道。以戒為根本,修習靜慮。慧分世俗與勝義,這裡是 指勝義智慧,靜慮證屬於止修,緣心一境性,堅固的等持,達 到身心輕安,得正奢摩他;有了堅固的奢摩他,依無我空性智 慧為所緣,再次得到不共的身心輕安,這時稱為毗鉢捨那。空 性智慧生起時,不是依靠奢摩他,但是要現證毗鉢捨那,必須 依正奢摩他,就是已得身心輕安。所以由戒成定,由定成就空 性的毗鉢捨那。 斷除了煩惱種子,寂靜是無余涅槃,從性空中斷除一切煩 惱。另一種解釋是現證空性時,遠離一切真實戲論,在後得位 時觀一切法,如夢幻相,內心得到寂靜和調伏,證得無余涅槃 位。無有老死,得到無窮盡永恆的安樂。佛果位斷除煩惱所知 二障,完全寂靜,圓滿自他二利的大菩提涅槃果。乃至虛空未 盡之前,為了利益有情事業,永無間斷。這果位不是地水火風, 因為外道認為要到某地方,才是真正解脫;解脫不是地水火風 !59


空五大形成的地方,有些外道皈依太陽月亮。所以說離四大日 月。 106.擇法念精進,喜定捨輕安, ! 七⽀支菩提分,招致妙涅槃。 七菩提分:正念,不忘所緣境,擇法,是智慧抉擇法,精 進、喜、定、捨、輕安,捨是作意不作意時,自然平等捨,稱 為等持。輕安是身心輕安,得正奢摩他。 107.無慧定⾮非有,無定慧亦無, !倘若⼆二者具,有海如⽜牛跡。 這是教我們止觀雙運。如果沒有空正見的智慧,只是禪定 的修學,雖然可得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的定,可是無法得到 涅槃果位。沒有定雖然可生空正見,不過只是比量智,無法達 到現量,現證空性,非正奢摩他無法成辦。如果止觀雙運修持, 這三界苦海如牛跡的水,很容易乾涸消失了。 108.⼗十四無記法,⽇日親所宣說, !於此勿宜思,不能趨寂靜。 十四種邪見。外道內心有常一自性的補特伽羅我,問導師 釋迦世尊,世尊知道他們用心不回答,因此稱為十四無記,就 是沒有授記。十四無記:一、依涅槃際生四邪見:如來滅後見 有如來,無如來,亦有如來亦無如來,非有如來非無如來。二、 依未來世所生四種邪見:我與世間見是有邊,是無邊,亦有邊 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三、依過去世生四種邪見:我與世間 見是常,是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四、依身及命有 二:對身命見是一體或異體。 日親就是佛陀,說這十四種邪見,不要去思惟這邪見內容, 生起邪見無法讓我們得到解脫。了知自性空,一切戲論滅。 解脫必須瞭解空性的道理,才能對治煩惱。煩惱可分二種 :一種是見煩惱,一種是非見煩惱。見就是正見,分世間及出 世間;非見煩惱如貪心瞋心等,主要依串習而生,而不是見到 道理而生。例如貪心是對悅意境,瞋心是對非悅意境。說不定 有理,但主要是由串習力所生,不是依理由。見煩惱,不論是 薩伽耶見或邊執見,見到理由(非理作意的理由)而執著,這 種煩惱比較難以對治,而且較堅固。見煩惱的對治力,必須經 由道理的認識才能產生。非見煩惱的對治,以慈心悲心對治瞋 心,而慈心悲心只是一種思惟,沒有直接瞭解境的實際情況, 不是通達了境的證量,所以修持也有差別。 見所生的煩惱比較難斷,而煩惱的根源,是從無明執著的 非理,就是薩迦耶見。薩伽耶是壞滅的意思,指五蘊的壞滅, 所以薩伽耶見也稱為壞聚見,由壞滅的五蘊所安立的我,認為 是真實有,這種我見,或薩伽耶見是屬於見煩惱中的一種。認 !60


為我是真實有,自然會執著我的身體,或者我五蘊是真實有, 進而拓展我所享受,我所接觸的一切,都是真實有,產生了法 我執。總之,一切煩惱都來自無明,要對治依見所生的無明, 必須對正理的認識,就能破除無明實執。 109.無明所⽣生業,由業復⽣生識, ! 識緣於名⾊色,復⽣生六處觸, 110.觸受為愛因,由愛招諸取, ! 其取⽣生後有,有復緣於⽣生, 111.從⽣生感⽼老死,憂悲諸怖惱, ! 無量眾苦聚,⽣生盡余皆滅。 上面所說的煩惱,就是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的我執,是由 分別無明所生,是見煩惱。我執分為粗細不同的執著,粗分的 我執,由煩惱的分別無明所生,並不是與無明相應;與無明相 應的煩惱,如細微的貪瞋,本身會執著這是真實有。這種執著 真實的貪瞋,是屬於非見煩惱,執著真實時,是俱生無明,造 作善惡業,而由業生起的心識。 十二因緣的第三支識,意識分二,因位識及果位識,造業 時是因位識,而業生起第二剎那壞滅,因此產生了業滅。業是 有為法,業滅而能力不滅,遇因緣而現。如夢,夢醒猶能憶念 夢境。如昨天的東西壞滅了,因它的滅,造成今天對它好壞的 影響。這是因它滅而帶來的能力。所謂習氣是依心識而取名, 因此以前造業當下即滅,但由業滅的能力,能使我們來生感果, 未來以業滅的能力,令我們結生相續,這時意識稱為果位識。 由意識及父母為緣生起名色,色是指色蘊,受想行識四蘊 歸類為名。 六處生起時,根就生起,識也生起了,境本身就有根境識 三和合,所以生諸觸,眼觸耳觸等觸。由觸讓我們對好境、壞 境、不好不壞境,生起快樂、痛苦、中庸的感受。想要快樂不 要痛苦的貪愛心,就是第八支愛。取是一種貪著心,比愛欲心 要強烈,也就是由愛造成強烈的貪心,由貪心引發以前業的能 力,使業能力成熟,已成熟的業稱為有;由已成熟的業帶來後 世的生,所以說有緣生。 因為有生,自然要接受老病死等苦,發起憂悲種種怖惱。 這一切痛苦來自生,來自五蘊,五蘊由業,業由於煩惱,煩惱 由於無明。因此徹底斷除無明,生盡就不生,其餘皆滅。 112.最勝⾔言教藏,深妙緣起理, !若能正⾒見此,即觀無上尊。

!61


佛陀甚深微妙法,就是緣起理。所以佛說:見緣起即見法, 見法即見佛。以上以情器世間來說,主要是說明有情世間這部 分。 我們的心識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是由近取因,而感得唯明 唯知的體性。以器世間來說,器世間的地水火風四大,是由業 力產生的嗎?我想不是。如外在的地水火風空五大,與內在五 大有關係。內在五大可分粗分及細分。內在粗分的五大,是依 細微的內在五大所生,細微的內在五大,則是依賴最細微的俱 生原始光明而有。因此由於內心未調伏,影響內在細微五大; 內在細微五大,影響了內在的粗分五大,內在粗分五大,再次 影響外在的五大,因此感器世間的變化。 所以說外在五大的存在,不是業力所感,因為這是法則法 性。如同意識是存在的,不是業力所感,意識本來是存在的, 這是法則法性。為什麼有意識之法?為什麼有非意識之法?這 完全依法則法性才能解釋,不是以業力所感解釋。 因為內心未調伏,影響了內在五大,內在五大受影響,而 影響外在的五大,由此影響器世間的五大,自然給人們造成某 種感覺,器世間的某種形狀,或是大地本身的變化,都是內心 未調伏而生。至於變化性質,由因生果,果依因而生,互相依 賴的原則,是一種法性,不是業力所感而變化。 什麼才算是由業力所感?什麼叫做業?在這麼多的因緣變 化中,有一些是因果互相依賴,不需經過人的思想,本身就在 變化,這法是因果法。有些因果法,是經人的思想、意樂,製 造某種因而產生某種變化,這個別的因果法,同人的意樂有關, 這種造作叫做業。所以業是因果的一部分而已。 113.正⾒見命念定,正勤業語思, ! ⼋八⽀支聖道者,求寂可修治。 114.⽣生為真實苦,貪愛則是集, !滅除名解脫,宜修⼋八聖道。 正見、正命、正念、正定、正勤、正業、正語、正思惟是 八支聖道。是求解脫者修持的。輪回的痛苦是生,稱為苦諦。 集諦分為業集諦,煩惱集諦,業由煩惱所生,煩惱主要由愛帶 來後世,所以貪愛為集諦。能夠完全淨除苦諦和集諦的痛苦, 可以獲得解脫。為了達到解脫,應該勤修八聖道。 115.為⾒見四聖諦,常時勤精進, !雖居華屋舍,智渡煩惱流。 為了能瞭解四聖諦的整個道理,應該常時精進修學,如同 四聖諦所說的應取應捨。大王您雖是在家人,過在家的生活, 但為了能渡脫苦海,應該以智慧渡過煩惱流。 !62


116.不從虛空墜,不似地⽣生⾕谷, 現證諸先賢,凡皆具煩惱。 要解脫必須精進,因為以前的阿羅漢,這些斷除煩惱的大 成就者,他們的果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是他人讓他們 獲得,如同稻穀由地生長。大成就者所得果位,都是自己修持 證悟,由認識教理對治煩惱而獲得的。 117.何需多贅述,是樂法要, ! 佛說⼼心是源,應⼒力淨⾃自⼼心。 我何需闡述這麼多,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法,法來自於 心,就是內心的調伏。因此大王您應該努力精進,淨化自己的 內心。 118.如上所說法,苾芻難總⾏行, !能隨修⼀一事,此⽣生不虛⾏行。 上面所述的一切功德,連比丘也無法很圓滿做到這一切功德。 但大王您應該努力修行,千萬不要浪費今生啊! 119.眾善皆隨喜,⾃自修三妙⾏行, !回向正等覺,⽽而此善福聚。 120.常⽣生⼈人天趣,瑜伽眾德具, ! 聖者觀世⾳音,度脫諸有情。 回向。一切功德我先隨喜,為了有情的安樂回向正等覺, 由此回向如實的遵守,從今以後我就已經進入快樂之道。會得 到人天趣,具修瑜伽行的功德。在遵守菩薩行時,如同觀世音 菩薩般,濟渡可憐的有情,由此功德,讓我們登上大地菩薩果 位。 121.⽣生⽼老病死三毒除,佛國托⽣生為世⽗父, !壽命⻑⾧長時量叵知,如同彼無量壽佛。 不只斷除生老病死而已,連生死的根源三毒等煩惱皆斷除, 托生佛國,我們壽命將會無量,而且生在佛國遇到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將親自為我們教授。 122.施戒忍起無垢名,遍彰天地虛空中, !⼤大地居⼈人及天眾,令息少⼥女貪愛求。 由佈施、持戒、智慧所生的美名,可以遍揚天地間。123. 煩惱羈纏有情眾,絕⽣生死流登正覺, !超度世間亦唯名,獲得無⽣生離塵垢。 願一切有情成就佛果位。

!63


第三部分 修⼼心⼋八頌 朗⽇日塘巴 造

一 概說 今天與大家分享大約八、九百年歷史,朗日塘巴所造的《修 心八頌》的內容。首先介紹利他的宗教,以及佛法整體的架構, 再針對《修心八頌》討論。我先念誦龍樹菩薩《中論》中的禮 敬頌︰「瞿曇大聖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 禮。」佛陀由大悲心所系,為了令眾生能遠離痛苦及苦因,希 望斷除了一切顛倒的邪執、邪見,因此宣說了一切法,就是緣 起性空的道理,這位悲智圓滿偉大的世尊,我龍樹在此向您頂 禮。 (⼀一)什麼是我? 人人都有個我的想法,在未介紹《修心八頌》內涵之前, 我想先由第一句偈頌文,「我於虛空如母眾」的「我」開始解 釋。「我」、「我想」、「屬於我的」,是一切有感覺的生命 體有情,都有的共同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或感受,不只是 人類,即使是動物或微小的昆蟲,都會有相同的想法。經由我 的想法,使得所有生命體,產生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 苦不樂的感受。無論人類、動物或、昆蟲,都會產生起與「我」 有關的這三種感受,因此會帶來分辨是非,及善惡的智慧,差 別的只是智慧的層次不同而已;細微的生物判別能力比較差, 體形龐大的動物,對於某部分的判別能力比較強。以人類的智 慧,判斷想要快樂,不要痛苦的感受,理所當然的,比其它動 物更加敏銳、更強烈。人與畜生之間的差異不在於,「我」及 「我想」所帶來的感受而已,而是對「我」的需求,所生起的 智慧能力的分辨。因此,也是以此智慧層次,來分辨人或畜生 的差異。 !64


經由人類智慧,以及智慧能力的不共殊勝,使得人類形成 後,過去的三千年有許多思想家,針對「我」的想法作探討。 也就是當我們思惟、觀察「我」在哪裡時,會有我想產生。如 ︰我的心、我的身、我的享受等種種想法。自然就會認為我像 是事物,我的心和我的身,就是事物的特徵,可是,又覺得如 果是事物,依附著特徵,好象也不對。於是認為「我」這個事 物,應該與身心是分開的。我是我,是主體性;由此延伸我的 身和心,我變成身心以外的體性,是常一自主的。 三千年前印度思想家,雖然有這種哲學的理論。但二千五 百年前,佛陀來到世間,告訴我們,雖然都會很自然的,認為 「我」是控制身心的主宰者,「我」控制了我的身心,我能自 在,但這是錯誤的觀念;控制者的「我」,其實是不存在的。 那麼大家都說「我」,這個我究竟在哪裡?從身心整體或任何 部分,尋找時是找不到有個真實的我,只是依著身心假名安立 的「我」,取名而有的假相而已;不依身心取名而安立的 「我」,是不存在的,於是講到這粗分「無我」的見解。過去 的三千年,有許多不同的思想和宗教信仰,有些已經消失,存 留下來的大致歸為二種:一種見解,是身心之外的「我」存在。 第二種是佛教的見解,「我」並非身心以外的,而是依身心假 名安立的,無有自性的我,稱為「無我」。 「我」以及「我想」產生的感受,需求快樂和排斥痛苦。 人類和其它動物等,由於智慧能力的差異,想要快樂而不要痛 苦的需求,就有層次的不同。動物只能在乎身體的感受,只求 吃飽,無法重視內心的感受。而人類除了追求身體的感受外, 更瞭解如何提升內心的感受。 感受分二︰一、身體帶來的快樂與痛苦的感受。二、內心 產生的快樂與痛苦的感受。比較兩種感受,後者強烈時會影響 前者,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內心的感受。因為當內心快樂時,縱 然身體上有些痛苦,並不會影響快樂本質;但相反的,如果內 心有了煩惱,縱使身體很安適,也不會快樂,這時內心只有痛 苦的感受;由此可見,內心感受的重要性。 (⼆二)社會和諧之源 全世界六十多億人口,不論人種、膚色、年齡,每個人都 想要離苦得樂,不僅想法一致,也有相同的權利,去爭取離苦 得樂。以社會趨勢來觀察,我們追求離苦得樂的方法,似乎是 以提升外在物質生活為目的。由我們努力追求的方向,也能夠 明白;今天全世界真正重視的是外在的身體的感受,而忽略了 內心,非常缺乏內心的提升。對於內心的痛苦與快樂的問題, 真的以外在的富足,可以解決嗎?想獲得真正的安樂,不從內 !65


心著手,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瞭解心是可以改變的,即使 不是佛教徒,了知憤怒嫉妒貪心,不但會帶來傷害他人,而且 也傷害了自己,把這種不善的負面情緒,改變成平靜多為他人 著想正面的情緒,就不會生活在痛苦中;一個人雖然處在充滿 敵意的環境中,如果心中能夠平靜,不會為煩惱所左右;如果 心中不能平靜,即使在很好的環境中,也無法得到快樂。因此 我們應該以提升內心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 社會才能和諧。 如何斷除內心的痛苦,獲得真正安樂?一、倫理道德的思 想。二、宗教信仰的力量。世間倫理道德思想,從英文secular ethics,Secular字面上作解釋,有些人認為是斷除宗教信仰, 印度文學家認為不是完全斷除,而是尊重宗教信仰。Secular在 英文字典並無明確涵意,也許從葡萄牙文,可得到正確信息。 我的解讀,因為加了ethics,指一般的善行、倫理道德。而此 分為二:一、宗教信仰帶來的倫理道德思想。二、與宗教信仰 無關的道德規範。後者的產生是愛心的需要,人類生下的第一 天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母愛,倘若沒有母親或其它人的愛護, 可能不久就自然夭折了。以我們身體所需而言,最重要是他人 對我們的關愛和照顧。生長過程中,不論身體或心靈,以母親 的幫助最大。一位從小在不溫暖家庭長大的人,生長過程也許 身體不夠健康,心靈也是冷冰冰的;缺乏愛的原故,內心是空 虛的,也不懂的愛護他人;如果心靈上有創傷的人,健康情況 就不會太理想。 人的身體需要他人的關愛和照顧,才能成長茁壯,因此慈 悲、愛心很重要。看看母鳥和小鳥的互動,可知母鳥是何等愛 護小鳥,再看看母狗餵奶給小狗,小狗才能逐漸成長,這時的 小狗是多麼依賴母狗,因此慈愛對它們來說,非常重要。但烏 龜和蝴蝶,破卵而出就各分東西,似乎不需要慈愛。然而人類 的血肉之軀,時時刻刻與慈愛息息相關、無法分離,不止我們 自然的需要慈愛,也自然的慈愛他人。這種自然產生的現象, 我解釋為secular ethics世間倫理道德的基礎。有慈愛的根本, 就有道德行為,所以道德行為就是慈愛。 !! (三)各種宗教的理念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大致分兩類︰一、沒有宗 教哲學思想的信仰,只是一種世間習俗。如︰祭祀、火供…… 等。二、具有哲學思想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婆羅門教、 猶太教、回教、基督教、佛教等。主要的宗教信仰中,雖然各 有不同的哲學思想。如︰基督教認為有造物者,主宰世間,佛 教則認為沒有造物主,一切乃因緣而生。但對於慈愛的理論卻 !66


是相同,都認為人類需要被關懷,而且幫助他人,愛護世人,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要懂得自我要求,不能貪著無饜(貪得無 厭),必須知足常樂。有許多不同宗教的修行者,完全犧牲今 世榮華富貴的享受,投入利眾的事業;我認識基督教傳道者, 湯瑪斯馬丁及德蕾沙修女,確實是與眾不同的修行者。印度教、 猶太教、回教的修行者等,他們跟隨自己的信仰,以及信仰給 予他們的使命,都全心投入,犧牲奉獻一生,貢獻社會,利益 大眾,創造了令人贊嘆的偉大事跡。也是為了提升內心的功德, 不同宗教解釋不同的哲學思想。 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一致的為世人宣揚愛心的理念, 因此我們必須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因為經由他們思想的宣導, 使很多人生起善心,及道德的善行,確實幫助社會上很多人。 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共同目標,就是創造和諧更美好的社會, 帶來人們更幸福的生活,以及更充實的心靈世界。我覺得大家 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且如實地實行,我們必須尊敬帶來這種貢 獻的所有人。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有理由的。過去的三千 年來,隨著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因緣,以及不同的種族,各有 不同的所需。因此有不同的想法、理念,就有不同的需求,事 實上也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理念。既然不同的哲學思 想,有他的需要性,能幫助需要他的人,那麼我們必須尊重此 種宗教信仰。當然自己是否相信,而自己覺得適合自己的信仰, 又另當別論了。想深入信仰,必須仔細判斷,哪類哲學思想, 最能幫助自己,之後再相信,(摸)膜拜或奉獻等。在此同 時,不需捨棄對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 我個人認為佛法對我幫助最大,最適合我,我對於佛教所 闡述的哲學思想,有絕對的信心,不動搖的敬心和精進。在此 同時我覺得尊重其它信仰,也是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利益許多 人,所以尊重其它信仰與我信仰的宗教,彼此並不相違。積極 推動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每一種族有不同 的習俗,有不同的需求。最保險的方法,就是保持父母的傳統 信仰,有時不經長久思慮,突然改變自己的信仰,因而產生了 副作用,後患無窮。在座有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父母傳下的 大概就是佛教信仰。也有些不同信仰的信眾,我的建議是遵循 父母的宗教,我不想積極鼓勵輕易改變宗教信仰。但隨著每個 人不同的個性、不同所需,以佛法而言,我們相信前世,也就 是前世的習氣串習,如果有此不同根器的人,雖然與父母宗教 不同,但覺得適合自己,因此而改變宗教,當然無可厚非,但 請三思而後行。以藏人而言,由於父母信仰的原故,百分之九 十信佛教,但還是有其它宗教徒。 !67


因此我覺得,如果在場有其它宗教的信眾,首先應保持父 母原有的傳統信仰,如真正對佛法產生興趣,經過學習發現佛 法最能幫助自己,屆時再改變,但千萬別輕蔑原有的信仰!一 定要以尊敬心對待,這點很重要。 (四)佛教的哲學思想 何謂佛教的哲學思想?二千五百年前,導師釋迦牟尼佛降 生印度,第一次轉法輪時,宣說「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 滅諦,此是道諦。」的四諦本質。接著佛說「認知苦諦,斷除 集諦,證得滅諦,修行道諦。」講到作用的四諦。之後佛又說 「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證,修道不可得 修。」講到究竟的四諦。四聖諦的內涵,是佛法思想的主幹, 也是一切佛教哲學思想的基礎。 四聖諦的主要內涵:我們想要的快樂與快樂之因,及此因 所帶來快樂的果實;不想要的痛苦,也有促成之因與果(即痛 苦本身)。針對痛苦的因果次第而言,說到苦果——苦諦,苦 果之因——集諦,這是我們必須捨棄的(所捨)。所追求的是 快樂的果(所取),即了知苦諦,斷除集諦,證得快樂的果滅 諦──涅槃;為得到樂果而修學快樂之因——道諦。為何建立 四聖諦?因為人人都想離苦得樂,痛苦分痛苦之因與痛苦本身, 快樂分快樂之因與快樂本身,一切都是由因緣而生。因而有所 斷、所證,也因此形成了四聖諦。 痛苦和快樂有兩大類︰所捨的痛苦及所需的快樂,因緣也 分二,如前所說的四聖諦,是佛學思想的根本。為何苦和樂的 感受是由因而生?一切會改變的事物,用肉眼可見的,都有它 不共的因緣聚合而產生。肉眼可看到的改變,稱為粗分的無常。 如︰花草樹木的變化或歲月的摧人老化。粗分的無常的形成, 是因為有細微的無常。如︰每年的改變,是因為每月的改變, 每月的改變,是因為每天的改變,每天的改變,是因為每小時 的改變。如果此時辰不變,就不會有下個時辰,也就不會有廿 四小時組成的今天了。而時辰的改變,是由之間的每一分鐘的 改變而形成,每一分鐘的改變,也是因為每一秒的改變,每一 秒的改變,是秒中每一剎那的變化。可見粗分無常的存在,一 定有細微的無常。 當粗分無常出現逆緣,事物會消失,亦即粗分的無常,會 依著他力或外在因緣,存在或消失。可是細分的無常卻非如此, 每一剎那正在改變的物質本性,就已經存在無常變異了,正在 壞滅的性質中;也就是不需要依其它因緣,它的形成是之前的 因所生,之前的因會感得現在的果,是由之前的因本身的不斷 變化的性質,才感得現在正在變化的果。可知一切正在變化的 !68


萬物,都是由因力所控制,即非自力、非他力,而是因力所轉, 才形成一切正在變化的萬物。因此每一正在變化壞滅的性質, 是由前因有壞滅的性質的力量而促成,隨著因力,使得每一剎 那都在壞滅當中。倘若因本身是不會改變,就沒有改變的作用, 如何產生會改變的果呢? 正在改變的萬物,是如同續流般的存在,可分為性續、質 續。如︰花朵,是從種子,慢慢成長為花,不論開花期是一個 月或一年,此續流稱為性續(具有花性質的續流)。花本身的 性質,去解剖分析,可說它是來自花的種子,種子又有之前的 種子………,如此追溯下去,前因是無止盡,也可說是無始。 如果前因有開始,就有第一因緣,此第一因緣會改變嗎?如果 不會改變,就不會帶來第二因緣。如果會改變,會改變的性質 是從何處來?必須由前因形成。第一因緣有前因,就不稱為第 一因緣了。所以如此平凡的一朵花,以質續的角度而言,是沒 有開始,它的因緣是永無止盡的。追溯至幾百萬年、幾千年、 幾億年,花朵改變的因都在當中。 雖是無始的因,也不可能無因而生。如果第一因緣是無因 而生,第二、第三也可以無因而生,第二因就不稱為第一因的 因,如此將造成許多矛盾的理論。因此追溯質續的因緣,沒有 第一因緣,但也不是無因而生。一切正在改變的果,都是一切 正在改變的因,才形成一切會改變的性質,所以一切的因,不 是不變常因。因緣變化中,如果因的本質是好的,帶來的果也 是好的;如果因的本質是壞的,果也是壞的。決定果的好壞, 主要在因本身是否有此能力。 在因果的微妙變化中,可 知三大原則︰一切非無因而生,非常因而生,非異類因而生、 必須同類因而生。從三大原則解釋佛學的主要思想,因果緣起 見。也由因果緣起見,而宣說了四聖諦。 若想更詳細闡述四聖諦的內容,可衍生到十二緣起。從第 一支無明,慢慢演變至最後一支老死,亦即有前前支緣起,才 有後後支緣起的形成,如果前前支緣起被消滅,後後支緣起也 會跟著消失。因為因果緣起才形成了十二緣起的法門。 所有佛學論典以語文作區別,大致分二:一、以巴利文建 立的原始佛法。今日的斯里藍卡、泰國、緬甸等地,使用原始 經典。二、以梵文建立的佛法。中國、日本、韓國,西藏、蒙 古等地,所流傳下來的佛法論典,皆以梵文作基礎。整個佛法 歷史,大約二、三世紀時,梵文經典翻譯為漢文,於是佛法流 傳到中國內地。大約在七、八世紀後,梵文論典翻譯為藏文, 流傳到西藏。梵文建立的經典,大致分兩大類︰漢傳佛法和藏 傳佛法。因為漢傳佛法早幾百年,以佛法次第而言,是藏傳佛 教徒的長輩。 !69


⼆二、如何修⼼心? 梵文建立的經典中,大部分信眾都會念誦《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西藏、蒙古、越南等,都共 同仔細研究過此經典。「般若波羅蜜多」,中文翻譯是「智慧 到彼岸」。何謂智慧?分許多種,通達五明的世俗智慧、或通 達究竟深義的空性智慧等。在此智慧,不光只是通達空性智慧 而已,甚至現證空性的智慧,也不是指此智慧。什麼才是「到 彼岸」,所表達的究竟意趣呢?必須有菩提心攝持的空正見, 即悲智雙運,才能到達彼岸。因此我們需要具足的兩大資糧—— 悲與智,在將要傳授的《修心八頌》中會講到方便品的悲、及 智慧品的智。 有了悲智雙運,將獲得何種果位?前面四聖諦中所說,作 用與果的四諦,「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 證,修道不可得修。」由四諦的認知,如實抉擇所捨所取。 「知苦不可得知」因為知道痛苦,尋求斷除痛苦之因,徹底消 滅痛苦之後,再沒有多餘的痛苦可斷除,也因為沒有痛苦產生, 所以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完全滅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種子和習氣一並拔除,再沒有集諦可斷除了。「證滅不可得 證」,當獲得究竟涅槃的功德,再沒有更殊勝的果位可證得。 「修道不可得修」,因為沒有多餘的滅功德可證,當然也沒有 所修之道了。 如實行持四聖諦,以及菩提心和空證智慧雙運,將可以斷 除一切過患,證得一切功德,圓滿佛果位。佛依如此次第,獲 得佛果位,如果我們遵循同樣的方法,當然也能獲得佛果。就 是《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 提娑婆訶!」即內心功德的增長,增長處是內心,所以在內心 增長道諦的功德。 如何改變內心獲得功德的增長呢?由改變內心著手,所以 我們的心是改變處。以什麼方法來改變呢?以菩提心和空正見。 這是調伏內心的方法,它本身也是內心的一部分。為何無法使 未調伏的心獲調伏呢?是內心的煩惱,煩惱也是內心的一部分。 調伏的方法是內心,所調伏的境也是由內心,一切都在意識範 圍內運作。 可以用菩提心和空正見改變內心,增長功德,所以內心的 本性,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是無記狀態。但心會隨著煩惱 或功德而轉,可成為惡心,也可成為善心。未調伏的心從何處 來?以佛學的角度而言,內心無法獲得調伏,身心所安立的唯 名的假名我,也無法獲得調伏,這些都是煩惱造成的。因此一 !70


切的罪惡,皆來自於煩惱,煩惱之根源未斷,內心當然無法調 伏。是否不理會煩惱,內心就可獲得調伏呢?不可能!因為內 心有煩惱存在,無法獲得調伏,也無法使內心真正的得到平 靜,能使內心安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除煩惱。 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中講到煩惱的行相。五種見煩 惱,總稱惡見,五種非見(思惑)煩惱,共十種根本煩惱。另 有二十種隨煩惱。十種根本煩惱,如︰瞋心、貪心、我慢、 疑、無明(痴)等,都有各別的對治方法。貪心可用不淨觀的 觀修對治,瞋心可修慈憫作對治。我慢則經由多我來斷除,當 自己看的越多時,體會到還有眾多學問不解,原來自己仍是井 底之蛙,自己永遠不會比他人高明,如此將可催伏慢心。疑也 是經由學習來斷除,因為疑是無法明確斷定事物的疑惑,經過 學習將會生起定解,去除煩惱疑。 什麼是無明的對治力呢?無明有許多的解讀。可分煩惱無 明、及非煩惱無明。就是唯有愚昧,對事物不瞭解的無明,屬 非煩惱無明;顛倒執著的無明,就是不只不瞭解,還執著與事 實相反的見解,是煩惱無明。也就是經典所指的生死根本的煩 惱,如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 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是三毒,貪、瞋、痴。痴, 無明;以無著菩薩著作的論典解釋,就是以上所說,對事物不 瞭解的無明,以及倒執實義的無明;以龍樹菩薩的論典,則認 為是對事物的究竟性質,錯誤的、顛倒的瞭解,把虛幻不實的 執為真實,所以說實執即無明。由這種顛倒執著的無明,帶來 一切的煩惱;如果對事物的究竟性質,看的越清楚,顛倒執著 就能斷除,所以要了知空性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是無明正 對治。 佛法的根本宗義,是如經典所說的四聖諦。為了生起菩提 心,我們必須要了知四聖諦的內容。要脫離痛苦,必須先了知 痛苦的因,才能止息痛苦,走向離苦得樂之道。苦諦有四種不 同行相︰無常、苦、空、無我。所有佛學思想家,一定承認四 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 常,如前面所說。諸法無我的「我」是何義?我並非身心以外 的我,是依身心假名安立而有,無有自性的我,只要主張這種 無我,就是所說的諸法無我。如果執取我是身心以外的我,或 我是自性有的,稱為「我執」,也可以稱為無明。龍樹父子如 何解釋此理論?如《心經》的「照見五蘊皆自性空」,不只是 五蘊安立的我(人、補特伽羅),無自性、無真實,五蘊本質 也是沒有真實性(法無我),諸法完全是依賴或互相觀待而存 在的假相,真實性是不存在的。 !71


《三摩地王經》說︰「諸法緣生即無生」,任何法皆是由 因緣所生的,不是不依他緣而自力產生。又說︰「於此無有生 自性」,前面的「無生」,不是完全不會生,所謂「無生」真 正的涵義,是無自性生,完全依賴他力而產生。「所現依於他 緣故,此法無有自力生。」因為諸法依賴他緣而顯現,不是如 我們所見,每一法不依他而自性存在,或說有獨立存在,那不 是真實相。「了達此空得安寧」,如果瞭解諸法的究竟性質, 是完全互相觀待而有,並非以自己的力量呈現真實面,是依他 力互相觀待的作用,僅僅如此的關係而已,諸法就是如此的虛 幻無真實。當瞭解此種緣起道理,自然可以去除往昔的顛倒執 著,消滅了無明,煩惱就失去了基礎,內心不需再畏懼輪回的 痛苦,進而獲得內心的安寧。 漢譯的《心經》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 咒……」。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對諸法的究竟性質, 無自性、無真實的認知,因而通達空性的智慧,獲得智慧到彼 岸。 無著兄弟的空性道理是「三界唯心造」,一切皆是內心所 造作,主張無外境的二取空。龍樹父子主張諸法無自性,諸法 自性空的道理。兩者見解不同,但都有佛所說的經典作為依據。 為何同一導師講不同的道理?因為眾生的根器,以及智慧層次, 以及所希求心皆不同;佛陀依不同眾生的根基,講授適合於他 們的教法。可見導師釋迦牟尼佛,非常尊重不同根基的眾生。 有些經典是有特別的目的,或某種特別因緣聚合而宣說的,有 些經典是世尊親自體證的究竟意趣。導師所說的經典可分︰依 照辭面的內容而安立,或無法依照辭面的內容而安立。 如何分辨兩者的差別?如果說此部經是依照辭面可安 立,因為另有部經也是如此說,如果這是唯一的理由,那麼另 一部經也需要再引另一部經,那麼將永無止盡的追尋。因此應 該是以正理作為根據,與正理相違,此部經典就無法依辭面安 立,就是不了義經,義猶未了的意思,不是佛陀的究竟意趣; 如與正理無違,辭面安立的內容就是正確的,稱為了義經。 一般佛教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那瀾陀寺的學者們,著作梵 文論典或詮釋經典,皆以經論是否與實際狀況吻合,透過正理 觀察,無任何錯謬,認定此經論可依辭面而安立,是佛陀的究 竟意趣,就是了義經。反之,則不是佛陀的究竟意趣,就是不 了義經。這是那瀾陀寺無垢的修行法門,把整套清淨法脈流傳 下來。因此不是僅僅以經典作依據,而是經由正理的觀察。 在西藏已翻譯的佛所說的經典,大約有一百多卷,聽說漢 譯的《大藏經》比藏文還多。以龍樹父子為主及西藏大師,所 !72


解釋佛經的論典,共有二百二十多卷。經藏一百多卷,論藏二 百多卷,總共三百多卷,包含了三乘(聲聞、獨覺、大乘)的 內涵,以及佛法思想四種(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不同的 宗派見解。此乃藏傳佛法的根基,也是藏傳佛法文化的來源。 有這些經論,才能持續那瀾陀寺無垢的傳承。 大約七世紀時,佛法流傳到西藏。八世紀時印度一位成就 非凡的學者寂護論師,對《中觀》和《釋量論》很有研究,他 來到西藏弘揚佛法,接著他的心子蓮花戒大師也來到西藏,他 通達中觀和唯識。八世紀末,藏傳佛法受到朗達瑪王的災難, 尤其是出家人的戒體。二百年的黑暗時期,在十世紀時印度大 成就者,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再次把藏傳佛法發揚光大。因 此,早期兩位最有名的大師是寂護論師和蓮花戒大師,把佛法 帶進西藏,後期陸陸續續雖有許多位學者,但最重要是阿底峽 尊者。

三、修⼼心⼋八頌 阿底峽尊者把佛法帶進西藏,傳授了菩提心法門,這是大 乘佛法最重要的基礎,成佛必須的條件,也是大小乘差別之點。 尊者的心子仲敦巴,傳給博多瓦,以菩提心為主要的修持,他 的弟子很多,其中最主要者,為本文作者朗日塘巴,與霞若瓦, 如同太陽與月亮般。佛法內涵分方便資糧和智慧資糧,一般西 藏的傳承也分兩大傳承︰廣大行的傳承上師,以及深見行的傳 承上師。另有第三傳承,是指修行口訣的傳承上師,即金剛乘 密乘的傳承。 發菩提心是進入大乘之門,大乘只有兩種系列,顯乘與金 剛乘,無論修習何乘,菩提心是共法;有了菩提心,就屬於大 乘行者。當心生菩提心剎那頃,力量非常強大,即使仍在生死 輪回中,也值得人天尊敬的。修持菩提心是利他心,立下成佛 誓願,為救度所有受苦的眾生。因此,既得難得的人身寶,應 該努力令生起希有的菩提心。 《修心八頌》共有八個偈頌。第一偈是講修菩提心,第八 偈是空性的內涵。何謂菩提心?慈尊菩薩在《現觀莊嚴論》說, 具有二希求的發心,稱為菩提心。二希求是︰他利希求及自利 希求。他利希求是利益他人,愛他人勝過愛自己,這是形成菩 提心,最主要的因緣。以他利希求為因,與希求無上菩提相應 的心王,稱為菩提心。由於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的發心,為能 成辦菩提心,必須各別修持希求他利及希求自利之發心。為能 生起希求菩提之發心,首先需認知菩提是否能證得,如果不相 信菩提的存在,根本無法生起希求菩提之發心。再者,即使相 !73


信大菩提確實存在,但自己是否能證得呢?因此需先瞭解其中 之道理。 所謂「菩提」,藏文稱為「強楚」——淨證,中文可能是 從梵文直譯的,藏文「強」是淨化之意,「楚」是獲證之意。 大淨證——大菩提,指原本未調伏的心,透過對治力,得到淨 化;內心的煩惱障、所知障已獲得調伏,因此能證得一切功德。 由淨而獲證,必須認知此大菩提。 當瞭解大菩提是可以成辦,需要明白何謂最主要的煩惱, 其根本是無明,該如何斷除?空正見能斷除無明嗎?我們必須 瞭解空性的道理,以及它能對治煩惱根本無明的道理。這時要 生起出離心,擁有出離的認知,才會瞭解大菩提的存在。因此 講到菩提,實際上與四聖諦的滅道二諦,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希求菩提之發心,是以希求他利發心為因,而產生的菩提 心。希求他利發心,就是悲心。悲心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如同 前面提過人的血肉之軀,必須有愛才能生存、或成長茁壯,因 為與貪相應心所帶來的悲憫、慈愛。但是也有部分與貪愛毫不 相干的,即透過理由的認知,反復的思惟正理,而產生的悲憫 心,後者才是真正要修行的菩提心。能夠生起菩提心,最主要 的因緣是大悲心,必須遠離貪愛的污染,而且能遍布於一切眾 生,無任何差別。 有些人認為悲心屬於情緒的一種,有些人不認同悲心屬於 情緒,而只是情緒的一部分。總之強烈的大悲心,需要經由正 理的認知,反復去學習、觀修,以智慧而生起,不是自然而然 可以產生。能夠自然生起的悲心,幾乎都與貪愛有關,如同對 親人及好友有痛苦時,願其離苦之心自然生起,而對怨敵不但 生不起來,反而希望他更痛苦,這是無明的因緣使之生起。我 們所要觀修的大悲心,是透過正理反復思惟,使大悲心刻意生 起,此乃由智慧所生。如果認為悲心屬情緒的一部分,也是分 自然而然生起的情緒、以及經由正理認知而產生的情緒。兩者 有極大的差異。 真正的大悲心是經由正理所生起,何謂「正理」?分二法 門:一、自他相換。自己和他人的利害比較,即愛我執和愛他 心的利弊比較之後,而修自他相換的法門。二、一切眾生都曾 經當過我的母親,知母、念恩、報恩七因果而生起的悲憫心。 這部《修心八頌》所闡述的修行悲憫的內容,是以自他相換的 法門,是根據寂天菩薩著作的《入菩薩行論》、及龍樹菩薩著 作的《寶鬘論》《釋菩提心論》等論典。 1.我於虛空如⺟母眾,視之猶勝如意寶, !依彼能成究竟利,恆常⼼心懷珍愛惜。 !74


依辭面可瞭解內涵,主要講的是,無論是暫時的利益,或 時永久的利益;我們所有的成就,都必須依賴一切眾生的資糧 田所帶來,沒有有情就無法培養廣大利他的慈悲心,也無法成 就佛果。我們擁有名譽、財富、朋友,以及從小到大的生活所 需,除父母以外,都要仰賴於一切眾生。如果我們能夠了悟這 點,就會生起強烈報答眾生之心。因此應該對眾生心懷珍惜愛 護,讓我們獲得暫時和究竟利益。 2.任與誰等會聚時,思⼰己較諸他⼈人卑, !從⼼心深處視眾⽣生,恆常尊他為最勝。 第二偈頌文,是對治我慢的內涵。我們用正確的態度對待 他人,應該關懷他人,而不是憐憫同情他人,由於他們給我們 廣大的利益,如此的珍貴,應該以恭敬相待,將他們視為神聖 莊嚴,視為比自己更珍貴。時常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人低下,就 不會生起我慢心。 3.⼀一切威儀觀⾃自⼼心, 微惑尋⽣生即察知, !惑仇唯令⾃自他損,願速呵斥令消除。 這是告訴我如何控制負面情緒,我們深受過去生不善業習 氣的影響,很難生起利他心。當我們煩惱生起時,立即覺知, 當下摧毀它。一切應行應止,時常觀察自己內心,使用不同方 法對治。如突發性的強烈憤怒難以控制,應該試著忘記引發憤 怒的對象,轉移注意力,全神貫注呼吸調息,可以稍為平息。 當細微煩惱生起,即能立刻警惕。煩惱敵是很狡猾的,專 做損人不利己的事,覺察後立刻消滅它。 4.秉性邪惡諸有情,思彼猛烈罪苦煎, !對境如獲珍寶藏,難值修悲願珍惜。 對煩惱很重的有情,常會對我們起損惱心,是非常可憐的, 應當更加憐憫珍惜。對一般人修悲心較容易,對個性邪惡有情, 煩惱極粗重,修悲心比較困難。他們常是以無明心對你損惱, 因為這類有情,內心猛烈罪業煎迫,常起暴戾的性情,應該思 惟這是一時的煩惱作祟,他並不是完全如此,有時也有正面的 表現,不要只專注在負面上;另一方面想,他豈不是讓我們修 忍辱的功德,修慈悲的機緣,不可錯失。 5.彼雖橫⽣生嫉妒⼼心,⾮非理辱罵謗我等, !盡其損惱我取受,願將利樂奉獻他。 第五第六兩頌的內容,修起來十分困難,但卻是培養真正 利他之心。對仇敵觀修慈愛,尤其是曾經慈愛對待卻換來加害 自己,忘恩負義的人,更應該特別作慈愛的觀修。雖然是難行, 但卻是非常重要,因為他才是修忍辱的善知識。沒有這種人將 !75


無法修學堅強的忍辱,艱苦難修的忍辱有此因緣,有人扮演這 個角色,我們才有機會修習的,也因此而感恩。 6.我曾於彼利樂施,並予深⼼心寄厚望, !彼確⾮非理妄加害,願仍視為勝導師。 曾經將利樂奉獻給他,並且深心希望他能夠上進,但他卻 翻臉無情,恩將仇報,對自己妄加傷害。即使在這種情形時, 也不該心懷報復,應該思惟是宿業感果,過去我也是這樣待人, 他就是我的善知識,讓我斷惡修善,不再造惡因。如果我內心 失去控制,充滿著恨意,造出身口的不善業,未來仍將感受苦 果。 7.直接間接諸利樂,願集奉獻如⺟母眾, !如⺟母有情眾苦迫,我願暗中盡取受。 取與捨。要我們為其餘有情謀求幸福,承擔他們所受的痛 苦。經由呼吸法的修行,取一切有情身口意三業所感的痛苦, 由自己承受,自己三世一切身財善根資糧,捨給一切眾生。反 復觀修取捨,長久串習之後,能自然任運生起。以呼吸數息當 中,呼出自己的三世功德給有情,吸進眾生所受的痛苦,由自 己承擔。 8.願此所修⼀一切善,莫為⼋八法所垢染, !深觀諸法皆如幻,離執離系得解脫。 世間八法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要由它隨轉。如︰前面 所說菩提心的方法觀修,不是為個人的名聞利養,如希求更有 名望,財富更多等。不應在愛我執的影響下去修習,而是隨著 愛他心真誠的作菩提心的觀修。 「幻」,是指自己的見聞覺知和實際情況是不相吻合,是 虛假的,我們卻認為是真實存在的。此偈頌有多種解讀,可以 無常角度作解釋,乍看之下的一切事物,好象都能永恆存在, 但實際情形是不斷的變異壞滅,以無常去觀虛幻。或以粗分的 人無我觀虛幻,或透過唯識派的二取空觀虛幻,或以自續派的 無真實觀虛幻。但在這裡最主要的解釋方法,就是以龍樹菩薩 的《中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所說,也就是中觀應成派 的諸法無自性的見解。諸法雖無自性,卻被看成自性自相存在 ;諸法是緣起如幻而有,究竟法性畢竟空,了知世間一切現象 虛幻不實。 經由一切存在現象,皆是虛幻的認知,遠離煩惱所生的執著, 貪瞋的系縛,獲得解脫。

!76


第四部分 修⾏行次第 ⼀一 前⾔言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追求快樂與遠離痛苦的願望,也相信生 命的目的正是體驗快樂,每個人都具有能力達到內心的平靜, 進而獲得有意義的人生;不論貧富貴賤,教育程度,膚色或種 族,內心都具備相同的能力;雖然我們的面貌和膚色有些差異, 但生理上大致相同,並無差別。人類之間的差異是很少的,主 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相似性。我們都經歷過困惑的負面情緒, 也體驗過內心平靜的正面情緒。我認為瞭解自己的潛能,並且 發揮出內心的自信是非常重要。有時候我們只專注於事情的黑 暗面,令內心感到沮喪惶恐無助,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想法。 我沒有什麼奇特提供給諸位,如有人具備超凡異能,我倒 想請求此人指點協助。坦白說,我對那些自稱有神通之輩,心 存懷疑。然而,如果精進不懈的努力修持智慧,的確能夠改變 內在的覺知,使我們的生命完全改觀。如果在心理上抱持積極 態度,那麼就算周圍環繞著敵意,我們內心仍能保持平靜。相 反的,如果我們受到恐懼、猜疑、無助等,或自我疏離等負面 情緒的影響,那麼即使身邊圍繞著好友,生活在很舒適的環境 中,內心也不會感到快樂。因此,內心的調伏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們是否愉快的影響很大。 !77


如果認為金錢或物質的優越,就能夠解決我們內心的難題, 那就是最大的錯誤。以為由外在的物質生活,內心就能得到真 正的快樂,這是不是很正確的想法。當然,物質條件對是很有 幫助,但我們內心的感受,如不是更加重要,但至少是同等重 要。我們必須學習捨棄追求優越的物質生活,因為那是修行的 障礙。 我認為過分強調物質,而忽略了內心價值,當然這是由於 現代的趨勢。因此,我們必須在一意追求物質,和內心成長之 間,最好平衡發展。我們的美德就是我所謂的真正人性價值, 應該努力提升,比方說相互分享,彼此關懷,尊重他人的權利。 因此,我們瞭解到自己未來的安樂,依賴於社會中其它眾多的 成員。 多年來我學會了慈悲與關心他人,這種態度帶給我內心力 量。我最喜歡的祈禱文是: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在,願我恆 安住,盡除眾生苦。這樣的思惟,讓人擁有內心自信的力量, 為我們人生帶來目的。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是多麼困難或複雜, 如果內心抱持這種態度,就能夠使內心平靜。我必須再次強調 我們都是一樣的,或許有些人認為我多少異於常人,這種想法 完全錯誤,我跟諸位一樣是個凡人,我們都擁有同樣的能力。 我相信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教義,都在教導增進他人的利 益,對他人的關懷,並且學習捨己為人的態度。儘管在各種宗 教哲學觀點中,會有些差異之處,但所有宗教基本的教義極為 相似,都在極力鼓勵生起慈悲心,以及寬恕他人。即使沒有宗 教信仰的人,也能夠欣賞這些基本的人性價值。 既然我們的存在與快樂,都是由無數眾生互助貢獻的結果, 因此必須以適當方式跟他人接觸。我們往往會忘記這些事實, 在今天全球化經濟的時代,國家之間的疆界已不重要。不僅國 與國之間相互依存,就連各大洲之間也是如此,彼此的關係已 密不可分。當我們仔細觀察,目前人類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會 發現這些都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諸各地發生的流血衝突, 源於民族主義和國界而導致的問題,這些都是人為的。如果由 茫茫無際的外層空間俯視地球,是看不到地面上任何國家之間 的疆界,所見僅僅是顆小星球,而且只有一顆。如果我們在沙 地上畫條線,就會產生我們與他們的隔離感。當這種感覺慢慢 增長,就難看清實際情況。 就某種意義而言,我們與他們之分,幾乎不再具有意義, 因為鄰人的利益與我們息息相關,關心鄰居的利益,實際上就 是在關心自己的未來。事實上很簡單,當我們傷害敵人時,自 己也會受到傷害。我發現,由於現代科技之進步和全球性經濟 發展,以及世界人口激增的結果,這個世界有了巨大的改變, !78


變得非常渺小,可是我們的觀念,卻沒有隨時代改變,我們仍 緊抓著老舊國家疆界和人我之間的區別。 戰爭似乎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當我們回顧地球的歷史, 會發現以往每個國家、地區、甚至村落都是彼此經濟獨立的個 體。在那種情境下,摧毀敵人或許就代表我們的勝利。但是今 天人類的關係如此緊密,戰爭的觀念顯得十分不合時宜。今日 在面臨糾紛或歧見時,應當經由彼此對話尋求解決之道;對話 是唯一合宜的方法,單方面的勝利不再有任何意義。我們必須 抱持和解的精神,共同致力解決衝突,並且將他人利益銘記於 心。我們不能摧毀自己的鄰居!不能忽視他們的利益!這樣做 終究會導致自己受苦。因此,我認為暴力的觀念,在今日世界 已不適用,非暴力才是合適的方法。 非暴力並非意味對於問題保持冷漠態度,情況正好相反, 全心全意地投入非常重要。但我們的行為方式不能只顧自己利 益,也不能傷害他人利益。因此,非暴力並非只是不使用暴力, 還包含慈悲與關懷的情感,就是慈悲心的表現。我強烈相信, 我們必須在家庭、國家、以及國際宣揚這種非暴力觀念,每個 人都能為這種慈悲的非暴力貢獻心力。可以從自己做起,試著 培養寬廣的心胸,從多方面看待事情。通常當我們遭遇困難時, 都是從自己主觀的一面看事情,甚至有時還刻意漠視其它,常 導致負面的結果。總之,寬廣的心胸對處理事情是很重要。 我們必須理解他人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將社會想 象成一個身體,有手和腳等部分。當然,手與腳之間有差異, 但若是腳發生什麼意外,手必然會幫忙。同樣,當我們的社會 出問題時,我們必須挺身而出。為什麼?因為是這身體的一部 分,是我們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關心自己的環境,這是我們的家園,唯一的家園。 我們曾聽過科學家談到人類集體移民到火星或月球的可能性。 如果能以某種合適的方式辦到,那就很好;但我卻認為實現此 事,可能很困難,需要許多設備輔助,才能在外層空間呼吸。 我覺得地球,這藍色的星球非常美麗,而且對人類非常珍貴。 假如由於我們的疏忽,而摧毀了地球,或讓它蒙受巨大傷害, 結果我們能往哪裡去?所以,關心我們的環境,是符合我們自 身的利益。 對自己的處境,往遠處看,可以為自己的家庭帶來改變。 有時候為了極微細的事情,夫妻或兒女之間會發生爭吵。如果 只是看到某一面,只顧著眼前的難題,有些事情的確嚴重到值 得爭吵,甚至到離婚的地步;但是以多方面觀察,會發現這其 中有些問題,也存在著共同利益。可以這麼想,這個問題,必 !79


須用對話方式,而不是尋求極端手段來解決。這樣就能夠在自 己家庭和社區裡面,培養出一種非暴力的和諧氣氛。 我們還面臨著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在美國這偉大的國家中, 你們祖先為民主、解放、平等,以及每個人享有公平機會的人 權觀念,已奠定良好基礎,這些都是你們憲法明文保障的。但 這個國家的百萬富翁日益增加,窮人卻仍舊無法翻身,有些甚 至更加貧窮,這是非常不幸的事。看全球的經濟發展,也見到 富國與窮國的隔閡日深,相當不幸。這不僅是道德上的錯誤, 也是世界動蕩不安的根源,最後必然會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 有人曾告訴我他居住在美國的經驗,他過著窮困的生活, 向我訴說所面臨的各種煩惱,像是恐懼、謀殺、偷盜和強暴等, 這些老百姓必須經常忍受的侵犯。我想這是社會經濟不平等導 致的結果。如果我們必須辛苦終日才能求得溫飽,而有些人, 卻享受奢華生活,當然社會出現問題,因為這是不健康的情況。 結果,那些億萬富翁也是生活在焦慮中,並未因財富而快樂。 因此,我覺得貧富的鴻溝實屬不幸。 富裕之家,是非常幸運的事,這是過去生各種善行的果報 ;富人是社會中的重要分子,可以利用資本主義的方法來積聚 財富,應該效法社會主義的方式,幫助貧苦百姓得到教育和財 富。我們應當靈活運用資本主義的賺錢方法,然後再以較有意 義的方式,將財富分配給大家。這從道德及實際觀點來看,是 更好的改變社會之道。 自信非常重要,我們要如何才能擁有自信?首先,我們必 須謹記眾生平等,都有同樣的能力,如果一直抱著悲觀態度, 認為自己不可能成功,我們就無法進步,自認無法與他人競爭 的想法,是邁向失敗的第一步。所以在不傷害他人,運用合法 權利,誠實、正確的情況下,競爭是達到進步的適當方式。 雖然自信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但要分別自負或傲慢的負面 情緒,與自尊自信的不同,這也是調心的一部分。在我個人的 修行中,每當我生起慢心時,我就對自己說:「我是個普通人, 是佛教僧侶,因此我有很好的機會,修習成佛之道。」然後, 我拿自己跟眼前的小蟲做比較,想著:「這小蟲非常脆弱,它 沒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也無法培養利他心,但我卻不顧大好修 行機會,行為竟然如此愚蠢。」我這樣的觀察自己,這只小蟲 絕對比我還要誠實。有時我遇見某些人,並且自認為比他要優 秀些時,我就會找出他的優點,如他有滿頭秀髮,我就會想: 「我是個禿頭,此人比我要好得多。」縱然我們可能有時看起 來較優秀,但隨便都能在他人身上找到一些優點,這種心態是 有助於我們對治驕慢心。 !80


當我們會感到無助時,會變得頹喪墮落,認為有些事自己 辦不到,在這情況下,我們應該想到自己有成功的機會和能力。 一旦了知心是可由串習改變之後,就能由不同的思惟,改變自 己的態度。如行為傲慢,就可使用我剛描述過的思惟轉變。如 被沮喪侵襲時,就該緊抓每個能改善情況的機會,這點非常有 用。 人類的情緒非常強烈時,這可能導致災難。修心的另一要 點是在強烈情緒生起前,先讓自己保持冷靜。例如我們內心感 到憤怒時,我們可以想,現在生氣雖能讓我產生更多能量,決 斷力和迅速的反應,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負面情緒所帶來 是盲目的,不但無法深思熟慮,反而導致許多不幸。我懷疑由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能量是否有用,我們反而應該非常謹慎地思 考,然後以客觀的態度決定對策。「我必須有所作為」的堅定 信念,能讓你產生強烈的達到目標。我相信這是更健康有益和 具建設性的。 如果有人非理對待我們時,首先必須觀察,覺得自己還能 忍受這不公平,而且負面的影響不大,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接 受。假使內心在清晰狀態下所覺察到的是,一味姑息只會招致 更大負面結果,那就必須採取適當的對策。但這是對整個情況 有清楚覺察下所得出的結論,而非憤怒下的產物。憤怒和憎恨 只會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實際上大於引起問題的人。假設你的 鄰居憎恨你,老是在惹你麻煩,你如果情緒失控對他心懷恨意, 你的消化系統因此受到傷害,夜晚不能安眠,反而得求助鎮靜 劑;然後這些藥物劑量不斷增加,你的身體也被拖垮了,你的 心情大受影響,結果,老朋友們都不敢來看你了,於是你白頭 髮和皺紋愈來愈多,最後可能導致極嚴重的健康問題。這下子 你的鄰居可真是樂壞了,因為他根本不必動手傷害你,就能達 到他的願望! 如果他怎麼傷害你,你能保持內心平靜,身體依然強壯, 內心充滿喜悅,愈來愈多朋友同你交往,一切事情都能順利成 功,這才會讓你鄰居苦惱。我想這樣對待你的鄰居,才是明智 之舉。我不是說笑話,因為我也有某些經驗。不論環境如何艱 難,通常我都保持鎮靜,以平靜心看待事情,我認為這非常有 用。你們切莫把寬容與忍辱,視為軟弱的表現,我覺得那是力 量的象徵。 當面對傷害我們的敵人時,可以視此為培養忍辱的機會, 我們需要這些境,對我們內心成長有益;培養忍辱的唯一機會, 就是當面臨敵人挑戰時。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敵人是我們 的老師。姑且不論他們動機是什麼,由我們的角度來看,敵人 !81


是積聚福德的機會,他們極有助益。大體而言,生命的困頓時 期最能給人機會,得到有益的經驗,以及培養內心力量。 現代社會拒絕接納服刑過的人,我認為這是錯誤的,結果 常導致這些人喪失了生命的希望,他們不再有責任或榮譽感。 最後結局對社會而言增添悲劇,痛苦和不快樂。我們應該傳達 非常清晰的訊息給這些人:你們也是社會的一部分,也有自己 的未來,但你必須將錯誤或負面行為轉化,不再犯這些錯誤, 你必須負起好公民的責任。 我很悲傷地發現,愛滋病患者也會受到社會排斥。當我們 遇到社會中存在某些境遇悲慘的人,其實這是生起關懷與慈悲 心的大好機會。然而,我常告訴人們:「我的慈悲心不過是空 話。已故的德蕾莎修女才是真正實踐了慈悲心!」有時我們漠 視處境不幸的人們。 佛教有種取捨法的修行法門,想象將自己三世所造一切身 財福德善根,施予其它人,把他們所有的痛苦,由自己承受。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他們的情況,但我確實感覺某些情況中,透 過真誠的慈悲,體會他們的苦境,我們的同情心,至少在心理 上能減輕他們痛苦,但這個法門的重點,在於增進我們內心的 力量。 有些話我認為應該能被各種信仰的人,甚至沒有精神信仰 的人所接受。如果是修行者,讀到下面的回向文,可以思惟自 己所響往的神聖境界。基督徒心中則可想著耶穌或上帝,回教 徒可將真主阿拉放在心中,然後,當你念誦這些祈禱文,要許 下誓願讓自己內心更加完美。如果沒有宗教信仰,可以這樣思 惟,眾生都跟我一樣是平等的,他們都希望離苦得樂。理解到 這點之後,應該立誓培養一顆善心,擁有一顆給人溫暖的心極 為重要。只要我們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那麼成為一個親切、 熱情的人就非常重要。 願貧得寶藏,願憂得歡欣, 願諸頹喪者,所作堅毅成。 願怖者無畏,願系縛者脫, 願無⼒力具⼒力,相互作饒益。

⼆二 修⾏行次第 (⼀一)調伏內⼼心 我衷心希望諸位能夠獲得對佛教的基本認識,以及某些佛 教修行者,藉以培養慈悲與智慧的方法。以下所討論的內涵, 是出自佛教的三部論典。蓮花戒大師所著作的《修次中篇》, !82


包含佛教所有要義;他是印度人,對西藏佛教的發展以及修行 的方法,貢獻甚大。另二位是西藏人,無作賢大師的《佛子行 三十七頌》,以及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首先,我要強調 非佛教徒也能運用這些觀修方法。只是聽聞不能令我們證悟, 或且生起慈悲心,主要在於自己對修行的動機,以及所付出多 少努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我們追求快樂的願望,希望能 夠在離苦得樂的事上,眾生都是平等的,我相信,我們都會分 擔實現此願望的義務。 當我們觀察自己所求的快樂,以及想要遠離痛苦時,最明 顯的是內心會生起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許多是由五根識所接 觸的感覺;但是真正的快樂是內心的領受。如果以內心和物質 生活作比較,會發現內心的感受痛苦和快樂,比起外在的更為 強烈。例如,我們身體處在非常舒適的環境,這時內心因某些 事感到非常焦慮不安,幾乎感受不到環境的寧靜舒適。相反的, 如果內心平靜,面對外在的挑戰,就很容易應付。這證明在內 心的苦樂覺受,要比身體所受的來得強烈。 由於內心的經驗,就能明瞭強烈的負面情緒,無法使內心 得到快樂。當實現某些慾望時,或許能帶給我們暫時的滿足; 如獲得一輛車或一棟房子的喜悅,這種經驗通常都是短暫的。 但我們耽著於各種慾望時,就會變的貪得無饜,欲求越多,越 不容易滿足。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瞋恚和貪欲,都是傷害性的 情緒,常會帶給他人不愉快。在表達這些情緒之後,內心會生 起焦慮不安,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心理不安狀態,久而久之還 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這些情緒到底從何而生?依據佛教的哲學觀點,由於我們 過去生所種下的習氣。這種習氣,如果不改變,不但不會自動 消失,而且經過串習,影響力會愈來愈大。修心就是調伏這些 不善習氣,並且減低其影響力;為了獲致最終的快樂,不善習 氣必須完全斷除。 進一步檢討自己激動的情緒時,會發現擾亂我們內心平靜 的因素,包含心理反應,引起內心與外境之間的強烈的互動。 當我們喜歡某種東西時,很容易誇大其特質,覺得那是百分之 百完美,而且對那個事物充滿渴求得到。例如,因誇大的反應 作用,使我們覺得愈新的計算機,愈能滿足我們所有需求,可 以解決所有問題。同樣的,當我們厭惡某種東西時,很容易非 理作意其原有的性質。如同一心貫注在新計算機上,那麼多年 來使用得心應手的舊計算機,也有可能受這些心理的影響,突 然就變得缺點很多。 對於追求物質的滿足,情況是如此,對人際之間,也有類 似問題發生。例如一位難惹的上司或不好相處的同事,視為個 !83


性上有缺陷;對於不符合我們想象的事物,即使別人能夠完全 接受,還是會做出類似的論斷。因此,不論正面或負面的論斷, 反應在人或各種事物上,思惟愈是理性,符合於實際情況的成 份就愈多。因為思惟愈理性,就愈不可能受到心理反應的影響。 這樣的內心更能如實反應事物的真實性。所以,我相信培養對 事物正確的理解,對於追求快樂是十分重要。 讓我們討論如何應用於修持。例如,我們致力行為上的修 持時,必須先瞭解道德行為的價值。以佛教徒來說,道德行為 就是避免造作十不善業,這是身口意的不善所犯惡行,主要由 心主使,應該控制自己的起心動念。殺戮、偷盜和邪行;四種 口業: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以及三種意的惡行:貪、 瞋和邪見。唯有瞭解這些惡行所導致的後果,才能心存警惕。 例如,綺語有什麼不對?愛說綺語會有什麼後果?我們首先思 惟綺語使我們喜歡說人壞話浪費時間,造成自己性格上很多缺 點,然後再思考自己對說綺語的後果;多說無法令人信任,也 沒有人敢忠告或吐露心事。或許諸位會發現綺語有很多令人厭 惡之處。這樣的思惟有助於對犯綺語的自我約束。我認為這是 最基本的修持,是我們追求快樂最有效的方法。 (⼆二)皈依三寶 是不是佛教徒,是對佛法僧三寶有無皈依來分別。要生起 希願皈依三寶,首先就必須體會人生的無常,明白身心是痛苦 的本質。對此有了真實的體認之後,內心當然生起希求改變自 己的處境,希求永離痛苦,就會想要尋找離苦得樂的方法;三 寶能提供庇護,因此歸投求救怙。佛教徒是以這種心態向三寶 處求皈依。要遠離痛苦,必須先對痛苦的原因有深刻瞭解,才 能生起對遠離痛苦的念頭。在研讀經論與觀修的過程,也必須 培養對佛陀的敬意,佛陀當初和我們一樣,從凡夫至成佛,如 何獲得圓滿教證功德,就是佛陀親證的教法。因此對於教法精 進修持的僧伽,內心生起無比敬意,由此道理亦會更增進對於 皈依法的尊敬心,成為每日精進修持的決心。 當我們皈依佛陀的教法時,實際上是皈依如何從痛苦中得 到究竟解脫,達到這種境界的方法,遵行教法經由內心修持改 變的過程稱為法,離苦的境界也可稱法,因為這是依法行持所 獲得的。當我們對於法的瞭解與信心增進之後,便會對於以往 曾獲得解脫的聖僧,生起尊敬之心。然後才能瞭解由凡夫,獲 得究竟解脫的可能性。我們愈能了知生命無常的痛苦本質,便 能體悟佛法僧三寶的可貴,這是我們尋求歸投依靠的地方,這 種體悟增進我們內心求離苦得樂的渴望。剛開始成為佛教徒, !84


我們希望從三寶中得到庇護的需求,最多只能從智慧了知得到 滿足,尤其針對信心尚未建立者,情況更是如此。 當我們了知自己身處痛苦中,受到貪瞋痴等三毒的傷害, 內心自然會對目前的困境,生起厭離。這種厭離心,是促使我 們脫離永無止盡輪回的動力。當我們內心專注於自己希望從痛 苦中解脫的願望時,認清自己的痛苦情況,才能生起尋求離苦 得樂的解脫之心,才有可能產生起真正的悲願,救度眾生同得 解脫。所以必須內心先確立脫離輪回的誓願,才能生起真正的 慈悲心。 在我們想脫離生死輪回之前,首先必須了知一切無常,每 個人必須面對死亡,有生必有死,我們出生時即種下了死亡的 因。從誕生的那時起,即開始邁向無法避免的死亡,而死無定 期,不會等待我們妥善安排之後才到來。當我們臨命終時,所 有的親朋好友,以及生前積集的財寶,全都失去了價值,就連 俱生骨肉,也要捨棄,沒有一樣可以帶走,所帶走的只有今生 所造善惡業。往這方面思惟,有助我們減低對眼前生活的憂慮, 一心努力積貯財物。 了知人身的珍貴,在這短暫生命中所給予我們的各種機會, 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唯獨生為人身,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 其它動物或許能學會一些技巧,並且對社會極有貢獻,但由於 智慧的限制,無法有意義專注於內心的修持,體驗生命真正的 意義。如是的思惟,可更加激勵我們善用珍貴人身。 (三)依⽌止上師 除了觀修之外,我們必須注意種種善行是非常重要,避免 損害朋友,以及受惡友的影響,以免誤入歧途。評論他人缺失 是容易的事,但能觀察出自己的缺點不易。有些善良的人,如 無智慧抉擇能力,常易受他人影響,而誤入歧途,受人操縱而 不自覺;我們必須避免此類的影響,而且必須多結交忠實的朋 友,如此有助於提升自己,並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依止修心的上師是非常重要,向具量的人學習。傳統上, 我們要尋求有能力教導自己所想學習的上師。某人或許是極優 秀的物理老師,但他未必有資格教導哲學。修心上師必須具足 條件提供我們想學的東西,貪著名聞利養,都不是修心上師所 需具備的條件,我們必須確知這位上師,擁有修持和教理的知 識,以及獲得的實證經驗。 我想強調的是,抉擇上師是否具足教導的資格,是自己的 責任,絕不能信賴傳聞或他人的自我標榜,為了能適當觀察上 師的條件是否符合,對於他應具備的資格,須有一定程度的認 !85


識,我們先要客觀傾聽他的教導,並且長時期觀察他的言行, 經由這些方法,我們便能決定此人是否合適引導我們走上修行 之路。一個人依師之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化費多年的 時間,才能確定他是否具備足夠資格,我不認為這樣做是浪費 時間。對上師的認識得愈清楚,他對我們就愈加珍貴。如果草 率行事,追隨不符資格的上師,那麼後果是極為可怕。所以, 不論是佛教徒或其它信仰人士,都要花費時間尋找最適合自己 的老師。!! (四)⽌止修及觀修 如何調伏我們的習氣,使內心轉變為較具善良,在修行中 通常運用兩種方式,觀修與止修;觀修是觀察分析實際情形, 止修是把心念專注於所緣境上。雖然我們都是希望快樂,遠離 痛苦的,但在一生中似乎快樂的日子很少,總是遭遇痛苦折磨 的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實際上是自己種下導致不快樂的因緣, 對痛苦的因緊抓住不放,不願去做能帶來長久快樂的因。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讓自己受制於強烈的煩惱,產生貪瞋的 心念;由於惡性循環的結果,不僅導致自己常常不快樂,也波 及其它人。因此,我們必須刻意採取相反的立場,以正確的思 惟,取代舊有的惡習,這些善行的習慣如老樹幹上生出的新枝 芽,終將汲取生命的養分不斷茁壯,所以我們必須精進修行, 培養善根,以增強這些新習慣。這是我們修行的真正意義。 思惟人生痛苦之本質,以及能夠斷除的方法,就是一種修 行。現在所討論的,就是一種修行次第,將我們對人生的認知, 從只貪著現世物質的滿足,轉變為永離痛苦,獲得永恆的安樂, 就是修行的內涵。我們一直在受錯誤思想的控制,以自我為中 心打轉,經由正確思惟,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內心,引導至正 知正念的道上。可以將觀修養成是減弱舊思惟的能力,並培養 正知正念的方法;由此修習可以保護自己免於犯下身、口、意 的惡行,造成陷入痛苦深淵,輪轉不息。在我們的修行當中, 將運用此種方法,改變我們內心。 這種串習方法,並非專屬於佛教徒,就如同音樂家勤練靈 活的雙手,運動選手努力鍛練技巧與肢體的迅速反應的能力, 語言學家訓練自己的聽力,學者專注於敏銳的思考能力;我們 的串習把自己的內心導向正道,所以讓自己專心勤加修習,如 果在經論上只做短暫接觸,並無多大益處。如果你感興趣,可 以參照前述思惟綺語的壞處方法,對其他問題做更深入的探討, 讓自己的理解的範圍更寬廣,探討愈深,而且進行認真的分析, 將更透徹明白,這樣便能體驗其正確性。 如果經由理性分析而發現某些事物不正確,就把它擺在一 邊。但如果客觀地證明某些事物的真實性,那麼對這真理的信 !86


仰就會非常堅定。這整個詳細思惟分析的過程,應視為觀修的 方式之一。佛陀自己曾經說:「比丘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 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這些偉大的話,具有多重涵意。佛 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當我們閱讀經文時,應該依經文內容思 惟,而非依作者的名望。當你體會真正的內容時,不要依文解 字,應該理解整個的內涵。就是說我們培養對法的認識,不是 僅為學術層面的認知。我們必須將佛陀教誨的真理,融入於內 心,並切實應用於生活中。修習慈悲心,如果沒有應用於生活 中,就失去真正意義;真正的慈悲,必然會表現在日常待人處 事上,和言行舉止一致。只有謙卑心不能消除傲慢心,必須成 為實際生活的一部分。 止修的方法,修行時就是把心安住於善所緣境,所緣不一 定是有形的,如佛像或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等,可經由止修在心 中培養;也可能是緣有規律的呼吸法,來調伏內心的散亂,令 意識清明,不加分析。運用這方法,令我們對於所緣行相會不 斷增進。 例如,我們買車時會研究各類相關信息,比較其優缺點, 然後列出自己心目中理想車型的特質。當某輛車符合這些特質 時,我們對它的喜愛程度就會加強,想擁有的慾望也跟著提高。 我們其實也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培養如耐心與包容心的美德, 先思惟耐心本身的益處,能帶給我們內心的寧靜,使得周遭氣 氛和諧,也讓人們心中生起敬意。相反的,觀察缺乏耐心的壞 處,它不僅令自己內心飽受憤怒與貪求無法滿足的禍害,也讓 身邊的人心生恐懼與敵意。由這樣不斷思惟,耐心自然就會日 益增強。調心的過程是漫長的,如果一旦能獲得,那麼由此得 到的快樂,遠勝於任何車子所能給予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進行此類的修行,不過負面的串習,還 特別容易。當我們不喜歡某人時,就努力思惟此人的缺點,然 後愈加肯定他的個性有問題。我們的心思一直專注於負面的事 物上,於是對他人的歧視就愈深。可能思惟自己特別喜愛的事 物或人時,對於所緣的熟悉感,不需要太費工夫就能保持心念 的專注。倒是培養善所緣時,很難保持專注。由此可見人的執 著是多麼強烈。 修習方式有許多種,有些並不要求特別的姿勢或正式的環 境,不論是在開車或走路,在公車或火車上,甚至在洗澡時, 都能夠進行觀修。如果想在固定的時間精進修持,那麼最好利 用清晨的時間,因為那是一個人心思最清明時刻。能夠在寧靜 的環境里,靜坐是有幫助的,因為能讓內心保持專注。但重要 的是必須要隨時能於善所緣,令心安住,不能只限於在某些環 境下進行。 !87


如前所說,我們可以運用觀修及止修。首先談的是「觀」, 先要熟悉自己所選擇的目標,不論是喜歡的車子,或所求的慈 悲心及忍辱,這些都是經過正理的分析來培養,不只是專注於 某個主題,而是經由不斷分析的能力,使自己所選擇的事物, 產生一種覺受。在我們修行中需要培養觀察不同事物的能力時, 我會強調利用這種方式。有些目標是針對佛教徒修行,有些則 不是。然而,一旦你經由這類分析方法而對事物生起覺受,那 麼必須由「止」的方法,繼續把內心專注在此所緣上,讓止能 達到更深入的境界。 止修是將心念專注於所緣境上,不做任何分析或思惟。例 如,在修持慈悲心時,我們要培養與自心相應,努力體認他們 所經歷的痛苦,這是靠著分析式的方法進行。但是當慈悲心生 起,發現觀修已積極改變我們對他人的態度時,心神就專注在 那份情感上,不再運用思惟的方法,這樣做能堅固我們的慈悲 心。當發現自己慈悲心減弱時,我們可以再進行觀修,以加強 自己的同情心和關切,然後再回到止的修持。 當修習達到熟練之後,就能夠任運於止觀雙運,以增進你 想獲得的目的。在下面我們會討論培養止的技巧,能到達某個 境界,讓我們能隨自己的希望,將心念不斷專注於目標上。我 曾說過,這個修的所緣境,不一定是看得見的東西。就某種意 義而言,一個人要融合自己的心與境。止就像其它禪定,本質 上並非屬於善不善,我們所專注的所緣境,以及內心的動機, 決定了禪定的品質。如果我們心念專注於慈悲心,那麼這種修 行是道德的,是屬於善的,如果專注於憤怒就不是善。 修行必須以有次第的方式修習,培養逐漸熟習所緣境的能 力。聽聞具德上師的教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要思惟自己所 學習的,如果讓心中生起的任何疑惑,都要抉擇去除,這有助 於改變內心。然後,當我們將心力貫注於所緣境時,心調柔便 能夠與所希望的目標融合。 在修習更深奧的佛教教理時,最主要的是首先能讓自己心 專注在比較簡單的問題上;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分析能力, 進一步專注于思惟細微的問題,如同無自性空的道理等。修行 是條漫長的道路,必須謹慎選擇,包含所有能引導我們達到目 標的方法;旅程有時崎嶇不平,必須知道如何穩住腳步,進行 深入的思惟,同時不忘關懷他人的痛苦,以及整個世界大環境, 受到污染的社會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探討佛教的修持是什麼,以及如何致 力於改變不善習氣,培養具備道德的新美德;我們可以經由修 行方法達此目標,這過程是讓自己的內心能帶來快樂,使我們 !88


的生命與善行融合成一體,並了悟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真理。 (五)因果法則 現在討論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的產生方式,和物體在物質世 界中產生的方式,兩者為何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在物質世界中, 事物形成的原因,是由因緣相依的力量而生起。由於種子、水、 陽光以及肥沃的土壤,才能讓苗芽生長。缺乏這些因緣,種子 就無法發芽,因為不具備成長條件。同理,當事物存在的因緣 消失時,就會停止存在。如果事物不受因緣變化而能自在發展, 那麼就會變成,萬物在同樣的狀態下永遠存在,或是任何事物 都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說不需種子存在,就能生出新芽,或新 芽完全不存在。由此可見因果關係是一種普遍性法則。 佛教所談的因緣有兩種,近取因及俱有緣,上述例中,近 取因即是種子,在特定的條件配合下,產生本身自然相續,發 芽、莖、花、果。能夠使得種子發芽的條件,水、陽光、土壤, 以及養分,就是俱有緣。事物的產生就依賴這些因緣,不論是 近取因或俱有緣,不是人為的力量或佛的超凡力,這一切的產 生只是法性,佛教認為非物質的運作方式與物質相似。同時, 從佛教觀點來看,我們理解有形事物的能力,無法成為我們認 知這個世界的知識的唯一基礎。時間的概念可能是討論無形事 物極好的例子。時間與物質世界共存,但我們卻無法以任何實 質方式說明它的存在。 意識也是如此,我們經由意識來理解事物,和體驗痛苦與 快樂。人們認為意識是無形的,雖是無形的,但仍是依因緣的 作用力而產生,這與物質界的情形相似。因此,熟悉因果作用, 就變得十分重要。我們當下心識作用的主因是前一剎那的心識, 所以,前一剎那的意識都是後續覺知的近取因。我們所體驗的 各種感受,以及反應的回憶等刺激,都是構成了我們心識的特 性。經由控制這些條件,就能影響我們的心識。修行應該說以 有效的方法做這件事,並將某些條件施加於我們心識,以達到 理想的結果,成為更完美的心識。 當心受刺激時,就會引起相同的心境。如同我們不信任某 人時,只要想到他,就令心中生起不高興;另一種相反的心境, 當我們對他人生起信任感時,只要對方所為都能認同。在瞭解 這不同心理效用之後,就能明白如何改變調伏自己的心,這些 只是內心運用的方式,可以利用這些道理,更加強自心往正面 發展。 觀修是認真地培養和應用某些特殊的思惟,以加強積極正 面的心態,並慢慢削弱甚至斷除負面心態,這是以建設性的態 !89


度來運用因果法則。我深信真正內心的改變,負面的心態不是 由祈禱可以消除,正面心態就能自然產生,唯有依著內心調伏 的努力才能達成,這努力是由於真正瞭解心識,如何與情緒互 動上,才能帶給我們內心真正的成長。如果要削弱負面情緒的 力量,那就必須找出發生的原因,努力根除這些因緣,必須加 強對治之道,這正是修行者內心轉變所需要的發展。 這些修持,先要找出與善行相反的因緣。例如謙虛的相反 是驕慢,慷慨的相反是吝嗇。找出這些原因之後,我們得努力 逐漸對治使其減弱。在注對治這些負面因緣時,必須加強我們 內心善良的提升。當我們非常吝嗇時,就應該格外努力慷慨待 人;當發現自己沒耐心時,就必須盡力學習忍辱。一旦瞭解自 己的想法會引起某些心理反應時,就可預先做防範。然後會理 解到,當某種心境生起時,必須以特殊方式對治,如有其它情 緒出現,也必須適當響應。當發現自己開始對討厭的人產生憤 怒的想法時,就需要及時自我警惕,經由改變思惟的來轉化自 己的心念。當被激怒之後,要做到懸崖勒馬並不容易,除非我 們受過調伏心性的訓練的人,能夠仔細思惟憤怒所引發的各種 不良後果。因此平時訓練自己調伏瞋恚心,修習忍辱是非常重 要的事情,切莫等到已經陷於憤怒,才忙於設法對治,為時太 晚了。我們必須仔細觀察,當自己因生氣而失去柔軟心時,會 變得完全無法專注於工作,周圍的人也會想法避開可憎的面目。 以這種的態度,努力進行深刻的思惟,最後就能夠做到克制自 己的憤怒。 有位西藏著名的修心者,以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方式修行。 每當內心生起惡念時,他就在房間牆上畫個黑色記號。剛開始 時,他的牆上全是黑色記號,但隨著正念的修持愈加堅定,善 念日益增加後,牆上就被白色記號取代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也應該培養同樣的正念。 (六)思惟業⼒力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獲得個人的解脫,以及究竟成佛的解脫。 修行所應具備的條件就是暇滿的人身,也就是除了閒暇之身外, 還必須有修行所需的條件。事實上,佛經常提到人身難得的, 是由我們在無數的過去生中累積許多善業而得來的,每個人都 必須相當努力,才能獲得如此珍貴的人身。為何生而為人如此 珍貴?因為給予我們得到修心的最佳機會,可以追求自己以及 他人的快樂。動物就不可能像人類一樣的能力,它們深受愚痴 之苦。所以,我們應該珍惜人身的價值,並且盡所有努力,確 保自己來生仍然能獲得暇滿人身。我們都期望能獲得解脫,得 到永恆的安樂;但應該明白菩薩道是條漫長的路,所以我們應 該先要得到暇滿人身。 !90


為了確保來世自己仍是具有修行能力的人,先要勝解一切 善行,是獲得暇滿人身的因。根據佛教的教義,避免造作十不 善業;這些惡業中所帶來的痛苦包含不同層次,為了讓自己不 犯惡行,必須先瞭解因果法則,即所謂的業力法則;業是指造 作,是我們行為所產生的作用。例如殺人的業力,行為的本身 即表示殺害另一個生命,這種行為更深的影響,即殺人業力的 部分,不但引起被害者的痛苦,也為許多愛他的以及依靠他生 存的人帶來痛苦,這種行為的業力,還包括在殺者所產生的業 力,其業力的影響不只於這一生,惡行造作後會增長廣大。因 此,在過去生殺人,因為輕忽他人生命,而在輪回中變成低等 動物,受人宰割,不可能立即轉世投胎為人。一個人在任何情 況下殺害他人,也會影響造作的後果。例如某個人以犯罪為樂 而毫無悔意,那麼他可能會投胎到極度痛苦的地獄道。而所犯 較輕的案例,如在自我防衛情況下殺人,表示此人可能會投胎 進入痛苦較輕的地獄。如果犯下較輕的惡行,將來可能 會投胎到畜生道,失去追求修心的機會。 造作十不善業者,即使生在人道,各種惡行所感的果,仍 會如影隨形,決定此生的遭遇。如果前世曾經殺生,那麼此生 多疾病且壽命短促,此種等流習氣還會造成殺人的傾向,導致 未來生中受更多的痛苦。偷盜果報使人所求不遂,並且會遭受 貧窮,仍會有偷盜習氣。如果邪行將導致伴侶的不忠實行為, 而會嘗受眷屬不調和的苦果。這是三種身業所犯惡行造成的。 在四種口業的惡行中,虛妄語會使人將來受誹謗或欺誑。在未 來世也喜歡撒謊,而且容易被人欺騙,即使說實話,人家也不 會相信。兩舌罪行的人,則會過孤獨生活,且容易損害他人生 活。惡口易招致他人傷害和憤怒的。綺語所感果報,說話令別 人不信,見解鄙俗。 最後,由意業而生起的三種惡行,這是世間常見的不善行。 貪欲讓我們永遠感到不滿足,瞋恚引發內心的恐懼,面貌醜陋, 致使傷害他人。邪見使人抱持與真理矛盾的看法,導致障蔽而 無法理解或接受真理,最後仍頑固地執著於邪見。 這些只是諸惡行中的一些例子,我們目前所遭遇的一切, 乃是由於過去生所造作的業因;我們未來將遭遇何種情形,是 否能夠有機會過較好的生活,則取決於今生造作的業因。雖然 我們目前的遭遇是受過去生作為的影響,但我們還是要為現在 的行為負責,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做了正確抉擇,改變內心, 讓自己走在善道上。 當我們衡量某個行為是否符合善行的要求時,觀察行為的 動機是否清淨。例如有人決定不偷盜,而所做只是由於害怕受 到法律制裁,那麼他的內心是否合乎善行,令人懷疑,因為他 !91


的動機並未符合真正善行。另一種決心不偷盜的動機,可能是 畏於眾人的觀感,害怕受譏毀:心想我的朋友和鄰居會怎麼想 呢?他們都會譏諷我,那我就會被社會拋棄。雖然作此決定的 動機,導致的行為是正面的,但他是不是善行,也令人懷疑。 如果一個人決心不偷盜的動機是:偷盜是惡行,會損害他人致 受痛苦。如果是這樣的動機,而決定不偷盜,那麼其思惟就符 合善行。在實踐佛陀的教義時,如果思惟避免犯惡行的意樂, 是因為會障礙我們解脫,而自我禁戒才算是善的行為。 唯有遍知的佛,才可能明白細微的業力,一般人的能力, 無法完全了知細微的業力。對我們來說,要依據釋迦牟尼佛所 宣說的十善業生活,需要對他的教誨要有勝解信心。當他說殺 人會導致短命、偷盜令人貧窮時,我們沒有任何方法可證明他 的所言,但人們也不能盲目相信,必須以正理建立自己的信心 :就是佛陀的事業及其教義,要先經過正理的抉擇,將其教誨 仔細的分析,辨別那些可經由邏輯論證的問題,如佛陀教誨中 談論無常和空性的部分,經過正理抉擇無謬,可以深信不疑, 那麼對於較細微隱蔽分的教誨,像是業力便自然會增長信心; 如同我們有困難問題不能解決,會向自己認為值得信賴的人尋 求指引;如果這位有智慧朋友的判斷愈正確,我們對其信認度 愈強。對佛陀的勸告,更應該以同樣的信賴,增加有力的信心。 我相信某些的體驗和甚深禪定,對於內心生起深刻的信心 是有必要的。這些經驗分為兩種:由於完全證悟的聖者,擁有 凡人難以想象的能力,另一種可以經由每日精進而獲得的世俗 經驗。我們會對於生命無常且遷流不息的本質,會產生某種程 度的理解,並且對於傷害性行為的不善業,所生後果有更深的 認識,因而對他人會生起更大的慈悲心,或在排隊等候時較有 耐心。這些實際的體驗會帶給我們滿足與喜悅感,在此過程中, 我們從這些體驗裡面生起的信心也會增長。對於引導我們脫離 痛苦,親歷這些珍貴經驗的導師佛,自然也會信心加強,對他 的教法也更加信服;從這實際經驗中,我們也會憑直覺了知, 精進的修持,能帶來超凡的能力,尤如以往的那些聖者所獲得 的偉大成就。 我們從修持的體驗所得到的堅固信心,也有助我們增強對 佛陀所說的業力法則的信念。於是,使我們下更大決心斷除, 導致沈淪苦海的不善行,即使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只有些微的 領悟,如果多花些時間去觀察,我們已經有的瞭解,對於我們 的修行就會有助益,這類思惟應視為觀修的一部分,能增強皈 依三寶的信心,並助我們在修行道上有所增長,是讓我們內心 精進不懈的動力。 !92


我們討論過十惡業,對修道上所造成的損害;我們必須承 認,凡夫的內心,會生起憤怒和慾望是自然的事,但這並不表 示就不需努力去對治。我發現到西方的心理學,經常鼓勵人們 表達內心的情緒,甚至釋放內在的憤怒。當然有許多人確曾在 過去生命中經歷創痛經驗,強行壓抑這些情緒,的確可能造成 永久性心理傷害。面對這樣的情形,西藏有句俗語:「當海螺 殼阻塞時,最佳的解決,就是讓阻礙暢通。」(阻塞吹不出聲 音)我套用這句話,是因為我個人真正覺得,對修心者而言, 採取立場對治強烈的煩惱,諸如憤怒、嫉妒等,並且致力培養 克制的忍辱精神,是非常重要。我們不應讓自己陷入強烈煩惱 中,反而應該努力減輕這種習氣。如果我們自問到底處於憤怒 快樂,或是平靜較快樂,這個答案非常明顯。先前我們討論過, 由於傷害性情緒,所引發的困擾會立即破壞我們內心的平靜, 使我們感到不快樂。我們在追求快樂時,最主要目標應該就是 對治這些情緒。要達此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長時間刻意 且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能達成,即佛教所謂多生累劫努力的結果。 我們曾經討論,內心的困擾並不是會自動消失,唯有由內 心的串習改變,才能夠逐漸削弱其影響力,達到滅除的效果。 如果希望能夠成功,就必須明白如何對治傷害性的情緒。對佛 法的修持,先須閱讀相關經論,以及聽聞有經驗善知識的開示, 這是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熟悉各種離苦的修行的較佳方法。 經過聽聞而獲得的聞慧,是學習的基礎;然後,將所聞的知識 加以消化,讓自己達到完全信解,這樣才進入由思惟所生的智 慧。一旦對於所追求的目標極確定,我們就應該專注在這一點 上,使內心才能完全安住其中,這樣才能得到由修生慧。 聞思修三慧,對我們內心的真正改變非常重要;我們經過 研讀得到更深刻的智慧,信念也愈加堅固,對修產生更強烈的 領悟。如果缺乏聞及思而得智慧為基礎,那麼即使非常精進地 修行,也無法瞭解自己所思惟的事物,不論是我們的根本煩惱, 還是空性的性質,是無法瞭解的。因此,進行聞思修三個階段 的修行,抱持始終如一的態度,是非常重要。 周圍環境對我們也有極大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在寧靜的氛 圍中進行修持。最重要的是,我們還要訓練自己有獨處的能力。 這不是表示獨自待在安靜的地方,而是指不受外在事物所干擾 的心理狀態。 要達到離苦的境界,應該不斷的努力修行。這不只是避免 不善行為,積極善行而已。在修行中,我們要學習超越一般人 容易犯的毛病,成為色等五境三毒男女十相的犯人,是內心寧 靜的大敵。這些內心的毒害,如執著、瞋恨、傲慢、貪欲等, !93


都是會引發自己痛苦的。在我們努力獲致內心平靜時,應該把 煩惱視為內心的惡魔,就像惡魔般不斷困擾我們,只能為我帶 來無盡的痛苦。一旦止息煩惱及種子,就是所謂的涅槃。 剛開始時,我們幾乎不可能直接對抗這些威力強大的煩惱, 所以必須採取漸進的方式。首先是運用遵守戒律的生活進行修 持,對佛教徒而言,不造作十種惡行。其實我們的身口所犯下 的偷盜、殺人、妄語、兩舌,等罪行,都是內心受到貪瞋痴三 毒的主使,身口只是造業的工具。 經過思惟,便能理解憤怒和瞋恨,這類極端偏執的情緒, 不論是在我們或他人內心生起,都是非常具破壞性的,可以說 這些情緒是宇宙間真正毀滅性的力量。我們甚至還可以說,大 部分人們所體驗的難題與痛苦,其實都是由煩惱所引起的。所 以人世間所有痛苦,事實上都是由於貪瞋痴慢疑五毒所結的惡 果。 雖然開始時,我們無法直接根除這些煩惱,但至少不要完 全受其擺布。然後,我們的觀修就邁入下一個階段:直接對抗 自己的煩惱,並加強慈悲心。在修行的最後階段,我們需要完 全根除煩惱,這必須完全瞭解空性才能做到。 (七)福智雙修 佛教的修行分為廣大行及深見行兩種,廣大行就修福德資 糧,是佛的報身因;深見行就是智慧資糧,是佛的法身因。這 兩種修持方法,佛陀都曾傳授,涵蓋在六度四攝中。幾千年來, 分別在不同的傳承中被保存下來。福慧二資糧,猶如鳥之雙翅, 缺一不可,是大乘菩薩道所不可少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討論大部分廣大行,這種修持被稱為 方便,尤其是慈悲心與愛他心,以及由慈悲心為基礎的菩提心 等。我們的修習包括一切善行,斷除由煩惱所生的不善。佛教 的廣行與深見的修行,都是由內心串習。佛教認為一個人的心 識位於胸膛的中間,心與識的意義相同,心的改變就是心識的 改變。 修習智慧是屬於理解、分析、以及判別性觀念。在智慧這 方面,首先深入了知對於無常的痛苦本質,以及無我的實際狀 態的瞭解。每一種見解可能都得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完全體會。 但是唯有理解到萬物無常的道理後,我們才能對事物的真實執 著,以及認為一切存在是永恆的顛倒執,徹底改變觀念。如果 我們對痛苦的本質缺乏認識,那麼對貪著便有增無減。如果我 們深思生命本身的痛苦本質,就可以克服過份貪執。 我們痛苦的根源,因為相信自身與世間萬像是自性有的, 對一切境相執為實有,然後緊抓不放,但現象的本身實際上不 !94


是真實存在,是自性空的,並不是自性有的本質。就以椅子為 例吧,我們在沒有充分認知的情況下,就先相信世間存在的事 物,某種稱為椅子的東西,似乎存在於椅子各部,諸如椅子腳、 座墊、椅背之中,完全屬於椅子的特性,但當你尋找名為椅子 的性質時,是無法找到的,但不去分析找尋時,它是顯現存在 的。同樣,我們都相信有個真實(自性)存在的我,遍滿於我 們的身心之中。但這只是人類依身心取名為我的共同認知,給 他安立一個名而已,實際上名為我不是自性存在的。 我們堅信事物的自性存在,這觀念就是錯誤的認知,我們 必須經過修的智慧來根除這些顛倒見;因為顛倒見是所有痛苦 產生的根源。了悟此本質為無自性的智慧,是對治實執的根本。 如同我們培養謙卑以根除驕慢,我們以同樣精神修習這甚 深的智慧。首先必須認知,我們看待自身與世間萬象的並不正 確,然後才能生起正確的現象觀。這是一種理智的認知,經過 學習或聽聞獲得的理解,我們需要更精進的修習,才能夠影響 自己對事物的看法,由直接了悟現象本身的性質,斷除一切煩 惱的根源。修習智慧,就是帶領自己的心認清事物的究竟性質, 由此漸漸去除無始以來對現象所抱持的誤解。這項功課並不容 易,僅僅要瞭解何謂事物的存在,就需大量的研讀與思惟。 現在讓我們暫時回到方便門,對慈悲的探討。慈悲心即是 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夠離苦得樂,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修習 菩提心才能獲得佛果位,慈悲心激勵我們精進修行。因此,我 們必須致力培養慈悲心。慈悲心的第一步,是要生起利他心, 由自己所受之苦,體認他人內心也同樣的痛苦。我們與一個人 愈親近,就對其痛苦產生愈強烈的不忍之心。我所說的親密不 是肉體或情感上的親近,是對一個人的關切與責任感。要培養 這種親密感,必須先思惟他人的快樂,仔細探討如何能帶給他 人內心的快樂,以及瞭解如以關懷態度對待別人,將受到尊敬 與喜愛的回報。同時,也思惟愛我執的壞處,會引起的惡行, 以及我們目前的一切是從他人而來。 思惟他人的好處很重要,這是培養愛他心的因。我們必須 體認到自己的快樂,實際上是依賴他人的合作和貢獻。我們目 前所享受的,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歸因於他人的努力工作。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行走的道路,所穿 的衣服,所吃的食物,全部由他人所提供。如不是周圍這麼多 人的努力,我們就無法享受這些東西。往這方面思惟,能夠生 起對他人的感激心,愛他心和親密感都會增長。 要瞭解到我們是依賴那些慈悲心所生的,這種體悟讓彼此 距離更接近,我們需要專注心力,才能以較無私的眼光看待他 !95


人,必須瞭解別人對我們的快樂有多麼大的影響力,當我們不 再耽著於愛我執時,就能夠與人人相處。對於痛苦的本質有深 刻的了知,對有情眾生的慈悲心,必須從體認其痛苦而生。在 思惟痛苦本質時,先要專心思惟自己的痛苦,然後將此體認擴 及他人,就會有極強大的效用。由於對他人所受痛苦的體驗, 我們的慈悲心也隨之增長。我們會很自然同情那些遭受疾病痛 苦,或喪失至親的人,佛教稱此種痛苦為苦苦。但對於佛教所 謂壞苦的人,則較難生起慈悲心,壞苦就是一般所謂的樂受, 勤求不捨的虛誑不實的名利;名利是無常變異,只是短暫的, 不是究竟的樂,這是第二種痛苦。當我們見到他人享受世俗的 利樂,內心非但不明瞭這一切如幻,終將陷入痛苦。對此境況 不但不能生起慈悲心,反而生起羨慕或甚至嫉妒。如果我們對 痛苦的本質有真正的理解,就能夠體悟到所有名利,其實是短 暫的,所帶來的一切快樂不究竟,終將消失,最後仍令人痛苦。 第三種是行苦,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最細微的,就是 由業力而生的五取蘊苦,是苦苦壞苦的所依。我們經常體驗到 這種痛苦,是輪回所生處,輪回的根本。我們受煩惱的控制, 只要我們有煩惱存在,將永遠離不開痛苦。因此由煩惱而造不 善業,因而感得生,接著老病死的痛苦,讓我們輪回生死不息, 難以脫離。但是此種痛苦難以辨識,不像苦苦那樣明顯的直接 感受,也不是如我們在壞苦中所體驗的樂受壞滅的苦。但這種 無所不在的痛苦最強烈,因為每個人都本具有的。 如果能深切體會三苦,就能產生一切有情的痛苦皆同,就 較容易思惟他人的痛苦,然後生起希願眾生得解脫的慈悲心。 我們只要能將自己所受的痛苦,他人也一樣領受,內心對他人 所遭遇痛苦,就能深刻體會,對他們產生真正的慈悲心。我們 必須不斷地在這方面努力思惟,未生令生,已生增長。如同鑽 木取火來比喻,必須不斷摩擦直到溫度足夠讓木柴燃燒。當我 們培養慈悲心時,必須努力不懈地運用必要的方法,以達到自 己所希望的目標。若以漫不經心的方式從事修習,不會有任何 實質益處。 悲心是希望眾生皆能離苦,慈心是祈願眾生皆能得樂。培 養慈悲心時,剛開始先以某個特定目標為修習對象,這點非常 重要,然後再逐步擴展範圍,到最終能緣一切眾生。但我們首 先要選擇情感中庸的,他不會引發我們強烈的親喜、怨憎之情, 然後修習包括朋友和家人,最後是以我們的敵人為所緣。我們 必須以實際人物為目標,增強對人的慈悲心,這樣才能真正體 驗到他人的慈悲。我們一次只針對一個人進行。否則,最後可 !96


能失之散漫,使得修習無所助益。然後,當我們實際將此應用 於所討厭的人身上時,甚至可能會這樣想,他只是個特例。 我們最終所獲得的慈悲,是從了知空性中產生,這是廣大 與深見的結合。一切法的究竟性質,不是自性存在,所有現像 是眾緣和合,都是無有自性的。我們卻將身心視為自性有,然 後依身心取名存在的我,強烈的執為自性我。執著現象為自性 有,如我們鍾愛的新車,由於不斷的執取為真實的結果,有可 能在得不到時,內心生起憤怒或不快樂的感受。如同車子、新 計算機或任何想要得到的東西,實執引生的貪著,實際上物體 本身是眾緣和合取名而有,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我們把人生所有痛苦,是由於對現象本身的顛倒執, 如能徹底了悟,與慈悲心相結合,那就邁向修心的下一個階段 了。當我們明白痛苦由於顛倒執著,以及對根本不是真實存在 的自我執著,就會瞭解這些痛苦其實可以去除。一旦斷除這種 顛倒,就不再受痛苦纏縛而得到解脫。了知痛苦是可斷除之後, 對那些無法靠自力得到解脫的人,會生起更強烈的慈悲心。如 果沒有這種了悟,縱使我們慈悲心再強烈,內心還是很可能顯 現無力感。 要決心培養慈悲心,就要在正式的修行上更精進,我們必 須全心達成此目標。如果每天都有時間靜坐觀修,那是非常好 的事。我先前提過,清晨是最佳時機,那是我們心思最澄明的 時刻,不只是利用這段時間來培養慈悲心。例如,在較正式的 修習期間,可以專注於培養對他人的同情心與親密感,思惟這 些人悲慘的處境。一旦對他們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就應該保持 這份心境,運用我談到的止修來維持內心的專注,切莫運用觀 修取代。這樣能讓心境完全澄明,當這種感覺開始減弱,再運 用觀修重新生起慈悲心。止觀雙運的修習方法,這過程極似陶 匠在揉沾土前先濕潤,然後再依實際需求,將沾土塑成自己想 要的形狀。 剛開始修習,最好別花太長時間,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 生起對眾生的慈悲心,這不是一個月或是一年就能成就的,如 果在有生之年,能夠去除自利的習氣,並對他人生起更多的關 懷之心,那麼就算是不虛此生了。如果我們期望在短時間內就 能證得,過份的要求得不到,很快就會對修習產生厭倦,到那 時候,即使看見自己以前每日修行的坐墊,內心都會生起排斥 感。 一個人能夠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必須多生累劫的精進修 行,才能獲得此殊勝的果位,我們只能欽佩贊嘆他們的成就, 並以他們為努力的典範,勉勵自己培養更堅定的決心,不要急 !97


迫地企盼自己能夠一步登天,我們要在放逸和狂熱之間,尋求 最合適的中庸之道。 我們應該確信,不論自己做什麼,都是從修習中獲得某些 的效果,讓他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如此一來,我們在正 式修習以外的一切行為,都可成為培養慈悲心的一部分。要我 們對醫院中的病患,或喪偶的舊識生起同情心並非難事,必須 進一步思惟,如何對那些享有榮華富貴(壞苦),生活極受人 羨慕的人敞開胸懷。如果從修行中對痛苦的本質,產生更深刻 的瞭解後,也能夠對這些人生起慈悲心。最後,我們對一切眾 生都能生起同體大悲,瞭解到他們的處境,也是不斷受到業力 所主宰。以此眼光來觀察生命,萬物的互動,都是加深我們慈 悲心的因緣。除了正式的修習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讓我們保持 內心開放的方法。 真正的慈悲心,猶如慈母照顧受苦的孩子時,自然流露的 關切的真情。孩子生病時,母親全心繫念,日夜所思所行都受 其影響,一心想念能代替孩子的痛苦。這正是我們所應培養對 待眾生的態度,當體悟到這種心情,就已產生了慈悲心。一旦 受到慈悲心的感動,受到利他心的驅使,這時必須發願奉獻自 己,讓眾生脫離輪回之痛苦。 輪回的痛苦並非限於眼前,未斷生死,痛苦不絕。以佛教 的觀點來看,能獲得人身是十分珍貴,倘若我們未善加利用, 將來會遭遇到更大的痛苦。慈悲心讓我們放棄愛我執,生起愛 他心能夠感到極大的快樂,而不致一味追求個人過度的享樂。 我們不斷精進積聚福德資糧,也讓智慧增進圓滿。一旦擁有這 份慈悲心,就能成就成佛所需的條件。因此從修行一開始,就 必須修習慈悲心。 我們已討論過斷除十惡,行十善法,也討論過應該福德智 慧並重,經由不斷改變不善的行為,而達到希望的結果。由悲 心與慈心就能產生廣大效用,並沒有什麼密法。我們必須努力 改變自己的內心,如能以耐心與毅力,就能對眾生的關切日益 增進。要真正生起慈悲心,就得去除所有的的非理作意。通常 我們對他人的看法,都是受到內心非理作意所左右。如對所愛 的人內心生起貪愛,對於陌生人就有漠不關心,至於我們視為 敵人的,則感到厭惡或憎恨。我們把人劃分為敵人、親友、以 及陌生的中庸人,標準非常清楚。如果有人一直親切對待我, 跟我親近就是朋友;有人曾經傷害我,把他視為敵人。於是對 親友起貪愛,對所討厭的人,生起憎恨。結果,我們對他人的 慈悲心,因為受到分別心的左右,變得很狹隘。 真正的慈悲心是無條件的奉獻,我們必須培養內心的平靜, 超越任何分別心和狹隘的情感。培養平靜的心,就是思惟世間 !98


的一切是無常變異的,眾生無一不是苦的。我們必須明白,今 日的親友不見得是永遠不變的,對他人的憎惡也不是持續。這 樣思惟,能幫助我們淡化強烈的偏見,減少我們執著的程度。 思惟對朋友生起強烈的貪愛執著,以及對敵人恨意,都會帶來 的負面結果。我們對親友的情感,有時會使我們盲目,對他們 的某些缺點視而不見,把他們看成是完美的,一旦發現某些與 自己內心的期待相異之時,便感到震撼。於是我們的情緒在愛 與恨之間擺蕩,從原先極喜愛與企盼,頓時感到極失望厭惡, 甚至憤怒的地步。就算跟所愛的人關係極為滿意,但後來還是 會失望,最後生起憎恨。雖然浪漫愛情或慷慨激昂的熱情,這 類強烈情緒,或能令人感到振奮,但真正的樂趣頃刻消逝。從 佛教徒的觀點來看,如果能夠在開始就不陷入這種困境會好得 多。 藏文中的憎恨這個字,指從內心深處所生起的敵意。我們 以敵意來響應不公義或傷害時,會產生非理性的。其實憎恨對 敵人無法產生實質的效果,因為根本傷害不了他們,反而是我 們自己因內心的怨恨,而自嘗苦果。恨意會浸蝕我們內心,再 加上憤怒的怨氣,令我們失去胃口,到了夜晚更是輾轉難眠。 這對我們的身心影響甚巨,但敵人卻絲毫未察覺,仍然過著愉 快的日子,而自己卻掉入了痛苦的深淵。 如果內心沒有憎恨或憤怒的情緒,就能更迅速有效的反應 那些不利我們的行動。如以冷靜的頭腦面對事情,就能把問題 看得更透徹,做出最佳的判斷。例如,有個小孩正在做可能傷 害自身或他人的事,例如玩火,我們可以糾正他的行為。我們 的處理態度如能明確果斷,那麼達到目的的機率就大得多。這 時所面對的孩子,就不是憤怒,而是流露著急迫的關切。 我們認清內心的真正敵人,傷害我們的是內心的煩惱,貪 著以及憤怒。而外在敵人真正能傷害我們的,實際上是極為有 限。如我們受人家挑釁時,能凝聚內心的力量,抗拒一心報復 的念頭,那麼以後不管別人對我們做了什麼,那些行為就無法 對我們造成困擾。當內心生起瞋恚或貪愛時,在這些強烈情緒 的當下,就已經造成對自己的傷害了,立即破壞內心的平靜, 並且帶來痛苦,減損了在修行上努力的結果。 當我們觀修時,可以思惟對敵人與朋友觀點,事實上是可 以改變,好壞是由許多因緣聚合而成的。沒有天生的朋友或敵 人,即使是親人也不能保證一直維持良好關係。我們是依據他 人如何對待我們,划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的界限;那些被認 為是照顧我們的人,被當成朋友和親人,而對我們心懷不軌或 惡意的則貶為敵人。因此,我們區分敵友的依據,就是他們對 我們所持的態度。所以沒有人是我們永遠的朋友或敵人。 !99


我們經常將一個人的行為,與他的真實一面混在一起,根 據某些行為或主張就妄下評斷,認為此人是敵人。但是實際並 非如此,行為是一時的,真實一面他既非朋友,也不是敵人, 也不分佛教徒或基督徒,哪一個國家的人。由於環境的關係, 原來視為眼中釘的人,可能有一天會變成我們最摯愛的朋友。 那種「你以前對我那麼刻薄,但如今我們卻成為這麼好的朋友」 的情況,並非不可能。 (⼋八)修習菩提⼼心 思惟眾生都希望離苦得樂,都有基本權利獲得快樂,這是 與生俱來的。問題非常簡單,我並非獨一的,與眾人無異,我 有權利希望離苦得樂,其它人亦是跟我一樣,生來具有離苦得 樂的權利。因為他們也享有這份權利,大家立足點在平等的基 礎上,由此對眾人生平等心。在觀修中,必須以正確的態度: 所有人都跟我一樣,都有離苦得樂的慾望,也一樣有權利滿足 此願望。在觀修及日常生活中,應該反復思惟,直到完全生起 覺受。 每個人的幸福都必須依賴他人的幫助,能夠安穩生存世間, 也是因許多人的貢獻。我們出生時依賴父母,需要他們多年的 照顧與關愛。不論我們的生活、居住,甚至是成就與聲譽,一 切都是依靠無數人貢獻心力才可能得到。因此無論是直接或間 接,我們生存的所需,都是依靠無數人的幫助。如是思考的範 圍不限於這一生,可以思惟在無量的過去生中,曾有無數人對 我們的安樂付出心力,因此應該明白,我為什麼要對他人起分 別心?我怎麼能夠只跟某些人親近,卻敵視另外一部分的人? 我必須摒除分別心的束縛,以平等心利益一切眾生! 修習平等捨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把目標放在陌生人身 上,這時沒有怨生瞋親生貪的分別,以客觀的態度,修習平等 捨;再次目標從親友,慢慢轉移到敵人。等到能夠做到以不以 分別心對待眾生後,接著目標就以愛心為修習,心中祈願一切 眾生都能得到快樂。如能在充滿愛心的意識田裡播下種子,那 麼慈悲心在這片肥沃土地上將不斷滋長。當你以愛心來灌溉自 己的內心,就能開始修習慈悲心。這裡所謂的慈悲心,就是讓 眾生都能離苦的願望。 我們已討論過慈悲心與平等捨心,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修習。當慈悲心發展到一定程度,內心會生起對眾生的責任感, 這時生起願力,希望自己愈加精進服務眾生,如此為獲得菩提 心的願力。能夠達到此境界者,即是菩薩。有兩種方法能讓我 們產生這種心:第一種稱為七因果法門,這主要是將眾生視為 !100


我們過去生的母親。另一種是自他換法門,即是以眾生的立場 設想。這兩種方法都被視為方便行,或是廣大行。 七因果是六因一果。知母、念恩、報恩、慈、悲、意樂、 增上意樂即果(菩提心)。思惟無始以來生死輪回,一再投胎, 必定有無數字的母親生養過。必須一提的是,我們的投胎不僅 限於地球上。依據佛教觀點,在這個地球存在以前,就已在經 歷生死輪回了。因此,我們的過去,以及生育我們的生命都是 無限的。所以菩提心生起的主因,就是瞭解一切有情都曾做過 我們過去生的母親。 今生的母親所給予我們的慈愛,是永難回報的,當我們還 是無助的嬰兒時,為了照顧我們,她曾度過多少不眠不休的夜 晚。她哺育我們,為了養活我們,願意犧牲一切,甚至自己的 性命也在所不惜。當我們思惟這份無私奉獻的愛心,就應當想 到遍布宇宙的每個生命,都是這樣對待我們。無論是狗、貓、 魚、蒼蠅或是人類,在無始的過去,這些生命曾在某些因緣流 轉中當過我們的母親,給予我們無限的慈愛。這樣思惟讓我們 對一切有情生起無限感激之心。這是生起菩提心的第二個因念 恩。 當我們思惟所有生命目前的處境時,內心便生起願望,想 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第三個因報恩。由此生起第四 個因,即對眾生的慈愛之心,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產生菩提心 所須具備的第五個因:大悲心。慈悲心是願這些受苦的生命, 我們過去生的母親們,能夠脫離苦難的處境,希望眾生都能得 到快樂的願力。當我們依次第修習不同階段的責任心時,是從 祈願眾生皆離苦得樂,然後由自己承擔責任,最終幫助他們脫 離痛苦的意樂,這是最後的因。當我們仔細思惟該如何才能對 他人最有利益時,我們走向增上意樂的果。 這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問題,如果在無始的過去生中曾經善 待我們的如母有情都還在受苦,那麼我們怎能只顧自己的快樂? 一味追求自己的快樂而不想到他人的痛苦,那是件非常不幸的 事。所以很明顯的,我們必須嘗試幫助眾生脫離痛苦。這個法 門能幫助我們培養實踐的動力。 另一種生起菩提心的方法,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決心 獲致最高證悟境界。修自他換法,我們觀察自己擁有的一切, 其實是依賴他人的幫助。思惟自己所居住的房子、所穿的衣服、 開車所經的道路,全是他人努力的成果。我們身穿的襯衫,從 棉子的播種到織布,縫製衣服,其間不知經過多少辛勞。所吃 的麵包也是別人烘焙的;別人種下麥子,辛勤地灌溉、施肥, 最後收成再磨成麵粉,把麵粉揉捏成面團後,以適當的溫度烘 焙成我們口中的麵包。為了供應我們一片麵包所耗費人力無數。 !101


機器雖然擔任許多工作,但必須有人來發明和製造,而且還需 要人操作。即使我們個人的福德,例如忍辱,亦必須依賴他人 而生起;那些使我們陷於困境的人,所謂的敵人,也應該心生 感激的,因為由於這些因緣,讓我們有機會培養忍辱。經過這 一連串的思惟,才能明瞭自己所享有的一切,多麼依賴他人的 幫助。在我們進行清晨的觀修,思惟自己的生命之際,內心必 須不斷培養這份體認。我們依賴他人的例子太多。認清此事實 之後,我們會增長對他人的責任感,以及希望回報他人的心。 我們也要思惟業力,由於愛我執的行為,為日常生活帶來 困難。仔細觀察自己的處境,就會發現只關心自己的生活,多 麼沒有意義,必須生起利他心,奉獻於助人的行動,才是生命 唯一的使命。因為愛我執而仍在輪回受苦,如果以利他的行為, 努力精進,可以邁向成佛。當我們修習自他換時,培養忍辱也 很重要,因為缺乏耐心和容忍,是我們在修道上培養慈悲心與 菩提心的主要障礙。 不論我們運用那一種法門來修習菩提心,都應該始終保持 誠實,並在往後的每天都保持最高昂的精神努力精進。我們必 須去除愛我執的習氣,以符合菩提心的崇高精神。但重要的是, 我們內心要有強烈的平等捨心,這是以悲憫和不起分別的精神 對待眾生的態度。始終抱持你我之分別,會讓我們的修行難以 獲得效果,因為這會使人偏愛自己熟悉的事物。 在致力修習菩提心時,會遭遇許多困難,這時內心生起的 執著或妒恨心會損毀我們努力的成果。我們發現自己仍被浪費 時間的習氣驅使,耽著於放逸,使自己偏離了目標,我們必須 由各種觀修方法,努力克服怠惰的惡習。以下是修道上必須採 行的步驟。首先,我們應瞭解自己的習氣,是讓人不斷陷於執 著的明證,並要一再思惟是傷害性的本質。我們必須採用合宜 的對治方法,且下決心不再聽任愛我執左右,必須專注在曾對 眾生所發的菩提願。 我們一直在探討開放內心的方法,開放的內心的最基本要 件是慈悲心,在修行中要不斷培養慈悲心,平等心讓我們去除 分別心,並能生起的利他心。菩提心幫助我們實踐利益眾生的 誓願。 (九)修習奢摩他 三摩地是心專注一處,就是止,又名奢摩他。將自己的內 心專注於所緣上,修習這種專注力,不可能一下做到,必須以 漸進方式調伏內心,然後會慢慢發現心更能夠專注於一境。三 摩地是一種靜止狀態,當內心能夠專注在自己所緣境上,在心 理活動完全不受干擾時,獲得內心的平靜。! 修習奢摩他跟 !102


其它方法一樣,最主要的就是內心。將內心專注在所緣境上的 技巧,可以運用於不同的目的。這是純屬技術性的,但它所獲 得的結果,卻取決於你的初發心。當然,身為修行者,只對善 所綠境。現在讓我們來解析這種修持方法。 奢摩他的方法被不同信仰的人士運用,修習者會先選擇一 個所緣境作為修習。基督徒或許選擇十字架或聖母瑪麗亞的聖 像做為所緣,這方法對回教徒而言可能較困難,因為回教並沒 有具體的聖像,不過他們還是可以對阿拉真神信仰虔誠,因為 禪修的所緣境,不必須是有形的,所以仍能對神懷有深刻信仰, 有人或許可在過程中將心貫注於聖城麥加。佛教經文中經常出 現以釋迦牟尼佛像為修所緣境。這個方法的好處之一是,能夠 讓佛陀偉大特質,在我們的心中不斷增長,令人更加感念他的 慈愛,使我們的心更親近佛陀。 奢摩他的方法中,雖然是運用佛像為所緣,但修成所現真 正佛的身相要明顯,是真佛形相,不是雕塑繪畫的像。先求一 佛像,數數觀視取其相,佛像距離不應太遠或太近,位於與眉 毛等高的水平上,這樣算是正確的位置,大小應該是三或四英 []高,或是再稍微小些,要觀的非常明亮,最好是全身發光的 金色像,有助減低昏沈的現象。另一方面,還要試著思惟這個 象相當穩重,將能降低焦躁不安感。 不論你選擇的所緣是什麼,你的專一的內心須保持澄淨; 掉舉心是心往外散逸,屬於貪相應的,無法穩定。心無力持境, 則較易受心理鬆弛的影響,通常我們稱之為昏沈,是與痴相應 的。 培養安住的能力,必須練習內心的專注力,直到純熟為止。 平靜安適的環境是修止的要件,其修習時身邊必須有護持的朋 友。你應當放下世俗的煩慮,家庭、事業、或是俗務,讓自己 內心培養專注力。剛開始時,一天之中最好分多次進行,時間 不要太長。平均一天可進行十到二十次的修習,而每次約十五 到二十分鐘較為適當。當你的專注力愈來愈強時,就可以延長 每次修習時間,並且減少次數。你應該挺直腰背,以正式的跏 趺坐姿進行練習。如果能夠精進不懈的修習,有可能在短短六 個月內得到三摩地。 修行時如是遇到障礙,必須學習運用對治之道。當發現內 心似乎浮動,開始飄逸向某些愉悅的記憶或沈重的責任,這是 掉舉,就必須以正念正知覺了返回所緣境上,正念是對治此障 礙的良藥。在剛開始修習三摩地時,即使要讓我們的心安住在 所緣上短暫一刻都很困難。經由正知正念的方法,重新調整自 己的內心,一次又一次的回到所緣上。一旦心能專注下來,就 運用正念正知使之繼續安住,不再向外流散。 !103


念正知能確保我們專注一境,可以止息散亂或昏沈的心。 那些精力充沛和極靈敏的人,有時在跟你說話時無法直視你的 眼睛,他們總是不停東張西望,散亂的心就有點類似情況。由 於浮躁,所以心念無法專注。正知令內心稍微往內收攝,因而 減低掉舉,重新使心念穩定下來。 當我們的心變得鬆弛和昏沈時,正知覺了很快就能將心思 帶回到當下專注的目標。如過於鬆弛,無法持境,慢慢沈沒, 最後進入昏沈;過於策勵,則心易向外流散。要避免昏沈掉舉, 當以念正知精進不懈的修習,能讓內心增進澄淨明瞭。 開始修習三摩地,很快就會發現,將內心專注於所緣,即 使時間極短暫,也是很大的艱難,但千萬別感到沮喪,我們應 視此為積極徵兆,因為這表示你終於覺察到自己心理活動狀態, 借由持續禪定的技巧,運用正念正知,就能延長三摩地的時間, 在專注於所緣的同時,保持澄明的心。 三摩地的所緣有多種,不論是有形或無形,都能用於培養 心一境性。你可以將意識本身當做所緣,修習三摩地。但是要 對意識有清晰概念並不容易,因為要理解必須由經驗而生。那 麼我們該如何培養這份理解?首先,必須小心觀察自己思惟與 情感的經驗,以及意識在內心生起的方式,還有心識運作的方 式。大部分我們是由外在來體驗心識,我們的記憶與未來的反 應。你是否晨起時感到煩躁不安?到了夜晚時又覺得茫然迷亂? 你是否為某些失敗而痛心疾首?是否擔憂孩子的健康?把這些 都擺到一邊去。心識真正的本質和我們覺知的清明經驗,會被 一般的經驗所蒙蔽。當觀修心識時,必須嘗試將專注力保持在 當下。你必須避免讓過去經驗的回憶來干擾到自己的反省。心 識不應該陷於過去或受到對未來的希望或恐懼的影響。 一旦你能避免這些思緒干擾你的專注,那麼要對治的 就只剩對過去經驗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期待之間的真空。這 段空白是個真空,你必須努力讓自己專注於這真空上面。 剛開始,這個真空間隔期的經驗只會不斷流逝,隨著繼續 不斷的串習,就能延長真空期。這樣做的時候,能排除那些阻 礙心性本質的散亂思緒,漸漸地,內在純粹的覺知便能夠閃耀 出光芒。經由修行能讓真空期愈來愈長,直到完全瞭解意識是 什麼。這種心的真空經驗是很重要的。這跟我們處於深沈、無 夢睡眠中,或是昏倒時所體驗的狀態有所不同。 在修習剛開始時,你應該對自己說:我不會讓自己的心被未來 的希望或恐懼干擾,也不讓它被過去的回憶影響,我要一直專 注於當下。一旦培養這種堅定意志力,就能將過去與未來之間 的真空期當成修止所緣,並且單純地維持覺察,擺脫概念性思 惟的過程。 !104


心在本質上有兩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剛才描述過唯明唯 知的經驗。第二種層次同時也是心的究竟性質,是了悟心的空 性,為了證悟心的空性,培養證悟所需的止,開始以心的第一 個層次唯明唯知的經驗,做為禪定的重心。達到心一境性,再 觀心自性本空之本質,到時心所顯現的心本身空無自性的本質。 這是第一個階段。然後以空性為所緣。這是非常困難且具 有挑戰性的禪定方式。據說具有大根器的修行者,首先必須了 知空性的道埋,然後運用這理智作為基礎,將空性當做為所緣。 無論如何,如果能運用三摩地,去理解更深刻空性,將會有所 助益。 九住心的第一,將心專注於所緣境上,這個階段叫做內住。 這時我們連維持短暫的專注都感到困難,並且覺得各種念頭不 斷湧入,經常使專注力偏離,甚至將三摩地的所緣忘失,耗費 較多的時間對詒,必須很努力地將自己的心系住原先的所緣境 上。 第二,當你能夠專注力維持在所緣境上令不散亂後,就進 入了第二階段,稱為續住。雖然心念紛飛仍然多於內心專注的 時間,但是真實體驗到如何繫念於所緣境,使專注力延長。 第三,終於,當心開始散亂時,可以立即了知,將重新專 注於所緣境上。這是第三階段,稱之為安住。 第四,稱做近住,此時的已經能夠專注,因為散亂已斷, 努力令心住於前所緣境。以正念力對治明顯的散亂與掉舉。 第五,調伏。此階段中運用正定心,發現微細的散亂並加 以對治。正念正知是能覺察細微昏沈散亂。 第六,寂靜,已不再出現細微的散亂。這時對治微細的散 亂及尋思,不令流散。 第七,最極寂靜,經由持續的努力,做到讓心不再受散亂 和尋思的影響,隨生即斷。 第八,專注一境,當你能將心不斷專注於所觀察的對象, 完全不受到散亂或掉舉影響,令三摩地相續而住。 第九,平等住,就是等持,不加功用。經歷這九個階段後, 達到身心輕安獲得真正的三摩地。 修止時所得的的身心輕安正三摩地,借觀慧而得的空證 慧。中間要修習止觀雙運道,極為重要。就是過於專注止上, 那麼觀能力可能受影響;如果過於重視觀,可能減低止的能力, 無法保持專注。在止觀雙運上,必須努力尋求平衡。 (⼗十)觀修空性 !105


現在我們已瞭解如何調伏內心,能夠完全專注於所緣境。 這在觀修智慧,尤其在空性,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在前面我不 斷談及空性的問題,現在讓我們更深入地來討論空性。 我們都很清楚有個我的感受,當心想著我要去工作,我要 回家去,或我餓了的時候,心裡都知道所指的是什麼。即使動 物都有我的相同觀念,雖然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用語言來表達。 但是當我們尋找我到底是什麼時,又變得非常困難,找不到真 實的我,所以說無我。 在古代印度有許多哲學家,認為有個於身心以外獨立自主 的我,而且是常一不變的。他們覺得我必定有某種實體的存在, 能夠提供我在不同階段的連續性。例如當我年輕時,或當我年 老時的我,甚至是過去生或未來生的我,所有這些不同的我, 都是變異無常的。身體是無常壞滅,如果身心是我,這個我也 就斷滅了,所以身心不是我。因此認為在生命不同的階段,必 然存在永恆不變常一的我。這是我獨立於身心外的思想基礎。 事實上,我們都有我的觀念,如果仔細觀察,自己是如何 覺察到我,會發現我是生命的核心,並非將我當做手、腳、頭 以及軀體的組合,而是看成是這些的主宰。例如,我們不會把 我的手臂當做我,只看成是我的手臂;對於自己的心也抱著相 同的看法,認為是屬於我的。於是我們相信有個我存在於身體 中,控制整個身體。 一個獨立於身心外常一自主的我,佛教是否定其存在;如 果有個自性的我存在身心以外,身心與我是分開,就不相系屬, 身體有病與我毫無關聯,不會說我生病了,我的頭等。因此常 一獨立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如果身體是我,取名我豈不是多 餘,而且無常的身體是會滅壞的。身體是由很多部分組成,就 有很多個我,所以我不是身體。 我們感到如此熟悉的我,到底是什麼性質?佛教各宗派的 見解不同,有的身心和合即是我,有的見解認為心是我。但真 正所謂的我,是依身心假名安立,不是身心也不是離開身心的 我。 當我們生起強烈的貪著或瞋恚時,就能發現根源是由於對 我的觀念執為真實有。認定我是個真實自主的,當對這種觀念 念不斷加強時,想要滿足或保護我的念頭也愈強烈。舉例來 說。在你見到商店中有只美麗的手錶,很自然地喜歡它。如果 是售貨員不慎摔壞了這只表,你會想:很可惜,這只表摔壞了。 這件事對你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如果是你買了這只表,而且認 定就是我的表,不小心摔壞了,這件事對你造成的衝擊就極大, 你會覺得是我的心就很強烈。這種強烈的感覺由何而生?佔有 欲是從我執而生起的。我的感覺愈強,我的執著就愈強。這正 !106


是為何要了知無有自性我,無我的信念是如此重要的原因。一 旦我們能夠消除這種自性我的觀念,那麼因它而引發的煩惱也 會隨之消失。 並非只是有情眾生無有實體我,世間所有現象皆是如此。 我們來分析一朵花,想在每個部分當中找到名為花,那是找不 到的,但不去分析花是存在的。這表示花朵無有自性,只是依 花朵的性質取名而有。這道理也適用於車子、桌子或椅子及一 切現象,也不是自性存在。 然而,我們卻無法否認這些花以及芬芳氣味的存在。到底 它們是如何存在的呢?你所見到的花朵,只是所覺知到的花朵 現象而已,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感官覺受中。假設我們之間有張 桌子擺著一朵花,那麼我所見到的花和我覺知的是同一個實體, 但你見到的則是你覺知的一個層面,這朵花的味道會和你的嗅 覺經驗類似。我見到的花朵會跟你所見的不同。雖然這種唯心 的觀點,會極度減低我們對客觀真理的認知,但對我們的意識 卻極為重要。事實上,就連我們的心都不是真實的,是由許多 不同的剎那所成,被不同的現象反應而成,終究與其它東西一 樣,無法尋找到真實的心。 空性是不易了知的,如以花朵的存在現象來分析,在花的 每部分中找尋花時,花瓣花莖等找不到花,而找不到它的究竟 性質,正是花的空性。但這並不是否定花的存在。當我們尋找 任何現象的究竟性質,是了不可得的。但是切莫認為花的空性, 就是每個部分之中尋覓時無法尋得,就是空性,而是依這朵花 存在的究竟性質,說它是空性,花的存在是眾因緣和合,稱之 為緣起。所以說緣起性空,依緣起有而說究竟性質空。因此空 性是依有法而說,是一法的同性異體,世俗與勝義的兩面。 佛教宗義師對緣起的見解不同,有些僅僅以因果的關係來 界定,因生果的緣起。既然花是由於因緣和條件聚合所現,便 是緣起。有些人對緣起的詮釋更進一步,存在的現象本身是依 支及支分,正如花朵是由花瓣、花蕊等支分而現。 對於緣起更細微的詮釋,因果緣起是粗分的緣起,花的現 象組成部分花瓣等,以及我們分別心取名為花,是彼此互依而 存在的,名依現象,現象依名而存在。如大依小而有,小依大 而有,彼此相依取名而有。果是由因而生,果未生就沒有因的 名,因是依果而顯。這是因果相依的細微緣起,所以說緣起無 有自性。因此,我們在找尋花的本質,根本無法尋找到。然而 花的概念,僅存於心境互依關係中。由於對緣起的認識,因此 我們無法接受任何自性有的看法,自性就是本具[]依他,原有 不變的。 !107


要瞭解空性,需要長時修學,我們在西藏的佛教大學中, 埋首鑽研多年才可能瞭解。僧侶們要熟讀那些由著名的印度大 師,和西藏學者所撰寫的經典和注釋,他們追隨知識淵博的學 者研習,每天花好幾小時辯經。能更深入瞭解空性,還必須鑽 研並且辯證地思考這個主題。重要的是,這些學習須有符合資 格的老師引導,他必須是一位完全理解空性的人。 (⼗十⼀一)總說修道 前面談過的其它主題一樣,智慧也必須經由觀修及止修, 才能得到,為了加深瞭解,兩種修行方法並非交替使用,而是 實際上融合在一起。運用先前獲得的三摩地,將所有專注力集 中在思惟空性上,這方法稱之為止觀雙運,不斷進行這種方式 的修習,達到真正了悟空性的地步,這時你已經進入加行道。 你對空性的認知和了悟是比量的,是由比量而得。但是這樣能 夠奠定修行者基礎,以便現證空性。當修行者繼續更深入對空 性的印證,這就到達見道位了,開始直接體認空性。 經由精進觀修空性,我們終能邁入修道,這時修習修道所 斷的。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從內心生起菩提心時,才算真正邁向 成佛之路。身為修行者,應當在理解因果業力的法則之後,必 須極力避免做出會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舉動。我們必須認清生命 是痛苦本質,並應生起強烈厭離現世的名利,追求究竟的安樂。 我們應具備慈悲心,願每個人都獲得無上安樂,自己希求獲得 無上菩提,才能救度一切有情,因此要有強烈希求無上菩提的 心。 修持菩薩道五個次第中的第一階段資糧道。由初發的菩提 心,運用觀修與止修兩種方式,努力對空性的理解。然後進入 加行道。在修行資糧道和加行道期間,菩薩要歷經三大無量劫 中第一劫的修行,聚積廣大的福德資糧,並且得到深廣的智慧 資糧。 當我們對空性的智慧超越思慧時,達到現證空性,就進入 了見道位,這時已達大乘菩薩修行中的初地。經由不斷觀修空 性,成為二地菩薩,同時也進入修道。接下來在歷經前七地時, 我們努力累積第二個無量劫中的福德與智慧資糧,第八地斷除 了煩惱種子。而八九十三清淨地,包含在第三無量劫福德與智 慧的累積,最後到達了無學道,斷除了煩惱余留的習氣,成就 了佛果位。 雖然經歷多生累劫的修行,但我們仍不可心存幻想,一下 即可成佛,必須堅持下去,以一步一步的精神,培養修行所具 備的因緣。我們必須盡自己所能地幫助別人,不做出任何傷害 他人的事。當我們的愛我執減少,而利他心不斷增長時,自己 !108


自然就會變得更加快樂,這就是我們通往成佛之路累積福德的 方法。 要真正做到皈依三寶,心懷大願,欲得最高證悟以利益眾 生,就必須先瞭解證悟的性質。當然必須明白世間生命的本質 充滿痛苦。瞭解儘管輪回的生命是充滿誘惑,但是耽著其中, 終將感受痛苦。我們關切他人在無常世間所遭遇的苦難,並極 力想要幫助他們脫離痛苦。當修行者懷抱著這種救渡眾生的願 力,並依此願力而努力希求獲得究竟的證悟,就是走在大乘的 解脫道上。 大乘佛教,通常是指當初由印度傳入到西藏、中國以及日 本的佛教,有時也用於不同的佛教派別。然而,我在此所使用 的大乘一詞,著重於修行者個人內心所發的誓願,修行最高的 動機,希望能夠幫助眾生永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安樂。 大乘修行者要努力達到成佛,必須去除種種貪瞋痴等及自 利心,因為這些是修行的障礙,無法做到利益眾生。修行者專 注修習各種福德,諸如佈施、持戒以及忍辱,達到一定程度之 後,就能夠以任何必要的方式奉獻自己的心力,並且願意面對 一切困難,服務他人。最重要的是智慧不斷增長,對空性有更 深刻了悟。當然,要詳述如何達到究竟成佛的境界極為困難, 但是當一個人對空性的體悟更深刻,各種因實執所生的煩惱就 會滅除,就可以邁向完全證悟。但是,除非我們現證空性,獲 得解脫的經驗,否則所有的理解也都還只是比量的層次。 當修行者內心的煩惱,以及習氣都已斷除,顯現唯明唯知 原始光明的心性,即是佛陀之心,修道者至此已達證悟。即佛 教經典中所謂的佛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化身身是示現於眾 生面前;有的是無形的,沒有實質形相,稱為法身,這是智慧 之身,具一切遍知;報身是由福德資糧所成,由不動搖法身所 現。這裡我們所談論的是大部分人極難理解的。佛也有肉眼可 見的,這些顯現稱為佛的化身。 化身示現人間,是為利樂眾生而變現的色身,所以像我們 這類凡夫都能看見。佛就是經由各種化身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換言之,這些身體都是佛的示現,完全是為了眾生利益而存在。 修行都獲得完全證悟時就會出現,當人們生起慈悲心祈願救渡 眾生,佛由這些化身的形象,把自己得解脫的方法教導他人。 佛如何經由這些化身來幫助我們呢?佛表達證悟的最主要的是 經由他的教法。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年前於菩提樹下證道, 當時是以應化身示現於世間,大乘經典說佛陀早已成佛。 以這樣方式解釋佛證悟的各種功德,聽起來可能有些像科 幻小說,尤其在我們探討無限宇宙中有無數的佛,他們如何幻 化出無數化身,只為了要解救恆河沙數的眾生。但是,除非我 !109


們對佛的理解已到相當深刻程度,能如實體會證悟的功德,否 則皈依佛也不會發揮應有的力量。誓願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大乘 修行,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如果我們對於佛的認知,只局限於 釋迦牟尼佛這位歷史人物,那麼我們就是皈依某位早已逝去的 人,而他已不再有能力幫助。要讓自己的皈依能夠真正產生力 量,我們就必須認識佛的各種功德。 我們該如何解釋佛的本身所保有永恆的存在性?讓我們先 觀察自己的心。我們心的續流,猶如一條河流,那是念念相續 永不止息的河流,前念後念不斷地相續。由每一剎那念頭所組 成的意識之流,就這樣日日夜夜、年復一年不停流動。根據佛 教的觀點,這意識的續流,多生累劫都會延續下去,雖然肉身 短暫,無法在生命耗竭之際繼續存在,但續流的意識則會延續, 能超越死亡,最後又進入新的生命。不論輪回流轉入哪一道, 以何種形式存在,每個人都擁有本身的意識續流,無始無終,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這並非如同煩惱,是可以用對治力止息 的。此外,心是原始俱生光明,煩惱垢染是臨時的,不是與心 同性,是可以去除,修行就是去除煩惱污垢,使得這顆光明心 得以永恆延續;這樣一個沒有煩惱垢染的心,也就是所謂的如 來藏,佛的法身。 如此思惟證悟的次第,誓願成佛的悲願也會增長,也會體 會到佛為瞭解救眾生離苦得樂,而以各種化身示現的必要性。 這給予我們無比力量,堅持修心不退,邁向成佛之道。 (⼗十⼆二)受菩提願⼼心儀軌 讓內心生起利他之心,祈願獲得證悟的願心儀規,目的是 堅定我們為了眾生利益,希望能成佛的決心;這種儀規,對於 加強慈悲心的修習非常重要。 先觀想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的對面虛空,他周遭圍繞著 印度歷代偉大的大師們;龍樹菩薩,他創立了中觀派,對空性 哲學做了最精確的詮釋,另外無著也隨侍在側,他是大乘佛教 瑜珈行派的主要傳承,還觀想藏傳佛教四大派傳承的大師們圍 繞於四周:薩迦派、格魯派、寧瑪派,以及噶居派。然後我們 再觀想眾生環繞在自己四周。觀想此景象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 祈願獲得利他心。其它信仰的人士,只要心存對眾生善良和利 他的態度,就能夠共同參與此項儀式。 修七⽀支供養 我們內心先思惟修七支供養的要義,這是積集資糧,淨除 罪障。 !110


第一支禮贊諸佛。先思惟佛陀身、口、意的功德並頂禮。 以最虔誠的心向佛陀頂禮,從內心生起最高敬意,禮贊佛陀的 功德。 第二支供養如來。可以用實際物品供養諸佛,或以觀想化 現物品,對自己心中所觀想的佛,獻上各種廣大殊勝的供養。 所獻最殊勝和最有意義的供養,是自己依教奉行的精進不懈的 心,累積的所有善行福德。對他人慈悲、關心的行為,甚至是 對他人微笑,或是對陷於痛苦的人表達關切,都屬於善行。以 這些善行做為供養。包括對他人的贊美、肯定或安慰的語言, 這些都是以語業積極行為。也要向佛供養的信心,都是屬於以 善的意業做供養的。可以心中觀想為供養佛及諸菩薩的珍貴供 養,把整個大地珍貴礦藏,以及所有森林、田園、山丘和遍野 花朵,美妙的自然環境供養。不論這些東西是否屬於我們,都 可以在心中觀想化現供養。! 第三支是懺悔業障。懺悔在於認清自己所犯的各種罪業。 以最具深切的懺悔心,生起堅定的決心,誓願未來不再犯這類 惡行。 第四支隨喜功德。由自己過去所做的善業,對自己的成就 生起大歡喜心,並且繼續努力;自己絕不後悔所做的任何善行, 並旦能得到滿足歡喜。更重要的是,應該隨喜他人的善行,不 論他們所做是不如我、優於我,或是與我相等,對於他人的功 德保持肯定態度,不因競爭或嫉妒心而減損,我們應當為他人 的功德與成就而歡喜贊嘆。 第五支及第六支請轉法輪與請佛住世。在這兩支供養裡面, 我們請求佛為了教誨世人或眾生利益而轉法輪,然後懇請諸佛 住世,不要為尋求涅槃而遺忘眾生。 第七支回向。將前面六支供養,以及其它善行所累積的功 德都回向給眾生,回向無上菩提。在七支供養之後,開始祈願 生起利他心。 希願度脫有情⼼心,諸佛正法及僧伽。 直⾄至圓滿菩提前, 我於汝等恆皈依。 第一句先表達正當的動機,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皈依的 佛、法、僧三寶,以及表明在成佛之前誓願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慧, 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 發起無上菩提⼼心。 這個偈頌強調智慧與慈悲的重要性,成佛必須 兼具慈悲與智慧,這裡特別指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不論是對 空性有直接的體悟,或只是有所了知,都意味著內心無明即將 去除。智慧再加上慈悲心,那麼慈悲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要 精進代表一種非常積極的行動。 !111


最後一頌是出自第八世紀印度的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 的偈頌是: 乃⾄至有虛空, 以及眾⽣生住。 願我恆安住, 盡除世間苦。 這偈頌表達了強烈的感情,菩薩應該把自己看成是眾生的 財產。正如自然世界的各種現象,是為了讓他人享用,我們的 生命和存在目的就要為他人所用。唯有當我們如此思惟時,內 心才可能生起強烈的想法:我要為眾生利益獻出生命,我的存 在就是為了服務眾生。這份強烈感情之外的,就是利益眾生的 作為,在整個奉獻過程中我們自己也獲得滿足。相反地,如果 我們整個生命都沈溺於私慾的動機中,那麼到頭來,我們甚至 連自利的願望都達不到,更別說利他了。 如果為我們所景仰的釋迦牟尼佛,也像我們懷抱自私自利 的動機,那麼我們現在對待他的方式,就會跟我們彼此相罵的 態度一樣,你給我安靜、閉嘴。因為釋迦牟尼佛摒除私慾而且 珍愛世人,所以我們內心對他生起尊敬。 不論是釋迦牟尼佛,傑出的印度大師龍樹和無著,或是歷 代漢藏偉大的上師們,都是以去除愛我執,以利他心來對待他 人。他們皈依三寶,以利益眾生為己任。他們將我執與我愛執 視為大敵,是不善行的來源。他們跟這兩股惡勢力纏鬥,終將 它們消滅。由於他們精進不懈的修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是 為我們景仰的典範。我們必須效法他們的精神,將我執與我愛 執視為畢生應努力應消滅的敵人。 所以,當我們內心生起這些想法,並且思惟其中意義時, 把下列的偈頌讀三次: 希願度脫有情⼼心, 諸佛正法與僧伽。 直⾄至圓滿菩提前, 我於汝等恆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慧, 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 發起無上菩提⼼心。 仍⾄至有虛空, 以及眾⽣生在。 願我恆安住, 盡除世間苦。 這樣完成受生起利他菩提心的儀軌。我們每日應該只要有 空閒時便思惟這些頌文的意義。我自己在修持中都是如此實踐, 並且發現這點非常重要。

!112


經書法寶 難得⾒見到 研讀熏修 得益匪淺 啓發智慧 增⻑⾧長德⾏行 隨緣流傳 吉祥如意 祝願回向 世界和平 ⼈人⺠民安樂 正法久住 法輪常轉 災障消滅 禍患不⽣生 法界有情 同⽣生極樂

法海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佛教協會 烏市長江路 郵編:830000 烏魯木齊奇勝印務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市貴州路55號 郵編:830011 字數:40千字 開本:32開 印張:5.5! 印數:1—3000冊! 2006年4月印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部資料准印證(2006)025號總第637號!

(內部資料·免費交流)

!11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