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中憂苦 2017年12⽉25⽇南印度、卡納塔克邦,巴拉庫比 (kings court) 國王法院 講者:第⼗四世尊者達賴喇嘛
翻譯:蔣揚仁欽
請發問。 有⼀陣⼦我的內⼼很憂慮,令我無法專注。這時,內⼼也不能安樂。請開⽰, 我該怎麼辦︖ 近來,物質發展極為迅速。如果只是關注物質發展的話,⾃然不能分離我慢、 嫉妒、攀比等。請看西⽅國家,西⽅社會的競爭⼒非常強烈。由此,也產⽣ 了極為強烈的嫉妒及攀比。如果只關注經濟的發展,「侵略性變得很強,或 保持強勢,才會有好處。」會產⽣這類想法,且認為:「遵守道德、謙虛, 會讓⾃⼰吃虧。」導致只關注物質發展的國家中,忽略了如何提昇⼼靈的善 良品質,且說善良是種懦弱的體現。所以,美國等西⽅國家,在嫉妒及攀比 的⼤環境下,既便很富裕,但內⼼卻會感到憂慮、不安。
以教義⽽⾔,之所以內⼼會不安,其主因是把我看得太重,以⾃我為中⼼ 「我會怎麼樣」的想法過於強烈時,內⼼的焦慮有會隨著強烈。焦慮越強, 越容易浮躁︔浮躁會帶來憤怒。為能預防,平⽇應當保持善⼼。善⼼是指誠 ⼼對待周遭的所有⼈,視其為近友,這樣⼀來,與認識的任何⼀位相處時, 就會減少憂慮,能夠誠⼼視他為近友、與他⼈接近,其主因是遠離以⾃我為 中⼼的想法、極端的⾃私。我們是社會性動物。因此,每⼀位從出⽣起至死, 皆需依賴著某個社會才能⽣存。 近⽇,因科技的發展,創造出種種機器⼈,它們會煮飯,也會送菜到嘴邊 的確令⼈匪夷所思,也是⼀種技術。可是,再好的機器⼈,是絕對無法流露 慈悲。像是我平⽇所說,某位女⼠或是你們在家⼈,花⼤錢買下鑽戒 雖吻鑽戒,鑽戒卻不會有任何反應,還不如養隻⼩貓⼩狗,對牠們好,牠們 還會反過來舔你,不是嗎︖ 當我們在鬱悶的時候,若能 真⼼對待某隻⼩狗,牠會跟 我們搖尾巴、舔我們、歡喜 地貼近我們、激勵我們,但 ⾦、銀、鑽⽯等任何物質皆 無感受。所以,只關注物質 發展,或物質發展到什麼樣 的⾼度,這些物質不會以愛 ⼼善待我們。 以前去美國的某所⼤學時,會⾒了該校長,他非常有學問。我們聊了⼀下, 他說他的薪資很⾼,⼤約⼀兩百萬美元。因為是校長,⾃然會出名,也有學 問,我們倆⼀起坐⾞,且聊了起來。校長說,他很不開⼼,⼀直在抱怨。我 說,沒關係,不⽤擔⼼,我們同樣都是⼈︔⼈的樂苦隨著內⼼的思惟⽽變。 於是,我做了些相關的解釋,並握著他的⼿,⾞程⼤約⼀個⼩時,邊⾛邊聊, 針對思惟的內容聊了⼀個⼩時,居然改變了他的⼈⽣。之後,從與他同校的 同事們聽說,過去我們的校長很鬱悶,且孤獨⼀⼈在⾃⼰的辦公室,⾃從遇 到了您之後,校長變得很開朗,會主動跟所有⼈打招呼。卻也叫我們多做事
情。看來,這位校長之前因為鬱悶才會⼀⼈獨處。這就是⼈,會隨著思惟⽽ 變。 總之,如同我剛剛所說,透過與內⼼有關的思惟⽅式,更正⾃⼼,以認知內 ⼼、精通⼼理學的⽅式,預防瞋⼼。瞋的產⽣,其主因就是過度地看重⾃⼰, 懷疑他⼈也會產⽣瞋⼼,關懷他⼈是無法產⽣瞋⼼,其中的差別很⼤ 以我個⼈來講,我們會為⼀切有情迴向。如果這種迴向是⾔⾏⼀致的話,我 們更需要近距離的愛護這世上的七⼗億⼈,互相做朋友,關⼼對⽅。 「願⼀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所發願的⼀切有情看似在其他國⼟,但對周遭的⼈,又是吵架,又是嫉妒, 又是批評,這樣有意義嗎︖我們雖然需要為其他國⼟的眾⽣著想,但⾸先需 從⾃身周遭的⼈開始做起。先去愛護周遭的⼈,不去算計他們,真誠地對待 他們,以潔⽩的⼼迎接,⾃然會成為朋友。如同剛才所說,哪怕是⼀隻狗 愛牠,牠也會愛你。⼈也是︔愛他,他也會愛你 我平常都會這麼說,如果我⾃恃地認為:「我是達賴喇嘛,我與眾不同」。 我將是孤獨⼀⼈,沒有朋友。我⼀直想著:「我們⼀樣都是⼈」,即便遇到 ⼀位乞丐,也會想著:「 我們⼀樣都是⼈」,⾺上與他握⼿,善待對⽅。 前年還是⼤前年,從印度南部坐⾶機回來的時候,在機場裡有間狹窄的等候 室,我在等候時,⼀些官員來跟我拍照。看到有位清潔⼯在旁,看似相當貧 困。我叫他過來,請他坐在我的座位旁,與他⼀起拍照。之後這位貧困的清 潔⼯說:「你⼀點都不⾃⼤!」因為我以「我們⼀樣都是⼈」的想法與他相 處,我也很開⼼,這是個很好的表揚,不是說:「達賴喇嘛很神聖」。⽽是 說:「您不分貴賤,所以讓他內⼼很歡喜。」這是我要的讚賞。 「我是達賴喇嘛」 「我是上師」 「我是⼤上師、⼤⼈物」 這麼想,我將是孤獨⼀⼈,沒有朋友,沒有任何好處︔秉持「我們⼀樣都是 ⼈」的想法,遇到誰,我都會以微笑迎待
有時也會遇到⼀些⼈,對他微笑時,對⽅卻不笑,我就會這樣搔癢,對⽅就 會笑。我們都是同樣的⼈,出⽣的那⽇,同樣都從母胎出⽣。母親餵乳,且 受母親關懷,這都⼀樣。臨終時,四周若有充滿慈愛的親友在旁,也能安詳︔ 臨終時,四周親友若擺⼀張臭臉在旁,不可能安詳地離去。⼈⽣也是如此。 科學家經由研究發現,兩隻受傷的⽼鼠,⼀隻有伴,⼀隻沒伴。這麼實驗時 發現:有伴的⽼鼠,會被同伴舔傷⼜,所以這隻有伴的⽼鼠,且被同伴舔傷 ⼜的⽼鼠,很快就能癒合。那隻孤獨無伴的⽼鼠,卻很難癒合。這是科學家 說的。 對⼈⽽⾔,慈愛是極為重 要的。你,為了避免內⼼ 的憂鬱,應該多持善⼼、 愛護他⼈。如果對他擺張 ⿊臉,卻又期待他⼈能愛 你,這是愚蠢的做法。⾃ ⼰要先對他微笑,善待他 ⼈,慢慢的,他⼈才會歡 喜你、愛你,所以絕對不 需憂鬱。 我們都是同樣的⼈,尤其又⽣在西藏社會,在我們的嘴邊常掛「⼀切有情」, 且對其發願,⽽且會常強調慈愛的價值,這點我們都是⼀樣的,你應該放寬 ⾃⼼。鬱悶的時候,需要好好觀察,如同剛剛所說,以善擇諸法的智慧觀察。 像我的⽼師林仁波切,也是具⾜戒的傳戒⽅丈,他圓寂了。平常林仁波切在 世的時候,會有種背後有塊巨⼤堅定的岩⽯可被依賴的感覺。林仁波切圓寂 時,這塊可依賴的岩⽯不復存在,悲傷至極。但我換個角度思惟,林仁波切 在世時是我的依靠,雖然他已不在,但我應努⼒負起責任,滿⾜林仁波切對 我的期望。將悲慟轉為⼼⼒、將不歡喜的⼼轉為⼼⼒!我也對他⼈這麼說 當他們的⽗母、親友、伴侶離去⽽內⼼憂慮時,我會說:「不要憂慮!」我 們敬愛的對象雖然離去,但應想:「我須承擔更多的責任。」敬愛的對象雖
然離去,但他們在世的時候對我的期望是什麼,我⼀定要努⼒完成。若能將 憂慮轉成⼼⼒,將有極⼤的幫助。 以佛法的教義⽽⾔,好壞都是觀待⽽有,並無絕對⾃主的好壞。實際上,諸 多元素都有好壞的成分,所以根本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好壞。當我們⼼不安、 ⽣起貪瞋等煩惱時,便會抓取其中的⼀點,看到這是完全的壞,令內⼼不安, 產⽣憤怒。相反的,若能以廣泛、多元角度看待真相,雖有令⼼煩惱的某個 點,但也有令⼼激勵的其他諸多因緣,這是絕對有的,並非沒有。由聚集諸 多因緣⽽有、觀待因緣⽽有,這點極為重要。如果我們的情緒只從單⼀的角 度去看,只看單⼀的點,若其是壞,就會放⼤該壞性,看成絕對的壞。若以 廣⼤的角度去看,會知道:「雖有壞,但也有好,所以並不嚴重。」想法會 隨之改變。 就像中國侵略者令我們飽受艱苦,但可由「違緣轉道⽤」的思惟,不會產⽣ 強烈的憤怒。對⾃⼰喜歡的親友,只看對⽅的好,便會產⽣貪執,若全⾯觀 看真相,也會看到壞的點,才能保持內⼼的平衡。這種做法英⽂叫 Realistic (實事求是)。只從單⼀的角度去看,你絕對無法看到真相,不知真相,我 們的⼀切努⼒則不能實事求是,為了能夠務實,我們需要知道真相 為了能夠知道真相,你必須持有全⾯觀,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