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 長 序 言
冷 靜 如 火 蕭斯塔可維奇,集壓抑與熱情於一身的矛盾的優秀近代作曲家。他過世時,莫斯科官方發出 的訃聞中寫道:「......他,一位忠貞的共產黨之子,」;死後秘密出版的傳記,卻認為他是一 個受蘇共壓抑抑鬱悲憤數十年的悲情人物。他能寫作一年半展演一百九十場的《馬克白夫人》, 用小巧而輕的《第九交響曲》,跨越了貝多芬、舒伯特與馬勒的第九號障礙-更同時大大的給 了史達林一個巴掌;他也能寫作如《第一號爵士組曲》與《大溪地狐步》一般,具高度歡愉的樂 曲。他多變的性格、豐富的創作力與寬廣的作品風格,將由台北愛樂精湛的演奏來詮釋。 今晚台北愛樂精選了蕭斯塔可維奇多樣風格的作品,首先由洋溢喜樂氣氛的開朗作品 《慶典序曲》開場。這首作品風格雄偉,具有開闊而雄偉的精神。接續演出蕭氏的《第一號小 提琴協奏曲》,獨奏家余道昌的曲風細膩而不失開闊,他將大膽挑戰這首蕭斯塔可維奇在受政 治壓迫最深切時的創作,將本曲深遂的內涵藉由弓弦奏出。 下半場則由台北愛樂駐團指揮林天吉領軍,演出蕭斯塔可維奇最為人所熟知的交響曲作品 《第五交響曲》。第五交響曲以回應共產黨對他新穎創作手法的批判,採取較保守傳統的手法 而獲得廣大的成功,大文豪托爾斯泰都特別為文頌讚;惟蕭氏在樂曲當中仍細膩的隱藏了許多 他對極權的反抗。台北愛樂曾於2004年前進莫斯科演出,本年度也方結束深受歐俄影響的立陶 宛/拉脫維亞巡演,愛樂之音對俄國名曲的深刻演繹,將帶給您心靈深刻悸動。 蕭斯塔可維奇的多變,余道昌的細膩與林天吉的熱情,冷靜如火,讓經典愛樂之音與您共 享仲夏樂夜! 財團法人台北市愛樂管弦樂團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暨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團長
2011.7.16 謹上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演出曲目 Program
1. 蕭斯塔可維奇:慶典序曲 Dmitry Shostakovich: Festival Overture Op.96 2. 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Dmitri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 77 (revised as Op. 99)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3. 蕭斯塔可維奇:第五號交響曲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 47 *請勿於樂章與樂章停頓間鼓掌 Please do not applaud between movements.
演出者 Artists
指揮/
林天吉 Paul Tien-Chi Lin, Condurctor
小提琴獨奏/
余道昌 Tao-Chang Yu, Violinist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
曲 目 解 說 Notes on the Program
1.
蕭斯塔可維奇:慶典序曲
文╱李韋翰
Dmitry Shostakovich: Festival Overture Op.96
生活在極權統治下的蕭斯塔可維奇,創作上的自由度與空間都面到許多的限制。然而這反而提供了 他努力在音符裡找到更多層次的表達方式,有深度思考性的創作問世。蕭斯塔可維奇與當代其他蘇維埃 音樂家一樣,嘗試著一些音樂革命,他們希望音樂能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發聲筒。《慶典序曲》是紀念 俄國十月革命三十七週年的音樂會而寫的,同時也是歌頌蘇維埃豐功偉業,並洋溢喜樂氣氛的開朗作 品。這首作品風格雄偉燦爛,在很多重大慶典中是經常出現的曲目。《慶典序曲》是蕭斯塔可維奇於
1947年所完成的作品,但一直到1954年才在莫斯科舉行首演。關於這首作品的創作歷程,蕭斯塔可維奇 曾說:「我要表現的是一個男人體驗無情的戰爭後,想要復興遭敵人蹂躪的祖國之感情」、「這是對新 五年計劃的重建事業的狂熱表現」。此外,這首作品曲也被改編成管樂曲,以日本為首廣受世界各地的 喜愛;為了增加演奏效果,蕭斯塔可維奇也指定在樂曲結尾段落可附加四支法國號、三支小號與三支長 號等。 《慶典序曲》是由小號反覆兩次明朗的稍快板信號曲調展開,當速度進入急板(Presto)後,由單簧管 展現輕快的旋律並搭配弦樂器的伴奏。接下來藉由弦樂撥奏的和弦與銅管樂器的對話,小提琴與木管樂 器的纖細音群,長號、低音號與其他樂器的對話接續,不久就由大提琴與法國號呈示出新旋律。當速度 進入稍微轉慢(pooo meno mosso),即恢復強有力的開頭信號曲調,從信號曲調的再現起也加入前述的銅 管樂器以燦爛華麗的聲響結束全曲。
2.
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文╱李韋翰
Dmitri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 77 (revised as Op. 99)
蕭斯塔可維奇的許多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會將自己姓名中的字母,變成音符創作,如他的 名字可縮寫「 D-S-C-H 」的動機,在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中就經常出現。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
1947/1948年,但直到1955年才由小提琴家大衛.奧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1908-1974)擔任小提琴演 奏。之所以延宕發表的原因是受到了蘇維埃極權社會主義影響。 1948年,蕭斯塔可維奇受到蘇維埃政 2
府嚴厲的譴責而備受打壓,直至1953年史達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 1879-1953)逝世,他才得以 解放。此曲在蕭斯塔可維奇的作品中,屬於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維埃樂 壇,此曲所遭遇到的命運不僅代表蕭斯塔可維奇個人而已,對於整個蘇維埃的藝術而言也是一種考驗。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從作曲到發表為止長達七年的時間,這是因為1948年蘇維埃共產黨認為蕭斯塔可維 奇的作品感染西歐現代主義,受到形式主義的毒害。當時蕭斯塔可維奇因此而對自己的藝術方向感到迷 失,以致有所顧忌不敢逕行發表已完成的小提琴協奏曲。不過,當時的政治氛圍對作曲家的批判所伴隨 產生的弊害,不久之後就引發許多反省之聲。如1953年哈察都亮(Aram Khachaturian, 1903-1978)發表論 文提出反抗,主張應該排除狹義解釋共產黨之領導方針,導致音樂創作走入困境的官僚主義。同年蕭斯 塔可維奇發表了第十號交響曲,不但隱藏了先前創作交響曲中的現代要素,也摒棄了政治性標題。此曲 在蘇維埃樂壇受到溫暖的對待後,蕭斯塔可維奇才得以勇敢將其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進行首演。 這首不同於一般三樂章的協奏曲,是由各自獨立的四樂章所構成。第一樂章標題為夜曲,整體洋溢 著憂鬱的色彩與抒情的氣氛,以旋律的半音階構成為其特徵,具有冥想的性格。中段由裝上弱音器的小 提琴主奏呈示出寧靜的主題,此一主題本身近似十二音列的特質,伴奏出現了鋼片琴與豎琴,小提琴主 奏也變成細微的流動。進入第三段音樂,在豎琴與鋼片琴的清澈音響中,小提琴主奏的高音逐漸消失不 見。 第二樂章為詼諧曲,小提琴主奏以多聲部風格的片段展開對話。中段(Trio)經由節奏的轉變後,小 提琴主奏呈示出簡單明瞭的主題,木管與弦樂也展開對比的音型。小提琴主奏完全以和弦演奏的技巧展 開,並融入多種不同的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形成華麗熱鬧的進行曲調。詼諧曲的再現段落中,在最後的 尾奏中出現先前的進行曲調,華麗的小提琴主奏不斷相疊交織前進,突然以最強力度的演奏暗示性地呈 示出作曲者名字字首轉換成音名的D-S-C-H音列,顯示出作曲者本身的理念,接著由木管與弦樂依據主 要主題展開卡農的進行後,以聲勢浩大的全體演奏結束。 第三樂章是一首帕薩卡利亞舞曲(Passacaglia),由主題與八段變奏所構成,最後並接續一段龐大的裝 飾奏。本樂章在近乎現代手法的前兩樂章的對比下,顯得比較傾向古典風格的風格。主題採用由低音和 弦強有力地呈示,並由法國號以三連音的特徵音型加以修飾,變得更具戲劇的張力。第一變奏由管樂器 群演奏,主題由低音管與低音號擔任,具有聖詠曲風的感覺。第二變奏加入小提琴主奏,呈現如同祈禱 3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曲 目 解 說 Notes on the Program
般的旋律。第三變奏中則由英國管與低音管的主題旋律,與小提琴主奏的歌唱旋律形成對比。第四變奏 中和弦主題轉向法國號吹奏,小提琴主奏繼續先前旋律的延長。第五變奏中主題出現在低音和弦的撥奏 上,小提琴主奏以三連音裝飾,到第六變奏才以高八度演奏出主題旋律。第七變奏的伴奏仍以管樂為主 體,主題由低音管與低音號吹奏,第八變奏是在低音和弦的撥奏上出現主題,小提琴主奏隨著定音鼓的 連續波動,演奏出快速的過門樂句連接最後的裝飾奏樂段。 第四樂章採用幽默曲(Burleske)的標題,緊接先前樂章的裝飾奏樂段出現高潮後採用不休止直接進入 終樂章。兩小節的前奏設計後,隨著弦樂的節奏,雙簧管、單簧管以及法國號接續而出現,然後全體的 木管樂器華麗地展現輪旋曲的主題。值得注意的是,此樂章單簧管與木琴回溯了第三樂章中帕薩卡利亞 舞曲的主題,然後銜接法國號以卡農的風格交織。當輪旋曲主題最後一次再現時,以小提琴主奏展現出 變形主題,並已連續奏性的多聲部風格進入急板(Prosto)尾奏,最後從弦樂與小提琴主奏的對話中,在華 麗的管弦樂音響中結束全曲。
3.
蕭斯塔可維奇: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
文╱伍 牧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 47
蕭斯塔可維奇於1930年完成歌劇《鼻子》,1934年完成歌劇《馬克白夫人》,造成一年半以內演出 一百九十場的紀錄,聲譽如日中天,成為蘇聯作曲家的第一人。然而好景不長,1936年蘇聯的官方報紙
Pravda開始對《馬克白夫人》一劇開始砰擊,認為是「雜亂無章,而非音樂...激情與形式主義...故事 及演出方式均不道德...」。不久他的芭蕾《清流》在演出後也受到嚴厲的批判,而且被冠上「人民公 敵」的惡名。聲望也由高峰跌至谷底。在共黨制度之下,似已再無翻身之可能。雖然此後他又完成一首 第四交響曲,也在排練之後取消演出。 為了挽回聲譽,蕭斯塔可維奇必須在他的新作品中設法為自己平反。《第五號交響曲》就是在這種 情形之下所誕生,作者自己形容這首作品是:「一位蘇聯藝術家,以實際的創作,為所受批判而作的答 辯。」他說:「這首交響曲的主題,是一種人格上的穩定。在這首作品的中心—由始至終都孕育於抒情 之中—我看到一個人的全部經歷。最終樂章將前面各樂章中的悲劇性緊張氣氛,化解為樂觀以及生活中 4
的愉悅。」《第五號交響曲》在蘇聯立國二十週年的慶祝活動中獲得首次演出的機會,而一鳴驚人, 大文豪托爾斯泰發表評論,對這首作品讚譽倍至:「最後一樂章強而有力的激奮樂聲,鼓舞了所有的聽 眾,全都興奮地站立起來,充滿歡樂,追隨著樂隊如沐春風。我們無法不相信蘇聯的聽眾,他們對音樂 的反應是公正的。聽眾們在基本上不會去尊重那些頹廢、消沉、悲觀的藝術,但是對於清朗、光明、愉 快、樂觀、進取的優良藝術,會給予熱烈的響應。」 第一樂章:中板—第一樂章的開始是一個起伏式的主題,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貝多芬作品Op.113《大 賦格曲》,最初由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相隔八度奏出,隨即由全體小提琴以強有力的八度和弦接續。不 久躍動的節奏減弱為柔和的搖擺伴奏,而由第一小提琴呈示出第二主題,引導出一個與第一主題有相當 差距的抒情樂段。呈示部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開始的躍動主題,在低音弦樂器的悸動伴奏之下出現。 樂章的心臟部分是由中央的展開部,由鋼琴所奏出的頑固低音節奏開始,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協同 演奏。樂章開始時的抒情樂段,轉由法國號演奏,然後由長號及木管樂器呈現出具有戰鬥意識的樂段。 振奮的高潮,融合為開始主題的重現,而在強度、音色上均予以增強。最後在平和的尾奏中作為結束。 第二樂章:稍快板—蕭斯塔可維奇並沒有按照傳統將第二樂章寫成慢板,而是採用了典型的諧謔曲 形式,具有一個非常雅緻的中間部,由婀娜多姿的獨奏小提琴旋律開始。 第三樂章:最緩板—慢板的第三樂章是四樂章中最具煽動性的一章,最富創意,也感人最深。蕭斯 塔可維奇在旋律上所表現的功力,是許多現代作曲家所望塵莫及。這種偉大的旋律動線,決非僅靠技巧 或為了滿足官方的口味,所能達成的。音樂在柔和的抒情氣氛下開始,漸漸昇高到第一小提琴所呈現的 節奏性主題。最後達到強大的高潮,然後重又回復最初的寧靜。 第四樂章:不很快的快板—最末一樂章是一首雷霆萬鈞的迴旋曲,由小號、長號,及低音號及定音 鼓一同呈示。樂念的發展極為迅速,已非孕育而成,而是如同火山爆發。當然也和所有的火山一樣,除 靈感之火,同時也伴有岩漿灰塵。在宏偉、威力的樂句之外,也含有刺耳、誇張、矯飾的片段,以造成 戲劇性的效果。聽眾也不時會感到其中所出現的個人的意氣發洩。 《第五號交響曲》演出成功之後,蕭斯塔可維奇終於又恢復了昔日的聲望,雖然在官方的地位已大 不如前,但總算能夠維持形象,而不致於處於萬劫不復的困境之中。 5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演出者介紹 About the Featured Artists
C.
指 揮 林天吉
Paul Tien-Chi Lin, Condurctor 「亨利.梅哲大師嗎?我可以問您一件 事嗎?我可以跟您學指揮嗎?」 現任駐團指揮-林天吉,宜蘭縣人,民國 六十二年生;五歲時由林東哲老師啟蒙開始 學習小提琴,曾師事李麗淑、高安香、謝中 平、顏丁科、J.
Lerch、孫巧玲、陳秋盛、
林克昌等教授,就讀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 所期間師事簡名彥教授,現師事匈牙利李斯 特音樂院教授Leila
Rasonyi女士(目前為國
立台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林天吉屢次在國內音樂比賽中獲獎,並具有豐富的國際比賽經驗,除獨 奏、協奏外,也熱衷於室內樂演出,是國內極為活躍的小提琴演奏家及指揮家。 林天吉早期在台北世紀交響樂團擔任樂團首席時,便對指揮產生興趣,就讀國立藝專(現為國立 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科時也著迷於交響樂團豐富的表現能力,以及其中深邃的精神世界。而後加入台 北愛樂,他的音樂才華立刻深受亨利.梅哲所激賞。梅哲認為林天吉不只是在器樂演奏上表現出色, 對樂團的掌握與組織亦相當敏銳,具有成為一名優秀指揮的潛力。於是當林天吉大膽地向大師提出學 習指揮的請求時,梅哲當即應允收為入室弟子,隨即展開長期的指揮訓練。 林天吉深得大師清通簡要的指揮手法與深沈悠遠的音樂神髓。梅哲不喜歡任何與音樂無關的指揮 動作,要求一切手勢簡潔有力,這種專注在音樂本身的精神對林天吉 有極為深刻的啟發。而在單純的 課業傳授之外,林天吉長時間和梅哲相處,也可以說是梅哲最重要的朋友之一,所以他不僅僅從梅哲 身上學習到指揮的技巧,在音樂內涵、藝術等等各方面的素養也有全面性的濡染。
6
V.
小提琴獨奏 余道昌 Tao-Chang Yu, Violinist
台灣小提琴家余道昌是目前全美國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 家中之一,他美妙絕倫的演奏及高超精湛的小提琴技巧在美 國音樂界倍受高度的肯定與讚賞。余道昌出生於台灣台北 市,四歲由已故馬孝駿(馬友友父親)博士啟蒙,五歲改隨李 麗淑老師,六歲以第一名優異成績考入台北市私立光仁小學 音樂班,師事李淑德教授。 1984年獲得台灣區音樂比賽小提 琴獨奏首獎,隔年通過教育部音樂資賦優異兒童出國甄試, 同年得寬達公司與民生報主辦「世界兒童日」才藝甄選首 獎,並以音樂總成績及弦樂第一名畢業於光仁小學音樂班。 十歲開始演奏的他在1986年以第一名獲長榮(現今張榮發基金 會)全額獎學金赴美就讀。 在美期間曾先後師事Berl Senofsky, Sylvia Rosenberg, Victor
Danchenko, Daniel Heifetz, Roman Totenberg等教授。1989年 回國參加李淑德教授生日音樂會與名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等在國家音樂廳同台演出,並隨同當時 文建會主委郭為藩先生晉見李總統登輝先生。1990年獲Peabody協奏曲比賽首獎。1991年以小提琴演奏 及電機工程雙主修全額獎學金考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1992年應華府中美音樂協會推出「冬季音樂響 宴」於馬州蒙哥馬利大學藝術中心獨奏演出。 1994年贏得 Marbury小提琴大賽首獎,同年回台灣參加 台北市第三屆世界小提琴大賽獲國人最佳演奏獎。 1995年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Peabody音樂學院學士 學位並於次年取得碩士學位。1997年贏得Yale Gorden弦樂大賽首獎。1998年以「全額音樂獎學金」在 馬里蘭大學攻讀並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 2000年至2004、2008及2010年曾擔任Heifetz國際音樂學院 教授並多次在其音樂節演出深獲佳評。 2003年曾應聘為馬里蘭州立大學教授。自 2003年起至2009應聘 為Peabody音樂學院及Juilliard音樂學院先修班客座。 7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演出者介紹 About the Featured Artists
余道昌的獨奏以及室內樂演出足跡遍及北美各大小城市,曾與名小提琴家Daniel
Heifetz、名聲樂
家Carmen Balthrop、名鋼琴家Ruth Laredo、Orion弦樂四重奏以及其他傑出音樂家合作演出。曾應邀在 甘乃迪中心、史丹佛大學、田納希大學、加州大學、Chico與Northridge分校、華盛頓音樂沙龍、Palm
Spring與San Diego藝術博物館音樂節、Music in The Great Hall音樂節、哈維德大學、弗瑞德克大 學、Waterford音樂節及Sunday at Three音樂節等多處演出。曾與美國Asheville與UTC交響樂團合作貝多 芬三重協奏曲及布拉姆斯雙協奏曲深獲好評。最近曾受邀參與華府台美人傳統週、李前總統蒞臨華府歡 迎餐會、台灣同鄉會主辦的台灣之夜及228六十週年紀念會演出並深獲好評。因其在美國音樂界傑出的 表現曾多次受邀在華府雙橡園舉辦的國宴上表演。
2007年參加由美國藝術委員會主辦的躍起之星(Rising Star Award)藝術家選拔,以自己改編的卡門 幻想曲征服全場七百餘樂迷,高票獲觀眾選為當屆首獎,並贏得美金伍千元首獎金。由余道昌成立的 普羅米修斯三重奏自2003年成立起曾在全美各國際音樂節演出深獲肯定,並在2009年一月二十五日華 府演出的慈善演奏會中獲得華盛頓郵報給與“最有潛力的青年室內樂團”的評價。自 2009起曾受邀在 亞洲及東海大學演出,且在東海、國立師範大學及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開大師班。 2011年回國後 任教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8
TPO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自一九八五年成立以來,於今年堂堂踏入二十五週年的里程碑。台北愛樂不只在台灣 的音樂史上留下許多重要的紀錄,也在國內外贏得了許多重量級的樂評與肯定。這樣的成績來自團員的努 力、樂迷的熱情、政府部門及僑界的支持以及企業界的贊助。創團音樂總監亨利.梅哲(Henry Mazer)先生 的音樂素養以及訓練的獨到,使團員們產生強烈的向心力與榮譽感,而能在音樂上表現出無比的細膩與完美 的音樂性,「梅哲之音」,成為台灣樂壇的經典名詞。
島嶼的鑽石 一九九○年台北愛樂第一次國外演出,地點是加拿大溫哥華及美國芝加哥,當地媒體以「島嶼的鑽石」 來形容樂團。二十二年來,台北愛樂的梅哲風格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島嶼的鑽石」。國際權威樂評家威廉. 羅素(William Russo)讚賞台北愛樂,「是他聽過最好的樂團之一」。在《溫哥華太陽報》中,著名樂評家 麥克.史考特(Michael
Scott)也對梅哲所指揮的台北愛樂讚賞有加。這些重要的樂評確實給了台北愛樂重
要的聲譽,至今,台北愛樂在國家音樂廳演奏了一百多場。除此之外,台北愛樂亦深耕於在地校園與城鄉, 積極經營於音樂推廣工作,總演出場次已達二百多場。 9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台北愛樂:開拓國際視野的先鋒
典、芬蘭等地。為國內第一個受邀,將台灣的音樂奇
一九九三年台北愛樂再次踏上國際之旅, 在
蹟帶向北歐的藝文團體。二○○二年,台北愛樂受邀
「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專屬的「金色大廳」
在歐洲最重要的音樂節「布拉格之春藝術節」及德國
(Musikvereinssaal)
「布朗斯威克音樂節」演出,再度成功地將台灣作曲
演出,獲得高度讚賞,這是華人
樂團首次在該廳演出。。歐洲知名的法蘭茲.安德勒
家作品推上國際舞台。
(Franz Endler)盛讚台北愛樂的高品質。
台灣文化藝術發展的典範
一九九五年第三次出訪,樂團赴美國紐約與波士
二○○二年八月,亨利.梅哲先生因病逝世,享
頓等地,全美最知名的樂評家李察.戴爾(Richard
年八十五歲。梅哲將他最精華、最寶貴的時間投注於
Dyer)給予樂團「無比震驚」的讚美,認為梅哲先生
台灣古典音樂界,擔任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音樂
與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同為美國重要的文化資產。回
總監十八年之久。他以奉獻的精神帶領樂團,也無
國後,台北愛樂擴大編制為管弦樂團,以各種形式演
私地將他所有的音樂理念與藝術精髓傳授給本地音樂
出,多次於媒體贏得觀眾票選「最佳樂團」的美譽。
家,影響深遠。為將台北愛樂多年來於台灣音樂界之
精緻藝術的傳承
璀璨成績留下見證,也為了紀念繞樑不絕的「梅哲之
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四年間,台北愛樂更籌辦過 多次的歌劇演出。如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女 人皆如此》等,並與蘭陽舞蹈團合作演出拉威爾的《 頑童驚夢》。一九九二年,台北愛樂出版了第一張唱
音」,「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於焉成立,希 冀未來台北愛樂在拓展台灣與世界文化的接軌與互動 之中,繼續肩負精緻音樂文化傳承之重責大任。
台北愛樂:國民外交健將
片《梅哲之音》,隨即獲得熱烈迴響,至今仍為樂迷
梅哲先生辭世後,台北愛樂秉持著梅哲精神,繼
最愛。二十多年來,愛樂累積了許多珍貴的錄音與錄
續向前邁進。二○○三年,台北愛樂航向波羅的海,
影,並發行超過十六張經典唱片、書刊與影片。一九
受邀至芬蘭及愛沙尼亞演奏。在芬蘭岩石廳的精湛表
九六年,「台北愛樂諮詢委員會」成立,提供樂團最
演,征服了當地的聽眾,也吸引了十四個國家大使館
大的協助。
官員前往聆聽,是一場成功的文化外交。二○○四年
隨著公共電視的開播,推出愛樂精銳系列,記錄
五月更受邀遠赴莫斯科以及世界五大音樂廳之一的聖
了梅哲先生晚年最精采的演出實況,以及台北愛樂最
彼得堡愛樂廳演出,俄羅斯外交部亞西司司長阿發納
為成熟的管弦樂作品詮釋。二○○○年,以工商界精
謝耶夫特別親至現場以中文致謝,亦是台北愛樂代表
英為班底的文化基金會成立,使樂團體質更加健全。
台灣在文化外交上的一大突破。同年九月,台北愛樂
二○○一年,梅哲先生因病住院,台北愛樂由梅
巡迴波蘭、匈牙利,以及捷克三國八場六個音樂節(
哲嫡傳弟子林天吉與樊德生領軍,遠征北歐,巡迴瑞
華沙之秋音樂節、瓦洛克勞國際音樂節、拜葛席茲音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樂節、克拉科夫音樂節、布達佩斯音樂週、布拉格靈
樂會演出,並參與丹麥歷史悠久的索羅國際音樂節、
樂節),征服了華沙愛樂廳等音樂重鎮,其中,波蘭
北歐最大的古典音樂節文敘瑟爾音樂節的開幕音樂
波莫斯卡愛樂廳特別懸掛中華民國國旗於表演場地,
會,以及來自瑞典皇宮的邀請於皇家音樂節的演出,
在國際性重要節慶活動中受到如此禮遇與音樂重地的
台北愛樂不僅是台灣唯一受邀,也是亞洲國家中第一
肯定,這不僅是台北愛樂的榮耀,更是台灣的驕傲。
次受邀到以上音樂節演出的團體,讓台灣之音再次於
二○○五年六月台北愛樂《寰宇心 台灣情》於
國際舞台上悠揚響起。透過藝術文化的交流,開啟台
法國「奧維爾音樂節」、巴黎聖.洛赫教堂及斯洛伐
灣與北歐國家的溝通網路,台北愛樂更將台灣國人作
克首都布拉迪斯拉伐演出,愛樂接受斯國廣播電台現
品介紹予國外觀眾認識,藉此展開台灣與北歐文化、
場實況專訪,並剪輯為「台灣之音」,安排日後經常
新聞、外交上的頻繁互動,產生音樂外交的實效。
性對全歐洲放送。此次巡演撼動法國奧維爾及斯國的
二○○八年二月台北愛樂至奧地利進行巡演共四
觀眾,座無虛席同時瘋狂鼓掌十分鐘。二○○六年六
場演出,包括了布爾根蘭州Oberpullendorf一場、維
月台北愛樂到法國蘇里國際音樂節和希臘雅典帕帕谷
也納兩場與薩爾茲堡一場,其中重頭戲為維也納藝術
露天劇場演出「台灣之夜音樂會」,台北愛樂已經在
史博物館的故宮特展開幕演出。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歐州各地留下輝煌的紀錄。七月繼續前往美國華府甘
與故宮博物院透過「華麗巴洛克-偉大的哈布斯堡收
乃迪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廳演出,令不少華裔觀眾感動
藏家-來自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之鉅作」與「物華天
地落淚,演出之後華盛頓郵報Stephen Brookes對音樂
寶: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的交流,為奧地利
會給予很高的評價:「台北愛樂在客席指揮Yoel Levi
與台灣打開友誼的大門。2月25日於維也納藝術史博
的帶領下,共同創造出極其熱情、高度振奮的詮釋,
物館甫開幕的「物寶天華」特展,由故宮博物院邀請
每個層面都讓人無法忘懷。」並特別強調「東方遇見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室內樂家於開幕典禮中演出,除了
西方」、「台北愛樂溝通了多元文化和世紀」。這場
展現西方古典音樂精華,也讓台灣民謠與國人作品於
成功的演出,引起當地愛樂人士的熱烈迴響。一流樂
國際的舞台上悠揚響起,為「物寶天華」特展揭開完
團、作曲家加上世界級的指揮家、獨奏家,在華府造
美的序幕。
成轟動的條件,也引起美國主流樂界的反響、順勢收 到最優質最自然的國民外交。對台北愛樂來說,華府 之行為東西方的交流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古典音樂的品牌建構 二○○七年12月25日梅哲逝世5周年之紀念音樂 會,為「西貝流士計畫第一號」奏起昂首闊步之音,
前進北歐,樂響故宮經典
獲得不錯的迴響。第二號、第三號的音樂會也在二
二○○七年夏天適逢挪威國寶級大師葛利格逝世
○○八年3月23日與6月28日相繼完成。六月底的西
百年紀念,台北愛樂再度前往北歐參加音樂節,於挪
貝流士計畫第三號音樂會特別邀請芬蘭教父級的指揮
威的葛利格博物館音樂廳和卡布索文化中心的夏日音
大師Jorma
Panula 完成一場前所未有的轟動。牽起 11
西貝流士與台灣聽眾的橋樑,台北愛樂不只將台北推
的理念。
上國際主流文化的舞台,更讓精緻音樂徜徉在台灣
莫拉克颱風帶來八八水災,造成南部地區許多鄉
樂迷的生活間,體驗聽覺饗宴零時差。另一方面,台
鎮受到嚴重的災害,災區民眾流離失所,心靈上也遭
北愛樂管弦樂團不落後於本年度轟動全台的《海角七
受極大的創傷。災區的人民與兒童在心理上的重建,
號》熱潮,首演片中主題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配
不能拖到以後再去處理。台北愛樂希望透過藝術和音
樂〈一九四五〉管弦樂版,以音樂訴說片中跨國戀曲
樂的療程來安撫兒童的身心,因此規劃為期30周的「
的柔情。更應台灣Google之邀,成為Youtube線上交
心靈陪伴計劃」,自籌經費認養受災嚴重的高雄縣桃
響樂團計畫於台灣唯一指定合作樂團,演奏譚盾為此
源鄉448位安置於和春技術學院旗山校區的五所學校
計畫譜寫的網路交響曲「英雄」〈Eroica〉,創下歷
的學童,為撫平災後的傷痕貢獻己力。台北愛樂及桃
史紀錄。
園縣政府,龜山鄉公所為協助建全台灣眾多受災害所
二○○九年,台北愛樂嘗試跨越不同媒介的隔
苦民眾的心理健康,協力策劃於龜山國中舉行「桃園
閡,搭起藝術與文學間的橋樑。3月14日,台北愛樂
2009龜山花火祈福音樂會」。演出與配套義賣活動
台灣首演黃輔棠老師的《神鵰俠侶交響樂》選曲,原
吸引破萬人次參與。齊集台灣民眾、政府及演藝團體
作金庸也對此曲描繪的畫面而感動。日本文壇大家村
之力以音樂安撫人心,祈求福氣並且撫慰心靈。
上春樹,大量以音樂描寫小說場景,在6月19日台北
除了社會服務之外,台北愛樂仍持續結合跨領
愛樂再度實現書迷的想像,帶來選自村上書中場景
域,為古典音樂開創新局。09年11月,與鋼琴家葉
的經典樂曲。藉由音樂的感染,深刻體驗村上所編織
孟儒合作音樂主題漫畫《琴之森》音樂會,極獲聽眾
的畫面與情緒,帶領聽眾走入村上獨樹一格的文字世
好評,輕盈的切入也能維持極高的藝術價值。2010
界。
年二月,台北愛樂首開先例,於兩廳院開演《交響情
持續開創新局的台北愛樂
人夢最終樂章》電影首映暨音樂會,吸引爆滿觀眾參
二○○九年九月,台北愛樂第一次踏上大陸進行
與,更讓人對古典音樂的無限可能回味無窮。
巡演。以台北愛樂精鍊的經典樂音,至上海及蘇州兩
2009年起,台北愛樂的優秀演出實況錄音,也
進行三場巡演。再次創造第一的經驗,成為第一個踏
獲邀加入中華航空的機上音樂頻道於國際航線中撥
入有「蘇州鳥巢」之稱的蘇州科技文化大劇院演出的
出,將台北愛樂的經典『梅哲之音』傳遞於世界。如
台灣管絃樂團。精心設計的曲目,將台灣負盛名的「
今,在歐洲各地還能聽到愛樂2005年歐洲巡演時由
梅哲之音」帶給兩地的聽眾和台商分享。十月,台北
斯洛伐克國家電台錄製的專訪,可証臺北愛樂優質的
愛樂二十五週年系列的國內首場演出:「柴可夫斯基
文化影響力。2010年,台北愛樂受邀為上海世博台
之夜」與旅德鋼琴家范姜毅及資深女中音陸蘋女士的
灣館製作主題曲,愛樂之音透過山水心燈之美響徹世
合作,維持愛樂一貫不只扶植新秀,也推展精英經典
界。年底再次邀請20世紀碩果僅存的芬蘭籍指揮大師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
Jorma Panula,邀其改編江文也具豐 富旋律性及音色變化的台灣管絃樂作
歷 年 國 外 演 出 樂 評 「
立
足
台
灣
.
放
眼
世
界
」
品為小提琴協奏曲,為2010年國內音 樂界最大的獻禮。
「台北愛樂的演出青春、純粹的精確度令人驚艷」
2011年台北愛樂優秀的演出水準
─Lars Hedblad,瑞典日報(2007.7.12)
備受肯定,獲得許多重量級表演者與
「台北愛樂一流的演出之下,創造出極其熱情、高度振奮的詮釋
大型活動的邀請合作。五月份獲中國
──操控、活力,每個層面都讓人無法忘懷。」 ─Stephen Brookes,華盛頓郵報,美國(2006.7.17)
世界級民族音樂演唱家宋祖英女士邀 請,合作她來台的首次公益音樂會, 獲得滿場超過一萬五千名觀眾的熱烈
「台北愛樂氣勢如虹。」 -Annmari Salmela,赫爾辛基日報,芬蘭(2003.8.17)
回應。同時台北愛樂亦獲邀為第 22 屆傳統藝術金曲獎的表演單位,享譽 全台。六月,台北愛樂再次前進波羅 的海-立陶宛及拉脫維亞,成功以本
「潘德瑞斯基的曲中展露出樂團柔和又富彈性的音質,在貝多芬的第 七號交響曲則展現出台北愛樂全體團員合作無間的默契,並且讓人 一睹指揮林天吉精確的節奏與對細節的講究,每個聲部都相當流暢 並且能夠相互激盪,樂團成員間完美的合作令人印象深刻。」
次巡演推廣我國舉國盛事『建國一百
-Evi Arujärv,Postimees,愛沙尼亞(2003.8.16)
年』,在兩國的完美演出都得到滿場 觀眾起立致敬的榮耀! 二十六年來,樂團的經營雖然篳
「樂團所帶來的驚喜是淋漓剔透的演奏,在魯丁的領導下,台北愛樂 的團員們充滿了彈奏的喜悅,而且熱情洋溢…」 -德國Braunschweiger Zeitung(2002.5)
路襤褸,在愛樂者的鼓勵支持之下, 方能成為今天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聽眾的掌聲,是台北愛樂最大的動力
「台北愛樂室內樂團」在波士頓交響樂廳所奏出的第一個樂聲,就具 有懾人的震撼力。 -理查.戴爾,波士頓《環球日報》(1995.10.10)
來源,讓我們更能致力為台灣提供更 豐富的精緻音樂。如今,在歐洲各地 還能聽到愛樂2005年歐洲巡演時由斯 洛伐克國家電台錄製的專訪,可証台 北愛樂優質的文化影響力。世界上每 個知名的城市,都有其代表的樂團, 而台北愛樂,也始終以此為目標努
「台北愛樂室內樂團」的表現十分精確而整齊,他們的演出具有相當 的質感。 -法蘭茲.安德勒,維也納《快遞報》(1993.6.18)
「台北愛樂室內樂團」是我所聽過最好的樂團之一,他們的演奏充滿 了活力,音色亦極其優美。 -威廉.魯索,美國芝加哥作曲家、樂評家(1990.7)
力。展望廿一世紀,台北愛樂將以最 美的聲音,成為台北的文化地標。 13
演出名單
Musicians of the 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客 席 指 揮
Conductor
林天吉
小提琴獨奏
Solo Violin
余道昌
樂 團 首 席
Concert Master
盧耿鋒
第 一 小 提 琴 First Violin
盧耿鋒
謝宓臻
陳玉芬
*陳姵怡
陳怡安
沈韶杰
陳恩加
*鄞言錚
張奕若
薛媛云
王茂榛
張毓提
第 二 小 提 琴 Second Violin 中
提
琴 Viola
提
王景賢
陳亮妃
洪士婷
林姮妤
謝忠良
徐懿德
吳思潔
許家誠
*王
瑞
何佳珍
陳怡蓁
凌嘉惠
陳玲玉
邱岱瑩
楊惠雯
甘威鵬
琴 Cello
陳慶鐘
呂超倫
馬靜儀
鄒音屏
歐陽慧儒
魏佳玲
曾瓊儀
高洛堯 許舒涵
大
朱育佑 *李威萱
低音大提琴
Double Bass
卓涵涵
陳怡伶
◎王淑瑜
長
笛
Flute
游瑞玲
陳奐希
黃靖婷
雙
簧
管
Oboe
◎王怡靜
吳采錞
翁攸芳
單
簧
管
Clarinet
*陳威稜
林佩筠
黃
低
音
管
Bassoon
張龍雲
張曼瑄
陳承恩
法
國
號
Horn
*陳信仲
◎黃任賢
◎國田朋宏
小
號
Trumpet
*鄧詩屏
◎陳長伯
吳昌琦
長
號
Trombone
*蔡佳融
蕭藍嵐
馬萬銓
*陳建勛
黃莉雅
林岡影
低
音
號
Tuba
定
音
鼓
Timpani
打
擊
Percussion
鋼
琴
Piano
陳倩芬
豎
琴
Harp
陳淑杏
黃浩軒
賴衍學
陳思廷 *陳薏如
*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員協助演出
14
荻
◎為國家交響樂團團員協助演出
王瑋婷
朱芝屏
王暘琳
行政與製作團隊 董事名單 董事長
賴文福
名譽董事長
蕭萬長
董事
Administration & Production
團長 President
賴文福
王拔群
代理音樂總監 Artistic Advisor
張龍雲
余松培
行政總監 Executive Director
俞冰清
駐團指揮 Resident Conductor
林天吉
顧問 Consultants
申學庸 吳漪曼 余松培 馬水龍 黃志全 潘皇龍
法律顧問 Counselors
林明華 陳德義
管理顧問 Managing Consultant
吳宗祐
演出統籌 Production Coordinator
陳倩芬
黃乃寬
行政專員 Arts Administrator
戴婉琳
曾照嵩
行銷專員 Marketing Administrator
王政閎
執行秘書 Executive Secretary
劉怡芬
行政助理 Arts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吳昀璇
會計 Accountant
大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吳志雄 吳東亮 吳燦坤 邱弘茂 林修銘 麥寬成 張俊明 張純明 郭榮壽 黃清章
曾煥明 廖義成 鄭萬來 蕭昌貴 薛鳳枝 蘇一仲
管理顧問 Management Consultant
※名字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感謝本次音樂會工作人員 Thanks to our executive team. 蘇逸昕 丁乙玲 梁文涓 江建德 穆忠傑 陳孝甫 范育綸 鄭雅珮 周昱辰 特別感謝 財團法人永大文教公益基金會
財團法人世安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美和文教基金會 長期贊助 感
電台獨家專訪 IC之音「百珊FUN音樂」、News98「一點照新聞」 漢聲廣播電台「琴韻心聲」、警察廣播電台「警廣星光下」
謝 郭傳發 獨家贊助
15 走過四分之一世紀,您可以在華航機上,世博「台灣館」裡,隨著天燈起飛聽見台北愛樂的梅哲之音。 超過二十個國家,五十個國際城市,歐洲廣播節目錄音推薦,亨利梅哲18年的訓練,永恆的梅哲之音需要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