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2019-2022

Page 1


2019 - 2022

ABOUT ME

我是一個很喜歡聽故事的人 不管用什麼介質-音樂、影像、抑或是空間 凡是富含感情的人事物都是我所喜愛的

希望未來能藉著景觀傳達我所愛的土地價值 並夢想著能說故事給更多人聽

EDUCATION

2022 - present

2018 - 2022

2016 - 2018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學士班 台中市立西苑高中

SOFTWARE ABILITY

adobe

ArcGIS

Sketch Up

Rhino

3ds Max

AutoCAD

Microsoft Office

INTERESTS

Photography / Traveling

Music / Movie / Concert

Logo design / Drawing

EXPERIENCE

冬季景觀設計創作展-參展

2020

第十五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佳作

2020

第八屆景觀新秀獎-參展 2022

東海景觀第37屆畢業設計-人氣獎 2022

第24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 -發表 2022

第5屆北京大學 京港台澳人口老齡化 專題夏令營 參加 2022

第21屆造園景觀研討會-發表 2023

台中榮民總醫院日照中心-園藝輔療講師 2022/08 - PRESENT

南嶼驛站-台中潭子車站場域文化再造

恬園物語-墾丁心樂園生態度假村設計

創作展/模型/攝影

林業永續思維的景觀空間轉譯

南嶼驛站

台中潭子車站場域文化再造

鄰近的空間,劃分出「我們」和「你們」的界線

移工們是離我們那麼的近,卻又那麼的遠

設計者

林思佑、蔡政軒

指導老師

林秦立 老師

SITE ANALYSIS

◆ 基地:台中市潭子火車站

◆ 基地面積:26250 平方公尺

◆ 台中綠空廊道計畫一環,目前已完工

◆ 潭子區中心地帶與交通樞紐

1928 日治兩萬分之一地形圖 1982 台中市區圖 1985 經建版地形圖第二版 2007 台灣通用正射影像

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帶動周邊發展→潭子的發展以中山路為主軸向外蔓延。

1969年,政府將興建中的潭子工業區改建為「臺中加工出口區」,並開始接受設廠。

1994年,潭子加工區開始引進外籍移工,至今,移工出現在潭子市街已有十六年,市街中的移工大部分在 潭子加工區、矽品精密工業公司工作。

「外籍移工」改變了潭子地區的勞工結構,也影響了潭子市街的都市風貌。

區位條件

交通 使用者

物理條件

公車站

潭興路

潭興路

中山路

中山路

加工出口區

加工出口區

車站廣場

車站廣場

公園空間

校園

公園空間

校園

圖書館

圖書館

高架鐵路

潭子火車站因台中大車 站計劃,鐵路架高,連 帶出現了一塊高架下的 空地廣場。

加工出口區

因潭子工業區改建而形 成的產業區域,多女性 外籍移工,對潭子產業 結構的影響深遠。

潭雅神自行車道

連接潭子、大雅、神岡 三區,作為自行車綠園 道之串聯,其起點始於 潭子。

TAICHUNG
TANZI
TANZI TRAIN STATION

SWOT ANALYSIS

Strenghts Weakness

‧交通區位重心

‧周邊產業發展成型

‧移工歷史相對悠久

O‧郊區發展不如城市

‧少腹地 多廠房農田

pportunities Threats

‧台中捷運紅線周邊

‧多項大型建設鄰近

‧文化隔閡相對輕微

結論

文化場域潛力

ISSUE

說到移工,你會想到什麼?

當我們在街道到他們時,總會有強烈的隔閡感。

是因為語言的不同嗎 ? 還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呢?

城市與移工的關係

‧台中發展重心西移

‧城市拉力大 人口流失

歷史與政策造就潭子之特殊地位。

位於潛力地帶,擁有足夠之自然及文化資源。

城鄉驛站

作為都市與鄉村之間的過渡,

如何運用其都市人口與周邊環境創造新的文化場域景觀

是這次設計之重要主軸。

移工之於城市

政府應該幫助新移民在社會建立歸屬,

但多數市民只能等到移民節、新住民市集才能認識多元文化, 我們有足夠的包容力接納他們嗎 ?

文化之於城市 香水味、吵雜、髒亂,許多負面評論隨處可見。

文化的綺想

這些離鄉背井的人漸漸有了自己的聚集地、商家

也是城市樣貌的一部分,如何拉起台灣人與新住民之間的連 結,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STRATEGY

設計手法

由各國自然條件及文化特色為基底圍塑空間 植入人文風情、創造活動

以南嶼精神「竹」作為整體場域串聯及營造 各種條件堆疊,讓人文色彩更強烈

景觀地形 文化元素 國家色彩 南嶼精神

活動植入

藉著文化活動,將人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增加移工與在地居民的互動

改善新移民認同問題

INDONE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VIETNAM

DESIGN

鹿角蕨

以熱帶植物作為配置重點,創造南嶼氛圍

ACTIVITIES

印尼場域

串連全區的自行車步道,透過不同的視角、高度,提供全 新的穿梭體驗。

泰國場域

竹林與步道穿梭在廣場間,增添空間的趣味性,創造「靜 中有動」的環境氛圍。

越南場域

穿梭高架間的地景遊戲場將特色市集、兩側的分區做串 連,豐富了高架所帶來的感受。

菲律賓場域

以地形高低,圍塑展演空間,加上繽紛色彩,以生氣勃勃 的姿態,邀請人們一同歡樂。

A 休憩海島

作為海島意象圍塑的重要元素,為此區休憩空間,以竹元 素搭建,南嶼驛站之起點

B 藍色沙景

藍色細砂模擬海洋畫面,並配合竹製海島創造南洋島嶼的 獨特美景

C 自行車道

配合綠空廊道政策的配置,在南嶼場域創造高腳屋意象的 自行車道,為串連四區重要元素

A 斗笠燈具 車站下半室內市集空間,配置斗笠形狀燈具作為特 色圍塑,並提供足夠光線

B 農村帆布 作為市集頂部的遮陽,並利用農村感濃厚的帆布勾 勒純樸休閒的空間氛圍

C 特色市集 利用本身特色鮮明的文化元素,打造專屬於越南的 特色文創基地

A 浴佛廣場

配合浴佛活動,讓民眾可以在此區祈福休憩,在車站入 口創造的靜態廣場,宗教感濃厚

B 活動竹片

泰國意向的延伸,與自行車道穿梭在浴佛廣場兩側,增 添空間的趣味性

C 浴佛水池

泰國潑水節文化特色,以浴佛行為體驗當地文化,建立 文化交流

A 特色攤販

配合展演延伸出的空間機能,提供展演相關商品,傳遞文化特色

B 嘉年華面具 利用面具節文化元素,並配合展演活動,創造菲律賓場域的氛圍

C 展演空間 以地勢起伏圍塑出展演空間,提供觀賞、表演的可能性

設計作品 03

恬園物語

4-2 細部設計

水面位置

木製橋墩

水泥基座

軟石排水溝

止滑地磚

馬賽克磚

排水口

植栽綠牆

滴灌系統 植栽槽

耐厚鋼板出水口

除濾淨水系統

抽水系統

A. 湖畔橋體
B. 旅館泳池

◇ 建築細節建材選用

5-1 建築風格構思

本次設計案因主題選用莊園,因此在機能性上會較為多元,我們除了利用道路系統及軸線的營造外,建築對於機能的建立 有較重要的地位。以實空間 (建築) 作為機能的匯集中心,配合旁邊的虛空間 (藍綠帶),營造較為完善的休憩配套系統。

〈一〉室內機能住宿旅館 選擇室內機能住宿房型的房客,在住宿體驗中能在此棟擁有多種活動機能,建 築旁提供泳池空間及戶外下沉莊園廣場,一樓為主要服務設施位置,亦有開放 空間供房客使用,完善住宿體驗。

管理空間

〈二〉室外獨立住宿旅館

選擇室外獨立住宿房型的房客,在住宿體驗中能在此棟擁有較私人的活動空間,而此房型設置於旅館外空間,鄰近湖泊, 亦能前往室外空間進行遊湖、觀景等活動,增加其視覺價值。

×8

共可容納32人

頂樓空間

臥房

客廳

針對室外獨立住宿房型,以四人房為主,住宿單元與活

動空間亦有隔牆,減少彼此間之影響, 建築提供活動較不受限的頂樓空間,創造私人性的室外 空間,依房客需求進行室外活動,室內擁有多種生活所

需之設施,亦有提供客廳空間,增加房客間的彼此交流。

◇ 建築細節建材選用

同樣以灰/褐色階為旅館顏色配置以營造園 區整體性,使用清水模降低室外高溫,並以

木製隔柵作為建築美觀細節。

清水模牆體

木製格柵

針對室內機能住宿房型,以四人房及雙人房為主,住宿單元 多分布在二、三樓,減少活動空間對住宿空間的影響。每間 住宿單元內擁有多種設備,亦擁有觀景陽台,能在室內住宿 旅館看向莊園景觀,增加住宿單元的視覺體驗。

以灰/褐色階為旅館顏 色配置,使用清水模及 防眩光玻璃,降低水面 干擾及日照直射所造成 的高溫。

雙人房

清水模牆體 防眩光玻璃

木製格柵

針對半日遊的遊客,本設計案以此咖啡廳作為活動場所,建築風格配合全區建材風格為主,而此咖啡廳的亮點為前方的大 片水景,映照一旁的旅館及樹林,創造特殊視覺價值。

×14

2樓座位區

1樓座位區 吧檯區

×10

咖啡廳的一、二樓皆有座位區, 主要服務空間配置於一樓,此 空間為開放空間,供過道遊客 進行短暫休憩,因此在機能上 以飲食為主。

共可容納132人

◇ 建築細節建材選用 同樣以灰/褐色階為旅館顏色,使用清水 模降低室外高溫,木製隔柵作為建築美 觀細節,設置大面玻璃以創造視覺價值。

清水模牆體

木製格柵

其他作品

創作展/模型/攝影

2020.12

冬季景觀創作展「一小口太陽」

"冬日賦予我們的感覺,不外乎是寒冷或孤寂,若有暖陽出現,整個環境便會溫潤起來。"

我們對於冬日暖陽的感官形容詞是「舒服的」。

在寒冷冬日裡,沐浴在暖暖的日光中,享受一段懶懶的午覺, 躺在蔚藍的天空中,數著朵朵暖「羊」,彷彿跳脫環境原有的冬日, 將自身置於朦朧的夢幻中,與自然對話。

參與同學

謝嘉芳、何育庭、王晨語、 林思佑 、賴佑齊

古耕語、林于庭、蔡以信、姜力宏、楊承霖

顏任頎、陳重嘉、王語彤、王靖涵、鄭瑋阡

梁勻碩、粘淯涵、林家伃、黃雅竹、王孟淳

2019-2020

創造我想像中的世界

在微觀中看見可能性

藉由手作感受溫度

A《青流》滯洪池環境改造

2020.04-2020.05

B《流水山莊》考古廣場再造 2020.05-2020.06

C《伴》鄰里公園設計 2019.12-2020.01

A 青流 B 流水山莊

"將令我感動的瞬間,一幕幕紀錄下來"

當文字不足以表達我的感受,我決定將之記錄在畫面中

發現感動、品味感動、重現感動

"想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

將自然的壯麗、人的溫度、空間的美 利用故事傳遞出去。

THANKS FOR READIN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