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聚落觀光發展過程之初探—以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為例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ttlement Tourism in Offshore Islands: A Case Study of Qiao-Zai Village in Beigan, Lainjiang County
林思佑 賴佑齊 鄒君瑋
Si-You, Lin Yu-Chi, Lai Chun-Wei, Tsou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前言
臺灣海島型國家之特殊環境,擁有不同特色觀光資源,隨國內旅遊風氣漸盛及疫情衝擊,興起一陣離島觀光旋風,而根據島嶼環境、區位等條件,使離島發展出各自 的旅遊形式。就台灣各大離島中,馬祖屬景觀資源較豐富者,擁有大量觀光資源,馬祖地區共有四鄉五島,各島面積不大,島際交通靠船支聯繫,觀光模式受地理條件 影響而以跳島旅遊為主。座落於北竿鄉的橋仔村及芹壁村為北竿旅遊必去景點,雖屬同島,卻因各項條件導致兩者發展相異。本研究以連江縣北竿鄉的兩大聚落—橋仔 村、芹壁村為研究對象,從觀光圈角度探討其在文化景觀面向上的差異,後續作為北竿鄉橋仔村未來發展之建議。
(一)管理機關
民國88年3月15日行政院將馬祖核定為國家級風 景特定區,同年6月核准交通部觀光局成立「馬祖國家 風景區管理處」,以專責開發建設及經營管理工作,推 展馬祖列島觀光產業。
(二)聚落保存
民國九十年代「聚落保存」觀念在馬祖萌芽,馬管 處為執行「馬祖地區傳統建築聚落保存計畫」,訂定相 關補助要點,將馬祖地區22個行政村分級並予以不同 程度的聚落保存策略及補助原則,依聚落保存專用區之 劃設有無,給予不同的補助費用。
連江縣經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陸之聚落有三處:南竿 津沙聚落、北竿芹壁聚落、莒光大浦聚落,其發展則另 受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範,指認原因為聚落整體脈絡清 晰可循,且建築物深具地方特色,同時也回應了當時的 聚落發展狀況。
(三)社區發展
對於聚落保存區得配合文資法之規範並予以專家協 助,並利用政府補助對聚落進行整修、維護等工作,並 制定適宜經營策略。但對於未受指認之聚落無法藉由文 資法的協助獲得維護補助,但可以透過協會提案計畫, 獲得政府的補助及重視,藉此讓政府認知到地方的資源 特殊性並予以協助。當地社區發展協會亦須以自動互助 之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援及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項資 源推動觀光。馬祖地區共有22處聚落區域,但僅有3 處受到指認,因此大部分村落仍以社區營造方式推動地 方發展。
條件比對:
馬祖先民以漁業為生,選擇了漁場豐富且船隻可停泊的天然澳口落地生根,亦使馬祖地區奠定了「一村 一澳口」獨特的聚落景觀,造就了一棟棟方正的石頭屋依山傍海的聚落景象,與台灣城鄉景致大不相同。馬 祖列島以五個主要的島嶼組成,分別為南竿、北竿、東莒西莒(兩島合為莒光) 與東引,近年來連江縣政府 力圖轉型推動當地旅遊與農特產,也使得馬祖慢慢搭上了國內觀光的熱潮。
北竿鄉過去因附近海域漁產富饒,吸引漁民前往聚居,繁榮程度使其一度作為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但 此一盛況止於民國七十年代,由於漁源枯竭,人口大量外流,昔日繁榮漁村也逐漸變得荒涼。不過由於南北 竿的航程僅需十分鐘,近年來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觀光建設於南北竿,也帶起北竿觀光盛況,居民亦回鄉生活。 而北竿鄉現存較為完整的聚落遺址,分別為芹壁聚落及橋仔聚落,將透過這兩處聚落探討北竿觀光發展。 (一)芹壁村
過去因漁業興盛使居民累積不少 財富,為求更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大量 移居台灣,漁民亦因漁業沒落之緣故 紛紛出走,芹壁老屋因禍得福成為尚 未被現代建築破壞的閩東聚落建築, 亦因其保存完整的古厝樣貌而成為北 竿唯一的聚落保存區,地方政府亦投 入大量經費推動聚落老屋再生,帶動 芹壁的觀光榮景。
(二)橋仔村 過去作為對大陸商業之轉運港, 曾為北竿第一大村。今日的橋仔人口 大量外移,留下的人口仍從事漁業, 漁獲供給島內其他居民,近年配合觀 光立縣轉型發展多元休閒漁村,橋仔 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投入營造、增加社 區觀光資源。現以農村再生計畫推動 社區資源與觀光的結合。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整理關於文資法對聚落建築群所控管的條件與芹壁聚落的規劃歷程,同時針對過 去以橋仔聚落為議題的論文為相關回顧,對兩村基本資料初步了解並擬定調查計畫。透過觀察法及質性研究 之焦點訪談法蒐集意見及資料,時間為2022年7月,分別對橋仔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青年返鄉代 表進行訪談。本研究初步歸納兩村落之共同條件並整理各面向差異,後續透過訪談內容的輔助,結合觀光圈、 文化景觀保存、社區營造之概念,予以橋仔村未來發展上的建議。
芹壁、橋仔在村落形成、聚落生活、建 物形式、居民皆屬相同條件。但在同環境基 礎下衍生差異:
◆ 觀光推動模式不同
芹壁透過公私合作,有計畫的轉變為民宿 及藝文空間,觀光活動以賞景、食宿為主; 橋仔由協會擬定共識並提出計畫,現透過農 再計畫推動實質發展,觀光活動以大坵賞鹿、 食宿為主。
◆ 遊程規劃面向不同
從居民立場中了解到, 芹壁雖吸引大批 遊客前來觀光,卻未利用其聚落文化進行深 化觀光遊程安排,主要推動聚落空間再利用, 完整地保存了聚落景觀的樣貌;橋仔雖沒有 芹壁的大量遊客來訪,但利用農再計畫一一 推動社區建設並配合社協發想產業加工產品 設計,並透過耆老訪談的方式為橋仔歷史文 化故事建檔,在產業、生活空間、文化等面 向都有相關策略推動。
兩村落利用不同類型的活動及空間安排, 促使遊客深入走訪了解當地特色,除了能借鏡 芹壁的觀光歷程,亦能藉北竿鄉整體規劃構想 對橋仔的未來發展指引出更多元的規劃策略。
.聚落遺跡可整建後再利用 .串連既有社區空間,引導動線
.控制聚落材質及色彩選用 .保留建築斜屋頂樣式
(一)以原有建築為基礎保存聚落樣態,保留 斜屋頂設計、限制樓高以免影響視覺景觀、材 質選用與原傳統方屋相同石材以維護整體環境 色調,以維護聚落整體景觀為考量進行控管。
(二)閒置空間再利用,利用聚落遺址以及閒 置空間,配合既有動線景點串連社區空間動 線,創造更多停留空間,延長遊客停留時間。 (三)配合漁獲加工販售及漁村景觀風貌,藉 由居民創意發想產品及相關體驗活動,打造社 區產業品牌,增加曝光度吸引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