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 人類的未來

Page 1

演化,人類的未來 書名: 《退化原來是進化》 《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 《地球:從美麗到滄桑》 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何世界上「沒有完美」?既然生物 本能就是「活下去」, 為什麼不演化成面對各種條件都能生存的型態?在《退化原來是進化》與《演化: 一個觀念的勝利》中,我們或許能一窺一二自然的奧妙。 理論發展的歷史,一路上有許多不同的聲音,用進廢退、神創世論等等。對 達爾文先生來說,演化這條路,踏上了就無法回頭,即使理論被世人踐踏,被教 會扭曲為異端邪說,他仍舊相信演化這一條路的可能性,尤其為神創世論者的反 彈最為大宗,因為演化是一門把我們「人」和其他動物放在同一平面上的學說, 為當時認為人是世界頂端的世人無法接受的。 面對社會的抨擊與教會的壓力下,達爾文一一擊退並使得演化一說成功登上 擁有最高可信度且最為完備的「最佳解答」,我想也不會有人再去否認他了,但 這個「最佳解答」就是一切萬物的真理嗎?這是否只是暫時性的?這是個合理的懷 疑,沒有人能夠解開的懷疑。很遺憾地,我們無法以這個問題來挑戰這堵科學的 巨牆,即便無法斷言演化論便是生物的真理,但已有各種的證據把答案指向演化, 得到了足夠的確認,那麼稱之它為真理也不為過。 生物演變史中,生物一直以不同形式在往能量利用效率高為發展,好讓自己 以最少的能量獲得相同的優勢,讓自己以不完美的方式「趨近完美。以人為例: 人類的體質非常孱弱,所以發展出了發達的神經系統,藉由不斷的學習、運用知 識去製造各種符合我們需求的產物。 另外,藉由外力而非以慢慢演化來達到更進一步優勢的「融合演化」儼然是 以一種共生的行為,顯現出生物體本能上對於「活」的渴求,從植物細胞中的葉 綠體與動物細胞中的粒線體最能表達以上渴求的迫切性。他們原本便是地球上的 微生物,經過不斷創造出能量轉化為生命的方法,各取所需經由融合而進化,突 然的創造出一套新的基因組,這看似荒謬詭異,但事實早已在你體內維持且運作 一切,若沒有如此演變,我們根本也就沒有能力去呼吸了。 在「趨近完美」的途中,我們卻發現人體內遺留著許多已退化的器官,換句 話說,人體其實是退化產物的大集合;魚類、爬蟲類、哺乳類的初生型態異常相 似;男性身上留有子宮的痕跡;加上偶發的稀少返祖現象⋯ ⋯ ,種種人體上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