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作者前言:當一隻變色龍 /5 推薦序:我也能成為一個變色龍老師 /12 本書使用指南 /19
第一部: 同化過程(Assimilation) Color codes: 教師vs.學生 Color code 1. 理解同化的重要性 /24
Understanding Assimilation
2. 品格的力量 /33
Character Matters
3. 一切以寫作記錄 /44
Write About Everything
4. 適應力和靈活性 /57
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5. 團隊合作及社交互動
學生的可靠度和責任感 /66
Teamwor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Depend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on the Students’ Part
6. 心態和態度 /75
Mindset and Attitude
7. 毅力 /87
Perseverance
第二部: 馴化環境(Acclimation) Color codes: 學校vs.學生 Color code 8. 真的,你能幫我嗎?/102
I Don’t Get It At All. Can You Help Me?
9. 我們真的知道孩子正在學什麽嗎? /111
Do We Really Know If or What the Kids are Learning?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121
She Has the Floor Now, Please Exercise Respect
11. 學習環境的和諧氣氛
學校與家庭 /132
Harmony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chool
Home
12. 我知道我可以信賴他們 /141 I Know I Can Rely on Them
13. 學術表現vs.行爲表現 /151 Academic vs. Behavior
14. 學習環境中的科技之戰 /161
Technology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第三部: 適應能力(Adaptation) Color codes: 學生vs.世界 Color code 15. 讓他得以生存的教育之道 /172
Teach As If Their Life is Depended on It
16. 給學生灌輸雙贏心態 /183
Instilling the Win-Win Mentality in Students
17. 給予他們體驗,賦予他們資產 /194
Give Them Experiences, Give Them Assets
18. 爲變幻莫測的世界做好準備 /204
Preparing for the Ever-Changing World
19. 捨棄學會的事 /215
Unlearn what was Learned
20. 教導他們先有夢想再追夢 /228
Teach Them to First Dream, Then to Pursue that Dream
21. 這一切都關乎21世紀職場成就 /239
It is All About Achie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Workplace
第四部: 文化交融
(Acculturation)
Color codes: 學校vs.家長
Color code 22. 理解文化交融 /248
Understanding Acculturation
23. 與我們並肩作戰的家長 /257 Parents on Our Side
24. 完美隱身(家長篇)/269
The Fantastically Invisibles (Parents)
25. 當父母不離開學校 /279
When Parents Don’t Leave School
26. 迎合高需求父母的需要 /289
Meeting the Needs of High Demand Partners
27. 最難告訴家長的事 /302
The Hardest Things to Tell Parents
28. 學校教育vs.親子教育 /313 Teaching vs. Parenting
作者前言
當一隻變色龍? 這本書爲何定名為變色龍教育呢? 有一回,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人工飼養的變色龍餵 食過程。當你注視這奇特的樹棲生物時,肯定不難發現 它的皮膚花紋變化,靈活旋轉的眼球運動,以及那如閃 電般的吐舌動作。 許多人都認爲,變色龍的變色本領是一種僞裝術, 用以矇騙捕食者。不過,根據史密生尼國家動物園(Smithsonian National Zoo) 解説,變色龍行動速度非常快,最快
可達每小時21公里,這種速度其實就可以讓牠們輕易逃 離大多數捕食者的攻擊。 因此,「僞裝」並不是變色龍選擇變色的最大原因。 變色龍品種多數源自非洲,只有少數生活在亞洲和 南歐。雖然,牠們是以變色僞裝聞名於世,但是實際 上,變色龍經常出沒於與牠們現有膚色相似的環境。只 有當牠們想要表達情緒、躲避捕食者或是與外界溝通 時,牠們才會開始變色。 教師和家長(沒錯,你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正是 天生的變色龍。我們總會選擇自己想要創造給孩子們的 教學環境,然後小心翼翼變換不同「色彩」(教學方 式)來幫助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
5
6
也像後腦長了一雙銳眼般,能隨時注意孩子們的行爲和 各種需要。 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模仿和運用變色龍的各種 技巧,努力迎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時,學生們相應 地也會更理解老師,更體會我們對他們獨特的關懷。這 些都是孩子應該得到的。 科學家認爲,變色龍以變換膚色來表達情緒,牠們 也以這種方式跟同類溝通。例如當膚色變深時,往往意 味著牠們很生氣;當膚色變淺時,則可能是牠們想吸引 其他同類。 變色龍也會通過變色來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環境。 例如,一隻感冒的變色龍會將膚色變深,以吸收更多熱 能來溫暖身體。 當我們談起變色龍時,腦海常浮現牠改變膚色來適 應當下環境的畫面。事實上更獨特的一點是,變色龍是 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物種,能夠在攀爬時,同時控制四 肢緊握樹枝移動,又控制尾巴協調平衡,還控制眼球朝 180度不同方向旋轉來觀察四周環境,保持高度警覺和注 意力。身為教師和家長的我們未嘗不是如此。 雖然不具備180度不同方向的視角,但是我們理解學 生和掌握他們所需學習事物的即時和全面性,卻與變色 龍很相似。
作者前言
我是一個變色龍老師。我相信,作爲一個專業教 師,我們應該像變色龍善用膚色一樣,通過積極互動溝 通來同化 (Assimilate) 、馴化 (Acclimate) 、適應 (Adapt) , 最後達到融合 (Acculturated) 的效果。 多年前,我選擇成爲專業教師,任職於一間自己希望 能做出改變的學校,並因爲看見事物因我改變而留任。 身爲一名教師,我所創造的教室幾乎充滿著我的 「色彩」,符合我個人習慣和喜好,身置其中我感到舒 服自在,這讓我更有效率。 其實,不論在任何職業領域都是如此。只有當人們 對周圍環境感到自在,他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影響力和高 效率。 當我投入工作時,我的個性、特質和情緒(就像變 色龍的豐富色彩 )同步呈現在學生面前,這讓學生感到 熟悉親切,他們也因此不需要在我面前刻意掩飾自己。 我主張 “What they see is what they get. What they get is who I am”,他們眼中看到的我和心中感受到對我的認識是
一致,無需猜測的。在學生面前展現自己真實一面,這 一點,對課堂裏大多數孩子來説非常重要。 語言教育學家 Stephen Krashen曾提出「情感過濾假説」 (Affective Filter),認爲當情感因素如無聊、生氣、緊張會
讓學習者自我遮蔽學習内容,導致學習效果大減。
7
8
當學生感到自在,他們内在的「情感過濾」機制就 會降低;當學生能與教師良好互動,他們的學習能力則 會大幅度提升。事實上,學生可能早就忘了自己正在學 習事物! 隨著教學經驗積累,我很清楚自己是怎麽樣的人,又 是屬於何種類型的教師。但是對於我的學生而言,年復 一年,我發現我的教學和互動方式,以及對待學生的紀 律要求和寬容程度,卻是取決於不同學生而不斷改變。 我以改變「色彩」來顯示自己會不斷調整以適應他 們;相應的,他們也卸下防衛心和情感過濾器,敞開心 門學習。 身為教師,很多時候我們要向學生呈現很多不同面 貌。有時是幽默的一面,有時是優雅的一面;有時是嚴 格、堅持原則的一面。我們正是以許多面貌來面對這些 孩子。 所以,無論當教室內外有任何情緒爆發,千萬要記 得靈活運用各種方式來處理手上問題,這方面的敘述都 將在這本書得到進一步解答。 藉由變色龍的特質延伸而來的靈感,我將在本書從 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作者前言
(一)Assimilation同化過程: 變色龍老師要如何創建一個能讓他輕鬆主導並融合 所有,最終達到與學生有良好互動的教學環境呢?其中 一個方法稱爲“Write About Everything”(寫意管理),即將 文字記錄納入每日課堂管理和紀律處理之中,以詳細解 釋和技術指導為21世紀課堂注入活力,並漸漸同化學生 的學習心態。 (二)Acclimation 馴化環境: 正如變色龍巧用色彩,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時,也應 該善用各種策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變色龍改變膚 色來與同類交流心情和想法,作爲不同領域的老師,成 功的教學者也要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量身制定一套教 學策略方針,幫助他們在你設計的環境中克服學習障礙。 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和學生建立起一個推崇和諧、 誠實、優良價值觀和良性競爭的學習環境。記住,教師 的角色是幫助學生適應和融入學習。 (三)Adaptability 適應能力: 有些時候,課堂上難免會有突發狀況,像是學生鬧 情緒或不合作打亂了教學進度,這時細心的老師就必須 要有一套「攻防策略」。 老師應該恰當和婉轉地控制局面,讓學生們適應當 下情況。他在緊抓教學主題之餘,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9
10
留心各種狀況,確保周圍事物協調進行。這樣不管遇到 任何狀況,教師都能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幫助他們製造 雙贏,理解協作,自學進取,更適應世界,重新投入學 習氛圍之中。 (四)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變色龍改變皮膚顔色條紋來融入當下環境。在教學 生涯中,這種融合情況多半發生在與家長互動之間。本 書通過一個個故事,告訴您變色龍老師如何調整自己來 面對各類父母。這些方法包括一次次仔細考慮的深入會 談、會面或會議,都能幫助教師和家長相互理解和融 合,最終達成最有利孩子的教育共識。 教育的使命是什麽?或許,每一個人有不同答案。 對我而言,我的終身使命是希望通過改變眼下一個個孩 子,來讓未來變得更加美好。身為變色龍老師,我以自 己真實的情緒色彩與學生溝通。當我發怒時,我會讓他 們知道;當我失望、滿意或難過時,我也會讓他們曉 得,師生之間不玩猜心遊戲。 不論遇到何種情況,學生們很清楚我對他們的要 求;他們也明白不管我的情緒色彩如何變換,我仍然是 那一位深愛他們的老師。學生們在課堂感到自在放鬆, 自然更努力嘗試,更以智慧行事,學習當然更愉快。
作者前言
爲了我的學生,他們的父母,還有我那「改變世 界,從改變一個孩子開始」的教育使命,我很樂意當一 個變色龍老師。你,是否也願意加入這個行列呢? 最後,感謝的話總是好多。謝謝家人的噓寒問暖, 主編的善解人意和鉅細靡遺,設計師穎君的眼光獨具, 從未謀面的翻譯
慧琴姐妹的鉅細靡遺,以及同事、朋
友和父母的支持,我真心地祝福,更謝謝你們支持我想 用教育改變社會的心。心很大,路很遠,但我們一起走 時,目標就近些了,不是嗎?
附註: 1. 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本書中所有個案當中的名字都已經過 更改。 2.
更多關於語言學家Dr. Stephen 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説」可 以參閲網站 http://esl.fis.edu/teachers/support/krashen.htm.
3.
關於變色龍的網站 http://www.nwf.org/Kids/Ranger-Rick/Animals/Amphibiansand-Reptiles/Chameleons.aspx.
11
12
我也能成為一個變色龍老師 其實,我剛開始有點受寵若驚的想:為什麼兒子的前 任導師
黃雯雯博士會請我為她的新書寫序。她在寄給
我的電郵中寫道:「您曾經是我的學生家長,並且擔任過 市長、市議員等職務,如今更是監督全民福利與安全的代 理市長,您更是深刻關注教育問題的社區領袖,我實在想 不出有誰比您更適合來幫我寫這一篇序文。」 我怎麽能回拒如此充滿善意和寬厚的請求呢?我答 應下來後,第一個念頭是問自己:「我對變色龍了解多 少?課堂教學與變色龍又有何關係?」 我很快就在本書她所寫的前言中找到答案。黃雯雯博 士鏗鏘有力地寫道:「我是一個變色龍老師。我相信,作 爲一個專業教師,我們應該像變色龍善用膚色一樣,通過 積極互動溝通來同化(Assimilate)、馴化(Acclimate)、適應 (Adapt),最後達到融合(Acculturated) 的效果。」
我感到萬分好奇。我從來不認爲自己是一個變色龍 老師,但是,讀完她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後,我也決 心成爲一個變色龍老師。這本書非常容易閲讀和理解, 因爲當中許多内容都源自她與課堂上的學生、家長和其 他變色龍教師交流互動的真實故事。身爲一位在美國加
推薦序
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執教超過13年的大學教授,我能從這本書汲取許多
幫助我實現成爲一個變色龍老師目標的寶貴經驗。 過去這些年,我發現自己越加希望引導我的大學生 和研究生主動投入自身的學習研究,而非被動地從一位 教授、一段錄像或一本教科書獲取知識。於是我開始觀 察研究其他大學教授的授課方式,黃雯雯博士將我内心 這一股渴求描述得很透徹:「對於今日的學子,雖然他 們仍然需要許多教學資源,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更需要一 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讓他們保持學習動力。身為教 師的我們需要開始學習放開手中的繮繩,不再扮演敦促 學習的角色,而是重新學習如何激發我們學生潛藏的學 習興趣、好奇心和熱情。」 作爲教師的我們,不管是在大學、高中、小學或學 前教育中心執教,都必須認清這一點,即激發學生的學 習熱情是我們教師的職責。 現在,我開始朝著變色龍教師的道路前進,逐步減 少課堂上的額外「教學」。過去一年,我從開學第一 天就讓學生明白,我希望他們能先閲讀完指定的學習 資料為每週課堂做好準備。正式上課時,我不會直接 進入教學内容,而是先詢問學生們是否從閲讀中獲得任
13
14
何樂趣、是否有任何疑問,或是否學到任何能夠應用於 他們日常生活的靈感。誠如黃博士在書中所言,讓我 「捨棄」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學生們的反饋告 訴我,這種教學方式讓他們獲益良多。 自2007年起,我開始服務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阿提夏市 (City of Artesia),擔任市議員一職。由於職務需要以及我
本身作爲大學教授的專長,使我更加關注各階段公共教 育的素質。在本書中,黃博士再次認同我們對於教育所 抱持的共同熱情。而且,她還引用我一直以來最尊敬的 總統甘乃迪先生 (John F. Kennedy) 的名言「人的思考力是 我們的國家最基礎的資源」。 黃博士說,我們所有教師都在一個服務於共同公共 利益──即全民教育的機制之中。她強調,「教育」是 一份偉大的榮耀,一份至關重要的責任,學生仰賴我們 來協助他們改變社區、國家甚至全人類的世界。 黃雯雯博士在本書呼籲重視服務、人際關係和社會 正義的價值觀,鼓勵我們成爲學生們的「改變因子」, 並且向讀者展示讓學生學習「與他人聯結、建立互惠互 利關係技巧」的必要性。這些内容也是我在指導那些想 要改變他人生活,或是改變社區和機構素質的學生時, 所強調的重點。
推薦序
最後,身為一個家長,我很感恩兒子承蒙黃博士教 誨,從她身上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而在讀完這本書 後,我更明白背後原因──她是一個變色龍老師。變色 龍老師是一個專業教職人員,她藉著自身「變化的色 彩」來與學生溝通,積極聯結彼此;她在教學環境裏, 不斷調整自身教學方式,去適應每一個學生各種不同的 學習風格,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意。在這本書中, 黃博士激勵我們所有教師,讓我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成 爲變色龍教師!
Victor Manalo博士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 加利福尼亞州 阿提夏市代理市長
15
16
推薦序原文 I wasn’t really sure what to make of the fact that Dr. Wendy Huang, my son’s former teacher, asked me to write the foreword of her book on teaching. In her email to me, she wrote, “As the parent of one of my former students, former mayor, councilman, and now Mayor Pro Tem who oversees the well-being and safety of his citizens, and a community advocate who know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I could not think of a more fitting person to write the foreword on my behalf.” How could I refuse such a kind and generous request? After I agreed,I thought to myself, “What do I know about chameleons, anyways, and what do chameleons have to do with teaching?” The answer came very quickly in her foreword for this book. Wendywrites confidently, “I am a chameleon teacher. I believe that, as a teaching professional, one has to adapt, acclimate, assimilate, and become acculturated through active communication, similar to what chameleons do with their color codes.” I was intrigued. I never would have thought of myself as a chameleon teacher, but, after reading about her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 am determined to be a chameleon teacher, too. This book is easy-to-read and to understand because it is filled with anecdotes from her own experiences in the classroom with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alike. As a university professor for over thirteen years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I am able to take away many valuable lessons that will help me towards the goal of becoming a chameleon teacher.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I have found myself wanting to teach my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a way to get them actively engaged in their learning, rather than passively
推薦序原文
receiving information from a lecture, video, or a textbook. While I have done my own research to see what other university professors are doing in their classrooms, Dr. Huang acknowledged my needs very clearly: “For today’s children, while they still need much facilitating, most of them need a different way of teaching to KEEP them engaged. As teachers, we need to start letting go of the rein and stop being that facilitator and relearn how to activate that hidden interest, curiosity, and passion for learning within our students.” All of us teachers, whether we teach at the university, high school, elementary, or pre-school levels, need to acknowledge that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active our students. I have already started along the path to becoming a chameleon teacher by I letting go of extended “lectures” in my classes. This past year, I let my students know, from the first day of class, that I expected them to be prepared for class by reading the assigned readings for the week. Instead of lecturing, I would begin class by asking my students what they found interesting from the readings, what questions they had about the readings, or what did they learn from the readings that they could apply to their everyday lives. As Dr. Huang notes in her book, it was very hard for me to give up lecturing, but, based on my students’ feedback, they find it very valuable. Since 2007, I have served the City of Artesia, California as a member of the City Council, and, in this capacity, as well as in my capacity as a university professor, I take great interest in the quality of public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Here, again, Dr. Huang recognizes our common passion for education. In fact, she quoted one of my all-time favorite Presidents, John F. Kennedy, who stated that the “human mind is our fundamental resource.” Dr. Huang tells us that we are all teachers in a system that serves a common, public
17
18
good—the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She acknowledges that teaching is a great honor and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our students depend on us to help them to change their communities, our nation, and our world. Dr. Huang appeals to my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values of values of servic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justice, encouraging us to be “change agents” for our students, and demonstrat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skill to connect, to build a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for mutual benefits.” This is what I teach my students who want to help change the lives of others and to change the quality of their communities and institutions. Finally, as a parent, whose son was taught by Dr. Huang, I am grateful that my son gained a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with her, and,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I know why—because she is a chameleon teacher. A chameleon teacher is a professional, who actively engages her students by communicating with them “through her changing colors”and who adapts her teaching methods to each student’s unique learning style with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to boost her student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In this book, Dr. Huang inspires us teachers to believe that we all can be chameleon teachers, too.
Victor Manalo,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Mayor Pro Tem, City of Artesia Artesia, California
本書使用指南 19
本書使用指南 這本書的寫作靈感來自我上一本書《10堂課變乖小 孩》(Guiding Stars),我想從執業教師的觀點與家長和老師 探討現今的教育現場。 因此,我構思了這一本以我最愛的生物「變色龍」 爲主題的指導書,藉由變色龍的特性展開這四個論題。 第一部:Assimilation 同化過程
教師對應學生
第二部:Acclimation 馴化環境
學習環境對應學生
第三部:Adaptation 適應能力 第四部:Acculturation 文化交融
學生對應世界 教師對應家長
每一個論題劃分為七個章節,每一章討論都從上述 各種對應關係之中開展。 曾有人問我,「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麽?」其實一直 以來,我都希望筆下的所有内容能激起教育現場產生更 多互動,有更開放的對話,鼓舞讀者採取行動做出改 變,讓教育在當今社會變得更有力量和效率。我希望書 中每一個章節都能成爲腦力激蕩平台,激發出改變和熱 情火花,拓展更大想像力。每一個章節結尾,將會列出 以下幾點: 寫給家長的建議:提供那些希望提升指導孩子技巧 的家長一些提醒和建議。
20
寫給教師的行動要點:提供教師實用策略和建議, 指導他們如何稍微調整授課方式來改變課堂。 寫 給 學 生 的 話 : 提供學生讀者(從基礎教育至高 三,甚至更高教育程度)思考方向啓發他們理解問題。 變 色 龍 互 動 區 : 針對認可自己正是變色龍的讀者 們,這部分是互動交流環節,通過經驗分享和相互影 響,讓彼此的學生獲得更多益處。 作爲讀者,你可以選擇閲讀整個部分或是其中某一 章節,本書的章節結構設計讓讀者能在一周七天的時間 内讀完整本書。 若是以研究小組的方式閲讀本書,可以選擇著重研 究其中一部,再慢慢拓展到其它章節。而要深入研究每 一部内容,則可以將每一章分配給各個小組進行討論, 再讓各個小組分享各自研究成果。 若是只有一個研究小組,可以選擇每週閲讀其中一 個章節,並討論小節結尾的四點内容。這樣的研究方式 將需要七周時間。 若是校方打算採用這本書作爲「家長教師協會」的培 訓内容,可以使用本書第四部並以此進行系列研討會。 若是作爲專業進修,可以依課程重點採用本書第一 部至第三部。本書每一章都能成爲獨立專題,並適用於
本書使用指南 21
一日研討會,例如可以安排上午討論第一至第三章節, 下午討論第四至七小節。 本書每一章的篇幅大約8-10頁,若讀者是對本書課題 充滿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教育相關者應該可以在一日内輕鬆 讀完。這類讀者可以在一個月内先讀完整本書,再按照自 己的領域背景或需要,深入研究各個小節的討論重點。 在理想世界裏,每一個踏入學校的小孩應該都充滿 積極動力,生命豐富得到滋養,並準備好面對各種挑 戰。倘若教育現場真是如此,我想我們之中許多人都會 失業,因爲教師一職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現實世界是相反的。我們有許多學生來自破 碎家庭,他們缺乏基礎教育知識,不願意冒險嘗試新事 物,或全力以赴面對挑戰。 他們的未來全仰賴周圍成年人是否願意改變,效仿 變色龍汲取資源和調整方式,幫助孩子適應和融入學 習,激發孩子所有潛能,挖掘他們各方面才智。 進入教育界幾年後,我不再抱怨我的學生,因爲我 意識到其實孩子們通往成功道路的鑰匙就在我的手中, 我可以改變方式,我能夠激勵他們。 當有了如此崇高的使命感,我沒有再浪費時間抱 怨,馬上付諸行動。爲了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我也必
22
須不斷改變提升自我。這種心態改變了我的教學方式, 而我的學生們也以不屈不撓、精益求精和積極達成目標 的學習態度來回報我的付出。 不論你是政策制定者 、家長或教師 ,我希望邀請您 積極投入本書接下來二十八章節的討論,從不同角度看 待教育現場。我在此僅代表那些深受您影響的學生們, 先向您說一聲「謝謝!」。
黃雯雯博士 2015年7月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Color code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She Has the Floor Now, Please Exercise Respect 領導能力最大的挑戰是要堅定卻不無禮;要有愛心卻 不軟弱;要大膽卻不欺壓;要周詳卻不偷懶;要謙虛 卻不膽怯;要自豪卻不驕傲;要有幽默感卻不愚蠢。 ~吉姆·羅恩(Jim Rohn)
你和我都知道,有些學生彷彿是要來「榨乾」你的 精力和理智的。他們不是惡意、故意或耍可愛才這樣 做,他們本身行爲舉止就是如此。這些孩子總是知道所 有問題的答案,他們喜歡趨前坐在椅子邊緣,或用膝蓋 坐著,他們隨時準備搶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總是打斷 他人的話語,因爲他們無法控制自己。對!就是那種孩 子!在缺乏專業教學素養的人眼裏,這類學生將很快被 貼上潛在過動症 (ADHA)患者的標籤。不過,他們真是如 此嗎? 身為變色龍老師,我們該如何與這類學生相處,同 時又確保課堂教學維持高成效和高效率?還記得我們說 過,不管是任何教學領域的變色龍,我們都是高度靈活
121
122
變通、適應力強和善於溝通的物種。當與這類孩子相處 時,我們發現他們其實賦有非同一般的價值,如果適應 良好,它將幫助孩子在未來成爲領導者。身為變色龍教 師,我們一眼就能評鑑他們的價值。同時其他所有的孩 子,也都深具珍貴價值。 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或目標之一,應該是培養學生 的個性和幽默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是跟隨課 堂裏的權威(即教師)所設定教學架構和行爲規範來行 事。因此,作爲課堂的管理者,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每一 個學生的獨特個性,並且進行個別培養。 在我訪問過的大部分亞洲學校及其教室裏,創意和 獨立性普遍遭到扼殺,因爲他們錯誤理解何謂有秩序及 何謂架構完整的學習環境。這兩者並非必然對立。曾經 參觀過我的教學課堂的人會告訴你,他們從來沒有見過 與我課堂上相同的管理架構和學生集中力。 沒錯,他們的觀察是:每一個小孩都得到尊重,只 要學生恪守自重和尊重他人的態度,他們就能自由充分 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也很樂於在這樣的教室上課。他 們要絕對忠於課堂上的期許(是的,你沒看錯,課堂裏 沒有條規只有期許,因爲條規意味著將會被打破,而期 許則意味著將會被達成)。一旦他們明白當中的界限,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他們就能在學習空間内自由表達和展現自我。我的三個 主要期許是:規律、同步和尊重。不管指導任何年級, 這三個期許都是我會首先在課堂上教導學生的事物。由 於大多數孩子需要讚美 (praises)、懲罰 (punishment) 和獎勵 (prizes)來提升學習(我將它們稱爲激發孩子的3P動力),
因此我也將這三者結合我的三個期許一起充分使用。
規律、同步和尊重 Order, With-It, and Respect 正如前面提到,這三點是我的課堂預期。三個簡單 的詞彙,背後肩負巨大的教育意義。 規 律 (Order) :我給學生們定義這個詞彙的意思是 「將每一件事物和每一個人擺放在他們原本應該處於 的位置上」。例如,將所需要的學習用具全部帶來學 校,為一天的學習日程做好準備,輪流分享、發言和 採取行動,保持安靜直走,確保個人空間衛生乾淨且 清楚每件物品放在何處,密切留意自己在每一個學科 的學習進程。 同步 (With-It):當我在教學時,所有學生必須全神貫 注與我同步。如果我在教數學,他們不能閲讀科學書 籍。當我開口説話時,他們應該安靜。當我們進行 小組活動,所有人必須參與,不許分心。在開始今日
123
124
的課程前,學生需要記得那一天、那一個星期和那一 個月份所教導過的事物。當我提問時,他們要馬上 回答。當不同意課堂裏某一個人(包括老師)的説法 時,他們應該舉起手表示:「我不同意這一點」或是 「我有異議」。其他同學聽過他的異議,也可以舉手 發言挑戰他的觀點。當你採取這種管理方式,即使課 堂上產生激烈討論,也沒有人需要提高聲量大吼。很 多時候,當學生們爭論的不可開交時,他們趨前坐在 椅子邊緣,熱切地舉起手,等待發言機會以表達自己 是否同意觀點。當學生們與學習進程同步一致時,那 真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尊重 (Respect):雖然這對我們來説不是一個陌生的詞 彙,許多人卻沒有鞏固這個信念的果效。當學生尊重 自己和周遭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將是不同的。他們 更懂得傾聽、更懂得給予恰如其分的讚美、更懂得關 懷和更加自信。 我希望所有學生懂得尊重自己,因爲他們將是未來 的管理層,可能成為經理、企業家和領導者。當他們說 出「我無法做這件事」、「這真是太蠢了」、「我不幹 了」、「全都是他的錯」或是「你從來沒有說過」的話 時,他們就是在貶低自己和他人的尊嚴,這時我會提醒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他們,其實他們比自己想像的來得更好。有許多方式 能讓學生「操練」如何尊重,例如當輪到他人發言時, 要求學生全神貫注看著對方;當同學似乎「卡在」一個 要點或概念時,讓學生們相互幫助解釋和分析;以熱情 問候來向成年人打招呼;還有看場合和情況說恰當的話 語。一個簡單的詞彙,經過無數次角色演練和模擬,就 會從一個名詞化爲動詞。 靠著這三個期許和3P動力(讚美、懲罰和獎勵), 我能夠駕馭課堂上最難管束的學生,甚至包括一些不 在我班上的孩子。有一次,我有機會觀察同事的教學課 堂。課堂上正在教授數學,其中一個約莫10歲的孩子卻 在地板上打滾唱歌。當我和她取得眼神接觸時,我示意 她起身和坐好,但是她不加理會,繼續在地上打滾。 輪到觀察員進入教室評估學習進度時,我走向那個 孩子,把身子放低到能正對她的雙眼,輕聲說道:「你 是一個行爲舉止像頭野貓的小公主!你有沒有把自己當 成公主來對待啊?我看到你身上的特點(讚美,同時也 灌輸自豪感),不過我不確定你是否也如此看待自己? 剛才你那樣做是不尊重自己和周圍的人。你需要做一個 決定(在懲罰降臨之前)。」她馬上坐起來,像是大吃 一驚。仔細思考我所說的話後,她站起身回到座位,之 後就一直安分地坐在位子上。
125
126
期許,代表將會實現 Expectations are to be Met 學期初,班上有許多學生,不論男孩或女孩,總是 無法在課堂小組討論時間保持安靜或好好坐著。他們總 是搶著發言,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的個人經驗,貶低其 他同學的論點,有時甚至拼命阻斷課堂上的民主流程。 因此,在我們開始課堂討論時,我常會說一句話:「講 台是他的,請懂得尊重。」意思是,不管輪到任何人 發言,其他人都要把眼神放在對方身上,而且在對方結 束發言前,沒有人可以説話。任何人要是違反了這項條 規,他或她在當下討論環節的發言權及其他權益都將被 取消。這點對於我在文章開頭所述的那一類學生而言, 將是一個真正考驗。 他們許多人會不斷違反這項條規,並不斷被剝奪發 言權,直到他們學會尊重討論流程。但是,大部分孩子 只需要一次或兩次的提醒,他們就會開始啓動内部自制 能力,幫助他們忍著不發言,重新組織他們的話語,並 且熟練地協調時間和發言順序好讓自己能夠發言。見到 這類學生在我所規定的界限之内,流暢地進行每一項討 論,綻放屬於他們的色彩,真是讓人感到神奇又驚喜的 事。 有些家長來問我,我怎麽讓他們的孩子在課堂上如 此守規矩,相對他們在家根本無法讓孩子們停止説話。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關鍵是不斷提醒他們:在一段對話之中,若是他們學會 傾聽他人的推論依據,他們本身的觀點將會顯得更有價 值。我告訴我的學生,如果他們真的相信自己的論點是 十分相關且有價值的,那麽就沒必要隨口或大聲說出, 因爲這樣他們的答案將淹沒在衆人的聲音之中。當 一 件 事情很值得一說時,請花時間好好説。而且,說話最好 的時機,是輪到你説話時才說!
保持幽默感 Good Sense of Humor 你我都會同意這一點,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領導 者。他們很容易交上朋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關 注,而且不管在任何教室,他們都展露光芒和帶來歡 笑。然而,也有學生缺乏這類恩賜。他們拼命地想要模 仿那些所謂「明星學生」的行爲舉止,像是他們的幽默 感、精神和行爲,但是這些小小模仿者最後總是失敗, 無法贏得榮耀。 身為教師和家長,我們肩負著特權、責任和恩賜來 賦予我們的孩子能夠成就他們未來的尊嚴。我們可以在 課堂或家裏通過適當模擬演練,幫助孩子們培養敏銳的 觀察力。例如,當觀看電視節目、閲讀故事書,或是進 行談話時,我們可以跟孩子們分享一些普遍公認的社交
127
128
提示。這些不是猜測,而是判斷受歡迎或不受歡迎行 爲的絕對指標,例如當人們看手錶,是在告訴你,他需 要儘快結束談話;當人們帶著微笑望著遠方,是在告訴 你,他們認爲你該結束了;當人們翻白眼時,是在告訴 你,他們才不在乎發生什麽事或誰說了什麽話。 接下來我們必須設定模式、指導方針和界限幫助他 們鍛煉口語能力,若是他們適應得好,也有助提升他們 的幽默感。記住,我們今天是在裝備未來的領袖。高期 許將帶來自信、謙虛和力量。不管你所認識的孩子,是 已經能輕易掌握發言權,或是還在練習自身技巧,請用 你良好的幽默感、牢固的界限和精心塑造的尊重,幫助 他們提升和前進。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温馨小贴士 寫給家長的建議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當孩子還在小學階段時,請不要允許他們跟你爭 論、打斷你的訓話或忽視你的指導。因爲,這個階段是 塑造人格和品德的時間。當你在向他表達看法時,如果 他打斷你的話,請馬上停止説話。當整個房間安靜下來 時,你可以說:「請不要再打斷我的話,這是不禮貌 的。」然後,繼續你剛才要講的部分。如果你的孩子執 意要打斷你的話,你應該停止這段談話,說:「直到你 明白自己不應該插話時,我們才繼續這段談話。現在你 應該去……。」 請不要提高聲量或激起爭吵。要保持冷靜和果斷。 持續如此操練直到你的孩子學會不打斷你。我們當中有 些人從來沒有意識到,有時事實上是自己導致孩子們漠 視我們。 當他們還年幼時,我們問:「爲什麽你打妹妹?」 然後,我們將他們的沉默當成答案。最終,孩子們學會 一點,他們不需要對我們的問題給予任何答覆。我們是 在教導孩子們漠視我們。因此,如果你要問一個問題, 請確保這個問題具有一個答案。一個更好的提問方式
129
130
是:「在你打妹妹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相信這會 比前一個問法來得更好。
寫給老師的行動要點 Action Points for Teachers 有時候,你彷彿已經用光所有理智,感覺自己必須 向學生尖叫或大喊,才能讓他們聽見你說的話。記住,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推動他們在所行的軌道上前 進。正如牛頓第一定律,除非有另一股力量將物體從軌 道上推開,否則這個物體將一直朝著它所運行的方向前 進。如果你的學生已經習慣,或是對你的慣常方法感到 麻木,也許是時候嘗試其他方法了!
寫給學生的話 If You Happened to be a Student 請明白,有時候大人們如此行事是因爲他們就是如 此被帶大的,那是一個與你所處截然不同的世界。請給 他們一點喘息空間,幫助他們來更好地指導你。你要知 道,在你的世界裏有關心你的大人,這真是一個多麽大 的福氣。他們如此行事是因爲他們對你抱有很高期許。 由於種種原因,導致這些期許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個又 一個的條規,讓你去遵守甚至是應付。請抱著更豁達的 胸懷,理解他們的本意其實是好的,理解他們也跟你一
10 現在輪到她發言,請你尊重
樣,正在學習如何在這新世紀更好地進行溝通。請有耐 心,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爲何事情會這樣。當那一天到來 時,你肯定在你的生活中已經處於領導地位了。
變色龍互動區 Chameleon Dialogues 無論你是在任何領域,教育界或非教育界,你都擁 有一個特殊的位子來影響我們的孩子。當你有任何機會 與他們互動時,請讓它變得更有意義。請你向他們展示 如何良好地運用詞彙;當他們要表達想法時,應該如何 獲得發言機會;如何保持謙和的態度,即使他們對課題 了如指掌;如何利用幽默感來提高溝通效果。如果他們 沒有從你身上學會這些,他們又能向誰學習這些重要技 能呢?
131
參考資料 Ascd.org,. (2014). Educational Leadership: New Needs, New Curriculum: Preparing for Today and Tomorrow. Retrieved 28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ascd.org/publications/ educational-leadership/dec03/vol61/num04/Preparing-forToday-and-Tomorrow.aspx Ascd.org,.(2015).Educational Leadership:ExpectingExcellence: Rigor Redefined.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 ascd.org/publications/educational-leadership/oct08/vol66/ num02/Rigor-Redefined.aspx Cde.state.co.us,. (2015). Why Do Students Drop Out of School? | CDE. Retrieved 24 February 2015, from http://www.cde. state.co.us/dropoutprevention/bestpractices/overview-who CHAN, T., ROSCHELLE, J., HSI, S., KINSHUK, SHARPLES, M., & BROWN, T. et al. (2006). ONE-TO-ONE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AN OPPORTUNITY FOR GLOB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s. Practice Tech. Enhanced Learning, 01(01), 3-29. doi:10.1142/ s1793206806000032 Cole, H., & Griffiths, M. (2007). Social Interactions in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r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4), 575-583. doi:10.1089/cpb.2007.9988 Concepts, L. (2013). 21st Century Skills Definition. The Glossary of Education Reform.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edglossary.org/21st-century-skills/ Corestandards.org,. (2015).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al Practice |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corestandards.org/Math/Practice Du, X. (2009). The Affective Filter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SS, 5(8). doi:10.5539/ass.v5n8p162 Dweck, C. (2012). Mindset. [Kennett Square, PA]: Soundview Executive Book Summaries.
330
Education Week,. (2014). Brain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28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edweek.org/ew/ articles/2014/11/05/11carey.h34.html Education Week,. (2014). What Do Parents Want?. Retrieved 29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edweek.org/ew/section/infographics/what-do-parents-want-commentary.html Engelbrecht, M. (1990). Selected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the affective filter in the English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Etchells, P., & Chambers, C. (2014). Is there any evidence of a link between violent video games and murder? | Pete Etchells and Chris Chambers. the Guardian.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theguardian.com/science/head-quarters/2014/may/06/violent-video-games-murder-aggressionann-maguire GameSpot,. (2015). Violent Video Games Don’t Lead to Increases In Violent Crimes, Study Finds.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gamespot.com/articles/violent-videogames-dont-lead-to-increases-in-viol/1100-6422421 Hattie, J. (2012). Visible learning for teachers. London: Routledge. Hattie, J. (2014). John Hattie on BBC Radio 4: “Homework in primary school has an effect of zero” - VISIBLE LEARNING. VISIBLE LEARNING. Retrieved 14 March 2015, from http://visible-learning.org/2014/09/john-hattie-interviewbbc-radio-4/ Hippasus.com,. (2014). Ruben R. Puentedura’s Weblog. Retrieved 2 March 2015, from http://www.hippasus.com/rrpweblog/ Hopkinsmedicine.org,. (2015). Lying and Stealing | Johns Hopkins Medicine Health Library. Retrieved 15 May 2015, from http://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library/conditions/pediatrics/lying_and_stealing_90,P02241
http://www.apa.org,. (2015).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group influence.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apa.org/ monitor/2013/06/journal-gdn.aspx http://www.apa.org,. (2015). Violence in the Media — Psychologists Study TV and Video Game Violence for Potential Harmful Effects. Retrieved 27 April 2015, from http://www. apa.org/action/resources/research-in-action/protect.aspx Human.cornell.edu,. (2015). Cornell, Human Ecology, Parenting In Context, Research Briefs. Retrieved 28 April 2015, from http://www.human.cornell.edu/pam/outreach/parenting/research/briefs.cfm Izumi, L., & Evers, W. (2002). Teacher quality.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Krashen, S., & Terrell, T. (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Oxford [u.a.]: Pergamon Press [u.a.]. Krashen, S., & Terrell, T. (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Oxford [u.a.]: Pergamon Press [u.a.]. Marano, H. (2008). A nation of wimps.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McGuire, S. (2015). Lino M.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 by Families, 2013.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Center for Nutrition Policy and Promotion; 2014.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No. 1528-2013. Advances In Nutrition: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Journal, 6(2), 227-228. doi:10.3945/ an.115.008227 Mitpress.mit.edu,. (2015). Rules of Play | The MIT Press. Retrieved 7 March 2015, from http://mitpress.mit.edu/books/ rules-play Naeyc.org,. (2015). Technology and Young Children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 NAEYC.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naeyc.org/content/ technology-and-young-children
332
NEA.org (2015). Retrieved 29 March 2015, from http://www.nea. org/assets/docs/A-Guide-to-Four-Cs.pdf Psychology Today,.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Perseverance.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psychologytoday. com/blog/the-athletes-way/201112/the-neuroscience-perseverance Puentedura, R.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hippasus.com/ rrpweblog/archives/2014/08/27/SAMRInTheClassroom.pdf R.smartbrief.com,. (2015). SmartBrief - Industry E-mail Newsletters for Professionals.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r. smartbrief.com/resp/gDvECmvrtyCOdpukCidKqSCicNbnW B?format=standard Rice.edu,. (2015). ACCULTURATION.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rice.edu/projects/HispanicHealth/Acculturation.html Richardson, D. (1974). Peace child. Glendale, Calif.: G/L Regal Books. Sedghi, A., Arnett, G., & Chalabi, M. (2013). Pisa 2012 results: which country does best at reading, maths and science?. the Guardian. Retrieved 6 March 2015, from http://www. 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2013/dec/03/pisa-resultscountry-best-reading-maths-science Shapiro, J. (2014). Technology skills only scratch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al divide - The Hechinger Report. The Hechinger Report. Retrieved 28 November 2014, from http://hechingerreport.org/content/technology-skills-scratch-surface-digitaldivide_18096/ Tatlow, D. (2012). China’s ‘Left-Behind Children’. IHT Rendezvous. Retrieved 6 March 2015, from http://rendezvous.blogs. nytimes.com/2012/06/01/chinas-left-behind-children/?_r=0 Teigen, K. (1994). Yerkes-Dodson: A Law for all Seasons. Theory & Psychology, 4(4), 525-547. doi:10.1177/0959354394044004
Television, N. (2015). What’s Wrong with Chinese Children: 500 School Students Commit Suicide Each Year in China New Tang Dynasty Television. New Tang Dynasty Television. Retrieved 7 May 2015, from http://www.ntd.tv/en/programs/ news-politics/china-forbidden-news/20140516/144009-whats-wrong-with-chinese-children-500-school-studentscommit-suicide-each-year-in-china.html Wagner, T. (2008). The global achievement gap. New York: Basic Books. www.search-institute.org,. (2015). Developmental Assets®. Retrieved 29 March 2015, from http://www.search-institute.org/ research/developmental-assets www.search-institute.org,. (2015). Developmental Assets®.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search-institute.org/ research/developmental-assets www.search-institute.org,. (2015). 40 Developmental Assets for Adolescents. Retrieved 16 May 2015, from http://www. search-institute.org/content/40-developmental-assets-adolescents-ages-12-18
334
作者 出版
發行人 電話 傳真 電郵 網頁 主編 翻譯 出版編號 封面插圖 封面 排版 承印者 出版日期
黄雯雯博士 協傳培訓中心
Partners Training & Communication Sdn. Bhd. 500714-X 93A, Jalan Emas 1, Taman Sri Skudai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林三洋
607-557 7034 607-558 9940 ptckul@gmail.com www.ptcmy.org
鄒佳玲 紀慧琴
PTC2015081 Ray Chen 陳穎君@www.ptcmy.org 陳穎君@www.ptcmy.org 長青印務社 Syarikat Evergreen 2015年7月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 The Chameleons Wendy Huang Partners Training Centre ISBN: 978-967-0784-05-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