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为主所欲
Managing Our Desires for Christ
欲望管理纵横谈
主编 执行编辑 出版 发行者 美术设计 承印者 出版日期 国际书号
谢木水 李志秋 张心玮 新加坡神学院 www.sbc.edu.sg 协传培训中心 www.ptcmy.org 陈颖君@www.ptcmy.org Academe Art and Printing Services 2014年4月 978-983-3487-86-8
版权所有 请勿翻印 Managing Our Desires for Christ Edited by Clement Mook-Soo Chia, Chee-Chiew Lee, and Cynthia Hsing-Wei Chang. ©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April 2014 ISBN: 978-983-3487-86-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编前言 作者简介 导言: 探讨人性欲望的教育 谢木水
1.
认识与疏导欲望:
2.
欲望与智慧:
3.
欲望与自由:
4.
随心所欲?:
5.
茫茫网海:
6.
“美”这回事:
7.
恳求与强求:
8.
信心认献的机制:
1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李志秋 从圣经神学看欲望 潘隆正
9 29
在自由社会的道德废墟中建立的教会 谢木水 从心理学看欲望 朱美娟
67
e世代青少年如何“驾驭”其中 张心玮 女性角度的反思 陈恩慧
147
总结: 为教会做神学的呼召 谢木水
简写表
87
109
处理徘徊于两者之间的祷告操练 黄志伦 崭新的欲望教育 陈方
45
161
129
序言 沈序
陈序
本书说明人人都有欲望,因悖逆远离上帝,无法满足被罪扭
欲望是基督徒不愿多谈的话题
至少在公众场合或别人面
曲的欲望;人生为己所欲,虚空愁苦。但是我们悔罪接受耶稣基
前。它是属于我们隐秘世界的挣扎与内在的困扰。按捺不住的欲
督的救赎,领受父神所应许的圣灵,被称义,成为新造的人。生
望与欲望的驾驭伴随着我们的天路历程:有时得胜,有时失败。
命里有圣灵浇灌的圣爱,有圣灵光照的圣道,有基督与众圣徒契 合相交(koinōnia)的丰盛,也出于圣灵。门徒的欲望在基督的 丰盛里找到了安息
人生为主所欲,为人舍己,常常满足,常
正面欲望的曝光率非常高
我们可以在台上,在人前侃
侃而谈。正面欲望的使用率也非常大
我们可以激励人完成目
标,劝服人投入项目,感化人勇于决定。可是当欲望越界,过度
常喜乐,憧憬新天新地。
膨胀或被滥用的时候,这种负面的欲望往往叫我们静若寒蝉,自 《为主所欲》的八位作者,都是我多年来亲爱和敬重的同
己默默承受,也充满挫折懊悔。
工,他们仔细研究,深入反省门徒如何应对人性多方面的欲望, 包括较少听见,令人耳目一新的课题,也提供了定位基督、基于 圣经、服侍教会、奋力宣教和切合时代的神学反省,造就门徒的
本院同工为了服事教会,勇于为教会作神学的思考及反省, 也勇敢处理一般大家都不愿讨论的课题:欲望。按照个别同工 的专长,由新旧约圣经作为切入点,引入道德伦理的反思,智慧
灵性、知识与服侍。诚心所愿!
文学的睿智,心理学的点滴,属灵操练的拿捏,再加上时代的议 题,如网络、美学和金钱的欲望管理,为教会递上了思考及应用 并重的属灵大餐。享用后,更可以在小组、团契和家庭聚会中一
沈立德牧师博士
起交流对话。
新加坡神学院荣誉院长
iv
v
主编前言
我相信这是新加坡神学院众同工为教会作神学思考及反省的 开始。同工们一定会继续努力耕耘,敢于思考,务必把神的永活 之道落实在人间!
本书《为主所欲:欲望管理纵横谈》,深谙中文者,或觉 书名耐人寻味,可圈可点。事实上,主编、编辑同工与撰稿的讲
陈世协牧师博士 新加坡神学院院长
师们,过去三番四次讨论书名,从未一致认同书名主题与副题。 然而书总得有个“名字”,主编最后决定采纳“为主所欲”为主 题,而“欲望管理纵横谈”为副题。 在此主编给书名释题。全书的焦点是说明人性的欲望,无 论食欲、性欲、成就欲、占有欲、求知欲等,乃创造主给受造的 人的恩赐。此书主张欲望这天赋能力的目的是荣耀创造主。由此 可见,只要人的欲望得到教育,即正确的疏导与纪律,就可以奉 献给主为荣耀上帝的恩赐。这也正是跟随主耶稣的门徒一生的 教育,唯有人的欲望体贴主的心意,才可能“为主所欲”而荣耀 上帝。副题“欲望管理纵横谈”则给主题进一步的说明了此书的 八篇文章,从八个不同的专门领域,按圣经神学界定欲望的“纵 向”意义,即出于上帝的创造,荣耀上帝的目的;再从心理辅导 及教会牧职解释欲望的“横向”意义,即教会的牧师、教师与 领袖给信徒的教导栽培,借此指引人性欲望以荣耀上帝为生活目 标。 写在前言,编辑同工要感激慷慨接受本院系邀请的林鸿信牧 师(教授),给老师、学生及校友主讲《欲望的教育》这课题,
vi
vii
作者简介
以圣经神学、教义传统与时下思潮界定与诠释欲望,叫与会者受 益匪浅。此书就是该聚会的果子。在此,要感激所有参与讨论与 撰稿的,主编以外还有七位讲师:李志秋、潘隆正、朱美娟、张 心玮、陈恩慧、黄志伦与陈方。大家同心委身于神学教育,也持 守为着教会做神学的使命,而在学术上各有所长、学有精专,在 牧职上更是力学笃行、经验丰富。相信读者阅读此书就可体会到
谢木水 英格兰艾克塞特大学哲学博士 (PhD) 谢木水牧师现为本院助理教授与华文神学系教务主任,教授基督教 伦理学与神学相关科目。曾在教会中担任全职传道,也曾为《联合 早报》言论版撰写多篇文章,并在海内外发表了多篇中英文学术专 文与中文神学书籍。
这些牧人学者的诚意与努力。 借此,主编也要感谢给此书“催生”的执行编辑李志秋老师 及张心玮老师,她们身兼多重责任,在分担院务、教务与家务之 余,还要负责编辑的工作。还有,要感激参与校稿的得力助手杨
李志秋 美国惠顿大学哲学博士 (PhD) 李志秋老师现为本院助理教授与华文神学系副教务主任,教授释经 学与新约相关科目。曾在教会中担任全职传道,著有中英文书籍, 并在各学术期刊和圣经研读本中发表了数篇中英文专文。
士博同学。求主报答他们的劳苦。 最后,为着此书的出版感谢上帝,也为着阅读此书的读者们 祈愿:一生以渴望三一上帝的欲望疏导个人的欲望。 愿作者与读者把荣耀归给三一上帝!
谢木水牧师博士 新加坡神学院 华文神学系教务主任
编注:本书中除了特别注明译本出处的经文以外,其余经文主要取自 《和合本》或《新译本》。此外,注脚里相关的圣经研究工具书之简写 亦在本书末的简写表(第179页)中加以注明。
viii
潘隆正 美国威敏斯特神学院哲学博士 (PhD) 潘隆正牧师现为本院副教授与神学硕士课程主任,教授第二圣殿期 犹太教与旧约相关科目。曾在新加坡与菲律宾牧会,并受邀为美国 出版的英文圣经辞典撰写多篇专文,也在期刊和学术研讨会中发表 了数篇中英文专文。
张心玮 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神学硕士 (ThM) 张心玮老师现为本院助理教授及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哲学博士候选 人 (PhD candidate),教授旧约与其他相关科目。曾任福音机构之 全时间校园事工同工,并曾与夫婿在马来西亚开拓教会,也译有丁 道尔圣经注释利未记一书。
ix
陈方 美国福乐神学院教牧学博士 (DMin) 陈方牧师现为本院副教授,教授差传学与教牧学,以及其他相关科目。 有近三十年的牧会经验,且在教会中积极推动差传事工,并著有十余本 书籍。
黄志伦 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教牧学博士 ( DMin ) 黄志伦牧师现为本院助理教授、教牧博士课程副主任与实习部主任,教 授讲道学与布道学,以及其他的教牧与实践科目。有十五余年的牧会经 验,且曾开拓新加坡华人教会中增长最快的教会之一。
陈恩慧 美国达拉斯神学院教牧学博士 ( DMin ) 陈恩慧牧师现为本院助理教授与信徒神学教育中心主任,教授有关姐妹 关顾与牧养,以及其他的教牧与实践科目。有十五余年的牧会经验,且 曾与夫婿黄志伦牧师开拓新加坡华人教会中增长最快的教会之一。
朱美娟 南澳大学社会科学辅导硕士 ( MSoc ) 朱美娟老师现为本院讲师,教授基督教心理辅导与其他相关科目。曾任专 业辅导机构的资深辅导员与辅导部主任,并接受《早安,你好》、《联合 早报》和《958电台》等媒体的访谈,以及在教会中针对不同的主题提供 训练和专题讲座。
x
导言:
探讨人性欲望的教育 谢木水
导 探讨人性欲望 言 的教育
本
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人性欲望的教育,也就是引导 或疏导人心想望的欲求,去实现神造人的目的
荣
耀神并享受神。 或许有人问,为何探讨欲望,而不是其他的课题?身处一个 物质富裕和心灵贫乏的时代,人心想望的欲求在五光十色、纸醉 金迷和资讯发达的社会中,随时随地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欲望:毫无价值? 许多宗教徒以为宗教生活要培养的品格就是克制欲望,甚而 消除欲望,如此无欲无求,才可克服欲望引发的诱惑与陷溺。换 句话说,宗教普遍上对欲望存在着消极、贬抑和排斥的态度。基 督教是否也如此消极看待欲望? 不少基督徒以为身体是感官所在之处,自然是欲望所出之
但问题是,如此欲求和满足是否真能荣耀神并享受神?一
处。亚当夏娃在犯罪之前,已经在眼目之欲、食欲与求知欲的牵
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身处于一个情欲泛滥的时代,加上电子资
引之下,听信蛇的话,为了得到像神一般的智慧,背弃神的吩
讯的便利,更加速和扩大情欲陷溺与成瘾的人性危机。此时,环
咐,吃了那不可吃的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按亚当夏娃犯罪的故
顾教会内的信徒与社区中的邻舍,你可看见许多陷溺于赌博、毒
事,基督徒认定欲望使人陷溺于罪恶的诱惑之中。
品、性问题和上网成瘾等情欲的人?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成瘾 的时代!
接下来,不少基督徒断言欲望是不属灵的,欲望是属地的、 属肉体的、属血气的和属魔鬼的,与永生及永世国度毫无关系。
此书出版之前,本院系别出心裁地在2013年7月份安排3个
所以,不少基督教会的教导遂将欲望等同于情欲,身体等同于血
讲座,邀请台湾神学院的教授林鸿信牧师,按《欲望的教育》这
气,把两者看为属世(或世俗)的范畴,与永恒世界无关。进一
题目与本院系的师生分享人性欲望的恩赐、危机与引导。
步的推论是,在末日世人(特别是得救的人)的身体复活了,也 是毫无欲望的身体。上述对欲望的负面价值影响着基督徒的价值
在这两天的聚会,个别老师对主题信息的回应、学生提出的 问题及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加上一段开放给院外教会牧者领袖的
观与生活态度,是造成他们对此世事务与社会责任的态度冷感或 忽视的主要原因。
会谈时间,给本院系师生得着完全不同的学习经验与眼界。
2
3
导 探讨人性欲望 言 的教育 欲望:恩赐与目的 然而,以上的说法与圣经论及人性的状况有相当的出入。下 文尝试回到圣经的传统智慧,提出有关欲望的圣经神学。
第三,福音的起头
道成肉身、神而人者、大卫的后裔
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在世三十余年的人生,正 是感官所在、欲望所出的血肉之躯所展现的荣耀生命。耶稣的所 作所为、言行举止成为他的门徒效法的榜样,正如使徒保罗的人
首先,亚当夏娃被造的目的是要彼此帮助、修理园子、生
生箴言:“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1)。
养众多及管理大地,因此受造的人必须具备“食欲”,才有吃喝
保罗深知欲望需要引导,才可能叫人得益处,叫神得荣耀,所以
的动力;具有“性欲”,才可能有夫妻的性生活,才可能生儿育
对哥林多信徒劝诫说:“什么事我都可以作,但不是都有益处。
女;具有“成就欲”,可以修理园子;要有“求知欲”,才可能
什么事我都可以作,但我不要受任何事的辖制。食物是为了肚
管理大地。可见神造人,也赋予欲望,让人可以善用欲望去实现
腹,肚腹是为了食物;但神却要把这两样都废掉。身体不是为了
荣耀上帝并享受神。但是,人必须善加引
淫乱,而是为了主,主也是为了身体。神不但使主复活了,也要
导欲望,若不然,欲望就会失序、失控、失去方向而远离受造的
用他的能力使我们复活。你们不知道你们的身体就是基督的肢体
目的,不但亏缺神的荣耀,也不能享受神。
吗?”(林前6:12~15上)
神造人的原初目的
其次,亚当夏娃犯罪之后,被赶出伊甸园,再也不能吃到生
最后,复活后的耶稣在以马忤斯的路上,与两三个门徒一起
命树上的果子,好让他们可以继续存活不死。此后他们及他们的
同行,讲论耶稣复活的事件与圣经的教训,门徒们没认出他就是
后代面对身体的死,以及背弃神而面对灵性的死。此时人性最大
耶稣。有趣的是,耶稣与他们进食的时候,在他们面前掰饼,他
的考验就是身体欲望的疏导,正如保罗的现身说法:“我知道在
们就认出他是耶稣!这或许不是整段经文的信息重点,不过也叫
我里面,就是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行善由得我,
我们看见复活的身躯并没有失去食欲。另一桩事迹发生在加利利
行出来却由不得我。所以我愿意行的善,我没有去行;我不愿意
湖边,复活的耶稣会见彼得及其他门徒,与他们一起烤鱼吃肉,
作的恶,我倒去作了。我若作自己不愿意作的事,那就不是我作
借此团契重新建立彼得与门徒的信心。当然,这不是此段经文的
的,而是住在我里面的罪作的。”(罗7:18~20)这说法看似个人
重点,可是从现象而论,可见复活之后的人还有吃的欲望。
特殊的经验,却是世人普遍的体验。人虽然有立志向善的欲望,不 过人却面对肉体或情欲的牵引,陷入情欲的败坏之中。
4
5
导 探讨人性欲望 言 的教育 欲望的延续与更新,在新天新地也看见了:“天使又指示
本书集合了本院华文神学系个别教师的专长,对时下新加
我一道明亮如水晶的生命水的河流,从神和羊羔的宝座那里流出
坡教会与社会的现象及挑战,作出圣经、神学、牧养与宣教的反
来,经过城里的街道。河的两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次果子,每月
思,承担神学教育者对教会委托的使命:
都结果子;树叶可以医治列国。所有咒诅都不再有了。”(启 22:1~3上)再一次,这段经文的重点当然不为说明人有吃的欲 望,但确实让我们看见前后一贯的说法:神起初创造并赋予人欲
为荣耀上帝而训练耶稣基督忠心的仆人,
去建立教会,奋得万民。
望为恩赐,在末后更新也让欲望可以成为享受神、荣耀神的恩
故此,神学院需要为教会做神学思考,才能具体地为教会训练领
赐。
导者,为福音禾场培育宣道者,为人文世界产生思考者。为此, 李志秋老师就从新约圣经中帮助我们认识何谓“欲望”与如何疏
欲望:整全灵性的塑造
导欲望;接下来,潘隆正牧师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描述如何以操练 智慧来管理欲望;谢木水牧师则从神学教义史的角度反思如何在
以上尝试以全本圣经的脉络给人性欲望的恩赐做一个神学性 的梳理,目的是为要指出基督徒对欲望应当存着正面、积极、整 全的价值观,如此才可能克服长期影响基督教信仰的二元论世界 观,即把身体与灵性、此世与永生、理性与信心、神学与灵性二 分并对立化,造成避世、向内、消极,以及分化的信仰生活。 如何引导或疏导人心想望的欲求,以致我们在个人、家庭、 工作、教会及社会生活中,能够荣耀神与享受神?肯定的是,对 个人而言,这是追求全然成圣的灵命操练;对教会牧者和领袖而
自由社会的道德废墟中建立教会;其后,朱美娟老师以圣经的基 础来评估与改善心理学对欲望管理的看法;接着,张心玮老师特 别针对互联网成瘾的课题,提出了如何综合各种途径来帮助青少 年有效地管理互联网的使用;陈恩慧牧师则以圣经美学回应当今 女性对“美”的看法;黄志伦牧师在基督徒操练祷告的生活中提 供了在恳求之际却不越界为强求的指引;陈方牧师则提出,信心 认献的机制可成为帮助基督徒管理欲望的崭新方法。这八位作者 也在文章末设计了一些思考问题,以供个人反思或小组讨论之用。
言,这是实现全人牧养的门徒训练;对基督徒而言,这是爱人并 爱人的宣教使命与社会关怀。
6
7
在最后的总结里,我们整合性地探讨当如何继续为教会做神学, 以回应教会在各个时代中所面对的各样挑战。 谨将此书献给主耶稣基督的教会与忠心跟随他的牧者、领袖 与弟兄姊妹们。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李志秋
8
1
在
新加坡神学院中文神学系所举办的“欲望的教育”讲
界”;(3)“否定世界或肯定世界”;以及(4)“终末观点 在天堂里?”1
这精彩的解说之结论,是要鼓励基督徒向往终末
的新天新地,以致于将我们所有的渴望灌注于天国,现今在地就 开始活出天国的价值观,让这强烈的渴望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2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何谓“欲望”
座中,林鸿信博士以四个对立面的角度来探讨“欲
望”:(1)“人的自由与自由的人”;(2)“走向内心或走向世
认识与疏导欲望
“欲望”在中华文化中,一般带有负面的意味。这很可能是 因为中华文化长久以来受到古代佛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间的苦楚 由欲望产生。因为“苦”是“欲望未得满足”造成的,因此其解决 方案为“禁欲”
没有“欲”就不会带来“苦”。4 另一方面,现
今教会也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在教会历史中禁欲主义(asceticism) 的传统。 “禁欲”原本指禁戒导致人犯罪的各种邪情私欲。这样
而谢木水博士在该研讨会的手册之前言中也提到类似需要正
做原本是好的,但是禁欲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倡的一些意识形
确疏导欲望的观念:“欲望”在神原本的创造中是生命的动力,
态和做法,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欲望”本身是不好的。然而,当
而人类在堕落后只为了自己来满足欲望;基督的救赎却为要实现
我们观察圣经对“欲”的描述时,却会发现“欲望”未必是不好
受造本来的目的,使到人渴望神并追求丰盛的生命。 3
的:
因此,笔
者也尝试在本文中,从新约圣经中对“自由”与“欲望”之描述 的角度,继续探讨如何理解与处理人的“欲望”,并且进一步思 考如何在现今生活中实践圣经所立下的原则。
(一)从创造的原理看“欲望”5 起 初 在神的 眼中,他所 创造的 一切 都是很 好的(创1:31),6 其中“欲”也是神所造的,借着“欲”推动生命的延续,使之成 为求生的动力。比如说,“食欲”
人饿了就会想吃东西,身
体才能得到滋养而继续活下去。生病的人一般会食欲不振,长 期缺乏食欲会给健康甚至生命带来危险。又比如说,“性欲”也 是生命延续的推动力。在医学不发达的处境中,生育的危险性高 1 2 3
10
有关该讲座的背景,参本书之〈导言〉,第2页。 林鸿信,〈终末观点——在天堂里〉于〈欲望的教育〉(2013),21。 谢木水,〈前言〉于〈欲望的教育〉(2013),2—3。
4 王煜国,〈论苦的产生和消除 叔本华悲观人生哲学与古代东方佛教思想之比较〉, 《丝绸之路》18(2010):102—4。 5 另见上文〈导言〉中谢木水博士类似的论述,第4页。 6 在六日创造的过程中不时提到神认为他所造的是“好”的(创1:4、10、12、18、21、25),而在 完成六日创造后总结说他所造的一切都是“很好”的(创1:31)。
11
1 无论是产妇或是孩子都可能在其过程中丧命。有史以来,人 类长期处于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即使现今,也只有在较发达的国 家和城市,才有足够的医疗设备提升产妇和婴孩的安全。若完全 缺乏性欲、天伦之乐和延续生命之使命等因素的配合,丧妻丧子 之痛,加上产妇自己所要面对的死亡威胁,大概人就不会有什么 传宗接代的动力了。当然,在人类堕落之后,原为生存动力的“食 欲”与“性欲”,也可能因为人纯粹为了满足自己而贪得无厌,带来 不良的后果。
(二)从新约圣经看“欲望” 在新约圣经中对欲望的描述,有合乎圣经道德的、违背圣经 道德的,或是中性的。7
其中最为积极的,是对终末和神国的渴
望,例如:(1)切盼信徒因信心与爱心而产生的服事热忱能够 持续到底(来6:11);(2)渴望神国和人子的再临(太5:6;路 17:22;来11:16);及(3)想要担任服事的岗位(提前3:1;彼前 5:2)。较中性的有:(1)耶稣盼望在受苦前与门徒吃逾越节的晚 餐(路22:15);及(2)信徒迫切想要彼此见面(罗15:23;林后 7:7)。负面(贪恋财色名利)的描述居多,例如:(1)贪恋财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三)小结:辨明好坏之欲 无论从创造或新约圣经的角度而言,“欲望”的本质并非 不好,而其好坏的关键在于所欲的内涵。若所欲的是为义为善, 是在圣经道德伦理规范所认可的,那是多多益善的。若所欲的是 圣经所论为恶,基督徒就应当远避为妙。因此,我们需要从一般 对“欲望”纯粹只有负面的理解中调整过来。辨明好坏之欲,对 基督徒如何处理欲望有着重要的关系。
欲望与自由 简言之,“欲望”是一种渴求,是因为迫切想得以满足个人 某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欲望”就成了达致满足那需要 的动力。人在追求满足欲望的过程中,需要在怎样的道德规范中 进行呢?这规范与人的自由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个段落中,我们 先从负面的欲望思考:为何人会贪念罪恶的事、这些贪念带来怎 样的后果,以及人可如何脱离贪念罪恶的陷阱。之后,我们再探 讨人生活中可否能够完全去除“欲望”,并探讨基督徒如何积极 地追求圣经所要我们渴求的。
富和被各种欲望所困(可4:19;提前6:9;雅4:1~2);及(2) 贪念恶事
祭偶、淫乱、宴乐(路11:39;罗1:27;林前10:6;帖
前4:5)。 7
12
新约圣经中用来描述“欲望”的词汇有好几个,其中包括:(1)动词:dipsaō、epithymeō、 epipotheō、 zēloō、 oregomai、 peinaō,及 ( 2) 名 词 : epithymia、epithymēthēs、 epipothia、orexis 等。以上所列的经文涵盖了这些词汇。
(一)“为所欲为”的自由造成被罪恶捆绑 许多人认为,“自由”就是“不受约束和限制之下随着自己 想要做的去做”。人若是真的在毫无约束和限制之下自由行事,
13
1 很容易就会“为所欲为”
为了满足欲望而不顾所采取的手段
和途径是否会损人害己。无论老少,人在罪性中一般以“个人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耍手段的人能够悬崖勒马,他还未成为事业成就之奴;若那人根 本不在乎耍手段,他已是事业成就之奴。
喜好”为行事的首要标准。比如说,若完全按照孩子们自己的选 择,他们的饮食习惯就会充分地展现了以“个人喜好”为行事的 首要标准
我不喜欢吃菜,所以就不吃;我喜欢喝甜的饮料,
所以只喝汽水而不喝白开水。若缺乏家长的调教,把概念和原则 转为以“健康益处”为首要标准,以“个人喜好”为次要标准, 那孩子会因长期缺乏纤维与大量吸取糖分而难免患上相关的疾 病。即使是少年或成年人,也常陷入以 “个人喜好”为行事之首 要标准的危机
我喜欢上网多过我想完成作业的动力,因此我
宁愿睡得少,不然就在作业上草草了事;我看重事业上的成就多 过人际关系,所以即使是损人利己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14
沉溺成瘾的人能够自拔吗?不知错或否认有错的人当然不会 自拔,那知错的人能够自拔吗?我们就会在接下来的段落探索这 些的问题。
(二)耶稣所给的自由带来真正的自由 人如何能够从罪恶的捆绑中得到释放和自由呢?人如何能够 妥善地处理自己的欲望,从而得到生命中真正的满足呢? 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宣告说:“你们若持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 门徒了;你们必定认识真理,真理必定使你们自由……我实实在在
如果欲望超过了适当的范围(例如:道德或平衡健全的生活
告诉你们,凡犯罪的都是罪的奴隶。……所以,神的儿子若使你们
上),就成了“贪”。根据保罗的教导,贪念是由罪发动的(罗
自由,你们就真的得自由了。”(约8:31~36)真正跟随耶稣作他
7:8),而罪所产生的力量使到人无法脱离罪恶的捆绑,成了“罪的
门徒的人,就会遵行耶稣的道(即logos“话语”);而真理会使
奴隶”(罗6:16),并继续犯罪(罗7:15~24)。这个观念承继了
认识它的人从罪恶的奴役中被释放并得到真正的自由。“真理”是
耶稣的教导:“凡犯罪的都是罪的奴隶”(约8:34下)。上网和
什么?在约翰福音的神学思想中,耶稣自己就是“道”(logos;
事业上的成就本质上并不坏,但是何时会成为不良呢?若一个人
约1:14),他就是“真理”(约14:6),即“真理是在耶稣基督
能够规划和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和所浏览的网站,那人就是主,
里,借由他揭示的”,而“认识真理”不单是知识上的认识,而
互联网是仆;若那人上网后却无法自拔,不由自主地留连于某些
是认同真理在道德上的教导并致力于遵行。耶稣说完“真理必定
网站,那互联网就成了那人的主,那人反而成了互联网之奴。若
使你们自由”后,又说“神的儿子若使你们自由,你们就真的得自
15
1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由了”(约8:32、36)。8 因此,耶稣有能力使人自由,而遵行他
死的律中把你释放出来。”(罗8:2)因此,沉溺成瘾和知错却
话 语的人也因耶稣得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指不受 约束而可
不能自拔的人能够靠着耶稣基督的灵而得到释放与自由。
以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 从罪恶和死亡的领域中得到释放(参 约 8:24)。9 新约学者卡森解释说,这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能使人 喜欢,并有能力作应该做的事。10
耶稣说:“我就是门,如果有人藉着我进来,就必定得 救,并且可以出、可以入,也可以找到草场。贼来了,不过是要 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使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
保罗承继耶稣的教导而指出,基督徒以往“虽然作过罪的奴
盛。”(约10:9~10)耶稣藉着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他才是那位
仆,现在却从心里顺从了传授给你们的教义的规范”(罗6:17)。
能够真正供应人生命所需的。他不单满足生命的需求,而且还使
可见保罗也注重对神的教导的认同与遵行。真正的自由,需要
生命更丰盛。这与一般人的思想起了强烈的对比:许多人认为只
义的约束,所以保罗劝勉信徒要将自己献给神作义的奴仆(罗
要得到了任何自己所欲追求的事物,就能得到满足。回到上文的
6:12~22)。所谓的“义”,在旧约指着遵行耶和华神所吩咐的
例子,好些人或许以为能从留连互联网和事业成就中得到心里所
一切诫命(申6:25)。在 新 约 之下,耶 稣 也 承 续 旧 约 的 这个观
追求的满足,但是得到后心中只有一时的快乐,却不能有持久,
念,但他指出进 天国的义必 须超越 表面的遵行(太5:17~6:1),
转眼又觉心灵虚空而再度回到其中不停地周旋,以致“过火”而
并且内心要有纯正的动机(太5:8,6:1~18)。保罗进一步指出,
带来更多成瘾或人际上的问题。这样设法满足欲望的方法,就好
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有真正的“义”(林后5:21)。在说明如
像比喻中不从耶稣这“门”进入而“从别处爬入羊圈的盗贼”,
何克服罪恶捆绑的教导后,保罗并非认为谈何容易,而是承认自
不但不能够满足人生命中真正的需要,还带来了更多的“毁坏”
己也有知善却没有能力行善,知恶却没有能力不行恶的挣扎(罗
(约10:1、10上)。
7:13~24)。保罗在挣扎得苦不堪言时,他却经历了耶稣基督拯 救他胜过罪恶(罗7:24~25)。在挣扎中能以胜过罪恶的秘诀, 在于顺从圣灵,“因为赐生命的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从罪和
耶稣也说:“爱慕公义如饥如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 饱足。”(太5:6)爱慕神的义,把自己“献给义作奴仆”(参 罗6:19),神必使这人的生命真正得饱足。
8 D. A. Cars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P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0), 348—49. 9 另见 Andreas J. Köstenberger, John, BECNT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4), 262. 10 Carson, John, 350.
16
17
1 (三)小结:在真自由中使欲望得到真正的满足 人若不在耶稣基督里和义的约束之下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无线电话科技的迅速发展而二者结合为一, 12 使人随时随地随手 就可上网。对于互联网的用户而言,到底互联网是仆还是主?
不但不能得到心灵真正的满足,反而会因“为所欲为”而给自己
使徒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劝勉,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提
和他人带来更多的伤害。藉着耶稣得真自由又作“义的奴仆”的
示:“‘什么事我都可以作’,但不是都有益处。‘什么事我都可
人,才会有丰盛的生命。
以作’,但我不要受任何事的辖制。”13(林前6:12);“‘什么事 情都可以作’,但不是都有益处。‘什么事情都可以作’,但不是
正确疏导欲望:个案讨论
都能造就人。”(林前10:23)因此,若我们不上网就会有“活
上文提及了几方面的欲望(食欲、性欲、上网之欲与事业成 就之欲),并指出这些欲望的本质并不一定是坏的,而是在没有 义的约束之下会损人害己。“约束”怎能使到人“自由”呢?这 原则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实行呢?因此,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就 是如何将这些欲望放置在义的约束之下,以致于使这些欲望产生 正面的动力,在耶稣基督里领受丰盛的生命。
不了”的感觉,或是上网后难以“脱身”的情况,就显示我们已 被“辖制”的情况了。 我们可以如何正确地疏导这“上网欲”呢?以上经文中提到 的“益处”和“造就人”,就成为我们“上网欲”的正确动力。 这“益处”和“造就人”当从怎样或谁的角度为标准呢?在哥林 多前书第十章,虽然保罗是针对可否吃从市场上买来,却又有可 能献过祭的肉,但其中的原则也可应用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课
(一)在互联网中正确地疏导欲望
11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少不了互联网。它带来了许多方便和突破 性的资讯、商机、社交与娱乐,但是也给滥用它的人带来沉溺成
题。保罗说:“你们或吃喝,或作什么,一切都要为神的荣耀而 行……;就好像我所作的一切,……不是要求自己的好处,而是 要求别人的好处,为了要使他们得救。”
瘾,甚至是犯罪的危机。原本只能在电脑上使用的互联网,因着
11 有关互联网这个课题其他方面的讨论,请参本书下文之〈茫茫网海〉,第87—107页。
18
12 所谓的“无线电话”,在各国的用词不一,其中包括:手机、移动电话、流动电话、行动 电话、mobile phone、cell phone、handphone 等。 13 多数解经家认为,“什么事我都可以作”是哥林多信徒给自己放纵情欲的借口,而保罗 在引用他们这句话后,就以“但是”来反驳他们。参 David E. Garland, 1 Corinthians, BECNT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3), 225.
19
1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因此,若是以“荣耀神”和使“别人和自己得益处”为原
步步高升或所经营的生意规模不断扩展。欲把工作做得好而被认
则,就可考虑以下的几方面。(1)我浏览的网页内容是否“荣
可,是事业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动力。这才会带来进步与突破。但
神益人”?这可帮助我们(a)避开不良内容(例如:色情、社
要如何正确地疏导这欲望呢?在商场上,循规蹈矩、廉洁和被“义”
交网站论坛中的闲言闲语);(b)正面地使用互联网使人得益
约束的人,会否比不持守这些立场的人吃亏呢?
处(例如:在社交网站贴上链接介绍YouTube上既能造就人又悦 耳的诗歌、写几句鼓励的话)。(2)为自己设定“适可而止” 的使用限制(例如:时间和某些网页的限制)。电脑和浏览器 (internet browser) 上一般上都可预先作这些设定。 14 这些设定 不单是给家长限制与保护孩子上网和使用电脑,也可以成为每个 用户事先为保护自己而自愿设定的约束。
是否正确疏导这欲望,关键在于背后的动机。以弗所书六章 6至7节给予工作的正确动机:“作事不要只作给人看,像那些 讨人欢心的一样,却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 心服务,像是服事主,不是服事人。”歌罗西书三章23至25节 不单提出类似的教导,更道出其动机所带来的后果:“无论你们 作什么,都要从心里去作,像是为主作的,不是为人作的,因为
在互联网的使用上,若我们不单关注于满足自己,也能关心
你们知道,你们一定会从主那里得到基业为赏赐。你们应当服事
他人的需要,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得到造就为考量,就能够将我
主基督,但那些不义的人,必按他所行的不义受报应。主并不偏
们的“上网欲”疏导到正确的方向。此外,除了需要靠主有坚强
待人。”为主耶稣的缘故而尽心尽力工作的人,在工作上必有尽
的毅力以外,若在事先为自己的益处而设定某些的时间和网站限
责的表现,可得上司的赞赏、器重和认可。“为主而做”就是正
制,并借助一些电脑中的设定限制自己,则有助于避免上网成瘾
确疏导事业成就的欲望。但是,若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在工作
而“被辖制”的情况。
上“表现”自己,极有可能使到那人采纳不义的方法,导致损人 害己的结果
(二)在事业中正确地疏导欲望
3:25)。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事业上的成就不外是:(1)所赚取的
曾经有一位基督徒,在银行的贷款部门工作。15 在银行的客
薪金或利润数额最少要比一般国民平均收入更高;以及(2)职位
户中,有些达不到贷款的信用或抵押条件,但为了得到银行的贷
14 除了电脑操作系统中现有的“家长管制”(Parental Control),谷歌(Google)近来 也正在为他们的 Chrome 浏览器研发新的“受监管用户”(Supervised User)功能。 参APF RelaxNews, “Google Tests Parental Controls,” My Paper, October 28, 2013.
20
“那些不义的人,必按他所行的不义受报应”(西
15 新神学生所分享的真实见证。
21
1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款,就贿赂贷款部门中的职员。同事们多有接受贿赂的,因此在
受那“悦眼美味”的分别善恶果(参创3:6),而是要保护他们,
营业额的表现上,比这位因着基督信仰而不肯收贿赂、循规蹈矩
免得他们吃了的分别善恶果后会死(创2:17)。之前,神已将伊甸
的基督徒来得“好”。从财利的角度而言,这位基督徒显然“吃
园中所有其他“悦眼美味”的果子赐给人当食物(创2:9),而
亏”。一段日期之后,该部门的贷款手法被查帐员揭发,遭政府
蛇在试探人时把神的命令扭曲,使人以为神在剥夺人的享受和自
的金融管制单位调查。结果部门中只有这位基督徒被查出是廉洁
由(参创3:4~5)。
清白的,其他受贿的同事们都被提控。就此事件,该基督徒赢取 了银行老板的信任与赞赏,把她擢升为该部门的经理。这事件说 明,为了主基督被“义”约束而欲把工作做好,是正确疏导事业
即使在现今,撒旦也照样透过社会风气来扭曲圣经所列下之 健康性行为的范围,使人以为把性行为限制在异性婚姻内是“守 旧”和违反“个人自由”的。若越过这个范围,虽然似乎带来一
成就之欲的途径。
时的兴奋和快乐,但难免随着也带来更长久的痛苦
家庭关系
的破裂,甚至感染性病。因此,神设定了健康性行为的范围,也
(三)在爱情中正确地疏导欲望
是为了保护人。
任何人从进入发育期开始,一直到年老,都会有被异性吸引 的经历。这是生理上自然的反应,并在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为结 婚生育的前奏。虽然这是生理上自然的反应,但是正确地处理这 情感是关键。回顾上文“欲望与自由”中所提到的原则
在“义”
的约束下,如何正确地疏导“被异性吸引”的欲望呢?首先,我们 需要认同圣经对性关系的约束并致力于遵行
在异性婚姻以前
和以外的性行为皆为“不义”(林前6:9~10)。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被异性吸引”、“恋爱”、“爱 情”和“性欲”之间的关系与异同。成熟坚定的爱情,包含感性 (emotionality)和理性(rationality)两方面。比如说,成熟的 爱情不单包含情感,也包括这人在意志上决心保守对爱侣的忠贞 与尊重。此外,人的情绪也不单是心理因素促成,也有生理因素 促成。例如:若与某个异性有重复近距离的接触或触摸,好些时 候会引起单方或双方之间的吸引,并且有可能进展致性欲。
神并非剥夺人享受爱情和性欲的机会,而是要人在他创造的原 意中享受(即夫妻的结合;创1:27~28,2:22~24),以免被罪恶 捆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就如在伊甸园中,神并非剥夺人享
22
在某个程度上,这种感受是生理上的反应,也是恋爱中的 情侣经常会享受到的。但是,若误把这种感受完全等同为“爱
23
1
认识与疏导欲望 从新约圣经论欲望
情”,一味追求满足自己对这种感受的要求与享受,就会忽略
至于已婚的基督徒男女,又可如何正确地疏导性欲呢?从负
了恋爱关系上所需要付出的道德责任与尊重。哥林多前书十三
面的角度而言,我们仍然偶尔会有在配偶以外被其他异性吸引的
章对“爱”的论述,不单指信徒之间的爱,也可应用与男女之
感受。一旦出现这种感受,我们需要立即“夺回被掳去的心思意
间的爱:“爱是……不作害羞(aschēmoneō)的事,不求自己的
念,使其顺服基督”(林后10:5《当代译本》),将我们的感情
益处,……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4~6)。这些素
单单保留给我们的配偶。从积极的角度而言,时常欣赏我们配偶
质是“爱”在理性方面的表现。aschēmoneō也可译为“不合体统”
的长处,主动向配偶表示赞赏感激,接纳其短处,常常意识到自
(《新汉语译本》),一般用来指带来“羞耻、丢脸或下流的行
己也有短处需要配偶包容,就有助于我们珍惜而不嫌弃配偶。此
为”。 16 在这节经文中的用法,可以指一般羞耻的行为,也有可
外,无论是丈夫或妻子,在同房生活中不单是只顾及自己的需要
能暗指引起不恰当的性欲。 17 因此,基督徒男女在恋爱期间,因
(如疲累只想睡觉,或是以自己的渴想为出发),也需要顾及配
近距离接触所引发的感受,甚至是圆房的渴望,虽然在某个层面
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在夫妻彼此尊重和顾及彼此需要的前
可说是生理和心理上自然的反应;但是也需要因爱神和敬畏神而
提下疏导性欲,夫妻的同房生活可以是美好的,并可成为促进彼
按着圣经真理的教导疏导这欲望,耐心等待洞房花烛夜的到来
此之间的感情与关系的途径之一。
(参林前7:9、36)。18
另一方面,若我们意识到重复近距离接
触所可能引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就当格外小心,在自己的爱侣 以外,避免与异性朋友或同事有类似的接触,以免使自己或对方 陷入试探。
因此,基督徒并非只是一面倒地压抑所有的性欲,而是在 “义的约束”下正确地疏导性欲,不但使之成为延续生命、传宗 接代的动力,也成为夫妻之间在婚姻中享受神所赐福的性生活。
16 “ἀσχημονέω,” BDAG, 147;〈ἀσχημονέω〉,《新约及早期基督教文献希腊文大词 典》,225。 17 Garland, 1 Corinthians, 618.在哥林多前书的上下文中,保罗在第五至七章中论到怎样的性 行为才符合基督徒的道德伦理。 18 哥林多前书七章36节的意思是有争议的,在圣经译本中所反映的立场大致上分两类:(1) 父亲是否要为过了成婚年龄之女儿安排婚事(《和合本》;《和合本修订版》);或是 (2)订婚的男子何时应当与未婚妻完婚(《新译本》;《当代译本》;《新汉语译本》)。 近代学者们的研究显示,(2)的理据和可能性较强。参 Anthony C. Thiselton,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NIG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0), 596。欲见详细讨 论,可参张永信,《哥林多前书:教会时弊的良方——爱》,明道研经丛书46(香港:明 道社,2005),163—68;克雷格·布鲁姆伯格,《哥林多前书》,国际释经应用系列46 (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2),161—62。
24
25
具体实践
想一想
结论 本文首先从创造的原理和新约圣经中探讨何谓“欲望”,并
1.
为什么“被义约束”不会使人失去自由,而会给人带来真正 的自由?
2.
个人和家长可采取一些怎样的措施,来帮助自己或孩子正确 地疏导上网的欲望?
3.
若基督徒在工作上选择“被义约束”,会否比那些不择手段 的同事或同行吃亏?为什么?
4.
基督徒可如何在单身和已婚的生命阶段中,正确地疏导爱情 的欲望?
提出欲望的本质并非不好,而其好坏的关键在于所欲的内涵。新 约圣经教导我们,“为所欲为”的自由会造成人被罪恶所捆绑, 但在耶稣基督所赐的自由和“义的约束”下,人才能得到生命中 真正的满足与自由。此外,我们也探讨如何把新约圣经所教导 的原则,应用于现代人在生活上的三大领域:互联网、事业与爱 情。基督徒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可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得到正面 的建立为基础;在事业上,以“为主”的缘故而尽心尽力工作; 在爱情上,以神创造的原意为准,在神所设定的范围内享受爱情 的甜美。若基督徒将这些欲望放置在义的约束之下,正确地疏导 欲望,以致于使这些欲望产生正面的动力,就会在耶稣基督里领 受丰盛的生命和真正的满足。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