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民間信仰之鬼魂元素應用以台灣靈異事件為例 未發表論文

Page 1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分析民間信仰之鬼魂元素應用以 台灣靈異事件為例 吳秉倫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系碩士班 s9156092002@gmail.com 摘要 電視劇一直是反映大眾生活的一項產物,或多或少會將一個社會的風俗民情 帶入戲劇中,民間信仰則是最好取得的大眾生活元素,一些戲劇也正好應用這些 元素於戲劇中,舉凡鬼魂、作法、還魂及牽亡等。本研究探究臺灣電視劇中的民 間信仰元素,是否有正確的表達其真正意涵,研究文本為台灣靈異事件,透過文 本的分析,探討戲劇中的信仰元素,是否有表現其正確性。 研究發現臺灣靈異事件的文本,以社會新聞事件為基底,配上具有陰陽眼的 警官,透過神祕經驗的力量,以及鬼魂的作祟,讓案情得以沉冤。這類的戲劇反 映出社會的男女意識,女性死後產生的怨力,常使人不安,為民間信仰的基本樣 態。 關鍵詞:民間信仰、鬼魂、台灣靈異事件

1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一 、 前言 在台灣民間信仰,佔信仰人口很高的比例,信仰不僅只是常民生活的一部份, 也因為諸多故事有教化人心的功用,因此民間信仰成為諸多戲劇的常見元素之一, 民間信仰中,凡人坐化成神的故事最為經典,比方像是海神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 八仙過海的故事、水鬼城隍的故事或是土地公的故事等,常見於台灣的電視劇 中。 而在台灣電視節目中,又有一脈和傳統民間信仰相關的戲劇節目,多半以寫 實的社會事件做為故事腳本,輔以民間神怪的信仰,製作出屬於台灣獨特的戲劇, 這一類電視單元劇,在定位上被台灣變色龍的製作單位稱做為「類戲劇」,創下 高收視率,例如台灣變色龍、玫瑰瞳鈴眼、藍色水玲瓏等戲劇,是台灣民間信仰 元素發揮淋漓盡致的電視劇作品。 電視媒體做為第二個教育系統,有許多知識傳遞,不在於學校體制內傳播, 而是仰賴電視新聞、電視節目傳遞於大眾,而民間信仰的諸多故事、傳奇等元素, 融入於戲劇中,是否能夠正確傳遞民間信仰的真正本質,為本研究所探究之核心 問題。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分析文電視劇之出版物文本中出現之台灣民間信仰鬼魂 元素,是否能傳遞民間信仰的正確概念,研究問題為民間信仰鬼魂元素於文本中, 是否傳遞正確觀念? 本研究以台灣靈異事件出版物為分析基底,輔以文化人類學對宗教的闡述, 運用台灣民間信仰的理論和概念,以分析文本中,台灣民間信仰的元素是否正確 傳遞其理念。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取文獻分析方式。

二 、 文獻探討 (一) 民間信仰元素 在民間信仰當中,以善惡果報輪迴的概念為重,提醒世人,舉頭三尺有神明, 諸多壞事做不得,廟宇的傳說故事中多半有警世的意味,勸人為善。另一方台灣 民間信仰趨向功利形式的發展,信仰的社群意義減弱,滿足個人的需求意義相對 增加(李亦園,1991)。求神拜佛,有拜有庇祐的觀念根深在民眾心中,舉凡到月 老廟求姻緣、到孔廟求考試、以及買樂透彩摸財神等舉止,都顯露台灣的信仰觀 念趨向於功利。 我們看到有人到廟宇裡面求明牌如果神明沒有猜對,甚至把佛像的頭砍 掉,這是一個相對的功利信仰,不是絕對單一,有很多個人利益的成分

2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參雜其中(蔣勳,2009)。1 早年台灣風行六合彩時,有許多廟宇,憑藉著神明報明牌的特殊性以及神怪 性,在社會中聲名大噪,有些信徒透過各種誇張的行徑,去解讀明牌,將神明視 為提款機。這也讓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廟,重新被社會大眾認識,台灣綜藝界的 大哥大,豬哥亮就曾經到訪,報明牌的廟宇,讓諸多人注意到廟宇的存在。 萬丹鄉竹林村有座土地公廟才落成兩個月,傳出一再開出香港六合彩明 牌,甚至連最近行蹤曝光的藝人豬哥亮,三天前凌晨也曾來求明牌並中獎, 讓純樸鄉間短時間內熱鬧起來,香客絡繹不絕到廟裡來求明牌,也期待能 一睹主持天王真面目(林享明,2009)。2。 由這些信仰觀念延伸的儀式,日漸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份,固定的時間祭拜 祖先、普度眾生等,顯示信仰文化裡對於祖先有所崇敬,以及表現出博愛感,照 顧另一個世界的好兄弟。 對於靈魂,或者稱為鬼魂有著某種程度上的敬畏或崇敬。對於鬼魂,人類在 思想上賦予他們無比的力量,認為他們脫離身體這層軀殼,能夠在世界裡自由來 去,比起生前還更有能力作禍福,自然會產生對於人死後的鬼魂產生崇拜(林慧 祥,2010)。在台灣民間故事中,諸多文本展現鬼魂無比的力量,尤其以被陷害 的冤魂最為厲害,冤魂常是以女性為主,著名的台灣民間故事林投姐3,敘述被 丈夫陷害的婦女,死後化為女鬼,向一位賣肉粽的小販買肉粽,晚上好好的銀子, 在白天時變成一堆紙錢,其後究其原因,解開生前無法和子孫相伴之親情的願望, 得償宿願才轉世。死後不甘離世的魂魄往往會變成厲鬼。 那些厲鬼通常是不滿足的,而向生者斂取,向人們乞討生活,包括 那些 被忽視的死者,無後嗣的,以及那些死在異鄉遭人遺忘的,以及那些冤魂, 它們死不得其所,心存不甘,伺機報復,自殺者和枉死者。有些厲鬼是因 為它們無血食無居所,有些則因是邪惡而致無血食無居所。4 人死後鬼魂的觀念,常見於電視劇中,是電視劇中最常用到的台灣民間信仰 元素,鬼魂有人祭拜的則變成祖先,沒人祭拜的則變成孤魂野鬼,形成台灣人俚 語所言之「好兄弟」 。在某些特定條件下,鬼魂透過作祟,讓人懾服而祭拜,例如 有應公,有應公多是無可考據其名,身分的鬼魂,透過建壇建廟,定期祭祀,安 撫這些沒有名字的孤魂野鬼。 這些鬼魂大多無姓名、後代可考,又未能列入國家祀典,故官方以定期的 設壇祭厲來安撫之,其後壇漸衍變為固定的祠廟,由民間加以祭 拜,此即 為有應公之由來。5 鬼魂的力量使人懼怕,有些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就比較會感應到鬼的存在,在 一些傳統風俗上,由這些靈媒執行陰陽兩界的溝通,透過儀式與鬼魂溝通,例如 1

蔣勳,生活十講,頁 91。

2

傳豬哥亮求明牌 小廟暴紅 20090228 蘋果日報 林享明報導。 林投姐的悲哀,台灣民間故事,頁 32-49。 4 思與言第 35 卷第 3 期,神、鬼祖先。 5 謝貴文,論台南地區有應公廟之由來,台南文獻,創刊號,頁 134。 3

3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牽亡儀式,由尪姨執行這樣的儀式,讓鬼附其身,以便講述生前未了完的話語。 常與鬼魂這個民間信仰元素產生連結的是法術,或作魔法,常有人作法讓事物轉 變,在臺灣,據文化人類學魔法的定律如下。 蒙昧的人民,常以為宇宙間各種現象,可以用神祕方法影響他; 這種方 法便是所謂的魔法或是法術(magic)。神鬼精靈所以有能力,都是因為有 魔法;人類也可以利用魔法而發生超自然的現象(林慧祥,2010)。6 魔法是根據兩條定律,類似率(law of similarity)和接觸率(law of contact),其 意義如下表 1。 魔法定律

類似率

接觸率

意義

同類相生

凡由一全體分開的各部份,能

類似的事物能引起真的事

於暗中互相感應。例如髮雖離

物,只需模仿真的事物,便能 身,能影響身體。 得到真的結果。例如針刺一個 當作仇敵的偶人,則仇敵也真 的受傷;倒轉物件,則命運也 因而改變。 同類相致

凡曾一度接觸過兩物間,仍有

相類似的假事物,能控制真的 神祕的關係。例如衣服與人 事物。故利用兇物可以僻除邪 身。 怪。 (表 1.作者整理自文化人類學,277 頁。) 台灣社會常見的收驚與風水觀念即是法術的概念,收驚顧名思義,施術者幫 助受到驚嚇的人減去不安,受術者除了實際身體之外,也有人拿自己的貼身衣物, 施行收驚的儀式,是一種接觸率的概念。 而國人常常在意的風水問題則是一種類似率的概念,類似的事物能引起事務 的轉變,比方一條山嶺可以視為一條龍,一個小山丘可以視為一棵珠子,如果破 壞掉山嶺,視為破壞龍形,讓一個原本好風水的地方,變成壞風水地。風水觀念 存於大小環境之中,比方發生過兇殺案的宅邸,會被冠上兇宅的名稱,住宅若是 有任何凶煞,也會透過一些厭勝物,藉其功能去除凶煞,變成好風水。 (二) 電視劇與台灣社會 台灣社會第一個電視台,台灣電視台成立於 1962 年 4 月,開啟電視發展, 50 幾年的發展,電視已成為家家戶戶中獲得資訊、娛樂的生活電器產品。電視 是人類文化的製造品,它不但是屬於個獨特的社會環境,它的內容更反映出電視 6

林慧祥,文化人類學,頁 227。 4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所依靠的各種社會條件(蔡琰,1994)。電視劇中的角色人物、生活方式,反映出 當下台灣社會的社會價值。 電視劇的內容也多是一般社會人所共通的常識、價值、故事,情節充滿對人 際與社會關係的迷思與刻板印象(蔡琰,2002)。電視劇中的常識與故事,常是取 材於社會中發生的事物,重新編輯編劇,為一種編碼的方式,透過演員的表演, 呈現於電視螢幕傳遞給觀眾解讀。 戲劇以誇張的手法呈現社會事件裡的神祕經驗,也的確創下居高不下的電視 收視率,這一類的戲劇常出現拍片時遇到神祕經驗的接觸7,出入兇殺案發生的 現場,輔以新聞推理的旁白,引人入勝,不過這樣的戲劇也引發另一方檢討的聲 音,劇情常常將受害者設定為女性,將性別刻板印象嵌入劇情中,戲劇中多數民 間信仰之神秘經驗的橋段,多是由體質比較敏感的女性角色所扮演。比方擁有陰 陽眼的女性員警,在案發現場總是能看出一些鬼魂,較其他男性員警為敏銳,藉 由鬼魂的請託,了結生前的宿願,順利破案。 這類的戲劇在處理道德問題較為薄弱,在節目中不斷的運用不同的鏡頭語言, 顯示刑事案件中的男女關係的愛恨糾葛,又藉寫實的社會新聞事件為故事創作基 底,輔以神秘經驗故事,可能誤導觀眾進入一個錯誤的時空,以及對於民間信仰 觀念的誤解(黃立萍,2007)。 電視劇富含寓教於樂的功能,戲劇中所呈現的宗教觀點、信仰元素需要重新 省視,佛光人間衛視所製播之觀音經典劇場,藉戲劇強調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 能學習觀世音的救苦救難精神,人人也都是別人的明燈(林淑媛,2007)。宗教電 視台所製播之信仰電視劇,著重於宗教故事的傳遞,顯示觀音佛組的慈悲與神通, 探究人倫親情,在文本的呈現上,較沒有一般電視劇所呈現之男女愛恨糾葛,所 引發之兇案,對於台灣社會而言,宗教電視台所製播的電視劇之宗教功能較為強, 而一般商業電視台則是藉信仰中的鬼怪元素,鋪張戲劇。

三、研究發現 台灣靈異事件的故事文本分為 1、2 集共 12 個故事,依序是愛你到死、借屍 還魂、飛頭傳奇、暗夜哭聲、你只能活一次、來世再見、前世愛到今生,推動搖 籃的雙手、天堂路、無頭公案、洗冤及狼吻,在這 12 個故事之中,以冤案死去 7

小兵立大功! 玫瑰瞳鈴眼創高收視類戲劇+推理旁重現知名刑事案詭異!模擬刑案現場片場頻遇

怪事找二線演員演出低成本策略奏效。 台視在民國 88 年推出的玫瑰瞳鈴眼,前後播出三年半,一共演出 168 集,之後多次在其他頻道 重播。當時劇組以低成本策略,找二線演員演出,卻創造出高於預期的高收視率,不過演出上山 下海,還要進入凶宅拍戲,所得不成正比,非常辛苦,當時參與演出的主要演員,回憶這段甘苦。 這種介於新聞和戲劇間的戲劇節目,當時大受歡迎,玫瑰瞳鈴眼一共演出 168 集,之後更引發一 股模仿潮,雖然當時演出內容,引發檢討聲浪,但類戲劇節目,卻在台灣電視史上,寫下獨特一 頁。

5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的鬼魂,報復尋仇的文本為主。 在台灣靈異事件的文本中,女性警員王玉芬擁有俗稱的陰陽眼,能夠看見另 一個世界的鬼魂,透過鬼魂所傳遞的訊息,順利破案。 借屍還魂這個文本,改編自轟動一時朱秀華8的故事,死者朱秀華,因平時 潛心修佛法,經菩薩指點,透過另一個身體,以別人的身份,活在世上,故事中 借屍還魂的朱秀華和愛女相逢,與傳統三魂七魄消逝,人死後的魂魄該走向另一 個世界不同,也不禁讓人驚訝,魂魄這樣的物質存在於世界上,揭開科學還無法 解釋的事件。 飛頭傳奇故事講述一名來台旅遊的日本女子,乘坐計程車無端被計程車司機 殺害,被害者家屬遠從日本到來,藉道士做法招魂,尋找愛女的頭顱下落,因加 害人時常無端被頭顱驚嚇,雖然加害者在住處以及計程車上貼滿驅邪的符咒,仍 然無法削減鬼魂的壓迫感,在道德良心的驅使下,以及鬼魅纏身的夢魘感之中, 警方依被害人魂魄的牽引,順利破案,了結一樁跨國的鬼魅故事,故事中也可以 感受到鬼魂,無論是語言正確與否,鬼魂的形象就是如此巨大與可怕。 暗夜哭聲則是講述一名被綁架多年的小孩子,死後在一次王玉芳警官的辦案 之中,小鬼作祟被警官發現,進而破獲一起長達八年的綁架案,也讓小男童的家 屬得以放下。 你只能活一次,故事文本則是說一名死刑犯,他與兩位被害人之間的生死牽 連,類似於魔法中的接觸率,死刑犯利用相關的物品,與被害人生死與共,最後 因死刑犯的亡命,得以讓兩位被害人有生機,直覺想到宮廷中,怨婦使用針刺小 人,企圖讓人發生災厄。 來世再見文本故事,講述一名男廣播員與其女友相約赴死,但卻留下女方一 人,在女方死後也答應娶鬼妻,進行冥婚9,不料又反覆約定,招至女友化為厲 鬼尋仇,女方身穿著紅衣,在紅色的顏色意義上,正面多半是熱情的、吉利的, 但是反面是危險的、仇害的,所以身著紅衣意味著報仇意味濃厚,臺灣的社會新 聞中,時常有怨女挾怨報復,自殺時身穿紅衣,期望能化成厲鬼,報復生前對不 起她的人,與一般白色身形女鬼形象差異甚大,更添一份淒厲。後來男廣播員在 厲鬼的尋仇之下慘死,也讓這一起殉情案落幕。 前世愛到今生這個故事文本,講述一對情侶,男方捲入一場不明冤案,死後 藉著附身於男主角得以沉冤,運用的是鬼魂附身的民間信仰元素,讓死者再一次 和戀人說話得償宿願。 推動搖籃的手,故事講述一個鄉下母親,愛子心切,兒子平時藉神明報明牌 8

半世紀前,轟動世界的臺灣借屍還魂事件。阿波羅新聞網 2011-11-14 訊 在 50 多年前,台灣曾經發生過死而復生、轟動世界的借屍還魂案例,雲林一名 40 多歲的婦人 吳林罔腰,被醫生斷定死亡三天三夜後,竟然離奇蘇醒,但腦子裡裝著的卻是金門一名 18 歲少 女朱秀華的記憶。取自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114/225719.html。 9 冥婚:台灣的冥婚俗稱「娶神主」 ,形式上與中國古代冥婚不同,台灣的冥婚是替未婚死亡的女 子尋找歸宿,並沒有為已故的未婚男子找對象的習俗,更沒有合葬之事;因此台灣的冥婚通常是 指陽世的男子迎娶已逝的未婚女子,所以稱為「娶神主」,其用意在為未婚女魂尋找夫家,使之 永遠受到供奉。取自 http://web.pu.edu.tw/~folktw/folklore/folklore_a02.htm。 6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維生,多次展露神通,但越來越不靈,對於鄉下老母親頗有微詞,老母親生前, 她兒子與媳婦對她不孝,死後為鬼,在家裡唱著歌謠給孫兒聽,推動搖籃,透過 附身好友身上,進行牽亡10對孩子訴願,甚至報給孩子媽媽牌,的名牌號碼,但 其子無法體會母親的苦心,無奈再多儀式與對話也是徒勞無功,最後兒子因賭而 身心壓力到失去記憶,不勝唏噓,其中牽亡儀式比較少見於現今社會中。 無頭公案則是女子身受殺害後,被歹徒分屍,屍首異處,讓員警無法順利辦 案,死者藉顯靈方式,讓雕塑家能夠重塑身型及臉龐,得已破案。洗冤則是一位 新聞記者,追查一起銀行搶案,在報導失誤後,追查真相對於受害者家屬的一個 報償故事,社會新聞女記者本身也俱有陰陽眼,死者藉顯靈方式沉冤。 按文本內容整理出一個此種戲劇最常用的電視劇敘事模式,以下圖.1 所示。 圖.1 台灣靈異事件文本敘事模式。

冤魂得償 宿願

懸案未破

冤魂作祟

落幕

(圖.1 台灣靈異事件文本敘事模式,作者自行繪製。) 在上述的故事文本中,每一個故事運用的民間信仰元素皆不同,比較相同的 點在於鬼魂的作祟力量,死後想要為自己伸張正義,透過擁有陰陽眼的警官或是 靈媒,透過神秘經驗的訊息傳遞,讓許多冤案得以洗清,報應的觀點也在其中, 人總會害怕另一個世界的鬼魂,文本中透露出「做壞事,報應不是不報,而是時 候未到。」。 在文本中與民間信仰女性為陰,容易變成女鬼的概念相符,文本的故事展露 民間信仰鬼魂元素,無論是慈母死後藉推動搖籃的特殊事件,或是淒厲殉情變化 為厲鬼的形象,都和台灣民間信仰的鬼魂概念相符合。另外儀式也和現在社會中 所呈現的無異,例如取鬼妻、道士招魂,以及牽亡的儀式。在台灣社會中越來越 少見牽亡儀式,文本中雖表現誇張,但帶給大眾舊時候的另一種民俗觀點。

四、結論 台灣民間信仰,對於社會而言是一種穩定人心的力量,從早期渡海來台的信 仰觀念,演變成一些在台灣在地的信仰觀念,神仙鬼怪的故事,經常是老一輩講 10

尪姨召引亡魂附於其身,與生人對答的一種儀式,也稱為「牽尪姨」 。尪姨是一種「鬼媒」 ,以

女性居多。取自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07

7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給小孩子聽的故事,這也建立起台灣獨特的民俗故事文化,而故事透過不同的編 寫,搬上電視劇後,變成另一種的觀念傳播,在電視劇上的誇張表現手法,神怪 的曲折劇情,常常讓人誤以為劇中世界的虛假與真實。由其以類戲劇最為誇張, 劇情多是社會新聞事件,搭配會聲會影的旁白以及素人演員,讓電視劇裡的生活 如同常民一般,引人入勝,造就高的收視率。 俗諺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信仰的力量,能超越法律的編織成的法網, 在台灣靈異事件的文本中,透過一連串的神祕經驗,讓冤死的鬼魂或是有牽掛的 魂魄,能有機會伸冤或是訴說故事,透過像道士做法、尪姨負責牽亡儀式,讓觀 眾對於民間信仰的儀式有所了解,那些犯案的加害人往往受到鬼魂作祟,而心生 畏懼,召來報應,文本顯示出善惡果報輪迴的觀點。 一般商業電視劇或多或少因為戲劇效果,而出現誇張的劇情,與宗教電視台 強調宗教的教化功能,作法雖有不同,最終目的仍是強調讓社會大眾向善。另一 個發現則是台灣靈異事件中運用之民間信仰鬼魂元素和傳統觀念相符,文本中受 害者多數是女性,靈異體質的角色多是女性,例如具有陰陽眼的警官、社會新聞 記者或是能夠讓死者附身,進行牽亡儀式的女性,或者是冥婚儀式,男性則多為 加害者。筆者認為台灣靈異事件之故事文本表現,其中鬼魂元素之運用並無與傳 統觀念背離或是不正確的地方,其中牽亡儀式更是現今社會,鮮少見到的儀式, 未來更希望有越來越多人可以透過觀看這一類的戲劇、或故事文本,瞭解先民所 留傳下來的民間信仰,發揮傳遞信仰正確概念的功能。

8


102 民間信仰與創意產業期末論文寫作

五、參考文獻 台視(2014)。小兵立大功! 玫瑰瞳鈴眼創高收視類戲劇+推理旁重現知名刑 事案詭異!模擬刑案現場片場頻遇怪事找二線演員演出低成本策略奏效。取 自 http://www.ttv.com.tw/103/03/1030317/10303174846101Z.htm,20140416。 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2014)。取鬼妻談「冥婚」。取自 http://web.pu.edu.tw/~folktw/folklore/folklore_a02.htm,20140520 同德電視節目製作(1997)。台灣靈異事件。台北,平安文化。 李亦園(1991)。台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 八十大壽論文集,下,23-35。 李亦園(2003)。說文化,談宗教 人類學的觀點。台北,台大。 林淑媛(2007)。佛光人間衛視觀音經典劇場的敘事分析與宗教意義。台北大學中 文學報,3,1-28。 林慧祥(2010)。文化人類學。台北縣,永和市。 阿波羅新聞網(2014)。半世紀前,轟動世界的臺灣借屍還魂事件。取自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114/225719.html#sthash.mOoYbpza.dpbs, 20140520。 張珣(譯)( 1997 )。神、鬼、祖先。原著 Wolf, Arthur P.。思與言,35(3) 233-291。 黃麗萍(2007)。台灣戲劇解析-通俗戲劇盛行的情形。取自 http://web2.yzu.edu.tw/e_news/444/student/01.htm,20140416。 楊淑如(2003)。台灣民間故事。台北縣,喜讀文化。 蔡琰(1994)。電視單元戲劇展現之社會。廣播與電視,3,41-66。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廣播與電視,14,111-138。 蔣勳(2009)。生活十講。台北,聯合文學。 謝貴文(2012)。論台南地區有應公廟之由來。臺南文獻,創刊號。

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