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的話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 100 刊的總編脩閔。
困境等,從中,意識報的參與者也反思了自己從中得到 的經驗與收穫。我們也藉由這樣的過程,進行了某種意
要出一百刊的時候,心裡是五味雜陳的。一方面因
義上的傳承,明白曾經有的掙扎與取捨,無論是從社團
為感受到其作為里程碑的歷史重量,即將以此為錨點回
經營的角度,或是社會脈絡的角度,社史都在回應當時
頭看過往的經驗;一方面也在挖掘歷史的過程中,重新
面臨的台大生活與時事更迭,相互影響,始卒若圓。
省思了現在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時間軸同步往前與 往後延伸,隨著主觀性而挪移眼睛的刻度,卻都直指同 一個核心:意識報是什麼?意識報該往何去?
「議題回顧」專題,則是藉由議題類型的總覽、個 別議題的聚焦,深入探討這些議題如何長遠而綿密地持 續抗爭著、存在著,意識報的記載與書寫,不光是為了
創報的時候,意識報想要試圖作為旁觀者與行動者
對抗人們脆弱的歷史感,也是為了重新回到文字本身,
的連結,將不同學生的關懷轉為平台上的溝通語言,這
將過往議題的口語表達與交接傳承,透過行諸於文字,
也是意識報創辦人孫有蓉的理念,接著,歷屆的社長與
反芻當時時空下面臨的困頓,也從批判性角度看待這些
總編們,藉由文章的撰寫與時事的結合,一次次地討論
可能早已被遺忘的過去。
意識報的定位。無論是作為知識後勤、論述後盾,或是 身為一個倡議者、行動者,意識報撰寫的題材,都努力
很喜歡一代宗師所說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地從議題與生活的各個面向切入,既帶有校園刊物對於
有燈就有人」。希望意識報是那盞燈,看見燈下的人,
校內議題追蹤的責任,也同步發展校外公共議題的發聲
並且將燈芯點著,脈絡性地理解族群乃至於社會的共構。
位置。
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持續在對話的議題、面對那些看 似翻新卻又不斷重蹈的困惑,意識報如何繼續扮演著,
本刊共分成「社史回顧」與「議題回顧」兩大專題,
從「念念」走到「不忘」的角色,如何在每個叨叨念念、
將藉由兩種不同面向的切入,看意識中的人群、人群所
對議題有所情緒的當下,有所紀錄,也一直到走過之後
創造的意識,意識報中的議題如何聚焦與形塑,議題的
人們的淡忘,意識報能成為那個拾起歷史碎片的媒體,
撰寫又如何改變與定位意識報。
這是我們會繼續努力的方向。
「社史回顧」專題,藉由訪問歷任總編、社長及記
謹獻給陪意識報走到第一百刊的讀者,謹獻給曾經
者們,建構意識報從創社之始,到百刊間的交會,分別
為意識報留下足跡的各位圖文工作者,我始終相信,一
從社團不同的角度切入:意識與異議的關聯、意識與議
個組織中最深層的核心,仍然是存在其中的每個人,每
題的流變、意識報面臨的出刊與轉型、意識報的運作與
個試圖擁有意義的人。
2008 年 1 月創刊 2019 年 12 月第 100 期 創辦人 |孫有蓉 社長 |陳泓瑋 總編輯 |黃脩閔 執行編輯|許悅 陳泓瑋 鐘晨屹 黃脩閔 社史回顧專題|許悅 陳泓瑋 議題回顧專題|林語瑄 熊昱安 張至慶 王荷今 鐘晨屹 黃脩閔 策畫編輯|江姿葶 封面設計|杜樺姸
2
美術編輯|許 悅 林穎莛 陳人豪 林語瑄 詹佳欣 江姿葶 訂戶業務|李佳欣 0989196080 會計 |陳泓瑋 聯絡信箱|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臉書 |台大意識報 發行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台灣大學第一活動中心 206 室 訂戶專線|李佳欣 0989196080 訂閱資訊|一年六期/ 500 元 意識報由一群學生獨立籌款印製,只有約三分 之一的經費由學校提供,您的贊助會是我們很 大的力量,訂閱這份刊物或大小額捐款,可以 讓它多一點力量繼續走下去! 第一步:將您的地址寄至 cpapercontribution@gmail.com 第二步:匯款 確認匯款到戶後,我們會以郵件方式送達。 帳戶 |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社 陳泓瑋 帳號 | 700 0001236 0588280
百刊之間 001 —100 97.1.1 創刊
總編|孫有蓉 刊物|001-023
98 99
99 2
015 野草莓特刊 野草莓學運發生時,幾乎意識報的所有 成員都在現場參與抗爭,後來經過大家 的討論,決議以意識報為單位投入運 動,也催生出了野草莓特刊,作為補充 論述的後勤角色。在這之後,開啟了意 識報以團體參與社會運動的歷史。
021 百大維新特刊 總編|李問 刊物|024-035
1
意識報創刊至今十二屆,經歷、參與了許多社會、校 園議題的重要事件,意識報在這些社會運動中往往既 是行動者也是媒體,扮演宣傳跟論述的角色,透過網 路或專刊的方式,報導社運領導者,或將議題的背景 資訊寫得更清楚、讓更多學生了解發生什麼事。而意 識報本身,也成為這十幾年來校內重要議題的紀錄者, 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內容,可以說是珍貴的資料庫。
總編|許月苓 社長|李芃萱 刊物|036-037
總編|董昱 社長|賴昱安 刊物|038-043
100 總編|董昱 社長|林必修 刊物|044-050
百大維新特刊的背景,是關於台大的教育 評鑑,當時學校為了符合國際排名做了很 多措施,以努力擠進前百大。但是很多團 體,例如學生會以及異議性社團發起學 生自己的問卷,請學生評鑑對於台大的想 像。意識報的百大維新專刊,採訪運動主 要發行人,並分析整個運動的來龍去脈。 本時期意識報人數較少,在人力吃緊的情況下,專題的數量減 少,而以「快訊」取代。這讓意識報更快跟上正在發生的議題, 也增加寫手的養成管道,降低當時編輯的壓力。
042 紹興專題 2012 與 2013 年是土地議題的爆發期,在 那段時間當中意識報有非常多刊都與土地 議題相關。其中紹興迫遷議題,抗爭了很長 的時間,意識報除了撰寫關於紹興社區的專 題(42、52、63、81 刊)之外,當年年底, 意識報更發動成員穿黑衣到校慶活動鬧場 抗議,再次引起校內的討論與爭議。
校園意語專欄在 050 刊首度出現,內容跳脫專 題模式,轉而以軟性短小的人物專訪呈現,如訪 問藝文工作者、公共藝術家等,獲得讀者迴響。
101 總編|曾稚驊 社長|孫文駿 刊物|051-062
2013 校長遴選時,組成校長遴選專題小組,透過快訊模式使 同學能夠獲得校長遴選的即時資訊。
3
102
072 三一八特刊 總編|潘雅琪 社長|林月先 刊物|063-072
103 總編|張欣嘉 社長|羅盤針 刊物|073-082 104 總編|許哲榕 社長|翁鈺清 刊物|083-090 105 1
總編|林庭葦 社長|林泓堉 刊物|091-092
105 2
總編|何采穎 社長|陳品丞 刊物|093
106 總編|凌心耕 社長|黃怡菁 刊物|094-097 107 總編|童昱文 社長|凃峻清 刊物|098、099、101
318 運動時,經過大家的緊急動員與討論,全 體意識報成員投入抗爭,並於網路上即時發表 快訊、社論以及報導等資訊,嘗試從與主流媒 體不同的視角切入這場抗爭運動,並創造了意 識報網路上有始以來的高流量。學生身分在一 方面帶來了不同的視角,也能夠貼身訪問到學 生領袖,並將能量帶回校園,然而另一方面這 場運動也讓意識報作為學生媒體的限制被凸顯 出來,資源、時間等面向的匱乏,使成員的精 神以及體力受到極大的耗損。
090 嘉禾新村專題 嘉禾新村專題為許哲榕任內覺得最有趣的報 導,該時期意識報對台大附近的土地議題與迫 遷案有許多討論,成員親自來到這些地方與居 民交流,並嘗試碰觸都市更新、文資保存、居 住權、土地權相關法律論述。
096 中國新歌聲特刊 「中國新歌聲」事件發生時,意識報的主要幹 部幾乎都在抗議現場參與。而後發行的中國新 歌聲專刊,除了仔細梳理事件脈絡外,也透過 運動參與者的視角,觀察獨派和其他抗議學生 的關係、體制外抗爭如何成形,以及從年尾爆 發的另一起場地租借爭議,討論現行場地租借 規則的不足。
101 新國家運動專題 獨派青年為紀念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而舉辦 的系列活動,訪談了活動發起人之一和合作 的性別社團,希望透過訪談文字和歷史梳理, 討論為什麼「建立新國家」的倡議對台灣仍 然重要,以及為何這群獨派青年也致力於與 其他「進步議題」建立合作關係。同時,也 將這場運動放在 1124 大選後、總統大選逐 漸接近的現在,討論獨立運動的處境和定位。
回顧意識報過去的刊物與專題以及一百刊以來意識報對台大的意義,李問表示,重要的其實是讓校園內有 批判的聲音與產出,進而讓原本可能關心的人能夠了解議題的來龍去脈。他認為,儘管校園內的問題可能 長期存在而未能解決,但是「校園存在的長期問題需要耕耘,至少有累積,學術研究也是這樣,還是要繼 續往下鑽研。」曾稚驊也說,「我覺得意識報的好處是已經打下一塊目前沒有人可以取代的東西,就是持 續發刊、持續運作的異議性媒體。」
編輯的話
陳泓瑋、許悅
↲ 社史專題從今年年初開始討論,經歷超越半年的籌備時間,過程中訪問十一組歷屆總編、 社長,終於到了年底要截稿的現在。首先要感謝心耕帶著我們完成十一次的訪談,以及願意接 受訪問的歷任總編以及社長。其實每一次訪問結束後,跟訪的我們都有著複雜的心情和感觸, 我們深刻認識到意識報的歷史以及承載的意義,並時時警惕自己有責任讓意識報在我們的手中 延續下去。 讀者如果上網搜尋,會發現意識報過往的社史專題是以各個時期作為主軸來撰寫。如今意 識報已經走到第十二年,我們選擇以主題而非年代作為撰寫社史的切入點,希望將不同的時期 一起放入更大的架構中討論,進一步讓讀者有更宏觀的認識與了解。本專題共分成七篇,從意 識報的起源開始,探討意識報參與過的議題、對於定位的思考、關心的面向,到社內的運作與 困境,最後談到過去成員在意識報的經驗與收穫。 希望無論是意識報的成員,或者未來可能加入意識報的人們,都可以在寫作、投入專題的 過程中,了解到意識報是充滿可能性的一個地方,在前人的經驗上,我們自己也能夠賦予意識 報全新的意義,並持續成長,如同創辦人孫有蓉的期許,「珍惜過往、勇於開創」。
↲ ↲
5
意 識
意識報於 2008 年 1 月 1 日發行第一刊,但整個報社的籌備工作,早在 2007 年暑 假便默默開始。意識報創社社長是台大哲學系的孫有蓉,她於大一暑假籌備、大二創 社,共擔任兩年的社長兼總編。 孫有蓉回憶起自己甫入大學時,除了政大新聞系的《大學報》外,各校幾乎沒有 書面媒體,台大大學新聞社亦多年未出刊。她發現學生自治組織、異議性社團與其他 學生之間幾乎沒有對話,前者常抱怨大學生政治冷感、不關心校園議題,參與抗爭、 公共事務討論的學生永遠都是少數。然而孫有蓉認為學生並非冷漠,學生其實都有投 入各自的關懷所在,只是公共議題與其生命缺少連結而已。
之
「書寫是行動者與其他沒有參與的人之間的橋樑」孫有蓉這麼認為,她提到當時 許多媒體的報導很片面,只能反映出標語、行動等最表淺的部分。立場不同的人就會 覺得自己與事件沒有關連、完全不想參與。「意識報在做的事情就是退後一步,比較 抽象、綜觀地看待事件。」在孫有蓉心中,「好的媒體就是要讓兩邊有溝通,要有一 個轉譯的語言」,為旁觀者與行動者連結,促成雙方的溝通理解。「如果能有一共同 平台,在各種關懷間架接起對話的橋樑,我們是否會發現,各個團體間能合作、共同 關懷的,遠比彼此的差異來的多?就在這樣的發想下,我開始籌備意識報。」 在意識報創立之前,孫有蓉曾與各校的異議性社團、學生自治組織接觸,向他們 提起寫刊物的想法,希望可以招募夥伴。然而在網路時代,發行紙本刊物的想法普遍 不被看好,許多人覺得不需要。「但是我覺得傳遞方式不一樣,在網路上什麼事情都 可以找到,可是有興趣的人才會去看。」與此相對,紙本刊物可經由實體傳遞,比如 說「我們是室友或朋友,就可以拿意識報(給對方)說,欸這個東西你看一下。」孫 有蓉對書面媒體非常執著,意識報一直以來都是以紙本流通為主,不過讀者也可在部 落格、PTT 上閱讀全文——部落格雖在創刊之始就已存在,但其主要功用是將刊物建 檔,彙整資料以供後人查詢;PTT 則是意識報與讀者互動的重要管道,2008 年臉書尚 不風行,每篇文章都會在 PTT 上刊登,也常被轉文,進而帶起討論風潮。
陳泓瑋、許悅
始
關於意識報的定位,同為意識報發起人的李問認為,「意識報是時代直接的產物, 由於紙本刊物無法與網路的即時訊息競爭,轉而提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專題討論。有 時候一些突發的衝突事件發生時,專題報導相對容易完成;但平時風平浪靜時,便需 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與來源,進行制度性的探討與深度的訪談。對於 生活周遭未經論述的瑣碎議題,能夠找出值得報導的地方甚至提出批判,往往是校園 媒體最大的挑戰。」
6
孫有蓉期待意識報能促進學生對公共議題的討論,「旨在提供一交流、對話平台, 而未以針砭社會為旨。」李問進一步指出,意識報「並沒有直接承接台大學運社團刊 物的傳統,反而是在實做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寫作風格、組織架 構以及行動方式。」幾年下來,意識報的專題報導和訪調形式逐漸達到一定程度的完 整性和精緻性,創造出一種新的校園媒體模式。
頻 率 與 演 變
意識報出刊的 草創期:雙週報 孫有蓉擔任總編時,為了兼顧報導的時效性與當時意識報成員分為兩組,當時 意識報成員分為兩組,第一組在做第一刊時,第二組已在籌劃第二刊,工作期交錯 讓每刊能有一個月的工作時間。 李問擔任總編時,大致維持雙週刊的模式,一學期至少六刊。值得一提的是, 李問對新聞時效性的看法與孫有蓉不同,「相較於八零年代校園刊物提供資訊,校 園宣布政策或系上活動時都需要紙本的媒介;到我們那個年代就已經可以透過網 路,紙本已經無法給即時性的訊息,不如寫一些深度的報導。」那時候「專題」的 形式逐漸成形,通常同個主題會由好幾篇不同風格的文章組成,從各個面向探討議 題。
轉型期:月刊 原本意識報的發刊量至少要一學期至少六刊,但龐大工作壓力及社員流動,讓 雙週刊的傳統逐漸無法維持。在許月苓擔任總編時,發刊量降至一學期兩刊;下一 任總編董昱時期,發刊量回升至一學期四、五刊。而後曾稚驊擔任總編時,維持一 學期五刊的量,加上寒暑假,任內一共出了十二刊。此後的總編潘雅琪、張欣嘉大 致是每個月出一刊;許哲榕擔任總編的第一學期每月出一刊,下學期則兩個月一刊, 通常後一刊會追上前一刊,任內一共八刊。
近年:一學期兩刊 繼許哲榕之後,林庭葦、何采穎各擔任一學期的總編,前者出了兩刊,後者出 了一刊,林庭葦回憶起當時,意識報營運遇到狀況,對媒體生存也十分憂心,「焦 慮是多重的,影響到個人,個人影響到社團事務」。後來的總編凌心耕一學期出兩 刊,逐漸讓意識報的運作回復穩定。到童昱文擔任總編,總共在任期內出三刊,這 時期的意識報幹部多兼職學生會、系學會幹部,社員的重心不再只是意識報,無法 將所有時間投注在此;另外,這時期的刊物內容更加重視報導的深度,往往以專題 呈現,具時效性的主題多以快訊處理。
陳泓瑋、許悅
現任總編黃脩閔期許意識報能一學期出三刊,她提高出刊頻率的主要原因為, 希望新社員在加入意識報的第一個學期內作品都可以被刊出,以提高新社員的參與 感、成就感。另外,目前意識報粉專定期發出文章回顧,由新社員撰寫時事新聞, 並搭配意識報過去相關文章,以爬梳事件脈絡、了解議題的前世今生。文章回顧同 為增加新社員參與度的方式之一,黃脩閔期待新社員能從撰寫篇幅短小的文章、整 理時事資訊中,逐步培養報導寫作的能力、為往後的長篇專題做準備。
7
性 質 和 定 位
陳泓瑋、許悅
回顧意識報文章的主題便可發現,意識報曾出版野草莓、三一八等學運特刊,對 土地、迫遷等議題也格外關注。意識報關心的議題不限於校內,對於社會議題、各大 學運也有許多報導,甚至投身參與。歷屆總編社長在深度報導與倡議的是如何選擇? 意識報與異議性社團、學生自治組織的邊界為何?與他們又有哪些互動?
意識與異議性社團 意識報的定位在社內與社外皆有過爭論:曾有社員希望意識報回歸一般媒體,在與 其他學校的異議性社團互動時,意識報也常面臨的「是否為異議性社團」的質疑。創社 之初,孫有蓉並不將意識報定位為異議性社團,「我的關懷不是去抗議,而是後勤—— 這件事情為什麼重要、為什麼你要了解它。」比如野草莓運動時,幾乎所有社員都到現 場參與,意識報具備媒體與行動者的雙重身分。但野草莓特刊(015 刊)不止於特定立 場的倡議,而是勾勒出事件全貌、探討制度的核心問題及學運的組織策劃。另一場大 型社會運動:三一八運動時,意識報經過討論才決定投入,形成了學生+運動+媒體三 位一體的角色,身為學生團體較為彈性,而校園媒體的性質也使得學生領袖願意接受採 訪,但學生身分同時也帶來限制,像是時間、資源不足的限制等。 籌辦意識報時,孫有蓉曾花一段時間去認識各校的異議性社團,包含台大的大陸 社、大新社等,以備之後邀稿、訪問之需。之後意識報與異議性社團的確有一些合作, 像是舉辦論壇、社會影展等,但整體而言互動不多。意識報居於異議性社團與自治社團 的光譜之間,在議題的立場上,雖不常與其他異議性或自治性社團相左,但保有採訪與 論述的習慣,盡力使得切入角度較保持客觀。 在董昱擔任總編時,紹興社區的迫遷案正值討論高峰,意識報也投入其中,像是訪 調、出席社區尾牙。「不只去寫報導,還有一個很主要的行動是校慶時穿黑衣抗議、去 鬧場。」那時意識報與大陸社、大新社、生治會經常合作,已相互熟悉,意識報儼然已 成為倡議者的一份子。這段時間,意識報與異議性社團的區隔,因意識報多次在議題上 的表態、合作,漸漸趨於模糊,社員身份上也出現重疊。 董昱的下一屆總編曾稚驊更是表示,意識報很像「有在寫稿的異議性社團」,彼時 校園內各個異議性社團的合作密切,「比如說大新要打某個議題就會來問我們,有沒有 空來記者會、幫忙當人頭也好。」曾稚驊認為意識報之所以能作為異議性媒體,與台大
8
校園的異議性網絡有密切關聯。「台大那時候有很多社團可以撐起不同面向的東西,所 以我們有自己很大的空間去建立異議性媒體的身份,其他學校就通常沒有這種空間。」 綜上,曾稚驊將意識報定位為異議性媒體,並以當時的「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苦 勞網作為榜樣。 然而所謂「異議性媒體」,與其他異議性社團仍所區隔,就社員招募狀況而言,曾 稚驊指出,當年政治參與的方式不多,加入異議性社團、聲援社運為重要管道;今日參 與政治、社會議題的方式有更多可能,當異議性社團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時,這些社團就 面臨到招生危機。但是意識報已經打下目前無人可取代的位置,也就是作為持續發刊、 運作的異議性媒體,「我們有自己的基礎,所以比較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在社內氛圍上,由於意識報不如異議性社團有明確要關注的議題,成員可自由選擇 想關心的議題,因而意識報的組成比較多元,曾稚驊說「我們比較怪、比較有活力,在 整個大學的異議性社團來看,我們是很特別的存在。」張欣嘉提到,林月先、潘雅琪擔 任社長與總編時,營造出社內輕鬆的氣氛,「就算知道的很少也可以發表意見,每個人 都能用自己已知的資訊討論事情,意識報製造了這個氛圍。」在知識門檻上,曾擔任社 長的羅盤針認為,加入意識報不需有非常多的先備知識,參與門檻較其他異議性社團來 的低。意識報媒體的特性可使社員邊寫邊學,報導更是從親民的角度出發,希望能讓一 般學生能夠理解。 凌心耕則認為,聚集的原因是因為理念相近,我們因而可能成為想法相同的朋友, 但因為有共同的目標,也就是完成稿件,讓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有特定事情可以做,於是, 「寫稿是差事但不是工作,是結果而不是原因。」至於如何增進社內凝聚力,各屆均以 不同活動促進社員情感交流,像是童昱文在擔任總編時,曾推動社員互訪活動,讓原本 相互不熟悉的社員有機會認識彼此。
9
綜上,意識報在不同的議題和時空背景下調整定位與角色,凌心耕談起自己擔任總 編時的情況,「意識報定位很彈性,可攻可守,大家該怎麼想,要看分工。」像是一些 校園議題中,可以加入前線的連署、抗爭衝鋒陷陣,至於其他的議題,則作為後勤,透 過深度分析的專題、逐字稿以及快訊等方式傳播資訊。「意識報是跨很多邊界的社團」 編輯曾稚驊如此描述。
意識與學生自治組織 意識報初期,孫有蓉擔任社長時,嚴格禁止社員對學生會會長選舉做任何表態,也 不鼓勵社員兼任學生自治組織的行政職。一方面是因為她自己是學生代表,在選委會 內工作;一方面也是因為意識報工作量龐大,難以兼顧其他工作。董昱擔任總編時,社 內對學生會會長選舉有一定的討論度,有社員以個人名義參與選戰,也有人做候選人訪 問,後來訪問學生會會長候選人成為意識報的傳統。 近年,意識報與學生會的關係逐漸緊密,林月先提到,當時的學生會會長與意識報 關係較好,意識報與學生會在事件發生時也會相互討論。競選時期有候選人有意將意 識報拉入競選團隊,但她覺得兩者還是要分開。有些社員有在學生會擔任幹部,「但他 們自己會做切割,做自治就沒有做意識報,」不過兼具兩種身份也有好處,就是「消息 通」。 時至今日,前任社長凃峻清直接參選並選上學生會會長,許多社員也以個人名義表 態支持,部分社員更進一步加入競選團隊。不過,採訪會長候選人的報導仍強調以媒體 中立的立場出發。整體而言,意識報與學生自治組織的區隔不再壁壘分明。然而,意識 報與其他組織的合作與當屆成員風格有很大的關係,和倡議組織的邊界也在轉變、流動 持續發展。
小結 意識報作為「帶有特定立場的媒體」,或多或少會擔心,外界如何看待這樣的「異 議性媒體」,亦曾擔心報導有所偏頗。對於媒體與異議性社團是否需要區隔、以及如何 區隔的問題,長期為各屆成員不斷討論爭辯,不過這麼多屆下來,都對意識報的異議性 也有一定的認同,即便已選擇特定切入點報導事件,仍力求客觀地爬梳脈絡,而非吶喊 型的倡議。
10
性 質 和 定 位
意識報的關懷面向 陳泓瑋、許悅
校園、社會? 在創刊的初期,意識報還沒有確定文章的內容 以及走向,因此當時的議題以及風格會隨著編輯的 傾向而受到影響,文章可能是討論各人文學科的學 術思想,或者是關於社會運動與議題的介紹,也有 校園學生自治、權利與福利等議題。之後,逐漸發 展出同時關注社會與校園議題的走向,李問認為: 「現在看起來會覺得這兩個要並重,透過不同主題 的搭配吸引不同受眾。」
調,意識報作為校園媒體,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 發、敘事,然而凌心耕則不認為意識報需要抱著「校 園是一個小社會,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關注議題」的 態度,強調其實不需要受此框架拘束,在很多事情 上並非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關注、討論各式各樣的 議題。事實上,回應這個問題,每一屆所採取的態 度與詮釋方式,隨著當屆組成的成員不同,而受到 很大的影響。
雖然如此,一個議題「和校園的關係是什麼」 仍舊是不同屆持續辯論的重點,或許有人可能會強
議題本身的立場 除了意識報關注議題的類型之外,對於議題本 身的立場也往往是討論的重點,最常遇到的質疑, 曾稚驊說,「就是人家覺得你不中立不客觀」。在 創刊初期幾屆,意識報會討論立場的選擇,比較多 是關於與學生自治選舉與「可不可以選邊站」等問 題,在社會議題的立場上則比較不會經過辯論,例 如紹興社區,董昱表示,「因為抗爭對象是學校, 大家就是直接衝。」 然而,到了中期,「光是同志大遊行要不要連 署這件事,都沒有這麼當然」林月先回憶,「我記 得當初有同學在一個議題上持不同的意見,最後同 遊就沒有連署。」每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是組 織內批判性思考與討論的機會。潘雅琪與張欣嘉擔 任總編的時期,非常強調內部成員的意見表達與呈 現,編會在討論議題的時候,「剛開始都沒答案, 所以我每次討論都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講」張欣嘉說, 「當時我的口頭禪就是『你要不要說說看』,因為 我就很好奇大家怎麼想,想跟他們討論多一點,我 不評論,先聽聽大家的想法。」 許哲榕、翁鈺清時代,期待意識報用學生身分 走出校園,使意識報除了作為「校園報」之外,更 能有「社區報」的性質,因此積極投入社會運動, 特別是土地迫遷相關的議題,常常到抗爭現場參與
抗爭,或者到田野進行報導。他們亦參與過許多議 題連署、和其他社團合辦校內小遊行等活動,並與 其他大學刊物社團交流等,是行動力相當高的一屆。 到後期,黃怡菁認為意識報在校園中是「中立、 偏覺青」的形象,無論是中國新歌聲或者校長遴選 爭議時,都不算作為發聲的領頭羊,而是補充論述、 傳播資訊的後勤。然而,下一屆的擔任總編與社長 的童昱文與 凃 峻清則與前一屆有很大的不同,對議 題的連署與表態等從不含糊,有走上前線的態勢, 之後的發展如何仍有待觀察。可以確定的是,該採 取什麼樣的立場這個問題,一定仍會經過熱烈的激 辯與思考。 意識報作為扁平而不科層的組織,特色是會受 到成員風格的強烈影響,而這樣的現象的確反映在 意識報對議題的走向與立場上,因屆而異,各有千 秋。孫有蓉認為媒體有立場不是問題,「書寫者跟 行動者之間的界線本來就非常模糊」,重點應該是 「至少要一致、不可以扭曲後面你要報導的事實。」 無論如何,回到意識報的初衷,如何在不同立場的 人們間,提供開啟對話、轉譯的可能,則是大家的 共識與目標。
11
意識報的運作與困境 運作
陳泓瑋、許悅
招生方式 學生加入意識報的原因經常是透過人際連帶, 因此許多社員因高中參與人社班、人社營、校刊社 而認識,或是來自相同系所,像是孫有蓉讀哲學系, 那時她就拉來了一些哲學系社員;後來的科系組成 以社會系與法律系為大宗,人類系、歷史系等人文 社會科系的社員也佔了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張 欣嘉是唯一來自電機系的總編,陳品丞是唯一來自 數學系的社長。
媒體相關的大型運動,因為意識報有上台講話,「大 家多少有看到學校裡有這樣的社團」,那學期過後 來迎新的同學驟增,「我從來沒看過迎新有三十人 來,我嚇到因為教室坐不下,之前每次迎新五個就 很多了。」翁鈺清說,自己擔任社長的那屆意識報 關心迫遷、校園附近的社區、系所空間議題,有一 定數量非人文科系的成員加入,像是來自管院電機 或是生科的同學。
意識報對特定議題的關懷也是吸引有共鳴的學 生參與的緣由。曾稚驊說,反媒體壟斷是第一次有
迎新軼事 現今意識報的迎新通常與編會結合,總編簡 介意識報整體風格後,幹部談談自己預計帶的專 題,接著就是讓新社員自我介紹。早期的意識報迎 新上曾發生過許多軼事,曾稚驊說自己會打鼓、 董昱會彈吉他,表演「意識報歌」。1 董昱還曾經 在迎新上把大家帶到生科系館頂樓,找比較熟文史
的意識報老人回來介紹,還有唱歌、拿著仙女棒畫 consciousness。許月苓也提到,「幹部們突發奇想, 在綜合大樓辦完迎新後,邊導覽邊走到傅園,用小 烤肉爐燒意識報給校長傅斯年,告訴他現在學生對 社會的期許和貢獻。」2
社遊 社遊在創刊之時即存在,除了出去玩、促進社 員相互認識外,還要寫稿、訪問,回來後出刊,社 遊出刊可以說是意識報長久以來的傳統。談起社遊 的起源,李問說,「台大很多社團從八九零年代就 開始有這種訪調,所以一開始意識報社遊一開始是 到農田、苗栗大南埔、宗教廟宇、雜貨店。」台大 社團一直都有在做農村訪調,要了解社區的歷史背 景或相關的社會議題時,就會用一兩個禮拜,分頭 去蒐集彙整資訊、累積素材、挑選議題,研究台灣 農村遇到的困難、對政府推行政策的反應。凌心耕 認為,社遊刊的主題通常是社員本來就熟悉的議題, 且大多都與土地議題相關,內容很精華。
Buklavu 特刊(093 刊)是意識報最後一次社遊 出刊,林庭葦指出當時社遊刊的問題在於,有些社 員來社遊卻沒有繼續參與出刊,導致狀況有些混亂。 後來社遊就不再出刊,轉以社員情感交流、互相認 識的功能為主。 一個出刊物的社團能夠經營十二屆並持續產出, 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發展至今,也經歷過大大小 小的風波與危機,意識報能夠存活到今日,許多歷 屆幹部都感到欣慰。意識報的經營並非一帆風順, 主要的兩個困境,便是經費與成員人事的維繫。
1 曾稚驊:「董昱接總編之後,李問跟他就在想要寫歌,某一天就我跟李問、董昱、謝佳榮四個人在男七的屋頂填詞,他們已經 寫好旋律。然後我找我朋友借個經費,就非洲鼓啊,迎新的時候就表演,蠻荒唐的,但這個後來變成接近傳統,我接總編之後董 昱也沒空來就沒有了,但基本上只要我們兩個在就會弄這個。」 2 許月苓:「當時還怕銅版紙燒了有臭味會被發現,還想說雖然封面也很重要,但是還是請校長看裡面的重點就好。而且竟然到 最後都沒有被發現,還真的把很多內頁都燒完了。」
12
困境 經費 目前意識報能夠穩定出刊,有賴學校課活組提 供的經費,在這之前,如何籌措足夠的財源,是每 一屆總編社長都會遇到的難題。過程中,有幾屆曾 因經費不足幾乎無法發刊,像是許哲榕時代,意識 報一度陷入財務危機,那時孫有蓉建議該屆社員寫 信給歷屆幹部募款,意識報因而順利度過難關。 起初意識報常去溫州街拉贊助,向咖啡廳老闆 介紹刊物,一步步籌措出創刊經費,在這四處募款 的過程中,曾發生過許多軼事。而後,與店家合作、
利用各式機會拓增訂戶名單都是重要的財源。另外, 意識報也曾嘗試做較為組織化的事情,例如廣告業 務、募資平台等,反映出校園媒體試圖脫離校園, 以廣告贊助形式維繫社團營運的嘗試。 後來意識報在共生音樂節、杜鵑花節等園遊會 擺攤時,也會賣意識蟲小貼紙、明信片,一面發刊 物一面募款,偶爾會有驚喜的收穫。
人事 創社初期,意識報出刊頻率非常高,寫稿是一 件非常耗費時間、心力的事情,因此並沒有很多人 願意花時間全心投入,也有許多記者寫完一兩刊便 逐漸淡出,於是人員流動、流失的速度非常快,經 驗更難以傳承。除了寫作本身的難度之外,在成員 都是自願參與的情形下,對於當時的幹部來說,如 何使社團以及刊物的運作在進度上是非常困難的工 作。事實上,記者拖稿或其他因素導致出刊困難, 仍舊是每一任總編以及各編輯都需要面對的難題, 要如何在「給予適當交稿壓力」與「社團順利運作」 之間求取平衡,歷屆所面臨的情況不盡相同,管理 上也採取不同的相應策略。 組織成員人數以及彼此關係的維繫也是社團營 運非常重要的面向。意識報曾多次發生成員不足而 差點倒社的情形,很多屆社長最重要的任務,便是 避免意識報因此成為歷史,所以想盡辦法「把人留 下來」。林必修表示,她擔任社長的時候「女生少、 人少,意識報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林月先時期,
更因為資深的社員剛好都離開社團,導致出現嚴重 的世代斷層,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在之後的幾屆, 又發生過幾次類似的情形。另外,從創社初期到現 在,意識報成員的招生方式往往依靠舊成員本身的 人際網絡,這樣「人拉人」的關係,容易使成員難 以加入既有的小圈子,如何經營成員的參與、認同 感,也成為多屆社長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於社團的經營,潘雅琪有自己的一番體悟, 「總編、社長之間要先成為朋友,那大家才會是朋 友。」她強調,所謂的成為朋友,在於能否「無障 礙溝通」。而意識報作為一個扁平的組織,很依賴 團隊合作的順暢,因此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之間,就 需要磨合、培養默契並不斷溝通,領頭的總編社長, 應該要以身作則、起到示範作用。
13
參與意識報 ——經驗與收穫 陳泓瑋、許悅
▲台大意識報參與共生音樂節 對於很多歷任總編、社長來說,參與意識報是 很難忘的經驗。陳品丞認為意識報這樣一個人員流 動的社團可以「做出高壓、用腦、勞力的工作」, 是很特別的、神奇的。意識報除了對於記者寫作、 編輯能力的提升,在其他方面亦有長足的幫助。許 多人提到,從帶領、管理組織的經驗中獲得許多心 得,這些對於之後於其他組織內的工作、合作都是 養分。 專題寫作亦提供成員許多訪調、走入田野的機 會,例如社遊的過程中,能夠了解背後的歷史以及 其他社會議題,將資訊彙整並累積素材,以評估當 地的問題以及政府政策產生的效果,並培養批判的 精神。李問表示,「那時候去曲冰(南投布農族部 落)對於我個人來說是很大的收穫,我雖然是念人 類學系,但人類學系要到大三才會有機會去田野訪 調,但因為意識報,大一大二就提早有更多採訪的 機會。」
14
林庭葦更舉《自由之夏》的例子凸顯意識報對 她的重要性,就像自由之夏之於美國之後的許多社 會運動,她將加入意識報形容為改變自己人生的重 要事件,無論是媒體經驗的累積、認識的人到對議 題的關懷,對她都有深遠的影響。林月先則形容「意 識報的各種啟蒙」徹底改變了她人生生涯的選擇, 給予她能夠帶去任何地方實踐的能力與視野。 事實上,無論是擔任記者、從政、投入文史工 作、在 NGO 組織工作、從事社會運動或在各行各業, 成員的出路反映了意識報組成份子的多元樣態。其 中,許多前意識報成員投入了與公共領域相關的工 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並延續大學時的熱情, 持續關懷著議題與社會。
議題回顧 編輯的話
黃脩
閔、
鐘晨
屹
意識報長期在時效與深度間,盡力挖掘議題產生的脈絡,透過專題報導爬梳校內外的公共議題。作為某 種紀錄者,意識報見證了這十年多來不同人的生活、不同地方的爭議,甚至是長期深耕持續來回的各種議題。 每個議題背後,都有一群人在捍衛著或生活著,人們或許會凋零、會開始忘記,可是當我們去挖掘過去、去 重新理解來龍去脈時,意識報若能作為其中一種記憶的保存者,真實的保留記者們當時的感受、論述的力道, 這也是作為意識報成員最大的驕傲,每當看見在爬梳議題歷史時,大家從搜尋引擎點入的、引用註解的意識 報部落格,就在在提醒我們書寫的力量,乃是在抵抗遺忘。 一直以來,我們關注的校內外議題十分多元,有時候是依照社員們所討論出來的議題進行追蹤,有時候 是幹部們加入的其他組織所及的主題,有時候則是與當時的時局有關而開始進行的探討。這些議題直到現 在可能都在持續被探討,僅以幾刊作為舉例,包含轉型正義(051 白色恐怖、074 陳文成廣場、088 校園威 權)、原住民(071 台大原聲帶社、083 港口部落、093Buklavu 特刊)、空間(075 公館徒步區、084 生科 館、095 校園規劃)、生活(076 宿舍專題、079 租屋專題、080 社科院餐廳專題)、校園少數(069 吸菸者、 077 復學生、088 心輔專題)、學生自治(074 學生法院、089 兩會爭議、099 學代會)、學權(075 校際 選課、076 二一三一、077 社團與學權、080 社輔會、092 助教勞權、096 中國新歌聲)、性別(075 女研 專訪、076 友善宿舍、082 男舞者、086 性別與體育、089 非主流男同志)、社企 / 服務(074 胡廷碩專訪、 081 布穀魚、082 國際志工)、土地(070 水源嘉禾、083 港口部落、 085 蟾蜍山、087 台中特刊、090 嘉 禾新村、091 彰化特刊)。 在這些眾多的議題中,本專題將分成三篇,就「土地」、「校園空間」及「校園少數」的議題進行持續 追蹤與報導,重新爬梳這些校內外重要事件與爭議的來龍去脈、意識報曾扮演怎樣的位置、曾經撰寫過的進 度,並且經由時間的累積,探討其現在的發展,這些議題背後承載重量的推進、意識報的定位,共分成「校 園少數議題」、「土地議題綜覽」、「空間議題追蹤」三篇。
議題回顧
意識報中出現的土地議題 閔
黃脩
本專題將帶大家回顧意識報曾經寫過的土地議題,土地議題有許多面向,包含不同部落的地景變遷、農村的 蕭條與轉型,涉及到都市更新、進步史觀、不同族群變動下的遷居,也往往與迫遷、居住正義有關,探尋背 後所面對的歷史脈絡、生存權衝突,進一步關注每個個體、不同居民間如何集結成立組織、與學生倡議組織 合作,努力在媒體與社運中發聲,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又將面對怎樣的公權力。透過追蹤過往的土地議題, 其發展的脈絡與倡議的流變,也連結到現今這些不同議題間的發展。
15
意識報的土地議題綜覽 談起意識報與土地議題的聯繫,似乎有一種命 定的關聯,歷任不少總編與社長都提到,在他們經 營意識報的期間,都正好有土地運動的發生,而影 響到寫作的方向與意識報的定位。最早的土地議題 撰寫,其實自創辦人孫有蓉開始,即有針對苗栗大 南埔的田野調查紀錄,探討農業政策與台灣農村普 遍面臨的困境,從 2009 年開始,當時由李問擔任總 編輯,社會四的呂其正主筆,連寫了好幾篇,分別 探討卓社山布農族人的百年遷移史、台大農場與舟 山路的過往、公館地景變遷等,從文史的角度出發, 反思土地制度背後潛藏的價值觀。在那個時期,也 留下了關於瑠公圳的紀錄、附近居民的故事與台北 的地景變遷。 接著,土地議題的論述主軸逐漸轉向,轉往更 迫切的居住正義與反迫遷等倡議型議題,99-2 及 100 學年度董昱擔任總編輯、101 學年度曾稚驊時任 總編輯時,紹興運動開始發展,意識報的社員不只 撰寫報導,也在 2012 年校慶身穿黑衣抗議鬧場(以 鬧場一詞反映當時的行動及反諷學校的強勢),當 時意識報之所以寫土地議題,主要是配合當時的政 局和局勢,因為國光石化剛結束,那批原先倡議的 人全部轉入農陣,成為當時最有力量的社會運動, 意識報即以土地運動做為題材,紀錄當時的議題推 動與社會運動狀況。也因為紹興社區的爭議一直在 發生、其他土地議題的持續推動,接下來的幾屆總 編(潘雅琪、張欣嘉、許哲榕、林庭葦、何采穎) 也都以土地議題作為重要的核心撰寫方向,撰寫樂 生保留運動十年回顧講座的紀錄(2014)、高雄大
林蒲社區南邊的小漁港面臨的撤村議題(2015)、 中油遷廠下的退休員工居住權益及宏南宏毅社區 的 保 存(2015)、 蟾 蜍 山 的 空 屋 利 用 與 校 地 想 像 (2016)、嘉禾新村保存運動與空間變遷(2017), 有些以專題的形式呈現,有些則是快訊的報導,但 都凸顯了土地作為一個需要長年累積的抗爭性議題, 背後難以一蹴而幾的過程、推動的困難性,以及意 識報在內部培力上的議題深化,具延續性的敘事與 論述主軸。 近年來,許多人認為土地議題的關注度,因為 性別平權、中國因素及轉型正義等其他議題的發生, 使得其聲量在多元化的倡議中逐漸降低,但事實上 眾多土地議題仍然在持續發生與綿延,大觀社區的 訴訟及強拆、樂生療養院提出的大平台方案與入口 意象訴求等,意識報於 2018 年連署大觀社區原地安 置的訴求,也在 2019 年仍持續關注樂生的動向,撰 寫快訊、紀錄樂生院民與學生抗議「懸空電梯陸橋 方案」的六步一跪與記者會。 接下來,本文將聚焦在意識報曾經撰寫過的紹 興社區、樂生療養院,原因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在後 續都有持續的爭議、及政府承諾下的進度壓力,且 意識報自 2014 年後鮮少繼續更新其後的發展,本篇 希望能佐以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發展情況,論述其訴 求與抗爭的實踐、居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學生居 中扮演的角色轉變等,希望能更新過往所追蹤的進 度,建立更完整的圖像。
紹興社區 意識報曾於 2011 年(42 刊)、2012 年(52 刊)專題報導紹興社區的爭議,以及兩次台大校慶抗爭的經過 與訴求,也在 2013 年(63 刊新生特刊)持續追蹤紹興社區安置方案研究小組的安置方案討論。同時,意識 報也運用快訊的形式,在 2014 年撰寫紹興大吟釀、紹興學程居住週的活動,紀錄在社區中的工作坊、當時 舉辦的講座與在活大攤位的倡議。
16
紹興社區位在中正 紀念堂北側、紹興南街西邊,在日治時期曾 供台北醫院和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醫務官作為宿舍 使用,1949 年後則吸納遷台的高階軍民,低階軍官 則是沿著日式宿舍自建住屋,也因為鄰近台北車站, 1960 年代後陸續作為許多移民居住的地方,也發展 成更成熟綿密的社區網路。以法律層面來看,紹興 地區的確是違建聚落,在聯合國的定義下即為非正 式住居,即使兩公約已經國內法化,居住權的概念 仍然難以推行到實際的法律應用上,又雖然經濟社
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四號一般性意見有提到非正 規住居也應享有保有權的法律保障,且應避免迫遷 情事發生,然而國內現行訴訟意見皆認為很難由既 有法規推導出非正式住居的居住權。 基於政府國土活化政策的背景,以及校方興建 醫學院大樓的需求,台大不斷想要收回土地。2010 年 起, 紹 興 社 區 拆 遷 自 救 會 成 立、 台 大 學 生 進 入 紹興,但 2011 年 5 月台大仍向社區居民提民事訴 訟,當時分成十一股(十一個法官分別進行審理)
042
事件 區拆遷 世強 紹興社 ─ ─ 一 鄭 函 ◎政治 存證信 的 來 寄 遠流長 城 從台大 區的源 黃得 紹興社 人類二 ─ ◎ ─ 落 聚 佳榮 老兵 二 謝 舍間的 ◎政治 日式宿 街 興南 兵與紹 陳宗延 ── 老 學三 事 故 ◎醫 命 生 曾稚驊 子 的 工二 的一甲 張伯伯 化 家 ◎ 廖 涵 宿舍與 不同? 陳稚 街日式 以有何 法律四 紹興南 政府可 瑜 和 彥 大 邱 ,台 四 建拆遷 ◎社會 面對違 難題 史 歷 案? 村的 區拆遷 宗延 列管眷 紹興社 三 陳 注 學 正視非 關 醫 該 ◎ 應 生 醫學 為什麼 投稿:
紹興社區事件 年表 寫在抗爭之後 ——簡報紹興 社區議
052
題進度與近況 ◎中文一 道——學生在 劉均 紹興的行動 ◎中文一 劉 專案小組的進 均 度與方向 ◎社會一 八十台大尚在 方 品 智 學步——訴訟 案與紹興社區 ◎化工三 去/留之間— 曾稚驊 —紹興社區的 現在與未知的 將來 ◎社工三 董昱 創造溝通的管
,都是拆屋還地與不當得利返還。台大學生在 2011 年與 2012 年的校慶,身穿黑衣發起抗爭,學生運用 醫學院專案會議提案合意停止訴訟,居民主張「全 面撤告,對等協商」,校方態度從堅持訴訟到稍微 軟化,在第二次的校慶抗議與居民的絕食抗爭後, 校方同意將不當得利罰額降為百分之一,也承諾會 有中繼的安置方案。然而,卻直到三年後才簽訂備 忘錄,將紹興社區納入公辦都更,由於台大校方自 校慶抗爭後總算有實質進展,意識報於 2015 年(81 刊)也將紹興社區寫入新生特刊,聚焦在該年五月 一日,台大與台北市簽署臺大紹興南街基地再生計 畫合作意向書(MOU)後的公辦都更,內容雖協議 居民會有暫居的住所,待公辦都更後重建房舍後, 居民可再搬回來租用二十年,但有許多地方仍值得 檢討與擔憂,包含未來住所的租金與租期的計算方 式、暫居的中繼方案不夠明確,都更程序中如何確
保居民參與等。 2016 年通過都市計畫細部變更,由台大提供 土地、北市府負責實施,開始興建台大醫研大樓, 2017 年台大與紹興權益促進會(前身為紹興社區自 救會)[1]簽署「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合作意 向書」,社區居民可先搬到中繼住宅,待公辦都更 四年後開發完成,可再向台大租用房舍,雖有關經 費來源可否來自於校務基金、確立中繼過程得否使 用組合屋與臨時住宅、國有地能否安置違建戶等眾 多議題上仍有分歧,但過程中已盡量維護居民的居 住權,保障他們能負擔租金、有地方得以安全地居 住,台大也同意未來居民遷回居住時,將以社會住 宅模式經營紹興社區,將以教學生活實驗區安置居 民,大致符合紹興學程[2]與紹興權益促進會當初 提及的居住權保障。
[1]紹興權益促進會:原自救會,紹興社區拆遷自救會於 2010 年 7 月成立。 [2]紹興學程為關注紹興社區的社區組織工作者,與居民共同向各方協調安置計畫,同時許多人也在反迫遷連線的組織中。
17
不過,面對仍有少數住戶不願意接受方案拆屋 撤離,紹興學程需要衡平大多數居民的權益,也需 要持續與其他住戶溝通能接受的幅度與理念,此時 就會面臨學生與不同居民端,對校方與社會大眾倡 議時的論述與力道策略,是否應該有所不同,況且, 若台大以當初的勝訴結果向少數居民要求強制執行, 應該如何既保障少數居民的最低生活權益,又能持 續與校方溝通其他住戶搬遷回來的補貼租金、居民 在社會住宅中的定位、社區與台大的合作模式等, 是需要持續溝通的。 況且,即使按照台大的預期開發期程規劃,目 前紹興社區的公辦都更計畫,也已延宕許久,台北 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表示,「台大紹興南案」分別 於 2016 年、2018 年招標,皆以流標收場,雖多數 居民與台大和解已搬離當地,但若遲遲無廠商招標, 仍會面臨到擘劃的藍圖無法在期限內建造完成的問 題,此時,居民遷回的時限(2021 年)會延後,台 大補貼的 1400 萬中繼租金,是以四年作為完成 公 辦都更的計算,居民在租金的負擔上可能會有壓力。 上述之疑問與延伸,從 2010 年開始,即將屆 滿十年,有許多居民已經凋零,而始終沒有機會回
「家」,有些居民還在等待遷回熟悉的生活環境。 這些訴求需要台大、市政府與社區的持續協調,才 能建立未來合作與溝通的模式。長遠來看,紹興社 區所涉及的國土問題也非單一個案,國有公用與非 公用土地管理機關的相關辦法需要進一步討論。對 於應該受信賴保護、居住權保障的居民,需要法律 上具體的落實,也需要實務上發展出更多不同的方 案,才能跳脫出僅拆除 / 原地續住的二分定論,真正 落實對於能負擔住所費用、能住得安心的居住權實 質意涵。紹興學程更強調,法律作為某一種社會關 係的化約與公平正義的衡量標準,常會在具體個案 中,忽略了國家住宅政策的選擇、違建社區的歷史 因素、甚至是居民間不同於金錢衡量的安定感的追 求,而直接進入法律層次上對於權利範疇的探討。 在從法律角度思考「居住權」之餘,我們也應該關 注政治與經濟、政策與結構的互相影響,居民的高 風險經濟生活、勞動市場的變動,影響到其健康狀 況、職業型態,也加深了所謂「搬出去」的難度, 而形成了對於居住權的倡議,由此可見,背後不只 是住居的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結構的脈絡,包含仍 必須持續工作的高齡現象、維持生活的需求等,都 鑲嵌進居民難以扭轉的日常處境。
樂生療養院 意識報曾於 2014 年撰寫過「扎根十年 走過高低──樂生保留運動回顧講座」, 藉由播放樂生自 2004-2007 年間的抗爭 行動紀錄片「樂生劫運 2.0」,介紹當 時樂生療養院面臨捷運局、文化建設委 員會(下稱文建會)等不同議題的交 織下,所做出的體制外抗議與體制內 對話。
2014.6.7
扎根十年 走 過高低── 樂生保留運動 回顧講座
樂生的議題, 涉及到公衛與疾病議題的討論、痲瘋病的污名化問 題、自日治時期開始的歷史沿革、院區文化遺址與 保存運動,以及對於醫療人權、人格尊嚴本身的保 障。從 1993 年政府決定將捷運機廠位址搬遷到樂生 院所在的地區開始,樂生的抗爭就此展開漫漫長路。
18
當時外界還沒有介入組織運動,院民自己開始進 行抗爭,1990 年代因為捷運工程的動工,有些院舍
遭到拆除,2003 年醫學院學生訪調,從一開始不知 道院民不同意搬遷,直到訪調發現院民真正意願,開 始有學生關注,2004 年「青年樂生聯盟」(主要由 大學生組成,下稱樂青)成立,2005 年「樂生保留 自救會」(由院民組成,下稱自救會)成立,學生 開始與院民討論與開會,除了遊行外,也舉辦樂生 文學週末、農夫市集、音樂會等活動,因為這樣, 有更多大學生的參與和加入。
若 將 成 果 與 倡 議 以 階 段 性 的 方 式 來 理 解, 自 1990 年代準備動工,到 2002 年捷運的正式開工, 陸續拆除樂生近 70% 建築,第一波樂生保留運動最 激烈的階段,為 2005 至 2008 年期間,當時的討論 都已經是針對剩下 30% 土地的面積,捷運局提出的 方案是保留剩下 30% 土地中的 41.6%,無法符合院 民原地續住需求,文建會則請工程顧問公司進行評 估,而提出 90%的方案(保留原樂生療養院土地面 積的 27%),但捷運局仍持續將院民遷居至不符合 院民需求的醫療大樓,行政院則表示依照 41.6% 案 進行,且行政院否決文建會的過程,並無任何公開 審議的紀錄。陸續幾波的強制拆遷、警察暴力施加 在抗爭運動上,2008 年,幾棟對於院民十分重要的 象徵性建築物被拆遷,包含醫院機構 (王字型醫療 大樓部分被拆除)、貞德舍跟中山堂禮堂(作為劇 團表演、看電視、樂青集會的場所)。 第二波是 2013 年的走山危機,因為捷運機廠工 程挖斷坡腳,院舍造成大幅度下陷和大裂縫產生, 聚落有些已在懸崖邊,衛福部將醫療資源與照護資 源遷走,院民有些只能住到新大樓,而不能採用居 家療養的方式,有些則是須使用代步車繞一大段路 去看醫生,當續電力不足,中途就只能卻步、困在 路途。當時反走山運動的最高目標是遷移機廠,把 坡腳填回來。在協商過程中,捷運局認為在邊坡打 密集地錨便可解決走山危機,但事實並非如此,抗 爭後地質測下去發現地錨負重率非常緊繃,才以填 土方穩固的方式挽救,變成了明挖覆蓋方案。 第三波是從 2015 年開始的陸橋方案,捷運局提 出了對機廠工程影響最小、施作最方便的「陸橋方 案」,但方案中的電梯對院民而言,手指並不方便 按電梯,迴轉八次的之字型坡道,對於代步車更是 不便,未考慮到院民需求,使用上十分不友善。且 其挖斷山坡的土,將原本遍佈植栽的山坡地,變成 光禿的斷崖,政府卻不打算正視錯誤的政策,不願 將斷崖回填並種回植栽。 當時台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的大平台方案,是 與院民共同討論參與設計,使院民重新回歸重建方 案的核心。緩坡大平台不僅在於便利性,更在於重 建樂生重要歷史場景的 Y 字入口路型、復原山坡地 景,院民曾說過:「病人要走一條路,正常人走另 外一條。」院長室旁邊有一個大石頭:以院作家, 象徵院民在那一刻意識到自己出不去,那個「家」 的意涵,其實是帶有強制性的。Y 字界碑濃縮了物理 上隔離與社會上隔離的意義,反映了院民曾經如何 被強制隔離,被剝奪了住在自己家裡、正常工作的
權利。大平台方案曾於 2016 年國發會跨部會協調, 但因未留下會議紀錄而遭捷運局否認,這幾乎是樂 生十幾年來不斷在對抗的代議政治,公聽會變成某 種橡皮圖章。對於院民及倡議學生而言,迫遷和社 運導致他們很難對於政黨有所期待,中間的波折使 得他們更難去選擇相信政府。 2019 年 4 月捷運局擅自拆除樂生院舊大門門 柱,更凸顯規劃單位的思考模式,始終未將院民納 入考慮,樂生院是在被拆遷後,才被認定為歷史建 築及文化景觀,然而即使被歸類為文化景觀,拆遷 也沒有相關罰則,僅是文化局、捷運局跟院方(執 行院方)自己開協調會,整理出一個對外說明的版 本。 整個運動若從後設性的觀點來看,或許可以盡 可能用階段論、或是以方向來概括,但其實各種議 題與主張都是交雜在其中,像是照護人員不足、要 求補助等議題,可能就會在不同的領域和時期被反 覆述說。 在這樣長期議題深耕的過程中,青年樂生聯盟 幾乎每過一陣子就會世代交替、注入新血,自 2015 年開始待在樂青的成員林庭葦就提到,現在在樂青 的人,有可能會跟十幾年前來幫忙的大學生完全沒 有交集。而新加入的成員謝宗翰則認為:「老樂青 會面臨的狀況,是不知道現在的樂生持續遇到什麼 問題,而年輕一代的難題,則是對樂生沒什麼印象, 想要拉起這兩塊的關注,是目前最需要努力的目 標。」 加入的青年,有些人可能是參與了大新社,或 是去了農陣才旁聽到樂生議題,也有些是因為課堂 上的講座、樂青辦的活動而加入;另一位自 2017 年 加入樂青的張宸晧也提到:「樂生也是一個擴散出 去的地方,樂青後來很多去做了別的運動,國光石 化、反風車等,成員都是重疊的,因為都共同在意 這些理念。」院民曾經幫過反核的舉牌聲援,2014 年也有喊一個口號「同志挺樂生,樂生挺同志」。 從中,我們可以看見這些議題的互相串聯,以及青 年在尋找定位時,是需要穿梭在不同社會運動與組 織間協力的。 院民在看待參與的學生時,總是擔心學生太辛 苦,也很欣慰有新的學生願意加入,但其實,真正 在承受那些生理與心理上的苦痛者,仍是他們自己。 院民是在這十五年來一直都在、也被迫得一直在的 人,他們更是一起生活很久的夥伴,很多院民從生
19
到死都在這個地方,樂生有納骨塔、火葬場,像是 遺世的國家:樂生共和國,醫院就在太平間旁邊, 通常不會通知家人或是家人不願意前來,在過世時 身邊沒有任何親人的情況下,宿舍的室友會幫忙念 經,對他們而言,即使現在已經沒有強制隔離制度, 但所有的社會網絡跟記憶都在這裡,這是政府一直 選擇忽略的面向,也是拆遷最直指核心的問題。 當訴求一直沒有被解決,衛福部卻試圖強行通 過「懸空電梯陸橋方案」的施工,於是,從今年九 月衝撞的緊急記者會開始,青年樂生聯盟與樂生保 留自救會再度發起六步一跪行動,意識報也在當天 撰寫快訊,「要尊嚴、撐平臺、反隔離、護樂生」。 後續的行動,包含校園短講串連、活大攤位的樂生 週等倡議,自救會與樂青更苦行十三公里,向蘇貞 昌 行 政 院 長 陳 情, 要 求 落 實 當 時 的 承 諾。 從中可以發現,這些倡議的手 段或內容,包含院區導覽、講座與 紀錄片放映、樂生週等,都是過往就 有嘗試過、仍在持續進行與發生的, 之所以要反覆述說,是因為每過兩三 年,很多人都會逐漸忘記樂生的進度。 也因為這個議題需要不斷地跟政府協商、 疊加新的資訊,且不斷遇到遇到行政端新 的背叛,因此,對於政府政策的回應,也 需要樂青及自救會透過持續性的網路聲明、 藉由樂生週與導覽活動深耕議題,是一個記 憶和追蹤的過程。
小結 土地議題的特殊性,從微觀面來看,往往深耕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對影響到的弱勢者,有著切身 而密切的影響,無論是樂生療養院中的漢生病院民、 紹興社區中的法定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都面臨 著經濟上、文化上的雙重弱勢,在政府機關與人民 的抗衡過程中,面對難以發聲的困境。 從巨觀層次上來看,也時常跟整個城市的發展 脈絡有關,涉及到社會、法律、生態及歷史等不同 層面,因此,土地議題的爭議往往耗時許久而未能 解決,需要居民與學生一步步抗爭與不斷地倡議, 才能得到政府的關注與承諾,而即使是到現在,樂 生的居民還在持續爭取充足的醫療照顧與大平台的 建置、紹興的居民仍在等著招標與工程順利結束, 將房子蓋回來後可以遷回。
20
樂生不只日常性的試圖透過議題深耕與倡議, 向社會大眾對話,還需要面對政府的強行行動,給 予立即性的回應,但這些在不同時期已經重複主張 的聲明與訴求、實踐的方式及呼籲的手段,卻一次 又一次地被政府否決,並無法觸及到院民的實質需 求。 樂生的議題走得很久,也還在走下去,背後除 了體現了院民與學生端的努力、社會大眾的持續呼 籲,更沈重的是,凸顯了政府始終漠視或跳票的態 度與過程,當社會上的不公不義持續存在, 便導致世代間不斷發聲與傳話下 去的動能必須延續。
2019.10.1
樂生最後一戰── 行政院六步一跪陳 情
但從中,我們仍可以看到居民、學生與社會大 眾的能動性,籌組自救會、與學生倡議組織合作, 善用網路平台吸納聲量、製作懶人包與文宣,透過 影片拍攝與紀錄片講座的方式,搭配短講與攤位, 希望在媒體的傳播下,對政府形成施壓,將這些聲 音擴散出去,這也是社會運動與土地議題正在同步 與社會變遷結合與進化的過程。 這些土地議題,有些看似抗爭失敗,居民面臨 強拆與凋零而無以為繼,有些仍在延續,甚至不同 議題間仍會有互相串連聲援的現象,這些議題始終 沒有離我們遠去,走了十幾年,還在繼續前進,意 識報作為倡議者、記錄者的一環,也會持續關注, 這些用年表寫下的心酸血淚。
議題回顧:
意識報中的校園少數議題 鐘晨屹、王荷今、張至慶 本篇將以意識報曾書寫過的校園少數專題為中心,討論
於本文,將針對校內吸菸者權益及戶外吸菸區設置此一
這群人在校園中的定位,以及致使其在校園生活中不便的制
議題追蹤及分析。其特殊點有諸多面向,首先是該議題的爭
度與非制度的因素。校園少數的人物群像平心而論是相當多
議性,每每在公共場域付諸討論時,總有正反意見的來回爭
元的,惟基於他們的身份,其特殊需求或難處鮮少被看見,
辯;再來,在少數人要求自身權利被保障時,卻可能因而擠
也可能在污名化、標籤化的影響下,不被校園多數人接納。
壓到他人想排除二手菸影響的主張;第三,為何有人會為常
本專題將透過追蹤本刊物曾關心過的校園少數議題,去探討
被認定是公害的吸菸行為爭取權益,這是值得探討的標的;
這些群體為什麼不被看見,或為什麼不被接納的原因,此
最後,則是反思為何校內空有申請辦法,專區設置卻毫無進
外,過去與現在的校園環境對他們而言是否有改變?同時,
展。以下將就該議題做先前刊物資料的爬梳,並概述其至今
希冀以本專題為引子,讓學生們能再次看見這些校園少數的
的現狀,在連結過去的同時,也展望該校園少數在校園內今
困境,在校園內外,我們應該又以怎樣的角度看待。
後的處境。
▍意識報的校園少數議題綜覽
▍吸菸者與校內吸菸區
意識報在過去的刊物中,多次撰文分析某一校園少數所
意識報曾於 2013 年(66 刊)的校園吸菸專題中,進行
遇到的困境有何公共性,並藉訪談了解這些校園少數在台大
過對校內吸菸者的專訪,並以醫學觀點及社會學的角度,談
的切身困擾。過去也多從規範及法規層面著眼,去研究這些
戒菸及反菸的現象。於同一刊中,也針對吸菸是否真如社會
校園少數所身處的社會結構及校園環境的樣態。如同前述,
通念,以及政府政策所定義的「不良」及「不健康」提出反
校園少數的群像是相當多元的,他們在校園中的身影雖未必
思。不久,在 2014 年(69 刊)的校園吸菸專題,則進一步
受人注目,但他們確實存在著,也各自有其困境該被關注。
地追蹤了台大校內吸菸區設置推動的沿革,並由各層面討論 校內吸菸區設置的困難及限制。
在此,我們討論的校園少數,就比例而言確實為少數 人,不過實質的處境可能是被結構排斥或擠壓,或人際與環
雖然意識報對於吸菸者及校內吸菸區的議題已多年未撰
境的組成難容其身份特殊性。如意識報曾於初開放陸生來台
文探討,不過校內仍持續有人進行著相關討論。如近幾年校
就讀時,撰寫過陸生在台的學習及勞動權益困境(2011);
內學生自治的選舉數度有參選人以增設校內吸菸區為政見,
也曾針對校內清潔工的勞動權益及生活困境進行各方的探討
學生會福利部亦將爭取在校總區設立吸菸區納入施政計畫
(2012);對校園用藥者,亦透過專訪及爬梳歷史資料探討
中。相當可惜的是,每每掀起一波討論的同時,或因倡議者
社會及校園中的用藥問題(2013);有關校園吸菸者權益
的行動力未能持續,或因他們的論證強度不足以說服大眾校
保障及校內戶外菸區的設置,意識報曾分析過菸害防制的立
內有增設吸菸區的「必要」,倡議熱度總持續不久便漸趨消
法影響及追蹤校內吸菸區的設置沿革(2013、2014);在
沉。本專題將先行回顧校內相關管理要點的制定沿革,同時
校內身心障礙者的權益議題,也曾訪問過該身份的教職員工
檢視現行校內既有吸菸區的發展及管理狀況,並考察曾有哪
及學生,並討論校內環境對他們如何更友善地改進(2008、
些主體提倡過在校內合法設置吸菸區而未果。在爬梳發展之
2015)。針對上述多類議題,各自有不同的切入點得以深入
後,透過幾位校內吸菸者的訪談,整理他們的看法,以進行
研究。不過他們的共通點乃在於,他們的聲音應該被大眾所
對吸菸行為及爭取吸菸區設置動機的理解。最後,本文將整
聽見,且對這些校園少數的關注並不該只是侷限在特定文章
理先前的文章,綜合本次專題的資訊,分析爭取設置專區的
的專論中,而是該被持續討論著。
可行性,及再次理解該校園少數的特殊性與困境。
21
管理要點的前世今生
處學生住宿服務組討論、學務處及校規小組初審、行政會議 審核。
衛生署在 2009 年 1 月 11 日施行新的《菸害防制法》, 明定「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及其他文化或社
然總務處表示,截至 2019 年 4 月底止,未有任何單位
會教育機構所載之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菸。」且於前述場
向總務處事務組提出申請案。雖無確切申請紀錄可供進一步
所之「室外處」,若「未設吸菸區者,全面禁止吸菸」。台
參考,前述的分析仍顯示出申請程序的繁複,以及校園空間
大在前述法律實施前,就已成了全面禁菸的校園,校園內有
管理權限劃分的模糊,為許多申請單位在程序上共同的困
多處的禁菸標示,保健中心也不時有戒菸輔導及菸害防治講
境。
座,足見主管機關對校園內反菸及禁菸的決心。 然而,校內有吸菸需求者雖未必多數,卻依舊存在。為
校內吸菸區的管理與發展
顧及吸菸者權利與落實校園禁菸的平衡,學生代表大會福利 委員會於 2009 年召開多次「菸害防治協調會議」,學生會
由第 21 屆學生會推動校園吸菸區設置起,臺大於 2009
福利部亦在第 21 屆學生會長許菁芳的規劃下,蒐集校內潛
年之行政會議通過吸菸區管理要點的訂定。不過現有合乎該
在的吸菸區設置點,研擬相關專案規劃。在專案規劃完成
規定之吸菸區皆位於宿舍區,分別為男一舍前方自行車停車
後,帶著該規劃拜會校內不少教職員代表尋求支持,並於教
區旁、研一男舍頂樓、男四舍 1 樓戶外蓄水池、長興 BOT
務會議及校務會議中提案。遊說及提案的過程其實是充滿著
舍 A 棟頂樓、長興 BOT 舍 B 棟頂樓及水源 BOT 舍 C 棟前方
對當前社會觀念的挑戰,有不少校務會議代表出聲反對。與
等六處。設置過程為學生宿舍自治會向學務處住宿組反應需
此同時,亦有不少教授表示支持,合法地點的設置將讓吸菸
求,並依規定辦理。因原則上校園內全面禁菸,不鼓勵吸菸
者們不必為了一解菸癮而在校園內躲躲藏藏,或大費周章地
行為,所以並非廣設於每個宿舍,而選擇上述地點主要係因
往校外跑。表決結果是通過校內戶外吸菸區設置的法源,票
該處空曠、菸味不易影響他人。目前若學生於非吸菸區抽
數雖不算接近,但仍有蠻大一部分的人反對。根據結果,台
菸,宿舍會接受檢舉,查證屬實後會開出警告單。住宿組表
大得依《國立臺灣大學戶外吸菸區管理要點》[1](下稱吸菸
示,相關宿舍之管理單位皆了解吸菸區使用現況,且大部分
區管理要點)之程序設置吸菸區,亦依同法由各權責單位管
學生都願意配合此措施。規勸吸菸行為方面,校內學生宿舍
理。
區之住宿生將在入宿時收到的入住須知上,被明確告知校園 禁止吸菸,現場張貼勸導海報及吸菸有害健康等警惕標語,
校內吸菸區設置申請程序根據吸菸區管理要點第三條規
且鼓勵檢舉。綜上,學生宿舍區是管理上相對容易的區域,
定,於教學或辦公大樓周遭申請設置戶外吸菸區需通過三個
除部分違規學生或環境管理問題外,所生爭議較少。
階段:該申請單位與直屬一級單位討論、總務處及校規小組
22
初審、行政會議審核。其中,總務處事務組說明,所謂「直
至於 BOT 舍區,其申請程序除了生治會舍胞大會決議
屬一級單位」,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戶外公共場所及徒步
通過外,還需太子學舍端寫公文向校方申請核可。同時住宿
區道路;二是人行道退縮地(騎樓)及館舍周邊花圃、草皮、
組會要求太子學舍進行該區域的自主管理,除非涉及校安層
空地。前者屬於總務處管轄,詳細範圍可參考《國立臺灣大
級的事件。太子學舍水源 B 棟陳姓輔導員表示,多數校內學
學校總區及水源校區戶外場地租借管理要點》[2]。然於公共
生有需求時仍會乖乖到吸菸區,過去也曾設置菸蒂桶以利環
場所辦理可能影響周邊館舍之活動,仍需經周邊館舍單位審
境管理,但成效偶爾不彰。輔導員亦指出,BOT 舍區的管理
核,因此,若申請於公共場所設置吸菸區,除總務處之外,
難處在於,因為建築物外的空地係屬開放空間,民眾來來去
周邊館舍也將會同表示意見。後者則大致屬各館舍自行維
去,亦即若校外民眾在屬於學校校地之處抽菸(如水源舍區
管,部分屬館舍與總務處共同維管,故該類型場域之直屬一
的便利商店外),管理困難且校地界線模糊。而有關違規學
級單位建議與周邊場館及總務處確認。依據同一條規定,宿
生的懲處,則是由輔導員負責,太子學舍的主管機關無從管
舍區設置之申請亦須經過三個階段:學生宿舍自治會與學務
轄。
法第十六條,只要是校地的一部份,其實都是所謂的「校區 談及校內曾有過的倡議,有學生會長及學代的參選人於
室外場所」,若未有合法戶外吸菸區的設置,是不可以吸菸
政見中提及者,也有學院以院學會名義提請公眾討論者,依
的;因此,原則上除了新生南路、羅斯福路、辛亥路以及部
舊有不少人為了在校總區合法設置吸菸區而持續倡議。茲以
分基隆路的圍牆外(宿舍圍牆外仍屬校地,詳情可參考校總
法律學院在 2016 年時發起的討論為例。當年法律學院院學
區計畫圖:https://reurl.cc/D1bYmQ),無論是頂樓或是停車
生會提出一份說帖,[3] 陳明想要在法律系館頂樓設置吸菸
場,其實都是非法的。
區的主張及理據,同時對申請程序與維護責任有所說明,並 規劃數場說明會以蒐集法學院學生的意見。惟根據當年推動
我們所訪問的校內吸菸者中,多數都不清楚校區內的合
者的說法,對於實際設立吸菸區在系館一事,相較起當年吸
法吸菸區位置(只位於部分宿舍),且全都不清楚吸菸區管
菸區管理要點的通過確實又多了些阻礙。一來是因為對菸害
理要點的存在。然而,多數人皆表示在知道管理要點後,會
的防範仍存,有為數不多的人反對且存有疑慮,二來是院學
想要進一步去爭取吸菸區的設置。雖依舊難讓對吸菸有偏見
會的規劃選址相較起法學院外的人行道,稍嫌麻煩。雖確實
的朋友們對其行為改觀,但至少是一個讓自己的權益被搬上
引發學生們的反思與討論,卻依舊受制於管理層面的困難
台面討論的機會,也不必對選擇吸菸地點,以及對身為一位
上。故此次倡議只停留在外部的討論層次,而未能進入院務
吸菸者的身份,在苟且中躲藏。
會議等主管機關會議內審議。 談及吸菸者自己對吸菸行為的看法,一受訪者表示,他 近幾年學生會亦透過活動或施政方針的規劃,讓校內學
並不怕被冷眼看待,就算會,也認為係因吸菸本身就是個邊
生對該議題更加關注。如台大學生會學術部曾在 2017 年「議
緣文化,並不會因他在合法與否的區域吸菸而有差異。然
題地圖 闖關通——二部曲:我的權利,我誓死拿到手!」
而,即使在足夠隱密之處,在校園這個教育場域內吸菸,是
的活動中,以拍照打卡的方式,鼓勵學生在闖關時尋找可能
件會被否定且令人易心生罪惡的事,一受訪者坦言,「在停
的吸菸區設置熱點。[4]107-2 會期的施政方針報告書內,也
車場抽菸的時候,常常會有經過的大人會唸說不要在這裡抽
在福利部的子項目中提及將進行問卷調查及與校方積極討論
菸,或是怕被經過巡邏的警察抓到。」不過,雖多數人贊同
吸菸區的設置可能。[5] 不過,據學生會第 30 屆福利部長所
爭取校內吸菸區的設置,卻也有人懷疑,這樣是否變成一種
述,吸菸者在校內的權益保障仍是意見分歧的議題,且校方
另類的隔離,對進入吸菸區者貼上「不良行為」的標籤,而
以吸菸區的設置與否,將會影響大學校院校務評鑑的結果為
非肯定其避免影響他人的好意。由此可知,除程序的繁複是
由,未與學生會就地點規劃積極討論。福利部長也坦承,目
吸菸者在台大校內享有合法吸菸空間的阻礙外,破除他人對
前和校方達成的共識是,因為吸菸者在校總區內的「秘密基
吸菸者負面印象更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地」已隱微地存在許久,對旁人的外部成本也已降至最低。 故雖然校方因教育部政策而未有設置的規劃,亦不會特意至
看見與未被看見,回顧與展望
前述區域管制或取締。對此,這是一個不滿意但尚能妥協的 現狀。
回望 66 刊與 69 刊的吸菸者專題,意識報已經開啟了各 式各樣的討論。在討論吸菸區設置與否的同時,或許還得進
雲霧吞吐間的意語
一步討論除了看見倡議者訴求的吸菸權利外,是否還有伴隨 而生的結構問題未被看見。
校內吸菸區不在,但校內吸菸者其實一直都在。受訪者 們回答的內容大同小異,說他們在「男一舍區外牆、男五頂
針對這個命題,我們提到了社會基於對吸菸者的「道德
樓、新生停車場、機械系館頂樓」等地吸菸,也是校內吸菸
恐慌」,不成比例地針對吸菸者權利的壓迫,「惡劣的生活
者的共同故事(可參考 66 刊「吸菸者的故事」),無非就
環境同時也和香菸一樣會造成健康的傷害,但我們對於工業
是在某個頂樓或圍牆外得到紓解,或是於夜深人靜而不影響
風險的控訴就遠低於對於個人的控訴,歸結於對結構控訴的
大眾時,在系館的某個角落解決需求。然而,依照菸害防制
23
能力沒有建構起來。所以我們不會去控訴台塑製造了多少空
參考資料
氣汙染給我們,可是我們會去控訴二手菸對我們造成了多少 傷害。」(66 刊)菸害防制法在手段上不但未能降低社會
[1] 國立臺灣大學戶外吸菸區管理要點,總務處 https://reurl.
上對吸菸行為的道德恐慌,反而施以更重的罰則與限制,造
cc/oDKmq5
成人民對吸菸行為的歧視好似被選擇性地放大。
[2] 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及水源校區戶外場地租借管理要 點,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https://reurl.cc/9zb0Qd
對於吸菸者的權利保障,亦得從憲法基本權的保障層次
[3] 法律學院設置吸菸區? ——主張、理據、規劃與說明
探討,「前大法官許宗力教授認為,吸菸者的權利應是屬於
https://reurl.cc/mdkzA9
《憲法》第二十二條所謂『一般行動自由』的範疇之內,也
[4] 台大學生會 2017 年 11 月 26 日臉書貼文:https://reurl.
就是說,於不影響到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之下,皆應
cc/pDK828
受保障。」(69 刊)如果高呼菸害防制的口號而不計原因
[5] 台大學生會 107-2 學期施政方針,頁 19。
地將吸菸者排除生活視線外,豈不是因著主流價值而生對吸 菸者的壓迫?如吸菸區的設置對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未有重 大影響,又何不賦予這些少數人權利保障? 不過,吸菸的權利性質亦須考量。公共衛生教授黃嵩立 在 69 刊提到:「吸菸是一種權利,但它沒有強到『我要很 方便地吸到菸』成為基本人權。我們需要先考慮誰的利益是 最接近基本人權,如健康。」校內吸菸者一直存在,如果說 吸菸區的目的是為了隔離吸菸者與非吸菸者,那麼單純擔心 非吸菸者的健康而不設吸菸區,這樣的理由並不足以形成抗 辯;但設置吸菸區也有降低這個不健康行為加入門檻的可 能,進而造成吸菸者人數上升的疑慮。「校園吸菸就具有合 法性,因此校園吸菸情形將普遍化,非堅決拒菸的同學接 觸、嘗試菸品的機率將因此提高,而吸菸行為一但決定,就 極有可能成癮,無法戒除。」(69 刊)一旦吸菸者增加, 其造成的龐大健康成本也是我們需思考的。吸菸自由基於公 共利益而被剝奪,又因擔心過多人從事這種「不夠健康」的 行為,而不設置能在「不影響公共利益」的情況下維護吸菸 自由的吸菸區,這條線該劃在哪,該怎麼劃,又是一個困難 的問題。 在探討吸菸者權利爭取的同時,健康成本的考量固然重 要,卻也得顧慮他們身為校園裡的少數,權利行使上處處受 限,而相對弱勢的事實。對吸菸者的理解,我們應跳脫片面 的解釋與非難,並反思現行制度的限制壓迫何在,且汙名與 歧視是否合理。針對吸菸區設置的探討,筆者認為如對公共 利益侵害最小、其劃設並非基於刻意隔絕,同時不致使需求 者行動上的不便,在專區的設置及管理始有展開討論的空 間。另外,並不是說默許吸菸行為在隱而不顯處即已做足保 障,在區域的劃設如有人有心爭取,相關單位即應正視這些 為吸菸權利的發聲。在看見與不看見間,我們值得以對彼此 同理的視角開啟討論,而非讓隔閡持續存在。
24
議題回顧: 意識報中的校園空間問題 鐘晨屹、熊昱安、林語瑄、黃脩閔 校內建物的起造及校園空間的規劃,與學生們甚為攸關,從建物興建時各方面的評估,到建築落成後空間利用的規劃, 都值得付諸於公共場域討論,納入作為校園主體之一的學生之意見。於本次校園空間回顧中,我們將追蹤過去校園空間的變 化,亦將論及其現今發展,進而一窺台大校園空間議題的神秘面。
▍意識報的校園空間議題總覽 無論是在擘畫期間的校園新建物,或是針對現有校園空間的檢討,有關校園空間的議論面向相當廣泛,包含系館搬遷與 拆建、大樓興建的安全評估及審議程序檢視、現有系館空間的利用,甚至是與台大鄰近的校外空間,都會影響到整體校園的 空間規劃。 在切入點多元的情況下,我們一一描繪了校園各個角落空間規劃及利用的圖像。如人文大樓建案的發展脈絡(2010、 2012、2013);機械系新舊系館的拆建始末(2010);鹿鳴堂的安全評估機制探討(2011);回首社科院變遷的特刊(2013); 對公館徒步區空間利用的初探(2014);梳理生科系館風災事件並藉以探討空間管理(2015);從學生和系所間的關係談 空間利用(2015);以校園規劃為主題談流程進行及學生參與(2017);又或是談校園動態空間的利用(2019)。空間與 人的關係是持續發生的,因此我們也將持續追蹤並寫下對校園空間的議論。 在本次專題中,我們將分別追蹤校內人文大樓漫長的審議過程及發展方向,及鹿鳴堂與卓越聯合大樓數年間規劃利用之 複雜。原因在於這兩處校園建物的興建均長達數年,期間滋生不少學生如何利用、建築的價值應該如何被展現等爭議,且近 年這兩處在工程的進行皆有不少進度,本文將回顧其發展脈絡,釐清持續至今的問題,台大校方與學生該如何面對這些議題。
▍人文大樓的始末分析 在討論台大的校園空間議題時,人文大樓往往有其特殊性的意義,從 2006 年人文大樓獲得了觀樹基金會的捐款起,到 今年 2019 年 1 月正式動工,共經歷了 14 年的時間,其間開過了許多次大大小小的會議,產生了許多的爭議,本刊從出刊 後便對此一主題多所報導。可惜的是,意識報過往關於人文大樓的文章,都是較為評論性質或較為斷片,多是在某個會議開 完後的立即報導,且相關報導大約在 2015 年過後便沉寂了許多,面對今年年初的動工,本篇希望能釐清過往遇到的困難及 動工的原因,並在第一百期,藉由歷年來的會議資料,完整的回顧人文大樓過去這十四年的歷史,並交代目前的現況及未來 的展望。
發想階段(1994 - 2006) 關於人文大樓最早的構想,是在 1994 年於文學院院務會議提出之未來空間規畫方案,由於文學院 8 系 8 所(目前為 8 系 12 所)師生數量龐大,以及文學院空間分散校園各處的問題,計畫興建人文學院因應之。11995 年校園規劃小組提出的 校園規劃報告書中,提出以洞洞館區作為預定基地的想法,同年的文學院院務會議則是提出以椰林大道兩側為人文學園的構 想。前者在 2000 年校園規劃小組的報告書中再次被重申,後續的會議也多圍繞著洞洞館存留問題做討論,後者的構想則似 乎並無被更進一步的討論。2 由此可知,人文大樓興建一事早在 1994 年就有所討論,然而所有的構想都因為欠缺經費的關 係而無法有更進一步的推展。到了 2006 年,台大校友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在時任李嗣涔校長勸募下捐助 5 億 4 千萬元 協助母校興建人文大樓,而此捐贈屬於實物捐贈,亦即是由施崇棠委託的團隊將建物蓋好後再將財產權移轉給校方。3
25
校內規劃與審查(2006 - 2014) 有關建案的審議流程參閱本報〈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一文。4 套用在人文大樓一案,實際的審議流程 如下:人文大樓籌建會→校規小組→校發會。5 (一)洞洞館保存與否研議階段 到了 2006 年 10 月 2 日人文大樓籌建會第2次會議,文學院最終決定向台北市政府申請洞洞三館之拆除執照。應敘明 的是,按照此次會議紀錄記載拆除執照之申請似乎無須經過文化局會勘,何以本案最終仍進入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作 審查。8 我們推估是因為歷史建物或古蹟之認定可不經所有權人而由人民或團體向文化局提出申請,所以應該是有人民或團 體在台大決定向校方申請拆除執照後向文化局提出申請。這樣的推測也似乎可以從後面第7次籌建會上廖咸浩委員的發言獲 得驗證。9 於是,本案在 2007 年 6 月 29 日進了文資審議委員會審查,審查最終決議為將農陳館登錄為歷史建築,須保存建 築物整體,而哲學系及人類系館雖無須登錄為歷史建築,但須另作測繪使未來新大樓之設計能夠延續原建築之建築語彙。10 至此,洞洞館存留問題告一段落。
(二)曾經出現的十個方案 在洞洞館保存與否的爭議解決以後,人文大樓興建一案終於進入了建物本身的討論,校內的討論從 2008 年至 2014 年, 歷經 14 次籌建會、11 次校規會以及 7 次校發會,期間共產出了十個方案。在此僅概略列出這十個方案的相關爭議,詳細的 每個方案的更迭過程,請參閱意識報校園專欄。11 以下僅為十個方案的簡介。
方案1-3
方案4-1、4-2
方案5
西曬問題嚴重;對於農陳館身為歷史建築的存在有較大的挑戰;建築物密度太高、棟距太小。 最終在校發會被否決。 量體過大、過高,對正門的景觀意象帶來強烈的衝擊。校發會通過方案4-1有關量體的設 計,但最終因經費過高而放棄。 提高建蔽率以降低樓層數,形同走回方案1-3。於文學院內部會議被否決,決定根本調降 15%的量體。
方案6
室內空間單元過於狹長。校發會決議調降公設面積以尋求內部設計變更的可能性。
方案7
文學院內部空間分配未能達成共識,於文學院內部會議遭否決。
方案8、9
方案10
輿論對於本案的監督力道,以致於校發會在此二案之量體高度未超越先前方案的情況下,決 議再度調降量體高度。 於 2014 年 5 月 16 日通過最後一次校發會,並於 2014 年 8 月 1 日和 10 月 29 日通過校內樹 保小組審查會以及臺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的審查,走完所有校內審查流程。
校外送審(2015 - 2016) 到了校外送審階段,過去從 2006 年到 2014 年繁複的校內規劃與審查終於可以展現它的重要性。122015 年 4 月 30 日 人文大樓案第一次進入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會討論,原本在校內彼此意見對立的兩派人馬依然在此次會中針鋒相對。會中張 小虹教授認為,人文大樓基地選址跟設計都未慮及歷史景觀,將壓迫相距 9.5 公尺的歷史建物農陳館;而校規會的召集人黃 麗玲教授則認為,人文大樓已經過近 10 年不斷的修改,且大樓的高度只有 24 公尺未違反允建高度 80 公尺的限制,以展現 學校內斂、自制的意願。時任台大校長楊泮池也表示對此案堅定支持,認為沒有人哪來人文,需要有好的環境才可把學生教 好。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最後決議,台大必須參考委員意見修正後,再重送一次都審會。13
26
根據第 1 次都審會委員們的建議,將北側量體下方挑空增加一層,樓層數增至七層,西側量體 (新生南路側)亦增至 七層,以及將西側量體沿著新生南路軸線配置做修正後,本案於 2015 年 7 月 30 日第 2 次送進都審會。然而此次會中仍有 部分委員存有疑慮,例如臨新生南路一側量體的的結構。最終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再次裁示台大校方修改設計,並在下次 與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聯席審議。14 再次根據都審會的建議將地上最高建築高度修正為六層樓後,本案中終於在 2016 年 3 月 21 日第 3 次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上通過。15 至此,人文大樓終於可以進入發包與施工的階段。
近期動工的考量(2019 -) 在網路上所能查到的資料、新聞及會議記錄,都僅止於前述 2016 年 3 月 21 日第 3 次都審會通過而已,一直等到今年 2019 年初開始動工後,才又有新聞和相關消息出現。自 2016 年通過督審後,等到 3 年後才開始動工,第 30 屆台大學生會 福利部長蔡庭熏提到,主要是資金上的問題。人文大樓的預算,來自華碩董事長一開始捐的 5.4 億,加上文學院自籌款約 1 億以及學校補助約 2 億,總計約 8 億多。這樣的預算,由於人文大樓的討論曠日費時,期間通貨膨脹、工程款上漲,以及 工程圖多次地修改所費不貲,最後預算只夠蓋完建築的機電部分(基本結構及管線),內裝及使用設施還需要籌措資金,3 年幾乎都用以募資。今年初動工並不代表資金已籌措完畢,而是考量到若繼續延宕,預算也會跟著變高,且基於捐款人感受 等考量,選在今年初動工,但仍有部分資金尚未募齊,也將成為人文大樓興建案的變數與隱憂,亦即文學院及校方必須在機 電興建的這三年間募齊內裝及使用設施的款項。
總結 從以上對於會議資料的回顧以及關於人文大樓近況的最新消息,我們可以知道,人文大樓興建一案之所以耗時多年、延 宕至今,有其流程的結構性問題。 首先,籌建會、校規會以及校發會,這三個會議雖然表面上具有層級與順序先後的關係,但實際上整個程序並不是單向 進行的,有時候會不斷來回,有時甚至是好幾個循環,16 這樣的做法雖然顧及了審查的嚴密度,但同時也讓整個流程好似看 不見盡頭。 其次,審查重點的層次不夠分明。在會議中我們可以看見各個委員對於許多層面的問題同時表示意見,但整個流程在進 行時應該逐步討論,等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後再繼續討論後者。例如內部單位空間的配置以及容積大小等,這些都是一個建築 的前提,所以應該要先把這些東西都確立好後,再針對建築師根據這些前提所做的設計做進一步的討論。然而,在這個案子 裡所有的問題都是混在一起被討論的,這也是導致流程反覆的重要原因。 最後,或許也是目前人文大樓最需要的,也就是要確保資金足夠以及對預算要有更好的掌控。最後我們也期盼人文大樓 能早日落成,文學院的莘莘學子能早日有個家,不再流浪。 1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興建工程網頁,檢自:http://www.ntuliberalarts.net/about,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興建工程網頁,檢自:http://www.ntuliberalarts.net/about,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3 國立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網頁,檢自:http://homepage.ntu.edu.tw/~cpo/plan_liberal.htm,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4 凌心耕,〈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意識報》095期(2017)。 5 呂其正,〈堆積木的一百種方法──人文大樓發展始末〉,《意識報》022期(2009)。 6 夏長樸,〈人文大樓籌建歷史背景〉,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50908.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7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規劃座談會紀錄〉,http://homepage.ntu.edu.tw/~cpo/liberal/950630_comitee.pdf?%AC%F6%BF%FD.pdf??%C4%B3%AC%F6 %BF%FD.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8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第2次會議紀錄〉,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51002.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9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第7次會議紀錄〉,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71114.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10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11次會議紀錄〉,http://homepage.ntu.edu.tw/~cpo/liberal/20070629.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11 意識報103刊校園專欄。 12 凌心耕,〈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意識報》095期(2017)。 13 鍾泓良,〈台大人文大樓 都審會:設計修正重送〉,《自由時報》(2015)。 14 Zou Chi,〈台大人文大樓都審未過 最新設計模擬圖反應兩極〉,《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5)。 15 游蓓茹,〈爭議近 10 年 台大人文大樓終於過關了〉,《自由時報》(2015)。 16 凌心耕,〈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意識報》095期(2017)。 2
27
▍臺大新劇場:從期待到下落不明 在第 47 期的意識校園專題中,我們看見 2011 年時,校內各方對於鹿鳴堂的預備拆除與卓越聯合大樓的興建的想法, 包含鹿鳴堂的拆除是否有其必要、是否有作為文化資產的保存價值、新大樓建案為了配合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倉促決定下的問 題,以及戲劇系師生對於台大新劇場的期待。 2019 年的現在,卓越聯合大樓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各商家也開始陸陸續續進駐。然而新劇場作為二期工程,卻暫時沒 有下落,劇場空間目前的規劃,似乎也有諸多問題,戲劇系在校內面臨無劇場可用的窘境,在演出與教學上都受限。為了釐 清新劇場的誕生與無法動工的現況,我們採訪了十分關注此事的戲劇系 D 老師與總務處,希望能理解新劇場從被引頸期待 到下落不明的過程。
戲劇系的空間需求 過去戲劇系在校內上課、公演時,使用的是位於鹿鳴堂內的台大劇場。台大劇場的前身是禮堂,在經過整修、搭建鷹架 等工程之後,戲劇系從 2005 年開始固定使用台大劇場作為教學與公演的空間。儘管經過改建,原本作為禮堂的空間設計與 建築物的老化,例如屋頂的破損漏水與演出時要遮蔽來自眾多門戶的光線噪音等,仍產生諸多不便。 回到戲劇系本身來看,老師便提及,戲劇系的實作需要各種製作的空間:排練場、工廠(舞台、服裝)、Lab(實驗各 種專業器材,像是燈光教室、音響教室)、劇場、儲藏空間(燈具、器材、服裝間、服裝儲藏保留間、舞台儲藏空間、道具 儲藏等)在真正去劇場演出前,也需要地方繪製布景、背景幕,還要先試組裝做好的佈景,但現況下戲劇系擁有的空間還無 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校內空間分配 對於目前校內空間的分配狀況,總務處表示,他們在分配上主要是以院為單位,院內再自行分配與協調。目前主要遵循 2000 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查作業要點》內的標準。文學院使用的面積高於標準,而且在未 來人文大樓建成後,文學院的使用空間會比標準高出 7899m2。 除此之外,對於過去戲劇系在鹿鳴堂台大劇場的使用,總務處表示他們也未將之計入文學院的空間計算中,初心是為了 協助戲劇系特殊的劇場需求,才協助挪用,考量未來文學院的空間超標,戲劇系的專用空間應回歸文學院內討論,對其他學 院才較公平。總務處也提到他們被分配的修繕經費已經二十多年未曾調整,這或許也是過去鹿鳴堂不是選擇修整而是拆除的 原因之一。
新劇場的規劃 卓聯大樓分為一期、二期工程的其中一個因素,是由於資金無法一步到位,但邁頂計畫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又有其使用期 限。在一期工程中,因為一開始的三次招標都無人投標,只好刪減關於舞台木地板、活動隔音牆等項目,減少工作項目,才 有廠商投標。目前卓越聯合大樓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位於地下室的劇場空間則屬於二期工程,尚未開始進行,但目前牆面及 天花板爬滿各種管線,將來可能無法順利裝上隔音門,在其他細節方面亦存有問題。D 老師表示,卓聯新劇場的建設過程中, 並未聘請專業的劇場設計顧問,或邀請劇場專業相關人士評審,建築師將戲劇系本身當成專業設備顧問,但其實應尋找同時 有建築及劇場專業的人士,戲劇系只能以使用者的角度盡量給予建議,缺乏專業顧問導致現在的劇場設計存在諸多問題。 總務處則強調,工程的預算本來就不包含劇場設備,關於要刪減哪些項目,也是與戲劇系開會過的結果,況且營繕組每 週都會寄送工程進度表給使用單位與週邊單位,戲劇系可以主動參加每週公務會議、工程月會來確認工程師做細節與進度。 但隨著工程推動,戲劇系參加會議的次數漸少,且到後期代表換人,後繼者未能參與前段過程,因此提出不同想法。舉例說, 在劇場興建過程中,未有紀錄表示戲劇系希望布幕安排的位置,但當天花板的管線開始安裝時,戲劇系到工地勘察才說會擋 到布幕,卻也沒有留下書面紀錄或布幕設計位置等指示,所以工程承辦人員無法依照指示及時討論是否變更位置。但事實
28
上,戲劇系表達想法的方式、內容有無前後不一,雙方說法並不一致,也凸顯了未聘請專業劇場設計顧問的弊病,戲劇系既 非設計單位,亦非監工單位,無論是在歸責的要求上,或是即時得知設計錯誤,均屬不易。從戲劇系角度觀之,由於卓越聯 合大樓是一件龐大的工程,總務處寄送的每週工程進度與會議的相關信件,不一定每個會議都與劇場有關,也常常發生有許 多總務處與建築師以為與劇場無關的工程,事實上其實是有關的,例如前述的管線配置問題。戲劇系站在「協助校方及建築 師的未來使用者」的角色,實際享有的權利義務卻不明確,兩方來回中的認知落差,造成了複雜的溝通問題。隨著工程前進 與預算逐漸用完、已完成的施工也很難更改,只好寄望二期工程時再依營運者需求修改這些問題。
看不見的劇場營運者 新劇場的營運與管理單位並非戲劇系,戲劇系是作為有優先使用權的單位,而總務處則是管理單位。在 2012 年時,總 務處與戲劇系有簽訂「卓越聯合中心新劇場使用協議書」,內容包含戲劇系使用新劇場以一學期最多連續八週為限,且須提 前告知總務處,若需要更多使用時間則需支付場地使用費;未來劇場的營運以財務自償為原則,外借收費為優先;戲劇系需 支援專業人力協助審查及招攬租借單位的演出活動,才能維持劇場經營之使用。 戲劇系曾表達過經營劇場的意願,不過考量新劇場以財務自償為原則,2018 年 3 月學校決定劇場未來將委託專業廠商 經營,目前尚未招標。劇場的自給自足幾乎不可能,場地維持費、電費、環境清潔費、人事成本等估算起來,再上二期工程 費用與設備費用,一年至少一千多萬的營運成本。若想單靠租金營運,在每週都出租的狀況下,一週租金約要 22 萬,但同 樣尺寸大小的劇場,租金大概十幾萬而已。D 老師以台大對面的水源劇場為例,水源劇場的經費來自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撥款, 租金只是彌補經費,而不是主要依靠的財源,劇場本身委外經營,經營團隊向台北市政府標案,負責提供整年度的劇場技術 與前後台服務,不用擔心整體劇場盈虧問題。
責任歸屬 很多人會把此議題理解為戲劇系與總務處間的對立,然而實際上,總務處需要按規章處理事情,按照標準來計算空間是 否足夠;戲劇系儘管非劇場設計專業,但也盡所能提出建議,想要爭取更好的劇場,一邊找繪景與演出的新場地,系上每位 教授都有各自原本的工作,行政與行政間的溝通落差可能存有失誤。整體而言,經費缺少與行政體系是核心問題,行政體系 缺乏彈性,彼此間的溝通失效,而前者更是在原本就限制重重的體系上加上更大的限制,在體系內誰都沒有出太大差錯,問 題依然產生了。 而行政體系內目前主要的分配方式,是以院來分配空間,院內有自主裁量的空間。這麼做的初衷,是為了尊重每個院有 不同的需求,但當系的需求無法透過院內分配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問題,舉例來說,戲劇系歸在文學院內,因此空間計算標 準是採用較低的每人 13m2,而不是藝術類的 17m2。不過,即使依照教育部的這套標準去計算分配,也不代表事實上空間必 然足夠。 即使行政體系變得更有效率,在更深處的是對於戲劇系本身的不重視:一所擁有戲劇系的大學,卻無法擁有自己的劇場。 台大做為綜合型大學及高等學術教育的機構,盡力讓各系所的基本需求被滿足,應該是台灣大學的義務。戲劇系曾經嘗試過 與教務單位爭取,也集體拜訪過校長,但依然面對奔波的現狀,劇場的下落依舊遙遙無期,就算有了劇場,也依然不是以教 學需求為中心。
結語 為了追溯台大新劇場的失落,我們從鹿鳴堂拆除問題一路回顧起,發現這中間牽涉的不只是工程上的問題,從五年 五百億的倉促、修繕經費二十年未調整、空間分配標準不一定能反映需求,到工程經費的缺乏、看不見的劇場營運者、行政 體系的問題,以及對戲劇系本身的不重視。隱藏在背後的,不只是錢的問題,還有體制的困境與整體環境對藝術的不看重。 短期而言,校方與戲劇系應該盡力合作,找出能讓新劇場完成的方法,長期而言,我們要如何改善行政體系、大學經費分配 與藝術環境,不只是台大要面對的問題,更是整體高教乃至全台要處理的困境。
29
百刊之內
001 —1 0 0
台大意識報不只是校園刊物,也關注不同的社會時事,同時將對於各議題的討論,放 進台大校園環境的脈絡中,讓大家在面對議題時,能夠更理解它們與我們生活的距離,也 希望在議題中放入學生的觀點、媒體的身分在其中的位置、以及這些不同的身分所帶來的 改變。 從 2008 年創刊起,意識報在這段期間,所留下的紀錄,都鐫刻在時光的記憶長廊中, 本文將回顧那些意識報曾撰寫過的、參與過的歷史,如何構築成現在的意識報,一路以來 走過的點點滴滴。
2014 快訊
▌意識蟲小檔案 相信長期關注意識報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它 的存在 -- 意識蟲為台大意識報的重要吉祥 物,常常躲藏在眾多刊物的封面與校園各大 空間中,「consciousness」指的是找回一個 人的意識,透過紀錄這些不同的價值與意識 如何在校園內外實踐,我們也在傳達屬於這 個世代的,我們的意識。
▌台大意識報,意識在台大 接下來將透過單篇快訊與專題刊物的回顧,帶大家閱覽意識報中的「台大身影」,這 些與生活切身相關的討論,許多仍在校園中持續被探討與傳頌,如永續、文資、性別、空間、 學運、轉型正義等主題,直到現在都仍是台大學生透過各社團與媒體倡議的議題。
201 4 快
2014 快訊
訊
30
紀錄當時聲援林義雄先生的禁食抗爭時, 台大學生響應青年聯合陣線的活動,在校 園的公共空間綁上黃絲帶祈福、「核不, 一起寫」的活動,促進校園內的核能議題 討論。
201 4
快
訊 台大 BDSM 皮繩愉虐社專訪,訪問到籌辦的社長L和副 社長A,呈現社團成立背後的原因、目的和故事,本篇 也被大量轉載到各大新聞中,之後更透過專題討論社輔 會、學生社團成立所歷經的審查過程。
0刊 3 0 瑠公圳是許多台大學生的共同記憶,從 80 年代逐漸廢棄 成為排水溝,到搭配都市景觀的休閒化所興建的生態池, 政府為了將瑠公圳美化為親水公園,需要拆除一百多戶 榮民所蓋的房子,意識報透過訪問新店瑠公圳沿岸居民 自救會、城鄉局和瑠公農田水利會,紀錄對於居民切身 的影響及瑠公圳於台大的歷史意義。
070 刊
本刊共有水源專題及導生制度兩大專題,藉由探究水源 校區的過往歷史與生態,拼湊台北水源地的身世;也藉 由導生制度的研究,了解台大師生間的關係、導師於學 校的職責與定位。
08
4刊
此刊從 2015 年 8 月蘇迪勒颱風寫起,造成生命科學館 電力設施運作停擺,反映了背後應對措施上的行政管理 疏失與師生權益受損,也從中反省學生自治中研究生的 權利意識;在校園空間中,回顧了社科院三十年來的配 置運用,進一步討論各系空間利用問題。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