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 P.1
關於童軍的營火 P.2
關於訓練營火
P.4
2014 8.23
室內課程
訓練營火的特性 P.5
典型營火流程 P.8
餘燼 P.9
關於火
火被視為人類文明的起源,西方有普 羅米休斯為人類盜火而遭受無盡天罰的 故事;布農族也有為人類取火而遭紋身 的的傳說,再再說明在人的心中,火的 神聖地位。 人類對它有一種深深的眷戀,熊熊火光 帶來的是兩極的情感,既神祕又開放; 有肅穆也有歡樂;有獨立的感覺,也有 群體的聚合。 排灣族沒有文字,他們的神話故事與祖 先的教訓,都是藉由吟唱的方式代代相 傳的。族裡的耆老在祖屋前燃起一堆火, 年輕人圍著火靜靜的看著火苗,聽老人 吟唱,這就是排灣族的「米靈岸」,火 堆對這個深具傳成意涵的文化活動,有 關鍵性的作用。 兩百多年前來到北美洲西部的牛仔,夜 裡總要生起一堆熊熊的火,除了驅趕野 獸以外,也藉著口琴、班鳩琴、吉他等 樂器與歌聲,療癒一天的疲憊與冒險克 難的精神壓力。
紅嘴黑鵯 在大洪水之後為布農族取回 火種,自己的身體卻因此被 煙燻成了如今的木炭色,嘴、 腳也被火種燒的通紅,從此 被布農族視為「聖鳥」。
01
同樣在美洲,印地安人以戰士 為核心,在部落旁靜謐的森林中舉 行與天交談、與人同歡的火邊聚會, 在長老的凝視下青年戰士唱跳娛樂, 模擬狩獵技巧、傳承部落故事。他 們的營火帶有儀典性質,肅穆的開 始,熱鬧的進行,安靜的結束,是 一種底運很深的營火形式。 老練的印地安人則為自己生起小小 的營火,與自己對話,思考戰士的 責任。並在火焰熄滅時,用毯子罩 著自己的身體以及餘燼,讓餘燼溫 暖盤腿坐睡戰士。這樣一個人盤腿 與火相處的,是能夠整夜盤腿坐睡 而不倒下的狼戰士。
關於童軍的營火 這段時間曾聽說有人舉辦「白浪島 式露營」並在營期之間安排「白浪 島式營火」,令人好奇的是,1907 年的「白浪島營火」,到底是一個 什麼樣的面貌?? 舉凡露營期間在營地生的火都叫做 營火,炊事用的、信號用的、夜裡 露宿時取暖用的、聚會用的,都是 營火。而在1907年白浪島露營裡, 每天晚上8:15舉行的,叫做營火故 事時間,也就是聚在一起,聽貝登 堡將軍敘述他的冒險經歷、老斥侯 的生活技能、以及露營的其它常識。 根據當時參加白浪島露營的伊頓中 學學生回憶說:火邊談話時間大部
在北歐,人們對夏至的長日照十分著迷, 在這個時候慶祝仲夏節,即使因為夏至的 關係天色不曾昏暗,人們依然搭起高高的 柴堆,以大型營火做為慶祝的高潮。仲夏 節的火堆,甚至可以達到40米這麼高。
分是講述BP的冒險故事,很多片段 收納到童軍手冊一書之中。除了 Eengonyama 這首祖魯合唱曲之外, 沒有人記得我們還唱過什麼歌。 這樣的敘述以及相關的照片,讓我 們明瞭,其實白浪島的營火,是很 接近米靈岸的模式的。
火對講究傳承的排灣族;對熱愛冒險的牛 仔;對深刻反思的印地安人;對慶祝狂歡 的歐洲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元素。童軍兼 具了上述的四種特質,營火當然是我們的 核心活動之一。
貝登堡將軍採譜的祖魯戰歌 Engonyama是祖魯語獅子的意思 Invooboo是河馬 歌詞的意涵在歌頌戰士的勇猛有如巨獸
02
從貝登堡帶領的第一次正式童軍露 營(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的Humshaugh 舉行)留下的照片我們可以得到另一 個訊息,露營期間是1909年8月22日 到9月4日,當時火邊談話在19:30 點開始,而根據英國的氣象檔案, 當時日落時間大約在20:35左右。
也就是說,貝登堡的火邊談話,是 在天色未暗的黃昏時分開始舉行的。 也就是說,沒有唱跳、只有故事; 在天色未暗就開始;營火場就在紮 營地旁邊,這樣的營火形式,是童 軍營火的第一種樣貌。 與貝登堡醞釀童軍運動同一時間, 在美洲推動青少年運動的知名動物 派作家西頓,在活動的形式中採用 了大量的印第安元素。後來西頓將 他經營的成果融合到童軍運動裡來, 並且成為美國童軍的創始人之一。 而他引進的架構,也影響了後來的 童軍營火。包含了羅浮的守靜營火 和經常在訓練營被採用的訓練營火 等架構,都有印第安營火的影子。 有一種藥草叫作藥蜀葵,自古歐洲 人就將它的根部汁液和糖做成藥糖, 可以治蟲咬、感冒、喉疼等戶外常 見疾患的藥方。
童軍 肇始 紀事
• • • • •
1907年08月 1908年01月 1909年08月 1914年01月 1916年12月
到了十九世紀法國將它製成具有 療效的甜點,大受歡迎。 美國女童軍運動的創始人洛夫人, 安排在營火尾聲,讓女童軍們將 這個對戶外活動有保健效果的糖 烤軟了彼此分享,創造一種以友 誼與分享做為結尾的營火形式。 另外,不分以服務員或較有經驗 的童軍夥伴為主的營火,通常會 先升起一小堆火,就開始火邊的 活動。之後再隨著活動歷程的需 要隨時加柴。先有基火,再逐漸 添加木柴;因應夥伴的互動隨時 調整營火的氣氛與節奏,這樣先 火後柴的架構,是很迷人的一種 營火形式。
第一次實驗性露營,在白浪島 童軍手冊第一部出版 第一次正式童軍露,在諾森伯蘭郡的Humshaugh 展開小狼(Wolf Cubs) 實驗計畫 小狼手冊(The Wolf Cub Handbook)出版
03
關於訓練營火
儀典特質清晰
對於參加基本訓練的夥伴來說, 也許有部分人是第一次參加營火; 也許有部分人有很多各式各樣的 露營營火經驗,但這是第一次參 與童軍的營火,這個介紹企圖讓 大家知道,童軍營火不只一種形 式,但它也與RV露營的營火,團 康活動的營火會有些許不同。而 訓練營火是很能將童軍營火的特 色清楚呈現的。
首先,想先提醒大家的是,參與 幼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是以服 務員的角色進入訓練營的,訓練 營的內容,可以概分為三個主軸: 一、培養並享受與其它童軍服務 員相濡以沫的夥伴情誼; 二、嚐試降低自己的年齡與高度, 以小狼的是也參與團集會演練; 三、表現服務員的態度,認真研 習童軍運動原理、活動設計、團 務輪廓、與其它必要知基礎技巧。 參與基本訓練的營火,應該以小狼 服務員的角色參與營火,同時活出 服務員的素質體現小狼的特質。有 這樣的態度準備,會對這個營火更 有感覺;同時,以能藉由營火的實 踐,提升我們的服務員素質。 訓練營火的優點非常顯而易見,
04
很多人都說,營火是一個儀典。這 話說得好,但儀典並不見得是肅穆、 僵硬、一成不變的事情。 它是一個可以聚合彼此共同的感覺、 藉由特定的程式確認彼此的默契、 並且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過程。 舉一個輕鬆的例子來說,生日會就 是一種儀典。我們聚在一起為了向 壽星慶賀,過程中,要有蛋糕、生 日快樂歌;要虔誠許願、吹蠟燭; 要切蛋糕、要有分送蛋糕。整個過 程都是快樂的,但也有安靜、凝視、 靜默等待的片刻。這就是一個儀典。 有了這樣的說明之後,回頭看營火 的儀典性質就會比較明朗一點。各 種不同形式的營火有其不同的儀典 特性與元素,而訓練營火的典特質 非常清晰,我們藉由開始儀典與結 束儀典來雕塑情緒線條,讓參與營 火的人,可以很快的進入一個感受 童軍服務員素質的氣氛裡。
關於儀典細節,待後面落再做說明。
操作方法單純 訓練營火的架構很典型,它的柴堆 事先架好;參與的夥伴以訓練營學 員為主;在火前呈現的是訓練的成 果。沒有太多變數,流程非常簡潔, 對於參與訓練的夥伴來說,是一種 恰如其分的營火形式。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所以最終可以在將來夥伴們自己舉辦 的營火中,衡量這些是否適用(比如 說,我們須要用童軍服務員素質的標 準來看小狼營火嗎??),從而設計出 適切的細節,而非拘泥於不知其所以 然的「規定」。
特性量表
情緒線條鮮明 因為它的架構簡單、參與的成員有 相當默契,呈現題材掌握程度高, 訓練過程中易安排適當的準備,在 節目的順序以及儀典的安排上,很 容易事先估計各個單元的氣氛,因 此整體的氣氛高低方便調整,可以 雕塑成一條很鮮明的線條。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童軍服務員的素質,講究團隊共同努
力創造成果。是以,小隊活動是絕對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大於個人才華考量的。具體實踐上,
講究每個節目的呈現,應由小隊夥伴 開敞氛圍 全體參與,充分分工,戲劇表演每位 夥伴都應有相當戲份,不需有人報幕,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不該有人提詞;也不應有人擔任道具 或毫無參與。唱跳活動方面,也應全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體參與,共同完成。 神秘氣氛
訓練營火的特性 針對訓練營火的特性,我想用一套量 表來幫助說明,這樣的陳述,除了想 要帶出很多營火的「規定」之外,還 企圖讓大家明瞭,這些並不是規定, 而是童軍服務員素質的呈現。
05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在營火時,童軍服務員絕非火堆前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的藝人,而應當是與火相處的童軍 服務員,藉著火,我們與天對話,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與地連結,與小隊共同自我實踐。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所以,火以能取得的柴架,不需大
到一定得讓他人清楚看到表演者的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裝扮;表演時我們面對火堆表演,
除了安全的考量之外,更重要的是, 藉著對火光的表演,讓火的療癒特 質給予上場者不一樣的力量與淬煉。 也因為這樣的邏輯思考,即便營火 的火光不足以時時照亮每一個角落, 但上場者還是盡心裝扮。不管他人 看得到看不到,我們都用心投入角 色,用心裝扮,用心準備,盡力呈 現,這就是童軍服務員的基本素質。 我們在營火裡,用這樣的態度呈現, 強調自我實踐,不在意環境的限制 是否影響了呈現,這正是童軍服務 員的基本態度。 同時,營火是學員的自我實踐,團 長與訓練組員接受邀請來參加,除 了開始與結束儀典由受邀的主持人 掌理;必要情況下的串場請訓練組 支援之外,營火的節目整體是由全 體學員一起做出貢獻的。因此,學 員應準備邀請函正式邀請訓練組參 加營火。在團長點火之後,也應該 將節目表呈現給團長以示敬意。
強調自我實踐,在營火裡表現的是 面對火表演 無庸顧慮火光的大小 盡力裝扮、盡力準備、盡力呈現,即使錦衣 夜行,也是自我實踐的基礎練習。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準備邀請函正式邀請訓練組
點火後營火節目開始前項主持人獻節目單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童軍服務員敬畏天地,尊敬大自然環 境,不因為期待自己的表現而做出妨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害環境的事情。同時,童軍服務員也 強調淬煉自我,不管環境條件的優劣, 歡娛效果 都能盡情徜徉,悠遊其中。 成長效果
營火本是戶外活動的一環,不借助外 在資源的助力去加強照明、放大音效 是實踐上述特質很基本的做為。 即便是因為活動的關係在室內或人工 空間舉行營火,也宜模傚戶外的原則 來操作,這樣會更能時時萃化服務員 的戶外活動本質。
環境導向的態度,在營火裡表現的是 徒手唱跳,不用電力音響 自然裝扮,無須精美道具 自然光源,不用燈具輔佐
這些光譜徹底實踐童軍精神? 還是『表演』品質?
06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訓練營火的架構源自印地安營火與 個人才華 小隊活動 指令引導 默契傳達 天對話;與人交談;與地連結的觀 自我實踐 精采呈現 念,選擇一塊離紮營地稍遠,白天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不會用到的場地,最好是有樹林或 效果導向 環境導向 地型天然屏蔽,足以製造相當的情
境轉換效果,在這裡能有很靜謐的 神秘氣氛 開敞氛圍 開始儀典,能在結束儀典離開後再
度轉換情境,這樣的營火場地,就
指令引導 是很好的選擇。
默契傳達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童軍服務員之間盡力追求默契、在
歡娛效果 成長效果 其他的活動裡也經常藉由手號、手
勢、符號、記號、來增進溝通的效 率,降低對外界的干擾,並題生彼 此的默契,同時也因此讓夥伴關係 變得更圓潤、更有趣、更緊密。這 樣的態度,應該是表現在童軍活動 的每一個環節裡的。 這樣的文化,體現在營火裡的是 不需有人主持,不設節目間的報幕 透過營火導師的引導,各小隊自然有序銜接
相對於上述幾個屬於強調單端的量 表,這一項量表則強調平衡。童軍 講究寓教於樂,歡樂與心靈成長並 重,所以在節目的設計、題材的引 用上均應含有正面的元素,揚棄低 俗的笑點。
表演的安排清楚讓其他夥伴知道起始與結束 表演結束,歡呼自然此起彼落
07
典型訓練營火流程
典型的訓練營火以氣氛的線條做為 安排流程的基礎。情緒線條可以用 如下的營火圖來比擬,在進入營火 場情緒轉換由靜謐開始,活動漸漸 推向高潮,而後安排讓節目的情緒 氣氛隨著火光的演化而降低,最後 回復靜謐的氣氛結束整個營火,安 靜的離開營火場。
靜默夜行 童軍服務員的基本素質之一,當是力求 與大自然間的自在相處。安靜循序進出 幽暗的營火小徑,伴隨夜晚的原野氛圍, 可以給參與者什麼樣的自然體悟?我們 當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安排適當的轉 換空間,作夜間行進的光線適應與情境 轉換,有些人會在這時候領唱神祕的森 林等轉換情境的歌曲,有人會安排先做 一個觀星許願,祈願營火進行順利的小 儀典,也有人安排牽手靜默閉眼感受夥 伴力量的情境暗示,不管哪一種方式, 都是很好的營火前準備,可以確保在前 進營火場的過程有一顆寧靜的心,有一 雙適應夜晚的眼,有緩慢前進的節奏感。
事務團隊當然需要是環境與參與成員的 實際狀況考慮在適當的地方埋燈加強安 全,但是一般來說,只要上述的準備工 作洽當,沿路不須埋燈,學員的輔助燈 源全數關閉更能給予參與營火者更貼近 大自然的體驗。
08
餘燼 自1907年白浪島露營開始,總長貝 登堡將軍就將上一次營火的餘燼收 集起來,投入下一營火中,總長期 待透過這樣的傳統,將一次次的夥 伴聚合經驗連結起來,進而更加深 化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操。 如果在營火中有超過一位夥伴帶來 不同血統履歷(Pedigree)的營火灰, 則所有的營火歷程都可以合併,紀 錄在新的營火灰血統履歷之中。 我們研習營的營火,合併了擁有白 浪島和歐美亞各國血統的營火灰, 以及台灣的各項童軍服務員訓練活 動的歷程。期待夥伴們可以藉此體 會更深的夥伴情誼,也能緬懷百年 童軍運動的光華。
我們研習營的營火,合併了擁有白 浪島和歐美亞各國血統的營火灰, 以及台灣的各項童軍服務員訓練活 動的歷程。期待夥伴們可以藉此體 會更深的夥伴情誼,也能緬懷百年 童軍運動的光華。 同時,以它為種子,在下一次屬於 您的童軍營火中,散播滋榮童軍光 芒,與您的營火夥伴們,一起領受 百年童軍運動中,來自各地童軍夥 伴的累積的深邃與豐富,讓童軍運 動,可以因為夥伴您的努力,綿延 久遠,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比我們 更好。
09
結語
有了這樣的思維,相信各位 在參加訓練營火的心情會很 不一樣,對營火的意義也會 有不一樣的觀點,同時,在 您離開訓練營,有機會辦理 營火時,也會知道應該如何 安排,而非將所有的訓練營 火體現當作僵化的規定來套 用在您自己的營火上。
從上面的陳述,相信大家對 童軍服務員的訓練營火會有 更清楚的感覺,我們並不是 要把文明環境裡的享樂經驗 與歡樂演出移到演外來進行, 而是在大自然曠野中,在火 的溫暖與神秘感加持下,藉 由營火節目體現服務員的基 本素質,從而淬鍊我們的童 軍精神,並與夥伴間建立更 深刻的童軍情誼。
10
講營火-基本篇 By 台北市明湖國小親子童軍團 北市幼女童軍第363,362團,北市童軍第351團
王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