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藝術嘉年華 直擊台北藝博會「亞洲新觀點」
吉塔・威廉斯 譯 金振寧 著
|
|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專任副教授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安卓藝術總監
一本藝術從業人員、所有書寫藝術的作者 都應該擁有的工具書
|
如何 書寫當代藝術
聯合推薦|李政勇 吳瑪悧 林曼麗 陳䵳怡
Gilda Williams
HOW TO WRITE ABOUT CONTEMPORARY ART + 藝術文字工作者的任務是加深讀者對作品的體驗,而不是讓讀者疑惑或破壞觀看興致。 從「為何」寫、「如何」寫,到寫成「什麼」! + 本書教你如何趨吉避凶地,提出最好的問題,誠實的寫出眼睛所見! + 藝術書寫形式全收錄:學術文章、短 解說、新聞稿、拍賣圖錄、畫冊專文、報紙、網路或 + 雜誌評論、藝評寫作,以及藝術家創作自述。 + 提供全球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學者專家書寫範例,從克勞絲 (Rosalind Krauss) 、史戴爾 (Hito Steyerl) 、 畢莎普 (Claire Bishop) 、克洛 (Thomas Crow) 、迪蒙斯 (T. J. Demos) 、恩威佐 (Okwui Enwezor) ……。
ISBN 978-986-94781-5-1 NT$450
戶 名:典 藏 藝 術 家 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帳 號:1 9 8 4 8 6 0 5 | 地 址:台 北 市 1 0 4 中 山 北 路 一 段 8 5 號 3、6、7 樓
www.artouch.com/books/
家具設計史上的永恆經典 名椅大師的畢生設計精髓
15 歲設計人生中第一張椅子, 到成為丹麥最具影響力的家具設計師, 他的設計不僅啟發了同時代的設計師們, 作品更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必備的館藏之一, 他的一生創作豐富產量驚人,被尊崇為「椅匠中的椅匠」, 他是二十世紀家具設計師的典範。 他是名椅大師 ─ HANS J. WEGNER
織田憲 織田憲嗣 田憲嗣 嗣
著
舘野雅子 審校 丁雍•高詹燦•謝承翰 譯
定價 650 元
典藏藝術家庭∣訂購專線:(02)25602220 分機 300 許銘文 傳真:(02)2542-0631 ∣典藏藝術網 http://artouch.com/books/ ∣典藏叢書 FB https://www.facebook.com/Artcobooks
No.121 發行人 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編輯群顧問
徐文瑞
發展研究室總主筆
鄭又嘉
《典藏投資》 編輯群 總編輯
林亞偉
資深編輯
陳意華 柯舒寧
編輯
陳芳玲 楊椀茹
特約採訪編輯
林琬娸 萬永婷 游如伶
美術總監
謝献志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有限公司
《典藏古美術》 編輯群 總編輯
廖堯震
採訪主編
藍玉琦
助理主編
劉洋名
執行編輯
梁悅詩
編輯
王怡文 張筠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海外特約撰述
林逸欣(倫敦) 林琬娸(香港)
《典藏今藝術》 編輯群 總編輯
林亞偉
副主編
張玉音
特約主筆
吳牧青
採訪編輯
嚴瀟瀟
編輯 特約採訪編輯
馬思源 王萱 呂學卿 劉星佑 陳飛豪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美術編輯
激娘
《典藏讀天下.今藝術》 編輯群 總策劃
林亞偉
主編
劉旭俊
採訪編輯
李素超 張亞慶 徐佳蕙 馬玲玲
美術設計
陳佳
大陸地區特約撰述
王維薇(北京).趙川.張淳雅(上海)
海外地區特約撰述
徐詩雨.李佳玲.馬元中(紐約).郭冠英(美西).李立鈞(柏林). 王馨梨(巴黎).林潔盈(義大利).游崴.陳慧盈.林逸欣(倫敦). 丘德真(澳洲).郭書瑄(荷蘭).黃姍姍.黃琬雯(日本).巫祈麟(芬蘭)
網站總監
艾力恩
網站編輯
陳玉華 林依靜 陳如意
行政管理部執行副總經理
劉靜宜
行銷事業部總監
林素珍
中南部地區業務經理
劉玉錦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手機 13911606221)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手機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社長特助中國區代表 北京辦事處
謝盈盈(手機 13552864708)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南區9號樓B座1707室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上海市浦東南路855號世界廣場34樓 電話 8621-58825010*343
上海辦事處業務副理
張華(手機 13386202280)
業務代表
李芊樺.鄭敏惠.鄧祥彬
業務助理
葉偉方
業務代表專線
02-25602220.04-23724919.07-3384104 02-25673297
發行專員
許銘文.徐福伊.蔡芷瑜
會計
林雅玲.仇智麗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趙無極《 29.01.64 》.油畫、畫布.260×200 cm.1964。
創刊號於2007年12月1日
www.artouch.com
FEA FE ATURE
CONTENTS 2017年11月01日出刊
No. 121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74
佳士得 趙無極顛峰狂草領銜驚豔收藏圈 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張丁元全面解析|林亞偉
ART TAIPEI 2017
FOCUS
ART TAIPEI 2017 102
GALLERIES 120
SPOTLIGHT|編輯部
FACE TO FACE|編輯部
|林亞偉、陳意華、楊椀茹、陳芳玲、柯舒寧
打造品牌價值,迎接全新挑戰|陳意華
104
124
EXHIBITIONS|林亞偉、陳意華、楊椀茹、陳芳玲
64 65
中誠國際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編輯部 天成國際 2017年珠寶及翡翠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羅芙奧台北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編輯部 羅芙奧國際 2017秋季拍賣會|編輯部 中國嘉德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編輯部
126
PREVIEWS 拍賣預告
66 70 72
中 國 嘉 德 香 港
SPECIAL REPORT
| 回 暖 的 秋 拍 成 績
|
|
|
|
|
|
|林亞偉.林琬娸
|
|
保利×蘇富比
|
現當代藝術專場解析
|
5周 年
|
84
| |
|林亞偉
入主香港會展中心
94
市場動向 FLASH 藝市鎂光燈
62
在美源美術館「回歸山水」 三位渡海藝術家的水墨寄情|楊椀茹
63
水墨與空間的互動 看曾健勇變「戲法」|萬永婷
藝術脈動 ART FAIR
142
藝博會直擊
前進倫敦當代藝術週
Frieze London 2017
|藍文鈺
EXHIBITON
148
台灣美術史的流光
152
想像中存在卻待證明 管偉邦如何經典再造|陳芳玲
156
悠遊山靜日長裡 李華
160
攝影與書,共譜台灣圖像 畫廊×書店聯手打造展覽|楊椀茹
162
神的深音 藤村真「新作」個展|陳意華
164
藝術應直面社會 辛雲鵬德薩同名個展|萬永婷
166
都市裡的水墨桃花源
展覽大觀
142
畫廊產業三部曲|陳意華
的高古山水|游如伶
148
M+「似重若輕」水墨展 |林琬娸
162
SPECIAL REPORT
132
生活藝術 176 聶飲釀
品嚐緩慢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聶汎勳
178 精品藝術
2017 AUTUMN SALES 結果出爐!珠寶成績斐然|林嘉瑞
180 車視界
源於賽場的超級跑車 Mercedes-Benz AMG Project ONE |Benson Chiu
182
回家的路上8|阮義忠
186
意猶未盡的 草間彌生
攝影故事
藝術不設限
從1萬 變1億美元 的神蹟
|黃子佼
170
黑天鵝如何活在人世間
《救世主》 》
藝術家
達文奇的
何孟娟Isa Ho
|王德育
|陳芳玲
170
名家專欄 60
藝術與動物保育的抉擇|吳華
50
古物今說
多姆斯收藏
名家專欄
本土藝術的 生命對話
|洪三雄
52
我的美術史
收藏別人的收藏|姚謙
56 編輯手記
54
魯迪之眼 盧森堡「築巢」|Rudy
56
周彤談藝 千里江山圖之謎|周彤
58
上海觀察 更新收藏觀|祝君波
48
救世主|林亞偉
FLASH
在美源美術館「回歸山水」 三位渡海藝術家的水墨寄情 01 左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10
美術學系白適銘教授、美
堯、張光賓、江兆申作品展」,即使當日
展覽開幕座談講者合影,
源美術館王采玉館長、國
月14日,美源美術館隆重推出「回 歸山水 渡海後的水墨先聲:余承
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大雨滂沱也澆不熄水墨愛好者的熱情,參
助理教授趙宇脩以及副教
與開幕的人潮將展場擠得水洩不通。
授吳繼濤。(美源美術館 提供)
01
這是家畫廊自去年轉型為美術館經營模 式之後的第二檔展覽,致力延續與推廣
02 余承堯書畫作品,左為:
創辦人王賜勇的藝術理念,並以余承堯
「栽培心上地 涵養性中
與林壽宇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在本次展覽以余承
天」對聯.131×32.8 cm×2;右為:《長 谷急流》.彩墨、紙. 117.5×43.1 cm。 03
堯(1898-1993)所處的時代性、創作背景為切入點, 結合同時期的張光賓(1915-2016)與江兆申(19251996)的水墨創作共同進行參照,展出山水畫作與書法 對聯。館長王采玉表示,「我一直在思考,對我來說什
張光賓《扇畫》.水 墨、紙扇.扇面20×62
麼是真正的文人,他們都有符合嫻熟詩書畫的條件,而
cm、扇柄33 cm.
且這三位也都是我父親生前相當重視的書畫家。」
2002。 04
02
開幕當天的座談會由台師大教授白適銘擔任主持人,與台藝大助理教授趙宇脩以及副教授 吳繼濤進行深度對談,三位學者針對參展藝術家所處的時空背景與其生平經歷、創作面貌等
江 兆 申 《 讀 書 秋 山 下 》 . 彩 墨 、 紙 .
層面做出深入淺出的精闢見解與剖析。吳繼濤在「文人書畫.山水家園」一文中指出:「廿
61×98.4cm.1984。
世紀中期,偏安退避台灣的文藝青年,曾在經歷40年的輾轉反側中,牽掛出無可名狀的精神
(美源美術館提供)
感懷,其中最動人的就屬余承堯、張光賓、江兆申的山水家園;換言之,若非1949年兩岸生 死別離的時空背景,恐難在他們的藝術中折射出離散鄉愁。」白適銘也表示,創作對他們 而言更具有療癒的效果。 異於渡海三家在大陸時期已經極富名望,此三位藝術家皆是在來台之後、中晚 年之際始在不同的機緣下進行創作。自學的余承堯在56歲開始學畫,筆下縝密 積疊的奇峻山川之姿是前半生軍旅生涯所見的江山以及對家鄉故土的想望。 張光賓於54歲退役後轉任故宮書畫研究與創作並進,於80高齡以後所創的 焦墨散點皴、焦墨排點皴以禿筆細密點聚的山石紋理,渾厚蒼莽。趙宇脩認
03
為,張光賓可說是風格最晚成熟的藝術家,到91歲才成熟,直至98歲還不斷在變 化。而江兆申為溥心畬的門生,詩文書畫皆絕、亦善篆刻,水墨創作清雅秀潤。此 外,張光賓與江兆申在故宮任職的經歷,更讓他們親炙歷代名畫之薰陶,汲取各家之長 而內化於心。三位藝術家雖然以傳統文化為根柢,更進一步地解 構了水墨畫的制式化構圖與筆墨運行,將沉澱後的情思與山水進 行交融,開創出獨樹一格而耐人尋味的嶄新風貌。 本次展覽從學術角度切入,併陳三位藝術家在相似的時空際遇 之下,以殊異創作手法所詮釋的山水,在承繼傳統的同時亦達到 融古而創新的境界,並藉由筆墨的抒懷進行歷史、鄉土與現實的 自我探索與回歸,在戰後的水墨新格局中各據山頭。
04 62
(文.攝影
楊椀茹)
FLASH
01
水墨與空間的互動 看曾健勇變「戲法」
曾
健勇在北京索卡藝術舉辦的首次個展「戲 法」,於10月14日開幕,藝術家延續2015
年開始的跨媒介繪畫實踐,根據索卡的畫廊空間 年 創作一系列的作品,展覽由唐澤慧策劃,在開幕 創 式當天同時舉辦了一場對談。學習傳統水墨畫出 式 身的曾健勇,以工筆技法創造出微妙的造型與溫 身 潤的效果,通過使用承載水分與吸收色粉能力較強 潤 的樹皮紙材,在作品上展現出饒富趣味的肌理紋路,以及迷離、脆弱、傷痕感的效果。展覽作品 的題材以人物為主,多數是帶著沉鬱氣質的孩童,他以繪畫、雕塑、淺浮雕以及在畫廊牆上的手 繪,嘗試挑戰水墨的可能性,同時將立體、空間壓成平面,成為新的形態,企圖在空間中給觀者
01 「戲法」開幕式當天舉辦 的對談。左至右為:藝術 家曾健勇、著名批評家與 策展人夏可君、策展人唐 澤慧、主持人裴剛。 02 曾健勇《大諸野》. 紙本彩墨.246×122 cm×5.2017。 03 曾 健 勇 《 彼 岸 》 . 180×575×150 cm.紙 漿、聚氨酯、松木、水墨
變一次「戲法」。 在繪畫作品上,曾健勇本次降低了以往與自身家庭背景相關的宗教題材,將更多心力放
上色.2017。
在對於材質與空間的研究。為了在空間中表現出水墨的優點,曾健勇從創作思路開始就與傳 統模式不同,在最開始時就考慮了空間的狀態,所以作品的型態和以往的風格大相逕庭。傳 統意義的作品是藝術家在畫室中創作,跟展覽空間不發生關係,而本次藝術家在創作之初就 考慮了如何將作品在索卡的展覽空間呈現,空間已經變成作品的一部分。策展人唐澤慧說: 「超大幅繪畫風景作品《大諸野》是按照展牆的尺寸創作;作品《山間堂》是在牆面上拼貼 之後,再根據空間創作才完成;另一些已經完成的作品在擺放時也考慮了作品與空間的關 係,還有作品之間的關係。我們原本預計將《大諸野》放在雕塑作品《彼岸》後方,但是到 了空間後發現這樣的展示方式會使兩個作品相互消解,並且讓繪畫變成背景布幕,雕塑成了 演員,削減了《大諸野》作為繪畫本身的意義,並且減弱了《彼岸》作為 雕塑作品的分量,因此藉由現在的展示方式,讓觀眾在腦中完成這個組 合。現在的展示方式讓作品多了更豐富的解讀方式,這些雕塑人物就像是
02
在眺望這個繪畫作品:可以說是桃花源或是烏托邦,這也是我們原先沒有 設想到的效果。」 在第二展廳中,曾健勇在牆上的水墨繪畫被空間的門洞斷開,藝術家在牆 的厚度上畫出船隻的橫切面;《山間堂》則用平面繪畫、立體雕塑,在一個 有限的空間內用三層關係以及不同形態的作品構建了無限的空間延伸。不同 於一般的雕塑,曾健勇的雕塑和淺浮雕帶有很強的繪畫性。藝術家在訪談時 說道,他希望觀者能留心這次在技術層面問題的研究與突破,他以發 泡膠做出造型,在上面附著宣紙紙漿,在紙漿表面再施以水墨繪畫, 藉此創造了介於雕塑與繪畫之間的新型態,打開了水墨在空間中展開 的可能性。他說:「我想用水墨的方式解決所有的問題。」 如何突破創作是每個藝術家要去面對的問題,這次「戲法」展覽 是關於如何保持水墨的本體語言與空間互動,並且於限定中突破。 基於作品的豐富性,曾健勇的作品無法用一張圖片或一個片斷去還 原。索卡藝術負責人蕭富元認為,曾健勇維持著東方的思維,在創
03
作上使用了多元的技法,並且不斷地自我突破,是能長遠發展的優秀 藝術家,值得關注。(文.攝影
萬永婷)
63
PREVIEWS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 台北
趙無極《
羅
當代美學鑑賞新篇章 整理|編輯部 圖|羅芙奧台北
》.油彩、畫布.
×
.
。
常玉《盆中牡丹》.油彩、纖維板.
×
.
年代。
芙奧2017年台北秋季拍賣會
美藝術家丁雄泉1970年代成熟創作如
亞型格家具、藝術家跨界雕塑如:草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將於
《似曾相識》、《與我喝杯茶》等皆
間彌生、奈良美智;波普藝術版畫
為一時之選。
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
2017年12月3日,下午兩點於「台北 萬豪酒店─博覽廳」舉槌。是次拍賣
日本當代藝術精彩推出奈良美智
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
雲集華人現代藝術先鋒、台灣現當代
為2011年311大地震有感所作之巨型
KAWS等,為世代交替的購藏品味注
藝術、中國現當代以及日、韓現當代
療癒繪畫《修補頭》,鋪陳了一件具
入一股嶄新面貌,改變了美學鑑賞型
藝術精品共逾兩百件逸品,預計總金
有敘述性色彩的女孩畫像,為台灣拍
態,為當代藝術收藏,開啟了一個嶄
額達5億新台幣。
場至今最大尺幅奈良美智繪畫作品,
新的篇章。
今次秋拍隆重呈現中國現代藝術先
雕塑作品則有《小朝聖者(夢遊娃
鋒─常玉花卉與裸女二件上選精品,
娃)》,亦涵蓋多件草間彌生油畫創
完整表達出常玉融會東西,貫通古今
作如:《初夏的花卉》、《新綠》以
的藝術智慧;《盆中牡丹》約創作於
及單一件雕塑作品《圓點小狗》、
1930年代時期,構圖罕見,恬靜素雅
《南瓜》;日韓抽象繪畫則搜羅到具
卻又出奇高貴的寫意盆花流瀉出東方
體派重要女性藝術家田中敦子作品
式的幽微細膩;《沙灘上的裸女》呈
《90B》、韓國單色畫代表,李禹煥作
現常玉晚期成熟的藝術語彙,以幾筆
品《始於點》。台灣當代藝術推出備
簡單的線條展現出質變的西方繪畫與
受關注的新生代藝術家,羅展鵬《白
本質上為中國藝術的精神哲學。旅法
面者 19-張果子》、《戴骷髏戒指的
藝術家趙無極早期帶甲骨文符號之抽
女孩 3》二件寫實創作;中國當代亦囊
象繪畫《09.02.60》透著迷人雅致,
括曾梵志狂草與周春芽八○、九○年
高雅多層次的淡金色調;朱德群藍色
代包含自畫像等系列畫作。
抒情抽象代表作《歷史般的詩篇》構
「新視界」專場涵蓋當今備受矚
築壯闊輝煌的色彩國度;表現主義旅
目的新穎收藏標的,包含斯堪地那維
64
奈良美智《修補頭》.壓克力、木板. ×
.
。
PREVIEWS
2017秋季拍賣會
羅芙奧 國際
薈萃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 整理|編輯部 圖|羅芙奧國際
Koons)、強納森.保羅 (Desire Obtain Cherish, Jonathan Paul)萬靈丹系 列中的棒棒糖作品,亦 有東南亞藝術家斯里哈 迪.蘇達索諾(Srihadi Sudarsono)素雅之 作 、 瓦 雷 . 湘 堤 ( Va l a y Shende)的立體雕塑、巴 西當紅藝術家維克.穆尼 斯(Vik Muniz)的《紅色 瑪麗蓮夢露》,多件精彩 阿美迪奧.莫迪里亞尼《戴圓帽的女人》. 綜合煤材、硬紙板.
×
.
夏卡爾《藍衣女與紅驢》.油彩、畫布.
×
.
。
之作,皆是本季呈獻之亮
。
點拍品。本次秋季國際藝 萃: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
尼(Amedeo Modigliani)繪製《戴
術專場,匯聚了東方雅韻及西洋精品
本季秋拍將呈獻兩場重要專
圓帽的女人(珍妮.艾布登)》、夏
等級之藏品,聚焦於年末之際,將於
場,首為紙上作品專場─ 「濃淡總
卡爾(Marc Chagall)透過夢幻色彩
12月2日在萬豪酒店隆重登場,期盼
相宜-常玉、丁雄泉的東方之韻」,
呈現《藍衣女與紅驢》、及融合東西
能共襄盛舉此次精粹美學饗宴。
常玉與丁雄泉透過西洋媒材與理念融
美學的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合東方筆墨之韻,共展示19件常玉
Foujita)皆囊括在內。隆重介紹繼羅
淡雅簡約的肖像作品及9件丁雄泉華
丹後重量級雕塑家─安東尼奧奇.沃
麗風格畫作。前者透過墨彩線條繪出
第 ( A n t o n i u c c i Vo l t i) 之 《 妮 卡 亞
留白的遐想空間,後者透過飽和色彩
(躺臥的裸女)》,是屬美術館等級
填滿畫面,二位傑出華裔藝術家以獨
之藏品,深受東、西方藏家愛戴的瑪
有風格重現仕女之韻。在薈萃第二專
麗.羅蘭珊(Marie Laurencin),則
場「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中,將
以柔美之作《城堡裡的孩子》同為是
鉅獻丁雄泉一幅達300號的《世界小
次萬眾矚目之品項。
「薈
姐》,是繼羅芙奧2015春季拍賣後創
西洋抽象藝術大師喬治.馬修
下藝術家個人世界最高紀錄後,再現
(Georges Mathieu),精彩俐落
稀有且大尺幅作品,展出各國佳麗之
的筆觸躍於紅底畫布之上,呈獻引
嬌媚姿態。
人入勝的《睿智》。多件趣味性
本次承接春拍亮眼佳績,再現巴黎
十足的西洋當代作品,有來自街
風情。西洋藝術以多位二十世紀初期
頭 塗 鴉 洗 腦 先 生 泰 瑞 . 庫 塔 ( M r.
遠赴花都的異鄉學子作代表,創建巴
Brainwash,Thierry Guetta)、
黎畫派。以纖細肖像著稱的莫迪里亞
K AW S 、 傑 夫 . 昆 斯 ( J e f f
瑪麗.羅蘭珊《城堡裡的孩子》.油彩、畫布. ×
.
。
65
COVER STORY
文 佳士得香港
74
—
圖
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張丁元全面解析
林亞偉
顛峰狂草領銜 驚豔收藏圈
—
趙無極《29.01.64》.油彩、畫布.260×200 cm.1964。預估價:8500萬至1億2500萬港元。
上 趙無極《8.11.79》.油彩、畫布.90×116.7cm. 1979。預估價:1200萬至1800萬港元。 中 趙 無 極 《 無 題 》 , 5 6 × 6 5 c m . 油 彩 、 畫 布 . 1951。預估價:1千萬至1500萬港元。 下 趙無極《小樹林》.油彩、畫布.53×80cm. 1957。預估價:1500萬至1800萬港元。
在
收藏市場上,今年是當之無愧的趙無極年。繼今年春拍,佳士得推出《29.09.64》巨作,以1 億5286萬港元刷新趙無極作品拍賣紀錄,今年秋拍,佳士得再次呈獻趙無極創作生涯裡,狂
草系列最經典之作:《29.01.64》。這,可以說是趙無極抽象作品 在文字系列裡,從平靜寧淡但洋溢生機的甲骨文,轉至慷慨激昂 的狂草,最讓人們著迷的一件作品。 在 《 2 9 . 0 1 . 6 4》一作的領銜下,今秋的佳士得 亞 洲 二 十 世 紀 及當代藝術專場,將推出共四位藝術家作品的完整專題,包 括 趙 無 極 、 吳 冠 中 、 草 間 彌 生 ( Ya y o i K u s a m a ) 與 奈 良 美 智 (Yoshitomo Nara)。這四位藝術家,恰恰是當前收藏市場上最 閃亮,最吸引人目光的藝術家。透過精心蒐羅呈現的作品,藏家 在佳士得的展場,得以從宛若編年史的策展軸線,完整看出藝術 家創作生涯不同階段的起承轉合,如何一步又一步的推進。 《典藏投資》專訪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 藝術部主管張丁元(Eric Chang),全面剖析今次秋拍專題作品的 藝術價值,而張丁元今秋帶來的領銜之作,即是《29.01.64》。張 丁元,他用「中國藝術一個世紀的等待」,評價此幅趙無極的狂 草作品。《29.01.64》一作,何以有此殊榮?估價更達8500萬港 元?堪為歷年所有趙無極作品上拍的最高估價! 而佳士得今秋推出的趙無極多幅作品組成的專題,恰可見到 一位大藝術家的養成,趙無極如何從杭州藝專林風眠座下的學 生,在1948年渡海赴法國求學,最終留在歐洲,成為抽象藝術 一代宗師的過程。
見 證 趙 無 極 的 轉 化 與巔 巔峰 1960年代,是趙無極藝術生涯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時期。他在 此期間,全心沉浸於抽象藝術,漸漸褪去了他之前所偏好之細 緻、深受甲骨文啟發的抽象畫作風格,開始致力於一種更為奔
COVER STORY
左 吳冠中《金色田野》. 油彩、木板. 61.3×46 cm.1977。 預估價:2200萬至2800萬港元。 右 吳冠中《西雙版納村寨》. 油彩、畫布.76×61 cm.1994。 預估價:1600萬至2600萬港元。 下 吳冠中《月下玉龍山》. 水墨、設色、紙本.
放雄渾的書寫作畫方式。從《29.01.64》這幅作品,更可以見到藝術家內心裡的東方藝術內涵, 如何透過西方抽象油彩的表現形式,擷取當代藝術思潮之菁華,轉化為自己的抽象狂草語言。這 幅於1964年1月29日完成的作品,可以視為趙無極真正創作激情澎湃時期的狂草系列顛峰,由此 見證藝術家如何一步步成為抽象創作領域的一代宗師。 首先,趙無極不同時期的創作,都會留下大尺幅的作品,大尺幅之作,往往就是藝術家歷經千錘 百煉後的代表之作,《29.01.64》的尺寸為260×200公分,這樣的畫布尺幅,正是趙無極1960年代少
95×178 cm.1983。
數的狂草系列代表。張丁元指出,趙無極從1957年開始與法蘭西畫廊簽約,隔年與紐約庫茲畫廊簽
預估價:1500萬至2千萬港元。
約,六○年代也正是趙無極畫作為西方藝術世界認同,揚名藝壇的發端。同時之間,他的一趟美國行 與亞洲行,不僅在紐約與多位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相遇,相互激盪出創作的火花,更是與第一任 妻子謝景蘭離婚後,1958年於香港與第二任妻子陳美琴的相識相戀,激發藝術家從生活到藝術創作 的全新開始。他,開始建立起足夠的信心挑戰、探索尺幅更大,畫面更為壯闊的作品!而畫面裡散 發而出的磅礡情感,也恰是過往創作裡完全沒有過的。法國知名的藝術評論家Jean Leymarie這樣說, 從《29.01.64》裡,他彷彿看到了「巨大的樹木從風暴中拔地而起」,抑或是一道橫向撕裂的混沌宇 宙。Jean Leymarie認為,趙無極的這幅畫,開創了新的境界。 人們普遍認為,趙無極從克利時期轉向到甲骨文時期, 是真正涵納、接受東方藝術為其根源的發端。這裡有個知 名的創作轉折,就是趙無極在其自傳裡提及,曾經很得意 自己克利時期的創作,他這樣寫信給恩師林風眠:「林先 生,您現在看到我的作品,一定不敢相信這是中國人畫的 作品。我的已經完全像外國人了。」而當時,林風眠回了 一封信給趙無極:「……你畢竟是中國畫家,不可能在外 國人的地方畫外國人的畫而成名的。」恩師的回信就像當 頭棒喝,趙無極開始真正的尋覓內心東方文化的根源,開 始他一系列的抽象創作。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就是
76
指南 藝術創作委託
露薏莎・巴克 丹尼爾・麥克林 | 著/
官妍廷 | 譯
織 、機 構 ⋮ ⋮ ,以 及 想 要 接 受 委 託 的 藝 術 家 或
本 書 為 所 有 想 要 委 託 創 作 的 個 人 、藏 家 、組
是 策 展 人 等 ,把 在 委 託 創 作 過 程 中 ,乃 至 作 品
完 成 後 ,所 有 的 流 程 與 步 驟 、將 會 遭 遇 及 發 生
的 種 種 關 伴 問 題 ,從 頭 到 尾 ,提 出 許 多 實 用 的
觀 點 以 及 如 何 避 免 與 解 決 之 道!
Louisa Buck & Daniel McClean
COMMISSIONING CONTEMPORARY ART
一本給策展人、 藏家和藝術家的全方位教戰手冊。 今日接受創作委託並不代表要做出一件實際作品或進行一項計畫式創作、 製作紀念碑或公共雕塑。 藝術委託有 來 多的可能性,它也可以是一項特殊的研究。 藝術家要把它當作新的創作模式來看待。 ISBN 978-986-95354-3-4 NT$500
Chris Dercon
克里斯・德肯 ■ 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
戶 名:典 藏 藝 術 家 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帳 號:1 9 8 4 8 6 0 5 | 地 址:台 北 市 1 0 4 中 山 北 路 一 段 8 5 號 3、6、7 樓 | 客 服:0 2 - 2 5 6 0 - 2 2 2 0 # 3 0 2
www.artouch.com/books/
回 暖 的 秋 拍 成 績
SPECIAL REPORT
̶ ̶ ̶
保利×蘇富比 現當代藝術專場解析
̶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文|林亞偉、林琬娸 攝影|林亞偉
̶ ̶
今
年的香港秋拍,是真正的熱鬧滾滾,嘉德香港 首次進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拍賣會,讓秋
拍群雄爭霸的氛圍烘托到最高點。保利香港與蘇富比 各有一幅趙無極精采大作登場對決,保利香港首度推 出重要西方當代藝術品: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代表作《無題》,不讓蘇富比專 美於前。香港的拍賣行競爭,愈來愈白熱化,也因為 各大拍賣行卯足全力的催化下,今年的秋拍成績,三 大拍賣行都達到了近年的高點。 進入香港拍賣市場5年的保利香港,今秋所有專場總 成交額為18億港元,嘉德香港為6億5千萬港元,香港 蘇富比為31億5千萬港元。而在現當代藝術領域,10月 上
保 利 香 港 推 出 的 趙 無 極
首輪的三大拍賣行成績,蘇富比以8億9千萬港元居冠,保利香港為2億8千萬港
《24.03.59-31.12.59》(右),
元,嘉德香港為1億734萬港元。
以5200萬港元落槌,是今秋最引 人關注的趙無極精品之一。 (保利香港提供) 下 趙無極《24.03.59-31.12.59》上 拍,由新銳華人收藏家競得。 (保利香港提供)
84
在現當代藝術的香港戰場,從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行幾乎壟斷的地 位,保利香港與嘉德香港依次殺出重圍,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10月2日的保 利香港「現當代藝術專場」,124件拍品達成近80%的成交率,吳冠中之作, 依然是保利最強項之一。藝術家1970年代作於市場上最大尺幅的《坦尚尼亞大
瀑布》,以4550萬港元落槌,加計佣金成交價達5369萬港元。吳冠 中另外兩幅《桂林》與《在天涯》,分別以1770萬與1298萬港元成 交。而保利香港最受關注的趙無極大作,即為首次現身市場的即為 「新鮮」之作:《24.03.59-31.12.59》,從拍前即深受藏家關注討 論,此作筆走龍蛇,氣勢懾人,為藝術家精心創作之作,創作時間 跨度幾達一整年。此作以5200萬港元落槌,加計佣金成交價達6136 萬港元!位居專場第一高價作品。而競得此作的藏家,更是首次進 入保利拍場,即標得如此質精價高作品的一位新加坡華人收藏家。 而眾所關注的另一幅西方作品,巴斯奇亞的《無題》則以3800萬港元落槌,
上 保利香港除了亞洲 現當代藝術作品,
加計佣金成交價為4425萬港元。日本知名收藏家,亦是巴斯奇亞的愛好者前澤
亦引進西方當代精
友作,他會不會是這幅畫作的新主人?等他於日本千葉的美術館落成後,人們
品,巴斯奇亞《無 題》(右)即為首
當可一探究竟。而近期最當紅的日本藝術家作品,非草間彌生莫屬。此次保利
例。
上拍一件近2米高的草間彌生標誌的南瓜雕塑,近2 米高的南瓜,以1150萬港 元落槌,成交價達1357萬港元,成績不俗。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保利香港提供) 下
保利香港執行董事 張益修,與吳冠
張益修表示:在西方藝術品的徵集上,保利香港目前雖然比不過蘇富比等競爭
中《坦尚尼亞大瀑
對手,但只要藏家客戶有需求,保利依然會持續規畫。未來不論是更多元的項
布》畫作。
目、合作方案到版圖的擴張,保利香港都正積極布署!而首次推出大尺幅的日 本藝術家MR.逾7米長的大作《真我》,順利超過高估價,以320萬港元落槌。 另外,井上有一《花》估價20萬港元,以52萬港元落槌,聲勢維持不墜。 此次保利香港專場的老油畫專題,其中許多畫作來自於一位早年即醉心收藏 民國老油畫的資深收藏家,來源傳承有序,作品質精量多,成為本場的一大亮 點。老油畫專場,在張充仁現於市場上出現的最大尺幅油畫《春郊放牧》的領 軍下,大放異采,《春郊放牧》以逾低估價4倍的350萬港元落槌,加計佣金成
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部 門主管余箐憫,介紹
交價達413萬港元,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此專題中,李超士、汪亞塵、周碧
草間彌生知名的南瓜雕
初、王濟遠、呂斯百等藝術家之作,皆有不俗成績。常玉的紙上作品,更是在
塑。
藏家的爭搶,以及現場台灣、中國大 陸各一位藏家的互不相讓中,讓作品價 格扶搖直上,例如估價6萬《坐著的裸 女》,以32萬港元落槌;估價15萬《裸 女坐姿》,更以35萬港元落槌。可以說 10月的亞洲首輪秋拍,常玉與草間彌生 的拍品,是量多且成交率高的明星。
85
中 國 嘉 德 香 港
SPECIAL REPORT
̶ ̶ ̶
入主香港會展中心
̶
5th Anniversary and 2017 Autumn Auctions 文.攝影|林亞偉
̶ ̶
今
過往,於香港擁有最大競爭優勢的兩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在愈來愈 多收藏家客戶成形,拍品愈來愈豐富的情況下,讓早年每年兩次租借酒店大廳舉
上 嘉德香港首次於香
̶
下
事,即是中國嘉德拍賣,入主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秋季拍賣會,與蘇
富比秋拍同場競技!
̶
周 年
5
年的第一輪秋季拍賣,照例在香港熱鬧展開,拍前,人們眾所矚目一
港會議展覽中心開
行拍賣會,改為入駐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規模愈來愈大的兩大拍賣行拍賣
槌。強大的專家團
會,這不僅代表著拍賣行業的興盛,也代表著其它拍賣行難以進入會展中心。因
隊於拍賣廳合影。
為,會展中心與各行業的展商都有默契,不會讓同性質的競爭對手行業,同時間
(嘉德香港提供) 香港會議展覽中
進入會議展覽中心。但,中國嘉德打破了這個慣例,讓蘇富比點頭同意嘉德進入
心,出現嘉德的拍
會展中心舉行拍賣,這個關鍵的點頭,讓嘉德「喬」到了會展中心的檔期!於
賣旗海,與蘇富比 同場競技。
是,從9月底到10月初的香港首輪秋拍季,人們信步走入會議展覽中心,迎面而 來的是嘉德香港拍賣會,與香港蘇富比拍賣會 的旗幟同場輝映,兩家拍賣行只在不同樓層舉 行展覽、拍賣,藏家只要搭乘電梯即可穿梭兩 家拍賣會,是真正的同場兢技。 9月28日的香港蘇富比預展現場,中國嘉德 創辦人、泰康人壽保險董事長陳東升,走入了 這家嘉德創辦之初,引為標竿模仿的對手拍賣 行展覽現場。陳東升身邊,陪伴、解說現場藝 術品的包括蘇富比執行長泰德.史密斯(Tad Smith)與蘇富比亞洲區總裁程壽康,這個畫 面說明了一切。而今的嘉德與蘇富比,因為陳 東升成為了橋樑,除了是競爭者,更有了隱性 的結盟意味。泰康人壽保險,是持股蘇富比達
94
13.5%的最大股東,而中國嘉德拍賣,又是持股泰康人壽保險的大股東。而陳
左
心的嘉德巨頭:中
東升,則是中國嘉德與泰康的創辦人。這樣的關係,讓中國嘉德破冰進入香港
國嘉德(香港)拍
會議展覽中心,達成了在香港拍賣賽局的重要突破。
賣總裁胡妍妍、嘉 德投資副董事長王
關鍵的轉變,即是去年上半年,泰康人壽保險陸續在資本市場買入蘇富比股
雁南、嘉德創辦人
權,然後在去年7月,宛如平地一聲雷般,公告收購蘇富比股權達13.5%。泰 康入主蘇富比後,消息一出,讓原本正因為歐洲、美國地區不少專家級高層離 職出走,而正處於療傷止痛的蘇富比,股價宛如吃了定心丸外加大補丸,從每 股約30美元起漲,半年後的今年2月達到每股40美元,而到今年10月底更達到 每股約50美元,15個月間漲幅達66%!而市場估計,泰康約在每股25美元左右 入場投資,換句話說,泰康至今的潛在投資報酬已達100%。但除了帳面的投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
陳東升(由左至 右)。 右
香港九如園主人朱 昌言及其後人,向 上海博物館捐贈兩 件重要青銅器,於 嘉德香港舉行捐贈 儀式。
資獲利,陳東升此舉,也讓嘉德於香港市場的戰局裡,有了蘇富比成為隱性盟 友,首肯於秋拍檔期,讓嘉德可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拍賣。可惜的是,身 為全球各地於香港舉行展會最熱門的場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檔期實在太難 敲入,嘉德敲到了秋拍檔期,但春拍檔期仍未達陣。因此明年春拍,嘉德香港 的拍賣仍只能於香港租借酒店大廳舉行。 嘉德香港從2012年10月,於文華東方酒店舉行香港首拍,當時僅2個專場, 到了今年秋拍的五大門類共達14場專場,為嘉德香港5周年畫下重要里程碑。 在香港嘉德5周年的慶典,更在10月1日,安排香港著名藏家九如園主人朱昌言 及其後人,向上海博物館捐贈兩件重要青銅器的捐贈儀式,以及「午憩樓藏謝 稚柳、張大千畫展」,讓藏友不僅能一睹拍賣會作品,更有數十幅謝稚聊、張 大千的精品畫作可於會展中心欣賞。
「月滿嘉宴」慈善拍賣 今秋的嘉德香港拍賣會,包括中國書畫、古典家具、瓷器工藝品、珠寶鐘錶 尚品及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五大板塊,逾1700件拍品呈獻藏家。同時, 在各大板塊拍賣會舉行前,嘉德特別於9月30日晚間,邀請來港參與拍賣會的 各界嘉賓,參與中國嘉德香港5周年「月滿嘉宴」慈善晚宴,席間共推出8件作 品,拍賣所得扣除開支,全數捐贈愛佑慈善基金會,以協助中國大陸先天性心 臟病患孤貧兒童。8件慈善拍品的競拍過程裡,諸多藏家不落人後,包括清翫 雅集收藏家曹興誠、施俊兆皆慷慨解囊。
95
FEA FE ATURE
FOCUS
ART TAIPEI 2017
FEATURE
ART TAIPEI 2017
打造品牌價值, 迎接全新挑戰
一年
文|陳意華
一度的亞洲藝術盛會之一的台北藝 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7) 10 月於台北國際世貿中心隆重登場,
今年邁入第24年,是亞洲歷史最為悠久的藝術博覽會。 19日貴賓預展即吸引重量級藝術圈人士、美術館與機構 蒞臨,到周末展期人氣鼎盛。根據主辦單位統計,19 日的貴賓日至第一天公眾展覽,銷售成績近新台幣5千 萬元,例如上海香格納畫廊銷售成績亮麗,並表達明年 的參展意願;首度參展的日本畫廊NUKAGA 帶來草間 彌生與辻村史朗之作銷售暢旺,也近新台幣2千萬元佳 績。台灣畫廊方面,各家大畫廊擁有主場優勢,均有不 斐的成績,例如也趣藝廊貴賓日銷售超過12件,達成近 1千萬元的佳績。
2017台北藝博會10月19至23日於台北國際世貿中心隆重登場。(攝影
邱如仁)
品畫廊均重返台北藝博會。
近年來,亞洲夯藝博,短短幾年內藝博會成長速度可 謂史上驚人。根據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的《全球藝術博
精彩畫廊面面觀
覽會指南2017》報告:亞太區藝術博覽會截至2017年
本屆台北藝術博覽會匯集123家,國內畫廊62家,日
統計約50場,其中以台灣數量最多,其次上海、韓國各
本畫廊25家,國際首度參展畫廊14家。相較去年參展
約7場,香港、日本各約6場,北京連續5年持穩,新加
畫廊達150家,今年參展畫廊總家數減少,展區規模從
坡則逐年遞減。近年來,ART TAIPEI面臨強勁對手挑
四大展區縮小至三大區塊,呈現精緻品牌化取向,鍾經
戰,去年展會日期與上海ART 021、上海西岸藝博會撞
新以打造「精緻品牌化」的台北藝博為目標。本屆ART
期,今年則在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率領團隊
TAIPEI在學術策展與展會精緻兩大概念延伸下,今年的
多方奔走協商下,展會日期提前至10月底登場,重量級
「台北藝術論壇」,舉辦多場研討會之豐厚可謂歷年之
畫廊與藏家回歸,推升整體銷售表現,無疑是靈活且正
最。此外本屆也耗資千萬打造香港巴塞爾等級的燈光,
確的決策。例如去年未參展的上海香格納畫廊、台北誠
創造舒適的展覽環境。今年首度參展的義大利畫廊MDC
2017台北藝博會開幕記者會啟動儀式。(攝影
吳東岳)
上
「2017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張般源個展 「來自帝國遺產的冥想」。(攝影
下
邱如仁)
2017台北藝博會公共藝術主展牆。(台北藝博會提供)
(Massimo De Carlo Gallery),帶來知名藝術家封塔 納的經典之作;逾20年未參展的香港藝倡畫廊,今年重 返台北藝博,帶來華人抽象藝術家趙春翔精彩作品,並 於10月底在香港舉辦「再論趙春翔」個展。在台灣畫廊 方面,各大畫廊無不卯足勁帶來長期經營並具代表之藝 術家作品,例如大未來林舍畫廊展出華人抽象藝術家陳 蔭羆1980年難得一見的最大尺幅之作《楚漢風雲》,達 4米6的尺幅震撼人心;尊彩藝術中心則以獨立展間呈現 台灣前輩陳澄波淡彩裸女的紙上之作;誠品畫廊推出東 方畫會創辦人之一的陳道明抽象精品;白石畫廊帶來的 日本具體派代表的前川強(Tsuyoshi Maekawa)為吸 睛亮點外,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也是追捧之作,新銳 藝術家小松美羽之作貼滿銷售紅點,展間人氣不墜;日 本樁畫廊推出的中村萌雕塑作品果真萌度爆表,VIP日 即爆出搶購人潮。今年首次參展畫廊共14家,其中包括
綜觀今年台北藝術博覽會,一線畫廊參踴躍度較去年成
日本NUKAGA 推出近年火紅的日本書法表現主義的井
長,不過可惜的是,台灣幾家前進香港巴塞爾,具專業定
上有一(Yuichi Inoue)、韓國Art Works Paris Seoul畫
位的畫廊今年幾乎全部缺席,如耿畫廊、就在藝術、安卓
廊、新加坡IKKAN ART Gallery亦有不錯的銷售成果。
藝術以及其玟、亦安、双方等,值得關注與討論。在國內 外藏家規畫方面,雖然國際頂級畫廊、作品和藏家,成長
台灣現當代藝術 邁向品牌化
速度仍有限,但今年藏家參展數量,仍較去年大幅成長,
「世紀先鋒-台灣現代繪畫群像展」成為今年展會
除了因展期與ART 021上海錯開外,主辦單位今年多釋放
一大焦點,每天均吸引大批觀眾流連忘返。以留日畫家
出1千張貴賓卡也起了推升作用。大多數畫廊皆表示今年國
作品系統性梳理,反映百年來從殖民地發展出地方性的
際藏家回流率提高,貴賓預展當天銷售亮麗,拉抬了不少
色彩,在歷經歐美日西化的過程,以及戰後白色恐怖壓
信心。在國內畫廊方面,主辦單位今年也以學術概念策展
抑,形塑自身文化主體性,展出18位台灣前輩藝術家
概念為畫廊梳理藝術史脈絡,也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品,主展牆的楊三郎《日出海景》,郭柏川的《台南
近年來,全球藝術逐漸東移,亞洲成為關注焦點,台
孔廟大成殿》,蕭如松的《綠蔭》,再到藍蔭鼎《太
北藝博從2012年至2013年間寫下近年高峰後隨即迎來各
魯閣》近2米的彩墨巨作等等,展出的18件作品殊為難
方的挑戰。例如這三年崛起的上海ART 021與上海西岸
得。在台灣當代藝術方面,今年邁入第十年的「2017
藝博會,鎖定中國新富階級,聚焦當代藝術,更成為西
M a d e I n Ta i w a n- 新 人 推 薦 特 區 」 , 鎖 定3 5 歲 台 灣 年
方畫廊前進亞洲市場,除了香港巴塞爾外的優先選擇。
輕藝術家,今年評選出8位藝術家:包括羅禾淋、鄭崇
而前香港巴塞爾藝術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
孝、劉芸怡、裴靈、蘇煌盛、吳家昀、張般源、徐叡平
正挾帶主導國際大型藝博會的經驗,計畫前進台北籌備
帶來全新作品,例如徐叡平的裝置作品結合身體與科
更精緻化的國際級藝博會,更是來勢洶洶。台灣的優質
技,藉由人機合體的概念,企圖探索脆弱的親密關係與
藏家族群,一直是各國畫廊前進ART TAIPEI最大吸引
科技之間的界線。新人推薦特區從2013年起,由畫協媒
力,ART TAIPEI要如何善用這樣的寶藏,在競爭日益
合畫廊將台灣具潛力藝術家推到市場上,近幾年來已逐
白熱化下開啟新契機,尋覓出自身定位,恰是每年ART
漸有所成效,也讓決定以藝術家為職志的優秀新人,能
TAIPEI面臨的嚴峻挑戰。
得到畫廊經紀合約。
103
FEA FE ATURE
世紀先鋒特展展區。(台北藝博會提供)
展場亮點
公共藝術展區,采泥藝術李光裕《鬥牛系列》。 (台北藝博會提供)
P LIG
參觀民眾於大象藝術空間展區與藝術家耿傑生作品合影。(攝影
邱如仁)
尊彩藝術中心推出難得現身藝博會的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淡彩裸女。(攝影
Opera Gallery帶來波特羅(Fernando Botero) 作品《Man and Woman in Banana Plentation》, 定價為200萬美金。(攝影 楊椀茹)
日本Tezukayama Gallery帶來昆斯(Jeff Koons)的氣球狗系列小型作品,每隻定價為43萬台幣。(攝影
楊椀茹)
德鴻畫廊呈現ㄈ藝術家林書楷以立體裝置作為平面繪畫的草圖,使用深具人文情感
民眾選購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的常玉文創商品。
與代表夕陽工業的木造模具,為展覽場地量身製作裝置藝術(攝影
(攝影
楊椀茹)
邱如仁)
陳意華)
民眾於原住民特展參觀作品《輪廓的書寫》。(台北藝博會提供)
伊日藝術將展區架建成一座Overlook Hotel,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攝影
民眾與藝術家Troy Innocent作品互動。(台北藝博會提供)
楊椀茹)
亞洲藝術中心推出一系列常玉的人物速寫。(攝影
楊椀茹)
Bluerider Art推出「是生活,也是藝術計劃」的X by Bluerider,提供價 位為輕鬆入門的藝術授權商品,讓藝術融入生活。(攝影
邱如仁)
125 舞者於夏姿特展區演出。(台北藝博會提供)
澳洲藝術家Kit Webster的建築光雕。(攝影
邱如仁)
FEATURE
場外延伸
心動藝術空間
部落哲人的生命刻痕 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個展
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與心動藝術空間執行長孫玉霞(左三)等人合影。
一
伊誕•巴瓦瓦隆《探索》.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100×60×5 cm×2.2016。
年一度的台北藝術博覽會如火如荼展開,各
作品中可以看到他運用獨特的「紋路」與石板屋「疊
大畫廊也紛紛推出精彩的展覽,呼應這場盛
砌」的手法,創作出屬於個人的藝術語彙,傳達出原始
會。10月14日,心動藝術空間首度推出原住
且純碎的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民藝術家個展,邀請到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
此次展覽中,伊誕.巴瓦瓦隆以「思想在走路」為主
以「思想在走路-伊誕.巴瓦瓦隆個展」為題,展出30
題,從《紋砌刻畫》的藝術形式中創造出簡潔且趣味的
多件尺寸不一的《紋砌刻畫》平面作品,並以「大地給
構圖形式,在符號與抽象與具象間進行辯證。此展聚焦
人類的溫度」、「生命永恆的探索」、「生態神學的反
「思想」概念,身兼策展人與藝術家的伊誕.巴瓦瓦隆
省」三大面向做深度探討。
在自己的策展論述中提及,對排灣族人而言,對於思想
無獨有偶,今年的台北藝博會的公共展區也推出「台
者一詞,他們稱之為「部落裡的哲人」,也就是「pu-
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此展以「輪廓的書寫」主
varung」, 「pu」是「有」,「varung」則是「胸懷、
題展出多位原住民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也是其中一
想法、慧根」,「pu-varung」指的就是「部落裡的哲
位,此外尚有安聖惠、雷恩(古勒勒.雷拉登)、巴豪
人」,他認為這類的人擅長使用雙關語暗喻表達個人對
嵐.吉嵐三位藝術家。此展以「輪廓的書寫」主題從符
事物的理解,舉例來說,「永不枯乾的河水」指的是
號、媒體事件、故事文本、衍伸性創作等角度,提出原
「思想一直在轉動」等,在排灣族人心目中「思想」不
住民藝術與當代社會的關係,在琳瑯滿目的藝術品裡,
僅深具神秘感,且富創造力與趣味性。從伊誕.巴瓦瓦
帶來獨特的視覺體驗。來自排灣族的伊誕.巴瓦瓦隆,
隆的作品中刻痕所創造的力量帶來原始的力道,簡潔的
身兼藝術家與紀錄片導演,創作形式跨足各領域,包括
畫面與象徵性的符號,充滿趣味,也讓我們看到另一種
文學、圖案設計、繪畫、裝置、影像紀錄等。他自創
生命存在的樣貌,此展展至11月26日,值得民眾前往觀
《紋砌刻畫》創作形式,以精細且大膽的用色呈現,從
賞。(文
伊誕•巴瓦瓦隆《我思故我在》.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200×50×5 cm.2016。
126
陳意華.圖
心動藝術空間)
中國藝術家林天苗首次在台個展
台
北最大的盛會台北藝博,今年邁入第24年,藝博 會期間的週末夜,不少畫廊推出藝術家個展共襄 盛舉。其中,路由藝術就帶來中國裝置藝術家林
天苗的經典作品,與觀眾見面。近年來林天苗的作品,多 以美術館展覽為主,鮮少在商業畫廊展出,10月6日在紐 約古根漢美術館「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就有 一件林天苗於1997年創作的裝置《縫紉機》,藝術家以絲 線纏繞這件毛澤東時期的縫紉機,再將手部勞動影片投影 其上,藉以連結她與中國之間的記憶,此展展至明年1月7 日。10月21日晚上,路由藝術即以林天苗的經典系列作品 揭開序幕,包括《看影》、《黑白灰》、《藍色架構》、 《陷阱系列》、《失與得》,共8件裝置。 走進路由藝術空間,迎面而來的是名為《藍色架構》 的小型裝置,由藍色絲線纏繞而成的樹狀結構,底下 躺著堆積如山的小金人,作品呈現詭異、誇張的色彩對 比,帶來不和諧的狀態,似乎暗喻在華麗的經濟成長數 字下其國家機器和系統,仍如作品般搖搖欲墜,在結構 下的小金人則象徵底層人民的血汗,不斷為系統和架構 灌輸養分。2013年創作的《黑白灰之灰》裝置,以絲線 纏繞物件縫製而成,藝術家將物件刻意以對比方式進行 上妸《可能一樣(小件)》是此展中價格最為親民之作,定價為新台幣88萬。 下妸《看影49》於2010年完成之作。
擺設。另一件《看影49》,是2010年創作而成,此作遠 觀像雲霧繚繞著、消失的景觀,林天苗返回中國後發現 北京傳統文化正逐漸消失中,昔日所熟悉的建築、老房 子或庭院在都市化的過程中成為被犧牲的空間,此作林 天苗利用噴繪手法並以針線縫出雲霧。 從紐約發跡的林天苗,1961年出生,1980年代離開中 國,從小接觸絲線的她搬到紐約後便以布藝起家。她以絲 線作為創作的語彙,利用精密的纏繞技巧運用在日常器物 上,再以反覆的勞動拓展媒材的可能性,創造出精緻、縝 密且純粹的美感,為空間打造視覺的震撼,其作品為紐約 現代博物館、布魯克林美術館等美術館和機構典藏。 路由藝術負責人洪緹婕表示,這次特別挑選易於收 藏的小型裝置,因為目前林天苗的創作以美術館典藏為 主,類似現在的小型作品比較少見了。這次展出的作品 價位約在美金10至15萬之間,開幕當天已有數件作品已 為藏家洽詢中。 (文.攝影
陳意華)
林天苗《藍色架構》於2013年創作。
127
路由藝術
布藝打造空間之美
SPECIAL REPORT
從1萬 變1億美元 的神蹟
《救世主》 》
達文奇的
文|王德育
達文奇《救世主》.油彩、 胡桃木板.65.6×45.4 cm。
達
文奇所繪製的基督肖像畫《救世主》(Salvator Mundi )即
( T h e Te l e g r a p h ) 、 《 藝 術 網 新 聞 》
將於2017年11月在紐約佳士得(Christie's)拍售,以1億美
(artnet News )以及《彭博社》( The
元起標,據判應該是私人擁有的最後一件達文奇作品,引起藝
Bloomberg )等陸續從2015年2月至2017
術市場的熱烈關注。
年4月的報導,從布維耶轉手給雷博洛夫
這幅《救世主》係由俄羅斯富豪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
列夫的《救世主》引發了令人震驚的藝
(Dmitry Rybolovlev)的家族信託所委託出售,雷博洛夫列夫在
術醜聞,布維耶之高達4750萬美元的獲
2013年以1億2750萬美元購得此畫。
利也引起了複雜的法律訴訟。
這幅《救世主》是畫在胡桃木板上,描繪穿著藍色衣袍的基
訴訟也引起藝術界的關注和爭論,布
督半身像,正面朝向觀者,舉起右手表現祝福的手勢,左手則
維耶之所以可從與俄羅斯富豪的交易中
捧著水晶球,表示拯救世人。
獲取如此巨額的利潤,是布維耶從事了 非法交易行為呢?還是這種缺乏公開透
《救世主》的流傳與畫價
明的藝術市場讓他可以合法獲取暴利?
有學者認為這幅《救世主》是達文奇為法國皇室路易十二所
布維耶是瑞士的藝術品經銷商,但
繪製,法國公主亨麗耶塔.瑪麗亞(Henrietta Mari)於1625
目前他的籍貫設置在新加坡,除了從事
年與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結婚,她將這幅畫帶到英國;但尚未有
藝術品經銷仲介之外,他並在日內瓦、
足夠的研究文獻證實這種說法。
盧森堡以及新加坡等免稅港口經營倉儲
在1649年,這幅《救世主》正式登錄於英國皇室的典藏品,
設施,提供藝術品、鑽石珠寶、貴金屬
由查理二世和白金漢公爵繼續持有,但在1763年這幅畫曾經一
以及優質名酒的倉儲服務。為了避免課
度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從此之後《救世主》消失匿跡。
稅,愈來愈多的超級富豪選擇將他們的
根據《伯靈頓雜誌》(Burlington Magazine )的報導,英 國收藏家弗雷德里克.庫克爵士(Sir Frederick Cook)曾經
珍貴資產存放在這種所謂安全無虞的自 由港倉庫。
擁有這幅《救世主》,在1940年代後期,《救世主》連同庫
原則上,私下協商的銷售方式具有保
克的其它藏品曾經在英國展出,這幅畫登錄為「米蘭畫派」
密協議的約束,但在2014年3月,有一篇
(Milanese School)。在庫克爵士過世之後,典藏品的信託人
報導在無意中提到2013年出售的達文奇
於1958年委託倫敦蘇富比出售;一般認為這幅《救世主》是達
《救世主》售價約7500至8千萬美元。
文奇工作室的助手所繪製,因此當時的售價僅僅45英鎊。
或許從這篇報導以及一位友人處,雷博
根據《紐約時報》在2014年的報導,由於自從1900年以
洛夫列夫獲知了有關布維耶對他浮報售
來,這幅《救世主》登錄為達文奇工作室助手玻特拉菲歐
價。由於他住在摩納哥,而布維耶設籍
(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所臨摹的複製本,因此在2005
在新加坡,因此在2015年2月,雷博洛夫
年路易斯安那州一棟屋子所有物的拍賣中,美國藝術品經銷商
列夫分別在新加坡和摩納哥對布維耶提
亞歷山大.佩黎奇(Alexander Parish)僅以1萬美元就購得了
出刑事和民事訴訟,他聲稱布維耶操縱
這幅《救世主》。
藝術品價格以及詐欺他的收購成本。
透過紐約蘇富比的仲介,在2013年5月以私下協商的交易方
雷博洛夫列夫又聲稱他在2003年因朋
式,紐約藝術史專家羅伯特.賽蒙(Robert Simon)、佩黎奇
友的介紹而認識了布維耶,經由布維耶的
以及一位匿名人士所組成的團隊將這幅《救世主》出售給伊
仲介,在過去十年裡他購買了38件藝術
夫.布維耶(Yves Bouvier),售價8千萬美元;數天後,布維
品,包括達文奇、莫內、梵谷、高更、莫
耶將這幅畫轉手給雷博洛夫列夫,索價1億2750萬美元。
迪里亞尼以及畢卡索等等名家,共斥資了 20億美元。據雷博洛夫列夫自己的估計,
《救世主》所引發的詐欺訴訟 根 據 《 紐 約 客 》 ( T h e N e w Yo r k e r ) 、 《 英 國 電 訊 報 》
對這些經手的藝術品,布維耶因浮報而詐 欺的金額可能高達10億美元。 然而,新加坡法院駁回這個案子,審
TF
前進倫敦 當代藝術週
每
年10月在Frieze前後是倫敦當代藝術界最忙碌的兩週。除了Frieze 本身一連串的特別活動以外,畫廊新展開幕、倫敦周遭各大博物
館特展及當代藝術夜拍,這些足以讓各地湧進首都的藏家們忙碌到無法 分身。根據Frieze所提供的資料,今年參觀人數在第一天VIP日就比去年 增加了6%,吸引大約1萬3千人。
Frieze London 2017 文.攝影|藍文鈺 Aliza Lan
夏日雕塑慶典 為了與更多人分享藝術,這次Frieze主辦單位特別將高度受歡迎的 Frieze Sculpture提前在7月開幕。邀請今年剛得Museum of the Year大獎 的英國著名雕塑公園─Yorkshire Sculpture Park策展人Clare Lilley,從 專精雕塑策展人特有的觀察角度,檢視使用的材料以及藝術家給予作品 背後的意義,Lilley精心挑選出24件她認為可以反映當今社會的作品。 與倫敦市政府和Art Fund合作,首度提供免費的「藝術地圖」,讓夏天 來到倫敦的觀光客也可以享受到這座城市濃厚的藝術氣息。Clare Lilley 為此展覽所選出作品中,從著名義大利雕塑家Mimmo Paladino在1989年 所創作的作品《Untitled(three spheres)》到近幾年備受關注的Alicja Kwade在今年初才完成的《Big Be-Hide》。 這次的Frieze Sculpture展覽名單中,多數是這幾年才完成的作品。不 像往年一定會出現幾件經典現代大師作品,今年引人注意的作品都是出 自於年輕一輩藝術家之手。美國藝術家KAWS今年在Frieze受到買家們 關注。將近7公尺高的黑色《Final Days》,高聳地佇立在青綠的攝政公 園(Regent’ s Park)草坪上,讓經過它身邊的男女老少都停下來跟它合 照。代理KAWS的巴黎畫廊Galerie Perrotin,在Frieze London也為此藝 術家舉辦特展。由於KAWS的作品特別吸引新一代的年輕藏家,而且商
上
Frieze London 2017入口。
下 藝術家Alicja Kwade 站在自己作品前。
142
業性質也相當高,因此,在兩日內就迅速銷售一空。
左
Frieze Sculpture中的KAWS作品。(Frieze 提供)
中 在 Galerie Perrotin的KAWS,吸引許多年輕買家。 右
Ugo Rondinone 在攝政公園中的《Summer Moon》。(Frieze 提供)
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由於長期對「時間」感到
藝術家也相對受歡迎,一個歐洲重要的私人基金
興趣,他的作品經常連結天然及人工環境,將它們帶入
會 分 別 以 4 0 萬 及 9 0 萬 美 金 將 L u c Tu y m a n s 與 K e r r y
一個循環的時空裡。這幾年他以在美國內華達州中色彩鮮
James Marshall納入他們的收藏。畫廊龍頭豪瑟-沃
豔的巨石陣─《Seven Magic Mountains》進入許多人的
斯(Hauser & Wirth)每年都推出最吸引人潮的展
Instagram中。但在今年Frieze Sculpture裡見不到他經典
位,今年又再度成為大家討論焦點。他們在Frieze
的螢光色大石柱,看到卻是一顆孤單的白樹。這棵白色
London所呈現的「Bronze Age - c.3500 BC - AD
的《Summer Moon》,來自於他較早期的一系列樹型雕
2017」,與學者Mary Beard合作,將博物館銅器時
塑。以白色琺瑯覆蓋鋁製千年義大利橄欖樹。在陽光下,
期展間搬進攝政公園的白色大帳篷中。大約有80件當
那層琺瑯讓默默孤單的樹枝發出微微的薄光。可能是他彩
代藝術品、50件從地區小博物館借展的銅器、大約
色巨石柱在這兩年內過度曝光,市場對這些彩石的反應有
50件從網上購買的小物件。每件藝術品擺上博物館
些降溫。正因為如此,英國畫廊Sadie Cole HD位於Frieze
形式標示,再加上一個可購買明信片及紀念錢幣的小
London入口正對面的展櫃這次選擇展出Rondinone幾年前
型紀念品櫃,走進展位的人有如踏進傳統地區性博物
所創作的巨石人。
館中。雖然參雜著eBay買來的銅器,但好作品依然 能夠抓住藏家的眼光,如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藏家就從
買賣生態的盤整
中挑選出了100萬美金的Hans Arp銅雕塑。這次展位
相對於Frieze Masters,Frieze London裡的作品定價相
上較多小件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定價都相當合理,像
較偏低。在VIP日結束前,許多藍籌畫廊都以前所未有
Subodh Gupta的作品以15萬美金賣出、Martin Creed
的速度賣出這次所帶來的作品。紐約大衛.卓納(David
的小型雕塑只有7萬5千美金,以及Rashid Johnson定
Zwirner)畫廊表示,在第一天VIP中午前,其Frieze
價為12萬5千美金。這樣的策略,使藏家們如買小型
London展位上的所有作品就已完全銷售一空。從其畫廊
裝飾品般不需多想的將它們帶回家。
參加Frieze London至今,這是第一次!除了大衛.卓納以
高古軒(Gagosian)往年都會在Frieze為一位藝術
外,其他的畫廊也傳出相當好的成績。藏家、博物館策展
家辦單獨個展,但今年也改變策略,不再只專注於一
人及私人藝術顧問……等等,爭先恐後的在VIP 日搶購藍籌作品。出乎意料的是中等價格的作 品,這次也表現頗佳。許多畫廊也都發現,今年 許多買家比較願意購買低於50萬美金的作品。 大衛.卓納所帶的30件作品中,最引人注意 的作品就是昆斯(Jeff Koons)的《Gazing Ball (Giotto The Kiss of Judas)》(2015-16), 以270萬美金賣出。除此之外,畫廊下其他的
左 Sadie Cole HQ這次所展出的Ugo Rondinone作品。 右 大衛.卓納展出的昆斯作品 。© David Zwirner(Frieze 提供)
EXHIBITION
台 灣美術史的流光 畫廊產業三部曲 文.攝影|陳意華
邁
入第四年的大內藝術節,10月7日在大直內湖 各大畫廊揭開序幕,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藝術活
動。其中今年的重頭戲,藝術特區主題展,由總策展 人林志明策畫,由尊彩藝術中心、大觀藝術空間、秋 刀魚藝術中心與王道銀行藝文空間領銜主辦。7日的
悍圖社創始成員楊仁明1990年的作品《從黑水長出來的新植物-仙人掌
週末午後,驚人的雨勢抵擋不了參觀者支持藝術熱切
(三)》。
的心,下午3點首站於尊彩藝術中心舉辦大內藝術節 江兆申、劉國松、周澄、李義弘、蔡根、楊柏林、
揭幕儀式,5點由大觀藝術空間接棒演出。 今年的大內藝術節,大觀藝術空間首度加入陣容,
顧世勇、楊仁明、連建興、楊偉林、吳繼濤、姚瑞
以「話.畫廊產業三部曲」為題,循著時代的演進步
中、丁昶文與羅展鵬。此展挑選藝術家標準,除了
伐,從1970年至1990年代,梳理畫廊產業的歷史進
台灣美術史具時代意義的藝術家或畫會外,尚有在
程:兩層樓的空間展出15位藝術家,包括楊三郎、
畫廊或市場上流通高的藝術家,意即作品產值好,
月 日的週末午後,驚人的雨勢抵擋不了參觀者支持藝術熱切的心, 下午 點首站於尊彩藝術中心舉辦大內藝術節揭幕儀式, 點由大觀藝術空間接棒演出。
上 以寫實畫風著稱的連建 興,展出兩件1970年之 作,藝術家透過風景畫 反思日治時代的殖民統 治。 下左 許久未曾在市場出現的 藝術家蔡根展出2013年 完成的3件一組的裝置 《庭園三折》。 下右 受市場追捧的東方畫會 的劉國松1968年的山水 之作。
且賣得動的藝術家,如東方畫會的劉國松,此展中
網絡。受到關注的台灣美術,出現反映西方畫風的作
便展出一件1968年的精采之作《山水》。如楊仁明
品,由於當時的中產階級買不起真正西畫,這些印象
則是悍圖社創始成員之一,過去曾是畫廊毒藥的悍
派畫風的前輩藝術家之作,因為價格親民且易於入
圖社,近年來在市場表現日益亮眼,作品價格也有
手,備受關注,如楊三郎、陳澄波等。這次在大觀藝
水漲船高的現象。今年2月,悍圖社在台中國立美術
術空間展出此時期的第一位藝術家即為楊三郎。著重
館舉辦大型展覽「硬蕊
悍圖」,重新梳理這個台
寫生經驗的楊三郎,以描繪台灣土地為主,如淡水、
灣重要團體在當代藝術承接與轉化過程中的角色變
觀音山等,尤其受到前總統李登輝的喜愛,據聞李前
化,提升其能見度。
總統擁有很多楊三郎的作品,兩人同樣受過日本高等 教育,對現代美術之確立具有時代的積極意義,因此
兩股精緻文化的匯集
被安排在此展的第一位。在楊三郎作品旁邊的是中生
此展以時間序排列,位於二樓的第一展區「70-
代藝術家連建興的寫實之作。以寫實畫風著稱的連建
80年代:從『畫廊』到『產業』」展出為1970年
興 , 展 出 兩 件1 9 7 0年 之 作 , 以 遺 跡 和 棧 道 為 主 ,藝
至1980年間,展出藝術家包括楊三郎、江兆申、周
術家透過風景畫反思日治時代的殖民統治,觀者從兩
澄、李義弘、連建興。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
幅作品對照下可鳥瞰一個時代面貌。
大眾對精緻文化需求提升,隨著媒體興盛與藝術雜
戰後台灣的精緻文化來源為兩大方面,除了日治殖
誌的推升下,激起台灣藝術史的探索根源,在各方
民的高等教育資源和機會外,另一方面則是隨著國民
人士的相互激勵之下,形塑出藝術產業密不可分的
政府來台的中國第一代畫家所帶來的精緻文化種子,
149
EXHIBITION
神 的深音 藤村真「新作」個展 文|陳意華 圖|正藝美學空間 上 日裔美籍藝術家藤村真。 下 藤村真《行在水面-波 瀾》(Walking on WaterBreakers)。
「今
日,我們有頌讚這世間任意妄為的各種表達
言,「新作」最重要突破就是深切的體會到儘管身
方式,卻沒有一個能帶領失喪人們回家的文
處灰燼,仍有著一顆渴望重新被恢復的心,以及如
化表達方式。」藤村真(Makoto Fujimura)在多年
何從恩典中重生。
前曾以這段話談及自己的創作核心,如今在流逝的時 間裡,這段話富含的深意更具力量。
父親的步伐
每個人的靈魂都應該被餵養,置身正藝美學空間,
以純熟的日本畫技法,融合當代的思維,藤村真
宛如站在教堂的深處,只有神的聲音,仿若清水模的
探討人性、文化、信仰與藝術的本質,他在畫作上
建築,安靜純粹質樸,將原本水泥給人生硬的印象轉
使用金箔、銀箔、天然礦物、古墨、雲肌紙等珍貴
化為另一種純粹的感知,領略純碎、深邃的崇高,就
天然顏料,創造獨特的靜謐之美。此次「新作」個
像面對藤村真的畫作,端視那畫面層層的肌理,礦
展,緣起於藤村真對父親的感念。舉例來說,位於
粉微亮的發光,沒有多餘的矯飾,只有飽滿豐富的肌
一樓展間,懸掛一幅長軸畫作,此作以牡蠣殼磨成
理,散發寧靜的氣息,讓觀者的思緒流向無垠的浩
粉末作為繪畫的基底,畫面沒有多餘色彩但卻益發
瀚。
的沉靜,讓人感受到一股無聲且安定的力量。此作
日裔美籍藝術家藤村真9月19日至10月31日於正藝 美學空間舉辦「新作」(New Works)展覽,展出18
標題《光之寂靜》(The Silence of Light)是藤村真 向父親致敬之作。
幅作品,其中有7件為2017發表的新作。此展雖然延
藤村真的父親藤村靖對其影響甚巨,藤村靖是聲學
續「寂靜與美」與「行在水面」兩大系列,但展名為
領域的先鋒科學家,多年來藤村真在「寂靜和美學」
「新作」具有雙重意涵,不僅代表藝術家的每件作品
的研究上以及在文化關懷的推廣上皆受其父親的啟
都是全新的開始(new creation),同時也讓失去至
發。「小時候,我並不了解父親,直到大學時他開車
親的藤村真重新思索光、寂靜與美的意涵。對他而
送我去大學唸書時,我們才有比較多的相處機會,我 也才開始明白自己的父親對語言和聲音方面 的厲害之處。父親是一位慷慨的人,喜歡創 造機會讓年輕科學家有研究和成長的機會, 他很有創意而且包容度很大,喜歡和各個不 同領域學有專精的人合作,如物理學家、音 樂家、藝術家等,共同創造出新的東西。我 一直到二十幾歲才知道父親是這樣的人。他 的一個多姿多彩,而且豐富與特別的人。」
信仰的撫慰 失去至親的傷痛讓藤村真透過創作思索 恩典的意涵,他在詩篇獲得撫慰,以色列 大衛王的故事洗滌傷痛。 《詩篇》第42篇
上 藤村真《寂靜.美-誕生》(Silence and Beauty-Birth)。 下 正藝美學空間藤村真「新作」個展,《光之寂靜》是藝術家向父親致 敬之作。
中一段「神啊,我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 42:1),另一段是「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 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詩42:7) 藤村真 分享道,「看到這段經文,我想像大衛王在水邊看 到鹿,神引領他到深淵的地方。他跳到水裡,慢慢
言,一如大衛王,唯有秉持信心面對水流才能在單獨
沉入水底,在水底裡感受到安靜無聲的力量,只有
與神面對時獲得安慰,獲得新生。
他和神。我覺得跳到水裡是需要信心,就像耶穌行 在水面上一樣,唯有全然相信,讓自己順著水流而
死於灰燼 復活的新生
走,水流自然會把你帶回到水面上,倘若倚靠的是
除了向父親致敬的作品外,藤村真此展中也帶來
自己的力量就會溺斃,因為憑藉信心順著水流,沉
以基督教節期為創作基調的畫作,他透過對生死的體
入最深的底層,才能重獲新生。」
悟,傳達基督教信仰中對重生復活的核心精神。在位
當時的大衛王處於困境之中。他因為被兒子押沙
於二樓展間中,從第一幅紅色為基調的《寂靜.美-
龍追殺,逃到了曠野,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地時,對
熱情》(Silence and Beauty-Passion),接著《寂
上帝所發出的沉痛吶喊,這世上最痛苦的莫過於與
靜-灰燼》(Silence-Ashes),到《寂靜.美-誕
世界的隔絕,被世界淹沒。這段經文對藤村真的影
生》(Silence-Ashes)代表的即是耶穌從受難到復
響至深,與自己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藤村真因至
活的過程。這個重獲新生的歷程也是此展的重要核
親的離去,重新體悟創傷所帶來的痛苦。
心。藤村真說,「《啟示錄》其實重點不是死亡,而
在這次「新作」展出現藤村真以「行在水面」為
是復活。那幅帶著金色和綠色的畫作,代表的就是耶
題創作的《行在水面-波瀾》(Walking on Water-
穌復活。福音對我是很深的奧秘,需要花時間學習明
B r e a k e r s ) , 此 系 列 其 實 是 2 0 11 年 藝 術 家 為 了 3 11
白,重要的是耶穌在十字架為我而死,和真實歷史
海嘯事件的日本受災難民所做的「禱告」。藤村真
的發生,耶穌死去,也代表新的生命,關於新的生
說:「911是人為的災難,311是自然災難,兩個災
命,聖經不是末世(指的是《新約》最後一章〈啟示
難都需要醫治和恢復,兩場災難一是與火有關,另
錄〉),而是新的開始。」
一是來自於水,水與火的交融,激起我想創造一個
長年投注「文化關懷」的藤村真,以「文化塑形
視覺性的禱告,我認為火除了帶來災難外,在基督
者」聞名國際,他以行動喚醒每個人靈魂深處的力
教信仰中火使人潔淨,火能煉淨一切,而水則象徵
量,幫助了不少藝術家,因為對當代藝術形式的獨到
受洗的水。我的創作是穿越、經歷創傷後,以視覺
堅持,讓他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明年2月,藤
性的禱告,為傷心的人帶路,我的畫就是一個禱告
村真即將在以色列舉辦跨領域的個展,這場展覽將結
(prayer)。」
合其他領域學有專精的創作者,包括傳統日本畫、錄
有別於現在的當代藝術多以自我心中的傷痛為主
像、藝術家、舞者、音樂家等進行現場展演。藤村真
題,藤村真選擇透過作品幫助受創的人走出黑暗。
的每檔新作,宛如一次的新生,不斷地更新,破繭而
曾經因911的災難讓他經歷生命中的創傷,他明白我
出的銳變。信仰的活水源頭,照亮藝術家前行的路,
們生命中某些受傷的部分必須被重新回復。對他而
讓我們看到一條滴滿脂油的恩典之路。
ARTIST
如何活在人世間 何孟娟 Isa Ho
思考指的是凝視生命之臉,並閱讀臉上可被閱讀之物, 思考指的是琢磨經驗感受,並做出結論, 思考不是一種花招,或一項練習,或一套閃避推託, 思考指的是一個人全心全意的注意與傾聽。 — 勞倫斯( D. H. Lawrence )〈思考〉( Though )
170
何孟娟《
》.影像輸出於德國含鋇絲光相紙.
×
.
。
天鵝效應」一展不單有何孟娟展現屬於政治
力強大,以及一旦發生以後,人們會編造出某種解釋使
正確性的藝術面向的努力,還有更多是其創
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而且更易於預測。但為
作轉變。何孟娟從長年被標籤為女性藝術家的牢籠中掙
什麼要等到事情發生以後,我們才得以認出黑天鵝現象
脫了。透過攝影鏡頭轉向他人,她真正蛻變為藝術家。
呢?部分答案是,在應該注意普遍現象時,人們長久以
拿掉女性這字眼,不單是她不再妝扮自己、關注女性身
來卻習慣注意特定事件。也就是說,我們習慣注意已
體,還是她看向其他族群,藉由他們身體的轉變與田野
經知道的事情,卻一再忽略人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即,
般的傾聽與記錄,回歸生命議題—如何學習變老,如何
人們容易簡化事情,予以敘述、分類;而且人們不夠開
看待死亡,以及回饋纏繞她歷年創作系列的核心關懷—
放,沒能珍視那些能夠想像「不可能事物」的他者。
「黑
如今,人們似乎無法再像蘇格拉底那樣謙卑:「我知
自我認同與社會價值觀間的拉扯。 透過蛛絲馬跡,何孟娟宛如電影《黑天鵝》女主角,
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生命歷經一些無以挽回的沮喪後,蛻變出不需其他附屬
何孟娟設定了老人、藝術家與少年為這項展出計畫的
物而能讓人直視她目光黝黑般的閃亮與遠方。就像那些
離群值,認為他們是現今社會常忽略的事物,藉以連結
老人般,不需道明什麼過去偉大成就來說明自己是誰—
計畫中所駐村的魏斯貝絲藝術公寓裏頭這些老人當年造
只要在那裡,身上氣場與痕跡已證明過去所為。
就現在紐約城市於藝文領域的地位,以及透過《我的牡
我是誰?她全心全意地思考,然後說:「我是我。」
丹亭》將中國傳統的崑曲及韓國流行音樂K-POP進行動 作與內容上的比對,再次挑戰看待事物的既有框架與角
我們 不知 不知道 道 我們 不知 不知道 道(註 )
度,嘗試同步科學家的推斷:為何我們的心智結構無法
「黑天鵝效應」展出了何孟娟為期四年的駐村計畫 內容「魏絲貝斯藝術公寓」系列與錄像作品《我的牡丹 亭》,企圖用黑天鵝效應三大特性:不可預測性、衝擊
使我們學到規則,而只有事實?我們似乎不善於瞭解超 規則(metarules),甚至熱切地藐視抽象。 魏斯貝絲藝術公寓前身在1898年至1966年間是貝爾實
註釋 語出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黑天鵝效應》一書。
171
我一直相信接近藝術最大的好處,就是透過藝術讓自己與時代、與創作者、 與別人最深刻地溝通,這點劉先生完全達到了,而且遠遠走在我的前面。
姚謙
給策展人、藏家和藝術家的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 比起購買已經完成的藝術品,大膽委託前衛的藝術創作已 成為當今取得藝術品的途徑之一。
是一本藝術創作委託
的全方位手冊,即日起訂閱典藏雜誌《古美術》or《今藝
ఙ㕗ᯓࢿดࣙ ೧ ݆࢟ఙ㕗 。 ʬ༑ድࢺؔغ2017/12/31ࢯʭ
術》or《典藏投資》,立刻擁有
□古美術 □今藝術 □投資 雜誌一年12期 典藏選書專案:
二年24期( 任 選 )
訂閱優惠(任選)
訂閱雜誌+ 典藏選書
本典藏新書。
訂閱價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 作者:露薏莎.巴克等︱定價:500 從探究委託創作背後的動機開始,透過實際案例深入了 解委託者,目的以及主題,提供個人、藏家、組織、機 構…等,及接受委託的藝術家、策展人參考。
□一年期 NT $1940
□策展人工作指南 作者:亞德里安.喬治︱定價:500 從展覽最初的構思、協調、布展到完成,本書回答了所 有你能想像到的問題,也提出你意想不到可能會發生的 問題!
□二年期 NT $3670
□ 時光收藏者:品味中國藝術三百年 作者:劉鋼︱定價:450 本書收羅的藏品,時間橫跨清中期到二十一世紀,揭露 畫布背後,原本要被遺忘,或刻意被抹除的曾經。
超值加贈(2選1)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 30週年大展導覽手冊 □ 上帝的建築師:高第誕生165周年大展導覽手冊
典藏優惠選書展7 9 折,訂閱雜誌者享6 7 折優惠! 品項
數量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2370本
$2015/本
$514/本
$436/本
$458/本
$389/本
$284/本
$240/本
□ 巨神連線 作者:姚瑞中︱定價:3,000元 《巨神連線》攝影集,是藝術家姚瑞中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在臺灣與金門、馬祖、澎湖各處田野走尋,無關信仰,神 偶雕像底下,一重又一重的意念、執著與行動所鋪就而成 的欲力呈現。
□ HANS J. WEGNER:名椅大師•丹麥設計 作者:織田憲嗣︱定價:650 丹麥國寶家具設計大師漢斯.韋格納極簡、實用、充滿思 惟創意的設計,透過作者精妙洗練的文字敘述作了精彩的 呈現。
□ 設計生意經─空間設計師的創業獲利提案 作者:基斯.葛蘭內特︱定價:580 美國知名設計產業顧問Granet & Associates, Inc.創辦人 從業30多年,顧問服務美國400家設計公司唯一總整理!讓 「建立與經營公司」變成是可以期待並實際能行的事。
□ 1人藝術無限公司─我是藝術家, 我自己賣作品!個人創意事業營生指南 作者:麗莎.康頓︱定價:360 你不必得挨餓才能成為一位藝術家!數位時代改寫了創作 生態,主動出擊,讓粉絲軍團找到你。
1. 2. 3. 4.
單買叢書須另加運費50元,滿千免運。 藝術創作委託指南11/15出版後寄出。 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郵政劃撥 帳號:19848605
戶名: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