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32 2020/05 Preview

Page 1

ART&COLLECTION

www.artouch.com

)')' DXp

332

古美術

藝術 資料庫 33 選

NT$180

㰇㇞㗪ẋ⇵㛇˨⨎⤛忲㦪 ⚾⯷桐˩ℕ㚚ᶨ暁炻⎬ IJĶĶįķǘĴķIJįķ℔↮炻㖍㛔⚳ ⮞炻⣏␴㔯厗棐啷ˤ⚾䁢⯨ 悐ˤ

大和文華館一甲子──館長淺野秀剛談館史 大和文華館「開館60週年紀念展」 時藝多媒體告別旺旺單飛了 臺南市立美術館「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 日本國寶鎌倉時代〈山越阿彌陀圖〉賞析 女畫家與性別史研究

數位世界的個人化藝術鑑藏 海內外博物館藏品資料庫的現況與趨勢 倫敦V&A博物館「和服:從京都到伸展臺」 中國青銅時代的仿銅陶器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青瓷 馬孟晶「認識中國版畫的幾種方法」演講側記



編輯手記

Editorial

您今天數位資料庫了嗎? 四月初,收到讀者們傳來的line、臉書訊息以及郵寄的明

文化政策研究會監事城菁汝,以及長期探討數位資料轉

信片,一是數位,一是實體,這二者共同存在於當下的社

譯至實體性呈現課題的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助理

會,都被使用。有著問訊紙本訂閱,有著校稿。校稿就像

教授施登騰,手把手分享海內外博物館藏品資料庫的現況

掃落葉,隨掃隨落,大家一起掃,紙本一起看,心裡著

與趨勢,以及數位世界的個人藝術鑑藏方法;編輯部並代

實歡喜,表示做雜誌不是自顧自地翻看肚臍眼,實是有人

客操刀,從全球數百個資料庫海選精挑33個藝術資料庫,

讀、有人在意,把文字放在心上。

分為「整合型資料庫」、「博物館型資料庫」、「特色型

我是1980年代出生的,從紙本書籍的時代中生長到數位科 技雲端的日子。高中時開始有電腦課,教的是DOS,大一 時還是手寫報告,大二時桌上型大屁股螢幕電腦出現在宿 舍,3.5磁碟片現在看起來就像古董,無用武之地;高中 畢業時正流行B.B call傳呼機,不到二年旋被象徵身分地 位的黑金剛大哥大取代,至今小電腦的智慧型手機,人手 一機。這是與數位網路緊密相連的當代,實體結合虛擬共 構生活,疫情下的宅生活更加速了雲端數位的發展,線上 課程、線上購物、遠距教學……本刊雖是古美術,但這篇 也絕不是耽溺過往、提倡復古的懷舊喃喃。

資料庫」三大類型,由跨館際的入口型資料查詢平臺,再 細步進入到博物館系統,後聚焦善本古籍、考古文物、歷 史照片、臺灣研究等不同特色主題的資料庫進行介紹。如 何應用?可以看美圖秀秀,zoom in放大再放大,絲毫畢 現;可以建立專屬私藏藝廊;可以微型藝術策展;當然, 可以應用在撰寫報告交作業。雜誌作為紙本的載體,在專 題資料庫上備有QR Code,分享無障礙,手機掃碼就可漫 步雲端。且借用清代張之洞《韃軒語》教學者曰:「將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徑矣。」 《四庫全書》乃集中國古典經史子集之大成,《總目提 要》即是目錄學方法的集大成者。數位時代的今日,知曉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往昔的類書、百科字典到今日的數

資料庫檢索系統可作為學問的門徑,成為滾雪球的第一

位資料庫,都是建構在使用者的需求上,透過雲端資料庫

步,希冀此專題「藝術資料庫33選」能成為門徑中的門

的整合,大腦的記憶庫被減壓釋放。唐鳳曾在「博恩夜夜

徑。

秀」談及智商一事。作為高智商代表的他,認為特別是在 現在講成年人的智商是沒有意義的。在慣用的魏氏成人智 力量表中,只要帶一隻手機,甚至根本不用連到網路,只 要下載約5個App,就可解決問題了。簡單來說,就是任 何人只要有手機,那智商就是測不出來的超標高。但唐鳳 未完整說出來的是,資訊檢索的能力,網絡思考的能力。

把文字放在心上,不論是line、臉書訊息或明信片。最 後,容我摘錄讀者的明信片,和大家分享:「貴誌封面 左下角印有NT.180,應作NT$180才對!NT(新臺灣), NT$(新臺幣)兩者天差地別也!一得之愚,敬供芻蕘之 採。」有溫度的手寫紙本痕跡,我們改正了。忠實讀者, 謝謝您,謝謝您們。

有了手機、電腦,還是得要會操作,能思考判斷,要不然 茫茫大海撈一針,苦哉。因此,本期古美術邀集親身參與 過中央研究院、故宮等臺灣多項重要數位典藏計畫的臺灣

8

2020.5

藍玉琦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雜誌社總編輯 張玉音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編輯 藍玉琦 文物編輯 王怡文

ART & COLLECTION

2020

CONTENTS

DXp

332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20 年 5 月 1 日出刊

企劃編輯 曾令愉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美術設計 黃志勳 張惠雯 今藝術 & 投資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雅綸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美術編輯 憨憨泉設計 典藏 ARTouch.com

編輯手記

Editorial

您今天數位資料庫了嗎? 藍玉琦| 8

總編輯 張玉音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緯 鄧韻琴 社群編輯 許雲喬

藝文

Note

特約主筆 吳牧青

藝訊板塊 編輯部| 14

國際專案企劃 & 編輯 謝盈盈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鄭敏惠 鄧祥彬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專題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Special Report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傳真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古美術的雲端 術的 生存指南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傳真 8621-63201402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如何 OPEN,怎樣 DATA ─ 古美術的雲端生存指南 編輯部|18 從典藏保存到開放近用 ─ 海內外博物館藏品資料庫的現況與趨勢 再脈絡 再敘事 ─ 談數位世界的個人化藝術鑑藏

㰇㇞㗪ẋ⇵㛇˨⨎⤛忲㦪 ⚾⯷桐˩ℕ㚚ᶨ暁炻⎬ IJĶĶįķǘĴķIJįķ℔↮炻㖍㛔⚳ ⮞炻⣏␴㔯厗棐啷ˤ⚾䁢 ⯨悐ˤ

古美術雲端挖寶必備─ 不可不知的藝術資料庫 33 選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城菁汝|20

施登騰|26

編輯部|32

整合型資料庫 曾令愉|33 博物館型資料庫 王怡文|36 特色型資料庫 闕宇彤|40

典藏 ARTouch.com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展覽

Exhibition

日本的和服如何成為世界的和服?─ V&A 博物館「和服:從京都到伸展臺」展覽報導 林逸欣| 64

回望的必要─ 臺南市立美術館「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 吳佳靜| 70

特寫

Close-up

由考掘女畫家到性別史研究,然後呢?─ 從 2014 年「物品、圖像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到 2020 年《看見與觸碰性別》專書 賴毓芝| 76

鑑賞

Connoisseurship

越過群山的佛─ 日本國寶鎌倉時代〈山越阿彌陀圖〉賞析 賴奐瑜| 80

青銅器也有替身演員─ 中國青銅時代的仿銅陶器

大和文華館開館 60 週年紀念─ 館長淺野秀剛談館史、藏品及未來展望

特輯

Highlight

王詩涵| 84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青瓷淺述

淺野秀剛| 44

收藏的歷程─ 「大和文華館開館 60 週年紀念展」報導

郝紅星| 90

宮崎もも| 50 論壇

開卷現文華─ 《典藏古美術》歷期「大和文華館」報導回顧

Forum

編輯部| 60

馬孟晶私傳祕技,你該學起來的中國版畫研究 Know-How ─ 「認識中國版畫的幾種方法:技術、藝術、出版、傳播」 演講側記 闕宇彤| 96

告別不是句點─ 時藝多媒體,脫離旺旺單飛了

視野

Vision

動態

Events

簡秀枝| 62

再見浮世繪─ 談「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 藍玉琦| 63

就是「四任」,何必海上四任──「四任--石允文教 授收藏書畫精品展」開幕座談會紀實 藍玉琦| 98

拍賣

允臧齋

展訊

本月展訊 編輯部| 100

Auction

Calendar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藝文

Note

藝訊 2 0 2 0 板塊

01

抗疫不鬆懈,好展不間斷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新展

臺灣抗疫有成,成為全球少數正常上班上學、博物館 也維持開放的地方。臺北故宮於4月13日宣布延長調整 開放時間,即日起至5月31日,開放時段調整為週二至 週日早上9點至傍晚5點。抗疫期間好展不間斷,北部 院區推出書畫新展「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展覽 主軸聚焦在輔助觀者觀展的「說明卡」,精選7件倪瓚 (1301-1374)及具倪瓚風格的作品,搭配不同時代 的說明卡,從毛筆直書款、印刷橫書款,甚至長達數百 字中英介紹款,呈現一段「說明卡發展史」,也讓觀眾 重溫過去站在展櫃前的觀賞體驗。展期至7月5日止。 除此特展,尚有新展「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4 月8日至7月8日)、「受贈書畫展」(4月8日至7月5 日)、「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4月1日至6月 30日)及「巨幅書畫」(4月1日至7月9日)等。(文 王怡文) 「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特展展品,元倪瓚〈容膝齋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02

疫情重挫 博物館財務陷危機 大都會150週年展喊停 估虧損破億美元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多家博物館、美術館被迫休館,營運陷入重大危機。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前發表消息,評估至6月 底將虧損約6000萬美元,7月至年底的復甦期還將虧損4000萬美元,年度營收缺口預測為1.5億美元。大都會博物館執行長 魏斯(Daniel Weiss)表示,現階段已凍結自由支出並裁員81人,高層主管減薪10-20%,以降低營運成本,而下半年即使 重新開館,預期遊客數也會大幅減少,館方將酌減展覽項目。 而大都會博物館原訂於3月30日開幕的「150 週年紀念大展」(Making The Met 1870- 2020)宣布延期,先以線上展覽方式呈現。 另一檔正在展出的中國書畫大展「近觀中國書 畫」(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Up Close)也暫停。此二展覽原將鉅獻唐韓 幹〈照夜白圖〉、傳五代董源〈溪岸圖〉軸等 多件名作。疫情籠罩下,名品何時能重見天 日?館方預計美國疫情可能於5月中旬達到高 峰,最快要到7月才可能重新開館。(文 令愉)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150週年展原將展出唐韓幹〈照夜白圖〉。

14

2020.5


03

12年大功告成 日本國寶高松塚古墳壁畫修復完成

位於奈良高市郡明日香村的高松塚古墳約興建於7世紀末至8世紀初,於 1972年被發現。高松塚古墳最為人熟知的為古墳內的彩色壁畫,共分東、 西、北及天井四面,分別描繪人物、四神(東青龍、西白虎、北玄武)及 日月等。當中位於西壁上的女子群像暱稱為「飛鳥美人」,四人一組,保 留相對完整,可見製作當時使用了黃、綠、藍、紅等顏色。此壁畫因保存 完整且畫史意義重大,名列日本國寶,現地保存,然因避免加速損傷而未 開放參觀。後因雨水滲透及黴菌的生成,導致壁畫狀況日漸危險,2007年 有關單位決定將整 個石槨搬出解體, 進行壁畫修復,歷 時12年時間。2020 年3月26日,日本文 化廳正式公告該修 復已完成。惜疫情

日本國寶高松塚古墳西側壁畫之女子群像。圖

Wikipedia。

影響,原訂5月16至 22日開放「國寶高松塚古墳壁畫修理作業室」之參觀活動業已取消。 (文

王怡文)

位於日本奈良高市郡明日香村的高松塚古墳。圖

04

Wikipedia。

改戰夏季 佳士得香港、香港蘇富比、 保利香港春拍皆延至7月

因疫情持續發燒,佳士得香港、香港蘇富比、保利香 港均公布將香港春季拍賣延期至7月5日當週舉行。 佳士得香港,原預計於5月30至6月3日舉槌的春拍, 移至7月5至13日,古美術相關拍程包含7月8日的 「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畫」,以及7月9 日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此外,佳士得也 擴大全球網上拍賣的規模,當中5月26日至6月1日將 舉行「丹青薈萃─中國書畫網上拍賣」。 香港蘇富比原規畫4月移師紐約的春拍行程,經評估 後決定改為7月5至11日返回香港舉行。古美術相關 拍程包含7月9日「中國古代書畫」、7月10日「中國 書畫」及7月11日「中國藝術珍品」。保利香港也宣布跟進,將春拍延至7月 5日當週,拍賣地點選在保利香港藝術空間。(文

佳士得香港、香港蘇富比歷來拍賣地點香港會展中心。 圖 Wikipedia。

王怡文)

ART&COLLECTION

15


18

2020.5


專題 Special Report

古美術的雲端生存指南 美術 術的雲端 博物館關閉中,雲端不打烊! (

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影響,許多海內外博物館、美術館不得

已宣布無限期閉館。為了彌補人們無法走進實體場館親炙藝 術的遺憾,各家博物館紛紛端出 虛擬展覽,而 月博物館界的盛事「

資料庫或線上 世界博物館日」,臺

灣也將以「開放博物館」為主題,讓人們防疫不妨藝。 事實上,博物館數位資料庫發展已久,但這一波疫情強化 了「開放」( (

)的需求,也讓人們開始思考「資料」

)如何被運用於「個人化數位典藏」或「虛擬策

展」。本期專題從海內外資料庫的建置原理開始,帶領大家 進入個人化的數位鑑藏世界,精選 進入個人 化的數位鑑藏世界,精選 入寶山,保證不會空手回!

個海內外藝術資料庫。


從典藏保存到開放近用 海內外博物館藏品資料庫的現況與趨勢 文.圖│城菁汝(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監事)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海嘯襲來,導致許多博

「保存」。之後博物館才逐漸意識到藏品數位化對於提高

物館、美術館關閉,博物館藏品資料庫在這波海嘯中重新

民眾親近文化資產的幫助。加上數位科技不斷進展,所謂

受到重視。博物館藏品資料庫儲存藏品的「影像」及「資

「高手在民間」,典藏單位態度轉變為積極鼓勵民眾「應

料」,提供民眾查詢及利用。藏品資料庫不是靜止凝固,

用」藏品資料庫。

而是不斷更新的有機體,每間博物館藏品資料庫的設計邏 輯皆有所不同。對於藏品資料庫的認識,可從典藏單位 前、中、後三個過程討論,分別是「最初建置資料庫的目

近來「開放近用」(Open Access)風潮下,美國大都會博 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Met)自2017

的」、「完成後使用的現況」、「面對新趨勢的因應」,

年起,累積至2020年4月已開放40萬6000張「公共領域作

三個過程中資料庫及其內容會有不同程度的調整或更新。

品」(指已無著作權作品)的高解析度圖檔,提供民眾不

本文試圖一窺博物館藏品資料庫之奧祕,期待能增加對藏

受限制的下載、分享或重新混合(remixed),並線上分

品資料庫之了解,鼓勵更多應用及創意發想。

享這些使用大都會圖像的故事。而臺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以下簡稱故宮)自2017年開始「故宮Open Data專區」,

從「保存」到「應用」

累積至2020年4月已開放1萬726筆藏品「文字及圖像資

博物館資料庫建置目的轉變

料」供民眾直接下載使用,不限用途且不用付費。這些對

許多國家典藏單位(如美國、臺灣)最初進行藏品數位

出版業界及學者是一大福音,無需經過申請授權,只需標

化,主要目的是「數位典藏」國家重要文化藏品,重點是

明出處就可直接使用故宮藏品圖檔。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官網 「A r t」項下「The Met Col le ct ion」類所收錄 〈雞缸杯〉圖片,左下 方「OA」標誌,表示此 圖檔為「開放近用」資 源。©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Open D a t a 專 區」所 收 錄〈雞 缸 杯〉圖片,右下方「CC」標 誌,表示此圖檔為「開放近 用」資源。©國立故宮博物 院 20

2020.5


專題

不論是Met或故宮典藏的雞缸杯,民眾可線上進行查詢、閱讀

位來描述藏品的重要資訊,如同身分證欄位描述個人的重

說明、下載圖檔,這些發生於彈指間的動作,都是基於博物

要資訊。你曾經仔細數過身分證上有幾個欄位?說得出這

館早年(現在仍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數位典藏」的基

些欄位包含哪些重要的資訊嗎?臺灣的國民身分證欄位包

礎上。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數位典藏」是怎麼一回事?

括「身分證字號」、「姓名」、「出生年月日」、「父

藏品身分證=後設資料(Metadata) 「數位典藏」是將博物館之實體藏品(含平面與立體物 品)或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方式(攝影、掃描、影 音拍攝轉檔、全文輸入等),加上藏品說明(即後設資

母」等,相對於藏品(以故宮「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資料庫為例),則是藏品「文物統一編號」、「品名」、 「時代」。由這些欄位構成的藏品資料庫,扮演博物館 「典藏管理」(Collection Management)的重要角色。

料),以數位檔案的形式儲存於資料庫中,供線上管理、

舉例而言,若於故宮「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的「品

瀏覽、查詢、甚至下載使用。

名」欄位查訊「雞缸杯」,結果顯示23筆,其中8筆「品

對博物館而言,博物館資料庫就如同藏品的戶籍資料庫, 每件藏品都有自己的「身分證」,方便博物館進行典藏

名」都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此時「文物統一編號」 就是第二個辨別要件。博物館中每件文物都有一個唯一

管理、研究、展示及教育等各種環繞著藏品而運轉的博

識別號,如同很多人會同名同姓,但身分證字號絕不會

物館工作。「藏品身分證」也可稱為「藏品後設資料」

相同。這8筆雞缸杯文物統一編號,從「故瓷005189」

(Metadata),是由藏品圖像及數個欄位構成,由這些欄

到「故瓷005196」。若想確認在故宮看到的「明成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 索系統」資料庫及查詢「雞缸杯」 結果。©國立故宮博物院

ART&COLLECTION

21


再脈絡

再敘事

談數位世界的個人化藝術鑑藏 文.圖│施登騰(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助理教授)

此篇是應編輯的邀請,著文分享近年以數位典藏資源與數 位化檔案資料在古文物鑑藏上之數位應用的心得。本文 意在引導讀者入門「數位鑑藏」且維持數位興致,所以不 從搜尋不易的博物館數位典藏資料庫著手,而是建議試試 「Google Arts and Culture」(谷歌藝術與文化,以下簡稱 「谷歌藝文」)」以及拍賣公司數位圖錄。主要的理由是 這兩類平臺都是屬於使用者導向設計,「谷歌藝文」簡單 易用,更連結了40多國、1200個以上的博物館(包括國立 故宮博物院與自然科學博物館)數位化資料,可用作「個 人專屬數位典藏資料庫」;而拍賣公司網站如蘇富比等, 則關注買家賣家對拍品資訊之需求與取得的數位服務,可 巧用為「個人化拍賣圖錄」。鑑藏不僅要看賣再看買,也 要配合品味興趣去設定策略與收藏主題。或許一般讀者無 法進行實體策展,但利用數位科技

服務去進行「微策

展」類的主題資庫之建置與專屬圖錄之彙編,卻是相當方 便的。 「谷歌藝文」提供的各 圖 像不 僅 連 結 專 屬 網 頁資料,還能進行交叉 與深入檢索。©Google Arts and Culture

「谷歌藝文」的數位典藏品圖像資料。©Google Arts and Culture

26

2020.5


專題Special Report

微策展

數位技能(eSkills)以及應編制的數位文化工作(eCulture

讓數位典藏資源活起來

Jobs)。而國立故宮博物院也為推動「前瞻機組建設計

上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陸建松曾在臺灣的一

畫」,提出建置雲端線上「故宮微策展(NPM Micro-

次演講中,以「如何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為題,談「文

Curation)之目標,期能持續於雲端平臺釋出故宮數位資

物策展的論述與技術」需求,並提出「文物策展設計的三

源與大眾分享,並鼓勵轉化應用及新媒體科技詮釋。至於

階段轉換」:「學術研究成果的展品形象資料收集整理」

「谷歌藝文」網站與臺灣「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轉換至「展覽學術大綱」,為第一階段;「展覽學術大

則像是「Popular Topics」、「Themes」、「Featured

綱」轉換至「展覽內容文本」,為第二階段;「展覽內容

Stories」等規劃完整的「主題式數位展覽」。使用者不僅

文本」轉換至「展覽形式、創意、構思、與設計」,為

可以透過這類在網站

第三階段。筆者將這三階段轉換總結為:「主題研究」

識內容,從使用數位典藏資料的觀點來看,「數位展覽」

(Theme Research)─「內容規劃」(Content Planning)

網頁上的「數位展覽」獲得基本知

也是連結使用者到「展品」資料的介面。

─「展示設計」(Exhibition Design)的「質→形」演變。 也就是說,無論是數位典藏策展或微策展的概念,基本上都 陸建松所提的「展覽內容文本(內容規劃)」確實是階 段間的關鍵,然而無論是博物館策展、專文研究、資料 收錄都需要「內容轉譯」(content interpretation),倘若 配合博物館科技需求,則更需進行「數位轉譯」(digital interpretation)橋接「質→形」的轉變。因其歷史學者背 景,陸建松的「三階段轉換」是從學術出發去制定技術的 需求。但本文目標則是透過數位科技輔助,讓文物鑑藏知 識與資訊具體化且更易得可及,並少些學術的沉重包袱。

是透過數位展覽(虛擬展覽 線上展覽)為形式,且以策展 設計讓數位典藏資源能有系統或主題式地被使用者欣賞、認 識、理解與運用。而且「數位展覽」的選件,也能連結到典 藏機構網站 網頁,查看「展件」基本資料與進階知識,因 為那正是後設資料庫的基礎建設。博物館面對數位時代所希 冀的,就是能充分運用資料庫素材的「數位典藏策展」的數 位人才。這些「數位展覽」的參與者或設計者,除了專業的 博物館人員或研究學者,當然也可以是一般大眾。即使不為

其實「數位典藏策展」並非新資訊,因為歐盟「新伊拉 斯莫斯計畫」(Erasmus+ programme)的關鍵行動之一 「部門職能聯盟」(Sector Skills Alliance),已針對博物 館部門面對數位時代之數位與可轉移的技能與能力需求 (digital and transferable skills and competences needs in the museum sector),提出「數位典藏策展人」這類應強化之

培養數位職能,也該試試去查找、整理、分析數位典藏品, 並且「再脈絡」、「再敘事」成自己的「微策展」與「私圖 鑑」的主體內容。基本上,只要有適當知識及明確目標,那 麼「故宮Open Data專區」、「谷歌藝文」、「拍賣公司網 站」都能是豐沛的數位園地。

ART&COLLECTION

27


古美術雲端挖寶必備

海內外藝術資料庫百百款,要找到資料之前,得先找到正

不可不知的藝術資料庫33選

或最新開發的資料庫,分為「整合型資料庫」、「博物館

整理│曾令愉、王怡文、闕宇彤

確的資料庫。本篇彙整海內外33個古美術領域最常被使用 型資料庫」、「特色型資料庫」三大類,簡介其收錄內容 與使用方法,以及各網站的資料授權原則。

文化部典藏網 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 為統整國家珍貴數位文化資產,文化部設立「典藏 https://across.archives.gov.tw/ ACROSS(Archives Cross boundaries)是國內第一個

網」,整合所屬各典藏機關的文物資訊與圖像,方 便大眾由此單一窗口檢索不同機關之相同類別、品

跨檔案館、圖書館與博物館之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

名、作者、年代、是否為Open Data等藏品資訊,

臺,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所建置,整合國

再視藏品開放權限及使用需求,連結至各館申請授

內及日本如國史館、中研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

權。目前「典藏網」整合之藏品總筆數為59萬5058

家圖書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等共計36個機構、99

筆,典藏機構涵蓋面向從史前文物到當代藝術,其

個檔案資料庫,約有900萬筆檔案目錄資料,收錄資

中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

料年代從明清橫跨至今,資源以文書、圖像及照片

灣美術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家電影中

資料,並有部分影音、器物及地圖資料,有助於暸

心、國立臺灣文學館等各館都有超過5萬筆文物資料

解臺灣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或

公開於典藏網上。其「關鍵字」搜尋欄可對應到文

是早期風俗習慣及生活樣態。使用者透過平臺之查

物描述資料,例如搜尋「浮世繪」,可找到國立臺

詢結果為共通之檔案資源目錄,可利用「連結原始

灣歷史博物館藏葛飾北齋繪〈中國鳥瞰圖〉,雖非

資料庫」之選項,連回各機關之資料庫頁面查看更

浮世繪,但資料提及葛飾北齋為浮世繪師之故。若

詳細資訊。例如檢索「鼻煙壺」一詞,將可連結到

於「人名」欄搜尋「北齋」,則可更精準查到〈中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目

國鳥瞰圖〉之外45件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北齋版畫,

錄索引資料庫、中研院近史所清代奏摺資料庫當中

既可自由穿越各館,亦得精準鎖定範圍。

的相關文獻檔案。 |臺灣史|臺灣美術|浮世繪| |臺灣史|檔案|文獻| 入口型網站,無直接授權資料

32

2020.5

部分為Open Data,其他需洽各館申請授權


整合型資料庫 本單元所介紹的「整合型資料庫」,主要 專題

針對跨館際的資料查詢平臺或入口型網 站。目前多數整合型網站功能以內容導流 連結為主,未直接授權資料內容。但近來 在「開放近用」(Open Acess)的趨勢之 下,也有部分整合型資料庫扮演了推動資 料開放的角色。

全球漢籍分布

系統

https://www.kuizhangge.cn/gis/ 全球漢籍分布GIS系統由安徽大學文學院主持開發,

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

整合了全球500多所漢籍典藏機構,以GIS地圖的

http://ccs.ncl.edu.tw/DR/tw/index

形式呈現各館分布位置,並附上各館藏單位官方網

「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是一個資料庫入口網

站、古籍目錄檢索、數據庫等資源。以日本東京地

站,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以2004年編印之《國

區為例,可同時看到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

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為基礎,重點式蒐藏國內

宮內廳書陵部、國立國會圖書館、東京都立中央圖

外漢學研究資料,匯集相關數位建置成果,使用者可

書館、慶應義塾圖書館、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東京

由此入口網站連結至臺灣、中國、日本、歐美等各地

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尊經閣文庫、靜嘉堂文庫等

公私立機關所設置之資料庫。網站內容有12分項,分

多個重要漢籍館藏地的所在位置、典藏數量以及資

別為:綜合性資源、古籍文獻、社經

民族、 哲學

料庫連結。既是個便利的古籍目錄資料庫索引,亦

宗教、歷史 地理、史料 古文書、傳記 族譜、

有助於古籍研究者瞭解各地區典藏特色。此系統為

文物考古、語言

文學、藝術、科技及中醫等。以

「奎章閣中國古典文獻資源導航系統」的子系統之

「藝術」類項為例,下分為總論、書畫、民間藝術、

一,該系統另外還搜羅不少古籍研究資源及有趣的

建築美術等;「文物考古」類項下分金石、甲骨、簡

數位人文資料庫,如「書格網」、北京師範大學

帛、敦煌學、古蹟、古墓等。

開發的「全唐詩知識圖譜」、麥基爾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團隊設計的「明清婦女著作」資料 庫等。

|漢學| 入口型網站,無直接授權資料

|古籍文獻| 入口型網站,無直接授權資料

ART&COLLECTION

33


特輯

大和文華館外觀。

大和文華館開館60週年紀念 館長淺野秀剛談館史、藏品及未來展望 文︱淺野秀剛(大和文華館館長) 圖︱大和文華館 翻譯|王怡文

沿革

天王寺區上本町6-1-1。2010年4月1日,隨著財團主管部門 移往奈良縣,相關辦公室也遷至現址。

大和文華館的設立,起始於種田虎雄(1885-1948)與矢

財團成立後首先著手進行的事務,並非館體建設,而是美

代幸雄(1890-1975)的交誼。1942年初秋,時任關西急

術品的收集。收集到的美術品雖依循財團對公眾開放的宗

行電鐵社長的種田,委託矢代將文化事業具體化實踐,而

旨,時而外借展出,但在開館前只外借過一次,即是1952

矢代也在此時有了成立美術館的構想。戰爭結束後,種田

年11月3日至11月30日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之大和文華

叫來矢代,要求其文化事業的企劃內容時,矢代闡明對美

館收藏展。

術館的想法,種田完全贊成,設立準備有了飛速的進展。

44

在收集作品後,緊接著進行的便是美術研究刊物《大和文

1946年3月5日,財團法人大和文華館向大阪府申請設立,

華》的發行。第1號於1951年3月1日發行,在目前仍持續

於同年5月6日獲得核准。登記在案的辦公室地址為阿倍野

發行的美術館研究刊物之中,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一本。

區阿倍野筋1-1-1(近鐵本社舊址,現為阿倍野HARUKAS

最初是一年四期,1962年第37號刊後改為一年兩期;1999

大樓),但主要辦公室地點在1967年遷往近鐵本社所在的

年第101號刊後,開本從B5改成A4大小,延續至今。

2020.5


60 紀念特輯

1960年秋開館,自然與傳統共構美的殿堂 大和文華館於1960年10月31日開館。館舍作為近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創立50週年紀念事 業之一,設計者為藝術院會員吉田五十八(1894-1974),由株式會社大林組進行施 工;當時的近鐵社長暨財團理事長為佐伯勇(1903-1989),首任館長則是矢代幸雄。 吉田設計的建築物企圖雜糅桃山城廓建築的意象,外觀包含了海鼠壁、漆喰壁、粗寬的 垂直格柵窗等。建築物基本上左右對稱,進入大門後右側為辦公區,左側為講堂。管理 棟及展示棟以廣大的大廳連結,近正方形的展示棟中央為種植竹子的中庭。中庭未封 頂,是可以從上方引入陽光的建築結構。隨著天氣的變化,各式各樣的自然光洋溢在展 示棟中,無疑是一大特點。大和文華館用地中,菅原池(蛙股池)靠近近鐵學園前車站 的池畔小丘一帶被稱為「文華苑」,精心打造成四季綻放美麗花卉的區塊。 大和文華館首任館長矢代幸雄。

開館後,大和文華館的活動是以每年七至八檔展覽為主。除了陳列館藏美術品的常設 展,一年之中也會舉辦約兩次的特別展、特別陳列,向外館商借藏品聯袂展出,而且大 部分的特別展、特別陳列會編纂展覽圖錄(目錄),以回應觀眾們的期待。同時,為了

大和文華館鳥瞰圖。

ART&COLLECTION

45


特輯

Highlight

收藏的歷程 「大和文華館開館60週年紀念展」報導 文︱宮崎もも(日本大和文華館學藝部係長) 圖︱大和文華館

翻譯|何玉新

大和文華館,是以近畿日本鐵道株式會社(近鐵)為一

回顧起點

切起始點的美術館。近鐵社長種田虎雄(1883-1948) 期盼能有一座將日本文化和東洋文化介紹給國內外的文

「收藏歷程展Ⅰ」展品選介

化設施,在其授意下,於1946年5月6日先成立財團法

今年(2020)正值大和文華館開館60週年,以人類來說就

人,開始為美術館的開館進行準備。而肩負起美術館理

是「還曆」,即返回到與出生當時同樣的曆日。因此,為

念設定和藏品蒐集等開館準備核心的人物,是日後成為

紀念開館60週年的第1回「收藏歷程展Ⅰ」,將再現1960

大和文華館第一任館長的矢代幸雄(1890-1975)。他

年開館的首次展覽。(本展覽原展期自2020年4月10日至

雖是以文藝復興美術研究而知名的美術史家,在日本美

5月17日,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影響,延至2020

術方面亦有頗深的造詣,相當關心日本美術在世界美術

年7月10日至8月16日,並可能視疫情再行調整)

中所處地位。館藏品的蒐集,完全從零開始,首重美學 價值和欣賞價值,再均衡納入日本、中國、韓半島等地

儘管展覽當時的詳細配置圖並未保存下來,但仍保有拍攝

以古美術為主的各類作品。相當幸運的是,在大和文華

作品目錄和展覽會情景的幾張照片。此外,大和文華館

館最初展開蒐藏活動時,矢代幸雄與著名的美術品大收

在進行開館準備的期間,從1951年起即定期出版美術雜誌

藏家原三溪(1868-1939)之間互有交流,遂得以在原

《大和文華》;其中,1961年刊行的《大和文華》第34

三溪過世後,從原家大量購入原氏舊藏的代表性作品。

號,便登載了題為〈大和文華之開館〉的報導,介紹該場

自1948至1959年間,共買進了原三溪的16件舊藏品,包

開館紀念展覽。根據這些資訊,大致能完整再現當年的展

括國寶2件、重要文化財13件、重要美術品1件,這些全

覽──那是一場於48件展品中,包含了4件國寶和17件重

都被認定為傑作,提升了大和文華館收藏的質量。

要文化財、匯集大和文華館名品於一堂的展覽。以下將介 紹這48件展品中的8件。

經過約14年的準備期,大和文華館終於在1960年10月31 日舉行開館儀式,原本為零的館藏也在此時擴增為700多 件,於開館儀式隔天11月1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開館時 推出的首次展覽「大和文華館 開館紀念特別展」,即是 由當時的館藏品中精選出48件作品進行展示。

50

2020.5


紀念特輯

重要文化財〈埴輪鷹狩男子像〉,於群馬縣佐波郡出土。所 謂埴輪,是排放在古墳上的素燒土製品,可分為兩類,即圓筒狀 的圓筒埴輪,和做成人物、動物、家等造型的形象埴輪。這件作 品屬於形象埴輪,表現馴鷹師的模樣,相當珍貴罕見。他的兩臂 皆安有護具,左手上棲止一鷹;腰部佩掛著收刀用的鞘和射箭用 的皮套。鷹,乍看下像可愛的小鳥,但厚而尖的喙部顯示出猛禽 類的特徵;羽尾繫鈴,則表明牠已被馴化。全作雖造型簡略,卻 是能察知彼時時尚和風俗習慣的珍貴例子。

國寶〈一字蓮臺法華經〉,是裝幀豪華的《法華經》經卷。卷首的扉頁部分描 繪法會情景,能見到誦經的僧侶、持念珠祈福的貴族、戴市女笠的女性,和聽經的 女孩等身影。《法華經》經文,字字都被安放在塗有美麗色彩的蓮臺上,並附有一 圈金輪。這是把經文的每一字皆視為佛陀的一種表現。目前雖只有《法華經》中的 〈普賢菩薩勸發品〉保存下來,但原來有可能為全卷《法華經》。這類以金、銀精 心裝飾的「裝飾經」,反映了平安貴族的祈願和審美意識,於平安時代後期(12世 紀)被大量製作出來,本件光彩奪目的作品即是其中一例。

ART&COLLECTION

51


特輯

Highlight

開卷現文華 《典藏古美術》歷期「大和文華館」報導回顧 整理|編輯部

2011 2014

11月號 230期 植松瑞希〈「美的殿堂」裡的中國繪畫─矢代幸雄與大和文華館的收藏〉

2月號 257期 植松瑞希〈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日本大和文華館「竹之美」特別企劃展〉

2014年6月號 261期 古川攝一〈社寺之風景:由「宮曼荼羅」到「祭禮圖」─日本大和文華館特別企劃展〉

2014年7月號 262期 瀧朝子〈連續.重複之美:紋樣所蘊藏之意涵─日本大和文華館特別企劃展導賞〉

2014年9月號 264期 植松瑞希〈富岡鐵齋與近代日本的中國趣味─日本大和文華館特別企劃展〉 2015 5月號 272期 瀧朝子〈無形萬狀──水的象徵及表現─日本大和文華館「圍繞於水的美術」特展〉

2015年8月號 275期 古川攝一〈凝望日本中世─日本大和文華館特別企畫展「中世的人與美術」〉

2015年9月號 276期 植松瑞希〈榮華城市.蘇州夢見─日本大和文華館「明清時期的都市與繪畫」特展〉

2015年11月號 278期 宮崎もも〈永恆的花鳥樂園─日本大和文華館「繪畫與工藝中的花鳥」巡禮〉

2015年12月號 279期 林宛儒〈學術接力,話蘇州畫壇─日本大和文華館蘇州展研討會紀要〉 2016 1月號 280期 瀧朝子〈內外皆臻妙─佛教箱盒之表現─日本大和文華館「佛箱─嚴裝巧飾的東亞容器」特展〉

2016年2月號 簡體版 瀧朝子〈日本大和文華館「嚴裝巧飾的東亞容器」特展〉

2016年6月號 285期 古川攝一〈何以招涼去?龍騰鯉躍瀑自流─大和文華館「召喚涼爽的美術」特展〉

2016年10月號 289期 瀧朝子〈佛國靈光.藝海遠颺─日本大和文華館「吳越國:西湖所孕育的文化精粹」特展〉

2016年11月號 290期 植松瑞希〈天地自澄明,生機自欣欣─日本大和文華館「朝鮮的繪畫與工藝」特展〉 2017 1月號 簡體版 宮崎もも〈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白描之美─圖像.歌仙.物語」特別展〉

2017年6月號 297期 古川攝一〈聖俗遊走一畫僧─大和文華館「沒後三百年 畫僧古 」特展〉

2017年7月號 298期 瀧朝子〈宴席上.人文小風景─日本大和文華館「宴之器」特展〉

9月號 300期 都甲さやか〈走入東亞文人書齋─日本大和文華館「文人的凝視:書畫與文房四寶」特展〉

60

2020.5


紀念特輯

2018

1月號 304期 瀧朝子〈繁花盛開.10∼13世紀中國陶瓷─大和文華館「宋與遼、金、西夏的陶瓷器」特展〉

2018年3月號 306期 都甲さやか〈生之彩—花與生物的藝術─日本大和文華館新春特別企劃展〉

2018年6月號 309期 古川攝一〈水墨畫的魅力─由日本大和文華館藏概觀鎌倉至江戶時代之水墨畫流派〉

2018年7月號 簡體版 宮崎もも〈大和文華館的日本漆工藝:酒井抱一下繪.原羊游齋作蒔繪作品特展〉

2018年9月號 簡體版 都甲さやか〈漂洋過海的珍寶:日本大和文華館「中国.朝鮮繪畫」展〉

2018年10月號 簡體版 瀧朝子〈日本大和文華館「建國1100年.高麗」特展〉 2019 2018年1月號 簡體版 泉萬里〈大和文華館「四季探訪:細膩感性的四季繪傳統」〉

3月號 簡體版 都甲さやか〈大和文華館特別企劃展「富岡鐵齋:文人一生」〉

2019年7月號 簡體版 瀧朝子〈日本大和文華館「中國元明兩代的多彩工藝」特展〉

2019年9月號 簡體版 都甲さやか〈大和文華館「東洋美術中的樹木表現」展覽〉

2019年10月號 簡體版

2020

泉萬里〈中世寺社境內風景:日本大和文華館特展介紹〉

3月號 330期 都甲さやか〈五穀豐登,滿魚而歸─大和文華館「水的恩賜、大地的收成─蔬菜、水果、魚貝類的美術」特展〉

4月號 331期 宮崎もも〈浮生幻夢,遊樂現世─談大和文華館藏國寶屏風的遊樂圖繪〉

好書推薦

閱讀關西百年收藏記事 最紛亂的時代,歷經百年動盪的中國書畫至寶,如何重回美術殿堂的永恆居所? 包括大和文華館在內,日本關西地區庋藏為數眾多的中國書畫收藏,不僅代表日本漢學在美術上的 研究擴展,呈現京都學派實證主義史學精神,更反映日本史家對中國美術從古渡品的地方性轉向文 人正統脈絡的認知變遷。 《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記事》由關西中國書畫收藏研究會執筆,凝聚大阪市立美術 館、大和文華館、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京都國立博物館、泉屋博古館、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澄懷堂美術館、觀峰館、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等九大美術館學藝員專文,是華文世界第一本針對關 西中國書畫收藏的完整紀錄,集結九大美術館鎮館之寶,介紹重量級藏家人生,近百幅書畫大師傳 世名作,盡現中國書畫精髓。 關西中國書畫收藏研究會《中 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 藏記事》,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2015年。 ART&COLLECTION

61


視野

Vision

告別不是句點 時藝多媒體,脫離旺旺單飛了 文|簡秀枝

當年被評為與〈蒙娜麗

未明下,被迫喊停。整個團隊陷入淒

莎〉齊名的世界名作〈神

苦,許多伙伴陸續求去。

奈川沖浪裏〉,在臺北中

日本浮世繪,一直享有國際盛名,在

正紀念堂展出,4月19日

臺灣也很受歡迎,但這回運氣實在不

畫下句點。

佳。一來,在沒有好展場可爭取下,

取名為「江戶風華─五大

團隊只好選擇中正紀念堂一樓展廳,

浮世㽇師展」,此展挑選

這個空間的選擇,讓許多關注藝術展

日本江戶時代五位浮世繪

覽活動的民眾,內心對展覽已打了折

大師──喜多川歌麿、東

扣分數。而時藝多媒體原本計劃勉強

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

62

再作一場漂亮的告別展覽,怎奈又事

川廣重與歌川國芳,共146件版畫作品

出身於民生報時代的林宜標,是王效

與願違,展期1月18日到4月19日,正

來臺展出,涵蓋了美人畫、演員畫、

蘭愛將,當年主辦大型展演活動,經

好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完全重疊,民

風景畫與武者畫,非常精彩。其中影

常是萬人空巷,長長人龍爭睹大展,

眾因擔心群聚感染而減少出門,展覽

響藝術後學深遠的「富嶽三十六景」

創造許多輝煌盛事。然而,近幾十

淪於「叫好不叫座」,整個士氣,

系列如〈神奈川沖浪裏〉、〈山下白

年媒體生態丕變,關門易主,時有所

徒呼負負。展期尾聲,該不該再作宣

雨〉、〈江戶日本橋〉,這些大家朗

聞,命運呈現多舛。

傳?林宜標內心百般糾結,不捨好展

朗上口的名作都來了。主辦單位更巧

林宜標輾轉經歷過幾個公司平台,最

覽寂寞,又不能「逆時鐘」增加疫情

立心思,在現場作了沖浪造景、名橋

後隨著中時集團進入旺旺集團旗下,

管制壓力,進退兩難……

儷影,都是吸睛亮點。

冠名為「旺旺集團時藝多媒體」。其

不過,除了告別,還有更多單飛的準

其實,這個展覽,正是「旺旺中時集

實,大家都肯定時藝多媒體的資歷

備。故宮商店的約期還在持續,林宜

團時藝多媒體」的告別演出。這家曾

與專業,是優秀策展公司,卻被外界

標保證讓時藝多媒體繼續存在,希望

經引進無數優質展覽到臺灣的策展公

「旺旺化」,因而在過去藝文活動的

維持合作永續關係。目前林宜標積

司,就要揮別「後娘」,6月正式脫離

推動上,備見阻撓與艱辛。

極奔走,努力邀集新股東進駐,希望

旺旺集團。也就是說,未來的時藝多

如眾所皆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

脫離旺旺集團的時藝多媒體可以延用

媒體重新招募股東,結集營運資金,

偏中的立場明顯,時藝多媒體辛苦斥

該名稱存續。畢竟這個品牌,在策展

成為單純的策展公司。

資從國際引進的各種藝文展覽活動,

界具備國際聲望與積累。然在新型冠

面對這樣的處境,旺旺中時集團時藝

也被畫上紅色中國的聯想,爭取企業

狀病毒疫情下,市場呈現更多不確定

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心中的痛苦與掙

贊助募款越來越不容易;加上,北部

性,值得觀察。

扎,難以言喻。但他熱愛這份工作,

展覽空間不足,可以售票的好展廳不

危機,也是轉機。經歷過大風大浪的

也認為臺灣必須有更多元的專業策展

可得。在赤字營運下,旺旺中時集團

林宜標,這回信心十足。他信誓旦旦

公司,引進國際優質展覽,甚至讓具

高層已明確裁示,僅支持時藝多媒體

地表示,脫離旺旺集團的「時藝多媒

特色的臺灣藝術展演團隊,也可以順

到今年6月中止。原本林宜標與團隊

體」,一定可以展翅高飛,再創事業

利走出國門,強化國際交流。

手中還有其他不錯的活動,都在前途

另一高峰!

2020.5


再見浮世繪 談「江戶風華─五大浮世 師展」 文|藍玉琦

梵谷對弟弟西奧說:「請你把葛飾北

溫,展覽進場人數也降溫,在展覽結

亮星子炫光,產生奢華感)等,呈現

齋300幅有關富士山及日本民間生活景

束的最高峰,也謹守著室內99人的限

近距離賞玩的物質趣味,這是圖錄中

象的畫保存下來……它們將於數年內

制,以免「群聚」。引進國際展覽大

難以見到的細節,浮世繪作為藝術商

變得非常稀有,售價也更高昂,可以

不易,考量成本營收等諸多因素,近

品,在市場競爭下開創多元的技法。

使你換得莫內等人的畫。」竇加說:

年來純美術的超級特展消退,可打卡

「北齋不只是多如過江之鯽的浮世繪

拍照宜親子闔家歡的展大概是商業考

畫師之一,他是島、是大陸,也是世

量下最實際的主流類型。但,對於觀

界本身。」

眾來說,策展團隊的辛酸苦楚,不是

日常和人性化,讓浮世繪從江戶町民 創造出的藝術超越「特殊」,達到 「普遍」,具有廣泛的共通性。到了 明治時代,浮世繪大舉進軍海外,江 戶當地的浮世繪一下就賣光了,商人

直接能認識到的;展覽本身才能直 觀,「參」參與、「觀」觀看後能獲 得的知識、資訊、體驗,才是最有感 的價值所在。現代策展也由「物件導 向」轉為「觀眾導向」之思考。

說明牌,是微型的小展覽。這檔展 覽,說明牌主要呈現於進場的浮世繪 概述、浮世繪製程、五大繪師個別單 元、《北齋漫畫》短介、五大繪師年 表。單一作品則是交代品名、作者、 時代、形制之基本資料,其詳細說明 則載於販售的圖錄中。進場時的狹窄 過道空間不提,說明牌是目前聽到展 覽本體最為可惜的地方。以觀展的路

還得到各地搜羅收購。正如國際浮

在此,僅以一名觀眾的角色身分,撇

線言,周邊文創商品、展覽圖錄是觀

世繪學會會長小林忠說明浮世繪的

開疫情影響,略談「江戶風華」特

展有感動後所產生的消費行為,若觀

魅力所在:「即對人性的普遍性的通

展。拆解展場元素,作品涵蓋有五大

展時說明牌沒有一定的知識資訊是可

感。」日本的浮世繪成為世界的浮世

代表性經典畫師,連最神祕的東洲齋

惜的(先買圖錄再看展的觀眾是少有

繪。

寫樂都有,且未限制觀看距離,看到

的)。浮世繪展的最佳說明牌,當為

鬥雞眼都沒問題;只要不用閃光燈、

清華大學「轉捩年代-甲午乙未戰爭

不影響他人,大可拍好、拍滿、拍歡

浮世繪展」,清楚交代時空背景,引

喜;146件展品也是近年浮世繪展最高

導觀看細節趣味。畢竟浮世繪映射現

數量,且展場有多處網美打卡點,又

實生活,純觀看是難以滿足的,透過

位於北部交通方便之處,大大提高了

文字資訊解說,才能進階去感受那作

藝文人口觀展的便利性。

品真實性的「此時此地」。

(2019/4/24-11/9),及甫落幕的中

作為版畫的浮世繪,此展整體版次並

每一檔展覽,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讚

非最佳,但作品本身是深具魅力的。

許也有批評,鍵盤打字不腰疼。創造

展」(2020/1/18-4/19)。「江戶風

或許也正因為制式化的統一無趣臨時

展覽有許多方方面要思考,觀眾是

華」是唯一由民間舉辦,時藝多媒體

框,讓人更關注於作品本身,在近距

誰?展覽能帶給觀眾什麼?觀眾想看

引進的國際展覽,此展先前在日本姬

離和清楚的光線照明下,可細看到普

什麼樣展覽?都是大哉問。但求臺灣

路市展出,後到波蘭巡展。本應趁著

魯士藍的漸層雲霞色階變化、特殊

的美術型展覽仍蓬勃,畢竟即使在這

春節寒假帶動觀覽人潮,怎奈命運最

技法「空摺」(只有凹凸印痕但無上

雲端數位影像的時代,真實物件帶來

多舛,開幕二天,政府即成立中央流

色,產生立體感)、「雲母摺」(晶

的視覺震撼是無法比擬的,物質的美

行疫情指揮中心,隨著疫情緊張升

亮光澤的雲母細粉,因為亂反射的閃

好,俗世的美好,浮世繪,再見。

細數臺灣近年來,浮世繪展有:臺 中國美館「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 選展」(2016/6/4-7/31),清華 大學「盛世萬象-史博館典藏浮世 繪展」(2019/2/21-3/30)、「轉 捩年代-甲午乙未戰爭浮世繪展」 正紀念堂「江戶風華─五大浮世

ART&COLLECTION

63


展覽

倫 敦 維 多 利 亞 與 亞 伯 特 博 物 館 ( Vi c t o r i a a n d A l b e r t

日本的和服如何

Museum)日前隆重登場的「和服:從京都到伸展臺 (Kimono:Kyoto to Catwalk)」展覽,由該館亞洲部主 任安娜.傑克森(Anna Jackson)與研究員約瑟芬.魯特

成為世界的和服?

(Josephine Rout)共同策畫,旨在把融合日本美學極致象 徵的和服工藝,完整呈現於觀眾眼前。透過約300件的精 品佳作,本展揭示從1660年代迄今的和服發展,不僅探討 其在日本社會與世界文化中的意義與價值,更觸及當代時

V & A 博 物 館 「 和 服 :

尚的前衛尖端。(圖1) 然而,如同燦爛櫻花般的瞬息現身,受到嚴峻疫情的衝

從京都到伸展臺」展覽報導

擊,此展現已暫時關閉。慶幸的是,本展已在往後數年間 排定全球巡迴計畫,包括瑞典、荷蘭與加拿大等地,期待 在不久的將來,本展能夠風華綻現,再次與世人相逢。

文|林逸欣 圖|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江戶浮世下的奢華服飾 和服潮流大約興起於江戶時代(1615-1868),那時日本 正處於國勢順遂、政治安穩的狀態,無論商業往來或經濟 發展都顯著成長,促進城市的擴張與昌盛。作為傳統藝文 中心的京都,也在此刻成為出產高檔和服的製造中心。該

和服:從京都到伸展臺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2020/2/29-6/21 ※本展覽受疫情影響暫時關閉

64

2020.5

地豐富的工藝精神與鄰近大阪的商業特色融為一體,顯 現出多樣新興創意與精緻作品。之後此風轉向江戶(今東 京地區),繼續彰顯其千萬風情。18世紀早期,江戶可說 是世上最繁忙的都會之一,其盛行的娛樂、誘惑與奢華氛


〈V&A和服展〉

圖3 180 0年 至 18 3 0 年 間 日本 京 都的 女性和服外 套,織品,相 模原市女子 美術大學美 術館藏。

圖1 現場展廳。©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 2 1710 年至 174 0 年間日本京 都的 女性 和服小 袖,織品,相模原 市 女子 美術 大學 美術館藏。

圍,塑造著名的「浮世(ukiyo)」景緻,當中流行服飾堪稱為主要的社 交和經濟動力。消費民眾盼望最新款式的強烈需求刺激了技術發展,加上 對於名流聞人的追捧崇拜,都大大鼓勵民眾的購買慾望。和服製造商、零 售業者和印刷出版社通力合作,共同壯大拓展市場。 和服是一種用腰帶固定衣著的直裁直縫型服裝,不同於西方服飾強調剪裁 與結構以凸顯或遮掩身材的特徵,日式傳統衣著重視平坦表面的裝飾呈 現。(圖2)因此,透過色彩、圖案與技術之靈活運用,便能透露穿著主 角的身分與品味。在江戶時期,和服被稱為「小袖(kosode)」,是兩片 袖子構造中較小的袖片,也叫做「內袖」或「裡袖」。當前存留下來的相 關作品,多屬精緻奢華等級,是由特別專門店家經營販售。雖然一般民眾 可以購買布料在家中自行製作,但是貴族富豪使用的綺麗和服,則大多採 行量身訂製的模式。為了完成一件出色成品,和服製造商通常會與各類型 工匠與藝師集體合作,當中包括設計師、織工、染工和繡工等。(圖3)

ART&COLLECTION

65


Exhibition

展覽

回 望 的 必 要

臺南市立美術館「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入口主視覺。攝影 吳佳靜

2016年改編自謝里法同名小說的臺灣電視劇《紫色大稻 埕》,播出後引起大眾對日治時期臺灣前輩畫家的關注,

其中重要角色郭雪湖的藝術生涯與作品更是備受矚目。去 年(2019)正式營運的臺南市立美術館,致力於臺南在地 與臺灣近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接續開館展「透明的地

方色─郭柏川回顧展」後,此次推出「心內的所在─郭雪 湖望鄉特展」,聚焦臺灣畫家郭雪湖的繪畫與手稿,加上 相關文獻及數位展件,呈現藝術家於海內外累積的觀點與

郭 雪 湖 望 鄉 特 展 」

一生創作的精華。從大眾媒體至美術館空間,從電視劇角 色到臺灣美術史的關鍵人物,郭雪湖之名,不僅意指其人 其藝,更成為理解日治時期前輩畫家身處時代氛圍與藝術

文.圖│吳佳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所美術理論組碩士)

抉擇的典範。 本展核心概念「望鄉」,源自於郭雪湖之子郭松年2018年 出版傳記《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郭松年自

70

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

2015年著手進行傳記資料的調研,依時間序列分成日治時

臺南市立美術館|2020/3/21-7/5

期、戰後在臺、旅日時期、旅美時期等四階段,呈現其父

2020.5


〈臺南市立美術館郭雪湖特展〉

一生的精彩面貌。此

此時期的臺灣,已有多人前往當時的「內地」——日本東

展覽脈絡與選件深受

京,追求藝術夢想,並嘗試在日本最高層級的「帝國藝術

該書影響,著重在畫

展覽會」(簡稱「帝展」)一展身手。但父早逝、家貧的

家的創作視角與浸淫

郭雪湖並沒有前往東京求學追夢的本錢,亦沒有參加帝展

藝術圈多年的內心歷

的動力與能力。1926年,留學東京美術學校的陳澄波成為

程。

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畫家,讓島內藝術人為之振奮,藝

本展策展人南美館總 監林育淳曾在訪談 中說明此展核心概 念:「所在,其實

術圈也更期待專屬臺灣的官辦美術展覽會。在各方努力之 下,「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於1927年秋季 正式誕生,也給了在地方畫館習畫、但始終想在藝術上尋 求表現的郭雪湖奮力一搏的機會。

要用閩南語來唸,叫

本次展出的〈松壑飛泉〉(1927)即是臺展東洋畫部第一

做『所在』。一個

屆的入選作品,也是郭雪湖被稱為「三少年」之一的起

空間在你不斷回想

點。〈松壑飛

之前,它只是一個

泉〉雖非臨摹

『Space』;但加入

之作,然仍有

感情、歷史記憶、認

濃厚中國文人

同之後,它就變成一

水墨畫氣息。

個『Place』,一個

當時年僅19歲

『所在』。」林育淳

的郭雪湖是所

並強調,研究者應特

有臺展東洋畫

別注意臺灣近代藝術

部入選畫家中

家如何透過寫生的概念呈現臺灣的地方:「那樣的地方,

年紀最輕的,

其實很多是屬於藝術家內心的所在。」為突顯此一概念,

其作畫技巧、

南美館的展間被設計成郭雪湖的獨特「所在」,穿越不同

布局構思與安

階段代表作品的布簾進入展間,將見到郭雪湖在臺展時期

排能有此表現

對繪畫的探索、長年對同類主題的反覆推敲、旅程見聞的

已十分難得,

深刻記錄,以及對臺灣歷史與土地的頻頻回望。

但相較在日求

郭金火1920年作〈後苑雞立〉。本作是郭雪湖12 歲時所繪,也是《紫色大稻埕》劇中郭母在戰爭 空襲時衝進屋內搶救的作品。攝影 吳佳靜。

學、同時以多

回望青春

件作品入選的

英雄出少年的臺展黃金時代

陳進、林玉山

提到郭雪湖,普遍會聯想到日治時期官方辦理的臺展,但

兩人,郭的作

郭雪湖習藝實始於臺灣民間的畫師系統。郭雪湖,本名郭

品在選題獨特

金火,畫號「雪湖」是1925年入雪溪畫館學畫時,由其師

性與畫面創新

蔡雪溪所取,此號自此伴其一生。在雪溪畫館時期,他主

度都稍顯不

要學習熬煮糨糊與裱畫、繪製祭堂神像畫如觀音彩、媽祖

足。臺展入選

像等,餘暇則臨摹教師與名家畫作。以釋道畫為主的繪畫

的狂喜與自感

學習,描繪主題貼近民眾生活,出師後即可接單開業,在

不足的衝擊,

當時是一種穩定的生計來源。

加上當時藝術 郭雪湖〈松壑飛泉〉,畫家自藏。圖版引自戈思明主編《時代 的優雅:郭雪湖百歲回顧展專輯》,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8。 ART&COLLECTION

71


特寫

Close-up

然後呢? 由考掘女畫家到性別史研究,

從2014年「物品、圖像與性別」 國際學術研討會到 2020年《看見與觸碰性別》專書 文︱賴毓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圖︱賴毓芝、石頭出版社

薛素素VS.陳淳 為什麼要特別關心「女」畫家?如果不是基於平權人道的立場,就藝術 本質,或藝術史研究而言,我們有必要特別進一步了解女畫家嗎?這只 是一個政治正確的選項嗎?就以目前藏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的晚明南京名妓薛素素1651年作〈絏朝〉 卷為例,即使真的是薛素素所為,將之與陳淳同題材的〈寫生〉卷並 列,從中國傳統筆墨的角度看來,陳淳牡丹花瓣墨色輕柔而變化細緻的 暈染、枝幹線條充滿彈性與張力控制的表現,顯然比薛素素線條鬆散且 墨色重複的作品精彩多了。所以,如果明代藝術史有了陳淳,我們還有 必要去了解薛素素嗎?除了她的性別,有何理由必須要花時間分析她的 作品?我想這是很多自詡開明先進的觀者心中無法啟齒的疑問吧? 的確,以平權出發的女性主義批評者,對於歐美漢學界早在1980年代 末期1990年代初開展一連串的婦女與性別的研究,起了關鍵性的推波 助瀾之效。在同一波潮流下,1988年由Marsha Weidner所主導在美國印 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美術館(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舉辦之 關於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展覽與研討會「玉臺畫史:1300年至1912年的中 國婦女藝術家」(Views from the Jade Terrace: Chinese Women Artists,

薛素素1651年作〈絏朝〉卷局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76

2020.5


1300-1912),以及之後於1990年出版 的專書論文集《Flowering in the shadows :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至今仍可謂中國藝術 史領域對於婦女史研究最具規模的貢獻。 然而,就像上述薛素素的例子,「玉臺畫 史」的展覽雖然讓一群原來不受重視的明 清女書畫家在藝術史的舞臺上「重新出 場」,但在欣賞方式上並沒有開啟一個新 的觀看標準或角度──這些女性藝術家看 起來似乎僅是一群次級藝術家。這種對於 藝術史主流作補充式的女性藝術研究,雖

陳淳〈寫生〉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然發掘了原來藝術史沒有注意到的資料, 卻無法給予一個正面的研究理由:究竟我們為何要研究女

Nochlin在1971年的〈為何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性藝術家?以性別角度研究藝術史究竟有哪些可能?

(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可 以說是西方女性藝術史最有名的一篇文章,討論環境如

從女性藝術到性別藝術

何限制女人使其無法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這一篇文章 出發點,當然還是平權的角度,在此,她並不挑戰原來以

這樣的困境,並不是只是薛素素或是中國女藝術家研究的

男性藝術家為中心的藝術史對於「偉大(greatness)」的

困境,西方女性藝術史事實上也遭遇過同樣的問題,其研

定義與標準,而宣稱任何一個女性藝術家若相比於歷史上

究發展曲線是很值得參考的。1970年代開始,歐美受到

的其他女性藝術家,毋寧更接近其同時代的男性藝術家。

女性主義運動的影響,不管是過去或當代女性藝術家作

Nochlin似乎不認為女性具有共同值得研究的特質。到了

品的研究,都日漸受到重視。歐美的藝術評論經歷了幾個

1985年的演講「Women,Art and Power」,Nochlin已經放

階段的發展。從第一波女性主義批評,強調女性所特有

棄女性特質的定義命題,轉而關心權力(power)、意識

的經驗與處境,特別是在藝術領域長久地受到不平等待

形態(ideology)、及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間的

遇,因此,消弭性別差別概念(例如認為女人和男人一樣

關係。其論述重點的轉移,正說明Nochlin受到這兩波女性

好,所以不應該被忽視),及發掘更多的女性藝術家就

主義論述進展的影響。

成為當務之急。到了第二波女性主義藝術批評,則不再 視「女人」為一個固定的概念,所關注的問題便由第一 波的什麼是女性氣質及現實面的平權要求,亦即從關心 女人或女性藝術本質上如何與男人不同(otherness),轉 而關注一種動態的「性別差異化的過程(difference, or sexual differentiation)」,即在男人的體制下,如何再現 女人,及女性與性別主體建構過程的關係為何等。Linda

上述對於另類(otherness)與差異(difference)的不同概 念,的確為我們指出了女性藝術家研究的兩難。我們是否 應該歸類出一種有別於男性的另類女性特質以支持我們對 於女藝術家的研究?事實上,只要我們回歸到考慮原來藝 術史的論述中是否存在一個統一的男性風格,相信這個問 題就不言而明。不過,如果放棄對女性風格的探討,只研 究性別差異化的過程,似乎就喪失女性的主體性,一旦如

ART&COLLECTION

77


鑑賞

Connoisseurship

越過群山的佛 日本國寶鎌倉時代〈山越阿彌陀圖〉賞析 文.圖|賴奐瑜

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宋代西域三藏疆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不同凡響的來迎圖 試著閉眼想像,在一片漆黑的夜裡, 兩座巍巍大山之間緩緩湧現流雲,黑 暗中你聽見了以前未曾聽過的優美音 樂,這時,雲間現出了比山還高的金 色巨佛,迎面朝你而來,神情祥和而 慈悲。 這件收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名品, 描繪阿彌陀佛與眾菩薩迎接臨終的信 徒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這種主題的佛 畫被稱為「來迎圖」。(圖1)一般日 本較常見的來迎圖往往描繪佛與菩薩 乘雲飛降的場景,然而京都國立博物 館藏品卻讓阿彌陀佛與眾菩薩從山的 另一側露出上半身,這種類型的來迎 圖又被稱為「山越阿彌陀」,是極具 日本特色的淨土美術作例。

圖1 鎌倉時代13世紀〈山越阿彌陀圖〉,120.6×80.3公分, 日本國寶,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80

2020.5

圖3 京博本〈山越阿彌陀圖〉局 部之大勢至菩薩。

圖2 京博本〈山越阿彌陀圖〉局 部之觀音菩薩。


不可思議的接引場景 山谷間的阿彌陀佛,微微面向左側, 右手上舉作安慰印,左手下垂施與願 印,作接引姿態,頭光放出12道光 芒,劃破了黑色的夜空。在阿彌陀佛 的兩側,雙手捧著蓮臺的是觀音菩薩 (圖2),合掌而立的是大勢至菩薩 (圖3),蓮臺是接引往生者靈魂前 往極樂世界的重要道具。畫面右側是 手持寶珠與錫杖的地藏菩薩及持幡的 菩薩。地藏菩薩在日本被視為幽冥世 界的主宰,能拯救墮入六道地獄的罪 人,而幡則是在喪禮中用來引導靈魂 的法物,二者皆暗示著死亡。此外, 左側的兩尊菩薩正在吹笛、擊鼓,演 奏人世間沒有的仙樂,表現出不可思 議的接引奇蹟。

圖4 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12-13世紀〈山越阿彌陀圖〉,絹本設色,138×118公分,京都永觀堂禪林寺藏。

畫面中除了以僧人形象呈現的地藏菩

前景的山巒線條圓轉平穩,幾無稜

薩,佛與其他菩薩的身軀及衣袍均施

角,搭配柔和的流雲與纖細的樹木,

以金泥,衣袍整體再以「截金」技法

營造出不同於中國山水畫的溫雅唯美

覆蓋(用細切的金箔裝飾)。以金色

之調,屬於「大和繪」的表現手法

表現佛與菩薩,不僅出於美觀需求,

(10世紀前後產生於日本本土的民族

更與宗教信仰相關。根據佛經記載,

繪畫,以日本的題材與技法繪製,與

轉輪聖王以及佛的應化身具備32種殊

中國風格的唐繪相區別)。由於景物

勝相貌,其中一相為「身黃金色」。

的描繪並沒有特別形式化的表現,再

如此作一般,將全身呈金色的表現手

綜合風格特徵來看,本作的繪製年代

法,在日本稱為「皆金色」,也是鎌

應不晚於13世紀後半葉。

山一般的巨佛 另一件著名的〈山越阿彌陀圖〉是永 觀堂禪林寺的藏品,也是日本現存 最古老、最精美的「山越阿彌陀來迎 圖」。(圖4) 在畫面上方中央位置,主尊阿彌陀佛 從兩山之間顯露上半身,雙手當胸結 轉法輪印,阿彌陀如來佛身後可見鋪 展開來的遼闊雲海。畫面中段有觀音

倉時代佛畫較常見的代表性手法。

ART&COLLECTION

81


鑑賞

Connoisseurship

青銅器也有替身演員 中國青銅時代的仿銅陶器 文.圖|王詩涵(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使用;有些則相對細緻逼真,或有

值的材質。它是製造箭鏃、戈矛等兵

表面彩繪。陶土的高可塑性與低廉成

器的關鍵軍事資源,也被用來鑄造

本,使經濟能力或社會身分無法擁有

鼎、簋、壺等各類容器以及鐘鎛等樂

銅器或無法以銅器陪葬的人們,也可

器,主要用在宗廟祭祀、社交飲宴,

為家人的墓葬增色、向死者致敬,類

也都來自長久合作的貴族家族,且這

也有許多用於葬禮或陪葬。因其在軍

似當今社會使用紙錢、紙紮代替實物

事與祭祀的重要性,使青銅受到貴族

些貴族的祖先可能是周王室或各國王

的概念。春秋戰國時期大量流行的仿

嚴格管制,確保統治能受物質與精神

室成員,或有姻親關係者。而貴族管

銅陶器,在喪葬儀式中連結了不同社

轄的人民則可能被賞賜給其它貴族或

會階層,見證社會從分封國家朝向帝

是隨貴族遷移,但他們與貴族之間似

國的過程。

無周王與諸侯那樣明確的血緣紐帶。

雙重力量保護。對社會中大多數人而 言,青銅是非常珍貴的物資,他們在 日常生活或墓葬使用的是陶製品。

西周社會以家族血緣為主幹,周天子 與各諸侯國間以血緣或姻親關係維 繫,周王或各諸侯國國君所任用臣屬

進入春秋時期,周王室示微、各諸侯

基於銅、陶兩種材質在先秦社會中意

新興階級的徵兆:

國相繼崛起,諸侯間日漸激烈征伐兼

義與價值的差異,「仿銅陶器」的出

仿銅陶器誕生原因

併,使原本的大家族難以維持,轄下 人群流散各地、重新組合,其中一些

現似乎相當合理。仿銅陶器指的是模

84

◆新社會結構的階級流動

先秦時期的中國社會,青銅是最有價

仿銅器器形而製成的陶器,可說是青

「仿銅陶器」在商代晚期的墓葬即出

能力突出但沒有血緣關係者,獲得向

銅器的陶土模型,是專門在墓葬中使

現,到春秋晚期才普及於中原及秦、

上層社會流動的機會,新興家族與階

用的器物。這些陶器通常是低溫燒

楚等區域,尤其在戰國時期大為流

級逐漸形成。在此新社會結構中,仿

製,有些製作粗糙,徒具其形而無法 有些製作粗糙,徒具其形而無法

行。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變動有關。

銅陶器在喪葬儀式中填補了能夠擁有


銅器的「貴族」與只能擁有日用陶器

階級、家族、族群等,其豐厚與否遂

西周中晚期,鼎成為禮器系統最主要

的「平民」之間的空缺。

反映墓主人或墓葬營造者在社會階層

的器物,往往以成套「列鼎」形式出

中的相對位置。由江陵九店墓地可看

現,成套所含數量越多,表示器主地

出仿銅陶器使用者的墓葬規模,並可

位越高。以西周晚期的河南三門峽虢

推知其身分地位大約低於銅器使用族

國墓M2001(虢季墓)為例,其中陪

群,但高於僅能使用日用陶器陪葬的

葬一套虢季鼎,其七件鼎造型和紋

族群。

飾均相同,僅大小依次遞減,高度在

以湖北江陵九店墓地為例,該墓地共 發掘597座墓葬,絕大多數屬於春秋晚 期至戰國晚期。考古學家將這些墓葬 大致分為四類。第一類規模最大,葬 具較複雜、隨葬品種類與數量均多, 且多有隨葬銅器或大量的仿銅陶器。 第二類的墓室較小,葬具結構較為單 純,隨葬品類型較少,主要是仿銅陶 器套組隨葬,銅器很少。第三類數量 在墓地內最多,其墓坑比第二類墓葬 更小,葬具單薄,仿銅陶器數量少且 不成組,主要隨葬品是日用陶器。第 四類則是無隨葬品的墓葬。(註1) 營造墓室與葬具、收集隨葬品都需要

◆最主要的仿銅陶器:鼎

25.4至39.8公分之間。(圖1)在同時 期的墓葬中,出土七鼎套組的墓葬都

在各式各樣的仿銅陶器中,鼎是春秋戰 國時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它是一種用來 煮肉或裝肉食的器物,最典型的形式為 圓形器腹、器物由三鼎足支撐、有一對 可供提握的把手(一般稱為器耳);部 分的鼎有鼎蓋,使用者可以用鼎蓋正中 的圓環或是捉手揭蓋。

擁有數量龐大的青銅器與陪葬車馬, 是等級最高的封君或諸侯的墓葬。 (註2)這概略的「鼎數-身分」對應 關係,讓鼎開始具有代表器主身分地 位的意義,直到戰國晚期都可從考古 發掘中觀察到這類對應關係,且涵蓋 範圍擴及更多低階貴族。整體而言,

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這種動員能力

鼎之所以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受歡迎的

墓葬的規模都與它所擁有的鼎數成正

又常來自個人的社會身分地位如所屬

仿銅陶器類型,與其社會意義有關。

相關,後世經學家所謂「天子九鼎,

圖1 虢季列鼎。圖版引自虢國博物館編《虢國墓地出土青銅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ART&COLLECTION

85


鑑賞

Connoisseurship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青瓷淺述 文|王龍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郝紅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圖|祝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青瓷是人們生活中繞不開的話題。自

青瓷在宋代還是稀缺的高檔貨,即便

瓷器發明以來,青瓷便貫徹始終。商

是靠近產地的文集遺址,宋代青瓷也

周時期青瓷首先在河南鄭州與江西吳

不多,主要是斗笠形的茶碗,釉色有

城發現,那時的青瓷有一定的吸水

青綠和青灰兩種,胎多為香灰色,這

性,釉也比較稀淡。魏晉時期,青瓷

成了一以貫之的傳統。金代,青瓷迎

成熟。南北朝時期,北方青瓷業蓬勃

來了蓬勃發展,給人以改天換地的觀

發展,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有眾多

感,表現在器形變大,器類增多,胎

的青瓷窯口。由於釉中含有較多雜質

色、釉色不一,很好地展現出文集

以及還原氣氛不夠,北方青瓷實際上

這個集鎮用瓷風貌。我們摘其精者介

是薑黃瓷,釉呈薑黃色。隋唐時期,

紹,以飧讀者。

河南青瓷繼承了北朝青瓷風格,多數 仍是薑黃釉,一部分釉因鐵元素減

器物介紹

少,釉變得透明起來,胎青則瓷青,

主要器形有茶碗、飯碗、杯、杯托、

胎白則瓷白,這樣就誕生了白瓷。有 唐一代,白瓷無論胎色、釉色都沒有

盤、爐六種。 圖1 茶碗:07T1106HG30:1。

茶碗1件。標本07T1106HG30:1,

很好地解決問題,多數白瓷看上去不

斗笠碗,香灰胎。侈口,斜折沿,厚

那麼白,這才有了化妝土的使用。

圓唇,深腹微弧,平底凹陷如坑,淺 在河南,瓷器的生產有個南漸的過

圈足。通體施豆青釉,內、外壁有密

程。豫北至黃河一線的窯口生產青瓷

集冰裂紋。足端黏砂粒。口徑12.4公

較早,並生產了白瓷。豫中地區瓷器

分,足徑4公分,高5.9公分。(圖1)

生產略晚一些,基本上到了晚唐、 飯碗10件。標本08T0705H1104:17,

宋,瓷器以黑瓷、白瓷為主,胎質更

完整無缺。斂口,圓唇,上腹微鼓,

加不穩定,色澤有黃白、灰白、黑

下腹弧收,圜底,淺小圈足。圈足部

褐、灰褐等,胎中黑星較多,普遍使

分露胎,餘施豆青釉。內、外壁有

用化妝土。然而由於釉中鐵元素進一

裂帛式冰裂紋,唇口呈鐵口特徵。

步降低,化妝土純白,白瓷的白度看

口徑22.4公分,足徑6.9公分,高10.8

上去相當高了。這一時期產生了真正

公分。(圖2)標本08T0705H1104:

的青瓷,一般為青灰胎或灰白胎,胎

16,完整無缺。器形同前,足端面無

質相對純淨,緻密堅硬,釉呈青色, 積釉處翠綠。

90

2020.5

圖2 飯碗:08T0705H1104:17。

釉,餘施青灰釉。內壁有棕眼,外


圖7 飯碗:08T1309H380:1。 圖4 飯碗:07T1906H444:4。

圖5 飯碗:07T1906H444:17。 圖3 飯碗:08T0705H1104:16。

壁有細密冰裂紋。口徑23公分,足徑 6.7公分,高10.5公分。(圖3)標本 07T1906H444:4,灰白胎。侈口,略 折沿,尖唇,深弧腹下垂,近平底, 淺小圈足。除圈足端面,餘施青灰

圖6 飯碗:07T1906H444:16。

圖8 飯碗:07T0501H74:1。

釉。外壁有冰裂紋。口徑13.8公分,足

碗內留有飯渣痕跡。口徑13.8公分,

1,斗笠碗,香灰胎。敞口,略折沿,

徑3.6公分,高6.1公分。(圖4)標本

圈足4公分,高5.8公分。(圖6)標

圓唇,深腹微弧,圜底,淺小圈足。

07T1906H444:17,灰白胎。器形同

本08T1309H380:1,斗笠碗,香灰

內壁模印六朵纏枝菊花,外腹壁單刀

前,施釉方法亦同前,青灰釉,外腹

胎。侈口,略折沿,圓唇,沿下有折

縱刻窄凹槽。通體施豆青釉,玻璃感

壁有裂帛式冰裂紋。口徑13.7公分,

線,深腹微弧,尖圜底,淺小圈足。

強。口徑19.2公分,足徑5.5公分,高

足徑3.8公分,高6公分。(圖5)標本

內壁模印纏枝牡丹花,插於寬肩細頸

7.8公分。(圖8)標本07T2015H691:

07T1906H444:16,香灰胎。侈口,

瓶內。通體施豆青釉,足底黏有砂

8,斗笠碗,香灰胎。器形同前,內

略折沿,圓唇,弧腹略垂,圜底,淺

粒。口徑19.2公分,足徑5.5公分,高

壁模印菊花,以底為蕊。除圈足端

小圈足。除圈足端面,餘施天青釉。

7.8公分。(圖7)標本07T0501H74:

面,餘施豆青釉。口徑20.2公分,足

ART&COLLECTION

91



現在是學書法最好 的年代,我們完全 有條件將書法寫得 比古人更好!

◎面對書法,如何欣賞?你的態度和方法正確嗎?

◎歷史上最感人的三大行書,如何在書體風格與內容上

完美的結合?

◎蘇 東 坡 、 趙 孟 頫 兩 人 寫 的 ︿ 赤 壁 賦 ﹀ 風 格 差 異 那 麼

大?其中的關鍵是什麼?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గ㕕 。

ʪҎԼ༏ዳ‫ࢸؒظ‬2020/06/30ࢭʫ੥ޯબԼྻ༏ዳํҊ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 雜誌一年12期或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 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壹本 □如何看懂書法 □貝耶勒傳奇

□一年期 NT $1940

一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 B 專案

二年 24 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二年期 NT $3670

(如何看懂書法 + 貝耶勒傳奇) 二年期訂戶適用

2020文物拍賣大典

9折 , 訂 閱 雜 誌 加 購 享 8折 優 惠 !

品項

數量

2020 文物拍賣大典(定價 $200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800/本

$1600/本

注意事項: 1.2020文物拍賣大典預計於 5月上旬 出版後陸續寄送。 2.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