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33 2020/06 Preview

Page 1

古美術

資深古董行家

333

超前部署, 下一步?

www.artouch.com

2020 June

家談 Ē

10

藝珍藝術第七回拍賣會 精品匯聚迎盛夏 NT$180

藝 珍 藝 術:由 左 至右皆 為 紅 山 文化〈青玉 玉飛 鷹〉,3. 8×6. 3 公 分;〈淡青 黃玉 玉女 神 首〉, 6.2×3.3公分;〈玉鱉〉,6.3×6.3 公分;〈玉關刀型器〉,17.8×3.4 公分;〈獸面ㄚ型器〉,9.7×3.2 公 分;〈 青 黃 玉 玉 豬 面 首 〉, 4.8×4公分。

馬成名談明朝安國「十鼓齋」收藏宋拓《石鼓文》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有約

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天目─中國黑釉之美」特展

倪瓚坐鎮,說明卡大揭秘─專訪故宮策展人邱士華

諸佛菩薩全方位治療─紐約魯賓「照護特集」線上看

瀋陽故宮館藏「點翠」精品及婉容首飾選粹

全球藝術版塊即時掃描

弄花香滿衣─金禮嬴和「羅浮香影」圖的傳播

香港、臺北春拍預告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鈞瓷淺述



編輯手記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 4月底,中央廣播電臺知名主持人朱家綺捎來信息,欲邀

本期專題略作歸納,或可說不約而同呈現一個「保」的氛

訪談4月號「以藝抗疫」專題。家綺是位資深專業的廣播

圍。「保」的首要意義,自然是疫情下「保命」為先。其

人,曾獲廣播金鐘藝術文化節目及藝術文化主持人獎殊

次,在事業經營及收藏進出的策略上,以「保本」為重。

榮。這邀約訊息,著實令人感動與歡喜,仿佛也連帶著受

面臨壓力下,更要精求成本與管理效益,同時掌握足夠

到金鐘獎的肯定。

資金與存貨,觀察好時機再穩當行動。但,也有認為,大

直到電臺再度開放錄音室。時節已走入5月的梅雨,5月號 專題「藝術資料庫33選」在網路上透過分享,獲得廣泛肯 定。錄音當天,雨下得大,卻正是火急火燎地進行6月號 專題「資深古董行家10家談」的最後時刻。寫稿報導是一 回事,開口宣傳又是另一門專業,說句玩笑話「耍嘴皮子 真是不簡單」,這聲音處女秀初體驗,讓自己體認到還是 乖乖寫稿去,好好磨練個幾年。也不禁想起多年前訪問已 故古董商前輩趙中令,從層疊的厚毯下隨意抽出相贈的親 書墨寶對聯:「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這 句子真好,好到令我想哭,似乎冥冥中告訴在下,這境界 真難啊。

時局真正問題是通貨膨脹,逆向趁此危機入市,反而是換 取保值,增值資產。再來,對於市場是否呈現觸底反彈趨 勢,由於藝術品為非民生用品,是否會有報復性消費?多 數持「保守」態度評估。且就算出現報復性消費,也非正 常的市場生態,反而要在此時冷靜思考。最後,是對於數 位轉型有著正面看法,但也持「保留」態度,顯示出靈活 的思維。面對數位線上拍賣的趨勢,多數古董商指出古董 的性質特殊,必須上手親自目鑑賞玩,透過實體進行體 驗,數位仍是難以取代。但是數位資訊確實能夠增進與新 世代買家的觸及互動,擴張能見度,這方面的靈活思維也 不應該故步自封。最核心的一「保」,是「保有熱情」, 保有自我對藝術的體知,這也是能堅立於古董事業多年來

從疫情下看藝情,居家讀藝不隔離,是《典藏.古美術》

的不二法門吧。當然,這不限於古董商,對於身處在各行

4月號起持續關注的面向。如何在此時刻去思考和回應,

各業的讀者們,應也可作為思考。

連結古代與當下?4月面對疫病的衝擊,凝視古美術領域 裡的古代醫病觀,自擬為「小故宮」進行紙上策展,涵蓋 歷史、圖書文獻、書畫、器物各類項,以藝抗疫;5月限 境封鎖潮下,試圖突破地理空間限制,在網路平權的當 下,從資訊的茫茫大海中精選海內外33個藝術資料庫,成 為學問的門徑,居家必備良品;6月疫情拐點之際,將目

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說過一句名言:「行情 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 充滿希望中毀滅。」現在是處於哪一時刻?疫情後又將是 如何?無常亦如常,就往前看,審慎樂觀,《典藏.古美 術》陪伴著正在閱讀的您。

光拉回到藝術產業中的「人」,孕生出「資深古董行家10 家談」,在江湖中磨練成才、歷經大風大浪的常青樹們於 疫情下的處世執事哲學,以供方家卓參。

14

2020.6

藍玉琦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編輯

簡秀枝

副總編輯 藍玉琦 文物編輯 王怡文

ART & COLLECTION

2020

CONTENTS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20 年 6 月 1 日出刊

JUNE

333

企劃編輯 曾令愉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今藝術 & 投資 總編輯

張玉音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雅綸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美術編輯 憨憨泉設計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 藍玉琦| 14

典藏 ARTouch.com 總編輯 張玉音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緯 鄧韻琴

藝文

Note

社群編輯 許雲喬

藝訊板塊 編輯部| 20

特約主筆 吳牧青 國際專案企劃 & 編輯 謝盈盈 電話 02-25602220

專題

傳真 02-25673297

Special Report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鄭敏惠 鄧祥彬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 32 號蘋果社區 南區九號樓 B 座 1707 室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 茜 8610-58264541

電話

8610-58264542

傳真

上海辦事處 中國上海市浦東南路 855 號世界廣場 34 樓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 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02-25420631

傳真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852-5245963.5250496

電話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8621-63747048

電話

瞻前與顧後,古董商正在進行式 資深古董行家 10 家談

8621-63201402

傳真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藍玉琦| 26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鶴齡:重新洗牌,預備搶入更高境界| 30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林金春:以心為師,回歸藝術收藏的無價之境| 31 張偉華:一動不如一靜,守住藏品才是王道| 32 藝珍藝術第七回拍賣會

張富荃:蟄伏過冬,用時間換取市場復甦空間| 33 許志平:沉潛練功,等待時機再投入| 34 陳筱君:靈活新思維,沉潛整理再出發| 35 黑國強:頂住!預視黑暗後的黎明,轉型勢在必行| 36 翟健民:否極迎泰來,有危必有機| 37 鄧皓晏:善用長期法則,應對市場起伏變化| 38 蕭富元:停下匆忙耗損,在收藏裡觀得喜悅| 39

典藏 ARTouch.com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當病毒砸破藝術市場的水缸─ 從新冠肺炎疫情看古董商經營處境 當藝情遇上疫情─ 全球藝術版塊最新動態即時掃描

國內定價新台幣

適心| 40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編輯部| 42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鑑賞

Connoisseurship

關於明朝安國「十鼓齋」收藏 宋拓《石鼓文》之我見(上) 馬成名| 78

弄花香滿衣─ 金禮嬴(1772 -1807)和「羅浮香影」圖的傳播 陳芳芳| 88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有約

特寫

Close-up

殘忍的奢華─ 瀋陽故宮館藏「點翠」精品及婉容首飾選粹

簡秀枝| 44

劉曉晨| 96

如寶鈞瓷,可親可近─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鈞瓷淺述

國寶「油滴天目」亮相─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特別展 「天目-中國黑釉之美」

展覽

Exhibition

郝紅星| 102

小林仁| 52

倪瓚坐鎮,故宮說明卡大揭秘─ 專訪臺北故宮「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 策展人邱士華

拍賣

Auction

2020 春拍預告 佳士得香港| 108 香港蘇富比| 112 保利香港| 116 邦瀚斯| 119 御丞璽| 120 台北宇珍| 122

邱士華| 62

來自諸佛菩薩的全方位治療─ 紐約魯賓美術館 「照護特集:導引現世的藝術與修持」

展訊

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 124

林逸欣| 70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 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 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 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


藝文

藝訊 板塊 2 0 2 0

01

2019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 陝西石Ⱪ遺址皇城臺、湖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入列

2019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日前公布,分別是: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

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Ⲩ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 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青 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以及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專案。 史前考古一舉囊括6項:「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為東亞現代人本土起源提供了 考古學證據。「饒河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玉玨等玉器,為研究玉文化起源和傳播、玉器加 工技術等提供了寶貴資料。「神木石Ⲩ遺址皇城臺」發現罕見的石雕、陶鷹、卜骨、口簧等 高等級遺物,反映早期文化交流的複雜性和先民的精神層面。「淮陽平糧臺城址」發掘中國 最早的城市「中軸線」。「絳縣西吳壁遺址」首次在鄰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帶發掘出專業的 冶銅遺址。「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則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 透閃石玉礦遺址。 備受矚目的「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以考古發掘建構了 完整的周代封國歷史材料,「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確認是 《後漢書》記載的「疏勒城」。體現了考古寫史的重要作用 與意義。 「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吐蕃時 期壁畫墓,技法具有濃郁的唐風,圖像兼具遊牧民族特色, 對探討古代漢藏文化融合和交流有重要價值。「南海I號」 南宋沉船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巨量外銷瓷、手 湖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出土神人馭龍雙 通車構件。

02

工藝品與金銀銅貨幣的發現,反映宋代高度發達的海外貿易 體系。(文.圖 劉榕峻)

好康逗相報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學術季刊》、《故宮文物月刊》開放部分下載

在公眾領域授權及共享觀念日漸蓬勃的現在,不少博物館、美術館都 逐漸開放館藏文物圖片、文獻及出版品、期刊等,以饗大眾。臺北 故宮於2017年建置Open Data資料開放平臺,當中便提供了數量眾 多的館藏文物圖片下載,不限用途,都可免費使用。在2020年5月中 旬,臺北故宮又對公眾開放其研究期刊《故宮學術季刊》、《故宮文 物月刊》的文章下載,此舉不論是對研究學者、學生們,亦或是熱愛 藝術的一般民眾,皆是大大福音。然兩本期刊並不是全部開放,《故 宮學術季刊》開放30卷(2012年秋季號)之後的,《故宮文物月刊》 則是開放345期(2011年12月)到429期(2018年12月)的部分。同 時,部分文章的圖片礙於版權問題無法提供。(整理

20

2020.6

編輯部)

《故宮文物月刊》下載頁面,只要點擊畫面右側pdf圖示即可下載文章。


03

全額開票!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行免徵增值稅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簽發2020年第9號公告(關於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公告第三條:「拍賣 行受託拍賣的文物藝術品,委託方按規定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的,拍賣行可以自己的名義代為收取的貨物價款向購買方開 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對應的貨物價款不計入拍賣行的增值稅應稅收入。」 為防範拍賣企業虛開發票,〈通知〉中明確要求拍賣行須將拍賣物品的圖片資訊、委託拍賣合約、拍賣成交確認書、買賣 雙方身分證明、價款代收轉付憑證、扣繳委託方個人所得稅相關資料等留存備查。文物藝術品,包括書畫、陶瓷器、玉石 器、金屬器、漆器、竹木牙雕、佛教用具、古典家具、紫砂茗具、文房清供、古籍碑帖、郵品錢幣、珠寶等收藏品。該規 定將於5月1日起實施,這一拍賣稅務難題的解決,給予疫情衝擊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極大的生存與發展信心。(整理 編輯部)

04 兩大國際拍賣公司首度攜手 佳士得與中國嘉德預告今秋「2020+」 主題合作 佳士得與中國嘉德日前宣佈,今年9月將於上海連 袂呈獻一場名為「2020+」的主題合作。通過整合 彼此的專業知識及資源,兩家公司將於同一場地 舉辦一系列藝術品拍賣相關的主題活動,著力探 討藝術環境所面臨的挑戰、變革、創新以及藝術 家的創作靈感與韌性,開展貫穿古今與東西的對 話,將是一次具有歷史和象徵意義的文化合作。 佳士得國際首席執行官施俊安(Guillaume

佳士得上海藝術空間。

Cerutti )表示,此次合作彰顯佳士得對於中國

這一關鍵市場的長期投入及承諾;中國嘉德董事 總裁胡妍妍則表示,上海日益成為國際藝術版圖 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兩家公司基於文化價值出 發的合作正逢其時。合作細節預計於夏季陸續公 布。(整理

編輯部)

中國嘉德。

ART&COLLECTION

21


專 題 Special Report

整理 編輯 整理| 編輯部 編 部



專 題

瞻前與顧後, 古董商正在進行式

文|藍玉琦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疫情蔓延,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統計截至5月20日,全球確診病例高達489萬5544人,死亡人數為32萬3243人。美國確診人 數為152萬8568人,死亡人數9萬1921人,為統計資料中最多。臺灣累計確診人數為440人,死亡7人, 在確診人數上已連續13天無新增個案,更是38天本土無新增病例,「+0」是為最美好的數字,防疫成 績讓全球驚豔。 全球化緊密的藝術區塊,因各國疫情狀況與旅遊限制,於博物館、藝博會、拍賣會都受到嚴重衝擊。 歐洲博物館聯合會(NEMO)最新調查報告顯示,疫情已導致全球92%博物館關閉。僅以重災區美 國的博物館界為例,除了暫停開館,更陷入營運危機: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宣布解僱76名員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中止了與自由公教人員的合同;古 根漢博物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等採取減薪及無薪假;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The Met)裁員81人,150週年慶祝活動也迫取消,原希望 7月重新開館,當時評估年度損失已直逼1.5億美元,現擬推遲到8月中旬開放,經濟損失勢必更慘重。 目光拉回臺灣。臺北故宮是目前全球少數仍開放展覽的博物館,然而以外國觀光客為主的故宮北院, 參觀人數大幅減少,門票收入更是與較去年同期慘跌99 %,南院參觀人數反而超過北院。實體場館參 觀人數慘跌,故宮的虛擬網站瀏覽人次卻創新高。

1999年臺灣首度由古董商與拍賣公司組成聯誼會「聚英雅集」成立發表會成員合影。攝影 程方。

26

2020.6


而春拍轉眼延成夏拍的各大拍賣公司,除了推出網路線上拍,在疫情漸 緩的此時,不斷創造新的拍賣模式與製造話題。香港蘇富比於5月15至 23日推出「絕密競投:巧奪天工」專場拍賣,僅接受書面委託,意欲保 留競拍之精髓,兼享私人洽購的保密優勢,13件拍品總估價約3.5億港元 (約新臺幣13.5億)。佳士得7月10日「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以 「香港、巴黎、倫敦、紐約」四地順序舉槌,計畫以二小時完成環球接 力馬拉松。不論博物館、拍賣界在應對策略上,除減薪、裁員等控管人 事成本舉措,因實體現場受限制,更是加速了網路數位化的發展,打破 地理空間的藩籬疆界,成為拓展新客群的渠道。 上 已故前故宮院長秦孝儀(左)與藏家駱錦明(右)參觀聚 英雅集2000年展。攝影 江思賢。 下 2001年10月9日,前總統夫人吳淑珍參觀聚英雅集2001年 展會場。圖 雲中居。

當所有的媒體幾乎把焦點都放在博物館界、拍賣公司的此刻,古董商的 世界呢?

回顧臺灣古董商崛起史 古董商行家,是藝術市場產業中重要的一環。自古以來就有古董商行 家,他們不僅與藏家互動,在歐美國家與博物館界間的關係亦可以是很 近的,古董商與館員可為討論文物藝術的朋友,並借重古董商對於古董 市場的敏感度,可結合理論與實務,對於增益館藏或館務推動都能有著 良性的互動。臺灣已故前故宮院長秦孝儀即和民間重量級藏家與古董界 人士保持著良好的互動與交誼,諸多重要的捐贈即是在秦孝儀任院長時 完成,國寶蘇東坡〈寒食帖〉能得以入藏故宮,亦是其以專案專款100 萬美元購藏。 回顧臺灣,約略在1970年代後期經濟起飛,較多的企業家投入藝術文物 的收藏行列,專業古董商亦漸漸順勢而生。1999年8月9日,由大衛古董 店、雲中居、寒舍、雅典襍、慎德堂、禮瀛東方藝術、觀想文物藝術等 7家古董商,及臺北佳士得、蘇富比2家拍賣公司成立「聚英雅集」, 群英聚集;而後珍藏中國水墨書畫的倦勤齋、羲之堂陸續加入,更有看

左 2002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副 館長李季(中)親自接待聚英雅 集成員。圖 江夏。 右 寒舍展出〈圓明園十二生肖 銅猴頭像〉一景。圖 本刊資料 室。

ART&COLLECTION

27


專 題

重新洗牌, 預備搶入更高境界 集寶藝術空間王鶴齡( 集寶藝術空間王鶴齡 (Da David vid王 王)

Q: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影響的地區及時 間超乎預期。您認為此一情勢對於藝術市

場是危機、還是轉機?您有何因應對策? 年初以來,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影響遍及全球,目前還沒 有看到一絲曙光,可能要到年底甚至明年出現有效疫苗問 世,才能讓人類恢復完全正常的生活。疫情對於藝術市場 有非常大的影響,許多藝術活動都往後延,甚至取消,可 以說是一個空前的危機。但是也是一個很好的轉機。

集寶藝術空間1988年創立於臺北市建國南路,早期以玉 器、石雕等為主,至今經營面向涵括中國古美術大部分項 目。多年在兩岸三地如上海、西安、廈門、香港及臺北本 地舉辦多次地區及國際展覽,今後將立足臺灣,持續推動 中國及東方藝術文化,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在此特殊的疫情環境下,首先是確保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再來利用此機會多多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本職學能,精 準的眼光;然後做好準備,超前部署。股神巴菲特之名言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要「危機

Q: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

入市」。「危機入市」雖說知易行難,但的確是市場重新

把握機會,危機入市。目前藝術品的價格已經修正了許

洗牌的開始。這次的疫情,有許多公司倒閉破產,有些公

多,相較於十年前高峰期,可以說物美價廉,一生中有幾

司努力挺住,更有許多公司利用這次千載難得機會,調整

次這樣的機會呢?美國及世界各國大印貨幣,以後錢會愈

與改變個人及公司體質,度過此次難關。疫情過後,市場

來愈不值錢,應該變成更有未來性的資產,以免成為通膨

恢復時,一馬當先進入另一個更高境界!

的受害者,挑選「古好美稀絕」的藝術品,可以玩賞又可 保值增值,一定是首選!

Q: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疫情後的整體大 勢,是否有機會於 是否有機會於2021 2021年復甦或觸底反彈 年復甦或觸底反彈( (報復性 消費)? 消費 )?

30

Q: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 疫情讓人類禁足一年,停下腳步重新思考,並非壞事。人

藝術市場自古都在,也永遠不會消失,不管是經歷戰爭、

類是否還要繼續貪婪,為了發展經濟成長而無止盡地破壞

2008年金融海嘯乃至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只是延後

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污染河川、污染空氣、全球暖化、

買氣,並不需要擔心藝術市場的前景,待2021年大有機會

北極溶冰……?相信只要心態正確,樂觀進取,化危機為

復甦,觸底反彈(報復性消費)!

轉機,做好準備及調整,未來將是另一個光明的起點!

2020.6


以心為師, 回歸藝術收藏的 無價之境 平養居林金春

Q: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影響的地區及時 間超乎預期。 間超乎預期 。您認為此一情勢對於藝術市

場是危機、 場是危機 、還是轉機 還是轉機? ?您有何因應對策 您有何因應對策? ? 轉化危機走出活路,是後疫情時段的進行式!在這個時間 點,原計畫中佛教文物展覽也放緩腳步,然而也因著這段 沉寂的時光,自己和團隊對於展品的認識層面與思維角度 也更審慎,希望得以在未來呈現。 平養居主人,逾30年從業經驗,以藏 傳文物與中國佛教雕塑領域為主,除了 籌辦系列主題文物展及出版相關專書, 亦積極擴大海外能見度,多次參與香港 藝術博覽會,拓展中國北京、廈門等據 點。冀結合更多古董商、藏家共同建構 佛教文化專業平台。

這次疫情也帶來啟示。臺灣在防疫、在經濟都有「國家 隊」,團結創造最佳效益。藝術市場上不也需要國家隊 嗎?博物館、學者、古董商,都各有專業且環節相扣,若 能整合力量,發揮各自所長,相信能讓整體大環境形成更 好的連結。

Q: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疫情後的整體大 勢,於2021 2021年是否有機會復甦或觸底反彈 年是否有機會復甦或觸底反彈( (報復性 消費)? 消費 )?

Q: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

藝術品市場應將迎向復甦,但如何程度才能稱之「復

要給「建議」,實在戒慎恐懼。收藏需有專業的技術性,

甦」,則需要衡量的指標。單就疫情的恢復而言,就連醫

這話看似老生常談,卻是根本之道。對長期從業者而言,

療專家也未有定論,有說秋冬,有說明年,也有人說未來

每一次的進出經驗,或是多吸取優質的博物館經驗,且不

將是疫情和人類共存,只能等待疫苗早日研發成功。至於

只重「量」更要重「質」,從中發掘觸動自己的藝術感

藝術市場的復甦走勢,是V形反彈、強勢回歸,或是U形

受,從點而線再到面,形成和自身相應的美學品味系統。

復甦、緩步提升?實難預料。但不論何者,在這不確定的

當個人品味塑形,再形成家族傳承的收藏,乃至於像日本

時刻,重新檢視自身收藏及預備入藏的藝術品,朝向更符

企業成立博物館,將美善分享予社會大眾,收藏之境方臻

合自身的人文思維及藝術品味的契合,相信對從業者與藏

圓滿。

家皆能起更多的正面作用。 不妨跳脫市場價格波動的思考,藝術品的「價值」本就不

Q: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

該全以「價格」衡量。當今藝術市場氛圍常給人「獲利越

元代一位著名的尼泊爾雕塑家阿尼哥遠道千里至京,元世

高就越成功」的投資思惟,但歷史上很多令人敬佩的企業

祖問其雕塑之能,答曰:「以心為師,為生靈而來。」

收藏家如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其收藏走過經濟蕭條、走過

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在人生任何改變的狀態下,潛心沉

戰爭烽火,幾代人傳承建立經典收藏品味,磨礪出時光的

澱,感受藝術真正動人的力量,並將這份感動傳達分享,

無價之寶。那才是收藏最珍貴的價值。

回歸「人」的本質,是最重要的。

ART&COLLECTION

31


專 題

頂住! 預視黑暗後的黎明, 轉型勢在必行 典亞藝博& 典亞藝博 &水墨藝博黑國強

具有30多年經驗的古玩業者,從事研究及專營中國 古美術,對鑑定和修復古玩黃花梨及紫檀傢具尤其 熟悉。其所創辦「典亞藝博」和「水墨藝博」,是 為亞洲首屈一指、國際藝壇人士每年秋季都不能錯 過的香港藝術盛會。

Q: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影響的地區及時

感覺,每天的新聞總讓我想起小時候看一些人類文明滅亡

間超乎預期。 間超乎預期 。您認為此一情勢對於藝術市

的故事、電影。但人類是不是不能面對這個情況呢?好像

場是危機、 場是危機 、還是轉機 還是轉機? ?您有何因應對策 您有何因應對策? ?

又不是,不論主動被動,我們總是有辦法應付。前景當然

新冠肺炎疫情對藝術市場來說當然是危機,但不是世界末 日那種危機,危機之下自然也有轉機,有些人可能沒辦法 衝破這一界限,但如果您有能力應對並生存下來,更可能 是轉機。這種危機在於,一路以來我們面對困難時會有時

困難,但不是絕望。疫情之後當務之急就是要轉型,古董 界也一定要主動調整。用線上線下結合也好,或採取一些 新的市場推廣方法,慢慢與一些先進的、年輕的思維和市 場接軌,這是我認為疫情後的一個大勢。

間去應付,但這次不允許我們有時間準備,疫情期間也只

2021年當然有機會復甦,也可能會有觸底反彈和報復性消

能過一天算一天,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費,特別是一些高端精品的藝術市場,亞洲中港臺市場特

怎將它變成轉機呢?就是要有預視,對一、二個月或二、 三個月後各種可能情況都要做足心理預備和實際預備,這 也是我自己應對的方式。作為古董行家,沒生意不代表乾 坐等運到,我年初五已經回公司了,不是有具體的業務要

別可能有這樣的現象,不排除一些高端的收藏家也在等待 這樣的機會。

Q: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

做,而是用更多的時間思考對策。我們以前面對的可能是

建議來說,黎明之前總是最黑暗,這樣的黑暗時期始終會

因金融、經濟所發生的問題;但現況大概任何人都無法快

過去。趁著抗疫,我反而覺得多了時間靜心思考,或者說

速解決,因此所謂的對策是以更加長遠的目光和刻度去思

裝備好自己,包括多看書、多看與藝術相關的內容,好好

考,為自己將來整個事業,不論是古董還是博覽行業,為

學習,做一些平時沒法子完成的事,例如上網去查一些藝

疫情後慢慢復甦的世界(可能是明年)做出準備。

術資料、好好欣賞自己的藝術品,為將來重新投身藝術市 場做好準備。

Q: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疫情後的整體大 勢,於2021 2021年是否有機會復甦或觸底反彈 年是否有機會復甦或觸底反彈( (報復性 消費)? 消費 )?

我的心境,現在就是一個字:「頂」。這有兩方面含義:

我們做博覽會兼有古代和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會比較快的

其一,「頂」是港式廣東俗話,在疫情發生時,每個人

轉型,包括疫情期間開拓線上平台,暫時應付線下生意滑

內心要發洩,都會說一句「頂」!其二,整個行業都會頂

落的情況。而古董業大部分都抱持防守姿態,因為古董業

著,就是國語的「扛住」。自疫情後,我自己、我們整個

界向來較傳統,就算疫情打破行家固有的想法,都需要一

行業、我們的團隊每天都在頂著,希望利用大家正面的思

些時間,所以古董業的準備或應對會慢於當代藝術市場。

維和行動,將疫情扭轉,也將藝術市場的情況扭轉。

過去面對那麼多困難,這是最大的一次,甚至有點末世的

36

Q: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

2020.6


著名古陶瓷鑑賞家,永寶齋主人,國際古玩展創辦人,世界華 人收藏家學會首任會長。現任香港藝術品商會永久會董兼理事 長及古玩鑑定委員會主任,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愛護 動物行動特使,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健康與藝術委員 會副主任委員,香港東方陶瓷學會永久會員。

否極迎泰來, 有危必有機 國際古玩展翟健民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 ,影響的地區及時

Q:

Q: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您如何看待藝術市場的前景? ?疫情後的整體大

間超乎預期。 間超乎預期 。您認為此一情勢對於藝術市

勢,是否有機會於 是否有機會於2021 2021年復甦或觸底反彈 年復甦或觸底反彈( (報復性

場是危機、 場是危機 、還是轉機 還是轉機? ?您有何因應對策 您有何因應對策? ?

消費)? 消費 )?

毋庸諱言,藝術品市場是疫情的重災區。藝術品講求流

疫情幾個月來人們都憋著一口氣,情況稍一減緩,有人瘋

通,長期在業界努力下已建立健全的全球流通領域。但疫

狂購物來紓壓,消費將是爆發式、報復性的。早有實例,

情導致中國及亞洲、歐美等國家地區不同程度嚴控封城和

中國逐漸復工,國際品牌名店陸續重新開業,某城的精品

出入境限制,使藝術活動幾乎全部喊停或延期、調整。以

龍頭專賣店單日就創下銷售額270萬美元的驚人數字。

香港為例,每年4月初至5月底的蘇富比、佳士得、邦瀚 斯、保利、嘉德及眾多拍賣行都押後舉槌,巴塞爾藝術展 香港展會也取消。翟氏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國際古玩 展」,每年商賈雲集,是中華藝術瑰寶的大聚會。然疫情 當前,我們清醒認識展覽必帶來人流大量集結,有違政府 的限聚規範,因此毅然押後「國際古玩展」時間。來日方 長,待疫情緩解,大家心情舒暢之日,再高高興興招呼海 內外的賓客。 疫情造成市場少有的慘澹,個人態度積極面對,也有具體 對策。其一,數十年來櫛風沐雨,走南闖北,難得停下 來整頓心情,梳理公司事務。如今歪打正著,借這段日子 一償夙願。其二,居家禁足造成宅家困居者極度憂煩,本 人作為香港藝術品商會負責人,疫情之初即製作數十輯系

北京某家藝術品拍賣公司日前的網路線上春拍,拍前不敢 奢望,原保守預測業績達人民幣200萬元就謝天謝地。結 果四日的槌聲竟然敲出人民幣800多萬元成交,超出預期 的3倍,瓷器的成交率更高達85%。這家春拍在疫情飄忽 下逆勢而為,試水成功,交出一張滿意又振奮的成績單, 如同一針強心劑,為還在受疫情影響的市場注入正能量, 使買家賣家不再惘然。

Q: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給愛好藝術收藏朋友們的建議? ? 疫情考驗每一個人。不妨抱定既來之則安之態度,稍安勿 躁,做好防護,淡定靜待疫情過去。自強的青年人應化被 動為主動,好好利用網上優勢,靜下心吸收資訊,學習充 實,化不利為有利。

列的視頻,投放到中國「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 介紹古代藝術品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時代背景等文化

Q: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請用一句話總結您目前的心境。 。

內涵,特別是為熱心華夏古代陶瓷藝術的網友傳授相關知 識。視頻一發布便在網上引來無數點閱,培養了一批熱愛

本人入行香港藝術品圈數十年,經歷內外衝擊不少,1987

古陶瓷的準買家和新力軍,壯大了藝術品收藏的隊伍。

年股災、1997年金融風暴、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 嘯等,最終都化險為夷,災情後出現轉機和新高潮,體驗 坊間所言「否極泰來,有危必有機」。面對當下,祈願一 切復甦重回正軌,攜手迎來一個百業興旺的新局面。

ART&COLLECTION

37


特寫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吳密察有約

文︱簡秀枝

4月28日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接受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專訪。左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國立故宮 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接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滿一年,曾自詡「穿西裝改西裝」的吳密察,化繁為 簡,低調務實,推動博物館之間的橫向連結。故宮的資源與國際知名度,遠優於其 他博物館,吳密察認為組織臺灣藝術國家隊,扮演臺灣藝術火車頭,正是時候。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來襲,讓曾經喧嘩吵鬧的故宮,嘎然沈靜,沒有 境外觀光人潮,反而讓故宮的重心移至南院。靜謐的內部整合與外部連結,允諾承 擔更多責任,協助臺灣藝術國家隊的出擊。 4月28日近午,在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安排、陪同下,連續3小時的會談,吳密察舉重 若輕,侃侃而談。這個下午的話題就從疫情的影響開始。

故宮防疫到位,但因入境管制影響,以外籍客為主的北院仍受衝擊,僅剩5%來客率,院區難得空曠。攝影

44

2020.6

藍玉琦。


部署。不多時,傳出鑽石公主號曾在臺灣靠岸,遊客湧入

Q 疫情襲來,故宮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如何應變?

北北基地區,一些人就跑來故宮北院參觀。吳密察十分緊 張,發動全院大徹查,結果證明7團210人在故宮北院出現 過,因此馬上對北院進行地毯式大規模消毒,把第一線服

外客驟降Ē北院暴跌Ē南院成長

務同仁徹底隔離,沒有讓疫情殘留或蔓延。

「喔,新冠狀病毒,對故宮影響非常大!」

吳密察滴水不漏,穩住軍心。他有感而發,疫情一來,大

吳密察皺著眉頭,透露統計數據反映出的現象。故宮北院 向來以外國觀光客為主,因為疫情,境外觀光客進不來, 呈現大幅萎縮。與去年同期相較,今(2020)年元月衰退 了45%,二月份則衰退85%,三月份衰退程度更達95%。 現在只剩下5%的來客率,都是大臺北地區「死忠兼換帖」 的藝術鐵粉。 「這個現象,完全符合故宮參觀者的基本結構,我並不感 意外。」吳密察繼續說,「反觀故宮南院,境外觀光客比 率一向僅佔1%,所以影響就沒有那麼明顯。現在國人出 不去,喜歡藝術的民眾還是渴望藝術生活,因此到南院看

家必然恐慌與不安,就像中央防疫團隊,以「誠懇、透 明」,贏得信任感,共度時艱,至為關鍵。政府從口罩生 產、分配與輸出,獲得產業國家隊的美譽。防疫表現,也 展現效率務實,醫療國家隊之名,不脛而走。吳密察同意 臺灣藝術界也需要以「國家隊」的概念,發揮整體戰力出 擊。 故宮相對歷史悠久,不僅國際有名,又有較多的預算資 源,更是責無旁貸。吳密察認為故宮身為藝術國家隊的 「大哥」,在傳統文化中猶如家中的「長子」,更有責任 帶領弟弟妹妹向前走。

展覽的不減反增。這回首度創下觀眾參觀人數南院多於北 院,這是前所未有的紀錄!」

故宮防疫Ē超前部署Ē滴水不漏 對於疫情,故宮戰戰兢兢,超前部署,包括有兩段過程。 第一段部署,在元月21日,吳密察在農曆過年前夕,視察

Q 推動臺灣博物館資源整合連結, 故宮扮演什麼角色? 故宮領航藝術國家隊,勇敢向前走

院區,順便拜早年,當時察覺疫情是從中國大陸傳出,而

吳密察細數目前故宮的思考與作為。首先,他提到推動博

故宮北院又是以陸客為大宗,所以立即提高警覺,展開

物館連結,院際整合。自從2019年開始,「臺灣博物館

疫情期間,展廳清靜,正是慢下心賞畫看字的最佳機會。圖為5月12日故宮北院「巨幅書畫」、「受贈書畫展」展間實況。攝影

藍玉琦。

ART&COLLECTION

45


展覽

國 寶 「 油 滴 天 目 」 亮 相

南宋時代12-13世紀〈禾目天目〉,高7.2公分,口徑12.3公分, 私人藏。攝影 小林仁。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特別 展「天目— 中國黑釉之美」

序言 近年國內外對於以國寶曜變天目為首的「天目(茶碗)」 關注急速攀升。在日本,被指定為國寶的中國陶瓷共8

文|小林仁(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學藝課長代理)

件,當中有5件為南宋時期的天目,可想而知中國生產的

翻譯|王怡文

天目,也就是「唐產天目」,在日本文化中究竟佔有多重 要的地位。以宋代建窯所製黑釉茶碗最高峰之作國寶曜變 天目及油滴天目為首,日本傳世有不少天目名品,可說是 世界性的天目寶庫。 本展由國寶〈油滴天目〉(圖1)及重要文化財(圖2)為 代表,以「天目」為中心,聚焦中國的黑釉陶瓷(以下簡

「天目—中國黑釉之美」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2020/06/02-11/08

52

2020.6

稱黑釉),介紹本館藏品加上個人收藏、唐代至宋金時期 共24件作品。


〈大阪東洋陶磁美術館「天目」展〉

黑釉的系譜 黑釉與青瓷、白瓷一樣,是中國陶瓷歷史 上重要的系譜之一。正式的黑釉以高 溫燒成、並施以發色為黑色的釉藥, 於東漢時期與青瓷一同登場。青瓷 與黑瓷皆以鐵為發色劑,基本上 屬同一系統,因此當時燒製青瓷 的主要產地多兼燒兩者,但與 此同時,在胎土及釉藥的選擇 上明顯已有意識性的區分。浙 江省德清窯為早期生產黑釉 的代表性窯址之一,飽和的 黑色以及彷彿黑漆的質感,可 見當時對於黑釉效果的追求。

國寶〈油滴天目〉

油滴天目生產於宋代建窯,位於今日福建省建陽市水吉 鎮,名稱來自於釉藥表面生成的如油滴般的斑紋。茶碗 圖1 【國寶】南宋時代12-13世紀建窯〈油滴天目〉, 高7.5公分,口徑12.2公分,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 (住友集團寄贈 安宅收藏)。攝影 西川茂。

內外黑釉上密密麻麻的銀色斑紋,含著青色、金色等耀 眼光彩(虹彩),讓人看見如夢似幻之美。口緣處嵌有 應當是到日本後才添加的高純度金覆輪,豪華感倍增。 重349克,是捧在手上相當舒心的重量。本作曾由關白豐 臣秀次收藏,後由西本願寺、京都三井家、若狹酒井家 遞藏,是傳世油滴天目的最高傑作。

ART&COLLECTION

53


展覽

倪瓚坐鎮,故宮 說明卡大揭秘 專訪臺北故宮「話畫—說明 卡片探索記」策展人邱士華 應該如何向觀眾介紹一幅畫,是博物館策展人一直不斷 文|邱士華(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訪問整理|編輯部

Data

思考的問題。在展品旁邊擺放說明文字,是替繪畫「代 言」,最常選擇的方式。假如,根本沒有說明卡片,人們 是否會更專心地欣賞作品?觀眾最需要的,究竟會是什麼 樣的說明文字呢? 國立故宮博物院現正舉辦書畫特展「話畫—說明卡片探索 記」,精選院藏七件倪瓚(1301-1374)及倪瓚風格的繪

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2020/04/08-07/05 62

2020.6

畫,時代跨越元、明、清,乍看相似度很高,要如何引導 觀眾品味其中細微奧妙?書畫處助理研究員暨策展人邱士 華以故宮數十年來、不同年代的展示說明卡作為切入視


〈臺北故宮「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特展〉

「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特展主視 覺,林姿吟設計。掃描QRCODE進入 「你最喜歡哪一種說明卡片?」線上 觀眾意見調查。

展覽以「國寶」倪瓚〈容膝齋圖〉領銜,此七件倪瓚及後人仿其 風格的書畫名品匯聚一堂,相當難得,邱士華說:「真是很奢侈 吧!」透過如此一檔精品展覽,來作說明卡的觀眾喜好調查,更是 前所未見的妙計。在什麼樣的機緣下,想到用「說明卡」為貫串展 覽的主軸?又,書畫明星眾多,為何選擇是「倪瓚」?書寫「說明 卡」時,又有什麼樣的小故事?邱士華在此說分明。

Q:本展展名為「話畫」,十分巧妙。您曾提及還有另個展名提案 「對畫框」。可否跟讀者分享展名討論的過程,以及展名想要帶給 讀者什麼樣的想像? 因為這檔展覽的主題是「說明卡片」,所以在構思展覽題目時,就 從自己寫作說明卡片的經驗出發。故宮書畫處的說明卡片,受限於 輸出版面的大小,通常要求在150字以內交代完畢。但為了撰寫展 件,事前蒐集的資料或準備的內容很多,難以完全呈現,因此必然 有許多濃縮和裁減。所以一開始,我曾將展名訂為「言有盡」,想 隱隱發洩一下撰寫卡片時,必須不斷割捨的字數限制,不過並不覺 得滿意。 由於這個展覽不純粹是藝術史的展示,也涉及了博物館學關心的議 題。為了強化我對其他領域認識的不足之處,邀請了教育展資處的 林姿吟、鄧欣潔,以及秘書室的王姿雯一起就展名、內容、視覺呈 角,包括早期用毛筆書寫的直書款、用印刷字型 排列的橫書款、只標示名稱的品名卡,以及長達 數百字的中英文介紹卡等。一方面可以讓觀眾比 較不同作品與說明卡片組合的效果和差異,並重 溫過去站在展櫃前的觀賞體驗;另一方面也相當

現等進行討論並交換意見。王姿雯想出了「對畫框」這個展名,我 聽到時非常喜歡,因為說明卡片不就是對著一張畫作說明的小框框 嗎?!而策展研究人員所寫的內容,不也是一種與作品的冷調「對 話」嗎?!如果在臉書或Line一類的社群媒體上,推出為作品寫說明 的活動,也真的可能產生出一個又一個可能互相回應、比較的「對 話框」……總之,「對畫框」這個展名新鮮、活潑,而且讓人不斷

用心規劃了展覽問卷調查,透過分析各個年齡

對主題產生聯想或思考,對我實在很有吸引力。然而要將社群媒體

層、職業別與不同國家的族群需求,了解觀眾對

「對話框」的意象揉進展覽中,並妥當地呼應展覽內容、展件與說

於卡片樣式、字體大小和敘述方式的喜好度,以

明卡片有其難度。在正式對外發布展覽相關訊息的時限之前,由於

期優化未來說明卡片的設計,讓故宮以更好的

統合不出理想中的視覺與內容(不會太強作解人、囉唆、迂迴),

「話畫」方式來服務觀眾。

所以放棄了「對畫框」,改以「話畫」作為主標。 ART&COLLECTION

63


展覽

來自諸佛菩薩 的全方位治療 紐約魯賓美術館「照護特集: 導引現世的藝術與修持」

紐約魯賓美術館結合館內陳設的藏式佛壇神龕展廳,製作藏僧讀經音頻及線上互動導 覽系統。掃描QRcode即可靜聆經文冥想,或鑑賞展廳內的文物。© Rubin Museum of Art

受到嚴重疫情影響,全球陷入動盪不安的局勢,人們正 文|林逸欣 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

承受席捲而來的恐懼、損失、孤獨與壓力。面對生命世 事的不確定性,佛教數千年來的發展與教授,已帶領無 數人改變自我觀點、駕馭煩惱妄想,而且有效管理情 緒、培養慈悲同情。座落於紐約市,以典藏喜瑪拉雅藝 術(Himalayan art) 聞名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日前推出「照護特集:導引現世的藝術與修持 (Rubin Care Package: Art and Practices for Navigating Our World)」藏品線上導覽專輯。館方希望藉此計畫幫助觀

70

照護特集:導引現世的藝術與修持

眾應對當前危機與處理負面感受,無論如何都能處於身心

紐約魯賓美術館|即日起線上展出

靈穩定的平靜狀態中。

2020.6


〈紐約魯賓「照護特輯」線上展〉

聆聽2小時冥想讀經 音頻

進入 藏式 壇龕 線 上 互動導覽系統

靜心寂止:禪坐吟誦誠祈請 美術館內有間充滿雪域建築元素的展廳,當中陳設一座莊

「照護特集:導引現世的藝術與修持」藏品線上導覽專輯, 每週推播數則館藏導介短片。

導覽系統 (http://shrineroom.rma2.org)。經由網頁上的螢 幕點擊,使用者可以了解室內陳列的每項物件,無論是懸

嚴肅穆的藏式佛壇神龕,自從美術館開幕以來,一直受到

掛唐卡、供奉塑像或各類法器,館方都提供豐富的背景資

各界人士的讚賞。平時觀眾可以在裡頭進行冥想和禪修,

訊與詳細解說。依照策展團隊的規劃,壇龕陳設內容是依

身臨其境恣意沉浸在寧靜神聖的氛圍中。近為配合美國政

照藏傳佛教四大派(寧瑪、薩迦、噶舉、格魯)的傳統而

府的居家防疫措施,館方遂策劃以此展廳空間為主,添加

輪流布置。今年(2020)乃聚焦在噶舉傳承,所以壇城上

藏傳佛教僧尼的吟誦讀經,錄製一段長達兩小時的影音專

可見到該法脈尊崇的歷代上師(瑪爾巴、密勒日巴和噶瑪

輯,並於網路上公開免費播放 (https://rubinmuseum.org/

巴)、本尊(金剛持和金剛瑜珈母)與護法(瑪哈嘎拉)

mediacenter/tibetan-buddhist-shrine-room-video)。大眾能

等人物神祇。

透過觀看與聆聽這部影片,輕鬆在家隨時隨地進行禪坐和 祈禱,消解眼前生活遭遇的壓力、焦慮與恐慌。

智慧勝觀:諸佛菩薩大悲現

另一個伴隨壇龕展廳呈現的新成果,是一套互動式虛擬

佛教密續藝術具有許多秘訣竅門,得以改變我執想法與

ART&COLLECTION

71


鑑賞

關於明朝安國「十鼓齋」 收藏宋拓《石鼓文》之我見(上) 文.圖|馬成名

圖1 國內新出本《石鼓文》冊面題簽。

78

圖2 國內新出本《石鼓文》內頁。

事情的緣起是在2012年10月下旬,筆

《石鼓文》,如雷灌耳,非常重要。

中國的文物史上又一重大發現,不亞

者在臺北參加第三屆世界華人收藏家

但又十分驚奇,因為筆者知道明朝安

於當年我曾經經手的北宋拓《淳化閣

大會。一天接到一位臺北的朋友胡君

國「十鼓齋」收藏的《石鼓文》(以

帖》最善本的發現。可以補《石鼓

來電話,問筆者在哪裡?在美國還是

下均稱「十鼓齋石鼓文」)都是宋拓

文》的拓本,在中國國內沒有宋拓本

中國國內?筆者答不在美國也不在中

本,而中國國內不論公私收藏都沒有

的空白。

國國內,而是在你的老家臺北。胡君

一件《石鼓文》的宋拓本。所以近百

說有事請教,約回國見面。11月我們

年來「十鼓齋石鼓文」已被奉為存世

在上海見面了,寒暄一番「多年不

《石鼓文》拓本中的圭臬。而且據筆

見」後,胡君取出一冊碑帖讓筆者鑑

者所知「十鼓齋石鼓文」拓本,除一

不過在這之前,有必要先對《石鼓

定。冊面題簽:「宋拓石鼓文十鼓

冊佚失,都已流往日本,從未聽說過

文》和明朝安國「十鼓齋」收藏的

齋舊藏,辛卯歲末得於秦文錦氏後

中國國內還有藏本。如果這冊《石鼓

《石鼓文》作一介紹。

人。」(圖1)見到簽條十分震撼,

文》拓本,真是明朝安國「十鼓齋」

明朝大收藏家安國「十鼓齋」收藏的

所收藏,真是宋拓本的話,那將是在

2020.6

抱著這樣的心態,筆者誠惶誠恐翻開 這冊碑帖。(圖2)


《石鼓文》和明朝安國「十鼓

存於北京國子監。20世紀抗日戰爭時

中,對出版該拓作了這樣一段說明:

齋」收藏的《石鼓文》

曾遷往四川,戰後遷回北京,現存北

「北宋因石鼓文,此前明錫山安氏

京故宮博物院。這是石鼓原石歷年遷

十鼓齋中第一本也。桂坡稱宋內府賜

徙的經過。

本。……右周秦兩種,美且難並,為

《石鼓文》乃是中國最早有文字刻在 石上的大型石刻,因為是刻在形狀 似鼓的石墩上,因而取名為《石鼓 文》。作為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 不論在文字學上、文學史上、書法史 上、碑刻史上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歷來都被專家學者所重視和研 究。

墨林鴻寶。亦主人藏碑中最煊赫最貴 刻在石鼓上的文字,經過2000多年的 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天災的損害、 人為的破壞、日漸變少,故《石鼓 文》存字的多少,一直以來都為研 究者和收藏家所關注和重視。歷史 上對《石鼓文》的存字多少都有記

重者。本社開幕之初,即請求假印, 因主人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不得已 而思其次,免以副本相假。周鼓為安 氏第四本,秦碑為安氏初得不全本, 字數雖少。均為宋拓。精印流傳、已 十數載矣。」(註1)

載,如:孫巨源得唐人錄本497字, 《石鼓文》其刻石的年代據考可定在

歐陽修《集古錄》465字,范欽天一

這是最早出現「十鼓齋石鼓文」的時

先秦時代,距今2500年以上,其刻

閣本462字,薛尚功所錄451字等。以

間,但「十鼓齋石鼓文」大顯於世的

石的書法為上古籀文。其刻石的內

上大多為文字的紀錄,唯一有實物拓

時間則是在郭沫若在日本見到「十鼓

容為記載國君游狩漁獵的十首四言

本存世的是范欽天─閣本,該本原為

詩,分刻在十枚鼓形的石上。原石的

元朝趙孟頫收藏。可是在清朝咸豐十

流傳經過是唐初在陝西省岐州雍縣南

年(1840)毀於兵燹。從此就再沒有

之三畤原發現,唐朝之名臣蘇勗、李

《石鼓文》的宋拓本實物出現過。

片,並發表了《石鼓文研究》一書之 後。該書在1939年7月作為「孔德研究 所叢刊之一」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在 1959年第三版出版時,郭氏在〈重印

嗣真、書學家張懷瓘、虞世南、詩人 杜甫、韓愈等人,對《石鼓文》都有

齋」的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的照

「十鼓齋石鼓文」的出現與顯世

詩文稱頌。當初原石散落在陳倉田野

弁言〉中有詳細說明當年其發現「十 鼓齋石鼓文」的詳細經過。這裡摘錄 該書部分,讓讀者有所瞭解。

中,後鄭餘慶始遷至鳳翔之孔子廟,

民國初市面上突然出現明朝收藏家安

經五代戰亂又復散失,宋朝司馬池知

國「十鼓齋」收藏的北宋拓本《石鼓

「一九三二年秋,我在日本東京文

鳳翔時,將石鼓搬至府學,時已失其

文》,為上海藝苑真賞社珂㼈版印製

求堂書店看到一套拓本的照片,共

一鼓,剩下九石鼓。北宋皇佑四年

出版。藝苑真賞社是無錫秦文錦、秦

四十二張,並無題跋。後來才知道這

(1502),向傅師搜訪而得所失之一

清曾父子二人,民國四年(1915)在

就是後勁本的照片,是三井兒子借給

鼓,但此石上端已被削去成臼形,文

上海三馬路(漢口路)創辦開設的一

朋友看,流散在外的。……我又把照

字缺失每行上三字。宋徽宗大觀年間

間專門以珂㼈版和金屬版印製碑帖的

片寄回國內,由馬衡、唐蘭二氏負責

原石歸於京師(河南開封)。宋朝南

店舖。當年(約民國七年,1918)

印出,當時誤信耳食之言,曾以之

渡,金人將石鼓搬至燕京,而後一直

該社的「本社印行周鼓秦碑附告」

為『前茅本』。和這套照片的發現

ART&COLLECTION

79


鑑賞

弄花香滿衣 金禮嬴(1772-1807)和「羅浮香影」圖的傳播 文.圖|陳芳芳(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講師)

中國藝術史所記載的女書畫家以明清

處於被忽視的狀況,現今藝術史學者

時期居多,明末清初更出現丹青之在

高居翰(James Cahill)、梁莊愛倫

閨秀、青樓善繪的現象。名媛和名妓

(Ellen J. Laing)和巫鴻(Wu Hung)

並列,與文人士子詩畫酬唱,在時風

等在此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研究女性

助長下,才子佳人的故事在社會上廣

題材繪畫和女性藝術家形成新趨勢。

為流傳,而以女性為描繪對象的仕女

新近出版《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

畫 (或稱「美人畫」)在有清一代達

中國藝術史新視野》一書,再次引領

至高峰,專工者漸多。

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在中國藝術史中填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19年秋季舉辦 的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特展,共 陳列120件北山堂捐贈和寄存的古代 繪畫作品,包括女性題材繪畫和明清 女畫家創作的各種題材作品。當中有 一幅雖不起眼但描繪細膩的仕女畫掛 軸,卻教人屏息靜觀─這是清代閨 秀畫家金禮嬴(1772—1807)的〈美 人芳樹圖〉(圖1),是閨閣畫家傳世 少見的仕女畫,亦是展廳內唯一一幅

補和重寫女性的課題。賴毓芝在文章 中叩問,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性別藝術 史?(註1)以性別角度研究藝術史究 竟可以怎麼發展、有何貢獻?這本書 由賴毓芝、高彥頤和阮圓主編,以性 別意識開拓思辨的進路,在結構上以 「物」、「媒介」和「人」為視點, 在近現代中國藝術史的範疇內,展現 跨學科的研究視野,探討物質、視覺 文化和性別的關係。

由女畫家繪製的仕女畫。如花女子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學者的著錄和演

立在花蕊繁茂的梅花樹下,低首拈花

講,博物館展覽亦帶動這一研究轉

聞香,其清麗脫俗的姿態,復因畫幅

向,讓庋藏於庫房的藝術作品得以

上三段長短不一的款識,增添儒雅風

公開展示,也讓觀眾留意到在藝術

度。觀看這幅甚受矚目的〈美人芳樹

史書寫中不被重視抑或缺席的藝術家

圖〉,除了窺見美人的理想形象,是

和藝術品,從而推動研究的開展。這

否也能重新審視畫史,探究這幅畫在

些以女性為主題的專題展覽和同名圖

仕女畫這一畫科傳統中有何意義?

錄,肇始於1988年由魏瑪莎(Marsha We i d n e r ) 策 劃 在 美 國 印 第 安 納 利

圖1 金禮嬴1803年作〈美人芳樹圖〉,立軸,紙本水墨設 色,130.5×41.8公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館藏編 號:1999.0355,北山堂惠贈。

88

2020.6

中國藝術史研究轉向:

斯博物館(Indianapolis Museum of

被忽視的女性藝術家

Art)舉辦的「玉臺縱覽—元明清 三代女畫家作品展」(Views from

以女性人物為視角的研究在1970年代

Jade Terrace: Chinese Women Artists,


1300-1912),先後在美國四間博

的品鑑女色的文學作品同時帶動創

物館和香港藝術館巡迴舉行,展示

作這種類型化的美人模子。其中廣

43位女畫家的作品。回看《玉臺縱

為傳播的代表作《悅容編》(又名

覽—元明清三代女畫家作品展》展

《鴛鴦譜》)便以花寓美人。作者

覽圖錄,除了專題文章和80幅作品

衛泳(活躍於1643-1654)談到,

圖片和條目說明,書末附錄還列舉

「蓋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

了包括參展畫家在內共87位女畫家

影」。(註3)李漁(1612-1680)

及其作品的館藏目錄。金禮嬴便是

在《閒情偶記》中亦說,「名花美

這份目錄中所記載眾多位處邊陲的

女,氣味相同,有國色者,必有天

無名畫家之一。她的傳世仕女畫,

香」。(註4)容顏如花,美麗芬

除了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陳

芳,然而紹華易逝。

列的〈美人芳樹圖〉,北京故宮和

以花比喻女子的美貌,是中國文化

上海博物館分別收藏她畫的〈李清

和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中唐詩

照酴䥺春去圖〉和〈綠珠小影〉。

人于良史(?-約756)在〈春山

(註2)

夜月〉詩中一句「弄花香滿衣」, 別出心裁,以「弄」字狀景寫人,

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將美人和花的關係以「香」字扣連

「花寓美人」的文化傳統

─ 因弄花這一動作而香滿衣衫, 美人的芳香馥鬱來自襲人的花香。

嘉慶、道光時期(1796-1850)的

古代貴族的生活講究,除了佩帶香

仕女畫,以改琦(1773-1828)

囊,日常衣服和手巾也要薰香。而

和費丹旭(1801-1850)並稱的

金禮嬴〈美人芳樹圖〉中的女子不

「改、費」派風格稱道,大部分畫

僅弄花薰人,還含有「歸來笑拈梅

家都具備文學修養,能自己作詩題

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之意,並

畫。這些畫作也有詩詞題句,以詩

呈現清代仕女畫中「羅浮香影」圖

情畫意烘托畫中的女子形象。仕女

的模式。

畫流行,女子的姿態和構圖模式 亦漸形成特定的風格特徵。例如 「改、費」派的女性形象便是削肩 狹背、瓜子臉、柳眉細眼、纖腰而 身材修長。(圖2)明末清初出版

圖 2 改琦〈吹 簫 仕 女 圖〉,立 軸,紙 本 水 墨 設 色, 180×29.7公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館藏編號: 1995.0701,北山堂惠贈。

ART&COLLECTION

89


鑑賞

殘忍的奢華 瀋陽故宮館藏「點翠」精品及婉容首飾選粹 文.圖|劉曉晨(瀋陽故宮博物館)

看過紅遍大江南北的《甄嬛傳》嗎?

了回去。現在「買櫝還珠」這個成語

之禁令,但仍屢禁不止,這也從側面

大家一定會被劇中後妃們所戴的點翠

用來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實則

說明了當時鋪翠的盛行與奢靡程度。

頭飾深深吸引。這些「戴金翠之首

不然,仔細品味原文,會發現故事所

飾,綴珠以耀軀」,正是清宮後妃頭

介紹的木匣上鑲嵌有許多珠石羽翠,

飾的真實寫照。點翠工藝在清宮中無

而「輯以羽翠」指的應該就是「點

處不在,從鈿子、簪釵、頭花、耳

翠」這種工藝,再想像一下木匣的樣

環,甚至團扇、插屏、盆景等其他生

子,也難怪楚國人會「買櫝還珠」

活用品,處處翠色,成為風尚。

了!

元代沿襲宋朝的鋪翠之風。據元《新 編事文類聚啟劄青錢》「金銀匠、珠 翠匠」、「某人結珠鋪翠妙奪造化」 等語,可見宋元時期以珍珠、翠羽裝 飾首飾是一種普遍現象。 而「點翠」一詞最早出現,則是在明

除了《韓非子》的「輯以羽翠」,相

「買櫝還珠」的祕密,

關文獻還有《漢書》記成帝寵妃所居

正是「點翠」

之「昭陽舍」,內壁「以明珠、翠羽

點翠是在金、銀、銅、紙或鎏金金屬 質底板表面裝飾翠羽的一種傳統工 藝,是古代首飾製作的一種工藝技 法。(註1)「翠羽」的特色在於羽 毛特殊構造所產生的鮮亮色彩,以 及不同光線下顏色的變化,正如《新 唐書》記述安樂公主(685-710)的

飾之」 (註4);《晉書》、《南齊

代文獻。例如明朝大貪官嚴嵩被抄家 產的《天水冰山錄》,羅列了不少點 翠首飾。到了清代,許多小說都提到 「點翠」,如《紅樓夢》:「賈母因

書》謂太子「遠遊冠」乃「以翠羽為

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

緌」 (註5);唐、宋詩文如「手持

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像是我

鳳尾扇,頭戴羽笄」(註6) 、「只

看見誰家找房子也帶著一個的。』」

有餘香留得住,滿地花鈿翠羽」 (註

、 「 鳳 姐 …… 叫 平 兒 : 『 把 我 那 兩

7) 等,均表明從戰國開始就非常流

個金項圈拿出來,暫且押四百兩銀

行以翠羽作為裝飾。

子。』……打開時,一個金累絲攢珠 的地珍珠都有蓮子大小;一個點翠嵌

「百鳥毛」裙,「正看為一色,旁看

寶石的……」 (註9)

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

古代服飾奢華代表,

。(註2)

從宋元「鋪翠」到明朝「點翠」

從文獻記載來看,點翠最早出現在戰

宋代,鋪翠之風盛行。《宋史》載:

國,如《韓非子.外儲說》記「買櫝

「紹興年間,無論皇室宮閨,抑或士

還珠」的故事:楚人為其寶珠專製木

庶之家,婦人服飾、首飾均以翠羽、

作為金玉首飾技藝的集大成者,點翠

匣盛裝,木匣表面「為木蘭之櫃,熏

黃金為尚 。」(註8)高宗認為此風

工藝的發展在清代進入高峰,特別是

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

不惟奢靡,認為應「示崇尚樸素、弓

乾隆時期攀升至全盛,當時宮中內務

羽翠」。 (註3)可是最後買者卻買

履儉約」,於紹興五年(1135)、七

府甚至設立專員,如「皮庫」負責管

走用來裝珍珠的木匣,而把珍珠退還

年(1137)頒布「鋪翠」、「銷金」

理和收集翠羽,「銀庫」設有「點翠

乾隆宮廷美女鬥艷必備!

96

2020.6

內務府設「點翠匠」專員


瀋陽故宮典藏「點翠」文物選粹 清〈畫琺瑯三羊開泰六角盆景〉

清中期宮廷陳設品、裝飾藝術品。 盆景為一對,全高52.8公分,盆 30×18.6×11.8公分。分為上下兩部 分,上部為玉石等磨製的盆花小景, 梅樹分別為白、紅色玉質梅花,點翠 小葉;均為銅鍍金樹幹,樹幹虯曲蒼 勁。花盆為長方形畫琺瑯花盆,四角 內凹呈倭角形,口沿、腹邊沿均製兩 道邊緣線;盆為淡黃色地,表面滿飾 紫紅、藍色花卉和葫蘆紋飾,前後兩 面及左右兩側面皆有菱花形開光,前 後面開光內彩繪「三羊開泰」圖案, 左右兩側開光內彩繪「鴛鴦戲水」圖 案;盆底四足為方倭角形,藍地描金 色回紋。「三羊開泰」、「鴛鴦戲 水」和花盆表面滿飾的葫蘆圖案,都 代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和祝福, 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梅花是 清代盆景廣泛採用的花卉,寓意「梅 壽長春」或「梅壽萬年」、「梅開五 匠」三名,專門承造宮中的「翠活

扮,但也充分說明清代後妃們對點翠

福」。此盆景主次分明,錯落有致。

計」。清代畫作中也頻頻出現點翠首

飾品的喜愛程度。另件同為北京故宮

鍍金樹幹彰顯富貴之氣,點翠葉子上

飾的身影,如北京故宮藏《月曼清遊

藏〈胤禛美人圖〉以單幅繪單人的形

的金色葉脈和淺藍色光澤的翠羽豔麗

圖》冊描繪乾隆時期宮廷嬪妃們一年

式,分繪12位宮苑女子觀書、沉吟、

增色。

12個月的深宮生活,12幅圖中美人們

品茶等閒暇生活場景,每位女子都為

皆戴有點翠頭飾,真實還原了清宮女

漢裝打扮,頭上均戴有點翠首飾,溫

子流行的首飾風格。有些雖是漢裝打

婉儒雅、美豔動人。

ART&COLLECTION

97


鑑賞

如寶鈞瓷,可親可近 葉縣文集遺址出土金代鈞瓷淺述 文|王龍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郝紅星(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圖|祝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汝瓷和鈞 瓷容易區分,實際上考古工作者面對 這兩種瓷器有時也會犯暈。汝瓷和鈞 瓷均產生於北宋末年,汝瓷略早,皆 被選作官窯宮廷用品。汝窯位於汝州 的寶豐清涼寺一帶,位在西南;鈞窯 位於禹州的神垕鎮一帶,位在東北; 然兩窯相距不過40公里,正是由於相 同的地理條件、技術底蘊,才使得兩

圖2 茶碗:08T0705H1104:55。

窯產品有共通之處,即兩窯都生產 青、天青、月白之瓷,區別在於汝瓷 釉薄,鈞瓷釉厚,有窯變之瑰麗者, 正是這種萬變的窯變讓鈞瓷奪得「縱 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名 聲。北宋覆亡以後,汝官窯、鈞官窯

圖1 茶碗:08T0705H1104:32。

停燒,然這兩種改變中國青瓷之路的 燒造技術不可能被人遺忘,一俟社會 穩定,平頂山一帶的眾多窯口競相復 燒起汝瓷、鈞瓷來,且形成一窯共燒 兩種瓷器的局面,這才是考古者在一 個窯址上時時困惑的原因。常人以為 汝瓷為青、鈞瓷萬變的理解是不全面 的。

茶碗5件。標本08T0705H1104:32, 完整無缺,黃白胎。斂口,厚圓唇, 上腹微鼓,下腹弧收成圜底,圈足外 撇。內壁施青釉,外壁施釉至下腹, 圈足面有垂釉現象,口唇內、外聚釉 較厚,呈月白色,外腹壁有數個棕 眼。口徑9.4公分,足徑3.6公分,高5

102

文集遺址出土的鈞瓷絕大部分為金代

公分。(圖1)標本08T0705H1104:

產品,我們盡舉圖錄之例,以觀鈞瓷

55,完整無缺。斂口,尖圓唇,上

風采。

腹鼓,下腹弧收成圜底,外底呈尖

圖3 茶碗:08T0705H1104:44。

狀,圈足。內壁至外腹中部施青釉,

公分,高4.6公分。(圖2)此器可能

器物介紹

較薄,近圈足及外底施鈞釉,較厚,

體現了汝瓷與鈞瓷的共通之處。標本

主要器形有茶碗、飯碗、杯、盤、

圈足端面及附近施稀薄透明釉,唇口

08T0705H1104:44,完整無缺。器

爐、茶注、罐、杯托、匜九種。

呈鐵口特徵。口徑8.4公分,足徑3.1

形大致同前,腹部較前為鼓。圈足

2020.6


圖6 飯碗:08T0705H1104:35。

圖8 飯碗:08T0705H1104:14。 圖4 茶碗:08T0705H1104:34。

完整無缺。斂口,圓唇,上腹微鼓, 下腹弧收劇甚,成圜底,圈足內收。 除圈足,餘施天藍釉,上腹有細碎冰 裂紋,近圈足垂釉起伏,圈足施較 薄透明釉,唇口有鐵口特徵。器口 原嵌有銀扣,現留為銀扣焊料污漬。 口徑13.7公分,足徑4.6公分,高8.1 公分。(圖6)標本08T0705H1104: 22,完整無缺。斂口,圓唇,上腹微 鼓,下腹劇收成小圜底,高圈足較 直,挖足過肩。除圈足,餘施青綠 圖7 飯碗:08T0705H1104:22。

釉,內、外壁有稀疏冰裂紋。口徑 18.7公分,足徑5.5公分,高9公分。

圖5 茶碗:08T0705H1104:52。

公分,足徑2.9公分,高6公分。(圖 4)標本08T0705H1104:52,侈口,

端面及附近露胎,餘施天藍釉,唇口 略呈鐵口特徵。口徑8.6公分,足徑 3.3公分,高5.7公分。(圖3)標本 08T0705H1104:34,完整無缺。斂 口,厚圓唇,上腹鼓,下腹弧收成近 平底,高圈足外撇。除圈足,餘施月 白釉,內、外壁各有三處窯變成茄 皮紫斑,唇口有鐵口特徵。口徑8.6

圓唇,折沿,沿面略凹,沿下腹壁外 張,然後弧收成圜底,圈足挖足過 肩。除圈足,餘施天藍釉,近圈足有 垂釉現象,外底垂釉呈柱狀,被截 斷,唇口有鐵口特徵。此器略成盤 口,或用以承蓋。口徑11.3公分,足 徑4.1公分,高4.6公分。(圖5) 飯碗4件。標本08T0705H1104:35,

(圖7)標本08T0705H1104:14,灰 白胎,葵口碗。直口,圓唇,上腹微 鼓,口沿內凹與內壁凸稜對應,下腹 弧收成近平底,圈足較直。除圈足, 餘施天青釉,上腹有少許冰裂紋。 內壁有湯汁痕跡。口徑24.6公分,足 徑7.8公分,高11.7公分。(圖8)標 本07T1106F30:7,灰白胎,杯式大 碗。斂口,圓唇,鼓腹下垂,圜底, 圈足外撇。除圈足,餘施天青釉,釉 色純正滋潤,有少許棕眼。口徑18.8

ART&COLLECTION

103


拍賣

佳士得香港 2020春拍預告 文︱董耘 圖︱佳士得香港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自年初影響至今, 習以為常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連拍賣 季也因此延期。原本都在每年5月底舉行的佳士 得香港春季拍賣,因為疫情,改至7月4至13日 舉行,相關日程分別為:7月8日「中國古代書 畫」、7月8日「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7月 9日「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中國古代、近現代書畫 佳士得香港欣然呈獻一系列中國書畫拍賣,匯 聚全球顯赫珍藏,為藏家帶來各式精緻臻品。 古代畫作中,包含有金匱室陳仁濤的兩件珍貴 舊藏:王翬(1632-1717)〈江山無盡圖〉及 陳淳(1483-1544)〈池塘秋色〉。

明董其昌1616年作〈五岳圖〉,水墨紙本立軸,221 ×99公分,預估價2000萬至2500萬港元。

清王翬〈江山無盡圖〉,設色紙本手卷,53.2×1220.5公分,預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

108

2020.6

元錢選〈林檎圖〉,設色紙本立軸,76×29.5 公分,預估價500萬至600萬港元。


張 大千1981年作〈東湖瑞翠〉,設色紙 本鏡框, 66.5×136公分,預估價4000萬至6000萬港元。

金匱室珍藏,輾轉攜至香港, 保存至今。山勢高聳綿延,雲 氣繚繞,可居可遊,茅舍樓 閣,湖面泛舟,均是夏日清幽 王翬,字石谷、號耕煙山人,江蘇常熟人。王翬出身書畫

自在之境,沁人心脾。著錄豐富,預估價300萬至500萬港

世家,祖父輩皆善畫。自受知於王鑒(1598-1677)以

元。

來,隨王時敏(1592-1680)周遊江河南北,臨摹仿撫 歷代名家作品,60歲時因受召入宮主持康熙南巡畫作,名 譽士林,京華紙貴。王翬一生曾五次臨摹仿撫〈江山無盡 圖〉,今傳世所知有東京國立博物館及上海博物館藏卷兩 種,王翬與惲南田合作卷以及方濬頤著錄東湖藕香居卷存 佚未知。此次上拍之〈江山無盡圖〉,設色紙本手卷, 53.2×1220.5公分。此件作品流傳有緒,歷經常熟蔣陳錫家 族收藏,後來轉入太倉陸毅家族,又回到常熟由張大鏞家 族、翁同爵家族遞藏。後又入海上陳仁濤(1906-1968)

該專場還有其他焦點拍品,如董其昌1616年作〈五岳 圖〉,水墨紙本立軸,221×99公分,預估價2000萬至2500 萬港元。著錄豐富,是目前可知董其昌現存作品中數一數 二大的。董其昌繪畫長於山水,注重師法傳統技法,追求 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 秀,清雋雅逸。此件〈五岳圖〉,山巒層層堆疊,山體及 用墨規整,皴法運用樸實,呼應了五代董源的風格。此件 拍品曾為羅振玉、齋藤悅藏等人的收藏,並曾於1994年於 佳士得香港上拍。 元錢選〈林檎圖〉,設色紙本立軸,76×29.5公分,預估 價500萬至600萬港元。錢選(1239-1301),字舜舉,號 玉潭、霅川翁、習嬾齋等,吳興人(今浙江湖州),南宋 理宗景定年間(1260-1264)鄉貢進士,山水師趙令穰、 趙伯駒,花木、翎毛師趙昌,人物師李公麟,皆有所本, 為「吳興八俊」之一。宋亡,入元不仕,以布衣終身。錢 選以花鳥畫最為人熟知,尤擅作折枝花卉。在院畫基礎上 吸取揚無咎水墨花卉的技法,創造了新的體格。他進一步 發展了文人畫題寫詩文的傳統,這一格式被後來文人畫家 廣泛採用,逐漸形成詩、書、畫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此 幅〈林檎圖〉,以半熟林檎入畫,花、葉、果各具姿態, 偃仰向背無一雷同,筆致柔勁,一絲不苟。敷色清雅,濃 淡相宜,整幅作品工整而不滯板,秀雅而不纖巧。此作前 一次上拍為1916年,按記錄可知可能曾為日本仙台伊達家 舊藏,並曾著錄於《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支那名畫寶 鑒》、《中國歷代畫目大典:遼至元代卷》、《元畫全 集》及《故宮畫譜.蔬果》等。 ART&COLLECTION

109


拍賣

香港蘇富比2020春拍預告,精彩紛呈 中國古書畫、藝術珍品登場 整理︱金浩鈞、董耘 圖︱香港蘇富比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下,今年第 一波的香港拍賣公司春拍紛紛延 期。香港蘇富比由4月移師夏季, 7月5至1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 行,匯聚中國書畫及瓷器、現當 代藝術、珠寶、鐘錶及洋酒等不 同版塊之珍品。在中國古美術部 分,7月9日「中國古代書畫」、 7月11日「中國藝術珍品」隆重登 場,精彩紛呈。

中國古代書畫, 夏昶〈墨竹〉領銜 今夏,蘇富比古代書畫拍賣欣呈 宋元明清珍品逾百,繪畫以明代 夏昶〈墨竹〉對屏領銜,夏氏作 竹以楷入畫,法度嚴謹,傳世稀 見;書法方面則有明代文徵明 〈行草自書詩〉手卷,書風迭 宕有緻,曾為王季遷舊藏。此 外還囊括眾多名家精品翰墨,精 彩可期。同時,承過往佳績,本 場再次規劃來源珍稀之私人收藏 數輯,如「私人珍藏明代泥金扇 面」、「日本藏禪林墨蹟」等。

明代夏昶〈墨竹〉立軸一對,水墨絹本,預估價1000萬至1500萬港元。

明代文徵明〈行草自書詩〉手卷,預估價100萬至200萬港元。

112

2020.6


明代董其昌行書《陳心抑尚書神道碑》七開冊,水 墨紙本,預估價68 0萬至8 0 0萬港元。圖為其中二 開。

清高宗乾隆(弘曆)《涇清渭濁紀實》手稿本及修 訂本,水墨與硃砂紙本,共三折,預估價40 0萬至 600萬港元。

中搖曳。此作一直藏於日本,於2015 年參展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夢見蘇 州」特別展,預估價1000萬至1500萬 港元。 明代文徵明〈行草自書詩〉手卷為著 名鑑藏家王季遷之舊藏。書自書詩六 首,包括〈潞河除夕〉、〈還家志 喜〉、〈春雨〉、〈暮春〉、〈春日 齋居漫興〉及〈夏日睡起〉,時為戊 戌年(1538),即文徵明69歲之作 品。用筆流暢,書風雅逸溫潤,盡顯 書家才華,曾出版於《敏求精舍四十 週年紀念展》一書內,預估價100萬至 200萬港元。 明代董其昌行書《陳心抑尚書神道 碑》,水墨紙本七開冊,用筆秀勁, 結體穩健,碑骨氣洞達,為文敏公少 有明一代,以畫竹享譽史者,惟夏昶

(1415)進士,歷官太常寺卿。亦工

有之碑文作品。曾經翁嵩年、孔繼勳

莫屬,時稱「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

楷書。此〈墨竹〉對屏分別繪一動一

及孔廣陶父子以及張碧寒遞藏,並收

金」,「絹素一出,能令朝鮮、日

靜之墨竹於絹本之上,竹葉的安排錯

錄於咸豐十一年(1861)刊刻的孔廣

本、暹邏諸國懸金爭購」。夏昶字仲

落有致,落墨即成,簡繁有致,墨韻

陶著《岳雪樓書畫錄》卷四之內,保

昭,號自在居士,崑山人。永樂乙未

生動。靜者如沐浴春露,動者似在風

留嶽雪樓原裝木匣及裝潢。其他出版

ART&COLLECTION

113



現在是學書法最好 的年代,我們完全 有條件將書法寫得 比古人更好!

◎面對書法,如何欣賞?你的態度和方法正確嗎?

◎歷史上最感人的三大行書,如何在書體風格與內容上

完美的結合?

◎蘇 東 坡 、 趙 孟 頫 兩 人 寫 的 ︿ 赤 壁 賦 ﹀ 風 格 差 異 那 麼

大?其中的關鍵是什麼?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గ㕕 。

ʪҎԼ༏ዳ‫ࢸؒظ‬2020/06/30ࢭʫ੥ޯબԼྻ༏ዳํҊ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 雜誌一年12期或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 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壹本 □如何看懂書法 □貝耶勒傳奇

□一年期 NT $1940

一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 B 專案

二年 24 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二年期 NT $3670

(如何看懂書法 + 貝耶勒傳奇) 二年期訂戶適用

2020文物拍賣大典

9折 , 訂 閱 雜 誌 加 購 享 8折 優 惠 !

品項

數量

2020 文物拍賣大典(定價 $2000/ 本)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800/本

$1600/本

注意事項: 1.2020文物拍賣大典預計於 5月上旬 出版後陸續寄送。 2.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