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給下一輪文化治理的實踐備忘錄――從C-LAB看當代都會的藝文想像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自2018年8月正式啟動以來已運作了整整兩年,就在2019年底獲行政院原則同意二期綱要計畫續辦後半年多,便有2021年度預算未獲行政院核定編列的消息公佈,再度引發熱議。如何將之拉回整體藝術環境、文化治理的層面進行理性、公開而廣泛的討論,是本刊意欲透過這一專題來拋磚引玉的重點。
鑒於C-LAB在諸多層面上的複雜性,首先訪問了文化部政務次長、兼任負責規劃執行C-LAB的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以及C-LAB執行長賴香伶,也根據政府公開資料梳理了立法院與C-LAB三年來的一系列互動,採訪了於立法院新一會期擔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的立委吳思瑤,從立法機構公務流程與立委觀察評論的角度提供參照。緊隨吳牧青的綜合述評後,長期關注並投入公共工程、強調社會責任的建築師呂欽文從有機開發與「減法」角度思考空總開發的平衡點。崔廣宇曾在C-LAB年度大展「城市震璗」中創作與空總發展議題直接相關的作品《超級進化:台北超級雙峰生態文化園區開發案》,從身處台灣當代藝文界多年的藝術家角度出發,以民間力量主動提出政策與都市發展的想像。最後沈伯丞以古喻今來討論在文化治理中進行實驗的難點與可能。
C-LAB兩年,當不少「實驗」已化為「實踐」之後,雖然依舊需要保留實驗的精神,但種種新形勢都推動其邁向一個新的公共層面:無論是空總基地圍牆的打開,還是此次預算編列未獲核定,都促使C-LAB面對新的連結、新的計畫修訂,也更是進入一個新的公共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