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50 2021/11 Preview

Page 1

www.artouch.com

2021 NOVEMBER

350

古美術

北京保利 2021 秋季拍賣會 宋拓御府本蘭亭

追憶龍坡

臺靜農百廿誕辰紀念

NT$180

北京保利2021秋拍: 宋御府拓定武蘭亭卷— 游相蘭亭甲之一,圖為局部。

倫敦東方陶瓷學會「百年清賞」展

書品》行氣:縱橫有象

南京博物院「清代宮廷盆景器珍賞」展

文物醫院》百寶嵌〈雕天然木框紫藤花鳥掛屏〉的修復

華岡博物館「中日書畫文化交流」展

雲端關鍵字》文人賞石Scholar Rock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灣窯精品賞析

馬成名談宋拓文徵明硃釋《十七帖》

郭熙〈早春圖〉畫屏延伸的可能

紐約.香港.北京.臺北2021秋拍快遞



編輯手記

守斯寧靜,為君大年 典藏雜誌社分有《古美術》和《今藝術》兩本月刊,這兩本

光陰穿隙灑落溫州街 25 號,臺靜農的最後居所已為紀念

雜誌的內容屬性如何判斷?記得以前有位長官,答覆得簡

性建築,正在進行修復再利用計畫,醞釀再現。建物空間

潔:「看是死人還活人。」雖然我的笑容中夾著些許尷尬,

復原中,透薄的身影漸漸濃重,臺大中文系與臺大圖書館

卻也才明白這生猛的回應,似是最直接的印象,畢竟常言

於 11 月舉辦「臺靜農先生百廿誕辰紀念特展」,本刊此期

道的「作古」就是死亡的婉辭,我頓時有種在生命禮儀公

專題與臺大中文系合作,除報導特展,並由陳宏勉、薛

司服務任職的感覺。

平南、李宗焜、彭毅四位實際與臺靜農交往過的故舊,各

呼吸停止、心臟停搏,就是死了,以生物體徵來說分得明 白。但以社會性來說,古美術是活著的,會引人心臟兒怦 怦跳動,至少在概念上之於我,就是這般存在的。「死者 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借用魯迅的名 言,說出普世共鳴,逝者何有知與不知,念想什麼都是活 人的事了,有銘印記憶的人,有經歷體會的事,有真實留 存的物。 今年是「臺靜農先生誕辰百廿紀念」。臺靜農,前半生中 國,後半生臺灣。早年為新文學創作,是犀利批判和悲憫 胸懷少年,其後古典研究精微獨到,教育無數莘莘學子, 晚歲執筆落墨抒懷排遣,他是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 距離現在最有印象的新聞點,當是去年(2020)鬧得沸沸 揚揚的臺大擬拆除溫州街 25 號臺靜農故居之情事。於是, 臺靜農的名字被更多人看見,他的故事被更多人探訪, 彼時本刊的重要作者羅啟倫寫了一篇〈臺靜農三碑與其衡 方碑風隸書試析──趨訪董作賓、英千里墓與沈剛伯紀念 亭〉文章,起心動念無他,這篇文章是為了臺老師而寫。 啟倫文章尾聲,尤是感人,「共同生活在臺灣島上,走過

以不同面向憶寫臺先生,歷歷在目。臺靜農埋在活人的心 中,最根本的不止於書法、繪畫、印章、信札、手稿,最 主要的是他這個「人」的特質,言談風度與待人接物,也 在文章中鮮活地呈現。摘錄其一:臺大中文系退休教授 彭毅,為四位作者中年紀最長者,已有九十,就住在溫 州街,和臺先生家相距僅數十步,是臺靜農的「老學生」 了,文中憶述其教書之初與臺先生談到研究室,臺先生立 即起身,領她到研究生上課的研究室,說:「你就在這裡 找一個位子,這樣才能讓學生容易找到你。」 「這樣才能讓學生容易找到你」,自然反應而出的簡單一句 話,是臺先生向來對後輩學子真誠的關愛。舊宅故居、書 法繪畫、手稿信札、紀實攝影、述作論著,留下來了,溫 州街裡歲月長。臺靜農晚年所作〈歇腳偈〉:「行者歇腳, 法螺打碎。不禪不戒,得大自在。仁者書來,意何悲嘅。 金迷夢醒,良時難再。山河大地,幾番更代。伊誰慧黠, 來去無礙。胡蘆沒藥,擔糞賣菜。瓶酒缽肉,何妨醉態。 日暮掩扉,任他狗吠。」來去無礙,瀟灑自在,埋活在心 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容易找到你」。

大時代政治起伏後而逐漸凝聚公民意識的『我們』,想留 下哪些作為文化資產?希望有朝一日,文化能成為整體社 會意識的共識、知識和常識。」

42

2021.10

藍玉琦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 編 輯 簡秀枝 副總編輯 藍玉琦 企劃編輯 曾令愉

CONTENTS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21 年 11 月 1 日出刊

ART & COLLECTION

編 輯 江采蘋 葉舜瑜

2021 NOV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350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ARTouch.com 總編輯 全媒體數位總編 張玉音 今藝術 & 投資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芷筠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藝文

Note

守斯寧靜,為君大年 藝訊板塊

標題翻譯 廖蕙芬

藍玉琦|42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ARTouch.com

編輯部|48

總 編 輯 張玉音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瑋 鄧韻琴 社群編輯 許雲喬

專題

特約主筆 吳牧青

Special Report

國際專案企劃 & 編輯 謝盈盈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鄭敏惠 鄧祥彬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8610-58264541

電話

8610-58264542

傳真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02-25420631

傳真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追憶龍坡─ 臺靜農百廿誕辰紀念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編輯部|52

靜者響聲─ 臺灣大學「沉潛以學、從容於藝─臺靜農先生百廿誕辰 紀念特展」 藍玉琦 |54

電話 8621-63747048

8621-63201402

傳真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龍坡丈室光煦煦─ 談臺靜農書藝 陳宏勉|68 生面別開─ 臺靜農老師的篆刻與常用印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薛平南|78

信筆書成行隸姿─ 臺先生在漢魏之間 李宗焜|84 溫州街裡歲月長─ 記臺先生二三事 彭毅|88

典藏 ARTouch.com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北京保利2021秋拍:宋御府 拓定武蘭亭卷—游相蘭亭甲 之一,圖為局部。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書品

行氣:縱橫有象 何炎泉|146

動態

博樂德藝術中心在京盛裝啟幕

封面

游相蘭亭及其百種第一件〈甲之一御府本〉簡述

Calligraphy

Events

北京博樂德|151

下元

時令

江采蘋|92

Season

Cover Report

中日交誼,契若金蘭─ 華岡博物館中日書畫文化交流展

展覽

Exhibition

王連起|152 江采蘋|94

我言秋日勝春朝─北京保利 2021 年秋拍 中國書畫部精彩搶「鮮」看 北京保利|158

OCS 歡慶 100 歲! 倫敦「百年清賞:東方陶瓷學會的收藏家、 鑑賞家及博物館員」展 林逸欣|100 日月煙霞納一盆─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盆景器特展 高洁|106

北京保利 2021 年秋拍古董珍賞 北京保利|162

拍賣

Auction

時代氣息辨真蹟─ 關於宋拓文徵明硃釋《十七帖》之我見

鑑賞

Connoisseurship

衝破疫情限制,實體專場與網上拍賣聯合出擊 ─ 2021 紐約秋季拍賣成績單 葉舜瑜|170 張大千億元潑彩,輾壓中西古今─ 香港蘇富比 2021 秋拍戰果 30.8 億港元 藍玉琦|174

馬成名|114

董其昌書法冊頁創紀錄! 中國嘉德(香港)2021 秋拍獲 5.5 億港元

畫是有形詩─ 〈早春圖〉創作思想與畫屏延伸的可能(下) 吳繼濤|120

金浩鈞|180

什麼都仿,什麼都不奇怪的石灣窯─ 從史博館藏石灣窯精品談起 易穎梅|130

呈古以誠,與時俱新─ 專訪佳士得資深專家連懷恩談 2021 香港秋拍 藍玉琦|182

妙手回春── 百寶嵌〈雕天然木框紫藤花鳥掛屏〉的修復方法

文物醫院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瑰麗佳構,顯赫珍藏─ 佳士得香港 2021 秋拍中國書畫預告 曾令愉|186

孫鷗|136

保利香港|188 中國嘉德|190 北京誠軒|196 北京華藝|200 羅芙奧|202

東亞文青的另類浪漫─ 文人賞石 Scholar Rock 朱子毓|142

雲端關鍵字

Keywords for Database

展訊

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204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 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 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藝文

藝訊 板塊 2 0 2 1

01

故宮南北院11 月新展快遞 北院遊伊斯蘭風情,南院賞十二月令

繼10 月北院「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文人 畫最後一筆─溥心畬書畫特展」與南院「刻石取拓─故 宮碑帖特展」、「印尼蠟染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11 月持續推出精彩新展覽。 北院「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新展,結合 院藏繪畫、器物、圖書文獻,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足跡, 邀請觀者走進伊斯蘭教發源地「天堂」(即今麥加),透 過「尋找麒麟」、「天方潮流」、「天朝風情」、「餘波盪 漾」四單元,探索中國宮廷、民間與伊斯蘭文化之間的 藝術交流史,展期至2022 年1 月26 日。 南院「人氣國寶展」展品換檔,書畫類呼應時節展出國 寶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之十月、十一月、十二 月,器物類則有國寶西周早期〈作冊大方 鼎〉、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以及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宣德 〈青 花 花 卉 紋 燈〉 燈〉, 通 蓋 高 公分,乃模仿自伊 公分 ,乃模仿自伊 斯 蘭 燈 具, 具, 透 露 出 世紀中國與西亞窯業交 流 的 情 景。 景。 國 立 故 宮 博物院

02

人氣名品清〈翠玉白菜〉、明永樂〈剔紅花 卉長頸瓶〉、清前期陳子雲〈雕核桃殼花籃〉 等,展期至2022 年1 月23 日。 (整理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本檔展出院藏國 寶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之〈十月〉, 175x97 公 分。©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Open Data

曾令愉)

夢幻名作塵封近半世紀 黃土水臺灣女體雕塑〈甘露水〉重見天日 臺灣雕塑家黃土水(1895-1930)大理石雕刻作品〈甘露水〉為臺灣首座裸體雕像,這件 具有「臺灣維納斯」之稱的佳作卻隱匿長達近半世紀。經由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長林曼麗,率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團隊鍥而不捨地追查,塵封多年的〈甘露 水〉終於重見天日。 黃土水為首位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藝術家,1921 年以〈甘露水〉第二度入選帝展, 更於隔年受邀至和平紀念東京博覽會展出。1930 年帝展前夕,黃土水因腹膜炎病逝於東京。 1931 年〈甘露水〉入藏臺灣教育會館,並於「黃土水遺作展」中展出。日治時代結束,臺 灣省臨時省議會播遷臺中,而〈甘露水〉被棄置在臺中火車站。所幸後被移置車站附近的 張外科診所,由張氏家族悉心保管,並於1974 年移至家族位於霧峰的工廠封藏。2021 年 不僅適逢臺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更是〈甘露水〉入選第三屆帝展100 週年,〈甘露水〉預 計將於12 月修復完成,於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協會百年(暫名)」大展中亮相,令人

黃土水1921年作〈甘露水〉 ,大理石, 80×40×175 公分,文化部典藏。 © 黃邦銓、林君昵,提供|北師美術館

48

2021.11

期待。(整理

葉舜瑜)


03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 年開幕 展覽主題搶先預告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 年年中落成,展 區參照北京紫禁城設計,將設有九個展覽廳,其中五個專題展廳用以介紹 故宮歷史文化,展品選借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器物和古籍精品;另 兩個專題展廳將展示香港藝術收藏;兩個特別展廳則用於舉辦該館獨立 策劃或與其他機構聯合策劃的大型展覽,展覽面向包含中國與世界的歷 史、藝術和文化交流。預告開幕展覽將有「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

唐 韓滉〈五牛圖〉,20.8×139.8 公分,圖為局部,北京故宮博 物院藏。圖片取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官網。

傳承」、「龍顏鳳姿:清代帝后像」、「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 等,其中「國之瑰寶」展呈現唐韓滉〈五牛圖〉、傳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等30 組件晉至元代的書畫珍寶。策展人之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透露,該展僅展出三個月,30 件展品將分三期展出,為所有開幕檔期展覽中展品數量 最少、展期最短的一場展覽。此外,展品全為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級藏品,展出後將休展三年,不容錯過。(文

04

韓國 Leeum 三星美術館 REOPEN 館內全新規劃,年底前免費參觀

休館四年六個月,韓國知名私立美術館「三星美術館 Leeum」上月宣布重新開館。而隨著日前三星集團已 故前會長李健熙遺屬捐贈的2 萬餘件文物成為媒體焦 點,三星美術館 Leeum 的動態亦備受關注。

05

葉舜瑜)

周甲墨香揚萬里 中國書法學會60 週年國際展

中國書法學會近日於國父紀 念 館 舉 行「周 甲 墨 香 揚 萬 里 ─中國書法學會60 週年國際 展」。 中 國 書 法 學 會 於1962 年由于右任倡導,馬壽華、

三星美術館 Leeum 開館於2004 年,由三星集團創辦

李 超 哉、 王 壯 為、 曹 容、 劉

人李秉喆所創立,特色館藏有陶瓷、古書畫、佛教美

延 濤、 李 普 同 等 人 積 極 推

術、金屬工藝品等,包括不少韓國國寶。2017 年3 月,

展,是當年唯一政府立案的

前館長洪羅喜辭職後約三年,館內處於僅有常設展的

臺灣書法團體。成立之初,

半休館狀態;2020 年2 月,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衝

會務由五人集體領導轉型為

擊全面閉館。此次重開館,館內設計、策展內容、理

理、監事會制度運作,程滄

念識別(Mind Identity)均煥然一新,常設展分古美術

波、 王 愷 和、 陳 其 銓、 連 勝

與當代藝術,古美術方面展出120 件作品,

彥、釋廣元、謝季芸、沈榮

包括高麗晚期〈青瓷銅彩蓮花紋瓢形注

槐、葉國華、陳銘鏡相繼傳

子〉、金弘道〈群仙圖〉等6 件國

承,至今已歷59 個寒暑,目

寶。館方表示,呼應前會長李健

前會員1000 餘位,年長者屆

熙向社會捐贈生前收藏的理念,館

百歲,年輕者甫逾二十。本

內常設展與企畫展至年底前免費開

次展覽陳列前輩書法家、歷屆領導人與優秀會員作品,

放參觀。(整理

並邀請國內其他重要書會代表,暨國際書法聯盟16 個國

曾令愉)

于右任〈書贈劉延濤對聯「後天下 而樂,祝大道之行」〉 ,35×13.8 公分 ×2。圖 中國書法學會。

家、地區,總計330 件作品,展期自11 月4 日至21 日。 韓國國寶高麗晚期〈青瓷銅彩蓮花紋瓢形 注 子〉 , 高33.2 公 分, 韓 國 Leeum 三 星 美術藏。©Public Domain

(整理

曾令愉)

ART&COLLECTION

49


攝影

王信。


睮㓞焮⫍


文文

藍玉琦

||

圖圖

臺大中文系

||

Ἰ ᜘ ὦ ᜷

ʒ

岄 傀 य़ 䋊 і ဃ ꕂ 犥 䋊 牒 ℂ ਻ ꔣ ꗆ 岄 欴 蜦 ‫ض‬ ኞ ጯ ୎ 藫 蜤 夵 盢 ᇙ 疻 ї

臺靜農。攝影 莊靈。

初見靜農先生的印象就特別好:深灰色的布長衫,方形黑寬 邊 的 眼 鏡, 向 後 梳 的 頭 髮 , 宏 亮 的 皖 北 口 音 , 樸 質 , 平 易 , 寬 厚, 溫 和, 可 敬 而 可 親, 或 者 首 先 該 說 可 親, 而 可 敬 即 寓 於 可 親 之 中, 沒 有 某 些 新 文 學 家 的「 新 」氣 , 沒 有 某 些 教 授 學 者 的「神 氣」, 我 知 道 他 曾 三 入 牢 獄, 可 是 也 看 不 出 某 些 革命志士的「 英 氣 」。 ─ 舒 蕪〈 憶 臺 靜 農 先 生 〉

沉潛以學、從容於藝─臺靜農先生百廿誕辰紀念特展 臺灣大學圖書館|2021/11/12-12/26

54

2021.11


蕪在抗戰末期相識臺先生,對其形象描繪如斯。臺靜農來臺後,方形

黑寬邊的眼鏡下,總仍是樸質溫厚,幾幀莊靈攝影捕捉住風采,長駐

於心,龍坡追憶。臺靜農(1902-1990),本姓澹臺,原名傳嚴,字伯 , 晚號靜者,於 1920 年代改名為靜農。他從清末走進民國的大時代,最早是作 家、文學家,再來教育家,而後是書法家,前半生中國,後半生臺灣。

‫܎ ڹ‬ኞกॠ๚‫ݷ‬ ൉ 執傶‫ڏ‬ጱᶆଙ欴蜦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11 月 23 日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幼承庭訓,讀經 史、習書法。中學時期 18 歲創辦《新淮潮》雜誌,鼓吹新文化運動。1922 年 1 月 23 日發表第一篇新詩作品〈寶刀〉於《民國日報.覺悟》,展現出年輕 人「在面對軍閥混戰和人民的苦難,決心以寶刀剷除戰爭罪惡」的熱情與理 想,時已署名靜農,此後屢操筆政。當時,臺靜農還參與了五四運動以來三 大現代文學組織之一的「明天社」,該社宣言「反對文學成為發牢騷與名利 狂的工具」,明白欲以文學改革社會之熱切初心。1925 年 8 月,魯迅、李薺 野與臺靜農等六人在北京成立現代文學社團「未名社」,他寫作一系列對人 間的關愛與同情短篇小說。魯迅評價 1920 年代的「鄉土文學」作家時,對臺 靜農讚曰:「要在他的作品裡吸取『偉大的歡欣』,誠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卻 貢獻了文藝;而且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 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 新時代造就了新青年,卻不容見於未名的明天。因新思潮與意識形態,臺靜 農受到政治打擊,從 27 歲到 34 歲三次獲罪入獄。1928 年 4 月,因未名社出 版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中譯本,遭北京當局查封,被捕羈押 50 天。即便 如此,臺靜農仍在 1930 年參與發起「中國左翼 作家聯盟北方分盟」。1932 年 12 月,因共黨 嫌疑被捕十餘天,雖最後無罪釋放,但被迫辭 去輔仁大學教職。1934 年 7 月,又以共黨嫌疑 被捕,後解送南京司令部囚禁,關押近半年, 後經蔡元培、許壽裳、沈兼士等人營救獲釋。 1935 年獲釋後的他,在北方院校已無容身立 足之處。經胡適推薦,任教於福建私立廈門大 學中國文學系,後為濕氣病所苦,辭職北上, 再任青島山東大學中文系講師。 1943年臺靜農教授證書,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藏。

ART&COLLECTION

55


文.圖

陳宏勉︵︵書畫篆刻家︶︶

||

޾ 岄 欴 蜦 ‫ض‬ ኞ Ӟ ྦྷ ࢩ 翣

⅙ ‫ݫ‬ ̘ ऍ ҈ ᆽ ᆽ

‫ڡ‬挷‫ܦ‬虡 Ӟਰ 盏 ‫ط‬

字。於是,向李猷先生問得臺先生的

1974 年 3 月的一個星期日,吳仁博

住址,我和淑女便同往溫州街臺大日

兄突然北上,帶我去胡適紀念館。

本宿舍區拜訪。猶記當時天色已暗,

館內陳列了胡適的文物和交往,當

在臺先生家門口遇到穿灰黑衣服的老

時 我 剛 接 觸 刻 印 不 久, 對 印 章 特

人,我問道:「請問臺靜農先生家在

別敏感,注意到其中幾方印是臺靜

哪裡?」他抬頭回一句:「我就是,有

農刻的,印象最深的是一方用隸書

什麼事?」

刻的「胡適的書」(圖 1),想隸書 也可入印。出館後,往訪中研院早 期研究員墓園,走到董作賓墓時, 見墓園裡有一整片臺靜農隸書的墓 誌銘。當時我臨寫過兩通〈鮮于璜 碑〉,面對這一整片墓誌隸書牆, 只 有 震 撼。 這 就 是 我 和 臺 先 生 的 「邂逅」,自此種下尋找他的苗種。

知來意後,臺先生領我們進屋。他的 書房便是會客室,抬頭可見張大千所 書〈龍坡丈室〉 ,字下窗旁的檜木柱上 有一件董作賓寫的小紙片。書桌在窗 旁,窗邊兩面窄牆,一面是張大千的 畫,一面是沈尹默的竹子,後來不時 更換,曾見過倪元璐的字畫、溥心畬 的字。起居室門旁有面不到 100 公分

1981 年 暑 假, 臺 灣 大 學 美 術 社 開

的白牆壁,是他掛卷軸書作的牆,平

設暑期篆刻班,由當時剛從文化大

常都空白著,如有掛書作都是極厲害

學畢業的林淑女和我一同授課。為

的好字:最記得的是蔡元培的立軸,

了辦成果展,我們將學員印拓作品

最後看到的是臺先生所臨敦煌漢簡,

集成一橫披,引首處想請臺先生題

後來捐給了臺北故宮。房內還有張日

圖1 臺靜農刻「胡適的書」。

圖2 臺靜農1981年題引首〈國立臺灣大學暑期篆刻研習作品展覽印屏〉。

68

2021.11


式矮几,上頭擺著女陶俑和陶藝家馬浩的陶

手指接近毫端,五指緊握,筆桿前斜,打破我「執筆

人作品及一些小雜項。有一次我在學校燒

需垂直」的認知,讓我驚奇不已,那景象至今仍是清

陶,做了個伏虎羅漢送給臺先生,也擺在那

晰的。後來我才發現,歷史上若干書家小字線條,似

裡。書房書畫和物品擺設都與臺先生有深沉

乎都有這種行筆而生的韻味。

的情愫。

先生寫完,小筆套入筆套,就坐下來與我們說話。我

那日,書房裡燈光不很亮,有幽淨的溫煦。

們年紀和臺先生相差半世紀,對文史也沒用功,只能

臺先生坐在高背藤椅上,我拿出貼好的印

略述生活和工作,也就不知要聊什麼了,只貪婪地看

拓,他接過後仔細看著,問如何寫,便取

著他房間的一切。臺先生也靜靜看著我們,很有趣的

筆寫上「國立臺灣大學暑期篆刻研習作品展

氣氛。這便是我第一次拜訪臺先生的書房,待了一個

覽」(圖 2)。記得臺先生那天用來盛墨的圓

多鐘頭才告辭。其實,等見臺先生這一面的機會已等

硯盒有個凸出三角錐的倒墨口,剛好可以擱

了近八年,離開時就想能有什麼理由再來找他。

筆,好奇問臺先生,他說一直用這種硯臺, 平常寫字用墨汁。當時我還帶了四張將在歷

ꔴ ਁ 敼 Ԫ 憎 ꕰ ௔ ఘ

史博物館展出的印拓,想請臺先生指導,其

隔年,「印證小集」成立,成員為 40 歲以下年輕印人,

中一張尚無題簽,亦藉此求題。臺先生瀏覽

都是渡海來臺印人的精英弟子。思忖社刊封面題字人

後,從桌旁拿出一枝小豹狼毫筆,拔開筆

選,想到臺先生也刻印,沒有這方面的學生,高度在

套,蘸墨寫上「陳宏勉篆刻,臺靜農題」。

諸印人之上,便再度登門求字。臺先生一聽,爽快取

書寫過程是靜寂的,執筆方式與方才完全不

筆揮就,惜原稿後來在印刷過程中佚失。當時我還請

同:他寫大字行草書時手腕懸空,筆桿隨著

他多寫一件可展覽用的大字橫額(圖 3),次年在國軍

線條的律動,並非完全垂直行筆;寫小字時

文藝活動中心開展時,就放在入門第一張。

圖3 臺靜農1982年〈印證小集〉。

ART&COLLECTION

69


文.圖

薛平南︵︵書法篆刻家︶︶

||

岄 欴 蜦 ꖜ 䒍 ጱ 缯 ‫ڰ‬ ꖮ ଉ አ ‫ܦ‬

ጐ Ἴ ӯ ẇ

一次見到臺老師,約在 40 年

寒齋,一次偕哈佛大學楊聯陞教授,

前 於 壯 師「玉 照 山 房」, 從

請 我 刻「悅 齋」(圖 1), 另 一 次 陪 同

二老談笑風生,壯師對臺老師直白

裴普賢教授,屬瑑裴教授畫作的對章

的 問 話, 如 最 近「生 意」如 何(指

(圖 2); 學 愧 雕 蟲、「末 技 游 食」如

賣字),可見是莫逆之交,無禁無

我,有幸親炙書壇祭酒、士林大儒的

忌的「麻吉」。正如臺老師在 1956

薰染,是何等榮寵,幾生修到的福緣。

年,率臺大中文系畢業班參訪霧峰 北 溝 故 宮 文 物 時, 致 老 友 莊 嚴 副

岄ꖜ䒍缯‫ߝ֢ڰ‬

院長一函,稱「賊不空過,府上好

臺老師書法,以近倪元璐書風的行草

酒獻出便了,此外花生米若干粒,

為代表,並多融入〈爨龍顏碑〉與沈

即可打發過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 令。」同樣俏皮風趣。後來結識臺 老師的高足曾永義、黃啟方、許進 雄、章景明教授,成為「酒黨」的 核心黨員,所以臺老師愛屋及烏, 視我如同門生。

圖1 薛平南刻「悅齋」。

78

2021.11

寐叟筆意。他慣以長鋒羊毫揮灑,於 柔韌中見遒勁,有一種渾樸蒼茫的氣 象,允稱戛戛獨造,開金石派之新境 界。 其 篆 隸 書, 亦 用 功 甚 深, 與 行 草相參相發,各造其妙,故已俱足篆 刻底蘊。何況臺老師與篆刻名家方介

臺 老 師 的「歇 腳 盦」, 就 在 我 的

堪、王壯為、曾紹杰、吳平、江兆申

「心玉盦」附近,因地利之便,不

等,過從甚密,並擁有諸家力作,因

時趨前請益;友人中不乏「臺粉」,

朝夕摩挲鈐蓋,對於分朱布白,早已

常委託我代求墨寶,我也以揄揚臺

了然於胸,只待「技癢」奏刀,不難

老師書藝為樂。臺老師曾兩度駕臨

在方寸藝圃,綻放異彩。

圖2 薛平南刻「裴 普賢印」、「靜 齋」。

圖3 臺靜農刻「彥 堂」、「董作賓」 連珠小印。

圖4 臺靜農 刻「桐城 汪中」、「雨盦翰 墨」對章。

圖5 臺靜農刻「臺靜農」。


圖 6 臺靜農刻「歇腳盦」。

圖 7 臺靜農刻 「歇腳盦」。

圖8 臺靜農刻「天行健者」。

圖 9 臺靜農刻「臺靜農」。

圖10 臺靜農刻「永壽」。

臺老師的篆刻作品,以自用印為主,

碑漢金文,故印風以漢印為基調,且「切刀」所至,自帶浙

亦有致贈友人。臺老師與張大千是結

派色彩,饒富金石氣。其中令人驚艷的,如「天行健者」與

拜之交,從外雙溪「摩耶精舍」請臺老

「臺靜農」(圖 8、9)二印,以〈天發神讖碑〉入印,堪與陶

師揮毫可見,故宮印行的《大風堂遺贈

壽伯比美(陶與方介堪師事趙叔孺),如「永壽」、「者(這)

印輯》即收錄臺老師的篆刻 9 方。臺老

回折了草鞋錢」(圖 10、11),意在漢鏡銘漢磚文之間,並

師另為董作賓刻連珠小印(圖 3),為

有「草 篆」的 意 態。 又 如「靜 農」(圖 12)以 鏤 空 法 成 印,

汪中刻對章(圖 4),加之刻贈好友的

多創意奇想。偶以隸書入印,如「靜農」、「龍坡」(圖 13、

名章,總數約在百方左右。

14),自是書印合一。至如「身處艱難氣若虹」(圖 15),訴 說平生的際遇,曾經顛沛流離,又處於嚴峻的政治氛圍,不

臺老師所刻的自用印,大部分出現於

免鬱鬱寡歡;惟其胸次宏博,性情寬和,託興於翰墨丹青,

作品上,常見於作品者如「臺靜農」、

乃能泰然自若,而書藝之登峰造極,應是無心插柳,不期其

「歇 腳 盦」等(圖 5∼7)。 因 致 力 於 漢

圖11 臺靜農刻「者回折了 草鞋錢」。

圖12 臺靜農刻「靜農」。

然而然。

圖13 臺靜農刻「靜農」。

圖14

臺靜農刻 「龍坡」。

圖15 臺靜農刻「身處艱難氣若虹」。

ART&COLLECTION

79


文.圖

李宗焜︵︵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席教授 ︶︶

||

岄 ‫ض‬ ኞ ࣁ 笠 諎 ԏ 樌

Ͻ ᕳ ෎ ச ᨝ Ỵ ࡴ

先生的行草膾炙人口,深

先生能把〈石門頌〉運之掌上,說明

受好評,也是大家最喜愛

他 絕 不 是 膽 怯、 力 弱 的 人, 而 跟 他

的字體,然先生自己卻對隸書特

「會通前賢」關係更大。臺先生對漢碑

別滿意。有次聽他說:「一般人

中的名品如〈華山碑〉、〈衡方碑〉、

都喜歡我的行草,其實我的隸書

〈禮器碑〉、〈史晨碑〉,甚至〈裴岑紀

在近代人中可以算一個。」謙沖

功碑〉、〈北海相景君碑〉等,都下過

自牧的臺先生有這樣的自負。

大功夫。所以先生的隸書,臨習之作

各肖其形神之外,自運創作也異其風

ܹ坌菥咳螀笠Ꮷ

神,跌宕變化、各窮其妙。這正是厚

先 生 曾 於《靜 農 書 藝 集》序 提

積薄發的結果。

及:「分隸則偏於摩崖,若云通

臺先生在漢碑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

會前賢,愧未能也。」臺先生寫

他在生命的最後,選贈給國立故宮博

的〈石門摩崖〉後出轉精,早有

物院的作品,卻是一件臨漢簡之作,

公評,有人甚至說「比〈石門頌〉

這或許是別有深意的。臺先生從不標

還〈石門頌〉」。有一次跟臺先生

榜自己的書法,我在龍坡丈室中,看

談〈石門頌〉,他拿出帖子後面的

他掛過張大千、沈尹默、蔡元培,卻

一段題跋讓我看:「三百年來習

從 不 見 他 掛 自 己 的 作 品, 唯 獨 這 件

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

〈臨漢簡〉例外,且掛了很長時間。

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

臺 先 生 對 漢 簡 是 做 過 研 究 的, 曾 撰

膽 怯 者 不 敢 學, 力 弱 者 不 能 學

有〈兩漢簡書史徵〉 ,收入《靜農論文

也。」

集》時附記說:「斯篇草成之確實年

臺靜農1981年作〈臨石門頌〉,私人收藏。

84

2021.11


月, 已 不 能記憶,大概在 1940-1942 年 間。原想看到漢簡實物,與之比證,以致 擱置至今,未曾發表。」 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臨漢簡〉有款識 云:「此不知何年習作簡書,放大書之, 居然能不失漢人筆意。」 其中「筆意」特別值得注意。我初識臺先 生時在寫〈張猛龍碑〉 ,他給我的意見是 「要揣摩筆寫的樣子」,這就是「筆意」的 最佳註腳。過去寫漢隸,唯一的範本是碑 刻拓本,看不到漢人的真蹟。現代印刷技 術發達,又有大量漢簡出土,我們可以看 到漢人的筆蹟,這對書法而言無疑是一大 福音,所謂的「刀毫之別」,現在是最具 優勢的。但大多數人臨習漢隸的習慣,似 乎沒有太大改變,仍然限縮在碑刻的範圍 內,這實在太可惜了。漢人真蹟的漢簡, 正是我們學習漢隸優於前人的機會,我們 豈能無動於衷。

臺靜農〈隸書袁彥伯論崔季珪〉,私人收藏。

ART&COLLECTION

85


文.圖

彭毅︵︵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

懿 岄 ‫ض‬ ኞ ԫ ӣ Ԫ

Ⴣ ্ ᨠ ᩕ ཯ ූ Ẃ

國 五 十 四 年(1965), 我 們

在大雜院的時候,我偶爾會見到臺先

家 四 個 人 住 進 溫 州 街 230 巷

生家的門開著,在玄關處總有一位女

的大雜院(現有部分改建為「大院

士,拄著拐杖,獨立無語,似乎在等

子」),一出門就是臺靜農先生所

待 甚 麼。 對 我 來 說, 這 是 常 見 的 一

住 的 18 巷 6 號。 我 平 日 坐 校 車 到

幕,但我一直不知她是何許人。直到

校,上下車都在 230 巷與和平東路

問了當時在臺大中文系任教的廖蔚卿

的 交 叉 口, 走 進 巷 子, 大 雜 院 在

先生,才知道那位女士是臺先生的母

右 邊, 臺 家 在 左 邊, 相 距 僅 十 數

親,大家都稱她「臺奶奶」。廖先生是

步。臺先生有時找外子張亨(張亨

臺先生在四川白沙女子師院的學生,

任教中文系),便走來敲我們家的

對臺先生家來說,她幾乎像是大女兒

玻璃門,他總是這麼直接。六十六

一樣,她告訴我,當年復員的情形很

年(1977),我們搬到現在住的 16

混亂,而且要到下江各地的船一票難

巷,出門走幾步,就是臺先生後來

求,機緣巧合之下,臺先生接到臺大

遷居的溫州街 25 號,我們兩家始終

聘書,於是帶著一家直接來到臺灣,

是在溫州街上。

臺奶奶也在其中。

臺靜農於溫州街18巷6號「歇腳盦」。攝影

88

2021.11

莊靈。


我有時到校或外出辦事,經過臺家,總能瞥見臺奶奶的身 影,一如往常拄著拐杖,佇立玄關,彷彿忘記了時間。我猜 想,她始終在等著人在大陸的臺爺爺。在臺先生數十年的生 活中,這不是一件小事。我從來沒有和臺奶奶說過話,大多 數人可能也是如此,但臺奶奶沉默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心 裡。我沒有向臺先生問過他的父母親,但我想,臺奶奶的心 情肯定對臺先生有所影響,這種無奈與艱辛,其實也是當時 許多家庭的縮影。 無論臺家有甚麼事,臺先生一概如常以對。民國六十三年 (1974),有一天我去臺家,見到時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的 屈萬里先生正在書房 ─臺先生每有要事,往往和屈先生 商量,我這才曉得臺奶奶已經彌留。那是我第一次走進她的 房間探望,她的房間和臺先生的書房只隔著玄關,她躺在一 張矮床上,神色很寧靜。臺奶奶過世後,臺先生決定不發訃 聞、不收奠儀,在十普寺做完佛事即火化,沒想到當天弔唁 的人絡繹不絕,連靈柩都差點出不了佛堂,可見臺先生人緣 之廣,也可看出臺先生不願麻煩別人的性格。 第二個影響他的女性,是臺師母于韵閑女士,她是撐著臺先 生的無形力量。有一天中午,我搭校車回家,在龍安國小前 下車,走過新生南路,見到臺師母提著一個大大的菜籃,我 趕緊幫她把菜提到家裡去。臺師母的身材很瘦小,我和臺先 生半開玩笑地說,菜籃簡直比師母還重。臺先生答道,師母 向來比較晚出門,買人家挑剩的青菜。我想一方面是師母動 作本來就比較慢,二來這樣的菜比較便宜。臺師母不僅要打 理臺奶奶、臺先生的生活,還照顧四個兒女,臺先生的外甥 臺靜農〈讀書飲酒隸書六言聯〉,私人藏。

女也曾與他們同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也在臺家住過。 廖先生曾對我說,到臺先生家吃飯的人很多,有一次四川白 沙女子師院的一群學生到臺家,臺師母燙一大盤菠菜,其次 是一盤切過加了醬油的豆干,廖先生形容他們像蝗蟲過境一 樣,把這些一掃而空─現在的人或許難以想像,但對當時 的平常人家來說,即使是一盤簡單的蛋炒飯,都是很金貴 的。臺師母總是這樣默默主持這個家,盡她所能,使所有人 都不會餓著。生活的重擔,加上骨質疏鬆,臺師母不僅弓著

ART&COLLECTION

89


展覽

圖 2 明 袁了凡 1586 作〈太上感應篇卷〉局部,28×458 公分,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兩岸與日本素有文化淵源,外交、宗教、藝術往來的千絲

中 日 交 誼,

萬縷,幽微地化在書畫作品中。由中國文化大學主辦, 「金契蘭結─中日書畫文化交流展」集結華岡博物館、國 立歷史博物館、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何創時書法藝術

基金會百件珍藏書畫,呈現中日密切的關係。本次展覽名 稱「金契蘭結」出自《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 一面,契若金蘭」金蘭美好的寓意,一如《易經.繫辭上》 所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取此

華岡博物館中日書畫文化交流展

名稱,一方面象徵兩岸與日本的歷史淵源,另一方面也代 表華岡博物館與三參展單位合作情誼。展覽主軸分為「中 日書畫家交流」、「東亞外交使臣往來書畫」、「台日相關 人物書畫」,囊括元代、明清至民國重要名人作品,見證 逾 700 年往來點滴。

文|江采蘋 圖|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文化的種子 中國自古是東亞重要的文化輸出國,上至士大夫治學理 念,下至常民的價值觀,從宗教到藝術,中國對日本的影 響比比皆是。從儒學談起,在明代盛行的陽明心學遠傳日 本,一步步發展,在德川幕府晚期成為顯學。陽明學說不 但為幕府武士奉行,許多明治維新的要角,如福澤諭吉、 伊藤博文,亦是陽明學說的信徒,王陽明(1472-1529) 可謂影響中日的重要思想家。本次展出之王陽明手蹟〈與 王濟書〉(圖 1)致長輩王濟,提及他因傷風未能參與分賜

94

金契蘭結─中日書畫文化交流展

祭肉的儀式,遣門人代為請罪。王陽明傳世書法以豪放的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2021/10/4-2022/1/14

行草書為多,本件是較為少見的恭謹之作。

2021.11


〈華岡博物館中日書畫展〉

圖 1 明 王陽明〈與王濟書〉,23.5×23 公分,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圖 3 日本江戶時代 隱元隆琦〈與逸然澄一書〉,26.5×44.5 公分,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陽明心學太難解?論作人處事之道,「善有善報,惡有惡 報」的道理想必更容易讓大眾理解遵循。晚明進士袁了凡 (1533-1606),69 歲時將一生經歷所感著為《陰騭錄》 , 又名《了凡四訓》 ,主張行善可改變命運、突破宿命,是影 響力極廣的勸善書。此作很早東傳日本,不斷被翻刻,又 翻譯為和語,流傳廣泛,影響了日本大眾的道德意識,被 稱為「帶來幸福之書」。《了凡四訓》中善惡果報的觀念, 深受宋代善書《太上感應篇》影響,這次首度公開展覽的 袁了凡〈太上感應篇卷〉(圖 2)為其 53 歲所書,可見袁了 凡中年時的學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

影隨形」與晚年著成的《了凡四訓》遙相呼應。 再論宗教,在「金契蘭結」,能看到禪宗師徒三代傳法的 軌跡:叨念寺院工程的老和尚,還有禪師批改學生習寫的 中國詩文。日本三大禪宗之一的「黃檗宗」來自中國,其 開宗祖師隱元隆琦(1592-1673)出身福建黃檗山,而自 此地赴日傳法的僧侶,被稱為「黃檗僧」,乃中日交流的 重要媒介。隱元隆琦曾擔任長崎興福寺住持,〈與逸然澄 一書〉(圖 3)為他寫給後來接任興福寺的住持,關心寺院 墳塔的興建進度,又隨信付〈興福寺錄序〉刻板,作為鎮 寺之寶。

ART&COLLECTION

95


展覽

「百年清賞:東方陶瓷學會的收藏家、鑑賞家及博物館員」展覽現場。

OCS歡慶100歲! 倫敦東方陶瓷學會(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以下簡

倫敦「百年清賞:東方陶瓷學會的

稱 OCS)是全球著名的亞洲藝術賞鑑收藏社團。今年為了

收藏家、鑑賞家及博物館員」展

歡慶學會成立百週年,OCS 籌劃「百年清賞:東方陶瓷 學會的收藏家、鑑賞家及博物館員(Collectors, Curators, Connoisseurs: 100 Year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特 展, 於 倫 敦 大 學 亞 非 學 院 汶 萊 藝 廊(Brunei Gallery,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舉行,展期至 12 月 11 日。展 覽匯集百餘件作品,從青銅、玉器、陶瓷到繪畫等,具體 彰顯出會員們的鑑賞眼光與收藏品味。首席策展人王嘉慧 (Sarah Wong)表示,藉由展示過去重要成員寓目經手、鑑

文|林逸欣 圖|倫敦東方陶瓷學會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London)

藏賞玩及研究出版的精品文物,期待能點燃下一世代的收 藏熱情,進而喚起學術興趣,鼓勵廣行公益事業。

籌組奠基與早期活動 展覽第一部分考察 OCS 在 1921 年的成立始末,以及隨後

100

百年清賞:東方陶瓷學會的收藏家、

十年間創會成員參與事蹟。當時 OCS 會員定期舉行聚會

鑑賞家及博物館員

並討論藏品,在首任會長喬治.尤摩弗帕勒斯(George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汶萊藝廊|2021/10/15-12/11

Eumorfopoulos,1863-1939)位於倫敦切爾西(Chelsea)

2021.11


〈倫敦東方陶瓷協會創立百年展〉

的住家,便經常舉辦此類活動,成為當時探索亞洲藝術的文化沙龍。聚會中, 成員以所藏文物為中心,分享心得並提交報告,會後發表於會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此外,OCS 亦與維多利 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 V&A)合 作,於博物館中展示會員的收藏。 本展區所陳列的作品,皆為創會成員舊藏,亦散見各類書籍刊物。 這批文物的製作年代大多屬於宋代,包括多件宋代各主要窯場的 精美瓷器,乃因當時宋瓷剛開始在西方收藏界中受到注目,許多早 期會員都是熱衷追隨者。 展品北宋〈綠釉剔花牡丹紋䁣胎瓷梅瓶〉(圖 1)原為尤摩弗帕勒斯舊 藏,現藏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此瓶製作於 1000 至 1100 年 間,出自河北邯鄲觀台磁州窯,通體遍布纏枝花紋卷葉,工藝精湛,令 圖 1 北 宋(約 1000 至 1100 年)〈綠釉剔花牡丹紋䁣胎 瓷 梅 瓶〉。 河 北 邯 鄲 觀 台 磁州窯。大英博物館藏。

人目不暇給。另一件同屬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伊斯蘭〈熔塊胎陶盌〉七彩器 (圖 2),為奧斯卡.拉斐爾(Oscar Raphael,1874-1941)舊藏。此陶盌上 留有伊朗陶匠阿布.扎伊達(Abu Zayd)名款及製作年款,製作年代為 1187 年 3 月,完工紀錄確鑿,實屬難得。這些展品充分反映創會成員的廣博興趣與非凡眼 光,為 OCS 奠定深厚的學術基礎及審美標準。

迎向大眾及展覽陳列 1930 年代,OCS 從私人藝術賞鑑俱樂部,逐漸擴展為大眾公益組織,無論對藏家 成員或社會民眾而言,此舉都造成巨大影響。1930 年代初期,OCS 從原僅 20 多 位會員的小型私人團體,快速發展為超過百名成員的龐 大社群,並且對外向所有對東方陶瓷感興趣的人士開 放,「迎向大眾」是學會這時期的主要目標。其 中一項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事蹟,即 1935 至 1936 年 間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伯靈頓府(Burlington House, Royal Academy)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圖 2 1187 年〈熔 塊 胎 陶 盌〉。 大英博物館藏。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包括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在內的四位 OCS 成員,為本 次國際展覽的組委會成員,專門負責和世界各地的收藏家 及機構聯絡合作,並尋找適合的作品參展。他們的貢獻對 展覽會的成功起到了關鍵作用,並加深歐美地區對於中國 藝術的認知與欣賞。 本展區再現 1935 年的展覽,不少作品是當時 OCS 會員借展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精品佳作, 涵蓋種類廣泛且製作年代跨幅長,從高古的青銅 禮器到晚期的繪畫、雕塑和陶瓷等,觀眾皆可一覽無 遺。例如一件唐代〈綠釉白斑嘯獅(狻猊)陶俑〉(圖 3)與

圖 3 唐代(約 700 至 750 年)〈綠釉白 斑嘯獅(狻猊)陶俑〉。中國北方(或 為河南窯口)。大英博物館藏。

ART&COLLECTION

101


展覽

仿佛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 ──元 丁鶴年〈些子景為平江韞上人賦〉

盆景作為別具一格的傳統藝術形式,最早源於中國,在盆 缽中對花、草、樹木、山石等基本材料濃縮加工的微型園 林美景,集合了園藝技巧、繪畫美學及詩意於一身 —不

南 京 博 物 院 藏 清 代 宮

下堂筵而能坐窮泉壑。 盆景的發展,與中國園林苑囿的出現以及傳統文人道法自 然之觀,密不可分。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將植物栽 種於器皿之中;到東漢出現了植物、盆盎、几架一體的盆 栽藝術;隨著山水畫興起,唐代人應用山水畫論,將園藝 植栽的「盆栽」昇華為意趣生動的「盆景」,置於几案間

文|高洁(南京博物院館員)、張曉婉(南京博物院館員)

以得臥遊之感;元代則趨向小型化;明清之際,盆景技藝

圖|南京博物院

更為成熟,不僅是民間日常,更為皇室所鍾愛,此時期涉 及園藝種植知識和盆景賞玩之趣的理論專著甚豐,如明代 名士文震亨《長物志》、清康熙年間陳淏子《花鏡》、蘇靈

日月煙霞納一盆 清代宮廷盆景器珍賞 南京博物院│ 2021/5/18 起

106

2021.11

《盆玩偶錄》、高士奇《北墅抱甕錄》等,且盆景的形象亦 常出現於書畫、文學等其他藝術作品中。


〈南京博物院清宮盆景展〉

圖 1 清康熙《佩文齋廣群芳 譜》,24.5×15.5 公 分, 南 京 博物院藏。

御苑賞花紅─皇家苑囿機構對盆景的管養 清代康熙朝以來不斷擴建明代舊苑,至乾隆朝京城形成以「三山五園」為核心 的皇家園林集群,另有熱河行宮(今承德避暑山莊)等離宮別苑。康熙、乾隆二 帝雅好廣泛,支持宮廷景觀植物種養和管理。康熙二十三年(1684)始設掌管皇 家苑囿的機構「奉宸苑」,其下屬機構「南花園」負責栽培宮廷花木盆景,圓明 園、養心殿、皇太后和皇后宮等處放置花卉及其他各處恭進的大小盆花均由之 負責養護,如遇重大節慶、典禮,還會特別定製盆景式樣,以寄美好願景,如 清代高士奇《金鼇退食筆記》載錄:「南花園種植瓜蔬於炕洞內。烘養新菜。雜 「日月煙霞納一盆」展場現場攝影。

植花樹。凡江寧、蘇松、杭州織造所進盆景,皆付澆灌培植……每歲元夕賜宴 之時,安放乾清宮。」 燕閑清賞,雅趣不絕。康熙皇帝曾將產自山西五臺山的「金蓮花」引到低海拔地 區栽植。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附庸風雅,皆有大量吟詠和描述植物造景的詩 文。如康熙御製詩云「攢青葉裡珊瑚朵,疑是移根金碧叢」、乾隆御製詩云「亞 盆漫憶辭東嶠,作友何須倩老松」。而清宮中的主要庭院、廊道和殿堂,都擺 有盆花且多配几座,按時令年節陳設。其來源包括內廷種養、朝臣進貢及國外 引種,來自西洋的花卉品種包括含羞草、晚香玉、萬壽菊等,在〈胤禛十二美 人圖〉、《平定臺灣戰圖.清音閣演戲圖》等清代繪畫作品中皆有描繪。 清康熙《佩文齋廣群芳譜》(圖 1),「佩文齋」是康熙帝的書齋名,此書成書於

圖 2 清末〈慈禧太后與宮人合影〉, 10×14 公分,南京博物院藏。

康熙四十七年(1708),由汪灝等人根據明代農學家王象晉《二如 亭群芳譜》刪補而成,包括天時譜、穀譜、桑麻譜、蔬譜、茶譜、 花譜、果譜、木譜、竹譜、卉譜、藥譜等 11 個譜志,每品之下又 分匯考、集藻、別錄等子目。詳細介紹了每種植物的形態、栽培、 典故等,是清代重要的園藝巨著之一。 清末〈慈禧太后與宮人合影〉(圖 2)照片中慈禧太后端坐正中,一 群女眷侍立在旁,左起分別為瑾妃、容齡、德齡(二人為外交官裕 庚之女,通曉外文及西方禮儀,為慈禧女官)、容齡之母和光緒皇 后(隆裕太后)。照片邊角可以看到几座上放置盆景的側影。這些 照片成為晚清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

ART&COLLECTION

107


鑑賞

時代氣息辨真蹟 關於宋拓文徵明硃釋《十七帖》之我見 文.圖|馬成名

新冠肺炎病毒肆行全球已有年餘,宅家遠離神 州,孤陋寡聞。於網訊中偶聞有說宋拓文徵明硃 釋《十七帖》(圖 1、2)是明代嘉靖年間吳中刻 帖能手章簡甫所刻。此帖(下稱「硃釋本」)是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我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工作 時所經手,後為紐約安思遠售去。該冊在我手中 有三、四個月時間,沒有發現什麼問題,現在有 新發現說此本是明代翻刻本,很想知道其中之道 理,願聞其詳,學習學習。於是打聽此說之來 源,幾經周折最後一位愛好碑帖的朋友,找到了 這篇文章。原來是田振宇先生發起的題為〈明章 刻《十七帖》之發現一以其為例揭示古法帖作偽 現象〉。我與田先生素未謀面,但曾見其關於唐 歐陽詢〈化度寺碑〉和〈虞恭公碑〉的文章頗覺仔 細、詳盡。拜讀此文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圖 1 文徵明硃釋《十七帖》。

首先要介紹一下原文。第一部分是以「發現文徵 明硃釋本殘石」開始。當時確認殘石是「硃釋本」 的原石,其依據是帖石損泐的石擦痕。文中有說 「類似帖石本身材質造成的細節,是翻刻本絕不 會刻意模仿的,從而確定殘石確實就是文徵明硃 釋文的源頭。」 第二部分經過不斷的發現,與「硃釋本」同石的 《十七帖》拓本有七件之多。原文是「經校勘與 上述諸本也出自同石,至此,出於同套帖版的 《十七帖》增加至七件。」 1. 文徵明硃釋《十七帖》。(有剷去草書邊正書 釋文鑱痕)。 2. 姜宸英本。(同上) 3. 吳繼仕本。(同上) 圖 2 文徵明硃釋《十七帖》。

114

2021.11


4. 宸翰閣本。(同上) 5. 王穉登本。(無剷去草書邊正書釋 文鑱痕)。 6. 王文治本。(同上) 7. 清雅堂本。(同上) 第三部分是北京文津閣拍賣出現的一 冊 明 拓《十 七 帖》(圖 3、4)該 帖 後 刻有胡纘宗明嘉靖四年(1525)的題 跋,說是從蔣伯宣藏本摹出。蔣伯宣 者就是「文徵明硃釋本」冊後,文徵 明題跋中所說的「此為蔣侍御伯宣所 藏」者。 經 其 校 閱 後 得 出 的 結 果 是:「檢 視 圖 3 章簡甫刻本《十七帖》。圖

北京文津閣。

其 版 本 特 徵, 首 先 未 刻 小 字 正 書 釋 文, …… 但 卻 有 多 處 石 線 痕 跡, 與 文徵明硃釋本等同版拓本可以一一對 應。隨舉幾處,如〈瞻近帖〉二行『云 卿』(圖 5)有兩道橫向的石線,五行 『避又』 (圖 6)之間一道斜向擦痕; 〈都 邑帖〉五行『悲酸』(圖 7)二字間的橫 向石線;〈成都城池帖〉首行『都』 (圖 8)中間一道橫穿石線。……皆可證明 新見此本也是出自同套帖石,而且拓 的時間更早。」 結論是:「至此真相大白,前文提到 的那塊《十七帖》殘石正是明嘉靖四 年(1525)章簡甫為胡纘宗摹勒刊刻 於蘇州的原石,所用底本則來自蔣伯 宣收藏的一個舊拓本,現已失傳。而

圖 4 章簡甫刻本《十七帖》。圖

北京文津閣。

ART&COLLECTION

115


鑑賞

什麼都仿,什麼都不奇怪的石灣窯 從史博館藏石灣窯精品談起 文|易穎梅(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助理)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

石灣窯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記載的石灣窯有數處,包括宋 代的佛山石灣窯、陽江石灣窯,以及 明代的博羅石灣窯。至今仍以陶藝馳 名的,則是位於廣東省佛山市西南邊 的 石 灣 窯(圖 1), 文 中 所 介 紹 的 石 灣窯作品也產於此地。石灣窯是嶺南 一帶最出名的窯場之一,其窯業始自 何 時 眾 說 紛 紜。 依 據 20 世 紀 的 考 古 成果,石灣窯自唐代創燒,至宋元時 期開始發展,明清時期達於鼎盛,以 栩栩如生的陶塑聞名於世,有「石灣 公仔」之稱。唐代時期的石灣窯以燒 造實用性器皿為主,器型主要為碗、 盤、盆、罐等日常用器,胎質粗鬆、 胎體厚重,燒成溫度低,胎釉結合狀 況不佳,多有剝釉現象,釉色大多為 醬釉、青釉等。宋代的石灣窯器,雖 然器種、釉色仍稍嫌單調,但在裝飾 技法上日益繁複。而隨著廣州對外貿 易的興起,宋代的石灣窯也開始商業 化生產,產出部分的外銷瓷。元代, 主要貿易口岸轉移至泉州,石灣窯歷 經了短暫的衰退,窯口集中至今佛山 市地區,並吸納了自中原至南方避禍 的窯工技術,為明清時期進一步發展 奠定了基礎(註 1)。

130

2021.11

廣東佛山石灣窯位置。


明清是石灣窯發展的巔峰時期。明代

造形工巧細緻的陶塑、作為文房陳設

時期,石灣地區的人口,更有五六成

以降,石灣窯窯工改變窯爐結構,掌

的雅器,以及具有實用性質的祭器等

從事窯業。相對於日用器皿,此時的

握窯爐內溫度,控制窯爐內的氧化還

品類。其中,最為精巧的便是石灣陶

石灣窯已發展出專事生產賞玩性、裝

原 氣 氛, 成 為 石 灣 窯 成 功 燒 製 窯 變

塑,除了單件的陶塑作品,明代晚期

飾性陶塑的工坊,專門製作賞玩陳設

釉、仿鈞釉的核心技術,仿鈞釉製品

的 園 林 建 築 中, 在 造 景 與 建 築 構 件

器、佛道神話人物、戲曲角色、蟲魚

更被稱為「廣鈞」。嘉靖年間,隨著

上,亦大量使用石灣窯製品,如:琉

鳥獸花果等造型奇巧的陶器。雖然石

佛山地區窯業分工日趨專業,行會組

璃瓦、花窗、大型魚缸、鼓墩、瓦脊

灣窯器不若官窯製品的精緻細膩,但

織應運而生。

等。清代,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

它善於模仿其他窯場的釉色,更精於

口岸,貿易量與日俱增,石灣窯業達

迎合當地民情、日常需求,創發出不

到極盛,分工愈趨細緻的同時,以陶

同造形的雕塑,成為嶺南一帶的陶藝

為業的人口也來到巔峰。

重鎮(註 2)。

明 代 中 晚 期, 為 了 滿 足 商 業 大 城 廣 州各階層對於不同類型陶瓷器的需 求,鄰近廣州的石灣窯窯工們,開始 琢 磨 石 灣 陶 的 造 形、 釉 色 和 裝 飾 技

全盛時期,石灣窯的窯爐共有 120 多

法,推出了多彩的仿鈞釉、窯變釉、

座,男女工人共計 1 萬 8000 人。嘉慶

精益求精──仿鈞釉與窯變釉

5 4

明代以降,石灣窯吸納了宋元以來各名窯的特點,除了 能精準地模仿鈞窯釉色,更能在此之上創造出多彩的窯 變釉(圖2 ∼ 5)。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如此敘述 鈞窯與廣窯(即石灣窯):「鈞窯之釉,捫之甚平,而 內現粗紋,垂垂而直下者,謂之淚痕﹔屈曲蟠折者,謂 之蚯蚓走泥印,是鈞窯之特點也。廣窯之釉,捫之甚平, 而中現藍斑,大者謂之霞片,小者謂之星點,是廣窯之特 色也。鈞窯以紫勝,廣窯以藍勝。」 民初劉少芬《竹園陶說》〈廣窯〉則說:「石灣陶器上釉者, 明時曾出良工,仿製宋鈞紅、藍窯變各色,而以藍釉中映露 紫彩者最為濃麗,粵人呼之翠毛藍,以其色甚似翠羽也。窯變

2

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紅次之,今世上流傳廣窯之艷異者,即 此類物也。」 石灣窯所創的窯變釉,以藍色為基底,在藍釉中流淌著蔥白色 雨滴般的色釉,這正是石灣窯著名的「雨淋牆」,又稱「雨灑 藍」,並以簡潔大方的器形突顯釉色之美,比起鈞窯,獨樹一 格的藍中帶著蔥白,正是石灣窯窯變釉的特色。

圖 2 清〈仿 鈞 釉 瓶〉 , 高 21.3 公 分, 口 徑 4 公 分,底徑 5 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圖 3 清〈仿鈞釉盤〉 ,高 4.5 公分,口徑 20 公分, 底徑 9 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圖 4 明末清初〈翠毛釉瓶〉,高 20 公分, 口徑 3.5 公分,底徑 5.5 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圖 5 清道光〈仿鈞釉花觚〉,高 26.5 公分,口徑 17.5 公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3

ART&COLLECTION

131


書品

行氣: 縱橫有象 文|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 圖|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

「行氣」在書法品評系統中屬於比較抽象的名詞,儘管古今許多論者描 述分析過,卻都不得其門而入。近代研究者提出,眼睛所感受到的行 氣,即是一行之中單字中心線的組合。每個字都能畫出一條中心線,可 以將單字分為約略相等分量的兩個部分。這些中心線的組合中,連貫處 稱為「連貫行氣」;偶爾也會出現斷點,視覺上容易產生斷裂的審美感, 稱為「錯落行氣」。由於中心線本身即有正斜的變化,配合連貫與錯落 手法的運用,單行的行氣就此產生。此一說法頗具科學實證性,因為一 般人眼睛所見到的中心線相差不遠,誤差並不會太大,這也可以解釋為 何多數人所感受到的行氣是接近的。 傳王羲之(303-361)〈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若平直相似,狀如算 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爾。」這段話提到, 如果單字中筆畫的平直都類似,整體外型看起來又跟算盤子一樣,上下 前後都對齊,這不能算是書法,只是一堆點畫的組合而已─大概可以 印刷體來想像,類似印刷體的書法,自然談不上有任何行氣表現,僅是 有著整齊的外觀,顯然對藝術追求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米芾(1052-1108)《海岳名言》︰「章子厚以真自名,獨稱吾行草,欲 吾書如排算子,然真字須有體勢,乃佳爾。」這段話是說,章惇(1035- 1105)雖然稱讚米芾的行草,但是希望他寫楷書時可以像排算子一樣規 規矩矩,不過米芾一針見血地提出,即使書寫楷書依舊要有「體勢」才 是好的。為何章惇會崇尚這樣呆板的審美呢?若檢視一下他現存的尺牘 (圖 1)便不難理解,雖然屬於比較活潑的行草書,依然採取整齊的行氣 處理方式,不難想像楷書的狀況。對米芾而言,如同排列算子一般的書 法完全不具備「體勢」,「體勢」可以理解為單字本體的體態姿勢,在視 覺感知上,有相當大的比例源自於單字中心線的角度,其餘可能來自線 條、筆法等等。 試以米芾〈鄉石帖〉為例(圖 2),觀者可以觀察單字的中心線,試著將 每個字的體勢串聯起來,感受其中活潑生動的行氣。第一行呈現往畫面 右邊的圓弧,不過在「金」、「右」處出現斷裂,第二行約略呈現垂直波

146

2021.11


國寶 宋 米芾〈書識語〉(鄉石帖) 28.2×3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據學者考證,米芾此作大約書寫於1100 年。因為「新得紫金右軍鄉石」,他興奮 到「力疾書數日也」,如獲至寶的欣喜之情完全洋溢於字裡行間。他在《寶晉英光 集》中也完整記下此事:「吾老年方得瑯琊紫金石,與余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

此帖又稱〈鄉石帖〉 ,書家提到自己剛獲得一

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新得右軍紫金硯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斯不復

方珍貴的紫金硯,高興得連續揮毫數日,歡愉

用此石矣。」收到這方紫金硯後,米芾鑑定出石質與先前所收藏右軍硯完全相同,

之情完全表現於紙上。行氣變化多端,隨著文

認為等級更是在最負盛名的端硯、歙硯之上,直接推崇為「人間第一品」。紫金石

句語氣的抑揚頓挫,線條也呈現出輕重緩急的

在唐代時即相當知名,文獻記載產地於山東臨朐(有學者反對此說),或因地近王

節奏。用筆輕靈俐落,揮灑自如,氣韻豪放不

羲之(303 - 361)故鄉山東臨沂,故又有「右軍鄉石」之稱,米芾稱之為「紫金

羈,已經達到自然天真之境界。

右軍鄉石」。

ART&COLLECTION

147


封面

游相蘭亭及其百種第一件 〈甲之一御府本〉簡述 文︱王連起 圖︱北京保利

何謂「游相蘭亭」

(1245)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自南充伯進爵國公。卒後贈少 師,諡清獻。其父游仲鴻,字子正,淳熙二年(1175)進

南宋理宗朝丞相游似,收藏王羲之蘭亭序拓本百種,以天 干編次,從甲乙至壬癸每干十種。

士。宋光宗以疾久不視朝,游仲鴻致信樞密使趙汝愚、陳 宗社大計,有「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之

帖前有藍紙小簽,標明天干編號和帖名,如,「甲之一御

句。他曾對慶元黨禁的受害者朱熹伸過援手,獲咎於韓侂

府本」、「甲之二御府領字從山本」、「乙之三宣城本」之

胄而外遷。在利路轉運判官任上,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

類。帖後另紙有游似題識,或幾字,或數行,是極簡略

游仲鴻多方謀劃平叛,視死如歸。吳曦亂平,進利州路提

的說明,如題甲之二:「右,御府本,領字從山,他本所 無」。題乙之二:「右,宣城本」並鈐有游氏印記,或一方 或數方不等。迄今所見的游相蘭亭,幾乎都有明初晉藩的 鑑藏印記,但直至明末清初,才有文獻記載。自 20 世紀 40 年代以來,中外學者陸續以所知所見游相蘭亭著文論述。

點刑獄。寧宗嘉定八年(1215)卒。劉元祖表其墓曰:慶元 黨人游公之墓。諡曰忠。游似仕途遷升,多與其父之故而 被舉薦有關。所以其藏蘭亭上多鈐有「南充忠公世家」之 印。在清人跋游相蘭亭中,包括翁方綱,多有人言及游仲 鴻,謂其死於吳曦之難。從《宋史》可知並非如此。因為 利路提點刑獄之職,便是吳曦亂平之後所進官職。

游似以丞相之位藏蘭亭拓本百種之多,但在宋人關於法帖 文獻中卻為何沒有任何記載,這可能與游似無個人文集傳

關注游相蘭亭的意義

世,主要是政治人物,史乘多載政事,相關的藝文鑑賞活 動失記等情況有關。下面先介紹游似其人。

關注游相蘭亭首先可以知道,宋代傳刻蘭亭的種類是多種 多樣的。而不是翁方綱所說:「游丞相所集蘭亭,皆在理

游似,字景仁,號克齋,四川南充(果山)人。宋寧宗嘉定

宗時,而理宗御府之蘭亭藏目,皆在《輟耕錄》。」其次,

十四年(1221)進士,歷大理司直,大理寺丞,秘書丞,提

關注游相蘭亭,可以有助於解決和發現不少自明代以來,

點潼州刑獄兼常平提舉,禮部、吏部尚書等職。淳祐五年

很多著名蘭亭所包含的各種問題。

圖 1 宋御府拓定武蘭亭卷〈游相蘭亭甲之一〉。

152

2021.11


其重要者如:定武蘭亭在南宋地位獨尊的問題、領字從山 本蘭亭問題、潁上蘭亭問題、褚臨蘭亭問題、五言蘭亭詩 問題,其他還有蘇耆家蘭亭三本問題,定武蘭亭損 九字和五字問題,特別是古今人論蘭亭的謬誤 問題。有的問題考證起來很複雜,因此要將游 相蘭亭相關問題寫成專著。此處僅介紹一件游

圖 2 張珩題簽。

相蘭亭。這是古今所有論及游相蘭亭者都沒有談 及的作品,而且是游相蘭亭百種的第一種。

游相蘭亭百種的第一帖 〈甲之一御府本〉 此帖卷裝,雖經重裱,原帖本來裝潢格式基本未變(圖 1、 2)。游相蘭亭絕大多數明初皆歸於朱元璋第三子晉王朱 晉府,因此所見游相蘭亭幾乎都有晉府鑑藏印記。其裝裱 格式、鈐印部位,無論卷冊,基本相同。明末清初散佚, 始增加不同藏家印記。今以此帖為例,將晉府收藏之時游 相蘭亭格式介紹如下: 蘭亭開卷(圖 3),白紙上有小藍簽紙條,上題天干編號及 蘭亭種類,此本為「甲之一御府本」。簽條距蘭亭拓本前 藍紙隔水約十幾公分(各本不一)。藍紙隔水寬窄各帖大 略相似,約八公分左右。藍紙隔水同前白紙接縫處,上鈐 「珍秘」白長文長方印,下鈐「翰墨清賞」白文方印,藍紙 與本帖拓本接縫處上鈐「晉府書畫之印」朱文方印,下鈐 「敬德堂章」朱文方印小章。

圖 3 晉府收藏之時游相蘭亭格式。

ART&COLLECTION

153


封面

我言秋日勝春朝 北京保利 2021 年秋拍中國書畫部精彩搶「鮮」看 文.圖|北京保利

繼今年春拍取得佳績,北京保利中

新衡所繪,作為其六十華誕的賀壽禮

國書畫部同仁再接再勵,密切關注

物。〈丁 未 潑 彩〉繪 製 於 1967 年, 此

藝術品收藏的形勢變化,深度把握

時的張大千謫居巴西八德園,潑彩技

藏家的個人化需求,克服疫情的重

法日益成熟,石青石綠如水墨般自由

重阻隔,努力收穫眾多海內外的私

運用。由於王氏與張大千相交莫逆,

人珍藏書畫,經過精心細緻的籌備

亦為書畫內行,再加上素有名望,所

組織、專業的挖掘呈現,一場秋拍

以大千此作甚為用心。本幅畫於金箋

書畫盛宴即將拉開帷幕。

之上,全以大千獨有的潑墨潑彩法為

夜場大師名家佳構薈萃,看點頗 多,如贈與重要上款人傅抱石〈為 羅時慧作柳蔭仕女〉、張大千贈與 好友王新衡的〈潑彩山水〉、李可 染贈與德國外交部長博爾茨的〈泰 山日出〉等,傳承脈絡清晰,收錄 權威出版,亦有重要私人數年聚藏 「苦樂齋」鼎力支持。以學術脈絡 進行聚焦呈現,推設名人書法。

之, 不 見 傳 統 中 國 山 水 畫 之 筆 墨 意 象,幾乎接近西方的抽象畫。筆至畫 幅中部,畫家巧妙以少許筆墨收拾, 以暈散的朦朧墨色過渡,畫出下方山 石之肌理,樹木之形狀,並引導出山 澗小溪款款流動,再加上峰頂頗具中 國畫筆韻的點景屋宇,使抽象的畫面 又回到具象的山水意境之中。深山中 濃郁深邃,氣勢磅䉶的翠綠色質沁人 心脾。畫家於宇宙大觀有深刻的情感

以張大千晚年潑彩山水與鉤金朱

與觀察,下筆為圖,宏偉之氣象自然

荷領銜夜場,前者為晚年好友王

出於筆端。著錄於《張大千作品選集》 第 47 頁,臺灣歷史博物館,1979 年;

張大千 1967 年作〈丁未潑彩〉 ,127×63 公分。

《張大千畫說》第 88 頁,上海書畫出 版社,1986 年 11 月。 〈潑彩勾金朱荷〉繪製於 1980 年,張 大千於 1983 年 4 月過世,此畫為其晚 年力作,已達出神入化之境。本幅題 識亦及《洛陽伽藍記》 ,可見畫家考證 慎密。濃豔的朱荷花蕾用泥金勾勒, 在深邃墨彩的環繞中「猶抱琵琶半遮 面」,突現出來,荷葉、霧氣、水面 高度抽象,混沌之中更加烘托出朱荷

張大千 1980 年作〈潑彩鉤金朱荷〉,58×116 公分。

158

2021.11

之清麗可人。花蕾中正孕育著靈動鮮


張大千 1932 年作〈擬古山水八條屏〉, 151.5×41 公分 ×8。

活 的 生 命, 含 苞 待 放。 那 種 超 凡 脫

1957 年李可染去德國柏林訪問期間,

巴 登 州 夏 漢 斯(Jerg Haas)1970 年 代

俗、生機盎然、蒸蒸日上的美麗與意

作〈泰山日出〉贈與副總理兼外交部

居住柏林期間獲得並收藏。

蘊,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著錄

長 博 爾 茨, 可 謂 是 一 幅 精 彩 的「國

已知多達 15 次,篇幅所限僅列最早三

禮」畫作,畫面上崇山密林之中,遊

次:《張大千詩文集》第 175、176 頁,

人山路間漫步登高,山頂雲海處盡染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 年;《張

朝霞,一輪紅日即將升起,既有視覺

大千書畫集第三集》,第 103 頁,臺北

真實,又蘊含著詩境意趣。上款人為

歷史博物館,1986 年;《張大千繪畫

前民主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Lothar

藝術之研究》,圖 262,第 189 頁,臺

Bolz 博士(路塔.博爾茨)。由德國著

灣師範大學,1987 年。

名東亞藝術品和中國書畫收藏家威斯

〈蘭亭圖〉作於 1985 年,筆墨與題材 均 屬 上 乘, 是 李 可 染 晚 年 的 精 品 繪 畫,格調質樸。畫面筆墨俱蒼,皴擦 築山之體,點染得山之質。〈蘭亭圖〉 尤體現出可染擅於用墨的風格特色, 在黑中追求實體感。山嶽帶有崇高、 靜穆的象徵,深厚凝重,沉雄博大, 有種讓人高山仰止的體量感。繪畫和 題跋將整個紙面占據地滿滿當當,可 謂密不透風,好像要在一張有限的紙 上,創造出無限的藝術空間。 巨幅〈松鷹〉尺寸為 243×60.5 公分, 畫 一 隻 立 於 松 枝 上 的 蒼 鷹, 傲 然 獨 立, 主 羽 和 尾 羽 以 濃 墨 焦 墨 闊 筆 點 出,層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攏,有 力的鷹爪緊抓樹幹。以焦墨勾勒鷹喙 和點睛,蒼鷹目光如炬,炯炯有神。 鷹身側立,頭微微扭轉,精神飽滿, 雄視蒼茫大地,寓動於靜,突出了形 象的力量感。畫面上繪一松一柏。松 樹在前,以淡墨描畫,枝幹直立又向 右斜,再從頂端斜插而下,松針以濃 墨寫出,可見筆力;柏樹在後,墨色 較濃,姿態更加虯曲。松與鷹兩個意 象的結合象徵了一種剛勁、堅韌、不 屈與博大,託物言志,寄託了白石老

李可染 1957 年作〈泰山日出〉 ,62.5×138.5 公分。

李可染 1985 年作〈蘭亭圖〉 ,85×52 公分。

人的人生理想。 ART&COLLECTION

159


找到你的藝術家靈 魂

創作靈魂就是藝術 家 的 名 片 !

暢銷書︽ 人藝術 無 限 公 司 ︾

作者麗莎.康頓最 新 力 作 !

拿起這本書,

準備好起身探索你獨特的創作風格 !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1

݄։࢝గ㕕 。

ʪҎԼ༏ዳ‫ࢸؒظ‬2021/12/31ࢭʫ੥ޯબԼྻ༏ዳํҊ 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 雜誌 □一年12期 或 □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 找到你的藝術家靈魂 作者:麗莎.康頓 定價:400

□A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 贈經典選書 壹本 一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B專案

訂閱價

□ 策展簡史 作者:漢斯.烏爾里 希.奧布里斯特 定價:380

□一年期 NT $1940

□二年期 NT $3670

二年24期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二年期訂戶適用

單買優惠商品7 9 折(以下商品訂閱雜誌優惠價再享8 5 折) 品項 □地獄空 ε⡃䢺୰Ὲˬ䡮೙ӯ䢺700

□李歐和他的圈子─美國畫廊教父卡斯特里的一生 ε⡃䢺ೌୈ䢮⏲၌–♘ሚḑ 䡮೙ӯ䢺620

□JOJO論 ε⡃䢺ᖇ⁰Ј͍䡮೙ӯ䢺480

數量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553/本

$470/本

$490/本

$416/本

$379/本

$322/本

注意事項: 1.單買叢書須加收運費70元,滿千免運。 2.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