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ART&COLLECTION》No.344 2021/05 Preview

Page 1

www.artouch.com

2021 MAY

344

古美術

范寬.再發現

清 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 春季拍賣會 北京保利 2021 NT$180

北京保利2021春拍: 清 徐揚1760年作〈平定西域獻俘禮圖〉, 手卷,紙本設色,43×1865公分。 圖為局部。

專訪故宮「畫琳瑯─貨郎圖特展」策展人童文娥

日本大和文華館「桃山.江戶文化的光輝」展

陽明山房珍寶─潘勝正祕藏漆器、琺瑯器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啟程的美術」展

文化掃墓─尋訪那些民國大師在臺灣的歸葬之所

韓國湖林美術館「共鳴:自然給予的迴響」特別展

東大「《中國繪畫總合圖錄三編》完結紀念」研討會

書品》起收:起訖乾淨

巴黎.倫敦.香港.北京春拍預告

文物醫院》〈紫檀木雕花嵌螺鈿繡壽字紋圍屏〉修復


ら◹ἧゖ ユ⦕ ἃ፥⏌⟨ἠ࿧᫝ 㑳ộ⏠ဵώး䃎䉉 Ꮷώ☤Ⴀ᳝☤⧟ዌら◹᎞⛸㷵 Ꮹ⼉㑸㷵㵨᙮࿜⦕⚌㙼㗋㶉䉉

本書是熟稔博物館領域、並長期觀察國內外藝文機構館所發展的學 者黃心蓉對於這些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書中首先回溯了行政法人 之本,除了爬梳行政法人制度借鏡始祖英國的歷史沿革,以及訪談 英國行政法人機構內的專業從業人員外,還更進一步地深入討論了 秉持「臂距原則」的英國行政法人機構中,董事會、人事、財務及 績效評鑑等層面與政府之間從磨合到共生的過程,並擴及對於歐洲 其他國家的考察。最後,本書回到臺灣,從兩廳院等藝文機構改制 的文化事務脈絡,分析不以信託制管理、獨具臺灣味的法人館舍問 題,為臺灣藝文機構生態做了一次總整理。

0 X V « H

そ㞅࿲ᜯ 㑳ộ⏠ဵ᎞⛸㷵⦕㕞ᣉ 䃒ᭈ㉊

ᢓᇒ

ለ ሲ㋰㋷㑸ᢩᩴኖ⛟

訂購專線: (02)2560-2220 分機300-302 典藏藝術家庭 發行部


編輯手記

千年一瞬,轉瞬千年 展覽宣傳期要提前多久開跑才是好的? 如果有一張千年畫作,被後世不斷地傳移摹寫、謳歌傳 頌、挪用再創,會不想去看本尊真蹟嗎?(我想)如果它 即將展出,提前一年知道消息,提前五個月知道內容, 會降低想望的慾望嗎?(不會吧)

部們心中也是有著赫然的喜樂。這篇若形單影隻,未免太 可惜了,那就讓我們一起「再發現」。由李霖燦的放大鏡 出發,決千古之大疑,「點評看范寬」看宋、元、明、清 乃至近代的名家怎麼看范寬繪畫;「重訪千年行旅─藝 術史研究中的范寬與〈谿山行旅圖〉」好讀版本,告訴讀 者這張名畫在藝術史研究上的進程;「〈谿山行旅圖〉小

這是籌備規劃本期專題「范寬・再發現」所引起的思索。

史」給個歷史年表,從成畫直到今年;「默與神遇─再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去年(2020)夏季,對岸中國報導藝

訪范寬故里的新發現」跟著劉芳如實地踏查,看看自然景

文的媒體,沸沸揚揚地大幅報導臺北故宮將要在今年 10

觀與畫作的印證關係;「尋找范寬 MAP」追尋足跡、跨越

月展出「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

時空出國囉;「〈谿山行旅圖〉ZOOM IN」,還記得故宮

壑松風圖〉」,鎮院三寶合體消息,新聞一出震動了藝術

攝製「筆墨行旅」影片中臨摹范寬〈谿山行旅圖〉的那隻

同好圈。追本溯源此則新聞,為本社社長簡秀枝受邀擔

手嗎?吳繼濤本尊現身以繪畫者的角度引領讀者細看局

任 6 月 29 日「故宮 2020 數位人文線上圓桌論壇」主持人,

部;「回眸;對畫 ─致敬千年〈谿山行旅圖〉」,一窺

在會後交流時得悉此重磅消息,後於個人臉書公開披露。

當代創作者如何追摹再詮釋范寬〈谿山行旅圖〉。這次專

數位人文是近年來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疫情加速了浪

題,保證是今年 10 月「鎮院國寶」的展前超級知識資料

潮,會議中並發表預告了製作中的六支 8K「國寶新視界」

包,扎實有趣。

影片片段,數位鏡頭幫助了肉眼視力,放大清晰了細節。 范寬〈谿山行旅圖〉為鎮院國寶,千年之壽的代表,當然

李霖燦說:「記得劉國松氏對我說過,有一次他對這幅巨

是拍攝對象之一。

軸(范寬〈谿山行旅圖〉)凝眸深思,竟然『感激』得流下 了眼淚!」身為中國現代水墨之父的劉國松,革命與復

感謝數位新視界,更感謝前人好肉眼。范寬〈谿山行旅

興,都為此畫流下了眼淚。編輯部們看完這期的專題後也

圖〉最傳奇性的「發現」故事,當為找到畫家簽名的那一

「感激」得流下了眼淚!「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

刻。李霖燦以生動的文筆記錄下,「我自覺有一種新奇的 預感,將對這幅巨製有新發現或新收穫,於是便手持放 大鏡,在石隙樹縫崖邊著意找尋,心想,萬一給我在什 麼地方找到范中立的題款,那不是可以決千古之大疑了

屬於我。……」陳奕迅的〈十年〉BGM 響起。睽違十年, 范寬〈谿山行旅圖〉本尊真蹟今年再次現身,人生中能有 幾個十年?千年,又有哪幾件畫作能壽千年?轉瞬已是 千年。

嗎?……忽然眼前一亮,我瞥見右下角那一隊馱馬行旅 的後頭,正在闊葉樹蔭的夾隙中,彷彿有兩個字樣在閃

對於一剛開始的宣傳期提問,每個人或許都有答案。但

爍一下。我定了定神,攏近用放大鏡一看,『范寬』二字

想,好作品宣傳一波波,一年前都不嫌早。我們感到很

赫然呈現!」這份無比的喜樂就在一甲子前,千年就這一

幸福,有著不朽的青春、永恆的經典,還有擁有千年經

瞬,此後的我們不斷地希望能「再發現」。

典、讓您典藏的《典藏・古美術》。

所以,在收到臺北故宮書畫文獻處處長劉芳如的投稿〈再 訪范寬故里的新發現〉 ,「新發現」忽然眼前一亮,編輯

34

2021.5

藍玉琦


發行人.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 編 輯 簡秀枝 副總編輯 藍玉琦 企劃編輯 曾令愉

ART & COLLECTION

2021 MAY

CONTENTS

344

1992 年 10 月 1 日創刊 2021 年 5 月 1 日出刊

編 輯 江采蘋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ARTouch.com 總編輯 全媒體數位總編 張玉音 今藝術 & 投資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芷筠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編輯手記

Editorial

千年一瞬,轉瞬千年

藍玉琦|34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ARTouch.com

藝文

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40

總 編 輯 張玉音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瑋 鄧韻琴 社群編輯 許雲喬

專題

特約主筆 吳牧青

Special Report

國際專案企劃 & 編輯 謝盈盈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鄭敏惠 鄧祥彬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中國區業務顧問 宋安平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行動電話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8610-58264541

電話

8610-58264542

傳真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張華 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發行專員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02-25420631

傳真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范寬.再發現 點評看范寬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編輯部|44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江采蘋|46

重訪千年行旅─ 藝術史研究中的范寬與〈谿山行旅圖〉 劉榕峻|50 〈谿山行旅圖〉小史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曾令愉|58

默與神遇─再訪范寬故里的新發現 尋找范寬 MAP

8621-63201402

傳真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郵撥

劉芳如|62

江采蘋|72

〈谿山行旅圖〉ZOOM 〈 〈谿 山 旅圖 山行 圖〉ZOOM IN ─重讀范寬〈谿山行旅圖〉 重讀范寬〈谿 谿山行旅圖〉 吳繼濤|7744 伯丞|82 8 ─致敬 致敬千年 千年〈谿山行 山行旅圖 旅圖〉 〉 沈伯丞 回眸;對畫─致敬千年〈谿山行旅圖〉 回眸;對 回眸 ;對畫─

典藏 ARTouch.com

典藏藝術家庭 Art & Collection APP

࠵ऐᄱथ‫ڸ‬ 訂閱期數

北京保利 2021 春拍:清 徐 揚 1760 年作〈平定西域獻 俘禮圖〉,手卷,紙本設色, 43×1865 公分。圖為局部。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75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鑑賞

Connoisseurship

文化掃墓─ 尋訪那些民國大師在臺灣的歸葬之所 羅啟倫|120

佛誕

時令

Season

江采蘋|88

文物醫院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收藏半世紀,陽明山房珍寶大公開─ 專訪潘勝正祕藏漆器、琺瑯器 藍玉琦|90

人物

Portrait

書品

起收:起訖乾淨 何炎泉|134

論壇

東亞美術研究的回顧與實踐─ 東京大學「《中國繪畫總合圖錄 三編》完結紀 念」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陳雪溱|138

封面

北京保利|144

拍賣

巴黎蘇富比|162 倫敦邦瀚斯|168

Calligraphy

喝玲瓏,賣什細─ 專訪故宮「畫琳瑯─貨郎圖特展」策展人童文娥

展覽

Exhibition

江采蘋|94

Forum

華麗告別世田谷─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啟程的美術」展 山田正樹|102 千花綻放的燦爛時代─ 大和文華館「桃山.江戶文化的光輝」展

Cover Report

宮崎もも|110

古今會心自然中─ 南韓湖林美術館「共鳴:自然給予的迴響」特別 展 陳怡融|116

以小博大─ 清康熙〈紫檀木雕花嵌螺鈿繡壽字紋圍屏〉 修復實錄 王紅梅|128

Auction

北京誠軒|174 中國嘉德|178

展訊

Calendar

佳士得香港|170

北京永樂|181

本月展訊 編輯部|184

為因應網路資訊時代來臨及增加本雜誌內容的廣泛傳播達到藝文推廣之宏效,本雜誌刻正進行藝術網路之建構,以期能結合現代科技,服務更多的讀者。同時為兼顧在本刊投稿作 者之權利,免生著作權之糾紛,本刊特此宣達:即刻起,凡受本刊邀稿,或於本刊投稿經採用者,本刊除將文稿刊登於本雜誌(含電子雜誌),著作人並同意本刊將文稿內容透過網 路廣為傳播,著作人如有不同意見者,應先聲明或保留。

本刊為提供中國藝術文物資訊之交流平台。本刊刊載之拍賣、古玩城、博覽會、商家展覽等市場相關報導,以及商家和拍賣公司於本刊刊登之廣告內容,均不負辨偽鑑真之責。


藝文

藝訊 板塊 2 0 2 1

01

亞洲蘇富比人事新訊 程壽康將任執行主席新職,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蘇富比4 月8 日宣布,蘇富比亞洲區行政 總裁程壽康將於2021 年底落實退休計畫。 在4 月春季拍賣結束後,他將改任亞洲蘇 富比執行主席,並過渡至年底出任榮譽主 席一職。 隨 這 次 變 動, 蘇 富 比 老 闆 之 子 洛 嘉 熙 (Nathan Drahi)將升任亞洲蘇富比董事 總經理,負責公司日常業務。此前,他為 亞洲區商務主管,掌管商業交易及策略性 項目,致力推動蘇富比在區內的發展。洛 嘉熙將與全球及亞洲區眾多同事,特別是 程壽康、黃林詩韻及仇國仕兩位亞洲區主 席,還有亞洲區副主席兼臺灣董事總經理 林宛嫺、亞洲區商務營運董事總經理樓伯 禮等聯手,開拓亞洲業務及與全球業務整 合。(整理

編輯部|資料提供

蘇富比)

程壽康(左)、洛嘉熙(右)。

02

人間池塘 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佛陀紀念館共同主辦「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首度將荷花盛事在高雄佛陀紀念館盛 大展出。本展集合史博館、佛陀紀念館及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輔大博物館研究所、中研院嶺南美術館、歐 豪年文化基金會、華岡博物館等機構典藏之自清至近代名家的荷花作品,如張大千、溥心畬、常玉、吳昌碩、王震、趙叔 儒、李苦禪、趙少昂、王濟遠、吳梅嶺、鄭曼青、吳 平、孫雲生、趙二呆、李奇茂、歐豪年、鍾正山、黃 光男、江明賢、梁丹丰、席慕蓉等,展出逾50 位名家 70 餘件作品。 展名「人間池塘」呼應星雲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而 荷花生長的池塘生態正保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的理想性與盼望。五月南風拂面,以此慶祝 佛陀聖誕、佛陀紀念館10 週年館慶及518 國際博物館 日,藉賞荷雅事,一覽近代文人畫荷之風采。展期自5 月5 日至8 月15 日。(整理

編輯部|資料提供

歷史博物館) 張大千1965 年〈墨荷〉,紙本水墨,148.1×206.4 公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40

2021.5

國立


03

中國考古界年度盛事 2020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獨占三席

4 月13 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之「2020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 發現」在北京揭曉終評結果。本屆入圍的20 個項目來自15 個不同省分,除了傳 統的居址、墓葬,還有祭祀遺址、烽燧遺址等,種類多樣;年代則有史前6 項、 夏商周4 項、秦漢魏晉南北朝6 項、唐宋元明4 項。最終年度十大評選結果,按 時代順序如下: 1. 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跨越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發現中國國 內最早磨製石器及51 個火塘等豐富遺存。2. 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是中 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塚遺址,表明餘姚、寧波乃至浙江沿海地 區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源頭。3.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為目前黃河流域發現 的仰紹文化中晚期規模最大的核心聚落,其都邑之大型建築群已具中國早期 宮室建築的特徵。4.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布局清晰,是夏代早期中原地區新出 現的小型化、專門化之圍垣聚落形態,並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糧倉城。

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出土〈銀質鎏金面飾〉。

5. 河南伊川徐陽墓地:證實文獻所載「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事件,是研究春 秋戰國時期民族遷徙與融合、文化交流與互動的重要資料。6. 西藏札達桑達隆

以上大墓,且出土土雕建築模型、巨幅壁

果墓地:為喜馬拉雅千年墓地,是目前所見西藏西部早期喪葬習俗最具系統性

畫,應是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9. 青海

的墓葬材料,反映當時當地的喪葬

都蘭熱水墓群2018 血渭一號墓:根據出土

傳統。7. 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是

印章釋讀「外甥阿柴王之印」,可知為吐蕃

位於徐州博物館內的東漢大墓,證

時期吐谷渾與吐蕃的政治聯姻而形成的甥

實東漢諸侯王與王后並穴合葬的形

舅關係,為研究唐吐蕃時期絲綢之路提供

式,發現大量西漢封泥,並首次發

重要材料。10. 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

現較為完整的東漢諸侯王彩繪漆。

確認該城晚期為金元之際東北地方割據政

8. 陝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本

權東夏國的南京城故址,早期或與渤海國

次考古發現的三座墓葬,皆為兩室

的立國之城有關。(文.圖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之地上式糧倉。

04

曾令愉)

網際雲端悠遊印學天地 兩岸篆刻印譜數位資料庫

日前復旦大學推出印譜文獻虛擬圖書館「印藏」資料庫(yin.fudan.edu.cn),以金 石學者林章松之松蔭軒(印學資料館)所藏印譜為基礎,複製全文圖版,編撰書志目 錄,配置檢索系統。目前收錄3 個來源、274 位印人、1478 種印譜,公開提供各界瀏 覽並下載使用(限非商業用途),同時也開放各方人士、機構貢獻印譜文獻補充資料

印藏資料庫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

庫內容。 在臺灣,則有由篆刻家黃嘗銘主持的「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www.sealbank.net),2004 年時即已上線並陸續開放,截至 去年(2020)7 月止,計收錄印章及邊款之影像9 萬7061 張、印譜書籍及印學論文影像1 萬5070 張、人物及事蹟之影像2421 張;並有文字資料,包括印人檔1 萬416 筆、印章檔7 萬5357 筆、印譜書籍5174 筆、印學論文檔8668 筆、印學事蹟5670 筆。 該網站採取會員制,非會員者僅能瀏覽基本印訊,加入會員方能讀取完整資料。(文

曾令愉)

ART&COLLECTION

41




點評看范疝 整理│ 整理 │江采蘋

舰疝ኞଘ 范寬,字中立,一說名中正,字仲立。為北宋重要畫家, 在世時已建立聲名,受時人推崇。范寬名聲顯赫,然史 書中對范寬生平紀錄不多,主要見於Ǘ೏ᕧ‫ܕ‬₝けǘ 和Ǘೢ‫ݸ‬₝ㄩǘ ,其餘記載大多改寫自此二段文字。

綜觀原文,可知「范寬」不是畫家本名,乃因性格溫厚寬 緩,而得此稱號。范寬出身陝西華原,常往來於京洛(汴 京、洛陽)之間。范寬原習李成畫法,後來有感與其師 於人,不如師於物、師於心,於是捨棄舊習,旅居終南 山、太華山林間。他親覽風月山嵐,對景造意,終自為 一家,得與關仝、李成等名家並駕齊驅。范寬生平記載 寥寥可數,而公認傳世真蹟唯〈谿山行旅圖〉 ,在材料稀 缺的情況下,歷代古人對范寬與其作品的點評,成為了 解范寬的另一蹊徑。

《宣和畫譜》(成書於 1120) ƾǗೢ‫ݸ‬₝ㄩǘ‫ˏډڰ‬Ǖ൶᥅̣ǖ

ƾǗ೏ᕧ‫ܕ‬₝けǘ‫̣ڰ‬Ǖ൶᥅ᗆᕱ㟓ⓧ̣ǖ

范寬字中立,華原人也。風儀峭古,進止疎野,性嗜酒,落

范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人。性溫厚,有大度,故時

魄不拘世故,常往來於京洛。喜畫山水,始學李成,既悟,

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

乃歎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

趣。雖雪月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思慮。學李成筆,雖

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捨其舊

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取繁飾,寫山真骨,

習,卜居於終南、太華巖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淡,風

自為一家。故其剛古之勢,不犯前輩。由是與李成並行。

月陰霽,難狀之景,默與神遇,一寄於筆端之間。則千巖

宋有天下為山水者,惟中正與成稱絕,至今無及之者。時

萬壑,恍然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挾纊

人議曰: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

也。故天下皆稱寬善與山傳神,宜其與關、李並馳方駕也。

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也。然中正好畫冒雪出雲之勢,

蔡卞嘗題其畫云:「關中人謂性緩為寬,中立不以名著,以

尤有氣骨。

俚語行,故世傳范寬山水。」

46

劉道醇(活動於嘉祐前後,1056-1063)

2021.5


再發現

Rediscovering Fan Kung

ਟ ؎㑆㔻 䢮᨞‫ؽ‬ᑞ ࢦ ⎊ ‫ ྯ ע‬䢲1 0 5 6䢳 1 0 6 3䢯 ◆《宋朝名畫評》卷二〈山水林木門第二〉 范寬以山水知名,為天下所重。真石老樹,挺 生筆下,求其氣韻,出於物表。而又不資華飾, 在古無法,創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樹根浮淺, 平遠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

㒹⩮ⴺ 䢮᨞‫ؽ‬ᑞᶐഔ‫ྯע‬䢲 1 0 6 8䢳 1 0 7 7䢯 ◆《圖畫見聞誌》卷一〈論三家山水〉 唯營丘李成、長安關仝、華原范寬,智妙入神, 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圖畫見聞誌》卷四〈紀藝下〉 范寬,字中立,華原人,工畫山水,理通神會, 奇能絕世。體與關、李特異,而格律相抗。

㒹ᶐ䢮☼ 1000 䢳1087 ྯ䢯

ᦋ ሳ䢮1 0 3 1䢳 1 0 9 5䢯

◆《林泉高致》〈山水訓〉

◆〈圖畫歌〉

今齊魯之士,惟摹營丘;

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仝 深,枯木關仝

關陝之士,惟摹范寬。

極難比。

⳹㍣䢮 1 0 3 7䢳 1 1 0 1䢯 ◆《東坡全集》〈又跋漢傑畫山二首〉(之一) 近歲惟范寬稍存古法,然微有俗氣。

ART&COLLECTION

47


萬蔩‫ݥ‬Ꮈ绗Ӿጱ舰疝膏̻虗ઊᤈ碟瑽̼

重訪千年行旅 文.圖|劉榕峻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宋巨碑山水代表作,也是鎮院三寶之一的范寬〈谿 山行旅圖〉 ,是故宮文物中的超級巨星,被比擬為故宮或東方的〈蒙 娜麗莎〉(Mona Lisa),每睽違數年於世人眼前亮相,總引發熱烈的 討論與迴響。今年 10 月故宮將再度展出〈谿山行旅圖〉 ,本文特別擇 要回顧范寬及其〈谿山行旅圖〉於目前藝術史研究中的成果,也包括 幾則有趣的軼聞故事,提供觀展賞畫時按圖索驥之樂趣,以饗畫迷 與讀者。

‫ ڋ‬ໝ‫ܕ‬₝ⅲ㌪ˠ̃モ 1958 年 8 月 5 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1913-1999)偕 國外學者與故宮同仁在臺中北溝一起觀看〈谿山行旅圖〉時,在畫中 右下角行旅後方樹叢間發現了畫家范寬的簽名,他形容自己此一發 現之喜樂,可與著名考古學者裴文中(1904-1982)發現周口店原人 頭骨相比擬。「我自覺有一種新奇的預感,將對這幅巨製有新發現或 新收穫,於是便手持放大鏡,在石隙樹縫崖邊著意找尋,心想,萬 一給我在什麼地方找到范中立的題款,那不是可以決千古之大疑了 嗎?……忽然眼前一亮,我瞥見右下角那一隊馱馬行旅的後頭,正 在闊葉樹蔭的夾隙中,彷彿有兩個字樣在閃爍一下。我定了定神, 攏近用放大鏡一看,『范寬』二字赫然呈現!我沒有敢就聲張,但審 視再三證明無訛後,一片無比的喜樂悠然湧上心頭,我不知道世間 更有何樂,遙想裴文中氏發現周口店原人頭骨時其喜樂當亦同樣飽 和。」這段文字收錄在〈范寬谿山行旅圖:故宮讀畫劄記之一〉一文 中,發表於《大陸雜誌》17 卷 10 期(圖 1)。這個中國繪畫史的重大 發現與重要時刻,如今從李霖燦幽默風趣、妙筆生花的文字讀來, 仍如此扣人心弦,讓人印象深刻。 細讀該文,可知當時李霖燦雖然發現了范寬的簽名,驚喜之餘,一 時還未敢輕信其為真,後來經過一番辯證,才確認簽名的真實性。 主要是因為宋代《宣和畫譜》、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以及劉道醇 《聖朝名畫評》等畫史文獻都指稱范寬原名為范中正或范中立,因性 情溫厚有大度,有謂性緩為寬,而被時人稱為范寬。換句話說,「范 寬」是他人所取的綽號,而非畫家本名。按常理而言,畫家自當不會

50

2021.5

圖 1 《大陸雜誌》17 卷 10 期(1958)收 錄李霖燦〈范寬谿山行旅圖:故宮讀畫 劄記之一〉。


再發現

Redisco scovveri rin ng Fan Ku Kung

將別人稱呼自己的綽號簽署在作品上。雖然此說在畫 史上似成常識或定論,然而李霖燦在文末補記,他在 米芾《畫史》見到另一段關於范寬的記載:「丹徒僧 房有一軸山水,與(荊)浩一同,而筆乾不圜,于瀑 水邊題華原范寬,乃是少年所作……」等語(圖 2), 證明有署名「范寬」之例,始消除了上述疑慮,也增 加范寬名款的真實性。 耐人尋味的是,臺北故宮院內一直有傳聞,歷來記念 院慶或人物的一些文章,也曾提到其實范寬〈谿山行 旅圖〉的隱藏版簽名並非李霖燦首先發現,而是經由 院內的顧寶人牛伯(負責捲收、展掛書畫的資深技工 牛性群)的「指引」,才有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的定 案。是耶?非耶?或許只有留待後人去印證了。 圖 2 米芾《畫史》中關於「范寬」名款的 記載。書影引自宋 米芾《畫史》(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人人文庫影 汲古閣本),頁 13。

此外,范寬名款是否真的遲至 1958 年才被李霖燦所 發現?中國古代書畫鑑定七人小組之一的啟功(1912-2005)於 2004 年出版的《啟功口述歷史》提及,青少年時期(約 1920 年代)教導自 己作畫的老師,常帶他到當時剛開放的故宮看畫,因此他很早就對 郭熙〈早春圖〉、范寬〈谿山行旅圖〉等名作印象深刻,對畫中樹叢 下有「范寬」兩個小字的名款更是清楚地印在腦中云云。此說出自啟 功晚年的回憶和口述,或許有誤,但卻也讓人留下無限想像空間: 「范寬」簽名是否早在 1920 年代即為人所查覺? 啟功甚至以此畫有「范寬」二字簽名,認定畫家不可能在畫作上簽上 他人稱呼自己的「諢號」,斷定〈谿山行旅圖〉為贗品。然而啟功此 說並不被多數學者認同,例如同為古代書畫鑑定小組成員的謝稚柳 (1910-1997),即在《鑑餘雜稿》一書反駁這樣的說法,他也引用 上述米芾《畫史》的記載,認為「范寬」為綽號的說法,在當時雖然 普遍,但只是一種傳說。尤其米芾、郭若虛和劉道醇皆為北宋人, 但米芾顯然並不認同此說,否則也不會以那幅畫作為依據,論證范 寬與荊浩的藝術淵源。事實上,從米芾所舉的例子看來,范寬從少 年時期起就開始用這個名字了。

ART&COLLECTION

51


ٚ我舰疝硲᯾ጱ碝咳匍

默與神遇 文.攝影│劉芳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 )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宋山水畫巨匠范寬(約 950-1031 間),籍貫陝西華原,即現今陝西省銅川市的耀州區。當 地現在還有一條街以「華原」為名,並豎立牌坊,上面的匾額以柳公權(778-865)書體鐫寫 「華原街」三字。因著這層地緣關係,范寬亦屢次被後人稱呼為范華原。(註 1) 2011 年 12 月底,筆者應西安文理學院之邀,首度前往銅川耀州參訪。當時,雖震懾於能夠親眼 見識范寬的故鄉風物之美,不過受限於時間短促,而且嚴冬裡山川積雪凝凍,木葉搖落蕭索, 總感覺意猶未盡,未能掌握周全。因此,2018 年 6 月間,筆者決定再度往訪銅川照金山脈,目 的就是希望能補苴當年所未見,尤其是春夏之際,林巒草木華滋的景象。(註 2)透過實景與范 寬〈谿山行旅圖〉的交互參照,援以追索出畫家筆墨造境的源頭。

ॱ ᓣ̧ㄗ 徽宗敕撰《宣和畫譜》(1120)中,記載御府收藏的范寬作品,凡 58 件(註 3),但其中並無與 〈谿山行旅圖〉同名之作,今名應是根據畫面上方詩塘董其昌(1555-1636)的題記「北宋范 中立谿山行旅圖」(圖 1)而訂定。從畫中草木葱欝的景象來推斷,此作初始的品名,比較可 能是《宣和畫譜》裡提及的〈夏山圖〉、〈夏峰圖〉或者〈夏山煙靄圖〉。 〈谿山行旅圖〉是以雙幅絹拼合而成,全畫縱 206.3 公分,橫 103.3 公分。此畫在近、中、遠三 段式的基本架構中,藉著推高主山、拉近中景、細膩描繪近景行旅,與巍峨山勢形成強烈對 比等手法,締造出一種如臨真境的壯偉意象。長期以來,研究學者對此作在藝術史上的崇高 地位,已大致定調,惟畫中所繪景致究竟位在何地,卻迄無明確的答案。然而范寬對景物細 節的描繪,又是如此地真實,總讓人心生期待,希望能找出畫中取境的可能元素。 宋代著錄中,對范寬的行蹤記錄得相當簡略。郭若虛《圖畫見聞誌》(1085),僅說范寬「嘗 往來雍雒間」(註 4),徽宗敕纂《宣和畫譜》則記載他「常往來於京洛」,「卜居終南、太華 岩隈林麓之間」。「雍雒」與「京洛」約當今日陝西關中到河南洛陽之間。終南山指的是陝西 境內的秦嶺山脈;太華山又稱西嶽,在西安東側,與秦嶺相接。筆者請教過曾親自往訪終南 山、太華山的學者,包括韓長生、丁羲元等人,他們都表示在這幾個地方,迄未發現與〈谿 山行旅圖〉中相同的岩峰巨壁。可見此圖的創作原型,並不在上述地點。 近十年來,幾位學者透過實景勘查,相繼撰文指出(註 5),〈谿山行旅圖〉與范寬故里附近 的照金山脈,無論石質與林相,均頗有相通處,這也是筆者探訪照金的主因。底下即例舉所 見,用資比對。

62

2021.5


再發現

Redisco scovveri rin ng Fan Ku Kung

圖 1 國 寶 北 宋 范 寬〈谿 山 行 旅 圖〉軸, 絹 本 淺 設 色, 206.3×103.3 公分,國立故宮博 物院藏。

ART&COLLECTION

63


᯿捝舰疝̻虗ઊᤈ碟瑽̼

〈 谿 山 行 旅 圖 〉Z O O M I N 文│吳繼濤(書畫創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兼美術系主任 書畫創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兼美術系主任) )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部

在中國美術史中,水墨山水發展的重要折轉,就在五 代至北宋之間,當時北方畫派以荊浩、關仝、李成(營 丘)、范寬(華原)為代表,南方畫派以董源、巨然為 主流,著重描述區域地理環境的特定風貌,李霖燦將這 個時期稱為山水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可惜隨著時局的爭 亂與毀損,上述畫家傳世作品唯一沒有疑義的,恐怕就 僅剩〈谿山行旅圖〉。

關於范寬的生平,北宋劉道醇在《聖朝名畫評》是這樣 記載的:「范寬,名中正,字仲立,華原人。性溫厚, 有大度,故時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 目四顧,以求其趣。雖雪月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思 慮。學李成筆,雖得精妙,尚出其下。遂對景造意,不 取繁飾,寫山真骨,自為一家。故其剛古之勢,不犯前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三張北宋國寶 —范寬〈谿山行

輩。由是與李成並行。宋有天下為山水者,惟中正與成

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 ,以〈谿〉

稱絕,至今無及之者。時人議曰:李成之筆,近視如千

作年代最遠。三張畫中,論繪畫技巧細膩精熟、恬淡空

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

闊,屬郭熙最為;李唐屬於筆勢凌厲、法度森然,至於

也。然中正好畫冒雪出雲之勢,尤有氣骨。」

范寬則是質樸渾厚、氣勢雄強。

北宋末年的《宣和畫譜》亦載:「范寬字中立,華原人

范寬的質樸渾厚,展示在筆墨的嚴謹與變化,氣勢雄

也。風儀峭古,進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

強則體現於空間營造的層次與骨力。大約在公元 1000

往來於京洛。喜畫山水,始學李成,既悟,乃歎曰:『前

年前後,出身華原的范寬完成了〈谿山行旅圖〉,他所

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

形成的承傳與影響,得以與李成並立。數十年後郭熙

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舍其舊習,

《林泉高致》便記載著:「今齊魯之士惟摹營丘,關陝

卜居於終南、太華巖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淡,風

之士惟摹范寬。」直至明代的吳門、清初四王仍與之遙

月陰霽,難狀之景,默與神遇,一寄於筆端之間。則

相應和。20 世紀中期,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在這批文

千巖萬壑,恍然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

物南渡的 1950 年代,隨著藝術史學者高居翰、方聞、

急欲挾纊(按:棉袍)也。故天下皆稱寬善與山傳神,

李霖燦等人相繼引薦以及范寬簽名的發現,〈谿〉作逐

宜其與關、李並馳方駕也。蔡卞嘗題其畫云:『關中人

漸確立其為臺北故宮鎮院之寶的氣勢,且對兩岸近代水

謂性緩為寬,中立不以名著,以俚語行,故世傳范寬山

墨書畫家影響甚鉅,如余承堯(1898-1993)、李可染

水。』」

(1907-1989)、江兆申(1925-1996)、于彭(1955-

74

2014)等,無一不在這個基礎上質變且擴延。

2021.5


再發現

Redisco scovveri rin ng Fan Ku Kung

17

13

16

15

8 9 7 12

14

6

4

5

10

國寶 北宋 范寬〈谿山行旅圖〉 軸,絹本淺設色,206.3×103.3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1

2 1

3 ART&COLLECTION

75


膌碇‫܉‬ଙ̻虗ઊᤈ碟瑽̼

回 眸;對 畫 文│沈伯丞(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 ) 圖│耿畫廊、亞洲藝術中心、大未來林舍畫廊、高雅婷

如果要從中國水墨繪畫歷史中舉出一件作品,其藝術成就如同達文西〈蒙娜

相當悠久、綿長的美學歷史脈絡與

麗莎〉之於西方藝術史,或具有委拉斯貴茲〈宮娥圖〉對後代藝術歷史的那

藝術觀念的建構歷史,一方面是畫

般影響力,那麼范寬〈谿山行旅圖〉絕對是眾多東西方中國藝術史大師的口

作本身已然存在千年以上,另一方

袋名單。

面則是其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持

從作品誕生的那一刻起,〈谿山行旅圖〉便一直是歷代畫論討論的對象,無 論是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劉道醇《聖朝名畫評》,亦或者是元代夏文 彥《圖繪寶鑑》,都可以看見范寬〈谿山行旅圖〉如何確立了水墨山水的美 學、構圖乃至於相關構成元素的明確標準。可以說,爾後山水繪畫的構成, 始終是圍繞著樹、林、水際、石與峰巒等基本繪畫元素展開討論與探索。

續影響著後世名家的水墨表現與美 學思考,至今不歇。從另一個角度 看〈谿山行旅圖〉歷史,其實正是 歷代後世藝術家在作品創成後的千 年藝術行旅,一段持續了千年的凝 視與對話的歷史。每一件因它而生

更重要的是,〈谿山行旅圖〉於歷代騷人墨客手中流傳時,對於後世文人畫

的新作品,都是藝術家對於范寬筆

家在繪畫創作上的直接影響與啟發。其中最為知名的,或許是讚嘆〈谿山

意的回眸與對畫。

行旅圖〉為宋畫第一的董其昌,從其作品〈倣范寬谿山行旅圖〉可以看見董 其昌對於范寬作品精細的臨摹與研究,由整體的構圖乃至於細部的構成元 素,於其臨仿作品中無不鉅細靡遺地演繹一次。然若細較范寬與董其昌的作 品,依舊可以看見二者在藝術表現乃至作品氣質上的鮮明差異。

⓹˙⓹䢲ખ˙ખ䢲₝˙₝䢲 ⦪ᕖᆔॼ 清 末 對 於「水 墨」、「山 水」藝 術 創作,出現劇烈變革的呼聲和響應

關於范寬與董其昌的差異,值得看重的是「臨摹」這個觀念真正的價值與意

的現象,其實早在清初石濤撰寫的

義。倘論「臨摹」,可以想見的是董其昌具備深厚的書畫教養、精湛的描繪

《畫語錄》便已指出問題:「嘗憾其

技術以及繪畫結構與元素分析能力,儘管「臨摹」講求筆法、氣韻、格制、

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於

氣象儘可能接近原作,但真正意義或許在於對原作整體的深刻認識,從美學

似則不廣……」簡單地說,「臨摹」

精神乃至於最瑣細技巧表現的完整理解,也因此,真正的「臨摹」與其說是

已然僵化成為了單純的「模仿」,

藝術作品的模仿練習,毋寧更像是對於藝術作品的研究與再詮釋。而恰是企

此所以陷入了「識拘於似則不廣」

圖對藝術名作再詮釋的心境,讓「臨摹」的實踐跨越了「偽造」的框架與思

的 錯 誤 認 知 中。 這 僵 化 窒 息 的 風

維,而更像是以「重構式創作」向過往大師名作「致敬」。

氣,讓康有為 1917 年在《萬木草堂

從「致敬」的角度重看歷代水墨名家對於先人的「臨摹」,其基本的心態正如 西方歷代藝術家在悉心研究大師的名作後,以自己的創作方式重新演繹一次 歷史上的傑出佳作,無論畢卡索再詮釋委拉斯貴茲的〈宮娥圖〉或塞尚再詮 釋馬內的〈奧林匹雅〉均是如此。董其昌等人對〈谿山行旅圖〉的「臨摹」, 這種向歷史致敬的創作實踐都是藉由面對經典傑作,嘗試以個人的創作研究 與實踐去回應自己憧憬的作品,進而跨越、開拓個人的創作瓶頸與視野。

藏畫目》的序言中寫下:「中國近 世之畫衰敗極矣。」可惜從康有為 到徐悲鴻等人的寫實水墨革新,對 於水墨山水的思考依舊停留在舊有 「材 料」、「技 術」與「工 具」的 箝 制中。真正的革命發生於 1960 年代 戰後的臺灣,自劉國松以及五月畫

再以「致敬」看〈谿山行旅圖〉的藝術史及美學意義,〈谿山行旅圖〉構成了

82

2021.5

會、東方畫會的變革中誕生。


再發現

Redisco scovveri rin ng Fan Ku Kung

張宏圖 1998 年作〈范寬-梵谷〉,油彩畫布,162.6×81.3 公分。 圖 耿畫廊。

張 宏 圖 2003 年 作〈范 寬 - 梵 谷 NPM〉, 油 彩 畫 布, 177.8×88.9 公分。圖 耿畫廊。

這場革命真正地體現了石濤「筆不

以全新的藝術致敬姿態,〈谿山行旅圖〉在現、當代藝術中,有了更為豐富

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

與多樣性的再詮釋與表現,而范寬的藝術視野更跨越了千年和現、當代的創

的觀念,恰恰是這個將山水從筆、

作者有了全新的聯繫。

墨、宣紙以及泥古的皴法中解放出 闊與自由的面貌。與此同時,後起

ᖥ⾾̃㏉䢮ㅌ䢯 ཯೒ॱǕ ⪋ ങ Ŷ ᚜ ㅠ ǖ

藝術家對於〈谿山行旅圖〉的再詮

於中國風起雲湧的文革時代,在破四舊與立四新的口號與社會氛圍裡成長的

釋,一如西方現、當代藝術家的致

張宏圖,對於「傳統」與「水墨」的認識態度,恐怕與其他傳統歷史文化一

敬姿態,可以採取幽默、挑戰、拆

樣,視之「禁忌」遠多於「資產」。因此,張宏圖的〈范寬─梵谷〉存在著更

解等不同的姿態、視角,重新凝視

多的符號與意識型態操作遊戲格局,藝術家以梵谷的筆法及油畫形式,重新

經典,並以自己的風格與見解與之

描繪范寬的作品,通過繪畫筆觸與皴法的對喻,藝術家嘗試將傳統的山水注

對話。

入西方繪畫的表現性技巧。這樣的操作,可以視為一次對於傳統東、西方繪

來的變革,讓「山水」有了更為寬

ART&COLLECTION

83


時令

19

星 期 三 :('1(6'$<

辛丑年 農曆四月八日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浴佛偈〉 ,

晚明〈誕生佛〉,銅鎏金,通高 20 公分,

出自唐 義淨譯《浴佛功德經》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生於古印

傳宋 蘇漢臣〈灌佛戲嬰〉

度之迦毗羅衛國,相傳釋迦牟尼自母親摩耶夫

在富麗的庭院,四名童子浴佛為戲,一名手扶誕生佛像臺座,一名持

人的右脅出生後,種種瑞象發生,天雨花香、

水瓶欲澆灌佛像,身旁的童子取香花供佛,另一位則合十跪地敬拜,

仙樂奏鳴,龍王吐水沐浴太子,人天共同慶祝 佛陀的降生。關於佛誕的日期,各地因教派和

沉浸遊戲之中。全幅勾描精細,童子衣著帶有華美圖案,頸戴瓔珞, 畫中欄楯、圓毯無不精美,佛前尚有冰裂紋瓷瓶供奉靈芝,一副富貴 人家景象。

曆法而略有不同,漢地一般以農曆四月八日為 佛誕日,又稱為「浴佛節」、「灌佛節」,佛教

晚明〈誕生佛〉

信徒於此日舉行法會,以香湯盥洗佛像,模仿

銅製鎏金,依尺寸推斷,應為過去浴佛儀式所使用。傳說釋迦牟尼

佛陀誕生時的情景,亦象徵洗滌心靈、護持佛 法。(文

江采蘋)

誕生後即步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獨 尊」,此舉成為誕生佛常見的形象。此尊誕生佛頭頂無肉髻,方頭大 耳,身形圓胖,菱角嘴輕揚,身著牡丹紋肚兜,造型具有中國戲嬰的 趣味,與傳宋蘇漢臣〈灌佛戲嬰〉畫中的嬰孩、誕生佛像相映成趣。

88

2021.5


傳宋 蘇漢臣︿灌佛戲嬰﹀,絹本設色,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 159.8×70.6

國立故宮博物院。

89

ART&COLLECTION


展覽

喝玲瓏,賣什細 專 訪 故 宮「畫 琳 瑯 ─ 貨 郎 圖 特 展」 策 展 人 童 文 娥

購物魂,在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畫琳瑯─貨 郎圖特展」,讓古代流動小販「貨郎」在展廳盡情兜售 五花八門的商品。展覽名稱「畫琳瑯」源自臺灣古早生 活記憶,過去以閩南語稱沿街叫賣為「喝玲瓏,賣什 細」,「喝玲瓏」音近「畫琳瑯」,恰似形容貨郎琳瑯滿 目的商品。展覽分成「國寶—李嵩市擔嬰戲」和「畫琳 瑯—貨郎圖」兩單元,前者將李嵩〈市擔嬰戲〉單獨一 室展出,突顯國寶的尊榮;另一單元則呈現歷代各式各

文|江采蘋 攝影|曾令愉

樣的貨郎圖。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究員童文娥透露,二年前即有展覽想法,引發動機的是 二幅自 1990 年後即未展出的貨郎圖─傳宋蘇漢臣〈貨 郎圖〉軸(見圖 8)與明人〈貨郎圖〉軸(見圖 6),睽違 已久,趁此機會,讓國寶李嵩〈市擔嬰戲〉與院藏貨郎 圖一同展出。

畫琳瑯 —貨郎圖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1/4/13-7/13

走進展場,殷紅的展版映入眼簾,眾多貨郎圖像被放大 為等身大小,貨郎飛揚的神色與貨品一一分明,置身展

94

2021.5


〈臺北故宮貨郎圖特展〉

廳,宛如步入熱鬧的市集。童文娥笑稱:「有人問我 為什麼主視覺要用紅色?因為遇到貨郎、看到琳瑯滿 目的貨品,有熱血澎湃的感覺。」懷著血拼的心情, 隨策展人訪貨郎去。

國寶 宋 李嵩〈市擔嬰戲〉 ◆南宋人物畫極致 在本次特展,208 展間成了真正的「國寶專室」,中 央展櫃展示李嵩〈市擔嬰戲〉(圖 1),左方展版將畫 中的貨郎擔放大展示,細數貨物的品項;右方展櫃則 是貨擔的實物展示,由故宮熱心同仁提供泥娃娃、面 具、虎頭鞋、陶杯盤,仿擬貨郎琳瑯滿目的商品,一 切皆是為了襯托國寶的傑出不凡。 李嵩為南宋畫家,擅人物、花卉,更是界畫高手,技

圖 1 國寶 宋 李嵩〈市擔嬰戲〉 ,冊頁,絹本設色, 25.8×27.6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巧高超,據傳他年輕時為木工,練就了不使用界尺

ART&COLLECTION

95


展覽

華麗告別世田谷 靜

館「 啟

堂 程

文 的

庫 美

術」 展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世田谷現址。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是由三菱財閥(今日的三菱集團)第二 代社長岩崎彌之助(1851-1908)、第四代社長岩崎小彌太 (1879-1945)父子兩代所設立,收藏約 20 萬冊古籍(漢籍 12 萬冊、和書 8 萬冊)和 6500 件東方古美術品,包括 7 件國 寶和 84 件重要文化財,其中又以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陸心 源(1838-1894)舊藏 4400 冊圖書在內的宋、元版古籍,和 中國陶瓷至寶〈曜變天目〉,最廣為海內外知悉。 2020 年是三菱創業 150 週年,作為紀念事項之一環,靜嘉堂 文庫美術館位於世田谷的展廳將在 2022 年遷至東京市中心 丸之內的明治生命館一樓。2021 年 4 月 10 日至 6 月 6 日所舉

文|山田正樹(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學藝員) 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翻譯|何玉新

辦的「啟程的美術」展覽,是世田谷展廳所舉行的最後一次 展覽。這場展覽被定位成前往丸之內的「啟程」,以古今的 啟程與隨之而來的「相遇」和「離別」作為主題,介紹人們 所嚮往的理想鄉之旅,以及歷代傳承下來的名品旅途,同時 回顧靜嘉堂 130 年間的歷程。 本次展覽也將一舉公開靜嘉堂所收藏的 7 件國寶。此乃自

102

啟程的美術

1998 年 以 來, 時 隔 23 年 再 度 全 數 展 出, 對 世 田 谷 展 廳 而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2021/4/10-6/6

言,則是 7 件國寶第一次、也將是最後一次於此齊聚一堂的

※ 展期間輪替展品:前期 4/10-5/9;後期 5/11-6/6

機會。

2021.5


〈靜嘉堂文庫啟程的美術展〉

圖贈送給他人。 物語中也留下很多這類啟程的意象。 例 如《伊 勢 物 語》此 部 作 品, 主 人 翁 「昔男」帶有平安時代貴族歌人在原業 平(825-880)影子,物語中就有「東 下」(譯按:指從京都前去關東地區) 這樣一個章節。而在《西行物語》中, 則有西行(1118-1190)為尋求「瀟灑 遁世」,捨棄武士身分和家人而出家, 行遍諸國,尋訪古代和歌中曾吟詠過 的名勝。物語中旅行意象不僅通往現 實,有時也導向了異世界,如在佛教 或道教傳說中,就創造出經歷冥府或 地獄而重新復活的故事。人們用豐富 的想像力,塑造了那些未知的世界。 陳賢〈老子過關圖〉(圖 1)描繪春秋戰 國思想家老子的故事。預感周朝即將 衰敗的老子,騎在牛背上,向西啟程。 據說他到了函谷關後,將《道德經》授 予尋求其教誨的官員尹喜,便不知去 向。由款署「碧水陳賢寫 贈」,可知這 是一幅為了贈答而繪製的作品。誠如 老子授予尹喜《道德經》後即出關,這 件畫作想來是師父將老莊思想傳予弟 子後,作為餞別所致贈的一種送別圖。 繪製本圖的陳賢(約活動於明末),主 要活動於福建省泉州的黃檗寺院,擅 圖 1 重要美術品 明至清(17 世紀)陳賢〈老子過關圖〉。 (通期展示)

圖 2 重要文化財 室町時代應仁元年(1467)九淵龍 賝〈萬里橋圖〉。(通期展示)

作觀音、羅漢等黃檗風佛教繪畫,而 罕見如本圖之故事畫。

以下將根據展覽的構成來介紹其中的看點和展品。

啟程:相遇和別離的故事 日本的春天,總重複上演著畢業、入學、離職、就職等諸多別離和相遇。自 古在東方,每逢這般時節,人們便會致贈詩歌或書畫,作為餞別的紀念。

〈萬里橋圖〉(圖 2)畫的是四川省成都 南郊萬里橋的故事。萬里橋之名,據 說源自三國時代赴吳使者費禕對諸葛 孔明所說的「萬里之行,始于此橋」一 語,又因唐代詩人杜甫之句「萬里橋 西一草堂」而知名。橋上人物應當是

例如在禪的世界裡,會將示以開悟之道的話語或佛法的真理,書寫為詩文形

孔明,而草堂人物大概是杜甫吧。可

式的墨蹟,贈送給弟子或朋友。此外,唐代詩人王維和李白在其送別詩中所

以說,這是巧妙描繪出相遇、別離、

吟誦的青翠柳樹和離岸船隻,亦成為離別的象徵而被繪入圖畫中,作為送別

帆船等母題的故事人物畫,同時也是

ART&COLLECTION

103


鑑賞

文化掃墓 尋訪那些民國大師在臺灣的歸葬之所 文.攝影|羅啟倫(博理基金會研究員)

隨著岳南《南渡北歸》蔚為話題,民

寫的碑銘書法。今繼續尋訪這些逐漸

國大師的故事再度掀起風潮。當時選

為人淡忘的民國大師在臺灣的歸葬之

擇來到臺灣的知識分子,除了隨機構

處,聊表後輩晚學的一點敬意。

遷移者,絕大多數都在國共之間做出 了他們的政治選擇,一如那些選擇留

從政文官

在大陸而不赴臺者。

于右任、王雲五

戰亂動盪,江流濤濤,個人命運隨時

于 右 任(1879-1964)是 中 華 民 國 的

代大輪而離散各地,每個大師的故事

開國元勳之一,以其清望長期任職監

都不一樣。這批文化大師中,有人居

察院長。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于右

住臺灣大半輩子,最終卻長眠他處;

任政務清暇,與藝壇互動密切,並重

有人一輩子未曾踏足臺島,卻歸葬於

新整理推動其早年「標準草書」,成

斯。 筆 者 去 年(2020)7 月 曾 於 本 刊

為當時臺灣書壇發展的重要動力。于

發表〈臺靜農三碑與其衡方碑風隸書

右任 1964 年過世之後,墓址選在大屯

試析──趨訪董作賓、英千里墓與沈

山山巔北麓,乃為依其遺願葬於高山

以遠眺北海岸,至今仍是許多書法愛

剛伯紀念亭〉,談述書法名家臺靜農

之巔,以北望故國神州。其墓(圖 1)

好者常訪之地。其墓表(圖 2)由當時

(1902-1990)為 其 三 位 學 界 好 友 書

型制恢弘,左右牌坊,上下三層,可

司 法 院 院 長 謝 冠 生(1897-1971)以

圖 2 于右任墓表,張群撰文、謝冠生書丹。

120

2021.5

圖 1 于右任墓。


碩士時,王雲五為其答辯委員之一, 故有「門生」之稱;王雲五亦長年擔 任故宮來臺之後的管理委員會委員, 故有故宮書畫處研究員張光賓親為書 丹。 也 因 故 宮 這 層 緣 故, 墓 表 上 方 「王雲五先生墓園」七字題榜,雖未落 款,但細究筆意仍是當時故宮副院長 江兆申所書。王雲五墓有「金文」、 「張書」、「江榜」,亦可為三絕了。 圖 3 王雲五墓表,金耀基撰文、張光賓書丹。上方「王雲五先生墓園」題榜應是江兆申所書。

中研院與臺大學者 胡適、傅斯年

隸書所寫,尤引人矚目。國民黨內向

市樹林區山佳淨律寺佛教公墓。其墓

有四大書家之稱,草書于右任、篆書

形制上下二層,後倚大棟山分稜,前

吳稚暉、楷書譚延闓、隸書胡漢民。

望大漢溪河谷,亦富格局。墓表(圖

教單位奉命遷臺,以故宮博物院、中

有別於胡漢民〈曹全碑〉秀麗風格,

3)由門生金耀基撰文、張光賓書丹。

央研究院、中央圖書館、中央博物院

謝冠生的隸書取法〈漢魏石經〉,斬釘

金耀基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研院

等 機 關 為 主, 時 教 育 部 長 杭 立 武 設

截鐵、平整莊嚴,隸書造詣並不下於

院士,1950 年代在臺灣政治大學攻讀

「聯管處」統籌各館事務。臺灣局勢穩

除了中央行政機關,當時亦有不少文

胡漢民。臺灣不少廟匾、對聯皆出自 謝冠生之手,于右任墓表當是其書藝 頂絕之代表作。 王 雲 五(1888-1979)是 民 國 時 期 知 名出版家,主持上海商務印書館,並 發明四角號碼檢字法。對日抗戰勝利 後, 先 後 任 經 濟 部 長、 財 政 部 長。 1948 年發行惡名昭著的金圓券,是其 生平一大失著,旋遭彈劾下臺。他在 香 港 猶 疑 二 年 後, 於 1951 年 來 臺。 以一介出版家身分從政的王雲五,最 終留下聲名的還是商務印書館,為當 時臺灣貧乏的出版業帶來成體系的知 識引介。1979 年過世之後,葬於新北

圖 4 胡適墓。

圖 5 胡適墓著名的白話墓誌銘,毛子水撰文、王壯為 書丹。目前墓誌為 1972 年重摹立石。

ART&COLLECTION

121


書品

書法中的起、收是每個筆畫的頭尾,地位猶如開胃菜與甜點,雖然 不 是 主 食, 但 是 卻 扮 演 著 餐 點 成 敗 的 關 鍵。 晚 清 碑 學 大 家 趙 之 謙 (1829-1884)致好友魏錫曾(1828-1881)信中提到:「弟此時始悟 通,自家作書大病五字,曰:『起訖不乾淨。』」所謂「起訖」,很清

起收: 起訖乾淨 文|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 圖|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

楚是指起筆與收筆,也就是書家講究的細節。若連趙之謙這大師等級 的書家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才能悟通此理,一般人肯定要花費 更久,更甚者一輩子都搞不清楚。 起、收筆的動作與型態,因應字體(篆、隸、楷、行、草)而有一定 的差異,然而整體「乾淨」之要求卻是相同的。乾淨的線條品質在毛 筆運行距離較長時比較容易達到,因為當筆毫平鋪於紙面上,不太會 出現不聽使喚的賊毫,偶然現身者也會被順向的毫毛大軍帶往正確方 向。以楷書為例,起筆與收筆涉及筆鋒方向的劇烈變化,加上操作空 間極為有限,相當考驗書寫者的控筆能力,一旦筆畫出現不預期的毛

5

4

10

9

14

13

國寶 宋 朱熹《易繫辭》 14 開,紙本,本幅 36.5×61.8 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館藏。 朱熹(1130 - 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 婺源(今屬江西)人。此冊所書內容節錄自《易 經》的〈繫辭〉上、下傳及〈說卦傳〉 ,共14 開, 是朱熹存世僅見的大字墨蹟。每行僅書寫二字, 結體上重下輕,筆勢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劍斫 陣之勢,字字筋骨突出,強健有力,筆畫墨色 黝黑,時而又現飛白,精神顯得格外奕奕,為 古代傳世大字書法中之佳作。 (序號為冊頁開數順序)

134

2021.5


渣狀況,就表示無法隨心所欲地操控 筆 毫, 對 於 毛 筆 的 掌 控 技 巧 尚 待 加 強。書法如同音樂、舞蹈,如果連基 本音準或動作都無法確實達到,就表 示技巧仍待加強,遑論高深的藝術造 詣。這樣簡單的道理在音樂、舞蹈中 相當清楚明瞭,然而一遇到書法就變 得模糊不清,讓許多人把技巧的不足 與幼稚視為藝術表現,往往將筆畫不 乾淨與蒼茫渾厚混為一談,事實上南 轅北轍。

圖 1 宋 朱熹《易繫辭》 「有」字。

3

2

8

7

12

11

1

6

ART&COLLECTION

135


論壇

東亞美術研究的回顧與實踐 東京大學「《中國繪畫總合圖錄 三編》完結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文│陳雪溱(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美術史學博士生)

圖│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於 2021 年 3 月 20 日透過線上舉行《中國繪畫總合 圖錄 三編》完結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東亞美術研究的回顧與實踐─收 藏與資料庫建置」(東アジア美術研 究の回顧と⭇嶝 ─コレクションとア ーカイヴ─)。《中國繪畫總合圖錄》 是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亞美術研究室針 對散藏各地的中國書畫,透過長年系 統性的研究調查與整理後,編製而成 的大型圖錄。在全球各地的公私立博 物館、美術館等機構尚未充分公開館 藏資料的 1970 年代,東京大學已著 手調查流散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調 查版圖從日本橫跨歐美、加拿大、大 洋洲、東南亞等地區,對於海內外東 洋美術史研究者而言,這套圖錄尤具 重要性。此次研討會旨在紀念《中國

《中國繪畫總合圖錄》正編、續編、三編共 15 卷。圖

野久保雅嗣。

繪畫總合圖錄》三編的完結,希望藉 此機會回顧圖錄的編成歷史,並且探 索今後東亞美術史的研究方針。會議由東洋文化研究所教

至三編完結)為題,從東亞美術研究室的沿革及圖錄的編

授塚本麿充主持,邀請來自日本、臺灣、美國的四位學者

製歷程談起,並探討《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目前所面臨的

發表,同時開放線上與會,當日共吸引超過 300 位海內外

挑戰。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亞美術部門前身為東方

學友共襄盛舉。

文化學院美術考古學部。東方文化學院成立於 1929 年,是 日本外務省對華文化事業轄下的機構,最初成立目的是為

《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編成歷史

138

了進行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學術研究,並分別在東京和京都

第一場次由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倉聖哲以「東

兩地設置研究所。二戰之後,東京研究所被併入東京大學

洋文化研究所東アジア美術研究室半世紀の步み 三編完結

東洋文化研究所,原先擔任東京研究所研究員的米澤嘉圃

まで」 (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亞美術研究室半世紀的沿革─

(1906-1993)轉任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並且在隔年

2021.5


線上會議合照。上左起:會議現場、塚本麿充、Yukio Lippit;下左起:井手誠之輔、板倉聖哲、石守謙。

被選為美術史與考古學部門首任教授。 第二任教授鈴木敬(1920-2007)於 1965 年自東京藝術大 學轉任東洋文化研究所。鈴木敬早先即意識到,整備中國 繪畫學術研究基礎資料時,建立檔案庫是必要工程。於是 他和從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轉任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的 戶田禎佑(1971-1995 在職)共組調查團隊,於 1975 年至 1979 年間陸續展開世界規模的普查,並將調查成果以目錄 附圖版的形式公開出版為《中國繪畫總合圖錄》正編(共 5 卷,1982-1983)。正編調查對象為世界各地所藏的中國 繪畫,但未涵蓋中國大陸的機構和個人收藏,以及臺北國

海內外的普查計畫,將成果集結於兩人共同編輯的《中國 繪畫總合圖錄》續編(共 4 卷,1998-2001)。其後,由小 川裕充和第五任教授板倉聖哲共同編輯的三編(共 6 卷, 2013-2020)也於近年陸續出版完畢。板倉聖哲提到,三 編不僅收錄了許多未公開的作品,調查範圍甚至擴及大洋 洲地區,例如澳洲雪梨市內的公立美術館館藏;另一方 面,鑑於近年學界對近世至近代美術史的連續性之關注, 三編調查的時代範圍也跨越到清乾隆朝(1735-1795)以 後,甚至延伸至民國。加上近年來中西文化交流議題受到 矚目,三編也關注到歐美地區收藏的大量清末廣州外銷 畫,並從數萬件中精選出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收錄其中。板

立故宮博物院之藏品,調查期間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倉聖哲表示,《中國繪畫總合圖錄》未來的調查方向,可

方聞(1930-2018)的鼎力支持。此項資料收集與研究計

能會依循中國繪畫史的研究進程而調整。

畫迄今已持續進行半世紀以上,一路累積的研究成果也使 日本成為中國繪畫的研究重鎮之一。

東亞美術研究室自正式展開中國繪畫全面普查計畫至今, 已走過 60 個年頭,調查結果不僅反映了作品的最新行蹤,

《中國繪畫總合圖錄》正編甫出版即獲得廣大迴響,其編

也記錄了作品在收藏過程中的移動軌跡。板倉聖哲提及,

排形式也間接影響了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的《中國古代書

近年部分作品因受到藏家新舊交替與藝術市場活躍的影響

畫圖目》 (共 24 卷,1986-2001)和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故

而頻繁流通,目前以紙本形式出版的圖錄勢必無法即時更

宮書畫圖錄》(共 32 卷,1989-2013),這類書籍的出版

新到完整的流動軌跡,此外作品重複記錄也是亟待解決的

使學界得以更全面掌握四散各地的中國繪畫收藏概況。 《中

問題。《中國繪畫總合圖錄》正編至三編所積累的檔案,

國繪畫總合圖錄》刊載的圖版雖小,卻完整收錄了繪畫與

至今已超過 20 萬張實體照片、15 萬張數位照片,數量堪

題跋,因此也成為中國書法史或美術收藏流通史等研究領

稱世界首屈一指。為了同時保存實體照片和數位影像,板

域的重要工具書。正編之後,由第三任教授戶田禎祐與

倉聖哲一上任便著手推動「中國繪畫所在情報資料庫」的

第四任教授小川裕充(1948-2019)接棒,繼續主持日本

建置作業,將歷年調查積累的資料數位化後,公開在東亞 ART&COLLECTION

139


拍賣

倫敦邦瀚斯 5 月春拍預告 整理︱編輯部

圖︱邦瀚斯

倫敦邦瀚斯 5 月春拍,將推出「後會可期:Roger Keverne

覽 會 主 席、

Ltd 告別拍賣」及「斫秀鑄禮:歐洲私人收藏古典中國家

紐約冬季古董

具、青銅器暨日本藝術」專場,拍賣地點均位於倫敦邦瀚

展 主 席, 以 及

斯總部。

巴 黎 雙 年 展、 布魯塞爾藝術博

後會可期: Roger Keverne Ltd 告別拍賣 5 月 11 日 及 6 月 7 日「後 會 可 期:Roger Keverne Ltd 告別拍賣」專場,將推出倫敦 知名古董公司「Roger Keverne Ltd」之 全數中國藝術雅器精品,800 餘件拍 品涵蓋瓷器、青銅器、玉器、漆器、

覽 會、 倫 敦 PAD 設 計 博 覽 會、 與 香 港安達曼斯博覽會 等多個委員會委員。 著 作 方 面, 有 1991 年 主撰之玉器權威專著 《Jade》。

商〈青銅饕餮紋方罍〉,估價 5 萬至 8 萬英鎊。

銅胎掐絲琺瑯及畫琺瑯等門類,如

Roger Keverne 與歐洲皇室淵源甚深,曾為瑞典國王古斯

商〈青銅饕餮紋方罍〉、清乾隆〈青

塔夫六世.阿道夫(Gustaf VI Adolf)及英國皇室收藏主

白玉雕花卉紋雙蝶耳活環洗〉、9

管兼女王收藏估值師 Geoffrey de Bellaigue 勳爵等服務。

10 世紀〈石雕彩繪佛立像〉等,見證

其客戶不乏頂級藏家及業界名流,如約翰.D.洛克菲勒

其逾半世紀的古董交易及蒐集歷程。

三 世(John D. Rockefeller III)與 大 衛. 洛 克 菲 勒(David

所 有 拍 品 將 以 無 底 價 形 式 上 拍。 另

Rockefeller)、 紐 約 大 都 會 藝 術 博 物 館 捐 助 人 赫 伯 特 與

外,因應疫情,將舉辦虛擬 3D 線上展

佛 羅 倫 斯 歐 雲 伉 儷(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達 勒

覽。 Roger Keverne 長 年 深 耕 中 國 藝 術 品 領 域,現為英國古董商協會(BADA)總 裁。 其 早 年 加 入 老 牌 古 董 商 斯 賓 克 (Spink & Son Ltd)麾下,28 歲升為亞 洲藝術品部主管;1992 年自立門戶, 與妻子兼商業夥伴 Miranda Clarke 於倫 敦創立「Roger Keverne Ltd」藝廊,至

姆 大 學 東 方 博 物 館 捐 助 人 杰 拉 德. 阿 恩 霍 爾 德(Gerald Arnhold)、 艾 佛 瑞. 克 拉 克 夫 人(Mrs. Alfred Clark)、 徐 展 堂、 新 田 棟 一(Muneichi Nitta)、 仇 焱 之、 趙 從 衍、詹寧斯(Soame Jenyns)、約翰.伍夫爵士(Sir John Woolf)、邁克爾.巴特勒爵士(Sir Michael Butler)等,更 有代彼得.摩爾斯爵士(Sir Peter Moores)以逾 800 萬美元 投得紐約水牛城 Albright-Knox 博物館舊藏之商晚期〈青銅 帶蓋方斝〉。

去年(2020)6 月結業。Roger Keverne

物館信託保管人、倫敦亞洲藝術週

斫秀鑄禮: 歐洲私人收藏古典中國家具、青銅器暨日本藝術

主席、倫敦格羅夫納藝術與古董展

5 月 13 日「斫秀鑄禮:歐洲私人收藏古典中國家具、青銅

曾 任 英 國「Compton Verney」莊 園 博 9 10 世紀〈石雕彩繪佛立像〉, 估價 3 萬至 5 萬英鎊。

168

2021.5


約 1550-1600 年〈黃花梨榻〉,估價 80 萬至 120 萬英鎊。

器暨日本藝術」專場,逾 80 件拍品,涵蓋一系列 16 至 18 世紀明清古典 黃花梨家具、高古青銅、瓷器、玉器、文房珍玩,以及日本屏風、刀 劍、盔甲等。香港預展已於 3 月 22 至 4 月 1 日舉行,倫敦預展將於 5 月 8 至 12 日舉行。 是次專拍重點為一系列 16 至 18 世紀明清古典家具,幾乎盡為黃花梨木 製成,部分拍品曾經嘉木堂、Nicholas Grindley、及 Marcus Flacks 等名 家,皆為明清家具經典之作。焦點拍品為一件約 1550 至 1600 年〈黃花 梨榻〉 ,估價 80 萬至 120 萬英鎊。此品四面平式,羅鍋棖,馬蹄足,榻 面鑲籐編軟屜,結構簡練,工藝精巧,尺寸巨大,殊為罕有。出自美國

18 世紀〈黃花梨活面棋桌〉, 估價 80 萬至 120 萬英鎊。

西雅圖 David S. Utterberg(1947-2020)及 Nayda Utterberg 伉儷舊藏, 1993 年曾由著名家具學者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收錄於其中國家 具專論中。另一重點拍品為一件看似簡單卻設計精妙、又暗藏玄機的 18 世紀〈黃花梨活面棋桌〉,估價 80 萬至 120 萬英鎊。其色澤明麗,木料細膩;造型簡 潔,有束腰,飾雲紋式角牙,足下內翻馬蹄;匠心獨運,活桌面下黃楊木框,內嵌 圍棋、象棋用的方形雙面折疊棋盤,棋盤揭開後下方是低陷的雙陸棋盤,棋盤側旋 圓口棋子盒兩個,桌側四面各有一抽屜,小巧隱蔽。明清時期,棋桌甚為流行,除 對弈之功用,亦可作為餐桌,甚為實用。 拍品中亦有黃花梨座椅,如一件 17 世紀〈黃花梨攢靠背南官帽椅〉,估價 30 萬 至 50 萬英鎊。其靠背板由三段攢成,上段鑲鏤空如意紋牌,中段癭木板紋理華 麗,下段葉紋亮腳曲線柔美,整體線條柔婉,曲直合度。本品曾由嘉木堂經手, 後為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收藏。另有一件 18 世紀〈黃花梨花棱式腳酒 桌〉,估價 15 萬至 20 萬英鎊,直腿四面正中打窪,形成花棱式腳,腳間雙橫棖, 棖面雙素混面,中間同樣打窪成花棱式,牙頭花瓣式,亦與之呼應。一對 17

18

世紀〈黃花梨癭木圓角櫃〉,估價 12 萬至 15 萬英鎊,挺拔輕盈,線條優雅,黃花梨框 架與癭木門板相得益彰,凸顯出木料與色澤的天然美感,乃古典中式家具之典範。 除了明清家具,本場拍賣亦囊括一組高古青銅禮器。領銜拍品為一件西周早期前 10 世 紀〈青銅夔龍紋獸首提梁卣〉,估價 12 萬至 15 萬英鎊,鑄有「門戈守作父乙尊彝」銘

西周早期前 10 世紀〈青銅夔龍紋獸首提 梁卣〉,估價 12 萬至 15 萬英鎊。

文;展覽及出版歷史可追溯至 1949 年,1977 年自 Neill Malcolm 勳爵收藏中國青銅禮器 專場釋出,後於知名古董商及拍賣行間幾經流轉,傳承至今。日本藝術品方面,有安 思遠舊藏一對江戶時代 18 世紀〈「古籍圖」銀箔地刺繡雙折屏風〉 ,估價 5 萬至 8 萬英 鎊;桃山時代(1573-1615)〈花鳥獸蒔繪螺鈿洋櫃〉,估價 2 萬至 3 萬英鎊。

ART&COLLECTION

169


拍賣

2021 佳士得香港春拍預告 整理︱金浩鈞

圖︱佳士得香港

清代張宗蒼〈梧館新秋〉卷,32.5×150 公分,估價 5500 萬至 7500 萬港元。

佳士得香港 2021 年春季拍賣會 5 月 20

清 代 王 翬《擬 古 山 水》冊 頁, 共 六

業》書稿用紙寫成,落款「崇禎乙亥

日至 28 日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開,估價 120 萬至 200 萬港元。據最後

三月、漳海石民黃道周頓首書」,乙

5月1至2日於臺北萬豪酒店博覽廳

一開王翬題識,作於戊辰(1688)仲

亥年為崇禎八年,即 1635 年,正值其

舉行預展,採預約制。中國古美術部

夏應有 12 幀。王翬曾言:「以元人筆

遭貶返鄉在漳州紫陽書院講學之際。

分,5 月 26 日 由「中 國 古 代 書 畫」率

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

卷末具長尾甲、羅振玉鑑賞並題寫跋

先登場,27 日「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

乃為大成。」他在唐宋元大師作品中,

文,著錄於《澄懷堂書畫目錄》卷四。

畫」,以及 28 日之「重要中國瓷器及

精 研 傳 統, 重 視 筆 墨 並 參 以 己 意,

此外,明代文徵明〈行書詩卷〉,估價

工藝精品」、「凝秀輝英─歐洲私人珍

融古出新。本冊頁作「馬欽山花圃春

200 萬 至 400 萬 港 元。 文 徵 明 此 卷 寫

藏玉雕」、「赫維寧漢莊園珍藏中國古

煙」、「仿惠崇水村圖筆意」「摹王右

於 70 歲時,書在京舊詩七首。本卷前

典家具」等精選專場。

丞輞川圖」、「晴麓橫雲仿關仝筆」、

後曾兩次以拓本形式刊行,一為日本

「溪 亭 會 琴 圖 仿 龍 眠 居 士 本」、「李

中國古代書畫

營丘溪山雪霽圖」,設色筆墨清麗純 熟,雖自言擬仿自古代大師,然已是

焦點拍品清代張宗蒼〈梧館新秋〉 ,估 價 5500 萬至 7500 萬港元。本幅應以圓

畫家自我面目。曾經乾隆時人陳崇本 收藏。

章盛館於 1879 年刊行;另一本拓片現 藏於揚州市圖書館。又,清代趙之謙 1872 年作〈花石〉立軸兩幅,估價 120 萬至 200 萬港元。諸多精彩佳作,皆 有可觀。

明園之景色入畫,描繪初秋山巒疊翠

170

之景,屋中紅衣高士或為皇帝,其貌

日本澄懷堂舊藏明

悠然自得。畫幅具乾隆親筆御題詩及

代黃道周小楷書法

多方清宮鑑藏印,收錄於清宮《石渠

〈八閩文葉敘〉,估

寶笈三編》。張宗蒼以丹青妙筆獲賞

價 420 萬至 620 萬港

賜戶部額外主事銜,為內廷畫家中絕

元。黃道周的書法

無僅有,榮寵一時無雙。乾隆十九年

被認為是人品與書

(1754),張宗蒼以病乞歸,而乾隆皇

風的統一,不流凡

帝仍然喜愛張畫不已,凡張氏入宮以

俗。書法名家王文

前畫作,亦搜羅進宮珍藏,以故民間

治贊:「楷格遒媚,

罕見張宗蒼畫作流傳。本幅深藏故宮

直 逼 鐘 王。」本 幅

一百多年,久經散佚,近年復見,珍

共 45 行, 應 以 黃

罕固不待言。

道 周 撰 寫《榕 壇 問

2021.5

清代王翬《擬古山水》冊頁,共六開,每頁 31×39.3 公分,估價 120 萬至 200 萬港 元。此為其中一開。


明 代 黃 道 周〈八 閩 文 葉 敘〉,28×153.5 公分,估 價 420 萬至 620 萬港元。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李 祖 萊、 李 德 英 伉 儷 舊 藏 之 張 大 千 〈碧 峰 古 寺〉領 軍, 估 價 待 詢。 本 幅 創作於 1967 年,尺幅巨大,鮮豔的石 青、石綠潑灑於華麗的金箋,此瑰麗

5000 萬港元。傅抱石的創作大都以其

展》序 稿 14 幅, 估 價 80 萬 至 120 萬

獨特的筆法演繹歷史人物及題材,對

港 元; 張 大 千〈菜 單〉估 價 8 萬 至 15

弈這一題材相當罕見。同時,此作來

萬港元;張大千〈環蓽庵〉估價 30 萬

源有緒,於 1960 至 70 年代曾先後由港

至 50 萬港元。「世間佛法—名家佛教

澳著名藏家黃偉雄、鄧蒼梧等人入藏。

書畫」則梳理一系列近現代以佛教為 主題之藝術創作,包含了啟功、趙樸

的巨碑式潑彩山水為張大千巴西時期

特色專輯中,「素箋錦書憶別離:張

初、豐子愷、弘一、王震、饒宗頤等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採用大風堂

心嘉珍藏書畫手跡」為張善孖、張大

名家書畫。啟功為雍和宮所書楹聯之

特有的日本裱工,飾以張大千在日本

千家族珍藏私人書畫手札首次公開亮

紙本〈楷書八言聯〉「超二十七重天以

相。張心嘉,又名嘉德,是張大千二

上,度百千萬億劫之中」,估價 120 萬

哥張善孖的幼女,甚得叔父張大千喜

至 150 萬港元。弘一書偈贊、王震畫

愛。最珍貴的父女、叔姪情誼盡在其

佛之〈南無阿彌陀佛〉估價 80 萬至 120

另一焦點為,傅抱石創作於「金剛坡

中, 更 豐 富 了 張 大 千 研 究 的 重 要 史

萬港元。

時 期」的〈對 弈 圖〉, 估 價 4000 萬 至

料,異常珍貴。張大千《張大千回顧

訂製的大風堂「八寶燒」軸頭,上面 還有依瓦當形式製有「三千大千」字 樣,非常難得,並見大千之寶愛。

啟功〈楷書八言聯〉, 368.5×46 公分 ×2, 估價 120 萬至 150 萬港元。

張大千〈碧峰古寺〉,127.7×63 公分,估價待詢。

傅抱石〈對弈圖〉,87.5×59.3 公分,估價 4000 萬至 5000 萬港元。

ART&COLLECTION

171


ń ො 股

螈 ො ୗ 牽 ֦ 氎 ఺ ጱ 扖 牽 ‫ݢ‬ 疥 ٌ 蔭 蝄 傶

ᥝ 咳 疻 Ӟ 圵 і 拻 蝄 ї Ӿ 㾴 萬 蔩 ‫ݥ‬ ጱ 蔭

東西方中國藝術史研究第一人

Ӿ 㾴 萬 蔩 ‫ݥ‬ ጱ і 硲 Ԫ ї 牓

֢ 傶 Ӟ 㮆 萬 蔩 ‫ݥ‬ 䋊 疑 牽 ౯ 蝁 獥 眤 ‫ک‬ 襑

YES! զཁగ㕕ᯑࢽฒࣗ

݄։࢝గ㕕 。

ʪҎԼ༏ዳ‫ࢸؒظ‬2021/06/30ࢭʫ੥ޯબԼྻ༏ዳํҊʢ೚બʣ □古美術 □今藝術&投資雜誌 一年12期或二年24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贈經典選書 壹本 □方聞的中國藝術史九講 □藝術7鑰 □一年期 NT $1940

Ⳓ⻐

ᑚ⢂ⅰˬ२Ⳓ⻐‫̍܀‬ロ

一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二年期 NT $3670

7

□B專案

二年24期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方聞的中國藝術史九講 , 藝術7鑰)二年期訂戶適用 2021文物拍賣大典特價9 折,訂閱雜誌加購享8 折優惠! 品項

2021文物拍賣大典(定價$2000/本)

數量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800/本

$1600/本

注意事項: 1.2021文物拍賣大典預計於4月下旬,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則延後出版,出版後陸續寄送。 2.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20 021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T AUCTION

苉Ո෈ᇔೌ搚ଙ裬ᒫӞߝ粞

᪹༑ᶐǕ̩ྐ‫̣ډ‬ᕕ⩇⎘ᖣǖ ٩̸Й‫׈‬2020໛10ᕓ19ᑻ Ǘ⏠ㆱĢ્-༏ᶎ૭ພ́໤ᓴᙀḳǘന਻ Lotⴻ5017䢬ᆑ̳ӯ1.3ӹRMBǎ 䢨९ḘϚᬚ䢺٩̸Й‫׈‬䢩

̓ၜ扇䌕娄̈́ எ‫ض‬ኞ (02)2560-2220 ֯៪ 302

َ萢翕᪠䨗ମ

̓ਥ翕懪䨗̈́ َ萢翕᪠䨗ମ https://bookstore.artouch.com/

̓eBook 懪搳̈́ 犥ӥ‫ݱ‬य़襎ৼ䨗ଘ‫ݣ‬璂磪ࠓ ‫ژ‬೟ϚǍㅂઔReadmooǍGoogleǍ‫۾‬Ტ㣂Ⓓᕈ༄Ǎˬ⬷㣊НHami ᕈ৪Ǎ ‫޽۾‬૭myBookǍ։⛆HYREADǍKoboǍiRead eBooks ⬷Ⳓ㣊ಞᕈġ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