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5
www.artouch.com
2022 APRIL
355
古美術 ART&COLLECTION
古美術
4
2022
法華經
法華經
華岡博物館溥家圖稿展
—
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
佳士得香港 2022 春季拍賣會 清乾隆鬥彩萬福慶壽雙螭龍耳大瓶
京博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
—
—
香港春拍預告 2022 NT$180
佳士得香港2022春拍: 清 乾 隆〈 鬥 彩 萬 福 慶 壽雙螭龍耳大瓶〉,高 52.7公分。圖為局部。
華岡博物館溥家圖稿展
書品》雄秀古今: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龍與鳳」展
文物醫院》清代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囊匣製作
京都國立博物館「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
雲端關鍵字》款彩屏風 Coromandel lacquerr screen
北京清大藝術 藝術博 博物 館「古 古代 玻璃藝術 藝術」 」展
馬遠〈松 〈松壽圖〉的畫意與筆墨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新書座談會紀要
2022香港春拍預告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我業障一定很重,尤其越到截稿期越重,肩膀總是重重
經》是什麼?──五個問答,快速認識《法華經》〉,從問
的,最後寫編輯手記時是最重的一根稻草。如何輕盈?去
答中了解《法華經》的概要與重要性,並用圖文逐一簡介
年,友人曾向我推薦唸誦佛經,可以養成規律好生活,淨
著名的「法華七喻」。三、《法華經》從何而來?靜宜大學
化心靈,開啟智慧,離苦得樂。這位友人有著唸誦佛經的
中文系助理教授簡佩琦說故事,〈妙法入華──敦煌《法
日課習慣,可謂親身體驗,並無傳教意味。步驟一:挑選
華經》的美術與流傳〉挖開神祕的「藏經洞」,點名明星
一部經典。她覺得以我的智慧很適合唸《心經》 ,並表示
寫卷,回溯《法華經》風靡敦煌的輝煌歷史。四、「有圖
《心經》義理很深、難度很高。我暗自心想這部經是最少
有真相」的呼聲古人也有,將文字轉譯圖像以利宣講,在
字數的一部佛典,僅 260 字,「以我的智慧」這句話很有
佛教藝術稱為「經變」。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研究助
玄妙哲思。後來,「以我的智慧」就沒有下一步了。
理林余宣〈逐事而明之──從法華經變圖看《法華經》〉解
終於,迎來新的救贖機會。「我們來策劃故宮南院的『《法
析,從石窟壁畫到寫本扉畫,看《法華經》如何藉圖說故
華經》及其美術』專題吧!」電話的另一頭傳來雀躍的善
事,經典場面深植人心。「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
建議。 「好喔。」嘴巴歡喜地回應了,但後來心頭一凜,《法
恭敬、尊重、讚歎。」謹以專題四篇章表示供養、恭敬、
華經》到底是什麼啊?一拿到總分說資料,嗯嗯,頗有難
尊重、讚歎之意。
度,陡然想起「以我的智慧」這件事。所幸,南院舉辦由 該展策展人鍾子寅為特展的導覽介紹,同步於線上直播。 聽完後深覺清晰易懂,法喜充滿,這麼好的展覽,福至心 靈,心竅都開了,瞬間肩膀也輕鬆了點。
無巧不成雜誌,專題延伸相關還有兩篇。在《法華經》及 其美術特展中,被譽為「敦煌寶藏的最後一塊拼圖」的國 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其中唐人寫本《法華經》真蹟 就現身南院,國圖將館藏全數付梓為《敦煌卷子》(全套
《法華經》真的很難嗎?以我的智慧都行,保證大家一定
六冊),新書發表會於本期內容載錄,並摘敦煌學研究的
有慧根,「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就從故宮南院特展
第一把手方廣錩教授之整理研究後記。海外也有蹤跡,京
盛事出發。該展為故宮歷年來規模最大的《法華經》展
都國立博物館「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開創日本天
覽,攜手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展品
台宗的「傳教大師」最澄(767-822),正是以《法華經》
共 108 件,年代從北朝到清,精準鎖定與《法華經》相關 的文獻與作品。一、〈千年來激勵東亞人心的經典──專 訪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策展人鍾子寅〉聚焦 故宮南院展覽,以展品導覽介紹《法華經》基本義理與重 要美術主題,教您如何「看」懂《法華經》美術。二、別
所宣說之「眾生皆可開悟」思想,成為天台宗廣傳至日本 全國的基礎。走筆至此,我的業障應該可以減輕了吧?依 照本期功德應該都可以升天成佛了,「若有聞法者,無一 不成佛」。
怕佛經讓您霧煞煞,專題有寫給入門者的懶人包〈《法華
藍玉琦
18
2022.4
發行人.社長 法律顧問
簡秀枝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 編 輯 簡秀枝
2022 APR
355
2022 年 4 月 1 日出刊
副總編輯
藍玉琦
企劃編輯
曾令愉
執行編輯
李思潔
編
輯
江采蘋 葉舜瑜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總編輯
典藏
全媒體數位總編 張玉音 今藝術 & 投資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藝文
Note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藝訊板塊
藍玉琦|18
編輯部|24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芷筠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總 編 輯 張玉音
專題
Special Report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瑋 鄧韻琴
社群編輯
許雲喬
特約主筆
吳牧青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鄧祥彬
特約業務
鄭敏惠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電話
8610-58264541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The Arts of the /RWXV 6ŗWUD
行動電話
8621-58825010 轉 343
手機
13386202280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傳真
8610-58264542
傳真
張華
電話
發行專員
13910223375
02-25602220#300.301.302.307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電話 852-5245963.5250496 大陸代理
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成佛之書《法華經》 編輯部|28
電話 8621-63747048
《法華經》是什麼?─ 五個問答,快速認識《法華經》
www.artouch.com
8621-63201402
傳真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千年來激勵東亞人心的經典─ 專訪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策展人鍾子寅
2022 APRIL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江采蘋|30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江采蘋|40
355
古美術
妙法入華─ 敦煌《法華經》的美術與流傳
法華經
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
簡佩琦|44
佳士得香港 2022 春季拍賣會 清乾隆鬥彩萬福慶壽雙螭龍耳大瓶
逐事而明之── 從法華經變圖看《法華經》 林余宣|54
NT$180
訂書價格表 佳士得香港2022春拍: 清 乾 隆〈 鬥 彩 萬 福 慶 壽雙螭龍耳大瓶〉,高 52.7公分。圖為局部。
華岡博物館溥家圖稿展
書品》雄秀古今: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龍與鳳」展
文物醫院》清代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囊匣製作
京都國立博物館「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
雲端關鍵字》款彩屏風 Coromandel lacquerr screen
北京清大藝術 藝術博 博物 館「古 古代 玻璃 藝術 藝術」 」展
馬遠〈松 〈松壽圖〉的畫意與筆墨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新書座談會紀要
2022香港春拍預告
佳士得香港2022春拍: 清乾隆〈鬥彩萬福慶壽雙螭 龍耳大瓶〉,高52.7公分。圖 為局部。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750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鑑賞
Connoisseurship
文物醫院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時令
清明
特寫
對所有人開放的燦爛夢想─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雲端博物館」正式上線
Season
Close-up
江采蘋|62
雲端關鍵字
Keywords for Database
藍玉琦|64
何創時雲端博物館攻略,1.2.3 大公開!─ 掃碼 QR Code,檢索導航 GO 藍玉琦|68 展覽
Exhibition
未完的秘密,圖稿現真章─ 華岡博物館「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
丹修長生─ 馬遠〈松壽圖〉的畫意與筆墨
楊勇|98
古樸雅致─ 清代〈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的囊匣製作 與研究 張晶晶、岑宇琳、王金生|106 遠東風尚─ 款彩屏風 Coromandel lacquer screen
葉舜瑜|112
書品
雄秀古今: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
動態
世紀瑰寶.風華再現─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卷子》新書座談會紀要
Calligraphy
Events
何炎泉|116
聯經出版|120
藍玉琦|72
坐看雲起時,能似其慢行也自得其樂─ 國父紀念館「坐看雲起─陳宏勉林淑女 2022 作 品展」
千絲萬縷的聯繫─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龍與鳳─天朝與天方的 千百年藝術交融」展 葉舜瑜|78
藍玉琦|124
默然坐禪,慧照本性─ 臺北雄獅星空「墨照─趙宇脩個展」
傳教大師 1200 年大遠忌記念─ 京都國立博物館「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
藍玉琦|127
何玉新|84
異彩紛呈─ 北京清大藝術博物館「古代東西文明交流中的玻 璃藝術」 談晟廣、覃春雷|90 朝鮮,虎之國度─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迎接壬寅虎年的老虎畫」 展 陳怡融|94
封面
Cover
佳士得香港 2022 春拍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預告
拍賣
香港蘇富比 2022 春拍搶先預告
展訊
本月展訊
Auction
Calendar
編輯部|136
佳士得香港|128
編輯部|130
藝文
Note
藝訊 板塊 2 0 2 2
01
申請數位物件變簡單 臺北故宮公布最新數位物件管理要點及權利金收費標準
因應政府資料開放政策,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 年起開放免費數位圖檔於「OPEN DATA」資 料開放平臺,今年3 月8 日進一步廢止原有圖像授權及影音資料授權辦法,同日開始施行最 新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物件利用管理要點〉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物件利用權利金收 費標準表〉。 與舊有辦法相較,申請數位物件之流程簡化,繳納申請書及權利金可於線上平臺完成。權 利金的計算方式亦有更新,依據新公布收費標準表,數位物件權利金收費依圖檔大小分作 三級:一級適用於 A4 尺寸以下印刷,二級適用於 A3 尺寸以下印刷,三級適用於 A2 尺寸以 下印刷。出版物(實體書、電子書與宣傳品)金額最低為單張新臺幣3000 元,最高為單張新 臺幣26000 元。網際網路則依據授使用期間,金額最低為單張新臺幣3000 元,最高為新臺 幣48000 元。商品則依據銷售單價及發行數量,按照公式計價。影音檔案則依片長不同, 在一年的授權期間下,酌收新臺幣10 萬、20 萬、或40 萬元權利金。民眾需於數位物件利用 平臺進行線上申請,繳納權利金後才可獲得數位物件及同意利用證明。詳細的相關辦法及 申請流程,請參見國立故宮博物院公告。(文
李思潔)
用途
一級圖檔
二級圖檔
三級圖檔
出版品(實體及電子書、宣傳品)
NTD. 3000∼14000
NTD. 6000∼20000
NTD. 9000∼26000
網際網路
NTD. 3000∼24000
NTD. 6000∼36000
NTD. 9000∼48000
商品
權利金=圖檔數×商品售價×申請數量×收費標準
(表為數位物件-圖像檔案權利金收費簡要)
02
見證大航海時代商業活動 「臺澎第一碑」指定為國寶
文化部公告,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指定為國寶。此碑立於1620 年代, 高200 公分,寬28 公分,碑體陰刻「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是臺澎歷史上第一個石碑。 明代萬曆年間,荷蘭人欲以澎湖為貿易據點,明朝政府派指派都司沈有容帶領兵船於「娘媽 宮」(澎湖天后宮)會晤荷蘭代表韋麻郎,要求撤出澎湖,雙方兵力懸殊,韋麻郎等後轉往臺灣 尋找據點。事件結束後,明朝政府立此碑以表彰沈有容。1919 年澎湖天后宮重修時,在祭壇下 發現此碑,現今作為天后宮可考年代最早的證據,且目前在臺灣本島以及澎湖群島,未有發現 年代更早的石碑。此碑反映當時即將開啟之歐亞海上商業活動,見證大航海時代,是臺澎開發 史實重要證據。(整理
江采蘋)
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 等」碑。圖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圖像來 源: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4
2022.4
03
國家圖書館藏古籍文獻展 「大哉乾元─蒙古的歷史與文化」
04
嶺南畫派歐豪年來臺半世紀個展 中研院展出60 幅歐豪年作品
國家圖書館館藏
歐豪年1935 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茂名,為現今華人世
豐富的蒙古 相關
界嶺南畫派中的傑出代表畫家。歐豪年於1952 年拜趙
文 獻,2 019年曾
少昂為師,潛修繪事;在正值壯年之際的1970 年代來
受蒙古國家圖書
臺,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作育英才,亦用自身畫藝
館 之 邀,赴 烏 蘭
為臺灣藝壇留下鮮亮強雄的一筆。其巨大尺幅與連屏
巴托 舉 辦「蒙 古
作品,氣勢恢弘而磅礡,廣受好評;因他山水、人物、
帝國的回憶與中
花鳥、走獸兼擅,被推為「不世出」之才。歐豪年於自
華文明的印記展
述中感嘆,自己已屆88 歲,「回溯前塵,不能無感,
覽」,盛況空前,
托諸吟詠,以誌雪泥鴻爪云爾。餘年猶能不懈於藝事,
被視 為蒙古該年 度最 重要的文化 展 覽 活 動。今 年
真得拜上天之寬厚, 明代金幼孜撰《北征錄》,記錄明成祖北征元蒙殘 部期間的行軍作戰情況,以及行軍路程、山川勝跡、 見聞趣事等。
亦祈大雅君子,時多 教 我。」今 年 歐 豪 年
為 饗 國內 讀 者,
來臺已滿半世紀,中
國家圖書館舉辦「大哉乾元─蒙古的歷史與文化」展覽,精
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
選館藏蒙古相關善本古籍50餘種,內容涵蓋經、史、子、集
列 館 特 舉 辦「嶺 南 畫
四大類目;版本包含傳世稀有版本、知名書坊刻本,以及清
派歐豪年來臺半世紀
代著名藏家、蒙元史專家手校註釋及題跋以述明源流之批
個 展」, 首 次 全 部 展
校本等。展示主題共有九種:蒙古歷史源流、典章記事、人
出中央研究院嶺南美
物傳記、社會文化、地理疆域、西行遊記、詩文創作、名家手
術館藏60 幅歐豪年作
校題跋、碑。展覽同步於國家圖書館特藏線上展覽館網站
品。展期至9 月28 日。
呈現,展期至6月26日。(整理
葉舜瑜)
(整理
李思潔) 展覽海報。圖取自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 館官網。
05
雅意竹雕 竹風徐來∼明清名家竹雕精品特展
中國人崇竹,以竹製的文房器具更具雅意,竹雕筆筒不僅能刻詩文、亦能將繪 畫藝術運用其中,展現名家手藝與文人逸趣。居意古美術(臺北市大安區仁愛 路三段28-4 號1 樓)即日起至4 月30 日舉辦「竹風徐來∼明清名家竹雕精品特 展」,展出40 餘件竹雕,主要是明清精品,包含多件竹雕名家大作,絕大多數 曾在國內公私立博物館展覽和出版圖錄,且係知名收藏家舊藏,來源有緒。例 如清早期吳之璠製〈竹雕劉海戲金蟾圖筆筒〉,薄地陽文刻劃劉海散髮嬉笑, 勾引三足金蟾,主題鮮明,布局疏密有致,簡中求精,淡中有神。本次展出題 材不乏人物傳說、成語故事等,體現出古代文人的審美與情趣。居意古美術負 責人張富荃表示,展覽空間以文人雅趣為主調,透過黑白攝影的手法,以特別 的攝影角度,發現竹雕隱藏的線條與造形之美,進而體現黑白鏡頭下的竹雕陰 翳之美。(文.圖
居易古美術)
清早期 吳之璠製〈竹雕劉海戲金蟾圖筆筒〉。
ART&COLLECTION
25
28
2022.4
7KH $UWV RI WKH /RWXV 6ŗWUD 大乘佛教有三大重要經典,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 《法華經》和《楞嚴經》, 三部經書各有特色,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云:「不讀《楞嚴》 , 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 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佛法,主張人 人都可以成佛,故被稱為「成佛的法華」。《法華經》教法圓融,經文優 美,充滿豐富的譬喻故事,是東亞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衍生的美術作 品不計其數。翻開下一頁,開啟你我的成佛之道……
ART&COLLECTION
29
成佛之書《法華經》 7KH $UWV RI WKH /RWXV 6ŗWUD
佛教的重要經典《法華經》是
䌕 我 硲 䋠 ܖ ᴺ і ђ ဩ 苉 妿 ѓ 现 ٌ 聅 蔩 ї ᒽ 疻 Ո 棗 ৼ ੁ
Φ ߜ ǧ ༌ ť Ź ࢌ ᅽ ˀ
大乘
經 中 之 王《 法 華 經 》
宣說人人都可成佛的圓滿佛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 ,是佛教大
典,故有「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
乘初期的重要典籍,因教義圓滿而廣受推
之說。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現正展出
崇,影響長遠且廣泛,有「經中之王」的
「《法華經》及其美術」,不但有諸多近 25
美譽。為何《法華經》具有如此崇高的地
年沒有展出的作品,更聯手國家圖書館、
位?欲理解《法華經》的重要性,必須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博物館
回《法華經》誕生的時空脈絡。公元一世
藏品,成為故宮歷年來規模最大、種類最
紀,離釋迦牟尼入滅已有數百年之久,
豐富、面貌最完整的《法華經》展覽,引 領觀眾認識佛恩浩瀚的《法華經》。
佛教信徒因理念而逐漸分裂,不僅有上座 部、大眾部之分,甚至產生「大乘」、「小
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乘」的分別,部派之間相互批判,對立激
鍾子寅說明,本次展覽單元參考佛經結
化。成書於此際的《法華經》屬大乘佛教
構,佛教經典的結構常被分為「序分」、
經典,特別的是,《法華經》不排斥小乘
「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序分」
教義,採包容的方式將小乘的理念安放在
如序幕,交代佛經宣講的地點及參與人 物;「正宗分」為經文主要內容,闡述教 義和修行法門;「流通分」則說明受持這 部經典的助益。本次展覽借用此結構,亦 分為三大單元,「序分」介紹《法華經》這 部典籍,「正宗分」介紹《法華經》在美術 表現上的幾個重要主題與類型,「流通分」 則呈現《法華經》歷來在各地的流傳。
大乘的架構中,調和了兩派教義。 《法華經》記述釋迦牟尼晚年在靈鷲山說 法,釋尊總結了過去四十餘年所說的教 法,表示過去宣講的各種佛法,皆是因應 眾生根性而提出的不同修行法門,最終目 的其實僅有一個,便是引導眾生踏上成佛 之道。無論是小乘專注於個人的修行,追
文文
圖圖
求一己的涅槃寂靜;或是大乘秉持慈悲利
江 │采蘋 國 │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
他之心,化度眾生,都是釋迦牟尼在講 法前期所傳授的「方便法」,屬較淺顯 易於接受的教法。在長年的引導後,釋 迦牟尼終講述《法華經》這部完滿的經 典,將大眾導向成佛的圓滿境界。 除調和佛教派別衝突,《法華經》也帶 出幾個重要的概念,在《法華經》出現 之前,傳統佛教認為只有釋迦牟尼才具 有成佛的智慧,一般人修行後頂多達到
圖 西晉 竺法護譯《 譯《正 正法 華經》,明 ,明萬曆《嘉興藏》 刊 本, × 公 分,國 家圖書館藏(全期)。
30
2022.4 .
羅漢的層次,《法華經》則主張所有人 都具有成佛的潛力,「人人皆可成佛」
《法華經》及其美術 Special Report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第一檔 1/29-4/24 第二檔 4/29-7/17
的表現,例如敦煌藏經洞發掘的敦煌遺書 中便有大量手抄佛經,見證過去寫經文化 的興盛。國家圖書館藏有一批敦煌卷子, 多為國圖在大陸時期購藏自知名藏書家親 屬,來源清晰,彌足珍貴,本次展出當中 的唐人《妙法蓮華經》寫經(圖 2),兼呈 質樸書風與法華信仰。 隨著經文流通,逐漸產生了依據佛經所 作 的 圖 畫 與 造 像, 稱 為「經 變」或「變 圖
唐 敦煌唐人 唐人寫 寫本《妙法蓮華經》卷一局 一局部 部,國家圖書館藏,每紙
×
公分(第一檔)。
相」,這些圖像比單純抄寫的文書更加具 體生動,往往具有超越文字的力量。《法
可謂《法華經》的核心理念。至於成佛的方式,須透過實踐「菩
華經》之經變圖約始繪於隋代,往後歷代
薩道」,其具體方法包含供養諸佛、誦讀經卷、布施、持戒、禪
亦多所描繪,如敦煌莫高第 61 窟南壁的
定、忍辱等。《法華經》於三世紀傳入中國,之後更傳播至日本、 《法華經》經變圖,其內容涵蓋了《法華 韓國,「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深深植人心,鼓舞無數信眾虔心
經》二十八品中的約二十品,內容豐富且
向佛、行菩薩道。現今人們熟悉的修行方式,多受《法華經》的
榜題清晰,為認識法華經變的重要材料。
影響,如佛教團體的慈善活動,便是行菩薩道的方式之一。《法
無緣前往敦煌親睹也沒關係,在本次展覽
華經》影響之深遠,不僅是千餘年來激勵人心的經典,更是形塑
可以欣賞到清楚的數位投影。投影由臺大
東亞佛教面貌的重要經典。
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為這次展覽特別 建模製作,首次公開。投影方位模擬了洞
從 寫經到經變 《法華經》的原本源於印度,後經西域傳入中國,陸續漢譯,而 現存有三種漢文全譯本:西晉竺法護《正法華經》、姚秦鳩摩
窟的相對位置,讓觀眾體驗窟中的情境; 投影動畫則將法華經變壁畫拆分成 14 部 分,逐一介紹細部內容(圖 3)。
羅什《妙法蓮華經》、隋代闍那崛多《添品法華 經》。竺法護《正法華經》(圖 1)為現存最早的
圖 五代 敦煌莫高 煌莫高第 第 窟《法華經 法華經》 》經變圖數位投 位投影 影(全期)。
漢文全譯本,忠於原文,但文辭艱澀,不易理 解;鳩摩羅什《妙法蓮華經》意旨精確,文句暢 達優美,流傳最廣;闍那崛多《添品法華經》則 裨補前二本的缺文,並校正經文次第。故宮《法 華經》藏品以鳩摩羅什本為主,本次特向國家圖 書館借展另二種譯本,可一覽三種不同的譯本。 在雕版印刷術尚未普及的年代,佛教典籍的傳播 主要仰賴手抄,且手抄經典的行為也被視為虔誠
ART&COLLECTION
31
成佛之書《法華經》 7KH $UWV RI WKH /RWXV 6ŗWUD
Բ 㮆 㺔 ᒼ 牽 盠 蝧 藨 蘷 ђ ဩ 苉 妿 ѓ
₩ ෞ ᚶ ₪ ୫ ż ῤ ₂
令許多人望之卻步。其實在大乘佛教
Q3:《法華經》的經文結構?
經典中,《法華經》被公認為最平易近人的一
現 今 流 通 最 廣 鳩 羅 摩 什 譯 本 共 七 卷,
部,沒有太過艱深的哲思,反而提供了許多
二 十 八 品, 全 經 六 萬 逾 字。 就 結 構 來
一般人就能辦到的修行法門,其影響力早就
說,經文先交代說法的背景與參與人,
深入日常生活。現今大眾習以為常的許多宗
再進入說法的正文部分,中間穿插許多
教活動,例如念誦佛號、香花禮佛、捐獻修
故事與不可思議的瑞象,最後則說明弘
建寺廟、印製發送佛經等,都來自《法華經》
揚《法華經》的益處。
讀過《法華經》嗎?六萬餘字的經文,
您
的啟發。從五個問題切入,一起來認識《法 華經》內容與重要性。
Q1
文文
江 │采蘋 國 │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
1 2
序品 方便品
第二卷
3 4
譬喻品 信解品
第三卷
5 6 7
藥草喻品 授記品 化城喻品
第四卷
8 9 10 11 12 13
五百弟子受記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 法師品 見寶塔品 提婆達多品 勸持品
第五卷
14 15 16 17
安樂行品 從地踊出品 如來壽量品 分別功德品
第六卷
18 19 20 21 22 23
隨喜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 常不輕菩薩品 如來神力品 囑累品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七卷
24 25 26 27 28
妙音菩薩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陀羅尼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 普賢菩薩勸發品
《法華經》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經典之一,約 成書於公元一世紀。經文記述釋迦牟尼晚年
圖圖
第一卷
:《法華經》是什麼?
於靈鷲山說法,其教法圓滿,兼具宗教性、 哲理性與實踐性,且內容豐富、譯文優美, 以生動的譬喻故事為特色,備受推崇,素有 「諸經之王」之稱。 《法華經》盛行於大乘佛教國家,是東亞地區 影響最大、流傳最廣、讀誦書寫最多的經典 之一。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成立的宗派天台 宗,即奉《法華經》為根本經典,故也稱「法 華 宗」。《法 華 經》的 影 響 力 擴 及 日 韓, 日 本就曾奉《法華經》為護國經典,日本天台 宗、日蓮宗亦是以《法華經》為中心的教派。
Q2 :《法華經》名稱的涵義?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 ,梵文為 SadGKDUPD 3X˷ʽDUĦND 6ŗWUD,Saddharma 為「真 理」,竺法護譯為「正法」,鳩摩羅什譯為 「妙 法」;3X˷ʽDUĦND 原 指 白 蓮 花, 漢 譯「蓮 華」;6ŗWUD 為經。《妙法蓮華經》意為如白蓮 花般清淨潔白的佛法。
40
2022.4 .
Special Report
Q4 :《法華經》有哪些重要理念? ◆眾生皆可成佛
◆三乘歸一 在《法華經》成立以前,已經有聲聞、緣覺二乘,他
《法華經》主張人人都有成佛的潛力,大乘和小乘都
們以自己的解脫為目的,被視為「小乘」,而菩薩乘
能成佛。《法華經》還用提婆達多(佛陀的堂兄,曾
自利利人,以「大乘」自居,彼此形成對立。《法華
迫害佛法)和龍女的故事說明,就算是惡人、女性,
經》提出,三乘都是進入「佛乘」的基礎,共歸於一
只要為眾生弘法,也都可以成佛。
乘,也稱為「會三歸一」。
◆由信成佛 ◆如來久遠成佛
一般人印象中,「成佛」需要斷除煩惱、歷經劫難、
《法華經》強調,佛陀是永恆不滅的,在時間和空間
智慧圓滿才能達成,而《法華經》告訴大家成佛並不
中都長住。雖然佛陀在人間說法的生命有限,但佛陀
困難,平常行各種善事,如供養舍利、建塔築廟、繪
的法身是永遠的。
塑佛像、持頌佛號、禮拜合掌,未來皆可成佛。
Q5 :「法華七喻」的寓意為何? ◆火宅喻
有一位長者與孩子、童僕住在宅 院中,一天家中忽然失火,只有 長者逃出,孩子們卻還在房子裡 嬉鬧,不知危險逼近。長者心生 一計,告訴孩子門外有羊車、鹿 車、牛車供他們遊戲,於是孩子 們開心地衝出火宅,終於確保了 安全。當孩子們向父親索討說好 的禮物,長者沒有給予羊車、鹿 車、牛車,反賜予了更豪華的大
火宅喻,出自宋刊 宋刊蘇寫 蘇寫本 本《妙法蓮華經》卷二扉畫。
白牛車。 佛陀以火宅譬喻充滿煩惱的三界,而佛陀宛如慈父,不忍人們困 於其中,因此用適切的方式引導眾人脫離。羊車、鹿車、牛車代 表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為方便說法,而大白牛車則是唯一 佛乘,隱喻了「會三歸一」的道理。
ART&COLLECTION
41
成佛之書《法華經》 7KH $UWV RI WKH /RWXV 6ŗWUD
碄 簋 ђ ဩ 苉 妿 ѓ ጱ 聅 蔩 膏 窕 㯽
ف ෞ ʱ ᚶ
《妙法蓮華經》 簡稱《法華經》 ,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
公元 1900 年封藏在敦煌壁畫內的「藏經
重要經典。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之後,經
洞」(第 17 窟)被 發 現, 它 被 隱 藏 於 莫
過三國、西晉、東晉、姚秦、隋代等六
高窟第 16 窟甬道北側的壁面內,若非王
譯,現仍存三譯 ─西晉竺法護的十卷
圓籙道士所抽的麥桿煙無意間敲擊壁面
本《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的七卷本
發現這中空的密室,稀世珍寶還不知將
《妙法蓮華經》、隋代闍那崛多的七卷本
封 藏 多 久? 畢 竟 第 17 窟 存 藏 文 物 後 封
《添品妙法蓮華經》,其中以鳩摩羅什於
洞,上泥並重繪壁畫掩蓋表面,一般情
長安所譯者流傳最廣,影響也最為深遠。
況下難以察覺(圖 1)。藏經洞內發掘 4 至 11 世紀的經卷、社會文書、藝術作品
《法 華 經》是 一 部 調 和 大 小 乘 思 想 的 經 典,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歸
文.圖
簡佩琦︵︵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藏經洞的發現與封閉之因
一」外,以具象的譬喻來說解諸多抽象的 佛理,頗能引起共鳴。由於經文明確記 載宣講此經時有神奇的多寶佛塔穿越時
(絹畫、刺繡)等五萬多件文物震驚世 界!其中九成是佛教經典,如《維摩詰 經》、《涅槃經》、《金剛經》等,而《法 華經》最多,總數多達 5000 號以上,充 分說明《法華經》的重要地位。
空從地踊出,加上歷代高僧宣講與神異 事跡,以及傳抄佛經的同時附帶也抄寫
藏經洞為何封閉?目前有兩種說法比較
了「靈驗記」,此些充滿神奇故事性的靈
受到重視,一是「避難說」、二是「廢棄
異宣傳,皆是推動法華信仰的原因。
說」。第一種「避難說」最早提出的是法 國 漢 學 家 伯 希 和(Paul Eugène Pelliot, 1878-1945),主要認為是莫高窟僧侶 為躲避戰亂,將經書法器等密藏於洞中 封閉,然後於壁面上繪製供養菩薩像以 避人耳目。北京大學教授榮新江以時間 點推論,所躲避的戰亂應該是黑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 Karakhanid)─這個由古 代突厥與回鶻民族建立的王國,是新疆 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王國,所到之處 毀寺逐僧─特別是此時敦煌統治者是 曹氏歸義軍,見識到篤信佛教的于闐王 國於 1006 年被黑汗王朝所攻滅,而于闐 素來與曹氏有姻親關係,自然會對敦煌
圖 晚唐 敦煌莫 煌莫高 高 窟 第 窟 藏 經 洞。 圖 敦煌研究院。
44
2022.4 .
敲響警鐘。第二種「廢棄說」最早提出 的是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Marc Aurel
Special Report
圖 莫高窟藏 窟藏經洞發 經洞發現的 現的寫 寫卷樣貌。圖引自中 國社會 國社 會 科 學 院 歷 史研 究 所等編 所等編著 著《英 藏 敦 煌 文獻 (漢 文佛 經 以 外部分 部分) )》,成都 成都: :四 川人 民出版社 民出版 社, ,書前 ,書 前附圖。
Stein,1862-1943),主要是認為藏經洞 之物乃將殘破的經卷、應報廢的文物,是 以尊崇的心意將此「神聖廢棄物」收好埋 藏起來。 目前大多數的學者較支持避難說。由於藏 經洞文書紀年最晚的是 1002 年,並無西 夏時期(1038-1227)的文書,因此有學 者認為藏經洞應封閉於西夏占領之前。 無論是避難黑汗王朝來襲或西夏之亂,避 難說的推論算是合理。至於廢棄說較為可 議,有一幀伯希和在藏經洞窟內檢選攜回 法國的文物的照片十分有名,照片中其身 後可見經卷文書的裝置相當整齊,寫卷裹 以粗麻布,每包十卷,且皆以天干地支仔 細編號過(圖 2),就算是神聖廢棄物,如 此收藏似乎過分精緻。且石室寶藏的不少 絹畫精品,被英國、法國、日本取走後往 往成為鎮館之寶,實難以廢棄之物看待。 避難說與廢棄說對於《法華經》在敦煌的 流傳可能會有不同觀點,若採避難說的 角度來觀看,《法華經》是在危難來臨之 際,敦煌的僧侶急忙存藏的經典之一。在 成為藏經洞前,此窟原為受朝廷策封的 「河西都僧統」洪辯和尚的影窟(影窟原為
敦 煌《 法 華 經 》的「 圖 像 」傳 播 : 塑 像 與 壁 畫 敦煌地區《法華經》的傳播,可從美術作品的遺存與藏經洞出土 經文與注疏兩方面來看。北朝時期《法華經》題材的美術作品, 基本上是以「二佛並坐」(釋迦佛、多寶佛)為主要的型態,乃表 現第十一〈見寶塔品〉的神異之景:釋迦牟尼佛前的七寶塔忽然 從地面踊現於空中,寶塔中的是過去佛「多寶佛」,多寶佛的穿 越時空而來,是為了證明言說《法華經》的真實不虛。 或許由於過去多寶佛穿越時空、現身說法太震撼了,特別是釋迦 牟尼佛與多寶佛並坐於塔中的情節,此一定格畫面不但充滿神異 感,也標誌傳播《法華經》之可信。根據統計,敦煌石窟現存的 法華經變現存 64 鋪,其中「二佛並坐」就超過 54 例,居《法華 經》各品之首(註 1)。由於只需要描繪二佛並坐的圖像,即能表 徵出背後跨時空證明說法的抽象深邃意涵,理所當然成為法華藝 術蔚為風尚的表現型態。
該僧人生前所修禪行的禪窟,於其死後則
敦煌地區在隋代之後,開始有「經變畫」的描繪。經變畫即依經
繪塑出該高僧的真容以茲紀念),而為了
變畫,乃根據佛經繪製成壁畫以便觀覽,是將「文字」轉化為
經卷與文物的收藏存放,特別將洪辯和尚
「圖像」的另一種傳播方式,同樣以弘法傳揚為目的。敦煌「法
的塑像移至他窟,並於壁面上重新描繪供
華經變」以鳩摩羅什(344-413)譯本為基礎去描繪,自北周開
養菩薩粉飾,在在顯示出意圖隱藏、極為
始,歷經隋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一直至宋代為
重視的心意。
止,在敦煌地區的法華美術作品延續與流傳時間長達 700 年左右。
ART&COLLECTION
45
成佛之書《法華經》 7KH $UWV RI WKH /RWXV 6ŗWUD
ℂ ဩ 苉 妿 虋 瑽 ፡ ђ ဩ 苉 妿 ѓ
Ř ᔓ ଡ଼ ĺ
文.圖
林余宣︵︵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研究助理︶︶
||
圖 隋〈法 華 經 變〉,敦 ,敦 煌 莫 高窟第 高窟 第 窟 窟 頂 北 披。 披。圖 圖引 自 敦 煌 文 物 研 究 所 編《 編《中 中國 石窟 敦 煌 莫 高窟》第二 第二卷,北 京:文 京: 文物出版社, ,圖 。
54
2022.4 .
佛教
經典在中國的文學、藝術發
裡的其中一部分。相對地,竺法護不厭其
展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
詳地全面翻譯經文,讓後人得以鉅細靡遺
位,甚至足代表特定階段對於該創作形式
讀到文本細節,令《法華經》各種生動的
的表現成就。其中《法華經》在文本或圖
具體事例,於事理、於文句上都能忠實且
像的成熟度,可顯現宗教信仰傳遞載體的
契合地呈現,後人以「逐事而明之」形容
精深。《法華經》的成立上限,可能為公
這樣的譯風。
元前一世紀左右的西北印度地區,其後經 中亞傳至中國,再到日本、韓國與越南等 地,成為亞洲盛傳的大乘佛教經典。
文字與教理的判釋 在中國最廣為流傳的《法華經》譯本,是 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妙法 蓮華經》(406),中文流暢且貼合經文意 涵,目前常見的經卷文書或經變繪畫多
如果比較竺法護與鳩摩羅什本《法華經. 普門品》描述觀音拯救火難的片段,我們 不難看出字詞使用的差異,竺法護譯「若 有持名執在心懷,設遇大火然其山野,燒 百草木叢林屋宅,身墮火中,得聞光世音 名,火即尋滅」,鳩摩羅什譯「若有持是 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即可見前者文詞詳 盡細膩、後者語句凝練工整之分。
據此版本。至於現存最早全譯本是西晉 月氏國三藏法師竺法護翻譯《正法華經》 《法華經》作為闡述大乘佛教義理的重要 (286),首次將這部內容浩瀚的經典譯介
經典,其延續深遠的緣由,除了一些靈
為文,建立起經文譯本架構的雛形。由於
驗事蹟,如梁朝僧光宅法雲(467-529)
佛教經典常以重複的辭彙、羅列排比的語
為梁武帝講說此經時降雨「感天華如雪」
句以說明教理思想,因此更早期的翻譯多
等,後人詳細為其作註解說、反覆解讀,
僅選譯精要處,例如三國時期吳國支謙所
確實仍是主要原因。鳩摩羅什的弟子竺道
譯、現已失佚的《佛以三車喚經》(222-
生(355-434)著 有《妙 法 蓮 華 經 疏》;
252),即可能僅譯出《法華經.譬喻品》
光宅法雲所著《法華經義記》流傳至陳、
Special Report
隋,並經高麗傳至日本。時至隋唐,發源於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宗,是中國相 對較早開始創立的佛教派別,其以《法華經》為主要依歸,祖師智顗(538- 597)以《法華文句》與《法華玄義》判釋教理的方法,奠立了佛教宗派發展的
圖 初 唐〈法 華 經 變〉,敦 ,敦 煌莫高窟第 窟東壁上 部。圖 部。 圖 引自敦 煌 文 物 研 究 所 編《中 編《 中國石窟 敦 煌莫 高窟》 第三卷,北 ,北京 京:文物出版 社, ,圖 。
根基。
經 典與經變的實相 如何將精深的經典內容轉譯為圖像,在佛教藝術裡有相當多元的呈現,將經 文以繪畫或雕塑具體形象,配合講經作為宣教用途,即為「經變」,而敦煌莫 高窟擁有保存最佳、脈絡最完整的歷代法華經變,可看出整體畫面配置與構 圖演變,由早期如隋代 420 窟覆斗形窟頂四披繁複細密、各品互相融合的畫
圖 五代〈法華經變〉,敦 ,敦煌 莫 高窟 高窟第 第 窟 南壁 南壁。 。圖 國 立故宮博物院。
面(圖 1),到過渡時期如初唐 331 窟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的橫 卷式構圖(圖 2),再到晚期如五代 61 窟的大型單鋪經變(圖 3)。 敦 煌 壁 畫 的 法 華 經 變, 多 據 鳩 摩 羅 什 本 作 描 繪, 共 七 卷 二十八品,從經文結構來看,分別為前十四品:〈序品〉、 〈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 品〉、〈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記品〉、〈授學無學人記 品〉、〈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 〈安樂行品〉、〈從地踊出品〉;後十四品:〈如來壽量品〉、 〈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 菩薩品〉、〈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 〈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 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天台祖師智顗將前後 分為迹、本二門,表現示迹與根本。當我們隨順經文各品觀 察壁畫圖像,即可發現文本與圖像的表現異同。
ART&COLLECTION
55
書法展 書法
明代文化 文化展
分省名賢 分省
繪畫展
印文薈 文薈萃 萃
特寫
對所有人開放的燦爛夢想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雲端博物館」正式上線 文︱藍玉琦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大數據(Big Data)時代海潮浪襲,在茫茫知識汪洋中,如何精準汲取價值? 國家公部門高舉數位典藏計畫,重點單位將龐雜資料建置為各類型雲端資料 庫,將全民資產整理為可檢索的系統上線開放,擴大共享知識版圖。建構數 位資料庫盤根錯節,除漸進累積整理出的大量資料礎石,並需仰賴可觀的精 力貲財等資源,團隊投注巨大心力,以邏輯結構化系統思考,將典藏知識化 系譜展現而出,最利濟眾生者尤以可公眾開放的免費資源,故而全球現行可 開放公眾使用的典藏雲端資料庫,可謂皆屬各國公家典藏機構或學術單位。 四月春,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雲端博物館」正式上線!何創時書法藝術基 金會成立於1995 年,為全球知名書法收藏推廣文化單位,以展覽、演講、出 版、研討會、捐助展廳、獎助高雄獎「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等多元面向 致力書畫藝術、歷史文化推廣教育。毋庸諱言,疫情加速了網際網路的發展 進程,突破時空界限,值此際基金會重磅推出雲端博物館之「明代資料庫」帶 來善知識福音,1700 位明代作者、2400 件明代書畫作品、3500 方明代印文、 60 個展覽主題,超高清圖檔,無需登記會員,全面免費開放,明代群英傳 on line。搭配雲端博物館上線,也將於創時講堂舉辦一系列實體展覽,第一檔為 4 月25 日至5 月31 日「明代書法精選展」。
漫步雲端,悠游明人大觀園 基金會收藏以明代書法為重點,遠近馳名,近年來尤以2015 年的「萬曆萬象 ─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特展」巡迴大展最令人印象深刻,125 位明代重量級文 化大師星光熠熠,分為「影響日韓的文化明人」、「治國能臣」、「軍事」、「科 學大師」、「思想大師」、「高僧」、「文藝」、「書法」、「繪畫」、「生活」十
明 陳繼儒〈六言詩扇面〉,24×50公分。展出於「晚明書法大家」。
64
2022.4
專 專區
會員專區
明 查繼佐〈積翠圖卷〉,54×259公分。展出於「月白風清──園居生活情境」。
大類,呈現晚明文化豐富的歷史生態,更補充了承繼清乾
說細細導覽,結語表示:「不同於自然山川,園林經過人
隆品味體系的故宮典藏。在此堅實基礎上,雲端博物館正
為的參與改造,若失去持續的養護,在時間推移中不免頹
如明人小宇宙線上百科,強檔好展連連,漫步在雲端。
敗荒廢。詩文書畫以紙上園林的形式,留存了部分興造居
「『凡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 花、高臥、勘方、經行、負暄、釣魚、對畫、漱泉、支 杖、禮佛、嘗酒、晏坐、看山、臨帖、刻竹、餵鶴,右皆
遊者的思考與心境,也挹取了部分園林景象與光影,歡迎 通過基金會的收藏文獻前往參訪,品味明人的園林經驗, 認識明代的園林文化。」
一人獨享之樂』這段話是出自明代陳繼儒的《太平清話》,
何國慶說明:「報章雜誌常會介紹山林中的別墅豪宅,在
一個人可以有這麼多的休閒娛樂,這麼懂得過生活,這就
明代園林就很多,河北有米萬鍾『勺園』、『漫園』、『湛
是現代人追求的慢活、樂活。為什麼要強調明代?明人有
園』、山東有何應瑞的『何園』(今凝香園);蘇州有王世
很多地方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讓大家懂得去生活。」
貞『弇山園』、王錫爵『樂郊園(東園)』、嘉興有錢士升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談起明代資料庫,從
的『積翠園』、上海有陸深的『後樂園』和李流芳的『檀
生活著手,串連古今,不帶有絲毫嚴肅學術派色彩。
園』等等。園林有主人、設計師,文人們在園林中如何交
點擊「明代文化展」,進入明人大觀園,第一單元為「翳 然林水─明代園林文化」,分繫於「開山作主─園林 主人」、「掇石理水─園藝專家」、「知音交契─園林 交遊唱和」、「月白風清─園居生活情境」四個子題,學 術顧問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曹淑娟,線上總分
往唱和?園林不是只有居住休憩這個層面,可以去看當時 的人如何生活,還有人際交友圈的經營往來。園林活動中 有戲班子,明代的戲曲風氣盛行,所以我們規劃有『雋雅 輝煌—戲曲』。現代白先勇推廣的青春版《牡丹亭》,就是 明朝大劇作家湯顯祖的作品。」
清 吳歷〈雨散煙巒圖卷〉,34×200公分。展出於「月白風清─園居生活情境」。
ART&COLLECTION
65
展覽
Exhibition 書畫家啟功(1912-2005)曾言:「先生作畫,有一毛病,無可
未完的祕密,
諱言:即是懶於自己構圖起稿。常常令學生把影印的古畫用另 紙放大,是用比例尺還是幻燈投影,我不知道。先生早年好用 日本絹,絹質透明,罩在稿上,用自己的筆法去鉤寫輪廓。我 記得有一幅羅聘的〈上元夜飲圖〉 ,先生的臨本,筆力挺拔,氣
圖稿現真章
韻古雅,兩者相比絕像羅臨溥本。諸如此類,不啻點鐵成金, 而世上常流傳先生同一稿本的幾件作品,就給作偽者留下魚目 混珠的機會。後來有時應酬筆墨太多太忙時,自己勾勒主要的
華
岡
博
物
館
筆道,如山石輪廓、樹木枝幹、房屋框架,以及重要的苔點等 等。令學生們去加染顏色或增些石皴樹葉。我曾見過此類半成
「六 十 週 年 校 慶 ─ 溥 家 圖 稿」
品,上邊已有先生親自署款蓋章。特有人持來請我鑑定,我即 為之題跋,並勸藏者不必請人補全,因為這正足以見到先生用 筆的主次、先後,比補全的還有價值。」 文中「先生」何人?這位「先生」別無分號,大名鼎鼎,就是被
文|藍玉琦
圖|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本刊資料室
譽為「文人畫最後一筆」的溥心畬(1896-1963)。溥心畬乃清 恭親王奕訢之孫,啟功為其親族並受教於溥心畬,所撰之〈溥
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
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含金量十足,是為研究溥心畬書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2022/3/1-6/30
畫藝術的重要資料文獻。啟功所言,透露出諸多訊息線索和討 論,臨摹仿古、學生代工、真偽問題、價值認知都在其中,圍 繞的核心載體是「圖稿」。 「圖稿」是一位書畫家體察物理、創作發想、教學思維的重要軌 跡,隱藏著諸多創作歷程密碼。但隨著作品完成,藝術家老成 凋零,加以經歷時空變遷,圖稿多散落佚失,能系統留存下來 已屬罕有,公開大規模展出更是難如登天。去年(2021)中國文 化大學華岡博物館「50 風華─華岡博物館 50 週年館慶」首度展 出的三件「溥家圖稿」,書於油蠟紙上的楷書〈枯樹賦〉、〈楷 書千字文〉、楷書〈石門山銘〉引起關注及討論。念念不忘,必 有迴響。今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華岡博物館首次舉辦專題特 展「六十週年校慶─溥家圖稿」,其規模可觀,珍稀可貴。本次 展覽是以溥心畬及其弟子的手稿為主題,繪畫、書法兼備,繪
圖1 溥家圖稿1955年〈千字文稿本〉,油蠟紙,7.8×80.3公分,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72
2020.5
畫分為:山水、人物、花鳥、走獸、水游等五大類,書法則有
〈華岡博物館「溥家圖稿」展〉
楷書、草書(圖 1)及〈雜稿〉(圖 2)中之滿文,並 搭配部分的完成作品一同展出,共計超過150 件書 畫展品。
或分工或臨摹 師生筆意盡傳稿中 展名「溥家圖稿」,點出展品來源,亦表達創作者 非全為溥心畬。溥心畬 1949 年渡海來臺,留下豐
圖2 溥家圖稿〈雜稿〉,19×45公分,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藏。
碩的書畫遺作,於其子溥孝華(1924-1992)過世 後,因無子嗣繼承,由寒玉堂親族故舊組成「八人 小組」,將溥家書畫分別託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於旁觀看,「只有從他作畫的過程中去體會他的用筆與用心處,只
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此三
有靠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每位同學分一張
館遂成溥氏書畫的三大藏地,各有千秋。這批書畫
畫稿回去臨摹,一張臨完再臨一張,毫無限制的,亦無止境。」
包含書法、繪畫、手稿、圖稿、溥老用印及其收藏 印章文玩等。其中,華岡博物館有「溥家圖稿」兩 千餘件,傲視全球公私立文博機構單位。這批圖稿 分門別類,保存完善,原先有的已歸整為小冊,有 的則是一捲捲畫紙。除此次展出的類型外,目前所 見尚有昆蟲、聖母像等其他類型圖稿,還在陸續整 理中,在門類數量上大致以山水最多、花鳥次之, 接著依序為人物、走獸、書法、水游。參與整理研 究「溥家圖稿」的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這次展出的圖稿〈禮佛供養像〉(圖 3),繪於油蠟紙上,標注有設 色小字,書款「燉煌石室禮佛供養像文瑛勾稿」。「文瑛」乃女弟子 安和(1927-2017)的字,此稿或是臨摹習作,亦或是代勞起稿, 完成作品可見於臺北故宮之溥心畬〈供養菩薩〉(圖 4)。圖稿展品 有不少繪製於油蠟紙上,除了溥心畬,近現代畫家劉繼卣、劉奎齡 等人皆用此法。油蠟紙具高度透明特質,於繪寫好圖樣的油蠟紙稿 上,蓋覆欲創作的用紙或絹本材質,可便於構圖定位,即便是書法 亦能免於抄錄漏字等疏誤,降低誤差風險,提高創作的完善良率。
古耀華在「淺談溥心畬先生畫藝─以華岡博物館館 藏作品圖稿為例」演講中表示,完全出自溥心畬手 筆的粗估約為 600 件,另有三分之一的數量可能為 學生所作。 溥心畬學生與畫稿間的關係,或為分工代勞,亦 有臨摹學習等多樣情況。在分工代勞上,如開頭 的啟功所言,溥心畬在太忙趕畫不及時,會自己 主要勾勒重要輪廓,再由學生勾染其他。如此模 式,也可見於門生劉繼瑛(1921-2016)憶述,在 北京頤和園的受教歲月中,她與溥師長女溥韜華 (1896-1963)為好友,二人曾一同替溥心畬未完 成之作補筆染色,「主體的樓臺、樹木由溥師自己 畫,我們只染山水。」在臨摹學習上,溥心畬自身 透過臨摹仿古學習,也同樣地運用自己的畫稿教學 課徒,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受教溥心畬的劉國松 (1932-)在〈溥心畬先生的畫與其教學思想〉憶 述,上課時溥師親筆示範作畫並不多言,學生圍繞
圖 3 安 和 款〈禮 佛 供 養 像 圖 稿〉,油 蠟 紙, 75.6×42公分,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圖4 溥心畬〈供養菩薩〉,83×39公分,國 立故宮博物院(寒玉堂託管)。圖取自國立 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1993年《溥心畬書 畫文物圖錄》,頁104。
ART&COLLECTION
73
展覽
Exhibition
千絲萬縷的聯繫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Abu Dhabi)位於阿拉伯聯 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薩迪亞特島,2017 年 11 月盛大開幕, 其成立之源可追溯到 2007 年 3 月阿聯酋和法國政府簽署的
阿 布 達 比 羅 浮 宮 博 物 館 「龍 與 鳳 ─ 天 朝 與 天 方 的 千 百 年 藝 術 交 融」 展
特別協議。該館是阿布達比市與法國政府之間 30 年協議的 一部分,協議中由阿布達比支付 7.47 億美元以換取使用羅 浮宮品牌 30 年,而 Agence France-Muséums ─法國最著 名的 17 家文化機構則出借藝術品,並提供管理專業知識。 現今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典藏涵蓋史前器物、工藝品、 宗教文獻、經典名畫和當代藝術作品,收藏之豐富在中東 地區無出其右。除常設展,還不定期展出由 13 家法國合作 機構、中東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博物館出借的巡迴展品, 尤其著眼東西方藝術之間的交流。
文|葉舜瑜
圖∣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Abou Dabi)
近日,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甫結束的實體展「龍與鳳─ 天朝與天方的千百年藝術交融」於網路虛擬展廳上線了! 此展由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與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 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合作舉 辦,展出來自阿布達比盧浮宮、法國吉美博物館以及其
圖1 中國北方7世紀〈騎駝 人物彩俑〉,高43. 5公分, 長36公分,巴黎吉美國立亞 洲藝術博物館藏。©RMNG r a nd Pa la is ( M NA AG, Paris)/ Thierry Ollivier
他 12 家博物館和藝文機構的 240 件精品。展覽以龍、鳳意 象分別指稱中國與伊斯蘭世界,聚焦兩大文明在 8 至 18 世 紀間交流下,所產生帶有相似裝飾母題的瓷器、絲綢、玉 器以及金銀器等作品,共分為「8 至 10 世紀─西遊 東進」、「11 至 13 世紀─宋代與塞爾柱藝術 的邂逅」、「13 至 14 世紀─從東到西:元代 時期的藝術交融」、「15 至 17 世紀─和諧交 融」、「文房二寶」五個單元,前四單元按時間 序展示各時期的藝術作品,最後一個單元則著重 文人詩書畫作品。點擊進入「龍與鳳─天朝與天 方的千百年藝術交融」線上展覽網站,不僅可見策 展人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蘇菲.馬卡里歐 (Sophie Makariou)導介影片,網站更支援 3D 虛擬實 境展廳,可透過 VR(virtual reality)眼鏡觀展,彷彿實地 走訪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以下就讓我們一同探索中國 與伊斯蘭帝國兩大文明文化交流的進程。
龍與鳳─天朝與天方的千百年藝術交融線上展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 ※ 掃描 QR Code 即可進入線上展覽網站。
78
2022.4
〈阿布達比羅浮宮「龍與鳳」線上展〉
圖2 唐或遼9至12世紀〈鳳紋八稜銀杯〉,高6.4 公分,最大徑7公分,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藏。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Abu Dhabi. Photo: Ismail Noor / Seeing Things
圖3 伊朗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描金皇帝坐寶座紋陶碗〉, 高9. 6公分,徑21.1公分,巴黎羅浮宮伊斯蘭 藝術部藏。 ©Musée du Louvre, Dist. RMN-Grand Palais / Harry Bréjat
西遊東進
宋代與塞爾柱藝術的邂逅
展覽由首批胡商定居廣州的 8 世紀拉開序幕,此時期中國統治者大多實
第二單元聚焦於宋代與塞爾柱王朝(11 至 13
行開放政策,對來自西域的文化採取相容並蓄的態度。8 至 10 世紀,唐
世紀)的藝術。宋代中國飽受北方和西方外患
宋與阿拔斯王朝(721-1258)往來頻繁,鈷礦等原材料以及琉璃、陶
的威脅,海路成為對外交易的替代通道。在
瓷、絲綢和其他奇珍異寶透過陸路與海路商道運送,藉由兩地遺址出
這個背景之下,海上絲路迅速發展,中國製
土器物可見雙方交換的物品和技術。此單元展示大量胡商人偶與駱駝
造的大量出口商品隨著阿拉伯商船橫跨印度
俑、仿製三彩陶的伊斯蘭器物,和紋飾深受伊斯蘭藝術影響的中國金
洋,進入紅海,最遠甚至抵達地中海。展覽
銀器皿。
展示菲律賓等地出土的大量中國青白瓷器,
一件 7 世紀於中國北部燒製的〈騎駝人物彩俑〉(圖 1)精彩刻劃出商旅 的形象,商人側坐於駱駝之上,手上的韁繩現已不存,駱駝背載大小 皮囊、長柄鐵勺等,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中西文明的互動。而中國藝術 品也受到阿拔斯王朝王公貴族的喜愛,大量中國或仿中國風格作品傳 入當地,三彩工藝在伊斯蘭世界東部地區遂發展出眾多流派,展覽展 出伊朗蘇薩古城遺址出土精美的伊斯蘭潑彩(splashware)等多件文物。 另一方面,唐代金銀器亦深受伊斯蘭器物的影響,如〈鳳紋八稜銀杯〉 (圖 2)呈八角形,口沿外敞,帶把,圈足呈小喇叭形。全器滿布圓點 紋,中心飾有鳳凰展翅於祥雲和捲葉紋間,口沿、器底及圈足以三角
呈現伊斯蘭王朝擴張與中國文物傳播的歷史 路線。與此同時,佛教造像藝術亦透過中國 傳播至地中海地區,其影響由中世紀伊斯蘭 世界東部地區君主畫像的表現形式可見一斑。 展品中一件 12 世紀末〈描金皇帝坐寶座紋陶 碗〉(圖 3),以及同屬法國羅浮宮典藏的一本 14 世紀詩集中的細密畫,所描繪君主面容均 圓潤如滿月、雙腳盤腿採跏趺坐的坐姿,如 同佛像的特點。
形幾何飾帶裝飾,具異域風情。
ART&COLLECTION
79
展覽
Exhibition
傳 教 大 師1200年 大 遠 忌 記 念 京
都
國
立
博
物
館
「最 澄 與 天 台 宗 的 世 界」特 展
翻譯整理|何玉新 資料提供|特別展「最澄と天台宗のすべて」
伝教大師 1200 年大遠忌記念 特別展「最澄と天台宗のすべて」 京都國立博物館|2022/4/12-5/22 圖1 國寶 平安時代11世紀 〈聖德太子與天台高僧像〉(十幅之一):最澄,兵庫一乘寺 藏,展出期間:4/12-5/1。圖像提供:東京文化財研究所。
開創日本天台宗的「傳教大師」最澄(767-822),是平
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
安時代著名的僧侶,他與日本真言宗之祖弘法大師空海
以接力的方式聯合舉辦「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介
(774-835)同樣隨遣唐使赴中國學習佛法,回國後都在
紹最澄所選定的修行場所,即天台宗的總本山──比叡山
新平安佛教中扮演重要角色。最澄一生致力於實現《法華
延曆寺,以及廣布北陸和西國等天台相關神社寺院的 130
經》宣說之「救渡眾生」、「眾生皆可開悟成佛」的理想
件至寶(包括國寶 23 件,重要文化財 71 件),展現最澄求
世界,為此,他除了在全國建造收貯《法華經》的六所寶
法的過程和天台宗發展的軌跡。
塔,也盼望早日獲得朝廷同意,設立天台宗專屬的大乘戒 壇,改變佛教界以往認為只有具備一定條件資質才能開 悟、僅允許出家人受戒的情況。儘管他的心願在過世後才 得以實現,但此般具有革新性的做法,卻為往後日本佛教 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為了紀念這位傳教大師逝世 1200 週年,自 2021 年始,日
84
2022.4
今年 4 月 12 日至 5 月 22 日,此一巡迴展即將移師到最終站 ─京都國立博物館,京都正好就位於天台宗的中心區域 平安京,可說是結束這次巡迴展覽的最佳場所。參觀完京 都國立博物館的展覽,還能順道走訪比叡山延曆寺、五箇 室門跡等天台宗的名勝古蹟。透過實地參訪與展覽的相乘 效果,著實是能體驗歷史的獨特機會。
〈京博「最澄與天台宗的世界」特展〉
圖2 國寶 中國唐代貞元二十、二十一年(804、805)〈傳教大師入唐牒〉,滋賀延曆寺藏,展出期間:5/3-5/22。
最澄及天台宗的起始─祖師相關名寶 以《法華經》為根本經典的天台教義,是由中國隋代天台大師智顗(538-597)所確立,將 《法華經》視為釋迦牟尼教義中最完美圓融的終極之道。最澄一開始接觸智顗的教義,是透過 為傳授正規戒律赴日的鑑真和尚所帶來的經典,而當他在西望京都、東眺琵琶湖的比叡山創 建延曆寺後,更為了進一步鑽研教義而遠渡中國。回國後,天台宗在日本得到正式承認,展 現出與以往南都(奈良)各寺院有別的獨特性,以「圓教、密教、禪、大乘戒」此「四宗融合」 為最顯著之特點。展覽的第一單元,將從與最澄有關的名寶中,追溯他波瀾壯闊的人生足跡。 〈聖德太子與天台高僧像〉(最澄局部)(圖 1)是現存最古老的最澄肖像,出自一組繪有聖德 太子和天台高僧的 10 幅人物畫,包括了印度的龍樹、善無畏,中國的慧文、慧思、智顗、灌 頂、湛然,以及日本的聖德太子、最澄、圓仁。畫中的最澄戴著頭巾,雙手交疊於腹前,在 椅上安靜冥想。溫暖絢麗的色彩,及其法衣上大範圍的紋樣,體現出平安佛畫的特色。京都 展覽會場將於 4 月 12 日至 5 月 1 日展出最澄及圓仁畫像;5 月 3 日至 5 月 22 日展出龍樹與善無畏 畫像。 唐代貞元二十年(804),即日本延曆二十三年,最澄同空海,以及擔任翻譯的師弟義真自九 州出發入唐後,從明州(寧波)前往天台山求法時,作為通行許可證核發給他的唐代公文〈傳
圖3 明治二十四年(1891)〈勅 封唐櫃〉,滋賀延曆寺藏。
教大師入唐牒〉(圖 2)。在以「日本國」開頭的第二件牒文中,可以看到最澄以楷書親筆書寫 的簽發申請書,以及台州刺史(知事)的批准和署款。 由最澄所創立的延曆寺,位於有「平安京的鬼門」之稱的比 叡山。作為天台宗的重要據點,最澄的遺德也吸引了許多日 本高僧來到延曆寺修行。存放延曆寺寺寶的〈勅封唐櫃〉(圖 3),每隔五年便會舉行更換寺寶的儀式,由勅使(即宮內廳京 都事務所職員)以嚴謹的程序解開固定唐櫃鑰匙的勅符。京都會 場內,將展示收納在唐櫃裡室町時代文安三年(1446)〈桓武天 皇像〉(展出期間為 5 月 3 日至 5 月 22 日)和鎌倉時代 13 至 14 世 紀〈細字法華經〉(展出期間為 4 月 12 日至 5 月 1 日)等。
ART&COLLECTION
85
文物醫院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古樸雅致 竃դ̻梆ᆾ稠ᒓ礬褺ጮ芸ୗ執ᒻ̼ጱ瑯ۿ蕣֢膏Ꮈ绗 文.圖|張晶晶(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館員,囊匣製作組副組長)、
岑宇琳(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助理館員)、 王金生(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員)
筆筒,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喜好的文房用具之一,其造形各 異,材質豐富,或天然竹木、漆器、牙雕、玉石、陶瓷、範模 匏製等(註 1)。大致到了明代晚期,文人的案頭才設置筆筒(註 2),如清人畫〈載湉便服寫字像〉(圖 1)中案牘陳設的雕刻筆 筒。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來源應 為傳世文物,一直保存於故宮博物院內。脆弱珍貴且級別較高的 文物,需要專業保護修復人員專門設計製作囊匣,為筆筒量體裁 衣。此次為〈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製作囊匣不僅為了加強 文物存放、展覽和運輸過程中安全性,也提升文物美感及展示性。 圖1 清代〈載湉便服寫字 像〉,173.5×95.5公分,北 京故宮博物院藏。圖 北 京故宮博物院。
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 此筆筒為白菜形(圖 2),筒壁雕菜葉四重,葉片 重疊皺卷,邊緣翻卷自如,菜葉脈絡清晰,莖筋凸 凹自然,內壁有剔除之螺旋狀節痕(圖 3)。筆筒靠近 上口沿處的筒徑稍放,近底處筒徑收小,平底,近圓形, 雕作根鬚像溢出土面狀,底部有「封錫爵」三字圓形款印。 通體採用圓雕、毛刻等雕刻工藝,刀法深峭穩定、舒暢朗健(註 3)。整體磨工較細,顯現出物態的自然生動,是兼具觀賞性與 實用性的作品。〈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又稱「晚菘形筆 筒」。考究白菜與菘之字源,宋代人陸佃在《埤雅》卷第十六〈釋 草〉中提及:「菘性凌冬不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 意今俗謂之白菜」(註 4),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也引用陸佃 圖2 清代〈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高 17.3公分,口徑9.4公分,底徑9.2公分,北京 故宮博物院藏。
106
2022.4
書中所記描繪菘。可知白菜是一個俗稱,「晚菘」指秋末冬初時 已經成熟的白菜。《南齊書》卷四十一〈周顒傳〉中載周顒隱居於
〈北京故宮文保科技專欄〉
圖3 〈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 式筆筒〉壁螺旋節痕跡。
鍾山,清貧寡欲,衛將軍
事 雕 刻, 聲 聞 於 朝(註
王 儉 問「山 中 何 所 食?」
6)。兄弟三人之中,以
答 曰:「赤 米 白 鹽, 綠 葵
錫祿技藝最為傑出,如
紫蓼。」文惠太子問:「菜
其 代 表 作 品〈竹 根 雕 羅
食何味最勝?」曰:「春初
漢〉現 藏 於 上 海 博 物 館, 生
早韭,秋末晚菘。」由此,晚
動傳神、雕工精湛。根據《竹人
菘也代表寒士甘於淡泊操守的象
錄》中記載,封錫爵之子封穎谷亦
徵(註 5),將其雕刻成筆筒這一文房用具,
工鏤竹,承封氏技法,善竹根雕人物。
也寄託了文人對高潔品行的景仰與追求。
文物傷況分析
而其款識「封錫爵」所指何人?封錫爵約活躍於 康熙年間(1662-1722),為清代竹刻家,字晉
此文物因展陳或儲存環境導致表面灰塵堆積,其
侯,嘉定(今屬上海市)馬陸人。封氏先人皆工
整體結構為整塊主根雕刻,並無拼接痕跡,葉與
詩善書,至錫爵輩始以竹刻傳世,封錫爵竹雕屬
底部開裂乃因竹根材質受到溫濕度的變化影響內
於明代朱鶴所創的嘉定派。嘉定派工詩善畫,以
部收縮;口邊各葉或因古人賞玩時磕碰或運輸導
畫入竹,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封錫爵長於竹根
致微缺。另有修補、筒內有蟲蛀舊痕(圖 4)。考
圓雕,擅名一時,其作品存世極少,從這件白
量到文物本身已經有葉片開裂等較嚴重傷況,首
菜筆筒可略窺其雕刻造詣。其弟錫祿、錫璋亦
要建議製作具有展示性功能的囊匣,以解決〈封
均精於竹刻,時人號稱「三鼎足」。康熙四十二
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的拿取問題,藉由減
年(1703)錫爵兩弟應詔入京,供奉養心殿,專
少拿取匣內器物的次數,達到保護的目的。
ᕯ࣮ᐵḳҹᦵ⃚೫९
圖4 清代 〈封錫爵款竹根雕白菜式筆筒〉病害圖。
開膠
脫落
斷裂
裂隙
殘缺
變形
受潮
遭朽
蟲蛀
褪色
汙染
起翹
錯位
磕缺
發霉
劃痕
磨損
ART&COLLECTION
107
書品
Calligraphy
雄秀古今:趙孟頫 《行書赤壁二賦》 文.圖|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研究員)
趙 孟 頫(1254-1322)為 宋 太 祖(927-976)第 11 世 孫, 據 說 元 世 祖 (1215-1294)讚 其「神 采 秀 異, 珠 明 玉 潤」, 以 為「神 仙 中 人」。 他 的
4
書法透過廣泛臨習古人而成,各體皆備,以行、楷成就最高,鮮于樞 (1246-1302)曾謂:「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 又為子昂諸書第一。」 趙孟頫跋〈定武蘭亭〉:「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 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齊 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這段話成為了著名的書法理論,「千古不易」更是屢屢引起解讀為「改變」 或「不易」的爭論,凸顯出書論寫作的模糊性(多元性)。文意本身的多元 性,似乎也經常成為推動書法發展的新動力,所以也無須過度拘泥於原本 意義,畢竟藝術本來就是活的。跋語中精準地點出王羲之(303-361)改 變古法,創造出新體,加上作品中的「雄秀之氣」,成為了古今師法的對 象。顯示出趙氏對於書法史的真知灼見,這種認知體會對一位書法家的創
8
作取向是至關重要的。書法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藝術,並非僅止於特有的 臨摹學習系統,重點還是在於之後的發展,然而多數的書家往往因為對書 史認知不足而止步,更甚者還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雄」、「秀」當然是審美上極端的衝突,光是要放在一起就已經相當不容 易,還要出於「天然」,也就是這兩股勢力相左的視覺感受,在王羲之的 筆下調和到自然圓融的境界。趙孟頫點出書聖作品中的「殊勝」,這已經 超越了成千上萬的渾渾噩噩書家。凡事都必須先看到好處,才可能真正學 習到優點,在缺乏正確認知下通常都只是瞎忙,浪費時間不算,根基差
圖 1 元 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各 27.2×11.1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16
2022.4
12
3
2
1
7
6
5
11
10
9
ART&COLLECTION
117
封面
Cover Report
佳士得香港 2022 春拍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預告 文.圖|佳士得香港
本季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
本季最受矚目的拍品首推一件極其
起居室內,相關描述與一幀現存照片
品」拍賣再次呈獻一系列精緻稀有的青
珍罕的清乾隆〈鬥彩萬福慶壽雙螭
吻合。
銅、明清瓷器、掐絲琺瑯、黃花梨家具、
龍 耳大 瓶〉,其 源自紐 約由 提 卡的
玉雕以及其他類別的精品供藏家購藏。
孟森─威廉斯─ 普羅克特藝術學 院(Munson-Williams-Proctor Arts Institute),拍賣收益將用於孟森威 廉 斯 購 藏基金。此 瓶體 量碩 大,做
128
2022.4
者屈指可數。鬥彩作為一種裝飾技 巧,製作的難度大、成本高,其做 法是在拉坯成形且乾透的素胎之
工妙至毫巔,出處亦翔實可徵。1883
上,於未經窯燒且透氣滲水的器表
年 6月9日,韋澤華夫人(J. Wat son
用釉下鈷藍勾繪出圖紋輪廓。由於
W i l l i a m s,原名 H e l e n E l i z a b e t h
未經窯燒的胎土會迅速吸收青料,
Munson,1824-1894)在位於紐約
讓畫師渾無出錯空間。接下來,再
麥迪遜廣場東23街南6號的美國藝廊
將器身掛施透明釉並進行窯燒。瓷
(American Art Galleries)購藏此瓶。
胎出窯冷卻後,方於青花線內精心
根據一筆登錄於1888年3月3日的庫藏
填施諸色釉上琺瑯彩,並以較低溫
紀錄,此瓶連底座原陳設於韋夫人
度二次燒成。每回窯燒總有殘次之
清乾隆〈鬥彩萬福慶壽雙 螭龍耳大瓶〉原陳設於韋 夫人起居室內的照片。
清乾隆〈鬥彩 萬福慶壽 雙螭龍 耳 大瓶〉,高52.7公分,底部有「大 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
傳世鬥彩瓶中,器型敦碩如本拍品
作,加上大型器物較易變形破損,若要燒造出 能符合御瓷嚴格要求的鬥彩大器,成本定然不 菲。而且,本拍品更結合了鎏金紋飾,鎏金保 存良好,極富光澤,為這件重器更加增添了華 麗之色。 乍看之下,本拍品通體畫滿別具異域風情的勾 蓮紋。但若細心玩味,便會發現當中串聯了許 多如意雲頭紋。如意雲頭紋由靈芝紋演化而 來,喻指「萬事如意」,是宮中習見的慶壽題 材。就本拍品而言,如意雲頭紋除了環飾瓶口 一匝,頸肩交接處也有其身影。再者,纏
清乾隆〈釉裡紅團花穿芝螭龍紋葫蘆 尊〉,高27公分,底部有「大清乾隆年 製」六字篆書款。
枝花卉紋中也有它的身影。此外,瓶 身還以四個描金卍字為點綴。卍字 這一佛教標識從印度傳入中土,武 則天曾於公元 693 年譽之為「吉祥 萬德之所集」。自此,卍字成為 了歷朝歷代喜聞樂見的禎祥符號。
同場另一件兼具藝術及歷史價值的為明永樂〈鎏金銅金剛 總持坐像〉。這件精美的明初金銅佛像出自重要的瑞士 藏家,於 1970 年代在蘇黎世一家著名的東方藝術品古董 商處購得。從那時起,這件金銅佛就一直在同一位藏家 手中,此次為該件第一次在公開市場上拍。
本季呈獻的典藏級〈鬥彩萬福慶 壽雙螭龍耳大瓶〉兼具如意雲
另一件御窯珍品為莊貴侖先生珍藏的清乾隆〈釉裡紅
頭紋與卍字,進一步證實了此
團花穿芝螭龍紋葫蘆尊〉。唐代以前,氧化銅已用作
乃皇家賀禮之觀點。卓越的品
高溫陶瓷紅色紋飾的呈色劑,但自唐以降,陶工依
質、巨大的尺寸和來源有緒
然視此為畏途。由於紋飾中的銅紅料極不穩定,無
的出處,足使本拍品成為任
論是氧化銅的製備和密度,抑或是釉料成分、窯溫
何中國瓷器鑑賞家收藏中 的精品。
及還原程度,乃至於窯燒時擺放的位置,皆須一 絲不苟。明永樂、宣德二朝曾出現質量上乘 的釉裡紅御瓷,但因成功率極低,曇花一現 後便停產,直至康熙朝才復燒袖裡紅, 但銅紅發色效果仍然不穩定,時呈灰 澀或暈散之態。本瓶線條優雅,上繪 繁複螭龍紋飾,發色鮮豔明麗,銅
明永樂〈鎏金銅金剛總持 坐像〉,高21.5公分。
紅深淺有序,控制得當,顯然是難 得的成功例子,難能可貴。
ART&COLLECTION
129
Ǐ ……ਕਕ㑭ܙⓧ̏ډໝ ᐷḵሠ૯Ք ˙׀࿘䢲ोᕕ൹⒤Ⅻ䢧
ྼ⽖ ᧴ ྐ⣧ ⣹ ☽ ঃ ㌹ 㑆㢯 ⁅ 㝀 ⑤
COMING SOON APRIL 2022 !
᪹̖ 㡲
2022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AUCTION
䢃ᕖ 㲋㲋 ϜϜ ӷӷ ⅮⅮ 㲃㲃 ᕧ 㲋䢄ॱ 㢳㢳 ⹁⹁ ⡩⡩ ૯૯ ㎢㎢ ࿘࿘ ⁄⁄
一冊飽覽近五千件最夯華人文物 完全透析藝術拍賣收藏新趨勢
䡱䡱९९ḘḘϚϚᬚᬚ䢺٩٩̸̸ЙЙ
ሞ ᕐ䡽⏠ ㆱ ̔ 㡰 ྺྺ ⽔ ᧲ ྎ 㢭㢭 Ě ⁃ᕔ㲉Ϛӵ૭㎠࿖⁂䡾ന䡲 Į
ᒭᒭಬಬ 2021
2022 文物拍賣大典正式開始預購! 即日起訂閱典藏雜誌《古美術》or《今藝術 & 投資》,可享最優惠 價格加購 ( 預購 )2022 文物拍賣大典;新年度訂閱典藏超值優惠, 加質不加價。
YES! 我要訂閱雜誌並自
年
月開始訂閱 。
〈以下優惠期間至2022/04/30 止〉請勾選下列優惠方案(任選) □古美術 □今藝術 & 投資 雜誌 一年12 期或二年24 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專案 一年12期雜誌加 贈經典選書 壹本
□一年期 NT $1940
一年期訂戶適用 專案選書(任選) 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B專案
□臂距之外
□二年期 □ 當文創遇上法律: NT $3670 公司治理的挑戰
二年24期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臂距之外、當文創遇上法律:公司治理的挑戰)二年期訂戶適用
文物拍賣大典預購
折,訂閱雜誌加購享
品項
2022文物拍賣大典 (定價$2000/本,即將出版,搶先預購)
數量
折優惠!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600/本
$1400/本
注意事項: 1.2022文物拍賣大典預計於4月下旬,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則延後出版,出版後陸續寄送。 2.發票
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3.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