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ww w.a .art rttou ouch ch h.c .com om m
2022 MAY
356
古美術
指尖絕活
緙緙緙緙緙 絲絲絲絲絲 與與 刺刺刺刺 繡繡繡 藝藝藝藝 術術術術術
NT$180
清〈孔憲培妻于氏恭繡御製 萬年枝上日初長詩意〉(局 部),132.5×65.5公分,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
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日本中世的禪」特展
書品》莫可端倪:祝允明草書〈雜書詩帖〉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中的動物形象」展
文物醫院》銅鍍金倒球水法鐘之修復
奈良國立博物館特別展「大安寺」
雲端關鍵字》照夜白 Night-Shining White
大和文華館「泰 泰西王侯 騎馬圖屏風 屏風及 及松浦屏風 屏風」 」
西藏刀劍 刀劍初 初探
北京故宮「何以中國」展
2022春拍:紐約成績單暨香港佳士得春拍
編輯手記
Editorial
在織品與書畫之間,只看見你
「老花老花,老花眼就是老眼昏花。眼睛自然衰退老了,
台北故宮正在展出,遼寧省博物館朱家聚首,還有由北
看東西就會花了。這是 40 歲後常見的症狀,習慣就好。」
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高文靜、倪葭〈「絲繡華章─
眼科醫生像在講順口遛一樣,幾經斟酌,遠中近一副搞定
北京清華大學藏珍織繡展」緙繡書畫擷英〉帶來更多好看
的多焦點眼鏡實在太考驗,最後選擇多加配了一副減度數
的「分翰墨之長,奪丹青之妙」。織繡藝術除在博物館陳
看近距離使用電腦的眼鏡。自以為這樣在最後截稿期,就
列,也扎根於民間實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
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從三月初到現在,事實證明,眼睛舒
物研究碩士王政皓〈祥開蓬島群仙聚─臺南臺灣首廟天壇
服了,只有小影片看更多了。
所藏八仙慶壽繡像〉探臺灣首廟天壇尋八仙繡像,解析圖 樣與繡法工藝,針針線線裡藏著信者虔敬之心。有創作、
極費眼力的活,除熬夜打稿加看小影片,大概就是近期到 臺北故宮看了「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在這展 覽中,極度由衷敬佩研究緙繡織品的所有人員,若沒有燈 箱超級放大圖的輔助下,我大概就像瞎子一樣,真的是對 展品「絲毫不知」,緙繡繪畫傻傻分不清楚。所以本期專
有收藏、有宗教應用,當然更有修復保存。介於織品與書 畫之間,觀賞型緙繡品的修復方式,究竟該依織品或依書 畫?李思潔〈妙手回春─刺繡的修復與保存簡介〉,訪問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再興、助理研究員蔡旭 清以及中國織品修復師岳圓,分享其中修復奧祕。
題,就讓我們來知乎一下:首先專訪故宮「鏤繪集錦—緙 繡山水人物特展」,35 組件山水人物精品,策展人書畫文
於《典藏》受訪過、有著 40 多年緙絲生涯的「人間國寶」
獻處副研究員童文娥喻為「古人的時尚 LV」的緙絲和刺
黃蘭葉,對於複製故宮緙絲作品曾 :「古代的東西做得真
繡是什麼?一景山水三件作品?看佛光萬丈,瑞氣千條;
的很細,現在做的東西很容易看到線的紋路,但故宮的藏
看工藝家指尖上的舞蹈,如何舞成目眩神迷的絲裡丹青。
品很多都是看不到紋路。這種這麼細的作品,以前一天應 該就是 1 公分慢慢的織。」緙絲功夫難得,但她也認為,
既然是古人時尚 LV,就應該有金主大買家。緙繡界的大
如果這項技術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去故宮、博物館才能看到
藏家,當推民國時期朱啟鈐,其藏品以在北京恭王府所收
的作品,那麼遲早將會死去。這門手藝活,自古到今,無
的絲繡精品最為珍貴,來源有緒,威震四方。他為了保護
名英雄太多,有款名家太少。臺灣早期多少家庭,靠著緙
稀世絕品,戰火間輾轉分散,部分存故宮,部分入東北。
絲的穿梭織造、刺繡的針線養起,如何讓緙繡產業活化,
遼寧省博物館員袁芳〈朱氏藏珍─遼寧省博與臺北故宮藏
或許也是文化部門的長官們看完特展後可以去思考的,而
朱啟鈐緙絲舊藏〉盤點兩館所藏朱氏藏珍,紙上重聚首。
非目睭花花看不清,懷疑自己是否老花又更重了。
藍玉琦
12
2022.5
發行人.社長 法律顧問
簡秀枝
劉承慶
典藏.古美術 總 編 輯 簡秀枝
2022 MAY
356
2022 年 5 月 1 日出刊
副總編輯
藍玉琦
企劃編輯
曾令愉
執行編輯
李思潔
編
輯
江采蘋 葉舜瑜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總編輯
典藏
全媒體數位總編 張玉音 今藝術 & 投資
編輯手記
Editorial
藝文
Note
在織品與書畫之間,只看見你 藝訊板塊
藍玉琦|12
編輯部|18
執行主編
嚴瀟瀟
企劃主編
朱貽安
執行編輯
林芷筠
標題翻譯
廖蕙芬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
典藏 總 編 輯 張玉音
專題
Special Report
網路編輯
李孟學 童詠瑋 鄧韻琴
社群編輯
許雲喬
特約主筆
吳牧青
電話
02-25602220
傳真
02-25673297 gumeishu@gmail.com
古美術編輯部電子信箱 古美術總企劃
劉玉錦
資深企劃執行
林素珍 鄧祥彬
特約業務
鄭敏惠
企劃執行助理
葉偉方
北京地區業務副理
田繼超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電話
8610-58264541
上海地區業務副理
8621-58825010 轉 343 13386202280
指尖絕活─ 緙絲與刺繡藝術
許銘文 徐福伊 蔡芷瑜
訂閱、讀者服務專線
02-25602220#300.301.302.307
02-25420631
香港代理 電話
8610-58264542
傳真
手機
傳真
13910223375
張華
電話
發行專員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行動電話
大業公司 香港中環利源西街 7 號
852-5245963.5250496
大陸代理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 中國 200001 上海市福州路 355 號文化商廈 9 樓 電話 8621-63747048
編輯部|22
8621-63201402
傳真
戶名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千絲萬縷,經典慢時尚─ 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人物 物 藍玉琦|24
朱氏藏珍─ 遼寧省博與臺北故宮藏朱啟鈐緙絲舊藏
郵撥
19848605
社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6 樓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排版
高瑞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誌字第 9657 號
袁芳|30
絲彩丹青緙繡妙韻─ 「絲繡華章─北京清華大學藏珍織繡展」緙繡書畫擷英 高文靜、倪葭|40
祥開蓬島群仙聚─ 臺南臺灣首廟天壇所藏八仙慶壽繡像 慶壽 壽繡像 像 清〈孔憲培妻于氏恭繡御製 萬年枝上日初長詩意〉(局 部),132.5×65.5公分,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
訂書價格表 訂書價
王政皓 政皓|50
訂閱期數 訂閱區域 國內定價新台幣
妙手回春─ 刺繡的修復與保存簡介
李思潔 潔|58
一年 12 期
二年 24 期
1940 元
3670 元 7500 元
大陸 港澳
新台幣
3850 元
亞洲
新台幣
4750 元
9200 元
歐美
新台幣
5680 元
11000 元
※ 以上國 以上國外訂價皆以航空計算,如需掛號者,每月需另加 10 美元 或新台 或新台幣 20 元郵資。 國內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新台幣 30 元 國外掛號 每本另加郵資美金 50 元
4363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中華郵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版權所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本社同意不得刊載
文物醫院
Hospital for Conservation
獨具匠心─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銅鍍金倒球水法鐘〉之修復 向琬|106
時令
Season
展覽
Exhibition
立夏
雲端關鍵字
江采蘋|60
Keywords for Database
心勝於物─ 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日本中世的禪」
江采蘋|62
神靈活躍─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中 的動物形象」展 林逸欣|68
莫可端倪:祝允明草書〈雜書詩帖〉
動態
自然與畫意,要講的通通在圖畫裡─ 臺北市立美術館「李義弘:回顧展」 藍玉琦|124
Events
臺北「江記」新氣象─ 歡迎舊雨新知一同共襄盛舉
泉万里|74
鑑賞
Connoisseurship
江記|128
大唐生活美學館|129
拍賣
高原勇士的象徵─西藏刀劍初探
何炎泉|118
大道無器─ 大唐生活美學館「無垢茶活特展」
光輝燦爛─ 奈良國立博物館特別展「大安寺─奈良時代的佛 陀與信仰」 何玉新|80 孟憲暉|86
朱子毓|114
書品
Calligraphy
跨境的美術─ 大和文華館「泰西王侯騎馬圖屏風及松浦屏風」
器物中的大國意象─ 北京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展
尋找中國馬的經典─ 照夜白 Night-Shining White
Auction
戰國青銅方壺摘冠,佳士得稱霸紐約亞洲藝術週 ─ 2022 紐約春拍成績單 葉舜瑜|130 佳士得香港 2022 春拍預告
劉祐竹|94
編輯部|132
明永樂青花八方燭臺隆重巨獻─ 2022 年邦瀚斯春拍預告 編輯部|138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與圖像─ 淺析四件故宮館藏宋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文物 李思潔|100 展訊
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140
藝文
Note
藝訊 板塊 2 0 2 2
01
2021 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 年,中國各項考古工作大放異彩,參與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的重要考古成果眾 多,經綜合評論,評委投票選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 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家 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 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按年代早晚排序)。以遺址年代來看,包含史前考古5 項、夏 商周考古2 項、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1 項、唐宋元明考古3 項;地域分布中國9 個省,四川入 選兩項,其餘來自河南、湖南、山東、湖北、陝西、甘肅、新疆、安徽。 其中,皮洛遺址為青藏高原考古迄今發現遺址面積最大、地層保存最完整、文化類型最豐富 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黃山遺址出土的玉石器,填補了中原和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 業體系空白;雞叫城遺址、崗上遺址為史前時代聚落研究提供嶄新的認識;三星堆遺址祭祀 區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該文化內涵;鄭家湖墓地出土的長文木觚提供珍貴的文字資料;江 村大墓確定了漢文帝霸陵的準確位置;以慕容智墓為代表的武威吐谷渾王族墓葬群,是長安 以西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高等級墓葬群;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填補了史料 關於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軍鎮防禦體系記載的空白;而鳳陽明中都遺址則幫助釐清明中 都前朝主殿及附屬建築的布局。各項研究成果重要性可見一斑。(整理
02
葉舜瑜)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 展覽換季更新 南北院最新展覽搶先看
國立故宮博物館南北院近期有多檔展覽更新及開幕,書畫、器 物、文獻都有新展品亮相。北院「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4/2-6/26)以山水人物為主題,選件觀賞用的緙絲與刺繡,可從 中見到書畫對於緙繡作品的影響,亦仔細地介紹緙絲與刺繡的技 法,讓觀眾領略緙繡工藝的珍貴與難得。「國寶聚焦」(4/2-6/29) 以明仇英〈秋江待渡〉為主題,本作是仇英存世唯一一件大尺寸 的全景式山水精品,浩蕩江面與遠方主山共同組成的如詩畫面。 「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4/9-7/5)換檔更新,亮點包括武 周〈趙智㮶墓誌銘〉、宋范成大〈荔酥帖〉、明董其昌〈仿歐陽詢千 文〉等。 南院兩檔新展「花樣何處來─一位道教皇帝對瓷器製作的影響」及 「謎樣景泰藍」於4 月1 日同步推出。「花樣何處來─一位道教皇帝 對瓷器製作的影響」以瓷鑑史,由院藏嘉靖瓷器花色與樣式的分 類說明,反映國家禮制與皇帝個人偏好對瓷器燒造設計的影響。 「謎樣景泰藍」聚焦掐絲琺瑯工藝,分別呈現傳說中的景泰藍與乾 隆時期新型的掐絲琺瑯。(整理
18
2022.5
李思潔)
國寶 明仇英〈秋江待渡圖〉 ,330×135.4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03
看見東亞書法文化潛力 橫山書法藝術館「藏珎:東亞書學的視域」
臺灣作為東亞最早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地區之一, 歷經西方殖民的統治、也繼承了大量漢人移民帶 來的文化思想,隨後日本殖民現代性、國民政府 遷臺、美援等影響,讓臺灣成為東亞地區涵融多 種文化的舞臺。書法這個標幟華人鮮明文化色彩 的藝術,在臺灣也因為種種歷史的機緣,從而有 了新的轉化與發展。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於橫山 書法藝術館舉行「藏珎:東亞書學的視域」,展 品來自中央與地方公立機構,來源涵蓋捐贈或購 藏等不同管道。展覽包括三大展區:華人書法、 日本書法、韓國書法,不僅見證了東亞各地書法 彼此混雜交融,甚至互別苗頭的景緻,也得以藉此思考臺灣作為東亞書學研究發展基地的 文化潛力。自20 世紀以來臺灣、中國、日本、與韓國各地的書作,各自呈現東亞書法發展
卜茲〈善貸且成手卷〉,53×960 公分,桃園市立美術館藏。圖取 自橫山書法藝術館粉絲專頁。
的某個「切片」,正好符合東亞書學視域的內涵,更凸顯臺灣身處東亞書學核心的意義。 展期由即日起至6 月27 日。(整理
04
李思潔)
歡慶清華大學在臺建校66 週年 清大文物館「駭浪中的橋梁─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展」 近世中日的交流史,政治衝突不斷,文化遂 成為彼此溝通的重要橋樑。在東海之上,中 國與日本的民間學者、僧侶、畫師、書家、 商人往來不絕,跨越民族主義的藩籬,共同 形塑東亞文明的世界。為慶祝清華大學校 慶,即日起至7 月30 日,「駭浪中的橋梁─ 近世旅日華裔文化人書畫展」在國立清華大 學旺宏館(圖書館)一樓展出。展覽主題包含 東傳書畫家、史館交流、黃蘗僧侶,展品時 間跨度從明代李春寧、朱舜水、隱元,直至 清末民初的黎庶昌、張繼、郭沫若,重要展
明末清初 隱元隆琦〈曇華會〉橫披。圖
清大文物館。
品有朱舜水〈釋莊〉橫幅、吳汝綸〈節錄黃 庭堅〈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隱元隆琦 〈曇華會〉橫披等,以書畫見證中日驚濤駭浪 的交往過程。(文
江采蘋)
ART&COLLECTION
19
22
2022.5
這一頭的平紋木機上,梭子在經線間來回穿梭,以 通經回緯方式織造出緙絲精品;另一頭的匠人們則 以針代筆,圖案躍然於現有的絹、綾、綢、緞等織 品之上。擁有悠久歷史的緙絲與刺繡工藝,發展至 宋代登峰造極。隨著技巧的成熟,緙繡品由原先實 用、裝飾性功能轉變成為藝術欣賞作品,以繪畫中 的山水、樓閣,人物、花鳥、佛道故事主題為創作 題材,在細節表現上更勝一籌,光彩奪目,精工細 巧。本期專題由線至面,為您帶來國立故宮博物 院、遼寧省博物館、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 及臺南臺灣首廟天壇的緙絲與刺繡精品賞析。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ART&COLLECTION
23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خᣵᰎ᥌✞Ԩೡམੵ 文|藍玉琦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立故宮博物院院藏 69 萬件文物,已
國
生有』的工藝。刺繡則是在絹、綾、綢、緞等絲織品上,先勾
是眾所周知的數字。在豐富多元的
描圖案,再以針引五彩線繡成各種花樣紋飾,所以可說是『錦
諸多收藏項目中,有一類是書畫也是工藝
上添花』。」
的作品,保存不易,極其珍稀,共有 303 組件。這別具獨特性的收藏,也就是緙 繡,過往多散見於各類特展中,此回作為 主 角, 於 4 月 2 日 至 6 月 26 日「鏤 繪 集 錦 ─緙繡山水人物特展」,展出由緙絲和刺 繡技巧製作的精美山水及人物作品 35 組 件, 分 為「山 水 清 音」、「佛 道 人 物」、 「故事人物」及「名家名作」四單元;展覽 並邀請傳統藝術保存者緙絲專家、經文化 部認定「人間國寶」的黃蘭葉參與,展出 其依據故宮院藏製作的緙絲樣本,以及製 作緙絲的平紋木機。
無 中生有+錦上添花 絕 對奢華高調的藝術慢時尚 「緙繡真的是古代的一種時尚精品,就像 我們現在的 PRADA、LV;是富貴人家才
24
2022.5 022.5
據童文娥說明,「緙繡作品院藏文物編號共 303 組件,但裡面 有冊頁,如清《線繡梵方圓成》冊雖計以一件,但實有 20 件, 故若以件數計則有 500 餘件,其中以佛教人物和花鳥為大宗, 純粹山水約占六分之一,僅 50 件左右。」殊異於我們對畫作的 刻板印象,總以為山水作品數量會很多,實則不然,這背後的 原因無他,還是與緙絲刺繡的性質有關。「佛教人物為什麼會 多呢?若以購買者或業主心態而言,如果用繪畫似乎不夠虔 誠。因為緙絲或刺繡,可能要做一兩年的時間,絲線又特別華 美亮麗,會覺得虔誠心意十足。這些絲光華美的質感,讓釋迦 牟尼、觀世音菩薩好似佛光普照,那是繪畫效果所無法達到 的。花鳥則是裝飾家裡好看。山水畫偏向文人畫特質,需要更 多的技法和功夫去呈現,方能富筆墨詩意。那去買繪畫名家 就好了,何必去買工藝家的山水呢?再者,緙繡的畫面是由 圖稿粉本而來,那不如溯源去買書畫真蹟。」童文娥直率地以 人無分古今的消費心理學說出。由此映照,這次展出的緙繡山 水更是寶貴,在明代高濂時已有「宋繡山水亦不多得」之說。
能擁有,一般平民難以企及。」故宮書畫
製作精良的緙絲刺繡,耗財費時高成本,有言道「一寸緙絲一
文獻處副研究員、策展人童文娥介紹,將
寸金」,即便是有著多年經驗的緙絲好手黃蘭葉,在製作院藏
古今距離拉近,時尚經典永流傳。開宗明
緙絲樣本時,一天工作 13 個小時,數個月後,織品尺幅仍不
義,接續說明緙絲、刺繡是什麼?「緙絲
到 20 公分,絕對是慢時尚。「宋代以前的緙繡,僅見殘跡破
是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的方法
片,難以肯定作品風格,以實用及裝飾為主。宋代之後,緙繡
織造。先將紋樣描繪在經面上,依畫稿所
作品與當時風俗、宗教信仰及時代畫風有密切關係,尤其宋
需的各色絲線,分別裝進梭槽中,按圖案
徽宗時代有繡畫專科,區分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等,
設計,來回穿梭於圖形的經線之間,周圍
各式各樣的主題都在當時流行,漸漸變成藝術珍藏觀賞。元
留下鋸齒狀的空隙,就像『雕刻出來的繪
明以後緙繡亦如繪畫,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藝術價
畫』,因此緙絲又稱為『刻絲』,是『無中
值極高。」
圖1 傳宋 沈子蕃〈緙絲秋山詩意〉,86.8×38.3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2 宋 沈子蕃〈緙絲山水〉,83.3x35.8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3 傳宋〈緙絲山水〉,89.8×35.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緙繡界知名品牌 傳奇名家沈子蕃、 朱 克 柔 展中有著構圖相仿的緙絲山水。傳宋沈子蕃〈緙絲秋山詩意〉(圖 1)與宋沈子 蕃〈緙絲山水〉(圖 2)構圖相同,而設色有別;傳宋〈緙絲山水〉(圖 3)則位 置左右相反。緙絲為平面織造,故表裡正反面皆可為畫幅,成為其特色之一。 「傳宋沈子蕃〈緙絲秋山詩意〉設色溫潤、物象結構也較清晰,應是三件中最早 製作的,緙織有『子蕃』款及『沈氏』印。宋沈子蕃〈緙絲山水〉,緙織『子蕃』 印。傳宋〈緙絲山水〉設色較為明亮活潑,緙工可能不懂畫意,似摹仿沈子蕃 作品的緯線編織方向,在山水部分有扭曲狀,織紋鬆散不緊實。人物的臉部、 小舟、樹葉和部分樹幹輪廓有墨筆鉤添。」
ART&COLLECTION
25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ᇓᲩᓸ 文|袁芳(遼寧省博物館館員) 圖|遼寧省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
,是將自己的精力與資源投
收藏
寸、內容、題跋及印章,附有考證。此外,他根據《石渠寶笈》
注於喜愛的事物上。每位收
等書輯成《清內府藏刻絲繡線書畫錄》,對清宮舊藏的絲繡品進
藏家的興趣不同,有人珍愛書畫,有人
行了深入研究。《女紅傳徵略》則記載了歷代能工巧匠的傳記和
鍾情文玩,清末民初時人朱啟鈐(1872-
相關資料,介紹了多位元織繡藝人的個人傳記及代表作品。朱啟
1964)則對於緙繡情有獨鍾,收藏甚豐,
鈐在絲繡研究領域裡最重要的著作,則是《絲繡筆記》上下卷,
現遼寧省博物館館藏緙絲、刺繡精品,便
上卷《紀聞》主要考證絲繡發展史,下卷《辨物》以絲繡品種介
有部分源自朱氏舊藏珍品;國立故宮博物
紹及作品描述為主,記載了百餘件緙絲刺繡品的相關資訊和收藏
院所藏織繡,也有部分源於朱啟鈐舊藏。
印記,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絲繡發展史的專著,於工藝史研究 具有非凡意義。
珍 愛緙繡的朱啟鈐 朱啟鈐,字桂辛,號蠖公,生於河南信 陽。清代末期曾於京師員警廳、京師大學
1945 年朱啟鈐擔心收藏的絲繡品毀於戰火,委託宋美齡、宋子 文等人幫助,將其空運到北京,暫存故宮博物院保管。1931 年 日軍侵佔遼寧瀋陽,東北地區戰亂頻發,這批絲繡藏品幾經輾轉
堂、津浦鐵路局任官職。辛亥革命後,曾 任交通總長、內務總長、代理國務總理等 職務。朱啟鈐 1916 年退出政治舞臺,轉 而從事經濟、文化事業。他與梁思成等人 籌建了「營造學社」,是中國古建築研究 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絲繡收藏家和古代絲 繡品的研究者,藏有許多稀世絕品。 朱啟鈐的收藏興趣隨外祖父傅壽彤(字青 余)而來,傅壽彤熱衷於收藏,朱啟鈐日 侍其左右,逐漸養成了對絲繡品的興趣。 受家庭的薰陶,朱啟鈐任職北京時,常去 前門荷包巷收購絲繡品。朱氏個人藏品以 在北京恭王府所收的絲繡精品最為珍貴, 其中有清內府舊藏及明代項子京、清代安 歧、梁清標、盛昱等收藏家舊藏。 朱啟鈐收藏之餘潛心進行相關研究,撰成 《存素堂絲繡錄》 ,記錄每件緙繡作品的尺
30
2022.5 022.5
圖1 宋 朱克柔〈緙絲山茶蛺蝶圖〉,25.6×25.3公分,遼寧省博物館藏。
沉浮,於 1948 年入藏遼寧省博物館(原東北博物館)。 現今兩岸公立博物館中,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 故宮)與遼寧省博物館(以下簡稱遼博)所藏朱啟鈐緙絲藏 品,從裝裱尺寸、內容題材、藝術風格等方面來看,最為 相似。遼博藏有緙絲藏品 63 套件,其中鈐有民國時期收藏 家朱啟鈐的個人收藏印記的有 27 套件,皆是宋元時期緙絲 精品。臺北故宮藏有緙繡品 200 餘件,其中有朱啟鈐收藏 印記的緙絲藏品 19 套件,皆為明清時期緙絲精品。根據朱 啟鈐著作中的圖像比對,亦有多件其著錄過的宋元緙絲精 品收藏於臺北故宮。
遼博藏朱啟鈐舊藏緙絲精品選介 宋朱克柔〈緙絲山茶蛺蝶圖〉(圖 1)為宋《絲繡合璧冊》 中其中一頁,經線密度每公分約 30 根。此冊共有六開, 外裝裱尺寸一致。其中三開為宋代緙絲,分別為宋朱克柔 〈緙絲山茶蛺蝶圖〉及〈緙絲牡丹圖〉、宋〈緙絲徽宗木槿 花圖〉。另三開為刺繡,分別為宋〈刺繡瑤台跨鶴圖〉、宋 〈刺繡海棠雙鳥圖〉、宋〈刺繡梅竹鸚鵡圖〉。每開有明清 時期收藏家印、《石渠寶笈重編》著錄。並鈐有朱啟鈐「紫 江朱氏」朱文方印。 朱克柔為南宋高宗時期雲間(今上海)的緙絲藝術家,以 摹緙名家繪畫作品聞名。此幅〈山茶蛺蝶圖〉,用宋代花鳥 畫作為粉本,採宋代花鳥畫中典型的折枝式構圖。宋代花 鳥畫的構圖簡練,只安排一花一蝶,其餘不設背景,大面 積留白,營造意境之美,體現「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進而表達內心情感。朱啟鈐《絲繡筆記》中記載:「宋人刻 絲,所取為粉本者,皆當時極負時名之品,其中如唐之范 長壽,宋之崔白、趙昌、黃居寀,諸作為歷代收藏家所寶 玩,今真跡不易得見,僅於刻絲之摹肖本觀之,其精美仍 不稍減,益令人想見唐宋人名畫之佳妙。」指出此作的繪 畫稿本現在已無跡可尋,但根據現存這件緙絲作品可以窺 見原作之風采。
圖2 宋 朱克柔〈緙絲牡丹圖〉,23.2×23.8公分,遼寧省博物館藏。
致深淺不一,此件藍色底色均勻,可見朱克柔 扎實的平緙技巧(註 1)。主體物用合花線(註 2)來緙織,表現了自然物的色彩過渡效果。 枝幹用褐色、米黃色合花線,樹葉用綠色、黃 綠色合花線來表現。蟲蝕部用米黃、褐色線用 「結」的技法織出自然的色彩過渡,生動傳神。 也是此幅中織造難度最高,最精彩的部分。花 萼處用長短戧(註 3)織出色彩層次,朱克柔印 章部分用搭梭技法緙織,形成縱向邊緣整齊, 橫向銜接無縫隙,外輪廓方正的效果。相關研 究中所說的緙織印章用「子母經」技法,尚未在 朱克柔作品中出現。山茶花瓣的部分用筆在緙
此作以古樸的藍色為底,緙絲用經線通常是未染色的米白
織的淺色區域進行補繪,從花心處向外暈染,
色的生桑絲,在藍色緯線緙織過程中,若壓合不均勻易導
營造了自然唯美的效果,彰顯出朱克柔的繪畫
ART&COLLECTION
31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ᣵ௩ʹ␗ᤡᥤ४ 文|高文靜、倪葭(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 圖|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繡華章─清華藏珍織繡展」是北
緙絲大家如朱克柔、沈子蕃。元人作緙絲喜歡運用金
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織
線,故所作成品十分華美,富麗之感尤盛前朝。在明
繡 常 設 展, 於 2021 年 12 月 14 日 開 展(圖
代初期,因緙絲作品耗時耗力,甚為奢華,曾一度被
1)。展覽遴選館藏織繡珍品 113 件,分三
廢。明人張習志(約 1488-1505)在朱克柔的冊頁〈緙
個章節展示,第一章節為「絲彩織成」,
絲牡丹圖〉有題贊曰:「我聖祖見其似作淫巧,始禁
由明代《大藏經》封裱及清代妝花緞匹料
之,而人間乃為罕物矣。」便可看出,緙絲作品在明初
構成。第二章節為「華服美飾」,主要由
尚為罕聞。至王錡(1432-1499)的《寓圃雜記》則一
清代的成衣及配飾構成。第三章節為「緙
變為「自漸宋以來,其藝久廢,今皆精妙,人心益巧而
繡書畫」,以緙絲書畫及刺繡書畫構成。
物產增多,至於人才輩出,尤為冠絕」,可見在明成化
在傳統的織繡藝術中,高超的織造工藝是
年間(1465-1487)緙絲已成物產。在清代,緙絲邁入
民族智慧的結晶;精美的刺繡紋樣是美好
了第二個創作的巔峰,尤其以乾隆朝為盛,出現了緙絲
願望的凝結。此次展覽希望通過這些精美
加繪、緙絲加繡等新品種,乾隆年間的緙絲作品精妙絕
的織繡品,使觀者體會到古人寓設計於巧
倫,引人矚目。而嘉道之後,緙絲作品的品質江河日
思,奪造物之天工的織繡之美。
下,逐漸衰落。
「絲
緙絲書畫 在工藝美術中,織繡書畫無疑是一個特殊 的門類,其以中國傳統繪畫為藍本,用纖 絲作墨彩,暈染翰墨丹青,其細膩的質地 與特有的光澤幻化出獨特的藝術語言,可 「分翰墨之長,奪丹青之妙」。 不同朝代的緙織品具有不同的風格,唐代 的緙絲織品具有強烈的圖案特徵,與中亞 的裝飾風格較為接近,通常運用於書畫作 品的裝裱以及佛幡織造。至宋代,緙絲進 入了第一個創作的巔峰,將緙絲製品從實 用領域拓展至純藝領域。緙絲大家之作, 其運筆如運絲,自然精妙,有「分翰墨之 長,奪丹青之妙」的美譽,出現了著名的
40
2022.5 022.5
圖1 「絲繡華章─清華藏珍織繡」展廳陳設。
絲繡華章─北京清華大學藏珍織繡展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21/12/14-
圖3 〈無量壽尊佛緙(刻)絲佛像〉中的乾隆皇帝形象。
月之間,有一大片蝙蝠形的彩雲,寓意「福 與天齊、福壽綿延」。畫面的第二部分由八 位 供 養 飛 天 及 彩 色 華 蓋 構 成, 飛 天 共 分 兩 組,呈跪姿,她們手捧供物、身披彩帶、姿 圖2 清乾隆〈無量壽尊佛緙(刻)絲佛像〉,692×344公分,北京清華大學藏。
態曼妙。供養飛仙的中央、主尊的上方則是 一頂以瓔珞裝飾的彩色華蓋。畫面的第三部
虔敬禮佛 〈無量壽尊佛〉(圖 2)緙絲佛像是本次重要的禮佛題材展品, 作品縱長 695 公分,橫寬 385 公分,幅面闊大恢弘,人物刻劃 精妙,堪稱清乾隆朝緙絲藝術的巔峰之作。
分「豎三世佛」為畫面的主體,主尊為現在 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右側為代表過去世界的 燃燈佛,左側為未來世界的彌勒佛。主尊的 前方站立著祂的兩位弟子,年長的阿難尊者 和年輕的迦葉尊者。畫面的第四部分為十八
此幅作品按照畫面構成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日
羅 漢 與 四 大 天 王, 十 八 羅 漢 分 兩 組, 左 右
宮、月宮及織金「無量壽尊佛」五字。「無量壽」即「壽無
各 九。「九」諧「久」音, 寓 意「長 久」。 在
量」,代指壽無量的諸位尊佛,點明了「長壽」之意。在日宮
十八名羅漢竟中還恭立著一位神態嚴肅、頭
內,有一隻三足烏昂首啼鳴;月宮內,有一隻玉兔搗藥。日
戴斗笠之人,此人便是乾隆帝本人(圖 3)。
ART&COLLECTION
41
Art of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᱖ᨂϣᩎ 文.圖|王政皓(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
宋代,緙繡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伴隨文風
在
歷代以八仙人物為主角的作品眾多,像是八
和書畫藝術的興盛,人們於經緯間追求筆
仙慶壽、八仙過海、八仙醉酒、八仙赴蟠桃
意、神韻,實用功能外,其觀賞性也進一步提
會等諸多題材。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宋代〈緙絲群仙
高。除了山水、動物、花鳥,佛道相關的宗教題
拱壽圖〉(圖 1),即屬八仙慶壽的題材,也極可能是現存
材出現,包含莊嚴肅穆的佛像、菩薩像,也有較
最早的八仙織繡作品。此件作品中,八仙位於畫面中心,
為世俗的題材表現,像是源起於道教的「八仙人
共同仰首望向畫面左上角乘鶴翱翔於天的壽星,這八位人
物」。
物除了相異的服飾特徵,部分人物還持有如葫蘆、拐杖、 花卉等不同的「象徵物」,暗示了其各自的身分。
歷史上八仙的組合流變與圖範流傳 八仙人物由哪些人組合而成,或是其「象徵物」,均非一 成不變的,而是在歷史上經歷不同時代的形成、演變、代 用與替換後,逐漸定型流傳至今,以現在的面貌被大眾所 認識。「八仙」一詞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漢代,然其內涵 與今完全不同,學者浦江清便認為在唐代前後,「『八仙』 觀念係屬道家,不但空泛且隨時可以作為任意八人組合的 代稱」(註 1)。 現今為大眾所熟知的八仙人物,是在唐宋時期,伴隨文學 與戲劇的發展陸續出現、形象逐步完善,並在元代逐漸被 納為群體組合。但組合中的人物仍不完全固定、時有變化 更替,例如元代馬致遠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的八 仙為鍾離權、李鐵拐、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藍采 和、韓湘子與徐神翁,元代岳伯川的雜劇《呂洞賓度鐵拐 李岳》中八仙為鍾離權、李鐵拐、呂洞賓、張果老、曹國 舅、藍采和、韓湘子與張四郎。直到明代,湯顯祖傳奇 《邯鄲記》、吳元泰著神話傳說《東遊記》等著作中,以鍾 離權、李鐵拐、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藍采和、韓湘 子與何仙姑作為八仙,成為明清至今日最為通行的組合。 圖1 宋〈緙絲群仙拱壽圖〉,244×51.5公分,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50
2022.5 022.5
透過圖像作品中的八仙人物,可覺察形象的傳達也與文字
圖2 民國丁未年( 年(1967) )作〈天壇八仙彩〉,79×465公 , 公分,臺 臺灣首廟 首廟天壇 天壇藏 藏。圖 圖 臺灣首廟 首廟天壇 天壇既 既存古物 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I) )工作 工作團隊提 供。
著錄關係密切,以故宮院藏宋代〈緙絲群仙拱壽圖〉為例,除畫
信仰中心,成為民間工藝的寶庫。例如位
面左上角的壽星,童文娥即透過文本佐證,據《宋史》記載指出
於臺南中西區的信仰中心之一─臺灣首
呂洞賓的形象為「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其餘位於地面、仰
廟天壇(以下簡稱天壇),自 2015 年始委
首望向壽星的人物則分別為鍾離權、李鐵拐、呂洞賓、張果老、
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黃翠梅教授進行文物
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與徐神翁(註 2)。
普查與研究工作(註 4),發現了大量廟方
從文獻所見,八仙的象徵物均不只一種,甚至相互重複、相當紛 雜。在八仙形象流傳的過程中,不同人物的象徵物逐漸替換、取
收藏的不同年代宗教繡品,其中便包含數 組以八仙為題材的八仙彩與人物繡像。
代形成差異,曹國舅的笟籬變成何仙姑持有、韓湘子從拿花籃、
臺灣民間慣用的八仙人物組合為鍾離權、
改為手持原為徐神翁所用的笛子、藍采和原使用的陰陽板變成由
李鐵拐、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何仙
曹國舅持有、自己改為拿花籃等等。對於這樣的變化,楊庭頤認
姑、韓湘子與藍采和,並多配合壽星(南
為「多源自民間約定俗成、普遍認可的文化習性」,並且部分轉
極仙翁)一同表現。如天壇藏民國丁未年
變源自於器物的難以表現和不易被辨認(註 3)。
款(1967)的八仙橫彩(圖 2),以紅色布
臺灣民間慣用之八仙組合與宗教繡品表 現
料 為 地, 中 央 以 銀 色 蔥 線 盤 金 高 繡「天 壇」兩字,正中央人物為壽星,八仙則分
「八仙」的傳說故事在臺灣民間流傳廣泛,為大眾所熟知,常見
列於兩旁,由右至左依序為韓湘子、曹國
以彩繪、木雕、石雕、泥塑、擂金、剪粘、交趾陶等多樣化的傳
舅、呂洞賓、鍾離權、李鐵拐、何仙姑、
統工藝,表現在建築屋頂脊肚、藻井、樑枋、壁堵、石柱、甚至
張果老、藍采和,左右端分以蔥線結合布
寺廟金爐外壁等處。除了建築裝飾的應用,八仙主題也經常運用 於織繡作品中,像是一種被稱為「八仙彩」的繡品,多見於結婚 嫁娶、喬遷新居、開業誌慶等場合,透過繡製的群仙圖像,表達 趨吉避凶、賀壽祈願與張燈結綵的慶賀意涵。此外,宗教繡品中 的頭旗、風帆旗、涼傘等同樣可見八仙人物裝飾,與「八仙彩」 一同在民俗活動、宗教祭典盛會中大量被使用。
料書年款與敬獻人名。此外,另有以劉海 替換藍采和,其餘人物不變的組合,這兩 組不同版本的八仙人物組合,在全臺各地 均十分常見,甚至在同地點、不同作品中 同時出現。在人物順序排位上,則固定以 壽星為中心,八仙人物的次序則較不固
這些宗教織繡除了廟方自行委製,更多來自信徒奉獻以及寺廟間
定,通常較靠近中央者為李鐵拐、鍾離
的交陪。基於對宗教的虔誠,對製作品質多有一定要求,使得作
權,至於何仙姑、韓湘子、藍采和、劉海
品最終紛華靡麗、精彩紛呈。也間接使宗教廟宇、特別是地方的
等人則多位於離壽星較遠的位置。
ART&COLLECTION
51
展覽
Exhibition
心 勝 於 物 弗 利 爾 賽 克 勒 美 術 館 「日
本
中
世
的
禪」
文.圖│江采蘋
心勝於物─日本中世的禪 美國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 2022/3/5-7/24
美國的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一個大型 的博物館群聯合組織,轄有多間博物館、動物園及研究機 構,地位相當於美國的國家博物館。其中弗利爾美術館 (Freer Gallery of Art)與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擁有豐富的亞洲古文物,兩者共同構成了美國國 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亦被合稱為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自
圖1 元(傳)無準師範〈達摩像〉,90.7×49.3公分,弗利爾美術館藏。©Public Domain
今年三月起,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推出「心勝於物─日本 中世的禪」,為該館成立以來首次大量展出禪宗水墨畫, 以來自中國和日本的書畫勾勒信仰傳播的故事,並藉茶道
62
器具和漆器揭示中世日本的寺院生活。
追溯禪宗創始
日本的歷史,依時期可約略分為古代、中世及近世,所謂
禪宗最初始於印度,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說法,手拈
的「中世」始於鎌倉幕府成立,止於室町幕府滅亡(約 12
鮮花示眾,沒多作說明,眾人不解其意,只有摩訶迦葉領
世紀末至 16 世紀)。禪宗在鎌倉時代傳入日本,受到鎌倉
略禪意,露出笑顏,於是佛陀將心法傳予迦葉,迦葉因此
幕府的支持,隨著各地廣建禪寺,眾多禪宗僧侶帶動了文
被視為禪宗初祖。禪宗在印度傳法二十八代,到了菩提達
學、藝術的發展,更將禪的精神擴及園林、能劇、茶道、
摩始東傳中國。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傳說他是南天竺或波
劍道等,形成了別有特色的日本禪宗文化。本次展覽不僅
斯人,大約在南朝宋(420-479)末年抵達中國南方,展
上溯禪宗的起源、聚焦禪宗蓬勃發展的鎌倉及室町年代,
開在中土的傳教,被尊為中國禪宗初祖,也成為禪藝術中
也帶出禪藝術在近世的影響。
代表性的人物。
2022.5
〈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日本中世的禪」〉
來自西天的達摩,有著與漢人迥然不同的面目,通常被描繪
達摩在中國傳教,留有許多傳奇事蹟。據載,達摩曾至
成五官深邃、面蓄虯髯、體毛茂密,打扮則穿耳環、身披長
南朝拜訪過信奉佛法的梁武帝,但雙方理念不契,達摩
袍,以鮮明的梵僧形象深植人心。本次展出的〈達摩像〉(圖
遂北上渡過長江,轉往北魏。在後世的傳抄中,故事逐
1)即為典型的達摩形象,眉骨突出,雙眼大而圓,緊抿嘴
漸被賦予神異色彩,傳說達摩渡江時沒有搭船,僅腳踩
唇,神情嚴肅。〈達摩像〉沒有落款,收藏外盒標註作者為
一蘆葦就橫越長江,對於信眾來說,「一葦渡江」更能
南宋高僧無準師範(1179-1249),觀其風格,全作以深淺
體現祖師法力無邊吧!本次展出室町時代〈達摩渡江〉
墨色繪成,面部描繪較為仔細,衣紋則刻意使用粗獷、帶有
(圖 2)描繪的就是這一幕,上方題贊「折一莖葦,航千
飛白的筆觸,應是受南宋禪宗繪畫影響的作品。有趣的是,
仞淵,腳頭腳尾,此土西天,浩浩江湖盡浪傳。」題贊
日本知名的開運物不倒翁,即是以達摩為原型,畫中達摩的
者東谷妙光(?-1253)為南宋曹洞宗高僧,1240 年代
這副神情,是否與濃眉大眼的不倒翁很相似呢?
曾住平江萬壽寺,故署名「萬壽東谷妙光」。
與一般的肖像畫有別,禪宗始祖或高僧的肖像畫被特稱為
值得一提的是,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憲宗〈畫達摩〉(圖
「頂相」,具約定俗成的形式。注意此幅達摩的手勢,雙手合
3)與本幅〈達摩渡江〉構圖相似,達摩的站姿幾乎一
於胸前,獨露一隻拇指,即是半身像頂相的常見動作。在歷
致,雙手藏於袖中,衣袍逆風翻飛,連雙腳站姿都相
代禪宗祖師中,以漢傳禪宗初祖達摩、以及南宗開拓者六祖
同。在風格方面,明憲宗使用頓挫提按明顯的折蘆描,
慧能最常被單獨描繪,其頂相可以用於禮拜。另外,由於禪
視覺效果強烈。在洶湧江水上,達摩所踩的蘆葦弧度
宗重視法脈流傳,室町時代的一些寺院設有「祖師堂」,中
張揚,具有更強的戲劇效果。明憲宗〈畫達摩〉作於成
央懸掛釋迦牟尼圖或達摩像,兩旁依序懸掛該宗派的重要人
化十六年(1480),與 13 世紀的〈達摩渡江〉竟如此相
物畫像,由開山祖師到歷代住持,歷史傳承便可一覽無遺。
似,坊間或許長期流通著這種既定達摩樣式。
左圖2 室町時 代〈達摩渡江〉, 46.7×26公分,弗利爾美 術館藏。©Public Domain 右圖3 明 明 憲 宗〈 畫 達 摩〉, 76. 8×47. 4公分,國立故 宮 博 物 院 藏(非 本 次 展 品)。©國立 故 宮博物院 Open Data
ART&COLLECTION
63
展覽
Exhibition 神靈活躍─中國藝術中的動物形象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2021/12/16-2022/9/4
神 靈 活 躍
從史前壁畫出現以來,人類繪製的動物形象便蘊含豐富的文化意 義,生物本性、衍伸的文學與精神傳統,無不激發著藝術家的創 作靈感。位於美國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The
美 國 納 爾 遜· 阿 特 金 斯 藝 術 博 物 館 「中國藝術中的動物形象」展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當前所舉辦的「神靈活躍:中國藝 術中的動物形象 (Lively Creatures: Animals in Chinese Art)」展 覽,即取材於館藏中國文物,藉此頌揚自然世界的生態活力,講 述連結人類和動物的互動故事。
神獸 近年來館方對館藏中國織品進行研究,所獲成果豐碩,呈現在本 次展覽的補子展件中。補子又稱胸背,簡稱補,指位於古代官服 文|林逸欣
圖|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繡在官服上的補子,是識別官員品階等 級的一種標識,不同等級的官員,其補子圖案亦有差異,當中可 略分為文官和武將二種系統。在明清兩代,文官繡禽而武將繡獸 是官服圖樣的通則。補子隨官職而定,受到朝廷制度的規範。明 代多稱綴有補子的圓領袍或交領袍為官常服,至清朝時才有了補
左 圖1 晚明〈刺繡盤龍補子〉,55.88×55.88公分,William Rockhill Nelson Trust購買,館藏號41-15/19。©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右 圖2 清代18世紀〈嵌花獬豸補子〉,29.21×31.11公分,William Rockhill Nelson Trust購買,館藏號41-15/11。©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68
2022.5
服此一名稱。 展品〈刺繡盤龍補子〉(圖 1)製作於晚明時期,繡有一條正視前 方的金色盤龍,中央現一銀光龍珠,四足五爪張躍,身軀捲曲飛 騰,在富麗的刺繡紋樣中,另加入奢華的金縷絲線,象徵高貴身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動物形象展〉
分與地位。另一件〈嵌花獬豸補子〉(圖 2),則完成於清
古以來,獵鷹形象一直與武力有所聯繫,是宮廷繪畫中的
代 18 世紀。獬豸,又稱解廌,是古代神話中的異獸。外觀
熱門畫題。若再細看,畫中鷹腳上綁有皮帶,顯示出此鷹
形狀似牛,具有獨角,相傳其能分辨曲直,尤其見人鬥爭
乃受人為豢養,在捕捉活動中登場以助獵主一臂之力。
時,能用頭角觸碰理虧之人。《說文解字》曾述:「廌,解 廌,獸也,似牛,一角,古者訴訟,令觸不直者。」清朝 御史以獬豸為補子,其職責為查轄官員之品格行為。
不同於上述作品展露的刺激緊張氛圍,明代〈春景花鳥 圖〉(圖 4)則突顯出一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理想自然 生態。圖中一對銀羽雉雞安詳地休憩於前景岩石上,後方 兩隻八哥站立樹梢,正彼此張望互鳴,似乎歌頌著春暖花
飛禽
開的來臨時刻。畫家描繪翎毛精細,構圖布局嚴謹,其間
在鳥禽主題方面,元代〈鷹擊野鵝圖〉(圖 3)繪有一隻白
粉花盛開,翠竹盎然,瀑布水氣煙霧迷漫,充滿了欣欣向
鵝,其正張嘴伸長脖子,展開巨大雙翅而往前奔飛,試
榮的曉春生意。策展團隊認為古人視雉雞為文才與信任之
圖逃離後方獵鷹的追趕攻擊,準備躲進河岸邊的蘆葦草叢
表徵,創作者可能是為達官貴人所作,原屬於成套的四季
裡。整幅物象描繪生動,畫家精確地表現出野鵝的驚恐害
花鳥作品之一。
怕與獵鷹的威猛殺氣,捕捉到生死一瞬間的激烈場景。自
圖3 元代〈鷹擊野鵝圖〉,152.4×106.05公分,William Rockhill Nelson Trust購買,館藏號33-86。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圖4 明代〈春景花鳥圖〉,184.46×97.79公分,William Rockhill Nelson Trust購買,館藏號33-613。©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ART&COLLECTION
69
展覽
Exhibition
大安寺是日本最早由天皇發願建造的寺院,在平城京建有宏偉 的寺院和伽藍。奈良時代(710-794)其與東大寺、法隆寺、
光 輝 燦 爛
興福寺等並列為南都七大寺,最鼎盛時期擁有約 24 萬平方公尺 的廣袤寺域,面積約相當於六座東京巨蛋,還建有兩座高約 70 公尺、匯集當時最先進技術的七層寶塔,以及 90 多座堂塔。同
奈 良 國 立 博 物 館
時,寺內亦兼作國內外高官、文化人等下榻的迎賓館,並有近 千名學問僧努力鑽研佛教這門當時最先進的學問,日日祈禱。
特 別 展「大 安 寺 ─ 奈 良
年輕的空海和最澄都曾在大安寺學習,而後展翅高飛。
時 代 的 佛 陀 與 信 仰」
遺憾的是,由於災禍不斷,大安寺的堂塔早已全數消失,如今 的寺域只有最盛期的 4%左右。所幸透過伽藍發掘調查出土的文 物,以及仍留存於伽藍南側的巨大塔基,仍可窺見昔日雄偉的 堂塔和熱鬧營運的景象,歷經 1250 年仍存世的古佛像,及種種
編
撰|何玉新
資料提供|特別展「大安寺」廣報事務局
寺寶見證著大安寺輝煌的歷史。這些珍貴的文物,都將在 4 月 23 日至 6 月 19 日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舉辦的特展中展出。以下來 看看展覽的五大單元及重點展品。
特別展「大安寺─奈良時代的佛陀與信仰」
大安寺的起點
奈良國立博物館|2022/4/23-6/19
由寺傳可知,大安寺遠承 1400 年前聖德太子所建造的佛教道場
※ 前後期輪替展品。
熊凝精舍,其起源則可追溯到舒明天皇(629-641 在位)所發願
前期 4/23-5/22;後期 5/24-6/19
建造的百濟大寺。之後歷遷高市大寺、大官大寺,又隨著遷都 而搬移至平城京,於靈龜二年(716)在左京六條、七條四坊的 土地上設置了廣闊的寺域作為大安寺。本章便是由吉備池廢寺 (百濟大寺遺址)、藤原京左京六條三坊(推定為高市大寺遺址) 及大官大寺遺址所出土的文物等等,追溯大安寺之前的變遷史。
圖1 飛鳥時代7-8世紀大官大寺遺址出土隅木先金 具、鐵釘,奈良文化財研究所藏。
在大官大寺遺址出土的隅木先金具及鐵釘(圖 1)原先分別是安 裝在屋頂角落的大型華麗裝飾金屬配件,以及釘頭部分呈花朵 造形的長釘。它們雖是殘損零碎的遺物,仍不難推想在飛鳥這 片土地上營運的大安寺之前身─大官大 寺─的等級高度。 建於 5 世紀中葉的杉山古墳,是一座全長 154 公尺、造形呈前方後圓的古墳,其所在 地正好就位於國家歷史遺跡大安寺舊址。人們在 環繞古墳的護城河中,發現了〈家形埴輪〉(圖 2),據 信這個大型埴輪是模擬豪族居館。埴輪呈單層建築形式,設有 柱子、出入口和窗,人字形屋頂上還安有脊蓋和堅魚木。由多 窗之開放式結構以及在後來神社建築中也能見到的堅魚木等看 來,其可能是比家宅規格更高的建築物。
80
2022.5
〈奈良博大安寺的世界〉
圖2 奈良市指定文化財 古墳 時代5世紀杉山古墳出土〈家 形埴輪〉,奈良市埋藏文化 財調查中心藏。
華麗的大寺 除卻東大寺建成後的一段時期,大安寺一直是奈良時代首屈一指的 官方寺院。經由歷來對於寺院舊址的發掘調查,才揭露出此座宏 偉大寺的面貌。本章除了介紹引人遙想當年大安寺種種活動的出 土及傳世文物,還將匯集從大安寺流傳至今的奈良時代御佛,重現 往昔伽藍之光輝。 〈大安寺伽藍緣起并流記資財帳〉(圖 3)是罕有的古代寺院史料,書於天 平十九年(747),裡頭記載了大安寺的創建經過、歷史、佛像、佛具、 領地等種種一切,由此可以發掘奈良時代大寺的面貌。 大安寺流傳有數尊祕佛,每年在特定的時期會對外公開展示,如春季特 別公開〈傳馬頭觀音立像〉、秋季特別公開〈十一面觀音立像〉。除此之
圖4 重要文化財 奈良時代 8世紀〈十一面觀音立像〉, 奈良大安寺藏。展出期間: 4/23-5/22。
外,也經常公開包括〈傳楊柳觀音立像〉在內的天平佛像。 其中,〈十一面觀音立像〉(圖 4)為本堂主尊,被視為「癌封」之佛,受 到眾人信奉。其左手執寶瓶,右手下垂作與願印,象徵消除一切眾生苦 惱;頭上的 11 個顏面,代表菩薩修行階段的十地,最頂上的佛面則代表 佛果。臉上各有喜怒哀樂等表情,展現其觀眾生之苦樂而一同歡喜流淚 的慈悲之心。頭部及左手等部位雖有後補的部分,優美勻稱的身軀造形 仍體現出奈良時代造像的特點,衣著和配飾亦雕刻得相當精美,深受中 國唐代佛像影響。
圖3 重要文化財 奈良時代8世紀〈大安寺伽藍緣起并流記資財帳〉,千葉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
ART&COLLECTION
81
展覽
Exhibition
參與、經歷了歷史搭建和建設的文物,作為一種有實物的遺
器 物 中 的
存,常被用以代表著記憶並回答「我們來自何方」等問題。在 近年的博物館展覽中,可以看到愈加突出的教育功能,而以器 物(本體)、制度(社會治模式和行為處事方式)、精神(價值觀
大 國 意 象
和價值體系)共同構成的「文化」層次,在博物館這一公共領域 中,以實踐的方式輸出著明確的意識形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華殿的「何以中國」特展堪稱一個典型,中國 30 家博物館精
北 京 故 宮 博 物 院 「何
以
中
國」
展
選出 130 餘件文物,上至石器時代,下至清代,以具有標誌性 的紅色主視覺、比擬河水「源、流、匯」的開宗明義,傳達一 個東方大國文明的系統性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以當代的國家、疆域、民族概念去理解古代是 常見的認識誤區,但也是世界眾多政權普遍使用的構建歷史敘
文.攝影│孟憲暉
事和精神凝聚的方法。而在博物館中,空間、物件和記憶共同 構成了一種教育性敘事和文化經驗,也確實實現了不同世代之 間的心理聯結和淵源紐帶。中國幅員遼闊,所容納的多元文明 積澱在這場展覽中也可見一斑,僅新石器時代就包括了紅山文
何以中國
化(東北地區)、良渚文化(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三星堆
北京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2/1/26-5/4
文化(四川)、河姆渡文化(浙江)、二里頭文化(河南洛陽) 等。據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工作人員趙曾健表示,受展 廳環境限制,大部分紙質和絲織類文物是複製品,而重要的器 物則相對全面,得以展現出較為全面的歷史文化遺存。
從喚起熟悉度的三星堆開始 取自自然元素的遠古遺存 北京故宮「何以中國」展。
距今約 5000 至 3000 年的古蜀國文化遺址 ─三星堆遺址於 2021 年進行再發掘, 出土了又一批各類器物殘件和標本,其 中較完整器物包括銅器、玉器、象牙、 金器、骨雕、石器、海貝、陶器等。四 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國家文物局考古 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 年代學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了 K4 碳十四 年代研究,得到六個碳十四年代數據, 經過貝葉斯統計樹輪校正計算得到其埋 藏年代有 95.4%的概率落在距今 3148 至 2966 年的範圍內,屬商代晚期。
86
2022.5
〈北京故宮「何以中國」〉
圖1 三星堆文化〈銅神樹枝頭立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圖2 三星堆文化〈銅太陽形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這一近年重要的考古發現在輿論上獲得了極大曝光,在 展廳中,來自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的〈銅神樹枝頭立 鳥〉和〈銅太陽形器〉 (圖 1、2)成為觀眾最先看到的文物。 時代變遷下,日月等自然元素是相對恆久的,遠古先民的 太陽崇拜是普遍存在的,世界各民族都有絢麗多彩的太陽 神話流傳至今。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在古蜀國盛大祭祀 活動中的具有複合的特徵,儘管學者們對各種青銅鳥的含 義有不同解釋,但都注意到了鳳鳥與太陽鳥在古代蜀人精 神觀念中的特殊地位。結合《山海經》中記述的帝俊神話 體系、《淮南子》等文獻中對太陽與三足烏的描述,濃郁 的太陽崇拜和鳥崇拜觀念在文物中獲得很好的印證。作為 成都平原古族的重要信奉習俗之一,「太陽崇拜」一直延 及東周。而從出土情況來看,三星堆出土的「太陽形器」 曾全部被砸碎並經火焚燒。考古工作人員從殘件中辨識六 件個體,並最終成功修復出二件構型完全一致的太陽形 器。現場展示的器物採用二次鑄造法製成,構型為圓形, 正中陽部凸起,其周圍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狀,芒條與 外圍暈圈相連接。陽部中心圓孔、暈圈上等距分布五個起 安裝固定作用的圓孔。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紅山文化〈玉龍〉(圖 3)反映另一 重先民思想的變革,「龍」的形象是對多種動物形象的神 化,也是史前宗教祭祀發展到一定高度的產物。在紅山文
圖3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化中,牛河梁遺址及周邊出土的玉雕龍數量較多,這與牛 河梁大型祭祀遺址群不無關係,玉龍應是史前巫師溝通神 靈的重要工具。此後,龍的形象也逐漸成為權力地位的象
ART&COLLECTION
87
鑑賞
Connoisseurship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與圖像 淺析四件故宮館藏宋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文物 文|李思潔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千手千眼觀音的信仰起源 在觀音信仰中,《大悲咒》是一部極為 重要的經典,宣說了觀世音菩薩發願 讓廣大眾生圓滿安樂、無礙大悲的大 悲願力。誦念此咒,不僅可以消一切 災難、除諸惡業病苦,且能成就一切 善法。此經原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 廣大圓滿無量大延壽陀羅尼經》(以下
觀世音菩薩更以「大悲」的特質為世
此可知,千手千眼觀音之所以顯化出
俗所認同。《千手經》是觀音信仰的基
多臂多目,甚至是多種面貌,都是為
礎,在經文中指出,普陀洛伽(即今
了方便渡眾。
日所熟知的普陀山)為觀世音菩薩的 道場,在此觀世音菩薩會向圍繞佛陀 的眾生宣說陀羅尼。如果眾生誠心地 念誦此陀羅尼,則可免十五種惡死, 得十三種善終。
觀世音是形象最為複雜、持物最為繁 瑣的一位神祇。據陳清香文中所言, 雖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儀軌、經 咒等已有流布,但最早塑成像者,相
簡稱《千手經》),由原始名稱可以得
密教中的觀世音菩薩化現成許多不同
傳是盛唐時有「塑聖」之稱的楊惠之。
知,此經是一部「陀羅尼」。陀羅尼
的相貌,千手千眼的形象便是其中之
據黃庭堅〈金堂縣慶善院大悲閣記〉
是密教所必有的經典,「陀羅尼」可意
一。雖然祂較晚才傳入中國,但由於
云:「縣南有僧坊曰天王院,天聖中
「開元三大士」致力提倡千手千眼觀世
賜名慶善,為金五百楹,成於僧化之
音菩薩信仰,讓祂的聲名後來居上,
師文紀,至化之乃度作千手眼大悲菩
甚至吸引了其他密教觀音(註 1)的聲
薩,積十五年而功乃成,用錢至一千
名與威望,形成力量雄厚的信仰體系。
萬,然後聖相圓滿,千手所持,多象
譯為「咒」或是「真言」的之意。 中國唐代的三位密教大師善無畏、金 剛智及不空翻譯了大量的密宗經咒, 同時建立了密宗灌頂及相關儀軌。《千
犀珠金,聞見增出,無一臂不用,不
手經》也是在唐代被翻譯為漢文,最 早是由智通所譯成《千眼千臂觀世音 菩薩陀羅尼神咒經》 ,後又有伽梵達摩 在公元 700 年左右的譯本。兩本的文 字內容稍有出入,但關鍵語句都是在 禮敬「具大悲心而環顧眾生的聖者」。 在唐代敦煌的寫經中,可以看到「智 通本」和「伽梵達摩本」的流通。
100
而在密教六觀音(註 2)中,千手千眼
宋代千手千眼觀音的意涵 及形象
以人功歲計所能辦也。觀者傾動,或 至懺悔涕泣。按千手眼大悲菩薩者, 觀 世 音 之 化 相 也, 唯 觀 世 音 應 物 現
在《妙法蓮華經》中,將觀世音菩薩 多首多臂的形象,歸因於方便渡眾, 隨 機 顯 現; 唐 中 宗 年 間 天 竺 沙 門 般 刺密帝所譯《楞嚴經》則更為具體地 描 述 觀 世 音 菩 薩, 以 修 證 圓 通 無 上
形,或至八萬四千手眼。昔楊惠之以 塑工妙天下,為八萬四千不可措手, 故作千手眼相,曰『後世雖有善工, 不能加也』已而果然,今之作者,皆 祖惠之云。」
有「開元三大士」之稱的印度密教大
道 故, 能 現 眾 多 妙 容, 由 一 首 乃 至
師們也攜入了《千手經》的梵本,三
一百八百、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燦
雖然唐代已多有創作千手千眼觀世音
位大士都有針對此經翻譯。在較早漢
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
菩薩像,且於京師一帶流傳;但目前
譯的《妙法蓮華經》中,已將觀世音
臂、 千 臂、 萬 臂、 八 萬 四 千 毋 陀 羅
在中原一帶所見遺物甚少,可能多數
菩 薩 形 容 為「救 苦」及「大 悲」, 而
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
消失於會昌滅佛之時。目前於敦煌莫
當《千手經》傳入中國後,千手千眼
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由
高窟所發現的一幅盛唐千手觀音壁
2022.5
畫,呈曼荼羅式,菩薩頭上戴有寶冠,冠上有化 佛,身上披有瓔珞,其頂上的輪光比較特殊,呈 星芒放射狀,猶今之國民黨黨旗,此種形式,在 四川大足佛像之雕像,亦有類似者,他處似不多 見,至於手中之持物,則一如菩提流志所譯的《千 手經》中所述: 「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 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 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甲,一手把寶印,一手掌寶 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伪索, 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 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一手施之無畏,又以二 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 中各執種種器杖等印,成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 心經說,手腕一一各環釧,身服天妙寶衣,咽垂瓔 珞。」 至宋代,又出現了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形象的圖 像與造像,顯示出宋時千手千眼觀世音信仰持續盛 行。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臺北故宮)藏有幾 件宋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文物,其中最為知名 者,應是國寶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圖 1)。據《欽定秘殿珠林.續編》所記:「宋人畫千 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軸。絹本,從五尺五寸,橫二 尺五寸設色畫觀世音菩薩。大圓光內,現千手千 眼,持法寶坐寶蓮座。四大天王諸天女旁侍,下列 天龍八部,無名款。」
圖 1 國 寶 宋 人〈畫 千 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302×103.6 公分,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
ART&COLLECTION
101
書品
Calligraphy
莫可端倪: 祝允明草書 〈雜書詩帖〉 文.圖|何炎泉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研究員)
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長洲(江蘇吳縣)人。因右手有枝生手 指,自號枝山,人稱祝京兆。科舉仕途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鄉試 才中舉,七次會試不第,後以舉人選官。正德九年(1514)授廣東興寧縣 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應天府(南京)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允明聰穎早慧,天賦異稟,五歲時作一尺見方大字,九歲時能作詩, 被稱為神童。在郡學讀書時,因博學多才,擅古文辭章,使「吳中文體為 之一變」,同時受到御史司馬垔(1439-?)與侍郎徐貫(1433-1502)的 讚許,聲名傳遍南北,譽為「天下士」,與唐寅(1470-1524)、文徵明 (1740-1559)、徐禎卿(1479-1511)稱吳中四才子,書法與文徵明、王 寵(1495-1533)稱吳中三家。
118
2022.5
王寵〈明故承直郎應天府通判祝公行狀〉評祝允明:「上軌鍾王,下視近代。晚歲益出入 變化,莫可端倪,酒酣縱筆,神鬼怪幻。」王世貞(1526-1590)《藝苑卮言》評:「天
圖1 明 祝允明〈雜書詩帖〉, 36.2×1154.7公分,國立故宮 博物院藏。
下書法歸吾吳,而祝京兆允明為最……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 逸。」其書法風格涉及魏、晉、唐、宋、元諸家,幾乎貫穿整個書法史,晚年草書成就 甚高。 〈雜書詩帖〉(圖 1)內容抄錄曹植(192-232)古詩四首,可說是祝允明草書成就最高的 作品,書學功底與藝術天分在帖中展露無遺,帶有不凡的狂放氣度,被譽為十大傳世名 帖之一。通篇用筆俐落明確,鋒勢勁銳縱橫,輕重徐急變化劇烈,結體攲正疏密摻雜, 有著豐富的變化性與節奏感。全卷寫來率意自然,用筆雖嚴守法度卻不刻意,粗獷不羈 外觀下,仍舊保有極高的控制力,可說達到了神融筆暢的書寫境界。
ART&COLLECTION
119
動態
Events
自然與畫意,要講的通通在圖畫裡 臺北市立美術館「李義弘:回顧展」 文|藍玉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義弘:「我的領域是水墨創作,我從傳統步入當代的繪畫領域,就像人的 成長隨著時代轉變而演進一樣的自然。」 「李義弘:回顧展」4 月2 日至7 月3 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王嘉驥擔 任策展人,展出從1966 年〈阿里山紀遊〉到2022 年創作進行中的〈跳石海 岸〉,跨越半世紀共逾120 幅作品,為藝術家長達55 年藝術生涯以來最大型 展覽。最令人感佩的是,傳統功力堅實的水墨創作者往往風格面目固定,李 義弘之創作理念與表現心手相貫,其筆墨與構圖營造出的視覺風格變化萬 千,具驚人的多樣性創造力。王嘉驥表示,展覽以「造景」與「寫景」為兩 大脈絡,聚焦李義弘的山水
風景類型的繪畫,觀察並梳理「想像」與「再
現」兩種創作思維,如何在他長年的藝術實踐中既平行發展又相互滲透,最 終融匯出卓然成家的獨特景觀。 李義弘,字在川,1941 年生於臺南,1966 年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1968 年 左右師事江兆申「靈漚館」門下,重新認識傳統,此段學習經歷影響深遠。 此後將近十年間是其藝術生命由生澀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自1979 年首次 個展後,廣獲好評,接連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創作獎。1984 年起
李義弘與 2022 年新作〈跳石海岸〉合影。
124
2022.5
李義弘 1966 年作〈阿里山紀遊〉,193×68 公分。
李義弘 1974 年作〈觀復山莊〉,44×69 公分。
任教臺北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直至2007 年退休,現居新北市 三芝。1985 年出版《自然與畫意》一書,以攝影為輔助,擷取臺灣自 然實景,對照中國畫史經典傑作,解析水墨技法如何表現畫境。李義 弘跳脫傳統因襲畫譜及課徒稿之類屬,將筆墨予以自然實證和創作思 考,諸多經營水墨畫之核心概念,至今看來依舊值得反芻省思。「既 然在山水畫中,其形象組合的第一個步驟是離不開自然的觀察,我於 是揹起了相機,帶著自己設計的寫生小盒子,遇有空暇就到處走走看 看,拍拍畫畫。心想:設若基於學會掌握筆墨的功能,進而不以古已 有之的畫跡作為下筆的奎稿,不以照單全收而以拷貝自然為目的,試
李義弘 1976 年作〈訪友圖〉,53.5×43.5 公分。
圖從實景的體悟以達適性的筆墨,我想該是可行的。」 探索早期畫作。1966 年作〈阿里山紀遊〉為李義弘於國立臺灣藝術專
1970 至1990 年代,畫作呈現兩大面向,既有
科學校的畢業作,此寫生紀景以傅狷夫筆墨風格為主,也是當時藝專
著承續歷史傳統經典的〈畫李白春夜宴桃李園
教學的主旋律。1974 年作〈觀復山莊〉 ,時已入江門,用筆線條與山
序〉、〈畫歐陽修醉翁亭記〉、〈畫歐陽修秋聲
石稜角具師風,江兆申題識:「作畫貴取古人為我用,而不用於古人。
賦〉、〈畫韓偓冬日〉、〈赤壁泛舟〉、〈曲水流
義弘此幅庶幾近之。筆墨能於繁亂中求其齊整,構景能於大塊中求
觴圖〉等具敘事性的文人山水主題;亦有著描
其參差,故不板不滯。兆申書之。」除讚揚筆墨及構圖,更點出李義
繪生活旅途的眼域景色,如印度尼泊爾行腳的
弘「作畫貴取古人為我用,而不用於古人」此重要精神,汲古出新、
〈山中古城〉、〈寒山古剎〉、〈喜馬拉雅山與
無習氣。饒有意趣的1976 年〈訪友圖〉則為仿宋人畫意,取南宋半邊
智慧神〉、〈愛的花園〉,中國大陸黃山的《黃
一角山水構圖及斧劈皴筆法,時隔22 年於1998 年憶往再題:「余於民
山煙雨》冊、〈白雲溪回望〉、〈微雨始信峰〉 ,
國五十九年,歲次庚戌師事江兆申先生,因而重新認識傳統……余目
乃至於臺灣各地景致的〈臺南孔廟〉、《鄉野
契二十二年前之筆墨,雖為初學,自詡用力有嘉,尚可留塵。戊寅初
偶掬》冊、〈六龜鄉情〉,及〈苗栗大湖〉、〈碧
夏,識於錫板村並稍加點染以增潤朗。」亦提及1970 至1976 年間,江
山巖樹隙中北望〉、〈關渡寫生〉等一系列速
師雖公務繁忙但仍每週三夜晚課徒,李義弘亦由基隆到故宮宿舍靈漚
寫圖稿,不論是國外或在地景觀,別具觀察感
館聆誨,未曾間斷。題識之際,江兆申已仙遊兩年,此作可謂向江師
悟視角。
學習傳統歷程之標誌。
ART&COLLECTION
125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 ˮ⬹ࠉ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 ㈠⻕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 ⦶٫⻢ᮋⳔ⻒ˮ࿘
YES! 我要訂閱雜誌並自
年
月開始訂閱 。
〈以下優惠期間至2022/06/30 止〉請勾選下列優惠方案(任選) □古美術 □今藝術 & 投資 雜誌 一年12 期或二年24 期(任選) 訂閱方案(任選)
訂閱價
□A專案 一年12期 加贈經典選書 壹本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一年期 □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 NT $1940
ˏໝᕩ〖ᆮ㑗 專案選書(任選)未勾選則隨機出貨
□ B專案 二年24期 加贈經典選書 貳本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
□二年期 NT $3670
̣ໝᕩ〖ᆮ㑗
2022文物拍賣大典特價9 折,訂閱雜誌加購享8 折優惠! 品項
2022文物拍賣大典(定價$2000/本)
數量
單買優惠
訂閱加購
$1800/本
$1600/本
注意事項: 1.發票/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2.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林曼麗 麗 總監修、著 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 妮 著
博物館 美術館 的 的未來 性!
urciing g
人 型態 型態
本書由學者林曼麗規劃,以英、法、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在世界趨勢的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變 代 博度物 革中,博物館 現 美術 館化 法人制 的 館多元 de culture 演進與變遷,並 並 George e 的 整業其知關能 的專業 的專 Pompidou uvre 規的制定與執執行,更加以案例分析 的方式,深入剖 剖析不同樣 樣 態的 博 物 Lo oii re rrel ela attiiv ve aux 館 美術館在營運管理上的績效與 mus m u時sée é林e es s麗 也在 PDCA サイクル 利弊得失。與此 同us 曼麗 密n 且c 深e 刻 anc 機構 為本書寫就的的de論 Fr縝a 地論述了其對全球博物館 美術館 館 Accountability 發展趨勢的觀 觀 察,以及英、法、日三 一法人多館舍 ub u blic 國制度設計的的専 的人材 的 的人 材 獨到門 之處 ,並人 且提 示の 計 尤須關 g me ge m nt nt臺灣在相關關育成 育成設計上 注與 與思考的各種面向。 Un service public personnifi fié é 與 Im mp proving Manage g me m ntt in Governme mn ntt: 大阪市ミュー The Next Step S e s ジアムビジョン ion de d s es de d e Ma anage nag agem me en ntt 新たな たな活 た な活用の Agreeme m nt あり方 あり 方を目指す 日三國為對象,邀集張瑜倩、陳彥 伶、邱君妮三位學者分別爬梳它們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版
線
) 60 222 220 分機 300-3 302
典藏藝術家庭 發行部
博物館施設の 地方独立 行政法人化
地域 産業
Brittish Musseum
Ta
提升政府效能與 優化公共服務品質 創造 ラッ Paris Musées フォ 都市のコアとして の ミュージ ジアム
Co d’O Pe
Victoriia a and nd Alb lbert bertt Museu ber e m
專業 與晉 新た
定價 價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