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180
FEATURE
Ready? Go!
焦點藝術家
FOCUS ARTIST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動物嘉年華進駐舊金山|林亞偉
─吳大羽藝術市場研究|朱琳、桓生
98 中國現代抽象藝術學派的奠基人
94 洪易在西岸的陽光下
108 北京保利十週年春季拍賣|編輯部
La Biennale di Venezia
126 羅芙奧香港 現代與當代藝術|編輯部
124 羅芙奧台北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編輯部
118 香港佳士得 亞洲現當代藝術春拍|林亞偉
威尼斯雙年展,啟程
150 先於第56屆雙年展
拍賣預告
PREVIEWS
迎向「全世界的未來」|陳芳玲
No.91
154 藝術家大盤點|編輯部
148 CONTENTS 2015年5月1日出刊
127 太陽國際 2015春季拍賣|編輯部 128 北京城軒 現當代藝術|編輯部
彭先誠個展
Pe n g Xi a n ch e n g S o l o E x h i b i t i o n
2015.5.29-2015.6.28 Reception
2015.5.29 (Fri.) 4:30 p.m.
THE ACCIDENTAL GRACE OF INK 1990-2014
Date
|
& &
|
V e n u耿 e 畫廊
!
台北 TAIPEI BEIJING
1F嗡1FF, No. No.15 15,, Ln. Ln. 548 5 , Ruigua Ruiguang ng Rd., Rd., Neih N u Dist., Dist., Tai Taipei pei 114, 114 4, T Taiwa T +886. Taiwan +886.2.26 2.2659.0 59.0798 798 F +886. +886. 6 2.26 2.2659.0 59. 9.0698 9.0 698 झࡄጯ 114 ٶ⦋⎃ڔ䌜 548 ጤ 15 㮌 1F 6) 1000 0013 13嗡 06,, Unit Un 2, Yon YongHe gHe Gard Garden en 2nd Phase hase,, No. No.3 3, DongBi DongBinHe nHe Rd., ࡄϙጯᲞႶჇ䪭Პ┞⇠䌜̶㮌 ( 䯺হუి 䯺হუిιι ιιٰ ٰ B106 嗡B106 AnDingMe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ng g 1000 013 13,, China Ch na T +86.1 86.10.84 0.8421.6 21.6 1 689 689 F +86.1 +86.10.84 0.8421.7 1.7789 789 www.tina www. tinakeng kenggall gallery. ery.com com
᪷ֆܟಞ Narcissus (detail) 2006 ♏ᕲ〲⨑ ink on paper 73 x 34.5 cm
132
香港蘇富比
吳冠中與賈藹力 吳冠中 賈藹力春拍啟示錄 140
香港蘇富比 現代亞洲藝術
144 保利香港
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
穩健的現代藝術市場
十周年慶鋒頭健 |柯舒寧
|柯舒寧
市場動向 FLASH
78
藝市鎂光燈
吳耿禎的一千零一夜 將剪紙串成文化的歌|楊椀茹 生命謳歌 劉煒紙上作品展|陳芳玲 沉潛萌生再出發 葉竹盛新作展現全新人生觀|陳意華 楊茂林新作系列 深海游魚的綠野仙蹤|楊椀茹 光與影的對話 皮特里瑟的深度幻象|陳意華
92
日常的重複曝光 意識畫廊展出李浩作品|陳芳玲 警界儒將蔡俊章 中友百貨樂悠遊|王百榕 常玉畫集上市了!
正藝美學空間新開張|陳意華
大時代中的文化人 黃永川安詳仙逝|陳芳玲 私人交易的「魅影」? 最高價攝影作品遭受質疑|楊椀茹
SCANNER 市場掃描
88
台灣現代雕塑的鳳凰涅槃 楊英風與楊奉琛|楊椀茹
90
畫廊圈新臉孔 拍賣經驗加持的日帝藝術|陳芳玲
92
遺產爭議劃下句點
88
趙無極基金會抵制假畫不遺餘力|陳意華
藝術脈動 ART FAIR 博覽會直擊
EXHIBITON
188
政府加持的特殊活力
2015台南藝術博覽會|楊椀茹
192
創新,於前人之路上
路易威登基金會收藏展Vol. 3|柯舒寧
194
來自慕尼黑 也趣藝廊的德國藝術|陳意華
196
85新潮三十年論谷文達 一諾藝術首展擲地有聲|陳芳玲
198
劉國松當代水墨傳教士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巡迴展|許方睿
200
傳統水墨的當代新生 紀光吉來台首展|陳意華
展覽大觀
192
|林亞偉
SPECIAL REPORT
176
|李健亞
184
182
「春至」到來, 走進霍克尼的iPad風景|鄔偉
184
大衛.霍克尼的攝影|編輯部
生活藝術 藝術家
202
藝術CEO徐震 企業化經營的生產之路|姜映彤、王凱梅
210
焦筆山水 千錘百鍊的夏一夫|陳芳玲
214
Talking with Music Masters
樂響園圃
訪鋼琴名家寇瓦謝維契(上)|焦元溥
218
Come from Pauillac 羊年料理 │聶汎勳
220
Sotheby’ s HK 2015 Spring 高端珠寶市場的挑戰|林嘉瑞
222
Vincent-HRD Series-A Rapide 摩托車界傳奇|Benson Chiu
224
The Awakening Art 上海藝術之風|何錦盈
228
中國當代專家眼中的新世代
聶飲釀
精品藝術
車世界
藝術漫步
精選書摘
202
|Alexandre Crochet
230
「草間彌生」符號│黃子佼
藝術不設限
名家專欄 66
金煥基與李禹煥
王德育.藝想
第一代韓國抽象畫家的文化根源|王德育
72
別只罵策展人|吳華
74
消失的波洛克(8)|黃文叡
58
藝術縱橫 于長拱的故事|鄭勝天
60
冷眼熱筆 價值與價格|簡秀枝
62
我的美術史 收藏與商業博奕|姚謙
64
魯迪之眼 春日東京藝遊|Rudy
56
老霍小賈洪易|林亞偉
多姆斯收藏
虛實之間
名家專欄
210
編輯手記
安卓藝術-五周年特展 5th Anniversary Special Presentation 展出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 維特.貝拉諾 Victor BALANON / 瑪莉娜.克魯斯 Marina CRUZ 派翠西亞.伊斯塔柯 Patricia EUSTAQUIO / 儂那.凱西亞 Nona GARCIA 鍾江澤 JHONG Jiang-Ze / 威廉.肯特理奇 William KENTRIDGE 李明則 LEE Ming-tse / 林銓居 LIN Chuan-Chu / 劉文瑄 Mia Wen-Hsuan LIU 大卷伸嗣 Shinji OHMAKI / 秦琦 QIN Qi / 羅賓.羅德 Robin RHODE 安利.沙拉 Anri SALA / 石晉華 SHI Jin-Hua / 謝鴻均 Juin SHIEH 羅德爾.塔帕雅 Rodel TAPAYA / 于一蘭 YEE I-Lann 于吉 YU Ji / 張恩利 ZHANG Enli / 周軼倫 ZHOU Yilun
《花盆》,羅賓.羅德,九件水晶鋁錶輸出彩色照片 Pots, Robin RHODE, 9 plexiglass alu-dibond mounted panels, each color photograph 39,8cm x 60cm, 2012
開幕酒會暨藏家座談 Opening Reception and Collectors Talk 5/16(Sat.) 2:30-6pm 五周年相關活動詳細訊息 請見安卓官網及fb粉絲專頁
EDITORIAL
老霍小賈洪易
時
近5月,藝術圈也隨著春暖花開,愈來愈熱絡。我們率先獻上讀者的,就 是5月揭幕的威尼斯雙年展搶先看。威尼斯雙年展,一直是當代藝術界
的重量級擂台,在這兒令人驚豔的藝術家,很快就能名震天下。本屆雙年展主 題展「全世界的未來」,獲邀藝術家的創作特質,以及國家館精選的藝術家群 像,都在本月專輯獻給讀者,一起探究這些在學術前沿奮鬥創作的藝術家。 4月中旬的北京,黃沙滾滾,近年來史上最強的沙塵暴來襲,藝術圈亦然。 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造訪北京,佩斯北京畫廊舉辦其 首度在華個展,湧來的文青在展廳外排起長長人龍,霍克尼在北京大學與中央 美院的兩場講座同樣人滿為患,霍克尼旋風,就是藝術圈的沙塵暴,掩蓋了4 月北京藝壇的一切。 這位愈老愈俏,作品愈受人們歡迎重視的藝術家,何以成為英國在世最重 要的藝術家?我們一起乘著霍克尼的北京風暴,一起仔細審視為什麼文青喜歡 他,愛他,著迷他,崇拜他。 看著霍克尼傳奇,亞洲當代青年藝術家,何時會有自己的霍克尼旋風呢?就 在4月初甫落幕的香港蘇富比夜場,吹響了今年春拍季的號角,其中的主角有 兩位,一位是創下六幅油畫全數高價成交的吳冠中,另一位就是1979年次的 賈藹力。已逝的吳老,藝術定位愈發明確穩固,新生代的小賈,正如冉冉上升 之星。但一則手機社群軟體微信(WeChat)發出的烏龍訊息,指稱小賈、蘇 富比、雅昌網聯手作局假拍,這則訊息嚴重影響小賈的聲譽、百年老店蘇富比 與藝術網媒雅昌的公信力。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現況,給了投機分子成長的溫 床,恰也是正在調整的藝術市場必定遇到的挑戰。我們一起與讀者,拆解這則 烏龍背後的故事。 霍克尼78歲,賈藹力36歲,霍老恰是小賈一倍的歲數。這位藝壇長青樹的創 作生命,就是藝術家的標竿。相較其它熱力四射的藝術市場,台灣當代藝壇低 迷許久,4月22日則在美西的舊金山,帶來令人振奮的展覽。45歲的洪易,在 舊金山市長Edwin M. Lee(李孟賢)的親自主持下,開展在舊金山市政中心廣 場的「Fancy Animal Carnival」(花漾動物嘉年華)個展,也是舊金山市政中 心廣場,首次迎來這麼多件的雕塑作品,宛如雕塑公園,讓遊人驚豔不已。洪 易的出擊,就是旺盛企圖心的代表,世界很大,可能無限!
56
愛力根畫廊 GALERIE ELEGANCE TAIP IPEI EI
台 北市114 內 湖 區 瑞光路408號一樓 RUI-GUANG RD., 408 R TAIPEI, EI, TAIWAN T TEL 886-2-26588388 FAX 886-2-26582088
eye..art@msa sa..hinet. et.n net 開放時間 11 開放時間 11::00 -19: -19:00 週日休 週日 休假
. 2015 林良材個展 酒會:2015年5月16日 下午三點 展期:2015年5月16日~5月30日
林良材(1947-)
甦醒
H46.5×49.5×21.5cm
鐵
2014
FLASH
「開
門 見山是剪紙,是夜是海是黃昏。」2009 年, 中 國 剪 紙 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而 2006
年,吳耿禎在申請到雲門基金會「流浪者計畫」之際,便遠赴陝 北剪紙原鄉向農家大娘習得這項逐漸凋零的藝術,因而也決心成 為專職創作者。如今,一提到剪紙,大家都會想到吳耿禎吧! 「一千零一夜九個海一片黃昏」是吳耿禎在尊彩藝術中心 的個展。這一年多來,吳耿禎一筆一刀的畫著剪著;《一千零
吳耿禎的一千零一夜 將剪紙串成文化的歌 一夜》就如其名,1001件燦紅剪紙或平放或豎立地擺在三張長 桌上,滿滿的、暖暖的在眼前一字排開,猶如籌備多時的精緻盛 宴,誠意十足地招待著步入展場的觀者。吳耿禎在藝術上的表現與成果,讓專程前來參加開幕的林懷民讚 嘆:「有為者亦若是。」在他看來,吳耿禎對於創作態度與堅持,儘管安靜,但這也才能走得長遠。 同時吳耿禎也把這系列圖形各異的作品寄給朋友,並請對方將收到剪紙作品產生的任何感想或意見再以 信件的方式回覆給他,藉由傳遞作品進行與外界的交流和連結。這項「文字參與計畫」目前仍在進行中, 本次在現場共展出9件,參與對象包括了詩人、舞蹈家與影評家等藝文工作者的回信,透過他人的目光闡 釋將圖樣轉為文字,提供觀者另一種閱讀與解讀方式。 除了剪紙之外,展場牆面上另外可見四大件「影像剪紙系列」,是吳耿禎將之前遠赴國外駐村或旅行所 拍攝照片援用剪紙的方式處理,被剪掉的部分造成攝影畫面殘缺而難以辯讀內容,觀者僅可依賴藝術家搭 配照片所撰寫的文字去想像和重構原貌;然,這些細碎的空洞卻是在剪紙時必然要捨棄的部分,而裁剪有 圖像在其上的相紙也顛覆了傳統上採用單色紙張的創作模式,因此也產 生不同以往的美感。攝影與剪紙作品定位的反覆交錯,也形成雙重的觀 看趣味。 而《字典Ⅱ 一片黃昏》則是一件拼貼了目前已相當罕見的鉛字活版印 刷老字典內頁,並在上方貼有弧狀金箔的五聯屏,會因欣賞的距離遠近 而有細緻優雅的光影變化,用來呈現出燦爛夕陽的消逝,藉以審視在高 度倚賴科技產品的現代生活之下,字典的必要性似乎逐漸淡出;藝術家 意圖重溫童年學習文字的回憶,在布展甫完成旋即被藏家購得。 這次個展可看到與過去創作的接續和延伸,同時也開創了更進一步的 這次 敘事手法與意涵。看似單薄的剪紙在吳耿禎的巧思妙手之下散發極 為強勁的力道,也如《一千零一夜》的奇幻故事般充滿無限可能與 詩意想像。(文.攝影
楊椀茹)
11 吳耿禎在剪紙創作的堅持與成果,讓林懷民相當讚嘆。合影人物由左至右為:尊彩藝術中心總 經理陳菁螢、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藝術家吳耿禎以及尊彩藝術中心負責人余彥良(尊彩藝 術中心提供) 22 《一千零一夜》將上千件剪紙作品錯落有致地擺設在三張長桌上。 33 《一千零一夜》作品近拍。 44 《字典Ⅱ 一片黃昏》呈現出金箔細膩的光影變化,在布展完成後即被藏家購藏。
FLASH
說
起中國藝術家劉煒,腦海浮現了什麼?是經反覆堆疊而模 糊朦朧的肖像?顏料流淌又斑斕的風景?還是殘缺敗破卻
肉乎乎的花鳥與靜物呢? 肉 都是,也都不是。 稍微總結劉煒的創作形象吧。繪畫題材的多變並未阻礙人們對 稍 作品的辨識度,反成了其特立獨行的藝術語彙,從1990年代初期 作品 《革命家庭》系列目光呆滯、嘴角歪斜的軍人家庭合影;到《游 《革
生命謳歌 劉煒紙上作品展 泳》系列褪去神壇光環的毛澤東;再到前些年《不准吸煙》、《豬 泳 肉》、《你喜歡我》等以潰爛人物為主題的作品,每一次的轉變都意在顛覆過去。而這次,4月11日至5 月3日在大未來林舍畫廊舉行的劉煒紙上作品展,多以水墨材料繪製,部分輔以壓克力、油彩等其他,題 材依然是那些你我熟悉的糜爛誇張裸露人物、花朵、斑斑點點的虛實筆觸,以及融於背景的文字訊息。但 「哪裡不一樣了」的疑惑陰燃於心。那是什麼? 展場首幅作品《風景》(2009)整體為金色,紙上山水稜線以鉛筆繪製,延續至畫框時則採針孔穿刺。轉 身向左,兩件2015年新作《無題》都屬水墨紙本花鳥畫。接著,《樹》(2008)是藝術家利用印有樹形版畫 的紙張,再施予壓克力、鉛棒的大尺幅作品。展場底端,標誌其風格的將圖面延展至畫框的做法再次展現, 只是這次的《風景》(2009)為木刻雕版。左邊同名作品則是這件連框雕版的印製版本。這兩件風景的另個 差異—前者再套層以水墨繪製而延續圖面的木框,後者則在灰呼呼的載體上加些筆墨線條。 乍看之下,這次畫廊展出的就是劉煒媒材的再次轉向—從油畫跳到了水墨。事實不然。台北負責人林 岱蔚說:「如果以當代水墨的角度觀看這批作品,那將是不堪入目的。劉煒的創作有種循環:油畫到了某 個階段,就開始嘗試其他可能性。這可從往年的創作轉變觀察到。而他的紙上作品十幾年前有過一批,之 後斷斷續續。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刻展覽他的紙上作品,除回歸其創作關懷,以最純粹的畫面美學探索劉煒 的繪畫脈絡,恰也是以水墨特性勾起的、藝術家以筆墨表達個人年屆五十的生命境遇與感受。」一如藝評 兼策展人王嘉驥為展覽所撰序言:「一幅幅繁花似錦的單色水墨畫面,宛若謳歌青春正盛的生命,但又瀰 漫荒誕怪謬的瀕死氣息。天使以骷髏的姿形現身,甚至吊掛樹頭。性徵誇大的男女軀體,毫不靦腆地裸對 觀者,直接而豪邁地宣示生命本能的存在及其慾望。」 劉煒曾說:「喜歡紙,紙帶有很濃重的東方味,作為一個東方人對紙有著很深的情感。」他遊走於傳統 與創新,藉水墨、鉛筆、顏料、特殊紙張等媒材,實驗著一系列黑白調作品。將古 法畫花鳥的雙鉤填彩,轉譯至山水樹草及隱匿其中的文 字,而彩料改黑墨,並與鉤線隔著距離,形成別具趣味 的山水景貌。循此路徑,劉煒再創藉其特殊扭曲線條繪 製了壁紙般繁花背景的多題材作品,為其玩世現實主義 締造新氣象。(文
陳芳玲.圖
大未來林舍畫廊)
1 劉煒紙上作品展一景。 2 劉煒《無題》.水墨、紙.65×85 cm.2015。 3 劉煒《無題》.水墨、紙.53×96 cm.2014。
FLASH
3
月底,位於內湖的藝境畫廊舉辦「沉潛。萌生-葉竹盛個展」, 展出藝術家葉竹盛近3年來的新作,共50件,不過由於現場空間
有限,僅展出15件作品,以饗藝術愛好者,展期至4月20日。走過生 有 命重大轉折點,沉潛了近三年,葉竹盛打開心房重新梳理這一路走 命 來的點滴。 葉竹盛畢業於西班牙馬德里最高藝術學院,現兼任國立台灣藝術 大學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其創作以「種子」、「海洋」為元
沉潛 萌生 再出發 葉竹盛新作 展現全新人生觀 素,關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台灣首位以藝術探討生態、 環境現實議題的藝術家。然而,在2012年的一場無名大火, 葉竹盛過去積累下來的作品,一夜之間化為了烏有,面臨這場 人生重大的創傷,葉竹盛以兩年多的時間,重新反思過去生命 的依歸以及創作的價值與意義。 葉竹盛感性分享:「我很難想像,這會發生在我身上;這 段時間我把手機關掉,安靜,沉潛。很感謝身邊友人的鼓勵。 火災對我來說是轉機,是重新探索自己的作品,到更深入的另 一個層次。」 北藝大美術系林宏璋表示,葉竹盛以「萌」為標題即象徵新生的萌芽,就像浴火新生般以另一種角度看 待災後的全新生命。藝評家江衍籌也提到,過去葉竹盛的作品以材質、生物或台灣的地理特質創作,而今 看到沉寂兩年的作品後,感受到藝術家從過去對外的觀察轉換到內在的省思,由知性走往感性,學習活在 當下,展現當下的心境,作品自由發揮,重新獲得解放。 在這次展覽中以「無常」與「萌」系列為主。葉竹盛把經歷火災現場的被動情緒,轉化為觀察社會生活 的正面能量,在作畫中逐漸釋懷,接受無常的世事,回歸到生活的軌道,而這樣的情感轉變,使得「萌」 系列應運而生。在「無常」系列的作品中,以明度較低的黑灰、土黃色塊拼貼,以干擾視覺。而「萌」系 列則是充滿生命力,帶給觀者一種自在優游的體悟。畫面中的魚群,悠游在藍色的海洋裡以快速移動、交 纏的線條,歸於自然與純淨。藝境畫廊表示,目前葉竹盛作品訂價約為一 纏的 號為2萬,作品價位最高者為「無常」系列,其次是「萌」系列,作品價 號為 格從4萬起跳,最高則達240萬。(文.攝影
陳意華)
1 「沉潛。萌生-葉竹盛個展」藝術 家葉竹盛。(藝境畫廊提供) 2 「沉潛。萌生-葉竹盛個展」藝評 家江衍籌。(藝境畫廊提供) 3 「沉潛。萌生-葉竹盛個展」。 4 葉竹盛《萌39》、壓克力、油彩、 畫布、194×259 cm、2014。
FLASH
距
2011年在耿畫廊的個展,楊茂林耗時整整四年呈現的全新力 作是「尋找曼荼羅.初回:黯黑的放浪者」,共展出了兩系
列「黯黑的放浪者」和「花落春未盡」,有著藝術家更深層的精神 狀態投射與新嘗試的創作手法。本次,由桃樂絲與她冒險患難的好 伙伴再度攜手登場,然而,這是一趟讓人超乎想像、眼睛一亮的綠 野仙蹤…… 綠野仙蹤是楊茂林從小就相當喜歡而一讀再讀的故事。稻草
楊茂林新作系列 深海游魚的綠野仙蹤 人、機器人與獅子各別認定自己沒有而亟欲追尋的:智慧、心、勇 氣,在桃樂絲身上都可以看到:其實這也存在於他們身上,只是總 得要在難路上走一遭,才會發覺自己所求的,早已擁有。 在這次的創作中,楊茂林首次嘗試了異材質結合,水晶與琉璃的 輕盈透澈對比於銅材的厚實斑駁質感相互襯托。而異材質之間的銜接 接 方式、銅的收縮率等都要細心計算,若無法順利鑲嵌契合就得重新打造。開幕當天的楊 茂林看似有點疲憊,不過一聊起作品時就顯得神采奕奕,與其說這次的作品太勞力,倒不如說藝術家投注 了更多的自我在當中。 「我很喜歡魚。」楊茂林表示自己愛吃魚、養魚也常常釣魚,更自認連個性也像魚:「50%像深海魚, 孤僻、異怪;20%像金魚,宅在一個小世界裡無知、遲緩;30%又像熱帶魚,花枝招展、渴望社交。」展 場中,我們可見十餘隻姿態各異的銅魚,皆在楊茂林深刻的觀察下細緻地刻劃其樣貌。牠們身負重任,化 為坐騎,綠野仙蹤的主角們分別在深海魚的眼睛裡、嘴裡、身體裡穩妥坐著,潛游至深海中探尋自己的曼 荼羅;在澄淨卻幽微的展場中,上演著一趟充滿不確定卻也有著無限可能的心靈旅程。 燈光黯黑,打造出奇幻的空間氛圍,一半的空間鋪設了台階式鏡面壓克力,映照出每件作品的多重角 度,也攫取了觀者的形象與反應,看魚卻也同時被觀看著;同一時間,觀者也像魚群般在生命的汪洋中迴 繞巡遊。大家一邊驚呼每隻魚的巧妙造型,一方面也不忘小心翼翼地注意腳下步伐,就如同在追尋自我的 過程不容大意。 過程不容大 散置在展場另一區的金魚圓潤可愛,楊茂林悄聲表示是這系 散 列的次回故事,悄悄地帶出下一波預告。而步上展場二樓則可 列的 看到「花落春未盡」系列,一整排化身為唐代仕女俑的桃樂 看 絲,從青春的活潑嬌憨到中年的雍容自得,同樣呈現出楊茂 絲 林對於人生各階段的不同體悟;沉斂,但童心不減。 林 微暗的展場內波光粼粼、幽影搖動,然而,探索一場未知 旅程的勇氣卻不為所動。置身其中的我們從來就不是旁觀 旅 者;啟程,也一同尋找。(文.攝影 11 藝術家楊茂林與作品《奧茲長鰭 藝術家楊茂
巴士》合影,魚嘴內可窺見蓄勢待發的綠野仙蹤主人翁。
22 展場牆面的光影變化與地板的鏡面效果,打造出深海的奇幻氛圍。 展場牆面的 3 《奧茲吉祥
楊椀茹)
號》的頭燈裡是桃樂絲的小狗多多。
SCANNER
台灣現代雕塑的 鳳凰涅槃 楊英風與楊奉琛 文|楊椀茹 圖|本刊資料室
4
月6日,傳出藝術家楊奉琛因病逝世的不幸消息,享年60歲。與 父親楊英風一樣,楊奉琛畢生奉獻於雕塑創作;綜觀台灣雕塑史
進程,無疑在楊氏父子的鳳凰展翼、飛龍升天帶領之下,登峰造極。 作為台灣現代雕塑先鋒的楊英風,以其溫潤細膩的獨到眼光,不斷自 傳統文化、宗教思想與大自然裡汲取靈感、求新求變,在台灣雕塑的 進程中闢出一條康莊大道,而楊奉琛亦追隨其父師法自然,並以雷射 藝術創作的技術和質量,獨步全台。
凌霄.開創新局 楊英風曾多次表示魏晉時期的石窟佛教藝術美學與觀念,對於他 在創作有極為重大的影響,觀者從作品中亦能充分感受到他崇敬宇宙 與尊重萬物的思維,這種敦和安適之氣也同樣能自楊奉琛的作品中察 覺。從舉目可見的壯闊山水到既存於心的文化思維,無不皆被由繁化 簡,從容自得卻曖曖內含光。 自1950年代起,楊英風便屢獲國內各項美術展覽獎項、推展相關 上 楊英風的《鳳凰來儀》原件儘管已隨1970年的大阪 世界博覽會閉幕而匿跡,幸在1993年受台北銀行 所託而重新製做一座高達11公尺、不銹鋼製的《鳳
活動或組織的運作,並多次赴國外參展且驚豔異邦。楊英風於1953 年獲得台陽獎雕塑部第一名的的寫實佳作《驟雨》,形神俱佳地精確
凰來儀》,與當初設計概念更為相近且矗立至今。
掌握到身材結實的農人急忙披起簑衣遮雨的一瞬間,也反映出早期農
(攝影
村社會的樸實可親。感於藝術不應只是追求形似,必須直視到真實的
楊椀茹)
下 楊英風(左一)與其子楊奉琛(左二)於1987年攝 於大漢雷射科藝研究室。
內在才能真正觸動人心,在創作昇華的過程裡楊英風開始「丟」,捨 其形而取其神,於1968年拜其門下的朱銘也受此一觀念影響,擺脫 原有的嫻熟寫實技法而建立起強烈的自我風格。1955年出生的楊奉 琛,也同樣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之中成長並走上雕塑家之路。 1967年,楊英風至花蓮大理石廠擔任顧問,受到太魯閣奇麗景觀 的啟發並出於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謳歌,開創出大寫意般淋漓暢快 的劈削風格;山水系列之中,無論是切面蒼勁的微縮景觀抑或線條秀 雅的翩翩水袖,都能看出以自然為師的深刻所得,作品具體而微地承 載大山大水的深遠與力道。爾後,在1970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 臨危受命為貝聿銘設計的中華民國館所創作的鋼鐵著彩雕塑《鳳凰來 儀》最為人稱道,這也幾乎等同於他藝術成就的代表標誌;鳳凰的昂 然現身更奠定楊英風在國際藝壇的高度與地位。
88
早在1963年,楊英風首度採以不銹鋼作為雕塑的媒材,便對不鏽鋼極具現代感的俐
上 楊奉琛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量身打造的《海天一色逍遙
落、簡約特性難以忘懷,並為當時的雕塑創作開創另一種「可觀」的新局面。不銹鋼純
魷》呈現出大王魷魚於海中暢
淨如鏡的特殊質感,可吸納、反射周遭景物而產生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極為符合他所
游的靈巧姿態,在白天與夜晚 各有不同風采。
認為雕塑係應環境所生的前瞻觀念。這也在1973年設計置於紐約華爾街東方海運大廈廣 場的《東西門》(Q.E.Gate)達到最高體現,楊英風取中國傳統造園當中的月門概念出
下
1973年,楊英風受知名建築師 貝聿銘之邀為紐約華爾街東
發,以方圓形體排置、虛實影像交疊,營造出饒富多重視覺意趣的觀看效果,同時也將
方海運大廈廣場所作的《東西
深厚的東方哲學巧妙地以西方抽象的簡練手法呈現,正氣與圓融兼蓄的氣度一表無遺。
門》(Q.E. Gate),以虛實的空間
淬鍊.觀想於心
與影像交錯,帶出深厚的中國 哲學。
1978年,楊英風引進了雷射技術並大力推廣,其子楊奉琛克紹箕裘,投注一生心力鑽 研雷射雕刻與光效藝術更為精進的技術與表現,接續以奇幻奪目的雷射光束再度於台灣 雕塑史鐫刻下光燦的一頁。自1980年起,便開始聯合展出以雷射創作的藝術品,更多次 於元宵燈會擔綱主燈設計之重責。在貫徹實體雕塑「天人合一」的脈絡之下,從破形轉 化到無形,始終不變的是劃破幽黑天際的那道謙沖之光。 回顧兩人攜手在雕塑領域耕耘逾一甲子的時光與作品,可以看出他們並不 只追求雕塑品本身的完美呈現,而是宏觀地將空間的特色、條件納入思考,設 置因地制宜的景觀雕塑達到與環境乃至於心境皆能相處相容的和諧一致。致力 於科技發展與人文訴求的齊頭並進、內外觀照,除了契合終其一生追求的順循 自然,更使建置公共藝術的概念蔚然成風。楊英風一生創作質量豐美、理念深 厚,他在1997年逝世前,已於1992年成立楊英風美術館、1993年成立楊英風藝 術教育基金會,典藏、展覽與推廣其創作內涵,而後基金會更在2000年於交通 大學進駐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楊奉琛除了投身創作之外,還擔任楊英風美術 館館長、台灣雕塑學會理事長等要職,而他對於公共藝術的執行觀念與豐富實 務經驗亦深獲各界倚重,作品遍布全台。 生活在日漸複雜的環境中,純粹,亦發顯得難能可貴。他們的作品造型簡 練而意涵不減,型塑出外顯的生命光明面與內化的曠達價值觀,收放自若地呈 現出時而婉轉時而雄渾的多元風貌,然而卻不曾脫離根植於文化底蘊的悠遠意 象與哲思,因此總能讓大眾觀之便能咀嚼其意並產生共鳴。「父親的創作觀是 天、地、人,而我是反過來從人到地再回到天。」楊奉琛曾如此表示。 如今楊氏父子相繼遠颺,鳳凰嬉遊的翩影雖成追憶,但靈光未滅。
89
FEATURE
先於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
迎向「全世界的未來」 文|陳芳玲
自從
1895年創辦以來,基於政治 經濟、時代變革與人文藝術 社群的關注面向等因素,威
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經常成為 社會、政治、經濟與跨領域
技術等各種間隙之
間的融匯所在。有鑑於這份特殊的歷史傳統和總 是相對前瞻的觀看視角,導致這項雙年展承辦至 今即便已有百年風霜,卻始終占據著當代藝術領 域的領頭羊位置。 不同往屆雙年展總在6月初拉開帷幕,2015年 展會主席巴拉塔(Paolo Baratta),與身兼作 家、學者、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Kunst) 館長,同時策畫過1998年約翰尼斯堡雙年展 (Johannesburg Biennale)、2002年卡塞爾文 件 展 ( D o c u m e n t a) 、 2 0 0 7 年 西 班 牙 塞 維 利 亞 雙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Seville)、2008年韓國光州雙年展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的奧奎.恩威佐。
(Kwangju Art Biennial),以及2012年巴黎三 年展(Triennal d'Art Contemporin in Paris)等
Novus,1920)後,於其著作《歷史哲學論綱》
重要國際一線雙年展之總策展人的奧奎.恩威佐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所賦予
(Okwui Enwezor)共同宣布,今次恰逢120週
的生動形象,試圖撩撥該文之後在人文藝術領
年的藝壇盛事,提早於5月9日至11月22日舉行。
域累積的深遠影響。恩威佐如此撰述:「環繞 在全球各處的歷史斷裂,讓人想起保羅.克利
從「歷史的天使」到「全世界的未來」 基於策展人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理
of history)腳下漸逝的過往災難殘骸。我們
論式的解讀「過去」、雙年展自身與帝國主義、
如何正確把握這個時代的焦慮不安,如何去理
國際競爭間藕斷絲連的隱匿聯繫等因素,主題展
解、審問與闡述它?過去兩個世紀急劇變化的
受邀的百來位藝術家們以「我們所在的世界,
過程— 從工業化到後工業現代化;從技術到
以及未來世界的基礎」為概念發想,在恩威佐
數位現代化;從大規模移民到人口流動,環境
擘畫的雙年展主題「全世界的未來」(All the
災難,種族滅絕衝突,混亂和承諾— 為藝術
World's Futures)下,藉179件藝術作品「致力
家、作家、電影製作人、演員、作曲家、音樂
於重新評估藝術及藝術家與當下事物狀態的關
家等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主題。」換而言之,
係」。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並不僅是一個藝術作品的展
策展論述中,恩威佐援引班雅明1921年買下 保羅.克利(Paul Klee)《新天使》(Angelus
150
的畫作《新天使》中堆積在歷史的天使(angel
演時刻,亦是依靠藝術形式反思過去、現在與 未來的思維時刻。
時空脈絡與多重濾鏡 我們不難想像「未來」與「進步」對人們而 言,總有著難以分割的綿密關係。畢竟進步本身 就用以指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當然在班雅明的 著述中,則有相反意義),而此一關乎歷史進程 與其正負面影響的命題,亦是人文藝術領域的 核 心 關 懷 。 透 過2 0 0 8 年 策 畫 的 著 名 展 覽 「 檔 案 熱」(Archive Fever),對檔案、文件、影像與 紀錄片相當熟稔的恩威佐而言,「過去」與「歷 史」的處理與操作自然不陌生。是故,即便本屆 威尼斯雙年展以未來為名,卻無意疏忽過去。策 展人受訪時說道:「《新天使》並沒畫下什麼災 難,而更像是克利腦海中構建的一幅圖景,讓我 們思考歷史,以及當代事件與歷史之間的聯繫, 特 別 是 伴 隨 著 毀 滅 的 歷 史 進 程 。 如 果 總 結2 0 1 3 年與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之間的兩年,我覺得 十分糟糕。全球內部以極盡我們所想的各種方式 所累積的不和諧,已經到了緊張對立的事態。這 不能說是某一件事引發的推動作用。但看看今天
題,與「(不同)形式的議會」(Parliament of Forms)共冶一爐,用多種技巧切入核心。首 先,「全世界的未來」利用視、聽、實體、敘 事與活動,藉由現場和史詩這組關乎延續性的 互補概念,企圖暗示關於空間和時間的不完整 的面向,透過藝術家既有創作與現地製作之方 式,將展覽化為延續、展開、不停止之活動現 場的「現場性:史詩般的延續」(Liveness: On epic duration)。再來,以威尼斯綠園城堡 (Giardini)與中央展館為地點,回溯花園概念 之歷史與全球環境變化,仰賴雕塑、電影、表演 和裝置作品,將布滿破舊展覽館的綠園解讀為一 充滿國家衝突、領土、地緣政治畸變之無序世 界的「無序花園」(Garden of Disorder)。最 後,現場閱讀馬克思(Karl Marx)的遺作— 「資本:一個現場閱讀」(Capital: A Live Reading)。即,左派與批派思潮之關鍵文本 《資本論》(Capital)的大規模閱讀項目;該 項目在展期(七個月)內每日進行,藉著閱讀四 卷《資本論》並逐步串聯至唱勞動歌、劇本、念
我們所處的世界吧。這就是我為何使用『殘餘』
口白、討論會與電影放映等活動,對此一在今日
(residue)這個詞,因為這些殘餘物可以陰燃
仍不斷被反覆研究的經典文本,展開不同面向之
舊日的琥珀。殘骸本身依舊鮮活,雖然不再產生
理論探索與延伸。
濃煙,但對我們而言依舊真實。」
經由展演的三個子題式濾鏡,恩威佐想實現
「全世界的未來」奠基於歷史事件與史實,但
的「並非強加雙年展一個標準化的語調,而是根
恩威佐巧妙地大量結合現場表演與活動,促使嶄
據話語、媒介、視覺形式,以及非視覺性的分
新的藝術形式得以穩固地站在歷史基礎上,進而
類,來分析整個展覽的板塊構造,從而巧妙編織
指出一個有別於過去的「此刻」,同時放眼望去
一切,形成一個能夠讓觀眾理解的、帶來愉悅性
一個尚不可測的未來之普世向度,並試圖揭示時
的最終呈現。」一如策展論述的提問:「各種形
空延續性與當今人類文明現況的另類觀察,以及
式的創作者如何透過圖像、實物、文字、動作、
以藝術為形式的當代回應與演繹。
行為、歌詞和聲音,將公眾匯集於看、聽、反
不同於上屆由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
應、參與和說話等行為,從而讓公眾理解當代的
(Massimiliano Gioni)策畫的「百科殿堂」
巨變?威尼斯雙年展拒絕被限制在常規展覽模式
(The Encyclopedic Palace)所展現的宏觀視
的邊界內,那麼在這種辯證領域的參照下,什麼
角,恩威佐不以單一主題統轄整場展會,而
樣的材料和具象徵性或美學、政治、社會的行為
是改由三個「濾鏡」(Filters),也就是子命
的生產可以構造這個展覽?」於此,可以察覺的
151
FEATURE
是,盡可能參照多面向的藝術形式操作來引導觀 眾的自我醒思,並藉著這份省思的實踐,開拓一
順應當代展演藝術逐漸脫離恬謐的靜態展陳
個牽涉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另類「此刻」,將是恩
之發展趨勢,無論是「未來」、「議會」或「現
威佐本次策畫的中心主旨。與去年由雷姆.庫哈
場閱讀」等關鍵字,乃至於大量的創作計畫與互
斯(Rem Koolhaas)策畫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動式作品,本屆威尼斯除所謂藝術外,亦結合了
(Mostra di Architettura di Venezia)— 「本
大量的事件(event)與觀者直接偶遇或體驗,
源」(Fundamentals)不無相似,即便都以十分
以期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提出更多異質性的
簡要的概念為題,近兩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無論是
發展可能。正如展覽將與大衛.阿德傑(David
建築或藝術,比起展示既有的藝術形式與預示社
Adjaye)與其事務所為展覽設計的嶄新空間,
會的未來發展,策展人似乎更期待打造一個眾人
以及「現場性:史詩般的延續」的大量現地製作
集思廣益的特殊時空。而此時 空能開啟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現有走向的可能未來— 一個 另類的啟蒙手勢。
展演、事件、現場性 承上所述,不難得知恩威佐 是一位格外重視歷史與其背後 之政治、經濟、文化成因的策 展人,並且長年投入相關的檔 案與影像研究。是故,即便主 題朝向未來,也並未忽視威尼 斯與此雙年展在過去的發展脈 絡;另一方面,即便脫離策展 人本身的研究養成因素,談起 「全世界的未來」這樣一個龐 大的主題,也只有當我們更深 刻地了解「此刻」之前的「過 去」時,方能遙想關於藝術乃 至人類社群的未來。這一未來 並非設定給某些特定族群的, 而是普世性且包含世界的廣闊
保羅.克利(Paul Klee) 《新天使》(Angelus Novus)。
152
遠景。
作品,抑或以法國哲學家路易.阿圖瑟(Louis
雙年展以攝影、文件、影像與計畫為創作媒材
Althusser)與艾添.巴里巴(Etienne Balibar)
的藝術家人數偏高,當然平面繪畫、雕塑、裝
合著《閱讀資本論》(Lire le Capital)為靈
置等作品類別並未缺席。除了許多具實驗與前
感,環繞著《資本論》,由劇團、演員、學者、
瞻意義的中青輩藝術家外,亦包含許多在拍賣
學生以及市民將被邀請參與,用史詩般的獨白聲
市場上表現亮眼的影像創作者,如美籍攝影師
響徹周圍的展廳的「資本:一個現場閱讀」。此
沃克.伊凡斯(Wolker Evans)與羅娜.辛普森
外,諸多由藝術家個別於展演期間進行的現場創
(Lorna Simpson)、以文字、影像與裝置聞名
作(work in process)等待觀眾親臨,以及與教
的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以及擅長
育系統與藝術學院緊密合作的「雙年展會議:大
繪畫、影像、雕塑與裝置與法國代表藝術家克利
學計畫」。如此跨越諸多專業領域的合作樣態,
斯ㅝ.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即便
一方面反映著當代思潮對「跨領域」的堅定走
恩威佐日前曾在國際藝術網站Artnet的訪談中表
向,二方面則是擴大理解與認識版圖的大舉嘗
明「雙年展與商業體制無關」,但眾所皆知的
試。
是,過去威尼斯雙年展也曾經是個會在作品說明 卡上標明售價,且同時與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參展陣容與全球風向
(Art Basel)關係密切的雙年展;即便至今威尼
參展藝術家的名單總是大家議論的焦點,本
斯雙年展已然成為藝術、學術與批判性視角的代
屆雙年展不同於上屆的中國浪潮,而是有著大量
言者,但許多在展覽中表現亮眼的作品,依然可
非裔創作者。當中,旅居歐洲者占總參展人數的
在稍晚的巴塞爾藝博會會場中找到。換言之,這
40%之多,其次則是北美和亞洲,分別占據總
批由恩威佐欽點的參展者及其整體呈現的展演樣
參展人數的22%和15%,有14%皆出生、生活
態,仍與全球藝術市場息息相關。
於非洲大陸。另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策展人
在由恩威佐籌畫的主展館區域外,今年的國
邀集了高達七位的澳洲藝術家(上屆澳洲並未有
家館有高達89國參與,除了諸多投入多年的資
任何藝術家參展)。除88位首次參與威尼斯雙
深參展國,本屆亦有位於西印度群島的格林納達
年展的新鮮人之外,美國音樂創作家特里.阿德
(Grenada)與模里西斯(Mauritius)、東非的
金斯(Terry Adins)、比利時電影創作者馬歇
莫桑比克(Moçambique)與蒙古首次參展。對
爾.布魯特勒斯(Marcel Brodthears)、埃及畫
此,月前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本屆台灣館參展藝
家印吉.阿夫拉屯(Inji Efflataun)、德籍影像
術家吳天章的展前活動,也是台灣館首次跳脫聯
創作者哈倫.法洛基(Harun Farocki),以及
展思維,以單一藝術家之個展作為參展陣容。
日本畫家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等12位已
正如每屆威尼斯雙年展總能吸引全球藝術愛
故人士被收錄於展覽清冊,更顯現出恩威佐憑藉
好者趨之若鶩,為既有的藝術想像展開新局並引
徘徊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布展順序以宣示「晦暗歷
領話題,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終將帶給我們什麼
史與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此外,不少著
樣的啟發與訊息?我們只能激盪腦中的想像力,
名且活躍的當代藝術機構如e-flux Journal、Gulf
並期待那確實可能展開一個更好的未來。
Labor都入列展出。 尋訪策展人過往的研究領域,依稀嗅出此屆
家, 選數名藝術 以饗讀者。
以下由
家館中精 主題館和國
153
SP SPECIAL PEEC CIA IAL REPORT REP POR RT
文|李健亞 圖|本刊資料室
本圖為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提供之圖檔影像處理而成。
176
大衛・霍克尼。(達志影像)
大
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熱 就在不經意間在北京引爆了。4月
13日、16日於北大、央美的兩場講座一 票難求,如此火爆場面到微信朋友圈內 所有文藝公號的熱捧,霍克尼可以說是 筆者近兩年在北京遇到的最熱門西方藝
佩斯畫廊前等待進場看展的人潮。(攝影
李健亞)
術家。在此之前,昆斯也曾在北京央美 的講座中有過如此熱情的禮遇。但由於
年,唯一的目的是想看看霍克尼本人和他的作品。在一年中,她幾
僅是講座而無展覽,所以昆斯的熱度在
乎看了所有霍克尼的繪畫,但可惜沒有遇見本人。她帶著遺憾和一
廣度和時間跨度上都不及霍克尼。
本霍克尼插圖的詩集回到中國。當聽說霍克尼將訪北大時,她要求 坐在第一排,以期就近傾聽講座。
和中國產生共鳴
而在央美的講座結束後已經晚上8點半了,幾位美院學生聚餐,
有兩個小片段似乎能佐證這種熱度。
飯前佐料便是有關霍克尼獨特的觀看方式。一位學長正在解釋,為
一位研究繪畫的學者,博士後研究的便
何在這種觀看方式下,霍克尼呈現出來的圖像在一些人看來是怪異
是霍克尼的思想。她專門到英國學習一
的。 當然,除了專業圈內的追捧,霍克尼中國行也燃起了文藝青年的 熱情。這點從4月18日「大衛.霍克尼個展:春至」展開幕當天擠滿 佩斯北京門口小廣場的人群便可得知。霍克尼本人也被媒體多次問 道,為何在北京這麼受歡迎?他的回答是:「我想或許是因為我對 空間的態度,和中國產生了共鳴。」
177
SPECIAL REPORT
霍克尼照片拼貼代表作《梨花公路》。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提供,《忠於生活》一書中使用)
霍克尼說他很早便對中國卷軸畫產生興趣,但自己 1981年的首次中國行中並沒有看到,而是1983年在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上初次看到《乾隆南巡圖》時才給他的觀 看開啟了另一扇門。中國卷軸畫移步異景的散點透視和 西方的焦點透視相異,在此次中央美院的「我的觀看」 講座中,霍克尼便再次重申了「透視需要被扭轉」。 他認為焦點透視使觀看者從一個固定的角度就能看 到全域,但人們看待這個世界並不是這樣的,眼睛的焦 點是不斷移動著的。所以他希望用一種更真實的觀看方
永遠活在當下 但,霍克尼中國熱並不僅僅是因其所說,對待空間的 態度與中國產生的這種共鳴,當然他的創作觀與中國的 關係在此次中國行中確實不斷地被提到。 事實上,在更多人心目中,霍克尼的畫和人本身就是 一個極大的號召。不斷探索的多種藝術,用畫作出櫃的 姿態,這些足以讓霍克尼成為當代藝壇永遠的話題,更 何況他目前的頭銜已經是響亮的「最出名的英國在世畫
式來創作,打破固定的單點觀看,讓觀者可以一個一個
家」,並獲得女王頒發的英國功績勳章,在他之前,唯
地轉換視角去看。這種觀看方式串起了霍克尼自上世
一擁有「功績勳章」的藝術家只有佛洛依德。可以說,
紀80年代至今的多種創作,包括其代表作之一 — 1986
在逾半世紀的創作中,霍克尼都是一個引領者。
年 4 月 11 日 至 1 8 日 創 作 的 《 梨 花 公 路 》 ( P e a r b l o s s o m
霍克尼成名很早,在學生時代就參加了英國波普藝術
Highway),以及此次在佩斯北京的展覽中出現的兩個
興起的標誌性展覽「當代青年藝術展」。不過儘管早期
多頻影像作品《沃德蓋特樹林,冬天,2010》和《七個
在波普藝術圈內風生水起,霍克尼仍多次重申自己並不
約克郡風景》。
是那個運動中的一分子。
178
霍克尼與佛洛伊德是好 友,佛洛伊德也曾為霍克 尼繪製肖像。
1964年移居美國後,霍克尼創作出了最出名的「泳池
的不同局部,身為畫家的霍克尼將拼貼中不可避免的重
系列」,這也是他最喜歡的主題之一。二十世紀60年代
疊、錯位、偏移等而亦賦予繪畫般的感覺,從某種程度
後期,霍克尼轉向更傳統的具象繪畫方式,他顛覆了英
上說是將相機創作帶入了一個全新而奇妙的世界。
國傳統肖像畫的風格,為其中注入了更多的情色意味。
近年來,即使在英國,這位已過七十的老人並沒有被
霍克尼的代表作品《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
不斷湧現的年輕藝術家搶盡風頭。霍克尼在創作中使用
查笛》(Christopher Isherwood and Don Bachardy)、
iPhone手機、iPad等設備,這些足以燃起外界對其的更
《克拉克夫婦倆》(Mr and Mrs Clark and Percy),含
多熱情,可以說霍克尼便是藝壇icon。不管是否願意,
有深刻的哲理,也成為當代美術的經典圖式。2005年,
中國藝術圈總會給每一代藝術家打上十年一代的時代標
《克拉克夫婦倆》成為BBC所評選的20幅最偉大畫作之
籤,類似60後藝術家、70後藝術家。但這種時代魔咒似
一,霍克尼是唯一獲選的在世藝術家。
乎在霍克尼上面失靈。霍克尼說:「我是個很活躍的藝
霍克尼也嘗試攝影製作,專攻照片拼貼。其中1986 年4月11日至18日創作的《梨花公路》是最具代表性的
術家,並不生活在50,60年代,我是生活在當下的藝術 家。」
拼貼作品,標誌著霍克尼在攝影拼貼照片這一領域的探
當然霍克尼熱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是一位公
索達到了頂峰。與此同時,霍克尼將畫筆延伸到寶麗來
開的同性戀患者,即便身處保守的英國社會也不刻意隱
快照、影印機、傳真機。「霍克尼式」拼貼已然成為一
瞞。早在1961年,還在讀書的霍克尼便創作了《我們
種獨特的藝術效果。藝術家用寶麗萊相機拍攝同一物件
兩個男孩緊緊膠著》(We two Boys Together Clinging Together)的作品。而在霍克尼 代表肖像畫作中,也多有同性情 人的出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 然是《彼得從尼克家的游泳池 爬上岸》(Peter Getting Out of Nick’ s Pool)。直到今天,霍克 尼對於性取向的公開坦誠依然對 外界具有吸引力。央美講座上, 有女孩提問時便說霍克尼是與 眾不同的,其理由就包括「we know you’ re gay……」。
霍克尼代表作品《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
179
2015年台南藝博會於3月26日在以香檳舉杯後隆重開幕,由左至右為: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畫廊協會理 事長王瑞棋、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南市立美術館籌備委員會召集人陳輝東與大億麗緻酒店總經理嚴心誼。
政府加持的 特 殊活力
3
月,文化古都已暖烘烘地宣告春天來了,作為今年首場藝術博覽會 也在府城的春陽下揭開序幕。3月27日至30日,台南藝術博覽會堂堂
邁入第四年,大億麗緻酒店再度湧入了喜愛藝術的觀眾。據主辦單位統 計,本屆參觀人次逾5千人次、總成交金額更高達新台幣8千萬之多,無 論是人潮或銷售成果,皆達歷年之最,而參展畫廊也紛紛表示展會結束
2015台南藝術博覽會
後的詢價熱度仍相當踴躍。 在藝博會開幕式上,畫廊協會理事長王瑞棋特別表示台南藝博會可 說是台灣藝博會當中最具特色的,即使博覽會是一個商業平台,但仍不
文•攝影|楊椀茹
可否定還需具備文化與教育功能,而這面向就以台南藝博會辦得最好。 此外,不容忽視的還有台南市政府獎掖40歲以下藝術家的「新藝獎」入 選作品,是第二次與台南藝博會攜手合作,前六名得主皆能獲得獨立展 間,並與畫廊媒合參展,直接面對市場和觀眾反應。
藝廊各有斬獲 因著飯店型展覽的空間特性,參展畫廊大多推出中、小型的作品,價 格相對平易近人。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First Art 我的第一件收藏」規 畫,主辦單位今年再區分為平面「收藏美好•無負擔」和立體「收藏想 像•實體幻境」的推薦名單提供新手藏家參考,以期打破大眾對藝術品 等於奢侈品的刻板印象,而能共同體會到收藏藝術品的小確幸。另外, 鑒於台南人文薈萃,特別設製「台南在地藝術家」的作品標示,也讓當 地觀眾更認識受這塊土地滋養的藝術成就。 儘管VIP預展當晚蒞臨的藏家人數未若預期熱烈,但依然傳出不少高 台南市長賴清德與文化局長葉澤山在畫廊協會理 事長王瑞棋陪同下,欣賞新藝獎得主陳漢聲的裝 置作品《共生苗》。(畫廊協會提供)
188
價作品於當晚成交的捷報,像是以雕塑作品著稱的台中鶴軒藝術,本次
上左 鶴軒藝術負責人陳 鶴與林洸沂交趾陶 作品《關雲長取長 沙》合影。 上右 尊彩藝術中心總經 理陳菁螢與首度曝 光的廖繼春《日月 潭》合影。 下左
阿波羅畫廊總經理 張凱迪攝於前輩藝 術家作品前。左為 只展不售的李石樵 《玫瑰》、右為蕭 如松《凌晨瓦窯 場》。
下右
安卓藝術展間一 景。
采泥藝術李光裕《荷意》。
特別展出交趾陶藝術
老字號的阿波羅畫廊,則帶來了蕭如松、李石樵等
家林洸沂的作品,其
重量級前輩畫家作品,現場還擺出只展不售的李石樵
中一座《關雲長取長
《玫瑰》,誠意十足也吸引觀眾駐足欣賞,更帶來許
沙》氣勢恢宏,訂價新台
多已絕版的精彩畫冊,觀眾也爭相購買。另外,也呈
幣96萬元,在VIP預展當晚即
現了長年旅居國外且受到當地藝壇關注的藝術家戴壁
由台南藏家購得。而采泥藝術
吟、胡文賢的作品,以及本次定位在「收藏美好•無
的李光裕《荷意》,以荷葉和
負擔」新稅藝術家黃法誠的作品也令人眼睛一亮,皆
人物的形象合而為一,卻又能
吸引觀眾目光,展現出老牌畫廊的深厚實力。
從各角度都能欣賞到藝術家
安卓藝術展出的國內外藝術家約各一半,推薦為
精心安排的不同風貌,訂價
「我的第一件收藏」的鍾江澤《紅綠合栽小盆》訂價
135萬元,也同樣在預展當
2萬6千元,旋即在VIP預展當晚售出。以走筆系列聞
晚成交。
名的石晉華,這次展出的作品也同樣引起觀眾熱烈地
由於今年參與畫廊數量多
討論與詢問。而在國外藝術家的部分,智利藝術家埃
達44家,因此僅有尊彩藝術
米亞(Pamela Hevia)在古董花布上縫紉、拼組人物
中心租到兩個展間,各別展出經典與新銳藝術家作品以吸
與植物,刻劃出帶有奇想而略為感傷的意象引人深
引不同客層,每間各展出多達8位藝術家,其中最吸睛的
思;另外,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與羅馬尼亞藝術家凡
莫屬行情價達新台幣3千萬元的廖繼春《日月潭》,算是
卡絲(Oana Farcas)作品也都在成交名單之上。
首度曝光的精品,而同展間的陳澄波、楊三郎與廖修平等
以代理國外藝術家為主力的藍騎士藝術空間,則為
佳作,也同樣吸引觀眾放慢腳步。在新銳藝術家展間中,
台南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作品。美國藝術家Carol
藏家客群穩定的吳耿禎與國際精品愛馬仕合作,以該品牌
Prusa以幾近失傳的銀針筆創作技法在球體上描繪細
絲巾和皮革創作的《Dear Deer》早被喜愛的藏家捷足先
密的圖騰線條,呈現出意境悠遠的宇宙哲思。以X光
登購得;而許常郁的作品也在展會期間迅速售出四件,表
作為創作手法的英國攝影師Nick Veasey,揭露出原
現亮眼。
本看不見的物件內部,玩味表象與內在的反差,這次
189
上左 主要代理國外藝術家的藍騎士藝術空 間,呈現出藝術家各異的表現風格。 上右 伊日藝術善用燈光襯托作品,展間氛圍 別具風味。 下左
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與藝術家許 芝綺及其雕塑作品《絕對零度的直白 01》合影。
下右
首度參加台南藝博會的日本Gallery Class,由左至右:藝術家淺野綾花、藝 術家椎木かなえ與負責人中本具幸。
展出的作品為藝術家特地製作的30公分見方小尺寸,
而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的雕塑討論度也相當高。這般熱度
每件訂價1萬8800元。來自芝加哥的年輕藝術家Rine
也同樣反應在銷售情況上,本次共成交了25件作品,其中
Boyer則以身邊文青友人為對象,依照人物的不同個
以西班牙藝術家金.提爾(Guim Tio)的最新系列全數售
性與喜好以不同圖案或線條填繪出他們的形貌,呈現
罄,表現最為突出。
出自我意識強烈的青春群像,為展間內最吸睛的作 品,也獲台南藏家青睞而購藏。
雲清藝術中心在本次藝博會展出了台南藝術家許自貴作 於1980年代的作品,引起在地中年藏家熱議,表示辨識度
伊日藝術本次展出6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另外
高的繪畫風格是考慮收藏的關鍵之一,因而在藝博會結束
也與2位新藝獎得主陳漢聲與林厚成進行展售媒合。
後仍持續洽談。周慶輝新作《人的莊園》的小幅攝影作品
在主展間裡運用燈光營造出舒緩慵懶的空間調性,以
套裝版,限量25版,每版共有9幅,訂價為30萬元。此為
牆面上拼組的賴威宇40多件黑白小幅組圖最受關注,
周慶輝歷時五年構思與製作,分別在新竹與高雄壽山動物 園的動物柵欄內實地搭景拍攝,藉以表達人類就如同被豢 養的動物皆生活在各種社會規範的制約與箝制,引人注目 也在展覽期間傳出成交紀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雲清藝 術中心與青雲畫廊除了展出代理的藝術家作品之外,還共 同辦理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生作品展覽,提供新銳藝術 家與關注於雕塑作品的藏家有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期望 在每年持續推廣之下書寫台灣當代雕塑藝術的進程面貌; 而在價位與品質兼具的條件下,游宗穆與高橋勇祐的木雕 作品都在VIP預展當晚售出,表現不俗。 深耕於台南當地的索卡藝術中心,這次共展出台灣、香 港與日本等6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以香港藝術家吳翠玲 的作品,帶有舊日時光的蕭索也在這次展覽中獲得最高的 雲清藝術中心展出周慶輝《人的莊園》 套裝版,精密計算的構圖呈現出耐人尋 味的畫面。
190
晴山藝術中心帶來吳嘉 綺的小狗雕塑作品, 小巧可愛,訂價3萬3千 元,相當受到歡迎。
左 亦安畫廊的展間牆面以中國藝術家王一韋的小幅作品妝點。 下左 新藝獎得主高玉穎作品帶有恬靜的幻境想像。 下中
新藝獎得主林厚成與作品《邊界系列─小翠》合照。
下右
新藝獎得主呂易倫,展出《廢地羅曼史》系列作品。
詢問度。而索卡在VIP預展當晚就售出多達十餘件作品,
人心的氣息。而高玉穎的畫風夢幻典雅,帶有濃厚的
最終共成交25件作品,成績相當亮眼。負責人蕭富元也同
浪漫神話氣息,她以狩獵與祭典為題,筆下的人物猶
樣肯定台南藝博會是全台大大小小藝博會之中,最能兼顧
如處於洪荒初始般的幻境,畫面恬靜而和諧。新藝獎
藝術性與市場面的活動。
得主敏銳的感知與特殊的創作手法,也為藝博會注入
來自日本的Gallery Class,則是首度在台南藝博會露面
了不同的風貌,而另外14位入圍者與受邀的4位外國
的新嬌客;負責人中本具幸表示,繼去年12月參加高雄
藝術家作品則以「場所之間」為主題,分布在台南18
藝博會的良好效益後,他們也很高興持續參與台南藝博
個藝文場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出;藝術,在春季的
會,本次共帶來三位新銳藝術家作品,其中兩位也特地
府城遍地開花。
親臨現場與觀者交流,聚集不少人氣。淺野綾花(Asano
近年來,各種規模與名目的藝博會在台灣各地舉
Ay a k a ) 以 街 景 為 題 材 的 版 畫 , 畫 面 清 新 而 帶 有 夢 幻 之
辦,然而,若未有明確定位與高度規格,容易使觀眾
感,訂價自2千6百元起跳,相當可親。而椎木かなえ
入場意願低落;而結合台南新藝獎的作品展覽,蔚為
(Kanae Shiiki)的油畫作品則表現出特殊的沉鬱傷感氣
台南藝博會的一大亮點,部分畫廊也觀察到新藝獎得
息。也被大會提列為「當代亮點作品」。
主進駐參展,拉抬參觀的學生族群數量提高也順勢帶 動欣賞藝術的群眾年輕化,他們對於藝術品有充沛想
新藝獎各領風騷 本次在飯店中得到獨立展間的前六名台南新藝獎得主,
法並樂於和藝術家或畫廊業者討論,形成一股積極交 流的特有力量。
作品皆獲得台南市立美術館典藏之殊榮,也在媒合的畫廊
另一方面,參展畫廊皆不約而同肯定台南市政府致
協助之下,展出得獎作品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交流。林厚成
力於推展文化風氣的企圖與作為,除了以新藝獎提攜
入選的攝影作品《邊界》系列,以女鬼為主角的詭譎作品
新進創作者之外也積極培養年輕策展人,全方面培植
乍看令人震懾,他表示創作靈感取自於對於當今社會亂象
藝術專業人才。隨著台南市立美術館建案已在4月動
的苦悶問題與模糊地帶,尤其認為藝術家更是人不像人,
工,台南以文化首都作為定位的前景更進一步:也期
鬼不像鬼。此系列選擇了九則《聊齋誌異》的故事,請經
盼每一屆的台南藝博會都能在各界資源的齊心注入之
過特殊化妝的模特兒先行閱讀故事、融入角色後自行擺出
下,不僅只是曇花一現的藝術商業活動,也能在當地
表情與姿勢,使得鏡頭下的鬼魅儘管妖冶卻也多了分貼近
建立更密切的文化連結,產生深入而長久的效應。
191
EXHIBITION
創 新,於前人之路 上 路易威登基金會收藏展Vol. 3 文|柯舒寧
圖|路易威登基金會 去年剛成立的路易威登基金會建築外觀,
ӍЩԵçᗟிԅЉཫ̓͵գé
為蓋瑞(Frank Gehry)所設計。
ƺ˶ͥᗘê̿জ
年10月,在歷時十二年的計畫後,路易威登
(Contemplative)」、「流行文化(Popist)」以及
基金會於法國巴黎盛大風光的舉行了開幕儀
「音樂(Music)」,彼此獨立又相互交融,緊扣路
式。從建築師蓋瑞(Frank Gehry)所設計的建物主
易威登基金會的當代藝術藏品主題。「表現主義」區
體所引起的熱烈討論,再到藝術家艾利亞松(Olafur
塊探討生命必須面對的永恆主題,生、死、痛苦與孤
Eliasson)呼應建物空間所延伸的探索,每一檔展
獨。展間中,賈克梅蒂《行走的男子》微微佝僂、拉
覽,皆充滿了話題性與強烈的視覺張力。2015年4月
長顫抖的身影,精準反映了二次大戰後,社會氛圍殘
1日至7月6日,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總監蘇珊.帕傑
留的恐懼與孤寂。黑色牆面上,孟克最經典的《吶
(Suzanne Page)再度出擊,規畫了創館第三階段的
喊》(一譯為「尖叫」),宛若燒灼的橘紅色背景
藝術展,名為「Keys to a Passion」(一譯為「激情
下,一個極端痛苦扭曲的人抱頭張大著嘴,揭示了世
之匙」)。這檔看似與過去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的展
紀末的憂慮與恐懼。在這個主題中,不論是俄國藝術
覽,向世界各地知名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借出展品,
家馬列維奇《渾沌的預感》中的無臉人或法蘭西斯.
匯集了許多大師級藝術家極具代表性的佳作,跨越地
培根令人戰慄的作品,觀者可以盡情地徜徉於十九、
域藩籬,將二十世紀時期猶如百家爭鳴的藝術流派,
二十世紀末流行於歐洲的表現主義藝術名作中。
去
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第二個區塊中,首度展出基金會的重要藏品, 取名為「沉思」,著重在反映人類於大自然前的震
Subjective Expressionism & Contemplative
撼及深刻體悟:莫內的「睡蓮」、蒙德里安的「沙
本次展覽圍繞著四條主線行進:「表現主
丘 」 …… 等 等 國 際 知 名 的 作 品 皆 位 於 展 區 中 ; 除 此
義(Subjective Expressionism)」、「沉思
之外,更有來自千湖之國─ 芬蘭的十九世紀重要
「表現主義」區塊中展出了賈克 梅蒂《行走的男子》(右)與孟 克《吶喊》(左)等多件表現主 義經典作品。
「音樂」區塊中展出美國實業家Edwin R. Campbell委託康丁斯基製作的
「沉思」區塊中,可看見莫內多件《睡蓮》。
「評判」系列四件作品。
藝術家Akseli Gallen-Kallela,他的藝術長期關注自
基,其「評判」系列四件作品為美國實業家Edwin R.
然議題,此次展出四件描繪位於芬蘭中部「凱泰萊
Campbell委託製作,此次也於「Keys to a Passion」中
湖」的作品,更是首度四個版本同台展出。展牆上,
亮相。
瑞士藝術家Ferdinand Hodler的風景畫,以及德國表
這些二十世紀的藝術流派,大多數我們已太過熟
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諾爾德(Emil Nolde)幾件描
悉,它們被嵌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一個普遍的文化現
繪北海的畫作,讓觀眾皆可在此一窺自然之壯美。
象。LVHM集團的掌舵者阿諾(Bernard Arnault)認 為這檔展覽的重要意義,闡述了當今的藝術表現,
Popist & Music
無不是對過去有所回應,並將成為未來藝術發展的試
第三個區塊題名為「流行文化」,呈現出不斷變
金石。路易威登基金會揀選出的這段歷史,同時也是
動且向前邁進的現代社會,旺盛的活力與表述,如
開啟二十世紀後藝術發展的一把鑰匙;它們是一個引
城 市 與 媒 體 、 運 動 文 化 與 廣 告 …… 等 等 各 式 各 樣 快
子,是一批有別於過去為各種目的服務的藝術,一批
速與消費性的議題,多元而紛雜。代表作品例如奧
意圖表述人類最真實情感的偉大作品,同時開啟當代
菲主義(Orphism)藝術大師羅伯.德羅涅(Robert
豐富而多樣的藝術之路。而這,也反映了LVHM團隊
Delaunary)描繪運動賽事的《卡迪夫球隊》;還
的立基點:「在日新月異的創新世界,不都是著眼於
有與印象派、野獸派皆有淵源,而後轉入立體派,
過去最令人信服的一條路,並從中迎來最新穎的創意
將物象轉化為椎體、圓柱體等幾何形體,傳達出一
嗎?」誠如那句「今日之源,明日成流」,阿諾俏皮
種冰冷而僵硬機械感的法國藝術家費爾南.萊熱
的引述畢卡索的話:「對我而言,藝術沒有過去或未
(Fernand Léger);以及藝術家畢卡比亞(Francis
來。」所有的藝術與創意,都像源源不絕的流水,正
Picabia)在1940年代改變其繪畫風格後,開始跟隨
在發生當中。
當時的流行雜誌,用強烈光源及反光描 繪人體的五件創作。 「音樂」,是第四個區塊中的主題。 音樂與藝術,常常在某些時候結合,帶來 美妙的化學反應。在二十世紀初這類案例 標誌性的代表作,便是野獸派藝術家馬 諦斯的《舞蹈》,展間中更呈現他晚年的 剪紙作品─ 《國王的悲傷》,這兩件 作品亦是第一次同時展出。提到音樂與藝 術,絕不能不提起的抽象主義大師康丁斯
Fernand Léger《Three Women》(Le Grand Dejeuner), 1921–22,Oil on canvas, 183.5 ×251.5 cm.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rs. Simon Guggenheim Fund, 1942
EXHIBITION
來自慕尼黑 也趣藝廊的德國藝術 文.攝影|陳意華
四
月的台北藝術圈,吹起了陣陣歐洲暖風。4月4 日的下午,「慕尼黑當代」展在也趣藝廊揭開
也趣藝廊「慕尼黑當代」展,也趣藝廊負責人王瑞棋(右五)、羅芙奧藝術 集團董事長王鎮華(右四)、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長王焜生(左一)、 藝評暨獨立策展人張禮豪(右一),以及來自慕尼黑的五位藝術家等。
序幕,開幕現場擠滿人群,好不熱鬧,來自慕尼黑的 五位藝術家也抵達展場,微醺的慕尼黑啤酒陪伴著藝 術愛好者,開啟了午后的美好時光。 這場「慕尼黑當代」展的九位藝術家,皆來自於慕 尼黑藝術學院,包括布麗姬特.史坦則爾(Brigitte Stanzel)、漢妮.克洛爾(Hanne Kroll)、伊娃. 布蘭琪(Eva Blanché)、千知潤(Jiyun Cheon)、 約翰娜.史特洛貝兒(Johanna Strobel)、馬涅 爾.拉姆葡夫(Manuel Rumpf)、湯姆.休豪瑟 ( To m S c h u l h a u s e r ) 、 布 蘭 卡 . 阿 莫 洛 ( B l a n c a Amorós)、Eunji Seo。不過有趣的是,他們並非全 部是慕尼黑人,其中還包括來自西班牙、韓國等長年 在慕尼黑讀書與生活的年輕創作者。台北藝博執行長 王焜生表示,現在的當代藝術已經無法以學派、流派 簡單概述,由於學術傳統與底蘊以及地理自然環境的
差異,當代藝術的潮流與風格自然有所差異。其實, 慕尼黑藝術學院百年以來一直是學風開放的地區,他 們欣於接受日爾曼以外的學生,也因為如此即便在一 個宗教信仰濃厚的慕尼黑依舊能以新奇且開放的思維 與世界聯結與溝通。 有別於柏林與杜塞道夫的藝術風格,慕尼黑藝術 家最關心的主題,還是在傳統繪畫技法的鑽研,特別 是慕尼黑是研究濕壁畫(Fresco)的重鎮。范皮洛提 (Karl von Piloty)領導的慕尼黑學派,主張回歸傳 統繪畫技法,強調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呈現與價值的 彰顯。此外,受到宗教信仰薰陶,慕尼黑當地的藝術 氛圍充滿詩意,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與戀慕之情,觀 者在閱讀作品時,總能被那股抒情的氣息所感染,領 略到虔敬的包容特質。長年以來,對德國當代藝術擁 有敏銳觀察的王焜生就指出:「慕尼黑當代藝術的現 象,不是柏林式的外放彰顯,急於與世界聯結,也不 是杜塞道夫在觀念上下功夫以探討社會與政治,他們 自成一格,在藝術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愉悅之感。 愉悅愛戀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心理的,而最終極的 一途即是在情感上找到滿足。」
傳統寫實繪畫 巧妙各異 位於二樓展間的三聯屏風景畫,捕捉大自然恬靜而 壯闊的樣貌,擄獲不少觀者的眼光,這是布麗姬特. 史坦則爾的作品,她善於處理時間與光影的變化,在 《Time rules》一作展現時間的流動感與進展,藝術 家以自己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描繪內心認定的世 界的真實樣貌。對韓國藝術家Eunji Seo而言,從窗 布麗姬特.史坦則爾的《Time rules》,處理時間與光影的變化。
景內能看到記憶裡的虛與實,其繪畫特色是以窗戶
上
漢妮.克洛爾《Alter》. 200×200 cm.油彩、畫布. 2014。
下侢也趣三樓展間的約翰娜・史 特洛貝兒的作品。
作為與外界溝通的媒介,藉由玻璃反射出窗外的光 景也與窗內反映的真實對話與呼應。漢妮.克洛爾 (Hanne Kroll)對描繪動物有獨特的偏愛,以嚴謹 的解剖手法精細的處理細節而引人注目,對她而言 在美麗的動物背後,除了美之外更多的是神秘的意 味。伊娃.布蘭琪從自己出發到生活周遭的小物件 如吊燈、衣架等,都是她觀看世界的起點。 在也趣藝廊的三樓空間,微弱的光線下展現的是 一幅幅謎樣的作品,例如同樣來自韓國的千知潤, 塑膠袋包裹著青春的氣息,女孩茫然的眼神無所畏 懼的望向遠方。千知潤已在慕尼黑當地舉辦過多場 展覽,同時也深受法國、澳洲等地的歡迎,是近年 來頗為搶手的藝術家。在她一系列的少女作品中傳 達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對觀者的視覺與感受 帶來全然的衝擊。約翰娜.史特洛貝兒的色彩實驗 在偌大的展間中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觀者仿佛從 感性走向理性的道路,藝術家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物品,以黑白灰的構成,製造出光影的變化。 此外,其它如馬涅爾.拉姆葡夫作品充滿詩意, 其作品畫面失焦而模糊難辨,景觀被淡化,光影才 是主角。湯姆.休豪瑟沒有表情的人物臉孔,以各
經營德國藝術家作品的畫廊是少之又少,也趣藝廊可
種姿態袒露在觀者的面前,單色的強烈色彩震撼著
謂是前進德國當代藝術的先鋒。從最早的2008年10月
大眾的視覺。布蘭卡.阿莫洛甫獲得2015瓦倫西亞
「德國當代藝術特展」開始,爾後,幾乎每一年都規
IV Edition of Nazarte Award首獎,以粗硬麻布與色
畫至少一檔的德國展覽,至今也有七、八年的時間。
塊處理人體,真實地呈現生命不可復得的真實。
王瑞棋表示,長達多年的觀察與推廣,過去曾推薦的
今年的德國展特別縮小範圍,以慕尼黑地區為
多位德國藝術家如今在市場的身價已不可同日而語。
主題,希望藉此展讓更多人看到傳統繪畫截然不同
以台灣收藏市場來看,藏家對德國當代藝術的熟悉度
的面貌。也趣藝廊負責人王瑞棋說,很有趣的是,
尚有距離,不是很普遍,但對於已經開始接觸德國當代
這九位藝術家具備深厚的寫實繪畫基礎,雖然他們
的藏家而言,藏家用功的程度可是不輸人,因此可說是
使用的是相同的媒材,但呈現出來的繪畫形式,卻
還處於天平的兩端。但不可諱言,從當代藝術發展史來
是各有巧妙。「在他們的畫筆下,表現出平常我們
看,二次大戰前以巴黎為藝術中心,戰後則由美國居主
耳熟能詳的繪畫觀念。對我而言,收藏藝術最開心
導的地位,如今不可否認,德國藝術家的突出表現已然
的事情,就是能夠了解繪畫作品中的奧妙。在這裡
成為新亮點,尤其是這幾年德國大師李希特無論在藝術
的每位藝術家關注的重點真得都不太一樣。」
性與市場價格來看都占有一席地位,如李希特的照像寫
近年來,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不論是學術或者市 場表現皆受到熱烈的追捧。事實上,在台灣以代理、
實作品在市場就掀起一波波浪潮。
ART EXPRESS
新 鮮人挑戰平台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 整理|編輯部
由
香港文心公關和愛博主辦的「2015新藝 潮國際藝術家獎」自公開徵集作品以來,
「
得到各方支持,反應熱烈,現徇眾要求,將截
評判團名單如下﹕
止日期延至2015年5月20日。獎項的參賽資格為 各國視覺藝術學院學生及歷屆畢業生,作品需
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
榮譽顧問﹕
為2010年及其後作品。比賽詳情可瀏覽網址︰
鄧海超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客席教授)
http://www.new-artwave.com。
張頌仁先生 (策展人)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提供平台, 讓世界各地的新進藝術家聚首,互相交流,提
初審評判﹕
升水準。該比賽設兩輪評審,所有入圍參賽者
Ms. Sandra Walters (策展人及藝評家)
(最多100名)可參加「2015新藝潮─ 國際藝
陳錦成先生 (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組主席)
術學院新進博覽」,並獲贈最多9平方米展位一
呂振光先生 (藝術家)
個,以作個人作品展售。
徐秀菊博士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
「2015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會」
邱志杰先生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教授)
是集各國藝術學院優秀作品的當代藝術文化交 流博覽會。新藝潮提供平台,以藝術家為本
決賽評判﹕
位,發掘國際新進的當代藝術家,令更多藝術
Professor John Aiken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總監)
家盡快找到一條平坦的路,因而更放心及快樂
王璜生先生 (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及教授,
地創作,同時令更多藝術愛好者分享到藝術的 魅力。 首屆「新藝潮─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會」 將於2015年8月28日至8月30日期間於澳門威尼
國際策展人,藝術家及藝評家)
石瑞仁先生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王無邪教授,BBS (藝術家,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兼任教授) 鄧海超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客席教授)
斯人金光展覽廳舉行。覆審評判並將從入圍藝 術家的參賽作品中,選出金、銀及銅獎各一, 獎金分別為1萬美元、8千美元及5千美元。
余天天 新藝潮博覽展覽事務總監
電話:(852) 6384 8079 電郵:admin@new-artwave.com
242
【產品說明】 尺寸:全高約16公分 轉軸使用數:全19個 配件:花瓶×1 可拆卸的手部×6 裝飾背台(蓮弁)×1 V字底座×1
በበ 即日起 訂閱典藏雜誌任一刊一年期 加 日本造型大師竹谷隆之的新作 可動佛像【十一面觀音】 合購價
畫語錄— 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 作者 徐小虎 與談人 王季遷 定價 380 揭開中國書畫千年筆墨奧祕的 經典之作!掌握筆墨要義,等 於成功進入書畫鑑賞的第一 步;懂得筆墨鑑賞,你也能看 懂古代大師的曠世巨作!
訂閱雜誌自2015年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標 舉出在此二十年間當代策展概念 的推進、策展實踐層面的翻新、 以及對後續產生影響力的展覽, 勾勒出應有的風貌,見證其百花 齊放的實驗性能量。
新訂戶
<優惠期間2015/5/1-2015/6/30止>
■ 收件人
請勾選下列雜誌訂閱方案:(任選)
■ 電話
專案
雜誌一年12期
訂 閱 優 惠
(任選)
A261
專案價
這樣收藏也可以?!— 當代藝術這麼買,跟著藏家學收藏
作者 呂佩怡 定價 500
月開始訂閱 或 □接續期數。
$2,600
作者 安德里亞.貝利尼 Andrea Bellini等 定價 320 市場價值、投資眼光、直覺品味?什 麼才是致勝收藏的關鍵策略?40位國 際資深藏家的收藏投資心法,教你當 代藝術如何買?給未來藏家最受用的 啟發!
續訂戶 ( 編號 )
■ 住址
□日本造型大師竹谷隆之的新作可動佛像【十一面觀音】 NT$2600
A262 □古美術 A263 □今藝術 A259 □典藏投資 A260
□加贈【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中國書畫】NT$380 □加贈【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NT$500 NT$1940 □加贈【這樣收藏也可以?!- 當代藝術這麼買,跟著藏家 學收藏】NT$320 □加購2015中國文物拍賣大典 □加購2015中國書畫拍賣大典 □加購2015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
■ 金額 NT$
■ 卡號 _ _ _ _﹣_ _ _ _﹣_ _ _ _﹣_ _ _ _
ATM轉帳 大 典 選 購
■ 有效日期 20 _ _ / _ _
■ 簽名(同信用卡)
大典選購專案:(任選)
B1503-1
■ 統一編號
■ 卡別 □VISA □MASTERCARD NT$3000
Ps.上述方案需搭配雜誌訂閱(一年期雜誌搭配一項優惠品)
專案
專案價
帳號:5050-0125-2469-00 銀行代號:009
帳戶後末4碼 / 轉帳後請回傳本訂單
□訂購2015中國文物拍賣大典
NT$1600
□訂購2015中國書畫拍賣大典
NT$1600
郵政劃撥
□訂購2015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
NT$1600
□訂購2015拍賣大典(文物+書畫+亞洲現代三本一套)
NT$4200
帳號:19848605 戶名: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項 1. 發票 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2. 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地址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85號3樓 電話:(02)2560-2220 傳真:(02)2542-0631
նᕆᗠீႏ www.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