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投資 ART.INVESTMENT》No.99 2016/1 Preview

Page 1


東南亞多元藝術貌|林瑀希Gladys Lin.游如伶.李素超

以當代名之…… 菲律賓藝術家群展|李素超

Art,Seni,

東南亞論述力,誕生! 不可輕忽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林亞偉

東南亞藝術之心

歷史×風土×人文

Light Up 98

黃柏仁與狗札記|編輯部

值得關注的新星! 走過十年,東南亞藝術市場發展|陳意華

CONTENTS No.99

94 邁向海外的耀眼新星

2016年1月1日出刊

封面藝術家

COVER ARTIST

拍賣預告

PREVIEWS

60 香港蘇富比 當代藝術拍賣會|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80 |徐詩雨Shih-yu Hsu

市場動向 FLASH 藝市鎂光燈

SCANNER 市場掃描

RESULTS 拍賣結果

48

踏上四十年攝影路 走進易雅居森山大道展|柯舒寧

49

餘香,真實的韻味 索卡藝術中心梁銓個展|楊椀茹

50

不眠的居所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楊椀茹

51

來自使徒的凝視 賴九岑「十二使徒」個展|楊椀茹

52

年度壓軸大戲 蔡志松的浮世玫瑰|陳意華

53

百達翡麗刷新歷史紀錄 富藝斯香港首場鐘錶專拍|陳意華

54

始於黃山腳下 縱橫天地大美 洪凌世界巡演北京首站|徐佳蕙

56

唯有真誠,讓藝術走得更遠 GLADYS LIN PROJECTs成立|楊椀茹

58

珠三角藝術新平台 四條友的「廣州畫廊」|潘慧敏

62

北京保利 穩健十周年.佳作頻出|徐佳蕙

66

北京匡時 現當代藝術市場平穩新銳惹眼|徐佳蕙

68

羅芙奧台北 觀望為主的買氣|楊椀茹

70

中誠 成功策略力禦景氣寒冬|楊椀茹

72

景薰樓 撿漏的最佳時機|柯舒寧

74

香港佳士得 常玉畫作摘下桂冠|陳意華

78

羅芙奧香港 學術與商業並重的生存之道|陳意華

藝術脈動 ART FAIR

EXHIBITON 展覽大觀

132

128

藝術入港

132

漫步法國 冬日畢卡索巡禮

144

時間的形狀 高古軒古董精品展|林琬娸

146

科技革新的加速度

148

文化駭客的人類學計畫

博覽會直擊

52

2015高雄藝術博覽會|游如伶

│陳芳玲.黃九蓁

邁克.克雷格-馬丁「稍縱即逝」|陳慧盈Huiying Chen 西蒙.丹尼:用於組織的產品|陳慧盈Huiying Chen



ARTIST

150

藝術家

虛實之間 凝視姜亨九的「肖像」|張亞慶.公孫萌

生活藝術 156

忠於情感與思考

160

Wagyu et Vin 讓和牛吃法更華麗|聶汎勳

162

Christie's HK 2015 Autumn Auctions

樂響園圃

訪鋼琴名家巴佛傑|焦元溥

聶飲釀

精品藝術

紅粉當道迎新年!|林嘉瑞

164 車世界

給頂尖車手的獻禮 1956 FERRARI 290 MM by SCAGLIETTI|Benson Chiu

166 藝術不設限

150

藝人或藝術家│黃子佼

名家專欄 34 王德育.藝想

璀璨瑰麗的黃金風格│王德育

40

麥考夫斯卡的行為錄像│吳華

42

消失的波洛克(16)|黃文叡

26

冷眼熱筆

多姆斯收藏

34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二)

虛實之間

名家專欄

故宮南院 在地與國際化 30

我的美術史 從「畫廊展覽之死」談起│姚謙

32

魯迪之眼 從San Art到新加坡國家美術館│Rudy

24

26

編輯手記

一路向南│林亞偉

│簡秀枝


彭偉新

— 2 0 1 5

12

時至晚上

11

上午

30

1

2 0 1 6

日本

1

日至下午

13

木雕

時︶

6

台灣

13

日至

10

時︵

新光三越百貨台南西門店︵台南市西門路一段 658

地 —

開放時間

繪畫聯展

樓文化會館︶

6

開放時間:11:00~18:30周一休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24號13樓( 阿波羅大廈E棟) TEL:886-2-2773-5155 FAX:886-2-2773-5156 E-mail:imaarts@ms13.hinet.net

彭偉新

湖山春曉

150*70cm

2015

膠彩


No.99 發行人 社長

簡秀枝

法律顧問

劉承慶

編輯群顧問

徐文瑞

發展研究室總主筆

鄭又嘉

《典藏投資》 編輯群 總編輯

林亞偉

資深編輯

陳意華

編輯 助理編輯 特約採訪編輯

柯舒寧 陳芳玲 楊椀茹 游如伶 陳韋晴 顏鈺倫 楊智婷

美術總監

謝献志

美術設計

憨憨泉設計有限公司

《典藏古美術》 編輯群 總編輯

廖堯震

特約主筆

陳啟正

採訪主編

藍玉琦

助理主編

劉洋名

執行編輯

梁悅詩

編輯

王怡文 張筠

編輯助理

黃榆諭

特約撰述

劉榕峻 李如珊

《典藏今藝術》 編輯群 編務顧問

朱庭逸

總編輯

高子衿

執行主編

林姿君

企畫編輯

張玉音

採訪編輯

林怡秀

編輯

高愷珮

編輯助理 特約採訪編輯

孫孟巧 吳樹安

《典藏讀天下.今藝術》 編輯群 主編

林亞偉

執行主編

吳敦畫

採訪編輯

李素超

助理編輯

張亞慶.徐佳蕙

大陸地區特約撰述

王維薇(北京).趙川.張淳雅(上海)

海外地區特約撰述

徐詩雨.李佳玲.馬元中(紐約).郭冠英(美西).李立鈞(柏林). 王馨梨(巴黎).林潔盈(義大利).游崴.陳慧盈.林逸欣(倫敦). 丘德真(澳洲).郭書瑄(荷蘭).黃姍姍.黃琬雯(日本).巫祈麟(芬蘭)

網站總監

艾力恩

網站編輯

郭慧敏.陳玉華.楊雯麗

行政管理部執行副總經理

劉靜宜

行銷事業部總監

林素珍

中南部地區業務經理

劉玉錦

北京地區營銷業務部總監

宋安平(手機 13911606221)

北京地區業務專員

田繼超(手機 13910223375)

北京地區發行專員

黃茜

北京辦事處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蘋果社區北區一號樓2908室 電話 86-10-58264541 傳真 86-10-58264542

上海辦事處

上海市徐匯區大木橋路158弄20號3101室 電話 021-64046976.021-64046973 傳真 021-64049671

上海辦事處業務專員

張 華(手機 13818003935) 干詩雨(手機 13818046365)

黃柏仁《世界那麼大》.銅、烤漆.124×84×145 cm. 2008。

助理

邱敬燁(手機 13816484445)

業務代表

李芊樺.鄭敏惠.鄧祥彬

業務助理

葉偉方

業務代表專線

02-25602220.04-23724919.07-3384104 02-25673297

發行專員

許銘文.徐福伊.劉晏辰.張子倫

會計

趙沂菽.王榆璇.林雅玲

印刷

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創刊號於2007年12月1日

www.artouch.com



EDITORIAL

一路向南!

接2016年新年的此刻,很開心向讀者推薦,我們的專欄作家曾文泉先 生 ( R u d y Ts e n g) , 1 月 份 由 商 周 出 版 社 推 出─ 《 喔 , 藝 術 , 和 藝 術

家們:曾文泉的美學生命及藝術旅行》新書,隆重登場!逾400頁的篇幅,是 Rudy踏入收藏與策展領域的無私心得分享。他是真正悠遊於大千世界的藝術旅 者,踏遍各大洲的展覽現場,與藝術家,與收藏家,與藝評家,與各美術館館 長,有著豐富的智識交流,Rudy的新書,是國內難得一見的藝術書籍,更是一 位愛好藝術藏者的人生智慧濃縮。 Rudy從跨國企業的亞太區管理高層卸職後,他更有時間投入藝術收藏,但 沒想到,他的人生職場因為藝術轉彎了,世俗眼裡的跨國企業高層職位,已經 不再吸引他,他從此不再返回人們定義的職場了!年富力強的他,走了一條林 間小徑,他從單純的收藏家,一步步身兼專業的策展人,更因為他豐厚的全球 商場歷練,使得Rudy看待藝壇與藝術家作品的眼光,較諸於學院系統出身的典 型藝評家,有著更不一樣的獨特觀點。可以說,不僅僅是台灣,整個大中華區 大概只有Rudy,具備這樣的收藏與策展實力。例如,他在書中就分享對巴塞爾 藝博會這個全球藝博霸權的精闢分析,巴塞爾組織如何運作?如何挑選畫廊參 展?等等一針見血的評析,是有志參展巴塞爾的畫廊主必讀寶笈。 Rudy憑藉著早年犀利眼光即購藏的作品,其實可以當一位悠哉的收藏家,但 他卻像玄奘取經般不屈不撓,每月飛行到不同地方觀展,研讀各區藝術文化, 與藝術家深談交往,藝術豐富了他的人生。他的行旅智慧,就積澱在這本書 裡,值得成為我們新年的首本精神食糧。 除了Rudy新書上架的好消息,另外是故宮南院開幕了!故宮南院定位於「亞 洲藝術」,與正館的清宮舊藏有明顯的區隔,我們非常期待故宮為台灣乃至全 球觀眾,注入新的展覽視野。現在是一個美術館競逐的年代,以中國大陸為 例,現在各省各城都要有自己的一座好展館,私人美術館同樣方興未艾,包括 東南亞諸國,都深知藝術立國的重要。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成立,就是昭告天 下他們要好好書寫東南亞藝術史面向世人。 這一期,我們一路向南!在東協十國宣布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的此刻,一起 探訪多元的東南亞藝術。尤其我們台灣會有愈來愈多的新住民,其文化根源之 一來自於東南亞,國境之南,必須關注!

24


畢費B. Buffet (1928-1999) 淡紫色罌粟花和藍色翠雀花 II 100×81cm 油畫 1965

愛力根畫廊 GALERIE ELEGANCE TAIPEI

台 北市114 內 湖 區 瑞光路408號一樓 408 RUI-GUANG RD., TAIPEI, TAIWAN TEL 886-2-26588388 FAX 886-2-26582088

eye.art@msa.hinet.net 開放時間 11:00 -19:00 (星期一∼星期六)

愛力根畫廊

元旦休假 1 月 01 日 至 1 月 03 日

畢費1928年出生於巴黎,15歲時在孚日廣場(Place de Vosage)的美術夜校學習,旋即以優異的成 績考進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才華洋溢的畢費以著其獨特的畫風初入藝壇,1948年即獲法 國藝評家大獎(Prix de la Critique),各國接踵而來的邀約與展覽讓他聲名大噪,而這時的畢費年 僅20歲! 美術史上百年難求一位代表性畫家,而畢費的乍現轟動了全法國,也為沉寂的藝壇注入了一 股新氣象。其所處的環境正是二次戰後民生蕭條,人民生活艱困的年代。他以著激情、以著 敏銳的雙眼開始描繪屬於這時代的樣貌:戰爭、法國大革命、聖女貞德、馬戲團小丑等系列 作品,畫面皆賦予我們強烈的印象。而其冷冽的黑線條如利刃似地刻下人們的悲傷與苦澀, 果斷且絕對,這懾人的悲愴性也如同電影般寫實地紀錄著不安又渴望平和生活的心境。 畢費在戰後抽象繪畫蓬勃發展的時代,以其具象繪畫表現力突重圍,大放異彩!1965年更獲 藝評家評選為戰後最重要的十大畫家之一;1971年獲頒法國榮譽騎士勳章(Légion d'Honneur); 1974年獲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畢費終其一生皆狂熱於繪畫,而其生命也為藝術發光發熱, 他自己曾說:「包圍於我身旁的仇恨與痛苦,是世人獻給我最好的禮物。」這位傳奇畫家於 1999年結束了生命,留給世人的是他的戲劇性人生! 作品珍藏於法國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法國里爾美術館、俄羅斯冬宮 博物館、日本畢費美術館、台灣台南永都美術館等,台北愛力根畫廊曾於1996年舉行畢費在 台首次個展,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亦於1996年舉辦畢費作品回顧展,皆大獲好評!


FLASH

台灣始終擁有高人氣的攝影師森山大道,展覽與相關書籍 出版的紀錄無數,在2015年年中,亦安畫廊台北就曾舉辦

「森山大道 Moriyama Daido-A Room」新作首展,而就在新作 展一個月前,《森山大道的台灣街拍》一書才剛剛在台出版。森 山作品中帶有「流浪、隨意」的強烈視覺風格,一直是許多台灣 年輕一代的攝影人、創作者憧憬與學習的對象,有趣的是,台 灣的這股「森山大道熱」,據說連森山本人都感到意外。

踏上四十年攝影路 走進易雅居森山大道展 2015年12月11日,歲末冬寒,易雅居籌辦的「眼界.心界─ 森山大 道個人作品展」舉行開幕,這檔展覽為期一個月,跨越一年尾聲又復 一年伊始;除了是接續自10月份於香港季豐軒舉辦的同名展,也是易雅居又一次與森山大道基金會的合 作。場內展出森山大道由1971年至今不同時期、共80幅的攝影作品,不但有如雷貫耳的重要代表作《野 犬》(1971),還有其餘選自他各個重要時期的攝影,如:首次造訪美國時拍攝的《紐約:另一個國度》 (1971)、《北海道》(1978)、《巴黎》(1988

1989)等,以及仍在持續進行中的《記錄》攝影集

系列,分別在紐約、台北、義大利、倫敦等不同城市拍攝;涵蓋四十多年來的攝影脈絡。 開幕當天,森山大道基金會的執行長森山想平表示:此次展覽,並沒有設定一個特別的主題,而是以每 個房間為單位,以城市為分,安排森山大道不同時期的作品。甫進易雅居,即可見到寬闊牆面上放置著選 自《記錄:No.19(義大利)》攝影集中拍攝義大利機場的照片,隨興捕捉的畫面中暗含著森山大道對這 個城市充滿魅惑的想像。從一樓樓梯走道延伸到地下室的空間皆為在義大利拍攝的作品,包含佛羅倫斯的 橋、波隆納的車站等標誌性符號皆可在此看到,輔以易雅居代理的義大利家具陳設,讓人一進空間即感受 到濃厚的「義式風情」。 一路往內走,經過紐約區(包含分別於1971與2010年拍攝的作品)、倫敦區、巴黎區、北海道等,最 終展覽在你我都熟悉的台北風情裡作結,猶如一場跨越時空的盛宴,讓觀者隨著森山大道的攝影之路無限 延伸,而最後仍回歸我們所在的台北城。在這些照片裡,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與威廉.克萊因 (William Klein)等著名攝影師皆被捕捉於畫面之中,彷彿攝影師們之間的致敬與對話;許多知名人物也 或以被翻拍的姿態掌握在鏡頭下,在這樣的空間安排裡,就像在打趣地訴說著:促成城市的除了街道、除 了風情,更重要的是人,尤其是「名人」! 森山大道的街拍風景總是在看似漫不經意的鏡頭下,捕捉每 個城市中獨特的氛圍,他不對自己的畫面作過多的解釋,而留 個 待觀者自行想像與解讀。誠如那句廣為流傳的「一千個讀者 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攝影的魅力就在於此 ─ 搖擺在 就 客觀與主觀間,拍攝者、對象物與觀者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文.攝影

柯舒寧)

1 森山大道基金會的執行長森山想平介紹作品《野犬》(1971)。 2 選自《記錄:No.19(義大利)》的森山大道攝影作品。(易雅居提供) 3

2010年森山大道至美國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圖左為森山大道當時在咖啡廳無意間翻到 羅伯.法蘭克的人像照,於是作了翻拍。


FLASH

2014年的「淡茶」個展,梁銓於2015年12月在台北索 卡藝術中心再次展出的「餘香」一展,共呈現近期創

作的十五件作品。 生於1948年的梁銓在1970年代末期遠赴舊金山藝術學院 研究所留學,而後返回中國任教。他將自西方習得的版畫 技法,在1983、1984年以水墨素材結合薄拼貼的技法,創 造出獨樹一幟的抽象形式,無論在製作手法與觀看角度都

餘香,真實的韻味 索卡藝術中心梁銓個展 開闢了一條嶄新的當代水墨路徑。一晃眼,三十多年過去了,梁銓依然能 在其中尋找與創造更多的可能。 梁銓藉由創作闡釋當下的心態,是對於自我精神與情緒的釋放,「透過創作來傳達我對生活的看法、對 生活的哲學。所謂的哲學就是,我喜歡淡泊、樸素感,一種點到為止的美。」有感於中國近年因為經濟崛 起,在審美的情趣上表現得太過分,梁銓想要達到一種簡單卻極致的美感,他極為欣賞倪瓚的藝術,尤其 是倪瓚並未將現實環境遭逢的困頓痛苦如實地呈現出來,畫面流露出的平靜澄明則留給後人永恆的感動。 創作之於梁銓,是屬於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向來在家中創作,以生命經驗和生活記憶為題材,一層層 鋪著親手渲染、墨色濃淡不一的宣紙,並在表層疊上漾著粉紅、嫩綠、水藍、淡黃的紙片做為對應與襯托; 全然手感處理的痕跡,等待墨彩蔭乾、紙張黏合的過程,也揉合入空間與時間的印記。而在宣紙上的一道道 手繪線條是他欲規範的章法,持續思考著線條的排列組合,按次地爬梳成他心中理想的秩序;而作品的創作 時間甚至可長達半年,並時時檢視而不斷校正,嚴實地調整至最佳狀態。梁銓透過「多即是少」、「以繁馭 簡」的特殊創作語彙,讓滿幅仍顯空寂的畫面傳遞中國繪畫獨有的留白效果,而色塊的輪廓與線條的延展亦 交織出不止的視覺張力,留予觀者大量的思考空間。 除了如慢板悠遠的淡墨作品之外,梁銓亦援引愛飲的茶湯入畫,藉 由壓印、滴落於紙上所呈現的非可預期暈拓效果,傳達淡然自若的生 活禪意。至於以濃墨為基調的《永康街印象》、《夜上海》等作品是 活 新近發展的創作形式,則發散出不同於過往的沉靜韻味;在黝黑的夜 新 色中,城市的生命活力與熱情躍然紙上,呈現晚間街景特有的喧鬧姿 態與明快節奏;都在在反映出藝術家對於日常生活的體驗與觀察。 自然的香氣儘管細微,卻能真正沁人心脾、令人神往。正如梁銓 所述:「若干年前在台北第一次聞到沉香,立即被這種圓潤輕淡的香 味吸引。相比之下立覺以前聞到的香味見稜見角,如同虛情假意的 味吸 諛笑。」真實,是藝術家傾心追尋的境界。茶香、花香、沉香如 此,梁銓的作品亦然。「餘香」,淡而有味,縈繞心頭恆久不散。 此 (文.攝影

楊椀茹)

1 藝術家梁銓於展覽現場,右為作品《夜上海》.紙本拼貼.90×70 cm.2015。 2 展覽現場一景,左:《大漠舊城》、右:《藍色港灣》。 3 梁銓《小茶跡之一》.紙本拼貼.45×60 cm.2015。(索卡藝術中心提供) 4 梁銓《關不住的春天》.紙本拼貼.60×90 cm.2015。(索卡藝術中心提供)


FLASH

二屆大內藝術節於2015年12月12日盛大展開,本次 邀集大直、內湖地區的17間藝術機構與企業、30位

藝術家以及逾70件作品一同參與。 策展人羅禾淋於記者會說明本次大內藝術節,在延續 2014年首屆的「城市精神」之外,更進一步打破時間與 空間的限制,讓大直、內湖地區中不同族群的生活路徑得 以進行串聯、讓藝術連結產業生活圈。本屆展覽主題訂為

不眠的居所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 「不眠的居所」,並規畫以三項子計畫進行,以全天不打烊的形式為在大內地區 居住或工作的民眾提供24小時的藝術作品展示。 有鑑於民眾大多會畏懼踏入畫廊欣賞藝術品,子計畫「藝術在街角落」即在劍南路捷運站周邊採取行動 藝術館的概念,直接把藝術品放在戶外空間或以商辦大樓電視牆播放,以此為節點讓民眾注意現正有藝術 節的進行,引發他們在城市中尋找藝術品的興趣,再延伸走進畫廊看展覽。而在藝術節期間,民眾更可於 特定時段搭乘免費巴士暢遊大內藝術特區看展覽、聽講座。 在主展場畫廊的子計畫呼應義大利文學家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一書,對於烏托邦城市的想望與提 問;設定為「不被看見的城市」,以學術的觀點放大民眾對於城市現存情況「視而不見」的問題。並首度安排 亞洲藝術中心、哥德藝術中心與尊彩藝術中心三家畫廊於本屆藝術節的首日同時進行聯合開幕,分別以各異的 策展方向共同探討當代生活之中土地、居住、科技以及媒體的問題。至於「藝廊不斷電」子計畫,則由多家畫 廊提供櫥窗空間擺放參展作品或是直接提供玻璃門或鐵捲門表面讓藝術家現地創作,讓民眾在夜晚行經未營業 的畫廊時,可停下腳步欣賞白天無法觀看的限時作品,亦讓藝術特區在日夜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台灣藝術產經研究室國際事務主任柯人鳳提及:「以畫廊為核心所發展的 大內藝術區的成立是成功的先行示範,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個產業聚集的 效應,發展成一個區域經濟。因此,畫廊協會在2015年代表視覺藝術產業隨 同柯文哲市長去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時,就多次向市長提到大內藝術區呼應了 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口號,也期許真的能夠落實。」而於尊彩藝術中心參 展的藝術家齊簡亦於記者會中肯定本次藝術節的深入規畫,更表示藝術產業 要如何與民眾結合、受到政府支持,是接下來要思考的課題,而將來的畫廊 要如何 不只是藝術展覽、交流的空間,甚至是藝術生產的基地。 大內藝術節運用藝術介入空間的手法,形塑在日常生活中即可輕 鬆親近藝術品的氛圍,以喚起大眾對藝術的重視與喜愛。而作為第一 鬆 個畫廊產業區,期許集結眾多畫廊的大內藝術特區能持續發揮吸磁效 個 應,逐年擴大規模並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文.攝影 應 1

楊椀茹)

2015年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與會佳賓合影。(大內藝術特區提供)

22 策展人羅禾淋於子計畫「藝術在街角落」的長虹新時代廣場與藝術家李承亮作品《月球太空計 畫》合影。 33 子計畫「藝廊不斷電」,由采泥藝術提供大門讓藝術家CandyBird 現地創作。 4

哥德藝術中心開幕當天,藝術家葉怡利表演行為藝術《來

茶,欶仙氣》。(大內藝術特區提供)


FLASH FL ASH

未來林舍畫廊舉辦的藝術家賴九岑「十二使徒」個 展,共呈現十五件作品。儘管不是教徒,賴九岑在

求學時期即被文藝復興藝術家喬托繪製於史格羅維尼禮 拜堂(Cappella degli Scrovegni)的壁畫觸動並將所感 予以內化;他在2013年創作了第一件使徒作品,在時間 的催化下逐步完成了十二使徒。 撿拾,是賴九岑自小就有的習慣,而隨著生活類型的

來自使徒的凝視 賴九岑「十二使徒」個展 變遷,實際的親身走尋已轉化成自虛擬的網路搜索,在挑選過程中所依憑的 變 視覺經驗與心理感受,也隨之改變。自 2000 年開始,賴九岑以在網路上看 視 到的玩具作為創作對象,而這些被藝術家挑選繪製於畫面上的人物皆褪除原 到 有的身分背景與敘事脈絡,在藝術家僅擷取樣貌、藉由拼組與重置的創作手 有 法,再現其表層而成的平面式肖像,延展出另一層面的觀看意義與對話空間;而畫面邊緣各色顏料層疊厚 積的肌理與主畫面平坦光滑的質感則形成繪畫語言表現的相互參照。 作品於展場的擺設方式如同禮拜堂的格局;使徒與先知等雕像矗立於兩側高處俯瞰世人,而空間最深處 則是視線焦點與精神核心。儘管十二使徒的形象各異、腳下所踩的彩色球體亦呈現出不同變化,但全體排 開卻沒有一絲違和感,彷彿再自然不過地規矩排成兩列,奇異地呈現出一種具有秩序感的律動,在空間中 烘托出一股沉靜而安穩的氣息。而在展場盡頭則是一組作品《折疊機會與命運的十字》,四屏畫面間隔而 成的十字形空間,具有聚焦效力卻也呼應著使徒所踩的多面球體,發散出充滿變數的無限可能。 藝術家認為,「過多的分析與詮釋也許能增加作品的份量,但也可能弱化了用心去感受的能力。」不透過 作品傳遞任何指涉,就像展場中的眾使徒亦未呈現出大家既往印象中的莊嚴肅穆之感,延續藝術家極具個 人標幟風格的鮮明色彩與輕鬆趣味、卻不顯得喧鬧。「使徒」系列作品高度達兩公尺,其考量源於藝術家 刻意讓觀者必須要仰望才得以看見畫面人物,直覺做出抬頭凝視使徒的舉動;而觀者在展場中走動時,則 無不感覺到被注視,在此氛圍中產生嶄新的體驗與思考的想像。「使徒是不是使徒,十字是不是那個十字, 說穿了跟感受作品並無太直接的關聯。」 說 賴九岑表示無論是使徒或者是一般大眾的存在,都希望在活著的時候能做些 什麼、在某個人心中留下一個位置,而不是在過世之後就被大家遺忘。正如 什 他在展牆上引用的英國小說家 George Eliot 所言:“Our dead are never dead 他 to us, until we have forgotten them.”(文.攝影

楊椀茹)

1 藝術家賴九岑與作品合影,左:《套彩虹圈圈的第五使徒》、右:《身心 靈都同步的第三使徒》.壓克力顏料、畫布.200×120 cm.2014。 2 展覽現場一景,左:《跟色彩鬧彆扭的小不點》、右:《找不到階梯的傻 大個》.壓克力顏料、畫布.93×68 cm.2015。 3 觀者需以仰視才得以觀看使徒。 4 十二使徒分列於展場兩側,最終聚焦於大型作品《折疊機會與命運的十 字》.壓克力顏料、畫布.120×120 cm×4 pcs.2015。


SPECIAL REPORT

Kukje

Tina Kim畫廊重點展示河鐘賢的作品。河鐘賢《Conjunction 86-002》.油彩、麻布.40×110 cm.1986。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ukje Gallery.

SPECIAL R E P O R T 2

0

1

5

觀察報告Ⅰ

文.攝影|徐詩雨 Shih-yu Hsu

更是將代理作品在來自世界各地近兩百間博物館 與基金會的策展人、總監與董事會成員面前曝光 的大好機會,其中不乏知名機構如巴黎東京宮 (Palais de Tokyo)、紐約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與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 a l l e r i e s) 等 。 所 以 儘 管 展 覽 時 間 只 有 短 短 的 五 天,遠道而來的亞洲畫廊還是卯足全力,各自在 被分作「藝廊薈萃」(Galleries)、「限量編制」 (Editions)、「青藝初見」(Nova)、「新銳 探尋」(Postition)、「藝術史事」(Survey)與 Kukje

Tina Kim畫廊參觀人潮絡繹不絕。

「策展角落」(Kabinett)的不同區域中呈現旗下 藝術家作品最精彩的一面,希望藉此與國際藝壇 脈動接軌。

86

於「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三年前入主香港 藝博(Art HK)開始經營亞洲市場,更在

「藝廊薈萃」中熟悉的東方身影

2015年將「香港巴塞爾」(Art Basel in Hong

「藝廊薈萃」占據邁阿密會展中心最核心的

Kong)移至3月舉行,相對減低了許多亞洲畫廊

區塊,此展區開放給成立超過三年的畫廊申請,

參加12月初進行的「邁阿密巴塞爾」(Art Basel

2015「邁阿密巴塞爾」共有191家畫廊參與。來自

Miami)的動力。但是具有野心想要與國際藝術圈

韓國Kukje

對話的畫廊還是不願錯過這場盛事,因為這裡不

生,該畫廊也是各大藝博會的常客,足跡更踏至

僅有來自北美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等地的藏家,

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Abu Dhabi Art),顯示Lee

Tina Kim畫廊對於亞洲的觀眾並不陌


觀 察

2

0

1

Ⅰ 5

空白空間何翔宇作品《智 慧齒》吸引不少人蹲下仔 細觀察作品。Courtesy of Art Basel.

右上

空白空間何翔宇作品《智 慧齒》作品局部。何翔宇 《智慧齒》.銅、99.9% 純金.尺寸可變.201320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右下

東 京 畫 廊 + B TA P 岡 本 信 治 郎 的 《 Wo o d e n C l o g Memorial Service》顏色 相當搶眼。岡本信治郎 《Wooden Clog Memorial Service》.壓克力顏料、 畫布、木屐、10顆塑膠 球.1997.畫布尺寸: 194 ×162 cm(共兩面)。 Courtesy of Art Basel.

Hyun-sook與 Tina Kim這對母女檔在經營國際藝

是三場「巴塞爾」藝博會都參加的熟面孔,畫廊

術市場的企圖心。在這次「邁阿密巴塞爾」中,

代理作品的實力更是得到倫敦與紐約「斐列茲」

她們帶來了近來藝術市場與學術圈都越來越關注

藝博會(Frieze Art Fair)的肯定,接連入選展

的韓國單色畫派(Dansaekhwa)藝術家們,除了

出。這次長征畫廊於展場布置隔出了兩個區域,

今年才在紐約佩斯畫廊展出的李禹煥,也有來自

一部分著重展示藝術家黃然的繪畫,而另一區則

朴栖甫與權寧禹等人的作品,而展示重點則放在

以藝術家汪建偉的繪畫、展望的雕塑與2015年中

2015年底正在Tina Kim紐約空間展出的河鐘賢。

取得作品全面代理權的新生代藝術家陳天灼,營

畫廊表示的確因為市場的需求,這一兩年主力都

造出一派都市山水風貌,也與展望的作品《都 山

在推動單色畫派藝術家。而接連參與不同地區巴

水-北京》相互呼應。長征畫廊展覽總監李欣格

塞爾藝博會的畫廊,當被問到是否會針對不同地

表示:「每一次的參展都是下次參展的基石。雖

區參加的藝博會調整展示作品時,畫廊表示藏家

然有些熟客有的時候會質疑為什麼總是帶相同的

的品味似乎隨著當代藝術圈的全球化越來越一

藝術家參展,但這除了反映市場的需求,每次參

致。早年間,根據當地參觀藏家的喜好選擇參展

展遇到的新藏家還是會希望看到他們熟知的藝術

作品的策略已經不再適用,反而需要針對展出作

家作品。」而對於今年參展,畫廊反應約有三分

品的創作脈絡做更多的解釋,突顯該藝術家作品

之一銷售是售予之前沒有接觸過的藏家,相當肯

的特殊性,這點在解釋韓國單色畫派藝術家們的

定參加「邁阿密巴塞爾」的效益。另一來自中國

作品更顯重要。而2016「香港巴塞爾」,Kukje

的香格納畫廊則帶張恩利、楊福東、丁乙等人的

Tina Kim畫廊會以1月初才結束在北京尤倫斯當代

作品,畫廊展覽與銷售經理劉韵表示:「本次參

藝術中心(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展的藝術家可說是這一年來在我們亞洲空間做過

展覽的韓國藝術家梁慧圭作為展出主力。

展覽的藝術家總整理。」

來自北京的長征畫廊(Long March Gallery)也

87


COVER ARTIST

黃柏仁《世界那麼大》.銅、 烤漆.

×

×

。他們在做什麼事?

邁向海外的 黃柏仁與狗札記 整理|編輯部 圖|紅野畫廊

實國際化,是黃柏仁有別於其他華人 藝術家不同之處,然而藝術作品限量

的結果,造成作品的國際行情節節高升。 2015年香港羅芙奧秋季拍賣,黃柏仁以一件 《回家》銅雕作品,高於預估價五倍成交, 驚豔全場,隨後台北羅芙奧秋季拍賣,黃柏 仁四件作品全數超出高標成交,競價熱絡, 鐵雕作品《GO!》破百萬新台幣,締造黃柏 仁拍賣最高紀錄,成為本次拍賣亮眼的新 星!

紅野畫廊工作團隊,黃柏仁個展於紐約 Williamsburg Art & Historical Center。

94


黃柏仁的作品在西方長時間曝光,其中包括參與慈善的義 拍、登上西方大大小小媒體、美國好萊塢明星的參與、西方 藝評及論述……等等,黃柏仁作品散布在各處,「狗札記」 訊號影像不斷傳送至更多地方,碰觸到更多人,他們知道這 應該不是西方藝術家的作品,但就是有獨特迷人之處,看似 詼諧的作品,卻有著一眼看不盡之感。由於目前尚未有黃柏 仁的文創商品或通俗化的小物件,在市場上的作品皆偏向藝 術原作,紮實國際化後,原作無法供給廣大的西方收藏人 口,每個國家的作品需求皆不亞於台灣,以致在市場上出現 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況,也讓作品行情不斷升高。黃柏仁作品 目前展覽於美國紐約,二月的德國首展也即將展開。

耐人尋 味之「狗札記」作品 「 黃柏仁作品《不爽》,是正在小解的狗嗎?其實不盡然, 仔細觀察狗,就會發現正在小解的狗與《不爽》有著不同之 處。作品《延續》也並不是在排泄糞便,答案或想像空間留 給人們去思索。《堅守崗位》亦不是一隻兔子……。「狗札 …。「狗札 記」作品出現許多似是而非的趣味性,這可能是大部分觀眾 在第一時間無法看到的,平均只有

的觀者可立即察覺到

作品的迥異點,但當他們知道不是小解或排便時,即刻勾引 著他們想進一步探索作品,尤其是那些樂於討論及研究的人 們。《世界那麼大》的二個動物在做什麼事?為什麼黃柏仁 要選用牠們、而不是其他動物的結合?沒有標準答案,全部

黃柏仁《延續》.銅、金 箔.33×42×52 cm.2007。 並不是兔子……。

留給觀者去思考。藝術作品有著論述的無限深度,才能在今 日恆河沙數、數以萬計的作品中獨卓不凡,永遠被討論著, 被傳遞至未來的時間裡,展現其歷史價值。

趣味性只是作品的一道門 這一道門,容易拉住目光,使接觸到的人 會心一笑,想要上前了解究竟。打開了門之 後,才發現門背後是無垠的想像天地,任由 黃柏仁《延續》.銅. ×

×

並不是在排便……。

觀者依據他們的個性、背景及當下的狀況自 由思索。《世界那麼大》的熊貓,有西方觀 者認為牠沒有誠意,只伸出一隻手指跟小狗 握手;有人拿出更嚴厲的批判,認為熊貓手 指像是槍管,指向小狗的胸膛;當然也有人 力挺熊貓,認為牠彎著腰身、放下身段與比 自己渺小的對象友好,是不簡單的包容及修 養。無論觀者的背景如何,黃柏仁總是容易 使他們在第一時間靠近作品,因為其作品帶 有詼諧性,這在二十一世紀庸碌與壓力生活 中顯得重要。打開了作品趣味性的那一道門 後,便開啟了廣大無邊的視野,看著與想著 作品帶給他們的訊息是什麼,進而解讀及感 受,如果同時與另一個人觀看作品,接著則 是進行不同觀點的論述。

95


COVER ARTIST

附上棉 布手 套, 要求用 求用手感 手感受 受 作 品內 在 底 蘊 黃柏仁貼心為收藏者準備棉布手套,隨作品附上,鼓勵他們用手去 觸摸雕塑,為台灣首創!手套是避免人們手上的戒指或手錶等金屬配 戴傷到作品,否則直接用手觸摸作品亦可。有深度的作品,值得多利 用時間好好感受,藉由接觸的過程,心靈的增值也會伴隨而來。「狗 札記」的正向因子無形之中進入收藏者,使他們每一天都更加愉悅與 滿足,其重要性超越作品外在價值。在黃柏仁展覽的過程中,幾乎每 一位觀者都有想撫摸作品的莫名衝動,因此展場備有手套,讓觀者有 機會藉由實際接觸作品迅速感受到作品內在底蘊。他們發現,黃柏仁 作品的肌理線條非常細膩,表面的凹凸有其完美的美學詮釋,雕塑手 法相當精湛,與單純肉眼看到的差異頗大。 黃柏仁源於木雕世家,其祖父及父親經營木雕工廠,曾經是台灣最 具規模者,黃柏仁就在這樣的雕塑環境成長,後來畢業於復興商工雕 塑組。黃柏仁的雕塑技巧不在話下,但他自我要求甚嚴,創作過程親 力親為,沒有任何一位助手,因為他不放心將作品交給任何人處理, 以致拉長了每一件作品的執行時間,就是為了充分展現作品的內在 底蘊,只有藝術家本人能掌控,即使僅有1%的落差,一般人看不出 來,但黃柏仁是無法容忍微毫的差異。 黃柏仁《牧場的主人》.銅、金箔. ×

×

年長的《牧場的主人》,依舊昂首向前。

「狗 札記 札記」 」的 基本 基本主 主軸 像狗又像人的人性化雕塑是黃柏仁「狗札記」一大特點。狗為了 進入人類生活,稱職陪伴著主人,致力使自己社會化,讓主人開心及 安心。狗的善良、忠誠、單純及諸多好的特質亦是人類可學習的,尤 其二次大戰後,很多國家的經濟及民生物質愈來愈好,但人性道德及 精神層面反而每下愈況。黃柏仁最高紀錄擁有20隻以上的狗,除了藝 術家身分,他也是一位愛狗人士,他將狗帶入他的創作,發展出「狗 札記」,以自身文化及美學基礎創作屬於他個人的作品,完全的獨創 性。黃柏仁表示,狗逗人開心,所以他希望人們接觸到「狗札記」作 品時,也可發自內心感到愉悅,這正是他創作這個系列作品的一個重 要期望。 此外,他藉由狗來闡述二十一世紀的人,要有更為正向的精神。 因此他的作品中,許多都有凸出的胸膛,誇大的自信表現,同時展現 強大的心臟。再者,昂首向前的姿態,經常在黃柏仁作品中出現,無 論是幼犬的《天之驕子》或年長的《牧場的主人》,皆是如此,沒有 年紀之別。人一生面臨接踵而至的磨練及考驗,如何保持正向的意念 面對,或許我們可從人類的好朋友身上領略一二。正向特質,是「狗

96

札記」強調的重點,這樣的狗哲學,應用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可說相

黃柏仁《大鼻子》.銅、烤漆.

當獨特。今日,許多人們有養狗的習慣,狗成為人生一個階段的伙

凸出的胸膛,誇大的自信表現,同時展現

24×38×67 cm.2011。 強大的心臟。


伴,人們卻很少思考如何從伙伴身上得到學習的機會。一隻追逐小 球的狗,總是充滿活力,無論反覆多少次,一直是精神奕奕,逗人 開心,對照人們的慵懶及沉重,身為靈長及較為長壽的人類,應該 要好好跟著伙伴抖擻精神起來了。

高 行 情 藝 術 家 在海外的作品比例必須大 高行情藝術家如果只擁有華人的市場,隨時都得擔心風吹草動, 一有動靜變化,會影響人們對一位藝術家的市場「投資」信心,信 心瞬間崩盤,作品傾注於市場,供過於求。畢竟在目前的華人藝術 市場,多數資金來自投資性質,高行情的藝術家隨時有泡沫化的風 險,全世界目前大概只有華人藝術市場有此現象。高行情的藝術家 必須有更多市場加入,而不是單一台灣市場,才有穩定的行情發 展。賈寇梅第是瑞士籍,他的收藏家不只有瑞士人;亨利.摩爾是 英國籍,他的市場是全世界。藝術家的海外市場,不能只有少許幾 件,而應是占多數比例,奈良美智或草間彌生皆是如此,他們的行 情才能穩定成長。此外,一位藝術家的多數作品必須永久或長期被 個人或單位典藏,才能避免在高價後作品湧現於市場,造成供過於 求。黃柏仁的海外發展,便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家的國際紮實

黃柏仁《天之驕子》.銅、銀箔、 金箔.

×

×

幼犬的《天之驕子》,年幼即展現 自信與勇氣的正向精神。

發展,經紀單位必須有大格局的視野及高度 專業。黃柏仁作品在台灣還有很大的市場需 求,但紅野畫廊選擇將作品收藏機會給予海 外藏家,如此才能創造名符其實的國際化藝 術家,穩定的高價,永恆的價值性,如同西 方成名藝術家一樣。 黃柏仁是紅野畫廊第一位站上國際的台 灣藝術家,接著也會有其他代理的藝術家到 海外去,特別是西方市場。海外是紅野畫 廊最大的市場重心,海外市場如此大,藝術 又可跨越文化及種族,今天的人權及種族平 等已經非常成熟,不善加利用海外市場實在 可惜。紅野畫廊表示,在紐約,看到很多中 國大陸藝術家、還有日本及韓國藝術家在此 黃柏仁《不爽》.銅. ×

×

並不是在小解……。

扎根蓬勃發展,但幾乎看不到台灣藝術家的 蹤跡。藝術家國際化經營的知識及方法是很 深的藝術專業,其過程相當複雜,辛苦是必 然,但也期盼在國際上看到更多台灣藝術 家,他們也能帶著自信與勇氣的正向精神, 還有像「狗札記」作品般的強烈心臟,昂首 向前站上國際舞台。

97


Light Up

歷史×風土×人文

東南亞藝術之心

東南亞是一個離我們很近,但彷彿很遙遠的地方。那兒不是異域,有著從中國移民到南洋的同胞,那兒,有著多元 的社會文化,不同的種族、宗教信仰、政經體制在東南亞十國裡。那兒豔陽高照,生活愜意,但全球貧富差距最大 的區域之一,也在那兒。而今,東協經濟共同體宣告成立,這意味著全球僅次於歐盟的共同經濟體出現了。 經濟發展,將更進一步帶來藝術發展。東協十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柬埔 寨、寮國、緬甸,達十個國家,不同政治體制與社會組成的國家,正邁向經濟整合之路。這條道路荊棘滿布,與之 相伴而生的,是各國各區的不同社會問題與相隨而生的文化風貌,東南亞藝術有著豐厚的原生力量,再加上藝術家 對當代社會敏銳觀察的創作爆發力,東南亞藝術正欣欣向榮,值得世人認真探究。而台灣,恰是東亞島鏈與東南亞 島鏈的連結之處,有愈來愈多的東南亞移民加入台灣社會,他們從外籍配偶,成為台灣住民,下一代也都是台灣社 會的新成員。據推估到了2030年,25歲一代的青年,會有13.5%比例是新住民子女。新住民的文化根源,有許多在 東南亞,豐富的東南亞藝術文化正等著我們。過往我們旅行到東南亞,享受陽光但往往難以真正深入當地,期待從 這期開始,一起與讀者,一步步進入東南亞豔陽天裡的藝術風景。


(今周刊提供)


FEAATURE FE

東 南 亞 多元 多元藝 藝術貌

108 (今周刊提供)


東南亞藝術之心

印 尼

丁香菸 丁香 菸的 味道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從2005年崛 起後,接連帶動亞洲其他國家

展覽觀察

隨著

在地觀察

文|林瑀希 Gladys Lin

如日本、韓國、東南亞包括台

灣的當代藝術受到市場的矚目。2007年初夏,首 次展開印尼當代藝術的研究與考察之旅,造訪雅加 達、日惹、萬隆及馬格朗,共四個城市。

拍賣觀察

第一站抵達日惹─ 印尼當代藝術的重鎮,一下 飛機迎接我的是丁香菸的味道,這是一種與一般香 菸完全不同的味道。除了丁香作為主要基調外,由 其他香料混雜出一種帶點古老、微辣帶點甜味, 「神秘、天真帶點猖狂」,是幾年下來和印尼藝術 家朋友們交往的個人感受,或許隱性或許顯性地呈 現在我們觀看的印尼當代藝術作品當中。每當有人 問起有關印尼當代藝術的特質,往往我會以丁香菸 作為開頭。

Titarubi《IMAGO MUNDI》.2013。(Titarubi提供)

日惹的藝術工作者 第一次到達日惹,透過藝術家夫婦Agus Swage及 Titarubi的盛情協助,一天平均下來可以與至少10 位藝術家聊聊目前創作的概況,並進行工作室的訪 問。Agus是日惹藝術家們當中的老大哥,同時也是 在亞洲當代藝術市場中最早展露頭角的藝術家。他 玩樂團,是披頭四(Beetles)的鐵粉,也常將感受 到披頭四召喚的靈感,悠遊於架上繪畫、雕塑及裝 置三者間,樂此不疲。有時他也會將自己化身在創 作中與名人、死神等嬉戲,在看似輕鬆有時嬉鬧的 畫面構圖裡,談的往往是他對於世界、對於死亡的 看法。 相較於Agus,Titarubi的創作則是巨大雕塑或是

Fendry Ekel《Untitled(1987)》.油彩畫布.60×75 cm.2014。 (OFCA提供)

裝置其中至為關鍵處顯露一種極為女性細膩的細

將這座加大版的大衛雕像表面圍裹上鮮豔藤蔓與花

節,無關詩性般的溫柔,更多是對於東方西方或是

朵圖樣半透明的錦緞布料(一種常見於印尼爪哇與

男性女性間的關係。2008年Titarubi在新加坡國家

巴里島名為Kabaya傳統婦女服裝),提出關於男性

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所創作的

與女性裸體在社會既定被形塑的價值觀。

《Surrounding David》,Titarubi將象徵西方藝術史

從Agus Swage及Titarubi二位藝術家談起,並非

的代表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大衛雕像加

是介紹他們的作品,關鍵的是這對藝術家夫妻在印

高為原尺寸(5.17公尺)的二倍大,矗立在身高只

尼當代藝術被放在所謂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中,扮

有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亞洲人面前,其供人膜拜

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同時他們的創作也啟發許多

景仰紀念碑意象更鮮明了,也巧妙的帶出亞洲人在

年輕剛起步的藝術家。

面對由西方創造出的歷史與文化的態度;此外她又

日惹的當代藝術家有著相當凝聚的群體意識,年

109


FEAATURE FE

OFCA外觀。(OFCA提供)

輕的藝術家總是經常群聚在資深藝術家工作室(例

身為Jogja Art Fair)從2010年開始,每年7月吸引包

如Agus的家就是重點),有時聊藝術,有時玩音

含印尼及周邊亞洲國家上萬人次參與的迅速發展,

樂或看人玩音樂,或是沒目的的閒晃;當時能用簡

可見端倪。

單英文溝通的藝術家非常少,往往就是靠Agus、

由藝術家組織的機構,在印尼當代藝術的定位像

Titarubi或是策展人Enin Supriyanto來協助翻譯,可

是一個望遠鏡的角色,但與望遠鏡不同的地方是這

以想見長期下來的工作量與體力耗費之大,支撐當

個望遠鏡是雙向的,不僅僅是由印尼往外看,也將

時他們下去的力量就是希望印尼當代藝術能在亞洲

世界帶到印尼看。

其他地方被看見,甚至同時被世界看見的理想。

征戰亞洲的強烈企圖心

1988年創辦的Cemeti Art House雖然是在蘇哈托 時代以「政治性」批判為訴求,其藝術駐村計畫也 囊括了許多國際藝術家,例如2008年日本藝術家奈

在早年剛開始接觸他們時,尤其知道你有中國經

良美智就參與其駐村計畫;近年來肩負與歐洲之間

驗後,印尼藝術家就會開始和你交換他們對於中國

頻繁交流的機構則有2011年創辦的OFCA(Office

藝術家的看法,之後往往就會帶上一句:「這個我

for Contemporary Art),這個由德國藝術史學者

們也做得到!」透過這幾年間的努力,印尼當代藝

Astrid Honold所主持,營運空間及資金則由幾位已

術迅速的先在台灣、中國發展,後來也在巴黎及柏

經成名的印尼藝術家如Jumaldi Alfi、Frendry Ekel

林開始萌芽。

等人所提供,主要進行藝術管理與西方當代藝術項

與新加坡不同的是,印尼政府對於當代藝術的支 持相當有限,甚至是沒有支持。印尼當代藝術的推

目進行交流,同時也做出版、講座及教育等相關工 作,另外也提供國際駐村計畫。

動主要還是在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畫廊、私

值得一提的是在OFCA同是創辦人的Jumaldi Alfi

人美術館、基金會甚至是拍賣公司這些私營單位或

和Frendry Ekel,就是這「雙頭望遠鏡」的代表人

是個人;如果說「商業市場是推動印尼當代藝術的

物。Jumaldi Alfi是土生土長在印尼開始並發跡的藝

那支火柴棒」,相信瞭解印尼當代藝術發展的人,

術家,其創作概念常以個人私密冥想為靈感啟發,

應該不會反對這個說法。Art Jog藝術家博覽會 (前

類抽象的文字、自畫像的獨特風格,讓他在亞洲

110


東南亞藝術之心

近年來調整為歐洲與印尼各一半的時間,作品風格

分鐘車程的地方又蓋了一座可供公眾參觀的美術

理性,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他有一系列繪畫年份的作

館,在2015年7月份Art Jog期間舉辦了一個以亞洲

品對話於日本概念藝術家河原溫,在荷蘭駐村時期

當代藝術為主題的展覽(Unveiling Fundamentals in

亦與中國藝術家劉野等人相識。在Jumaldi Alfi及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Asia)。

Frendry Ekel這二位截然不同背景的藝術家發起及

此外,在首都雅加達也有許多印尼收藏家在住所

規畫,即便沒有政府的支持,不難看出印尼藝術家

鄰近區域或是其實就在住所內設置美術館,其中以華

對於征戰亞洲之於全球的強烈企圖心。

裔印尼收藏家林運強先生(Deddy Kusuma)最為活 躍,早年收藏除印尼的經典與當代藝術作品,林先生 還收藏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近年來也開始跨足

印尼是在東南亞當中,最早收藏家開始有私人美 術館的國家,位於中爪哇馬格朗(Magelang)著名

國際當代藝術收藏,除了收藏以外,他也是藝術家及 策展人推廣印尼當代藝術計畫重要的支持者。

收藏家Dr. Oei Hong Djien的私人美術館則是一部印

經過這些年全球化市場的歷練,印尼當代藝術產

尼現當代藝術的濃縮史。Dr. Oei是許多印尼當代藝

業已經快速學習並耕耘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環境,

術家在起步時非常重要的支持者,他們往往在需要

也開始形塑對自身文化挖掘的自我認知與定位,從

經費或是生活拮据時會將作品搬到Dr. Oei家門口敲

藝術家Titarubi於2013年開始發展有關與荷蘭東印度

門,換取所需要作品製作或是生活上的經費,現在

公司(VOC)這段影響印尼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事件

許多已經成名的印尼當代藝術家談到他們這段過去

所啟發的作品《Imago Mundi》,並結合其本身文

都會和Dr. Oei相互的開玩笑。

化的豐富性及旺盛的企圖心,即便缺乏政府有利的

Dr. Oei居住的家中後院共有二座美術館,分別是經

支持,未來的發展還是令人期待。 (本文作者為

典館(Indonesian Modern Art)與當代館(Indonesian

Gladys Lin Projects 創辦人,歷經中誠拍賣、索卡

Contemporary Art),你可以想到的印尼老畫家到

藝術中心與夏可喜當代藝術東亞區總監)

Jumaldi AlÀ《Melting Memories》.Collage Painting #01.壓克力亞麻布.185×195 cm. 2015。(OFCA提供)

111

拍賣觀察

東南亞最早的私人美術館

印尼收藏家Dr. Oei去年七月在其美術館新展開幕致詞。 (攝影 林瑀希)

展覽觀察

當代藝術家,這裡全部都有。近年來他在離住所幾

在地觀察

有許多的收藏家;而Frendry Ekel多在歐洲生活,


EXHIBITION

1973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有以畢卡索為題的群展或 個展,至今已超過二十檔次,不間斷地向世人說明 其作品的傳承力,證明了其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

冬日畢卡索巡禮

力。迎向2016年畢卡索135歲冥誕之際,歐洲規模 最大的畢卡索博物館在新館長羅蘭.勒鵬(Laurent Le Bon)的管理下,將展開與更多國際單位的交流 機會。現行的包含MoMA的畢卡索雕塑展、大皇宮 的「PICASSO.MANIA」、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 「德拉克洛瓦畫室中的畢卡索」等。而在畢卡索博 物館本部亦有2015年三十館慶的「¡ Picasso !」展

01

畢卡索博物館

¡ Picasso!

覽計畫。 畢卡索,一個離開我們已超過四十年的藝術家,不 僅才剛刷新藝術品最高拍價紀錄,也仍在世界各地 尋找舞台。

文.攝影|陳芳玲

畢卡索博物館重新開館一年多來,有七成參觀人次來自法國本地。


各種形式與風格的 女人題材創作。

畢卡索《朝鮮大屠殺》.油彩畫布.110×210 cm.1951。

於歷史街區瑪黑的畢卡索博物館(Musée

誌、藝術家與親友的書信往返等文獻資料,一探畢卡

national Picasso-Paris),一掃不斷延宕的

索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

開館承諾與幾度上修的建築費用爭議,在歷經五年 的整修閉館期後,終能在2014年畢卡索生日(10

以策展之名再予新詮釋

月25日)時推開門扉,2015年10月下旬開展的「¡

按勒鵬安排的展覽路線,地下室以「畢卡索,從

Picasso !」則替重獲新生的館舍,增添新話題。相較

工 作 室 到 博 物 館 」 之 名 , 詳 介 藝 術 家 自1 9 0 0年 代 旅

前館長安妮.巴爾達薩里(Anne Baldassari)以作

居 法 國 後 啟 動 的 創 作 生 命 史 與 該 館 間 的 關 係 。 包含

品繪製時序來安排的開幕展,由現任館長羅蘭.勒

1917年與歐嘉.科克洛瓦(Olga Khokhlova)相識,

鵬主持、並與另九位專業人士策畫的館藏展,涵蓋

並與考克多(Jean Cocteau)、薩堤(Erik Satie)、

整棟薩雷公館(Hôtel Salé),則未循編年史路徑,

阿波里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合作芭蕾舞劇

也拿掉長長的作品說明(牌)文字,反倒偏好藉數

的設計;1932年由喬治.博蒂畫廊(Galerie Georges

百件畢卡索與同時代藝術家的作品,以及報章雜

Petit)為其舉行巴黎首次個展;1966年11月,當時 的文化部長馬樂侯(André Malraux)出席大小皇宮 的「向畢卡索致敬」(Hommage à Picasso)回顧展 的開幕式,引起廣大迴響。乃至畢卡索逝世,法國政 府先後於1973、1979年受贈藝術家的個人收藏與創 作物件。 比方環繞畢卡索一生創作題材的「女人」,即有各 種不同形式與媒材的表現,或實驗性或高完成度,或 草圖或模型,皆不約而同地指向其創作思維的結構與 演進。不久,這棟受持有者巴黎市府列為歷史遺址的 建物,1974年被定案為畢卡索博物館。1976年,時 任館長博索(Dominique Bozo)一同與獲選的建築 師希莫內(Roland Simounet)啟動了首次改造翻修 計畫。1985年完工後於9月23日舉行開幕儀式,波蘭 設計師希斯列維支(Roman Cieslewicz)設計了以畢 卡索右手塑像為形象的海報,為這擁有超過千件藏品 的藝術殿堂大肆宣傳。 上 三樓展區「地中海沿岸」(Mediterranean)以山羊為主題的作品一景。 下 畢卡索博物館2015年度計畫邀請拉斐爾.丹尼斯製作了《錯誤的一般性規 律—畢卡索計畫》,並與曾遭納粹沒收後歸還藏家後代的《羅森伯格太 太和女兒肖像》(現藏畢卡索博物館)並置展示。


EXHIBITION 上下 畢卡索1937年翻模自己右手的裝置。

當然,觀眾可以搭電梯從頂樓的畢卡索生平收藏 逛完這趟藝術之行,見識雷諾瓦、盧梭、布拉克和竇 加等人的真跡。接著,下一層樓便可認識畢卡索的政 治 態 度 。 第 一 展間「1937年:格爾尼卡與西班 牙 內 戰」有大量的報章文獻及《格爾尼卡》中魚貫出現的 「哭泣的女人」之系列草圖,與第二展間的第一幅 畫《朝鮮大屠殺》(Massacre en Corée, 1951)內容 有所連結,即聯合國部隊持刀槍對付手無寸鐵且裸 身的一群婦孺。他戲劇化地融合了哥雅《1808年5月 3日》(1814)描繪法軍鎮壓起義者的構圖與意象、 馬奈《槍決馬西米連諾皇帝》(The Execution of the Emperor Maximilian, 1869)的政治內涵,以及自己 1 9 3 7年 繪 製 《格爾尼卡》的灰色調。據傳記作 家 達 克斯(Pierre Daix)的說法:「畢卡索主張的共產主 義是團結與希望。」因此,即便畢卡索基於人道立場 在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PCF),但此畫的完成和 將祝賀史達林的文章與肖像刊於《法國文學》雜誌的 舉動,仍表達了對美蘇介入北緯38度線衝突的批判意

數用白粉筆寫上由英文與數字構成的編碼,層層堆

識和這些引戰國家的反感,並且拒絕黨方的美學觀。

放地上,與右牆掛置的畢卡索《羅森伯格太太和女

換言之,無論西班牙內戰或南北韓戰爭,他都以藝術

兒肖像》(Portrait de Madame Rosenberg et sa fille,

與政治行動明確了自身立場。

1918)一作,不僅在圖像、構成、數量、展示等各

有趣的是,入黨後的畢卡索該年即以80件控訴納 粹恐怖統治的作品,參加一直以來被其拒於門外的

方面形成強烈對比,也透過一種謎樣的氣氛勾引觀 者好奇心,並重喚藝術作品本身的神聖靈光。

秋季沙龍。規模之大,占據了整個展廳,革新了沙龍

二戰期間,畢卡索最主要的藝術經紀人保羅.

歷來只展示法國藝術家作品的傳統。或許有所感念,

羅 森 伯 格 (Pa u l R o s e n b e rg)的藏品全數遭納粹政

當館方以三十館慶為起點,籌謀每年邀請一位當代

府 沒 收 , 尤 其 被 希 特 勒 視 為 墮 落 藝 術 (D e g e n e r a t e

藝 術 家 進 行 與 畢卡索作品的互動時,2015年 的 受 邀

Art)之一的畢卡索立體時期作品,或拋售或集中銷

者拉斐爾.丹尼斯(Raphaël Denis)以納粹搶奪藝

毀,有些至今下落不明。丹尼斯這件裝置《錯誤的

術品的歷史事件為靈感,製作了90個黑色畫板,多

一般性規律— 畢卡索計畫》(La Loi normale des erreurs–Projet Picasso, 2015)的畫板大小便依畢卡 索失蹤作品的尺寸打造,與同樣遭遇納粹沒收、後 經歸還、現藏館內的《羅森伯格太太和女兒肖像》 的命運,起到了一種互文作用,賦予閱讀畢卡索作 品與該館脈絡的新線索。

迎眾的藝術機制 至於一、二樓展至1月31日並以時代分割的特別項 目「1897-1921」、「1922-1973」,較單純地皈依 「美」的感官經驗,採主題式的陳列手段,對話畫 作與雕塑。就勒鵬的說法,盼以此重新吸引人們目 光,直接感受來自作品的力量。基於此故,部分主 畢卡索《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油彩畫布.1961。

題如「畢卡索與阿波里奈爾」、「歐嘉」、「戰期


左上 「立體主義」展區一景。 左下 「超現實主義」展區一景。 右 「立體實驗室」展區作品。 下 「亞維儂,1970、1973」展區一景。

繪畫」等,與前述始於10月20日的常設展內容有所

縱深。

重疊,可能延伸議題,可能補述資料和作品。舉例

一如「¡ Picasso !」的宣傳海報中,黑色底圖襯出

來說,一樓「畢卡索:1897-1921」的第一展間「自

框出畢卡索的眼睛,與三十年前開館海報的右手形

畫像」中,展示了藝術家1937年翻模自己右手的裝

象及一樓展場的裝置作品所指涉的「照看」,相互輝

置,連結了1985年開館文宣的援引圖像之餘,更藉

映;同時,也藉著看向眾人之澄澈目光,強調館方的

此作設定的照看畢卡索創作天分的立意,承啟展覽

教育立場乃立足於「展現自我」、「為民開放」的流

乃至博物館顧守藝術家一生創作的責任,甚至回歸

通概念,不僅企圖透過不同的策展觀點領人不斷走入

物質無論精神或形式層面之於創作的根本價值。

館內,擺脫館藏展一陳不變的刻板印象,更希冀觀者

除了挑選與主題相應的藏品來展示,畢卡索的銀

能以貌似藝術史的建構方式,自我重寫對畢卡索的認

行帳單、地鐵票、與家人的合照、以特殊的線條書

知與定義。如此一來,方能反過頭來回饋館方,證明

寫自己做的詩篇等文件的出現,在在令觀者察覺不

其與畢卡索藝術的影響力。

同以往的藝術家形象。 與此同時,這宛如一塊塊待整湊的拼圖的點狀線 索,時而因主題區的連貫性,比方「立體實驗室」 緊接著「立體主義」,乃至「抽象畢卡索」掛了 《男子與曼陀鈴》(Homme à la mandolin, 191113),從而再審視劃分其創作時期的意義;抑或, 「草地上的午餐」展出近十件畢卡索仿效馬奈同名 畫作、但風格與表現方式有極大差異的作品的同 時,亦應和著「歐嘉」展間並置古典畫法的《坐 在扶手椅上的歐嘉肖像》(Portrait d'Olga dans un fauteuil, 1918)以及變形時期、結合安格爾和馬蒂 斯畫作元素的《紅沙發上的裸女》(Grand nu au fauteuil rouge, 1929)的展示邏輯。凡此種種,點點 相連,織線成面,為剖析藝術家的一生劃出了新的


EXHIBITION

時 間的形狀 高古軒古董精品展 文|林琬娸 圖|高古軒畫廊 展覽共劃分5個展區,從色彩鮮豔和體積規模較大的藝術品展開,帶給大眾 視覺上的震撼。(Installation view, "The Shape of Time" at Gagosian Gallery Hong Kong, November 26, 2015 to January 9, 2016.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以想像在過去近40年都與中國古董打交道的

雖然吉賽爾女士近年亦參與上海國際藝術精品展

比利時古董商吉賽爾.克勞斯女士(Gisèle

覽會等現代創新展覽,但一直以來,作為國際知名

Croës),至今從未曾在香港公開亮相及舉辦展覽。

中國文物商,她的角色始終在於將香港、中國大陸

吉 賽 爾 女 士 在1 960年代就與做記者的丈夫到 訪 中 國

或台灣覓尋到的精彩藝術品,帶回歐洲給一群信任

工作,旅居北京三年期間鑽研中國歷史及藝術,因

和追隨她的著名收藏家、基金會及世界各地的博物

而 培 養 出 濃 厚 的興趣。她約在1972年開始了 有 關 中

館研究員和策展人。憑藉去年和今年三月於紐約亞

國 和 日 本 的 古 董生意,並於1976年在布魯塞 爾 開 設

洲藝術週期間,各為期10日假紐約高古軒畫廊展出

藝廊Gisèle Croës Arts d'Extreme-Orient。自1980年

中國古董精品的經驗,這次在香港第一次與高古軒

起,她積極參加了世界各地的重要古董博覽會,包括

一起組織展覽,也是她首次在香港辦展。

巴黎古董雙年展、馬斯垂克歐洲藝術博覽會及紐約國 際亞洲藝術博覽會,致力於讓歐洲藏家了解中國文化

古典與當代

的演變,展現中國廣博多姿的文化。同時分享古代中

是次展覽盡量地使用高古軒偌大的空間,不作

國藝術方面的知識與鑑賞心得,特別是對中國古代儀

任何額外的展場裝飾或設計,以清新和發人省思的

式所用的青銅器有著獨特感情,故享有「青銅女王」

方式陳列,使得一切都十分明亮潔白、透明和現代

的美譽。

感十足。在這西方知名的當代藝術空間嶄新地呈現 中國古代藝術,中國古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愛好者

高古軒偌大的空間,不作任何裝飾或設計,顯得明亮潔白、 透明和現代感十足。(Installation view, "The Shape of Time" at Gagosian Gallery Hong Kong, November 26, 2015 to January 9, 2016.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在同一個地方相遇,這方式毫無疑問是一次古今中 西藝術聯乘。能夠在一個當代藝術的環境裡展示中


國古代藝術,是因為藝術品能夠穿透時間、跨越不 同年代。藉著透過空間的錯覺,從而展現時間的穿 透性,故點明了展覽標題「時間的形狀」。藝術傑 作往往跨度超過數千年的時間,說明了流動、多層

上 德國攝影藝術家古爾斯基的攝影作品與青銅器交相輝映,交織出穿越時空的 藝術之旅。(Installation view, "The Shape of Time" at Gagosian Gallery Hong Kong, November 26, 2015 to January 9, 2016.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下 賈克梅第的雕塑與劉丹的石頭畫像相對,宛如展開中西合璧的文化祭祀。 (Installation view, "The Shape of Time" at Gagosian Gallery Hong Kong, November 26, 2015 to January 9, 2016.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次、豐富和具穿透性的時間感,以及在無視地理、 歷史、民族和國家等一切外在形式和框架下,它們 無時間性、永不老化、恆久不衰,展現偉大藝術所 蘊含的永恆之美。 此展覽提出什麼是古典和什麼是當代的疑問。 中國古董藝術若在古樸肅穆的空間固然呈現其古典 美,可是放在當代藝術空間與當代藝術品為鄰,也 絲毫不覺不自然。現今視之為當代的,來日可看作 古典。藝術若只是簡單地區分古典和當代,顯然會 變得索然無味。美就是美,美是永恆不變,沒有界 限和限制,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分野。

不同的美學 比較過去兩次和高古軒畫廊合作,高古軒更多 的 是 扮 演 提 供 展 覽 空 間 的 角 色 。 是 次 從 2 0 1 5 年 11 月26日至2016年1月9日的展覽則是吉賽爾女士和 高古軒香港畫廊的掌門人尼克.西門諾維克(Nick Simunovic)共同商量構思和整理策展而成。就如吉 賽爾女士所說:「這次將呈現一個全然不同的審美 趣味,較冷靜樸實,不全是我的品味,也不全是高 古軒的路線,是兩方對等密切的合作。」

色調似乎在回應著旁邊的青銅器所散發出若隱若現的

在這籌備了18個月的展覽,吉賽爾女士和高古

鏽斑,實體的青銅器與抽象的攝影交相輝映,古典風

軒一起挑選展品,與之配對令藝術品之間附和呼應

格與現代特色的完美交融,交織出穿越時空的藝術之

著彼此,形成和諧而持續、不間斷的對話和交流。

旅。最後展區以紐約華人畫家劉丹一件巨幅石頭畫像

過程中不只是挑選偉大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剔除

展開,是這位專注中國當代水墨並以細緻刻畫山石而

當中的不協調,並篩選能互相配合從而刺激大眾作

著稱的畫家迄今尺幅最大的作品。石頭畫下面的書法

出啟發和領悟。繼而呈現和證明東方與西方,古代

是翻譯自法國思想家的詩,西方文人的詩翻譯成中文

與當代,不僅能美好共處,且釋放巨大的潛力和能

以書法和石頭水墨畫搭配融合。面對著這幅石頭畫好

量,透過互相的共鳴和回響,營造出整體的衝擊遠

像作崇敬朝拜狀的是阿爾伯托.賈克梅第(Alberto

大於各自影響力的總和。

Giacometti)的雕塑,它們的互動令空間流露著一股 崇高的宗教氛圍,儼然在構建一座祭壇,為中西合璧

時間的形狀

的文化祭祀,說明了文化對話和交流的重要。

展覽共劃分5個展區,從色彩鮮豔強烈和體積

是次展覽結合了吉賽爾女士和高古軒,兩位原本在

規模較大的藝術品展開,帶給大眾視覺上的震撼

藝術的舞台上並不相屬與對應,不同層界的他們從創想

與撞擊。德國著名攝影藝術家古爾斯基(Andreas

到完成的起承轉合完全是憑著對藝術純粹的精神皈依、

Gursky)內容為曼谷河流的作品,整個畫面黝黑同

熱情及謙和的態度。透過彼此深刻的體認與感動,找到

時泛著晶亮光彩,像是一幅畫,實際上是一幅攝影

了合作的落點,毫無分歧的成見,梳理出古代與當下時

作品,在高速公路上舉機向下面的河流而拍,捕捉

代的相連,從在對話著、互有共鳴的藝術看到歷史的穿

從天而來的光線投射於水面上形成影像的抽象。這

透,這又是何等微妙的時空延展關係!


໢ Ο

本書提供 2015 年全球中高價位中國文物拍品成交資訊、 拍賣成交紀錄排行榜及專文分析年度市場表現;

是目前市面上最豐富完整的拍賣情報實體工具書。

日止。 29

拍賣大典任一本即可享最優惠訂購特價! 2015

月 2

訂閱典藏雜誌︽古美術︾ ︽ or今藝術︾ ︽ or典藏投資︾

並預購

特價優惠只到

文物拍賣大典 2016

掌握市場脈動,探索投資契機

圖 / 清乾隆 青花蒼龍教子穿蓮紋螭龍耳尊 / 香港佳士得

ۢ າ

新訂戶

續訂戶 ( 編號 )

■ 收件人 ■ 電話

訂閱雜誌自2016年

月開始訂閱 或 □接續期數。

■ 住址

<優惠期間2016/1/1-2016/2/29止> 請勾選下列雜誌訂閱方案:(任選) 雜誌一年12 專案 期(任選)

■ E-mail 訂閱優惠

專案價

■ 金額 NT$

□古美術 □加贈訂閱雜誌3期

A272

NT$1940

□今藝術 A273

□投資

■ 統一編號

□預購2016中國文物拍賣大典 □預購2016中國書畫拍賣大典 □預購2016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

■ 卡別 □VISA □MASTERCARD

■ 有效日期 20 _ _ / _ _

■ 卡號 _ _ _ _﹣_ _ _ _﹣_ _ _ _﹣_ _ _ _ NT$2800

YES! 我要另外預購2016拍賣大典 □2016 文物拍賣大典(定價NT2000元)預購特惠價NT1500元

■ 簽名(同信用卡)

ATM轉帳

帳號:5050-0125-2469-00 銀行代號:009

帳戶後末4碼 /

□2016書畫拍賣大典(定價NT2000元)預購特惠價NT1500元 □2016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大典(定價NT2000元)預購特惠價NT1500元 □2016拍賣大典(文物/書畫/亞洲當代)三本合購特惠價NT3990元 Ps.上述方案需搭配雜誌訂閱(一年期雜誌搭配一項優惠品) ※2016拍賣大典預計出刊時間:文物(2016/3/15)

轉帳後請回傳本訂單

郵政劃撥 帳號:19848605 戶名: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書畫,亞洲(2016/4/15)

注意事項 1. 發票 贈品將於收到訂單後一週內寄出。 2. 雜誌於每月1日出刊發售,若讀者當月5日前尚未收到雜誌,敬請來電洽詢!

地址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85號3樓 電話:(02)2560-2220 傳真:(02)2542-0631

նᕆᗠீႏ www.artouch.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