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IPEI 2014
交往:藝術和我們 ART TAIPEI 致所有人
他對女生說話語調輕緩,和男生交談則歡樂活潑。 —鮑里斯.維昂
《歲
月 的 泡 沫 》(L'écume des
1999 年,斯蒂林諾維奇的作品《親愛的藝
jours)一書起始未久,鮑里斯.
術》(Dear Art)以信件的形式呈現。這
維昂(Boris Vian)描述主角科蘭和女生及
是一封給藝術的書信。他這樣寫著:「親
男生談話的差別。短短數語,我們看到科
愛的藝術,我寫一封情書給你,為你打氣,
蘭待人接物的行儀。維昂接著寫道:「我
希望你可以偶爾來看看我……」斯蒂林諾
發覺只有地位相當的人之間,人們才會顯
維奇在作品中裡提到藝術的多個維度,而
得親密隨意一些。」這段文字透露,地位
藝術在當代世界的境況正是這件作品
相當是雙方得以親密隨意的條件之一。藉
信的重點之一,實際上,透過斯蒂林諾維
著維昂所體察到的人際往返狀態,我們以
奇這件創作,我們獲得一個機會,據此審
之為線索,思考藝術和個人的關係。
視自己的「藝術經驗」:不論是偏好、記憶,
談及藝術在我們的經驗中如何存在,難免
書
甚或對藝術的定義。
有一距離橫亙在我們和藝術之間。理解藝
在一個理想的交往關係裡,雙方沒有高下
術,我們確實需要一定程度的藝術史或其
之分,正如維昂所觀察,如此才能比較親
他知識作為支援,然而,面對藝術或者藝
密隨意。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這裡有一個
術作品時,我們仍可以發展個人的往來方
兩 端 狀 況 平 等、 自 由 的 立 場。2014 年,
式—在此,可稱之為「交往」。
ART TAIPEI 提出「Dear Art,」為年度精神,
將 藝 術 視 為 交 往 對 象, 牽 涉 的 是 彼 此 情 感 和 思 維 調 動。 和 藝 術 相 處, 交 往 方 式 從 何 發 展? 關 鍵 或 者 來 自 藝 術 的「 擬 人 化」。這樣的想法將我們帶到克羅埃西亞 藝術 家慕 拉登.斯蒂林諾維奇(Mladen Stilinovi )的作品前。 02
03
即如斯蒂林諾維奇的創作所觸及,提示每 個人都可將藝術作為交往對象,以自己的 方式,發展出個人和藝術的關係—仿如朋 友交接,時而語調輕緩,時而歡快活潑, 自在並久長地往來。
慕拉登.斯蒂林諾維奇(Mladen Stilinovi )的作品《親愛的藝術》(Dear Art)。
每一件藝術作品使得觀眾理解一些他們原本無法知曉的 東西:獵物、聖母像、性愉悅、風景、面孔、不同的世界。 —約翰.伯格〈藝術的工作〉 每件藝術作品之所以成立,都有一名藝術
的佈局和細節,隨著時間、展廳的光線及
家和一名鑑賞者,這是收藏史的重要概念。
聲響、氣氛甚或心境等變化,他得到和之
在藝術和作為觀眾的我們之間,訊息並不
前差異不一的觀看心得。作為有經驗的藝
是單一的發出和接收,在讀解之中,藝術
術史家,T. J. 克拉克向讀者呈現的,不僅
作品和觀眾的訊息往返時刻改變。
是藝術的多義及可變,也令我們理解和藝
2001 年,T. J. 克拉克(T. J. Clark)前往蓋 蒂中心訪問研究,停留期間他得以反覆觀 看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的 兩幅名作:《平靜的風景》和《被一條蛇 殺死的一個人的風景》。他細查各式各樣
術往復相對時的奧妙和豐饒,愈是相處, 愈能發現其中蘊藏著前所未能發現之處。 另一方面,這幾乎是瓦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論述藝術 —機械性複製導致 藝術的靈光消失—的反證:在藝術品的物
ART TAIPEI 2014
萊安德羅.埃利希(Leandro Erlich) 《雲朵》(Cloud)。
理特質和空間感知可被完全複製的那日之
個別量體縮小,卻捕捉了雲朵。其實這是
前,接近原作仍是一件必要的行為。閱讀 T.
埃利希在多面玻璃片上以瓷墨畫出雲的形
J. 克拉克記述這次經驗的《瞥見死神:藝
態,層層疊疊,就有了一個自我完成的空
術寫作的一次實驗》,普桑的作品更顯魅
間。有了這件作品,我們可以思考雲,思
力,使人想一睹原作,見識其精妙的筆觸、
考空間,或保持一份單純又漂浮的樂趣。
無法再現的色彩。
色 彩 斑 斕、 規 律 排 列 的 線 條 是 李 希 特
藝術和我們的交往並不形而上,這樣的經
(Gerhard Richter)新近的系列創作,名
驗可以非常實存,雙方關係可以迷人而深
稱便是《線條》(STRIP)。李希特拆解自
刻:重點就在於我們能調動多少理智和情
己以往的抽象繪畫,經程式處理後延長某
感。若僅止於秒鐘便判定我們和藝術的關
一局部色彩,節制的造型是情境也是情緒
係是「我看不懂」,一次奇妙經驗可能就
的轉化及放大。
此流失 —遠看阿根廷藝術家萊安德羅. 埃 利 希(Leandro Erlich) 的《 雲 朵 》 (Cloud),一朵白雲在長方形的盒子裡 懸止不動,總是以大型裝置顛倒觀眾感知 的埃利希,這次換了一個方式,將裝置的
04
05
《簡潔的令人不加解釋的靜寂》是中國藝 術家陳曉雲的攝影作品,兩塊石頭之間夾 著一張避震用的薄海棉紙。標題和圖像造 成多種解釋可能,直觀看來,石和紙之間,
輕重的對比生發出一種微妙、曖昧的張力,
那麼,藝術的交往,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情
蓄勢待發又塵埃落定。若我們願意對陳曉
境?透過收藏家、藝術家、策展人等藝術
雲的攝影創作多一些理解,而非一眼帶過,
重度交往者的實踐,我們可以一窺堂奧。
便會知道他時常從文字出發,據之完成影
環 繞「 收 藏 」 此 一 核 心 命 題,ART TAIPEI
像,再用文字(即標題)重新表述。更多
策畫一系列藝術講座,探求並深化「藝術
的探索,可令我們從作品中得到更多的信
交往」這個行為的樣貌。余德耀(余德耀
息,但也不妨從容以對,就像新朋友,並
美術館創辦人)、施俊兆(資深收藏家)、
不會一次便熟識。和藝術相遇的姿態,借
仇浩然(收藏家)、陳泊文(醫師、收藏
用陳曉雲在一次採訪中的表述:「我們生
家)、皮力(香港西九龍文化區 M+ 博物
活的背景,是一秒幾百萬張照片的時代,
館策展人)等人,從個人到公私立機構的
你應該學會寬容,別再那麼死磕。看誰的
多維角度,談論收藏作為志業、藝術和溝
作品,都樂呵呵地看,我覺得這樣挺好。
通的方式,既反應收藏的實現和任務,也
這是當代藝術的包容性,而不是征服或者
辯證收藏可能開拓的領域—每一組收藏都
統治的意味。」
有特定的指向,有些帶著學術性和藝術史
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線條》(STRIP)。
ART TAIPEI 2014
的追求,有些屬於個人情感、意志及審美 的表現,不同的進路,為每件藝術品賦予 不同的意義和生命。 關於藝術的狀態如何推演,另一組發生於 ART TAIPEI 的藝術講座聚集多樣背景的研 究者及創作者討論。在岩切澪(藝評人) 的 主 持 下, 茂 木 健 一 郎( 腦 科 學 家、 作
親愛的麥克斯, 你在那嗎? 埃里克 —埃里克.波德萊爾《寫給麥克斯的信》
家)及李傑(藝術家)談論科學和藝術的 交會;片岡真實(森美術館首席策展人) 和李明維(藝術家)、黃博志(藝術家)
對於很多人來說,阿布哈茲(Abkhazia)
梳理關係美學的脈絡,參與性藝術中的藝
是全然陌生的名詞。這是一個黑海和大高
術家和觀眾的位置,是否為藝術的交往帶
加索山之間的共和國,迄今不被大部分國
來更多角度?關於亞洲當代藝術在藝術世
家 承 認。 美 國 藝 術 家 埃 里 克. 波 德 萊 爾
界中的位置,侯瀚如(策展人、MAXXI 國
(Eric Baudelaire)曾從巴黎寄信給麥克
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藝術總監)和鄭
辛 姆. 格 文 亞(Maxim Gvinjia), 後 者
慧華(策展人、「立方計劃空間」負責人)
時任阿布哈茲共和國外交部長的。數週之
就 此 交 換 理 論 及 實 踐 兼 具 的 觀 點, 參 與
後,波德 爾收到對方發送至手機的語音訊
ART TAIPEI 亞洲各個區域和國家的畫廊逐
息—信件寄出時,波德 爾甚至不認為最
年增多,在此語境所呈現的繁茂藝術景觀 下,恰可提供一個合宜並適切的解讀提案。
埃 里 克. 波 德 爾(Eric Baudelaire)《 寫 給 麥 克 斯 的 信 》 (Letters to Max)。
06
07
陳曉雲《簡潔的令人不加解釋的 寂》。
終能夠寄達—第二封信裡,波特萊爾寫道:
一個新國家,所以還沒在你們的系統裡登
「試想巴黎郵局的工作人員瞪著地圖直看,
錄。』」我們和藝術的交往,往往像是將
想找出處理這封信的辦法。它用了什麼路
信寄往阿布哈玆—一個新國家—的行動,
線,經過哪些國家?沿途是誰找出辦法,
那裡太新了,所以是一個我們並不熟知的
把信送到你手上?他們的名字是什麼?」
國度,抵達的方式也待確認。正是這些未
這件事促使他在 2012 年完成《寫給麥克斯
知,沒有任何一端可以高高在上,因此使
的信》。這部影像作品裡,鏡頭在阿布哈
雙方位置對等。經由「交往」這個行動,
玆流轉,最主要的人物便是格文亞。一封
藝術所發送給我們的能量及反饋,經常超
一封的信件以字卡形式陸續出現,旁白則
越預期,使遙遠者成為親切,令未知者帶
是格文亞反饋的語音訊息;作品詩意並溫
來啟發。就此而言,藝術的交往、作品之
暖地表現出全球化時代民族國家的身份辯
收藏,便意味著初遇到逐步熟識的過程。
證、跨越地域的善意和相互理解。
這一過程,即是我們充滿期待的每日,也
一段語音答覆裡,格文亞說道:「有時我 到一個國家,拿出阿布哈茲的護照,海關 便問:『這是哪個國家?』我答:『這是
就是和藝術—一個或數個不同的世界— 共在的生活。
經典時刻
與藝術結締良緣 台
北藝博會邁入第二十一年,回首這一路,正是華人藝術市場 扶搖直上的一段歷史見證。在這二十年裡,台北藝博會上出現不
少曾經默默無名,之後大鳴大放的藝術家與作品,每一段都是台北藝博會 與藝術創作之間,不斷締結良緣的故事,細細想來,無不深刻難忘。畫廊協 會揀選幾則讓人回味無窮的案例,在撫憶過往之時,更期許台灣藝術圈在這些經 驗與能量的積累之下,能創造更多值得記錄的經典時刻。
不遺餘力 發揚台灣前輩藝術家 東之畫廊的創立者劉煥獻,從第一屆台北藝博會 就開始參與,見證了台北藝博一路由本土走向國 際化的過程。 劉煥獻從 80 年代就開始收藏陳澄波的畫作。當 時因為 228 的關係很多人不敢談論他的作品,作 品價格自然不高。然而學美術出身的劉煥獻,卻 深知陳澄波作品的美學價值。經過多年的苦心推 廣,到現在陳老在台灣藝術史上的地位已備受肯 東之畫廊曾舉辦「十全十美」聯展,推廣台灣前輩 藝術家。(東之畫廊提供)
定,除了被台灣各大美術館收藏外,也在北京、 上海有巡迴展出,重要性可見一斑。除了陳澄波
外,劉煥獻也在藝博會上不遺餘力推廣其他台灣老前輩畫家,像是曾在台北藝博辦過「十 全十美」台灣老前輩藝術家聯展,讓國外藏家有機會欣賞這些經典作品。 本身也是藝術家的劉煥獻,早再經營畫廊前就與國內多位大師級畫家熟識。他和李梅樹及 其家人間深厚的情感,也常讓外人津津樂道。李大師的家人甚至同意將李梅樹博物館中的 作品出借至台北藝博會展出,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經典。展期間收到詢問與好評不斷,然 而出自於友情相借的畫作為非賣品,也著實讓許多藏家大嘆可惜。 劉老師另外跟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有次幫前輩畫家蔡蔭棠舉辦展覽,原本有個藏家買了 其中一件作品,但遇莫拉克颱風,南部災情嚴重。那位藏家打電話來告知要把作品退了, 買畫的錢要拿去賑災。藝術家的家屬聽了後深受感動,最後決定將畫作送給那位藏家,成 就了一樁美事。 08
09
劉煥獻對藝術的努力不僅在推廣老前輩畫家上,他同時也發掘、培養中、青世代的藝術家。 像在 20 年前,他就將當時不過 30 出頭的韓旭東介紹至台北藝博會。那時會關注木雕創作 的人還屬少數,但 20 多年來的持續經營,加上藝術家自身的創作風格逐漸成熟,現在也奠 定了在藝術市場上的一席之地。
跨越兩岸的情誼 挺過 SARS 危機 早在 1992 年,朝代藝術的劉忠河就將藝術版圖拓展至大陸。在友人的引介下,劉忠河初次 看到畢業於浙江美院的陸琦的作品,當下便決定親自登門拜訪這位不出世的藝術家。在兩 岸交流尚不頻繁的年代,他幾經波折輾轉來到藝術家的故鄉溫州,劉先生的愛才、惜才可 見一斑。那次的造訪開啟了劉忠河與陸琦之間長達 20 多年的合作關係。劉忠河說他們彼此 都很重視也珍惜這段藝術上的合作關係。在 2003 年亞洲經歷 SARS 後,台灣景氣低迷的期 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更加印證了雙方的情誼。由於經濟不景氣的緣故,朝代也受到不 少影響,和台灣相反的是,大陸的經濟狀況卻在那時開始起飛,進而帶動收藏藝術品的風 潮。劉忠河說,當時陸琦看到台灣藝術圈狀況低迷,而身邊又出現不少有意購買他作品的 大陸藏家,於是將當初賣給劉忠河的作品購回,再賣給大陸藏家。劉忠河回想起這一段, 直說相當感謝藝術家在他有困難時 鼎力相助。 另外,劉先生也說很多年前在台北 藝博會買到朱德群的水墨作品,尺 寸是大全開的,這樣的尺寸在市場 上比較少見。近幾年國內藏家對紙 上作品的接受度逐漸增長,當初買 的這幅作品,十年過後也至少漲了 五倍。雖然漲幅不及油畫那麼高, 但至少說明紙上作品還是有發展淺 力的。 朝代藝術的攤位展出陸琦的作品。(朝代藝術提供)
經典時刻
年輕藝術家的曝光舞台 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表示,許多畫廊都會將自己最有名氣的藝術家帶到藝博會 上展示,畢竟藝博會為一個藏家群聚的平台,正是銷售畫作的最佳時機。然而,有 別於他人的操作手法,張逸群一直以來都選擇將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帶到藝博會展覽。 雖然銷售數字可能不如其他畫廊漂亮,但他相信自己的做法以長遠眼光看來是有幫助的。 張逸群說,年輕藝術家需要大量的曝光機會,藝博會就是最好的舞台。拿台北藝博來說, 不但在亞洲歷史最悠久,其吸引來的藏家群多是長久以來保有收藏習慣的階層,對藝術也 有一定的見解,因此好的年輕藝術家,即使知名度沒有那麼高,有品味的藏家仍是一眼就 可以看出優劣。他舉了例子,十幾年前在上海藝博看到中國新工筆藝術家張見的作品,當 下驚為天人,輾轉和畫廊要到張見的聯絡方式。當天晚上即和藝術家碰了面聊天,而開始 了長達 10 年的合作關係。而張見的畫作從 10 年前一張 24 萬,到兩三年前已經漲到 500 萬, 除了說明好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證明了張逸群的眼光獨道。
台北藝博會從 2008 年開始,每 年都會舉辦「MIT 新人特區」, 體新銳藝術家製造曝光平台。 (本刊資料室)
10
11
發現藝術「壓箱寶」的最佳平台 除了第一屆未能參與外,畫廊協會資深顧 問陸潔民老師 20 年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場 台北藝博會。在陸老師心中,台北藝博出 現的經典名品不計其數,很多藝術家都與 藝博會一同成長、成熟。他說 1998 年時 草間彌生受邀至台北藝博,當時已經有名 氣了,只是台灣藏家真正能了解她作品價 值的人不多,因此價位還不是很高。當時, 陸老師僅用了 2 萬元即購入一件 30 分之 17 版的版畫。現在,同樣的作品得用至 少 65 萬才能買的到,漲幅超過 30 倍。除 了草間彌生、趙無極、朱德群等知名度較
1998 年時草間彌生受邀至台北藝博,將草間婆婆的超人氣引 入台灣。(畫廊協會提供)
高的藝術家外,仍有許多實力派的老前輩畫家或中生代藝術家,在市場上及藝術史上的地 位都是穩健成長的。 陸老師認為對藏家來說,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最適合購入藝術品的平台。台北藝博屬於 國際型展會,吸引的不僅是台灣還有來自亞洲其他地區的藏家,因此各畫廊會選在此時將 自己的「壓箱寶」展出。再加上博覽會的參展畫廊皆是通過畫廊協會的評選,多了這層保 障,買家不用擔心會在此買到偽作。 此外,陸老師也觀察到,早期台灣的買家身份多是醫生、律師、建設工師或廣告公司老闆, 近幾年則是多了許多中小企業老闆及台商。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促成台灣藏家將收 藏視野擴展至整個亞洲,對亞洲整體藝術市場的活絡相當有助力。
Dear Art
My Dear Art 文|姚謙
忽然
,在別人的眼中,我是個「藝
從 此 有 了 較 大 的 改 變。 我 開 始
術收藏者」,這個名稱讓我覺
把打動自己的藝術品搬回家、放在
得很不習慣,每回被人如此稱呼的時候總
我的生活裡,當我面對現實生活感到
會讓我尷尬地笑著,不知如何回應,也許
疲乏、感到無力或感到挫折時,總是先放
是這些年來固定在《典藏投資》雜誌寫了
下現實世界的自己,走進藝術的裡面,用
一些我對藝術收藏看法的關係。其實比較
另一個感官、思維和價值去自由地放開自
多的時候我分享的是一個把藝術帶回自己
己。面對經濟能力可及之內帶回家的藝術
生活中的平常人觀點,若是真的仔細來看
品,我珍惜的認為自己只是「暫時」的保
這些分享,真是慚愧,其中沒有太多嚴謹
管 者, 此 刻 自 己 可 以 如 此 近 距 離 去 閱 讀
的學術性、也沒有可以分析推算的投資前
它、感受它,並且延伸閱讀跟它相關的文
瞻性。一轉眼寫了那麼多年了,最大的收
章、書本,這是我熱衷不疲事情,這也讓
穫是與許多觀點相近的人成為了朋友。生
我擁有另一個世界,去換個腦袋、換個心
活四週還是有許多人喜愛把藝術放在生活
情,並且讓我有充足的能量再回到真實的
裡,也感受到跟我相似的喜悅,這就是物
生活裡。就這樣把藝術的閱讀頻繁得像吃
以類聚的原因吧。
飯、睡覺、呼吸般,圍繞在日常生活中,
說實在話,真實的生活裡不順遂的事情大
如今已經很難從我的生命裡拿開了。
過於期待,這個想法往往都因為來自於:
到了中年以後,才更清晰了解到這個世界
自己對於生活的期待與真實的生活之間的
一直不停地在改變,過往你熟悉的事情,
差距所至,面對這些差距我們都可以在各
和你以為不容易改變的事物,都隨著時間
種文化資訊上的閱讀與思考裡得到一些紓
漸漸地與你習慣的預期想像產生差異,也
解與安慰。所謂文化上的閱讀是依每個人
許是世界改變了或是你自己也靜靜地變化
的渴望而定,對我來說:文學、音樂、美
了;過去依然凝結在過去,而現在世界與
術以及電影是最親近的,特別是美術裡的
自己已經帶著不同面貌的存在著和變化
世界,更是我從少年到現在,不憑借目的
著。然而這些改變都應該是好的,如果你
性陪伴我最久的一個愛好了。當我開始入
願意用開放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自
世地明白藝術品是可以買回家之後,人生
己。透過自己在藝術與時代的對照,我始
12
13
終相信改變是必然的,我們無需感嘆,只
挑戰你或著開拓你。體會一個比凡胎之軀
有行動,開始啟程去擴展閱讀,如同陪伴
有限生命更大的世界。
在身邊的藝術作品一樣,它們如時光凝固 在那裡,但是它還有更深的意味值得你用 你的生命經歷去對照與閱讀,同時間,在 藝術的國土裡不斷地去尋找更新的觀念、 更新的邏輯與見解的作品,藝術品可貴的 就是透過另一個生命觀看世界的感想,來
優遊藝術世界對我來說是一件幸福與不可 測之事,這樣的形容有一點像在探險吧, 與一個你以為知道但是又充滿著不可測的 世界之間的關係。是的,藝術是不可測的, 即使是一張掛在自己家中牆上多年,來自 大半個世紀前某位藝術家的創作,隨著自 己在生活中對著它的重複對望,以及相關 的延伸閱讀,最重要的是與自己生命增長 歷練上的對照;一件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它總是會隨著你的演變而有不同思考的延 伸。同時在收藏上也可以隨著自己經歷的 痕跡,拼構出屬於自己生命品味的藝術風 貌,它能對照著你生命的成長。對照實在 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也非常耐人尋味。 每一回我發現自己面對著掛在自己家裡的 作品,沈浸在發呆、閱讀,或著無目的的 思考中,看到自己是如此自由與知足,看 到自己原來一點都不寂寞,因為藝術就在 不遠處,也在我的心裡,它在我的昨日、 也在我的明天,非常親密而忠誠的陪伴著 我。 套句流行語,感恩太煽情,稱藝術為親愛
藝術的閱讀可以讓人體驗許多精神的感悟。 (本刊資料室)
的不為過,my dear art。
Dear Art
非典型之戀 文.圖|黃子佼
2011
年, 我 與 知 名 策 展 人 陸 蓉
我經過這片牆,總是會心一笑,
之老師一起受邀,參與 Art
因為,我擁有了藝術家生命裡美好
Taipei 展內活動的《Herb & Dorothy》電
的一段歷程,而這些作品更帶給我美的
影賞析座談,當時大會在宣傳文章裡,幫
饗宴。
我設計的封號是:非典型收藏者。多年來, 我都感覺這六個字非常貼切,欣然接受。 雖然,大家遇到「非典型」這三字,會略 帶緊張,比如某些非典型病症。因為非常 態,非常理,或非常怪,所以非典型。
《Herb & Dorothy》這部片給我的,與我 自己的收藏意義,大致有三點: 一、人人可接近藝術,只要你有心,願意 投入手邊的資源,量力而為;
《Herb & Dorothy》ㄧ片描述美國收藏家
二、件件藝術都是寶,只要你喜歡,不需
夫婦的故事,或許他們也是非典型收藏者,
模仿別人的收藏軌跡,視如己出;
非貴非富,就用一般上班族的收入,日積
三、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願意,藝術
月累,搭配自己的喜好與判斷,加上對新
家並非高不可攀,也能當朋友,互通
銳藝術家的支持與獨到的壓寶眼光,換來
有無。
許多豐富的收藏,但最重要的是,那兩顆 熱愛藝術的心。畢竟,富豪是少數,多數 人都跟他們一樣汲汲營營,但卻可以因為 藝術而發光。電影裡,描述了許多他們支 持過的藝術家,後來功成名就,作品價值 一日千里,但我更好奇的是,滿坑滿谷, 堆滿家中各角落的藏品裡,還有多少件, 其創作者仍未成名?或有多少件,即使捐 給美術館,也可能因為份量不足而遭辭拒? 但,無所謂!收藏過程,與賞析作品的日 子裡,已深感滿足!如我家中的某面牆, 上面掛了許多無名氣的小作品,但我每當
14
15
一直以來,我出沒各大小展覽,無論知名 度高低,只挑我喜歡並負擔得起的作品, 風格不一,只要能給我新意或感動即可! 我也和一些藝術家變成朋友,彼此鼓勵, 不僅只於藏購的關係。最難忘的一次是某 年我在日本村上隆舉辦的 GEISAI 藝術賽事 裡,買下一個不知名、也沒有得獎的年輕 藝術家作品,只是因我喜歡。價格? 3 千! 而且是 3 千日元!相信連學生都買得起吧? 至今,這幅作品還掛在我臥房裡,天天陪 我入眠。
有趣的是,這張作品曾被我拿來當做 MSN 的頭像,當時一位朋友看見,驚人天人,求 割愛。我覺得不捨,答應上網幫他尋找該位 藝術家,卻杳無音訊。是對方放棄創作了? 改名了?但肯定是沒有等到功成名就,因為 我再也沒看到他的作品出現在藝術展域裡 了!可是,這幅作品卻讓我與友人深深喜愛。 多年來,我就是一個非典型藝術愛好者,耳 熟能詳的古今中外藝術家,我都涉獵,但我 不管拍賣場行情,只挑自己真心喜歡的來欣 賞。藝術這品項,其實跟買車買衣買鞋一樣, 喜歡就是喜歡,不管是 LV 還是 UNIQLO, 喜歡才去買,不要衝動購入!如果人云亦云, 那無論是上萬的 LV 或百元的 UNIQLO,到 最後都是一種浪費。 當然,我也發自內心的喜歡許多舉世知名的 藝 術 家! Jeff Koons、Richard Prince、 安 迪沃荷、梅丁衍、周春芽、岳敏君、劉野、 草間彌生、村上隆、奈良美智等,都讓我著 迷,但許多作品價位遙不可及,然而藉由不 定期的展覽或藝博會,或轉個彎,收集相關 的周邊商品,都一樣可以得到心靈滿足!
家中的某一面牆上掛滿了小作品,無論有名無名, 都是一個與藝術相遇的故事。
Dear Art
至於新銳藝術家,我更加願意支持他們,
都是相對的,你愈怕,它愈
一方面價位合理,二方面他們極需鼓勵!
遠;你愈是打開心胸,它愈能能
這群新瑞多半非常珍惜,甚至後來與我變
給你感動。我相信,多數藝廊與藝
成朋友,並一起創作及參展。多年來,我
術家,渴望受到更多的關注,所以參與
亦收過一些藝術新秀的手繪圖小卡片,或
博覽會是一個很適合的入門方式,在半開
生日禮物小畫作,用來感謝我的收藏與支
放的攤位空間進進出出,在人來人往的人
持,比起我所付出的少量經費,那灼熱的
潮裡隱姓埋名,不必擔心藝廊空無一人安
感謝眼神與真心誠意的交流,更是無價之
靜無聲,又可一次看見許多新秀與知名藝
寶。
術家的精心之作。至於價位?不必擔心,
很多人跟過去的我一樣,不敢推開藝廊的 門,感覺那個白色的空間神秘低調,雖然 多是免費參觀,但就是不好意思打開,甚 至怕自己不夠格進入這個世界。其實世事
量力而為!況且許多小物件,如洪易老師 的小陶瓷作品,四位數就可帶走,還附限 量編號與簽名!比起萬元起跳的時尚精品, 價格相對親切,送禮實惠,自用保值,若 當做親子的美學教育投資,以及朋友間交 流的話題,更是美事一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其打開電視接收新 聞上的怪力亂神,或社群網站上的憤慨抱 怨,你的人生,或許當下不會被洗腦影響, 但那些雜音干擾,絕不會幫你帶著微笑入 夢!所以,試試藝術的薰陶吧!就像我每 次對娛樂圈的媒體與朋友說的:在演藝圈 20 多年,有點膩,需轉換心情與空間。去 看展,與不八掛的藝術人聊創意,如同心 靈 SPA,身心舒暢。再回戰場,更添內在 火力,而且煥然一新。
在日本 GEISAI 藝術祭典上以 3 千日圓購入的小作品。
16
17
前進藝博會
GALLERIES
澄懷.映物 Beautiful Visualization 力於推廣台灣本土優秀藝術家的國泰世華藝術中心,於 2014
致
Art Taipei 特別邀請到王守英、蘇憲法與董小蕙共同展出,此
展同時以「澄懷.映物」為名,期能彰顯三位參展藝術家在創作上 所展現之藝術態度與美學實踐,也表藝術上所追求的高度精神境界。 以花卉與自然風景見長的王守英,筆下的色彩具有高度的流動性與
A02
透明感,作品同時帶有濃郁的印象派繪畫風格,著重光影與色彩的 融合,畫作深具溫柔和諧之朦朧美感。
國泰世華 藝術中心 Cathay United Art Center
創作題材廣泛且不斷力求突破創新的蘇憲法,除注重畫面的嚴謹結 構外,近年來的創作多以豐富的色彩層次簡化形象與輪廓,在寫實 中具寫意奔放之姿。 而以中國哲學思維與美感融入西方繪畫表現的董小蕙,發展出獨具 個人風格的「黑桌靜物」、「老院子」等系列性創作,作品呈現靜 謐清雅的風格,體現自然萬物中所蘊藏之情趣意蘊和生命精神。
D
edicated to promoting Taiwan local excellent artists, Cathay United Art Center particularly invites three artists to participate in 2014 Art Taipei. They are Wang Shou-Ying, Su Hsien-Fa and Dong Shaw-hwei. This exhibition theme is ”Beautiful Visualization”, that is to display the artists in cre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configuration and pursuit of high spiritual level in art. Wang Shou-Ying is good at describing the flower and natural scenery. Although the style of his works is influenced by Impressionism, he emphasizes the fusion of lighting and color. His painting deeply has the pleasant impression of aesthetic harmony. Creating the various topics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Su Hsien-Fa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appearance but also the structure of the paintings. His creations in recent years feature abundant color layer and the simplified image and outline. Integrated with western painting by Chinese philosophy thinking and aesthetic, Dong Shawhwei has developed personal series creations, such as "the Black Table of Still Life" and "the Old Yard". Her works present the quiet elegant style and embodies the natural creation containing life spirit.
18
19
GALLERIES
佐藤公聰 & 李明倫 Koso Sato & Lee Ming-Lun 冠藝術館於 1994 年成立為專業藝廊,經營定位可分為兩個方
名
面:其一為畫廊業務,主要經紀代理台灣與亞洲地區現代
當
代藝術家。此外也成立專業團隊協助公、私部門規畫、策畫藝文展 演活動。本次台北藝術博覽會預計展出兩位代理藝術家:佐藤公聰 與李明倫近期的繪畫作品;他們的作品各具特色的面貌呈現,在國
A06
內藝壇上亦享有相當的知名度與口碑。
名冠藝術館
立體與抽象風格,都對台灣的中青輩藝術家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其
Sunny Art Museum
日本、中國、新加坡、香港等地展出。
佐藤公聰的作品不論是早期的印象、表現主義形式,以及後期的新 自由且鮮明的創作風格,深受收藏家喜愛,近年來陸續獲邀於台灣、
李明倫善用不同的媒材,以組件的方式表現其創作,幾近平面化的 構圖裡窺見不受陳法約束的色彩,以及自在悠遊的筆觸。
S
unny Art Museum was founded in 1994 as a professional art gallery. its oper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fields: one for the gallery business, prime agents Taiwanese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ists. Besides, it also set up a professional team to assis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planning arts exhibitions and activities. Some brilliant paintings of the two artists will be introduce in Art Taipei 2014, Koso Sato & Lee Ming-Lun. Due to the unique style of presentation, they enjoy considerable popularity and reputation in the art scene of the country. Sato’ s works, which range from his early impressionistic and expressionistic styles to later neo-cubist and abstract pieces, have had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artists in Taiwan. Sato's freedom and distinctive style was well received by collectors.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invited to Taiwan,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exhibition. Lee Ming-Lun make good use of different media, in the manner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erformance, her art-works often show as the characteristics by planar composition,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lors, as well as free swimming brushstrokes.
佐藤公聰《桌上靜物》. 60F(130×97 cm).2014。
20
21
GALLERIES
決瀾社與決瀾後藝術現象—龎氏家族在台灣 The Storm Society & Post-Storm Art Phenomenon— The Pang Family in Taiwan 間是 1932 年,龎薰 與友人創立「決瀾社」,悍然宣告「厭
時
惡一切舊的形式,舊的色彩,厭惡一切平凡的低級技巧」,吶
喊出中國近代藝術史上最激昂的不妥協宣言,呼籲藝術家赤裸裸擁
A10
抱「潑辣的精神」,拒絕死板板的「形骸的反複」,要走出「中國
赤粒藝術
「決瀾精神」不死,只是日漸寂寥。然而藝術的熱血與激情是春風
Red Gold Fine Art
的人是龎均,必然的時刻是時時刻刻。
自己的現代藝術」。
野火,在必然的時刻,必然的人手上,吹之又生,焚野燎原。必然
龎均接下父親傳下的火把,帶領深耕藝術領域的家族成員,風風火 火的再現「決瀾精神」:非常潑辣,因為這意味著不顧一切的挑戰 與挑釁;非常寧靜,因為這同時意味著追求內在精神傳承,而不是 華美的世俗光輝。
I
t was 1932 when artist Pang Xunqin set up the Storm Society with his friends and fearlessly proclaimed that they“detest all repetitive established, old-fashioned forms and colors as well as any art which depends on plain technique.”It has become the most uncompromising proclam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of China. It famously asked artists to“work with all our might to reveal the spirit and temper of art”and to refuse“the stale repetition of one form after another”. They decided to build up a new age of their own. The Storm Spirit never dies, it just fades away. However, passion for art is like spring breeze meets wildfire. When the moment has come, and the torchbearer is right, it sparks into flame. The torchbearer is Pang Jiun, the moment can be any“this instant”. 龎銚《黑白與灰之外》.複合媒材、 畫 布.110×330cm 40×40cm 110×110cm.2014。 PANG Yao ” Beyond Black, White, and Gray”, Mixed Media on Canvas, 11 0 × 3 3 0 c m 40×40cm 110×110cm, 2014.
22
23
Pang Jiun takes up the torch from his father and leads family members working in artistic field to revive the Storm Spirit. The spirit is both turbulent and tranquil. While it means to challenge and to provoke beyond boundary, it is also everything about the inner search of meaning and noting to do with worldly glory.
GALLERIES
視覺無限的意境 Unlimited Visual Space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於 1988 年創立的哥德藝術中心,在台灣經濟起飛之時致力於
早
支持、推展台灣前輩畫家的經典畫作;此後一個新時代的流轉,
於 2005 年另成立了旻谷藝術,代理許多具備衝擊藝壇新思想的新興
A15
藝術家。現在這兩個品牌終於並行,以增進藝術涵養為中心理念合
哥德藝術 中心
此次台北藝博會哥德藝術中心將推出兩巨擘,華裔藝術家朱德群與
Goethe Art Center
言而喻。去年甫離世的邱亞才,是近年市場新關注對象。《嫻靜》
力展出,希冀能滿足各方藝術愛好者多樣化的視覺需求。
台灣素人肖像畫家邱亞才。繪畫兼具東方的細膩與西方的狂放的朱 德群,墨暈與墨線奔放合舞,杭州藝專時期備足的深厚底蘊自是不 描繪著一位背向觀眾的女子,落寞的表情與寒色系的洋裝色塊所散 發出的冷冽氛圍,與暖熱背景形成了相當詩意的衝突。
G
oethe Art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8 and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classic artworks of Taiwan old masters on the occasion of Taiwan’ s economic take-off. With a new stage coming, Ming Art Gallery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mainly deals in emerging artists. To enhance the art literacy as our principle, we unite for 2014 Art Taipei, hoping to meet all the diverse visual needs for you. For 2014 Art Taipei, we are devoted to select most supreme artists, a Chinese-French artist, Chu Teh-Chun and Taiwan portraitist, Chiu YaTsai. The artworks’ features of Chu Teh-Chun combine delicate of the East and unbridled of the West. The halos of ink and ink-line show the appearance of boldness and unrestrained, which has revealed his skills since he was in Hangzhou School of Fine Arts. Chiu Ya-Tsai, who passed away last year is the new target that is followed with interest of art market recently. His work “Peace” portrayed a woman who backs toward the audiences with her lonely expression and the cool color of her dress, which in the warm color background contrasts sharply.
唐海文 《禪》 (雙聯幅).壓克力 、紙本. 99.2×69.9 cm.1970。
24
25
GALLERIES
2014 ART TAIPEI 秀藝術
2014
ART TAIPEI 是亞洲藝術平台一場不容缺席的盛事, 「敦煌畫廊 2014 ART TAIPEI 秀藝術」展覽,以台灣
藝術家─席慕蓉、吳士偉、魏禎宏、沈宏錦、曾己議與當代的亞洲 藝術平台交流對話,呈獻給藝術愛好者更多的感動。 席慕蓉(Hsi MuJung ,1943-)詩人、畫家,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
A17
人。師大藝術系、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其繪畫創作 對真、善和美的堅持追求,作品婉約細緻、以花擬人,在畫中荷花
敦煌畫廊 Caves Gallery
的花瓣層層透出淡雅清香、飄逸出塵。近年返鄉蒙古草原,釋放了 積蓄四十年的鄉愁,回首立身於天地間茫茫無際、壯闊的原鄉草原, 故土情懷灌注在其一生繪畫與寫作中更見殷切,其新創作已見當代 感與新風格的轉變。 吳士偉(Wu Shi-Wei,1957-)生於台北市。1979 年國立藝專美術 工藝科畢業,1985 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畢業,1998 年東海大 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吳士偉浸淫水墨世界三十多年,創作呈 現猶如一片淨土吹拂高雅的一縷清風。層層墨韻堆疊於枝葉、青竹、 殘荷和秋菊……,這種光影掩映帶有些許的空氣和靈動,轉化淬鍊 後的高逸韻味,是自然流露的繪畫生命力,這是創作的藝術力量, 亦是生命體驗的意象。
席慕蓉《初夏》.油彩、畫布.50×97 cm.2014。
26
27
GALLERIES
推廣台灣藝術 Promote Taiwan artists 煌藝術中心創立 30 餘年,致力於藝術產業經營,曾開辦敦煌
敦
學苑,首創民間藝術研究及欣賞的講座,開創藝術流行風潮,
並曾出版敦煌藝訊,開設藝術網路拍賣。同時以美術史的眼光整理 中國油畫史,重新發掘湮沒於時代動亂中傑出的藝術家,也期望能
A19
將台灣本土優秀藝術家推向國際,在藝術領域中發揮東方文化與世
敦煌藝術 中心 Caves Art Center
界的互動及影響。 這次將於台北藝博展出數位藝術家的作品。郭雅眉的創作靈感源於 傳統閩南建築,表現出對於生活與創作的矜持與用心。譚行健的畫 作中結合傳統太湖石於當代風格,展現古今美感。施宣宇擅長將古 老雄偉的富裕傳統增添現代的細膩情感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陳 鏗在對藝術諸多元素的深入提煉後,步入了通過眾多油畫家終生努 力而夢想入圍的寫實境界。林麗玲的創作像巴黎午後的咖啡,在多 重味覺中重組了從幸福的甜到苦澀的所有生活的回憶。愛惜台灣土 地的平實畫家洪江波在畫作黃金海岸上表現台灣土地的生命哲學, 運用富含詩意純粹的意境展現那腳踏實地又堅忍不拔的稻穗精神。
C
aves Art Center has over 30 years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With abundant experience in the art market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Caves Art understands the cultures and the specific qualities the art market has in stock. With efforts to promot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Chinese art at a multitude of artistic angles, Caves Art has promoted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gallery aims to promote outstanding artists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is year at Art Taipei, the gallery will present works by several artists including Kuo Ya-Mei, whose ceramic works are inspired b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omas Tan’ s painting combines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and subject matter into his oeuvre. Samuel Hsuan-Yu Shih’ s ceramic sculptures also exemplify the synthesis of timelessness and traditions. Chen Keng’ s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is impeccable in expressing a new level of artistic practice. Li-Ling Lin’ s portraits convey a bittersweet, astute beauty that is nostalgic and elegant as the same time. To Hong Jiang Po, his philosophy is to be down to earth and be thankful for the motherland, which is reflected in his eloquent scenic oeuvres.
林麗玲《小女孩 (1)》.油畫.81×65cm.2009。 Li-Ling Lin “Little Girl No.1”, oil on canvas, 81×65cm, 2009.
28
29
GALLERIES
呈現中國當代藝術 To Present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格納畫廊於 1996 年在上海創立,以其對於藝術的創新、完整
香
及堅持以高品質呈現中國當代藝術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享有
盛譽,現有 40 多位合作藝術家。香格納畫廊目前在上海莫干山路 M50 藝術園區內擁有兩個舊倉庫改造成的空間(香格納畫廊主空間
B06
和 H 空間);2008 年香格納畫廊在北京設立分空間(香格納北京); 2010 年香格納展庫在上海桃浦 M50 園區正式對外開放;2012 年香
香格納畫廊 ShanghART Gallery
格納畫廊在新加坡也設立了新空間。 參與本屆 Art Taipei 2014 的藝術家有:陳曉雲、韓鋒、陸壘、梁紹基、 劉唯艱、申凡、孫遜、鄔壹名、王友身,與張恩利。
S
hanghART gallery was initiated in 1996 in Shanghai. It has since grown to become one of China’ s most influential art institutions and a vital resou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with two spaces in 50 Moganshan Road (Main Space and H-Space), a public warehouse space in West of Shanghai (ShanghART Taopu), a gallery space in Beijing, and a new space in Singapore, and representing over 40 artists. In Art Taipei 2014, we’ re going to present CHEN Xiaoyun, HAN Feng, LU Lei, LIANG Shaoji, LIU Weijian, SHEN Fan, SUN Xun, WU Yiming, WANG Youshen, and ZHANG Enli.
梁紹基《跡(白)》.2006。 LIANG Shaoji “Trace (White)”, 2006.
30
31
GALLERIES
墨妙無前—當代水墨特展 Subtle Ink-Associated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上有一(b. 1916)是日本前衛書道藝術家。一生致力於書法
井
個人化的內心法則,提倡「愚徹」,即放下心中一切世俗的規
範,即可找到屬於本真的自在。作品與同時期紐約抽象表現主義大
B21
師 Franz Kline 與 Robert Motherwell 等人的作品相互輝映,甚至 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西方抽象繪畫中,所缺少的東方元素。作品為
百藝畫廊 Gallery100
國內外各大公立機構收藏。 李華 (b. 1948)對於山水繪畫的造型表現,則是同時具備了北宋 繪畫之中皴法運筆的傳承革新與西方視覺藝術對於光線與空間的理 解。布局之中蒼勁傲然的孤松在兀立高聳的峭壁與氤氳的雲霧對比 之下,營造出特有的幻化絕妙,顯露出表現主義與解構主義在東方 繪畫內斂演繹之中所產生的影響。
I
noue Yuichi (1916-1985) is a Japanese avant-garde calligrapher who devoted his life to showcasing highly individualized inner desiresthrough the medium of calligraphy. He also advocated being “Gutetsu,” which involves transcending common norms to discover authentic existence. The way in which Inoue’ s works add to the splendor of pieces by contemporary New York abstract expressionist masters Franz Kline and Robert Motherwell illustrates how they introduce Eastern elements to Western abstract painting. As a result, the works of Inoue Yuichi have been collected by important public art institutions both at home and overseas. The molding 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by Li Huayi (b. 1948) simultaneously possesses the reforming inheritance of cracked brushstroke in North Sung Dynasty (960-1127 AD)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lighting and space in Western visual arts. In his compositions, an aged unyielding pine tree standing on contrast to the tall erect cliff and the dense thick clouds permeate unique fantasy and subtle quality. It shows the influence of Expressionism and Deconstructionism onto the modesty of Eastern paintings.
井上有一《花》.水墨、日本紙.46×65.5 cm.1970。 Inoue Yuichi “Hana”, Ink on Japanese Paper, 46×65.5 cm, 1970.
32
33
GALLERIES
侯玉書的意識遊戲房 “Game Room of Consciousness” by George Y. Ho
今
年非畫廊推出侯玉書全新創作─意識遊戲房。侯玉書的作品
並不追求觀看第一瞬間的視覺震撼。他的畫面色彩大都純淨、
細緻、中和、無火氣。畫面生成的圖像往往介乎抽象與具象之間。 整體氛圍寧靜、閑定、不張揚。觀者如不定下神來靜靜觀看,往往
B34
不得要領。由此可見,藝術家對自己的創作抱有高度的自信。侯玉 書從不懷疑自己的藝術天賦。他的圖式具有一定的自發性語言特色,
非畫廊 Beyond Gallery
有章法,卻又隨性。他的畫面布局往往舉重若輕,條理清晰。各個 層次的符號深淺分明,節奏舒緩平順。畫面上各個視覺元素卻彼此 關聯、互相呼應,絲絲入扣,構成一種井然有序的和諧美感。他敷 色較薄,使用的畫布也多是薄薄的聚酯纖維(polyester)無紡布料, 其細密網格具有很好透氣性,與壓克力顏料的質地與絹印色彩的圖 元十分般配。畫布與色彩的選擇,也使藝術家盡可能摒棄各種顏色 混合堆積與多層面反復疊壓的手法。 對於侯玉書而言,其創作生涯已然進入了另一階段,創作並不是尋 找解答的過程,也不是追求結果的手段。所謂的藝術,應該是「去 接納無限的可能」,對他而言,唯有自由,才能做出真正的選擇, 而藝術創作也理當如此。
F
or the 2014 Art Taipei, Beyond Gallery presents a brand new painting series by George Y. Ho, entitled “Game Room of Consciousness.” George Y. Ho does not strive for visual shock at first glance with his artworks. His palate is pure, clean, delicate, neutral and non-aggressive. His imageries are often between abstraction and the figurative, with an overall atmosphere of quietude, ease and restraint. Without spending time doing some focused viewing, the viewers would have difficulty grasping the main points. It is a sign that the artist is highly confident of his own creations. Ho has never 侯玉書《意識遊戲房 #01》。 doubted his artistic talents. His tableaus contain certain impulsive George Y. Ho “Game Room of visual vocabulary, instinctive yet orderly. His composition is always Consciousness#01”. seemingly effortless and very consistent: symbols at each layer are clearly and well-arranged while the visual rhythms are easy and smooth. The separate visual elements in the tableaus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respond to each other tightly and without lag, forming an orderly and harmonious aesthetic sensibility. He often applied colors thinly on canvas of thin, nonwoven polyester fabric. The finely gridded polyester fabric lends a translucency that matches well with the texture of acrylic pigments and the silk-screen patterns. The choices of canvas and color also allow the artist to forgo techniques such as mixing and heavy impasto layering, which results in brushstrokes and color application that are clean, well-executed and to the point. Ho apparently has entered the next stage of his creative life, where art creation is not about looking for answers nor some means to an end. Art should be about “receiving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him, making true choice comes only with total freedom, and art making is no exception. 34
35
GALLERIES
用心台灣.進出亞洲 Taiwanese Diligence - In and Out of Asia
A
RTDOOR 藝 境 畫 廊,2008 年 開 始 以「 藝 境 工 坊 」 提 供 藝 術 品修復服務,協助藝術家策展及藝術品經紀。2011 年成立畫
廊部門 ARTDOOR Gallery,作為長期展出國內外優秀藝術家作品 的據點。2014 年前進大內藝術區,坐落於內湖科學園區瑞光路的
B39
ARTDOOR 新展館於 10 月正式開放。
藝境畫廊
「劉國松東南亞巡迴展」,將於 2015 年於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ARTDOOR Gallery
於台北藝境畫廊、北京今日美術館、元典美術館展出。
藝境畫廊近期較大型國際展覽計畫有與新加坡 MoCA 共同策展的 展出。緊接著是旅法台灣藝術家「傅慶豊 35 年創作展」,2015 年
藝境畫廊於 Art Taipei 2014 推出八位當代藝術家──黎志文、靳杰 強、馮君藍、傅慶豊、侯俊明、謝岱成、張瑞頻、崔永嬿之新作, 並於內湖瑞光路 ARTDOOR 新館推出「當代水墨靳杰強個展」,博 覽會期間 11 月 2 日晚間舉辦「藝境夜未眠」貴賓活動,詳情請至展 位 B39 洽詢。
A 傅慶豊《持花女子》.油畫、畫布. 70×55 cm.2013。 Alixe Fu《Woman Holding Flowers》, Oil on canvas, 70×55 cm, 2013.
RTDOOR Gallery started as“ARTDOOR Workshop”in 2008 to provide art restoration services and assistance to curators and brokerages. In 2011, the gallery division, ARTDOOR Gallery, was established as a long-term base for talen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artists to exhibit their works. In 2014, ARTDOOR entered Taipei Arts District. Located on Ruiguang Road in Neihu Science Park, the new ARTDOOR exhibition center will officially open in October. ARTDOOR Gallery has been recently working alongside Singapore’ s MoCA to curate a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project, Liu Guosong Southeast Asia Exhibition Tour, opening in 2015 in Singapore, Indonesia, and Malaysia.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is event, Taiwanese artists living in France will participate in Alixe Fu 35 Years Art Exhibition, which opens in 2015 at Taipei’ s ARTDOOR Gallery, Beijing’ s Today Art Museum, and Yuandian Art Museum. At Art Taipei 2014, ARTDOOR Gallery will be introducing the new works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tists - Lai Chi-Man, Kan Kit-Keung, Stanley FUNG , Alixe FU, Legend HOU, Hsien Tai-Cheng, Chang Jui-Pin, and Tsui Yung-Yen. In addition, the new ARTDOOR gallery on Ruiguang Road in Neihu will be hosting Contemporary Ink Solo Exhibition of Kan Kit-Keung. During this exhibition period, A Sleepless Night for ARTDOOR VIPs event will be held on November 2.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contact Booth B39.
36
37
GALLERIES
李光裕之「空」“Void” by LEE Kuang-Yu
2012
年,「采泥藝術」畫廊正式成立,以「獨家經紀藝 術家」為主要經營方向,致力於發掘兼具東方思想
底蘊與西方經典技法的藝術家。采泥以美術館規格策劃展覽與評論 機制,援用學術性論述詮釋藝術家的創作本質,完整體現藝術品的 文化厚度。2012-2014 年,采泥走遍台灣各地的藝術博覽會,關照
C06
全台藝術愛好者的需求,並在 2014 年 8 月與台北 101 合作,策畫 Gallery 101 開幕展「台灣藝術經典展」,讓美學走入生活,將藝術
采泥藝術 Chini Gallery
送到需要的地方。未來,采泥將邁向亞洲,經營當代藝術的國際觀 點,打造出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新藝術品牌。 采泥藝術也將於 Art Taipei 2014 展出「空─李光裕 2014 大型新作 首展」,包含「空行」、「思維」、「伏心」三件大型新作,呈現 李光裕不同過往的創作風格,更趨成熟的雕塑技法。輕薄鐵片營造 出厚實的造型量感,是藝術家以無執的有機性發展創作的無限性, 不斷攀越創作高峰所展現的氣勢與魄力,震撼人心,精彩可期。
T
李光裕雕塑景觀園區。
he Chini Gallery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2012 with a primary business philosophy that seeks“exclusive worldwide agency”. Discovering and promote artists who combine Eastern thinking with Western technique. Chini’ s team of art experts form an art museum grade exhibition and criticism mechanism to express the cultural depth of artworks. During 2012-2014, Chini encompassed exhibitions held across Taiwan. This August, Chini also curated The Exhibition of Taiwan Master Art Works for Gallery 101, which is located in Taipei 101. In the future, Chini plans to continue expansion by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creating a unique Asian Art Co-Prosperity Sphere. Chini Gallery is holding Void : LEE KuangYu 2014 Large-scale Artworks Solo Exhibition at ART TAIPEI 2014, declaring a new way of artistic thinking in his personal creations. The artworks, Empty Procession, Subduing, Thinker, are expected to be exhibited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Art Taipei 2014. The majestic and giant sense of volume of these sculptures will create a huge visual impact on site. Light and heavy, simple and complex, Lee freely shuttles in the world of relativity. It is how artists use the non-stubborn organicity to develop infinity in creation.
38
39
GALLERIES
推介中國當代藝術 To Promot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賽畫廊於 2003 年在上海創立,董事長蔡彭城先生累積了多年
奧
的收藏經驗,以專業、當代的眼光和為藝術家、藏家做好服務
的態度經營畫廊。致力於當代藝術的推廣,舉辦過多次在中國有影 響力的展覽如「松江寫生」、「考工記—蘇笑柏作品展」、「放逐
C08
天堂—何工作品展」和國際展覽如「失控的螞蟻—王小松作品歐 洲巡迴展」、「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等,每年參加國
奧賽畫廊 The Author Gallery
內外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並幫助家境困難的優秀青年藝術家求學深 造,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A
uthor Gallery was built in 2003 by Mr. Cai Pengcheng.
He had been a collector for more than 10 years before gallery’ s opening. We insist professional and contemporary style, to keep hypersensitive eyes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o have good service for our customers. Author Gallery takes part in many important art fairs in China and aboard every year, also held some influential exhibition such as‘Kao Gong Ji- Xiaobai Su’s Art’,‘Exiled in Heaven- He Gong’ s Art’etc. Honorably, Mr. Cai helps some young artists taking up advanced studies overseas, gives them support in his power.
向慶華《無題》.亞麻布、油彩、木條. 120×165cm.2014。 Xiang Qinghua “Untitle”, oil on linen, wood, 120×165cm, 2014.
40
41
GALLERIES
推動華人現當代藝術 To Introduc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凱旋藝術空間由李蘭芳女士於 2007 年在 798 藝術區創立,
藝
作為亞洲私人收藏和公共收藏重要的顧問機構,獲得了多方的
讚譽和殊榮。凱旋持續呈現展示二十世紀中國現當代藝術,致力於 實現成為亞洲地區頂尖畫廊領袖的使命。七年來凱旋呈現了高品質
C09
的展覽和專案,為中國藝術市場的規範化不懈的努力,力圖為藏家 和收藏機構提供切實可靠的名家傑作來源和顧問鑒定機制。本次台
藝.凱旋 藝術空間
北藝博會凱旋帶了李戈曄、李關關、李軍、馬兆琳、王濛莎、張天
Triumph Art Space
換成現代的藝術語言,跳出了原有的平台。同時展出的還有何傑、
幕和周雪等在中國新水墨的領域裡備受矚目的藝術家作品,他們秉 持著自己特有的思考邏輯及觀點,他們將傳統的中國媒材成功的轉 劉政新、張凱等作品風格獨特,深具潛力的藝術家作品,相信在本 次藝博會中凱旋將給您帶來別樣的視覺享受。
T
riumph Art Space was founded by Ms. Li Lanfang at 798 art zone in 2007. As a leading consulting organisation for private and public collections, Triumph Art Space receives many compliments and honors. Triumph Art Space has been insisting in demonstrating Twenty Century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achieving the mission of being top gallery in Asia. For these yesrs, Triumph Art Space has been working on regulating Chinese art market, and offering reliable masterpieces and consulting. Regarding Art Taipei 2014, Triumph Art Space is going to introduce Li Geye, Li Guanguan, Li Jun, Ma Zhaolin, Wang Mengsha, Zhang Tianmu, and Zhou Xue, who receive a lot of attention in the territory of New Chinese Ink Paintings. With their own special logic and viewpoints, they trans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um to contemporary artistic languages successfully. That is, they have bumped out the ordinary platform. Meanwhile, works with ordinary potential by He Jie, Zhang Kai and Liu Zhengxin will also be displayed as well. To be concluded, it is convinced that Triumph Art Space will definitely bring audiences brand new visual experiences.
王濛莎《鴛鴦》.紙本設色.58×70 cm.2014。 Wang Mengsha "Mandarin Duck", Ink and Color on Paper, 58×70 cm, 2014.
42
43
GALLERIES
島風文誌 The Island Says 21 屆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尊彩藝術中心即將展
第
出林宏信、黃頤勝、胡朝聰、王建文、蔡潔莘、吳耿禎、徐薇
蕙等七位台灣當代藝術家。 展覽作品包含平面繪畫及複合媒材立體雕塑作品。 藝術家以個人的生活經驗及內心感知現世氛圍,建構出期待中的理
C11
想境界,不再局限於固定的創作材質或表達方式;這是新世代充沛
尊彩藝術 中心 Liang Gallery
的生命力與獨特的美學觀點。 參展藝術家中多位具有豐富國際參展的資歷,作品廣為全球重要機 構及知名藏家收藏,足以展現出台灣當代藝術多元的藝術語彙與興 盛的創作力。 尊彩藝術中心特別規畫寬闊的展場,詳盡的藝術家資訊及獨家展覽 專刊出版,提供給藏家最完善的藝術欣賞體驗。
L
iang Gallery is very glad to take part in 2014 Art Taipei. Following last year’ s astonishing experience, this year we present 7 artists, including LIN Hung-Hsin, HUANG Yi-Sheng, HU Chau-Tsung, Leo WANG, TSAI Chieh-Hsin, Jam WU, HSU Wei-Hui. This year’ s exhibition encompasses oil paintings and mixed media three-dimensional sculptures. The presented artists combine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inner perceptions to construct an expected ideal state and they do not confine their creation to fixed materials or regular ways of expression. The artists presented in this year’ s exhibition have an extensive record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and their art works are in collections of globally important institutions and well-known collectors. They all use a rich and unique artistic vocabulary what indicates the diversity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aiwan. Liang Gallery offers a wide exhibition space, detailed artists information and special publications on exhibitions what brings to collector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rt appreciation experience. 林宏信《聽,不聽 》. 油彩、畫布 .130×162 cm(100F).2014。 LIN Hung-Hsin《Listen, but don't Hear》, Oil on canvas , 130×162 cm(100F), 2014.
44
45
GALLERIES
成為中國藝術家的「知音」 To be a "bosom friend" of Chinese talents 草地畫廊成立於 2013 年,是一家致力於展示與推廣中國當代
芳
藝術,發掘新銳藝術家,並與不同國家民族的當代藝術進行交
流和對話的綜合性連鎖畫廊。畫廊分別於北京、上海、香港設有不 同藝術空間,力求為藝術家們提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氛圍內的展
C18
示及推廣平台,促進國家及地區間文化與藝術的交流與對話。芳草 地畫廊善於建立藝術收藏家、藝術愛好者以及不同領域熱愛藝術的
芳草地畫廊 Parkview Green Art
企業、個人與藝術家們之間的溝通的橋樑,實現藝術無界限溝通。 秉承「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中芳草即知音的寓意, 芳草地畫廊希望成為中國藝術家的「知音」,並努力將中國青年藝 術家的新聲音、新創造傳播至世界。 本次參展藝術家有:李暉、鄭路、由金、那危、王孟飛、范曉妍、 侯忠穎、傅作新、毛栗子。
F
ounded in 2013, Parkview Green Art is a comprehensive chain gallery dedicated to exhibiting and promoting contemporary artworks in China, as well as to discovering emerging artists. The branch galleries in Beijing, 798 Art Zone, Shanghai, aim to offer artists a platform with different local featur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so as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in art and culture. The Gallery makes it possible for communication to take place across different borders, connecting artists with art collectors, amateurs,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fields. "Most willow catkins have been blown away, alas! But there is no place where grows not the sweet green grass", as is said in a Chinese poem where "sweet grass" becomes another name for "bosom friend". The Gallery hopes to be a "bosom friend" of Chinese talents, and to broadcast new voices and spread creative artworks of the new Chinese artist generation across the world. In art Taipei 2014 we want to introduce: Hui LI, Zheng LU, Jin YOU, Wei NA, Mengfei WANG, Xiaoyan FAN, Chungying HOU, and Tsohsin FU, Lizi MAO.
侯忠穎《眼界-幽谷》.布面油畫.162×130cm.2010。 Hou Chung Ying "View - Glen", Oil on Canvas, 162× 130cm, 2010
46
47
GALLERIES
童年是生命的底色 Childhood is the base color of life 像對著被燒熔的玻璃 我們將底色的寂艷吹進生命 As if the melting glass we’re facing We blow loneliness and brilliance of base color into our life
C19 菲利浦畫廊
法國女雕塑家瓦兒 Val(1967~ )
Philippe Staib Gallery Taipei
瓦兒深刻地傳遞出
透過藝術家被靈魂引領的手
孤寂、幻想、尋求愛、渴求 與他人產生連結等感受 Through the hands of Artist that are led by her soul Val profoundly expresses Loneliness、fantasy、seeking for love And longing for connecting with others
他靜靜等待 他在等什麼呢? 等得到嗎? 時而畏怯,時而無懼,命運向來不給答案 但靜靜地等吧! 所有困惑終將因那看不見的撫觸而覺醒 Waiting He waits there, serenely, What does he expect ? Will his expectation be fulfilled ? Questioning his destiny, phase off doubt and audacity ! Hopeful interiority. 瓦兒《等待 II》.L74×H65×D26.5 cm.2013。 VAL “Waiting II”, L74×H65×D26.5 cm, 2013.
48
49
GALLERIES
黎明計畫 Twilight Plan
黎
畫廊今年主推專注於抽象畫領域的中生代藝術家李奉,以及新 生代兩位藝術前鋒朱書麒、駱志豪。李奉的抽象畫呈現豐富的
肌理與高度的視覺張力,讓觀者強烈感受到藝術家由內而外詮釋自我 生命的美學觀。畫面有著動中求靜的微妙平衡,藝術能量內蘊強大, 似乎隨時可能衝破形色界限,噴湧出一個無限可能的存在世界。
D30
2014 Young Art Taipei 新潮賞評審獎得主朱書麒,他的油畫作品帶
黎畫廊 Lee Gallery
有象徵意涵,營造一個特殊的畫面情境,藉以諷喻人群中的自我意識 與社會現象。畫面處理逼真細緻,凝聚出一種獨特的視覺魅力。駱志 豪的當代水墨畫透過水草、魚,浮萍等大自然的元素反映個人與現實 生活的連結。探討水墨在紙本或絹布上的細膩變化,以墨色的明暗和 高低差,透露心境上的起伏。 壹計畫今年進入第五屆,會場除了入圍者的 120 件 1 號作品展示之外, 還將推薦陳科偉、吳翠玲、丁柏晏、許書魁、張玉穎、雷悌、馮雯琳、 陳彥智、陳亞林等新銳藝術家,展現黎畫廊開創黎明邁向未來的新氣 象。
T 朱 書 麒《 異 界 風 景 — 掠 奪 者 的 加 冕 》. 油 彩 畫 布.53×45.5cm. 2014。 CHU Shu-Chi “Outsider landscapeCoronation Marauders”, Oil painting, 53×45.5cm, 2014.
his year, Lee Gallery mainly focuses on the Mesozoic era artist, LEE Feng, which specializes in abstract painting, and two Cenozoic artists, CHU Shu-Chi and LO Chih-Hao. Lee Feng’ s abstract paintings presents a rich texture and a high degree of visual tension, allowing the viewers to feel the str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 s aesthetics of own life from inside out. The picture has a subtle balance where quiescent can be seek in a moving act, powerful intrinsic artistic energy, seems like its possi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form and color at anytime, Spurting out an infinite possible existence world. CHU Shu-Chi, the winner of Young Art Jury Award, 2014 Young Art Taipei, his paintings has a symbolic meaning, creates a special situation picture, so as to allegory the crowd’ s self awareness and the social phenomenon. Realistic and detailed picture processing, cohere into one kind of unique visual appeal. LO Chih-Hao’ s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s through the elements of water plant, fish, duckweed and other nature, reflects the link between personal and real life. Probing the delicate changes of ink in the paper or silk cloth, using the ink’ s shading and the height difference, revealed the ups and downs of mind. This year, Project One enters into its fifth year, other than displaying the 120 finalist 1F works in the venue, will also recommend Chen Ke-Wei, NG Chui-Ling, DING Bo-Yan, HSU ShuKuei, CHANG Yu-Ying, LE Ti, FENG Wen-Lin, CHEN Yan-Zhi, CHEN Ya-Lin and other new artists, representing Lee Gallery marching towards to the future with a new scene.
50
51
GALLERIES
藝術走進生活 Let art enter your life 立於 2012 年的伊日美學,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秉持「讓
成
藝術走進生活,使生活充滿藝術」的目標前進。本次媒合新人
特區中以裝置計畫形式的藝術家,吳建興與紀紐約,兩位藝術家創
MIT Y10/Y11 伊日美學 YIRI ARTS
作皆源自對日常的獨特觀察,善用獨具個人特色的創作語彙關注社 會與生活緊密結合,期許帶給本次藝博更加豐富的觀展經驗。 伊日目前在台北、台南有五個不同類型的複合型藝術空間, 此外在 台北 101,持續推行「藝術櫥窗計劃」將台灣的藝術家介紹給國際, 也將于年高雄藝術駁二特區與台中成立結合藝術圖書館的完整畫廊 空間。同時 思考在走出畫廊固有空間外的展覽模式,透過每年 11 月舉辦國際型藝術活動「Free Art Fair 藝術自由日」, 將藝術自由 的融入各個場域,不限創作類型、不限國籍、不限年齡,使藝術更 被自由開放的被看見。 明年也將帶著台灣藝術家前進歐洲參加西班牙 Art Madrid、瑞士 Basel Liste、倫敦 Art15 與新加坡 Art Stage、東京藝博與釜山藝博。
Y
IRI Arts is a renowned Taiwanese art brand focusing on promoting and developing young artists both Taiwanese and international. Through curation, public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art fairs, YIRI showcases the vitality and energy of young artists’ creations. YIRI ARTS operates an independent gallery in the city of Kaohsiung, five mixed-use café gallery spaces in Taipei and Tainan, and has a notable presence in Taiwan’ s most distinctive landmark: Taipei 101, promoting the ongoing “Art Showcase Project”. Our goal is to liberate 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static gallery, bringing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to all realms of life. In this spirit, we will be hosting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Free Art Fair” in November; all art forms, all nationalities, all ages welcome. Let art enter your life, fill your life with art. 紀紐約《三角桌》,2013 NEW-YORK, CHI“Triangle Table”, 2013
52
53
焦點藝術家
余承堯 回山靈有情
余承堯《登華山千戶幢》. 95×41 cm.1993。
余
承堯一位橫跨近一世紀的水墨大家,以生命體驗走訪山水的走勢與結構,以記憶與情 感渲染天地的更迭與奧妙。獨特的「亂筆」刻畫出群山峻偉與奇石態勢,層層賦彩讓
山巒更延綿有致。 余承堯傳奇的前半生歷經軍旅生活與商場歷練,走遍大江南北,讓他看透世事而後半生甘 於隱逸山林潛心創作。也正因為如此,「山水」這個客體對他來說蘊涵的是一種源自軍事 「地形學」的深刻觀察,是對故鄉濃烈的思念,更是對世外桃源的嚮往。東方美學中所謂的: 「立象以盡意」,余承堯獨創的「山水」圖象符號,承載了各種層次的意境與內涵,除了 他個人對世事的感悟,國際著名藝術史學家暨藝評家李鑄晉(註 1)論到余承堯存在的社會意 義,推崇其各時期的作品反映了台灣自五、六〇年代至八〇年代的社會變遷與文化現象。 如沉穩壯闊的山巒層疊結構,表達的不僅是歷史賦予時人的沈重,也是他最綿密的省思; 有他濃厚的鄉愁,也有它對山水不同階段的體會。 余承堯自五〇年代開始創作至九〇年代辭世,畫風歷經多次演進與變革。 早期(約六〇年代)山水被董思白稱為「圖經式的奇景大觀」,以畫面大塊分割,樸實筆 調加上繁複綿密的點線用筆,塑造形體氣勢與動態,重視結構與韻律化,而山形相對素樸 與個性化。多為水墨為主,黑白對比強烈,若彩墨則筆法細密層層渲染,用色清雅。內容 以憶寫親自走訪過的風景,而以懷舊和鄉愁為主要題材。 中期(約七〇年代)之後,「層次」經營成為他精進的主軸,結構連綿、形體豐富但空間 關係清晰而引人入勝。輕重明暗與結構性的對比美感均能靈活運用與統合,用筆上較自由 豪放,講究整體層次和筆墨調和。除水墨外,賦彩主要用青綠一色,彩墨交融、重覆繪染。 風格如倪再沁所言從「雄奇走向堅實」。創作題材或許受到台灣鄉土文學思潮的激發,除 54
55
左:余承堯《登華山千戶幢》.95×41 cm.1993。 右:余承堯《銳峰未破天》.121×57cm.1977。 華山的獨特與險峻為余承堯最喜歡的主題之一,更是少數以詩 詞與繪畫反覆憶寫的題材。余承堯自幼研習書法,楷書行書與 草書皆有所成。本幅作品是余承堯以九十五歲高齡完成的楷書 作品,尤為難得。樸拙的筆法展現出歷經青壯年時的秀麗行草 至豪放狂草最後走向晚年返璞歸真的情懷。
憶寫大陸山水,也融合了台灣本土的風光。一 方面符合主觀詩意、同時師法山水客體的自然 風格,心態較從容澹泊,也都反映在他的作品 上。 晚期(約八〇年代)風格從「沉鬱再回到稚 拙」,色彩繽紛、用色加入三原色鮮明搶眼、輕重、緩急掌握恰如其分。用筆疏朗、返璞 歸真、少有堆疊,往往水墨或彩墨並施,畫面活潑生動。似乎反映了台灣當時文化蓬勃與 社會經濟的繁榮。 家畫廊對余承堯的作品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收藏歷史,藏品數量更是首屈一指,長期以來致 力於余承堯作品的賞析與推廣教育。在畫廊即將邁入二十五年歷史的里程碑之際,將在今 年於藝博會與家畫廊舉辦余承堯個展。並邀請曾肅良教授於十一、十二月在家畫廊舉辦鑑 賞講座。2015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將以余承堯作為開館六十週年紀念展。 而本屆藝博會主要展出余承堯水墨與彩墨類高峰期(七〇與八〇年代)的精品,以及九〇 年代歷經歲月洗鍊的書法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余承堯的書法皆為其對生命感悟的詩作。余 承堯一生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自幼研習書法而後創作詩詞,自成一格,對南管的研究更是 頗有建樹,是近代少數詩、書、畫、樂兼備的藝術家。余承堯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其有文 人山水的深厚底蘊為基礎,再以意境與憶寫構局,以獨特筆法與結構堆疊層次。余承堯主 張師法自然寓景抒懷,反對一昧空洞的臨摹或矯揉造作,認為意境與結構,寫意與寫實不 可偏廢。我們從他的《題畫》一詩(註 2)便可得知他的創作理念與人格特質。我們在介紹余 承堯作品的同時,更期望能將其德馨與文人品格推介給大眾。 (文
孫維瑄,法國巴黎第一萬神殿索邦大學藝術學博士,國際藝評人協會國際會員)
註: 1. 李鑄晉,《遲開的花朵—余承堯》(代序),石守謙(編)。《千巖競秀余承堯九十回顧》,台北漢雅軒, 1988 年,第 7-14 頁。 2. 『題畫』(節錄):創作憑誠意,真情自啟通;空靈千古論,具象一家風。景物形骸外,山川變化中; 雲烟輕亂筆,重處在交融。 | 代理畫廊 |
A04 家畫廊
焦點藝術家
徐凡軒 淼淼─台北藝博主題展
淼淼
─徐凡軒主題展, 是凡軒旅居日本多
年後,近期在台灣最重要的一 次展覽。筆者有幸替他操刀書 文,深感責任重大,是以滿心 忐忑與戒慎,期盼能透過文字 精準地捕捉其創作內涵。 「淼淼」語出唐王建 《水夫 謠 》:「 逆 風 上 水 萬 斛 重, 前 驛迢迢後淼淼。」從字面上看, 「淼淼」是由六個「水」所構成,
徐凡軒《震耳欲聾的寧靜》.繪具 雲母、麻紙.F120.2014。
是有水勢浩大之意,也有蒼茫 渾沌之感慨。他以綿密卻清淡的筆觸,細數浪潮捲起千堆雪之勢,如萬馬奔騰、浩浩蕩蕩, 光氣勢就足以震人!但更讓人深刻的是超乎形式之外的、一種純粹而精微的藝術成分,因 此筆者以為欲理解凡軒豐富創作思路,當可從幾個面相來探索:
一、創作體裁 這次個展他以「水」為主軸,即非常有意思,因為水是流動而難以捕捉的,是有形卻又無 形的,如恆河之沙、眾象皆象,以此切入令人玩味。水的柔軟,可以是蹣跚、順勢、激盪、 迂迴,相信凡軒以此為主軸,勢必是這幾年的歷練中,一種心境面對生命的直觀的反映。
二、美學意識 為了創作,凡軒對東方美學下了很多功夫。他的創作形式,已經推到「尚意」、「尚簡」、
56
57
徐凡軒《LUNA SEA》. 岩繪具、麻紙.100F.2011。
「尚自然」的境界。往往一幅作品,單純到僅是一個浪頭,一個渦漩……,極簡篇章卻絲 毫不減損畫面豐富,無垠無相,反而更添無限想像。
三、寫實中的寫意情境 凡軒將可視的風景作為一個表達的整體,透過形體的純化,試圖跳脫空間的框架,而將造 形、聲音、時間彼此交織相容,讓人似乎隱約聽見忽而遠、忽而近,稀微而低頻的海潮聲。 恰如僧侶輕盈腳步、空谷涓流,與觀者心跳脈搏相契相連。
四、東方氣韻 這幾年東方思潮、特別是現代水墨觀念抬頭,再觀照凡軒這次帶回來的系列作品,似乎可 以鏈結這股潮流與趨勢,尤其以凡軒新穎氣象,在國內實屬罕見。或許是個人特質之故, 他創作手法相當細緻,在幾乎不著痕的筆墨中,慢慢堆疊、層層暈染,形成一股莫名的氣 勢,就像用筆刀鑿出來的深刻,令人相當動容。自己喜歡他的作品,凡耐看而雋永的作品 條件需要很多,而他、都兼具了。 這次鶴軒藝術 HoHoArts 在台北藝博舉辦他個人重要的展覽。相信必能如他的畫作,淼淼 掀起一股巨浪,敬請各位朋友拭目以待!(文
賴添明)
| 代理畫廊 |
A11 鶴軒藝術
焦點藝術家
詹喻帆 論創作之「構圖思維」與「視覺語彙」
在
詹喻帆的創作中,其大部分的作品皆是以人物為主體,並且置身於大場景中。詹喻帆 所學的繪畫是承襲西方的,尤其喜愛古典的構圖,畫面的構圖經營就如同是在建造一
個建築物,將畫面中的物象有所組合、配置和整頓,面對各式各樣的繪畫性的問題時,再 透過繪畫的過程中逐項進行調整。
一、構圖與情感 情境寫實的創作者,許多時候往往需要比其他寫實類型的創作者,擁有更高段的整合能力, 宛如一位舞台劇場的導演,《月球上的曙光》畫面中樂團的成員皆以正面的方向迎接畫面 中左前方的曙光,團員中眼神的方向一致,象徵團體的目標一致,團員的身體方向與電影 座椅的方向呈現水平,在構圖中造成視覺向兩旁展開,而其高低不同的動態起伏,與所持 的樂器及衣著不同,也體現出不同的個性特色。
二、古典之幾何構圖 《救援任務》中以「井字構圖法」將垂直與水平面各分三等分,因此產生四個交會點,將 觀者聚焦於人物的目光處,同時也關注肢體語言,讓觀者按照他構思的線索來瀏覽畫面; 除此之外也採用了「輻射線構圖」,以被捆綁的雙手為輻射線的軸心,讓視覺在瀏覽完肢 體的動作後,注意力最後皆集中到捆綁的雙手,營造出整體畫面的緊張感。
三、物體與空間的關係 俄羅斯美術教育家契斯恰科夫(Pavel Chistyakov,1832-1919)曾說:「任何立體的形 都是由許多相互聯繫的透視變形的平面組成。」詹喻帆是一個大場景構圖的藝術家,因此 「空間塑造」顯得十分重要,時常需要透過主觀的觀察來處理客觀的事物。《皇冠爭奪戰》 中三名女子與背景之間的空間關係,即是透過背景與人物輪廓的虛實處理,人物的部分刻 劃的細膩,而輪廓線外的背景則透過覆蓋、降調子、模糊輪廓,或介由體感、質感、量感
58
59
左: 詹喻帆 《月球上的曙光》. 120F(130×194 cm). 2013。 右: 詹喻帆 《維納斯 3》. 100F(130×162 cm). 2014。
特徵的「弱化處理」,以達到空間之遠近,而物體的不同遠近則藉由弱化處理的程度差異 來表達,且背後物體的顏色也向背景色靠近。
四、色彩及筆觸的節奏感 在詹氏的創作中時常探討到永恆與瞬間的議題,因此針對許多自然場景的呈現手法,常出 現流動性的筆觸,象徵永恆時間的瞬間捕捉,並運用不同疏密的筆觸,在畫面中產生節奏 感,而雖是間接畫法,但也在必要的部分留下了個人風格的特殊筆觸,也就是畫家的「精 神情感」;若仔細研究詹喻帆的創作,會發現他特別的去經營畫面中光源的位置,若為自 然光源則是:日、月、星辰,若為人造光源則為:檯燈、閃光燈、火把、火堆、噴射器等; 因此光源就如同是畫面的靈魂,而作品巧妙運用光線照射後的色彩變化,搭配物體結構上 的透視線條,來捕捉觀者的視覺焦點。
五、藝術語言 康司塔伯(John Constable,1776-1837)曾言:「風景不過是情感的代名詞。」因此風 景畫是先成立於「人」之存在而後存在的,詹喻帆大場景式的創作,透過感受媒介、表現 要素與風景元素,將其其獨特的「語言符號」與「再現系統」建構完全;詹喻帆透過當代 的角度進行提香《沈睡的維納斯》的「再詮釋」,並加入了更多的元素與風景,《維納斯 3》帶有強烈的「戲劇感」,畫面中即將要進入隧道探險的男子,也隱晦的暗示着「性」的 原始吸引力「libido」,洞穴上方的巨大女子帶著神秘面具,猶如女神般的臥躺在床上,也 象徵接受男性的崇拜。 一件傑出的作品之所以耐看,往往是因為創作者在畫面布局的巧思上,設計了「視覺的遊 戲」,而詹喻帆的創作除了有觀看時視覺焦點游移的娛樂性,更結合了圖像學的寓意性, 在超現實的畫面中進行著觀者的再詮釋。
| 代理畫廊 |
A28 青雲畫廊
焦點藝術家
鄭麗雲 山與海的曲線美學
若
有機會站在鄭麗雲 用線條創造出來的
浩瀚大海或壯闊河山之 前,大概很難想像這樣懾 人的宏偉氣勢來自於一位 女性藝術家之手。鄭麗雲 以線條作為主要的創作符 號,透過不斷的滾刷、刮 除,以及線條聚散之間的 拿捏掌握,不論是參天的 山脈,或是浩蕩的大海、 炙熱的火焰,都在他的尖 筆與刮刀下形成獨樹一幟
鄭麗雲《玉山》.油彩畫布.167.6×152.4 cm.2013。
的藝術風格。 鄭麗雲於 1959 年出生於台北縣鶯歌鎮,盛產陶瓷的鶯歌給予鄭麗雲耳濡目染的文化薰陶。 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畢業之後,前往紐約州立大學攻讀藝術碩士學位,畢業後長 居於美國發展。赴美前鄭麗雲主修水墨,在紐約就讀期間改修油畫,不同媒材的轉換與東 西方文化的碰撞,給予鄭麗雲創作上許多啟發。她的作品引起美國藝術界的重視,波洛克 克拉斯納基金會不僅兩度給予創作獎助,還頒給她榮譽獎章。美國政府亦將她選為文化大 使,讓她的作品長期在美國駐外使館展出,以表彰她在美國藝術文化方面的成就,這樣的 殊榮不論是以女性藝術家的角度,或是放眼華人藝術圈,都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在創作風格上,鄭麗雲採取一種更為包容開放的美學態度。鄭麗雲不以過去油畫大家們紮 實渾厚的寫實作品為典範,也不以抒情式的抽象線條色塊為滿足。鄭麗雲的油畫創作避開 了過去觀眾較為習慣的堆疊方式,採取刮除的方法來表現色彩的漸層與圖面的線條。乍看
60
61
鄭麗雲《平衡》.油彩畫布.91.4×182.9 cm.2010。
似乎雜亂無章的線條,在鄭麗雲的巧手下,重複地編織,逐漸形成畫面的圖樣,並化成地、 氣、水、火等自然元素。 過去在西方的宇宙論裡,把地、氣、水、火視為構成世界的四種基本元素,這與鄭麗雲以 線條作為構圖的主要符號的企圖相當一致。她的線條從無到有,最後舖滿整個畫面,令人 聯想到中國道家思想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思辨;而透過線 條的長短、方向、粗細以及色彩變化所形成的地、氣、水、火四種變化,讓她的作品豐富 可觀,同時也兼容了東西文化的宇宙思想,形成特殊的宇宙觀。 鄭麗雲作品中另一個讓人讚嘆之處,是她在畫面上所顯露的「靈光」,不論是海水的波光, 火焰的閃光,山巒的曙光,抑或是雲朵的銀邊、星河的幽光……鄭麗雲作品中的細微光芒 神秘而又迷人,添加了作品的動態感。 以她最為人熟悉的「水」系列而言,鄭麗雲的水乘載著來自島國文化的基因,也是對故鄉 的情感投射,海水瞬息萬變的色彩,在太陽不同時刻、不同天候甚至不同地域的狀況下, 也會有不同的光線反射。鄭麗雲正是擅長於在靜止的畫面中,表現水波不斷律動的效果。 又以另一個元素「地」來看,鄭麗雲在創作山脈時,她不拘泥畫布的尺寸,而以山的稜線 呈現山形,在畫布上用銀箔、金箔,製造出凹凸的立體感,讓色與光相互交映,表現高山 岩石地質的肌理,也突破平面的作品所沒有的的趣味性。 近期鄭麗雲更試圖打破不同系列的界線,甚而突破油彩畫布的框架限制,讓作品揉合不同 創作風格與媒材。在今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她也會以千絲萬縷來表現高山不同的 面貌,刻劃台灣百岳的姿態,雄偉垂直鼎立於天地之中的高山景觀,一新眾人耳目。(文 郭朝淵)
| 代理畫廊 |
C03 名山藝術
The Frist Art
62
63
Frist Art
藝術
的大千世界,藝博會中的作品更是琳瑯滿目,要怎麼建立與藝術 品的親密關係?對新手入門藏家而言,有哪些作品可以當做自己
的「First Art」?畫廊協會為藝術愛好者推薦幾件作品,不妨在藝博會現場開 始尋找吧!
張騰遠 《生物學家 1002 號》 張騰遠為高雄獎與台北獎的得主,曾多次於國內 外重要展覽曝光,如德國、香港、上海、大阪、 韓國慶南道立美術館與 Art Stage 藝術博覽會等。 為淺力無窮的新起之秀。 FRP 雕塑.24×24×57cm.2014。 新苑藝術提供
顏妤庭 《搖搖馬的前世今生》 以東方皇族宅邸花園為畫 作背景,搖搖馬們正在此 地經歷輪迴生死。但果不 仔細看會以為只是普通的 傳統宮廷畫,細節隱藏其 中,幽默感十足! 紙本設色.560×40cm.2014。 MIT 新人推薦特區.赤粒藝術
Frist Art
大卷伸嗣 《迴響:水晶計畫—新陳代謝》 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使用樹木與花布 兩個重要的創作素材表現台灣文化的特 色,樹枝蔓生則是象徵堅強的生命力。 對於初次收藏者來說,此件作品不但用 修正液、台灣花布.145×145 cm.2013。 安卓藝術
余繼東 《流痕 No. 020713》 心煩意亂的時刻,凝視著湛藍色、 布滿水流過痕跡的畫面,令人心曠 神怡。新水墨在近幾年受到愈來愈 多關注,作為第一件入門收藏也是 不錯的選擇。
紙本水墨.69×69cm.2013。 大象藝術空間提供
64
65
色討喜,所代表的意義也相當正面,屬 於較好入手的選擇。
陳珮怡 《迎薰風》 以如薰衣草般的色彩為背景,可愛的小貓咪在花叢 下與麻雀嬉戲。整體畫面看起來相當令人舒服,也 是較為保守的收藏選擇。
膠彩、絹.110.5×66.3 cm.2014。 晴山藝術中心
洪紹裴 《搖搖黃色小鴨子》 洪紹裴以抽象幾合的創作風格最為人知,曾 在台灣、北京、上海、韓國等地被展出,其 作品更在 2007 年時被台灣國立美術館典藏。 作品搖搖黃色小鴨子為一相當趣味之小品, 他以壓克力顏料作畫,創造出如真實物件的 觸感。他不斷地平刷丙烯顏料至其需要的厚 度,並在顏料未全幹的狀態下塑形。畫面上 凸起的部分都是由丙烯顏料一層一層堆積出 來的,沒有任何其他材料作為填充。 丙烯顏料.100×100cm.2014。 Shaopei HONG
Frist Art
Lee Paje 《In search for Paper Airplanes》 菲律賓畫家 Lee Paje 的作品風格總是相當前衛, 無論是收藏在家擺放或在咖啡廳、書店做裝飾都很 適合。 Lee Paje “In search for Paper Airplanes”. Tin-aw Gallery
Kim Oliveros 《Paradigm Series》 Oliveros 著迷於女性特有的神秘形象,以此為創作 靈感,先使用油畫媒材,再進行裁剪成為最終的作 品形式。他利用光影、輪廓和線條的交織,將原先 自然的女性形體,轉化為接近抽象的表現;作品裡 女人的眼神、姿勢和體態細微流轉,流露出迷人的 魅力。Oliveros 的畫作充滿線性的細節,同時具備 如攝影作品般的特性。
Oil on Shaped Canvas, 97×43 cm, 2014. Galerie Paris-Beijing
66
67
肖凡 《Portrait》 ㄧ隻兔子在畫面中若隱若現,相當有神秘感。作品呈現 水墨的質感,色彩淡雅,讓兔子更顯得惹人憐愛。 2013 年作 Galerie Urs Meile
Myung Nam An 《Eyes》 遠看像花朵,近看卻是由陶瓷做成 的各式可愛眼睛!為空間增添趣味 感,非常適合作為第一件收藏品。
ceramic , 100×100cm. Cube Gallery
收藏臉譜
駱錦明
西班牙藝術家的風景畫
第一件收藏
亞
洲收藏印象派最知名的藏家,幾乎都是日本各大企業與私人藏家,除了日本, 台灣也有一位收藏大家,多年來積累了豐美的印象派收藏,更從印象派擴充至
亞洲到西方現當代藝術,他是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台灣金融業的大亨領袖。 駱錦明,他出生銀行世家,他加入辜濂松的中國信託,是打下中國信託雄霸消費金融市場 基業的關鍵舵手,之後創辦台灣工銀,見證台灣銀行業的發展。在藝術收藏上,駱錦明同 樣有自己的品味與堅持,就像他不加入父親是大股東的台北區合會(台北國際商銀前身, 已併入永豐金控),當年選擇加入中國信託一樣,他不進入父親喜愛的近現代書畫收藏, 而鍾情西洋油畫,一件件的積累、打造出自己的收藏風貌。 駱錦明的第一件藝術收藏,是他三十多歲出頭,用在中國信託的薪水存錢逛畫廊買下的畫 作,一件西班牙藝術家的寫實油畫。而今這家畫廊已然消失,但從這一幅西班牙藝術家的 風景畫開始,卻誕生出一位大收藏家,知名收藏團體清翫雅集的第四任理事長駱錦明。 駱錦明說,自己收藏的第一幅西班牙藝術家風景畫還在家裡,只是買了超過四十年,忘記 藝術家的名字了。從西洋畫作入手,駱錦明在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從日本藏家手中購進 不少印象派佳作,也開心參與紐約、倫敦的拍賣會,購藏印象派作品。姓氏「駱」裡有一 匹馬,讓他因緣際會喜歡印象派重要藝術家竇加,以馬為主題的 雕塑作品。竇加一生創作 15 件馬銅雕,駱錦明花費了偌大心力 與時間,終於收齊了整整 15 件作品,成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 外,全球擁有全套竇加銅馬雕的唯一私人藏家。 駱錦明喜愛音樂、歌劇、藝術,這些美好的事物環繞著他,他反 饋給社會的,就是台灣工銀在自家音樂廳推廣的免費音樂會,為 年輕藝術家提供免費展覽的藝廊空間等。踏入收藏,讓駱錦明成 為一位不一樣的企業家,讓他用不一樣的方式,取之於社會,用 之於社會。(文
林亞偉)
駱錦明因為姓氏之故,收藏了許多跟馬相關的作品。圖為駱錦明與知名拉美藝術家 Fernando Botero 的作品《Femme sur un cheval》(寶馬貴婦)合影。(攝影 吳東岳)
68
69
有一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作品,
擁
是許多藏家心目中的夢想。那麼,坐擁多幅
李希特經典的陳泰銘,他就是站在藏家之顛的那一 位。他不僅擁有李希特,還有多件難以計數的從亞 洲到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藏品,已然是全球最具份量 的收藏家之一。而他的第一件收藏,就如同許多初 入藝術市場的上班族一樣,是用積攢的打工薪水買 下來的。 6 月 19 日,陳泰銘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在一 整面牆的李希特作品前,對著來參加國巨基金會收 藏大展的賓客,娓娓道來他的第一件收藏,是就讀 台南成功大學時半工半讀,存了 1 萬 5 千元,在當 時的雄獅畫廊買下了一件香港藝術家張義的木雕。 這件有中國甲骨文造型於作品的木雕,時至今日仍 陳泰銘如今坐擁豐富藏品,是全球頂尖藏家。 (攝影 潘重安)
擺放於陳泰銘的國巨辦公室裡,見證他一步步邁入 收藏世界,從第一件藏品,到中國書畫、瓷器、第
一代華人西畫,再到西方現當代藝術的多件豐厚藏品。 一件 1 萬 5 千元的作品,是陳泰銘在 1976 年,還是大學生時購藏的藝術品,他之後創業, 隨著事業版圖的擴大、國巨股票上市,一頭栽入藝術收藏的世界而不可自拔。這件木雕迄 今仍在他的辦公室裡,可見第一件藏品帶給他的藝術驅動力,是多麼的巨大。陳泰銘從不 諱言創業的艱辛,尤其他從事的被動元件製造,就是當前科技業典型的微利產業,身處這 樣一個錙銖必較,殘酷競爭的行業,唯有藝術,能回報他心靈上真正的喜樂。同時之間, 他也因為敏銳的收藏眼光,不論是華人第一代西畫傑作,乃至於西方現當代藝術精品,都 因為陳泰銘領先亞洲藏家更早踏入,歷經了這十年間藝術品價值大飆升的年代後,陳泰銘 真正成為心靈與財富同步大豐收的藏家。 誰都想不到,當年一件小木雕,啟蒙了一位在全球收藏家群裡卓有名聲的陳泰銘收藏之路。 當年的成功大學學生,用一件木雕開路,走向了全球頂尖藏家之林。(文
林亞偉)
陳泰銘
張義木雕作品
第一件收藏
收藏臉譜
清
翫雅集,是華人收藏圈中最具份量的頂級收藏團體,近 三年開始招募新成員,透過新成員的積極活力灌注新
血。其中在華人第一代油畫擁有最完整豐富藏品的藏家,莫 過於施俊兆。這些年來,他更從華人第一代西畫,跨向亞洲 現當代,乃至歐美當代藝術領域。對於藝術世界的熱愛,使 得施俊兆樂於走訪亞洲到歐美各大美術館、畫廊、藝博會到 雙年展,施俊兆(Leo Shih)之名,已成為台灣中生代藏家 的最佳代表之一。 大收藏家之路,都是從一件件作品厚積而薄發,施俊兆亦然。 他的第一件藝術品收藏,與許多人都一樣,都是造訪苗栗三 義,見到那一件件讓人心醉的木雕而開始收藏之路。施俊兆 記得那是 1984 年,他買下人生的第一件作品,黃瑞元的《木 雕觀音》。從苗栗三義購藏的第一件作品算起,他的收藏年 施俊兆主導兩年前「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 展」的西畫展覽規畫,迄今仍為人所樂道(攝 影 陳永錚)
資已有三十年。而他第一件在拍賣市場購藏的畫作,即是黃 銘昌的《稻田》,那是 1996 年於台北佳士得拍場舉牌競得。 黃銘昌著名的寫實畫作《稻田》,至今依然在施俊兆的辦公
室裡時刻提醒著他,莫忘初心,莫忘農人的艱辛。總是不遺餘力支持台灣本土藝術家的施 俊兆這樣形容:「我們的辦公室,都該掛一幅稻田提醒自己感恩,當年這麼多人能創業, 能發達致富,都是靠著家裡賣田地籌錢,才有第一桶創業資金,這真的是粒粒皆 辛苦。」 施俊兆的收藏路,就像他的性格,帶有濃濃的創業家性格,深度挖掘每位藝 術家的創作理念,遇到喜愛的藝術家,就全心全力投入收藏。藝術帶給施 俊兆無限的人生想像,他從第一代華人藝術家的創作生平裡,讀到了無數 波瀾壯闊的故事,那是民初那個戰亂時代裡最純粹的創作初心,從而到當代 創作世界裡的眼花撩亂,施俊兆心中自有一把收藏量尺。每個人只要跨出了 收藏的第一步,將來的成就有多高,沒有人能知道。就像施俊兆的收藏高度, 依然攀升中。(文
林亞偉)
施俊兆 第一件收藏
黃瑞元《木雕觀音》 黃瑞元《木雕觀音》。
70
71
陸潔民
趙秀煥《新春富貴》
第一件收藏
藝 術 科 班 出 身, 自 1986 至 1992 年
非
間於美國舊金山任職電子工程師的陸
潔民,1989 年因緣際會認識了北京畫院的工筆花 鳥畫家趙秀煥,並投入門下習畫。「當時一下班就學 畫,工作與創作重疊了多幾年。從基礎的寫生、臨摹、掌 握線條與水染……到清楚自己才氣有限,轉而協助老師經營管 理、籌備畫展,成為獨立經紀人。」1993 年才擁有人生第一件 藝術品,從此結下與藝術收藏的不解之緣。 興許緣分,趙秀煥因六四天安門居留美國,被高居翰、蘇立文、 Lucy Lin 視為「中國工筆傳承者」,陸潔民得以與她維繫約 三年的師徒關係,練就對耗時費勁的工筆畫的品評眼力。又, 1992 年他與敦煌藝術中心合作策畫趙秀煥台北個展,且適逢事業跑道轉換,接觸藝術市場 之餘,是年藝術家受邀參加「六位當代中國女畫家」聯展。為紀念這段交誼,陸潔民在聯 展中以低於市價的一半價格 2 千美元,挑選這幅重彩工筆畫《新春富貴》。 《新春富貴》繪以錯落生長在石頭與流水間的水仙花,宛如通達人間仙境的神秘曲徑之風 光。構圖上,寓意新春的水仙呈 S 狀分布,無盡向上漫生的綠葉與川流不息的淨水相連, 藉花白的色度與沖擊岩石而致的晶亮水花,在灰黑帶綠的暗調中,點提文人精神中的超然 氣息。 陸潔民說:「收藏此畫的心態不光異於一般藏 家,也是如今回過頭驗證我提示的收藏五大關 鍵:『看得懂』是對工筆畫的了解,『碰得到』 是與老師的緣分,『買得起』是當時轉行存餘 的錢,『藏得住』是學生支持老師的實質回饋, 『賣得掉』是作品為真跡。只是二十年過去了, 縱然與《新春富貴》同尺幅的畫作已有十萬人 民 幣 的 價 碼, 但 作 為 紀 念, 我 仍 然 留 著 這 幅 畫。」(文
趙秀煥《新春富貴》.紙本重彩工筆.68×68 cm。(陸潔民提供)
陳芳玲)
收藏臉譜
1989
年,劉銘浩的大女兒出生。當全 家還浸淫在弄瓦徵祥的喜悅時,
不過三天,劉銘浩從小學到大學所收集的郵票、 當兵出社會工作開始收藏的茶壺,一夕之間,通 通被偷走了。 也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到南畫廊閒逛時,改變 了劉銘浩原本對繪畫抱持「自己會畫,幹嘛買 畫」的心態。記得當時在畫廊羅列的畫作中,一 件趙無極 60 年代的銅版畫《無題;無題;及無題》 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形容該作有股神祕的力量, 「就像宇宙的黑洞,把人吸了進去」。因此劉銘 浩當下以近 4 萬元的代價買下了眼前這件「尺幅 不大,但氣勢很大」的版畫,成了他收藏的第一
趙無極《無題;無題;及無題》.凹版蝕刻版畫. 1960 年代。
件藝術品。 這件《無題;無題;及無題》以紅黑為主色的版畫,運用書法式大筆觸揮灑,帶速度感的 粗曠線條宛如起自火山的颶風,有一種無可名狀的力量,然又不經意透出亮光穿越其間, 使得流動的肌理生生不息。劉銘浩說:「家裡白白的,掛上這張就夠了。如果再放上其他, 不僅顯得多餘,也削弱了作品各自的張力。」 為何放棄郵票與茶壺後,藏項直接轉向繪畫?而且還是趙無極?在劉銘浩想來,其實從小 就對美術有相當大的興趣。就學期間有過報考美術系的念頭,閱讀了大量東西方藝術的相 關書籍與藝術家專冊,於心中已然建立起自身觀看藝術的直覺與 判斷……,加上趙無極成名相當早,在國中時看了《雄獅美術》 雜誌刊載的趙無極特集評論藝術家的文章。長年下來,「趙無極」 儼然成為劉銘浩那好一段時間關注的對象。對他來說,這張版畫 並非抽象,而是蘊涵了文人意寫穹蒼追求自然,虛實並進地開展 觀者的想像空間。(文
陳芳玲)
劉銘浩 (誠品畫廊提供)
72
73
第一件收藏
趙無極《無題;無題;及無題》
劉騰駿 第一件收藏
村上隆「Newday」系列版畫
近
幾年,藝術收藏熱在台灣各地逐漸興起,新銳藏家也成為備受關注 的焦點。桃大建設藝術總監,同時也是 TAO’ s 桃拾創辦人劉騰駿,
便是在 2011 年後新進的年輕世代收藏者。 在美國學旅館管理的劉騰駿,由於家族企業的關係,對於建築新美學的推廣也不遺餘 力,去年更也以行動展現對家鄉桃園在地的關懷,創辦了《TAO’ s 桃拾》雜誌,挖掘美好 事物,以尋找家鄉在地的力量為使命。對劉騰駿而言,藝術能夠打造美好生活,走進以黑 色為主調的居住空間,音響上方懸掛的是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舞台系列,詭譎衝突的色調, 與姚瑞中的金箔鋪陳而來的東方山水彼此呼應,流露出屬於東方的當代時尚感。 劉騰駿一直很喜歡藝術,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311 海嘯那年,他買下的第一件作品是日 本藝術家村上隆的版畫。當時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號召愛畫畫的網友,用藝術為日本祈福, 同時也捐贈了新作「Newday」系列義賣,一套三張的限量版畫,共 300 套,皆有村上隆 的親筆簽名。劉騰駿一口氣買下了三套,總共九張,每一套定價 4 萬 5 千。他笑著說:還 好買了三套,其中一套不小心被白蟻給蛀掉了。對劉騰駿而言,這套版畫深具意義,「你 會發現這件作品和我其他的很不一樣,很跳 tone。」而之所以買下這套版畫,主要是因為 一來想做公益,其次是希望能夠留給孩子。「我希望以後可以給孩子,等到他們 7、8 歲, 看到村上隆的小花,總是開心地笑,但主角卻是流露出哀傷的表情。他們會好奇,為何表 情是哀傷?我就可以告訴他們,因為那一年日本發生海嘯,有個藝術家叫做村上隆…,這 不也是藝術的機會教育!」 踏入藝術收藏時間並不長,由於預算限制,劉騰 駿靠得是每個月慢慢存錢買作品。他也強調買作 品的原則,必須是喜歡才買,並且做好功課,再 評估進場。「我不喜歡一窩蜂去買,沒有賺到錢, 反而把藝術變臭了。股票會變壁紙,但藝術不會, 你喜歡就可以掛十幾年。」如今,跨入收藏三年 多,累積作品數量逾十件,一幅幅懸掛牆上的畫 作,劉騰駿暢談作品的感受,藝術之於他,是忙 碌生活的心靈放鬆的世界。(文
陳意華) 劉騰駿與村上隆的版畫。(攝影
陳意華)
收藏臉譜
侯弘田
劉其偉《向克里斯致敬》
第一件收藏
多
數時候扮演如你我上 班族角色的侯弘田,
竟在轉身漫步於畫廊與博覽會的空 間時,有了另個身分:一名藝術收藏 資歷達 15 年的收藏家。 1999 年某天,侯弘田搭著台北遠企的 手扶梯下樓,恰見樓梯口一個商店展 位擺著許多劉其偉的畫作。不同於劉
劉其偉《向克里斯致敬》,多媒材畫作。(侯弘田提供)
其偉廣為人知的動物系列,侯弘田的 目光反停留在一幅抽象畫前。當時首都藝術中心的藝術經理見狀,隨即推薦了藝術家一系 列的抽象畫。 《向克里斯致敬》以非純色的白為底,上添土黃與咖啡的色塊排列,下為明度較低的紫、 藍,於上再勾勒歪曲的黑色線條,娓娓道來一種藉輕柔浪漫的色彩節奏、疊和如遠古文明 文字而鋪陳的歷史想像。相對寫實具象畫作,這樣的抽象畫允許且拓寬了觀者各自解讀的 空間,促使一份份個人先入為主的感受,不需透過文字說明,即得以建立起對藝術品的直 覺性認知和敏銳度,有時私密,有時強烈。侯弘田回憶,自己當下受到這幅低彩度抽象畫 的吸引,感覺它好像在對自己說話。因此就這麼看著看著,他意外發現畫 作竟和自己的部分性格有些相似:孤傲、寧靜、理性的節奏與他人之間 的距離感。於是當場買下了他人生的第一件藝術品《向克里斯致敬》。 侯弘田解釋:「我買的一定是我喜歡的,但也融入了藝術投資的可能價 值。」《向克里斯致敬》除回歸劉其偉具傳奇色彩的豐富畫歷,並驗 證侯弘田自身長期欣賞抽象作品的心得,這樣充滿符號、冷謐空靈 的畫面及一種不太熱情的微溫度,也奠定了侯弘田以自身對畫作的 投射經驗作為日後收藏的核心關懷與選擇。「或許和個性有關, 我尤其喜愛沉色調作品,那讓我更容易探索和想像畫境,以及與 創作者心態的反映或表達有所聯結。」(文
74
75
陳芳玲)
來
自台南的許庭碩與王怡蓁,一位是耳鼻喉 科 醫 師, 另 一 位 則 在 台 南 藝 術 大 學 音 樂
系任教。在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有獨到的品 味,短短幾年,已收藏了南非知名藝術家 Robin Rhode 等作品。踏入收藏之前,兩人就很喜歡 畫,到世界各地旅行時,總會隨性地買幾幅。直 到前幾年在台南藝博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在藝術史、當代藝術的激盪下,逐漸建構出個人 的系統性收藏。兩人偏好觀念性作品,收藏範圍 包含平面繪畫、雕塑,與錄像、攝影等新媒。 許庭碩與王怡蓁的第一件收藏是台灣藝術家石晉
石晉華《水波》。
華的《水波》,質樸的鉛筆線條,規律的行進, 使人沉澱思緒,充滿詩意。對許庭碩而言,《水波》的線條,讓他想起與父親相處的回憶。 小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到海邊看海,教他如何觀察潮汐的變化,水波的線條,就像潮汐的 節奏,緩慢且帶有規律,讓他思考到自然與人的關係;對王怡蓁而言,水波的流動,和巴 哈的音樂很像,如水般自由。 主修中提琴的王怡蓁,從小就在古典音樂的專業教育下成長,早年到紐約茱利亞音樂學院 唸書,且經常流連於美術館,她發現 MoMA 作品的當代性強,且深具批判力,令人大開 眼界,也改變她觀看藝術的方式。在忙碌的教學與演奏工作之餘,王怡蓁總是能夠在創作 中找到詮釋音樂的養分。「我拉琴時,特別重視音樂的音色與筆觸;在看畫時,這些藝術 創作的靈光能夠轉換到我的音樂演奏中。」 雖然收藏時間不到三年,熱愛音樂、文學與閱讀的許氏夫婦所形塑而來的知性,讓他們在 踏入收藏之前沒有走過冤枉路,他們自謙:「在藝術,我們是永遠的學生」,藝術讓他們 發現原來生命可以這麼過。懸掛於牆上的鉛筆線條,就像陽光流瀉於白色空間,為生活注 入了躍動的靈光。藝術收藏,不是短視近利,是觀點的激盪與發現,它超越表面的美感, 直透內心,走向昇華。
許庭碩與王怡蓁 第一件收藏
石晉華《水波》
收藏臉譜
「我
不有錢,所以特別關注新銳藝術家的潛力,在別人還沒發現 前先下手。」
藝術收藏,這個在多數人眼中是富豪聘馳的沙場,卻有一位領著固定 薪水、年薪不到百萬新台幣的「工薪族」,在這個圈子中嶄露頭 角,在近二十年的時間累積了至少三百餘件的藝術收 藏品,備受人們關注。宮津大輔收藏的作品類型橫 跨錄像、繪畫、裝置、行為、觀念藝術等,種類與 數量博大而豐富。包括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森山 大道、蔡國強、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等, 多位知名藝術家之作皆為其「囊中之物」。 宮津大輔自小便喜歡逛美術館。回憶起和當代藝術第一次的接觸,是高中時期參觀了普普 藝術大師沃荷的展覽;爾後在大學間,宮津大輔更透過參展認識了草間彌生廣袤的藝術世 界,第一次觀看草間彌生作品的經驗,宮津大輔至今仍歷歷在目:「在她的作品面前有置 身宇宙空間的感覺,我沒有想到一個與我同時代的藝術家作品,能對自己產生這麼大的震 撼」。直到出了社會、有了收入以後,宮津大輔難以忘懷這份曾經的感動;於是他四處打探, 終於找到一張小尺幅的草間彌生作品《無限之點》,價格相當於他當時三個多月的工資總 和,儘管這對上班族來說是一筆不菲的價格,宮津大輔仍非常開心地將它買下,從此開啟 了他藝術收藏的道路。 「我只是非常普通的上班族。」宮津大輔總是這麼形容自己。正 是因為並不富裕,他反而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總是在藝術家還 未大紅大紫時便將作品買下來。多年下來,他手中的藝術品已翻 漲了數十倍,隨便釋出一件皆可讓一般工薪族不必辛苦度日,然 而對他來說,每一件都是他與藝術之間珍貴的回憶,是只能進, 不能出的。宮津大輔的收藏信念,正如同他某次接受採訪時所說: 「並不是有了錢就一定能夠擁有高品質的藏品。最關鍵的還是靠 我們用心了解和感受藝術,用心愛藝術。」而他的龐博的藏品, 也印證了只要有一顆喜愛藝術的心,收藏的道路帶來的快樂,絕 對超越於金錢競逐之上。(文
柯舒寧)
宮津大輔 宮津大輔第一件收藏:草間彌生《無限 之點》。(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76
77
草間彌生《無限之點》
第一件收藏
Shelley Fox Aarons and Philip E.Aarons
Louis Lozowick“Coney Island’ s Luna Park”
第一件收藏
2014 年夏季號的《ARTnews》雜誌中列舉了世
在
界頂尖的兩百位收藏家,其中,來自美國紐約的
Shelley Fox Aarons 與 Philip E.Aarons 夫 婦 位 列 其 中,一位退休的心理醫生、一個房地產開發商,這兩 份職業看似與藝術毫無淵源,然而,Aarons 夫婦卻用 對藝術獨到的眼光,證明了他們在藝術收藏圈不容小 覷的地位。 談起如何開始踏足藝術收藏? Shelley Fox 表示,在
Louis Lozowick “Coney Island(Luna Park)”© Lee Lozowick Amon Carter Museum, Fort Worth, Texas.
開始收藏以前,藝術這件事,就已幾乎占據了他們成年後的全部生活。Aarons 夫婦倆相 識於高中時期,當他們初搬到紐約時,立即被當地豐富的藝術養分給吸引了;在這裡「連 在垃圾桶中都能找到令人驚豔的東西。」Shelley Fox 說:「甚至連藝術家,都是我們生活 中的一部分。」他們當時在紐約擁有一間 5 房的公寓,並將房間分租給他人,室友中不但 有藝術家、更有藝術家的模特兒;除此之外,Philip E. 在大學時期的主修就是藝術史,而 這份專業,也理所當然地影響了他對藝術收藏的喜好。Philip E. 談起他第一次到拍賣行去 競拍藝術品,便是相中了當時候上拍的畫家兼版畫家─ Louis Lozowick 的版畫《Coney Island’s Luna Park》,當時這件作品的估價為 300 到 600 美元左右。 關於 Louis Lozowick 這件作品的競拍過程,Philip E. 打趣地說:「由於對藝術的 專業知識,我深知 Louis Lozowick 的價值;等待了好幾個 lot,終於輪到了 這件作品開始進行拍賣,以一口 25 美金的價格往上加,我像個瘋子一樣 不斷的往上加價,當它到達 325 美元時,我再度舉起我的手,接著拍 賣官對我說:『對不起,先生,你在對自己叫價。』」也許就是 這股對所喜愛事物的熱情與堅持,讓他們在收藏之餘,也協力發 展多家藝文機構、支持年輕藝術家並幫助出版博物館與展覽書籍 刊物;毫不吝於在藝術圈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影響力多達 各個層面。Shelley Fox 表示,對於支持藝術發展,他們倆夫妻 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這件事與他們收藏藝術品是同等重要的, 她更毫不諱言地說到:「我喜歡和藝術家及年輕策展人坐一起, 這好過與財閥們待在一塊」。(文
柯舒寧)
收藏臉譜
Maria Arena
George Hurrell’ s photo
第一件收藏
M
aria Arena Bell,這位來自美國洛杉磯,如今已年 過半百的女士,有著多重的身分。她不僅是小說家、
電視節目製片人、自由撰稿人,同時也是一位收藏家,然而她最為人 所津津樂道的身分,其實是一位藝術贊助者─ Maria Arena 曾任職多
© Maria Arena
個非營利的藝術組織,並募集過超過 1 千 500 萬美元的金額來幫助美國的藝術文化發展。 Maria Arena 開始她的收藏事業,是在 1980 年代當她搬到好萊塢擔任作家之時。Maria Arena 在大學時代便學習藝術史,也同時認知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時常以教育的角度來探 討藝術發展。而她的第一件收藏,就是對呈現出好萊塢 1930-40 年代的影像,有著巨大貢 獻的攝影師─ George Hurrell 的老式好萊塢照片;這系列照片,連安迪.沃荷也十分珍 愛,至今仍保存在的 Maria Arena 的收藏中。對 Maria Arena 來說,這件作品的意義也 十分深遠,「是我作為一個藝術收藏家的開端,也是我熱愛藝術生活的開始。」她如此表 示。後來,Maria Arenam 遇到了他的先生,也是同在娛樂圈工作的知名家族─貝爾(Bill) 中的 William Bell Jr.,收藏,逐漸變成夫妻倆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事。 談起兩人共同的愛好,Maria Arena 說道:「他(William Bell Jr.)是個充滿激情的收藏家, 有著令人十分驚豔的重點藏品,而我個人則較為關注我感興趣的、不拘一格的藝術家。」 她謙遜的表示,自己的收藏事業比起先生來是微不足道的,對藝術的關懷,她將更多的心 力放在了慈善事業上。Maria Arena 從 2011 來擔任非營利藝術組織 P.S.ART 的一員,其間, 提供了近 1 萬 4 千名加州某所公立學校的兒童免費的藝術教育;此外,她也擔任過多場藝 術慈善晚會的主持人,出席於各項活動之中;2012 年 10 月,她更被洛杉磯市長 Antonio Villaraigosa 任命為文化政務委員。 在《ARTnews》2014 年 整 理 的 全 球 200 位 頂 尖 藏 家 中,Maria Arena 與 丈 夫 William Bell Jr. 也 名 列 其 中。 George Hurrell 的照片,開啟了 Maria Arena 收藏與藝術 的道路,而藉由她的故事,也成功地讓世人瞭解到:一位 熱愛藝術的人,其關心藝術的方式有許多種,除了收藏, Maria Arena 更著眼於教育與政策對於藝術的貢獻,這股 George Hurrell “Veronica Lake”, 1941. (Courtesy of the Kobal Collection)
78
79
力量,在一個國家藝術文化的發展中,將會有它豐碩而開 花結果的一天。(文
柯舒寧)
H
ilary Hatch-Rubenstein,一位居住於曼哈頓的心理分 析 師, 在 2012 年 美 國《modern painters》 雜 誌 評 選
最具影響力的 50 位年輕收藏家名單中,榜上有名。她,在藝 術的領域中,除了是年年在「Frieze」博覽會中報到的常客, 更擔任 MoMA 附屬機構 The Junior Associates 的主席;而 Rubenstein 與她的藝術收藏故事,還得從 15 歲時開始說起。 Rubenstein 的父親是費城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退休董事, 更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費城美術館的理事;而她的母親 沃荷的版畫《葛麗泰.嘉寶》 (190×86 cm,Bukowskis 拍賣 行提供)
也同樣任職於費城美術館,職是之故,Rubenstein 從小便因 家庭因素而受藝術薰陶。Rubenstein 清楚得記得,她的第一 件收藏是年僅 15 歲的時候,耗盡整個暑假的零用錢─ 1 千
美元,只為了買了一件沃荷的版畫《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雖然相較沃荷更 為有名的作品《瑪莉蓮.夢露》,《葛麗泰.嘉寶》的價值顯得較為低廉,Rubenstein 卻 顯得毫不在乎,她輕鬆表示:「當時我的兄弟們都認為我徹底的瘋了……只要 2 千美元, 我就可以擁有更具知名度的《瑪莉蓮.夢露》,然而我卻選擇了《葛麗泰.嘉寶》。出於 某些原因,我認為這件作品更加地耐人尋味」。 作為一位心理學家,Rubenstein 和其他藏家較為不同的是:她總喜歡在收藏之餘,研究人 們為什麼喜歡收藏。「我曾經讀到一本與收藏有關的書,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收藏) 這個行為就好比在收集朋友或是人際,是為了一段與藝術之間真實存在的關係……這就好 比是一種對話。」Rubenstein 這樣說。不過作為一位收藏家,她並不喜歡把所收藏的藝 術品價值掛在嘴邊─即使有許多的價格已經翻了數倍。經過了 15 歲時的收藏啟蒙後,而 今 Rubenstein 的 收 藏 中, 已 有 草 間 彌 生、Jim Lambie、Nick Relph and Oliver Payne、Franz West、Tomma Abts、Mark Leckey 等多位當代名 家之作。對 Rubenstein 來說,藝術收藏的世界是迷人而複雜的;她這樣 說道:「在這裡頭,有許多的競爭,有許多的私慾,也有許多的貪婪;但 同時,也有對於這些藝術家們巨大的嘆服!─透過這些藝術家們的自我 表述。」(文
柯舒寧)
Hilary Hatch-Rubenstein
第一件收藏
Andy Warhol《Greta Garbo》
藝文巡禮
眾星雲集 清爽呈現 2014 台北雙年展 展期: 2014 年 9 月 13 日∼ 2015 年 1 月 4 日 展地:台北市立美術館 吳權倫《沿岸採礦》.石化材質物件、砂土、 數位輸出. 尺寸依展場而定. 2014。(台北 市立美術館提供)
少
了過於冗長的理論陳述,展覽現場的作品們自行發聲,展覽與作品提出的一切論 點, 都 在 觀 眾 與 作 品 的 會 面 過 程 中 直 接 完 成, 而 無 需 其 它 資 訊 的 贅 述。 進 而 使
得過往艱澀的雙年展變得更為清爽,同時並不缺乏其展演魅力,2014 台北雙年展「劇 烈加速度」在開幕當晚就已經獲得了許多正面評價。從撰有《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而聞名於世的策展人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以錄像作品廣受注目的 安侯(Camille Henrot)、以不可思議的巨大文明廢棄物構轉換成雕塑的布根豪特(Peter Buggenhout)、 在 今 年 巴 瑞 士 塞 爾 藝 博 會(Art Basel) 中 表 現 亮 眼 的 安 卡(Harold Ancart)、參與性藝術的關鍵藝術家庫索旺(Surasi Kusolwong)到去年才以精湛的錄像 作品獲得泰納獎(Turner Prize)的藝術家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2014 台北雙 年展在列出參展名單之際,就已預告了這將是一個眾星雲集的盛大展覽。 即便以人類世(Anthropocene)、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共活性 (Coactivity)與思辨唯實論(le Réalisme Spéculatif)等學術用語做為展演論述的關 鍵字,但事實上即便觀眾對於這些全然不知,也不會在觀展過程中感到迷失;正如策展人 在早先的訪談中所言,他希望先擱置雙年展 (Biennial)的既定想像,將目光專注於藝術 與作品—「一個好的雙年展,首先是一項好 展覽」!也正因此展覽現場不僅充滿了大量的 大型裝置、裝置與繪畫,即便是錄像作品也 都有著相當感官的屬性,使得展覽無需事先
張恩滿《台灣原住民獵槍除罪化》. 錄像、獵槍、獸骨、文 件( 獵槍製作:高獻庭、拉夫拉). 31 分 40 秒. 尺寸依空 間而異. 2014。(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80
81
左:朱駿騰《伊索的蝙蝠 4 號—穿山甲,兔子,雞》.動物骨骼、 水晶、大理石、胡粉、PVC.2014。(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右:羅 荷. 羅 沃 絲 特(Laure Prouvost)《 它、 熱、 擊 》(It, Heat, Hit). 錄 像 和 複 合 媒 材 裝 置. 有 聲 7 分 20 秒. 裝 置 尺 寸 依 展 場 而 定.2010-2014。( 藝 術 家 及 倫 敦 和 布 魯 塞 爾 MOT International 提供)
閱讀與思考,只要親臨現場自由體驗, 就能把握展覽本身的最大魅力。與兩年 前由法蘭克(Anselm Franke)策畫的 「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間的巨 大差異,也引發了藝術社群的中兩極觀感:明晰直白的「劇烈加速度」讓觀眾能在毫無理 論包袱的前提下,把重點全部放置在展覽現場與藝術品,讓作品本身的魅力徹底發光,以 擺脫過往越趨艱澀難懂的雙年展趨勢;但另一方面無理論包裹的展覽現場,卻又使得部分 觀眾感到策展保守與蒼白,抑或無法帶來太多思考面向的拓展。但無論如何,杜爾(David Douard)的《保持平靜,繼續前進》(Keep Soothe and Carry On)、約納.弗里曼 與賈斯丁.洛威(Jonah Freeman & Justin Lowe)的錄像《浮動鏈》(The Floating Chain)與其空間裝置,或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的大型錄像裝置《缸球靈洞》 (Bowls Balls Souls Holes),或是讓人們徹底遺忘美術館空間,而忘情於在布滿空間的毛 線堆中「掏金」的庫索旺作品《黃金幽靈》(Golden Ghost),展覽與作品的美學強度 與親民力量,早已在開幕之時就征服了多數觀眾的心靈,更遑論開幕晚會當晚《黃金幽靈》 毛線堆中的 12 條黃金項鍊,就已經被第一批觀眾撈走 4 條(筆者撰文的今日已有 7 條被觀 眾尋獲)!此外本屆雙年展中台灣藝術家的表現亦十分搶眼,不僅參展人數高達總參展藝 術家的五分之一;且即便大多十分年輕,但如黃博志的《生產線—中國製造 & 台灣製造》、 吳權倫的《沿岸採礦》、張恩滿的《台灣原住民獵槍除罪化》與王郁媜頗富活潑詩意的繪 畫行為裝置《最後的開始》,都在展覽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關鍵角色。做為公共美術館的 既定重要展覽,雙年展在回應專業藝術
學術論點的同時,更重要的或許其實正是回應整
體社會大眾。正因如此即便展覽相對保守而直接,但在面對公共社會之時,無疑也正巧對 應著策展人的信念—雙年展首先必須是一個好的展覽!(文
吳樹安)
藝文巡禮
仇英: 明四大家的壓軸演出 明四大家特展─仇英 展期: 10 月 4 日∼ 12 月 29 日 展地: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
立故宮博物院今年分四季隆重推 出「明四大家」特展,繼沈周、
文徵明、唐寅之後,如今「明四大家特 展—仇英」壓軸登場,展覽期間為 10 月 4 日∼ 12 月 29 日止。 仇英不同於前三者俱為文人,是一位道 道地地的職業畫家。其人字實父,號十 洲,江蘇太倉人,後移居蘇州,約生於 明弘治七年(1494),卒於嘉靖三十一 年(1552),早年嘗為陶瓷繪工、漆匠,
仇英《秋江待渡》,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後師從職業畫家周臣,並與蘇州文人圈 相善,頗受文徵明父子提攜,晚年則寓居於收藏家中為他們作畫以為回報,其中也包括了 大名鼎鼎的收藏家項元汴。仇氏兼擅人物、山水、花鳥、界畫,摹古功力之高尤為各方讚賞, 畫風反映習畫歷程,博取南宋李唐、馬夏以來的院體與吳派,所作精工中又帶有文雅的氣 息,設色明麗清雅。而論及其影響力,不只有女兒仇珠、女婿尤仇繼承衣缽,更值得一書 的是坊間不勝枚舉、託偽仇氏的畫作,如《桃源圖》、《清明上河圖》等比比皆是,可見 一時之盛,堪稱十六世紀最具影響力職業畫家。 此次特展,以「仇英的繪畫」及「傳承與影響」為重點,推出仇英與相關師承、影響等畫 作 38 組
件。展覽中可見其多元的面向:如院體風格的巨幅力作《秋江待渡》,描繪在清
晰可見的山巒、點點紅葉織就高爽的秋日裡,漫漫江水橫亙畫面,遼闊無際,四周山巒環 抱,交錯出富於深度感的空間,近景左下角白衣文士坐在樹下與他的隨從們在岸邊等待渡
82
83
左:仇英《林亭佳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右:仇英《漢宮春曉》(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船緩緩駛來,帶領他們越到江的另一邊;畫中不論是山石菱形切 割的塊面、側筆的斧劈皴,抑或盤根錯節的松樹都昭示著學自周 臣的李唐、馬夏源流,而不同於稍早繼承此傳統的浙派,仇氏用 筆細緻、不取狂放筆墨,更添秀氣,此外展覽並陳浙派、周臣等 畫作,兩相比較更能清楚見出淵源脈絡。 《林亭佳趣》則展現了來自吳派,特別是文徵明畫風的影響。隨 著仇英巧妙的安排,觀者的視線穿過前景的小門踏入高士的園居 生活,一路過小橋,越流水,鳥禽啁啾其間,接著沿著小徑來到 主屋,一旁有好看的疊石,各式樹種錯落有致,屋內高士愜意地 斜躺在榻上,一派怡然自得,再推遠是層層的山巒,佛塔隱現,山嵐氤氳;文徵明的影響 在是畫中無所不在,園居主題、層層堆積向上的構圖、引領視線的作法,甚或略帶粉調的 青綠設色,乃至相對狹長的畫幅皆是,然而也可以看到屬於仇英的正字標記—進入畫面的 門、水塘、鳥禽等都是仇氏畫作中常見的元素呢。 仇英最出名的《漢宮春曉》,既是仇氏仕女、界畫的代表作,更鎔鑄了深厚的摹古功力。 是作以橫長的手卷畫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在雕梁畫棟、珍禽奇石堆砌出的後宮裡,佳 麗或梳妝打扮、琴棋書畫從事著種種活動,最引人注目的還有畫師為佳麗畫肖像,莫不是 毛延壽為王昭君作畫?當中可見得仇氏嶄新的設計,如雙雙躺臥於花毯上讀書的佳麗即是 前所未見的特殊姿態,也有取自古畫的橋段,搗練的佳麗們就讓人不禁聯想起現藏於美國 波士頓美術館的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而仇英之後,復有女兒仇珠《畫唐人詩意圖》、 女婿尤求《西園雅集》、《秋山圖》以及追隨者的畫作等,繼續追索仇英在明一代的傳奇 畫業,都能在展覽中一窺究竟。(文
鄭婷婷)
藝文巡禮
張大千: 萬里江山頻入夢 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 展期: 9 月 5 日∼ 11 月 23 日 展地:國立歷史博物館
大千(1899 ∼ 1983),名爰,號大千居士,四川人,
張
為中國近現代畫家中大師級的人物,畫作仍受後世追
捧。2013 年逢張大千逝世 30 週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成 都四川博物院、長春吉林省博物館聯袂出擊,加上深圳博物館 的共襄盛舉,打造一場精彩絕倫的張大千大型紀念展覽,而今 巡迴至最後一站─台北! 甫於 9 月 5 日假國立歷史博物館開展的「萬里江山頻入夢─兩 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展品來自吉林省博物館(多 屬 1930 年代之作)、四川博物院(多屬 1940 以後之作)、 史博(多屬 1960 年代之作)共 100 餘件作品,涵蓋張大千早、 中、晚三個時期繪畫風格。張大千早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人畫 風,臨仿各家,受石濤、漸江等人的影響甚深,風格清新淡雅, 如《峰暗泉鳴圖》為其 1934 年第一次遊華山後之創作,堂堂 大山高聳入天,近景奇石嶙峋,階梯於山石間蜿蜒而上,中景
張大千《峰暗泉鳴圖》,1934 年, 長春吉林省博物院藏。(國立歷 史博物館提供)
點綴著房舍松木,遠山以水墨渲染,一道白瀑自山頂垂落,於 堅硬盤石間雜揉著點點水氣,畫面予人脫俗自然之感。 1940 年代後的張大千,從青年邁入青壯年,遊歷敦煌莫高窟的人生歷程,讓其畫風一變, 脫去過往的清雅淡麗,走向宮廷式的精工細筆。在敦煌莫高窟的那幾年,張大千日以繼夜 地臨摹北魏隋唐以來佛教壁畫,存留下來的摹本多數正是保留在四川博物院,約作於 1942 年的《盛唐鬼怪圖》便是一例。此摹本出自敦煌莫高窟 384 窟,為南方天王座下的雙鬼, 雙鬼上身赤裸,下身著紅褲,全身肌肉緊繃糾結。前面一隻鬼手拿一棒,棒上纏繞一蛇,
84
85
左:張大千《盛唐鬼怪圖》,約 1942 年,成都四川博物院藏。 (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右:張大千《四軸聯屏大墨荷》,1945 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蛇正咬住了鬼的右耳,痛得鬼呲牙裂嘴,雙眉直豎。後面那隻 鬼碧髮沖天,不知為何張大了嘴,右手還拖著下巴。仔細一想, 原來這隻鬼是因為看到前面一隻鬼被蛇咬了的模樣,笑到下巴 都掉了!張大千因其自身繪畫經驗豐富,在描摹這些千年壁畫 時,選擇了以「復原式」的方式,經過對於壁畫現狀的觀察, 推測於製作當時所呈現的色彩,再現壁畫的原貌。因此多數因 氧化而泛黑的壁畫,在張大千的巧手下於摹本呈現原有的鮮豔彩度。 1950 年代後,因政治情勢,張大千旅居海外,至 1976 年方返回台灣定居。遍遊海外的這 二十多年中,張大千接觸了西洋藝術,並且反芻自身過往的畫風,而奠定了其晚年的兩大 風格,其一為大寫意水墨,其二為潑墨潑彩現代新水墨風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有大 批張氏這個時期的作品,其中《大墨荷四通屏》正可謂大寫意水墨風格的代表作之一。這 件作品尺幅甚大,在張大千畫荷作品中極為罕見。此畫作於 1945 年,荷花、荷葉分別被安 排在畫面的右下及左上方,平衡了整個畫面,濃淡墨運用自如,尤其是荷花的部分是先以 淡墨畫花瓣,再以濃墨鉤勒瓣尖,使得荷花格外醒目且昇氣盎然。而《勝蓋丹羅山曉》及《夏 山雲瀑》則是大千潑墨潑彩新水墨風格的翹楚之作。 吉林+四川+台北=張大千的一生,值得仔細品賞!(文
王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