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觀點BioMed|11月刊

Page 1

生醫觀點

有態度有觀點的生技醫療媒體

人體腸道內的基因版 POKEMON GO

2016年11月 定贏傳媒 出版發行

人類疾病解碼的下一塊拼圖

從腸道菌與肥胖談 起

AT IN IM EL

5大傷 眼 行 為

E

G O OD C EL L

你 中槍了嗎? 正 確護眼這樣做

FIND C A N C ER

ER R O CA NCER 2 20. 125 2. 3+C N2= - 100M s

結婚五年不孕

巧克力囊腫惹禍

藍光易造成視茫茫 補充葉黃素護眼睛

關節痛、尿酸高 不見得是痛 風 !

掃一下 ! 立即訂閱電子書 更多有態度的專業訊息帶著走!


健康指標 基因套組

癌症基因 檢測套組

心腦血管 基因套組

腫瘤抑制健康指標

肺癌

急性心肌梗塞

心腦血管健康指標

大腸直腸癌

高血壓

憂鬱傾向

胃癌

高血脂

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

胰臟癌

心律不整

帕金森氏症

膀胱癌

腦中風

痛風

腦膜瘤

突發性心臟停止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口腔癌與咽喉癌

冠狀動脈疾病

第二型糖尿病

食道癌

週邊動脈疾病

骨質疏鬆

甲狀腺癌

靜脈血栓性栓塞症

青光眼/剝落性青光眼

喉癌

腦動脈瘤

黃斑部病變(視力喪失)

鼻咽癌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耳硬化症(聽力喪失)

慢性淋巴白血病(血癌)

乳房健康指標(女性)

黑色素細胞癌(皮膚癌)

姙娠糖尿病(女性)

基底細胞癌

攝護腺健康指標(男性)

腎癌

健髮健康指標/落髮風 險(男性)

上皮細胞癌 攝護腺健康指標(男性) 睪丸癌(男性) 乳房健康指標(女性) 卵巢癌(女性) 子宮肌瘤(女性)


體重管理基因 檢測套組

肌膚基因 檢測套組

遺傳性乳癌 與卵巢癌 BRCA基因檢測

天賦潛能 基因套組

肥胖體質基因檢測:

肌膚彈力因子

身高潛能

BRCA1 基因序列分析

脂質型肥胖基因

肌膚抗UV因子

骨骼發育能力

BRCA2 基因序列分析

澱粉型肥胖基因

肌膚修護因子

運動爆發力與

代謝型肥胖基因

肌膚抗皺因子

耐力潛能

臟器型肥胖基因

肌膚抗敏因子

學習專注力潛能

頑固型肥胖基因

聯想力潛能

減重體質基因檢測:

天生色彩DNA (人格特質傾向分析)

運動減重基因 飲食減重基因

情緒控管能力 (EQ)潛能 樂觀傾向/ 社交能力(SQ) 視力健康 (重度近視風險) 閱讀能力/ 文字理解力潛能

基因檢測 服務套組

Gene Health 準確、容易 一次到位的檢測

服務專線 02-8770-7228




NOVEMBER 基因科技| Genetic Technology

2016

營養與保健 | Nutrition & Health Care

10 ─── 帝王食補帝王命

28 ─── 濾掛式咖啡袋溶毒? 食藥署:民眾無須恐慌!

垃圾食物致百病

13 ─── 人類疾病解碼的下一塊拼圖

30 ─── 藍光易造成視茫茫

從腸道菌與肥胖談起

補充葉黃素護眼睛

16 ─── 人體腸道內的基因版

32 ─── 5 大傷眼行為你中槍了嗎?

POKEMON GO

正確護眼這樣做

19 ─── 微型核糖核酸大鬧天宮

36 ─── 年紀輕輕也會得牙周病

miRNA 的契機與威脅

你應該這樣做

22 ─── 從馬鈴薯看生物多樣性

38 ─── 牙齒變黃成因多

回到安地斯山脈尋寶

冷光美白誰不適合?

ERRO CAN CER2 s GOOD CELL

6


營養與保健 | Nutrition & Health Care

42 ─── 鋼鐵人真人版 全身 80% 為人工關節喜術後重生

44 ─── 腳骨折後竟無法言語 原來是腦脂肪栓塞造成

46 ─── 女性注意! 經皮毒素易從外陰部滲入體內

48 ─── 結婚五年不孕 原來是巧克力囊腫惹禍

營養與保健 | Nutrition & Health Care

54 ─── 關節痛、尿酸高 不見得是痛風

58 ─── 三酸甘油脂飆升 如何擺脫油血人生?

60 ─── 胸悶及呼吸不順 糟了!會心肌梗塞嗎?

62 ─── 吃生菜減重 當心子宮、攝護腺都受害

52 ─── 腎性貧血症狀不易分辨

El

im

in

at

e

切勿輕忽快治療

FIND C ANCER

7


BIOMED

COPYRIGHT 生醫觀點

有態度有觀點的生技醫療媒體

生醫觀點 雜誌 2016 年 11 月 15 日 營運總經理兼召集人 / 廖士儼

陳慶檀 | 欣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經理

行銷企劃部總監 / 盧玫君

傅木錦 |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 系主任 童寶玲 |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 台大醫學院婦產科臨床副教授

總監 / 崔巧鈴

葉德輝 | 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副教授 /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經理 / 林詳崴

雷桂美 | 榮譽顧問

策略發展部總監 / 洪正宇

廖偉翔 | 和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專案企劃部副理 / 李旻峰、陳家柔

趙子豪 | 楓康連鎖藥局 藥師

編輯 / 沈婕如

盧永修 | 北榮遺傳諮詢中心 諮詢專員 博士

行政統籌專員 / 林美慧、張珈瑄

賴宗炫 | 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生醫編輯群 / 洪嘉駿

賴釗毅 | 台北亞緻 / 凡登 整形外科診所主治醫師 簡伯承 | 英專耳鼻喉科皮膚科聯合診所 藥師

/ 林皇芹 / 錢怡君 / 黃俊儒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張玉櫻 / 林怡亭

發行單位 / WinWin Media 定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蘇湘雲

10595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 102 號 B1 樓 ( 三和大樓 )

/ 劉秉政

電話 / (02) 7702-1168

/ 郭庚儒

傳真 / (02) 7702-1488

/ 關嘉慶

製版印刷 / 博創印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登記證 /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 2164 號

網頁設計部副理 / 李筱菁 資深美術編輯 / 游原浩

如欲刊登廣告或其他合作,歡迎來信,將有專員與您聯繫

資深攝影記者 / 黃耿賓

service@biomedviews.com

財務部會計主任 / 連珮吟

版權所有 / 非經本刊同意不得轉載

生醫觀點顧問群 /

生醫觀點 © BioMed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吳彰哲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版權聲明:生醫觀點所刊載所有內容,均為本公司所有或已獲得 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任何人士不得未經本公司或版權持有人的 書面同意,以任何方式抄襲、更改、複印、出版、上傳、下載及 發放本網站內的資訊及材料。 為了尊重授權使用之智慧財產權, 本網站會附上文獻出處,如需引用該等資料,可向本公司洽詢, 或直接與版權持有人接洽。

吳賜猛 |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 副教授 林孟穎 | 鼎鈞中醫院長 林冠宏 | 中國文化大學園藝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徐明洸 | 臺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 台大醫學院專任副教授 梁宏碩 |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生醫觀點盡一切努力提供可信與正確的醫療、健康等相關生技資 訊,但有鑒於正確的診斷與醫療視個人狀況而有差異,生醫觀點 並無意取代專業領域醫師的診斷建議,因此生醫觀點並無法為個 別讀者提供相關建議, 無須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郭安妮 | 中山醫院婦產科 主治醫師 / 美人魚診所 院長 郭景文 | 榮譽顧問 陳崇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總藥師

合作夥伴 歡迎 網站 / www.geneonline.news

官方網站 / www.healthnews.com.tw

基因領域專業媒 體

洽詢

合作夥伴

成為

即刻聯絡 biomedviews@winwinmedia .com.tw


預防醫學 飲食保健

在「民以食為天」的東方社會,飲食是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環,你也許聽過「病從口入」這句話,但 你知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除了影響自己,還會波及後 代子孫? 過去認為個人後天的發展結果不會遺傳到下 一代,但表觀遺傳學在近年的發展顯示,狀況絕對不 是這麼單純;有人覺得減肥很困難,有人卻認為瘦 身很簡單,而這一切竟是腸道菌相在作祟? 連懷孕發 福也跟腸道菌有關? 「基因線上」特別精選相關的文 章,邀請讀者一起認識表觀遺傳學的奧妙、腸道菌相 對人類的影響、以及糧食作物與生物多樣性等議題。


帝王食補帝王命 垃圾食物致百病 文 | 基因線上編輯群

女王蜂的 DNA 與她的工蜂姊妹無異,但蜂后

這個規則的學問就叫做表觀遺傳學。表觀遺傳

終其一生只吃最優質的蜂王乳,因此發展出

就像是替基因貼上標籤,讓負責製作的工人看

完全不同的命運 ― 形成可大量產卵的巨大腹

見後知道哪些指示該遵循、哪些該跳過。常見

部、懂得攻擊其他蜂后、並擁有發聲和跳交

的標籤包含直接打在基因 DNA 序列上的甲基

配舞的技巧。其實自然界不乏此類食物影響

化,或是可以和半成品配對並破壞的微 RNA

發育或行為的例子,但為什麼擁有相同DNA藍

分子等等。這些標籤會在生物受到不同外在因

圖的個體,最後卻是完全不同的結果?究竟

素影響時出現,進而改變基因的解讀和表現方

是什麼機轉居中協調呢?

式。生活習慣、飲食、吸菸、喝酒、運動、睡 眠、情緒以及壓力等,都有可能造成表觀遺傳

表觀遺傳學乃關鍵所在

學的影響;許多研究人員甚至認為這些因素所

生物細胞可視為一個個小工廠,依照名為

造成之影響分常深遠,甚至有機會在下下一代

「基因」的指示手冊從事各種生產活動。但

或下下下一代找到當年環境衝擊留下的痕跡!

同一手冊卻可有許多解讀方式,而研究其中

10


NOVEMBER 11

飲食對表觀遺傳學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均衡飲食,造福子孫

中國古代便已存在食療與藥膳的概念,而從表

我們常被囑咐要均衡飲食、飲食多元,而從表

觀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確有其先見之明。研究

觀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廣泛的攝取各種新鮮、

人員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加入綠花椰菜、黃

加工少的食物,確實有助於抵銷單一食物可能

豆、綠茶茶葉、薑黃等食材之萃取物後,明顯

造成的危害,更有機會讓多元的有益食物共

在DNA序列上觀察到甲基化的位置或數目出現

同發揮加乘效果。舉例來說,葉酸、維他命B

變動;從小以有機飼料餵養的羊隻也被發現基

群、以及金屬元素鋅會共同參與體內表觀遺傳

因的表現狀態比較健康,其羊肉也含有較少對

機制的運作;而人類無法自行合成葉酸,需要

心血管有害的成分。

從綠色蔬菜、五穀類、柑橘類、或動物內臟等 攝取;B群常見於魚、起司、牛奶、肝臟和各

當然,基於倫理和實務考量,目前難以進行人

種肉類;鋅則在蛤蜊和牡蠣有豐富含量。由此

體試驗驗證各種食物對表觀遺傳學的影響,也

可知,要廣泛攝取各種食物才能建立有效的組

不可能要求受試者連續幾十年只吃某種食物或

合,也絕不能因為看中某種食物的成分或功效

配方,再觀察對於健康有無正面影響。不過相

而矯枉過正;例如紅酒成分之一的白藜蘆醇也

關研究人員也懂得換個角度思考,選擇蒐集不

有學者認為能調節表觀遺傳而降低癌症的發生

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健康數據,再進行統計分

和延緩老化,不過酒類所含的甜菜鹼會干擾體

析;而從這類型的回溯型分析研究,我們現在

內葉酸代謝,攝取過多酒精對身體也會造成負

也得知綠茶和綠花椰菜有助於抑制癌化基因的

擔。

發展,但加工肉品則會削弱抗癌基因的表現。 隨著這些研究成果陸續出爐,如何吃得健康想 必又會有一番新的詮釋。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11


至於如何改善表觀遺傳學造福子孫,目 前已知孕婦攝取過多 omega-6 脂肪酸 會使孩子容易在肝臟和肌肉堆積脂肪,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建議母親 在飲食中多攝取 omega-3 脂肪酸並減 少 omega-6 脂肪酸的攝取比例。另外, 由於母乳中含有較高的 omega-3 脂肪 酸,所以用母乳餵哺新生兒也有助於減 少未來過度肥胖的問題。而除了營養層 面,很多食物包裝會含有雙酚A等塑化 劑、三聚氰胺、重金屬、色素等等,都 是會造成表觀遺傳調控混亂的問題,應 盡量避免。化妝品、洗髮乳、沐浴劑、 洗潔劑等日常用品也可能含有會影響表 觀遺傳的物質,也應慎選。總歸來說, 我們每個人受到祖父母和父母的環境影 響甚鉅,我們只能盡量自己選擇優質的 營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未來子孫能 享有功能完整的基因。然而,越來越成 熟的基因科技,除了可以檢視基因的甲 基化,未來也許可藉由科技的方式來適 度調控基因的表現,擁抱美好的人生。

12


NOVEMBER 11

人類疾病解碼的下一塊拼圖 從腸道菌與肥胖談起 文 | 基因線上編輯群

所有人類疾病可望被治癒,這是 2000 年人

人類基因體解碼後最令人驚訝的一件事,就

類基因體計畫 (Human genome project) 完成

是人類基因數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少,只有

時,許多科學家及人們心中的最大期待。16

約 2.1 萬個基因。這是一個比稻米 (4.6 萬 –

年後的今天,許多疾病已可以透過基因預防

5.5 萬)、玉米 (3.2 萬)、老鼠 (2.9 萬) 還要少

與診斷,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美國影星安潔

的數字。在有限的基因裡,人類是如何運作我

莉娜裘莉 (Angelina Jolie) 因檢測出 BRAC 1

們複雜身體呢?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Howard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突變基因

Ochman 教授團隊發表在 Science 的研究,指

後便接受乳房切除術來預防自身罹患乳癌的

出人類與腸道菌的共演化,可追溯到 1500 萬

高風險。儘管如此,尚有許多疾病無法透過

年前。

基因體資訊解決。 這暗示著許多身體的功能其實是來自腸道菌, 疾病解碼的下一個希望 ─ 腸道菌

也可能是人類基因數量精簡的原因之一?像是

近幾年來,腸道菌 (Gut microbiota) 的研究攻

維生素 K (Vitamin K) 可經由腸內的大腸桿菌

佔了頂尖期刊 Science、Cell 與 Nature 的無

(Escherichia coli) 來合成,那麼人類就不需要

數版面,研究發現腸道菌居然與許多人類疾

擁有合成維生素 K 的基因了。英國倫敦大學

病高度相關,如發炎、肥胖、癌症等。震撼

演化生物學 Alanna Collen 博士就指出身體有

的是人體內的腸道菌重高達 1 至 2 公斤這麼

百億細菌,佔了我們人體細胞數的 90%,而

多,因此腸道菌儼然成為人們疾病解碼的最

且這些共生菌的基因總數高達 4 百 40 萬,因

新拼圖!

此當我們只有 10% 是屬於我們自己 (註 1), 會不會許多疾病與生理機制的答案就在共生菌 身上呢?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13


為什麼減肥如此困難 ?

食物也會改變腸道菌相?

肥胖是 21 世紀最嚴重的文明慢性病之一,且

來自臺灣長庚大學賴信志教授團隊發表在

伴隨著慢性發炎、糖尿病與新血管疾病等症

Nature Communication 期刊的研究,指出高脂

狀。有趣的是,腸道菌居然跟肥胖有相當高

肪餵食的小鼠在餵食富含多醣體的靈芝菌絲

程度的關聯,而且飲食造成肥胖的因素除了

體水萃物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water

熱量外,對腸道菌相的影響也是造成肥胖的

extract; WEGL) 後,體重相較於控制組有下降

原因之一。因腸道菌多為厭氧菌,所以過去

的情形,除此之外也有較低的身體發炎現象與

科學上難以利用體外培養的方式來分析腸道

胰島素的抗性。肥胖老鼠攝食靈芝後,一些發

菌的分布,而次世代定序 (NGS) 的出現,是

炎因子如 IL-1β, IL-6 與 TNF-α 都有下降的

促進腸道菌研究突破的關鍵技術。

情況,血液中的脂多醣相較於控制組也顯著降 低。由於胰島素抗性造成的原因之一就是脂多

透過 16S rRNA 的分析,NGS 可以大量分析

糖會促進 NF-κB 活化,使得胰島素接受器受

不同腸道菌相的變化。研究人員發現,當體

質-1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被磷酸化失

內厚壁菌 (Firmicutes)/ 擬桿菌 (Bacteroidetes)

活,因此老鼠體內的脂多糖下降有助於改善胰

的比例或脫鐵桿菌 (Deferribacteres) 的

島素抗性。

數量提高時,會促進小鼠肥胖的傾向。 變形菌 (Proteobacteria) 產生的脂多醣

糞便移植術 (Fecal transplantation) 是一種用

(Lipopolysaccharide; LPS) 則會造成身體

來探討腸道菌影響的有效工具,有趣的是,當

發炎與胰島素抗性,還會刺激內緣性大麻

把瘦老鼠的糞便或者是吃過靈芝之胖老鼠的糞

(Endocannabinoid) 的產生,這可能是造成肥

便分別給胖老鼠吃時,都會使得胖老鼠的體

胖惡性循環的原因之一。內緣性大麻素上從

重下降。從實驗的結果看來,糞便中的腸道

名稱來看,可理解會使人感到愉悅,當吃到

菌可能是改變下一隻胖老鼠體重的原因之一。

含脂肪的食物時會刺激內源性大麻素的產

進一步 NGS 的分析更發現攝食靈芝後,確實

生,從演化學的角度來看是為了使動物吃下

會使與肥胖高度關連的菌相減少,如厚壁菌、

更多的脂肪來供給身體熱量。在脂肪已不匱

變形菌和脫鐵桿菌。另有研究也發現半纖維素

乏的現代,科學家發現高脂肪食物也會使腸

阿拉伯木聚醣 (Plant hemicellulose compound

道菌相中變形菌的數量增加,在其產生的脂

arabinoxylan) 會降低體內厚壁菌/擬桿菌的比

多醣作用下,身體分泌更多的內源性大麻素

例使肥胖獲得改善。由此推論,不同的菌相偏

使得肥胖惡性循環,而且高脂肪的攝食又

愛的醣類不同,所以飲食真的與腸道菌有相當

會改變腸道菌相。所謂的人如其食 (You are

大的關聯呢 !

what you eat),真的是有那麼一些道理。 人類基因體解碼後最令人驚訝的一件事,就 是人類基因數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少,只有 約 2.1 萬個基因。這是一個比稻米 (4.6 萬 – 5.5 萬)、玉米 (3.2 萬)、老鼠 (2.9 萬) 還 要少的數字。在有限的基因裡,人類是如何 運作我們複雜身體呢?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Howard Ochman 教授團隊發表在 Science 的研 究,指出人類與腸道菌的共演化,可追溯到 1500 萬年前。

14


NOVEMBER 11

懷孕發福其實也跟腸道菌有關

「腸道菌是人類的必要器官」,是史丹佛大學

今日的你我都是演化的結果,因此除了腸道菌

的 David Relman 教授在 2005 年 Science 期刊

影響人類,人類也會主動影響腸道菌相。美國

的重大宣告,他是利用基因分析腸道菌相的濫

康乃爾大學的微生物學家 Omry Koren 發表在

觴。如他所預言,目前腸道菌最新的研究已發

頂尖期刊 Cell 的研究就揭露了人體生理奧妙

現自身的基因會影響自身腸道菌相的種類,而

的面紗,他發現初期懷孕婦女與晚期懷孕婦女

我們的情緒也深受腸道菌影響。相信在未來,

的腸道菌相有很大的不同。糞便移植實驗顯示

許多疾病與失調都能在腸道菌上找到治療的曙

只有晚期懷孕的婦女會讓老鼠變胖。這樣腸道

光。

菌相的差異,說明了為什麼懷孕會使人容易發 福,因為身體的腸道菌相轉為傾向易肥胖的菌

註 1:2016 年 1 月,Alison 博士發表於

種分布,這可能也是懷孕婦女身體常處於發炎

NATURE NEWS 的文章指出,微生物學家

與容易發生妊娠性糖尿病的原因,如同文章一

Thomas Luckey 在 1972 年所提出的人體菌數

開始所述,可能是特定腸道菌的脂多醣所造成

與人類細胞比例為 10:1,是目前人體菌數的

的。那為什麼懷孕時要影響腸道菌相呢?研究

一個迷思。根據許多科學研究的分析顯示,菌

人員推論這樣的體質,會強迫孕婦食慾大增與

數與人類細胞比的平均值介於 1.3:1,但目前

吸收熱量,是為了讓胎兒有完整的營養攝取

尚未有明確的定論。

量。這與華人文化的「一人吃,兩人補」有異 曲同工之妙呢 !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15


人體腸道內的基因版 POKEMON GO 文 | 基因線上編輯群

「我」,到底是「誰」?

非常驚人。不過人類從未針對這些腸道居民

每個人身上的細胞大約由數兆個人類細胞 [註

好好進行戶籍調查,以致現在對於腸道菌的確

*] 和微生物細胞所構成,這些外來的微生物

切組成、各種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菌和菌之

細胞從人一出生通過產道時即開始「移民」定

間的互動都不是很清楚,更遑論這些細菌對人

居和繁衍,之後也會隨著呼吸、飲食、碰觸等

體細胞、消化系統、或是個人思想和行為的作

過程附著或進入人體,移生 (colonize) [註 **]

用和影響。為深入了解人體移生細菌的組成,

在皮膚、黏膜、呼吸道、和腸道。這些移生細

美國政府於 2008-2013 年間投入 1.15 億美元

胞在人體扮演各種角色,深深地影響消化、體

執行人類微生物菌群計畫 (Human Microbiome

質、和免疫力,甚至可能會左右人類的情緒、

Project, HMP),重視程度不亞於人類基因體定

思想、和行為。2016 年初 Alison Abbot 博士

序計畫。HMP 共從 242 位自願受試者的 15-

表示 1972 年微生物學家 Thomas Luckey 在所

18 個身體部位取得超過 5,000 個樣本,發現

提出的人體菌數與人類細胞比例為10:1,是目

有超過一萬種微生物會移生在人體,也針對超

前人體菌數的一個迷思,根據許多科學研究的

過 800 種細菌完成初步基因體定序 (最終目標

分析顯示人體菌數與人類細胞比的平均值介於

預計會完成 3,000 種細菌的全基因體定序)。

1.3:1,但目前該數字仍具有爭議。即使如此,

在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微生物菌群貢獻

這些外來居民已經發揮他們的影響力,正潛移

許多對人體存活不可或缺的基因,其數目甚至

默化著我們體內的環境

超過人類本身擁有的二萬多個基因。顯然,我 們不是施捨一個寄身處所給這些微生物的大方

結腸的平均體積僅約 0.6 公升,卻是人體移生

主人,而是必須仰賴這些移生菌才能維生的扶

細菌種類和數目最多的地方。目前估計這些腸

養對象!

道菌約有 500-1,000 種,總數可達十多兆,

16


NOVEMBER 11

腸道菌的休閒:基因版 POKEMON GO

物的改造基因,進而對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造

細菌本身沒有細胞核,其遺傳物質就在細胞

成嚴重威脅。

質中以一團 DNA 呈現。不過細菌也因此具 有一項獨特能力,就是可以從環境中捕捉各

來自斐濟的啟示

種 DNA 片段嵌入自己的基因體,或是從其他

2011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細菌取得質體 (plasmid,一種帶有基因或其

Ilana Brito 隻身前往斐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他遺傳因子的環狀 DNA) 保留在細胞核,藉

以一己之力建立斐濟社區微生物菌群計畫 (Fiji

此可取得各種不同的基因。HMP 研究團隊的

Community Microbiome Project, FijiCOMP)。

另一個重大發現就是:人體的腸道菌也會在

Brito 博士帶了三個各重 15 公斤的液態氮冷

腸道內釋放和捕捉各種基因,也就是說早在

凍槽,僅花六周的時間就從四個偏遠村落取得

POKEMON GO 席捲世界之前,腸道菌已經在

三百位自願者的檢體;相較之下,HMP 計畫

我們的腸子內玩了數千年的基因版 POKEMON

有十多人的採集團隊,但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收

GO。舉例來說,研究顯示日本人有些腸道菌

到 242 位美國受試者的檢體。Brito 博士的壯

帶有消化海苔的酵素基因,而這種基因是來

舉為人類微生物菌群的基因分析帶來了前所

自寄生於紅藻的海洋細菌。不吃海苔的北美

未有的寶庫。由於斐濟人多居住在大家庭,

居民即使擁有相同的腸道菌,也不會帶有消

村莊之間的交流不多,飲食生活也非常在地

化海苔的酵素基因。這種基因的捕捉機制固

而單純,因此非常適合研究腸道菌基因在菌

然可讓我們體內的腸道菌快速升級增加新功

與菌和人與人之間的流動。在 2016 年夏天,

能,但也造成許多隱憂;例如流行病學家就

Brito 博士的第一篇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

擔心腸道菌可能會取得抗藥性基因或基改作

的 Nature 期刊,包含兩項重大發現。第一個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17


發現就是,腸道菌的基因表現會隨飲食而出現

台灣近年發生多起食安風暴,不禁令人反思當

差異,例如飲食以芋頭和芭蕉為主的農村聚

人們常態性食用含有重金屬、戴奧辛、孔雀

落,村民的腸道菌會努力捕捉消化和分解澱粉

綠、病死動物、防腐劑、抗生素、瘦肉精、漂

的基因,以利從腸道內的食物取得營養。相較

白劑、農藥、香精、回鍋油、三聚氰胺、塑化

之下,漁村村民的整體菌相與農村村民類似,

劑、毒澱粉、毒醬油、過期食品、餿水油、肉

但因為飲食的不同,腸道菌捕捉的基因就會有

品保水劑、工業原料等等,腸道菌會傾向捕捉

所不同。

那些基因?對於整個腸道菌相和菌數又會有什

另一項比較令人擔憂的發現則是:斐濟人的腸

麼影響?舉例來說,或許腸道菌為了對抗上述

道菌大多都帶有抗藥性。這可能是因為抗生素

添加物所表現的基因或分泌的代謝物會提高大

其實本來就是菌分泌以對抗其他細菌的物質,

腸癌風險;而近年來,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確

而 Brito 也從斐濟的土穰分析出可產生天然頭

實也有快速攀升及年輕化的趨勢。或許未來

孢類抗生素 (cephalosporin, 一種常用的廣效抗

Brito 博士的研究可衍生出直接優化腸道菌基

生素) 的菌種。研究人員研判這種會產生抗生

因狀態的療法,但是在這種奇蹟發生之前,人

素的菌種可能因為人們耕種或食用根莖類作物

人還是得各自努力從最根本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而進入人類腸道,進而分泌抗生素排擠其他菌

做調整,確保腸道菌只會捕捉到最能促進健康

種;而這個過程可能篩選出本來就具有抗藥性

的超強寶可夢基因!

的細菌,接下來這些細菌的抗藥性基因又被其 他細菌捕捉,捕捉到抗藥性基因的細菌又能在

註解:

腸道生活得比較好……如此循環下去,最後人

* 這邊所說的「細胞」,係指有遺傳物質並具

人的腸道都帶有抗藥性細菌。不過一旦人類被

分裂能力的細胞,因此紅血球和血小板等不

細菌感染,這些抗藥性基因就有機會從腸道菌

具細胞核的血球,以及精子、卵子等無法獨立

轉移到病原菌,形成帶有抗藥性的超級病菌。

分裂繁殖的生殖因子,均未被計入人類細胞總

目前在美國基因研究重鎮 Broad Institute 擔任

數。不過這邊的細胞總數有計入分裂能力非常

助理教授的 Brito 博士,也正在與學生和同事

有限的神經元細胞。

研究如何透過自然的方法調理腸道菌的基因捕 捉偏好和基因表現,希望能找到揚善抑惡的作

** 所謂「移生」,就是外來細菌在人體的某

法,並運用在臨床治療。

個部位定居和繁殖,但與人體細胞和平共處達 到平衡狀態,不會引發免疫反應或破壞人體細

「吃什麼補什麼」的反思

胞,甚至可能提供許多正面效益。不過移生菌

中醫自古就有「吃什麼補什麼」的論述,而

在人體免疫低落的時候,也有可能崛起而大量

西方也有「you are what you eat」的古諺;這

繁衍,形成感染現象。

些概念透過 Brito 博士的研究也都獲得證實。

18


NOVEMBER 11

微型核糖核酸大鬧天宮 文 | 基因線上編輯群

中國自古流傳的食療與食補文化,其科學根據為何?人人聞之色變的 基因改造食物,究竟有沒有可能造成危害?藥與膳食的相關研究自人 類有文化以來從未間斷,而近幾年突飛猛進的分子生物學領域,在在 顯示食物並不像從前所想的那麼簡單…… 微型核糖核酸 (miRNA) 是什麼? 若將細胞想成一個工廠,那遺傳物質 DNA 就好比工廠生產的終極指 導原則。不過 DNA 內除了產品 (蛋白質) 生產說明,還包含許多調節 片段負責指導工廠在什麼情況下該增減產量或微調產品樣式,而微型 核糖核酸 (microRNA, miRNA) 正是其中一種調節片段。miRNA 可以攔 截產品製造過程的中間物質 (如訊息RNA),並降低或停止特定的生產 線。生物體從維持身體機能恆定到生長發育皆有此機制存在,而些微 偏差都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的消化道有強酸、酵 素、和屏蔽,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分解食物,避免被食用的細胞組織內 含之基因、蛋白質、或 miRNA 等侵入人體而破壞既有機制。 外國間諜竟能潛入機密重地,發布不實指令?! 食物從進入口中開始就會經過許多關卡的分解與篩選,最後才能在腸 胃道的不同位置放行進入血液循環,作為體內細胞的能量來源或調節 物質。過去認為這些重重關卡會讓食物所含的外來 miRNA 被完全分 解為簡單的核酸,但 2011 年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的研究卻投下了一 枚震撼彈:稻米內一種名為 MIR168a 的植物 miRNA 居然大量存在於 以米為主食的人類之血清!該研究更進一步指出 MIR168a 可結合在人 類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接合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 ) 形成過程的中間物質,減少 LDLRAP1 的生產數 量,進而降低 LDL (所謂的壞膽固醇,會提高動脈硬化風險) 從血中移 除之速率。原來在稻米的生產指令,竟能溜到人體內並可能對生理機 制產生影響,這是何等驚悚的事?!張教授的研究團隊後來更進一步 發現,食物的 miRNA 可穿過孕婦的胎盤,有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19


miRNA 的威脅是真?是假? 張教授的論文在發表後掀起極大波瀾,學界、醫界、與產業界都急於確認其他物種的 miRNA 是否真如其研究所示,可在人體內肆意妄為。各方進一步的研究則衍生出各種支 持、質疑、與反對意見,其中反對方的理由包括:

1

外來 miRNA 在血液中濃度變化大,但一般來說都非常低;若真如張教授的數據所 示,過去不太可能未被其他實驗室發現。

2 許多實驗室採取類似的餵食試驗,皆無法複製相同成果,血中難以驗出外來 miRNA,也不見這些 miRNA 抑制蛋白質所引起的效果。 3 張教授的數據有可能是實驗器具污染所造成的偽陽性結果 (即事實上不存在)。

20


NOVEMBER 11

不過支持張教授論述的研究也不少,包括: 1

陸續有報告指出哺乳類動物血中確實可以偵測到來自真菌、細菌,及植物的 miRNA。

2

被餵食高麗菜的小鼠器官內可發現 MIR172 (一種高麗菜 miRNA)。

3

有報告指出牛奶內含的微小體之 miRNA 可被人類及小鼠吸收。

4

口服由植物 miRNA 合成的抗腫瘤物質可抑制特定腫瘤的生長。

若食物基因確實可進入食用者體內並發揮生 理作用,受到最大衝擊者莫過於基因改造作 物公司。抗病蟲害基因改造作物往往仰賴特 殊抗藥性或毒素基因的嵌入,而一旦有證據 顯示這些基因或其下游產物在食用後會出現 在人體內,農業和衛生主管機關勢必都要有 所動作。不過有些基改作物是帶有增加特定 營養素合成的基因,或許這在人體持續發揮 作用可帶來一些益處。而另一方面,miRNA 或許能夠闡明食療或傳統中草藥還無法以現 代科學解釋的療效,開啟新一代藥物研發的 方向,甚至有機會從懷孕時期就開始調整胎 兒的體質和基因表現,真的讓孩子贏在起跑 點!食物 miRNA 進入體內既是威脅也是契 機,值得更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21


從馬鈴薯看生物多樣性 文 | 基因線上編輯群

馬鈴薯是目前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發源於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高原,之後被西班牙人傳到歐 洲,奠定了日後馬鈴薯席捲全球的基礎。不過歐洲人當時只選擇少數適合在歐洲氣候快速生長的 馬鈴薯品種進行大量栽種,而這樣的作法後來在十九世紀中葉就引發了一場人倫悲劇:在18451852 年間,愛爾蘭的馬鈴薯田受到馬鈴薯疫病 (potato blight) 的肆虐,而這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透過空氣傳播,可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整塊農田並使馬鈴薯塊莖腐爛發臭,使得仰賴馬鈴薯為主 食的愛爾蘭人頓時陷入生存困境。這場愛爾蘭大饑荒直接或間接引起一百萬人死亡、二百萬人移 民到加拿大或美國,並奠定愛爾蘭日後脫離大英帝國選擇獨立並與英國人勢不兩立的民族情結。 直至今日,愛爾蘭的人口仍未恢復大饑荒前的人口數……大飢荒慘重的災情主要源於馬鈴薯品種 的過度單一化,以致病害發生時沒有任何抗病品種可抵擋,所有作物都全軍覆沒。由此可知,保 存主要糧食作物的基因多樣性有絕對的必要性。

22


NOVEMBER 11

回到安地斯山脈尋寶

2010 年在玻利維亞 Moco Moco 直轄市舉辦

為了抵禦病蟲害、提高產量、或在貧瘠的土地

的第七屆農業生物多樣性競賽中,贏得首獎的

上維持生長,任何馬鈴薯栽培系統都需要從馬

農夫帶了親自栽種的 500 種馬鈴薯參賽。由

鈴薯基因庫源源不絕的取得新品種。然而馬鈴

於安地斯山區的農民往往得耕作面積小而零碎

薯的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重威脅,因為疾病、

的農地,而且山區環境的地形和氣候變化也相

氣候變化、和社會變遷等因素已讓栽種數千年

當多元,因此當地農民發展出一種傳統農法,

的古老品種和野生品種逐漸消失。為了推動現

是根據各塊零碎農地不同區域的土壤條件、生

代化農業,各地農作物的品種也趨於單一化,

態環境、微氣候等因子種植最適合的馬鈴薯品

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種,因地制宜。如此一來,一小塊農田可能就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UNFAO) 因此估計全球

有數種不同馬鈴薯品種齊聚,而各個品種也都

將會有 75% 的農作物失去基因多樣性。所幸

能生長在最適環境,所以產量得以有效提升。

安地斯山脈的祕魯及玻利維亞貴為馬鈴薯的發 祥地,不僅擁有數千年種植馬鈴薯的歷史,更

由於安地斯山區栽種多元的馬鈴薯品種,當地

有上百種色彩繽紛且外形多姿的馬鈴薯品種。

的玻利維亞和秘魯鄉土料理也受到影響,會根

更多內容 請見

基因線上

官網 :http://www.geneonline.news

23


據每種馬鈴薯的外形、甜度、澱粉含量、和口

生物多樣性值得永續經營

感選擇最適合的烹調方式,甚至有特定馬鈴

為了保存安地斯山區的馬鈴薯多樣性,祕魯的

薯品種就只用在製作特定菜色,非常獨特。

「國際馬鈴薯中心」與六個山區的部落合作,

例如:Papa Blanca 是外皮淺褐色的白肉馬鈴

共同維護在保護區所打造的馬鈴薯公園。這座

薯,適合一般的烹調或油炸,在秘魯是最常被

占地約 15,000 公頃的公園即為活的馬鈴薯資

使用的馬鈴薯品種;Papa Amarilla 則是一種

料庫,擁有約 1,200 種高地馬鈴薯品種,並

黃肉馬鈴薯,烹煮後會變得非常鬆軟且有顆粒

計畫重建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四千種馬鈴薯品

感,適合用來做奶油馬鈴薯泥或著名的菜餚

種,使園區成為另一個重要的馬鈴薯起源中

「Causa limeña」。

心。台灣也具有非常多元的稻米、水果、和蔬 菜品種,更有些獨特的藥用植物品種和真菌

Papa Peruanita 具有鮮明的雙色外皮和特殊的

類,其生物多樣性的調查、保存、和基因分析

味道,以鹽水煮熟後佐奶油或優格香草醬即

等工作刻不容緩。也許某一天,這些保存的農

能襯出馬鈴薯的獨特風味;Papa Tarmeña 適

作物品種和基因,將會是防止饑荒或創新育種

合烘烤、油炸,家喻戶曉的祕魯菜「Lomo

的重要人類資產。

圖/ Lomo saltado

saltado」就以它為首選食材。

24


亞洲次世代定序 與 臨床應用研討會 12 / 01

會議時間

THU

08:00

~

17:00

12 / 02 FRI

Dr. John Leite Illumina癌症醫學事 業部癌症醫學,市場 開發,與產品行銷副 總裁

會議時間:2016/12/1 (四) - 12/2 (五) 08:00 - 17:00 會議地點: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359號) 「2016 亞洲次世代定序與臨床應用研討會」將於今年底在台北舉行。來自亞 洲、歐洲和美國的知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次世代定序 (NGS) 技術在臨床上的 應用,包括腫瘤定序檢測 (Tumor Sequencing)、伴隨式診斷 (CoDx) 以及非侵入 性胎兒染色體檢測 (NIPT) 的發展。

John D. Livingstone 美國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法律 事務所合夥人

會議主題: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for Liquid Biopsies .Clinical Deployment of NGS .Companion Diagnostics (CDx) Development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 .Regulatory Landscape for NGS in the Clinic: US, EU, Asia/Pacific Perspectives .Research Applications of NGS .RNA-Seq

Nazneen Aziz Kaiser Permanente 執行董事

若有參展需求,請連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電話洽詢: +886-2-77070672 Benny Liu

主辦單位

合作夥伴




DRIP COFFEE

濾掛式咖啡袋溶毒? 食藥署:民眾無須恐慌! 文 | 林詳崴

近日某醫師臉書表示濾掛式咖啡之紙袋,會添加含PAE的 溼強劑來避免紙遭熱水沖破,並指稱咖啡中醇類與油類 會加速濕強劑的致癌物溶解至咖啡中,而引起民眾對濾 掛式咖啡之疑慮。 為釐清民眾疑慮,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簡稱食藥署)立即針 對9件市售濾掛式咖啡產品之濾袋材質進行檢驗,結果顯 示所有濾袋皆為PP與PET或LDPE所製成之複合型不織布 材質,並非紙類材質,不織布材質強韌,無須添加溼強 劑。

28


NOVEMBER 11

專家說:紙質為特殊耐熱材質 民眾無須恐慌 食藥署以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

內側與咖啡接觸部分均為PP材質,在塑

進行材質鑑別之結果,濾袋內側與咖啡

膠類食品用器具容器包裝材質中PP具耐

接觸部分,9件均為聚丙烯(PP)材質不織

酸鹼、耐化學物質、耐碰撞、耐高溫等

布;濾袋外側則有4件為低密度聚乙烯

特性,其耐熱溫度可達100-140℃,屬最

(LDPE)、5件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具耐熱性之材質,民眾無須擔心濾掛式咖

材質不織布。

啡之使用安全。 國際間使用塑膠高分子 聚合物作為食品包裝袋材質已日益普遍,

而PP、LDPE、PET均為塑膠高分子聚合

相關業者多已兼顧便利性及安全性。食藥

物,本身已具堅韌性及耐水性,無需使用

署持續秉持科學論證基礎,以科學實證提

溼強劑,足以在沖泡咖啡時維持濾袋之

供民眾正確資訊,戮力為國人飲食安全把

完整性。且此9件濾掛式咖啡產品之濾袋

關。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29


LUTEIN

EXPERT

藍光易造成視茫茫 補充葉黃素護眼睛肪酸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關嘉慶

陽光下除了有紫外線,藍光也很強,都可能會傷害眼睛; 此外,3C產品也有較高能量的短波長藍光,長期使用3C產 品,或許對眼睛會造成傷害。所以,現代人在藍光充斥的環 專家 | 開業眼科 王孟祺 醫師

境中,如何預防眼睛受到藍光的傷害?除了做好眼睛防護措 施,由內而外的防護也很重要,尤其是補充葉黃素,該如何 選擇以及服用劑量,都是學問。

30


NOVEMBER 11

光線對眼睛傷害有三類

調整3C產品亮度可減少藍光傷害

開業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光線對眼睛的傷害有

至於想要保護眼睛,對於會傷害眼睛的光源就要

三類,其一為光熱能,例如用雷射光做治療、

儘量減少。王孟祺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藍

看日蝕所造成的傷害;其二為光機械,例如用雷

光對生理運作也很重要,因為太陽中有藍光,可

射做手術切割治療,這兩類傷害在日常生活中很

以抑制大腦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而晚上沒有藍

少遇到;三為光化學傷害,例如紫外線與藍光傷

光,就會讓人分泌褪黑激素而想睡覺;所以,藍

害,長期日積月累曝露在這些光線下,有可能對

光就好像是鹽巴一般,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

眼睛黃斑部造成傷害。尤其是陽光中的藍光因與

需,人不能沒有鹽巴,但多了會形成高血壓與腎

其他色光相較是短波,波長越短,能量越高;而

臟病。而要減少藍光的傷害,除了可以減少使用

陽光中的短波長光線還包括了靛光與紫光,統稱

3C產品,其實也可適時調整3C產品亮度,以減少

之為藍光,波長在400-500奈米間,由於陽光光譜

藍光傷害。

是連續性,所以這段波長都有可能造成傷害。至 於3C產品則是不連續的紅藍綠光譜,雖然很亮,

葉黃素可吸收藍光並隔絕藍光、具抗氧化和抗發炎

但是不如陽光來得傷害眼睛;此外,人工光源例

作用

如LED燈,波長是460奈米的藍色光,一般色溫高

其次,補充葉黃素也是保護眼睛很好的方法。王

的燈具藍光成分也較高。

孟祺醫師強調,葉黃素是隔絕藍光很好的成分, 而且可以24小時保護,但無法由身體製造,必須

藍光會使眼睛感光細胞老化

由食物攝取;而且葉黃素是黃色色素,除了可吸

藍光對於眼睛會產生什麼傷害?王孟祺醫師說,

收藍光、隔絕藍光之外,還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

藍光的光子能量強,會對眼睛感光細胞中的有機

作用,尤其是感光細胞老化代謝廢棄物堆積會使

蛋白質產生游離基與氧化作用,光子能量越高,

感光細胞發炎,而葉黃素能有預防作用。此外,

就會致使產生游離基與氧化作用越多,而且游離

美國曾在2006~2012年間進AREDS2老年性眼疾

基是眼睛感光細胞老化的重要因素,細胞老化進

研究,結果顯示,補充10mg葉黃素及2mg玉米黃

而影響視力,就有可能出現黃斑部中心視力減

素,可以降低25%晚期黃斑部風險。

退,看東西時會有陰影及直線扭曲變形,嚴重時 會有異常血管出血結疤,正中心視力看不到。

選購葉黃素注意劑量 其為脂溶性宜飯後服用 在攝取取葉黃素時,還要注意劑量,成人每天攝 取6mg,就可達到預防目的,而一天只要吃到麵碗 大小的菠菜量,也能攝取到一天足夠的葉黃素。 由於坊間市售葉黃素產品種類眾多,民眾在選購 時,要注意什麼?王孟祺醫師建議,要注意其中 的劑量,因為有些廠商會在標示時註明一粒葉黃 素有10mg(毫克),但是其中葉黃素含量只有30%, 也就是說,葉黃素成分只有3mg。此外,市售葉 黃素保健食品多會添加很多成分,例如有玉米黃 素、山桑子、β-胡蘿蔔素、枸杞、菊花萃取物 等,有些是為了增加血管活性,對於心血管病人 有幫助;而在服用葉黃素時,因其是脂溶性,在 飯後服用葉黃素可有助吸收效果。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31


CARE EYES 正確護眼這樣做

5大傷眼行為你中槍了嗎?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郭庚儒

國人用眼習慣錯誤百出!國內公布「5大傷眼謀殺榜」,包括使用3C不休息、光線不足、躺著或趴著、在晃動 行進間使用,以及眼睛不適未就醫,這些錯誤用眼習慣涵蓋各年齡層。醫師強調,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都 會使乾眼、近視、老花、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等眼疾提早發生,嚴重恐造成失明。

32


NOVEMBER 11

國人日使用3C達8小時

2歲以下避免看3C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公布「2016年全民護

蔡景耀秘書長強調,各年齡層眼睛健康狀態

眼趨勢調查報告」,今年國人每天使用3C

都不同,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接觸3C;2歲

時數較去年降低1小時,但仍將近8小時。

以上每天使用不可超過1小時;青少年族群

進一步分析發現,6成民眾錯誤用眼習慣持

的眼球未發展成熟,長時間使用3C恐導致

續1年以上,5成使用3C半小時感到眼睛不

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病變、青光眼風險

適,7成5即使眼睛不舒服也未就醫。

高;中壯年族群眼睛容易提早老化,罹患乾 眼症、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年齡下降;銀髮

5大行為最傷眼

族則會加深白內障風險。

報告也揭露「5大傷眼謀殺榜」,依序為 使用3C無適度休息、自覺眼睛不適卻未就

二不三要正確護眼

醫、光線不充足、躺著或趴著看3C、在晃

台灣屈光醫學會理事長林思源建議,正確護

動行進間使用3C。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秘

眼應遵守「二不三要通則」,二不為不要

書長蔡景耀指出,國人每天使用3C的總時

在晃動行進中使用3C、不要於光線不充足

數接近8小時,相當於眼睛睫狀肌有3分之1

或大太陽下使用3C;三要則是每使用30分

的時間都處於緊張狀態,眼睛疲勞又未定期

鐘要休息10分鐘、要多走出戶外遠眺大自

檢查,各種眼疾容易找上身。

然、要每年進行眼睛定期檢查。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33




EXPERT 年紀輕輕也會得牙周病 你應該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張玉櫻

31歲李小姐抱怨牙齦老是腫痛流血,經過口內檢查及放射線攝影評 估,發現口內牙齒已經部份被拔除,而牙肉腫脹流血、伴隨著動搖 度增加,周圍齒槽骨也遭受破壞。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 專家 |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官語晨 醫師

36

治醫師官語晨指出,和許多年輕病人一樣,李小姐不敢相信年紀輕 輕的自己,竟然會與牙周病扯上關係。


NOVEMBER 11

慢性牙周炎好發於年紀稍長者 一般民眾聽到牙周病,大多聯想到是中老年人 的疾病。其實牙周相關疾病之中,常見好發於 年紀稍長病人的慢性牙周炎只是其中一種。慢 性牙周炎是由於細菌或牙菌斑堆積在牙齒周圍 造成組織發炎。此牙周炎有可能發生在任何年 齡層,但因為慢性牙周炎破壞速度相對慢,破 壞程度與細菌量有關,因此往往好發年齡層以 成年人為主。 侵犯性牙周炎有遺傳傾向 李小姐患有的是侵犯性牙周炎,其破壞速度很 快,這是因為破壞牙周組織之原因並非只是牙 菌斑,而是身體防衛系統的噬菌功能異常。這 些病人除了牙周炎之外,其他身體方面是健康 的,亦即此牙周炎並非其他系統性疾病所造成 的。官語晨醫師指出,在門診當中常可發現病 人年紀輕輕的,也都很認真刷牙,但牙周仍有 嚴重的破壞,因這類型牙周病破壞的嚴重程度 與細菌量不成相關性。除此之外,要注意侵犯 性牙周炎有遺傳的傾向。 牙周治療恢復一口好牙

PERIODONTITIS

李小姐經過診斷與評估之後,重新學習口腔清 潔,透過牙周基本治療,並配合抗生素的服 用,部分牙齒也接受了牙周再生手術,透過清 創及再生材料置放,讓破壞嚴重的組織重建回 來。而有些提早脫落,或建議拔除的牙齒,也 經過植牙手術重建。現在已經恢復了一口健康 美麗的牙齒,也有良好的咀嚼功能。 定期每半年檢查洗牙 對抗牙周病最好的方式為提早預防、及早治療 並定期回診追蹤,讓牙周破壞程度降低以增長 使用年限。特別是牙周病的初期往往症狀不明 顯而被輕忽,等到病人開始感覺有問題時,常 常已經破壞多年。因此,官語晨醫師建議至少 定期每半年請牙醫師檢查洗牙。且因侵犯性牙 周炎有遺傳傾向,若經醫師確診後,其家族其 他成員也應該接受檢查與治療。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37


牙齒變黃成因多 冷光美白誰不適合?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關嘉慶

怎麼牙齒越來越黃?很多人會發現牙齒不像以前那麼白了,百思不得其解;平常又沒有 喝咖啡或是茶,也不抽菸和喝酒,但是卻有著黃板牙,令人好生氣!牙科醫師指出,會 造成牙齒變黃原因很多,而目前則是可以採用冷光美白來改善;不過,對於因為服用四 環黴素所造成的黃板牙,冷光美白則無法達到治療效果。 具有色素的食物 都可能使牙齒變黃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王棟源醫師表示,會造成牙齒變黃的原因很多, 舉凡是具有色素的食物,都可能因為日積月累下,而使得牙齒變黃;例如喝咖啡、喝 茶,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甚至是蔬菜水果都有色素,進而會使得牙齒變黃。

38


NOVEMBER 11

WHITENING

預防牙齒變黃 應用吸管喝偏酸性飲料

服用四環黴素會造成黃板牙

還有些人喜歡喝酸性飲料,每天都喝一杯檸檬汁來

此外,想要有潔白的牙齒,每天除了早晚應該要刷

增加維生素C,或是喝水果醋來調整體質,但是由

牙清潔牙齒之外,每次進餐之後,並應該要漱口,

於偏酸性食物會軟化牙齒琺瑯質,會使牙齒表面受

最好也能刷牙,而且應該要盡量避免抽菸、喝酒、

損,以致牙齒出現痠軟症狀之外,也可能會導致很

嚼食檳榔;王棟源醫師則指出,雖然冷光美白可以

多食物的色素容易染上了牙齒表面;所以,對於預

改善黃板牙,但是對於曾經服用四環黴素造成的牙

防牙齒變黃,應避免直接喝偏酸性飲料,可用吸管

齒變黃,就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得要採用陶瓷貼片

來喝。

方式才能改善。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39




鋼鐵人真人版 全身80%為人工關節喜術後重生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林怡亭

專家: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主治醫師 / 劉秉政 醫師

現年40歲的張先生,喜好大自然的戶外運

七八十歲不會輕易更換人工膝關節,至今約

動,每個周末都會與三五好友結伴登山、露

五六十歲之患者佔大多數。一般來說,會優

營,完全看不出來在十年前,曾歷經過一場

先考量患者整體狀況、是否可進行術後復健

換掉全身近百分之八十關節的重大手術。張

等,若評估通過,當膝關節的病變已影響到

先生笑著說:「十年的的那場手術,著實改

患者生活品質,即會建議更換。

變了我的人生!我從不知道原來我可以如此 的親近、喜好大自然!」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即是以特殊金屬取代大 腿骨及小腿骨壞死區域,再將做為緩衝之塑

全身關節近乎壞死 人工關節置換改變一生

膠墊片置入兩骨間,取代正常軟骨。早期人

收治該名案例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主治醫師

工關節之材質、設計都不夠完善,經常不出

劉秉政表示,在家人陪同下,前來初診的張

幾年時間就必須重複置換,對患者身心都造

先生因骨頭嚴重壞死,已經必須倚靠輪椅行

成極大影響。幸好,隨著醫學技術的進展,

動。經了解得知,張先生自小身體狀況欠

目前已有高彎曲人工關節,公認使用年限長

佳,家人經常帶去廟裡祈求符水、藥酒,尚

達約15至20年,在人工膝關節中擔任重要

未發育完全的骨骼長期被酒精影響,血液循

角色之墊片,除了健保給付之基本款外,也

環變差,間接造成骨頭、關節壞死,檢查評

有可減少約七成磨損的超耐磨墊片供選擇,

估後,包括雙腳膝蓋、髖部、腳踝、肩膀,

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工

都必須置換人工關節。術後至今已十年,張

關節。

先生持續回診追蹤,置換的人工關節也都保 持良好狀態,無任何需再更換的跡象。

人工膝關節術後好照護 生活品質有效提升 劉秉政醫師最後補充,人工膝關節置換之

42

人工膝關節種類多 患者可按自身狀況選擇

後,患者需注意術後避免太過劇烈的運動、

劉秉政醫師說明,隨現代人生活方式改變及

避免傷口感染,並維持定期回診的習慣,人

醫學進步,以人工膝關節之個案來說,呈現

工膝關節大多能保持良好,同時大幅提升生

明顯年輕化的趨勢。早期台灣的患者,不到

活品質。


NOVEMBER 11

JOINT

ARTHROPLASTY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43


原來是腦脂肪栓塞造成

腳骨折後竟無法言語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林怡亭

人體中最長的管狀骨就是股骨幹,裡頭血液內涵豐富油脂,若出現骨折,脂肪粒就會從斷骨處跑出來,這時 因血液回流,促使脂肪栓塞在肺部,恐會使患者出現氣喘、血氧濃度降低等肺部脂肪栓塞症狀;光田醫院骨 科醫師吳承哲指出,雖臨床上發生機率僅約1%,但仍不得忽視嚴重性。

44


NOVEMBER 11

FAT EMBOLISM BRAIN 脂肪粒沉積腦部 男大生骨折後認不出爸媽

已返校上課,並未留下任何後遺症;吳承哲醫師

臨床上就曾有一名20歲男大生,因車禍造成左

指出,年輕人骨頭內油脂原本含量就豐沛,尤其

大腿股骨幹骨折,導致手腳無力外,甚至無法言

大腿骨、小腿骨內更為豐富,也使得骨折後出現

語,就連爸媽都認不得,經診斷後,確診為骨折

脂肪栓塞的機率提高。

併發腦脂肪栓塞;吳承哲醫師表示,這名男大生 油脂卡在盧內,推測恐是脂肪粒微小,經過肺部

不幸骨折 應確保是否有脂肪栓塞

後隨著血液沉積腦部,並未有任何肺部症狀,屬

但當時年輕人車禍後出現難以言語現象,經核磁

於罕見個案。

共振檢查後,就是因斷骨的脂肪粒散佈顱內各 處,尤其堆積在大腦活動和語言區,才造成無法

年輕人骨頭油脂豐富 脂肪栓塞機率高

說話現象,也嚇壞爸媽;吳承哲醫師提醒,若不

這名男大生經過觀察治療後,沉積的脂肪粒逐漸

幸發生意外因而骨折,一定要多注意是否有脂肪

由身體吸收,住院一週後已能順利說話,目前也

栓塞問題,以免使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45


女性注意! 經皮毒素易從外陰部滲入體內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蘇湘雲

坊間不少私密處保養產品含化學物質、香精,健康

經皮毒素 很難代謝、排出體外

管理師羅明珍提醒,有些化學毒素屬於經皮毒素,

羅明珍指出,女性外陰部、陰道口組織較薄,英國

透過皮膚進入肌膚,進而滲入淋巴系統、血流系

曾有研究發現,外陰部、陰道等生殖器官一旦接觸

統,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女性外陰部等生殖器

經皮毒素,約有42%的經皮毒素會從外陰部、陰道

官,更容易讓經皮毒素趁虛而入。

滲入體內。這些經皮毒素不像食物毒素,還可以透 過肝臟代謝、分解,經皮毒素一旦進入體內,很容 易就囤積於脂肪組織,很難代謝、排出體外。

46


CRANBERRY

常吃甜食 私密處易受細菌侵襲

效果。羅明珍指出,蔓越莓一天要攝取800到1000

女性私密部位除了容易受經皮毒素侵襲,可能產生

毫克,才能產生保健效果,而蔓越莓汁往往含有糖

感染問題。女性若沒注重私密部衛生、常久坐、常

分,因此不建議攝取過多蔓越莓汁。至於益生菌方

翹腳,私密部位容易就會感染、搔癢。一項「女性

面,益生菌需要經過包埋處理,數量要在一百億以

生活中常見之健康困擾問卷調查」發現,30到39

上,才能通過胃酸、膽鹽重重考驗、進入腸道。

歲女性族群當中,有近四成的人有私密處感染、搔 癢問題。羅明珍表示,私密處感染、搔癢最常見原

慎選私密處保養產品

因為白色念珠球菌感染、黴菌感染,如果喜歡吃蛋

羅明珍表示,女性若想選擇私密處保養產品,一定

糕、餅乾等精製甜食,更容易產生感染問題。

要盡量選擇沒有添加人工化學物質、沒有重金屬的 產品,若能選擇天然、草本產品,較不會產生毒

蔓越莓+益生菌 保健效果加乘

素、傷害身體。此外,想要減少泌尿道感染風險,

過去研究顯示,蔓越莓有助減少泌尿道感染發生機

平常也要適時補充水分、不要憋尿,以維持泌尿道

率,蔓越莓若加上益生菌,對於身體更能產生保健

健康。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47


EXPERT

結婚五年不孕

原來是巧克力囊腫惹禍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林怡亭

一名31歲女性結婚五年多來依舊無法受孕,很多長輩也提 供不少秘方給夫妻倆,卻也未有成效,直到兩年前就醫求診 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太太罹患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卵巢內 出現大小約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才埋下不孕原因,經由安排 專家 | 童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 張永玲 醫師

卵巢囊腫切除手術後,恢復良好,一年多前也經由排卵藥治 療,順利產下龍鳳胎。

48


NOVEMBER 11

ENDOMETRIOSIS 手術切除囊腫 夫妻喜迎新生命

使骨盆腔裡面器官互相沾黏一塊,嚴重時就會使

臨床上,也曾出現不少因罹患卵巢囊腫導致不孕

受孕機會降低,治療上也會更加困難,因此若能

現象的婦女,幸好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後,都已順

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是關鍵。

利懷孕,夫妻倆開心迎接新生命到來;童綜合醫 院婦產科醫師張永玲指出,當子宮內膜組織長到

囊腫約5公分以下追蹤即可 症狀嚴重恐須手術

子宮腔外的地方,就會使卵巢內形成充滿積血的

未婚女性若無任何明顯症狀,且巧克力囊腫約5

血瘤,也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

公分以下,僅需追蹤即可,但若症狀較為嚴重, 加上考量年紀、生育史等因素,則建議進行相關

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 也會加深治療困難

手術治療,一般而言,3公分以上的巧克力囊腫

張永玲醫師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

合併不孕,這時若能將囊腫拿掉,就可增加懷孕

婦女中約6至10%的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機率,不

機會,術後的六個月都是懷孕黃金期;張永玲醫

孕婦女罹患疾病的症狀更高達25%至35%左右,尤

師呼籲,但若仍有不孕現象,則恐為其他因素導

其子宮內膜異位症會破壞卵巢和輸卵管,也會促

致,因進一步接受檢查較安全。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49




ANEMIA

腎性貧血症狀不易分辨

切勿輕忽快治療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張玉櫻

60多歲賴先生臉色總是看來蒼白,整個人經常懶洋洋的,提不起 勁,一走就喘,注意力難以集中,最近食慾變差,一吃就飽,到 醫院檢查,抽血結果發現,血色素只有4g/dL,還不到正常男性 14g/dL 的三分之一,嚴重貧血,導致毫無血色。「不是女生才會

EXPERT

貧血?」對於超乎異常的貧血,長期洗腎的賴先生難以置信,不 停地問著醫師。經過醫師解釋,才了解因為自己的腎功能不佳才 會導致腎性貧血,而種種不適症狀,均是因為貧血所造成。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腎臟科曾裕雄主任指出,通常腎性貧 血的嚴重度也和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呈正相關。在成人洗腎患者 中,約有八成罹患腎性貧血;同時,第四期與第五期的慢性腎病 病友貧血比例相當高,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將嚴重影響生活品 質,甚至影響預後,加速惡化,產生致命風險。

52

專家 |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 曾裕雄 醫師


NOVEMBER 11

慢性腎病病友易貧血 影響生活品質

腎性貧血適時施打補血針治療 延後洗腎

腎臟跟貧血看似兩件事,為何兩者息息相關?曾裕

以賴先生為例,因為嚴重貧血,血液中的氧氣含量

雄主任解釋,骨髓負責造血,生產紅血球生長素,

偏低,心臟打出的血液數量不夠,以致心臟功能變

腎臟則能刺激骨髓紅血球細胞,如果分泌數量不

差,長期下來,全身各器官功能均退化下降,稍微

足,無法有效刺激骨髓,就可能造成貧血。

一動,就喘個不停,終日無精打采。由於病程緩 慢,賴先生從沒想過原因竟為腎病所引起的貧血,

曾裕雄主任比喻表示,骨髓有如生產工廠,而腎臟

由於情況危急,醫師先幫他輸血兩袋500CC鮮血,

則會發出訊號,提醒骨髓造血,如果沒有腎臟「下

緩解不適症狀,為求徹底改善病情,持續施打補血

訂單」,骨髓就會忘了造血,長期下來,就會造成

針(紅血球生成素),三個月後才解除貧血警報。

洗腎患者貧血。 曾裕雄主任指出,目前治療腎性貧血,以補充紅色 「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是全球第一

球生成素(俗稱補血針)為主,劑型可分為短效、

名。」曾裕雄主任說,台灣慢性腎臟病患多達200

中效以及長效等三種,長效型補血針一個月一次,

萬,約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人數眾多,卻僅有

相當簡便,提高患者就醫意願。透過補血針,可以

3.5%的人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一般來說,

讓讓患者血色素維持在11-12g/dL,改善患者生活

慢性腎臟病患依病情嚴重程度可分五期,第三期慢

品質,吃得下、睡得好、願意動,研究證實,還能

性腎臟病患腎性貧血比例約一成多,到了第四期,

延後未來開始洗腎時間,降低患者心衰竭死亡率。

則大幅增加至近六成,第五期則超過九成罹患腎性 貧血,其中近一半屬於重度貧血。

補血針治腎性貧血 健保給付第五期慢性腎病患者且嚴重貧血者

曾裕雄主任指出,在剛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

最近健保修改紅血球生成素給付規定,第五期腎臟

中,高達八成罹患腎性貧血,容易出現頭痛、頭

病患者、血色素低於9g/dL的嚴重貧血腎臟病友均

暈、心悸、心絞痛、臉色蒼白、四肢無力、怕冷、

能獲得給付,近一半的第五期腎臟病友符合健保給

疲勞、呼吸急促、運動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付資格,包括長效及短效皆有給付,可供患者選

睡眠障礙、食慾不振等症狀。

擇。 曾裕雄主任提醒慢性腎臟患者,如果自覺走路沒 力、容易頭暈、喘個不停,就應主動告知醫師,如 果已經貧血,此時即使攝取含有豐富鐵質的食物, 助益不大,應在醫師評估下,接受補血針治療。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53


PSORIASIS

EXPERT

關節痛、尿酸高 不見得是痛風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蘇湘雲

民眾出現關節痛,又發現尿酸高,不見得都是痛風。台北榮民 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根據門診觀察,不少 乾癬患者的尿酸值偏高,還沒出現乾癬病灶就先關節痛,因此 往往誤認是痛風,患者用盡方法還是無法改善疼痛症狀,甚至 延誤治療時機,最後才發現是乾癬性關節炎作怪。

專家 |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長祐 醫師

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環環相扣 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表示,乾癬患者中,約有四到五成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當發 炎惡化,關節炎症狀加重,便可能產生組織沾黏,而乾癬問題越嚴重,乾癬性關節炎也會加劇,此時不只 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治療也更棘手。 54


NOVEMBER 11

乾癬病灶 容易遭輕忽

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疼痛很少短時間消失,此外,乾

蔡長祐主任分析,乾癬患者在平常陽光照不到的部

癬性關節炎很少對稱出現。蔡長祐主任提醒,民眾

位,較容易產生乾癬,且部分患者的乾癬症狀並不

出現關節疼痛症狀,若持續一個月未見好轉,最好

明顯,有些長在肚臍、腹股溝、耳後等部位,患者

盡快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病因。

可能將乾癬當成濕疹、感染,或者羞於啟齒,診斷 就更困難。另外,約有三分之一的乾癬性關節炎患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項增多

者先出現皮膚乾癬病灶,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先出

目前治療乾癬關節炎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現乾癬關節炎症狀,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兩種症

物、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與生物製劑。醫師表示,

狀同時出現,若先出現關節痛,醫師不見得在第一

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使用口服藥物後,若效果不好,

時間就能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有時也會被當成類

對於生物製劑,現在健保採有條件給付。對於乾癬

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炎患者來說,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關節結 構受到破壞、病情一再惡化。

乾癬性關節炎vs.痛風 乾癬性關節炎與痛風不同之處在於,乾癬性關節炎 所產生的疼痛症狀常持續一段時間,不像痛風來得 快、去得快,可能痛一、兩天,疼痛就消失。乾癬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55




現代人多大魚大肉,尤其是很多人喜歡吃燒烤,高

頭髮太油或是臉太油,都是體內油的品質有問題,

油脂的食物吃太多,很容易造成三酸甘油脂飆升,

營養分解出問題;假如膽汁分泌正常,代表肝功能

致使心血管疾病上身!而想要使三酸甘油脂指數正

好,所有的營養化學也較好。

常,其實是有方可循,除了少吃高油脂食物,平常 若是能夠吃些清血與活血中藥,也能幫助血液中三

除了服中藥調理 還要多運動

酸甘油脂恢復正常,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張就有一名五十多歲婦人,三酸甘油脂飆高到 3600,所抽出的血液中都是油,經由李深浦醫

喝酒也會使血管卡油

師以清血與活血的中藥治療後,三酸甘油脂降到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血管會卡油不只是吃肉容易造

36,而其母親的三酸甘油脂也高達500多,母女兩

成,喝酒也會使血管卡油;因為任何油必須經由膽

人可能有遺傳;李深浦醫師建議這對母女要多運

汁乳化,肝才會將其分解成高級油到其他器官。例

動,而且要忌口,不可吃燒烤,雖然吃素有助於健

如若三酸甘油脂過高,眼睛得到乾眼症機率大,而

康,但是若能配合吃中藥才有更佳的體力去運動,

眼睛有乾眼症,就是因為體內劣質脂肪的關係;若

因為吃中藥能幫助肝分泌膽汁,肝功能會比較好。

58


NOVEMBER 11

TRIGLYCERIDE 三酸甘油脂飆升

如何擺脫油血人生?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關嘉慶

血濁血脂肪高 會出現脂肪肝

有足夠能力的中藥,不只是消三酸甘油脂與膽固

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過高,脂肪肝也易降臨,李深

醇,而且可以有體力去運動。此外,還應該要忌

浦醫師強調,中醫所稱的血濁就是血脂肪高,會

口,少吃油炸物與燒烤,因為所有營養化學都是

出現脂肪肝,膽汁分泌不足,肝疲勞,也會使體能

肝的問題,尤其是肝不只是B、C肝炎會造成肝硬

不好,眼睛容易疲勞,腦昏昏,手腳不愛動,而且

化與肝癌,由於肝在發酵、分解、燃燒、電解食

會使得膽經僵硬;所以,膽汁如果分泌足,體力會

物時,都要有安定的溫度,若是愛吃肉與油炸物

好,肝代謝脂肪能力會增高,骨頭關節也可得到潤

和冰水,就很難改善了。

滑,就有能力去運動。 愛吃肉、油炸物、冰水 很難改善 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有很多老人為了降三酸甘 油脂,結果營養不夠,雖然很想去運動,但是心有 餘而力不足,沒有體力去運動,這時就應該提供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59


MYOCARDIAL INFARCTION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 | 關嘉慶

心肌缺血會造成心肌梗塞,除了心電圖檢查之外,並可以利用伽傌閃

EXPERT

爍攝影機來檢查;由於屬於核子醫學的範疇,須經由同位素鉈-201注 射於血管後,觀測血流變化,藉此了解心肌是否缺血,若是發現心肌 缺血程度大於40% ,則6個月後的死亡率可達83%,就應立即進行心 導管治療。 專家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核醫科主任 林明賢 醫師

60


NOVEMBER 11

胸悶及呼吸不順 糟了!會心肌梗塞嗎?

心電圖+抽血檢查心肌酶

傌閃爍攝影機可以觀察到心臟血流的分佈,藉此發

有不少人會因為胸悶及呼吸不順暢而跑到醫院急

現是否有心肌缺血問題。冠狀動脈疾病若以一般心

診室,深怕心肌梗塞倒在路旁來不及救治。台北

電圖可以找到3至4名患者,運動心電圖則是可找到

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核醫科主任林明賢表示,

6至7名,伽傌閃爍攝影機則是可找到8至9名,診斷

對 於 懷疑是急性冠心症病人到急診室時, 都 會

率相對較好。

先以一般心電圖檢查,並會抽血檢查心肌酶,若 是心肌酶三個指標中有二個陽性就要做心導管治

檢查異常若未處理 6個月後死亡率達83%

療,但三個都是陰性,會4至6小時再做一次檢

門診中,則是有很多老人已無法跑運動心電圖,院

查。師的治療,能提高懷孕的機率。

方就會安排核醫鉈-201檢查;林明賢主任進一步指 出,做此項檢查若是心肌沒有缺血,在24小時內發

運動心電圖+核醫鉈-201檢查

生急性心臟病發作的機會小於2%,二年內心肌梗塞

林明賢主任指出,心肌酶的檢查如果都正常,但

機率小於1%;反之,若本檢查結果異常,而未加以

若病人之前曾有裝過心血管支架,或是曾因心肌

適當處理,則在24小時內再次發生急性發作的機會

梗塞做過心血管繞導手術,可是仍有心絞痛的病

大於70%,心肌缺血程度大於40% ,6個月後的死

人,就會進一步安排核醫鉈-201檢查;同時以伽

亡率可達83%,不得不慎!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61


吃生菜減重 當心子宮、攝護腺都受害 健康醫療網編輯群│蘇湘雲

吃生菜減重,對身體很不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

EXPERT

醫師周宗翰在2016台北健康產業博覽會「健康美講堂」中提醒,習慣 吃生菜減重,日積月累,不但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增加復胖機會, 還容易子宮變寒,導致女性產生子宮肌瘤、子宮腺瘤,男性出現攝護 腺肥大機率也會增加。 減重別讓基礎代謝率往下掉 生冷食物不利減重與健康 周宗翰醫師表示,生菜屬於生冷食物,長時間、大量吃,很容易讓基 礎代謝率下降,而減重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基礎代謝率下降,因此吃生 菜減重長期來說對減重並沒幫助,還會讓子宮、攝護腺等更為虛寒, 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吃青菜時,青菜一定要煮熟,對健康比較好。

62

專家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周宗翰 醫師


NOVEMBER 11

聰明減重 進食順序很重要

食物時,盡量多選擇南瓜、地瓜、山藥、米飯等粗

周宗翰醫師也提醒,若以節食、不吃食物減重,身

的澱粉,即使在減重,也要吃澱粉類食物,否則就

體在飢餓狀態下,基於自我保護機制,基礎代謝率

算體重降下來,也很容易復胖。

也會下降,當基礎代謝率下降,減重注定不會成 功。因此周宗翰醫師強調,減重時一定要吃東西,

流汗可提升基礎代謝率

且吃東西的順序很重要,最好先喝湯,再吃煮熟的

想要提升基礎代謝率,就得規律運動,但也要記

青菜,接下來吃肉類食物,再來吃澱粉類食物,

得,運動不宜過量,也不建議上下樓梯。周宗翰醫

肉可以和飯一起吃,最後再吃水果。水果如果飯前

師指出,流汗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做蒸汽浴有助

吃,血糖容易飆升,血糖暴起暴落,之後很快就會

排汗,在做蒸氣浴時,可適量補充運動飲料,運動

產生飢餓感,所以飯後吃水果可避免血糖快速上

飲料最好和水以一比一比例稀釋,減少糖分攝取。

升。 想要減重 睡眠要充足 晚上盡量不要吃水果 減重不吃粗澱粉易復胖

對於減重者來說,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睡眠充足,

另外,水果可以在白天、中午吃,晚上則不要吃水

身體才會大量分泌瘦體素。周宗翰醫師建議,民眾

果,以免造成水腫等問題。女性若有痛經問題,晚

睡前可以泡腳,以改善睡眠品質,泡腳時可以空掌

上吃水果也可能讓痛經更惡化。周宗翰醫師也提

拍打膝蓋內側,方向由內往外,促進血液循環,或

醒,減重最好別吃蛋糕、巧克力、糕餅類甜食,這

拍打腿部內側、外側,由上往下以空掌拍打,幫助

類精製類甜食會讓細胞老化、DNA受損,吃澱粉類

消水腫。

更多本期訊息 請搜尋

生醫觀點

63




日職人親傳小臉按摩技法 想成為Top美容師不可錯過這招 創辦人佐藤惠美子多年在日本國內外取經,自行研發一套受消費者親賴的技術, 原本也是在美容企業下服務,但自身對於新技術的敏銳度充足,終於以這樣的職 人精神達到高指定率與高回客率的成績,完成了「顧客滿意度200%」的自我期 許目標! 於此之後,於東金白金台自立PARAFUSE. 提供顧客更多元的服務,也為自己創造 更多可能,更將23年研發技術在倫敦、莫斯科、摩洛哥…等世界各地傳授,而台 灣為亞洲第一站,開設小臉按摩學校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台灣美容市場多元化、 消費水平高,更重要的是這裡的美容師們在追求「美麗」與「身心平衡」上的專 注與用心,是其他地區比不上的。 在競爭激烈的台灣美容市場中,對自我要求甚高的美容師們,除了每天在自己擅 長領域中熟練技巧外,學習新技術、積極開拓新市場,更是一種增加自己競爭力 的要素也是消費者信賴的關鍵! 在個性化或多元化服務模式之下,結合國外美容資訊來提升自我的美容技術,不 斷持續追求技術精進並且保持與國際同步的趨勢敏銳度更是勢在必行。擁有專業 且專精的技術,鞏固死忠顧客群已成為市場趨勢,能以小臉按摩手技讓每位客人 在自己的服務下露出美麗笑容、創造自我價值,才不會淪為市場淘汰者。

台灣11月開課,拓展台灣據點 今年台灣美容產業新動向就以日本PARAFUSE.小臉調整學校在台灣招生最受矚目,創立於2004年的 PARAFUSE.小臉調整學校,在世界各地教學健康的按摩技巧,結合「骨技」、「輕揉骨技」、「矯正 手技」、「泰式古典按摩」等四種技法,追求健康並依循人體骨骼肌肉的健康按摩法。 PARAFUSE. 小臉學校10月在台舉辦招生說明會,成功圓滿落幕!說明會上美容師們親眼見證創辦 人-佐藤老師在舞台上施展手技,過程也不斷透漏小秘訣給在場每一位有興趣的民眾!而11月開課 訓練也如火如荼展開,除了在台親身傳授技術之外,更即將在年底成立PARAFUSE TAIWAN總部,提 供200名學徒更多元的服務,秉持在台永續發展契機!

知名彩妝保養師小凱 至現場與觀眾分享實際體驗心得 創辦人佐藤惠美子(中)與日本GAL執行長(右)

現場美容師互動踴躍 想親自體驗佐藤老師技法


5

成為PARAFUSE.

學員的

大優點!

本次來台招生並非僅傳授技術,為了維持技術品 質及水準、貫穿PARAFUSE.精神,更保障消費者 享受的權益!對於學員提供更多服務

1

國外工作機會

PARAFUSE.在世界各地教學傳授,提供學員與世界交流的機會,只要 你勇敢嘗試,皆可在各據點提供服務!

2

エ 式小顔 ィ デ ラ パ

ス テと は

創造額外收入

如果你不是美容師,那就當副業做吧!學習後拿到合格證書,規劃下 班後的時間來提供服務,創造另一份收入!另外,畢業生還可用優惠 價格,選擇購入PARAFUSE. 日本生物技術研發的美容保養品。

3

進修學習

2016年年底將成立PARAFUSE. TAIWAN,接受200名學員進修其他課程 以及以老師級別為目標的進修班,讓PARAFUSE.技術能夠品質如一, 提升學員資質。

4

經營方針

精進學習PARAFUSE.天堂式小顏技術的理論(健康,美容)與美容院的經 營方法,提升美容院來客率、美容師指定值,提升自己美容院的業 績、增加利潤。

5

宣傳資源

PARAFUSE. 將協助開拓客戶、吸引客戶、更利用PARAFUSE. 官網曝光 學員服務據點,支持企業或個人工作室。如果你沒有場地,都還能夠 預約使用PARAFUSE. TAIWAN 所準備的場地,解決你的問題。 而在台灣的電視、新聞、雜誌、網路宣傳,都能作為美容師的宣傳資 源,可見日本企業的誠意及用心。

佐藤老師以繃帶為素人體驗展現技法

更多資訊請上官網查詢或於聯絡我們留下您的聯絡資訊,我們將提供您更多完整資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