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Contents 不事生產 序:做實事 /4
Recapture our production story 生產故事 50s- 60s 山寨天下 /8 70s- 80s 香港製造 /10 90s- 00s 一路向北 /12 2000s 另類生產 /14 2010s 誰的活化? /16
Redefine our production line 新生產可能 1 個人的量產 /22 2 個人的「不是生產」/26 7 個人在玩也在生產 /30 一幢工廈的創意共同體 /34 5B 室:Momo 的華麗皮革工場 /36 5D2 室:四出製造故事的 The Cave /38 3C 室:起動社區的 KaCaMa /40 依時大廈的「共同合作人」/42 依時大廈內數不盡的精彩 /45
Reimagine our production space 新生產空間 1000 個單位的羣落 ─ Hidden Agenda 的聚與散 /48 700 萬人的城市 ─ 由藝民再生可能 /52 小結 /56
2
顛覆.Arte / 鄺志傑:又是國外月亮圓 /60 生活.Xphotos / 林振東:歷史就如 X 光片 /62 集體.Memories / 勇先:失落的生產力 /64 大國.In person / 包記:黑車司機的藝術發展觀 /66 社會.XYZ / 袁智仁:消失的「工業區」招牌 /68 信仰.Liberator / 楊國強:地產市場下的神聖空間 /70 電影.Move It / 拉容:藝術家也是人 /72
通識 Helper
Mindmap / 庫斯克:活化?誰活了?誰死了? /74 Q&A /76 有關城市活化的延伸閱讀 /78 了解生產的創意習作 /80 Keywords /81 結語:沒有想像,哪有新路? /82
023
3
不事生產
序
text /
不事生產
序:做實事
據說,2012,世界末日。
他們問:生產和生活如何能不割裂?舊了的物件為何 不可以有產值?業精於勤就不能精於嬉嗎?什麼是產
然而,世界雖然沒有末日,香港的末日氣氛已夠濃
值,多元的生活不是嗎?搞藝術文化的就是不事生產
厚。年首一句Hong Kong is dying,3月特首選舉亂
嗎?世界各地的國家都重視創意工業,但創意源自共
象,7月李旺陽被自殺,9月反國教事件,10月反新
同生活,租金低廉的工廈,就提供了孕育場,為何香
界東北大融合,接着龍尾被剷,DBC被封,年尾僭建
港偏要剷走工廈去「活化」?誰活了?誰死了?
風波更把荒謬推上高峯。即使末日未到,人心已死。 也許,我們把「生產」的定義都搞錯了;在大話橫飛 幸好,我們在工廈中遇見盼望,在被形容為夕陽工
的香港,我們已不知道什麼才是做實事。
業之地得見朝陽。 想知道什麼是做實事嗎?來工廈看看吧,然後你會感 當我們以為香港已經沒有工業,只餘下地產金融業 時,原來工廈的空置率遠比甲級商廈為低;說是工 業式微,卻仍有不少人在每天流汗幹活。我們也不 知道,那裏有這麼多年輕的藝術家進駐。訪問了9個 新世代的創意生產單位,共19個藝文青年,再短訪 100個「工友」,重組香港的生產故事,我們看見另 一種生產邏輯已經在香港萌芽,且生機處處──
到,Hong Kong is living…
不事生產
Recapture 生產故事 text / gi illustration / gabriel
1
2
3
4
從事製衣業的人數有約 28 萬人,是整個
2 除了車衣女工,還有「織女」。最初,她 們日織夜織人造纖維,到 70 年代中期,
製造業之冠。當時,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
潮 流 興 牛 仔 布, 女 工 們 就 天 天「 織 牛
成衣出口地區,大量女生投入製衣業,成
仔 」。 整 個 70 至 80 年 代, 香 港 的 紡 織
為新時代的職業女性。
品出口量都是佔世界第一。
1 1979 年,全港有超過 8,000 間製衣廠,
膠製品。70 年代,塑膠椰菜娃娃、玩具
4 沒有數碼港的年代,我們沒有高科技電 子零件,卻有工友靈巧的雙手,生產出
車和膠花,運銷全球。80 年代初,我們
大量用於影音產品的電路板,同時亦製
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出產
造電子手錶。1983 年,電子業已為香港
地。無論富或貧,當時每個孩子也總擁
第二大製造業,出口值達 185 億。
3 成衣以外,我們還製造不少膠 -塑
有過一兩個塑膠洋娃娃。
不事生產
70、80 年代,我們的工廠日夜運 轉不息, 「香港製造」的玩具、衣 服、電子產品都成了名牌,運往世 界各地。那時,全港有近 100 萬 人從事製造業,這是我們的生產高 峯期,也是陳寶珠唱着「工廠妹萬 歲」的年代。我們訪問的 50 位老 工友,他們都曾在製衣廠、紡織 廠、塑膠廠和電子廠裏為香港提供 最實在的「生產力」 。
老工友說,這 20 年是最快樂的時 代,人人也可做「打工皇帝」 。 「東 家唔打咪打西家囉,只要有廠就有 工,不愁無工做。」大工廠的流水 作業模式沉悶,工序可能單一,工 友卻是最自由又最有尊嚴。有工友 說: 「我當時仲係工廠妹啊,中意 下午就唔做,同啲朋友一齊去玩, 真係好自由。」 當時誰也沒想過,香港這個世界工 廠竟有一天會被取代。他們更沒想 過,多年來早已熟能生巧的專門手 藝,有天會被丟棄。直至 80 年代 中期,廠房開始凋零,人人北上, 才知道「香港製造」不再了……
不事生產
Redefine 新生產可能 text / gi photo / andy
7個人 在玩也在生產
一位設計界老行尊知道我到訪一班藝文工作者的工作 室,疑惑地問: 「他們只是租個地方玩玩;全部都有正 職,日間要上班吧?」 青年人的工作室(studio) ,主調雖是玩,卻是玩中 有做、做中有玩。幾個人,工作無定時,不是說着無 聊笑話,就是打邊爐、玩 board game 或吹水。 「呢班人,邊係做嘢?」Well,你自己判斷吧。
不事生產 Kila Felix Terence Sylvia
Garbriel C Chung
Six 位處九龍灣某工廠大廈,外牆雖是殘舊,但走廊
結他、繪畫。至於 Felix 和 Terence,平日不定時到
卻像住宅大廈般明亮整潔;踏進單位,迎面而來的是
來;而 Sylvia、Gabriel 和 Terry(訪問這天沒有到來) ,
巨型鞋櫃、一地鞋子的「玄關」 ;內裏放滿畫作、模
則多數於星期六、日回來。雖只有約 900 呎的空間,
型,L 型擺放的書桌及電腦,還有一個大廳,仿如家
7 人共用仍見寬敞。
居般有沙發有電視,沒半點辦公室的設計可言,驟眼 看更像學生宿舍加 common room。究竟,這裏的人 在做什麼?
一班青年人,如何共同管理一個地方? Kila 解畫: 「藝術家有最後一分鐘才交貨的浪漫。故我們常遲交 租、垃圾費……負責簽租約的 Felix 常要自己先掏荷
「無厘搭碓」? 現在的 Six 由 7 位年輕設計師組成。他們大部分在一
包交租。」因不常碰面,Felix 惟有用電郵或電話短 訊催促各人交租;而清潔主要靠自律,譬如最近發 現蟑螂,Sylvia 便自發向各人發個電郵。
個插畫班中認識,租用這工作室後,有人退出又有人 加入,直到去年 10 月,才有今天的組合。
放眼四處,不見小強蹤影,只見牆壁掛滿畫作,但 其實機關處處。 「你別去那個廁所!它是『毒氣室』 ,
7 個人共用 900 呎的空間,算是擠迫戶嗎?不會!
我們做大型 art figure 時要使用化學物料上色,會釋
因為他們用時間分配空間。人人使用的時間各有不
放毒氣,這是為上色而設的房間,讓我們盡情『放
同,有點像《鷹狼傳奇》 。留守時間最長的 Kila,可
毒』 。」 「不要打開這個雪櫃,它只放顏料!」眾人
說是這裏最「資深」的租客,每天中午至深夜皆留守
在我亂走亂摸時大叫。另外,書架還放滿 手繪面
於此,小至倒垃圾,大至交電費都由他負責: 「哈!
具,也有許多 board game,桌面又散落打邊爐用
7 個人之中,我最抵,因我用盡所有水電費,交的租
具;似乎玩樂是這裏的主要活動。
金卻跟他們一樣。」日間於琴行工作,晚上回來的 C Chung 也是常客,每晚都跟 Kila 或其他人談天、彈
的確,他們常在這裏搞聚會,每週有劇評分享會,也
不事生產 不定期請藝術家來 art jam,當然少不了帶朋友來玩
Kila 笑說,早已察覺愛情滋長: 「我感覺 Sylvia 和
board game、jam 橋、打邊爐。
Gabriel 關係起了變化,便在旁煽風點火。例如打邊 爐,會叫他們一起買食物,又要 Gabriel 送 Sylvia 回
無意識的師徒制度
家。現在二人拍拖,就少了回來啦!」說時各人不
玩樂之中,一些事情就在不知不覺間蘊釀。譬如,
Sylvia 則一副老沒好氣的表情。我身為外人,看着他
成員間發展了一些亦師亦友的關係。話說 Kila 一直
們,比看《同一屋簷下》感覺更窩心。
停叫囂,插科打諢;Gabriel 一直嘴角微翹不作聲;
想做首辦模型(figure) 。 「我因着 Terence 影響,很 想做 figure。但我只掛在口邊,沒有實行。有天,
生活、談戀愛以外,他們還是工作上的親密戰友。
Terrence 終於買材料回來。」意念,要有人帶頭。
Kila 說: 「當我們某一人接了設計工作,發現時間不 夠,會叫其他人幫忙;這既不會失去客戶,也能讓作
「我們同時起步,各自繑鐵線,做骨架,再黏油泥,
品水準更好。我們已有一定認識,了解各人擅長的地
然後雕塑……有時看他比我做得快,我心 裏會比
方,可讓工作更有效率。這相比找外間的朋友更為穩
較,再改良。兩隻公仔完成後,風格完全不同,但
妥。」各人雖背景相似,但各擅勝場,鮮有競爭。
高度、做法卻又相似,最後更有機會一起展覽。」 最重要的,是彼此技術得以交流: 「當我看他已扭
業精於勤,更精於嬉?
好骨架,便會偷師。我也會問問我們當中的 大師
在 Six 的成員身上,我看到他們把玩樂、談笑與工作
Gabriel,他是 figure 高手。」這大概是男孩子的相
在生活中融合,這跟上一代的想法差天共地——過
處方式。
去人們相信「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認為嬉戲會荒 廢事業,所以一定要勤儉耐勞。
而剛於去年 10 月加入的 C Chung,則可能是最勤 力畫畫的一個: 「我每晚看着各人的畫作、figure、
或許, 「業精於勤,更精於嬉」才是今天從事創意工
模型書等『好嘢』 ,對我的創作有很大刺激。現在
作者的哲學。他們的工作動力不再是上一輩那種擔心
我幾乎每天都畫一幅畫。」C Chung 跟其他人最
「手停口停」的恐懼,早已轉化為快樂生產——既熱
大的迥異,是不以設計為正職,Six 正是他放鬆的
愛工作,更愛生活;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才產生創
空間: 「我的圈子只有音樂人,因 Kila 介紹才能加
新源頭。
入。他們都是專業的設計師,我竟跟一班勁人一同 生活,這地方真的很神奇。」
今期《Breakazine!》部分插畫,正是我們跟 Six 訪 問時笑說要合作、jam 橋,在最後關頭達成的合作。
是戰友也是「好」朋友 這個青年人的烏托邦,原來還有愛情故事。話說 Sylvia 某次接了一單繪畫 freelance 工作: 「我不太 懂做,Felix 便叫我請教 Gabriel,又常稱讚他。這樣 我們漸漸熟絡,就走在一起。」Sylvia 被迫剖白。
戲無益?誰說的?
生產過程可以 是 邊 玩 樂, 邊 jamming,邊創 造新事物。
19cm
4cm
100 頁
開誠布公: 我們承認僭建了 4cm, 我們具體量度過, 一共多了 7,600 cm3 體積。 在僭建與不僭建之間, 原來存在着更多的思考空間, 以我們現在的理解, 即是存在着有更多的版面變化, 更多創意影像,更精彩的內容。 在我們的認知中,我們承諾你多付的 4 元, 一定換來我們齊心幹實事。
023 不事生產
2013 年 1 月 1 日初版 作者︱ Breakazine! 創作小組(pakkin/ 山地 / 阿彼 / dydy/ ben/ gi)/ 鄺志傑 / 林振東 / 勇先 / 包記 / 袁智仁 / 楊國強 / 拉容 / 庫斯克 實習生︱鄭祈恩 謝慧文
督印人︱梁永泰 總編輯︱梁柏堅 副總編輯︱李玉霞 編輯︱彭正雄 司徒咏姍 何兆斌 林蕙芝 編輯助理︱張倩冰 出版顧問︱蕭競聰 陳競存 李靄紅 吳國偉 許承恩 設計製作︱助理設計經理 / 譚淑美 美術設計 / 黃婉嫻 助理美術設計 / 嚴文諾 鄺穎殷 徐天睿 攝影︱黃國榮 製作︱高葆玲 市場推廣︱市場主任 / 林漫田 廣告、「自作業」廣告優惠、訂購查詢:2632 0365
出版及發行︱突破出版社 香港沙田亞公角山路 33 號突破青年村 電話:2632 0000 傳真:2632 0388 電郵:editors@breakthrough.org.hk 書誌網站:www.breakazine.com 機構網站:www.breakthrough.org.hk 版權所有 2013 突破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3 by Breakthrough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不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