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裏的45堂品格課

Page 1


教孩子明白事理


|||||||||| 14

01

為什麼要學習?

孩子書

一個學生還算學校? 當 學 校 只 剩 下 一 個 學 生 時, 怎 麼 辦?殺校?救亡?如果要重整課程,哪 一科最重要?在《只有一個學生的學 校》裏,音樂老師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 變壞,語文科的老師說語文是讀書寫字 的基礎,一定要投放最多時間在語文

《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 作者: 劉旭恭 出版社 / 年份: 小典藏出版(2014)

課,體育老師又提出,健康才是一切學 習和活動的基礎,沒有健康什麼都做不 到,所以每天都要上體育課⋯⋯每位老 師所說的都對,但他們是真的相信自己 的專業,還是繪本說得坦白的那句: 「我 們要吸引學生,要保住工作」? 那 邊 廂, 又 有 一 所 學 校 只 剩 下 五 個學生,怎麼辦?登報聘請一個「一腳 踢」的校長吧!用最低的薪金,請一個 人兼任校長、教師和校工,一切都由這


15 ||||||||||

個新校長打點,問題不就解決了?問題是,在人人都要保住 工作、搵食至上的香港,會有人肯做這樣的工作嗎?誰會做 「五個小孩的校長」? 結果,全校唯一的學生受不了各科老師的壓力,偷偷地 溜了出去,跟着工友整理花園,捧着廚工阿姨請喝的湯,與 小狗一同跑跑跳跳。最後,在圖書館幫忙的時候,不知不覺 就睡着了。 各科的老師於是到處尋找失蹤的學生,他們到圖書館 時,不是見到一個蹺課的學生,而是看見這學生的「學習」 成果,然後,不同的老師開始以自己的興趣去授課:烹飪、 歌唱、魔術⋯⋯ 當我們期望小孩上學,但又不了解現在的教育制度, 說實話真的有點迷茫。繪本《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的作者 說,某天他突然發現這書道出了教育的三個層次:傳統的訓 練、自主的經驗和有目的的學習。課堂上的講授、課後的評 核以及各樣的公開考試,其實只是教育的其中一個層次,只 是我們最熟悉的層次。


|||||||||| 16

爸媽書

出走,找回失去的⋯⋯ 至於新請回來那位五個小孩的校長 也走出校園,到學生的家探訪,關心他 們的家庭,再將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實在 五個小孩身上。她為什麼這樣拚命?或 者,她也在做一個教育的夢。

《五個小孩的校長》 作者: 享你米拿、呂麗紅、關信 輝 出版社 / 年份: 點子(2015)

五個小孩的呂校長在名校區幼稚園 任教二十七年,心感迷失,教育的理想 和現實差距太大,她「蹺課」了,灰心 失望的她提早退休,計劃環遊世界,誰 知道,她卻在一所快要倒閉的村校找到 了一個實行自己信念的方向⋯⋯

讓小孩子自主學習 回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其實也有追 求自主的經驗,有一陣子學校的草叢裏 有很多小甲蟲「金龜子」出沒,同學們 互相交流要怎樣捕捉和照料牠們。我很 深印象的是,在小學時代,有一位女同 學對我說,她每天放學都要買餸回家煮


17 ||||||||||

飯,她最不喜歡就是食環署的車子,因為那代表最便宜的路 邊檔都沒有了,那天要買餸就很頭痛。當時我心忖,為什麼 她的話跟我媽說的一模一樣?她真是街市達人。這些學習, 其實就是自主的體驗,也是現在小孩最難得到的經驗。 至於有目的的學習,則應該是未來最重要的學習模式 了。好幾次問少年人,是怎樣學會伴奏、結他、打鼓,他們 表示就是羨慕其他人會玩樂器,或是自己喜歡,就自己摸索 和上網自學。有人在中學做訪問,問少年人的志願是什麼, 其中有很多人都希望成為 YouTuber、KOL,這些職業在以 前實在是聞所未聞,但年輕的一輩卻都已經朝這些目標在學 習,正如繪本作者說,我們做的可能不多,只希望陪伴小孩 時, 「自己能真正體會學生的挫折與疑惑」 。


|||||||||| 18

02

為什麼要上學?

孩子書

真的要到學校? 《我太小,我不要上學》是查理與 蘿拉系列其中一本繪本,蘿拉差不多四 歲該上學了,卻找來一大筐藉口,說自 己實在太小了,而且在家裏又好忙⋯⋯ 好哥哥解釋上學可以學數一到一百呀, 小妹妹立即說自己數一至十已經夠用,

《我太小,我不要上學》 除了自己只有十隻手指十隻腳趾,更重 (I Am Too Absolutely 要的是妹妹每次最多只吃得下十塊餅乾 for School ) 作者 / 譯者: 蘿倫.柴爾德(Lauren Child)/ 賴慈芸 出版社 / 年份: 上誼文化公司(2007)

呀,為什麼要學數到一百呢?哥哥介紹 文字可以與人溝通,妹妹卻說通電話不 就可以嗎?幸好哥哥想到學會寫字可以 寫信給聖誕老人,蘿拉才沒那麼堅持。 哥哥又說認字可以讓蘿拉讀書呀!蘿拉 也不退讓,說她記得自己看過的故事, 都不用讀那些文字了,況且,如果忘 了,自己創作下去不就可以了?


19 ||||||||||

轉念一想,蘿拉的說法也不無道理,電腦已經無處不 在,還要徒手計算加減乘除嗎?網路搜尋器的翻譯功能又快 又準,為什麼還要學外語呢?網絡資訊氾濫,可以找到一切 問題的答案,那為什麼還要讀書呀? 這不單是小孩的疑惑,也是我這個中年人想不通的地 方。看着教會小姊妹某一天抱起小結他,瀟瀟灑灑就彈了起 來,我問是從哪裏學的?「YouTube。」教會報告時間青少年 報告他們的福音營,上台的不是一羣少年人而是一條短片, 我問剪接的怎會這麼專業,答案好簡單: 「上網囉。」 不上學,可以學到這麼多東西;正式上學,卻困惑自己 學到什麼。小學生學寫字,苦苦記憶筆順,難免會問,我們 最後不是要用電腦打字嗎?這些學習有什麼意思?中學生要 考公開試,心底知道所謂的通識並不能叫他們通通都識。即 使進了大學,如果讀的是數學、物理、天文,似乎也難以找 到可以學以致用的工作,難怪港大都要取消這些主修科了。


|||||||||| 20

爸媽書

爸媽先學習吧 《Breakazine 突破書誌》41 期的主 題是《全民扮學》 ,探討教育制度為何 會令老師沒時間備課,令學生失去學習 動機。從回歸後的教育改革,到大學制 度如何量化知識,再探討如何在體制內 外突破現今的困局。從堂皇學府走進民

《全民扮學:香港人被 教育了什麼?》

間學術,從功課補習考試跳進家長主導

作者: Breakazine! 創作小組等

是學習、誰必須是學生、為什麼要學

出版社 / 年份: 突破(2016)

的公民教育讀書組織,讓我們再思什麼 習⋯⋯ 作為家長,我們大多經歷過公開試 的洗禮,明白在傳統教育制度下的生存 法則。 《突破書誌》卻引領我們重新思 考公開試的形式、按重點給分的批改方 法,如何塑造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考進 路。書誌探討回歸後一浪接一浪的教育 改革口號,如何在公務員的制度下變成 左搖右擺、不三不四的異形。就好像愉 快學習和追求卓越這一對精神分裂式的 口號,落實到真實的教育場景時,竟然


21 ||||||||||

只剩下操練、操練和操練。 明白教育政策的發展歷史和政策與執行之間的落差,還 不足以幫助我們陪伴子女面對現今的教育制度。書誌走訪匯 基書院、綠腳丫親子讀書會、香港民間學院,看看怎樣在建 制內外突破現實的限制。綠腳丫親子讀書會發起人 Kenny 說: 「以前看他們(父母)Facebook 的照片,只有自助餐呀,旅 行呀,商場呀那些。現在呢,變成了書、繪本,還有行山, 也會做綠腳丫的義工。」 是的,當爸爸媽媽把自己變成愛學習的人,才是子女可 以棲身的堅固堡壘,這堡壘可以保護子女,擋住教育制度的 狂風暴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