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爸爸回家上班去
爭寵
有一段時間,家中小孩稍不順意,我便向他們大聲呼喝,責罵他們, 更曾試過有幾次出盡力氣,聲嘶力竭地大罵。事後太太跟我說,她也怕了 那刻的我 。我反省自己對兒女所作的,心生愧疚,對朋友、同事,我也不 曾這麼兇惡、這麼大聲。
雖然《聖經》的〈箴言〉及〈以弗所書〉分別提到:「耶和華所愛的,他 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三 12)「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 兒女的氣,只要照着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六4)但我真正省察內心
爭寵
43
的動機,究竟是為着兒女的好處而責備,還是對自己沒有成為好爸爸而不 滿,加上種種生活壓力而借勢喝罵發洩?
另一方面,我藉着喝罵,惡巴巴地對待他們,以為能夠快速地、容易 地管制他們,且聽從我。說到底,是欠缺安全感。
即使動機是為兒女的好處,但喝罵次數漸次增多,有時更加上體罰, 方法總是不太好。而且他們只是懼怕我,可能並不是真心聽從我。
最近,兒女提及當時我是如何罰罵他們,但犯了什麼錯,已不記得 了。小兒子很直接地說那段日子的我很兇惡。
這幾年多了心力與時間和兒女相處,關係比之前親密了,可是到了某 些情況,兒女總是黏着太太為多。我曾亂想,是不是昔日我向他們喝罵體
44
爸爸回家上班去
罰而引致的「後遺症」?
兒女漸長大,過往我會和他們一起沐浴,一起玩水,但畢竟男女有別, 現在我已不能和女兒沐浴;時而會和小兒子一起沐浴 。起初他會羨慕姊姊 可以和媽媽沐浴,我會主動叫他不如和我一同沐浴,他便不作聲。漸漸地, 他卻反過來主動叫我一起沐浴。那刻我竟不禁大喜。
在兒女年幼的時候,我們一家四口常睡在一起。孩子總是爭着睡在太 太身旁,有時我工作得太晚,便要自己一個人睡。太太曾向孩子打趣道: 「如果不聽話,便要和爸爸睡覺。」我深表不滿,她不可以這樣「標籤」我。 太太也醒悟而「補鑊 」,不時替我說好話,跟孩子說爸爸雖在家裏工作,有 時待他們睡了,還要努力工作等。
近年,太太與女兒每星期有一晚一起睡,談談心事。小兒子見狀又羨
爭寵
45
慕一番,他說:「我們兩父子也一起睡吧!」
老實說,他們漸長大,已不可能一起睡了,但到了最寒冷的某幾天, 孩子總會借意和我們一起睡,是擠逼了一點,但一家身心都很溫暖。
我知道這些日子終會過去,對兒女總要放手,我和太太會倍加珍惜。 讓這成為美好的回憶。
由此聯想到,我和太太參加了一個家長小組,導師提到夫婦的角色 及本分 。他引用了耶穌在登山寶訓所說的:「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 必承受地土 。」(〈馬太福音〉五 5 )他繼而闡述Message 的版本:You're blessed when you're content with just who you are: no more, no less.(中 譯:謙順的人是蒙福的,他滿足於在神面前的自己,不多也不少。)這是一 個很好的提醒,在上帝面前,謙順地滿足,做好本分,不多也不少,不被
46
爸爸回家上班去
世上的事物纏繞,不求過多的物慾,處事愈能變通及有彈性;放於家庭方 面,父母角色,各盡其職 。有時候,某一方或會控制對方,作母親的,也 許「過度關懷 」,什麼也要管,也要理,什麼也要干涉;作父親的,也許過 分專制,想控制整個家庭,什麼也要家人聽從他的。若是這樣,不能恰如 其分,便看不到家人真正的需要,關係亦不會好。作為夫婦,作為父母, 需要做回自己應當的角色,不要過位。是為提醒。
全家總動員整頓開支
47
全家總動員整頓開支
曾經參加一個全職爸爸的分享會,認識了一位機構同工,她了解過我 們的家庭處境後,她回應說如果我和太太各自全職工作,家庭收入應不錯, 甚或增加一點兼職工作,家庭必定富裕起來。我明白她所說的,我和太太 二人現在每月的總收入,確是比起以前少了一些,而且每月都不穩定,穩 定及足夠(或足夠有餘更好)的收入確實使我們擁有安全感,不用常常考慮 每樣的消費,可自由運用金錢。然而,我想賺回的,是與太太及兒女的關 係,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48
爸爸回家上班去
當兒女還在幼兒時,除了一份全職工作,我還做一些兼職;而太太則 待孩子睡覺後,才開始她的工作。兩夫婦各有各忙,金錢是賺到了,卻賠 上了關係,不單要面對兒女的教養問題,亦影響了夫婦之間的關係。那時 候,因着忙碌,我們成為「無飯」夫婦,常叫外賣或全家出外吃飯,現在由 於經濟緊縮緣故,多了在家吃飯,孩子直言這樣感覺親密了,且常稱讚太 太烹煮的飯菜好吃,其實太太煮的是很簡單的菜餚,如炒麫、炒飯、瑞士汁 雞翼、煎蠔仔餅等(當然我也覺得美味,並樂於當「洗碗大臣 」),但媽媽燒 的菜果然是最好吃!這也感染了孩子,近年他們偶爾會烹煮食物給我和太 太享用。
除家庭日常使費及孩子的必要開支外,還有購買儲蓄保險,我們也參 照坊間一些建議的孩子理財方法,教導孩子將零用錢分成三份:儲蓄、日常 使用的零錢,和十一奉獻。至於我和太太,後二者沒有問題,儲蓄則困難 一點,有時反而因未能即時收到工錢,要先動用儲蓄 。我常半認真、半開
全家總動員整頓開支
49
玩笑地向太太說:「你現在努力深造扭氣球技術,待孩子長大一點,可大有 作為,養起我們一家人呢!」太太哈哈大笑,不過她確是認真學習扭氣球, 將來的事情真難說,但我們能維持這種經濟狀況,已算是不錯了。最重要 的是,一家人的關係,在這幾年間已是好好修補了。
我也得感謝外母和父親,外母是個極「慳家 」的人,但她不時來我家 供應物資:各種雜糧零食,甚至日用品如洗潔液、毛巾、垃圾袋等等,生怕 我們的工作轉型,弄至入不敷支。至於父親每次和我吃早茶,多數是由他 付費 。我明白他們的心意,也學習樂於接受 。身為男士,身為爸爸,「付 出」是很理所當然的,所謂「男兒保家衞國是天職」,但有時候也要學習「接 受」,何況給我「接受」的,是我的外母和爸爸呢!
在這幾年間,亦漸漸領受「知足 」。《聖經》中提到「求你使我也不貧 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
50
爸爸回家上班去
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言〉三十8-9)
放諸日常生活中,知足是不貪求、不浪費,是剛剛好的足夠。以吃自 助餐為例,還是少年的時期,與幾個朋友總有無窮食量似的,最喜歡就是 吃自助餐,可吃足數小時,多種食物,任取任吃,真是想吃什麼便吃什麼, 這很容易激發貪念,一下子取了過多的某種食物,當滿足了口感後,便想 取其他種類的食物,於是便丟下吃剩的。一次自助餐,浪費了的食物可真 的不少(近年很多有自助餐服務的餐廳或酒店,都要求食客不能留下太多食 物,否則要另加收費)。結賬之時,吃得「飽上心口 」,好不辛苦;更有朋 友吃得過飽,因而嘔吐,真的是「食到嘔」。
人到中年,食量比過往小,不能過飽,亦愈來愈不喜歡吃自助餐,而 且經濟收緊,需要節制,便索性減少每年吃自助餐的次數。然而作為家庭 活動,一年總會吃一趟。但出發進餐前,我和太太會向家中兩個孩子解釋
全家總動員整頓開支
51
要珍惜食物,寧可嘗試多樣食物,每樣只選擇小小的分量,肚子夠飽便要 停止進食。女兒會按着我們的建議,最後吃得一臉滿足,亦明白吃得剛飽 便是最好。小兒子則很多時只集中吃幾款食物,享受那種獨立自取食物的 氣氛。
事後心想,現今一般人擁有太多物質,食物過剩,吃得過飽,飽後又 再吃,無窮無盡,過飽便辛苦,還想尋找更多更好吃的,愈吃愈挑食。同 樣是尋找食物,當極度饑餓時,尋找食物只為填飽肚子,已不理會食物的 素質。想深一層,肚餓與肚飽都是生理上的感覺,極肚餓與極肚飽都是同 樣的辛苦,不多不少,剛剛好便已足夠及得滿足。如此,才能突顯知足的 可貴。只要有穿有吃,就當知足,心裏油然產生滿足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