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識的圓擴大時,我們未知的 圓周也擴大。 Albert Einstein
4
計分牌下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最近在電視上有機會欣賞到一齣檔案式紀錄 片,報道一位外科醫生成功進行一項肝臟移植 手術的過程。醫生從一位仍然活着的爸爸身上 割取三分一的肝臟,移植到他那乾癟瘦削的四 歲兒子身上。最叫人動容之處,是那位醫生的 專業精神與操守。在手術過程中,可以看出他 對完美、精確的執著,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 不草率。手術相當成功,當記者訪問那位醫
46
完美有病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47
生,對這次手術是否滿意時,他表示: 「大致滿 意,但並非百分百滿意,那些駁口可以做得更 好!」如果有朝一日你不幸躺在手術牀上動大 手術,相信你也希望遇上這樣一位醫生吧!
成就與所得 完美主義者具備不少事業成功人士的先決條 件。他們通常較聰明,接受較多教育,加上 不斷要求自己,性格中潛藏着強勁的道德力 量;反映在生活上,是一股自我督促的衝勁與 精神。這些性格特質,引導他們步向成功,享 受比其他人較豐裕的經濟成果。社會上許多成 功的醫生、會計師、大律師、科學家、企業人 士,甚至學校裏的十優生,家中的高效率媽 媽,均有某程度追求完美的動力。 記得多年前羅馬尼亞的體操選手歌曼尼詩 (Nadia Comaneci) ,在奧運賽場上,以完美的 動作寫下體操史上首個 10 分滿分,全球矚目。 要成為奧運選手,必須經過嚴格訓練、艱苦操 練,過着緊貼時間表的規律生活,不能稍有差
池。飲食習慣也有規定,不能多一分脂肪,少 一分肌肉。他們跨越一個又一個難關,直至贏 得各方擊節的讚賞。不少激勵人心的奮鬥故 事,許多運動員的摘金故事,都體驗出完美主 義的激勵作用。 據說國父孫中山與印度聖雄甘地也是追求完美 一族,不少名導演,例如執導電影《鐵達尼 號》 (Titanic) 的占士金馬倫及統領零八北京奧 運開幕禮的張藝謀,他們的一絲不苟以至在片 場咆哮的工作態度、對電影畫面的高度要求, 也令他們被冠以完美主義者的稱號。從推動時 代發展、提升人類素質的角度來看,完美主義 者實在扮演着重要的推動角色。他們在社會上 取得一定成就,甚至備受推崇。事實上,許多 醫學、科研、音樂、體育上的成就,是不少完 美主義者不懈奮鬥的功勞。
身心耗損 性格學說中有所謂 A 型性格,屬於那些衝鋒陷 陣,平日步行也比別人快的人,不斷鞭策自己
48
完美有病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49
前進,不容讓自己停下來。從正面看,他們精 力無限、成就大事;但他們也傾向把對人的不 滿埋藏心內,不容易釋懷,也不懂放鬆。研究 顯示,過分壓抑情緒,長期否定個人的感受或 需要,會對心臟構成傷害,容易緊張,患血壓 高的機會亦增加,同時較易患上心臟病、中風 等重病。 完美主義者也是這種為追求個人成就,背後付 出不少代價的人。他們習慣挑戰自我,常常處 於備戰狀態,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壓力,容易 精神緊張。長期超時工作,缺乏休息;一休息 便感到內疚,覺得自己未盡全力。完美主義者 年輕的時候,還能夠維持這種生活習慣,可以 不斷透支體力,而不致生病;及至年紀漸長, 過去身體上的勞損,便漸漸浮現,才驚覺自己 為完美主義付上了沉重的代價。許多由壓力、 工作過勞所引致的慢性疾患,例如腸胃不適、 頭痛、肩膊痛等,完美主義者都不會感到陌生。 瑞士學者發現,完美主義者比一般人容易在生 活中產生心理壓力,從而帶來健康隱疾。蘇黎
世有大學研究人員,邀請五十位中年男子接受 一項測試,以問卷方式測定他們的完美主義傾 向,然後邀請他們用十分鐘時間準備一次面對 兩、三位「考官」的求職演說。演說完畢,研 究者要他們從 2083 開始,每次減去 12,直至 出現負數為止,其間只要錯一次就要重數。 過程中,研究人員測量這五十人的應激激素 (stress hormone)變化,包括唾液中皮質醇含 量、心律、血壓以及腎上腺素和降腎上腺素水 平。結果顯示,完美主義傾向愈強的人,測試 中分泌的應激激素愈多,說明心理壓力很大。 研究人員還發現,完美主義傾向愈強者在測試 過程中顯露出愈多的「生機衰竭」迹象,證 明他們出現了疲勞、急躁或信心受挫等負面情 緒,而「生機衰竭」容易導致心臟病。
情感上的孤單 假若人生有所謂「去愛、去工作」 (to love and to work)兩大主題,而我們一面倒地把時間及 關注放在工作上,忽略了感情親情的建立,那
50
完美有病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51
麼到了人生某階段,便發現自己除了工作上的 成就,一無所有,孤孤單單的面對下半生。不 是說完美主義者不需要愛和被愛,只是由於完 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高,對別人亦苛刻,就像 上一章提到的潔文,他們不能接受他人的限制 和軟弱,所以較難交到知心朋友。完美主義者 給身邊的人帶來壓力,往往是他們不為意的。 他們大多沒有刻意要求別人,然而在許多生活 小節上,由於太過強調原則和堅持理想,往往 給人不近人情、斤斤計較之感,令人難以接近。 事實上,完美主義者的防衞意識很強,不容易 流露內心脆弱的一面;有問題亦傾向自己解決, 甚少接受他人的幫忙,人生許多大大小小的關 口都獨自闖過。如此這般,完美主義者失去了 很多與別人「同甘共苦」 、建立互信深入關係的 機會。社交場合中,要他們談天說地、表達見 解不難,一旦要表達情緒或牽涉到情感上的溝 通,卻往往顯得比較笨拙,朋友覺得他們不容 易明白,完美主義者也感到別人不理解他們的 感受和需要。
不能更上一層樓嗎? 有人在遠行前把家貓寄養在一個環境不錯的朋 友處,一個星期後去接牠時,小貓竟左閃右避 拒絕回家。一旦住慣了五星級的家,連小花 貓也不想再回歸公共屋邨,又怎好責怪電影 《一百萬零一夜》 (Slumdog Millionaire) 中 的 童星不習慣重返「貧民窟」生活呢?我的姨甥 女,自從嚐過某名貴品牌的冰淇淋後,沒有興 趣再碰一般味道質量稍遜的大眾化牌子了。嘗 過「更好」的,追求「再好」的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曾在倫敦或百老匯等地方欣賞過歌劇, 對於偶爾在香港上演,即使是經典的劇目,斷 不會令你趨之若鶩。 追求卓越,有時候也有類似「不願倒退」的期 望。曾經取得一百分,今次只得九十九,總是 不夠完美;上次成績拿 A 級,今次只有 B+,那 叫退步;特別在高舉力爭上游,崇尚增值的香 港社會,即使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在很多人 心目中仍然「未達標」 。完美主義者當中有不少 能力高甚至資優的人士,一旦未能體會到「一
52
完美有病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53
山還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未 能明白到人生起跌平常事,很容易鑽牛角尖, 不停地與別人作無謂的比較。 認識一些原本萬千寵愛在一身的高材生,去到 新環境,發現比自己出色的大有人在,注意力 被分薄,好一段時間變得鬱鬱寡歡。轉變對嘗 慣成功的完美主義者往往是個極大挑戰,學習 與掌握新事物意味着失敗的可能,至少不會即 時有優秀的表現。曾經接手輔導過幾個堅拒上 學的中一學生,他們小學六年級時都被老師評 為品學兼優,在新環境卻未能揮灑自如,一時 間難以接受成績下降,便開始逃避上學;也有 優異生會考遭滑鐵盧,從此一跌不起,自暴自 棄有之,患精神病自殺者有之。 花無百日紅,尖子的不甘平凡,不懂得靈活地 調節自我要求,又或者把成敗得失放得太重, 只會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北美有研究人員證 實,完美主義者一旦事情做得不盡完美,就會 惶恐不安或勃然大怒,精神上感到痛苦。完美 主義有時是一面透視鏡,通過這面鏡,可了解
各種看起來似乎毫不相關的精神問題,從抑鬱 症到強迫行為以至沉溺、上癮,原來都與追求 完美扯上關係。 極端的完美主義者會成為偏執狂,所謂物極必 反,一旦缺乏智慧去辨析事情的重要性,就不 能綜觀人生大局,主次不分,最終會把自己 推向失敗!學習在得失間取得平衡,離不開人 生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壓力 和自我防衞時,提醒自己要放鬆一點,隨意一 些,放下拘謹的形象,享受一下生活。身心長 期受壓,會變得沉鬱焦躁,自我批判,有時會 自戀自憐,甚至自暴自棄。
有涯隨無涯 記得有次在維園緩步跑,前面剛好有個穿着火 紅色小背心的年輕女子。她每跑一步,那雙跑 鞋接觸地面時發出極刺耳的「唧唧」聲;但見 她跑得不快,心想稍為加速超越她,耳根可以 清淨些;豈料跑不到兩步,身後突然發出響亮 的「哼」一聲,來不及回望,那女子已經加速
54
完美有病
計分牌下的得與失
55
跑在我前頭了。望着她的身影,笑笑地搖搖 頭,怎麼連「緩跑」也不甘後人呢!難道真的 是香港精神, 「唔可以輸俾人」?沒好氣再追過 她了,心知道地球是圓的,跑道也是圓的。 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機會被人迎頭趕上。是進步 還是退步?誰是你的對手?即使有完美佳績的 奧運選手也會臨場失準,起起落落是人生的常 態,生命中進有時、退有時, 「在前的在後,在 後的在前」 。完美主義者卻經常活在要維持甚 至超越水平的惶恐與壓力中,無論工作或是閒 暇,忽略了去享受過程,享受進步的樂趣。蘇 黎世大學學者維爾茨說,完美主義者的處世高 標準完全是由自我處強加的,如果完美主義者 能使自身標準更貼近真實情況,那麼他們就能 增強信心,並減少社會壓力帶來的影響。如何 做到恰到好處, 「無添加」過度壓力? 人生充滿着完美主義者難以忍受的不確定因 素,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很多事情不能 確定。有朝一日,完美主義者可以接納到「不 知道」 、 「待探索」 、 「不清楚」 、 「未有定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