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約翰圖
1
勝旅景程正編
鄱陽約翰,宣傳耶穌教者也。時有惡彼者,誣控其罪,有 司斷以下獄十二年。2 獄中托之於夢,編成是書,俾讀之者,知 人各有罪,悔悟頓生,改惡從善,為勝旅而行景程,3 至天 城,得樂堂之福,豈不懿哉?4
1
在原版中,「鄱陽約翰圖」之字乃由右往左排列。「鄱陽約翰」乃譯者對 原著作者 之譯名,今多譯「本仁•約翰」。「鄱陽」原為中 國地名,以「鄱陽湖」著名,於江西省北境,長江以南。原版於此頁版心 魚尾下方有「夢者圖」字樣。
2
有司,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尚書•大禹謨》:「好 生之德,洽于民心,茲用不犯於有司。」
3
「勝旅」和「景程」的定義,可參譯者序:「勝旅者何?旅人之克勝也。 景程者何?程途之有景也」。景,大、光明;《詩經•小雅•車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說文解字》﹕「景,日光也」。
4
懿,美好、美善的;《詩經•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引
5
英國二百餘年前,有一人,姓鄱陽,名約翰。跡其生時,6 乃華國明朝懷宗皇帝元年,卻不謬也。其父業為鐵匠,家雖貧, 性愛讀書,所以其子幼年,送入書館,頗知文理;惜乎長大, 遊蕩無度,不歸本業。但後來悔罪,改惡從善,而且勸人為善, 遵依耶穌之道,到處傳。時有惡之者枉伊,誣伊有罪,控於 有司; 有司亦惡之,囚於囹圄。7 在此十二年,每日織帶換錢, 以養妻孥;8 暇時,以平素所遭之事,編成正、續兩卷,托之於 夢,顏之曰「勝旅景程」(前彼得二章十一節云:「我勸爾如 遠人及行旅焉」)。9 書中大,言信者得上樂堂,享永福;不 信者,必下苦獄,受永禍。又有魔鬼捕害,天使指引,俱詳錄 之以勸世。厥後,有司釋伊。(創世記四十七章九節云:「余 旅世,年百有三十矣。」)稽其地,名排提法,10 諸信友助資,
5 6
本文乃譯者為本書所撰之導論。 跡,此處作動詞,乃考察、探究之意。
7
囹圄,監牢;《初刻拍案驚奇》:「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 囹圄刀鋸之間。」
8
妻孥,妻子與兒女;[漢]孔融,《與曹公書論盛孝章》:「妻孥湮沒, 單孑獨立,孤危愁苦。」 文中弧形括號內之仿宋字乃原版本之眉批;多為譯者擇譯自原作者對聖經
9
之引用,亦有譯者自行添加之聖經引用乃至於對內文之注解。就本句聖經 之翻譯而言,大部分中文聖經皆將「我勸你們」一語放在下句。和合本譯 為「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 魂爭戰的」。此譯法疑以英王欽定本為底本:“ "。 10
排提法, (
,今譯貝德福德,即 )。
(貝德福德郡)的郡治
勝旅景程正編
建禮拜堂,請伊為牧師。講道訓民,各處傳,行善不倦。至 六十一
[歲],日者聞其友,父子不睦,往勸之,使和順焉;
及還,適逢大雨,途
[冒]風寒,歸病,卒於是年。其書
相傳,[遍]西國也。予居華國,將鄱陽約翰夢中之書(讀 此引者於是書「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11 校而譯之為華 國文字,付梓劂氏而印之。分與士農工商,皆可觀摩,致為不 善者,見而悔改;為善者見之,益堅其信,未必無小補云爾。
在 同治八年小春月上浣 12
錄於甯郡開明山福音殿 胡德邁謹譯
11 12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即陰曆十月初。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序 勝旅者何?旅人之克勝也。景程者何?程途之有景也。旅 人多危,程途多[險],然欲行程途之景,必宜合旅人之勝; 藉非勝旅,則滅亡城不得離也,絕望泥不得由也,阻山不得 登也,浮雲市不得過也。(滅亡城、絕望泥,見第二回;阻 山,見第五回;浮雲市,見十四回。)而況有慾體、慾眼、慾 驕之[兇]類惑其心,更有厚顏、滑稽、必文之奸徒蕩其志。 (慾體三人,見十二回;厚顏,見十二回;滑稽,見十三回; 必文,見第五回。)嗟乎!旅而不勝,烏能戰勝亞破淪哉?(亞 破淪,見第九回。)且背上之重任何脫哉?胸中之要[卷] 何藏哉?額邊之記號何印哉?而且窄門何能進?美宮何能入? 何以避旁徑?何以出疑寨?何以脫陰翳?糢[模]糊之境何以 明?氣醉之鄉何以醒?雖有宣救師指示;勸慰師化導;慧謹、 明哲、篤誠、博愛相扶持;穎慧、鍊達、13 謹防、純一相輔助,14 若旅之不勝,誰能行此景程,得至西安山而享永福哉?15(窄 門,見第三回;美宮,見第六回;旁徑、疑寨,見十八回;陰 翳,見十一回;糢糊境,見十八回;氣醉鄉,見二十回;宣救 師、勸慰師,見三四回;慧謹四人,見第七回;穎慧四人,見 十八回;西安山,見第四回。)
13
鍊達,取「練達」之意,意指熟練通達,閱歷廣博且能通曉人情世故。
14
《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預為人,老成練達、好學不倦。」 純一,精純不雜;[漢]王充,《論衡․本性》:「初稟天然之姿,受純 一之質,故生而兆見,善惡可見。」
15
西安山,即原著之 ;委辦譯本作「郇山」,和合本作「錫安 山」,譯者此譯兼取音、義,其義不言而喻。
勝旅景程正編
予於正編,校而譯之,分作二十二回。每回之中,有引用 經錄云者,在其上乃註明某卷某章某節,以便攷[考]核證據, 則經錄之義,自能融洽於其心。凡見是書者,苟能有志竟成, 效法激烈尊之所為,16 則亦離滅亡城,由絕望泥,17 登阻山 而不憚,過浮雲市而不羡,進窄門、入美宮、旁徑避、疑寨出、 陰翳脫,明糢糊之境、醒氣醉之鄉,行此景程,同至西安山, 而獲永福與恩及榮也,亦予之所亟望也。夫是為序。
同治八年小春月望日
序於甯郡開明山 胡德邁譔
16
激烈尊,即原著之主人翁
17
見第二回。 由,在此處作動詞,乃經過之意;《孟子•離婁》:「舍止路而不由,哀 哉。」
(基督徒),此譯亦兼取音、義,其義
激烈尊背負重任圖
17
勝旅景程正編
激烈尊,滅亡城人。彼欲離滅亡城,而至西安山。其手中 所執,乃一卷書;背上所負,卻是重任。蓋重任,猶之重罪; 其書,是令人信而得感之書。彼觀此書,洞悉道,告其妻子, 反被妻子譏評,爰不得已而逃奔。18 則其堅意為勝旅,固志行 景程,宜人人所共慕之也。
17
在原版中,「激烈尊背負重任圖」乃由右往左排列。原版於此頁版心魚尾
18
下方有「正編圖」字樣。 爰,於是;《尚書․無逸》:「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 民。」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
勝旅景程正編
第一回 夫我在世,如行曠野。卻逢一地,有空谷(以空谷比獄, 為囚禁十二年立案);我睡在空谷之中。 有夢焉,夢見一人,衣衫藍縷,立於一處,
[面]背厥
屋,19 手執書一卷,背負重任(重任乃比重罪)。20 又見其開 卷而觀且讀,讀時,全身戰慄,乃泣;自不能[忍]也,遂 號泣云:「我宜何為?」(見使徒行傳二章三十七節。) 故於此危苦,乃返家,勉強支持,不欲妻子見而知之焉。 然彼之愁苦漸增,不能緘默,緣斯,與家人相對而嘆曰:「吾 親愛之妻,子乃我之骨肉也,茲因我身負厥重任,我將死矣! (大闢詩三十八篇四節云:「我罪孔多,如水滅頂,任重難負 矣。」)21 況又確示我所居之城,將被天火所燬。若遭此殃,
*
據同治九年(1870)甯郡福音殿印行之版本(約翰本仁博物館館藏)進行 編輯。英文原著據 John Bunyan, The Pilgrim's Progress 。
19
厥,那個。
20
重任,重大的責任;《史記•魏公子傳》:「國之重入,今單車來代之, 何如哉?」
21
大 闢,即 大 。此 處 引 委 辦 譯 本:「我 罪 孔 多,如 水 滅 頂,任 重 難 負 兮」;和合本譯為「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
勝旅景程正編
我與爾不免敗亡耳;倘不預尋生路,必不得避。然不知有此生 路乎?」其親戚聞之,甚屬驚奇,並不信彼之說乃
,實思彼
之癲狂也。天時已晚,伊望其睡,致心可定,爰促彼睡之;但 黃昏猶如白晝,不安心、不熟睡,終夜嗟嘆,不勝流淚。(羅 馬七章廿四、五節云:「吾人禍哉!誰救我死之肉軀乎?惟賴 耶穌而頌謝神。」)待旦,問其可否,彼曰:「更危矣!更危 矣!」又將前日所云覆述之,彼猶輕忽不聽,伊等心中暗想: 「欲治其病,自當以惡待之。」孰知譏評咒詛,全然不理。故 彼入室內,憐家人之迷而不覺;代之祈禱,欲慰己苦焉。又常 獨行田間,[倏]而讀書,俄焉禱告,22 亦越數日,皆如是 狀。 我有時見其田間而行,仍復讀書,憂心如擣,23 且讀書時, 又號泣云:「我宜何為,方可得救?」(見使徒行傳十六章三 十一節。)24 又見其左顧右盼,時而欲奔,時而乃立,究竟何 處安頓?揣其意,未知往何路乃是。 斯時也,我見一人,名宣救師(宣救師,乃宣福音救魂之 師),25 就彼前而問曰:「爾胡然號泣焉?」答曰:「閣下乎! 我觀手中之書,知我必死,死後必被審判。(見希伯來九章二 十七節。)其一,我之意實不願死;其二,實不堪當也。」 宣救師又問云:「凡人生多不美之事!爾之意,何不願死
22
「倏」,急速地;「俄」,須臾、片刻;《聊齋志異•種梨》:「俄成 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
23
24
典出《詩經․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比喻心中焦慮難 安。 聖經出處有誤,應為使徒行傳十六章第 節,該節委辦譯本作「我當何
25
為,可得救?」;和合本譯為「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 宣救師,原著作 。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乎?」答曰:「有重任在我背上,恐被所壓,不僅至塚內,且 欲在陀法也(陀法乃深坑火焰之處;見以賽亞三十章三十三 節)。26 閣下乎!我在獄猶不堪,況被審擬刑,更難耳。我 想此情,令我泣矣!」 宣救師云:「情形若此,何立而不行乎?」答曰:「緣 我不知從何而往。」宣救師將一卷書送彼,書內錄云:「宜避 將來之刑。」(見馬太三章七節。)27 彼見此語,凝眸視宣救師云:「我宜避何處乎?」宣救師 舉手指郊外云:「爾見窄門否?」(見馬太七章十三、四節。) 答曰:「不見。」又云:「爾見彼光否?」(光,見大闢詩百 十九篇五節,後彼得一章十九節。)28 得曰:「見,尚糢糊。」 宣救師云:「爾之眼,宜注定厥光,直向前行,可見窄門也; 爾叩此門,必有人指示爾如何而行。」有詩為證。
詩云:夢見誠心欲救魂,恐遭禍難不能存。 迷途脫出生途走,指點斯人望窄門。
27
陀 法,原 著 作 ,乃 英 王 欽 定 本 之 譯 法;委 辦 譯 本、裨 治 文 譯 本 ( )皆作「陀法」,和合本譯為「陀斐特」。 委辦譯本作「誰示爾避後日之刑乎?」;和合本譯為「誰指示你們逃避將
28
來的忿怒呢﹖」 聖經出處有誤,應為一百一十九篇
26
節,委辦譯本作「爾道若燈,光燭
我徑兮」;和合本作「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彼得後書 一章 節,委辦譯本作「有此一聞,而先知之語,更為明徵,譬光燭暗。 爾當從之,迨日始旦,明星照爾心」;和合本譯為「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 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 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此地之樂處較之,乃相近也。」激烈尊又留。至明旦
起,同
伊登殿頂,向南而望,乃見遠處美地,是數重山,林木稠密; 有葡萄園、果園,異樣花草;清泉碧水,源源而流;景實佳, 誠堪娛目。(見以賽亞三十三章十六、七節。)此際,激烈尊 問云:「此乃何地乎?」答曰:「此地
以馬內利。180(以馬
內利,即救世主;見馬太一章廿三節。)樂山與此,皆為勝旅 者寓。汝若至此,則天國之門,如牧羊之師,指示爾觀矣!」 激烈尊欲起程前行,此處之人,不敢復留,
云:「宜先
至兵庫。」及追入,立執堅利之甲、鋒利之軍器,戴諸首上, 掌在手中,以防途中遇敵,有詩為證。
詩曰:信徒獲益人中,教會良朋在此宮。 軍器古時今具有,視哉娛目保其躬。
第九回 卻說激烈尊由軍庫而出,與同僚行至外門前;問守門者曰: 「此處有旅勝人過否?」答曰:「有」。 問云:「爾認彼否?」
180
「此地
以馬內利」,原著作
。
勝旅景程正編
答曰:「我已問其名矣!彼名忠烈。」181 激烈尊曰:「我認此人,乃我之
里,必由我鄉而來。爾
思彼,前行遠否?」 答曰:「頃間,定在山下也。」 激烈尊云:「爾誠善哉!曩指我醒,可進;今又佳音報我, 爾何等惠愛我也!願主常與爾偕,增爾之福。」 言畢,又急欲往;慧謹、篤誠、博愛、明哲四人同行,送 至山下,相與談論前言。行至山坡,將下,激烈尊云:「我前 登此,甚覺艱難;今下矣,思之亦危耳!」明哲曰:「爾言 誠然;下此,至謙遜境,182 若不躓,183 實難;故我等咸送爾下 山也。」激烈尊遂緩行而下,極
;雖如是,還有一、二次蹶
躓。 斯時,我夢見激烈尊已至山下,良朋皆餞彼行,酒一瓶, 餅一塊,葡萄一顆。激烈尊又向前往,至謙遜境,甚屬狼狽; 行又不多,見魔鬼,名亞破淪(亞破淪,魔鬼之名),184 自 曠野而來。激烈尊懼,自思云:「還之則可,抑在此彼乎?」 又思背後無甲,若轉厥身,被刺更易,故只望救命,宜立而不
181
忠烈,原著作
。以「忠」字譯
(希臘文 pistis),自馬禮遜
神天聖書 起。如 哥林多前 書四章 二節,英 王欽定 本作 “ ";神天聖書作「所求于支 182
份者,乃忠也」。 謙遜境,原著作
。
183
躓,蹶躓、顛僕、跌倒;[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會語》:「學者是 箇明眼的人,高低垤坳了了,行去不至蹶躓。」
184
亞破淪,原著作 。此名出於啟示錄九章 淪」,和合本譯為「亞玻倫」。
節,委辦譯本作「亞波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退,遂往前行。(以弗所六章十三、四、五、六、七節,可見 其詳。) 亞破淪就近,形如妖怪:惡醜陋,身皆鱗甲,彼反以 此為榮;
有翼似龍,厥足如熊,腹中出以煙燄,厥口若獅口。
此際已至激烈尊之前,睨而視之,185 云:「爾由何來?欲往何 處?」 答彼云:「我由滅亡城而來,願至西安山;不料此地,乃 所集之處也。」 亞破淪云:「聽爾之言,必是我之民耳;此處乃我之地, 我
此地之王,民皆尊我為神。倘爾再不服我,
被擊死。」
激烈尊云:「我本為爾民,但服爾役最難,爾之工值,不 足以養生;
爾之役,罪惡攸歸,厥後之報,必是敗亡(見羅
馬六章廿三節);故我長大成人,
效聰明之輩,各處觀摩,
惟望美舉。」 亞破淪云:「為王者,不願民散,我必不釋爾;若畏我服 役之難,嫌我工值之少,爾且與我同回,我國中有何美物,皆 願賜爾。」 激烈尊云:「我已允他主,乃萬王之王;據理而言,何能 隨爾回哉?」 亞破淪云:「諺有之:『拋磚引玉』,爾如是所為,乃拋
185
「睨」原版本作「」。據[明]張自烈,《正字通》,「」乃「睆字 之 」;[南朝梁]顧野王,《玉篇.目部》:「睆,出目貌」,即眼睛 突出的樣子故此,據原著片語 之義,原字應 為誤植;今改為「睨」,斜眼而視,如「睥睨」、「睨視」。
勝旅景程正編
玉引磚,186 極昏昧焉;
有多人,自言乃基督之徒,不久忽離,
仍歸於我。爾亦若是,乃萬無失一。」 激烈尊云:「我已與主,立約發誓;今違之,豈非繫我死 於罪哉?」 亞破淪云:「爾言前日若此,今何逆我乎?雖然,果隨我 回,我不嫌爾也。」 激烈尊云:「我昔為爾役,卻是孩子,妄行不義;今也我 服主之旗下,爾不釋我,主必能解我;昔隨爾行惡,主亦能赦 我。害人者亞破淪!我誠告爾:彼之工值、服役、政事、朋友、 國邑,我皆悅之;爾毋復與我言:我是彼之使徒,
意願從彼
矣!」 亞破淪云:「爾行其程,欲遇多難?爾宜靜思:爾主之僕, 干罪於我,犯我之路,多不得善死!爾知之乎,其中被威逼死 者幾何?爾欲服彼,有勝於服我乎?未見彼來救彼之徒,脫敵 之手;若論及我,有忠事我者,被爾主或僕所執,我盡心力而 救之,令伊回,此乃舉世咸知!今我亦來救爾也。」 激烈尊云:「我之主,不急救其徒,欲煉彼有愛心否,視 彼至久,依彼不依;論及不得善死,在彼徒視之,以此為榮! 乃徒救目前之危,非彼徒之所望也;惟望後來之福,主之榮光, 與使同降。」 亞破淪云:「爾之服彼,不得為忠,豈能望彼之賞?」 答曰:「亞破淪乎!我有何不忠?」
186
拋玉引磚,原著為英諺
。
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
彼云:「爾初登程,行此路,幾死在絕望泥潭,志意 (大闢詩百三篇一、二、三、四、五節,請見之。) 重任,宜俟王與爾脫,爾反依不美之法解之。
冷。
爾身之
貪睡獲罪,失
爾憑。又見二獅,庶或退步。且行此路,論及爾所聞見之事, 素有求名之意焉。」 激烈尊云:「爾言乃實,第我之惡,爾未談及也;夫我所 事之主,心慈能赦人罪。且我此弊,在爾國時乃有,喜行惡, 似嬰飲乳,被此罪所壓,自怨自悲,
此際,亞破淪變色,怒云:「我
彼赦矣!」
爾王之仇,痛恨彼律與
民,今我特來阻爾!」 激烈尊云:「亞破淪乎!爾宜
之,我在主之正道中,乃
清潔之路,故爾宜自防。」 維時,亞破淪橫行直衝,推激烈尊而過曰:「此情之內, 何畏爾乎?爾自防之,必死在此耳;我已發誓,若釋爾前行, 亦不得為陰中之王也。在此,必欲爾生命矣!」遂發手中之鏢, 擊伊心胸;激烈尊取信牌抵敵,幸未被傷。 斯時,激烈尊見勢不利,不可待斃,
以寶提來;而亞
破淪努力前攻,鏢發似雹;激烈尊雖盡力抵敵,惟手、足、頭、 ,皆有傷處,故退後焉。亞破淪更進前攻,激烈尊重頓精力, 與彼攻殺。約半日,激烈尊精力費盡,緣身被傷,所以如此。 亞破淪乘勢攻擊,將激烈尊戰倒於地;斯時寶,失之烏 有。故亞破淪曰:「今爾逃不脫我手矣!」遂努力壓伊,卻似 死也,激烈尊不願復活。187 亞破淪舉手,欲攻伊死,激烈尊
187
不願復活,原著作
,意指無心繼續生存。
勝旅景程正編
神之恩,伸手又拿寶,刺亞破淪曰:「仇人敢大膽乎!我雖 隕越,188 必復振興。」(見米加七章八節。)189 亞破淪如負重 傷,
開伊焉。激烈尊乘勢前追云:「乃依所愛我者,則更勝
矣!」(見羅馬八章三十七、八、九節。)190 亞破淪展龍翅而 飛(耶哥伯四章七節),191 有詩為證。
其詩曰:信徒魔鬼兩相攻,正可勝邪樂更濃; 倒地還能提寶,盡心盡力刺其胸。 如此攻擊,情實可驚,若非耳而目之,亦不到此者也。 亞破淪作怪,言如龍喊;激烈尊亦僅嗟嘆,並無笑顏。迨刺 傷於彼,192
有喜色,仰首望天。得勝後,激烈尊云:「主救
我脫獅口,助我勝亞破淪。」今宜謝恩,信口唱詩。
詩曰:鬼君欲殺我之魂,形若妖魔出禍門; 一怒雷鳴 可畏,千鏢雹下實難存。 誠心興起身能壯,寶提來鬼欲奔; 依路而行當大敵,信徒頌讚主神恩。
188
隕越,跌倒、摔跤,引申為失敗;《左傳•僖公九年》:「恐隕越於下, 以遺天子羞。」
189
米加,即彌迦書。委辦譯本作「我雖隕越,必復振興」;和合本作「我雖 跌倒,卻要起來」。
190
「三十七」原版本作「廿七」,為誤植。依原著,應為羅馬書八章 節,馬殊曼譯本作「乃為我愛等者,乃愈克勝」;和合本譯為「靠著愛我
191
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耶哥伯,即雅各書。
192
迨,及、等到;《詩經•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