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T MAGAZINE 2020 DECEMBER Vol. 16

Page 1

16

D e c. 2020

magazine.cgst.edu

生 時 代

神的國在乎一起吃喝 衝突與共長 —保羅國度觀的啟迪 在敵對處境中「講共」


編者話 有一位著名微生物學家曾這樣形容,地球上絕對不會有單獨存在的生 物,因為大自然的本性是厭惡任何生物獨佔世界,共生才是推動生物演 化的原動力。「共生」一詞的希臘文是“symbiosis”原意就是「共同生 存」,最理想的共生現象自是「互利」式,雙方不止共存,更可共贏; 亦可以是「片利」式,即自身獲益而無損對方;但也會是「片害」式, 損人利己。從 2019 初夏到 2020 年將盡,我們急墮進新時代、新常態, 撕裂得更深,沉鬱在漫延,暴烈滲透生活,處境昏沉。有人選擇了遠走, 離開這曾經璀璨的都市;也有人選擇了留下,繼續以微小力量,等候改 變的來臨。不論哪一個決定,身處哪一個地方,能否與他者共生,並如 何共生,已是我們需要也必須思考的課題。對於同屬基督身體的信徒群 體而言,學習肢體間共生共處,在在是我們能否應對以至共同承擔當前 境遇的關鍵。 可以肯定,這是一場如火歷煉,既持久又艱巨,就如黃國維老師在「尋 思」文章〈神的國在乎一起吃喝〉提醒我們,當整個社會經歷嚴重創傷, 復和是一趟漫長的靈性旅程。過程中,最重要卻又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 就是「哀慟」。在基督裡復和,並非忘記創傷、放下公義,一味膚淺地 貪求表面和諧,而是要進入創傷與苦難當中, 與別人一同哀傷,這是進 入復和的必經之路,亦是我們跟隨已成就復和的主腳蹤行而要踏上的苦 路;而聖餐的設立,叫立場迥異的彼此同檯吃喝,不僅提醒了我們銘記 基督復和的沉重,也教導我們一起祈求神的國臨到人間的終極盼望。但 面對不公義充斥,憤怒和仇恨容易佔據心靈,難免令關係惡化,衝突升 溫,薛霞霞老師在〈衝突與共長—保羅國度觀的啟迪〉這篇「尋思」 文章裡,帶領我們走進衝突處處的保羅書信,留意在衝突與張力之中, 保羅持守著甚麼原則與盼望。 落在今天香港教會處境,葉美𡣖老師在〈在敵對處境中「講共」〉一文, 從宣教學角度出發,剖析當前不同陣營、世代與內在價值之爭中,如何 能夠打開溝通大門,建立起一個能夠尊重個體性,又能夠彼此真誠溝通、 連結共融,並一起做實事的「講共」社群。道學碩士三年級同學吳煥星 在「踐道」正好記述了時代巨輪下個別信徒的各種自發行動,點點滴滴, 皆為暗黑歲月燃點著盼望,亦為教會締造了新生態。而「D5D12」更呈 現了一群弟兄姊妹出席「變局中的抉擇—青年培靈會」網上聚會過後 的心聲,直抒他們對此時此地、對上主工作的觸動與回應。謹此,感謝 他們樂意與我們分享。今期「工人手記」請來了校友廖嘉雯,分享她既 是餐廳代理人亦是駐餐廳傳道,作為雙職牧者的服侍體會。至於「一期 一會」,則有歐醒華牧師與兩位新生代傳道、剛畢業的同學翁子良和林 嘉俊,暢談時代丕變,牧者如何定位以迎向新常態下的教會與牧養。 即將踏入 2021 年,或許將是一場更大的考驗,但在那昏黑路上,我們 並非孤單獨行。那裡,有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照亮著一同哀慟、一起 共赴的天路行者。


共生時代

尋思

主題

02

辨識時代處境,回歸信仰本源 02 神的國在乎一起吃喝

#16 Dec. 2020

黃國維

06 衝突與共長

—保羅國度觀的啟迪

薛霞霞

10 在敵對處境中「講共」

工人手記

一期一會

18

踐道

16

葉美𡣖

22

踐行證道

與雲彩相遇,以生命對談

工場服侍,所感所思

時代巨輪下的教會新生態

破舊可立新?

跑緣的緣起

吳煥星

—新常態下的教會與牧養

廖嘉敏 Carmen

翁子良 林嘉俊 歐醒華

「變局中的抉擇」 青年培靈會

神學聖經,解難釋疑

28

PUSH

德雲多實,校園紛 fun

解話

26

D5 . D12

24

心水推介,心得共享

淺釋「大公」 李耀坤

Connect with CGST MAGAZINE magazine.cgst.edu issuu.com/cgstmagazine facebook.com/cgstmagazine 如有任何查詢及意見請電郵 magazine@cgst.edu

歡迎閱讀網上版 CGST MAGAZINE, 請即登記 cgst.edu/subscribe


神的國在乎 有人說教會團契是個飲飲食食的地方,更打趣地 說,只要把「團」字外圍的「口」放到「契」 字旁,就成為了「專喫」,那麼「團契」就是 專門吃喝的群體。這個說法有點負面,暗諷基 督 徒 團 契 只 是 風 花 雪 月 的 社 交 場 所, 毫 不 屬 靈。然而,近年我參加的「東北亞基督徒復和 會議」 (Christian Forum for Reconciliation in Northeast Asia),卻十分強調與會者必須一起 吃喝。這個每年一次的會議,聚合了中、港、台、 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基督徒,一起探討「復和」 這課題。與一般會議最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單有 聖經和神學的交流學習,更強調大家是復和旅程 的同行者,所以在六天會期內必須一同敬拜,一 起住宿,同吃同喝。

黃 國維 副教務長 神學科副教授 一個愛「家」的人:上帝賜我妻子兒女,鼓勵我鑽 研家庭神學;上帝放我在香港這家,迫使我關注政 治神學;上帝讓我活在廿一世紀的地球,我要以關 愛受造世界去回應這呼召。

2


一起吃喝 走在漫長的復和路上 論到近代東北亞地區的復和,必定與二次大戰日本侵 略各國有關。這段慘痛的歷史雖然已是七十多年前的 事,施暴者和受害者大都不在人世,然而舊的傷口沒 有好好醫治,今天各國又鼓吹仇外的民族主義,以致 中日韓的人民—即使是新一代—仍存有深層的矛 盾和歧見。此外,來自不同地區參加者的分享,讓我 發現因政見和世代差異造成的撕裂不是香港獨有的狀 況,亦是每個社會的共同現象。在這處境下,「復和

旅程開始時,首先宣告在基督裡的人都是「新創造」

會議」不單要醫治過去的傷痕,更重要是讓基督的復

(new creation):

和在今天能消解阻隔和仇恨。

若有人在基督裏,就是新的創造。1 舊事已 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 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

「復和中心」 (Center for Reconciliation)發起,按

的使命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裏使世

著神的創造和救贖工作,發展出一個「道成肉身」的

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

方 法(“Word made flesh”methodology), 帶 領 參

上,並且將這和好的信息託付了我們。(林

與者同行復和之旅。這方法強調基督的復和工作如何

後五 17~19)

尋 思

會議由美國杜克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的

在處境中展現,照顧人在知、情、意各方面的需要, 並培育實踐復和的靈性。

3


在創傷之中同哀同行 這是個信心的宣告,承認在基督裡,人和神、人和人 之間已經和好,並以此屬靈現實主導我們的想像。復 和既是基督的工作,我們就不能假設只要仇敵坐下來 談判、犯錯的道歉、受害的饒恕,問題就迎刃而解。 復和,是建基於基督的恩典,不是罪人的努力。然而, 神在這末世等候人甘心回轉,仍然給人選擇的自由, 罪和傷害還在發生。旅程第二站「哀慟」 (lament) 就是承認和正視世上的不義與傷害,不容復和淪為膚

基督徒實踐復和,最被忽略的是「哀慟」。

「哀慟」不是頭腦的知識,面對哀傷者更 不是一句「你別傷心」或「我明白你」就 足夠。「復和會議」在會期中安排一個「朝 聖之旅」 (pilgrimage),帶領與會者進入

淺的和諧。不過,無論世界多黑暗,基督的「新創造」

受苦者的故事中。

仍能帶來實質的改變——也許是一顆痛悔的心、一個

有一年會議在韓國濟州舉行,我們去了「濟州 4 • 3

寬恕的承諾、一次損失的補償,或一份和好的追求。

和平紀念館」,認識當地的慘痛歷史。原來在 1948

這些是旅程第三站「盼望」 (hope)的標記,提醒我

年,因社會的意識形態之爭,當時南韓政府武力鎮壓

們人性美善猶在。復和旅程的最後一站是「長遠的靈

濟州島上的人民,近三萬名無辜村民被屠殺,數百村

性操練」 (spirituality for the long haul),肯定基督徒

莊被焚毀。為我們講解的紀念館導賞員正是其中一名

作為「和平之子」的呼召,走在漫長的復和路上,堅

受害人的女兒。當我聆聽她的故事,驚覺不義、苦

持相信新創造是屬靈現實,為世上的苦難哀慟,並活

難、哀慟是如此真實,如斯接近!在紀念館外,有一

出盼望的標記。

個雕像捕捉了一位抱著嬰兒的母親在雪地逃亡時被軍 人槍擊、跪在地上臨死前的一刻。眾人默然站在雕像 前,空氣凝住了,仿佛聽到砰砰的槍聲並那位母親絕 望的哀鳴交纏。在世界的哀慟面前,基督的復和極之 沉重,神的兒子也親身承受身心靈的苦楚。因此,被 召作為和平使者的基督徒,更不能逃避進入世界的苦 痛當中,必須與哀哭人的同哭。 誠然,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扎心之痛,但我們需要明 白別人的哀慟。「復和會議」鼓勵與會者聆聽彼此的 故事,進入別人的哀痛中,一起流淚。與會者一同敬 拜,同吃同喝,預備大家進入這些分享裡。可是,交 織的故事告訴我們,世上沒有百分百的受害人,也沒 有百分百的犯罪者,所有人都被罪傷害,每個都是罪 人,而「哀慟」把眾人結連在一起,因此不單受害者 要說故事,所謂「犯罪者」也同樣要說。而彼此聆聽

4


就是承認每個人都按神尊貴的形象受造,是基督救贖 的對象。此外,「哀慟」也提醒我們,承受不義和傷 害,人的即時反應往往是憤怒和仇恨,但深層的感受 卻是悲哀。惟憤怒和仇恨容易帶來割裂,悲哀卻能使 人結連。 在「復和會議」的一次崇拜中,我深刻體會到哀傷中 的結連。崇拜主席邀請華人參加者來到台前跪下,讓 日本參加者圍繞我們,為我們祈禱。當中一位日本牧 師祈禱說:「父啊,憐憫我!若我生於二戰時代,我 想我會殺掉這些華人……可憐我這個罪人,饒恕我們 的罪!」聽到這祈禱,眾人都禁不住眼淚,為過去的 戰爭和暴行深感哀慟。我跪在十架前,深深慨嘆我們 都被罪所困,心中泛起這祈禱: 「我又是何等樣的人? 若我是當時的日本人,我想……我也會一樣!父啊, 憐憫我們這班罪人!」在基督裡的和好,不是要人忘 記創傷,也不是要放下公義,而是讓眾人在創傷之 中,一起哀慟,並在哀慟中窺見盼望的光芒。 因為參與「復和會議」,這位日本牧師與不少華人成

耶穌在踏上苦路前的晚上,設立聖餐時說:「我實在

為朋友,自去年開始,更組織了一班日本基督徒定期

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裏喝

為香港祈禱,記念我們的創傷,並祈求公義臨到。基

新的那日子。」 (可十四 25)基督已成就復和,我們

督裡的復和,不單盼望得到饒恕或道歉,而是與人連

卻要跟隨祂踏上苦路。回望我城,今天仍被不義和創

結,一起祈求神的國臨到人間。這些復和的經歷和人

傷所壓,憤怒仇恨佔據不少心靈。當我們期盼喝新的

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是復和旅程第三站—「盼望」

葡萄汁那日子,讓我們同行復和之路,在旅程中願意

的標記。然而在不義的世界,盼望的光芒必須在一同

與別人一起吃喝,彼此聆聽,進入對方的哀慟之中。

哀傷之中綻放出來。所以「哀慟」和「盼望」就如銀

其實今時今日,立場迥異的人能夠同檯吃喝,承認對

幣的兩面;

方是按神形象受造的人,聆聽彼此的故事,一起為城

沒有進入苦難的哀慟,就沒有締造復和的

市哀慟,正彰顯了在基督裡的復和,成為盼望的標 記。看來,神的國真的在乎一起吃喝。

盼望。避開哀慟,掩耳不聽受苦者的哀鳴, 卻貪求即時的復和,只是膚淺的表面和

1 參呂振中譯本翻譯。

諧,辜負了基督為復和付上的沉重代價。

5


衝 與

突 共長

保羅國度觀的啟迪 —

6


薛 霞霞 聖經科助理教授 土生土長福建人,自小信主,蒙召奉獻讀神學。從一個腼 腆姊妹,到披荊斬棘完成神學的學習;從一個內向宅女, 到輾轉求學於福建、北京、香港、加拿大各地。沿路遇見 不同的人和事,一路走一路遇見恩典!現在,教學的同時, 甚願做個傳播神恩典的使者。

尋 思

從初期教會開始,教會就存在衝突分裂。教會幾 千年的歷史長河裡,衝突撕裂更是屢見不鮮。事 實上,衝突是世俗社會群體間的現實存在,是其 特徵之一。教會作為社會群體,自然逃離不開內 外衝突的局面。1 畢竟組成教會的每一個具體的 個人,都有他/她的出生背景、歷史境遇、不同 的思維模式、政治立場乃至各自所看重的價值觀 念。於是,在教會群體生活中,矛盾碰撞在所難 免。可以說,保羅的加拉太書是最具論辯性的一 封書信,信中處處可見保羅與堅守律法主義者之 間的衝突,一開始就單刀直入的批評他們背離 了基督的福音(一 6~7),甚至於咒詛他們(一 8~9)。到第二章,保羅也因為猶太信徒是否可 以與外邦人同檯吃飯的問題當面斥責彼得。可 見,面對福音真理抉擇之時,保羅持守他從主領 受的真理,並不懼怕面對衝突。當然,保羅不是 為了衝突而衝突,我們需要留意的是在衝突的背 後,他持守怎麼樣的原則呢?

7


1. 衝突中持守為主的原則 在衝突當中,保羅堅持信徒需要知道,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背後的行為總則是 甚麼。羅馬書中,猶太基督徒與外邦基督徒因信仰實踐理念不同而發生衝突:彼 此爭執教會是否守猶太的規條、節期等問題;不同信徒群體間也存在不同立場, 甚至不同利益的問題,例如爭奪教會領導權,以致彼此間產生敵意與互不信任(羅 十四 1~6)。針對這樣的紛爭,保羅的教導是要信徒回到以主以神為中心的原則: 不可論斷彼此,是因為「神收納」 (3 節);站得住或跌倒有主在,因主能使他站住 (4 節);無論守日子,吃抑或不吃,都是為主而作(5~6 節),7~9 節直接指出 我們或活或死都屬於主的人。

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是對神負責(12 節)。這部分其實指出神 國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是神,而我們做一切選擇的背後的核心價值 是否為了「神」?神是這一切的審判者與掌權者。 此外,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在十四 17 中保羅提到「神的國」一詞。保羅這麼多書信 當中,很少提到「神的國」,2 羅馬書唯一一次提到「神的國」就是在教導衝突時 提及的,這裡表達「神的國」不是只在於我們當下可見的事物中,而是在於從終 末的盼望,那將來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刺入到現在的生活世界,如羅五 2~5 所提到,我們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們不 得不承認我們所知道所看見的有限(林前十三 9~12),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 們各自的生活處境與眼界視野所帶來的局限性。但神的國度是一幅更大的圖畫。 在更大的圖畫中,即使最終可以互相作工,一步步邁向神的國度,那是因為神是 這一切歷史的主宰。即使人一再失敗,神依然可以在人的失敗中施與恩典,成就 祂最初創造的旨意:猶太人的軟弱失腳使得救恩臨到外邦人,救恩去到外邦人那 裡又引起猶太人的嫉妒,從而促使猶太人回轉: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 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或者可以激 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羅十一 11~15)。當談到救恩的問題,保羅 將之放在以色列與外邦人相互關係的框架中來談:以色列人中有幾分硬心的,等 到外邦人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 25~26)。在在都看見 神恩典之手即使在人的失敗當中,依然掌王權。

8


2. 衝突中的盼望:共生與共長 衝突是初期教會發展的歷史必然,事實上,在處理當時的衝突與掙扎的過程中, 教會一步步邁向成長與成熟。3 換句話說,從終末的角度來看,衝突只是歷史發 展中的一個階段,在神恩典之下,或許我們可以把衝突轉化成共生共長的新局 面。那麼,這裡所說的「共長」為何意?舉個例子:有一位音樂家家長,她女兒 一天愁眉苦臉的回到家告知學校不讓學生修音樂課了,這位家長很是生氣的去學 校找老師理論,老師解釋道:「我們沒有時間搞音樂了,我們必須要把所有的時間 用在數學這一類的基礎課上。」那一瞬間,這位家長想抨擊學校,而在爭論衝突 中,他們共同問了一個問題,「那有甚麼辦法我們可以讓孩子同時學習音樂和數學 課?」之後老師和她一起想到一個方式,如何透過音樂教數學,數學老師跟這位 音樂家家長一起開發出一種既可以學音樂又可以學數學的整合課程。4 固然不是所有衝突最終都能導向共長的局面,但照管歷史的主是有憐憫、有恩典 及公義的主宰。

我們可以追尋的就是在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念底下,保持各自的身 分差異,甚至立場差異,但依然竭力嘗試互相溝通協作,共生共 長,從而彼此在歷史的河流中,成為神國大圖畫中的一塊塊。 在神國度的框架中,我們看見每個人、每個群體有其杯中之份。我們要做的是在 神所託付我們的那一份上盡忠,可能有的是出去傳福音,為教會事工祈禱,也可 能是為社會發聲,走上街頭關心邊緣群體,如果每位信徒都忠於自己的位份,神 的國就得以繼續擴展。5 可能你那一份與我這一份很不一樣,但都是實現神國的那 一份。

1 關 於 衝 突 是 教 會 的 特 質 之 一, 可 以 參 Xiaxia Xue,“The Community as Union with Christ in the Midst of Conflict,”The Church from Every Tribe and Tongue: Ecclesiology in the Majority World, eds. by Gene L. Green et.al (Carlisle, Cumbria, Langham Partnership, 2018), 114 –135。 2 大概有八次,林前六 9, 10;十五 50;加五 21;帖前二 12 等。 3 Xue,“The Community as Union with Christ in the Midst of Conflict,”115: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 and the struggle helps to push forward the growth and maturity of the churches. 4 史蒂芬 • 柯維〔Stephen Covey〕 : 《第 3 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李莉,石繼志 譯(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3),17-18。 5 鮑維均,《重整權力架構的恩典》(香港:天道,2020),160。

9


境中 講 敵 處「 對

10


葉 美𡣖 客座教授 我是神的女兒,蒙罪得赦免之恩、蒙至死不渝之愛 的福,在歷練中經驗真理中的自由,一生學習在相 信中渡過既平凡又充滿驚喜的人生。

尋 思

日光之下無新事,在敵對處境中講共融、共處、共享、共事……,相信聖經、神 學、歷史、倫理、心理、輔導、社會與文化研究等專才,早已透過哲學、理論及 語言全面地描繪論述。當瀏覽這些「講共」的資料時,最令我感動的並非某一論 述或方法特別精湛有效,而是歷世歷代、東西南北、不同文化、不同基督宗派當 中,一直有人委身探究和踐行「共」的信念,肯定這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在基督 信仰中,「共」的根基是關乎三一神連結的榮耀在創造而多元的 shalom 中展現 (Shalomise1-Diversity),同時也在和解的多元中成全(Reconciled Diversity)。 這樣形容,相信大家不會有太大異議。 然而,在馬太福音五 34~36 主耶穌清楚地說,祂來的其中一個任務不是帶來 shalom 而是要挑起干戈。不單如此,祂帶來的干戈深入至家庭最親密的關係中: 「我來是要使人與父親作對,女兒與母親作對,媳婦與婆婆作對:人的仇敵就是自 己的家人。」

當紛爭觸碰到最深切又重要的關係,也就是人內在的深層價值取 向面對最嚴峻挑戰的時候,選關係還是選價值呢? 這種干戈,相信大家在近年的香港處境中,必然親身感受到亦經驗過。 價值是在群體中建構。宣教學學者 Charles Kraft 認為,深層價值是從「傳承」和「承 傳」中建構出來的。「傳承」是指人有意識及無意識地一代一代的傳流;而「承傳」 則指人於成長過程中,自小接觸這世界的人、事、物,把從中接收的信息,自覺 與不自覺地過濾、儲存而建構出來。2 按這樣的文化建構理解,續看馬太福音十 37,祂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 屬於我;愛子女過於愛我的,也不配屬於我。」這經文可詮釋為:愛承傳父母所 代表的傳統文化價值多於愛我所代表的天國價值的,就不配屬於我;遷就子女而 放棄傳承我的天國價值的,也不配屬於我。 那麼,問題來了:「當代香港教會發生了甚麼事?」為甚麼一群相信自己是屬於 主、承傳和傳承主的價值的人當中,展開了一場世紀干戈?以至信二代的流失 成為堂會最關注的事 3 ?有沒有一些元素可以增進不同陣營、不同世代的信徒 「講共」呢?

11


意識與傳承 要「講共」,首先要知道我們承傳了甚麼,又傳承了甚麼。其實,承傳和傳承都關 乎溝通,而溝通必需有意識,否則可能傳遞了一些不是你想傳承的價值。舉個例, 有位朋友,丈夫是猶太人,他對孩子頗嚴厲。兒子到了六歲,便要開始去猶太會 堂聽經課及學希伯來文。當他大約八歲,有一次他聽拉比講述亞伯拉罕獻以撒的 故事,回家後竟不能入睡,問他原因,原來他很害怕爸爸會像亞伯拉罕一樣想要 殺他!拉比的原意是想孩子們知道祖先偉大的信心故事,但小朋友卻在自己的嚴 父處境中理解這故事。原本想傳承信心,卻傳承了恐懼。有意識的傳承,不單是 在說話上傳承,而是要在處境中以身教及言教傳承。今天信二代和年青人承傳不 到上一代的價值,需要反省的是上一代的信徒,何以無法與新一代信徒接軌?是 否由於自己的信仰文化價值並沒有更新所致呢?既為資深信徒,不單需要意識基 督信仰中的核心價值,也要有意識地更新及傳承這些價值。 誠然,新一代亦有其責任。在承傳一事上,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三 1~4 教導群 眾和門徒說:「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座位上,所以,凡是他們吩咐你們 的,你們都要實行,也要遵守,但不要仿效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會說,不會做。」 新一代要堅持、要承傳的,是神的吩咐,「要實行,要遵守」。換句話說,祂提醒 門徒要做實事,不要得個「講」字。

意識與文化 除此之外,我們亦要意識溝通與文化。華人是屬於高情景的溝通(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文化群體,即是信息大部分的資料是在傳信者裡面,但很少資 料是在說話當中 4。傳信者不會直接表達信息,而是讓收信者按他 /她在當下的處 境來理解和詮釋信息。這種溝通文化是關係先行,以保持大家的尊榮(面子),讓 收信者可參與詮釋,免得太過直接,損害了關係。另外,華人亦屬於高群高格的 社會文化(High-Group High-Grid Social Culture),意思是這群體是一個合作的社 群,強調群體的凝聚、身分和合作的行動,有強烈的階級觀和專門性,以習俗慣例 作為行動的規條,潛規則是期望群體中的個體,以社群的好處優先於個人好處 5。 這些文化特色原意都是好的,高階領袖以社群利益為主,基層社群也同樣有為社 群出力的責任,為的是凝聚個體,使社群均衡發展。

在高群社會文化中,當權者的危機是墮入腐朽的高情景溝通文化 中的誘惑。因為在高群文化中,掌權者往往有最後 / 最高詮釋 權,若掌權者不是以卑微者的利益和尊嚴為優先,很容易可以 (有意識也好,無意識也好)利用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以及這種 模糊不清的高情景溝通文化,利用處境來操控人群。 無論領袖是來自哪種文化,深信已有很多聖經及神學學者提醒我們,包括我的老 師、資深宣教士兼人類學家、福樂神學院榮休教務長 Sherwood Lingenfelter6(作 者按:我意識我在訴諸權威,因為這是要傳承的重點),基督信仰群體中的領袖, 其權柄(authority)是永遠服膺於基督、聖經以及信徒傳統的權威之下,為的是 作群體的僕人領導或牧人領袖。教會,在世界的社會中是一個「對照的社會」 (contrast society),萊特引用 Gerhard Lohfink 說:

12


「……對照社會這概念,並不是指單純的為了對立而與社會上的 其他人對立。教會作為對照社會也不是指出於一種菁英思想而 去藐視社會上其他人。這概念唯一意指的是一種為了他人好處、 追求他人利益而堅持的對立……」7。 在有機制的信徒群體(institution)裡,例如堂會或機構,掌權者當以上主交付給 他 /她的人為優先,而不是機制,甚至不是機構的異象。機制是用來服侍上主的 使命,在人的生命中恢復神的形象,管理大地。人不是用來服侍機制。如果一間 堂會或機構為要去成全服侍人的使命,卻漠視當中的人,就是自相矛盾。

溝通與群體連結 在一個群體中,溝通是凝聚群體、建立信任的核心要素。最近修讀非暴力溝通課 程,我深刻體驗溝通的誠意及態度對群體的影響,既深且遠。溝通裡,首要對自 己的感受和需要誠實,才能真正地深度聆聽別人,並進入具建設性的溝通當中。 溝通是一個連結的過程,而連結是溝通的目標。深度聆聽以及出自心靈的回應, 方能增長連結。高情景溝通文化的領袖,往往為顧存面子,不知不覺心懷恐懼, 採取自保姿態溝通,即使機構的目標能夠達到,但在關係層面卻帶來了破壞。 林前一 9:「神是信實的,他呼召你們,要讓你們跟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連結 在一起。」我很喜歡新漢語譯本在「連結」一詞的注腳:「『連結在一起』,原文 意思是分享或分擔,是指我們成為基督的身體,分享基督的生命、性情、苦難、 榮耀。本可譯作『合而為一』,但『合而為一』似乎意味著雙方失去了個體性,且 不是原文的含意。」對照的社會就是一個能夠「講共」的社群(Shalomise-diverse society)、一個在當中各人既能尊重個體性,但又能夠彼此真誠溝通、連結共融, 並一起做實事的社群。

1 Shalom-ise 一 字 為 筆 者 所 造, 加 上“-ise” 把“shalom” 變 成 一 個 動 詞, 刻 意 顯 出 在「 多 元 」 (diversity)中注入了 "shalom" 特質,而非因分裂導致互不相干、河水不犯井水的那種「多元」。 2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Y: Basic Book, 1973) & Charles H. Kraft, Worldview for Christian Witness (CA: William Carey, 2008). 3 2019 香港教會普查簡報摘要。下載自 https://hkchurch.files.wordpress.com/2020/05/2019-research. pdf(2020 年 11 月 4 日下載)。 4 Edward Hall & Mildred Reed Hall, Hidden Differences: Doing Business with the Japanese (N.Y: Anchor Books, 1987). 5 Lynda R. Hersman, Teamwork with Diversity: Grid-Group Analysis of National Structures for International Mission Teams (Pasadena: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Unpublished Thesis, 1995). 6 Sherwood Lingenfelter, Transforming Culture: A challenge for Christian Mission. Second Edition. (Michigan: Baker Books, 1998). 7 Christopher J. H Wright. 2010. 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Church’s Mission. Biblical Theology for Life Series. Zondervan: Kindle version. 中文版為萊特〔C.J.H. Wright〕 。 2011。《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關於教會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曾錫華審訂。鄧元尉、祈遇譯。新 北市:橄欖。495 頁。

13


14


在世界的哀慟面前, 基督的復和極之沉重, 神的兒子也親身承受身心靈的苦楚。 因此, 被召作為和平使者的基督徒, 更不能逃避進入世界的苦痛當中, 必須與哀哭人的同哭。

15


時 巨 下的 代 輪 教會新生態

吳煥星 MDiv 3

16


踐 道

從社會運動到新冠肺炎,我鄰哀鴻遍野,我城滿目瘡痍。香港基督 徒不禁尋問:神在哪裡?即使這位被釘十字架的神同感悲情、同受 創傷,但城裡痛民仍活在揮之不去的陰霾之下。楊腓力(Philip Yancey)說得好,既然上主著實與受苦者同情共感,那麼問題 該是:教會在哪裡? 筆者眼中的教會,不限於堂會四面牆。大時代催迫著我們反思信 仰的公共性,奈何不多堂會為此提供討論空間。順著社交媒體的 大趨勢,Facebook、Instagram 等等就成為基督徒在堂會以外, 表達社政意見的主要平台。無獨有偶,疫情爆發,香港步入新 常態;堂會的現場崇拜和聚會都轉移到網絡上,信仰群體亦迎 來嶄新的模式。不少基督徒自發開創專頁,在網絡上分享基督 信仰。筆者也是其中之一。過往談及信仰,多半在周日、堂 會裡發生;如今因著網絡平台,信仰不再需要特定的時空方 可呈現,信徒之間也藉此跨越堂會的界限,認識彼此。 然而,這種現象不就是圍爐取暖嗎?或許最初的確如此。無 處容身的痛民,因著共同的痛點,在社交平台上互相結連。 創傷猶在,卻感召芸芸香港基督徒踐行信仰。一方面持續回 應社會的目前時勢,另一方面再思信仰的當代意義。不過, 有別於過往由堂會或機構帶動,當前最活躍的正正是平信徒, 生發出新的想像。他們以網絡專頁作為文化載體,傳遞著多 元化的信仰表述。除了文字反思,還有音樂敬拜;既有隱喻 的服飾,也有直白的插畫,甚至連歷奇、靈修、神學、聖經詮 釋都一一湧現,大家不妨參考 Instagram 的標籤 # 基督教文化 運動。 作為基督信仰的持分者,平信徒告別「大台」從上而下的事奉模 式,從節目為本(program-based)轉向參與為本(participationbased)的新範式。媒體亦不再只是事工、事奉工具,而是回應心之 所向,在堂會以外尋索並且活出召命的新形態。 亂世之中,教會在哪裡?如果教會只是堂會,信徒自然受制於場地與節 目,所信的也不過是靜態的宗教信仰。唯有不再以堂會為中心,而是以與 人共苦的基督為中心,以聖靈為踐行使命的動力,教會方可醒悟到在世使命, 絕處逢生。看!網絡上的基督徒群體充滿生機,教會正值新季節,在蓬勃地萌 芽、生長、開花。

17


破 舊

整理及撰文:鄧美美

—新 常 態 下 的 教 會 與 牧 養

可 立 新

這年多以來,我們急速跌坐在新時代裡,猛然掉

打開 • 打破

進了新常態。來到 2020 年,連周而復始的返教

林: 經歷過社運和疫情,我覺得〔教會〕「上而下」

會節奏、習以為常的領聖餐傳統都被一一截斷、

這方面,已被打破。儘管聆聽年輕人聲音的呼

扭轉,卻同時興起多而又新的網上牧養與共享平

聲,一直存在,但時局穩定,始終難有突破,

台等新路向、新形式。各樣失常、失效與失序,

亦會面對「你的新觀念,一定有好效果嗎?」

以為盡是桎梏與籠牢,原來也可以是空間和契

的挑戰,畢竟華人教會習慣以果效來評斷新建

機。今期請來兩位應屆畢業生、牧場新鮮人與資 深牧者對話,再思教會生態與牧養。

議是否值得採納。今天,我們都置身不穩定的 狀況中,我理解為上主製造了一個讓新事物生 出來的空間,令「上而下」模式慢慢被打破。 歐: 但真的變為「下而上」嗎?大家似乎仍想回復 原狀,而非想要改變。某程度上,只不過是那 堵牆被打破了。有些人趁此離開,已不想再等 改變發生。

18


翁子良 MDiv 2020。SLASH 族人, 兼顧牧養/設計,在母會服 侍,主力牧養青少年。

林嘉俊 MDiv 2020。 是 年 輕 爸 爸, 牧 場 新 鮮 人, 走 進 堂 會 當 傳 道, 服侍初職信徒與新手父母。

歐醒華 實踐科副教授,基督教會活 石堂(九龍堂)代堂主任, 積極推動信仰生活及教會生 態改革。

糊。做起事來,比較容易,但亦難在面對前所

現在更像是「打開」,開出了許多嶄新可能和

未有的全新局面,不懂得怎樣走出這開墾的第

機會,而不少教會正親歷其中。

一步。不過,我相信我們新一輩的角色就是把

一期 一會

翁: 唔,「打破」似是要拆爛原有事物。在我看來,

想法提出,令不曾想像過的人開始去想像,這 歐: 我亦較贊成用「打開」一詞,一些新路向確是

需要我們的膽量和表達的藝術。

我們從前未曾想過。 歐: 話又說回來,有些東西確實要打爛、打破,如 翁: 其實所謂「未想過 」,並非因為不肯去想,而

嘉俊剛才提及的「上而下」模式,非破不可!

是擺在眼前的仍行之有效,又何必去做些新

老實說,如今信徒的自主性已提高,再不能由

事,令情況變得不 OK ?但現在情況已「不太

執事會說了算,走不了回頭路嘞。

OK」了,於是我們做甚麼都可以!我覺得, 我們這一代算「好」,「好」在於泥土已被翻

林: 像我們從前只聽牧師講,一鎚定音。現在社交

鬆,因許多東西已被砸碎,不少概念亦開始模

網絡上,不少 KOL 更得到年輕人的認同。我

19


覺得,這背後包含了一種對聖經看法的「破」。 從前讀經為尋找如校規般、不可越界的不變法 則,但現在讀經則為了走進當中的宏大世界, 讓上主透過聖靈模造我們的身分與視野,以致 能夠在處境裡活出與福音相稱的生活。這樣子 的讀經,很難再接受「一言堂」了。 翁: 老實說,當我開始牧會,才發現要做到「下而

所背負的責任太重,令人心生畏懼。因此,和

上」,好難!貿貿然推行,其實是行不通的!

他們一齊行,就是要分擔責任:「嗱,既然一

我們也許太習慣「上而下」的方式,就算明知

齊行,若感到太重,子良有份分擔,大家就即

改變是好事,亦未必想去做、敢去做。我們

管試試吧!」相信這樣會令他們感到較放心。

這一輩牧者的新任務,相信就是要 empower 大家明白甚麼是「下而上」,況且他們認為的 「上」已跟從前的不再一樣。 林: 我發現自發性低許多時候源自兩種因素,第一

歐: 我也鼓勵年輕牧者「你做啦!做錯咗,係我 嘅!」 翁: 嘩,太好了吧!

是「好驚錯」;第二就是教會裡有種文化叫做 「邊個講,邊個做」。(眾笑)

林: 子良,聽見嗎?還請不請人?(眾大笑)在我 而言,牧者的另一個角色依然十分重要,那就

歐: 我在教會裡,也看見這些困難呀!正為此努

是「話語的執事」。那絕非壟斷話語權或上帝

力。嗱,我通常遇上兩類回應,第一類是「我

說話的權柄,而是無論在牧養或領導上,該想

不想選擇,最好你話我知怎樣做吧!你要我選

方設法把上主的話語和天國的價值貫注其中。

擇,還要我扛上身負責~多謝晒喎」!第二類 反應是起初開心,但久而久之,就覺得「吓, 我要負責嗎?這樣的話,我不做嘞!」我十分

歐: 的確!我們擁有話語職事,但我們絕不是「話 事人」!

希望培養他們擁有一份自主性。自主,並非自 我,而是能夠為自己選擇,並為此盡上一己責

林: 我還期望牧者有一個很清晰的異象並相關的具

任,這是自主精神的體現,但原來不是很多人

體事工計劃,然後邀請弟兄姊妹進入事工裡參

這麼想……

與服侍。儘管這看似由牧者或信徒領袖主導發 展的舊模式,但按著「下而上」模式思考,上

翁: 確實好難呀!

主其實是呼召每位信徒走出堂會,進到世界的 場景中服侍。身為牧者,我需要幫助信徒在生 命裡,發掘他們的召命與事奉場景,並嘗試在

牧己 • 牧人

各自的場景中,陪伴他們尋問上帝的呼召,好

歐: 目前這種氛圍處境下,你們怎樣看自己的牧者 角色?

20

讓他們在自己的使命場景中,承擔起宣講的責 任和權柄。

翁: 我倒有一個十分清晰的目標,就是「與他們同

歐: 對於「牧者怎樣看待自己的角色」這問題,

行」。聽起來很「娘」吧?!哈~哈!(大笑)

我覺得確實要回答。而我為自己定下了三重

但我會再問自己:那是怎樣的同行?我想,就

角色,第一重是 facilitator:幫助人與自己、

是容許大家可以行錯,一旦發現出錯或位置不

與他人、與上主建立健康良好的關係;第二重

對,便停下來思考:「我們可以怎樣?」這

角色是 empower,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召

角色比起「 你要咁……咁……咁……」

命,不是被訓練出來的,而是被 inspire 的。

好!我主力牧養青少年,目前先跟各

若要人敢於嘗試,牧者必須「頂住」,給弟兄

團契小組導師們傾談。老實說,要

姊妹一份安全感,也讓他們擁有話事權;第三

實踐「下而上」,最大枷鎖往往是

重角色才是 pastor,內裡有三個“L”,首個是


“Listening”,學習聆聽,這正是今日教會的

再回到所屬團契和團友「一齊揼」,建立起他

弱項,其實我們被呼召豈不也來自聆聽嗎?第

們的生態。

二 個“L” 是“Link to God”, 好 牧 人 是 先 聆 聽好別人,再領人聆聽上主、與祂連結,而不

採用「一齊揼」這種說法,為要表明大家都

是要人「黐住你」;最後一個“L”就是“Life

沒有特定責任,是一齊行、一齊商量哪些要

Together”,領人進入一個相互信任的群體。

丟棄,哪些要抓緊、哪些要 set 框架、哪些要

我常形容教會要搞的是 TG group,即“Trust

free 出來,之後就一齊跟了。牧者的角色,正

& Grace” 。今時今日,整個教會群體缺乏信任,

是讓他們從中體會牧者的 support 是怎麼一回

但建立不到信任關係的話,根本就無法牧養。

事,不是由得他們孤單面對,並且幫助他們思

因此,在在需要一種「不怕錯、被接納」的恩

考這框架能否把羊仔帶到神那裡去。這就是我

典關係,我期望在教會裡實踐得到,最起碼一

心目中「同行」的意義,他們毋須擔心轉變令

起開始學習,逐漸成為教會的文化。

人數下跌,承擔不起責任。事實上,我們無法 掌控別人生命的每個時刻,即使離開了教會,

翁: 我覺得牧者亦絕對需要是一個“dreamer”。

但上主看顧依然。

過往認為自己是設計師,好像「冇乜大用」, 不似得醫護等專業。但自參加一年級暑期宣教

林: 這是很埋身的同行!

後,看法就改變。落在宣教場景裡,許多事物 都由一個圖像或畫面開展。……我最想說的

翁: 同 行 可 以 很「 虛 」, 但 當 我 能 夠 和 你 一 齊 思

是,我們都需要一種想像力,是每位教會牧者

考,一齊商量,一齊做,他們就會真正知道

都需要的。沒有了想像,失去了創意,就會變

support 是甚麼來的。

得因循。況且教我們感恩又放心的是,這份想 像與創意來自聖靈,祂和我們一起做。

歐: 作為新進牧者,從自己影響所及的小範圍內著 手,確是個好方法。面對新時勢,很多人總以

林: 我也十分認同牧者要有夢想,這可以成為弟兄

為在上位者一定有「答案」,實情是牧會幾十

姊妹的榜樣,原來可以這樣發夢。不過,牧者

年,也不會知道該怎樣去做的。就像今天,我

需要把它勾勒出來,讓羊知道,否則他們會

也不知道答案,只是好想和他們一齊砌,亦需

感到混亂。我在堂會裡,牧養初職信徒和新

要尋找夥伴加強協作,不論是別的堂會、機構

手父母,這是一個很疲累的〔人生〕階段,

或其他基督徒社群。

沒有太多餘力。於是,決定向他們分享自己所 看見的〔小組〕方向。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

林: 如此混亂的時勢,相信堂會已越發意識到不能再

關懷和牧養。事實上,我覺得需要 situational

獨善其身,而是需要相互依存;也不可對這個世

leadership。

界、這個社會或其他堂會,置若罔聞。牧者若 能夠看得見堂會比教會與天國小,天國是最大

同步 • 同行

的觀念,願意嘗試跟不同肢體、堂會或機構協 作,即使面對極多挑戰,服侍的機會多著呢!

翁: 你 令 我 也 回 想 起 回 到 母 會 後 做 了 些 甚 麼 來 empower 弟兄姊妹。不如先說一下我們的教 會,向來都是很 free,要 set rules 或框架的話,

翁: 確實如此。這個時勢甚麼都可以嘗試,在於我 們是否敢想、敢做!

真是有又驚,無又驚!而我的難處在於如何在 張力之間執整得宜,又不致於由我自行設計整

歐: 最近我經常跟人提及「教會生態圈」,用一幅

個框架。所以,我先從導師組入手,第一件事

圖畫來想像教會豐富多姿的可能性。此時此

就是設計了一份被形容為「有溫度」的 google

刻,時代在轉變中,教會整個生態也在轉變

form(笑),以此方法重新接觸一班導師,逐

中,看來亂象橫生。但我們不單面對危機,同

一傾談和了解,看看怎樣才對他們的羊最好並

時亦包含契機,2021 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期,

如何做得到。我希望和他們一起設計所需要的

視乎我們用甚麼角度來看,也在在關乎大家是

東西,透過「一齊揼」,讓他們親身體驗後,

否肯堅持下去!

21


廖 嘉敏 Carmen 基督教超窮教會義務傳道 跑緣餐廳廚師 MDiv 2017

跑 緣的 緣 起 「跑緣是一家以跑步為主題, 全然奉獻屬上帝的餐廳。 期待人在這裡與祂相遇。」 ——在基督裡,同心奔走當跑的路。 (提後四章 7 節)

放下雙碩士的學歷,不停留在原有的安舒區。當發現 及享受箇中樂趣時,更能確認這是上主給我的獨特召 命,不作比較,無分高低、大小、好壞,重要的是我 要依靠祂,回應祂創造我的目的─榮耀祂,實踐祂 託付我的生命─服侍祂所愛的。

畢業後回歸母會服侍弱勢社群,母會的《使命宣言》

傳揚上主的名,宣揚祂的愛這 mission(使命)看似艱

寫著: 「我們是一個宣教群體,藉著在餐廳建立教會,

辛,但若是以主的愛出發,卻輕省得多!愛是委身,

向社區宣教……靠主超越貧窮,進入豐盛。(林後八

愛是心志,愛是尊重,愛是無類,愛是看重所愛的人

9)」因此,進入餐廳,既是駐餐廳傳道,又是餐廳

比我更重要,重視所愛的人,不惜代價也要幫助所愛

代理人,作雙職牧者,自是理所當然。這三年一直走

的人。所愛的,就是神要我去服侍的。

著,繼續「學習放下,倒空自己(EMPTY)」的功課。 信仰是有生命力的,不只是個人的身分選取,也是群

雙職牧養 回應召命

22

體互動中的影響力,更是代代相傳的傳承和承傳。然 而體力一直是我的軟弱,惟當我選擇不限制上主的能

擔任餐廳代理及廚師,原非自己的興趣、專長和夢

力,以 preseverance(堅忍)領受祂所賜的能力及

想,然而透過 exercise(操練),學習作主的僕人,

剛強時,逐步發現上主給我的感召。


上主是恩慈的,縱然祂要我承認祂在我自己生命上的

越走越專,由一個廚師團隊到自己獨當一面打理這所

主權,然而當我 yield(降服)在祂的計劃中,原來

結合跑步和信仰的食肆;

是要更好的活出召命。每當走到乏力時,祂總讓我發

越走越闊,由傳道牧會到使命營商。

揮雙職牧者的存在感。祂透過每次的宣講、輔導、牧

工 人 手 記

越走越深,由廳面的營運到闖入廚房煮餐;

養、服侍,更讓我經驗歸回神的話至為重要!

驅車載人 回歸上主

進入中神前,曾有一位剛相識的牧者,以我的名字

上主給我一個 transparent(通透)的服侍場景。餐

「Carmen」為我禱告。他領受我的召命是要以「car」

廳的玻璃門、落地玻璃窗櫥及開放式廚房,無牆無阻

接載「men」 (多人)到神的國。離開中神前,也有

隔的設計,完完全全配合上主無牆教會的展現。除主

楊 E(楊錫鏘牧師)給我的勉勵和提醒:「畢業後,

日早上設有實體崇拜及直播外,實情每一個營運日,

反思固然要繼續去做,此外再要加上晝夜思想神的

都是我在這公共空間展現信仰的操練和體驗。多次有

話語。尤其是對於接近服侍型的你,歸回神的話至為

街友帶來獲贈的罐頭及便利店冷凍飯盒來,吩咐我這

重要,讓祂有機會不斷醫治你的過去,校正你偏差的

僕人炮製美食及熱飯!這不正是我們想看到,屬上主

欲望和追求,並按時給你每個階段的感召。盼望你這

的子民可自由進入祂的殿尋求幫助嗎?又有多位原已

「Car」充滿著從神而來的動力和指引,可以成全神

對信仰冷淡的肢體,因走進這餐廳得到牧者的鼓勵,

在你身上的美意。」

重新認識信仰,與上主重遇。

23


「變局中 的抉擇」 榮基

青年培靈會

1

黑暗、呼喊

2

自由正義的 人們的心裏

3

留在香港, 時的幫助

微尊

因疫情的關係,今年 11 月 6 日青年培靈會只能透過網上舉辦,題 目為「變局中的抉擇」,由許書楚教席副教授(聖經科)張智聰博 士主講。當晚有超過 600 人次觀看直播,而在網上重溫的播放次數 已接近 7000 人次。在我們的網上回應表裡,列出了三條問題,以 下是一些弟兄姊妹收看培靈會後,分享他們這幾年來的感受並如何 回應上主的呼召。

請用最多三個詞語 形容這幾年 身處這個城市 的感受?

2

幾年 經歷過這 , 動 的社會運 主 你看見上 方 在甚麼地 ? 工作 正 / 仍在

水滾茶涼

1

1

理、惡人當道 2

24

3

在弱小的家庭中。在 最細微的事上,衪都 知道,並與你同在

3

身處變動中 的世界, 你會如何回應 上主的呼召?

黯 然 神 傷、 顛 覆 真

顧掂自己先已經好 好,並多點關心身邊 人,令他們不致灰心 或有情緒病


2

分別出麥子與稗子

3

緊守崗位,喜迎主再來

沉重、不公義、分裂

2

教會走出框四幅牆、基層組織 在最嚴峻的時候帶來改變、更 愛上帝的話語和實踐的群體

3

為香港人預備逃城

3

努力愛任何人

在人心裡

3

奉獻、委身事主

子龍

2

和同行

1

想吶喊但吶喊不到

2

微小的人心

3

學習更坦然面對黑暗,願

1

無奈,憤怒,悲哀

2

教會,人心,政局

3

盡力而為

張弟兄

2

Gina

害怕、傷心、無奈

失信丶無奈丶憤怒

意為神冒險,彰顯黑暗世

除了信靠,就祗有繼 續信靠:神一直掌權

3

每次哭完,靜下來, 好好聆聽

力不能勝,悲喜交集, 翻天覆地 有失去自由的信徒,竟 能在囚禁中領人歸主! 保守自己做個誠實講真

2

看到祂在無可指

3

KC

年輕人保持純真的心堅守

無助、乏力、軟弱

2

自願派發口罩、抗疫物資 俾清潔工、長者,到後來 派發飯券、罐頭食物等, 上帝藉教會照亮社區 裝 備 自 己, 學 習 原 文 釋

在日常生活中更警醒留意 自己所言所行

1

憤怒、荒謬、無力

2

在感到絕望時看到 盼望

3

拒絕指鹿為馬,以和 平的方式抗爭到底, 不以惡制惡

貪婪、道德低落、

1

疏離 每個鄰舍的心中,

2

每個信徒心中的 十字架 更想踏上事奉的

3

路, 透 過 傳 十 字 架福音改變人心

力屈膝嘅信徒

公義 3

帝就任憑惡人犯罪 3

不在,但仍持守作不向巴

2

目前沒有,但我信上

2

叫身體的人活得

經,預備教會所在建築物 無奈、無助、無力

入平庸的惡

望中散布希望

1

3

1

惡人得勢!人很易陷

1

好一點

話的人

我相信

3

沮喪 無望 痛心

1

沮喪、心痛、憤怒

2

經歷上帝同在,祂 話語的真實

3

全然交託,禱告, 讀 經 認 識 祂, 積

珍 惜 仍 有 的 自 由,

極關懷在困難中的

在 主 裡 長 進。 作 定

人,讓他們認識愛

準 備, 迎 接 可 能 在

他們的上帝

信仰上會來的限制

Nov Ember

2

P Chau

1

2

1

Andy Choy

成為別人隨

哭了、哭了、哭了

1

悲傷、破碎、斜陽

2

未來

3

正如末世近了,耶 穌對門徒的呼召

Celia

發揮作用

1

fans

渴求仍然在

角落生物

神其中一 個兒女…

、堅持

Katy

代仍然存在的豐盛生命

D12

1

1

更加希望明白上帝的心,實踐

. D5

Amy

Sylvia

驚嚇、無奈、可憐

Yyla

Faith Faith

1

1

1

失望、憤怒、憂傷

2

祂使人回轉信主,使 香港更有愛

3

我已經清楚得到主的 呼召,希望全時間裝 備自己,為主作工

或 迫 害, 到 時 能 堅 強 面 對, 不 因 恐 懼 放棄所信

青年培靈會網上重溫

https://youtu.be/MMYqgM7-bW8

25


淺 釋 「大 公」 ::: 李耀坤 ::: 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主任 趙叔榮 • 霍佩芳教席教授(神學科) 年少時醉心數理,大學時與主在曠野相遇,如今盼能和眾 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26


解 話

「大公」 (Catholic)一詞源自希臘文 ,由片語 (意為「整體 而言」)衍生出來;在古典希臘文中,它指涉某群組成員間共通的性質,有「總 體」、「普遍」的意思。在基督教著作中,它用以形容教會的最早記錄,見於二世 紀安提阿主教伊納爵(Ignatius of Antioch,約於 110 年殉道)的書信:「主教無 論在何處,他的會眾也該在那裡;正如,耶穌基督無論在何處,大公教會也在那裡」 (《致士每拿書》第八章)。另外,當士每拿主教坡旅甲(Polycarp of Smyrna)在 主後 156 年殉道時,他的教會報告其死訊,致函「無論在何處聚集、聖而大公教 會的一切會眾」。「大公」指向普世、整體耶穌基督的教會,與之對照的則是個別 地方的教會。自三世紀,這詞開始出現於一些護教論著之中,把正統信仰群體與 異端或分裂教會者區分出來。到四世紀,尼西亞信經採納它成為四個最重要的教 會標記之一,成為東西方傳統共同持守的認信。1 在拉丁傳統中,奧古斯丁與多納徒派(Donatist)在五世紀展開的辯論,對「大公」 的理解產生深遠的影響。2「大公」指向的「總體」、「普遍」,起碼可以從三個方 面體現出來。在地理方面,耶穌基督的教會並不局限於某一地方,而是遍布全地。 在時間方面,她不局限於某一歷史時期,而是跨越歷史的長河仍能保持她的身分。 在社會方面,她不局限於某一種族、國家、文化或社會階層,而是突破所有這些 藩籬,向全人類開放。 「大公」提醒我們,在全體普世教會與個別地方教會之間,存在著微妙的辯證關係。 瑞士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指出,新約所提到的教會,毫無例外地都是聚 集於某一地方的會眾,是具體的地方教會。然而,教會之所以是教會,正在於每 一地方教會在置身的地方、在該獨特處境中體現和代表全體普世教會。藉著同一 福音、一洗、一信、一聖餐,在一神、一主、一聖靈中,所有地方教會的生命彼 此相連,成為一個全體普世教會。如此,地方教會本身也是大公教會。個別地方 教會一定有時空或社會處境的限制,但這並不威脅或減損她的大公性。然而,當 她把自己從眾教會割離出來,專顧自己的事,沉溺於某種自存自足的山頭主義迷 思時,她就喪失其大公性,背離了她作為耶穌基督教會的身分和本質。3 教會應該是大公的,因為她的主耶穌基督是大公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天上地 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弗一 10);「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 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弗一 22~23)

1. A. Hastings et al.,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hristian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2–104; E. Fahlbusch et al., eds, The Encyclopepdia of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372–375. 2 H. Küng, The Church (New York: Image Books, 1976) 383–411; in particular, 385–387. 3 同上,頁 387–392。

27


[ 黃國維 ] 副教務長 神學科副教授

Katongole, Emmanuel M. and Rice, Chris P. Reconciling All Things: A Christian Vision for Justice, Peace and Healing (Resources for Reconciliation)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8. 《復和萬有:正義、和平與醫治的基督徒願景》 黃偉文,羅偉安,楊睿智譯。 香港:天道出版社,2011。(中譯本) 這書指出復和並非解決紛爭的工具、對抗不義的方法、多元社會 的潤滑劑,或個人得救的鑰匙。復和,是神創世故事的目的地。 基督徒被邀請加入這故事,與神同行復和之路,在世上作為和平 之子。兩位作者是美國杜克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的「復 和中心」 (Center for Reconciliation)之創辦主任。

28


[ 薛霞霞 ] 聖經科助理教授

Covey, Stephen R. The 3rd Alternative: Solving Life’s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New York: Free Press, 2011. 史蒂芬 ‧ 柯維。 《第 3 選擇: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李莉,石繼志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中譯本) 該書是史蒂芬 • 柯維臨終前的作品,旨在探索處身衝突撕裂的時代,如 何破除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如何在兩難的衝突中找到第三條路。該書給 出的一個基本進路:首先是「我看到自己」;繼而「我看到你;我找到你」; 然後是「我與你協同」。這裡「協同」一詞,並非妥協,妥協的結果可能 是 1+1 等於 0,最好也只達致 1.5;但協同則能夠產生百倍,甚至千倍的 效果。

[ 葉美𡣖 ] 客座教授

P U SH

Lingenfelter, Sherwood.

Transforming Culture: A challenge for Christian Mission. Second Edition. Michigan: Baker Books, 1998. 大家喜歡玩一個沒有輸贏的遊戲嗎?有些文化「玩」遊戲,誓要玩到「你 死我亡」的境界,永遠無法想像世上竟有另一種文化玩遊戲是「不論結果 輸贏」!置身如此相反的兩種文化當中,必定視對方的文化為荒謬之極,非 要把自己的文化轉移(transfer)至對方的群體中不可。然而,當信徒踐行 使命時,是要轉移文化抑或要更新(transform)文化呢?這是一件單向的 事還是互動的事呢?這正正是 Lingenfelter 在這部書中嘗試深入探究的課 題。他以人類學中的「格」 (Grid)及「群」 (Group)兩種社會因素所構成 的四種基本社會文化作為研究框架,探討不同族群的社會文化傾向,並以 「朝聖之旅」的概念,建議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信仰群體,可如何活出一 個不一樣的群體。

29


督印人:李思敬 / 顧問:李耀坤、張智聰、雷競業、歐醒華 / 總編輯:羅仲軒 / 執行編輯:鄧美美 / 助理編輯:吳詠儀 / 設計:濛一設計坊 Connect with CGST www.cgst.edu www.cgst.edu/mediahub facebook.com/cgst.edu youtube.com/cgstedu instagram.com/cgsthk dev@cgst.edu 中國神學研究院

香港九龍塘多實街 12 號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

2,5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