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T MAGAZINE 2017 SEPTEMBER Vol. 3

Page 1

03

S ep. 2017

magazine.cgst.edu

公 土地何「價」? 一首寫給抗爭者的勸慰詩 建築空間與社群


編者話

心意的「土地價值觀」。事實上,面對土地問題的不均 與不公,固然要撫心自問,我們在批評政府房屋政策多 麼失敗的同時,是否也同流合污。但就算起來致力尋求 土地公義,抵抗惡人橫行之時,我們亦要時刻儆醒。張 智聰老師在〈一首寫給抗爭者的勸慰詩〉文中,就透過

據政府規劃署資料顯示,香港土地總面積為 1,110 平方

詩中鬥士的掙扎,提醒抗爭者勿忘一切行動選擇的初心。

公里,其中約四分一屬已開發土地,近四成劃為郊野公 園及生態保育區。在這彈丸之地,土地資源確是彌足珍

誠然,要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聖經的土地價值觀,說易行

貴,商業社會視之為最佳搵錢工具,經濟價值遂成為衡

難。校友董國華本身是建築師,他在〈建築空間與社群〉

量土地的金科玉律與唯一標準;同時,更由於缺乏良好

文中發出挑戰,就由我們這信徒群體開始學習實踐,而

政策配合,樓價高企不下,年輕一代就算甘願花盡一生

最佳場所就是教會。當考慮堂會重建發展之時,視野不

積蓄,尺金亦無法換得寸土。俯首思量,足下這片地土,

可也不應只停留在建築物的經濟效益上,而忽視教會建

何以只剩下商品價值?

築對重塑破裂社群及建立共融社區的重要角色。這觀點 恰好與李耀坤老師在今期「解話」剖析「分享契通 • 土地」

今期主題「土地公公」,正是探討土地的「公共價值」與

的概念,兩相呼應。他指出,地方的出現與人性的受造

「公義」問題。「尋思」系列文章,兩位老師不約而同

特質息息相關。儘管 18 世紀以降,人與土地的關係聚焦

帶領我們回到舊約聖經,重新反思土地的價值及箇中的

於私有產權,但土地始終有不能約化的公共性,往往承

信仰挑戰。黃國維老師在〈土地何「價」?〉一文指出,

載著社群的共同回憶。一味強調「經濟發展至上」,忽

聖經從來沒有否定土地的經濟價值,但卻更看重上帝子

略土地的公共性,不斷侵佔公共空間,只會把人性扭曲

民如何在土地上建立彼此扶持和公義的社群,活出合神

至臨界點,觸發衝突,社會劇烈動盪勢所難免。


土地公公

尋思

主題

02

辨識時代處境,回歸信仰本源 02 土地何「價」?

#03 Sep. 2017

黃國維 06 一首寫給抗爭者的勸慰詩 張智聰 10 建築空間與社群 董國華

工人手記

一期一會

18

踐道

16

22

踐行證道

與雲彩相遇,以生命對談

工場服侍,所感所思

凡物公用體現私產公益

M•O•V•E

工人手記

鄭耀彤

專訪「主導藝述工作室」

黃政妍

創辦人 石佩蘭

28

PUSH

解話

26

D5 . D12

24

德雲多實,校園紛 fun

神學聖經,解難釋疑

心水推介,心得共享

我們仨

分享契通•土地

公共空間不簡單

李耀坤

社區 X 藝術 X 生活 X 連線

Connect with CGST MAGAZINE

歡迎閱讀網上版 CGST MAGAZINE, 請即登記 cgst.edu/subscribe

magazine.cgst.edu issuu.com/cgstmagazine facebook.com/cgstmagazine 如有任何查詢及意見請電郵 magazine@cgst.edu

1


2


近年,香港的地價和樓價 屢創新高,早已不是甚麼 新聞了!有調查顯示,香 港人平均要不吃不喝十多 年,才有望置業,而樓價 佔收入的比例之高,踞世 界首位。如此情勢,土地 與人的生命和血汗,仿佛 纏結在一起。沒有物業的, 要長久活在父母的「蔭庇」 下,要不然就捱貴租,住 劏房;而擁有物業的,亦 要為「納米」單位,付出

尋 思

一生勞力。香港人,許多 都成了一世「樓奴」!

土地價值 置身於高地價的社會,「土地價值」 經常是全城焦點。有人擔心樓價不 斷攀升,但有更多人害怕樓市下跌。 十多年前的「冧市」,帶來了負資 產、企業裁員與經濟蕭條,人們都 不想重複那些悲慘日子。高地價也 叫政府十分依靠土地帶來的收入, 售賣和開發土地成為了推動香港經 濟的動力。於是,我們不能放過土 地的經濟效益:市中心的旺地絕對

黃 國維 神學科助理教授

不能浪費,應該用來興建甲級商廈 或五星級酒店;拆卸舊區後,當然 是重建可賣得愈貴愈好的豪宅;至 於 是 否 發 展 郊 野 公 園? 也 可 以 從

一個愛「家」的人:上帝賜我妻

「平衡利益」的角度考慮;就算是

子兒女,鼓勵我鑽研家庭神

重建教會,亦必須好好利用其有利

學;上帝放我在香港這家,迫

位置,增建豪宅單位,何況得來的

使我關注政治神學;上帝讓我

收益,又可以支持教會事工,豈不

活在 21 世紀的地球,我要以

兩全其美?

關愛受造世界去回應這呼召。

3


錫耶納(Siena)城鎮

再看我們的「公民廣場」,一直被 封閉,未能重開,呈現出我們市民 聖經並沒有否定土地的經濟價

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此外,「屏風

值。 舊 約 學 者 萊 特(Christopher

樓」亦展現了香港的密集和對高效

Wright)討論以色列民的經濟生活

率的追求。規劃與建築反照一個城

時,亦探討土地的角色。古時的農

市的價值觀的例子,可謂俯拾皆是。

業社會,有地才有糧食,土地在經 濟上的角色尤其顯著。然而

聖經看重的,並非在於土

歌連士認為,建築物固然可把城市

土地價值觀

亦反過來會塑造人的價值觀和行

「土地價值觀」不單關乎社會的

為。人是肉身的存有,必定受環境

土 地 分 配 是 否 公 義, 人 民 是 否 安

影響。身處的辦公室、行經的商場

的價值,即一塊土地賣得

居,更可透過城市的規劃和建築設

街道、看到的景觀,皆潛移默化地

計反映出來。神學家歌連士(Tim

影響我們。當住宅大廈的設計叫人

多少億或一個單位租得多

Gorringe)以意大利中北部、於中

與鄰居彼此分隔,人與鄰舍和陌生

世 紀 建 成 的 錫 耶 納(Siena) 城 鎮

人的關係也會疏離;當我們天天走

為例,細察當地的規劃和建築是如

在人多擠迫的街道上,生活亦變得

何反映箇中的價值觀念。他發現,

匆忙。正由於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在錫耶納市中心設立了可容納全市

皆受環境影響,歌連士認為城市規

的社群。

人民的廣場,代表當時的社會鼓勵

劃和建築物設計也應該合乎神的心

市民認識和參與公共事務。廣場旁

意,從而幫助我們建立合神心意的

上帝賜土地給以色列民,期望他們

邊,最高的那座建築物是大會堂,

價值觀。

按這原則去治理,而他們如何治理

它不是私人物業,展示了「共善」

土地,亦決定了神是否容許他們繼

(common good) 比 個 人 利 益 更

續留在土地上。此外,萊特亦認為

為 重 要。 而 全 市 最 高 的 兩 座 建 築

舊約的土地預表著新約的「團契」

物—大會堂的塔和教堂,它們的

(koin nia)。這「團契」不是今天

高度相同,意味政府和教會的權柄

地作為商品(commodity)

少錢,而是百姓如何在土 地上建立彼此扶持和公義

教會每周一次的「團契聚會」,而 是「凡物公用、沒有缺乏」的共居 社群。1 這樣看來,基督徒看土地, 不應以「土地價值」 (land value) 為主要關注,卻要活出合神心意的 「土地價值觀」 (morality of land use)。

是相等的。2

要是把這論理應用在香 港,我們不難發現城中最 高的建築物,就是環球貿 易廣場 ICC 和國際金融國 心 IFC,它們正好反映了 香港所高舉的經濟價值。

4

的價值觀顯露出來,但城市的環境


樂於利用這「高人一等」的感覺, 大力推銷他們的樓盤。鄰近的業主

土地規劃的神學

亦會認為豪宅可以「帶旺本區」, 提升自己物業的價值而欣然接受這

事 實 上, 土 地 規 劃 和 建 築 物 設 計 是 有 神 學 和 倫 理 的 考 慮。 歌 連 士 跟 隨 巴 特(Karl Barth) 的 神 學 系 統,發展建築神學。其理論是透過 聖 父、 聖 子、 聖 靈 的 工 作, 理 解 三一神既是創造者(Creator),亦 是 復 和 者(Reconciler) 和 完 善 者 (Redeemer),並再從上帝這三方 面的工作,引伸到城市規劃和建築 物設計之上。由於上帝創造了秩序 美好、「各從其類」並多元的世界, 城市設計也就必須關注事物之間的 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公義。萬

歌連士的土地規劃神學指

改變。然而,這樣的規劃和建築不 僅毀掉鄰舍關係,加劇階級之間的

出了香港眾多規劃和建

分割,更強化了城市對「土地價值」

築都偏離神的心意。舉一

「樓奴」。

個明顯的例子:在「關係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不需要重建舊

的 單 一 追 求, 令 更 多 人 甘 願 成 為

復和」這層面,我們的建

區,或在土地用途上可以脫離經濟

築物非但沒有鼓勵社群建

在土地運用和建築物設計上,究竟

立,反而把人群割裂。

的考慮。而是我們需要好好反省, 鼓勵推動了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基 督徒更要重新思考,我們是否亦有 份高舉「土地價值」的價值觀,為

物要有足夠的空間,發展亦要留意 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並關注不同土

且看遷拆舊樓後在原址建成的豪

自己的物業升值而高興,卻忘記了

地用途的平衡。上帝道成肉身,正

宅,總是與旁邊的舊樓格格不入。

被房屋奴役的人?我們是渴望與鄰

是告訴我們,神看重物質和土地。

四圍的高牆把鄰舍拒於千里,高聳

舍建立關係,還是與城市人一起追

三一神復和的工作,就是要提醒我

入雲的建築似要把毗鄰舊屋踏在腳

求入住豪宅的「高人一等」感覺?

們,建築物需要讓社群建立和好的

下,豪宅儼如區內「孤島」,雲石和

教會的建築、設計和用途是建立起

關係。而聖靈帶來更新,也提醒我

水晶燈等豪華裝飾更像是向平民說:

群體?還是分割了社群?讓我們效

們在土地規劃和建築設計上,創意

「不要碰我!」一些原居民和原有

法基督,追求神的「土地價值觀」,

和美感都很重要,不應只著眼「最

商舖因負擔不起新發展的「天價」

尋求土地公義,並努力在土地上與

高效益」而建造一模一樣的社區和

要搬走,結果原有的社群關係遭破

鄰舍建立和好的社群。

大廈。另外,按神形象被造的人,

壞。新遷來的「豪宅居民」只消踏

人人皆有能力,可參與管治世界。

足豪宅大堂,因與隔鄰環境的差異,

因此,城市規劃、地區發展以至屋

難免產生「高人一等」之感,突顯

3

宇設計,也該盡量讓大眾參與。

自我身價的與別不同。而地產商亦

1 Christopher Wright, Old Testament E t h i c s f o r t h e Pe o p l e o f G o d (Nottingham: Inter-Varsity, 2004). 2 Tim J. Gorringe, The Common Good and the Global Emergency: God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7. 3 同上,16 頁。

攝影:楊軍

5


首 一

給 寫

6


聖經科副教授 小時候總愛坐在電視前看林 佐瀚主持的「每日一字」,初 嚐文字之妙。至今,一篇細膩 的文字總能安撫內心的躁動 不安。在這已經不把話語當作 一回事的年代,仍然執拗相信 筆尖的重量、文字的威力。

尋 思

的勸

張 智聰

土地,在舊約中是人依存的生活必須,是國族之間競逐相爭的資源,也是社會中引起 各種爭端的肇因。拿伯的葡萄園(王上廿一)可說是鵲巢鳩佔的聖經版本。以賽亞先 知怒斥以色人一連串的罪行中,首包他們「以房連房,以地連地」 (賽五 8),在不斷 擴張地業的同時,不留一絲空隙,是現代「地產霸權」的古以色列版,將所有人的家 業盡收自己名下,成為斂財的工具。在土地爭奪下的受壓迫者,爾來又何止拿伯一人? 只是他們的聲音好像沒有被記錄下來而已。

土地問題的禍根

慰詩

詩篇三十七篇可能是一顆滄海遺珠,記錄了古以色列社會中土地不公的其中一個案例。 這首詩獨特地包含了五次「承受地土」的應許,分別在第 9、11、22、29 與 34 節, 又在第 3 節邀請聽者要「住在地上」。其實,一個類近的勸喻在第 27 節也出現了,只 是《和合本》把它這一句話翻譯為一個結果(就可永遠安居),但其實翻譯為另一個 與「離惡行善」平行的命令更合適,故此,「當住到永遠」也是詩人向他的聽者發出 的一個指示,跟「承受地土」不無關係。 那麼,醞釀這些土地問題的禍根在哪兒?本詩其中一句最叫人印象深刻的句子是在第 11 節: 「謙卑的人必承受地土」 ,因為在馬太福音的八福中,這一句話成為第三福的模板: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太五 8) 。然而,「謙卑」一字在原文中(‫)ענו‬ 較常有的翻譯並非與品格德行有關的,而是「貧窮、困苦」— 一個描述經濟狀況的 字彙。而在本詩的中段,即第 16-24 節,與經濟有關的字眼頻繁出現,如第 16 節的「少」 和「富餘」 、19 節的「飽足」 、21 及 26 節的「借貸」或「借」 ,21 節的「償還」 、 「施捨」 和 25 節的「討飯」。而這一批與經濟有關的字眼,又座落在本詩的教誨的部分,就是 透過比照義人與惡人,印證人的財富不能確保居穩而安,反而是因著善惡之間的選擇, 才會決定人會承受上主的祝福還是招來咒詛。

從種種迹象顯示,構成詩中土地問題的禍根是一個經濟能力不均 的情況,一些財雄勢大的經濟體系透過壓迫的手段把毫無政經地 位的人的屬地據為己有。

7


甚至再具體一點說,詩中所描述的受害人可能是古以色 列時代的小農戶,「土地」便是他們賴以為生的資產。1 然而,那批覬覦他們產業的勢力人士施展各式計謀,透 過各式武器(「弓」與「刀」)企圖打敗那些困苦窮乏 的佃農,取命後再取地(第 12-14 節)。第 32-33 節突 然提到惡人「監視」那些義人,伺機謀害,甚至可能是 透過司法制度,藉他們的砌詞指證小農戶,好讓他們喪 失地業的擁有權。面對這批有財有勢的敵人,一群無權 無力的貧農可能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地土被侵吞剝 奪。這麼說,這首詩折射了一個資源嚴重傾斜、經濟制 度極度不公的社會所孳生的土地問題。

給抗爭者的勸勉 可能你會順利成章的想到這首詩便是寫給那一批受壓迫 的貧下中農,訓勉他們在受盡剝削的處境中不要含怒度 日。難怪有學者認為本詩有份助長那批財雄勢大之輩的 氣焰,透過安撫這班受害人要逆來順受,堅持等候神實 現賜予土地的應許,實則上就是要鼓勵維持一切現況, 不動現有的不公制度分毫。2

然而,有學者提出這首詩的「你」有可能 是一位不畏強權而奮力抗爭之士,甚至是 社會菁英,熱心領導社會改革,只可惜飽 遭那批既得利益集團的誣衊攻擊。3 詩中第 6 節說:「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 平如正午。」這句話提及的「公義」與「公平」都是屬 於這位聽眾「你」的,若「你」被看為是受欺壓的一群, 固然代表他受屈敗訴的真相會最終得以平反,但若「你」 是一位為土地公義而戰的抗爭者,那麼,這句話的意思 便是他所持守的信念在耶和華的眼中是看為「公義」與 「公正」的,祂是站在「你」的那一邊,有一天會將「你」 的行動之意義有如明光照耀,昭然於世。 若本詩的對象真的包括一位抗爭行動者,那麼它有甚麼 話要跟他說呢?其實全詩的首尾兩段(第 1-15、27-40 節)是兩段互相呼應的勸勉,而中間部分(第 16-26 節) 才是詩人為自己的勸勉作出的「理論基礎」。第一部份 的勸勉尤其震撼,詩人在首七節經文便一連列舉 11 個 勸導(第 1、3-4a、5、7 節),又附以三個不同的原因 (第 2、4b、6 節)來支持他的勸誡。他這一連串的勸 導的中心點是甚麼呢?最終也不離兩個方向:要信靠耶

8


和華(如第 4-5 節中提到要以祂為樂、交托祂、倚靠祂) 和「行好」。後者包括導喻聽者要「住在地上」,以神的 信實為他的糧草(第 3 節),與及出現了三次之多的「不 要心懷不平」 (第 1、7、8 節),或譯「不要激憤」。而 第 8 節更提出要防備激憤的原因,因為「它只能導致作 惡」。4 若是因為被激憤充塞,那麼最終只會走上以惡相 報的路。

持守初心的選擇 從這些資料來看,這位土地鬥士似乎陷在一個臨界點。 他不屬於詩中的義人行列,因為詩人總是以第三身稱呼 義人和與他們為伍的,但對於這位鬥士卻清一色是以第 二身單數稱呼之。或許,這個「你」其實就是徘徊在正 與邪、善與惡的交叉點。當「你」面對是一個龐大的邪 惡利益集團,手中有各式手段來對付貧窮人與及「撐」 他們的人,「你」亦正在盤算應否以惡制惡,謀求可以搶 灘取回多點優勢。詩人最後提及「和平人」的結局(第 37 節) ,甚至讓我們懷疑「你」是否尋求以武力解決問題。 但詩人一而再的提醒這個「你」,一個崇高的理想不能 合理化一切行動的選擇。土地的問題是真實的,惡人的 楊軍

攻擊也是迫切的。

攝影:

但是,這些課題的重要性都不及「你」的 選擇是否會令「你」走上一條「行惡」的 不歸路,讓自己落得與自己所不齒的惡人 同一模樣。 在詩人的眼中,惡人的風光不會長久(第 2、10、20、 35-36 節),他們的財富也不能保他們擁有永遠優勢(第 16-24 節)。土地的問題始終會按著上主「承受地土」的 應許解決,然而,若然詩中的鬥士淪為惡人的複本,那 麼「你」的下場便跟他們無異,成為招惹上主咒詛的對 象(第 22 節)。

1 其中一位持這個看法的學者是 Ellen F. Davis, Scripture, Culture, and Agriculture: An Agrarian Reading of the Bib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14 -117. 2 Walter A. Brueggemann, “Psalm 37: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 in Of Prophets’ Visions and the Wisdom of Sages: Essays in Honour of R. Norman Whybray on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ed.

要進入扭曲的罪惡社會中,在前線撥亂反正,捍衛弱小, 無疑是在世作光明之子的信仰呼召。然而,在邪惡勢力 的張牙舞爪之下,怎麼可以初心如一,持守以主道成就 主旨?詩人似乎很想告訴我們,不可少的是一顆恒久相 信的心,讓神話語塑造我們的想像,不由環境定奪我們

Heather A. McKay and David J.A. Clines, JSOTSup 162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3), 229-256. 3 Narciso Crisanto Tiquillahuanca, Die Armen werden das Land besitzen: Eine exegetische Studie zu Psalm 37, BVB 16 (Berlin: Lit Verlag, 2008), 201-02, 316-319. 4「它只能導致作惡」翻譯希伯來文中的限制小品詞 ‫ אך‬及介詞 ‫ ל‬與

眼下的決定,卻讓上主國度的將來影響我們今天行動的

及不定詞動詞 ‫。רעע‬介詞 ‫ ל‬加上不定詞動詞應是為了表達目標、

選擇。

後果。

9


建築

與社群

10


董 國華 MDiv 2008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任導師 「研究及設計工作室」主持設計師 孱弱書生一名,從事教學與設計 工作,希望做點建築與神學的跨 學科研究。

尋 思

現 代 建 築 設 計 方 式, 尤 以 上 世 紀 20 至 30 年 代 的 包 浩 斯(Bauhaus) 為 代 表, 與 邏 輯 實 證 主 義(Logical positivism)關係密切—現代建築設計方式可謂是邏 輯實證主義的主要實踐途徑。邏輯實證主義所持的科學 世界觀(scientific world-conception),主張以數 理邏 輯去理解及建構人類生活的世界,以此塑造現代人類的 文化及生活形態。獨尊數理邏輯的前設排拒了形而上 學、神學及文化歷史等角度對世界的詮釋。

數理邏輯似乎要統攝一切,建築和藝術均 以一套純粹和簡化的科學語言來表達。1 自此,約化和量化等概念,主宰了現代建 築的進路。2 然而,人並非機器,過分的數理化,忽略了人性的一些 重要元素,每每引致建築環境的不平衡發展,導致對社 群的破壞。科學理性延伸出來的工業運作和管理系統, 已滲透入我們日常生活環境的骨髓之中。我們的社會已 被「麥當勞化」 (McDonaldization)— 3 一味只懂講 求效率、以數量取代內容質素、以劃一標準消滅多元、 以機械運作取代人性的參與等。例如,在發展城市的過 程中,我們會因為效率(efficiency)而搭建「離地」的 行人天橋系統,期望以最短的時間從一點走到另一點, 中間的過程已不重要。人與地面的多元網絡被分割,充 滿可能性的旅程被約化成單向、單調、機械式的移動。 行人天橋的形態與運作跟工廠的運輸帶無異,「效率」 犧牲了我們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駐足、相遇、連繫、探索 及賦予意義、建立身分認同等的可能性,這大大削弱了 營造社區的可能性,違背了人性中社群的面向。我們的 城市空間因此變得冷漠疏離。近年,有不少藝術家和表 演者會在行人天橋、隧道等的城市空間中出現,他們的 表現多多少少會吸引回家路上的途人,一個個簡單的相 聚就這樣發生了,這為被過分約化的蒼白空間帶來一點 不同的色彩,可以說是一個從單一到多元的場景轉化過 程(place-making),對城市空間甚具意義。

11


圖1

圖3

圖2

如果邱吉爾這句「我們塑造建築物;其後, 它們反過來塑造我們。」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是真 的話,那我們的城市建築就是製造出這個 冷漠社會的元兇之一。

騎樓建築 空間過渡,留有餘地 自 1910 年代開始,廣東一帶曾經歷一次大規模的城市革

筆者曾參觀位於台中市的基督救恩之光教會,附近一帶

新, 這一連串的城市改造工程主要涉及引入騎樓這建築

是騎樓式的民居。教會的建築保留了騎樓底行人空間的

類型,當中的空間形態值得我們留意。簡單來說,上居

元素,並將它設計成舒適的休憩地方,有座位有植物(圖

下鋪是騎樓的特點。騎樓下層由柱廊創造出半開放的行

2 及 3)。途人可自由走進這空間,如此,教會與社區的邊

人空間,可作遮擋陽光和驟雨之用。更為重要的是,柱

界變得模糊,留有餘地。休憩地方旁的教會室內空間是

廊行人路一邊連接私人的商店及上層住宅的門口、另一

一間咖啡店,平日有不少人在這裡消遣分享。經過咖啡

邊則與開放的公共空間相連,這空間上的過渡,為不同

店可以進入教會的地下大堂。如此,教會透過空間的編

4

的活動留下餘地,形成一多元互動的空間結構(圖 1)。

排與社區扣連在一起,表現出一種外向友善的性格。

有些居民會在騎樓的行人空間營商買賣,有些會開枱打 牌、吃飯、閒聊、嬉戲、甚或午睡,但卻不會混亂無章。

教 會 並 非 四 道 高 牆。 我 們 可 以 在 詹 巴 蒂 斯 塔 • 羅 尼

在這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聚交往來得自然,容易孕育

(Giambattista Nolli)繪畫的 18 世紀羅馬地圖找到對

成有人情味的社區,走在其中,外人多少也能體驗得到

教會空間類似的解讀(圖 4)。羅尼刻意將圍繞納沃納廣

一份友善之情。

場(Piazza Navona)的教堂的室內空間繪畫成其他建築 物(黑色)之間的空隙(白色)。在這視覺表達中,教

12

回看我們的城市,在極具「效率」的住宅大廈設計之中,

堂非公開的(private)空間與公共的(public)廣場空

很多日常生活的半公共和公共地方已被壓縮約化成空洞

間(白色)連成一體,成為公眾活動的一部分。這使得

的空間,例如,狹小又不通風的走廊或每層的升降機「大

神聖空間的定義變得模糊(模糊不一定是壞事),不能

堂」已不適合我們逗留傾談。越來越少人認識自己的鄰

被簡單約化成完全私人或完全公共的。5 教會(空間)

居,居住的空間與社群的建立越來越分割,形成一種

本是一種動態的存在,對應社區的處境,處於封閉與敞

冷漠。

開的張力之間,這正是現代城市所欠缺的空間質素。


教會空間 相連社區,共同參與 教會建築是一種與公共社區連結的動態空間。在這個 動態空間內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呢?卡斯頓 • 哈里斯 (Karsten Harries)指出西方的建築歷史幾乎是有關神 聖建築的歷史,其中「神聖」 (sacred)也意味着「共 同參與」 (communal)的意思。6 簡單來說,社區的「共 圖4

同參與」發生於向公眾敞開的「神聖」空間之內。這個 「共同參與」的地方讓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分別出特定 的時間聚一起,共同分享和慶祝對生命有意義的事物, 為日常生活賦予方向,從而形成一個互相認同的社群, 這成為流離的個體穩妥的依存基礎。7

圖1

開平赤坎古鎮騎樓群(作者攝)

圖 2&3 台中市的基督救恩之光教會(作者攝)

香港土地價值高昂,直接影響教會空間的發展方向。近

圖4

蒂斯塔 • 羅尼(Giambattista Nolli)繪畫的 18 世紀羅馬地 圖(圖片經作者處理,參 Michiel Dehaene and Lieven De

年,越來越多座堂教會申請重建,希望藉此提高地積比

Cauter, eds., Heterotopia and the City: Public Space in a

率,興建更多層數用作辦公室、住宅或其他用途。撇除

Postcivil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2.)

因保育考慮或應另覓地方發展的情況,教會若因發展而 需興建更多空間,確實是合理的安排。然而,教會的建 築不單亦不應是物業資產。我們的視野不可只停留在即 時可被量化的收益計算之上。

在香港這個公共空間匱乏、多有個體無依 的城市裡,教會更應留有餘地,為社區的 「共同參與」騰出更多「神聖」的地方, 讓社群的關係在合適的引導下得以自然 發生。

1 Peter Galison, “Aufbau/Bauhaus: Logical Positivism and Architectural Modernism,” Chicago Journals, 16 (1990), 710-711, 748. 2 這並非指現代建築風格無可取之處。現代建築風格在歷史上有

若教會只將大部分所得的地積比率化成層層架疊的私人

其價值和貢獻,本文只是指出其理論基礎的不足之處。自上世

住宅,以獲取最大收益(根據羅尼的定義,這是黑色的

紀中旬,現代建築風格陣營內亦出現大大小小的修改方案,其

封閉地方),這不單是資源錯配,更是忽視了教會空間 在社區應有的角色,以及對流離個體的責任。這是極為 需要修正的教會發展觀念。

中以後現代建築風格最為顯著。 3「麥當勞化」一詞出自喬治 • 瑞澤爾(George Ritzer)的著作 《社會的麥當勞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1993)。 4 鄭炳鴻: 〈社會革新 混合場景〉,載於《信報》 「建築思話」 (2015

總括而言,教會空間本是與社區動態地相連在一起,其 服務對象不僅是信徒,而是整個社區,尤其是流離的個 體。在重塑破裂社群的公共議題上,教會作為「共同參 與」的空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神聖」的地方能被 合適地運用,定可以為只追求效率的冷漠城市空間帶來 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年 8 月 8 日)。 5 Michiel Dehaene and Lieven De Cauter, eds., Heterotopia and the City: Public Space in a Postcivil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2. 6 Karsten Harries, The Ethical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7), 286-287, 365. 7 Ibid., 325, 363-364.

13


公開講座

承擔整全使命 裝備神國僕人

景 願 的 體 群 再思教會 講員: 李耀

坤博士 神學 科副教授 關韻韶老師 實踐科助理 教授 李適清博士 神學科副教 授 日期: 201 7 年 9 月 25 日(一) 時間:晚上 7:30-9:30 地點:中神 禮堂(九龍塘 德雲道 5 號 對象:教牧 ) 及信徒領袖 網上報名: www.cgst.e du/events/s 查詢:電話 eminar925 2794 2386 或電郵 dev @cgst.edu



凡物公用 體現私產公益

鄭耀彤 「共廚家作」創辦人

「共享經濟」是 21 世紀的一個熱門詞語。我們 不難聯想起「共享空間」、「共享汽車」、「共享 房屋」或者「共享單車」。而它的重要性,在於 它扭轉傳統以「購買」來擁有商品,變為今天藉 「分享」去使用商品。一般而言,共享經濟項目 十分重視重整閒置資源,尋求盈利空間。不過, 我們開展的社會企業「共廚家作」,卻並非以盈 利為本,而是以協助他人發揮為主。我們主要與 食肆合作,讓一班有經濟需要的「婦女廚神」, 在非繁忙時段借用餐廳廚房,製作自家食品並在 餐廳寄賣。這構思既採取了「共享經濟」的概念, 為基層提供創業機會,同時亦帶動小型餐廳的銷 量,更可讓民間手藝得以傳承。

16


「凡物公用」 (英譯為“all things in common”),意即所

區內許多餐廳食肆每天總有 3 至 4 小時的「落場」時

有的東西皆可共享共用。而共享,就是要與有需要的人

間,而廚房是閒置著的。然而,環視社區之內,其實隱

一同分享。上主仿佛要讓我清楚知道:「這是正路,要

藏著不少廚藝高手,只因沒有食物牌照,苦無機會發揮

行在其中。」既有了清晰的帶領,更連番經歷祂的奇妙

所長。於是,創辦以配對平台方式操作的「共廚家作」。

恩典。是祂,令這一個「夢」變得精彩無比,更為我們

我們邀請廚藝了得的家廚,來到願意參與這項目的食肆

作了豐富預備,遠超所想所求:安排不同餐廳與家廚同

廚房,趁這落場的閒置空間,施展廚藝,製成品直接在

心協作,又有商業導師指導營商安排。2016 年 4 月, 「共

店內發售。長遠而言,我們期望為家廚建立自己的生產

廚家作」正式獲得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支持創

線,供應食品予不同餐廳食肆。

立。現時,共有 16 位家廚及六間餐廳參與其中,分享

踐 道

由於本身為服務社區的社工,平日與團隊都留意到,社

合作,售賣各式各樣的美食。

與其閒置 不如共享

衷心期盼這項目能夠刺激起社會大眾思考,願意主動分

自這社企項目展開以後,我從社福界走進商界,也帶來

享手上的閒置資源,實踐私產公益,造福社會。而公益,

了身分的挑戰。身邊不少師長朋友,也不禁有此疑問:

不一定是金錢捐助,能夠分享自己閒置或多餘的資源,

「究竟你是個社工?還是個商人?」事實上,這問題也

同樣可以幫助到在我們中間有需要的人。

一直困擾著我,並為此尋問上主:「這一條路,真的要 如此走上去嗎?」祂藉著溫偉耀博士分享使徒行傳二 44-45 的一篇講章,深刻教導並提醒了我: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 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參考資料:〈私產公益:共享經濟中孕育社區〉,載於《基匯》第 8 期(2017) 。下 載 自 http://communitydevelopment-cda.blogspot.hk/ (2017年8月16日下載)。

17


蘭 佩 人石

創辦 」 作室 工 藝述 導 「主 訪 專

MDiv 2003

MOVE

v 觸動 / n 行動 在教育學院主修中文和美術的石仔,畢業後順理成章當

「每件事就似『看見車來了,就上車吧!』的感覺,很

上老師。愛教書授課兼搞話劇,愛跟同事和學生相處,

釋放!」細看下,事情的發生又確如她所言,盡在尋常

一輩子教書絕對是一件樂事。不過,心底那股強烈渴望

生活的風景之中:在某主日瞥見那位經常坐不定兼大呼

牧養青少年的躍動,令她於 2000 年放下教鞭,走進中

悶蛋的小朋友,竟渾然忘我地追看故事書的瞬間,令她

神校園修讀神學,及後成為了教會傳道。牧會期間,在

驚嘆媒體運用得宜,威力原來如此強大;或某天閒逛公

偶然機遇下,參加了中文文學創作比賽並獲獎;又為音

共圖書館,看到那張宣傳文學創作比賽的海報,結果喚

樂機構兒童詩歌敬拜繪畫書籤插圖;再帶領少年大專、

起並成全了她創作寓道故事的心願;又某次在街角偶遇

職青從查經製作出一台戲,兩度參加戲劇比賽。到 2015

那位需要找人幫忙畫畫的中神同學,重燃她自小提起畫

年,創立探索信仰與藝術整合的「主導藝述工作室」。

筆的快樂滿足;當接過那頁宣傳聖經故事戲劇比賽的單

翌年,決定離開服侍了 13 年的堂會,全身投入這事奉。

張,剛好讓她邀請查經組的青年人一起參與排戲,從中 彼此建立……。每次心靈被觸動,機會隨後就至,如是

一路走來,如此軌跡,幾經轉折。然而,在石仔眼中,

者一次又一次,順勢地回應,自然地起動,沒有為難掙

這一切變動都來得很自然。

扎:「那些機會都不是我抓回來,它們像是撞到我的跟 前來,可算是一個標記:『咦,咁喎……就試試!』」

18


撰文:鄧美美

蘭(石 佩 石

才數

,有

中 仔)口

就 ,那

得完

容詞

形 一個

是“m

重 個字

。而 ove”

,要

現 複出

經常

這 伴隨

關鍵

再 雙手

加一

還 的, 現 出

然」。

很自 ——「

OWN

當事人道來稀鬆平常,卻曾經連番把身邊人嚇呆。當年

說:「我其實不是很想搞大!只要有人邀請我教畫,或

在校同事抓破頭皮也想像不到她會辭去教席;媽媽亦無

讓我在暑假做一些兒童外展事工,只要有這些,我已覺

法明白女兒何以甘願捨棄上好職業;而多年同學更難以

得很開心!所以,絕對可以一個人做,給我電話,翻查

理解她的「轉完又轉」。石仔繼續以「上車、落車」來

檔期,可以的話就應承,做不到嘛,就不做啦∼哈哈!」

一期 一會

v 擁有 / pron 獨自

剖白初心:「若你問,是否難以抉擇?我並不覺得。這 是一個旅程。人生幾何?到了一個階段,心裡很想去某

搞藝術,似是凡夫俗子不能企及、「好 high」的境界,

個地方,就不如落車,撇脫一點,全時間投身去做!」

但石仔正色道:「就是小朋友塗鴉,也是藝術,畫中可 透視許多東西來。藝術只不過是個人表達,是個人心靈

工作室小小,從打點邀約到編排授課,從藝術賞析、採

的投射,不是那樣 high 的!其實你也認識,你也可以,

用不同素材創作到劇場演出,從工作坊到教會主日學或

不要以為自己不行。我想說的是,不用把搞藝術的人抬

晚間課程,由她一人包攬。愛惜她的牧者和朋友既著緊

高,也千萬不要看低自己。」

她的生計,亦擔心她孤軍作戰。石仔語帶笑意,俏皮地

19


VALUE

v 珍視 / n 意義 這事工讓石仔有更多機會服侍不同教會。她覺得,即使 教會對藝術課題討論與認識不算多, 卻是很感興趣:「有 次,我講授『從歷代藝術看愛主』,選取了一些很重要 的藝術作品,迴響頗大!那些從作品提煉出來的心靈回 應與信仰素質,最是觸動人心!事實上,圖像配合經文, 十分 powerful !」石仔給工作室起名為「主導藝述」, 精準勾勒了她內心深處的信念,就是「讓主以藝術來述 說祂自己,人亦透過藝術來述說神的作為」。提起工 作,她眼裡的光芒,閃閃透亮,語調也更輕快:「現時 教授基督教藝術,近代有幾位畫家,真的好正!可以講 到好 high !」在眾多畫家之中,石仔尤其喜愛林布蘭 (Rembrandt van Rijn)和夏戈爾(Marc Chagall)。

夏戈爾(1887 - 1985) 「他是猶太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他的人生就是 20 世 紀縮影。我覺得他是很難得的人。試想,經過這麼多 苦難,儘管到了九十歲的高齡,他畫作裡依然充滿了 童真的喜悅,看他的畫,實在是樂事。畢加索(Pablo Picasso)曾形容他『腦裡住了一個天使』 。他很愛畫『開 心到飛起』的小飛人;亦不乏以猶太苦難為題材的畫作。 我稱他為『十架為中心的苦難畫家』,因不少作品皆以

林布蘭(1606 - 1669)

耶穌被釘十架為中心。」

「每次課堂,我必定會講他的最後畫作『西面見主』;而 每次,我都會講到『震』,說不下去。這幅畫是他死後, 才在他家裡發現。有人稱之為未完成的畫。在路加福音 二章第 28 至 32 節,記載西面的禱告:我現在得見救恩, 所以祢可以接祢的僕人安然歸去。如果這是他終結並總 結一生的最後畫作; 我想,如果我的人生到最後也可以 這樣……。他是以生命來繪畫,很能夠觸動人心!」

畫作以外,石仔亦以陶藝創作,與學員一起默想信仰人 生:「不少朋友第一次接觸陶泥,都說不懂。陶造,就 是嘗一次成為創造者,審視自己手上的作品,進而學習 接納原來的自己。你一定想把它做好,不好的東西,定 會亳不留情地除去。在你看來,它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天父看我們豈不也是一樣?的確,只要我們嘗試轉換角 色,透過這創造經驗,定可體會天父的心!」

20


ENCOUNTER v 遇上 / n 邂逅

不過,在眾多藝術表達形式中,戲劇才是石仔情之所鍾,

「余牧(余達心牧師)常說:『這是一舉多得,搞戲劇,

而教她一看傾情的第一齣話劇,遠溯至 1988 年由陳允

抵做!』這句話給了我極大鼓勵,也肯定了戲劇的使

瑩博士編導的《花近高樓》:「那份如痴如醉、那種內心

命。」訪問中,石仔多次提起她心中這位重要人物:

的迴響、那一團火……,直到今日,仍然記得當時坐在

「對!係好重要!哈!要講三次!哈!哈!每次回來和

劇院內痴痴呆呆的我。就是這樣。直情覺得呢…… 嘩!

他傾談,都好開心。」

嘩!呼吸困難呀!」眼前的石仔,仿佛已回到 30 年前 的大會堂劇院,一劇告終,卻是一世狂戀的開始:「好

最後,她不忘補上一句:「其實,我沒甚麼特別,都是老

戲,是離不開人性。箇中除發掘劇中人的人性外,也發

生常談。」召命的臨到,也許正正就在最平凡的處境裡,

掘自己的人性,因自己亦投進那世界裡,與戲中人一齊

藉經年歷練,一次又一次的“move” ,為她連結起生命

面對。每看一齣戲,就讓我經歷一個我原本沒有的人

畫布上的繽紛彩點,也展現出人生劇本裡的巧妙心思。

生。」當年瘋狂至可以每週進劇院兩次,遇上相關課程, 不管是台前還是幕後,都被吸引去報讀。 兩年前,石仔報讀了香港話劇團開辦的編劇課程:「信 仰如何以一齣戲劇來表達呢?這是我最想做的!不是 『我會為你祈禱,神好愛你』那種,這個太表面,不足 以表達信仰是怎樣一回事。因我們仍然掙扎,也確會掙 扎嘛。我期望在戲裡不僅找到生命的掙扎,也找到信仰 的回應。」工作室設有「主導劇場」,會到不同教會協 助「從查經到一台戲」,舉辦劇場佈道:「其實,我很想 搞劇團。噢,我可不是想要有一個班底或一個團那種, 而是只要喜歡就可以聚在一起參與,甚至最後一週想加 入演出也可以。劇場,是大家一同經歷的。」

石仔於 2003 年中神畢業時為同班同學繪畫,最下 人像為石仔。

參考資料:主導藝述工作室(Atelier of the WORD)facebook 專頁

21


愛裡 共融

與智障和 自閉症孩子 為友的旅程

近十年來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計劃包括撥款讓全港主流小學聘 請言語治療師,到校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因此,過往九 年間,我以言語治療師身分,走進小學校園,每天為患有言語障 礙的學童進行治療。當中,有不少智障和自閉症的孩子,而他們 的生命特別觸動我心。

黃 政妍 MCS (MT) 2017

22


融合 同一空間,無助打破區分

工 人 手 記

由於智障和自閉症孩童們在學習能力和行為上,跟一般 孩子不同,令他們在校遇上重重困難。誠然,若以「聰 明」、「聽話」或「成績好」等標準來量度學生的話, 他們常常落後於人。而教育局所作的「融合」,只不過 是把孩子們置於同一個空間學習,以學業成績為本的意 識形態根本從未除掉,智障和自閉症孩子往往因成績稍 遜,就被視為次等。許多時候,跟家長和孩子談起來, 都聽見他們因成績不理想而深感壓力,甚至淚灑當前, 著實教人心酸。這推動了我要盡力在工作中幫助孩子改 善語言能力,好讓他們更能適應主流模式,為他人接納。 不過,既知道他們學習能力的限制,難免感到無能為力。 積 壓 多 年 的 無 力 感, 終 令 我 在 第 六 個 工 作 年 頭 燃 盡 (burn out)了,自覺無法再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即

其實,我與所有被世間看來是「軟弱」的孩子們,並無

使我多努力使孩子的溝通能力有進步,但他們心中因學

兩樣,生命盡是破碎,唯靠進入人類脆弱的基督,才得

習壓力而來的結,始終不能解開。而我只能幫助他們在

以整全。在這一點,我與孩子們的關係,不再是「助人

能力上不斷進步、適應得更好。然而,這豈不依舊是追

者」與「受助者」,而是在基督面前,同樣地脆弱卻又

求成就的遊戲嗎?他們根本無法脫離這使他們被視為落

同樣地被愛的人。這個連繫,打開了我的眼睛,讓我看

後的框框。

自己不只是一個幫助他們的人,而是大家可以成為朋 友,彼此分享從天父而來的豐富生命。因著基督的愛的

那一年,適值在中神修讀佘枝鳳老師教授「何謂人,向

承托,我慢慢接納到自己的脆弱和孩子們的軟弱,而我

傷殘朋友學習」一科。那段日子,透過回到基督教傳統

的心力漸得恢復。

去思考傷殘的意義,天父把灰心的我扶起。我發現,一 直在香港教育制度下生存得不錯的自己,常倚靠己力去

沒料數年後,所屬教會的兒童區傳道人領受了推行共融

進步,要求自己保持剛强和有能力的一面。我接受不了

兒童崇拜的異象。我們期望可以在教會群體內,讓孩童

未能幫助別人的自己,也接受不了自身的限制、軟弱與

們打破教育制度下給他們以能力區分高下的思維,讓所

破碎。

有孩童皆能夠經驗被基督所愛,亦學習得到彼此相愛。 天父更親自招聚教會內許多弟兄姊妹受感動參與服侍,

共融 主愛相連,同樣脆弱破碎

一同摸索在基督的愛裡共融的路,教導孩童們愛與自己 不同的孩子。誠然,那過程是艱難的。起初,一般看來

神學家潘霍華指出人的生命本是破碎(fragmentary)

能力較佳的兒童,習慣了競爭,不習慣等候和接近跟自

的。 而基督不是以完美超人形象救贖人類,而是作為全

己不一樣的人。但過了數天密集的相處,我們才慢慢看

人類的替代性代表(vicarious representative),進入

到一些孩子的點滴改變。

人類的脆弱、倚賴,甚至罪疚之中。人透過成為人子的 基督被接納,在基督裡被愛,與神復和。基督成為人,

我們繼續禱告,祈求基督的愛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孩子連

使人生的碎片恢復,成為整全(perfected)。由此,方

繫在一起,打破世界以能力把人區分高低的意識,建立

醒覺到原來我自己不能以超人的形象「拯救」孩子們。

在基督愛裡真正共融、相愛的群體。

23


我 們

攝影:楊

俊的我們

,年少英

年 看!那些

24

一起上課

和同學們


撰文:鄧美美

. D5 D12 我們高大威猛,雖然有點年紀,依然玉樹臨風; 我們歷久彌堅,就算嘗過風霜,仍舊屹立至今。 這形容太誇張了吧!?不,確是實情,

悟身材,真的假不了!先

前體檢顯示,我們平均身高逾 19 米,冠頂濶達 7-9 米。咦!說起來, 我們不經不覺入住德雲道逾 40 載!今年貴庚嘛?嘿∼嘿!出生年 分已無從稽考,感幸造物主賜我們健康,還很耐看,枝繁葉茂,相 信那些曾在我們的溫柔蔭庇下,傾心事講秘聞的同學;那些讀得頭 昏腦脹,硬把我們當作羅騰樹而喃喃自語想求死的學生;還有依傍 著我們,型格十足地解經授課的老師們,總會記得我們彼此相遇的 點滴。 噢,忘了介紹,我們仨是常綠喬木「石栗」 (Aleurites Moluccana) , 大概因果實貌似栗子卻硬如石頭而得名,估計多年來被「中頭 獎」的人,為數不少。其實,我們還有不少別名,但以「燭果」 (candlenut)一名最常見。顧名思義,我們每逢秋天結出來的果實, 種子含油量近 55%,曬乾後,榨取出來的油可用來點燈照明,它 更可以做油漆或肥皂。其實,核仁、樹葉甚至樹皮經過處理,皆可 入藥,或內服,或外敷,活血又潤腸。 可見,我們除了不凡外型,亦貢獻良多,加上快高長大是我們的特 性,頂上濃密寬廣,又適應市區生活,是路上行人好遮蔭的大樹。 或許,我們當年正是為此而生,至今毋忘召命。為幫助我們繼續好 好服侍,學院同工每兩年請來醫生為我們檢查身體,保持狀態。醫 生還給我們仨起名“T1”、“T2”、“T3”,就近課室 C 的“T1”算是 最柔弱了,“T2”長得最茂盛,“T3”身上有一道疤。 我們仨就佇立德雲道石仔池後,請你不妨走近,藏身蔭下,享受那 經年累月的恩典。 備受保護

建,我們

舍重 德雲道校

25


分享契通 •

土地

不管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事物,「分享契通」 (communicatio)意味著參與者賦予該事物某種共 同意義,為它添上社群重要性。藉著分享共同事物,人們 聯合起來成為群體,彼此間產生共同的自我認識,確認對方為群體 中的一員,對群體生出一份親切感。在眾多的共同事物之中,有些是特別具代表性的, 它們形塑共同身分,建立起意義結構。1 其中,共同生活的土地(或更準確地說,「地 方」)是關鍵的元素之一。2 奧唐納文(Oliver O’Donovan)強調, 「地方」 (place)不同於抽象的「空間」 (space) , 它是群體絡繹不絕地在共同空間中進行各種分享契通的成果。

作為物理量的空間並不具備獨特的性格,沒有兩個空 間是截然不同的;但地方卻跟人一樣是有名字的,散 發著生命交往的氣息,正如舊約中的地名承載著列祖 與及上帝子民深刻的生命歷程。

3

26


::: 李耀坤 ::: 趙叔榮 • 霍佩芳教席 副教授(神學科) 年少時醉心數理,大學時 與主在曠野相遇,如今盼 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 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解 話

對香港人來說,「五支旗桿」從來不僅是指五根很高的柱桿,而是熟悉的名字,它甚 至可以勾起我們某些青澀歲月的回憶。

事實上,地方的出現與人性的受造特質息息相關。 一方面,人需要容身之處和親密的群體,此兩者匯合成每個人最私密(private)的地 方。另一方面,人非草木,不會停駐在自己的地方,必會踏出家門,進入公共(public) 的地方開展各種對外交往。在無數的出門與歸家的行旅之中,人的「植根-流動」雙 重性遂把空間轉化為不同社群性用途的地方,有些是私人的,有些是公共的,更有些 是兩者混合的。4 公地與私人地方同樣是整全人性賴以發展的場所,兩者互相滲通, 不能偏廢。 奧氏批評 18 世紀以降的資本主義經濟教條,把土地單單視為私人擁有的資源或生產 成本,人與土地的關係聚焦於私有產權,開發土地就意味著把土地私有化。他提醒我 們,土地始終有不能約化的公共性。一個地主可以限制大眾進入他的田地,但他的田 地仍然構成共同擁有的景觀的一部分。他大可要求自己的私人電話不刊在電話簿內, 卻不能把二百畝地從地圖上消失。那裡有真正的公民生活,那裡的每一個成員就總覺 得有份於那些形塑他們生命的共同地方和事物。當這種共同擁有感不能以合適的形式 來理順共享權利,我們的自然願望就會受挫。歷史告訴我們,這種受挫可以觸發法律、 政治,甚至軍事衝突。5 或許,保護維港、守護天星碼頭、光復上水等一連串行動正警惕我們, 「經濟發展至上」 主義對人性的扭曲已到了一個臨界點。

1 Oliver O’ Donovan, Common Objects of Love: Moral Reflection and the Shaping of Communit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28-32. 2 同上作者,The Ways of Judgment (Grand Rapids: Erdmans, 2005), 255. 3 同上作者,“The Loss of a Sense of Place,”in Oliver O’Donovan and Joan Lockwood O’Donovan, Bonds of Imperfec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4), 303-4; The Ways of Judgment, 256. 4 同上作者,“The Loss of a Sense of Place,”306; The Ways of Judgment, 256. 5 同上作者,“The Loss of a Sense of Place,”304-305; The Ways of Judgment, 256-257.

27


公共空間不簡單

社區 街坊話……

藝術

生活

連線

黃國維 神學科助理教授

觀塘月華街遊樂場就在我家對面,偶爾會帶孩子到公園

原來這是「拓展公共空間」 (HKPSI)1 進行的一項社區

跑幾圈,瀡瀡滑梯,「放電」去。去年暑假,有兩星期

實驗,名為「社區 X 藝術 X 生活 X 連線」。這個非牟利

的時間,這公園變得截然不同,添上一些極具創意的藝

組織成立於 2011 年,一直關注及推廣城市裡公共空間

術裝置。孩子們特別興奮,在畫板上畫字,又脫了鞋,

運用,不時舉辦一些地區體驗活動。這些藝術裝置令平

赤腳追蹤人造草皮的路徑。

平無奇的公園變得有趣多姿,街坊都樂在其中,很是欣 賞。可惜,這些裝置匆匆的來,也匆匆的去!期待我們 這城市日後有更多這樣令街坊喜愛並享受的公共空間。

「等運到風車」(作者 梁曉然) 月華街遊樂場,雖有「遊樂場」三個字,但真正可玩的 東西寥寥可數。不過,作者發現這裡原來藏着一個在香 港已很少見的滾軸溜冰場。於是,忽發奇想,與其由得 這個好地方「等運到」,不如試讓它再動起來,遂構思 了一組可動的裝置藝術,以大小不同顏色、象徵幸運的 風車圍繞整個滾軸溜冰場。每當清風吹送,風車隨流轉 動,重新為這靜態單調的空間帶來色彩與動感。

28


陳逸敏 拓展公共空間智庫一隊總監

「公共空間」是一個看來很簡單的名詞。但何謂公共空

所有創作者都要對觀塘有一定認識,曾經或目前於區內

間?它對我們有何意義?又有多重要呢?其實,公共空

工作或居住,以致作品能夠流露他們對這社區的看法和

間不僅是建築物之間的物理空間,也不只是為美化環境

價值觀。此外,我們和創作者用上了數月時間,與街坊

或提供休憩場地的城市罅隙;它同時是具有生命力的。

傾談、實地考察、探訪及搜集資料等,最後共同創作了

在那裡,人們每天路經、遇見朋友、做運動、交換消息、

四個靈感源於觀塘社區的公共藝術,特別之處在於每件

休息、冥想……,就在不知不覺間,它成為我們生活中

作品皆以最自然的手法融入公園中,透過欣賞、參與創

的重要經歷和回憶的一部分。它也是一個城市的映照,

作與作品互動,令用家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地方變得更

呈現社區內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尊重和感情。

可愛,再次體現社區裡的人情味。同時,這些作品亦令

P USH

搞手說……

不少街坊驚嘆區內原來卧虎藏龍。事實上,社區營造並 這次公共藝術展有別於一般的藝術展,無論是場地、目

不需要甚麼大工程,而是每個人皆可參與的事。

的、表現方式及策展形式也很不一樣。首先,我們要求

「行路草」(作者 HOUR25 / 佰刻制作) 作者認為,居民或已漸漸忘記這種在區內屹 立多年的舊式公園的本來功用。現時的公園 常客,多是長者,並以靜態活動為主。但作 者相信,高互動性的藝術介入有望改變既有 的活動模式,更可擴闊公園使用者的年齡層。 「行路草」雖是靜態的藝術裝置,並要配合 參觀者的動態參與,方能成為一個件完整作 品,但我們在展覽期間確實看到,這作品令 不少原本只顧低頭看手機的人,重新留意身 邊的風景。

至於其餘兩件作品,分別是「水墨花園」 (作 者 觀塘月華街居民協會水墨畫班同學及吳培疆 老師)及屏風留(作者 拓展公共空間智庫)。

1 詳情可瀏覽 http://www.hkpsi.org/chi/main/

29


督印人:李思敬 / 顧問:李耀坤、張智聰、雷競業、歐醒華 / 總編輯:羅仲軒 / 執行編輯:鄧美美 / 助理編輯:吳詠儀 / 設計:濛一設計坊 Connect with CGST www.cgst.edu facebook.com/cgst.edu youtube.com/cgstedu plus.google.com/+cgstedu instagram.com/cgsthk dev@cgst.edu 中國神學研究院

香港九龍塘多實街 12 號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

4,9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