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季刊154期

Page 1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MARCH 2023 154 Vol.

目錄

職人藝象

CONTENTS
專訪人物 珍惜與傳承土木修造技術 人間國寶李清海 │ 02 當期專題 在金門 歷史建築 華麗轉身 │ 06 張文帝洋樓的前世今生 │ 08 大地吳心泉宅的古蹟長存 │ 12 黃宣顯六路大厝的古蹟再生 │ 18 藝文現場 112 年文學豆梨季隆重登場 │ 32 2023 金門元宵燈節 │ 36
原民共織 古崗有夢 斜坡客棧民族風 │ 28
金門第一家國產羊肉來了 碧山風車畜牧場的故事 │ 24

文藝輕旅

成為後浦小鎮的一道日常風景 義巷屋 │ 52

藝綻金門

金門棠風舞蹈團 舞出色彩斑斕的人生 │ 56

影像博物館

金門春天意象 │ 60

走讀社區 何厝村的美麗與哀愁 │ 40 懷舊時光機 防空洞內躲砲彈美食 老麵茶 │ 44 談兩塊敬獻媽祖的 匾額故事 │ 48
QUARTERLY OF KINMEN

浯島之光

文|陳秀竹 圖|陳秀竹、李秀燕提供

金門土水匠師李清海師傅在 50 年的新建和修復傳統建築的工作中,十分重 視「珍惜」二字,不僅在拆除、修復古厝或古蹟修復時,總是對建築的原件, 特別是精緻的木雕,均十分細心的將其分門別類加收集,作為揣摩先輩匠 師「手路」的技法。

珍惜與傳承 LI

人間國寶李清海

珍惜

他曾參與家廟、古厝建築的興建和修

繕工程,期間用心學習魯班公七色曲尺 法,在燕尾脊、馬背等傳統建築樣式以及 清水磚、古灰窗和砌石腳等,都打下深厚

基礎。是這樣認真的在「作中學」,為「土 水修造技術」傳承累積紮實功夫,一心把 傳承當成使命。

李清海師傅曾經被文化部列入「臺閩 匠師名冊」之中,2018 年更因為傑出「土

水修造技術」,獲頒「第三屆金門文化

獎」,他用了大半輩子的歲月,用心、努

力的搶救金門極具珍貴歷史的傳統建築,

同時在中國科技大學開課傳授傳統建築

的修復工法,希望將源自泉州「原鄉」的

專業工藝,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他曾主

持和參與金門諸多傳統建築的修復,如:

山后民俗文化村、國定古蹟瓊林宗祠群、

朱子祠和燕南書院等,並受邀擔任文化

部、金門國家公園的古蹟審查委員,還參 與了台南、金門等縣市古蹟的審查作業,

不藏私的提供許多實務建議和指導。

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

2022 年 10 月文化部文資局經過實

地考察,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嚴謹的評審 過程,長期鑽研與研究金門的學者江柏煒 教授,因為對於李清海師傅的實務與豐富 的傳統建築修復經驗,十分肯定,認為他 數十年如一日,劍及履及對傳統建築具有 很大的奉獻,經過文化部文資局實際走進 聚落檢驗李清海師傅的實作成績,李清海 於今年經文化部公告為新科人間國寶的 殊榮!

CHING HAI

李青海師傅展示古蹟修復材料。

浯島之光

獲獎的主要事蹟為其技術師承中國同安 師傅,能完整掌握土水作相關的規制及禁忌, 對於磚石牆身的砌築能力高,風格樸實沉穩, 灰漿運用亦遵循古法,恰到好處;瓦作鋪設、 脊頭圓規線條和緩圓融,翹脊曲線簡潔明快, 對金門地區傳統建築風貌維護貢獻甚大。

一條流暢的弧線

根據李清海所述,他最擅長的是「做脊」

一項,主要是指在建物的屋脊拉出一條流暢 的弧線,並在其尾端收成如「燕尾」的形狀, 展現傳承來自大陸福建同安的建築美學。「家 燕」是金門的夏候鳥,其飛翔於藍天時,展

現極美的弧形「燕尾」,與金門傳統建築正 好相互輝映!先輩從大自然觀察之後,融入 生活的美學智慧,真是高明!

李清海師傅長期觀察、實作傳統建築的 修復與興建,還有其自身苦心琢磨的好手藝, 終被文化部看見,李清海曾說:

「一間房子到底美不美?只要看屋脊就知道,其弧度 一定要順,而燕尾一定要有力。屋脊要做好,那麼屋 脊背線的弧度就要抓好,一定要看起來「順」,訣竅 則是屋頂要有一位師傅,而地面也要有一位師傅,施 作時是由下方的人來幫忙施作者確認弧度,接著再來 調整白灰的厚度。」

大廳地磚舖設的請益。 傳統建築屋脊的施作討論。
4

浯島之光

堅持的精神

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貼近李清海師

傅傳統建築的踏勘,聆聽與看見他引領土 木工程的後進,或與學者專家共同為傳統 建築修復把脈,他時而靜靜觀察,時而娓 娓道來,總是傾囊相授,一點一滴的分享, 從《魯班公七色曲尺法》說起,到燕尾脊、

馬背等傳統建築樣式以及清水磚、古灰窗和

砌石腳等,他都在磚、石之間,務實的說明 白、講清楚。

魯班又稱「公輸般」,是春秋戰國時代

的魯國人,他出生於一個世代工匠的家庭,

有高超技術,被木工行業供奉為祖師,相傳

「魯班尺」即為他的發明之一。在傳統建築 的修復工程,「魯班尺」猶如現在的手機一

般,是匠師的工具書,而李清海師傅善用、 熟用「魯班尺」,並常以此引導後進。

李清海師傅常說:

學無止境,在李清師傅的身上,映現出 他生命的活力,他用閩南語傳神的點出只有 「做中學、學中做。」並且堅持「一步一腳印」 的精神,才能成就「土水修造技術」的真功 夫。

傳承 人間國寶李清海,半世紀的努力,讓大 家看見他的土木建築「手路」功夫,進而走 進金門的傳統聚落,見證金門經典的建築和 美學智慧,那是金門的文化之光。

「土水修造工作就是『江湖一點訣,說破

不值錢』,所有技藝都要看有沒有抓到訣

竅,就算只是一個簡單小技巧,也能做得

與眾不同,甚至超越同行。」

土水修造技術與現勘。
5

在這座歷史之島,遇見時光的寶藏……

對抗著歲月的洗禮,依然堅不可摧風起金門島,歲月凝滯間
6
當期專題

在金門, 歷史建築 華麗轉身

7

前世今生

文.圖|楊揚

坐落於沙美老街旁的「張文帝洋樓」,修復工程終於完工,元

月 14 日舉行「張文帝洋樓修復工程落成暨修復特展啟用典禮」,

張文帝先生

典禮以「洋樓源深,匠藝彌新」為主題,邀請參與修復施作之傳統

匠師們出席,為大家分享張文帝洋樓修復過程的點滴。金門縣長陳

福海也親自出席,頒發感謝狀給協助修復的匠師們。

歷史建築

左圖:縣長陳福海親往現場指導。 右圖:洋樓建造人張文帝先生遺照。

當期專題

整修前的張文帝洋樓。

交融 新舊

修復沙美古洋樓 重現生機

說起這棟位於沙美的古洋樓,不得不讓人豎起大姆指稱讚,這棟能輕易抓住路 人目光的宏偉洋樓,是旅居大馬經營錫礦、橡膠園、巴士客運和加油站事業有成 的鄉僑張文帝(1897-1987)為奉養出洋打拚,晚年思念故鄉欲落葉歸根的雙親, 而跋涉萬里親自返鄉督工興建,落成後因適逢日軍侵華,張文帝考量時局動盪,放 棄返鄉養老念頭,帶著家人又返回僑居地,因此家人一天也未曾住過。

根據金門縣文化局調查,這棟在立面山頭和柱體有著繁複藻飾,周遭圍砌高 牆,出龜格局氣勢恢宏,整體表現低調奢華的大洋樓,在 1936 年至 1945 年日軍 佔領金門期間,因為新穎被日軍占據成為大本營,日本戰敗後,由國軍繼續進駐, 迄 1953 年金門爆發鼠疫,「金門鼠疫防治所」即設在洋樓內,1958 年至 1989 年再由沙美憲兵隊駐用,因此又有「憲兵隊洋樓」之稱,曾任文化部政次的陳永豐 服憲兵預官役時就曾駐紮於此,幾次來金都回去憑弔一番。國軍撤出後,1992 年 由張氏宗親借住,1994 年以後閒置下來。

9
張文帝洋樓

張文帝洋樓修復後於春節期間的活化再利用,辦理多場藝文表演活動。

洋樓命運多舛 日軍國軍都佔用過

1995 年,張文帝的二房長女張惠英回到 金門故鄉,站在當年父親一手督建的洋樓門 口,內心百感交集。張惠英說,他父親臨終

遺言,叫他們後世子孫絕不能把金門的洋樓 賣掉,因為張文帝洋樓是他為他父母而興建

的。為了紀念父親一生的心血,他們決定把洋 樓捐給縣政府,好永久保留下去。她先後寫 信給陳水在、李沃士縣長,表達捐贈的意願,

經過長時間與縣府相關單位協調,包括文化

局、財政處、地政局及金沙鎮公所,在文化

局承辦人員曾淑鈴的積極奔走,正好大地吳

心泉捐贈者吳友鏗回來,呂坤和局長託他跟

張惠英聯絡,吳友鏗一口答應相助,他曾自

己開車往返四小時前去拜會張惠英,最後在 大家努力下終於辦好土地捐贈手續,接著裝

鋼棚架保護,並進行調查研究、規劃設計。

張文帝洋樓於民國 105 年捐贈給縣府後, 金門縣文化局和文化部文資局簽約,由文化 資產局投入新臺幣 4,140 萬元的預算進行修

復,文化資產局計劃成立金門工作站,以推 動保存金門珍貴文化資產。

106 年縣府團隊下南洋探望旅外鄉親,在馬來西亞吳友鏗家 接見張惠英頒發感謝狀,感謝她的盛情。

洋樓捐給縣府 文資活化長久
10 當期專題

吳友鏗受呂局長委託不辭辛勞曾開車四小時往返協助張惠英 女士處理捐贈房產事宜。

這棟洋樓建築構造為兩層樓出龜洋樓形

式,加一層樓後落,主要結構採用承重牆擱 檁系統,外廊柱式以花崗岩柱直立,四面外 牆體則全為磚砌承重牆,輔以磚砌附壁柱。

牆體則以花崗石為下段,上段為磚砌抹灰方

式構築,外牆及內牆隔間主要皆為承重牆構 造,以鋼筋混凝土作為梁及版構造。立面山 頭飾以泥塑鴿子、雙獅,楣樑施以雕飾,正 面中央橫梁刻「1935」文樣。

引進廁池設施 金門首例

洋樓二樓右後大房有廁池設計,在八十

多年前就引入現代廁池觀念,為早期金門地 區僅見將廁池置於房間內的案例,相當特殊。

正面山牆裝飾精美,入口石柱轉角收邊大方,

前廊牆面貼馬約利卡磁磚,圖案精美華麗,

泥塑瓶狀欄杆圍合前廊,塑造舒適優雅的休

憩前廊,充分展現了金門洋樓的建築風貌特 色,具有地域獨特性之民間建築藝術價值。

洋樓修復由金門文化獎得主沈富春承接, 由於張文帝洋樓建築風格與工法具特殊性, 幾經演變亦保留諸多時代痕跡,匠師們修復

工程中秉持尊重歷史及修繕傳統,在扎實的 傳統技術下,謹慎擇用新的工法,充分展現 出傳統技藝的精湛與匠師精神復興。

春節活動多 活化現生機

為慶賀修復完工,由文化部藝文振興計 畫補助、金門縣文化局執行的張文帝洋樓工 藝與文化體驗活動也展開,活動內容包含張 文帝洋樓文化行旅(含張文帝洋樓修復工藝 解說)、文化工藝知識王積分挑戰賽、「花磚」

工藝動手做及本縣無形文化資產傀儡戲展演 等,讓參加民眾收穫良多。

外,在農曆春節期間,由金門縣文化局 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協辦的「傀儡、 洋樓小旅行—偶遇洋樓」活動也在張文帝洋 樓舉行,透過紙傀儡讓洋樓山花的獅子動起 來,透過趣味活動帶領參加民眾認識金門傳 統戲曲。為打造不同的傀儡戲饗宴,大年初 八傀儡戲將於夜間展開,坐在洋樓庭園中, 欣賞洋樓夜間景色與傀儡戲。

文化局指出,希望利用文化小旅行轉譯 文化資產的知識,串聯張文帝洋樓修復工程、 地方歷史場域導覽、傳統技藝活動、地方民 眾參與等要素,推廣闡揚地方文化特色與活 力,增進新生世代保護文化資產的觀念,以 及舊世代文化記憶之傳承,以強化金門文化 資產守護行動力。

1 號

張文帝洋樓 金門縣金沙鎮勝利路
11

的 古蹟長存

吳心泉

文.圖|國立金門大學戰地史蹟與閩南建築研究中心主任 曾逸仁

縣定古蹟大地吳心泉宅位於金沙鎮大地聚

落,民國 22 年(1933 年)竣工。傳統二落大厝

於 1929-1931 年間興建,1931-1933 年增建右 護龍及洋式疊樓,為金門僑匯建築代表之一。

建築混合了傳統及洋樓形式,包括精美的木 雕、石雕及彩瓷,以及反映時代特色的輪錢門防

禦設施,代表 1920 年代金門盛行的閩洋折衷建

築之風格,具有高度的歷史與藝術價值,於 2012

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12 當期專題

美輪美奐

大地吳心泉宅

落番傳奇 彰顯孝心

吳心泉(Goh Sim Chuan)生於清

光緒 13 年(1887 年),在二十世紀初

與兄弟一同落番至泰國及新加坡,初期 僅為苦力,後輾轉至馬來西亞馬六甲發

展,在逐漸積累資本後經營五金、木材生 意,商店取名為「金泉成(KIM CHUAN

SENG)」。隨後跨足至土木工程與建築

營造業,成立「金泉發(KIM CHUAN

FATT)」商號。擴大經營規模後,包括馬 六甲的地標性建築,如國泰大橋、國際橋, 以及填海造路等相關工程都由吳心泉的商 號所興建,而其弟吳仲坦則專心經營船運 事業,獨霸一方。兄弟倆因事業有成,被 尊稱為馬六甲的山王及海王,極具聲望。

吳心泉經商致富後,委由其二哥吳守瓢在 家鄉負責興建宅第,供母親及家人居住。

1937 年日軍佔領金門前夕,吳心泉藉由優 渥的經濟能力雇用以專船將親人接往馬六 甲,宅第則交予其他親族代管。

吳心泉兄弟胼手胝足建立事業,為金 門人出洋努力奮發的成功典範。吳心泉不 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亦熱衷社會公益並 持續關懷家鄉,曾任馬六甲延陵聯合會主 席、同安金廈會館主席,及出資興建家鄉 大地聚落的信仰中心環江宮。

1950 年吳心泉逝世後,由長子吳忠信 (1918 ∼ 2001 年)執掌家族事業,成立 「吳忠信建築有限公司」,主要承攬政府 工程,以及經營石材廠及房地產,為馬六 甲規模最為龐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吳忠信 在事業有成後,亦效法父親積極投入同安 金廈會館、馬六甲延陵聯合會、金浯江、 金門會館等團體之公益事業。

13

細心修復損壞屋瓦

紀念先祖 修復歲月刻痕

吳心泉宅在日據時期護龍曾為日軍所佔

用,後由國軍進駐作為連部使用,因年久失 修、屋瓦損壞,遂於 1984 年由吳忠信出資

新臺幣 70 萬元進行修復。護龍疊樓前方因

結構危險,改以鋼筋混凝土柱補強,建築大

體仍保留 1930 年代之原貌。宅邸多年來委

由族親吳清榮家族使用管理維護並進行修 復。

至吳心泉第四代曾孫吳友鏗因感念阿祖

落番建立家族事業之辛勞,及考量吳家後代

未來亦無可能返金生活,為能永久保存此宅,

於 2016 年在呂坤和局長說明下主動將此宅

捐予縣府,期望修復後除紀念吳心泉外並作 為公共空間使用,使之能彰顯吳心泉的孝心

及大時代的故事,且能流芳百世。

14 當期專題

吳心泉宅為兩落大厝增建右護龍,在 護龍後側採二層疊樓之作法,融合閩南傳 統建築及洋樓,呈現 1920-30 年代金門僑

匯建築的發展特色,採向上發展佈局,在 不影響原大厝雙落的特性與外觀下,將增 建的彈性空間有效發揮,擴大了民宅的空 間使用。

在興建與構造上,興建時主要聘請在 地匠司及惠安打石司傅等施做,共耗費

28,000 銀元(大洋)。建築石材除塌岫、 鏡面封堵石、螭虎腳為泉州白石外,其餘

之石磉、踏階、牆堵所需石材等均採自鄰 近的田浦海邊,由惠安匠司主導,帶領本 地工匠共同打石施作。

在立面與形式語彙上,大厝維持傳 統裝飾之木雕、石雕、泥塑、交趾陶, 塌岫與大厝身正面則有「馬約利卡」

(Majolicaa)彩瓷,疊樓之西式柱頭、線 腳,及各種泥塑、花瓶欄杆等裝飾,形塑 出洋樓之特質,並結合傳統建築的材料及 語彙,為金門民宅精美之作,展現了吳心 泉該時的財力及出洋客光宗耀祖之意圖。

15
修復團隊嚴謹地按照工法施工

捐獻縣府 代代傳承

2015 年,吳友鏗將此宅捐贈後,縣府隨即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 辦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規劃設計,確定修復與再利用的方式後發包施工,並

於 2020 年完成整體性修復。修復過程中,僅針對損壞的屋楹、屋頂及灰壁、

木作門扇與破損的地坪等更換或仿作,具有藝術價值且具特色的石構造、石 雕、木雕、彩瓷均採清理或補修,全棟依照古蹟原貌保存,採最小干預的方

式修復,恢復古厝風華。修復完竣後,金門縣文化局規劃為吳心泉紀念館及 駐縣藝術家創作展示據點,俾利充分活化再利用加入新型藝術創作共生發展, 打造東半島古蹟藝文新亮點。

16 當期專題
翻新後恢復古厝風華

吳友鏗 2005 年第一次回到金門,之後就時常 返鄉。他曾提及,「此宅捐給縣府管理維護,也是 出於延續老舊建築物的歷史空間之心,把吳家老厝 捐贈縣府活化利用,其實正是古厝最好的歸宿」。

而將古厝捐贈縣府的舉動,隨後也影響了其他鄉 僑,陸續又捐贈了沙美張文帝洋樓及古崗董允耀洋 樓,帶動了一股風潮。

2023 年 2 月,吳友鏗身為馬來西亞麻六甲金

門會館副主席,他又再度返金,致贈陳福海縣長複 刻的「金泉發」商號匾。

一棟傳統古厝,承載了吳心泉家族的文化與歷 史,見證金門出洋客艱辛落番的那一段大時代故 事。藉由吳心泉宅生命史的梳理,以及捐贈縣府後

持續再利用的保護管理措施,不僅讓吳家及金門出 洋客的故事流芳百世,此棟古蹟也能在法令保護及 縣府適當的管理下,長長久久地獲得保存。

磚瓦間的風景

大地吳心泉宅 金門縣金沙鎮大地 12 號

17

古蹟再生

2019 年大厝獲文化部評定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 維護優良古蹟。

歷史之美

文.圖|國立金門大學戰地史蹟與閩南建築研究中心主任 曾逸仁

縣定古蹟黃宣顯六路大厝位於金沙鎮後浦頭 聚落,由黃宣顯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現存 建築為六路大厝帶右護龍,格局獨特、構造材料 精美,營造技術具時代性與地方特色,見證汶浦

黃氏及黃宣顯家族在此區的發展歷史,具有特殊 的歷史、文化與藝術特色,於 2006 年指定為縣 定古蹟。

前落設中醫文化館,有創辦人卓傳銘銅像及地區書家作品。

18 當期專題

風華再現

黃宣顯六路大厝

年(1792)。此宅之興建,依據黃奕炳將軍所撰寫的村史「汶浦風華—地靈 人傑後浦頭」指出「該厝之興建,係家族人丁興旺,為彰顯家境富裕,達成宗 族聚居、共外侮的目的。」

黃宣顯家族如何發達致富興建此屋,未有足夠的史料可證,然根據在屋內 取出的古籍《回春堂草清冊》及相關資料記載,黃宣顯後代黃熙懷落番印尼, 該屋因鄰近沙美街區,地利之便,家族早年經營「回春堂中藥行」,嗣因生意 慘澹,在光緒 23 年(1906)歇業。

而黃熙懷之子黃卓善則生於光緒 17 年(1891),年輕時亦出洋謀生,後 轉赴印尼發展有所成,並於新加坡設立「恆美商行」,經營橡膠進出口及跨足 金融業,其熱心公益並關注家鄉事務,於 1971 年出資新台幣 40 萬,整修祖

厝黃宣顯六路大厝屋頂。

熱心公益
23 年(1758),卒於乾隆 57
修祖厝光耀門楣 黃宣顯為汶浦黃氏第十三世,生於清乾隆
19

為了恢復大厝具有特色的木做,匠師們花費許多心力。 整修中的黃宣顯六路大厝,格局獨特、構造精美,營造技術具時代性與地方特色。

黃宣顯六路大厝形制上為六路雙落帶左 右護龍,規模頗大,建築面積約 492 平方 公尺,前後落均為五開間,縱向有六道牆之 形制,而稱為六路大厝。增建之左護龍約於 1940 年部分倒塌,後因 1991 年鄉村整建 時拆除改建為排水溝渠,以致僅存右護龍。

在空間配置上,中軸依序為前落、深井、 後落,前廳及大廳兩側各為左右房及突歸房, 深井兩側為左右廊及東西廳,右護龍為三開 間,以深井與右突歸大規壁相鄰。前廳、大 廳左右為木作穿 鬪 式棟架,後落前側步口大 展步採落柱之做法,為金門罕見。此外,木 作左右廊、東西廳與左右突歸前保留深井之

空間,搭配乾隆年間金門在地常見的壯碩封 堵石、前落直榻受出屐做法,以及各牆規比

例極高之 烟 炙磚、斗砌甓磚等紅磚構造,加 以樸素的木作、雕刻,均可謂為金門民宅經 典之作,具有高度的建築與藝術價值。

修復納入現代化設施 持續活化

此宅 1949 年後曾由國軍駐守,拆除部 分門窗作為床板、燃料使用,前落鏡面左右 牆堵漆有「新速寔簡」四字。兩岸砲戰期間 左 攑 頭及突歸遭毀損,目前仍可於左突歸大 規壁磚牆上見到彈孔遺痕。因年久失修,又 遭砲彈擊毀屋頂,1961 年黃卓善出資修繕

屋頂,將鏡面「新速寔簡」標語、屋脊脊肚 改貼現代磁磚,2003 年產權人之一黃水噴 整修右攑頭為鐵皮屋頂,以水泥修補牆體。

黃宣顯六路大厝 2006 年指定為縣定古

蹟後,金門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推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修復規劃設計,擬 定了古蹟朝住宅及民宿經營方向修復,望能 保留最多磚、石構造,修復具特色的木作棟 架、雕刻與門窗,納入現代化設施,使之在 修復後恢復風華,持續地活化再利用。

20 當期專題

轉身中醫館 實現父親遺願

2015 年完成修復後,在兩岸執業

多年的金門籍中醫師卓播儒,為感念 父親卓傳銘曾於軍管時期在金門開設

中醫診所,懸壺濟世,為沙美民眾備 受肯定之事蹟,決定返鄉開設診所。

因緣際會之下,呂局長促成卓家

承租此棟清代曾為中藥房的古蹟,並 協助美化於 2016 年作為「卓家老舖

中醫診所」重新開張,服務項目包括 內科、婦科和傷科,以打造中醫文化 館為目標,也延續卓家世代服務鄉里 的薪火。

會想要回來故鄉開中醫館,是有原由的, 我想要實現我父親最後的遺願。
21
從主體結構到細部裝飾,都需要眾人合力完成。

縣長陳福海特別前往修復後的黃宣顯六路大厝,了解活化情形並與卓播儒夫婦及中醫師生合影。

卓播儒提及,在這樣的理念與使命下,黃 宣顯六路大厝經由與夫人兼營運長之黃澄潔共

同規劃下,將原先預定修復為民宿的古蹟,轉 為中醫診所。診所空間包括候診室、診療間、 掛號室、藥房以及醫師住房,並於前廳、大廳

及前落右突歸房安排了古蹟修復過程、卓家老 舖中醫診所解說展版及故事影片。

診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管 理維護辦法》,遵從政府輔導,修復後完成管 理維護計畫,不僅讓黃宣顯六路大厝成為金門 首棟民間經營、再利用為營業使用之古蹟,且 在團隊盡心推動下,落實了古蹟日常保養、 定期維修工作。因古蹟的管理維護完善,獲得 2020 年文化部「管理維護優良古蹟」之榮譽。

陳縣長與呂局長陪同卓播儒家人。 卓家中醫開幕,縣長陳福海特別蒞臨剪綵祝賀。
22 當期專題

中醫診所開設於縣定古蹟內,為金門樹 立了古蹟活化、再生的最佳案例。此棟建於 清乾隆年間的古宅,其空間格局、構造材料 與陳設,均保有閩南傳統建築之古風,修復 後作為中醫診所,不僅展現古蹟的歷史與文 化,其空間氛圍也恰能呼應中醫的質樸特色。

卓播儒謹記祖訓,回饋鄉梓,結合中醫 懸壺濟世、為民服務的初衷,在此棟古蹟中 落實其理念。

縣定古蹟黃宣顯六路大厝,修復時整舊 如舊,保存閩南建築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在 如此機緣與契機下,再利用為現代化中醫診 所。此棟古厝質樸如初、管理良善獲獎,可 謂是古蹟再生之典範。

黃宣顯六路大厝
金門縣金沙鎮后浦頭 3 號 華麗轉身成為中藥老舖,延續古厝生命,陳縣長關心卓家中醫老舖營運狀況。 卓家中醫老舖,位於沙美黃宣顯六路大厝帶右護龍。
23
醫學無止境,能術德並重,切記為醫者應本 有人無我之精神。始稱為醫。
24 職人藝象

金門第一家國產羊肉來了

咩咩!

碧山風車畜牧場的故事

文|林麗寬 圖|林麗寬、碧山風車畜牧場

藍幕白雲綠原野 羊雞鴨群漫地飛 亮白風車擎天立 牧場風光旖旎窺

這座採人道飼養,並致力打造無毒生態 環境,與自然共存新穎畜養方式的畜牧場, 就坐落在金門縣金沙鎮的碧山村,由陳弘銘 和洪銘志(阿喵)兩位同是 1987 年出生的 新青農所創建。

適合金門氣候的優質羊種

「我們的羊種叫努比亞,耳朵長,超過 下巴。」健談豁達的洪銘志(阿喵)在宛如

東南亞國家高腳屋型態的高床種羊室裡照顧 著羊隻。

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農業主 題館 – 台灣山羊網站介紹:努比亞正式名稱

為英國努比亞(Anglo-Nubian)。由英國 本土的乳用山羊,與北非努比亞(Nubian) 地區的 Zaraibi 及印度地區的 Jamnapari, 具有鼻樑凸起及耳朵長而下垂等外型特徵的 熱帶羊種雜交育成。努比亞最大的特徵是承 襲自熱帶羊種的鷹鉤鼻或稱羅馬鼻(Roman face)與長而下垂的雙耳,貼緊臉頰之耳長 超過鼻尖 2.5 公分左右。努比亞沒有固定的

毛色,但以褐色系最為普遍。

努比亞的體型高大,毛短光滑,繁殖性能 良好,產子率比其他乳羊品種高,有生產多胞 胎的趨勢,因含有熱帶羊種血緣,母羊體高 76 公分以上,體重 62 公斤以上;種公羊體高 81 公分以上,體重 100 公斤以上,是屬於大 型的乳肉兼用品種。也因為還有熱帶羊種的血 統,所以適合台灣的氣候環境飼養。

「我們牧場採高床或低床方式,乾溼分 離。早期用木條鋪設,現改用鐵網鋪陳。羊屎 曬乾發酵可當有機肥料,循環利用,還可販售, 每袋 100 元,既環保又有收益,純收越南勞 工的工本費而已,若要自己挖取一律免費。」

談及高床式羊圈,洪銘志侃侃不休。

種公(即公羊)血統需求純正,但都帶有 羊臊味,只要閹割四至五個月後,即可徹底去 除羊臊味變成美味可口的肉羊。該牧場提供羊 群吃高粱桿加酒糟,也種牧草,營養高超,可 讓羊兒自己反芻。下午 3 時半左右,又將所 有牲畜全數放出,讓羊群、雞鴨鵝任地奔走吃 草,天黑時再自動歸回,如此半牧半畜放養的 肉質,特別 Q 彈鮮甜爽口。一般山羊養大需 費時 3 年之久,努比亞羊則只要一年半時間。

25

QUEMOY WINDMAILLANIMAL

友好自然放牧 結合碧山風情

離開種羊區後,驅車來到大牧區,但見藍天白雲綠地映襯下,兩 架金門獨一無二的潔白風車迎面矗天而立,牧場負責人陳弘銘正細心 溫婉地照拂著羊群,一陣酒糟加高粱桿和清澈美水伺候後,竟將所有 牲畜釋放出來,霎時,雞鴨鵝哦哦啼,大群羊咩咩叫,狂奔而出,有 些羊兒還不怕生地繞身舔觸。不遠處,還見三三兩兩孔雀嬉遊鳴叫, 好一幅怡然自得的田野多重唱,真壯觀!真懾人!

「採行友好自然的放牧方式,以地方創生、共享經濟的概念,結 合碧山特色與人文風情,發展出另類獨特美景加友善加放牧的養羊技 巧。」憨厚樸實,在旁默默勤奮工作的牧場負責人陳弘銘,對於畜養 羊群,他款款道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番看法與理念。

大學畢業後,陳弘銘曾遠赴澳洲,接受三年打工遊學自然畜養放 牧的歷練,及從牧場到屠宰場到加工廠到進出口關係行業的一貫作業 洗禮;又有自長輩手中幫忙操持牲畜養牧的親身經驗,舉凡牧場內的 所有畜養事務全賴陳弘銘悉心打點,不但井井有條,規模還日漸龐大, 而且準備開拓新的市場。

優質羊肉產品 深獲市場好評

由於放牧飼養的山羊,身體結實健康,肉質含有較高的 O-mega 3,不但能改善體內發炎狀態,現宰更具絕對的鮮度,是冬令進補的最 佳聖品。因此,「碧山風車牧場」在日見規模之餘,開始以閹公山羊 為主,著手美味羊肉爐的開發。閹公山羊肉不僅無羶腥味,飼養期達 12-18 個月,充足的活動空間,肉質及油花分布恰到好處,羊肉鮮嫩, 更帶有淡淡的酒糟香。

26 職人藝象

WINDMAILLANIMAL FARM

2022 年首次與「雅芳羊肉爐」做產業技術合作,研 發出專屬的「冷凍金門酒糟羊肉爐」,高溫處理後的真空

包裝,安全衛生好保存,並先後在全國各地的市集試水溫, 頗受老饕喜愛和好評。

目前,碧山風車畜牧場設立於金門金沙鎮光前里太武

社區 92 號之「羊成林企業社」所屬的國產羊肉專賣店,

已於 2022 年 11 月 1 日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中

華民國養羊協會」認證本土、新鮮、優質的金門第一家國

產羊肉,也順利成為國內第六十八間獲得國產羊肉認證的 業者。此項榮耀對成立近七年的「碧山風車畜牧場」總算

苦盡甘來,實至名歸,也是農牧家族子弟陳弘銘在遠赴澳 洲打工遊學時,浮現出大規模畜養經營念想的體現。

大學同窗創業 共築金澎青年合作佳話

陳弘銘是土生土長的金門碧山人,洪銘志是道地的澎

湖人,兩個離島青年如何碰撞結緣?又如何激起共創「碧 山風車畜牧場」的人生歷程呢?

「我們是大學同學!」原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是兩位

青農就讀的大學,四年大學的同窗切磋情誼,非但繫聯彼 此的相知相惜,更繫聯彼此的同甘共苦。

「讀大學時,我常隨弘銘到當時居住台灣北部的陳爺 爺家玩,陳爺爺一家人對我很好。」開朗樂觀的洪銘志談

起歷歷往事,宛如昨日般清晰難忘。也因此機緣,復加陳 洪兩人的畜牧理念契合,終於促成這樁金澎青年合作創業 的契機。

品質優良的羊肉是製作羊肉爐的絕佳食材。

風車牧場—金門碧山 金門縣金沙鎮碧山 402 號

27
28 職人藝象

原民共織 古崗有夢

斜坡客棧民族風

文|蔡亦菱 圖|蔡亦菱、陳秀竹、斜坡客棧

「斜坡客棧」是一間位於金門大古崗山坡

上,傳統閩南建築—三蓋廊的古厝民宿,民宿 主人是一位台灣排灣族青年 Wuliu Daljaleq

(鐘仁杰),從 2021 年 10 月 15 日開始經營, 展開一趟台灣原住民在金門古厝的築夢之旅。

尋厝趣

一棟古厝和一位台灣原住民,讓人好奇

如何碰撞出火花,留住年輕的心?怎麼選擇 在金門這塊小島停駐呢?原來是從他進入金

門大學建築系的求學,開啟了這個新旅程, 藉由熱愛建築,而產生和古厝結緣的夢想, 於是在學習過程,實地了解金門讓人著迷的 閩南建築,從磚石、木雕到燕尾、馬背,處 處都藏著文化的圖騰,終於讓他下定決心, 要把在地建築文化,透過古厝民宿的經營, 傳播與分享更多的人,讓大家走進傳統古厝, 愛上閩南文化。

驚艷古崗

民宿坐落在大古崗 72 號。站在民宿門 口,民宿主人分享這裡曾是駐軍時期的小吃

店。隔壁不遠就是僑匯興學而創立的「古崗 學校」,董允耀及董光得洋樓也在一步之遙, 往社區中心方向走去,還留著駐軍時期的撞 球店,民宅外觀可看出寫著「復興」店名, 經營「撞球室、什貨店」的字樣,再往前走 一段路,可見幾間閩南建築風貌,上頭豐富 的花磚彩繪,讓人驚豔!

古厝位於依山傍水的丘陵地,民宿主人 說,古崗讓他有了家的感覺,於是排灣族青 年開始在古崗展開一趟「築夢之旅」。以排 灣詞彙 kivala 命名,意思是串門子、拜訪, 也是民宿主人希望透過古厝空間與金門在地 居民及來拜訪金門的旅客,可以多多走動、 多來聊天的初衷。

在閩南古厝邀你來串門子
29

KIVALA HOSTEL

台灣原住民與金門閩南文化的碰撞

民宿主人除了本身建築的專業知識,常給予遊客回饋外, 同時透過攝影傳達,在不同的閩南建築地景和戰地風貌間,穿 上排灣族及阿美族服飾拍照,讓更多人看見金門;其次設計編 織場域,邀請旅客體驗原民編織文化、舉辦移居者分享講座和 邀請原住民身分的藝術創作者,在閩南古厝居住觀察,進而產 生更多對話的可能,並且創作更多的藝術作品。

關於攝影的呈現,從原民文化藝術養分著手,推砌、爬梳 自身感受,將原鄉色塊飽滿的服裝圖騰,與金門古蹟戰火的凹 陷疤痕,帶來視覺噴發的異文化火花。是一種從原民文化出發, 重新透過金門地物、地景,導引一個文化的記憶、聯想可能, 產生充滿符號的創意。

關於共織計畫的發想,希望以原民編織技藝文化,展開對 話。民宿主人赴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學習完整泰雅、排灣織布 課程傳統編織課程,客廳擺有一幅金門地圖創作外,放在民宿 門口的十字繡招牌,可見其用心。

仁杰邀請遊客體驗編織,透過指尖拉扯織線,編排圖形也 整理腦海思緒之間,能開始更多邊聊天、邊分享的對話模式。

例如舉辦移居者串連講座,讓大家想想,可以為金門這塊 土地做些什麼?先從聊聊大家為何來到金門開始?藉由各自的 在地觀察,分享多元的觀點,也帶動古崗社區活動的多元可能, 能夠翻攪參與者的思緒,在古厝的燕尾、馬背間,天井磚坪邊, 古厝的默默聆聽,像是一位古老的智者,我們像是一群好奇的 孩子們,正挖掘著前來古崗聚會的故事,悄悄開始萌芽。

30 職人藝象

民宿主人曾參與「2022 金門海洋藝術

季」共創計畫,其中創作者范承宗作品—〈舟 核間:形二〉,展品擺放在古厝梁柱間,讓 前來的旅客了解,不同元素的藝術之美,藉

由共創合作,推廣藝術,讓古厝創造更多新 活力。

築夢

仁杰從推廣原民編織文化開始,推開織

布機,選取不同顏色的織線,是一種原民藝

術語言的對話可能,開啟個人與個人間,個

人與群體間,群體與群體間的多元互動,為

前來古崗斜坡客棧的旅客,放置各種素材, 可以隨意在古厝撿拾,如古厝側門的石磨。

一樣藏有故事,或是在古厝天井的閒聊, 抬頭看看〈舟核〉的創作,正訴說著遠方的 記憶,而屬於我們各自的故事,也慢慢開始 編織,在大古崗山坡上。

斜坡客棧

金門縣金城鎮古城里大古崗 72 號

31
原民圖騰也可以成為金門意象之一

112年文學

文.圖|楊彧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這是想像中的三月江南景象。

在金門三月則是豆梨花盛開的季節,而結 合詩歌、文學、音樂、書法、植物等活動 的藝文盛會「2023 文學金門豆梨季」系

列活動,3 月 18 及 19 兩日陸續登場。

隆重登場

32 藝文現場

112 年文學豆梨季 3 月 18 日上午在浯

江書院舉行,下午則移師烈嶼文化館。文化

局長呂坤和特別借此機會公開表揚《金門文

藝》創辦人陳長慶及資助復刊的《金門文 藝》發行人李台山兩人對金門文壇及薪火相

傳的貢獻,讓整場紀念活動更加溫馨,現場

由林務所贊助豆梨樹苗,讓與會貴賓領回栽

種,以圓吳承明先生的豆梨大夢。

文學豆梨 築夢踏實

呂坤和強調,金門文化的推動不應只有 文化局在往前跑,而是要大家一起來。他在

介紹金門歷史演進的同時,指出金門祖先早 期落番到東南亞,每個故事寫不完。文學金 門豆梨季當年在他的任內辦理,期待文學與

豆梨的美麗邂逅,能持續不輟,推廣金門的 文化資產成為文化觀光亮點,旅遊金門難忘 的一頁。

為追念旅台縣籍詩人吳承明生前以詩 以行動對家鄉投入的關愛及復育豆梨成為 金門遍島開滿豆梨花的大夢,由文化局擔 任指導單位、「金門旅外藝文學會」發起 主辦,林務所協辦及眾人熱情參與下,自 105 年起至 107 年連續三年舉辦的「文學

金門豆梨祭」,不僅讓詩歌文學以貼近生 活的形式融入大眾視野,也帶動鄉親種植 豆梨與觀賞豆梨花的雅趣。

三年來,在「文學金門豆梨季」活動 的推廣下,每到了春天繁花盛開時,金門 鄉親及攝影愛好人士都會將鏡頭對準豆梨 樹,拍下金門各個角落的豆梨花再上傳平 台分享,引發不少網友互動討論。清新脫 俗的小白花隱隱展露的美感,讓更多人看 見了金門另一種別具風味的勝景。

33
文學豆梨首度跨海到小金以擴大影響力。

呂坤和局長表揚金門文藝季刊發行人李台山的貢獻。

紀念詩人 推廣文化觀光

因疫情及其他因素,自 108 年停辦,期

間陸續接到不少民眾關切電話,也接獲許多 建言,希望金門在保存傳統文化之餘,能將 「豆梨祭」轉為「豆梨季」,並將每年三月

定為「豆梨節」,持續推廣文學講座,及落

實文化觀光。後經各界藝文人士及民眾的支 持下,由文化局提供部分補助,於 111 年 3 月 19 日得以成功復辦,並將活動名稱正式改 為「文學金門豆梨季」。

18 日上午的活動,首先由金沙國中古箏 社演奏「梨花笑」和「四月望雨」曲目,再 由金門高中學生朗誦鄭愁予大師的詩歌「飲 酒金門行」,之後由生聲藝術表演團隊由小 提琴董浩雲、鋼琴李宣萱、人聲李卓恩、李 欣霓以音樂和詩歌朗誦吳承明作品「落日與 煙」,以及牧羊女作品「豆梨吟」獲得滿堂 彩,現場來賓包括盧翠芳、陳妙玲、吳鈞堯、 許能麗等人上台朗誦詩,以詩和歌串連全場。

下午則移師小金門文化館,活動有上岐 國小擊鼓表演、群聲南樂社南音演奏,同時 有書法大師孫國粹、陳安全、洪松柏等人的 現場揮毫,別有一番風味。與會貴賓除文化 局長呂坤和和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地 方文史人士林馬騰等人外,現場策畫由洪玉

芬負責,她 91 歲的父親洪天映還精神抖擻, 協助招呼客人,穿梭其間,父女同心也讓人 看了十分溫馨,上下午的活動也順利圓滿達 成。

生聲藝術表演團隊由董浩雲、李宣萱、李卓恩、李欣霓以 音樂和詩歌獻唱。

呂坤和局長表揚金門文藝創刊人陳長慶的貢獻。
34 藝文現場

112年文學豆梨季在浯江書院

四場講座 讓豆梨馨香沁人心

19 日則舉辦影視、散文、新詩、小說四 堂講座,率先登場的是爆紅台劇《俗女養成

記》導演陳長綸的影視創作課,他以編劇、 導演、製作人三重身分,分享「俗女怎麼俗 女了!幕後解密」,引領學員了解一部影視

劇的完成。第二堂散文講座,由作家石曉楓 擔任主講人,講題為「太陽底下有沒有新鮮 事?談現代散文的創作」。第三堂新詩講座, 主講人為李進文,他以講題「詩想課:寫詩 和讀詩的自由」,解構詩的奔放想像及賞析。

最後一堂小說講座,則邀請耕莘寫作班課程 編排暨講師的凌明玉擔任主講人。

就誠如吳鈞堯引言所稱:「文學不能只有 往後看,更要有前瞻性、向上昇華,種一株文 學豆梨,期待大家的努力和營造,讓文學傳播 力和豆梨花香,兩者共同成就金門島嶼。大家 也不要只看豆梨花外在花蕾,也要有藝文的心 靈滋潤,讓養份長駐心中。」

35
36 藝文現場

2023金門元宵燈節

越夜越美麗燈會

文.圖|楊彧

2023 金門元宵燈節於 2 月 3 日至 2 月 12 日回歸後浦小鎮舉辦,元宵節當天晚間七時起,在總 兵署前廣場舉辦點燈開幕儀式,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主持,現場募集了 20 攤金門在 地特色美食、文創攤位進駐,還有歡樂雜耍、花式折氣球,在假日的晚間吸引爸媽帶著孩子同遊。 元宵主燈突破傳統 7公尺熱氣球養眼

今年主燈是一座高達 7 公尺的熱氣球,

球體燈片是特別向民眾徵件而來的金門美景 照片,寓意著帶領民眾起飛,航向新旅程,

乘風追逐的同時又能飽覽金門美景,因此吸 引無數參觀民眾爭相打卡拍照。

此外,還有由國寶級燈藝師陳祖榮老師

所製作的「麒麟獻瑞」傳統花燈,及「幸福 起點」的可愛玉兔群;浯江書院內的「乞龜」

燈組,以及參與花燈研習的學生們精心作品

「瑞兔呈祥」組合;民權路安全島上魔幻的 「吉兔迎新春」、西門外武廟科幻「祈願樹」, 南門白鷺鷥翩翩的「吉光耀動」以及東門代 天府「粉樂園」、金門商會的「福祿、鹿壽」、 邱良功古厝前的「南瓜馬車」,以精彩燈組 串連著後浦街道,讓大家邊逛邊拍。

副縣長李文良指出,今年,隨著疫情逐 漸解封,大家生活慢慢恢復正常,金門元宵

燈節回歸久違的後浦小鎮舉辦,讓後浦的夜晚 再次充滿光與熱情。他非常感謝金門縣文化局 的用心,以及金城鎮公所與縣政府各相關單位 密切合作,讓今年的燈會能突破各種限制,以 「街角藝術」的方式呈現各式彩燈創作,讓民 眾夜遊後浦小鎮的同時,還可感受傳統花燈與 新式燈光藝術交織成的視覺饗宴。

37

主燈照片向民眾徵件而來。

火樹銀花璀燦生輝 視覺最佳饗宴

李文良表示,今年以高達 7 公尺的熱氣球作為主燈,寓意是帶領大 家起飛、展開新的旅程,更希望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能一掃疫情陰霾,揚 眉「兔」氣、鴻「兔」大展!他更歡迎遊客來到金門,一起體會金門的 美好。在點燈儀式後,大家從總兵署出發,走到模範街、金門商業會、 東門代天府、南門天后宮、西門外武廟、北門北鎮廟、邱良功古厝、民 權路安全島,以及浯江書院,到處都可看到精采燦爛的燈組,讓整個後 浦小鎮洋溢著幸福的感受。

金門元宵燈節,燈會融入街角藝術裝置,讓民眾夜間漫遊後浦小鎮 的同時,還可感受傳統花燈與繽紛 LED 燈交織成的幻彩視覺饗宴。文 化局自去年底聖誕節開始,就陸續在金城城區布置燈光藝術,引領節慶 氛圍。因今年為癸卯兔年,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大展鴻「兔」,因此 以高達 7 公尺的熱氣球作為主燈,球體燈片是特別向民眾徵件而來的金 門美景照片,寓意著帶領民眾起飛,航向新旅程,乘風追逐的同時又能 飽覽金門美景!

38 藝文現場

裝置藝術精彩燈組 串連後浦小鎮

元宵燈節活動最高潮是在當天晚上 7 時舉行的點燈儀式,並推出熱鬧

滾滾的天震堂醒獅表演、精采絕倫的炫光舞以及活力四射的 Candy Girls

熱歌勁舞,以及闔家同歡的猜燈謎活動,讓到場民眾一起來鬧元宵!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悠久的金門元宵燈節已成為海峽兩岸知名民俗節

慶,歷屆金門書展主辦方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也主動提出贊助本次元宵燈

節,特別在 2 月 4 日、2 月 5 日早上 9 時至 21 時在浯江書院,舉辦「書

香兩岸迎新春」活動,現場展出中華傳統文化簡體書,並於 2 月 5 日 14 時、

15 時舉行 2 場兒童「剪唐詩」活動,邀請已在「藝起金門」臉書粉絲頁 報名的小朋友從剪紙活動中認識唐詩文化意象。

文化局表示,今年燈節布置以癸卯年兔寶寶為主角,從點、線、面串 聯後浦街區,並以「街角藝術」的方式,讓後浦的巷弄融入光的元素,展 示各種燈光藝術,創造出許多驚喜。

由於今年春節假期長達 10 日,為讓返鄉遊子能同歡慶迎新春,文化 局特別於大年初一開始至初八日,每晚 18 時至 22 時進行 2023 金門元

宵燈節試點燈,讓鄉親遊子都能感染這份燈節的喜悅。

總兵署玉兔群陪你一起鬧元宵。

39

HECUO 何厝村

的美麗與哀愁

文.圖|草地郎

週日上午九時走進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當時正在舉

的向心力。

何厝村莊內供奉兩尊風獅爺,這尊尤為喜氣。

前一天聯絡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文思, 他說,「我不太會說話,我們社區都由總幹事王秀 菊在負責,她比較會講,也有行動力,你直接找她 就好。」於是約好隔天一早的專訪。

辦水獺保護宣導活動,只見近 20 名 50 至 60 歲以
上的中年婦人,正聚精會神在觀看影片,輔導人員 一旁解說,大家參與感十足,也感受到對社區協會
走讀社區 40

社區經營年輕化 中央補助人力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秀菊於金門 高中畢業後,考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化學工 程與生物科技系,因為不感興趣就休學,後

來大哥安排她去空大商學系上課,她還是沒 有興趣,唸了兩年又休學,她喜歡的是手工 藝方面的創作,後來在桃園義美食品廠工作

了 10 年,82 年到南山人壽做保險到區經理

才退下來,106 年返金,隔年接下社區發展 協會總幹事一職。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 103 年,首任 理事長是吳明雄,第二任理事長王文思,目

前連任第二屆,王秀菊說,理監事都年輕化,

事業也做得很好,是協會最大的助力,她已 經做了五年多總幹事,又因車禍受傷不良於 行,所以培養傳承很重要。

她最得意的是,經過多年努力,向勞動

部申請到一名多元就業專案管理人叢祥威, 向衛福部申請到一名健康營造中心專案助理 吳筱涵,也就是拿中央的錢來幫社區做事,

目前她還在努力向中央水保局申請人力做農 地整治,希望幫助何厝荒廢的農地復耕。

何厝村在太武山騎馬嶺西北麓前,古為 十七都最南落。村中有一低陷帶,散布七口 池塘,民間稱之七星池。村中家屋除少數民 宅及保安宮外,一般均順地勢,或西南、或 西北、或東北朝向池沼區,因何氏為村中大 宗,故作何厝。以地處古官路與古渡口之水 陸交通要衝,促成何古街之崛起;據民藝家 陳為仕稱,該街市開市之早或較沙尾街為先, 後因鄰近之渡口淤塞,致其商業式微,終成 今日面貌。因地理位置及商業機能之影響, 發展成多姓雜居之地,現居者有何、王、陳、 蔡、吳、馬、詹、張等姓,以王、陳姓為大宗, 目前全村人口有 80 戶,約 300 多人。

何厝原居交通要衝 古渡口淤塞而式微

何厝村水源豐富,自古為金沙地區有名 的各類蔬菜地,水井多也是特色,僅村內就 有 58 口。民國 30 年代末至 40 年代初期,

村中釀酒業發達,以釀製地瓜酒為主,有吳

41
社區的靈魂人物王秀菊和叢祥威。

村莊中心有七口水塘, 成為何厝早年農作的灌溉本錢。

水潘及王天九經營的兩家酒坊,就是利用村中 盛產的地瓜及優良地下水質。村莊中心點的七 口水塘也成為居民賴以為生的所需,目前因有 水獺出沒七星池,所以有關單位架設監視系統

長期觀察,也宣導居民如何保護水獺。

民國 45 ∼ 60 年間,村中聞人陳為仕創組

「麗英歌劇團」,聘請台灣師傅常於節慶巡迴 各地表演,民間習稱「何厝戲仔」,後因財力 不堪負荷而告解散。陳為仕後來潛心民俗技藝

之研究,組訓「復興鑼鼓隊」,目前多所國中、 小學校、禮聘陳師傅傳授其絕藝,他不吝傾囊 相援,因為傑出表現獲頒第七屆金門文化獎得 獎人。

王秀菊表示,她在臺灣曾參與社規師上課 超過 300 小時,社區營造 450 小時,她當總幹 事第一年推社區成長教室,教大家做手工藝; 第二年主推文化技藝傳承,如向陳為仕師傅學 鑼鼓陣;第三年則推節慶飲食;第四年則推社 區小旅行,向觀光客或戶外教學學生推銷該社 區。

打造蕃薯故事館 再創地瓜酒傳奇

今年何厝社區發展協會向文化部申請到 8 萬元補助,向衛福部也申請到 8 萬補助,

向勞動部申請到 148 萬元補助,希望能打造 優質的環境,能永續經營下去,他們選定地 瓜做為推廣主角,經營「蕃薯故事館商店」, 產品有蕃薯餅、地瓜酥、土仁粿、安簽、地 瓜酒香腸、地瓜酒鹹豬肉、蕃薯風味餐等, 希望今年營利能達到預期的 40 萬元。

其中尤其針對地瓜酒寄以厚望,何厝本 來就有兩家地瓜酒酒坊,他們以何厝生產的 金門 57 號地瓜,委託桃園蘆竹一家酒廠試 釀地瓜酒,目前已經成功出酒,正準備運回 來試著推廣。

「細漢的夢是一區番薯園,有春天也有 風霜,番薯的心是這呢軟,愈艱苦愈鰲生存, 故鄉的情是一滴番薯乳,尚難洗啊尚久長, 番薯的根是這呢深,愈掘愈大貫尚好種。

42 走讀社區

社區請陳為仕傳授鑼鼓以傳承民俗技藝。

社區居民正專心聽如何保護水獺的宣導。

感情埋土下,孤單青春沒人問,夢鄉穿砲彈,滿山的番薯藤切 勿會斷。阮是吃番薯大漢的金門子,黃種白仁心赤赤,咱是靠番薯 生活來疼生命,著愛一代代傳過一代聽。」這首〈番薯情〉是金門 音樂才子李子恆受金門縣政府盛情邀請,專門為「金門地區 88 年度 文藝季 - 烽火歲月番薯情」所創作的主題曲。

就像這首動人的歌曲一樣,何厝社區也有他們自己的蕃薯情, 他們希望靠蕃薯(地瓜)能幫這一代的住民,重新打造屬於他們的 蕃薯情。

43

老麵茶

文.圖|莫宸

經歷過戰爭的古寧頭北山振威第旁,面向北

山古洋樓的左邊就可以看見明顯的「老麵茶」

帆布招牌,65 歲的陳換治女士在先生的「佳 新理髮店」旁車庫用木板裝飾牆面,開起一

間老麵茶店舖,吸引舊雨新知聞香而來。

躲防空洞麵茶充饑 熬過挨餓時光

陳換治 3 名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已不 需再為家計操煩,她打趣說:「開設這間 店純粹是興趣,想與大家分享麵茶的好滋 味,打發時間之餘,還可結交朋友,一起 分享這份金門人的老味道。」

兩岸冷戰對峙時期,每逢「單打雙停」 的日子,她利用沒有砲擊的雙日下田種菜 砍柴,單號則提心吊膽擔憂對岸砲彈呼嘯 襲來,一聽到砲聲響,就拿著熱水瓶及麵 茶往防空洞衝,老百姓躲防空洞有時一等 就是一天一夜,如果沒有麵茶,不知道要 怎樣才能熬過挨餓的時光。

嫁給居住在古寧頭的先生是理髮師傅, 當時金門有十萬大兵,她平時都要在理髮 店幫忙,偶爾親友訂購麵茶會利用晚上空 閒炒製。不過,麵茶過去是苦難日子保命 的充飢聖品,如今卻成了懷舊的庶民美食。

家住古寧頭北山陳換治開老麵茶店分享兒時記憶的麵茶 美味。

44 懷舊時光機

古樸傳統的八仙桌和長條木椅,像武俠影片客棧場景的感覺。

麵茶源自中國北方的傳統小吃,由於材 料簡單易尋,吃起來又香甜可口,因此在早 期農村缺乏物資,成為金門人嘴饞時最喜愛 的零食。麵茶主要用麵粉拌炒蔥頭酥及豬油 等製成,性質偏熱,從前是產婦坐月子時果 腹的飲品,一些嬰孩離乳時,家長也會讓孩 子飲用。

此外,它也是天氣寒冷時的驅寒聖品。

麵茶濃稠糊狀,吃起來口感順滑香甜,尤其 是吃進口中時,濃郁的油蔥香味四溢,具飽 足感,因此也可作為早餐、點心或宵夜食用, 不僅可以用沖泡方式飲用,許多人也會直接 勺來吃。

天冷時麵茶滑入喉頭的那一刻,頓時寒氣全消,有一 股暖流在身體竄燒。

金門麵茶古法炒製 厚工費時銅板美食 陳換治到現在仍堅持用以前的大鍋灶, 她說這樣味道才會對!要炒出一份傳統的麵 茶可一點也不簡單,食材的黃金比例及拌炒 的火候最重要。炒麵茶前要先把麵粉過篩, 用小火拌炒到金黃色,為了不讓麵粉燒焦, 就得不停的翻攪,光是這一道工法就需耗時 一個鐘頭,然後再用篩網把結塊的顆粒篩掉, 最後加入砂糖及事先熬煮好的紅蔥豬油,再 拌炒半小時,香噴噴的傳統「炒麵茶」才大 功告成。把炒好的麵茶放在擁有 200 多年歷 史的大陶缸裡,放涼後再分裝。

45

懷舊時光機

所有原料都取自在地、取自天然,陳

換治和丈夫運用多年的務農經驗,把地瓜

和芋頭種出甜度更高,口感更綿密,其他

愛玉、仙草、桑葚等也都是純手工自製的 配料,吃得到真材實料,希望能呈現最在 地、健康的食材給客人們。

冷冷的天氣,沖泡一碗麵茶,當麵茶

滑入喉頭的那一刻,頓時寒氣全消,有一

股暖流在身體竄燒,回味著童年時光,互 相分享喜悅和幸福的心情。特別開發以地 瓜、芋頭、紅豆組合而成「三鍋潤」,是

老麵茶冬季養生飲品,地瓜和芋頭都是益 腎,搭配紅豆的養心、補血,結合成冬季 豪華養生飲品。

夏季以剉冰加上麵茶融合在一起,甜 而不膩的滋味值得細細品嚐,限定版的桑 葚更是必加配料,桑葚好吃的關鍵也是陳 換治丈夫將桑葚味道偏酸的品種,改良種 出有甜味,且酸甜感明顯又更大顆,加上 陳換治巧工熬煮數小時,保留了碩大顆粒, 酸酸甜甜的果醬混合黑糖一起享用,口感 紮實,還吃得到果粒。

想多吃不同的配料也可以每種加購價 10 元添加,傳統老味道的麵茶和冰品也是 很搭配的消暑美食聖品,原來麵茶不是只 能趁熱喝,加入冰品也很特別滋味。

將記憶中復古老麵茶味道與冰品融合,冰品瞬間變得又香又有 特色。

陳換治夫婦自種地瓜和芋頭保證食材品質。
46

布置簡約復古風 傳承麵茶好味道

門口有著可愛的老麵茶招牌,很小巧卻 又很吸睛。店裡頭的座位不多,但相當復古, 古樸傳統的八仙桌和長條木椅,像武俠影片 客棧場景,以前農家也是這種椅子,堅固耐 用且搬運很方便,可隨時依客人多寡併桌調 配座位。

在這裡可以找到許多復古的老玩意兒, 像是牆上掛著古早水勺、軍用水壺及鱟標本、

老兵召集令海報、戰地政務時期國民生活須 知宣導,再擺上黑膠唱片、古老碗櫥、縫紉

機、茶壺等物件,充滿懷舊氛圍,就像是走 進復古的櫥窗記憶中。

老闆娘說之前被颱風吹垮的屋簷,是 兒子跟她一起用紙傘及稻草做了改造,牆 面並栽種綠色植物,使整間店佈置充滿綠 意,看得出到處都用盡巧思。

一年四季,不論是夏季來碗透心涼的 老麵茶冰,或是冬天熱呼呼暖進你心的三 鍋潤抗寒聖品,老麵茶皆適合來品嚐最道 地的金門味,將記憶中復古老麵茶味道與 冰品融合,冰品瞬間變得又香又有特色。 現在老麵茶也包裝成伴手禮,透過網路電 商幫忙宅配到家,帶來更多客人和旅外遊 子方便購買,隨時想到都能來一碗家鄉味 的老麵茶解饞。

47
麵茶和地瓜、芋頭、紅豆組合而成「三鍋潤」是冬季養生飲品。

懷舊時光機

文.圖|楊威廉

金門東半島料羅順濟宮是金門最古老的媽祖 宮,迄今有 800 年以上歷史。鄭成功於明永

曆 16 年 (1661) 媽祖生日祭旗後,率兵員

25,000 人,軍艦 400 艘,自金門料羅出發, 恭請伍德宮蘇王爺及眾神登船護佑,東渡海 峽拿下澎湖,進入台南鹿耳門港,據稱得媽 祖神助,水漲丈餘,大軍順利登岸,驅逐荷 蘭人,光復台灣。

雙忠廟內懸掛王得祿贈送「靈昭海表」匾額。

金門西半島湖下有天后宮,宮址在村 前東南隅海濱,即現址金門大橋湖下端附 近,創建年代不可考,昔時香火鼎盛,凡 大小帆船渡輪行經宮前海面,都會先靠岸 蒞廟膜拜,祈禱風平浪靜,行舟安全。相 傳鄭成功佔據金門對抗清廷時,屢次開征 出航前,必至湖下天后宮膜拜,祈求神助, 期盼大軍早日勝利凱旋歸來。

匾額故事
金城南門天后宮是由湖下天后宮分 香,每年廟會巡境時,必先到湖下雙忠廟 向老媽祖婆請神,以示尊重。民國初年, 湖下天后宮遭祝融傾倒,內供祀媽祖等神 像,寄祀於雙忠廟棲身,合享香火,護佑 信眾平安。 48

王得祿贈「靈昭海表」

牌匾給湖下天后宮

清嘉慶十四年 (1809),福建水師提督王

得祿與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合力勦滅海盜蔡

牽,王得祿因此封二等子爵,邱良功著加晉 封三等男爵。王得祿在嘉慶二十年 (1815)

巡駐金門島,某日潮退,騎馬沿海灘視察防

務,途經湖下天后宮前,該馬裹足不前,任

憑吆喝,不進反退。王得祿甚覺怪,下馬以 觀究竟。不料該馬竟跑入泥灘翻滾,遍身泥 沙無法騎乘,王得祿只得步行而返。有鄉老

聞知,乃陳告該地天后宮神威顯赫,應是提 督未下馬膜拜,故遭薄懲。王得祿遂備妥豐 盛祭品,擇日專程膜拜,並製掛「靈昭海表」 牌匾為謝。

提起王得祿,大家或許會想起「邱良功 母節孝坊」上所題的一副坊聯:「鸞鏡分輝, 龍駒匝月。麟圖著績,鳳韶千秋」。卻也很

少人知道,王得祿性喜題匾,在臺灣許多廟 中皆留有題匾,原來並沒有漏掉金門。嘉慶 16 年(1811),他倡建新港新媽祖宮,王

得祿赴京師請嘉慶帝頒賜「奉天宮」宮號。

嘉慶 19(1814)年,獻「聖慈母德」匾額 給奉天宮,該宮並存有一幅王得祿書寫的木 質對聯:「聖慈皎皎煥湄洲風清月白,母德 洋洋彌海甸浪靜波恬」;道光 17 年(1837),

獻「海天靈貺」匾額予北港朝天宮;道光 19 年(1839),獻「水德增光」匾額給新港的 溪北六興宮。

49
金城南門天后宮係由湖下天后宮分香,每年廟會巡境前先到湖下雙忠廟向老媽祖婆請神,以示尊重。

懷舊時光機

位於金寧鄉的雙忠廟於民國 85 年重修 後,「靈昭海表」一直放置於儲藏室內,經

地區文史專家披露後,管委會從善如流,已 將王得祿敬獻的匾額重新掛在廟內重現光日, 以表崇敬。「靈昭海表」匾為黑底燙金,時 間在「嘉慶貳拾年歲次乙亥梅月穀旦」,落

款為「欽命 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統轄台

澎水陸官兵事務二等子世襲軍功加伍級 王 得祿 敬題」。此匾已經有 208 年的歷史, 現狀保存良好。

南門天后宮《澤被海疆》匾 見證海軍陸戰隊駐金之背景

在南門天后宮的拜亭發現懸掛著一方 藍底金字的木匾,上刻「澤披海疆」,因 其年款為「中華民國十二年十一月吉旦」,

落款「海軍陸戰隊第三營第二連全連護號 目兵夫」,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民國十二年,當時的中國雖脫封建帝 制,但卻面臨了軍閥割據的局面,政局動 盪不安,而軍制也尚未完備,海軍苦於沒 有餉源和根據地。

50
百年前海軍陸戰隊贈南門天后宮澤被海疆匾額。

海軍陸戰隊的原形是從清代的禁衛軍演 變而來,下款中的「護、號」指的便是清代

禁衛軍的軍種,而「目、兵、夫」則是指軍階, 分別代表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是故「全 連護號目兵夫」代表的就是全連士兵的意思, 當時的海軍陸戰隊屬於海軍部所轄,因此全 連為了祈求軍隊海上作戰一切平安,趁南門 天后宮重修落成之時,一起獻匾給海神媽祖。

海軍陸戰隊第三營第二連跟清代福建 水師一樣信奉媽祖,透過《澤被海疆》匾 的歷史文獻、口述歷史、廟地建造年代、 工藝技法、外觀、類型與風格、科學儀器 檢測、年款、贊助人、文物志銘等訊息交 叉比對,得到比較完整的考據判讀證據, 並了解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第三營第二連 的沿革和駐金的目的和發展,衍生一連串 與媽祖文化所產生的聯結。

湖下雙忠廟媽祖神輦繞境金門大橋海堤靖安海面平安。
51
金門南門天后宮外觀。

義巷屋

文藝輕旅

成為後浦小鎮

的一道日常風景

文.圖|義巷屋

位於金城珠浦南路巷弄內的義巷屋,宛如家裡

的溫馨空間,來到這裡可以品嘗到道地的義大 利麵、燉飯、咖哩飯等手作義式餐點和各種飲 品,充滿濃郁的義式風情。

熱愛金門 年輕夫婦留鄉創業

走進義巷屋,馬上可以感受到一種雅致的 感覺,幾張桌子、明亮的空間,一旁還有許多

雜貨與服飾,幾坪大的空間裡,有一種舒服且

放鬆的感覺,提供當地消費者及學生好吃的義 式料理。

來到義巷屋可以享受道地的義式料理

52

回顧義巷屋的開店過程,主廚楊宥閎對於料理 十分有興趣,高中就到高雄就讀餐飲科系,畢業後 繼續就讀保健營養學系,學業完成後至餐廳工作, 當完兵就回到金門幫忙經營家裡的中式傳統小吃餐 廳,但因為自己熱愛義式料理,因此一直希望能夠

開一間義式餐廳,所以就與太太一同出來創業,開 設義式餐廳。

香 醇 濃 郁 的 咖 哩

「我們開店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創造一個舒 適、有溫度的空間,讓顧客在這裡用餐時,能夠感 受到家的感覺。」為什麼會選擇在金門開設義巷 屋,主要是因為夫妻倆都很喜歡金門,能夠在家鄉 創業,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且楊宥閎也發現金門的 美食資源很豐富,有很多值得推廣的特色,因此他 希望透過食物和環境的搭配,讓義巷屋參與在這個 歷史悠久的後浦小鎮裡,成為在地人的日常。 飯深獲客人喜愛 53

義巷屋的餐點主要以義大利麵、燉飯、咖

哩飯為主,他們特別注重食材的新鮮度和口感 的豐富度,用心堅持做出每一道讓客人心滿意 足的義式料理。

招牌菜首推奶油嫩雞義大利麵,這道餐點 以熱騰騰的義大利麵搭配柔軟多汁的雞肉、香

甜可口的奶油醬汁和綜合菇類蔬菜為基底,味 道濃郁香濃,讓人一口接一口,是大人小孩都 最愛的經典義大利麵。雞肉採用長時間低溫舒 肥雞肉、保留著雞肉的彈性及鮮度 , 新鮮菇類 及蔬菜和自製奶油白醬,搭配上滑順 Q 彈的義 大利麵,口感豐富,帶有層次感風味。

至於 XO 蒜香辣炒義大利麵,這道料理色 香味俱全,口感豐富,既有義大利麵的口感, 又有雞肉的柔嫩,再加上自家手炒 XO 辣醬的 特殊風味,香辣和中式調味料的拌入,讓這道 料理吃起來辣而不嗆,爽口不油膩,喜歡帶點 辣過癮的朋友絕對值得一試。

除了濃厚的義式風情,來到義巷屋還能讓

您一秒從義大利飛到日本,焗烤咖哩飯充滿日 式風味,選用日本原裝進口的咖哩香料以及多

種蔬果一起熬煮而成,與米飯的結合後再加上

舒肥過的嫩雞肉又或者牛五花都是絕配,最後

再鋪上滿滿經過高溫烘烤的起司,不但香氣撲

鼻,也讓整道料理的味道更香濃豐富,絕對是 一口接一口的美味餐點,無論什麼年紀的朋友 都愛不釋手!

54
道地義式料理 新鮮食材口感豐富

楊宥閎也特別推薦南瓜奶油濃湯, 採用當季南瓜和新鮮奶油、牛奶,加 上一些私藏配料,製成一份濃郁又滑 順的湯品。這道湯品濃而不膩,與奶 油結合的香氣非常迷人,非常推薦在 等待主餐來時,先來一碗開胃。

道地義式料理 新鮮食材口感豐富

創業的路程,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學習的過 程。在開始創業之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功課, 最重要的是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和風格,為顧客 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需要不斷地 學習和創新,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和服務,才能 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楊宥閎相信,只 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和風格,用心經營,一定能 夠取得顧客的肯定。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楊宥閎依然會選擇創 業。雖然經營餐飲店並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 努力和時間,但是看到顧客在用餐時滿意的表 情和聽到他們對食物的讚賞,這種成就感是無 法用言語形容的成就感。

44 巷 18 弄 5 號

義巷屋
金門縣金城鎮珠浦南路
55

舞出色彩斑斕的人生

「金門棠風舞蹈團」於 100 年 6 月成立,團長邱驛棠於北京舞蹈學院編 導系畢業後,由於鍾情於編導,因此,產出了多項創作,項項獲獎。他對 編創舞劇充滿興趣、充滿熱情,且獨具天賦,因此,一出手總是擄獲評委 的心,無論在台灣或大陸,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由於邱驛棠就讀大陸舞 蹈學校,獲得兩岸三地舞蹈界的關注,因而增加舞團的高人氣與高曝光度。

文|藍茵 圖|馬金蓮
56
藝綻金門
舞 者 優 美 的 姿 態 成 為 57

經常受邀前往世界各地演出,用舞蹈進行城市交流。

從邱驛棠的舞蹈夢說起

邱驛棠團長雖然學習的路很艱辛,但因為夢想, 支撐著他勇往直前,並且許下深耕舞團的承諾,所

以經常參加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演出及比賽;成團 十餘年,參與了大陸、台灣及金門各種活動的演出,

尤其關注公益活動的演出,熱心於對社會回饋的參 與,精神讓人敬佩。舞團並於 111 年獲選為學會優

質團隊之一,同年團長邱驛棠並榮獲第 44 屆飛鳳

獎及推廣舞蹈社教有功獎,獲得內政部長頒獎。

夢 需要一顆堅持的心

邱驛棠從小就有舞蹈夢,11 歲 得到父母的支持,在大陸苦學舞蹈 8 年,學習了漢、藏、蒙、回、朝鮮等 民族舞蹈,一圓美麗的舞蹈夢想,終 於成為一名行走兩岸的舞者,展開色 彩斑斕的人生。他對自己未來人生的 規劃,充滿信心,「心有多寬、舞台 就有多大」,正是他的座右銘。

58 藝綻金門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金門棠風舞蹈團」成立十年餘,受邀或參 加比賽,每年都有數十場,屢獲各種獎項,也深

受金門鄉親的肯定,如 107 年 11 月 25 日於金 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一○七棠風舞宴」村口

舞蹈專場演出,雖然當天天公不作美,傍晚下起 雨來,但精采演出仍吸引大批愛好舞蹈鄉親到場 觀賞。

該舞蹈團成立以來,除了地區性演出,亦經 常參與公益團體的表演活動。例如「棠風舞宴」

的演出,與華山基金會聯手做公益,邀請金門鄉 親一起共襄盛舉「捐發票看表演」,讓大家在觀 賞精采演出之餘,回饋金門鄉里社區。

並曾與金城國中合作,演出獲得國中組古典 舞獎項的「破天門」,團員扎實的基本功巧妙搭 配道具,帶給現場觀眾感動。

表演除了有多首兩岸獲獎作品外,還特聘大 師級編導,指導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舞蹈,有新 疆維吾爾族代表集會的舞蹈,也有展示刺繡工藝 元素的瑤族舞蹈,以及金門舞蹈王子吳奎亦,詮 釋韻律十足的苗族舞等;還有臺灣資深編舞老師 張力無限、流暢動感的現代舞,以及逗趣可愛的 當代舞,讓觀眾體會不同舞種風格的演繹。

節目以金城國中獲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國中民 俗舞第一名的「村口」壓軸,這齣舞碼在大陸「白 鷺杯國際舞蹈邀請賽」獲得大家的讚賞。

邱驛棠團長指出,「棠風舞宴」多 元的舞蹈風格,讓金門鄉親瞭解舞蹈藝 術之美,藉由推廣舞蹈藝術,同時走入 群眾生活之中,並能「以舞會友」,在 兩岸三地交流中,行銷金門。

圓夢推手

邱驛棠的父親邱志忠、母親馬金蓮, 看見兒子對舞蹈的熱愛與天賦,愛他, 所以支持兒子追夢,全家移居廈門伴讀。 馬金蓮受訪表示,感謝前縣長的李炷烽 協助寫推薦信,讓兒子在築夢的道路上, 助一臂之力;金門縣舞蹈協會理事長唐 麗輝及李沃士前縣長均給予許多的支持 與鼓勵,追夢的辛苦過程,獲得諸多貴 人的大力相挺,倍感溫暖,勇氣與毅力 爆表。

因為一個追夢的男孩,為金門增加 了另一種可能,「棠風舞蹈團」舞出一 個色彩斑斕的人生,舞出金門的無限, 如果,你有夢,放手,勇敢向前行!

59

影像博物館

金門 春天意象

攝影/許進西

漫步在太武山步道上,望著一片片冒著新綠的田野, 遠方豆梨樹開著一朵朵雪白的花,抬頭仰望卻是烈火 般鮮紅的木棉,春天的金門就是上帝的調色盤,點綴 著繽紛的希望。

60
61

影像博物館

62
spring 63

編審委員 執行編輯

金門縣政府

陳福海

呂坤和

何佩舉

李海瑩

陳明伶 顧孝偉 周祥敏

翁慧玫 胡小玲

翁御勛

蘇大衛 徐宜鈴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04)2422-2277

出版者 發行人
主編
總策劃 總編輯
規劃設計 發行 地址 電話 傳真 印刷
MARCH 2023 154 Vol.
893016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www.cabkc.kinmen.gov.tw/ 開啟時光寶盒 綻放文化新意 金門季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