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季刊160期

Page 1


目錄

CONTENTS

專題:金門落番傳奇

導言/落番 一頁金門血淚史 │ 02

落番

落番船長黃章掘傳奇 │ 04

風口浪尖的一代僑領劉錦國( 1920-2018 年) │ 08

金廈「金星輪」與熱心公益 新加坡陳煥武家族 │ 14

僑鄉尋禮 大馬楊肅斌情繫浯島 │ 16

一個堅持與重塑的家族 來自金門的宿霧許家的故事 │ 19

官澳楊海滄家族出洋馬來西亞滄桑 │ 22

出洋客

汶萊騰雲殿 以宗教凝聚的海外烈嶼社區 │ 26

兩座島、一群人 金門與新加坡的文化網絡 │ 30

日本長崎、神戶 金門社群概述 │ 33

新加坡金門籍的三位華文作家 │ 35

僑鄉

越南金門會館與僑鄉記憶 │ 38

福建省金聯會概略 │ 42

尋根之旅

返鄉 找到未來 │ 44

我的金門尋根之旅 │ 48

藝文現場

鄉愁的回音 ~ 王婷作品展 │ 50

懷舊時光機

懷舊風情與味蕾的交融 金門談天樓美食饗宴 │ 54

文藝輕旅

國賓食品店繩仔鼓 承載金門記憶的傳統美味 │ 57

QUARTERLY OF KINMEN

落番

一頁金門血淚史

文|楊思齊

從 19

世紀末起,為了消化中國東南沿海多餘的勞動力,年輕人離鄉到 東南亞(南洋)謀生,這些人被稱為「出洋客」或「番客」;又因其 前往南洋「番」人之地,故稱為「落番」。

屬於福建省的金門,也有不少人加入這個行列,他們先到廈門, 再輾轉搭船到南洋。如同「唐山過臺灣」般的艱難,出洋客也有「六 亡三在一回頭」的諺語,意即每 10 個出洋客有 6 個死亡,1 個回頭, 只會有 3 個人會在異鄉成功,風險甚大。這就是早期的落番。

金門由於地小人多,土地貧瘠,移民歷史最遠可追溯到明鄭時 期,近 100 餘年來的移民史,第一波約在 1860 年,當年移民為了

為躲旱災而下南洋;第二波則是在 1912 年到 1929 年,約在民初, 因海盜為患,受第一波落番客衣錦還鄉影響,才開啟新一波的移民 潮。第三波則在 1927 年到 1945 年間,為了要躲日本抓軍伕,家 中有兩個男丁的,幾乎都有一位要下南洋避難。

「落番」是早年金門人的夙命,為了生存,他們只好前仆後繼 來到異鄉求發展,雖然他們來的時間有先後,但是目的卻是一致, 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錦還鄉,所以吃苦耐勞是早年他們落腳異鄉 的基本,他們省吃儉用,把存下來的錢透過「僑匯」,寄回到家鄉 奉養雙親或妻兒,但是隨著時間變遷,第一代的老僑走了,第二代 的新僑慢慢的親情淡了,鄉音也漸漸少了。

2009 年金門國家公園出資 1,500 萬元,委託知名導演唐振瑜 開拍《落番》紀錄片,2011 年 3 月 18 日《落番》於馬來西亞首映, 一上映就引起轟動,勾動許多僑民的心。這部史詩級大作不久後隨 即獲得電影大獎,包括第三十四屆金穗獎、第 45 屆美國休士頓國際 影展白金牌獎、第 47 屆金鐘獎等數十座大獎,享譽國際,也是新加 坡「台灣電影 100 年」的開幕片。

因為這部《落番》紀錄片,搭起番客長長的故鄉情,拍攝的後 期 2010 年,馬來西亞的金僑僑領們罕見的組成一支龐大的「金門 尋根團」,包括丹斯里拿督楊忠禮、陳成龍等人在內,他們排除萬難, 帶著妻兒返金尋根。

「金門是我們的根,我每年都會帶幾個兒孫回老家來祭祖,認 識親友,讓兒孫他們都知道,金門是什麼樣的地方。」當年楊忠禮 博士心繫故鄉,之後幾乎每年都要帶著子孫返鄉認識浯島金門。

落番:印尼

章掘公在寶塔之光船務公司辦公室,背後油畫為金門汶浦聚落故里寫生。

落番船長黃章掘傳奇

文圖|黃奕炳

金東後浦頭是一個家家有落番客,戶戶有旅外遊子的僑鄉聚落。在各種文獻,以及族 親口耳相傳的述說裏,都可以發現這些遠離故鄉、在海外拚搏人們的身影。他們在異

地他鄉的奮鬥,久歷艱險,力爭上游,大放異彩,充分展現金門人勤樸、堅韌和永不 服輸的性格;而敬天法祖,對家鄉的眷顧與反哺,又如此重情慕義,更突顯浯鄉僑親 飲水思源不忘本的秉性。

最晚落番的黃章掘家族

汶浦聚落先人們自明代中葉即開始赴臺 或出洋謀生,清朝道光直後,因時代的變遷、 歷史的機遇與癘疾施虐,前仆後繼湧向南洋, 最高峰時期,甚至以鎖鍊式移民,舉族、全 家盤眷而往。那段波瀾壯闊的落番史,血淚

與汗水交織,苦難與機遇俱至,灌溉著汶浦 的茁壯,也強力濟助著苦難的島鄉。

百餘年來,後浦頭幾代人落番,歷經艱 難險阻,有卓越成就如黃良檀、黃良椅、黃 肖巖、黃卓善、黃卓彬、黃木榮、黃卓極、 黃章福等家族,不僅事業有成,且關心故國、

今年(2024)春節時,章掘公伉儷在雅加達寓所與兒孫合照。

胸懷鄉里,熱心公益,貢獻卓著,其奮鬥與 犧牲奉獻事蹟,概已撰述於新加坡金門會館 所編之《金門先賢錄》與《汶浦風華:地靈 人傑後浦頭》村史等相關文獻。本文謹就最 晚落番、白手起家,內歛低調的黃章掘家族 奮鬥發展歷程,略述如後,雪泥鴻爪,為歷 史留下印記。

黃章掘家族,自其曾祖父黃良踏、曾叔 祖黃良研即開始率領族人落番謀生,父親黃 卓奢也曾隨祖父黃長勝南下印尼,嗣因健康 因素而中輟返鄉,其他叔伯皆留蘇門答臘發 展,如今皆已落地生根,枝繁葉茂,譬如堂 侄黃東平、黃奕鵬、黃仲賢等後輩,都能承 繼先人志業,事業有成,對國家、社會暨宗 族貢獻卓著。黃章掘雖然最晚落番,但奮鬥 歷程卻最為艱辛與充滿傳奇。

黃章掘生於民國 17 年(1928),上 有五姊、一兄(另有二兄染疾英年早逝)、 一童養媳嫂,下有一對孿生幼弟,可謂食指 浩繁、家境貧困。父親棄養後,他徵得母 親李看娘、兄長黃章歲同意,於民國 36 年 (1947)告別新婚妻子與家人,攜帶簡單行 囊出洋落番。初期於新加坡一家餅乾工廠任 「估俚」(粗工),後轉往印尼發展,曾在 堂兄黃天成雜貨店中幫忙,沉潛十年,學習 經商之道與當地語文,勤勞樸實,極受堂兄 倚重。

民國 46 年(1957),因髮妻陳標治南 下依親,空手離職自立。自此以迄民國 53 年(1964),應邀擔任朋友貨輪「船主」 (船長)以膽識和誠懇,深受業主信任。嗣 後為了獨立創業,乃於 1965 年元月在雅加

達創辦「順美貿易商行」(C.V.SUMBER MAKMUR),經營土產、什貨以及日常必 需品,配寄北干峇汝、廖內群島等地,因 誠信與效率,生意興隆。但因當時船隻有 限,配運工作輒受制於人,無法將貨物準時 寄達,故於 1967 年成立「寶塔之光船務公 司」(P.T.SINAR PAGODA),逐步購 買船隻,營運也逐漸開展。惟因船隊日愈擴 增,船隻必須定期保養維修,遂於 1979 年 在峇淡島創建「勝利造船廠」(VICTORY SHIPYARD)。於此同時,黃章掘率先參與 峇淡島的開發,從事土地開發、房地產營造、 旅館業、礦泉水等多種行業的經營,因眼光 獨到、業績卓著,被當地華人譽為「峇淡傳 奇」,此期間,印尼妻室陳雪香協力打拚, 襄助之力居功厥偉。

回饋社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黃章掘生一子二女,嗣二子。長子黃奕 炳為其兄黃章歲三子來嗣,留守家鄉,為銘 傳大學應中所博士,以中華民國陸軍中將 章掘公長子奕炳晉升中將時,親返臺北、金門,與家人 合影。

上圖:章掘公所屬「寶塔之光」船務公司碼頭作業情況。

中圖:章掘公所屬「寶塔之光」船務公司船隊船隻返港 繫泊雅加達碼頭。

下圖:印尼峇淡「勝利造船廠」廠區一隅,全廠廣達六十 餘公頃。

退伍。三子奕民,為管理學博士,承接印尼 事業版圖,除了核心的船務公司外,還涵蓋 金融(BANK INTIDANA)、建築、砂石 場、水泥攪拌廠、觀光飯店等行業,並賡續 執行其各項公益志業。次女黃彩玲暨夫婿李 友端,皆留學澳洲,接手管理勝利造船廠。

長女彩娥暨夫婿方榮利負責經營福島印刷廠

FUISLAND OFFSET PRINTING(S)

PTE LTD),以及新加坡其他事業。皆能克 紹箕裘,有所成就。

黃章掘白手起家,以敬天法祖、慕德講 義自勵,誠信篤實營生,歷經艱困,終有所 成。在僑居地參與創辦「雅加達金門互助 基金會」,出錢出力,幫助弱勢金僑,現為 該會永久名譽主席。長期擔任「雅加達臺灣 學校」董事,捐助資金,設立清寒獎學金, 培養人才,不遺餘力,退休後,被聘為永

章掘公長子奕炳暨三子奕民在印尼峇淡島「勝利造船 廠」前合照。

久名譽董事。民國 96 至 102 年(2007 ~ 2013)榮膺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嗣改 聘為僑委會諮詢委員,曾奔走敦請僑界捐款 救助「莫拉克」水災災民。

黃章掘自落番迄今,長期關心島鄉暨故 里之公共事務,造橋舖路,整建祖祠、廟宇, 重建黃雄故居,強固黃卓彬洋樓於不墜,維 修歷代祖墳,創辦宗族獎學金等等,他都帶 頭捐獻鉅款,但謙遜低調從不居功。且於年 節僑匯慰助家族孤苦無依長輩,數十年如一 日,從未中輟。近年更以感恩祖德宗功、飲 水思源意念,指導長侄奕展、嗣長子奕炳在 榮湖畔構建家族故事館「思源第」,以盡孝 思,並作為海內外族人回歸之磁極。

黃章掘今年(2024)已高齡九十有七, 除聽力稍有退化,身體依然硬朗。兒孫滿堂, 克紹箕裘,皆有所成。是為「仁者壽」與「積 善之家必有餘慶」的最佳見證,也為汶浦聚 落之落番歷史,留下一段讓人傳誦的故事傳 奇。

章掘公在榮湖畔故里所蓋的 家族故事館「思源第」。

落番:汶萊

風口浪尖的一代僑領

劉錦國(1920-2018年)

金門籍的汶萊僑領丕顯甲必丹拿督劉錦國先生,於 2018 年 1 月 7 日,光榮步下人生 舞台,享壽積閏 104 歲。劉錦國先生代表一個世代的金門人精神,在日據時代前後, 那是一個窮困的年代,許多金門的年輕人,在十六、七歲啷噹少年時,就勇敢地離開 家,獨自飄洋過海到南洋,尋找人生的前途,劉錦國先生正是其中之一。

完美人生的男子漢

劉錦國先生是烈嶼上林村人,他出生在 烈嶼,事業成功在汶萊,身前受汶萊國王賜 封為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拿督巴杜卡,最 後以 104 歲高齡辭世在僑居地。

翻閱金門華僑的風雲錄,劉錦國先生算 是一個傳奇人物,當年他從烈嶼家鄉離開時,

是兩手空空,到最後他離開人世時,擁有一 個老婆、三個兒子、三個媳婦、四個女兒、 四個女婿,第三代的內外孫媳等有 18 人,在 事業上,他開創的華和百貨集團,是汶萊國 家喻戶曉的事業體,不管是事業或子嗣,劉 錦國算是一個成功的男子漢。

文圖|許維民 中年農作照片。

早期的劉錦國一家人。

勇敢揚起落番的帆

1938 年,劉錦國做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抉 擇:留在家鄉陪伴父母親當一個孝子,或是 遠渡重洋到南洋當一個遊子。劉錦國 18 歲 時,在某一個炎熱夏天的午後,決定隔天就 要從大金門的同安渡頭搭船到廈門,然後轉 赴南洋。

明天要出門了,今天下午家鄉的芋田還 在淹水,那種心情是很複雜的,後來他回憶 當年的情況:「想到明天要離開家去南洋, 心情真是難過,那時候家裡經濟並不寬裕, 連落番的費用都是向親友借的。心想一出門, 這筆路費就要留給爸媽去償還,心裡很不忍 心,而且出去打拚,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數? 但窩在金門,只能一輩子耕田作穡……」。

隔天,在母親依依不捨的目送下,劉錦 國挺胸出門了,先到大金門同安渡頭搭金門 輪船公司的「金星輪」火船,抵達廈門後, 停留數日,等到辦妥到新加坡的「大字」(簽 證),再搭乘荷蘭的輪船,一路從廈門、香港、

劉錦國受汶萊國王冊封甲必丹留影。

海南島、越南、馬來西亞,最後落腳新加坡, 這時已經是離開家門一個月後的事了。

新加坡,是華人打工的集散地,剛落腳 的劉錦國也在這裡當苦力,寂寞思親、四顧 茫然,不是很如意,二年後,轉折到汶萊, 和數十年未見面的大姊、姊夫碰面,受雇於 姊夫的「隆盛號」當小店員,從此汶萊成為 劉錦國的第二個故鄉。

劉錦國生日喜宴與夫人兒孫們合照。

大兒子劉孝偉餵食父親。

在汶萊打下江山

汶萊是烈嶼人落番的大本營,烈嶼鄉親 十個有八個移民到此。劉錦國在汶萊的「隆 盛號」,每日從清晨到深夜,努力工作不喊 累,即使煮飯掃地也照做不誤,負責盡責,

其月薪也從 4 元升到 8 元,到他離職時,為 「隆盛號」攢積了 187 元 9 角,充分顯現了 劉錦國作生意的本事。

離開「隆盛號」後,他自創事業,起先 搭建草寮棲住,以 19 元買了一輛腳踏車到處 搜購香蕉、魚蝦、蔬菜等土產,哪裡有人潮 就載往哪裡賣,那時是二戰期間,物質缺乏, 劉錦國進出雨林做生意,時常要防範毒蛇與 魑魅魍魎的侵襲,生命經常遭受威脅。

人害尤其難以預防,有一次,他被奸人

誣陷窩藏江西名瓷贓貨,被操持武士刀的日 本軍人脅問,但劉錦國據理力爭,不但為自 己爭取清白,也贏得日軍的尊重,賞以牛腿,

晚年的劉錦國。

劉錦國夫婦與張皆欣夫婦留影。

後來結為朋友,這種威武不能屈的勇氣,表 現了劉錦國的個性。

劉錦國相信人們平等,因此在汶萊,劉 錦國與來自中國、印尼、馬來西亞的膠工、 機場工、碼頭工都平等相處,患難與共,他 認為人與人就是要和平、要和諧、要親和, 這是他後來開創華和商業的原始念頭。

1942 年,劉錦國 22 歲,他以 160 元購 置了汶萊摩拉路的五畝土地,並註冊了「華

逝世後星洲日報報導劉錦國生平事蹟。

和」執照,經營小生意,這是他在汶萊創業 的起點。

1950 年,他 30 歲,和妻子林桂英結婚, 這是他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他 獲得一位生命伴侶,林桂英成為他創業最大 的支柱,爾後夫妻共同撫育了 3 子 4 女,開 枝散葉成為一個大家族。

劉錦國習於農作,到汶萊,一開始是以 人力闢建菜園、養雞養鴨,累積蠅頭小利。

早期在汶萊開墾。

劉錦國汶萊宅第外觀。

1956 年,36 歲的劉錦國感念汶萊政府的德 政,決定以農報國,向政府貸款一萬元,購買 大型農耕機械,並雇用 11 名華、印、馬來農 工,進行大規模農作,他大張旗鼓,要拓展 事業,但後來他失敗了,甚至操勞過度,患 病沒錢輸血,生命垂危,幸得貴人相助,給 以 200 元購得鮮血注射,才挽回一命。同一 年,家鄉又傳來父親棄世的噩耗,他無錢返 鄉奔喪,只能在異鄉哭天搶地,這一年,西 元 1958 年,是他生命中最難熬痛苦的一年。

但劉錦國沒被擊倒,1959 年病癒後,他 解散所有工人,一家大小自食其力,夫妻倆 犁田擔土,養雞餵鴨,把收成的農作物,披 星戴月趕往市集販售,即使曾受到惡霸欺凌, 丟擲倒匱,不讓擺攤,但夫妻倆咬緊牙根, 越挫越勇。此時劉錦國逐步從一個自耕自售 的小農夫,變成一個流動攤販,賣菜也兼賣 布,這是他由農轉商的轉折點,他沿門逐戶

推銷布料,薄利多銷,甚至照本出清,一旦 收到現金,就馬上還帳,因此建立了良好的 信用,獲得源頭貨主的信賴。

劉錦國汶萊宅第內廳。

1966 年,他 46 歲,改建原來居住的舊 屋,構建了一棟二層的水泥樓房,上層住家、 下層營業,從此有了店面。由於劉錦國之前 營造的信用,一開店,獲得當地多家批發商 的信任,進貨可以賒帳,因此一個偏鄉小店, 貨物充足,幾乎可以比擬市鎮的商店,這奠 下了華和百貨的雛型。

儒家思想的人生觀

劉錦國自從成家立業之後,與家人一起 打拚,孩子長大了就跟在他身邊學習,培養 他們敢做敢當的能耐。1968 年,劉錦國的二 兒子劉孝德,才 13 歲,劉錦國就把雞鴨飼 養的責任交付給他,沒想到三、四十年後, 華和企業擁有了 5 座面積達 162 甲的全自動 化農場,每天能夠供應汶萊國 14 萬顆雞蛋和 13,000 隻肉雞,就是那個時候奠下的基礎。

隨著汶萊國開發煤氣,全國經濟蓬勃發 展,天道酬勤,老天爺又給華和一個發展的 大禮物。1973 年,華和緊鄰的一塊四畝半土 地要出售,地主因為相信劉錦國,不但特價

華和百貨。

優惠,還給予分期付款,劉錦國就以那筆土 地的地契,向政府貸款了八萬二千元,除了 繳付土地的頭期款外,把其餘的資金投注在 華和百貨的周轉上,華和獲此資金,就大量 從國內外進貨,一時之間貨色充足、門庭若 市,這開拓了華和百貨後來在汶萊國的版圖, 擁有 10 家規模大小不一的百貨商場與賣店, 為汶萊國富裕民生。

劉錦國是金門鄉僑成功者之一,他的成 功除了時運,與個人的個性也有很大關係, 表面的他好強不服輸,但他也有柔軟的一面。

他當年剛做生意時,經常要向人家調頭寸, 那種痛苦一直深藏心頭,因此將心比心,後 來別人跟他借錢,越欠越多,或是賴帳不還, 他也不會急急去催討,有人說這樣不是會「了 錢」嗎?他也只輕描淡寫「心沒了就好」。

榮耀汶萊的甲必丹

劉錦國出生在烈嶼,事業成功在汶萊, 對汶萊國家有卓越的貢獻。1999 年,汶萊蘇 丹陛下封賜 SMB 勳章;2004 年又冊封宮廷 大臣「丕顯甲必丹」;2006 年再受封「拿都 巴督卡」勛爵;2008 年榮獲亞太區企業家終 身成就獎;2010 年再獲蘇丹陛下頒賜 PJK 勳章,一生功勳甚多,倍受尊崇。

劉錦國僑居汶萊,很不平凡的開創了一個 富國利民的事業體,或可說是汶萊國最大規模 的百貨事業體。他單身寡人到汶萊,與妻子撫 育了 3 子 4 女,繁嗣了內外孫 16 人,在人生 的舞台上,展現了輝煌的成就,最後以 104 歲 ( 積閏 ) 的高齡(1920-2018 年)走完人生, 充分展現金門人堅韌、勇敢、奮鬥、追求完 美的精神,他算是金門華僑中成功者之一。

他從小受熟讀四書五經的父親的教化, 因此出洋以後做生意,自始至終堅持走正路, 不走歪道,他自律嚴格,也嫌惡別人抽菸、 喝酒、賭博。其實好勝是表面,晚年,事業 有成了,他與人言談,習慣豎起自己的小拇 指,說這是他自己。他經濟寬裕之後,後嗣 給他錢用,他三不五時接濟鄉民,或是經常 捐助鄉里,修葺宗祠廟宇,這些都是他仁德 的一面。

落番:新加坡

金廈「金星輪」與熱心公益

新加坡陳煥武家族

文圖|陳秀竹

僑領陳煥武下南洋打拚,在新加坡經營橡膠、茶葉、咖啡、胡椒、豆蔻等進出口貿易 事業有成,更秉持熱心鄉梓之精神,爭取「金星輪」幫助金門交通運輸貢獻良多,也 讓大家對於僑胞熱愛家鄉、奉獻心力及熱心公益的熱忱所感動,得以流傳久遠。

熱心旅外僑領 添購金星輪守護海島安全

《金門日報》2021 年 7 月 24 日〈浯江 夜話〉主筆江柏煒教授發表了一篇:〈為圖 今後金門航行便利勸告鄉人解讀〉,文中提 到:「1922 年金門俱樂部致新加坡僑領陳景 蘭、蔡嘉種、陳煥武等人公函」,陳述金門 交通不便。「金門公司」開會後,決定組織 「金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添購輪船,

航行金廈,辦事處設於新加坡,並設事務所 於廈門,提供行旅鄉人方便。

陳煥武家族。

「金星輪」為那個年代的金廈交通提供 了安全性與便利性,更對當時仰賴僑匯、僑 批的家庭,建立了具有保障的管道,尤其對 移民的風潮也有極大的貢獻。幾位僑領的睿 智與熱心公益的精神,造福了金門人,也活 絡了金門的社會,對金門當時的社會起了安 定的作用,且在經濟上也挹注許多,始能在 民國 1931 年左右興建起許多的洋樓,為時 代留下了見證。

陳煥武夫人及長子陳永福、次子陳永祿和女兒。

作者表哥葉克兢(右 3)為陳煥武小女兒寶金的長公子,圖為其家族。

金星輪於 1923 年正式啟航,而 1926 年,在縣長的指示下,加入為金門安全做警 備,其不僅作為交通之用,更為守護海島安 全而受命為縣長的指揮,為金門安全盡心力。

金廈之間的交通、安全及服務鄉親是金 星輪的精神,但也要收支平衡,可以自負盈 虧,其經營之不易,兼航塘東即有截長補短 之盤算,有的航線比較賺錢用以貼補金廈之 航線,以服務鄉親為主。陳煥武先生的奉獻 獲得鄉僑的肯定,得以錄其姓名,以傳後世, 是一種精神的永世流傳

不論人在那裡 家鄉是永遠的根

陳煥武長子陳永福先生熱心捐輸,心在 家鄉,所以對於家鄉遇風害,也是念茲在茲, 立伸援手,而安老扶幼之事亦主動積極,以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心來主動參與;雖事隔半甲子以上,但這 樣捐輸的宏願,至今捧讀猶感動在心。陳永 祿是陳煥武的次公子,居印尼僑居地時,亦 十分熱心僑鄉的事務,所以椰嘉達金門會館 成立,他主動參與組織的發起,極力促成會 館的成立,功在僑鄉。

陳永錄(左 2)長子國經及兩個女兒(左 1 幼華、右 1 平 華)。

陳煥武的長孫陳國華,1946 年協助父親 陳永福,在新加坡創辦貿易公司。1950 年赴 大陸求學,1952 年進入北京大學,畢業後留 校任教。陳國華關心金門,特捐贈其所著《今 日話當年——豬仔到人蛇、從華僑到華人》 一書予金門縣文化局,希望典藏於金門,以 便讓更多的金門鄉親了解當年華僑的發展與 繁衍。

陳家後輩現遍居海外各地,香港、印尼、 新加坡、美國及加拿大等地,希望透過「金 星輪與陳煥武」的時光鏈,能夠連接後輩對 家鄉金門的鄉情,讓父祖輩的精神可以延續, 不論人在那裡,家鄉是永遠的根。

落番:馬來西亞

僑鄉尋禮

大馬楊肅斌情繫浯島

文圖|楊思齊

2011 年 10 月 21

日,一架私人飛機降落在金門機場,艙門打開,楊肅斌步下飛機, 仆地親吻金門土地,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祖先故土。楊肅斌是馬來西亞第一大華商,目 前擔任楊忠禮集團(YTL)總經理,曾被《財星》(Fortune)雜誌評選為亞洲最有 權力的 25 位企業家之一。

亞洲頂尖企業家

1954 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巴生的楊肅 斌,是「楊忠禮機構股份有限公司(YTL

Corporation Berhad)」創辦人楊忠禮的長 公子,以優異成績獲英國京士頓大學土木工程 榮譽學位,並於 2004 年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祖籍金門金寧鄉東堡村的楊忠禮與夫人 陳開蓉共育有 5 男 2 女,肅斌、淑敏、肅堅、 肅宏、肅祥、淑卿、肅佳,但他最看重長子 肅斌。據 2003 年 9 月出版的《楊忠禮回憶 錄》,楊忠禮多次提及「1978 年長男肅斌從 英國學成歸國,他學的是土木工程,在業務 上可助我一臂之力」、「70 年代未期,有肅 斌回國助陣,我順利地把手上承包的工程建 峻」,「肅斌性情隨和,雖身居高位但沒有 驕氣」、「肅斌也經常向國家領導人提供一 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楊肅斌 21 歲時加入楊忠禮機構,從基

金門大學忠禮園外楊忠禮博士的雕像。

層做起,1990 年參與大馬政府推薦發動的 「東方快車」計劃,穿梭新加坡、吉隆坡、 檳城、泰國合艾到曼谷的東方快車,大大吸 引了西方遊客,也刺激國家旅遊發展;楊忠 禮旗下的楊忠禮電力,在楊肅斌領航下,打 敗了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集團,買下英國

韋塞水供公司,並進行多項令市場津津樂道 的收購計劃,包括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 時,一舉收購馬來西亞萬豪酒店、升喜廣場 和樂天廣場,再進一步收購澳州能源公司 ELECTRANET。

多次捐款金門大學辦教育

一向重視社會福利及文化教育服務的楊 肅斌,歷年榮獲馬國政府頒贈多項勳銜,曾 獲美國財富雜誌和商業週刊選為亞洲 23 名 最強大和最有影響力的企業界領導人之一, 並於 2010 年榮獲挪威奧斯陸世界商業促進 和平獎。

2007 年,楊肅斌先生捐贈國立金門大學 新台幣 500 萬元,充實演講廳設備,特命名 為楊肅斌演講廳,作為紀念。2015 年開始, 為延續其先父楊忠禮先生扶植華教之精神, 他以楊忠禮名譽校長名義,連續 3 年捐贈金 大新台幣各 500 萬元,作為校務發展及獎助 學金用途。

今年 6 月 26 日,他又蒞金代表馬來西亞 楊忠禮父子控股有限公司捐贈金門湖美東堡 楊清廉紀念館公益協會 300 萬元,同時也捐 款新台幣 300 萬元給金門大學以及捐款新台 幣 200 萬元給湖美楊氏宗親會,並且委託金 門大學另外管理 1,000 萬元定存,以孳息協 助公益協會做為楊清廉紀念館館舍的水電、 清掃及修繕維護費用。

今年六月專機返金的楊肅斌在金大舉行簽約捐款儀式。

返金四趟 回鄉尋根

楊肅斌說,全世界那麼多地方,唯獨金 門他前後來了 4 次,就是因為父親告訴他, 他的祖父來自金門縣金寧鄉湖美東堡村,那 裡是他的根,要他不能忘本,所以他才一次 又一次的回到祖父的故鄉來尋根。

2009 年在金門國家公園的資助下,知 名導演唐振瑜開拍《落番》紀錄片, 2010 年拍攝的後期,馬來西亞的金僑僑領們罕見 的組成一支龐大的「金門尋根團」,包括丹 斯里拿督楊忠禮、陳成龍等人在內,他們排 除萬難,帶著妻兒返金尋根。

因為這部《落番》紀錄片,搭起番客長 長的故鄉情,「金門是我們的根,我每年都 會帶幾個兒孫回老家來祭祖,認識親友,讓 兒孫他們都知道,金門是什麼樣的地方。」

當年楊忠禮博士心繫故鄉,之後幾乎每年都 要帶著子孫返金認識浯島。

家族捐款金大超過億元

2016 年,楊忠禮在 88 歲那年不幸仙逝, 但是他生前關心故鄉教育發展,家族捐款給 金門大學超過億元,讓金門大學校務蒸蒸日 上,除協助金大興建學人宿舍「楊忠禮園」, 認養理工學院,並設有「楊忠禮理工學院」、 「陳開蓉演講廳」、「楊肅斌演講廳」等, 對金大貢獻卓著。

秉持著父親的言教、身教,這次楊肅斌 搭專機回來,和金大校長陳建民及楊清廉紀 念館公益協會理事長楊水池簽約,並宣布楊 忠禮父子控股有限公司除了捐贈金門湖美東 堡楊清廉紀念館公益協會,讓公益協會以此 捐款的定存孳息做為年節祭拜之費用。該控 股有限公司也同時捐款給金門大學,做為金 大急難救助及聘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到校講學 之經費,協助延攬國內外傑出學者專家,讓 金大邁向教學研究頂尖學府。 楊肅斌帶著家人和金大校長陳建民在紀念館前留影。

落番:菲律賓

一個堅持與重塑的家族

來自金門的宿霧許家的故事

文圖|許燕學

來自金門的許朝瓊(Co Tiao King)於 20 世紀初期來到菲律賓,歷經艱辛奮鬥,從 打工到經營自己的生意,最終創建了 Atlas Cebu Corn Mill Corporation。該公司在 宿霧的曼達維(Mandaue)市建立,並逐漸發展為當地重要的玉米加工企業。許朝瓊 以其堅定的決心和家人的支持,成功奠定了許家在菲律賓的事業基礎。

重視教育 艱辛奮鬥

許朝瓊的媳婦陳秀莉(Julie Go Ko) 出生於菲律賓宿霧省,成長於卡加延市 (Cagayan de Oro City)。2015 年,她與 女兒許嫣然(Kimberly Ko Tee)以及兒子許

駿發(Kellie Go Ko),三人一同從馬尼拉雅 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這一成就不僅展現了 他們家庭的學術追求,也反映了陳秀莉對子女 教育的重視。

全家福,陳秀莉的媽媽(前排右 2),中間兩位為陳秀莉與許成基。

周福氣許朝瓊夫婦。

許家尋根之旅,前中兩位長者為 秀莉雙親。

陳秀莉在卡加延市長大,後來回到宿 霧就讀聖卡洛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 Carlos),這是亞洲最古老的私立大學之一。

期間,她認識了她未來的丈夫許成基(King Kee “Robert” Ko),兩人共育有四個孩子: 許嘉智(Katherine Ko Cheng)、許嫣然、

許駿發和許駿明(Kingsley Go Ko)。婚後, 陳秀莉曾在大學和基督學校任教,但後來辭 去教職,全力支持家庭事業的發展。

在她的用心經營下,許家兒女個個事業 有成,第三代子孫們也都在宿霧的一個高級 社區內居住,形成了三代同堂的和睦家庭生 活。每週,家族成員會在各家輪流聚會,彼 此關係密切,氣氛融洽。

許家的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許朝瓊 (Co Tiao King),他 20 世紀初期來到菲 律賓,以堅韌的意志,從一個省份穿梭到另 一個省份。這種靈活性和堅定的決心,促使 他最終決定創立自己的玉米加工廠。1969 年,在家人全力支持下,許朝瓊在曼達維 (Mandaue)成立了 Atlas Cebu Corn Mill Corporation,開始了玉米加工業的冒險。

早期發展與地理優勢

當時的曼達維仍然較為偏遠,工廠周圍 遍布茅草,建築物則是由木頭和混凝土混合 而成。然而,許朝瓊敏銳地看到了這一地點 的潛力,尤其是它作為通往北宿霧的門戶地 位。北宿霧的消費者以硬玉米為主食,這使 得工廠能夠牢牢抓住當地市場需求,並迅速 建立起穩定的客戶基礎。

商業成功與市場變化

從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Atlas 的 業務繁榮發展。工廠曾創下每日運營 16 至 24 小時的紀錄,滿足了宿霧及菲律賓其他地 區對玉米碎片的需求。隨著時間推移,消費 者需求發生變化,宿霧省從傳統的玉米消費 地逐漸轉向大米和麵粉等產品。為了應對這 一轉變,Atlas 開始多樣化其產品線,引入了 即食米和動物飼料,這些新產品使公司在市 場中站穩了腳跟。

到了 1990 年代末,由於宿霧地區運營 成本上升,玉米加工變得不再具備經濟效益。 來自其他省份的玉米產品質量更高且價格更

許駿發獲頒的榮譽狀。

具競爭力,這使得 Atlas 不得不停止玉米加工業務, 轉型為專門的貿易公司。隨著自動化和電腦系統的 投資,公司轉型過程順利且高效,專注於分銷領域, 特別是北宿霧的商品市場。

持久的影響力與未來展望

經過超過 40 年的運營, Atlas Cebu Corn Mill Corporation 成功轉型為北宿霧主要的商 品分銷商之一。公司的成功建立在創辦人許朝瓊 的堅韌精神之上,並在家族企業的支持下,持 續發展壯大。這段關於 Atlas Cebu Corn Mill Corporation 的故事,顯示了企業在市場變遷中的 靈活應對,並展示了如何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 競爭力和持續增長。

1970 年代,許家取得菲律賓公民 身份,許朝瓊的長子許成基隨後接手家 族事業。許成基和陳秀莉結婚後,兩人 一同經營家庭企業,並且育有四個子 女。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族企業的經營 範圍逐漸多樣化,除了玉米加工,還拓 展到米、烘焙原料、房地產開發及管理 等領域。如今,第三代許家子孫繼承了 家族的事業,並繼續發展,甚至進軍咖 啡和烘焙業務,成為新一代的企業家。

許家在菲律賓的故事,從第一代開 基祖許朝瓊的艱辛打拼,到第二代許成 基的接手發展,再到第三代的多元經 營,都是努力與成功的縮影。他們不僅 傳承了家族的企業精神,也維繫了家族 的緊密情感聯繫。

許家的成功故事不僅體現了家族 的奮鬥歷程,更展現了他們對教育、家 庭價值和事業傳承的重視。這種堅持不 懈的精神,結合代代相傳的努力,讓他 們不僅在商業領域取得成就,更在家庭 生活中保持和睦與幸福。許家三代的興 盛,不僅是家族內部團結的見證,更是 對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完美詮釋,為下一 代創造了更光明的未來。

落番:馬來西亞
官澳楊海滄家族出洋馬來西亞滄桑
文|林麗寬、圖|楊天厚

7

歲時就遠赴馬來西亞的楊海滄,憑藉刻苦耐勞的精神,在巴生從事木材和木炭生意, 最終創立振豐炭窯,成為當地木炭業的翹楚。他熱心公益,積極參與華人社會的公共 事務,擔任多個社團的重要職務,並持續關懷故鄉的發展。其家族後代延續了他的精 神,熱心參與鄉僑會務,為社會做出諸多貢獻,展現了遠居他鄉卻心繫故園、不忘本 的情懷。

出洋馬來西亞 刻苦自勵 終有所成

據官澳鄉親及江柏煒〈散而不離:巴生楊 海滄家族的事蹟〉一文報導,15 歲,是楊海 滄從金門東北方海濱聚落故鄉出洋馬來西亞的 時候,那年西元 1927 年。

另據蔣榮玉〈路長情更長 3300 公里的鄉 愁〉載記楊海滄孫子楊質煥的談論:「大約在 1920 年前後,我的阿祖(即楊鑽石)帶著兩

個弟弟(即楊瑪瑙和楊誠清)落腳馬來西亞的 巴生,靠伐木、捕魚維生,做的都是粗工,後 來阿祖把年僅 7 歲的爺爺(即楊海滄)接到 巴生,雖然日子過得不鬆快,他們還是努力寄 僑匯回金門。」則明確指出楊海滄在 7 歲下 南洋。

1912 年誕生於官澳村的楊海滄,僅依戀 母親美好過日 3 年。3 年後,母親不幸病逝,

左圖:官澳村耆老楊誠華賢伉儷於楊海滄官澳老宅前講述早年落番情景。

右圖:楊誠華賢伉儷與筆者在楊海滄重修後的老宅前留影。

欣幸堂嬸相依相靠熱心撫養。無奈寡母與稚兒 經濟窘迫、生活艱困,楊海滄毅然決然遠渡重 洋,投靠先前已出洋馬來西亞雪蘭莪巴生港的 父親楊鑽石。

話說金門於清末時期,因土地澆薄、營生 不易;又為躲避日本戰爭;及效法 19 世紀末 廈門地區許多年輕人離鄉到東南亞(南洋)謀 生風氣……,紛紛投入出洋客的行列。官澳人 楊鑽石帶著弟弟楊瑪瑙和楊誠清,也心存理想 相擁一道出洋奮鬥。

甫至巴生港打工,兄弟三人相互扶持,彼 此照應。不久,楊誠清小弟先行回返金門,徒 留楊鑽石和楊瑪瑙續居馬國工作。兩兄弟待有 餘力改做生意,營利之餘,持續僑匯故鄉提供 雙親與小弟生活所需。稍頃,楊鑽石和楊瑪瑙 回到金門成家娶妻,婚後,僅兄弟兩人赴馬來

西亞打拚,將新婚嬌妻留守金門,形塑當時金 門諸多落番客留居妻小在鄉的家庭悲歌之一。

楊海滄自幼聰穎伶俐,刻苦耐勞,孝順乖

巧,常自動幫堂嬸做農事和家事,嬸侄之間情

同母子。「氏三歲見棄慈母,而眾親又遠適海 外,形單影隻,孤苦無依,賴堂祖嬸撫養,長 大成人,賦性聰慧,活潑伶俐,髻齡助堂祖嬸 農事,並幫牧牛,時堂祖嬸為一寡婦,家境清 寒,相依力作為命,甘苦如飴。」是江柏煒〈散 而不離:巴生楊海滄家族的事蹟〉文中,刊錄 現存巴生金門會館 1966 年特刊內,對楊海滄 幼年滯居金門的真實描記,也見證楊海滄吃苦 勤奮、堅毅不拔的人格特質,終能成就日後巴 生木炭產業王國。

初抵巴生港,楊海滄先在父親楊鑽石安 排下入讀私塾,增長知識。至 18 歲,開始受 雇於鄉僑經營的「金振和枋廠」,從事木材加 工和製作木炭的勞務。楊海滄深諳工作得來不 易,以及想要出人頭地唯有不斷努力的亙古通 則,「在職勤謹負責,慎言力行,處事精明幹 練,眼光遠大,深得東翁賞識,寵信倚重,由 什役而總務,而外經理,蓋持籌握算,特具 貢獻,其受董翁擢升,實良有以也。任職凡 二十五載……。」是現存巴生金門會館 1966 年特刊對楊海滄的再次提敘。

左圖:〈金門楊氏大宗祠祖廟各地宗親捐資芳名錄〉石刻。

右圖:楊海滄捐資新台幣伍仟元給楊氏祖廟作為重修之用,名單被誤植成星洲僑領。

為求事業更上一層樓,楊海滄於 1956 年,辭去從基層做起一路爬升的金振和經理工 作,自行在巴生港口新村創立「振豐炭窯」, 作為柴火之用,並兼營地基木椿和建築。秉於 誠信,孜孜不懈,楊海滄終於創設成巴生木炭 業翹楚,也創建出個人事業奇蹟。「在氏長才 善賈之下,獨具慧眼,億則屢中,信孚卓著, 生意興榮,奠下今日輝煌成就不拔之基,蜚聲 南域。」是現存巴生金門會館 1966 年特刊裡 對楊海滄的三度撰述。至於楊瑪珯,據楊國瑞 〈楊氏族人在馬來西亞的發展〉一文敘言於 1922 年創立「金振和火鋸有限公司」,全心 全力發展鋸木業,也有所成。

家族熱心公益 義助僑社

行事素來熱腸古道、豪爽助人的楊海滄, 事業異於常人成功,投身華人社會公共事務亦 異於常人積極。舉凡馬國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 的設立,擔任倡議要人有之;擔任浯聲協進社 社長、總務有之;擔任濱海俱樂部執委有之; 擔任中華女校副董事長有之;擔任華商公所執 委有之;擔任華僑中學(指濱華中學前身)稽 查有之;擔任歷屆金門會館交際有之;擔任星 洲官山社(指官澳人為主的鄉團)名譽社長有 之……。再依江柏煒〈散而不離:巴生楊海滄 家族的事蹟〉該文,陳述江柏煒在 1950-60 年代的新加坡《南洋商報》查找到不少有關楊

金門官澳楊氏大宗祠「達山堂」外觀。

海滄捐款的資料。洋洋灑灑,據見 楊海滄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 宏觀處事態度,及樂觀大方提供各 項捐款精神。

「為人豪爽、慷慨仗義、誠篤 謙恭、和藹可親,極愛護同鄉親朋, 喜為人排難解紛,凡事從公處理, 人多感戴,尤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 業,當仁不讓,為巴生金門會館發 起人之一,被擁戴為金門會館首任 主席,連任二年。」是現存巴生金 門會館 1966 年特刊對楊海滄的四度 鋪寫。故鄉官澳 1988 年楊氏大宗祖廟重修建 築委員會,鐫刻於壁的碑記上,楊海滄捐資伍

官澳「達山堂」拜殿與祖龕。

海滄在僑居地溘然長逝,後代子孫仍持續回來 金門,看看家族出洋前的故里山河。

仟元的銘記亦朗朗明見。楊海滄身居馬來西亞 出洋地,卻心繫金門故里的不忘本表現,得孚 眾望、得人愛戴,可見一斑。

不落人後地,楊海滄之孫楊質煥,現任馬 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2024-2026

年第 42 屆理事會副秘書長,並先後擔任馬來 西亞巴生雪蘭莪青年團團長、僑務促進委員、 馬來西亞留台同學會總會文教主任、巴生浯聲 協進社查賬……等,熱心又義務扶助鄉僑會 務,任勞任怨,眾所觀見,居功厥偉。

遠居馬國 心繫故園

出錢出力,是楊海滄家族素來做人做事風 格。又據官澳鄉親楊誠華賢伉儷報導,秉持對 故鄉官澳的熱愛,雖遠居迢遙的南洋,楊海滄 家族仍常攜帶子孫回返官澳。即使 1995 年楊

由於年代久遠,楊海滄家族兩落式的老家 已然屋頹梁崩,幸賴楊誠清的孫兒楊文忠、楊 文堅兄弟合作修建竣工,在近午燦烈陽光照耀 下,紅光奪目,嶄新耀眼,象徵楊海滄家族如 日中天,依樣輝煌。

參考文獻:

1、江柏煒,〈散而不離:巴生楊海滄家族 的事蹟〉,《金門日報.浯江夜話》, 2021/08/24。

2、楊國瑞,〈楊氏族人在馬來西亞的發展〉, 網址世界楊氏聯誼會 http://sjyang.org/ cn/info/7N2JSV5K.htm , 2024.10.29 下載。

3、蔣榮玉,〈路長情更長 3300 公里的鄉愁〉, 《金門日報.星期人物》,2018/03/17。

出洋客:汶萊

汶萊騰雲殿

以宗教凝聚的海外烈嶼社區

汶萊位於馬來群島中最大島嶼婆羅洲島的西北角,北臨南中國海,與馬來西亞的砂拉越 及沙巴,印尼的加里曼丹省為鄰,是北婆三邦之一;汶萊全國分為摩拉、馬來奕、都東 與淡武廊四個縣;1984 年,汶萊獨立,為多種族國家,人口約 44 萬(2021 年),其中 又以馬來人為大多數,約佔總人口數七成,華人約為一成左右,其餘為原住民及其他族 裔,官方語言為馬來語,其他主要語言為英語及包含閩南語及客語的華語。

文圖|林志斌

烈嶼人落腳汶萊 打拚事業

十九世紀後段,新加坡採開放政 策,免簽證,故吸引許多烈嶼人前

往,是烈嶼海外移民者的首選,二十 世紀初,同屬馬來亞聯邦的汶萊,在 1929 年發現石油成為產油國,經濟 高度成長,故許多新加坡的烈嶼人, 轉往汶萊發展或者是落番客以新加坡 為中繼站再往目的地汶萊,如王金 紀、林德甫、劉錦國、林水廳、李永 鳳、李仁義、洪瑞泉、林景坤、陳天 振等人,他們經營貿易商號為主,經 過數年的奮鬥與經營,事業有成,經 濟實力雄厚。

汶萊淡武廊烈嶼人所開設的商店復源號。

汶萊為伊斯蘭國家,但位於首都斯理巴加灣市 的騰雲殿為華人信仰中心,殿內主祀廣澤尊王、玄 天上帝、關聖帝君、保生大帝、哪吒三太子、註生 娘娘及福德正神。

1960 年代的騰雲殿。

華人信仰中心騰雲殿

騰雲殿,原名騰雲寺,創建年代不詳。

1913 年,當地華人集議,決定在汶萊河畔建 一永久寺廟,由當時的拿督天猛公石文熟奉

獻土地一塊,由曾受記負責廟宇建築之興建, 建築總造價為 8,075 汶萊幣。1918 年 6 月

23 日,騰雲寺落成奠安;完工後的騰雲寺, 起初由「春源好」及「捷成號」兩家商號輪 流擔任爐主頭家,負責神明祭祀醮儀操辦及

廟務處理。之後隨著華人移民的增加,騰雲 寺的信眾日益增多,才決定以卜筊決定爐主 頭家,還規定爐主不得連任。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汶萊斯市飽受戰火 摧殘,全市幾乎夷為平地,但騰雲寺卻神蹟

式地未受損害,信徒們堅信這是神明的神 威,廣澤尊王庇佑,騰雲寺能得以屹立於殘 垣瓦礫中。但 1953 年汶萊政府征用地進行 開發,騰雲寺面臨拆除的壓力,時任丕顯天 猛公拿督祖籍金門烈嶼雙口的林德甫先生發 起重建,除率先捐獻外,並號召當地信眾共 襄盛舉;1958 年騰雲寺改建,並從汶萊河 口碼頭邊搬遷至 LOT 13413, Jalan Sungai Kianggeh 現址,也面對了汶萊河的支流 Sungai Kianggeh,交通十分便利。由於烈 嶼鄉僑與皇室關係良好,廟址土地是由當時 汶萊蘇丹所贈送,還捐獻汶幣 45,000。

廟宇建築坐西朝東,建築形式採雙進加 左護龍,閩南式的翹脊,屋頂以當地青瓦鋪

設;大門立有四柱三間傳統牌坊,在伊斯蘭 國度的街景裡顯得十分特殊;寺內延聘來自 烈嶼的著名彩繪匠師林松杞為廟內彩繪壁畫, 1960 年完工,正式更名為「騰雲殿」,同年 12 月 27 日舉行奠安慶典,邀請當時英國駐 汶萊第一任最高專員懷特爵士主持落成開幕 典禮、王仁程先生主持開啟廟門儀式。

1961 年第一屆汶萊騰雲殿董事會成立, 董事會成立主要的目的,負責處理廟宇的大 小事務及管理所屬義山,包括對面港義山、

Tasek 舊義山、政府撥發地的巴拉克斯華人 福壽山等。董事會任期為每三年一屆,至今 (2022-2024 年)已是第 21 屆。

壁畫大師林天助手藝 展現金門文化

1982 年,騰雲殿再次整修,自金門烈嶼 延聘壁畫大師林天助(字輔臣)到汶萊,為 騰雲殿進行彩繪壁畫。騰雲殿的壁畫共分三 個主題,內殿兩側牆面,林天助以民間通俗 小說「征東征西演義」為腳本,以 180 幅的 連環圖畫,描寫唐朝名將薛仁貴、薛丁山父 連環壁畫。

子平定高麗及吐蕃的故事,藉由章回小說生 動主題提示搭配精采的圖像,引領海外信眾 走入中國歷史典故,將傳統忠孝節義的精神, 以連環圖畫方式呈現,無形中將中華文化傳 播至海外。

牆壁上緣繪上民間信仰中的「三十六官 將」等民間信仰神仙,外牆立面、水車垛、 內牆空白處則依其大小繪製吉祥圖案,包括 「漁、樵、耕、讀」、「獅球獻瑞」、「仙 童報喜」等,歷經八個多月,翌年孟秋完成, 完工後的騰雲殿壁畫中天兵神將手執法器, 或獻奇珍異寶,身騎異獸,威風凜凜,十分 精彩又饒富趣味,故事生動,極具藝術及觀 賞價值,同時更增添騰雲殿的神聖性。完工 後遵循烈嶼民間習俗,延聘烈嶼的「師公」 道士洪彬文及其鼓吹隊後場樂師,依烈嶼地 區傳統民間風俗,主持奠安慶成科儀。農曆 八月二十二日境主廣澤尊王聖誕千秋,信眾 每三年亦邀洪彬文道士跨海主持醮儀,為神 明祝壽,一直延續至 1992 年,受限於交通, 改就近聘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道

士前往,但為確保醮儀的神聖性,在醮儀舉

行前,會先請道士提供科儀流程,或廟方要 求依傳統流程進行儀式,以祁求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為當地華人凝聚家鄉之情

騰雲殿做為汶萊華人主要的信仰中心, 騰雲殿提供當地華人問佛及收驚的服務。在 1950-1990 年代,由來自烈嶼西方「上帝 公」的乩身葉天扶、法師洪十全及青岐「太 子爺」的乩身蘇天賜、「桌頭」許有全等主 持,每當信徒有「求神」的需求時,廟方會 務會藉由「打金鼓」、「唸咒」、「燒紙頭」 請神明上身,為信眾消災解厄;1990 年代後 期,蘇天賜返回烈嶼而葉天扶年齡漸長,在 無後繼「童乩」接手下,才結束問佛的服務; 2019 年隨著「捐童乩」等儀式,新乩童的產 生,才恢復為信徒服務功能。

湖井頭戰史館

雙口海邊

勇士堡

沙溪堡

烈嶼鄉

青岐碼頭

八達樓子

鐵漢堡

金門大橋

將軍堡

九宮坑道

者皆可請領,頒獎儀式於農曆新年期間,分 兩程序,第一段在騰雲殿舉行,受獎學生集 體膜拜答謝神恩,第二段在汶萊中華中學和 平堂頒發獎勵金及獎狀。

總體而言,汶萊騰雲殿與烈嶼原鄉保持 非常緊密的連結,藉由重建後壁畫的繪製與 儀式的操辦,鄉情在無形中轉移至異鄉的國 度,合境平安跨地域的實踐,壁畫上祖籍地 之標示,割捨不斷的家鄉之情,藉由本文的 書寫,讓讀者感受海外鄉情的凝聚。

為獎勵學生向學,騰雲殿於 1982 年成 立「本外坡佛教徒優秀子女學優獎勵金」, 凡信眾子女,即該年廣澤尊王誕辰添緣或年 捐 60 元汶幣以上「油火捐」,成績達到標準 戟(吉)磬(慶)。

延續原鄉烈嶼宮廟壁畫的傳統。

出洋客:新加坡

兩座島、一群人 金門與新加坡的文化網絡

新加坡這個蕞爾之地,百餘年來作為一座國際貿易興盛的全球城市,不僅在國際地緣政 治、貿易金融地位舉足輕重,更擁有許多華人、印度族移民的動人故事。其中,新加坡 金門社群是華社非常活躍的一群。 20 世紀中葉以來,金門島以其冷戰前線聞名世界。 然而,多數人忽略的是,金門在東亞近代史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僑鄉——海外華人的 故鄉。

文圖|江柏煒

金門僑鄉足跡遍及東南亞

從 19 世紀後半到 1949 年之間,金門 有四次主要的海外移民潮。第一次大規模南 渡於 1860 年代,第二次集中於 1912 年至 1929 年間,第三次在 1937-45 年間的日本 侵華期間,第四次則是 1945-49 年間國內內 戰之影響。1949 年之後,金門成為國共對 峙、世界冷戰的前線基地,雖與僑居地仍有 部分的往來,如仍有少量僑匯透過特殊管道 寄返家鄉,或者 1954 年九三砲戰、1958 年 八二三砲戰之際,新加坡、汶萊等地部分僑 民將家人接往僑居地,但此後的移出地主要 以臺灣本島為主 1 。

從金門一份僑刊《顯影》可發現,近 代金門鄉僑的足跡遍及東南亞諸邦,部分則 散居日本、香港等地。這個昔日被稱為南洋 的區域,金門人主要移居地以新加坡、馬來 亞雪蘭莪巴生(Klang, Selangor)、汶萊 (Brunei)、印尼蘇門答臘(Sumatera)、 邦加(Bangka)、勿里洞(Belitung)、 爪哇的巴達維亞(Batavia, Java,今雅加 達 Jakarta)、泗水(Surabaya)、東加里 曼丹的三馬林達(Samarinda)、峇里巴板 (Balikpapan)、菲律賓棉蘭佬(Mindanao) 北部的依里岸(Iligan)、駕牙鄢(Cagayan de Oro)、宿霧(Cebu)等地為主。

註 1:江柏煒,〈近代金門的移民網絡及僑鄉社會的文化景觀〉,《臺灣文獻》季刊 70 卷第 1 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9 年 3 月 31 日,頁 97-144。

金門移民在東南亞的分布圖。

新加坡 脫貧致富的出洋夢

新加坡,是近代金門海外移民人數最多、

地點最集中的城市。為什麼新加坡吸引了大 量包括金門在內的華人到來呢 ? 事實上,新 加坡的華人歷史與 1819 年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開埠 有關,他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善用了新加坡 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積極開創了海洋時代的 流動及連結。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華人、印 度南部的淡米爾人(Tamils)等移民紛至沓

來,至此尋找機會,加上原有的馬來族與歐 洲殖民者,形成多元族群的文化。

新加坡早期的華人來自馬六甲等地,接 著就以華南地區的華人移民為主。在本地以 方言群認同(dialect group identity)作為

社會分類法則,形成了福建、潮州、廣東、 客家、海南等地為主的幫群。

來自金門的社群是新加坡福建方言群的 一支,早期他們主要落腳於新加坡島的南部, 一部分商人經營跨境轉口貿易的九八行,一 部分沿著梧槽河、加冷河沿岸經營木材加工 或買賣生意(火鋸、電鋸廠、板廊、造船、 修船、索絡等),更有一大群人在直落亞逸 盆地、紅燈碼頭一帶從事駁船運輸業,並建 立超過 34 間的估俚間(苦力間),以便互助 團結且照顧新僑。

其中,商人階層於 1870 年倡議、1876 年建立「浯江孚濟廟」及「金門公司」(新 加坡金門會館前身);同時,勞動階層也成

昔日駁船業的紅燈碼頭。

立「金浯江」鄉團,日後轉型為「新加坡浯 江公會」。英殖民地時期的新加坡,是當時 地處閩南一隅、相對窮困的金門島青壯人口 外出謀生的首選之地,是脫貧致富、餬口謀 生的出洋夢的寄託。

傳承新加坡華族文化

1942-45 年間,日本佔領新加坡,更名 為昭南島。 1945 年英軍重返新加坡,實行 軍事管治。 1957 年,新加坡成為自治邦, 1959 年取得完全自治,同年舉行大選,人 民行動黨成為最大黨,李光耀擔任總理。

1963 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 砂拉越、沙巴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完全 脫離英國統治。

1965 年新加坡獨立,在李光耀領導的 人民行動黨的廉潔、高效治理下,自 1970 年代起,新加坡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 之一,是區域經濟的中心樞紐,更是多元種 族、多元文化的城市國家。不論是華人、馬 來人、印度人或歐亞裔,均為新加坡公民, 國家認同成形。

新加坡金門會館。

從移民到公民,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 新加坡金門社群及其會館鄉團是新加坡華族 文化傳承的具體展現。如今,新加坡是安身 立命的家國,而三千公里外的金門是祖籍地, 是文化與心靈的故鄉。金門與新加坡,兩座 島、一群人,彼此交織。金門不只是一個地 名,在新加坡它既是一種信仰、風俗、飲食 等組成的文化符徵(cultural signifier),也 是一種具有當地特色及認同意義的文化象徵 (cultural signified)及品牌。

創建浯江孚濟廟的新加坡先賢祿 位碑(1876)。

出洋客:日本

日本長崎、神戶 金門社群概述

金門人海外移民,除了東南亞外,其實還有一部分遷往日本,先是長崎,後擴及到神 戶、大阪。部分家族在日本打造了橫跨東亞、東南亞各地的貿易版圖,也為金門故鄉 貢獻良多。

文圖|江柏煒

金門人在長崎的早期足跡

1571 年,長崎作為日本幕府鎖國時代唯 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先是吸引葡萄牙商人的 到來,後來成為荷屬東印度公司、華人貿易 的據點。前者為出島,後者為唐人屋敷。唐 人屋敷始建於 1689 年,是為管理華人貿易 活動而設定的封閉居住區。目前仍保存二座 媽祖廟(其中一座兼作福建會館)、土神廟、 觀音堂等廟宇。直到 1859 年安政開港,唐 船貿易時代結束。1868 年唐人屋敷的集中管 理功能不再,進而廢除。

在那個年代,金門人作為船員,往來於 寧波及長崎之間。但部分客死異鄉的閩南為 主船員,被安葬於長崎福濟寺。在這裡,我 記錄了目前在海外發現最早的兩座金門人之 墓碑,年代為 1745 年(清乾隆 10 年),顯 見 18 世紀中葉以前已有不少金門人在長崎。

開港之後的長崎,吸引了更多的閩南商人來 此經商,其中金門新頭陳國樑家族的泰益號、 英坑黃聰明家族的福興號、山后下堡梁有道 家族的和昌號等,最有名氣。由陳國樑曾孫 長崎唐人屋敷模型。

上圖:長崎泰益號後人陳東華先生為楊渡 ( 後排左一 )、 江柏煒 ( 前排左一 ) 等講解家族歷史。

下圖:長崎福建會館。

陳東華所保存的泰益號及泰昌號貿易文書, 數量龐大,是瞭解金門僑商海外貿易網絡的 重要史料,目前捐贈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圖書館永久典藏。長崎的福建會館肇建 之初,新頭的陳國樑、陳世望父子貢獻良多。 今日的會長為其後裔陳東華。

神戶的金門商人與華僑社群

神戶的部分則是 1868 年由明治政府制 定了《大阪兵庫外國人居留地章程》後,吸 引了不少外國人的到來,包括華僑。祖籍英 坑黃禮蘭家族的廣駿源號、山后頂堡王明玉 (國珍)家族的復興號是其中的佼佼者。估 計在 1891 年神戶、大阪的火柴輸出貿易中 有 96 %通過華僑交易。而廣駿源號、復興號 一開始的發跡就是以火柴貿易為主。

1870 年在王明玉的號召下,成立名為 「八閩公所」同鄉會所,會所場址就在復興 號店內。他的兒子,也是孫中山的追隨者王 敬祥,也同樣擔任八閩公所的會長。八閩公 所後更名為福建商業會 議所、福建會館等。目 前的會長為祖籍古崗的 董國華。長崎與神戶的 福建會館,其成立及發 展過程,與金門社群的 關係十分密切。

上圖:神戶華僑黃祖道家族返回英坑祭祖。

下圖:神戶福建商業會議所 ( 福建會館前身 ) 石碑。

出洋客:新加坡

新加坡金門籍的

三位華文作家

新加坡雖然是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國家,但在當地用華文寫作仍維持一定的風氣。

1965 年新加坡獨立之後,當地的華文文學也逐漸建立「新華文學」的主體性。其中有

3 位值得向大家推薦的華文作家,分別是方然、寒川、李寧強。

文圖|江柏煒

抒發鄉愁的文學巨擘 方然(林國平)

方然(1943-2023),本名林國平,

祖籍金門,是新加坡著名的華文作家,

以詩歌、散文、小說聞名。他自育民小

學畢業,中正分校念初中,1962 年中正 總校高中畢業。出版著作十多部。他也

是《赤道風》文學雜誌創始成員,並擔

任主編 30 餘年(1986 年至 2018 年)。

他以抒發鄉愁與人生哲理見長,尤

其注重描寫新加坡華人社會的風土人情。

方然還多次獲得新加坡與國際華文詩歌

散文創作獎項。他晚年最後一部作品、

帶有自傳性的《永恆的山村》表達了對 故鄉的深情和對生活的反思,奠定了他 在華文文學界的重要地位。

上圖:方然與芊華作家夫婦。

下圖:方然夫人芊華也是傑出的新加坡華文作家。

方然《永恆的山村》

跨越文學與文化的使者 寒川(呂紀葆)

寒川,原名呂紀葆,1950 年出生於金門,後隨 家人遷居新加坡。他在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畢業,

持續投入創作,著有詩集《金門系列》、評論集《寒 川文藝評論集》、遊記《雲樹山水間》、散文集《文 學回原鄉》和人物傳記《我從金門來》等十七種;主 編《華實串串》和《華崗依舊》等六種。

創作之餘,亦經常受邀參加在中國、臺灣、美 國、澳門及東協等地舉行的文學會議;也擔任過多項 海內外文藝創作比賽評審。現為新加坡十餘個華社組 織的理事和出版顧問、新加坡文藝協會永久會員及印 華作家協會名譽顧問。2004 年,榮獲印華作協頒授 「印華文學功勳卓著獎」。這項榮譽對於長年關注印 尼華文寫作的他,實至名歸。

寒川在金門睿友文學館

寒川返回金門參加金門學會議

從影視到文學的全方位創作者 李寧強

李寧強,1953 年生,新加坡公民, 祖籍福建金門縣西山前。他畢業於南洋大 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曾擔任新加坡電視台 新聞編輯及導播,並且在華語電視劇組中 擔任導播及監製,主導了近 800 集電視劇

的製作,包括《濟公活佛》、《河水山》、 《醫膽仁心》等代表作品。

李寧強《路過高粱田看 見水尾塔》

李寧強《人在獅島》

2008 年後,李寧強轉向攝影與寫作,至今 已出版近九本書。他最新出版的《人在獅島》結 合了對新加坡和金門文化的深入思考。書中作品 《路過高粱田看見水尾塔》特別將食物元素與金 門文化相融合,表達了他對飲食文化的深厚情 感。他說:「我喜歡寫吃,路過大街小巷、酒樓 茶肆,我看見食物,就像看見中的故事一樣」, 展現了他在創作中的獨特視角和生活哲理。 李寧強夫婦與江柏煒教授

僑鄉:越南

越南金門會館與僑鄉記憶

文圖|陳益源

越南金門會館在歷史洪流中幾經波折,見證了金門人在異鄉的奮鬥與堅守,這段 歷史也成為越南金門鄉僑不可忘卻的記憶。

越南金門會館的成立與挑戰

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比起來,越南的金門 會館成立時間最晚,參與人員最少,目前力 量相對薄弱,但也因此更需要金門原鄉的關 注與支援。根據〈福建金門會館孚濟廟戊寅 重修碑記〉的記錄和會館陳世芳顧問的回憶,

1969 年間,金門戰地政務委員兼金門縣長閆 修篆到西貢拜訪駐越南共和國大使胡璉將軍

胡璉將軍 1971 年所題越南「金門會館」 匾額。

與當地華僑商會、金門同鄉,開啟金僑陳清 越(原籍金湖夏興,陳世芳尊翁)等人籌組 旅越金門同鄉會的契機。

他們先以興建越南陳興道廟為名開始蓋 廟,1970 年完竣,1971 年正式成立金門會 館(孚濟廟),由胡璉將軍、西貢市長杜建 堯及同鄉長老盧天厚共同剪綵。1975 年越南 政局改變之後,宗教活動受到限制,金門會

1971 年 9 月 15 日)。

越南金門會館壁上之〈福建金門會館孚濟廟戊寅重修碑記〉。

館也幾乎落入停擺狀況,空蕩一時。1997 年, 金門會館(孚濟廟)重修,迄今仍然保持運 作。陳世芳顧問表示:由於種種原因,參與 者的熱情日趨淡薄,廟宇香火無法發揚光大, 越南金門會館正面臨極大困境。

金僑訪談錄中的鄉情記憶

2007 年 12 月間,黃振良、董群廉二位 先生曾赴越南胡志明市進行李仁義(原籍古 寧頭南山)等十二位金門鄉僑的訪談,訪談 內容見於金門縣政府 2009 年 12 月編印的 《金門鄉僑訪談錄(三)【香港、越南篇】》。

其中有許多金僑的鄉情記憶,值得我們仔細 品味。除此之外,大家對於越南金門人以及 金門會館的存在,還是非常陌生的。

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筆者除了自己造 訪金門會館(孚濟廟)之外,特地請在胡志

明市的越南學生就近關懷他們身邊的金門人。

令筆者感到欣慰的是,阮玉詩、阮黃燕、阮 清風三位博士都以論文的形式作出具體的回 應。

阮玉詩博士和劉俊英在「2012 年金門學 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場,共同發表了一篇 〈越南金門人與他們的社會〉,他們採用個 案研究、訪談、問卷調查、參與觀察及文件 分析的方法,介紹越南金門人的現狀及其社 會組織,也讓我們知道越南孚濟廟一開始的 全名的確是作「孚濟廟-陳興道相濟會」, 而金門人後代主要從事商貿,沒有人文社會 研究者,老年人特別喜歡鄧麗君,「都記得 1971、1973 與 1974 年鄧麗君旅越表演, 為他們獻唱服務」。他們認為孚濟廟裡祭祀 的恩主公、 恩夫人就是金門人的認同象徵, 應該讓這個象徵發揮更大作用,但越南金門

人自己似乎有點力不從心。

阮黃燕博士出席了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 拉曼大學召開的「2016 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 會」,她的論文〈雙重身份的尷尬:談現代越 南金門人的自我認同〉發現,越南金門人在 「臺灣金門人」和「福建金門人」這兩種身 份認同之間搖擺,形成一種複雜、尷尬的局 面,而這是在一種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慢 慢積累建構起來的,她希望有更多相關的研 究幫助「越南金門人、金門會館可以逐漸找 到過去的輝煌和自己在現代社會的定位」。

阮清風博士也是一位關心越南金門會館 的越南傑出青年學者,2024 年 8 月 25 ~ 29 日,他不僅費心協助「2024 金門學國際

本文作者(右三)多次造訪越南胡志明市金門會館(孚 濟廟)。

學術研討會」越南場活動(包括金門會館的 金僑座談,以及邊和省福善義祠金門人墓園 的田野調查工作),還親自在胡志明市國家 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以「越南華人 文化:福建族群文化的新發現」為主題的研 討會上,發表〈早期西堤福建人的社會貢獻 及其與國內外的人脈關係:以金門人為探討 核心〉,強調在早期西堤社會中,出身金門 島的若干人士如傅錫琪、胡璉等人都留下重 大功績。

重新連結越南金門人與原鄉的情感

經由上述三位越南博士的研究成果,加 上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越南 籍研究生寇氏美源 2022 年 7 月所完成的學 位論文《越南金門會館的歷史變遷與社會功 能》,以及由她執筆的〈越南金門會館的守 護者-潘賢統〉(收入國立金門大學海洋事 務中心發行之《金僑群英傳〔第三冊〕》, 2023 年 5 月),我們已經可以擺脫對越南金 門會館與金僑十分陌生的窘境了。

當然,接下來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該做, 例如延續 2007 年黃振良、董群廉 2 位先生 越南金門鄉僑的訪談,喚起他們更多僑鄉記 憶乃勢在必行的任務。在此同時,如何重新 連結越南金僑與金門原鄉的關係,則是我們 不得不努力思考的方向。因為隨著時間的流 逝,越南金僑的新世代若不知道自己的祖先 來自金門的什麼地方,在祖先的故鄉與他們 漸行漸遠的情況下,越南金門人的身份認同 還是會繼續搖擺下去。

上圖:阮玉詩、阮黃燕、阮清風論文分別發表於 2012、 2016、2024 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圖:呂坤和局長率團與越南金門會館僑親舉辦座談 (2024 年 8 月 28 日)。

下圖:「2024 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代表團攝於 越南邊和省福善義祠。

所以,尋找在越南的金門華僑,並 且認識越南金僑在金門的事蹟與貢獻, 迫在眉睫。葉鈞培老師在「2024 金門 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越南場所發表的 〈越南金門華僑與金門族譜的連結:一 份跨越海峽的尋根之旅〉,為我們揭示 了一道重要的課題,那就是我們應該持 續推動尋根服務,「幫助更多海外金門 人實現尋根夢想,維繫與金門的歷史聯 繫」,這對失聯已久的越南金僑、正面 臨極大困境的越南金門會館來說,無疑 是格外重要的工作。

僑鄉:大陸

福建省金聯會概略

文圖|黃振良

2001 年 1 月 2 日金、廈航班恢復直通後,兩地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此時才知 道對岸有一個「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的社團組織,簡稱「金胞聯」或「金聯會」, 不但省有組織,屬下還有福州、泉州、廈門、漳州四個地籍市有「金聯會」,另外

永春、晉江兩市級市有,連同安區也有金聯會,這幾個不同級別的金門同胞聯誼會 是怎麼來的?

金門與廈門直通後的交流

第一、從後唐長興四年(933)置同安縣以後,金門一 直屬同安縣轄地,到民國三年劃出廈門島和金門兩島設思明 縣,次年(1915)金門才獨立設縣,除金、烈兩島,還包 括大嶝、小嶝、角嶼為大嶝鄉。所以大嶝鄉居民,當然毫無 置疑的是「金門同胞」。目前大、小嶝島是同安區的大嶝街 道辦事處,所以同安區成立區級的金聯會。

第二、1937 年十月金門 淪陷,許多居民連夜渡海逃往 同安內地和廈門島,月底新加 坡金門會館派人在馬巷、廈門 成立「金門難民救濟會」安置 金門難民,後來這些難民有些 下南洋依親,廈門淪陷後,馬 巷救濟會遷往永春,之後分散 居住德化、甯洋等地,今永春 縣當地有不少金門人,因此也 有永春縣金聯會的成立。

第三.清末開放「五口通 商」後,金門人得地利之便, 掀起了一波出洋的人潮,其中 以僑居印尼、馬來亞、菲律賓 的僑民最多,這些人南下時, 都以星洲(當時的譯音是星加 坡)為轉口港,所以留在星洲 金門縣政府向金聯會致賀。

各地的金胞代表。

打零工維生者不少,等到有了積蓄後,再從 小生意做起,賺了錢再投資大生意。

金門華僑的回歸與福建金聯會的主幹

二戰期間由於日軍進兵南洋,多數華僑 被打壓,生意受到挫敗。二戰結束後有的人 謀求東山再起的機會,有些從此一懈不振, 其中的印尼,這裡由於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物產豐富人口多,到此謀生的華僑也比其他 地方多,所以當地有許多僑民,對當地經濟 的貢獻特別大。

但是二戰結束後獨立的政府,實施多次 的排華,大量華僑遭受迫害,很多人一夕之 間從富裕跌入貧窮,這些在十九世紀末二十 世紀初被國內革命團體譽為「革命之母」的 華僑,莫不引頸以待祖國政府能伸以援手, 孰知當時在台灣的國民政府都自身難保,哪 有能力伸援手,反而是當時被台灣譏為「不

要褲子也要原子」一窮二白的大陸,卻能派 出幾艘船艦,到印尼把這些等待救援的僑胞 接回祖國,在雲南、在兩廣、在福建成立許 多「華僑農場」和「華僑工廠」來安置這些人, 其中有不少是金門僑民,他們大部分選擇離 家鄉最近的福建定居。今日散居在福建省內 的大多數金門人,就是那時從僑居地回國定 居的這些人,也是「福建省金聯會」組成人 員的主幹。

福建金胞參加第一屆世界金門日。

尋根之旅:新加坡

返鄉

找到未來

文|陳澤凱、陳紫軒、陳御涵 譯圖|江柏煒

走在碧山村,歷史浮現眼前。

陳澤凱(Julian Tan),新加坡公民,碧山陳清吉的曾孫。

在我們人生的任何方向上,如果不知道 我們從哪裡來,要征服未來是很困難的……。

感謝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精心策劃的「南 洋華裔青年回金尋根交流」活動,這次旅程 激勵我帶著家人親自來到我們的祖籍村莊, 探索我們的祖先在 18 世紀的祖鄉如何生活, 他們來自哪裡,參觀我曾祖父陳清吉(Tan Cheng Kiat)建造的房子,並重新聯繫那些 我並不知道存在的親戚。

關於陳清吉的歷史已被詳細記載。他身 無分文地離開金門前往新加坡,他努力工作, 取得了成功,並回饋社會;他照顧同鄉,並 激勵許多人仿效;他並不孤單,還有許多像 他一樣的先驅者。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些 人在歷史、文化和經濟上對新加坡的貢獻, 今天的新加坡會是什麼樣子。

當我們的車從金城開往金沙時,天氣非 常好,空氣特別清新,彷彿碧山正以溫暖的 歡迎向我們招手,45 年來首次迎接我。因為 金門是個小島,車程很短,我們不久便到達

了,最後走進陳清吉洋樓的幾步路感覺特別 長。我腦海中閃現出我童年時聽過的故事和 多年來讀到的歷史,包括江柏煒教授的講座。 踏進屋內時,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情感。一方 面,感覺像是「我回家了」,另一方面,看 到房子狀況不佳,感到有些悲傷。

我們用剩下的下午時間拜訪了親戚的家, 探索了村莊,參觀了陳氏家廟,並向祖先表 達了敬意。

金門這座小島鮮為人知,但當你了解它 後,便會發現它在中國、臺灣以及東南亞之 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金門曾經犧牲了許多生命,但金門人依 然堅韌不拔,互助互愛,並重建得更好。對 我而言,最終金門島是一盞燈塔,當人感到 迷失時,金門提醒我們,其他人也曾經走過 相同的路,最終並取得成功。對我自己而言, 找到出發點後,我現在可以以一種全新的動 力展望未來,希望也能激勵我的後代在展望 未來時,也能記住他們的根。

陳紫軒(Janice Tan),新加坡公民,碧山陳清吉玄孫、陳澤凱之女。

這次金門之行,無疑地讓我大開眼界。

我瞭解了很多關於這座島嶼的艱辛,參觀那 些曾經見證島上戰時歷史的遺跡,讓我深受 啟發。

此次旅行的亮點是參觀著名的陳清吉洋 樓,以及由親戚帶領我們參觀碧山村。這次 訪問意義重大,因為這個村莊是我家族有著 深厚祖先根基的地方,我的家人也有機會與 在金門生活的大家庭成員重新聯繫。他們分 享的故事,讓我與自己的根源建立了更緊密 的聯繫,並對家族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金門的時光是歷史探索與家庭聯繫的 完美結合。行程安排得非常周到,我們參觀

了構成金門五寶的地方:麵線、高粱、砲彈 鋼刀、貢糖和一條根,我們還品嚐了島上特 有的美食,我一定會再次訪問金門!非常感 謝金門縣政府為我們組織了這樣的旅行。

族人為我們在家廟中解說,並引導我們敬拜。

與陳順德族長合影。

陳御涵( Jervis Tan),新加坡公民,碧山陳清吉玄孫、陳澤凱之子。

對我來說,這次金門之行是一次難忘的 經歷。我明白了尋找家族根源的重要性。在 金門,不僅讓我見到了從未見過的親戚,還 讓我認識到年輕一代尋根的重要性,讓他們 知道自己來自哪裡。

此次旅行的亮點是參觀了我高祖父(陳 清吉)的房子,並由我們在碧山村重新聯繫 的親戚接待。他們分享的故事,讓我意識到 自己是多麼幸運,因為陳清吉當初只帶著非 常簡單的行囊前往新加坡,雖然一貧如洗, 但他通過努力工作成就了自己。我也有機會 看到他曾經居住的老房子,這也是我祖父一 直通過照片向我們展示的。

在金門的時光,有助於使我瞭解金門的 特色。除了探望親族、品嘗在地特產之外, 我們還結識了來自其他國家的新朋友,大家

碧山東宗宗祠。

都是金門後裔,祖先分別移民到其他國家。

我們與他們在同一桌上,談笑風生,分享各 自的生活,晚上我們甚至一起放煙花,這對 禁止放煙花的新加坡人來說,實在是太難得 的經驗了。我會鼓勵其他人到金門來,並期 待自己再次造訪!

碧山陳氏家廟前的留影。

碧山親族一起閒話家常。

我的金門尋根之旅 尋根之旅:新加坡

文圖|洪愷勵

洪愷勵,新加坡公民。祖籍庵前村。

我是洪愷勵(祖籍庵前村), 這是我、表姐黃婧恩和表哥黃進 忠(祖籍西園村)三人的金門返 鄉感想。

2023 年 12 月,參加金門縣 政府主辦「僑青返鄉之旅」的體 驗,讓我們獲益匪淺,也開闊了 眼界。第一次和不同國家的金門 人一起相處,度過一段美好的時 光,也能夠認識來自各個地方的 金門人。這次的行程讓我們學到 了金門的歷史,參觀了很多的景 點,如風獅爺、金門大橋、莒光 樓、翟山坑道等,還在烈嶼參加 了獨特的射擊活動。我也體驗到 了金門人不一樣的生活節奏、環 境與文化。每天餐桌上都擺放著 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和金門特 有的特產,如芋頭等、大家都吃 得津津有味。

上圖:返鄉在海邊合影。

下圖:舅公和舅婆(右 2 和 3)帶著洪愷勵(左 1)、黃婧恩(左 2) 和黃進忠(右 1)到金門大橋打卡。

新加坡的朋友們,這幾天的歡聲笑語和陪伴, 大家增進了鄉誼。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 和會館的尋根團,回去看看我親愛的家鄉—— 金門! 金門縣政府辦理 2023 年南洋鄉僑青年返金尋根交流活動合影。

縣府安排的小周導遊,在旅遊巴士上和 各個景點詳細為大家介紹,這些地方的文化 和歷史意義,讓我們更深一層地瞭解金門。 金門是我們的家鄉,是我們的前輩們居住和 生活過的好地方。回到了家,感覺真的又奇 妙又興奮,好像回到了我該在的地方。整個 活動也安排了半天的「尋根」活動,我們由 住在金門的舅公和舅婆帶去了庵前村、湖下 村和西園村。看到曾祖父母和祖父母當年生 活過的地方,心裡很感動。舅公買了金門有 名的廣東粥和燒餅給我們,太好吃了!

非常感謝幫助這次行程順利進行的所有 人,以及金門縣縣長和相關長官們。多虧了 大家的安排,我們才有機會回到老家,也要 特別感謝所有來自馬來西亞、汶萊、印尼和

在湖井頭戰史館留影。

睿友 文學館

鄉愁的回音~

王婷作品展

文圖|陳長慶

鄉愁的回音〜王婷作品展 在睿友文學館展出

展現多元文化面向

金門睿友文學館 113 年 文學推廣活動第三季(7 ~ 9 月),舉辦「鄉愁的回音~ 王婷作品展」,並於 7 月 2 日下午 2 時,在碧山睿友文 學館廣場舉行開幕式。展出 王婷創作歷程的珍貴史料, 及詩壇名家的題辭……等等, 展現出多元的文化面向。

此次展覽,不僅是王婷 多年來詩歌創作的回顧,也 涵蓋她的故鄉情懷、人生感 悟,可說是對家鄉記憶的一 次深情告白,堅守著她對土 地的熱愛和記憶,以詩歌作 為媒介,保存和傳達了故鄉 生活的質樸和寧靜,更象徵 著鄉土在她詩中的重要地位。

在王婷的詩中,經常可見故鄉的風土人情和民俗風貌,展現 了濃郁的鄉土氣息。觀眾可在展覽中,欣賞到王婷優美的詩 歌創作,感受她詩歌的魅力,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充滿鄉愁的 詩歌世界。

王婷特別提供新作《甜祕密》五十本,送給參與活動的觀眾朋友,並親自 為觀眾簽名。

來賓大合照。

嘉賓雲集熱鬧登場

此次活動援例由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 門睿友文學館主辦,雖循往例不另發邀請函, 但王婷自行邀請台灣藝文界人士,計有第 21 屆國家文藝獎視角藝術類得主藝術家莊普, 台藝大教授陶文岳、國立教育大學教授楊宗 翰、國劇名伶劉世勤,詩人辛牧、古月、白靈、 夏婉雲、龍青、紅林、林珊、林瑞麟、陳怡芬、 漫魚、紅紅,旅台作家許水富、楊樹清、吳 鈞堯、洪玉芬,以及金門文藝發行人李台山、 社長楊筑君、總編輯張姿慧等一行二十餘人 蒞金共襄盛舉。

開幕活動特邀請享譽本島的「碧山樂 團」,以薩克斯風演奏〈四季紅〉、〈青春 嶺〉、〈水車姑娘〉、〈歡喜就好〉等多首 名曲。另地區著名聲樂家周秀紅小姐,亦客 串演唱〈忘了我是誰〉、〈浮生千山路〉、〈再 別康橋〉、〈偶然〉等多首經典名曲與來賓 共享。

為配合此次活動,王婷也特別提供新作 《甜祕密》五十本,送給參與活動的觀眾朋 友,並於歌唱節目結束後開放索取,由王 婷親自為觀眾簽名。《甜祕密》計收錄新詩 六十餘首,畫作三十餘幅,是一本圖文並茂、 深具水準的詩畫集。

才藝雙全備受肯定

文化局副局長陳榮昌致辭時指出,睿友 文學館每次舉辦文學作品展,可說是地區的 文學盛會。王婷左手寫詩、右手畫畫,是成 功的藝術家,也是才藝雙全的詩畫作家,其 為人處事更是非常大器的一個女子。個人印 象最深刻的是王婷寫過的一句話「文字是線

條,繪畫也是一種線條,故鄉的路是最深情 的線條」,由此可以看出故鄉的種種是她的 創作泉源,而此次作品展更是她熱愛鄉土的 一種展現。

王婷,出生於金門金城,台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研究所畢業。詩作發表於國內外報 刊雜誌。著有詩畫集《帶著線條旅行》、《甜

現場嘉賓雲集,包括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陳榮昌、金沙鎮鎮長吳 有家、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成大教授陳益源、金門文藝發 行人李台山、社長楊筑君、總編輯張姿慧,以及王婷的同窗、藝 文同好等近百人與會。

睿友文學館致贈感謝狀給王婷。

台藝大教授陶文岳指出,王婷遊走於台灣和金門之間,除了是詩人、藝術家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斜槓人生都非常成功。

王婷致辭說,金門是她永遠的家,不論身處何處,家總 會召喚著她回來。此次文學展,便是她懷著感恩的心回 到這塊土地。

文化局副局長陳榮昌致辭時指出,睿友文學館每次舉辦 文學作品展,可說是地區的文學盛會。並讚美王婷左手 寫詩、右手畫畫,是成功的藝術家,也是才藝雙全的詩 畫作家。

祕密》等書。編有《島嶼之外~金馬詩畫中 越文選集》。 現任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 中國文藝協會、中國新詩學會常務理事,《乾 坤詩社》發行人,金門旅外藝文協會秘書長, 彥璟企業公司負責人,並為《創世紀》、《台 灣詩學》會員。畫作曾參與台南美術館邀請 展,台南、臺陽、新北美展,苗栗油畫雙年展、 兩岸名家邀請展、中韓美展聯展、台灣當代 一年展,並曾於安德森藝廊、M 畫廊靈光之 愛舉辦個展。 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油 畫創作類)。

視覺與心靈的盛會

王婷的詩語言樸實真摯,情感真摯動人, 意境深遠,發人深省,充滿她對故鄉的眷戀 和對生活的熱愛。王婷的詩不僅僅只是文字 的堆砌,更是一種靈魂的觸動。這次作品展

是一次難得的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會,也是 王婷從事文學創作以來的首次展覽,包括她 的經典詩作和新近創作的詩歌,全數呈現在 展場。

王婷亦透過現場導覽,與讀者面對面交 流詩歌背後的創作靈感和故事,為詩歌愛好 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作者思維的機會,讓 觀眾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她詩中所蘊含的深層 意義。

王婷說,金門是她永遠的家,不論身處 何處,家總會召喚著她回來,此次便是懷著 感恩的心回到這塊土地。談到寫作,可說深 受父執輩的影響,自幼便有不怕苦、不怕難、 刻苦耐勞的金門人精神,若非家鄉給予她的 文學養分,便沒有今天的王婷。

談天樓外觀。

位於金湖鎮復興路上的老店談天樓,表面看 來平凡無奇,卻蘊藏著一段歷史和文化的傳承, 數十年來不僅是山外市區的重要地標之一,更是 島上飲食文化的象徵,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經 典菜餚,成為金門當地居民的美食首選,也吸引 了不少來自外地的遊客和美食節目來此朝聖,心 中無法取代的味覺記憶。

泡茶談天好去處

民國 38 年,創辦人黃金其從上海吳淞碼頭乘 船來到臺灣,5 年後來到金門協助表哥完成蔡厝民 享村建築工程,從此在金門落地生根,還與當地雜 貨店老闆女兒陳書壁結為連理,並在新市里購地建 屋,成家立業。為了開拓財源,增加收入,當時駐 軍多為外省老兵,假日聚會沒有太多消遣,以喝茶 聊天為多,幾經商量之後,夫妻決定開設一家茶館, 只需準備茶葉開水、提供桌椅場地,工作不至於繁

無論是老一輩的金門人,還是初次踏足此地的遊客,總能 感受到一股濃厚的懷舊氣息。

瑣,學識淵博的老鄉黃開柵替茶館命名為「談 天樓」。

民國 45 年,談天樓創立之時,金門正值

戰地政務高度戒備狀態,曾是當地人和駐軍 人員交流感情、交換信息的地方,隨著時間 的推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懷舊風情與美食 交融的餐廳,內部裝潢保持著傳統的中式風 格,古色古香的木製家具、牆上掛著的歷史 照片,都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無論是老一 輩的金門人,還是初次踏足此地的遊客,總 能感受到一股濃厚的懷舊氣息,這是時間積 澱下來的獨特魅力。

因為店鋪的營業場地延伸至 2 樓,且主 要經營喝茶聊天的業務,隨著時間的推移,黃 老闆因思念家鄉味道才開始販賣湯圓與麵食, 談天樓的聲名日益響亮。隨著黃金其退休,將

韋年華先生特餽贈親撰一幅對聯:「山外 欣賞山外景,談天樂登談天樓」。

店務交給長子黃光漢,而自己在家中頂樓種植 花卉,安享晚年的閒適。儘管如此,他的好 客與熱情仍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慕名而來, 人來熙往,高朋滿座,其中一位來自臺中的 韋年華先生詩書高才,感念老闆待客以誠, 特餽贈親撰一幅對聯:「山外欣賞山外景, 談天樂登談天樓」,此聯應景又切題,實乃 不可多得的佳作,成為談天樓的一段美談。

招牌湯圓 幸福滋味

談天樓最為人稱道的是其手工製作的湯 圓,其中酒釀湯圓以獨特的風味和細膩的口 感聞名,這道甜點的特色在於湯圓的糯米外 皮軟 Q,內餡飽滿,搭配清香甘甜的酒釀,

談天樓的招牌湯圓已經 成為金門美食,很多人 慕名前來品嚐。

味道淡雅且微甜,具有發酵的自然香氣,與 湯圓的柔軟口感完美結合,這道甜品不僅帶 來溫暖人心的滋味,還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和增強體質,頗受顧客喜愛。

無論是夏天的剉冰甜酒牛奶冰湯圓,還 是冬天的熱呼呼鹹湯圓,都能讓食客感受到 滿溢的幸福滋味。店家堅持用最好的材料, 手工製作湯圓,甜的香濃夠味的芝麻餡,搭 配芋頭、紅豆、麥角、綠豆、鳳梨、桑椹、 仙草、草莓等口味,任君選擇;鹹的包入精 選豬肉的內餡,這些湯圓已經成為金門的一 大美食名片,吸引了無數食客慕名前來品嚐。

佳餚美食 重溫風情

談天樓除了湯圓特別暢銷,麵食也非常 受歡迎,店內的牛肉乾拌麵與炸醬乾麵都是 內行人的首選,手工製作的麵條搭配上精心 調製的餡料,還有特調滷味和熱湯,使得這 些菜餚成為談天樓的一大特色。談天樓積極

店內的牛肉乾拌麵與炸醬乾麵,都是內行人的首選。

現代轉型,第三代傳人黃俊楷不僅保留了經 典的菜單,還引入了創新元素,讓更多的年 輕人也能夠愛上這裡的美食。談天樓以其歷 史背景吸引著眾多客人,更因其經典的金門 菜餚而聞名遐邇,每一碗都充滿了濃厚的地 方特色,無論是材料的選擇還是烹飪手法, 都體現出金門飲食文化的精髓。

談天樓的故事是一個家庭的奮鬥史,也 是金門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從一個小茶館到 如今的美食地標,見證了金門的歷史變遷, 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與情感。老闆黃金其 雖已辭世,他的樂觀與堅韌也影響了他的後 代,其創立的談天樓仍然在金門屹立不搖, 其品牌在新生代接班人手中發揚光大,這家 老店傳承餐飲文化的傳奇,繼續為當地居民 和遊客提供美味的佳餚,吸引著人們前來重 溫那份久違的鄉愁和記憶,感受金門的風土 人情。

文藝輕旅

國賓食品店繩仔鼓

承載金門記憶的傳統美味

金門這座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島嶼上,除 了壯麗的戰地風光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外,還 有深藏在巷弄中的傳統點心,也同樣承載著

這片土地的獨特韻味,其中最讓人難以忘懷 的便是國賓食品店的繩仔鼓(麻花捲)。這 家位於古寧頭北山李氏雄房宗祠旁的鄉村雜

貨店,因其純手工製作的繩仔鼓而聲名遠播, 成為金門傳統鄉間銅板價茶點和零嘴的代表。

傳統手工技藝 巷弄銅板零嘴

麻花捲金門人稱之為繩仔鼓,因其形似 兩條繩索纏繞而得名,是金門特有的傳統茶 點。國賓食品店老闆娘許秀珍,在丈夫過世

後獨自扛起繩仔鼓這項地方傳統技藝,每日 文圖|莫宸

國賓食品店的繩仔鼓(麻花捲)

麻花形狀的麵糰下鍋油炸至金黃色。

清晨 3 點多便開始忙碌,她用麵粉、酵母等 多種配方揉成麵糰,將其滾成細條狀後,再 交叉捲成麻花形狀後,下鍋油炸至金黃色, 炸好的麻花捲靜置吹涼,半日後再與白糖漿 拌炒,冷卻後就像是被裹上一層晶瑩剔透的 糖衣,彷彿像女孩子頭髮紮成的麻花辮般美 麗。每一根繩仔鼓都像是一件工藝品,香酥 可口,咬上一口,卡滋的聲響與甜美滋味在 口中散開。

目前開發原味、蒜味、香蔥、海苔、芝 麻、花生等 6 種口味,尤其是招牌蒜味,吃 起來除了有濃郁蒜香,加上甜而不膩口的糖 霜,還帶有特殊的油酥香氣,這道古早味的 美味點心不僅是許多金門在地人兒時的回憶, 更成為許多觀光客造訪金門時必嘗的點心。

文藝輕旅

舊店美味重現街坊鄰居鼓勵

曾因丈夫的離世而暫停製作繩仔鼓的許 秀珍,在鄰居們的鼓勵和 3 個孩子的支持下, 重新拾起了這項傳統技藝。子女雖然心疼母 親的辛勞,但他們都希望母親能藉由製作繩 仔鼓來排遣寂寞,在勞動中找到生活的寄託, 並在包裝袋設計和產品行銷上給予支持,讓 這道傳統美味能以網購的方式傳承。

國賓食品店的麻花捲特色為香酥口感,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地方的傳統手工技藝 逐漸消失,但許女士始終不願放棄,繩仔鼓 蘊藏了她對家鄉的情感和對傳統技藝的堅持, 儘管這項工作相當耗費體力,她每天堅持親 手製作每一根麻花捲,這份手工的溫度讓顧

上圖:獨特好滋味吸引許多顧客專程來購買繩仔鼓帶回臺 灣或嘗鮮回味。

下圖:每天堅持親手製作每一根麻花捲。

10 條繩仔鼓裝成 1 袋出售

客們品嘗到最新鮮、最具古早味的香甜酥脆,

一做就 40 多年,已經駕輕就熟,有別於機器 製成的麻花捲,使得國賓食品店的繩仔鼓口 感與眾不同。

傳承麻花捲繩仔鼓記憶

店裡以 10 條繩仔鼓裝成 1 袋出售,平常 每天要做 100 多包,每逢三節或假日,店裡 總是人潮湧動,獨特好滋味吸引許多顧客專 程前來購買繩仔鼓,帶回臺灣或嘗鮮回味。 此時,左鄰右舍鄉親也會齊心協力幫忙招呼 客人,一起動手包裝、話家常,這種守望相 助濃厚的人情味,讓繩仔鼓不僅僅是舌尖上 一道茶點,更是一種心靈溫暖的慰藉。在許

女士的努力下,這項傳統技藝得以延續,每 一根麻花捲都飽含著她對這片土地、這份技 藝的深情,她感謝鄰里之間的互助,感激顧 客們的支持,這些都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渴 望能夠放慢腳步、滿足味蕾又能撫慰心靈的 美食。繩仔鼓正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美味, 也是技藝與情感的結晶,這道美味被賦予了 新的生命,成為金門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是 金門的在地美食,更是這片土地歷史與文化 的象徵。每一口繩仔鼓,都代表著這片土地 無盡的思念,這項傳統技藝繼續傳承下去, 無論是金門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會在這道茶 點中找到心中不可替代的記憶。

店裡以

FALL 2024

出版者

發行人

總策劃

總編輯

主編

編審委員

執行編輯

規劃設計

發行

地址

電話

傳真

印刷

金門縣政府

陳福海

呂坤和

陳榮昌

李海瑩

蔡其鈞 顧孝偉 周祥敏

翁慧玫 胡小玲

翁御勛

蘇大衛 王正仕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04)2422-227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